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建设实施方案

2024-09-14

效能建设实施方案(精选9篇)

效能建设实施方案 篇1

“务实、规范、廉俭、高效”

地开展林业工作实施方案

依据有关规定的要求,紧紧围绕林业工作任务,以建设“务实、规范、廉俭、高效”的政府机关为目标,按照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扎实推进林业局机关效能建设和监察工作,确保取得实效,现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素质,建设一支“务实、规范、廉俭、高效”的林业干部队伍,加快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开展范围

在林业局各科室及场、站、所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中开展。

三、目标要求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务实进取,规范机关行政行为,廉洁自律勤俭奉公,切实高效解决机关效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全区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机关效能建设上有新的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采取措施

(一)完善机关工作制度

我局在机关效能建设中,把制度建设和创新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从本局的基本职能和林业业务特点出发,按照合理性、合法性、针对性的原则,健全和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并对《车辆管理制度》、《来客接待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局部调整,使制度建设与时俱进,符合当前工作实际。为进一步明确分工,明确工作责任。通过制度建设使使岗位权限更加明确具体、履行职责程序更具有可操作性,实现了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保障了机关效能建设持之以恒。

(二)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明确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和细化岗位职责是建立岗位责任制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制度落实的重要环节。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机关岗位责任制的通知》,要求各机关部门对照岗位责任制建立框架和职能职责体系,明确问责办法,严格落实考评,切实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各级岗位均实现岗位责任制全覆盖。

(三)加大政务公开

加大政务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林业行政权力透明运行机制。一是继续拓展公开领域。将办事依据、办事职责、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结果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实行全面公开,与本单位干部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也应在相应的范围内实行政务公开。二是进一步创新公开方式。在充分利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形式,向社会公开

公布情况。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及时监督,使机关依法、有序、高效运转。

(四)加强监督,严格奖惩

全面履行好监督职责,进一步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疏忽监督是失职,不擅于监督是不称职”的观念,加强对林业工作人员的思想监督,工作监督。在具体工作中,要勤于检查、善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在加强系统内部自身监督的同时,要积极拓展监督渠道,通过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密切与纪检、监察部门加强联系等,进行多种形式监督。并制定好有操作性的惩奖及处理措施,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务实、规范、廉俭、高效”地开展林业工作。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效能建设实施方案 篇2

一、人才政策实施效能评价原则

1、客观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原则

客观性就是评价能真实反映政策的具体影响和作用。由于人才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效能广泛,对人才政策进行全面评价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本文选取反映人才政策实施效能的重点内容进行评价。

2、直接性和间接性相结合原则

由于人才政策实施效能的很多指标没办法直接表示,所以在评价时,要坚持直接和间接相结合原则。对于那些能直接用数据表示的人才政策效能,用直接数据表示,那些没办法直接用数据表示的效能,我们通过影响人才政策效能的间接指标表示,其根本宗旨是,使所有数据都能够量化,以便于比较和计算。

3、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原则

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应可以获得,便于计算,含义清晰,易于理解,能够显示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同时,指标之间能够比较,并能通过一定的操作进行量化。

二、人才政策实施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在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每个指标都有明确的含义和目标导向,都能直接或间接地表示评价对象的特点。同时,注重评价指标的系统性,每个指标之间不相互包含,同时又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本文选取人才规划实现程度、人才创造效益以及人才发展环境三方面展开。

1、人才规划实现程度

人才规划的实现程度是对人才队伍总体规模进行研究的最基本和最重要标识。而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区的人才水平,反映该地区人才政策的实施状况。因此,基于人才规划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筛选出了12 个客观指标(X1—X12),见表1。

(单位:万人,%)

2、人才创造效益

人才创造效益是人才投入后的收益回报反映,这种回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的科研创新成果,二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劳动生产率。基于此,本文将人才科技贡献和经济贡献作为衡量城市人才创造效益的要素指标,通过文献调研和统计数据查阅,共筛选出6 个三级指标(X13—X18),见表2。

3、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发展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人才的满意程度,是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能为人才发展和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市场经济体制中,公开、公平、开放、规范、有序的人才环境是人才充分发挥效能的保证。本文筛选出人才成长环境、人才经济环境和人才生活环境作为城市人才环境竞争力的三个二级要素指标,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4 个三级指标来衡量人才发展环境的好坏(X19—X33),见表3。

这样,我们就得到人才政策实施效能的全部指标体系,包含3 个一级指标,8 个二级指标和32 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都能够量化,有些直接反映人才政策效能,有些间接反映人才政策效能。

