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养方式

2024-10-29

家长教养方式(共10篇)

家长教养方式 篇1

高中生思维敏锐, 但片面性较大, 容易偏激;他们热情, 但容易冲动;他们常易出现各种困惑、苦闷和焦虑, 对家长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他们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的时期, 所受的各种内外压力增大, 这既可能成为学习动力, 也可能造成心理障碍。为此, 家长们应该具备必要的教育策略, 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的主要类型

1. 专制型。

一切都由父母说了算, 子女没有行动的自主决定权。随着高中学生独立、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 他们对成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 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说服力, 他们需要一个同成人能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对于家长的擅自干扰、管教过严过多, 甚至动辄打骂等情况, 反感情绪油然而生, 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决定。心理学家内波尼坦研究表明, 在犯罪的男孩、女孩中都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看得很糟, 认为父母忽视他们, 对他们持敌对和拒绝的态度。而且, 他们的父母经常使用体罚, 教养方式变化无常, 过分严厉。

2. 溺爱、娇宠。

与专制型相反, 有些家长过分娇宠孩子, 把孩子当“小皇帝”, 对其百依百顺, 即便孩子犯了错误, 也不加追究甚至于包庇纵容。对于高中生能独立完成的事, 往往都一概包揽。这样的孩子往往懂得一些事理, 但又不能彻底了解, 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 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 表现出情感和意志行为上相对的脆弱性, 养成孩子“碰不得, 说不得”, 比较任性、较弱、自私, 而遇到困难, 又会束手无策, 甚至自暴自弃。

3. 漠视、放纵型。

在如今激励竞争的经济社会, 有的家长由于公务、商务或其他种种事务繁忙, 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正常必要的教育。平时很少关心他的学习、生活, 根本不了解孩子的情感活动, 一切任由发展。另有一些离异、单亲家庭, 更是缺少父爱或母爱, 对孩子的成长成才产生严重影响, 如认知发展受阻、明显的个性缺陷 (如软弱、胆小、意志薄弱, 缺乏信心和毅力等) 、情感障碍、社交能力差、缺乏爱心及对新事物不太敏感并缺乏兴趣等。

4. 民主、平等型。

高中生与父母的良好关系通常是在父母坚持民主教育方式时形成的。高中阶段, 孩子对父母的认同程度比以前减弱了, 虽然好的父母仍是高中生重要的行为准绳, 但父母的榜样已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被绝对地、不加批评地接受。尽管高中生在追求独立, 但他们仍迫切需要年长者的生活经验和帮助。他们最希望把父母看作朋友和参谋, 所以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 它能使学生具备高水平的社会能力。一个拥有温暖的家庭气氛又享有与年龄相适应的自主的话, 他们就会表现出自信、独立、进取、不盲从。另一方面, 如果高中生认为自己得到父母的接受, 有归属感, 那么他们就会形成一种自我价值感, 形成更为灵活的自我概念。同时, 一定程度的独立也是高中生健康发展所必要的。

二、如何扮演好家长的角色

1. 做文明行为的表率者。

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奋斗目标、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善良、诚信、尊老爱幼等等) , 通过自己的良好行为, 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在这个角色的扮演中, 要注意第一次所发生的事情, 第一次非常关键, 该遵守的准则绝不可让步, 口气不必严厉, 但态度一定要坚决, 比如, 可以用轻轻的语调告诉孩子:“这件事情是违反道德的事情, 我绝对不会答应你”。

2. 做树立责任心的引导者。

要引导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责任 (如承担家务、与长辈主动交流沟通等) 和社会责任 (如努力学习、规范行为等) , 培养他们学会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学会自己选择, 学会独立。

3. 做关心孩子的知心者。

给孩子无私的信任, 学会与孩子积极沟通, 多倾听他们的心声, 把他当成朋友, 读懂孩子的言语行为, 不能不了解实际情况而乱发脾气。让他参与到你要做的决定中来, 多询问并尊重他们的决定, 让他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 应该为父母分担一些事务, 不要总是摆出家长的架子, 讲究民主。同时可以和他的朋友做朋友, 多从侧面打听了解一些你不知道的有关孩子的事情, 偶尔还可以送一些小礼物, 时常给孩子一些惊喜。

4. 做孩子进步的赞美者。

多鼓励和肯定孩子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 通过赞美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学到知识的愉悦感, 帮助孩子产生自信心、勇气和前进的动力。积极培养孩子做一个立志报效祖国, 做一个爱国的人;尊重关爱他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自觉遵纪守法, 做一个文明的人;自信乐观向上, 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人。

家长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家长读书、看报的多了, 打牌、喝酒等娱乐的就少了;关心孩子全面发展的多了, 只是追求考试成绩的就少了;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的多了, 口头说教的就少了, 理智的爱多了, 打骂或者溺爱的就少了;家庭和谐的多了, 争吵打闹的就少了……家长角色定位的积极调整, 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高中生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就家长如何正确角色定位提出相关建议, 倡导家长做关心孩子的知心者、做文明行为的表率者、做树立责任心的引导者、做孩子进步的赞美者, 不断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逆反心理,角色定位

四类教养方式决定孩子性格 篇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曾经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他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之一。他的实验验证了父母教养模式与儿童个性特点之间的关联。

他首先将学前儿童按个性(儿童的独立性、自信、探究、自我控制、交往等方面)成熟水平分出最成熟的、中等成熟的和最不成熟的三个组,然后对这三组儿童父母的教养水平从A控制,B成熟的要求,C父母与儿童的交往,D教养四个方面进行评定。

而在第二、三次实验研究时采用与第一次实验相反的研究程序,方法是对三种不同教养类型父母的幼儿做个性评定,等这些儿童长到9岁时再做一次个性评定。

首次试验的测评结果是最成熟组儿童的父母教养水平最高,依次往下,最不成熟组儿童父母得分最低。鲍姆令德将这三组儿童的父母分别称为权威型、专制型和娇宠型。

第二、三次的实验结果发现,权威型父母的男女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方面都胜过其他两组儿童;专制型父母的孩子发展平平;娇宠型父母的女孩在认知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得分都低于平均值,男孩的认知能力特别低。

从鲍姆令德的实验中可以明显看出,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培养和发展是最有利的。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鲍姆令德提出了划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根据这两个维度,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

(1)“权威型”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此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父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述说,而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这类父母施行“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 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2)“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3)“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因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

(4)“忽视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这类孩子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心理特征。

“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儿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心理上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缺乏学习的灵活性;“溺爱型”会使儿童缺乏创新能力,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忽视型”会使儿童学习注意力转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将会荒废学业。只有在“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自控能力强,做事有主见,并且能够听取意见,积极改进,学习灵活刻苦,善于和同学交流。“权威”体现了两层含义,一是体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即“权力”,父母具有养育孩子的义务,同时也有教养的权力;二是体现孩子对父母的反馈态度,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这是亲子间互动的结果。

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权威型”父母呢?

