小班教养笔记表

2024-12-20

小班教养笔记表(精选10篇)

小班教养笔记表 篇1

小班教养笔记

转眼间一学期已经接近了尾声了,经过了一学期的时间我发现我们班教育上缺乏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分别为以下几点:

一、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班幼儿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平时的家园通讯栏和网上的宣传,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平衡膳食,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对此在吃饭方面我们做出了以下几点的措施:(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2)“打预防针”的方法。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二、通过游戏儿歌等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我们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 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通过小竞赛,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小班教养笔记 篇2

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在图书架上放上许多图书,孩子们似乎也挺喜欢看的,下午点心吃完后总能看到很多孩子到那边看书。

但是过了不久我发现,每次把书放回去时,很多孩子没有正确的把书放到原先的地方,图书角那里往往是一片狼籍,虽然每次都提醒了,但效果不是很好。我想是不是里面的书投放的太多了,反而显得乱,于是我就重新整理了一下图书架,选了一些更适合小班孩子阅读的图书,总共放书48,这样书架也看上去整洁多了。我又在书上和柜子上贴了标签,利于小朋友进行摆放。

我发现从那次后,孩子们看完书都能放回书架了,心里一阵欣喜。但是过了不多久,我就发现了一本书的封面被撕坏了,本来我想赶快把它补补好,转念一想,就应借机对孩子进行一次教育,我又赶紧召集孩子们围坐一齐进行谈话,我说”你们看呀,老师手上的这本书在哭呢,为什么?”孩子们都说书坏了,“是呀,书受伤了,怎样办呀?”沉默了一会,有个孩子就说补一补呀,这时我就教育孩子们看书时要爱护图书,不能撕,不然书也会哭的,孩子们口里喊着“好!”接下来几天我观察着,发现图书没有撕坏的状况,我想状况有所好转了。这一次针对孩子们把书放回书架时没有叠放整齐的状况做了谈话,并示范怎样把书放回书架,每一层的书分四格,看完的书要把封面朝上分别放到四格中。透过拟人的形象和语言,期望孩子们能够更好明白爱书的道理,让我们班的书不要再“哭泣”了!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 篇3

到新幼工作已是第四年的开始了,由于生宝宝,我错过了一次带小班的机会,所以那时的我很羡慕小班的老师,从老师们的随笔中,让我感受到了小班孩子的天真可爱,与他们在一齐每一天都有开心搞笑的事发生。

盼望着带小班的孩子,最后,今年我如愿以偿的迎接到了我的第一届小班孩子。迎接到了一位聪明能干的配班老师张冬琴老师,还有做事勤快利索的保育员陈老师。那时的我很欣喜,对孩子、对自己、对班级、对工作都抱以了满腔的热情。也给自己制定了自我成长计划。

开学初,听有经验的老师说,小班的孩子其实最不好带了。常规培养挺难得。那时心里挺矛盾,一是期盼,期盼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的转变和成长。二是害怕,害怕没经验的自己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

时间很快,孩子们来园已经一个多月了。从刚开始哭着不愿来幼儿园,到此刻高高兴兴的吵着来幼儿园,从刚开始的不愿睡觉,到此刻的自觉入睡,从刚开始的饭粒掉满地,到此刻的有意识持续干净,从刚开始的不会排队,到此刻的快速准确排队等等,都是我们老师值得自豪、高兴的事情。我更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会更出色。

一个多月来,给我的感受是辛苦、忙碌、欣喜、期盼。让我感受到了做为小班老师的不易。我们时刻都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忙,这些琐碎的事,老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都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小班孩子理解潜力较差,好奇心又个性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

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而这时的我们就像姐姐一样热心的帮忙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个性是对于刚入园哭闹的孩子,没有耐心是不行的,他们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我们三位老师就耐心的安慰他们,和他们多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及时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爱好,主动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们喜欢和我们老师在一齐玩,在孩子们的心中占有地位,实践证明,孩子们都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没有了哭闹的情绪。

接下来我们就要慢慢引导幼儿进行常规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我想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及时给予拥抱、及时给予孩子小礼物,等等。让孩子从我们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名幼儿的表现,如:孩子们的饭量,挑食状况;孩子们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多和孩子沟通,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状况。了解孩子的转变和成长。

我想: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耐心细致,努力学习。尽自己的所能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好。让每个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对孩子负责、对自己负责。

★ 幼儿园教养笔记500字

★ 大班教养笔记

★ 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经常鼓励孩子成长

★ 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800字

★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四年级作文

★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教育随笔

★ 幼儿园镜子社会活动课件

★ 怎么让你的孩子更有教养

★ 小班教师教育笔记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随笔 篇4

这次的半日活动让我意识到我们班的问题: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解决这个问题已是刻不容缓了。仔细回想我平时带班时的各个环节,有很多地方剥夺了孩子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比如为了节省时间,每次洗手前都是老师帮孩子们卷袖子。午睡起床时为了不让孩子感冒,以最快速度帮孩子们穿好衣服。看到孩子有鼻涕,直接把餐巾纸递到孩子手上。类似这样的小细节还有很多很多。