三、人才政策实施效能评价模型

1、确立指标的权重

在综合考虑后,对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权重。此方法的好处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也就是越难以实现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例如,在评价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时,选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是因为人均GNP不仅能反映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如果各个国家的人均GNP没有多大差别,则这个指标用来衡量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就失去了意义。

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1)计算出各个衡量指标的变异系数。

CVi为第i个指标的变异系数,Si为第i个衡量指标的样本标准差;i为第i个衡量指标的样本均值。

(2)对变异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公式为:

(3)确定各个衡量指标的权重。

(注: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各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进行了有关计算。)

ωi为第i个衡量指标的权重,m为同一要素内衡量指标个数。

(4)确定各要素指标、评价维度的权重,即要素层或评价维度里各衡量指标变异系数之和与全部变异系数之和的比值。

通过运用前文的公式以及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4。

2、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上述选取的32 个指标由于含义和性质不同,导致指标存在量纲上的差异,为了消除异量钢对评价的影响,需要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选用何种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需要根据数据性质和数据结果要求来确定,其中极值化法对指标数据的个数和分布状况要求较低,转化后的数据都在一个区间,转化后的数据相对数性质较为明显,同时可以避免负数的出现,便于做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因此,本文中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值化法,公式如下:

3、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对于特定城市而言,对每个指标进行打分和归一化处理后,依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我们就可以得到每个城市人才政策实施效能的总分值,具体方法如下:

其中F代表样本城市要素指标总分值,wi代表第i个指标的权重;X代表第i个客观指标的值;n代表要素指标个数。计算顺序是首先计算第i个衡量指标的得分,接着以要素层中第i个衡量指标的得分乘以对应的权重,然后再将其进行加和,就得到评价维度与人才政策实施效能得分值。

四、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五个国家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以及武汉进行比较分析,一是因为这些城市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地位明显,二是这些城市人才政策制定和执行比较到位,三是数据相对容易取得,便于计算分析。

1、部分代表数据

考虑到篇幅限制,本文只列出部分代表数据,依据权重在前九位的依次是X8、X3、X9、X14、X10、X22、X11、X12、X17,而其中的X8、X3与X11均是与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有关的指标,故仅选取X3为代表。因此表5 只选取了7 位数据,其它数据不在本文显现,但是在具体计算中运用全部数据。

2、计算分析

根据本文的基本数据以及其它统计数据,运用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各个城市的人才政策效能分数如下。

由表6 看,六个城市中,人才政策实施效能最好的为北京,其次是上海,然后是广州,武汉第四,天津第五,重庆最后。各个城市的人才政策实施效能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一方面源于城市的人才规划和人才政策制定的合理程度,另一方面在于人才政策的执行力差异。效能差异可能与其它因素有关,例如经济发展水平,“北上广”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属于第一梯队,人均GDP远高于其它城市,人才政策的实施效能也表现得最好,明显属于一个梯队。这说明人才政策的效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启示我们在制定人才政策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引进和培养区域发展需要的人才,不能要求过高,以重视实效为主,切实促进经济发展,发挥自身效能。

摘要:本文依据人才的固有特点,筛选出评价人才政策效能的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等,构建人才政策实施效能评价模型。运用评价模型计算五个国家中心城市及武汉市的政策效能得分,区分各个城市人才政策效能差异,这对于寻找政策效能差异的根源以及改进人才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效能建设实施方案 篇3

一、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创业投资体制框架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提出“创业投资”概念以来,我国即开始探索发展创业投资。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中国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即开始研究推动发展创业投资基金。

以2005年十部委联合发布《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志,我国的创业投资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随后,创业投资税收扶持政策、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等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作为创业投资重要退出通道的创业板也最终得以推出。通过上述制度安排,我国已初步建立起适应创业投资发展要求的创业投资体制框架。

正是得益于创业投资体制的支撑,我国的创业投资业在过去的8年里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全国纳入备案管理的创业投资企业达1566家,实到资本2968亿元。各类创业投资企业通过支持企业的创业活动,在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促进创新产品产业化、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加税收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显著贡献。特别是深圳作为中国创业投资业的热土,在深圳市有关部门和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了深圳创新投、达晨创投、同创伟业、深港产学研、东方富海、招商科技、清华力合和创东方等一大批优秀创业投资机构。在各类创业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阿里巴巴、百度、新浪、中兴通讯、迈瑞、比亚迪、华大基因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细分行业里面的领先企业。

二、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仍存在双重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报再次强调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创业投资作为支持创业创新的重要资本力量,通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当而且可以在推动科技进步,并以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但是,由于现行创业投资体制存在双重不足,制约了创业投资的发展:

在政策扶持体系方面,一是国家财税部门虽然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但该项政策尚只能适用于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由于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首先必须在基金和投资者两个环节承担双重税负,使得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2006年在研究税收政策时,没有预料到2008年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将“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也显著提高了,使得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打了折扣。二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起草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虽然早在2008年即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布,但是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迄今还没有正式设立和运作。三是在工商登记、投资退出等环节甚至存在政策上的障碍。

在法律监管体系方面,2005年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虽然确立了体现“适度监管”原则的创业投资基金备案管理体制,但是受部门规章法律层次较低等因素的制约,法律监管的效力不足。近年来,创业投资领域出现了一些违规运作现象,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非法集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即是法律监管体系的效力不足。

三、完善创业投资体制必须着力于提升政策扶持效能与法律监管效能

为更好发挥创业投资支持创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当前必须着力于从提升政策扶持体系效能与法律监管体系效能两个方面,加快完善创业投资体制。

(一)着力于提升政策扶持体系效能。一是要在统一各类投资基金基础性税收政策、避免双重征税的前提下,针对创业投资基金的特点,完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让主要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创业投资基金能够得到实际的政策扶持。二是运用国务院已经批准设立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发挥其作为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功能,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三是清除相关政策与法律障碍,创造良好政策法律环境。四是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效能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篇4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保证依法行政和政令畅通,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的决定,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切实转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紧紧抓住健全制度、改善管理、强化作风、提高效能这一主线,标本兼治、纠错并举,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使全镇各级党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节奏进一步加快,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精神面貌进一步转变,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目标要求

以“聚焦效能、助推发展、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把提高群众满意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成效。

(一)、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理念在机关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机关中存在“慵、懒、散”的不良作风得到明显改善;“门难进、慢作为、乱作为、不会作为”得到有效治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行为得到有效纠正;机关干部履行职能的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

(二)、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机关工作运转机制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效率更加快捷,工作质量更加高效,工作措施更加完善,各部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镇党委、政府决策更加到位。

(三)、机关工作人员素质明显增强。机关干部在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方面上一个新台阶。通过激励、教育、示范、引导和惩戒,促进全镇各个机关工作人员自觉主动地增强公仆

意识,提高自身能力,在德能、才能、效能等素质方面实现突破,取得新成果。

(四)、机关工作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机关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把机关效能建设同综合考核、民主测评评议。“十佳”评选等活动结合起来,坚持群众路线,强化群众观念、千方百计、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实事、解难题,真正做到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打造机关高效、快捷、务实、廉洁的新形象。

三、实施范围和方法步骤

(一)、活动实施范围:鸦滩镇所有村(总)支部、村委会和镇直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二)、方法步骤:

1、学习教育、深化认识阶段(4月10日—4月25日)

认真组织学习全镇“效能建设活动方案”和有关会议精神,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对行政效能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搞好此项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自查自纠、建章立制阶段(4月26日—5月20日)

各村、镇直各单位要深入查摆影响执行力的突出问题,要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执行纪律、履行职责等方面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健全规章制度,全面建立和认真落实办事公开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考评制等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3、分类督查,全面实施阶段(5月21日—12月30日)

由镇效能建设办公室牵头,以不告知、不定期的方式,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抽查、个别谈话、随机走访、服务对象等方式进行全面督查和重点抽查,并实时通报,督查内容:

①各村各单位自查自纠阶段查找的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效果;

②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和执行情况;

③单位工作人员上下班考勤情况和工作状态;

④各单位党务公开、信息公开及办事流程的形式和内容; ⑤效能建设工作中的创新和典型事迹的收集。

四、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镇成立由纪委、组织和党政办公室组成的效能建设办公室开展工作。各村、各镇直单位要把思想和认识迅速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将工作进行分解,做到机制健全、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真正推进我镇的机关效能建设。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要通过电视、专栏、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常常高效能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典型引路,注意发现、培养和推广先进典型,是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同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反面案例要坚决予以曝光。

效能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效能型机关为目标,着力解决行“为谁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的问题,着力解决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懒、散、庸、浮、软、昏、混、推、拖、贪”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推进诚信建设,做到解放思想求变革、提高效能求变化、转变作风求创新、真抓实干求突破,努力提升地区经信委执行力和公信力,为推动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主要目标

以执政为民、勤政廉洁、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围绕“建设企业之家,服务跨越发展”的主题,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地区经信委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提高,在服务对象对经贸服务满意度上有新的上升,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将地区经信委打造成“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务实型、节约型”机关。

三、工作内容

(一)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思想政治建设是机关效能建设的核心,要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全过程,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进一步加强经信委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增强全委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观念,使全体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热情,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步骤、有计划地抓好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质,拓宽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扎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

