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故事与家庭教育(共8篇)
班级故事与家庭教育 篇1
班级故事与家庭教育
春风又绿江南岸,新世纪的曙光迎来了新的挑战,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在这种强音下求生存谋发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特别是在一年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中,我就时常受到这种强音的冲击。下面我就结合班里的几个小故事与大家交流一下。
故事
(一)给家长一个下马威
2008年9月3号,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入学了,我早早到校整理好教室,迎接班级小主人的到来。八点钟左右,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进了校园。填表登记任务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忽然啪的一声,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顺着声音,我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小男孩两手叉腰,鼓着腮帮怒目而视,脚底下躺着一个看上去还很不错的文具盒。看到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到这一边,妈妈可能有些尴尬,赶紧满脸赔笑的对孩子说:“是妈妈不好给拿错了,下午一定给你那新的来。”可是这个小男孩却不予不饶的说:“不行,我现在就要。”说着,一脚把这个文具盒給踩瘪了。
故事
(二)你是刘墨翰的什么呀
开学几天了,为了方便,我把教师的另一把钥匙交给在校园内主的刘墨翰同学,并嘱咐他要几十位同学们开关教室门窗。我刚把钥匙给刘墨翰挂上,他的同为安家驹就一脸疑惑的问:“你是刘墨翰的什么呀?”我赶紧说:“我是他的老师呀,也是你的老师呀!”听了这话,他才放心的回到座位上小声的说:“那就对了。”
故事
(三)我不高兴读,就不读
开学一周后,拼音教学开始了,孩子们读得热火朝天,可有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着实让我着急,因为不管课堂上多热闹,他就是不参与,不出声。课下我摸着他的轻轻的问他为什么不出声读书,是不是没学会?谁知她嘟着小嘴生气的说:“不!我会,我就是不高兴读。”
故事(四)语出惊人
为了上好《美丽的校园》这节品德与生活课,课前,我领孩子们细细参观了我们的校园。课上,我们一起讨论看到的校园风景,有的孩子说,校园里的树很美,有的说花池很美,还有的说校园里飘扬的国旗很美。正当我们讨论激烈时候,坐在后排的程子凯主动站起来大声说:“我觉得我们的校园哪儿都很美。”话音刚落,一个从不大爱说话的小孩站起来顿了顿说:“虽然我们的校园不是最美的,但是它在我心里却是最美的。” 听了这几个小故事,你有何想法呢?我想,你一定会和我一样陷入沉思之中。是啊,孩子们打时代的烙印,带着家庭教育的背景特色,站在了你的面前。我们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也不能改变社会的大环境。怎么办?我想,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走进学生的家庭。帮助家长同志们补好家庭教育这一课。我想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培育出美丽鲜艳的花朵。
班级故事与家庭教育 篇2
王××,男,11岁,身体魁梧,性格暴烈。开学第一周同学之间完全陌生,互相不知道姓名等信息,各方面表现正常。第二周的星期二晚上下自习后他因为同寝室同学一个善意的提醒就大发雷霆,仇视所有人(包括他的父母),经过生活指导老师的耐心教育,他又恢复了正常,我也以为新生,也许是在家当小皇帝惯了偶尔发脾气正常,所以就没有放在心上。过了几个星期后,他又表现不好了,周末回家作业经常不做,问他说:作业不想做;在学校谁也不能惹他,否则会发脾气难以消停。于是我跟他父母通电话反映情况,希望家长配合教育。如此又过了几周,他不仅故伎重演,还变本加厉,班级内同学都不敢提醒他了,同桌也不愿意与他坐一起了,因为大家都觉得他太可怕了。怎么会这样呢?他在家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那么恨自己的父母及亲人。我要争取家长配合教育。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父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因为孩子从小脾气就大,家长又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早期对他没有加强教育,到了学龄阶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遇到问题就实行棍棒教育,由于家长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留在家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管理,爷爷奶奶管不住他,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他就越来越暴力了,十岁那年还因为他母亲教育了他,他竟然出手打了他母亲。
为了帮助他改变自我,我经常找他单独谈话,鼓励他,从正面引导他,提醒他。有一次,他因为旧疾复发,我亲自带他去三甲医院检查诊断,后来又从生活上关心他,渐渐地也许是他那不羁的性情受到了感动,偶尔能交作业了。他有时犯了班规班纪我也不是像对其他学生那样严厉批评,我尽量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感化他。现在他上课专心听讲,交作业的次数多了一些,但是我知道他那暴力的性格绝对没有彻底改变。本学期结束了我不知道下学期他会变成什么样?他还会冥顽不化吗?可有一点我很清楚,无论再暴力的学生只要我们多加关爱,多加尊重,长期下去他会有所改变的。如果这个学生下学期还能来上学,我会再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和他谈谈心,能及时知道他的心里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尽其所能解开他心中的郁结。再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以便他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刘××,男,6岁,身材矮小、不善言谈、喜欢独处。记得每次在课上观察刘××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一个人摇着小脑袋,东瞅瞅、西看看,本来我也就以为这无非就是性格活泼,爱玩爱闹而已,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震惊了我。