可以说,我们班孩子自理能力差,除了家里家长们处处包办代替外,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处处帮助、替代孩子做事,想照顾好孩子,这不是在爱孩子,是害孩子。作为老师,更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更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自我反省后,我开始行动。比如点心时间吃面包,我没有像以前一样把面包分下去,而是让孩子自己去餐车上拿。拿好后自己想办法打开。有些孩子听后试了一下就嚷嚷:“老师,我打不开,你帮我打开吧。”我摇摇头说:“想要吃到面包就得自己想办法。”有些孩子听后跃跃欲试,用手撕、用牙齿咬、用剪刀剪。不一会儿,有几个孩子成功了。这几个孩子开心极了,得意洋洋地去向别的孩子传授方法。这样一个简单的小事件中,孩子们锻炼了动手能力,明白动脑筋、多尝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获得了成就感。可惜以前这一切都被我随手帮孩子打开这一动作给粉碎了。

小班教养笔记表 篇5

音乐游戏时间,我正和孩子做网小鱼的游戏。孩子们扮成小鱼围着我快乐的游来游去。可是我发现只有优优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我和小朋友游戏。

优优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她胆子比较小,做事比较慢,对人不信任,总是拿着某种物品作为自己的依恋物。看得出来她也想参加我们的游戏,但是又不敢参与进去。尽管我不停的鼓励她游戏,她还是不愿意。怎么办呢?我想再多等她一会,看看她的表现。我边和小朋友游戏边关注着她。当我唱到一会上一会下,好像快乐的小朋友故意走到她身边和她亲近亲近、和她抱一抱、对她笑一笑。孩子们也模仿我的动作,相互拥抱。优优被我们的气氛感染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游戏,在我的邀请下,她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和我们一起游戏。

分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抱一抱、笑一笑是让他们接纳别人最好的方式。何况和老师的交往才短短的两个月。活动时她不愿意参加,我没有强求她。因为孩子的适应有快有慢。让她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最后用自然亲密的动作打动她,让她参与游戏,让她迈出勇敢的第一步。看着她的进步,我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幼儿园小班教养随笔 篇6

是啊,孩子的行为习惯,不是靠短时间内的说教形成的,需要充分利用园内活动环境,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的联系,对他们进行生活化的教育,针对孩子乱花钱,见东西就要的问题,我设计了区域活动中“逛超市”,在活动前我首先和他们进行活动讨论“为什么爸爸妈妈有钱”“爸爸妈妈上班去挣钱来怎么用”“去超市应该买什么东西”等。大班的孩子反应特别快,都抢着说:“我爸爸上班挣钱”,“我妈妈种菜挣钱”“去超市时不应该乱买东西”,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问题回答得比较好,但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很难抑制住自己想要的欲望。

我告诉孩子们,咱们今天来玩逛超市的游戏,希望小朋友在“逛超市”时只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是不能超过5元钱,如果超出了就不能从超市出来了。说完我就给孩子

们每人一张自制的卡片,代表五元钱,孩子们各自到超市忙着选东西,我在旁边观看,只见他们一边不停的选,一边忙着问售货员物品的价格,估计是他们怕选的东西超额,个个都在认真的挑选,一会儿,孩子们陆续的拿着自己选的东西付款,结算时发现:他们大都选了些小东西,就一两样,都没有超出支付额,我真为孩子们高兴,于是,我借着机会对他们进行了教育,让他们知道父母挣钱非常的不容易,他们虽然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是都要付出很多的辛苦,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就做一个节俭的好孩子。

中班教养笔记《树叶》 篇7

《树叶》是秋天主题中的一节诗歌活动。作为一课三研,就必须挖掘出这节课的价值所在。我带着这个思考进行了活动的设计。活动目标主要是:感受秋风吹、树叶落、小动物们捡树叶的诗歌氛围;学说诗歌里的话,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和创编诗歌。

活动开始,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秋天的认知,在老师的提示下孩子们都能基本说出。第二环节分别出示秋天背景图及诗歌中的小动物,请幼儿仔细观察小动物和树叶之间的关系。图片的出示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但并没有让孩子们马上说出来,而是直接让孩子们听我朗诵诗歌。之后感觉如果先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说他们所看见的,会更有利于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在进行诗歌讨论时,似乎孩子们的反应并不那么活跃。我想如果小动物和背景溶入到一起,或许能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情景性更强。动物的排放顺序也不利于孩子记忆诗歌,还有可以把小动物身上的树叶突出涂色,突出诗歌树叶的主题,利于幼儿观察。当教师再次朗诵诗歌的时候如加上背景音乐会更利于诗歌氛围的熏染。在教师动作的配合下,孩子们基本能学会诗歌中的语言。但到创编诗歌的时候,孩子们的创编可能不是太合理,这可能和我在活动中对孩子创编的引导还不够。虽然孩子们大胆进行了创编,但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使我的回应也有了一定的难度。在二研中将考虑诗歌对幼儿隐含认知的要求,引导幼儿能更合理地创编诗歌,清楚地了解小动物和树叶之间的关系。最后的游戏环节虽然让孩子们开心了一把,但如果把游戏的内容提升为边玩边复习巩固孩子自己创编的诗歌,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教养笔记1 篇8