(二) 加强制度建设。

为适应人民群众对经信委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地区经信委将对已有的制度进行认真的梳理、规范和完善,注重系统性,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完善并推出面向社会公开作出的服务承诺,做到诺出必行、行出必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机关的学习教育、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要着重抓好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等效能建设制度。根据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制定《地区经信委机关效能建设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实施量化考核,把效能建设与经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社会治安综合目标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机关评议和机关干部绩效考核,使整个机关管理体系依法、有序、高效运行。

(三)强化综合协调服务。

认真落实各项目标责任制,特别是根据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要求,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协调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责任范围内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协调办理。如超出工作职责范围无法协调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推进政务公开。

地区经信委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的原则,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公示各科室的职责、权限。在推进政务公开、服务公开的同时,根据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推行党务公开。要不断加大公开力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诚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五)提高服务质量。

按照地区经信委具体工作职能,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各类事项,严格依法办事,推行限时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严禁违反群众工作纪律,对办事群众缺乏热情、态度冷漠、作风蛮横、言语粗暴,刁难、怠慢服务对象;严禁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消极懈怠、办事拖拉。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首办责任制” 、“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度。同时,要加大监督查处力度,投诉举报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要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创造“优质、高效、便民、文明”的服务环境。

(六)转变机关作风。

围绕建立廉洁高效、规范有序的行政服务机制,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通过完善服务承诺、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质量监督、承诺服务、效能考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着力解决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懒、散、庸、浮、软、昏、混、推、拖、贪”等突出问题。要把群众欢迎不欢迎、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想问题、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服务观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同时,加大机关作风建设检查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机关干部日常行为,严肃机关工作纪律,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自觉遵守工作纪律,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增强行政执行能力,不断提高办事质量办事效率。

(七)加强廉政建设。

社区效能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篇6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保证依法行政和政令畅通,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的决定,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切实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紧紧抓住健全制度、改善管理、强化作风、提高效能这一主线,标本兼治、纠错并举,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使全镇各级党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节奏进一步加快,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精神面貌进一步转变。

一、工作目标

围绕县委、县政府“激情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工作要求,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开发区XXX良好形象,紧抓美好乡村的重大机遇,建设幸福家园、美好东发。争取实现: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素质明显增强;机关工作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二、实施范围和方法步骤

(一)、活动实施范围: XXX工作人员。

(二)、方法步骤:

1、学习教育、深化认识阶段

认真组织学习全镇“效能建设活动方案”和有关会议精神,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对行政效能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搞好此项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自查自纠、建章立制阶段

要深入查摆影响执行力的突出问题,要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执行纪律、履行职责等方面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健全规章制度,全面建立和认真落实办事公开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考评制等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3、分类督查,全面实施阶段

以不告知、不定期的方式,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抽查、个别谈话、随机走访、服务对象等方式进行全面督查和重点抽查,并实时通报,督查内容:单位自查自纠阶段查找的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效果;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和执行情况;单位工作人员上下班考勤情况和工作状态;各单位党务公开、信息公开及办事流程的形式和内容;效能建设工作中的创新和典型事迹的收集。

四、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社区成立效能建设办公室开展工作。要把思想和认识迅速统一到开发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将工作进行分解,做到机制健全、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真正推进我社区的机关效能建设。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要通过专栏、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常常高效能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典型引路,注意发现、培养和推广先进典型,是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同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反面案例要坚决予以曝光。

(三)严肃党纪政纪,强化责任追究。

对违反有关规定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机关效能,对损害单位和群众合法权益的人和事,要实行责任追究,对情节严重的,社会影响面大的效能案件要从严查处。

行政服务中心效能建设路径探究 篇7

为此, 近年来,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在完成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基础上, 不断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高效运作, 推动行政服务的运转程序化、服务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

但是, 行政服务中心比较特殊, 它由众多部门组成, 人员具有双重身份并处于流动之中, 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有待打磨提升, 在窗口工作的满意度上, 也存在一定差距。所以, 探究效能建设路径,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效能建设的具体措施, 将有助于克服其困难, 发挥其优势, 推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制度引领规范

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政策制度很多, 但是因为部门业务的差别和实际情况的变化, 必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性和一定的滞后性, 需要经历实施、磨合、修补、完善的不断反复才能使各项管理制度日趋成熟和完善, 起到规范引领作用。当前, 以下制度特别需要加强和改进。

1.审批制度。坚决按照审批制度改革和目录管理要求, 认真清理审批服务项目, 针对必须进驻的项目专门编制全面的目录清单, 明确办理流程、办理时限, 明确入驻单位的主体责任, 共同落实好“三集中三到位”工作。

