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班内差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共4篇)
实施班内差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篇1
实施班内差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初中差异教学经验总结
我校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按照区域推进差异教学的部署,经过全体师生的奋斗,逐渐成长为一所全市闻名的乡村一流学校。
回望发展之路,学校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关键在于学校一直将教育科研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关键在于学校一直将“班内差异教学”的实践作为教科研的核心。在近几年的探索中,学校从最初差异小组的建立、差异教学实验班的行政推进,到今天差异教学习惯的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策略的百花齐放,可以说,每一步都凝结着学校全体师生拼搏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为了更好的推进我校的差异教学,将我校的差异教学的实施再提高一个层次,现将我校开展的“班内差异教学”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做一下总结。
一、学校制度引领------制度保证实验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要想将“班内差异教学”落到实处,必须搞好制度建设。
1、分工负责制度。学校成立 “班内差异教学”实验推进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级部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任成员,形成“三级”管理模式。建立并完善了《榆科顶中学班内差异教学实施办法》,同时,学校领导小组定期对各教研组、级部实施“班内差异教学”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2、学习培训制度。学校要求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以“班内差异
教学”为主要活动方向,各教师以“班内差异教学”为主要业务学习内容,同时,根据需要,教导处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让教师在课题实验中夯实基础。
3、常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班内差异教学”走向日常化、规范化,学校对班级的差异分组、教师的差异备课、授课和辅导及评价,都做了一系列的指导和规定。
二、课前差异厘清------备课预设分层
备课是教学的初始环节,更是基础环节。学校要求教师根据教情和学情分层次备课,做到注意“四备”:
1、备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对基础较差的A类学生应“抓住基础”;对经过努力能够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B类应“抓住强化”;对能轻松掌握课程标准规定任务的学生C类学生应“抓住拓展”;
2、备教学重点,就是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确定需要掌握的重点和内容,如对A类学生只要求其掌握课程规定的重点内容即可;对B类学生的要求除掌握重点外,还应适当对与重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延伸;对C类学生要加大宽度和深度,以开拓其视野、丰富其知识底蕴。
3、备教法学法,对 A 类学生我们要求采用“低起点、多练习”的策略,在方法上要“精讲细练、反复循环”;对 B 类学生要采用“慢变化、快反馈”的教学策略,在方法上要“学讲结合、合理兼顾”;对 C 类学生要采用“重创新、求拔尖”的教学策略,在方法上“自学为主、适当讲解”。
4、备训练和作业,对A类学生布置练习和作业的要求是“夯实基础”,对B类学生的要求是“加强训练”,对 C 类学生的要求是“适当延伸”。
三、课堂差异明晰------授课实施复式
课堂是落实班内差异教学的主战场,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渠道。在以“班内差异教学”为主题的教改实验中,学校要求各个学科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形成了具有学科特点的差异教学策略。
1、数学学科在课堂授课中主要实施了以下策略:
一是“情境导入”策略,即在授课之初,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一个或多个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并在自主探究后获得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与同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二是“自主选择”策略,这一策略主要针对 B 类学生,即在知识的巩固提高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力所能及或高于自己的习题进行自主练习,在教师进行讲解指导时,对于特别有难度的习题可以选择不听,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习题的反思、总结和提高上。
2、语文学科在课堂授课中,重点强化了读写指导。在阅读教学中,针对A类学生实施了“知识积累”策略,即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字词、语句和段落进行圈点勾画,并建立了“积累本”;对B类学生,实施了“读后反思”策略,即在阅读中要注重体会作者感情、领
悟写作意图,读后写出 100 字左右的读后感;对C类学生实施了“对比阅读”策略,即通过阅读相近题材的不同文章,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和思考,并写出300 字左右的阅读体会。
3、英语学科在课堂授课中,实施了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核心的系列教学策略,一是“创设情境”策略,即根据授课内容设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对话情境,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英语、说英语的内驱力;
二是“异质合作”策略,就是通过小组内的对话,让层级较低的学生从其他同学身上学习到英语表达的规范和准确;
三是“同质对话”策略,在话题交流环节,从不同小组选择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对话展示,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无话可说的问题,同时也让所有的学生感受到了学英语、说英语的乐趣所在;
四、课后差异完善------辅导补充课中
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以完美收官,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总会发现若干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在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收获时,总会在教后反思时有那么几点遗憾,这就是课后辅导的时机,这才是真正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要求教师对当堂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必须实施课后辅导加以完善,真真做到“堂堂清”,学校会不定时的在各班级加以抽样调查,以督促教师全面完成教学目标。
实施班内差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照顾差异和照顾个体的策略,遵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了不同层
次学生的素质,推动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在今后的“班内差异教学”实验中,我校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和探索的力度,让学生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生活,让学生的个性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实施班内差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篇2
一、天马行空———给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空间