有一次放学回家,当我骑着脚踏车,路过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发现刘××也在等红绿灯,小脑袋不停地看着过往的车辆,可是他接下来的举动,现在想起来还有一丝后怕,他突然走出斑马线,径直走向马路,旁边的轿车疯狂地摁着喇叭,他只是默默回了下头,我马上从脚踏车上跳下来,把他抱回斑马线,我马上跟他的父母进行了电话联系,让他的父母来接他,在那个夜晚我跟刘××的父母进行了一次漫长的谈话。
通过他父母的描述,刘××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同,哺乳期中,刘××竟然不会吃奶,别的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却迟迟不会发音,长大一点的时候,叔叔阿姨给他买的玩具他总是自己把它排成一排,帮他收拾之后,他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晚上看电视总是一会打开,一会关掉,尤其是大小便的训练,到了四岁才完成。刘××对某些特别声音表现出一种恐惧感,比如吸尘器、理发电动推剪、引擎启动声等等,刘××的父母文化水平并不高,认为无非就是孩子发育晚而已,也就没放在心上。
经过他父母的描述,我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建议他的父母带刘××去医院检查一下,周末刘××的父母带着刘××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确诊为自闭症,这个结果对于刘××一家来说,如晴天霹雳,刘××的父母带着他去参加复建治疗班,帮助刘××进行语言和肌肉训练,我经过长时间的资料查阅,建议控制刘××的饮食习惯,刘××对面筋特别过敏,所以我建议刘××吃饭的时候,所有含面粉的食物都不能吃,洋葱、辣椒等调味品也不能吃,多让他吃青菜等有机蔬菜。
在学校中,我尽量使课堂充满欢乐的氛围,音乐是有效的疗伤药剂,时刻关注刘××的举动,下课的时候经常跟他聊聊天,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课堂上经常举办一些才艺表演,鼓励刘××上台表演,提升他的自信心,经常跟他的父母进行沟通,掌握刘××的治疗进展。
班级故事与家庭教育 篇3
故事德育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德育方式,它是运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真实事件(即生活故事)来影响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形式。具体运用于班级,就是在班级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选择生活故事,通过生动地讲述,引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心门,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化育情感,启迪心智,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观念,实现道德的自我建构,为最终形成道德行为提供强大助力。为此,我有意识地进行了运用学生生活故事实施班级德育的实践尝试。
一、多渠道积累
两年来,我一直尝试运用学生的生活故事来实施班级德育。那么,故事从哪里来呢?在实践中,我探索出多种故事搜集渠道。
首先从媒体中筛选。报刊、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中报道了当下社会的许多故事。如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种媒体报道了许多抗震小英雄的故事。9岁的抗震小英雄林浩成功自救后镇定返回废墟救助同学、12岁的白乐潇为救同学而断掉自己手臂、15岁的雷楚年在短短的两分钟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董玉培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同学、藏族学生邹雯舍己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马健坚持4个小时在废墟中刨出女同学等故事,让小朋友深受感动,他们从来没有这么专注地听过故事,那天很多人都哭了。
其次,从学生校内外的生活中发现。发生在学生中的真实故事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最具说服力;而且以身边的同学作榜样,能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也更易学。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班上的一位同学俯身捡起了一张废纸。我想这正是教育学生的好故事。于是我找来那位同学,询问之后她说的那句话更让我高兴。她说:“我看到了,所以我捡起来了。我在家也这样。”我在晨间谈话时,把这位同学的故事很动情地说给了同学们,大家听后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奇迹发生了,多年来同学们形成的随意丢纸屑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二、不同人讲述
班主任讲述。最初,这些故事都由我讲述,因为只有我最清楚故事讲述的目标指向和注意事项。所以我很重视故事讲述能力的培养,努力避免为了揭示故事中的教育意义而忽视故事生动的情节。有时我还借助于讨论交流、撰写体会等手段,避免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而不能尽故事之教育作用。