豆豆比较内向,不太喜欢很热闹的集体生活,喜欢一个人玩,所以幼儿园的一切对她来说有点儿小不融洽。从刚入园开始,豆豆就不喜欢拉小火车,不管我们拉火车去哪,她都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两只手就是不肯动。

有一次早晨,我们照往常一样开火车出去做早操,早上我是配班,所以跟在后面关注小朋友。豆豆照例还是一个人慢悠悠地走在后面,于是,我跟上去推推豆豆,说:“豆豆,赶快拉上火车呀。”豆豆还是不动,突然,我想到,站在她背后,拉起她的小衣服,说:“豆豆,我跟在你的后面喔,快点跟上前面的小火车,要不然我们要迷路咯。”豆豆转过头来笑眯眯的说:“你也是小朋友?”我说:“是呀是呀,我现在跟在你后面,你带着我,所以你要赶快跟上去呢,要不咱们迷路了怎么办。”说着,我慢慢地推推她,豆豆竟然带着我跟上去,拉起前面的小朋友的衣服,前面的小朋友还转头迷茫地看看我。哈哈,豆豆的小火车开动了。

怎么能让豆豆乐意拉火车呢,我不断在思考这个问题。让豆豆当火车头,她肯定能拉住,可是不可能每次都是让她当呀,而且我发现豆豆想当火车的意愿没其他小朋友来得那么积极;跟她好说歹说,她还是实行自我,别人推一步,她动一步。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有一点儿小效果。

教养笔记 篇9

我所在的班级是小班,我园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多为两岁半的幼儿,因此,幼儿新入园时不是很适应,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关心和爱护。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师的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对我这个保育员也非常依赖与信任,于是,我也参与到了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来,并且,把接待工作记录下来,总结成败做成笔记,让自己的工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为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园领导的一致好评。新生入园第一天,大部分幼儿表现为情绪紧张、害怕、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拉着家长的手不放,要回家。但当家长离开后,多数幼儿在老师的说服下能停止哭闹,个别幼儿会表现激烈,不听劝说,哭闹不止,更有甚者会耍赖,踢打是老师或咬人等不受控行为。这时一定不能生人探望,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想起自己的亲人,会重新哭闹。有些家长能与老师很好的配合,放心的将孩子交到老师手中,有些家长则表现为放心不下,跑来偷看,这样一旦孩子看到会加剧孩子的哭闹情绪。还有的孩子在第一天来时并不哭闹,他们会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兴趣,第二天就会醒悟过来,不再想上幼儿园。其实,把孩子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用哭闹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的表现为分离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渐渐的适应新的环境,只要家长能够配合,孩子会适应得更快。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只用了一周就适应了幼儿园丁生活。

雷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第一天入园时表现得非常开心,还和妈妈再见,自己一会儿玩积木,一会儿看图书,别人哭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玩的兴致,有时还劝身边的小朋友不要哭,还给他们擦眼泪,那副模样真叫可爱。第二天,妈妈送雷入园,雷满脸泪水,一双小手紧紧的抱住妈妈的腿不放,妈妈强行掰开雷的小手走了,雷委屈的嚎啕大哭,我赶紧抱住雷,正在安慰他的时候,他呕吐了我和他一身,我没有生气,拉着他清理了赃物,并安慰她说妈妈下午会第一个接他。第三天,他依然抱住妈妈的腿,我走过去轻轻的叫了一声“轩轩来,抱这里,我拍拍自己的大腿,“你看,老师像不像妈妈,老师也是妈妈,老师和妈妈一样喜欢你。”第四天,雷来的时候有点抽泣,但没有大声哭闹,也没有呕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的进步,他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大班教养笔记 篇10

我刚来到这个班时,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听话。例如张馨茹·王新格等人,她们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在平常都很懂事,也很乖,可是最近张馨茹有点不听话了。上课时别的小朋友都在安静的听课她就在那说话,我就叫过她来问说的什么,可是她怎样也不说话,我没办法只好让她回到座位上去了,可是过了一会她有在那说起话来了。

第二天早上正好是我站门口,我就找馨茹奶奶说了这件事,馨茹奶奶说:“她那是和你熟悉过来了,摸清你的脾气后就不怕你了。我笑了笑了说:“我并不是要让她怕我,我是为了孩子好想让她能够养成良好听课习惯。”馨茹奶奶说回家和馨茹谈谈。

回到班后我叫过张馨茹来说:“教师明白你最棒了,今日上课不随便说话,能够安静的听课,是不是啊!她一开始没有回答我的话,我就说:“如果你今日表现好教师就给你贴个小红花好不好啊!她说好!就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张馨茹果然没有乱说话听的很认真。

上一篇:小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下一篇:分手了伤心难过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