1、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

2、对孩子的要求要采取一致的态度,不可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3、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达成目标,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要态度一致,不可以成喜、以败悲。

4、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的作出反馈,避免“权威”变成“专制”。

教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篇3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素质,人格发展,影响

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第一”, 都应该是从家庭、父母那里得到的。婴儿从呱呱坠地时起, 面对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庭, 在父母身边开始接受哺养和学习各种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表明, 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偏离、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

一、案例回顾

( 一) 学生廖某, 20岁, 男, 急性精神障碍。与该病人进行了四次心理治疗, 了解到, 病人的父母亲从小对其管教很严, 因为害怕同学伤害他, 不允许廖某与同学过多的接触, 并过度保护病人, 如病人今年20岁, 每次出门, 外公还要检查他的钱包, 害怕遗失银行卡等, 由于病人家庭错误的教育方式, 限制病人的能力发展, 不了解青春期男女生情感的正常发展, 虽有反抗父母的主观愿望, 但缺少勇气, 不能与父母很好地沟通, 并且在父母长期的严格教育下, 病人对自我的要求很苛刻, 近乎完美, 产生了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初步诊断为急性精神障碍, 在心理治疗方面, 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上, 安排家庭治疗。

( 二) 邹某, 男, 31岁, 离异, 初步诊断为抑郁症。从与病人的三次咨询中, 了解到病人的父母对病人非常之疼爱, 在病人的离婚———再婚———试婚———分手的过程中, 父母一直很支持病人的决定, 父母对于病人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地工作, 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要你操心, 因为病人从小学习成绩非常优异, 病人父母非常以此自豪, 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 不是一般女性与之相配的, 病人在家中连自己的袜子都是母亲帮着洗, 当问其母亲对此事的想法时, 其母亲觉得这是应该的。

( 三) 雷某, 女, 34岁, 教师, 已婚, 因睡眠差, 情绪低落, 兴趣下降, 伴自杀观念和行为一年余入院, 对于服用安定类药物很担心, 担心因此造成药物依赖。诊断为抑郁症。通过六次心理治疗, 了解到引发此次失眠的原因是其四姐要求把其二儿子放入病人家中, 病人感到压力大, 从病人的自述中得知, 病人认为: 母亲从小对其管教严格, 一直不喜欢她, 当雷某与母亲产生意见分歧时, 自己必须服从母亲, 否则母亲会为一件事情一直哭闹, 直至病人同意其意见。从小到大只要她与四姐产生矛盾, 都是她的错误。虽然为母亲做了很多, 但不知母亲为何不喜欢她。感到病人与母亲的关系不融洽, 很少沟通, 母亲为了家庭的稳定, 用一种传统的认知方式, 压制着雷某。使病人形成一种内向敏感的性格特征, 习惯用一种绝对化消极的方式看待问题,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重点在于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 并且学会用语言与家人进行沟通。

( 四) 刘某, 女, 32岁, 未婚, 初步诊断为抑郁症。根据病人自述, 了解到病人在家中与父母交流甚少, 父母对病人从小要求严格, 病人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 当于父母意见不合时, 父亲还会采取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 刘某感受不到父母对于她的爱, 认为自己是不被父母喜欢的人。

( 五) 张某, 29岁, 女, 未婚, 急性精神障碍。在与病人接触中, 了解到病人与母亲关系不和谐, 认为母亲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生活。比如, 在服饰搭配方面, 母亲会按照自己的审美观来要求自己的女儿穿什么, 家中的物品也要按照母亲的要求进行摆放, 对于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件, 病人没有办法与母亲交流。

二、不良教养方式的影响

从上面的案例中不难看出, 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与子女产生神经症、情绪障碍和精神障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进行心理治疗中发现, 以下几种教养方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 一) 溺爱型父母

案例二中的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 更多的关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 以子女优异的学业为自豪。为了子女免受外界干扰, 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 但对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自理能力等社会化要求过少, 甚至剥夺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正常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 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 子女很难真正长大成熟, 往往依赖性较强而独立性较差, 任性、自我中心、人际交往差, 在处理事情时缺乏恒心和毅力。而案例一中的廖某虽然已经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溺爱并且想进行反抗, 但是总是以失败告终, 久而久之, 会引发子女的逆反心理, 子女则会以撒谎等方式继续扮演“好孩子”的形象, 不利于子女与父母的有效沟通。

( 二) 冷漠型父母

像案例三中的雷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 提出的要求, 总是被父母以各种理由拒绝, 犯了错误, 更多的是父母的训斥、埋怨, 甚至讽刺和挖苦。这些生活经历让病人从小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 在父母面前丧失了自尊, 产生了无价值感, 无能力感, 也就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就像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一样, 伴随着雷某的成长, 在她与别人相处时, 没有勇气去要求平等, 无意中夸大自己的无能, 缩小自己的优势,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 只会选择沉默忍受。

( 三) 专制型父母

刘某的父母是军人出生, 在家庭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主观、武断, 任何事情在他们面前都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他们说一不二, 不允许别人对他们反抗。类似于刘某的家长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 用权利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子女听命, 从不考虑子女的感受, 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意志和认识, 强迫子女按父母的意愿办事, 而且用惩罚来强制执行。不许子女有差错或失误, 否则就打骂或其他惩罚。对子女干涉和限制都很多, 缺少宽容。这种教养方式使子女处于紧张的家庭氛围中, 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 情绪容易激惹, 害怕失败而退缩, 意志力差, 与他人交往时, 自卑感强, 并逐渐形成粗暴、敌意和冷淡的性格, 或者形成执拗、逃避和神经质的性格。

不良的教养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父母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在子女成长的不同时期形成正确、民主的教养方式尤为重要,

三、子女不同成长时期父母民主的教养方式

艾利克森发现并指出, 人的一生有8个不同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有相应的发展任务。作为父母, 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 施行民主的教养方式。

儿童早期 ( 0 ~6岁) , 子女对于父母的依赖性是最强的, 他们会总是非常密切地注意着父母, 他对你会有什么感觉、如何行动和会作出什么反应是十分敏感的。当年幼的子女在场时, 父母要特别注意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明智地应付各种不利的处境, 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不以说谎掩饰你的感情和行为, 不要否认孩子所知道的事实。在儿童早期, 父母需要专注地、全心全意地进入子女的世界, 注意子女的一切举动, 了解他是否快乐, 了解在什么时候该对他多加注意, 帮助子女尽可能地体会到一个安全而快乐的世界。