学生自己来讲。“三八”节到了,我想尝试着让孩子们自己讲与妈妈的故事。我先把几位受到家长肯定最多的同学请到办公室,询问了他们的具体做法,帮助他们梳理讲述的思路,然后请他们讲述。没想到这几位同学讲完后,底下的同学都嚷着也要上来讲。看着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讲述着故事,分享着快乐,我不禁想:让学生自己讲述不是更好吗?接下来的几次尝试证实了这一点,因为讲述者是故事的主人公,所以他不但能讲出故事的内容,还能讲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的讲述更生动,更能影响到其他的同学;如果讲述的是同学的故事,既可以教育讲述者,也可以使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得到同学的赏识而信心百倍;更主要的是请学生讲述还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置身于故事中或伫立于故事旁,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
邀请家长讲。有了请学生讲的成功经验,我又尝试邀请家长讲。因为家长也是道德故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故事主要由家长提供,他们的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最能讲好;还因为家长来自各行各业,社会阅历和经验丰富,能为班级德育提供充足的故事,而且家长中不乏讲故事的高手。如有一次中午饭后,桶里又装满了剩菜剩饭。要节约粮食、不能浪费的道理已不知讲了多少遍,可同学们依然我行我素。也难怪,他们中有谁干过农活、饿过肚子呢?于是我要求同学们采访爷爷奶奶或者更年长的人,了解他们年青时干农活、饿肚子的经历。孩子是淳朴的,几天后,我就获得了许多故事。我在其中遴选出一些,邀请家长到班里现身说法。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孩子们更乐意,也更信服了,效果自然更好。当天的中午饭,孩子们吃得一粒不剩。
三、巧安排时间
两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什么时机讲故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我们可以:
1.结合德育活动讲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德育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清明节扫墓或祭奠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等;有的学校会举行各种校园节日,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有的还会组织各种极具个性化、校本特色、有一定历史传承性的活动,如我校的文源书香活动等。学校举行活动的时节就是我们运用生活故事实施班级德育的良好时机。如教师节讲学校教师关心学生的故事、体育节讲体育健儿努力拼搏的故事、书香校园活动时讲高年级同学爱读书的故事。
在活动的什么时间讲也有讲究。一般情况下,在活动的动员阶段和总结阶段用得比较多。如在学雷锋活动的动员会上,我讲述了班里某同学帮助同学打扫卫生的故事;在庆祝三八节孝敬教育活动小结时我讲述了班里小朋友给妈妈送上祝福、为妈妈洗脚、帮妈妈做家务、买礼物给妈妈的故事。
2.结合日常事件讲
更多的时候,我们会结合日常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来讲。如有学生和同学吵架了,有学生不愿做作业了、有学生说谎了,等等。遇到这样的事件,我们往往会简单地批评一下,并严厉地告诉他不许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教育效果如何呢?他们能马上改正吗?我看未必。其实,面对低年级学生更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他讲一讲榜样的故事,让他们从榜样的事例中学会反思、获得感悟。
学生中这样的突发事件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更多时候是随机的,不能预设。所以在遇到这些事件时,我们平时收集到并深深印在脑海中的故事就会突然闪现。这也告诉我们,要注意平时积累,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外,我们如果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感人的、能给人以较大启发的故事,或者发现学生中有好的言行和事例,也要及时地讲给同学听,给学生以教育。
反思这种班级德育方式,它在小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中比较适合,因为它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儿童的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道德学习也不例外。而这些故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良好示范,使学生熟悉了他们需要养成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认识了生活,激发了他们向善的渴望。其次,这些故事迎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布鲁纳认为:在儿童的心理生活中,个别性、具体性、形象性、情境性以及直接体验永远先于并优于间接性、抽象性和一般性。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空洞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而蕴涵着道德资源、妙趣横生的教育故事,倒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也更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浙江湘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班级管理教育故事演讲稿 篇4
大家好!