2.人员管理制度。第一, 明确入驻人员。进驻单位应选派真正符合要求的在编人员进驻中心, 人员的选派和调整、选拔和推荐, 须征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的意见。第二, 明确外派期限。建立窗口人员流动档案, 两年轮换一次, 统一轮换时间, 避免频繁调整和随意变动造成混乱。第三, 明确考核主体。进驻人员外派期间的评优评先和年度考核由中心管委会全权负责, 如有提拔任用, 组织部门应对其进行所在单位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双重考核。第四, 明确行为规范。由中心制定实施《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严格考核, 对不能胜任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或不遵守规章制度的, 进驻单位应根据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的要求更换人员, 贻误工作或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机关效能部门问责处理。

3.员工培训制度。规范和强化进驻人员的培训, 由中心管委会组织实施。一是通过集中统一培训, 使各部门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熟悉一日常规, 强化工作态度, 遵守工作纪律, 规范工作流程, 训练服务礼仪, 具备行政服务岗位必备的知识、修养和技能。二是每遇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需要落实时, 必须邀请有关部门和人员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专门指导, 确保政策得以落实, 改革顺利推进。

二、机制破解难题

1.强化领导, 提高层级。行政服务中心单位的特殊性, 决定了各窗口人员管理的复杂和困难。建议把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纳入当地党委常委分管范围, 提高管理层级, 确保政令的畅通。

2.领导把关, 答疑解难。审批职能和审批项目较多的单位, 要设立分管领导接待日, 定期到行政服务中心值班接待办事群众, 对重大繁难事项, 现场解答、办理或督促指导办理, 同时, 通过群众接待日, 慰问外派员工, 调动员工积极性并收集外派服务工作信息, 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3.部门碰头, 化解难题。中心的分管领导应根据政府职能的需要和重大改革的要求, 定期召开部门分管负责人碰头会议, 适时召开部门一把手联席会议, 及时科学地讨论确定工作要点、重点和难点,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提高行政服务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组织凝聚人心

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了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 但是, 实际运转时有欠缺。

一是进驻人员的党、团组织关系没有转入行政服务中心, 因为入驻人员是定期流动的, 党团关系转入转出多有不便, 致使入驻人员需要参与双边的党团组织的活动, 形成“罗锅睡觉, 两头不靠”的局面, 党团组织的作用呈现流于形式之嫌。建议入驻人员的党团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不变, 但是, 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必须迁入行政服务中心, 外派期间无条件接受中心相关组织的管理, 参加中心党团组织的活动, 服从中心党团组织的权威。二是中心虽然成立了党和群团组织, 但是, 这些组织的负责人只不过是挂名的头衔, 相应的职位、职责和待遇都不明确, 组织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建议深化改革, 加强组织建设, 明确党团组织负责人的职责、权利和待遇, 实现党和群团组织工作的正规化和常态化, 增强行政服务中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团队提升效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打造优秀、和谐、高效的团队。中心管理层应以身作则, 提高领导能力, 带好队伍提升效能。首先, 管委会成员必须专业, 熟悉各窗口的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和主要的法规、政策, 防止管理偏离方向。其次, 把握员工动态, 通过巡视、观察、交谈, 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形、为人处世方式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及问题, 增强工作针对性, 防微杜渐, 防止问题积压, 避免工作的中断和无故拖延。再次, 拉近与员工的距离, 要让窗口人员树立“我是中心人”的意识, 真心建立起中心与窗口的同事伙伴关系, 增强员工认同感, 从而最大限度提升窗口的服务效能。

五、细节完善形象

细节问题不可忽视。一是工作态度, 要求态度和蔼、表情柔和、口气亲切、用语礼貌, 展现亲和力;二是环境卫生, 保证服务区域和工作台面干净整洁及工作时段的全程保洁;三是个人形象, 反对素面朝天邋遢面对办事群众, 也要反对浓妆艳抹不符政府工作人员形象的情况, 严格统一着装, 反对衣冠不整和奇装异服;四是上班规矩, 杜绝上班时间在办公场所吃零食、办私事、玩手机电脑、串岗聊天或其它无关工作的事情;五是安全节能, 文件材料妥善保管, 防止遗漏丢失, 客户信息注意保密, 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下班前关闭电源, 节约纸张等, 于细节处展示素质, 提升形象, 提升社会满意度。

六、财政提供保障

行政服务中心是行政服务的集散地, 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当地党委和政府必须保证行政服务中心场所的宽敞安全、功能齐全、便捷舒适, 在地段选择、场所建设、设施装备、人员配置、待遇跟进等各方面给予优先和充分的财政支撑与保障。

七、结语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才能进一步完善管理, 优化服务, 更好地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人才资源集中和服务集中的优势,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但是, 真正落实, 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政府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中心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有思考、有探索、有执行, 行政服务事业就不会停滞不前, 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闽委办[2013]3号) [Z].2013.