儿童中期 ( 6 ~13岁) , 作为父母要保持和子女有效的、不间断的对话, 无论何时, 都要做个积极的听众, 而且只要可能, 不要给予任何评价。一方面, 这样可以帮助子女发展语言沟通的技巧;另一方面?, 可以帮助子女正确看待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 给子女一定程度的自由, 通过在学校、朋友、家务等方面出现错误或者过失, 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 从错误和不幸中吸取教训。

青春期 ( 13 ~20岁) , 子女在此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本身经历了许多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而父母也正在经历许多变化。这一时期, 多数青少年的父母年龄处于45岁左右, 母亲往往处于更年期。青春期遭遇更年期, 从而使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变得很微妙。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矛盾, 是青少年在情感上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一方面, 青少年开始热衷于自己的思想, 总是渴望不再受父母的控制, 希望能获得个人自由; 另一方面, 他们依然想要并且需要父母如同以前一样爱他们。青春期的另一个主要矛盾是, 在青少年的头脑中, 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非常激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其内心似乎有两种势均力敌的力量纠缠在一起, 并控制他的所有言行举止, 但任何一种力量都没能一直占据决定性地位, 这两种力量既有序又混乱。青春期的第三个主要矛盾是, 青少年从不成熟的儿童走向逐渐成熟的成人的速度是不定的。这种不定性表现在不同孩子之间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不同特征的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面对这一时期的子女, 首先, 父母要意识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将面临更多情感上的困难, 从合适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所面临的每个困境。只要可能, 请接受你所能接受的。其次, 父母应尽可能使教养孩子的模式保持平静、连续, 尤其在面临亲子冲突的困境时不能让谈话式的协商蜕化为激烈的争论甚至争吵, 更要小心, 不能把个人的焦虑和挫折感借此发泄在子女身上。最后, 应学会和子女适当分享新的、更具成人取向的兴趣和活动, 允许子女以一种不同以往的、较少孩子气的方式和你及家人交往, 只有父母子女共同努力, 才能建立一种更成熟且相互独立的亲子关系。

青年期 ( 20 ~35岁左右) , 进入青年期, 各种心理活动都有了更大的发展, 不同于儿时需要外力的监督与约束。人格逐渐成熟, 自我意识也趋于成熟, 同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初步形成, 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加强, 有人说青年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 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但是当理想与现实脱节, 个人需要一时不能满足时, 容易对现实不满, 并且在情绪情感方面没有中老年人的老练与豁达, 容易感情用事。因此, 作为父母, 首先, 要正确的引导他们, 客观的评价自己, 鼓励青年人社会交往, 尽量为他们创造社交机会, 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 丰富生活经验, 在社交活动中, 帮助他们学会有效的调控情绪, 更加成熟。其次, 由于青年期对性的好奇与敏感; 性冲动的困扰加上我国性教育比较封闭落后, 因此作为父母应加强其性健康知识和伦理道德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意志力, 平稳情绪, 正确对待各种心理失衡, 建立正确的异性交往关系,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从上面的案例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家长的教养方式无论是溺爱型、冷漠型, 还是专制型, 对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家长, 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了解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 转变教育态度和观念, 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发展, 调整对子女的期望,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为子女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敏, 张振松.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影响.教育研究文教资料, 2006, (02) .

[2]罗苑, 齐平.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研究综述.宜春学院学报.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篇4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子女;性格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97-01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与子女的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时间长内容广范围大。本文不仅探讨不同父母教养的类型更着重探讨对青少年的性格影响,借此以希望父母可以重视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性格的影响,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培养健康的青少年性格。

1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利特(D. B aum rind )通过观察研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对自己子女社会化的限制得出结论,主要有三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2]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应该在青少年的心中有威严,有权威,当然这种权威并不是说给他们自由的限制,权利的威严,在他们认为这种威严主要是父母和子女的相互宽容、尊重、理解,这种类型的父母经常和子女沟通,注重言语、心灵上的交流,必要时给予他们帮助。

专制型的父母强制子女服从自己的意愿,限制子女自由,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压迫,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甚至要求子女去完成自己没有实现得梦想,不允许有反对意见,是一种强烈的不对等状态。香宽容型的父母对子女较为容忍,对孩子没有较多的要求,在子女需要帮助的时候一般都能及时伸出援手,这类型的父母甚至对子女有点偏爱。

我国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初只是单纯的从概念界定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西方心理学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与有效性,90年代后,我国研究者则试图从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构造上出发,结合西方的实证研究,强调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掌握父母教养方式这一综合体。

北京师范大学的林磊于1955年研究了“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行为特点”,避免了从单一的维度来划分而是采取综合的方法研究则更为具体更为详尽,他们采取了从七个维度去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了评价,这七个维度主要是: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期望型、不一致性、拒绝型、民主型,归纳出父母教养方式的五种类型: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积极性。[3]前四种类型类型都表现出一定的缺陷特别是极端型更是多种矛盾的聚集。严厉型的父母很少和子女交流,很少沟通,绝对不允许子女有违背自己的意愿。溺爱型的父母不管是与非都对自己的子女惟命是从,包括原则性的问题。成就压力型的父母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寄托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而积极性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对子女最为健康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子女的性格发展。

更多的研究表明,中国家庭的教养方式更偏重于专制型、严厉型、权威型、溺爱型。这是由于中国长期受儒家思想统治还有现代中国激烈的竞争形势决定的,所以大部分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

2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性格是一个人比校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心理学家一般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内向性与外向型、顺从型与依赖型等,不同的人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子女也会有不同的性格表现:

(1)专制型:过分的要求子女和控制,没有温暖的话语交流,使孩子在性格上表现较为孤僻、消极、缺乏独立性。女孩比较依赖他人,缺乏信心和鼓励;男孩情绪较为不安表现出较强烈的攻击性。

(2)溺爱型:没有原则的一味宠幸子女,使子女在性格上表現出骄傲不满、人性自私以自我为主、人际关系较差,情绪忽上忽下极为不稳定。

(3)忽视型:父母对子女较为冷漠,只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或者自己的活动,对子女不管不问,很少关注孩子内心的情感,这类型的子女性格表现出:对人对事都是喜怒无常、缺乏对事情的专一度,做事情比较急躁不计后果,典型的情绪型,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逃课,时常表现出嫉妒、创造能力较差、甚至有厌世情绪。

(4)打骂型:家庭环境气氛较差,父母经常争执,这种不良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子女,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子女表现出的性格:虽然较为独立但是表现较为冷酷残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对出现的困难表现的较为怯懦、盲从、不诚实。