回首从教的二十一载光阴,青春消逝在三尺讲台上,皱纹堆积在飘飞的粉屑里,收获的,除了平凡,还是平凡。
平凡的是相貌。没有玉树临风的伟岸身姿,没有俊朗怡人的明眸皓齿,虽然曾经梦想风流倜傥、顾盼生姿,但先天的短缺,让我注定一生与默默无闻结缘。
平凡的是职业。为人师者乃九等公民,校园亦非神坛仙土,当黄金潮肆虐的掠过校园橘红色的天空时,我望着西垂的落日,在心里许下一个平凡的愿望。
既然我们无法走出平凡,那我们倒不如在平凡之中寻找它之所以平凡的缘由;既然我们无法逃离现实,何不把平凡当成一种事业,让它洗去职业的尘埃,在未来的某一天熠熠闪光呢?
于是,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寻找平凡,体味平凡,也努力的践行着平凡,才发现——平凡是躬行。
躬行者,以身作则也。要求孩子们若干时间到校,他总是提前一步,在教室门口站成一道平凡的风景;要求孩子们字迹工整,他总是让板书条理分明,让评语笔画端庄;要求孩子们作业认真,他总是逐题批阅,用心批注;要求孩子们讲究卫生,他会轻轻拾起教室里的纸屑而不着痕迹;要求孩子们考试诚信,他会在上公开课时,用未知的悬念体现师生的默契。春风化雨于无声,身体力行显风范,可细细一想,他做的这些,他的同仁们或许比他做得更周全,因此他平凡。
平凡是宽容。
宽容学生在走廊上的一次无意冲撞,青春嘛,演绎的是不规则的轨迹;宽容学生在课堂上的一次无理的辩驳,青春嘛,徜徉的是不安分的思想;宽容学生一点就破的理由,青春嘛,构筑的是爱面子的工程;宽容学生经不起推敲的借口,青春嘛,像风像雨又像雾一样的纠缠。宽容,让宰相肚里能撑船,让将军额头能跑马,细细想想,我离此境界相距远矣,因此我平凡。
平凡是尊重。
尊重是忽略名次,转而重视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于是,你让每颗种子都有他们生根、发芽、开花的空间,让他们都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尊重是淡看优劣,将雨露布施给每一个饥渴的学生,于是,每次考试后,成绩单上的每个学生都必须聆听你的叨叨絮语,让他们减少了未与老师交流的的遗憾;尊重是处事公平,就事论事,于是,学习吃力的学生并不是饱受批评的代名词,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常受暴风骤雨的洗礼。你发现,像你这样处事公平、尊重学生的知己比比皆是,因此你平凡。
平凡是细心。
细心的看,于是我们发现了隐藏在孩子眼帘背后的家庭变故,从而仔细探究《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质及应对方略》,并形成文本变成铅字;细心的听,于是我们发现了孩子们惯用的口头禅“不是我”、“不知道”,从而教会他们换位思考,融洽生生关系;细心的想,于是我们参与了《百科知识阅读与中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课题研究,挖空心思厚积薄发另辟蹊经寻求创新。但转身细心一想,魏书生类、李镇西类凤毛麟角,我们跋涉不止也许难望其项背,因此我们平凡。
平凡是耐心。
耐心的矫正孩子们相同的错误,尽管有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高频率重复;耐心的等待孩子们点滴的进步,尽管有时需要经历痛苦而又漫长的周期,甚至仍旧是一无所获;耐心的寻找孩子们的闪光点,尽管有时这是一项需要用高倍放大镜才能完成的工作,但你收获的,注定是快乐;耐心的与孩子们交流,尽管有时他桀骜不驯、刚愎自用、自闭内敛、油盐不进。耐心的一切,其实是由教师这个特定的职业决定的,因此职业平凡。
平凡是爱心。
孩子们成功的时候,爱心是一朵赞赏的笑容;孩子们失败的时候,爱心是一句宽慰的话语;孩子们犯错的时候,爱心是一束严厉的眼神;孩子们胆怯的时候,爱心是一个有力的手势;孩子们骄傲的时候,爱心是一声破空的雷霆;孩子们自卑的时候,爱心是一轮温暖的太阳。教育是一项需要爱心传递的事业,爱心也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一种情感,因此我们的事业平凡。
教育是一个繁琐的话题,教育故事也如同一篇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博,方法迥异,但不变的是教育的内核——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因此,我的教育故事,也是你的教育故事,更是我们大家的教育故事。故事虽散文,情感却挺诗歌。