古人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人做学问就像画圆圈, 圈内是已学的知识, 圈外是未知的领域。所以圈越大其实未知的领域越多。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教学的效果不是把学生教得没有任何问题就好, 而是教得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 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更具创造力。我在教学歌曲时, 从来不你一句我一句的教唱, 而是让学生听琴、听旋律, 先自己跟琴视唱,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 就会让难点易于掌握。再如课本上一些创编歌词的环节, 我也是放手让学生去展示。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歌曲《开心里个来》, 在改编部分的歌词时, 我就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与创编, 结果同学们创编的歌词果然个性十足, 有的说:“看今朝, 南山竹海天目湖, 引得游客纷纷来。”有的说:“看今朝, 赚大钱, 买豪车, 去个北京真方便。”这些不失童趣的遐想无不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二、天生我才必有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演
音乐室就是一个小舞台, 能否让学生愿意上台表演, 就看教师是否搭好这个舞台了。当然每个学生的特长不一样, 他愿意表现的方式也就不一样。在选择表演形式时, 我们无须过多的要求, 只要明确内容, 明确基本要求, 就可以放心地把这个舞台交给学生了。这样做, 你就会惊喜地发现, 原来我们的学生是那么的多才多艺, 他们的表演是那么的别具一格, 新意百出。如我在教完苏教版五年级的《春游》时, 我就把舞台交给了学生, 让他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结果学生的表演可谓个性十足, 有朗诵的、有画画的、有演唱的, 还有边歌边舞的……在这个过程中, 我只是一个观众, 舞台的导演、演员都是学生自己, 所以这个过程学生十分地享受, 而音乐也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 由心而发, 自然而又生动!
三、不求统一, 只要合理———尊重学生个性的答案
实施班内差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篇3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方式如何体现,将直接制约着师生的思维和行为。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极坏的事,他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及真诚和自信。”教师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师只有真正处理好了这一问题,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为人先,敢于创新,语文课才真正有味。
2.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合理的展示。
著名教育家怀海特先生认为:“教育的过程像生活的过程一样。必须致力于指导激发,而不是强加一种预定的没有意义的模式,”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当外界刺激有利于个体发展时,个体本身就会以全部的潜能迎合这一刺激;反之,当外界刺激不能激发个体特征时,个体本身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抵触。各方面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觉得不是老师逼着他学,而是自己主动要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用激励性的话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期待和爱护,都能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多方面着手,不拘一格地去组织教学。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笔者先前都是讲清了词、句的意思之后,让学生读读背背,然后便匆匆结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劲头不大,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受新课标的启发,再教此文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步骤: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串讲,疏通文意,师生评议补充;探讨文中的科学知识及人物的个性品质;分角色表演,评选最佳表演者;畅谈感想,交流学习所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参与面广,教学效果很好。
3.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语文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对于大多数男女学生都是容易做到的,因为这无须他们去独立思考。然而被动接受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却是灾难。”(罗素语)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欲,使每一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感知文本,要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此,教师可从这样几方面去考虑:精心安排材料,精选教学手段,优化问题设计,创造演练机会,鼓励合作探究,鼓励大胆创新,多些表扬引导,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我采用小组合作互助探究的方式,解决了文意疏通,词句结累之后,特意安排了这样一节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室就是那桃花源,指定一学生充当大家所喜爱的电视节目“时空连线”的栏目主持人,分别就“桃花源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村民们的生活状况”“是否愿意离开这里”等问题进行现场采访。最后,各人以“我们的桃花源”来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此举形式活泼,参与面广,深受学生欢迎,效果颇佳。
4.根据个性互补的原则精心编排各类学习小组。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个性不同的学生各有长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个性优势,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互补的原则,将不同个性的学生编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互帮互学,扬长避短。这样,不仅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更加全面,同时学生在相互密切配合,共同交流的过程中还活跃了思想,启迪了心智,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5.教学设计要体现个性化原则,以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理想的平台。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的知识面有宽有窄,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学习水平有高有低。因此,“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源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乌申斯基语)教师必须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如教学内容上,可根据难易程度将其分出不同的层次,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呈现方式上,可采用口述、研讨、多媒体、戏剧表演、网络电视、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以求丰富多彩而又科学适用;教学空间上,不完全局限于教室,而是资料、研究分析,必要时还可进行网上交流;作业布置上,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作业方式。如学完《斑羚飞渡》后,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及理解程度,表达一下自己的所思所得。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之丰富多彩简直让我眼花缭乱。有读后感、续写、改写、诗歌、图画、童话、短剧,还有网上下载的相关信息等等,或褒或贬,观点鲜明,就连每一次作业都要拖拉的学生也主动按时完成了。这种活泼自主的个性化表达方式,能使学生各展所长,各有所获,深受欢迎。
6.倡导体验式教学,力求真正意义上的获得。