(5)权威型:能够很好的诱导子女的观点和情感,及时的沟通,这类型的子女表现出的性格:有较强的独立性,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比较有毅力和创造精神

从前四种种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打骂型,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种类型有着各自不同的缺陷,对子女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权威性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下生活的子女更加有自信,有着更加明确的人生目标,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情绪比较稳定而且开朗乐观,体现了社会要求发展培养素质人才的要求。子女通过父母施加给他们的教育影响,继承了良好的价值观和传统教育的影响,并为将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上的准备。

3 提高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培养青少年良好性格的途径

3.1优化家庭环境、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

父母应主动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素养:不仅在知识层面上提高更应注重在品德素质的培养,文化素养高的家长不会仅仅在生活方式上关注子女,更注重子女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心”与“心”的方式交流沟通,对子女良好的性格培养更加有利

3.2父母应注重与子女心灵上的沟通

自古,中国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存在着不平等。父母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子女只能服从,父母一直以自己的喜好、意愿、情绪对子女发号施令,从没有站在子女的立场去考虑他们的心里感受及承受能力。要想培养子女健康的性格,就要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宠爱溺爱子女,但是也不严厉惩罚,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子女感到家的温暖,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支持,以便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3 社会、学校、家庭应相互统一

我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也离不开社会、学校的影响,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应给与家庭教育以补充,共同塑造青少年完美的人格 。学校可以多开展些家庭教育的讲座,让家长更了解每个阶段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了解子女的性格特点,学会科学教导子女的方法。

3.4 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教育与管理水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学校和生活的环境,寻找学生个性差异态度中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把学校要求的行为规范逐渐内化为学生自我意识中的一部分,增强群体规范的约束力。

げ慰嘉南:

[1]牧之、张震,心理学与你的生活[M], 新世纪出版社,331

[2] [美]玛戈B •南婷著、丁祖荫译《儿童心理社会发展——从出生到青年早期》[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祖辈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篇5

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 在家庭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着“隔代教育”的现象, 也就是祖父母教育家里的孩子。中国人自古就把“隔代抚养”当成家族繁衍的大事, 祖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曾有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在城乡老人中, 负责教育、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70%以上。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本研究为了弥补先前研究的空白, 采用质性访谈 (定性访谈) 为主要方法, 以匿名方式, 调查祖辈教养方式的现实状况。关于教养方式的访谈主要围绕祖辈关于幼儿情绪、幼儿兴趣爱好、幼儿的人际交往、幼儿独立性、幼儿承受痛苦等方面的认识与教养。我们对幼儿园38位3—6岁间独生子女的祖辈家长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中发现祖辈在幼儿家庭教养中时间和内容方面卷入程度高, 一是和幼儿相处时间长:“除了上学的时间全部在一起”“父母没有休息日,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 即使父母和祖父母共同教养的, 通常只有在周末和父母在一起时间比较多;二是祖辈参与的教养内容涉及面广:“接他放学回来后, 爷爷陪她, 教她认字, 奶奶帮她洗澡, 洗脸”“早晨负责孩子起床、吃饭, 回家听英语磁带, 看课外书, 吃晚饭, 晚上陪孩子睡觉。”我们认为:现在年轻的父母多为独生子女, 在呵护下长大的年轻父母们把教育孩子的重担自然地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所以, 在中国家庭, 祖辈参与教养的现状已经越来越普遍, 所以对祖辈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祖辈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分析

1. 对孩子哭闹情绪的处理:

“不理她, 冷处理, 你要讲她理, 她更不得了。”“孩子闹得凶的时候, 也会打两下小屁股。”“有时候就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用别的事情来吸引他。”“不高兴了就哄哄, 小孩子嘛, 哄哄就好了, 比如买点东西给他!”我们发现, 在面对孩子哭闹情绪的时候, 很多老人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哄为主, 其次为:讲道理和训斥。他们不太理解此时需要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 以使他们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从积极面可以看出祖父母虽然疼爱孩子, 但也不是一味的溺爱和护短, 不过在有原则地控制的方面灵活性不够。

2. 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喜欢的事情我们都鼓励他去做。”“孩子报名上什么兴趣班, 我们做不了主, 还要看他父母的意见。”“鼓励她学, 她父母忙的时候, 我们都会陪着她。”我们可以看出, 祖父母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持支持态度者居多, 祖父母在教育儿童时, 更多的是遵从父母的意愿。在家庭教育中, 大部分祖辈家长认为孩子的父母要起到主要的教育责任, 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中, 以父母的意愿为指导方向, 将自己的教养定位于从属和辅助的地位。

3. 对待孩子的人际交往:

“小孩子一个人很孤单, 我会带他出去让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给他创造机会跟别人玩。”“他要想出去找小朋友玩, 我就把手上的事情先放一下, 带他出去。”由此可见, 多数祖辈家长是支持孩子与人交往的, 但也有部分家长, 他们承担的家庭责任比较多“放学后, 我得赶紧带孩子回家, 要烧饭呢。”祖辈家长都比较乐意孩子与同伴交往, 一般在孩子交往时祖辈都会陪伴左右, 但与此同时, 孩子与人交往的过程也都在祖辈的“监控”下进行。祖辈们最担心的便是孩子间发生纠纷, 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纷争中被欺负了。每当此时, 祖辈家长的处理非常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教育孩子要礼让。要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如有人欺侮就告诉奶奶, 在幼儿园要告诉老师。”“如果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在一起玩, 要告诉他要让着人家。”老人们总是在孩子发生纠纷时, 第一时间出面解决矛盾, 孩子很少有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

4. 对待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反映的是人对独立于他人之外的存在的自我意识。它通过具体的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来确证自己的存在, 体验成功、感受挫折。 (1) 祖辈对待孩子参与家务的态度:“几乎没有, 怕不安全。”“家里都有我们呢, 一般不让她做家里的事。” (2) 祖辈对待孩子完成自己的事情的态度:“自己的事会让他自己做, 当然我们还是要帮忙的。”“让他自己吃饭、玩过的玩具自己收好, 我在旁边教她。”“整理玩具奶奶帮忙, 不勉强他。” (3) 对待孩子吃的问题是祖辈家长最为关心的。“吃饭之前都要问的, 今天想吃什么啊?”“想吃水果时都让他自己挑, 想吃什么买什么?”从调查可以看车祖辈家长都能意识到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但同时又比较矛盾, 生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怕孩子累着, 因此在教养过称中, 包办代替比较多, 大多数幼儿这方面的兴趣得不到发挥, 独立生活的能力较难得到锻炼。

5. 对待幼儿承受痛苦的能力:

“安慰她, 孩子已经很痛苦。”“孩子生病了, 会买些玩具安抚情绪。”“跌倒了, 要赶快把他扶起来, 看看摔伤了没有。”“一般都是哄他, 不能让他老哭哎。”祖辈家长总是心疼孩子的, 他们是不愿意看到那让孩子痛苦的画面的, 他们总担心幼小的孩子是否有承受痛苦的能力?所以他们更多地想到为幼儿排除痛苦, 却没能意识到有时痛苦也有益于幼儿的成长。

从教育方式的访谈结果来看, 祖辈家长由于担负着教养的责任, 他们能主动了解现代教育理念, 部分祖辈家长在了解的基础上, 还能较好地付诸于实施。但是多数祖辈家长真正开展教育时还是习惯运用固有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主要表现为:他们更多地关注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和饮食, 生活中对孩子的照顾关爱较多, 他们不愿意让孩子面对困难和痛苦, 所以往往喜欢包办代替。祖辈家长教育的孩子, 他们的生活体验相对较少, 独立实践活动少。

三、建议

家长教养方式 篇6

一、学生自评问卷测评因子得分解释及划界分

根据《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 (青少年版适用于10-18岁) , 父母教养, 包括“监管”“引导”“严厉”“不一致”4个因子, 说明如下:

母亲监管,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对孩子活动的掌握和了解情况, 得分高于4.98意味着母亲对孩子的活动情况比较了解, 低于3.17分则意味着母亲不太了解孩子的活动状况, 得分处于两者之间则说明母亲对孩子比较了解。 (父亲同理)

母亲引导,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向孩子解释规则和决定的原因, 让孩子参与决策的教育行为。得分高于4.32说明母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低于2.48则说明母亲这方面做得不太好, 得分处于两者之间则意味着母亲在教育孩子时, 有时会向孩子解释规则和原因。

母亲严厉,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倾向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 得分高于2.16则说明母亲比较倾向于采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得分低于0.93分说明日常生活中母亲一般不会粗暴地对待孩子, 其他得分则处于两者之间。

母亲不一致, 反映了孩子评价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缺乏一致性, 往往因其自身的心情而对孩子的管理时松时紧, 对孩子同样的错误有时管有时不管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得分高于2.70分则意味着母亲的教养行为非常不一致, 甚至一时一个样, 让孩子有些无所适从。得分低于1.45分则说明母亲的教养比较统一一致。其他得分则处于两者之间。

注意:父亲教养行为各因子与母亲相同。

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 实际数据与上述标准比对可以得出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见附表1) 。

二、调查数据显示孩子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比分析

通过随机抽样, 发放2256家长问卷, 共回收1721份, 回收率76%, 数据通过spss 13.0分析结果如下:

表2显示, “监管”“引导”因子, 城镇学生的平均分、标准差都比农村生要高, “监管”因子的高分百分比城镇学生远高于农村学生, “引导”因子高分百分率城镇学生要明显低于农村学生。

特点是城镇学生监管因子、引导因子两方面, 父、母对孩子活动的掌握和了解情况以及向孩子解释规则和决定的原因远好于农村学生, 从数据稳定性差于农村学生说明城镇学生的家庭教养这两个因子表现为差异性较大。

表3显示, 城镇学生“母亲严厉管教”因子平均分高于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则是“父亲严厉管教”因子平均分高于城镇学生;“母亲不一致管教”因子和“父亲不一致管教”因子平均分相差不大, 标准差城镇学生偏高;高分百分比城镇学生“母亲严厉管教”因子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外, 其他三因子都等于或略高于14%;低分百分比“严厉管教”因子都大于25%, 而“不一致”因子都小20%;除“母亲严厉管教”因子外, 均是城镇学生要高于农村学生。

由上述数据分映出城镇学生的母亲严厉管教较多;“严厉管教”“不一致”因子城镇学生的差异性大;“不一致”因子低分百分率反映“教养比较统一一致”母亲优于父亲, 城镇优于农村。

由上述调查数据反映出城镇学生相当一部分家庭及农村普遍的家庭教养方式需要改进, 应当利用家长学校、社会媒体、文化下乡活动、远程教育、开阔视野、亲子活动等加以改善。

附表

亲子园家长教养行为的分析与指导 篇7

0~3岁婴幼儿是人生的最初阶段, 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在我国, 这个年龄段80%的孩子散居在各自家庭之中, 社区便成为实现对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指导的重要渠道。在这种大环境下, 我们幼儿园对0~3岁社区婴幼儿家庭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早教指导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却发现由于家长的年龄层次及文化、生活背景不同,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大相径庭, 其中部分家长对早期教育比较关注, 他们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配合教师, 循循善诱鼓励引导自己的孩子快乐地参与活动;但也有一些家长重养轻教, 教育意识淡薄。作为亲子园教师, 既有组织和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教学任务, 更有承担指导家长的责任。

二家长现有的教育观念分析

我们通过家长问卷、座谈、访问等途径, 了解家长现有的教育观念。发现家长的教养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偏颇:

1. 狭隘的早教观

许多年轻父母把早教狭隘地理解为把孩子送进某个机构接受特定的教育, 或利用某种方案进行专门的训练, 而没有意识到早教其实就是父母和孩子每时每刻交流共处的影响, 就是给孩子提供环境细节的熏陶引导。

2. 单一的智能观

大家都知道婴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早期开发非常重要, 但在实践过程中, 却简单地把读写算的训练等同于孩子的智能开发, 孩子一生下来就教他认字、背古诗、记单词, 似乎只有这些东西才能算是早教的成果。

3. 功利的育人观

独生子女的珍贵、望子成龙的期望、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 都使当代父母不自觉地把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他们希望孩子为自己争气、希望孩子为家族争光, 他们只要孩子学得好、只要孩子出人头地争第一, 而不在乎孩子学得开不开心、过得快不快乐。

三家长对孩子指导行为的现象分析

1. 越俎代庖

一个12个月大的孩子妈妈, 在孩子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塑料瓶中放了几粒彩豆, 然后盖上了塑料瓶, 将塑料瓶交给了孩子们, 观察孩子表现, 一部分孩子试着用手将瓶盖打开, 一部分则直接往下倒, 可是这位妈妈却直接打开瓶盖将瓶子递给了孩子, 让他倒出彩豆, 这样孩子很容易就取到了彩豆。问家长为什么这样做, 家长回答说:他不会, 从来没做过。当教师重新盖上盖子让孩子自己试着再来一次时:孩子拿瓶子试也不试就直接递给妈妈, 示意让妈妈打开, 妈妈连忙说:“宝宝自己打开。”可是孩子听也不听就把瓶子丢在地上, 大哭起来。