谢谢大家。
班级管理教育故事演讲稿二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同龄人中,我没有靓丽的外表和时尚的服饰,但我是学生眼里最美最美的老师;我不想苍白空洞的说我为教育事业做了些什么,但我敢说我15年来是一步一个脚印,以我的满腔热情无微不至地关爱我的学生。正是这份真诚的真挚的无私的深沉的爱,我教的孩子能快乐成长,我的教师生涯也充满阳光和快乐。
一句很简单的话语,真的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它包含着浓浓的师爱。马尔克姆·戴尔凯夫是一位职业作家。小时候是个很胆小害羞的孩子,没有信心,没有朋友。但是,老师布劳斯太太的一句评语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在一次作文中,老师给他的评语他永远都忘不了——“写得很好!”这句话极大地鼓舞了他的自信,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从此,他开始了自己成功而又充实的一生,并且也热情的鼓舞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在我读到这四个字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我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将来我能做什么,”戴尔凯夫说,“直到读了布劳斯太太的评语,我才找到了信心。那天回到家后,我又写了一则小故事,这是我一直梦想着去做却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之后,在读书的业余时间,他又写了许多小故事,每一次他都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交给布劳斯太太。而布劳斯老师对这些稚嫩的作品则给予了鼓舞人心的、严肃而又真诚的评价。“她所做的一切恰恰是当时的我所需要的。”戴尔凯夫说。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没有人能左右我们的命运,但是老师、朋友的一句重要的话语有时就如同人生的一颗启明星,温暖我们心灵的港湾,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程。优秀的教师就是一团火,一座丰碑。能给人以示范,给人以热情,给人以动力!。
我自己也遇到过很多鼓励我的老师和朋友。小时候,我转学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特别自卑,但是班主任刘老师给了我热情的帮助和真诚的关心,经常鼓励我,说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是个很用功的学生,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就是在我中考之前没有信心的时候也鼓励我:“哀兵必胜!你会成功的!”结果我不负众望,考了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还有很多家长朋友,都给我很多的鼓励和很高的评价!“你是个优秀的老师!”“你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我的孩子放在你的班里很放心!”我听了真的非常欣慰和自豪!记得有人曾说过:“我曾想做一个伟人,但没有成功;后来我又想做伟人的妻子,业已失败;现在我想通了,我要做伟人的老师。”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我由衷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
所以我在和孩子们相处中,更多的是他们以热情的鼓励和殷切地期望!表扬他们的优点,赞美他们的闪光之处,用美好的语言激励他们,用真善美的故事启发他们,快乐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幸福荡漾在他们的心头!