语文课不只是一门“文化知识课程”,更是一门“生命体验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追求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更应追求学生是否有体验,有体验意义上的获得。新课标明确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只有真实的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或许学生的体验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果,或许学生的追求并没有取得满意的答案,但他们毕竟经历了一个探求的过程,走过了一段寻求答案之路,这探寻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成功,一种个性的完全释放。我在教学《宋定伯捉鬼》时,有些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文中的“鬼”其实并不那么可怕,可恶,从全文来看,它未做一件坏事,且一直对宋定伯真诚以待,真诚相告,即使身处危境,也只是哀伤求饶,未见半点害人之念,变化也仅是“一羊”而已,倘若它变做一狼、一虎,那将会如何?而宋定伯除了“诳之”,便是“卖之”,真不知其究竟是机智,还是奸诈、卑鄙!这里我们且不说学生这种背离传统观观点的说法正确与否,单是这种勇于探究的精神就颇让人欣喜,这不正是一种真实生动的体验么?课堂上我适时引导学生就此展开了辩论,探讨,使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
7.改革评价标准,体现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的教学离不开个性化的评价,个性化的评价要通过多元化评价来实现。过去的学科评价过于单一刻板,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如结合课堂学习情况(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作业完成状况等),结合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比较几次考试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客观评价。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评价,因为它既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又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修正、补充和完善。
实施班内差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篇4
[关键词]初中体育;个性发展;关注
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具有鲜明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正处于发展完善时期,其个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而且落实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新的初中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各项运动技能和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更无从谈起。在学生看来,体育课就是在教师的规定和监督下进行的军事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训练,他们要练习同样的体育项目,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否则就是不合格的,这样的教学形式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乐不乐意,只能被动地接受,甚至要做超出自己能力外的训练,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丧失童真,体会不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教育观,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用系统的、多维的教育观代替技术的、单一的教育观,使体育教学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还要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改变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认识到学生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的人,要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要转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观念,要学会以学生为本,学会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情感、沟通、合作等方面需求,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由单边教学转为双边、多边教学,变教师主导为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进而体会到运动的魅力。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不管是教师,还是大众,都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就是课堂中的权威和中心,教师说的话几乎不容置疑,而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学,根本谈不上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个性发展甚至都不会被人们提起。素质教育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具体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质、特点、需求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识学习目标,并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实现学习目标,进而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锻炼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应当设置不同的训练任务供学生选择,如能力较好的学生做引体向上,力量不足的学生做水平悬垂臂屈伸,同样教师也可以把俯卧撑分为单手俯卧撑和双手俯卧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锻炼的方式。
三、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民展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时期,但是每个学生发育的时期各不相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身高、体质、力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而且男生和女生的身体素质也有很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各不相同,而且运动能力和运动负荷也大不相同。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比如运动能力强的学生会有优越感,对体育锻炼充满信息,而一些体育“差生”则会害怕体育锻炼,因为自卑和缺乏信心而不愿参加训练。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要区别对待,要为学生安排不同的训练项目,尤其是对于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多鼓励和表扬他们,使他们逐渐恢复和树立运动的自信,必要时可以降低他们的动作难度、运动负荷等,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加信心,要使他们认识到缺陷是暂时的,是可以弥补的,从而培养自信心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的个性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
【实施班内差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推荐阅读:
班内颁奖典礼主持词06-04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10-22
有效实施差异教学05-17
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策略06-08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07-05
实施“计划管理” 为学生的发展奠基06-30
实施个性教育06-21
个性化阅读实施策略05-2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