分析:孩子妈妈不清楚自己孩子的年龄特征, 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即:会把瓶盖打开又盖上, 越俎代庖现象严重。低估了孩子的潜能。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试一试, 不要期望孩子很快就能掌握这些技能, 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练习, 家长要给予孩子支持, 并要有耐心。

2. 漠然旁观

有的家长参与活动的意识不强, 在孩子操作时, 就认为不需要指导而与其他家长相互交谈起来, 任由孩子自己玩。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我交钱参加活动了, 孩子就交给老师了。在活动中, 有的孩子总对老师手中的玩具感兴趣, 他们往往在老师做操作示范时, 就冲上去抓, 而家长却置身事外, 漠然旁观。

分析:在孩子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 家长需要及时地给予指导与帮助, 但由于家长对早期教育及我们的亲子活动缺乏正确认识, 也就谈不上给予孩子必要的辅导。

3. 忽视个体差异, 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需要

孩子们正在给小动物喂食, 一位孩子费劲地从小碗中舀起一勺豆豆, 摇摇晃晃地放到小动物嘴边, 由于小手控制不住, 豆豆掉到了地上。爸爸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已喂了很多, 终于忍不住:“你怎么这么笨, 看看人家, 这么点事情都做不好。”这位孩子将小勺一扔, 大哭起来。

分析:家长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孩子在各方面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我们家长不从孩子的兴趣、爱好、智能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 而是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塑造, 不但会把孩子的闪光点熄灭, 还会使孩子丧失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不当的期望与要求会给孩子压力。做父母的只有把自己的期望放下, 观察他们的长处, 鼓励、支持他, 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4. 过度溺爱保护

在玩米屋里活动时, 玲玲正投入地把米舀起, 倒到各种容器中, 玩得不亦乐乎。这时, 瑶瑶走过来, 要拿玲玲手中的小铲子, 奶奶赶紧拿起旁边一把小些的铲子给瑶瑶, 然而, 瑶瑶不要, 大声哭闹, 奶奶无奈, 便与玲玲商量, 用小铲换来大铲, 瑶瑶得到大铲, 破涕为笑。奶奶又帮瑶瑶拿来了漏斗、小碗等玩米工具, 瑶瑶抱着这些工具不允许玲玲碰, 嘴里说着“我的、我的”。玲玲哭着走了, 不到2分钟, 瑶瑶又将手中的工具往地上一扔, 用手指着天天玩的小推车, 于是奶奶又忙着为其拿来小推车。

分析:由于2岁孩子思维能力的有限,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事物, 这是孩子的思维特征, 他们一般只会想到自己, 不会想到别人。而瑶瑶奶奶事事都顺着孩子, 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 就像母鸡爱小鸡, 不让他受任何委屈。我们应让家长了解:家长的确是作为孩子同伴交往的管理者而存在的, 但并不是保护者、救生员, 并不意味着什么都管, 什么都干预, 代替孩子解决人际冲突。我们可以让家长多为孩子创设与周边朋友交往的机会, 并帮助其习得一些交往语言。需要别人手中的玩具时, 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家长可引导孩子与朋友商量:给我玩玩好吗, 或等小朋友不玩时再玩, 给孩子练习分享的机会, 体会合作的愉快。

四针对家长的这些行为, 我们在活动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

1. 选择有针对性的育儿资料, 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教养理念

要想让家长及时了解先进的早教理念, 早教知识必须普及到每一个家庭, 在我们所辖社区开设有关婴幼儿心理需求、教养方式等方面的育儿专栏, 根据各月龄段孩子的特点, 有的放矢地整理各类育儿资料, 请社区干部协助发放到每一个适龄婴幼儿家庭, 帮助家长了解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提高对科学育儿的认识, 促进家长教养行为的形成, 让更多的家长有科学育儿的意识和愿望。这些活动能加大我们与社区及婴幼儿家庭的联系, 同时根据家长对指导内容需求上的广泛性, 设计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婴幼儿亲子专刊, 拓宽家长的育儿视野, 使家长的育儿知识得以充实、提升。通过早教知识宣传, 家长应及时了解0~3岁婴幼儿早教的动态、正确的教育方法、丰富的教育经验等, 推动早教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2. 在集体指导、小组指导活动中帮助家长形成较为恰当的教育指导行为

第一, 运用集体指导形式, 分别向不同月龄班的孩子及家长授课, 早教老师应以家长为教育重点, 精心安排设计多种亲子活动, 帮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促进家长正确的教养观念和教养行为的形成。

如, 教师在活动前帮助家长明确活动的目的, 每次活动前, 我们都会将此次活动的各个板块内容及促进孩子能力发展的目标指向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 帮助家长全面地了解此次活动的目标。在每个板块活动前, 向家长介绍活动对孩子发展的作用, 并将活动或游戏的玩法及家长对孩子活动的指导要点, 用简明的语言、有序的动作示范、讲解给家长, 让家长“头脑清晰”地参与活动。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家长积极地参与, 与孩子、教师有效互动。亲子活动是孩子、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在亲子活动中, 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是亲子教育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

活动后的温馨建议环节能为家庭教养提供适宜的指导与帮助。在每次活动结束前, 我们会就有关亲子活动内容在家庭生活中的延续与拓展做具体的指导, 帮助家长在家里实施亲子教育。

第二, 运用小组指导形式, 帮助家长掌握适宜的教养方法。早教老师在固定时间内通过指导2~3个婴幼儿及其家长开展亲子指导活动, 从自身的行为对家长进行隐性的个别化指导。孩子在亲子活动中的表现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不愿参与、有的孩子不按要求活动、有的孩子不能很好地掌握等, 面对这些情况, 家长常会十分着急。针对家长在教养行为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会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 使他们正确看待孩子独特的表现。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动都具有发展的意义, 选择适宜的教养方式, 引导家长从关注自己转变为关注孩子, 从关注孩子获得知识转变为获得知识以外更长远的兴趣与潜力的发展, 这种由一名指导教师针对2~3个婴幼儿及其家庭成员展开的指导活动针对性强, 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入, 问题解决也就更彻底。

3. 对于家长在家教中的困惑问题, 创设宽松的专题讲座与咨询、沙龙研讨、网络博客等形式, 让家长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 寻求适宜的教育方法

第一, 了解家长需求和教育资源的现状。我们在开设育儿讲座前, 向家长发放征询意见, 收集家长的教育困惑、教育需求以及现行家庭中存在的教育资源现状, 邀请具有0~3岁婴幼儿教育潜能的专家人士, 针对问题, 答疑解惑。