我曾经讲过丽娜的故事,丽娜是个一生下来就裂唇的可怜的孩子!她肯定:除了家里人,没有人会爱她。二年级时,丽娜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老师长得很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她、尊敬她。但丽娜觉得没有一个人比她更爱伦纳德夫人。因为这里有个不一般的缘故——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一次耳语测试: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耳,然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一遍。可丽娜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她不愿把这事说出来,以免被人嘲笑。早在幼儿园时,丽娜就发现没人注意你是否真正捂住耳朵,而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测验时,丽娜都假装用手捂住了耳朵。这次同往常一样,丽娜又是最后一个。她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会说“天是蓝色的”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
终于轮到丽娜了。她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悄悄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她静静地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她的心田,抚慰了她那颗受伤的心,这句话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这位美丽而亲切的老师轻轻地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这短短的一句话,给了一个常受嘲弄的残疾儿童以震撼内心的巨大的欢乐和生活的勇气,丽娜从此不再孤独,不再自卑;因为她知道自己最爱的老师也爱自己!乌申斯基说:“教师是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该耐心、细心。对于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对他们充满希望,真诚地爱着他们,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子,把浓浓的师爱化作每一个孩子心中最美的云彩,一定会有更多的奇迹和惊喜。人生因为事业才显示生命价值。我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我将继续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分分秒秒地珍惜宝贵的时间,真真切切地爱着所有的学生,踏踏实实地做着该做的工作,这,就是我的平凡人生平凡路。套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作为我的结束语——一个好老师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误人子弟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骄傲地说: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孩子。
谢谢大家!
班级管理教育故事演讲稿三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感动是一种发现,于人于自然;感动是一种感激,于理解于关怀;感动更是一种动力,于思想于志向于行动。总之,我们的生命少不了感动,是感动让我们记住过去,体味现在,憧憬未来。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别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及时的帮助……常常会激起我心中的涟漪,甚至使我眼眶潮热。有时躺在被窝里或在桔黄的灯下,回味那些令我感动的人与事,我的内心便充溢着幸福和温暖。感动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值得我好好地珍惜她,细细地品味她,尽情地享受她。
当我幸运的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老师时,我的这种感动就越发强烈,而它的源泉就来自于我的孩子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感动,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是他们让我更进一步解读生活,解读教师的神圣与伟大,也让我收获了幸福快乐的人生。
20xx年9月,学校安排我任一年级43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班里大多是农村孩子,双职工的只有两个,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这个班,彷徨过,犹豫过。偶尔看到了作家席慕容的这样一段话:在阴暗的画室里,手上拿着这块调色板,我心中有着强烈的感动,别人是怎样把女儿托付到我们手中的啊!他们用着多谦卑与多热切的态度,希望我们能够,请求我们能够,使他们的子女进入一种境界,达到一种要求,实现一个从几十年前便开始盼望着的幻梦与理想。我肩头负着的是怎样的一副重担!而我,我尽力了吗?我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吗?它让我警醒: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不应该只停留在统计学意义上的五十几分之一,而是家长百分之百的希望。既然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除了对学生尽心尽力的帮助,别无选择。