[2]中共三明市委办公室.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三明市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明委办[2013]29号) [Z].2013.

学校互助共同体效能建设思考 篇8

一、学校互助共同体的功能分析

考察一个组织的效能可以从组织的功能和绩效两方面进行。学校互助共同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其功能可以从共同体活动在促成城乡学校软实力均衡中发挥作用的形式以及共同体组织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两方面进行考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助共同体有助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干部队伍素质

针对互助共同体学校之间存在核心学校优势强、共同体之间差距大的特点,共同体活动开展充分体现了“互助、共享、共赢”的工作要求。例如,共同体机制建立后,城区的共同体核心学校,纷纷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成员学校支教,成员学校也选派相应学科的教师到核心学校挂职交流。城镇教师到农村不仅传授了先进的理念与经验,而且自身也在农村学校得到了锻炼。因此这一举措也取得了一种多赢的效果。

几年来,许多学校借助学校互助共同体这一平台,在经过各种方式、多种层面的相互学习交流中,能比较理性地认识到自身学校管理的优势与缺点,及时反思、积极改进。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借鉴有效教育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建立共同体、有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目的。

2.互助共同体有助于促进共同体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越来越推崇的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较符合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的实际情况,成为一种与离职培训优势互补的运作方式。有识之士认为共同体的最大作用在于拓展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资源,因为一所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总有“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的味道,而在利用全市的资源来开展一个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在时空上又不大可能,学校共同体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例如,晨曦小学互助共同体,其成员学校河桥小学、板桥小学、马啸小学、呼日小学等充分利用晨曦小学教育理念新、教育科研能力强的优势,相继开展了教育教学管理通识培训、课堂教学示范、教科研交流等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互助,成员学校教师感到自身素质提升很快。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核心学校“送教下乡”、成员学校“登门求教”“校际手拉手,同上一堂课”“换位体验互学互助”等校本培训和教研形式,教师们多了许多学习、锻炼、展示自己的机会,对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是起着明显的作用,无论是核心学校还是成员学校,达到了“双赢”和“多赢”的效果。

3.共同体有助于丰富和优化学校文化资源

共同体学校充分挖掘各校的优势教育资源,通过体验在不同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感受,丰富少年儿童感情世界,增强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以此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例如,衣锦小学共同体,其成员学校之一新桥小学处在偏远山区、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三区”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衣锦小学共同体组织远赴百公里以外的新桥乡开展了“追寻红色之旅,过有意义的‘六一”校际学生交流活动。又如,於潜一小共同体核心学校於潜镇一小,其少先队组织自2006年以来两度被评为浙江省红旗大队。於潜一小利用自身的这一优质德育资源,将省少工委所授的象征少先队荣誉的雏鹰队旗在成员学校对石小学、千洪小学、堰口小学中进行传递,同时利用这一契机开展校际少先队活动及经验交流。这一形式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从以上案例得到验证,共同体的建立无疑为学校增加了许多的德育资源,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活动所获得的体验是其他活动难以得到的。

综上所述,学校互助共同体的功能体现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发展上。通过几年的共同体互助结对活动,一批农村学校由粗放式、经验式管理转向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一大批教师由以师为本、教为中心转向以生为本、学为中心,出现了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城乡学生互动日趋频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2009年本市开展了发展性办学督导评估,共有12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级学校,农村学校表现突出,大部分完成了其三年发展规划中所制定的学校发展目标,有10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级学校。2011年上半年,本市又组织了办学水平综合督导,督导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实现了较大幅度提升。

二、学校互助共同体的绩效考量因素

学校共同体绩效指共同体活动在促成城乡学校软实力均衡中达成预期目标的程度或共同体发挥作用的程度,具体而言,就是在提升薄弱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效果、效益和影响。

绩效分析是一种成本效能分析,成本效能理论的一种创新思路:从单纯地降低成本向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来获得更大的产品价值转变,以成本支出的使用效果来指导决策,这是成本管理的高级形态。用成本效能理论对学校共同体进行绩效分析。共同体的运转消耗了学校一定的资源,有时间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但在分析学校共同体开展活动需要这些资源的同时,也得到了以往校际交流这一传统产品许多原本并不具备的功能,这些功能都可以成为考量共同体绩效的有效参数。

其一,构建学校互助共同体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寻找特定背景下一定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模式,更主要的在于探索常态情境下,通过学校共同体的组织和实践,形成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基本范式,达到更大区域范围教育结构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其二,学校互助共同体打破了原先学校之间的壁垒,体现出鲜明的“破壁”功能。它打通了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分享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校际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核心学校与成员学校之间并非“削峰填谷”,事实上共同体内部校际之间达到了各取所需、共建共赢的效果。