第二, 开展专题讲座与咨询。早教指导老师或早期教养某一领域的专家就婴幼儿教养中某一领域的问题, 以专题的形式开展讲座, 邀请社区内婴幼儿家长参与。主题的选择应结合大部分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 形式有专家讲授结合和家长提问。由于这种形式切合家长当前关心的问题, 而且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因此很受家长信赖与欢迎, 这种形式的指导易操作, 效果显著。

第三, 开展家长沙龙。我们根据活动的需要, 结合家长们关心的婴幼儿发展问题, 以家长为主角开展系列讨论活动。这种形式的指导活动与其他所不同的是, 突出了以家长为教养主体的理念, 把发现问题、观察记录现象、分析问题本质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放手给家长们, 而指导教师更多是引导他们开展活动的思路。这种沙龙活动, 针对性强, 符合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 深受家长喜爱。

第四, 建立早教博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网络的家庭普及范围越来越广泛。当前的家庭, 繁忙的工作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为了更快地成长为合格的家长, 家长们会利用这些方便的途径去获取需要的教养信息,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我们才应建立自己的早教园博客。网站所展示的动态、及时、多样化的育儿信息为家长的成长提供了新的途径。

五研究成效

近年来, 我园婴幼儿家教指导工作初具实效, 从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发现, 家长们的视角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们会尝试着耐下性子地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逐步了解到婴幼儿的发展规律, 从而对孩子的发展期望也越来越理性。同时, 教师从家长们的实践经验中, 会接受到一些书本上看不到、却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从而推进自身专业的学习, 并逐渐与家长们互为良师益友。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 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在我们幼儿园对周边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开展早教指导活动中发现, 家长由于缺乏育儿经验, 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 在亲子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如越俎代庖、过度溺爱、忽视个体差异等许多问题。现在的家庭又多以核心家庭为主, 祖辈家长担负起孩子的养育工作, 祖辈们由于年龄、代际的差异, 在教养问题上持有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 影响到亲子关系。由此, 我们认为, 对家长进行指导行为的干预, 帮助家长掌握较为恰当的教育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指导势在必行。

关键词:亲子园家长,教养行为,分析与指导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中国福利会托儿所.走进亲子苑[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008[2]中国福利会托儿所.走进亲子苑[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008

家长教养方式 篇8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英文中的教养方式为Parenting pattern,因为既有精心照料又有教育抚养。“家庭一直是人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场所”。[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家长教育学》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行业、专业、工作,有数十种、上百种、许许多多:有的是修铁路、有的是盖房子、有的是种庄稼、给人治病、缝衣服等。但有一种包罗万象、最复杂、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是独特的、不会重样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养育和造就。”家庭教育总是要为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服务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形式多样。下面追溯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起源及现状。

家庭教养方式自婚姻家庭产生之日起,就以其不同的形式存在着,而家庭教养方式之所以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因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心理与人的影响是很密切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心理上、情感上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幼儿社会化,所以家庭教养方式成为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必然。

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们对父母的单向影响观采取了一种研究取向,即从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入手,研究探讨了某一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行为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这种研究取向注重具体的教养行为的研究,却忽视了同一教养行为与不同家庭环境结合的作用不同。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指出,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要求。[3]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研究者开始从类型学的思路出发,将父母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这一取向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4]后一种研究取向则是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作特征概括,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者的不足。两者的结合研究表明,具体行为维度并不孤立地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只有将它们与父母整体的教养行为模式或类型结合,才能真正看出它们在儿童心理素质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又从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还有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Chamberlin (1974)、Lyt ton (1980)及Minton和Levine (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地对儿童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地对儿童的需求作出应答,且更经常地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力介人对儿童自由更多加以限制。[5]如:Belsky等人对美国和韩国3岁儿童的父母教养行为及儿童抑制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儿童对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要大于父母教养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母亲比父亲更容易受到儿童抑制性行为的影响。

在维度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样一些研究:杨丽珠等也选取了母亲教养方式的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和不一致性等多个侧面,全面探究其与儿童气质的关系。[6]如,陶沙等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七个维度来看待幼儿母亲的教育方式。[7]在此基础上,为了探寻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试图从本质上把握教养方式,为父母教养行为的改善提供实际参考意见。陶沙、董奇等还研究了3-6岁儿童母亲的教养行为的结构,结果表明,母亲的教养行为包括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消极情感的表达六方面。[8]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影响因素评述

家庭教养方式首先是成人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导致它的走向;其次是成人儿童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观;再次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与儿童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家庭、学校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微系统;微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中间系统;而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他们的环境,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条件等构成了外层系统,最后,儿童所处的具有一致信仰、习惯、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社会或亚文化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构成了宏观系统。[9]最后在生态理论模型上学者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共识。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生育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其教养方式,其中受教育程度、职业、夫妻关系等影响显著。[7]有研究表明:母亲血型影响其家庭教养行为。[11]还有研究表明:家庭所提供的文化资源是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人学前发展和学业成就的中介,家庭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经历也为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多机会,也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2]

此外,母亲对儿童所持的温暖、接受态度则与儿童前阅读、前数学能力的测试有关。[13]父母对儿童游戏的理解和参与对于儿童感知觉、好奇心、创造性和独立性都能起到促进作用。[14]大多数家长认为除了应帮助儿童在学习方面作好准备之外,还应在社会性和情感方面作好准备。[15]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对儿童发展起作用。在贫困家庭中,经济资本的缺乏与母亲的低自尊相关,而低自尊又会恶化日常家庭生活以及亲子关系的质量。[16]有研究显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中有70%的人每天都陪儿童阅读,而学历为高中以下的母亲中只有38%的人能这样做。[17]有跨文化研究发现,中国的父母有更多的专制性而有较少的权威性,中国母亲权威的态度与低压的管理策略有积极的联系,而与高压的管理策略有消极的联系。[18]父母观念的不同,在实际教子行为中的表现以及所产生的不同的子女个性特点就可以说明文化是如何影响父母教育观念并通过亲子的交往使社会化目标、家庭成员的作用与期待在儿童身上体现出来[19]。

在这两方面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大多注重家庭教养方式本身的理论性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维度的研究,而目前国内对社会上家长的实际育儿方法、技能的研究却不多见,而国外实践性研究比较多。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年轻父母对于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育儿技能需求程度日渐增多,甚至迫切。未来国内的研究中需要跟多关注家庭中应用性极强的家长育儿实践研究。

有一种教养方式叫作:温和而坚定 篇9

之所以很多人推崇这种一个黑脸一个红脸,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教育,不懂得如何很好地处理孩子的情绪,也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温和而坚定”。

要想温和而坚定,有三个步骤:

跟孩子建立关系,让孩子对你有亲近感

一岁多点的孩子,多陪他,爱抚他,藏在妈妈身后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都可以。

再大一点,三五岁,你可以关心他画里画了什么东西,周末去哪里玩过了,你也可以加入他的游戏,跟他赛跑之类的。

到了六七岁,你可以关心他喜欢的形象,奥特曼或者女王艾莎、白雪公主之类的。

让孩子感到你是关心他的,以此建立和孩子的关系。

有原则,有底线,知道孩子可以做什么

其实,很多父母没弄清楚什么是“自由”,在孩子一两岁或者三四岁的时候,想吃饭就吃饭,想不吃就不吃,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不出去就不出去。到了六七岁,又突然要把孩子管得很严,不听话就打,这样孩子当然很不舒服。

真正的“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小孩一两岁的时候,理性还没有建立,很多事情还不清楚,他根本不知道做了决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承担不起结果。

所以,“自由”和责任是一体的。他能负多大的责任,就能有多大的自由。

刚开始,孩子只能承担一丁点责任,就给他一丁点自由,慢慢地,孩子能承担的责任多了,自由也越来越多。

两岁孩子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穿鞋,五岁孩子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九岁孩子决定周末全家去哪里郊游,并且准备所需的点心和水等杂物。

现在,我们回到“温和而坚定”,父母内心需要很坚定,孩子可以决定什么,不可以决定什么。

父母内心要很安静,不要害怕孩子哭闹或挣扎,坚信自己的原则,轻松些,静静地搂着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额头吻一下,但是切记,话不要多,少讲道理。

温和而坚定,长期执行,形成习惯

明白了孩子在哪个阶段有多少自由,能承担多少责任。这时候,父母内心有原则有底线,就要一直坚持这种原则和底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内心始终有原则,孩子也会长成内心有原则,且自制力强过大人。因为他知道,耍赖哭闹都没用,该做的始终要做。

你一年一年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也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慢慢长大;你始终陪在孩子左右,孩子也知道遇到任何困难,父母始终是港湾。

所以,请温和而坚定地对你的孩子吧。

家长教养方式 篇10

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麦考比(E.E.Maccoby)和马丁(J.A.Martin)提出了划分教养方式的两个主要维度:父母的接纳/反应和命令/控制,前者是指父母对孩子接纳(或爱)的程度及对孩子的需求的敏感反应程度;后者是指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或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命令、督促其完成。(1)麦考比和马丁在最早研究儿童教养方式的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Baumrind)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上述两种维度,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权威型、专制型、纵容型和未参与型四种。这四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1 权威型

权威型父母,即对孩子需求的反应较灵敏、对孩子的命令或要求较高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目标,并督促和帮助孩子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同时向孩子解释为何要遵守一些规则、达到某些标准的原因。权威型父母并不是一味要求孩子的父母,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同样也表现出温情、耐心、爱的一面,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做出一定的回应。这是一种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民主的教养方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具备独立、积极的认知个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进行过长达十年的研究,通过实验发现,权威型父母的子女在认知能力方面超过其他教养类型父母的孩子,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孩子更易形成乐观、自信、有责任感、自制能力强等优点。

1.2 专制型

专制型父母,即对孩子要求很高,对孩子需求的反应灵敏度却很低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并期望孩子能够无条件地、严格地遵从,却并不向孩子解释原因,这种强加标准和要求的方式,严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另外,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反馈也大多不予关注,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时常惩罚和强迫孩子,而不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专制型的家长犹如一个“暴君”,在这种过分强调父母权威的“暴政”之下,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和独立意识逐渐萎缩,在认知过程中也易形成焦虑、自卑、畏缩等特点。

1.3 纵容型

纵容型父母,也叫溺爱型父母,这一类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即爱的程度以及对孩子需求的反应程度都很高,对孩子的要求及控制却很少,甚至没有。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给予孩子关爱,却时常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感受,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控制和监督。纵容型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任性、依赖、冲动,缺乏自制力等特点。

1.4 未参与型

未参与型,也叫忽略型,就是一种对儿童发展不关心、不管是反应还是控制都较为缺乏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仅仅满足孩子基本的温饱需求,在情感上或其他方面很少给予孩子关爱,既不对孩子提出要求,也不倾听孩子的其他需求,表现出冷漠和随意的教养态度。研究发现,在忽略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差,具有攻击性、自私、责任感差、目标不明确等特点。

综上可以看出,专制型教养方式使儿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做事优柔寡断、缺乏灵活性;纵容型使儿童任性冲动、缺乏自制力和创新能力;未参与型让儿童在认知他人和社会时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对外界怀有敌意,甚至惧怕、逃避。权威型教养方式相较其他类型来说对儿童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表现出较高的自尊自强、独立自主、责任担当等意识,在走上社会后,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2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1 做一个权威型父母

选择有利于孩子认知发展的教养方式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做一个权威型父母,首先要明确的是“权威”并非一味强调父母的权力和对孩子的要求与控制,也强调对孩子的关怀和对孩子需求与内心的倾听,是一种双向的、民主的教养方式。了解了“权威型”的双重含义,就要在实际行动中去积极实践。

首先,要对孩子提出适当合理的要求,为其设定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实现这些目标,在巩固父母“权威”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忍耐力、创造力等等。

其次,在对孩子进行控制的同时,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在权威中不乏民主,在严厉中不乏温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不要厉声呵斥,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都是要需要遵从一定的准则和道理的。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为榜样来直接影响孩子。

2.2 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

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根据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及性格智力等的变化适当地调整和选取不同的教养方式,这样才能减少因教养方式的不当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在幼儿阶段,儿童对外界的认知能力较低,父母要多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控制偏多,让他们对外界有整体的、良好的感知,并保持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气,养成其积极、主动地认知能力。

在上学之后,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逐渐变少,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独立面对更多陌生的环境和人,自行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能力,这时父母要慢慢学会“放手”,减少一些强制性管教,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尊自强自制的意识和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性格及各种行为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其自主性更强,而此一阶段的认知发展为自主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同于孩童时期更多地依赖父母,青少年的抽象思维更加成熟,能以更为成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青少年的自主性增强也使得他们更为“叛逆”,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甚至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逐渐放松控制,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不再像以前一样凡事都过问,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总之,随着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父母要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摘要: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启蒙地,家长作为儿童教育的启蒙老师,承担着奠定儿童健康成长基础的重要责任。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影响,如何选择正确的教养方式,如何根据儿童不同成长阶段调整教养方式,是当代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分析其对儿童认知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从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出发,对父母提出些许建议,以期为儿童认知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教养方式,儿童认知,影响

参考文献

上一篇:铁路项目物资管理下一篇:摄影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