如今,这些孩子们在风风雨雨中和我一起走过了四年的岁月,说实话,我们43班走到今天并不容易。如果像得奖的明星那样,“感谢CCTV,感谢我的经纪公司,感谢。"那我要感谢的人也有一大堆,感谢曾经和我一起奋斗过的各课任老师、感谢那些一直支持我的家长们,更感谢我的孩子们。跳绳比赛、毽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接力赛。每次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班争光,总能看到他们刻苦训练的身影,也总能得到他们的喜讯。在他们身上,演义着坚持不懈。是他们,推动着我一步步向前。
在四年级上学期学校举行的会操比赛前,因为自己去介休讲课走了两天,耽误了学生的训练,而在这两天里,别的班练的是如火如荼。其实,对于比赛的结果,我也可以预想到。虽然如此,可我在心底还存在一丝侥幸,希望我们班能赢。赛前,孩子们也满怀信心。经历了无数次学生比赛的场面,我还是会紧张。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用他们的身体语言诠释着自己为班级争荣誉的决心,尤其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红领巾被风吹开以后,也没有去理会,甚至连碰都没敢碰一下,生怕因为她的一动,而影响了集体。看着这群认真的孩子,我被感动了。我们班虽然没有得奖,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我和孩子们都已经尽力了。比赛的名次是小事,但在比赛中锻炼了孩子们坚强的意志,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不服输的劲头,这才是给予孩子们真正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样的人生财富或许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每个学生的生命中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老师的责任是百倍地呵护它、不断地滋润它、真诚地锤炼它。
工作的需要,得去太原听两天课,可我放心不下的是班里那50多个孩子,尤其是那几个让老师们头疼的学生,胡沛恩、程志海、袁浩东、王佳轩,是对孩子们隐瞒真相,让他们误以为我还在,只是请了一会假?还是实话告诉他们?我在的时候,这几个孩子还经常给我弄点小插曲,如果让他们知道我走两天,那还了得?可作为一名教师,又怎么能欺骗孩子?再三权衡之后,我决定说实话。
“孩子们,我要去太原听两天课,在这两天之内,如果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你可以写在日记本上,好吗?”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可是,老师最担心的是那几个宝贝疙瘩,会不会因为太想我了,而弄出一些乱子呢?”我边说边用眼睛扫扫那几个调皮鬼。他们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如何是好啊?要不,我不用去了。”“老师,请你相信他们一次吧,您不在的日子里,他们一定能守纪律。”“是啊,他们不会让您失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是吗?我不太相信。”“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一定不给您添乱。”他站起来说到。“我保证不犯错误,老师,您放心地去吧!”她也站起来。其他人也纷纷做了保证。
忐忑中,听完了两天的课。回到学校的我,第一件事就是看学生的日记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两天班里发生的事。
“金老师,您不在的这两天,咱们班学生很听话……
“老师,这两天,我很想你。”
学生的表现出奇的好,这让我很欣慰。
最让我难忘的是袁浩东的日记:“老师,我没有犯错,很听话。您虽然不是我的妈妈,可您非常关心我,我真想叫您一声老师妈妈。”这是个从私立学校转来的孩子,五门功课就有三门考试不及格。有时,我真想放弃他。可当我看到他的日记时,不禁为自己当初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在前不久结束的接力赛中,我们班的男生前面九棒一直领先,可惜在最后一棒时,出现失误,我们与第一就这样擦肩而过。赛后,不断地有老师跟我说,为我们班惋惜,还问我有没有批评孩子们。孩子们都已经尽力了,他们又何曾不想拿第一啊?看着他们黯然的眼神、沮丧的表情,我怎么忍心再去责备他们呢?我在黑板上写下“希望失望绝望”三个词,并且告诉他们,“老师今天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不过,我没有绝望,只要梦还在,希望就在。”孩子们在日记里纷纷写到:“下次比赛,我们一定要努力,决不再让老师失望。”
升入六年级,知识难度增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日趋成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多,一切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任凭我怎样努力,成绩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现实真的和理想有一段距离啊!曾经一度,我想当逃兵。记得一次在网上和李鑫聊天时,我说:“你们让老师很伤心,我真不想带你们了。”“那老师,您准备带哪个班?”“不知道,只要不是你们就好。”半晌,网络那头的学生没有回信,就在我认为这次聊天要结束的时候,学生打过一段文字来“老师,您不想带我们了,可以再带一个班,如果我们不想学习了,能干什么?也可以重新选择吗?”是啊,学生没有退路,我也不能给自己留退路。“咬牙坚持吧!”这是这个学期以来,我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王晨戍生病了,刘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孩子居然对老师说:“我等会吃了药就来了,不用拿书包。”张瑜感冒了,浑身发冷,我几次想给她妈妈打电话,都被她阻止了,“金老师,我能坚持!”下课了,浩扬、闫泽新、张艺君为一个缩句还在讨论;温俊慧、杨耀玮主动要求家长给自己找老师进行辅导;课堂上,因为犯困,主动站起来听讲的同学大有人在,往太阳穴抹风油精提神的人也比比皆是,有这样的学生,我还有什么理由逃避,还有什么理由当逃兵呢?