其三,通过构建学校互助共同体组织网络,无形中又得到了原先所没有的发展平台。丰富多彩的共同体活动,成为全市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全市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平台、全市各个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平台、全市学生加强交流的平台。

三、影响互助共同体效能的因素与提高效能的对策建议

提高组织的效能是组织管理的主要目标。通过几年来观察学校共同体的运作情况以及对共同体效能的理性分析,笔者也发现了一些影响共同体效能发挥的因素,围绕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1.实效性和成本问题的制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从近年来共同体的运转情况来看,受时空所限,活动召集困难,参与人员有限,受益面窄;活动组织与开支、时间精力耗费大,但效率较低;难于共享,惠及面小,是当前共同体活动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认为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来开展互助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而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结对互助活动已成为可能。学校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以目前一些学校开展的相对成熟的网络教研与传统的教研活动相比,一是形式灵活多样,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是环境宽松,易于教师表达;三是成本低、效果好。而且网络的利用,除了行政驱使之外,事实上也已成为许多教师的个人自觉行为。博客、QQ、远程教育等已经成为教师们追求自该实现个性化反思,专业化成长的又一途径。如今,共同体的许多活动正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以有效降低活动成本,并且扩大受惠面。

2.核心学校的权威中心和成员学校的边缘化参与与共同体内部凝聚力建设

由于学校共同体是学校自愿组合的非正式组织,没有行政领导,其实际上的“领导者”是核心学校的校长,依靠个人魅力和威信进行领导。在学校共同体中,核心学校往往处在强势的地位,而成员学校则处于依附的角色。因此学校共同体需要维护它的自由精神,需要警惕共同体内部的“霸权”与“专制”,以及对权威的盲从。学校共同体的发起人和组织领导者在共同体形成的初期起引领的关键作用,但是如果在共同体形成后还是一成不变则是非常有害的。长此以往将使共同体丧失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使成员学校长期地处在受血状态,发展不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失去自主发展的能动性与能力。而核心学校也会始终处于输血状态。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除了进一步强化核心学校的责任意识和成员学校的参与意识,以及通过行政干预采用共同体成员学校的捆绑考核制度等强化措施以外,加强共同体组织的凝聚力建设更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学校共同体是学校自愿组合的非行政组织,虽不必形成严密的组织机构,但需要有凝聚力,使学校共同体形散而神不散。团体内部的一致、团体内部思想和个性 (如彼此的信念、观点、动机、兴趣、态度等)的一致与相似程度越多,团体凝聚力越强。因此凝聚力建设是学校共同体内部建设的重要问题。

3.共同体核心学校互助目标的偏离与分类目标设置

如果一个组织战略目标不清楚,组织就不可能有较高的效能。在共同体建设实践中,我们发现了目标设置中的几种问题:一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结对;二是以宣传自身为目标的结对;三是以纯“练兵”为目标的结对。所有这些情况归结为是互助结对目标偏离的表现。

按照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观点,非营利组织战略目标不清楚时,可以通过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对本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评估,确立明确的战略目标。(1)组织的使命是什么?即思考组织存在的目的与价值、活动的根本宗旨。(2)组织的服务对象和支持者是谁?对组织的服务对象进行调查,明确组织的工作对象。(3)组织的工作对象和支持者的认知价值是什么?这一问题包括工作对象和支持者对工作的建议和要求、长期追求。(4)组织期望的结果是什么?即思考组织所要达到的工作成效。

因此,核心学校在制定目标时要从自身的“优势”与“互助”的目的来综合分析。学校究竟有什么优势?从哪些方面考虑学校的优势?成员学校有什么劣势?用什么来帮助成员学校?在对成员学校的帮助中自己学校有什么收获?这些都是目标设置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核心学校对成员学校的指导目标的设置要有“分类设置”的思路,即对不同的成员学校给予不同的结对帮扶目标。分类目标设置时,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先期诊断,解决问题原则。成员学校在共同体中究竟能得到什么帮助,核心学校能帮助什么?这就是先期诊断的内容。二是需求优先,重点突破原则。成员学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重点,核心学校应该考虑成员学校的近期发展目标,优先确定指导重点,利用成员学校自身的发展动力,借助共同体力量推动成员学校的发展。三是量力而行,相互提高原则。核心学校对成员学校的支持肯定是适度的,要尽量考虑在交流过程中双方都受益的措施。

效能建设活动方案 篇9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巩固机关效能建设成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局党组决定在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发展环境年”效能建设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精神,紧紧围绕打

造全省、全市最优发展环境县的目标,坚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以转变交通工作作风、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为重点,认真解决影响和妨碍发展环境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包容大气的人文环境,为加快建设“三个远安”、推进我县交通运输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主要内容

本活动从**年*月中旬开始,*月中旬结束,共分为五个阶段推进。

(一)学习动员阶段。局属各单位要及时成立活动组织机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对本单位开展“发展环境年”活动进行周密部署,工作方案于*月底前报局纪检监察室。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重点学习党的报告、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等内容,同时,要围绕以“我是谁、为了谁、服务谁”为主题,组织开展“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促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环境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水平。

(二)自查自纠阶段。局属各单位要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调查等形式,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查找本单位和干部职工存在的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重点查找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政令不畅、执行政策“打折扣”、“中梗阻”等问题;是否存在工作缺乏担当,遇事畏难怕艰、推诿扯皮,权力部门化、利益部门化等问题;是否存在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工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敢闯敢试精神等问题;是否存在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是否存在工作纪律松驰,自由散漫,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问题。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各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能,认真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组织撰写剖析材料;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要深刻自我剖析,找准问题症结根源,明确整改方向,写出个人剖析材料。单位和个人的剖析材料要利用单位内部网页和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公开承诺阶段。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单位要从工作职能出发,重点在履行职责、服务质量、办事效率、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等方面面向社会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同时,要组织单位领导班子和一般干部进行分层承诺,领导班子要围绕创新工作亮点、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执政能力、加强自身建设、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一般干部要围绕提升素质、认真履职、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勤政廉政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要求公开承诺事项必须内容具体、切实可行,并通过单位公开栏、内部网站等载体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局纪检监察室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的公开承诺、履行承诺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凡公开承诺不到位、践诺履诺事项未落实的,一律通报并督促限期整改,对拒不履行承诺、顶风违规违纪的予以严肃处理。

(四)整改提高阶段。局属各单位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和征求到的具体意见,要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任务、时限和责任。各单位整改方案要及时上报局纪检监察室。整改过程要采取“领导挂帅、专班负责、台账管理、结果公开”的方式,逐条逐项加以整改落实,并在整改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健全优化交通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推动优化交通发展环境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对于一般性问题要即改即办;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集中人力、物力及时整改到位;对因体制机制原因一时无法整改到位的,要认真制定整改计划并做好对群众的政策宣传和思想解释工作。同时,整改结果要以一定形式向群众和服务对象通报反馈。要求各单位必须在*月底以前完成2件以上有一定影响的整改事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一般党员干部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要提出改进措施,并分别写出自查整改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整改报告要及时上报局纪检监察室备查。

(五)检查评议阶段。局纪检监察将加大督办检查和明察暗访力度,组建督查专班,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重点检查活动任务是否落实、机关作风是否改进、工作效能是否提高、服务质效是否明显。对突出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严肃处理。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检验活动成效,我局将采取单位自评、集中测评等形式,深入开展发展交通环境“两评”活动(即:

评选服务发展的先进单位和标兵岗位、评出服务发展的最差单位和最差岗位)。一是单位自评。依据服务质量、工作业绩等方面表现,组织各单位通过内部测评的形式,评选出服务发展标兵岗位和最差岗位初步人选,然后上报局纪检监察室进行综合评定;二是集中测评。由局效能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组织邀请部分“两代表、委员”、群众代表、交通运输企业业主、交通运输经营

者等对象参加,召开民主测评大会,集中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民主测评,以现场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根据得票情况,按一定比例,评选出服务发展的先进单位和最差单位,并在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发文公开通报,作为年终机关效能建设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思想认识。局属各单位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抓手,是加快“三个远安”建设、推进交通运输科学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抓好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系形象”和“企业最大、发展第一”的理念,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在全县交通运输系统上下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优化发展环境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环境年”效能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局纪检监察室,杨春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詹鹏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督办检查和考核等具体事宜。局属各单位要实行“一把手”主抓、专班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严格方法步骤,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办检查,确保活动有序推进,取得明显实效。

(三)严格考核兑现。年终,我局对照本方案制定考核细则,结合今年交通运输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并组织综合考核。综合考核按现场考核、民主评议两种方式进行。现场考核由县局组织专班到各单位,对照考评细则,实行百分制评定。民主评议由局领导召开专题会议按照统一制定的《民主测评表》进行评议,现场考核、局领导评议各占50%。90分以上的单位为效能建设先进单位,80分以上的单位为合格单位,80分以下的单位为不合格单位。凡单位干部职工受到法纪追究或被县局级以上通报批评的一律不得评为先进单位。对先进单位和合格单位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被评为不合格单位的,一律通报批评,并与单位干部职工年终绩效工资挂钩。

上一篇:《胆小鬼威利》教案下一篇:激活组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