在这六年半的日子里,我们因成功而欢呼雀跃,因失败而相拥而泣。四年间,一千多个日子形影相随。
一千多个日子,忘不了我的孩子们,更忘不了默默支持我的家长们。我班的学生家庭并不富裕,多媒体集资时,我一筹莫展。动员会上,申祥容爸爸的一句话“为了孩子,我觉得值!”使工作打破了僵局,家长们纷纷慷慨解囊,李源的爸爸更是一个人出了2000元,确保我们的工作顺利完成。
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双双关切的眼神;当我倦殆时,看到的是家长们那信任的目光。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幸福;是他们,让我体验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是他们,让我沐浴在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的光辉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如果说自己这几年取得一点成绩,这都得归功于那些孩子们,家长们。
感动,不仅是心中一片温暖,也不仅是热泪盈眶时的无言,也不仅仅是从内心顿生的冲动;它是如春风般无声的轻柔,它是像下雨过后晴空中彩虹般的灿烂,生命中的感动,不仅要用眼睛去发现,还要用心去体味。选择教师,我就选择了微笑与欢乐,感动与幸福。
小学班级成长故事、班级计划 篇5
上午只有一节班会课,主要训练孩子们上下课的起立,课堂上的一些口令,坐姿等。并把常规的训练和相应的儿歌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让他们一边训练一边朗读。大多数孩子都表现的很不错,很快进入一年级学生的角色,开始了他们的小学学习生活。
学校最近事太多了,忙得焦头烂额,一边检测学生达标情况一边整理各类档案,又加上教学常规检查、板报评比,简直有点透不过气啦!
我是忙里偷闲,找来一些材料,安排学生把教室重新布置一下。为了体现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我把新开辟的几块“田地”交给了王涛、束阳光、李昕悦、徐子毅、柳晴菲、严涵一六位学生,组织她们到各班参观、学习,又提供了各种材料、用具,让她们自行设计、布置。他们对布置教室的热情很高高,很快就完成了,而且效果还不错,班级里的同学也都很积极的参与。让他们又小主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一学期就过去了,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在这一学期中,我和学生们都努力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下面我就介绍一下班级的一些具体情况和以及我所做的主要工作。
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表现为活泼好动,自觉性很差,凡事总得有老师在旁看着。所以我把工作重点就放在我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首先是利用晨会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其次是让学生养成一些作业、读书的习惯。比如:每天中午给学生布置了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养成先做作业再去玩的习惯。另外我利用班级的读书角,让他们做完作业一起看看课外书,这样既保持教室安静,也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识字量,对读书产生兴趣。还有就是让他们养成晨读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到了教室以后就拿出语文课本读书,不可以离开自己的位子,而且每天都有班长、副班长和小老师的管理。
2、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这主要就是学校的三项竞赛,结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我结合一年级的学生实际,通过每天的晨会课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在校的一日常规,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经常给他们讲讲班级的集体荣誉,比如:
我们班在三项竞赛中做得怎么样,哪些地方不足,是谁损害了我们班级的荣誉,我们应该向哪个班级学习等等,使学生形成热爱班级的感情,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3、培养有管理能力的小干部
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选拔一个有能力的班干部至关重要。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强的也不多,所以我着重培养了三个班干部:班长和两个副班长。除了班长、副班长,我还在每天的值日生中选了两个小老师,他负责管理当天的卫生打扫以及眼保健操的检查,这样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锻炼他们的能力。
4、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本学期我把学生的联系电话册放在身边,以便与学生家长。一任职就把自己的电话及时地告诉家长,让他们有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询问。当家长打来电话时,我总是耐心地和他们讲解,沟通。在平时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家长们也都非常信任、理解、支持我的工作,我感到很欣慰。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班里的孩子基本上都适应了学校生活,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已十分了解,大部分也能够做到,应该说学生还是比较听话的。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下学期我和孩子们还要不断努力,把班级的方方面面建设得更好。
一(1)班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结合一年级学生个性特点,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7人。这些孩子都聪明活泼,调皮可爱,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一年级孩子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本学期,我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三、主要工作及目标:
作为一名新教师,接手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真是一种挑战。只有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的积累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我制定班主任计划如下:
1、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
2、制订小干部培训计划,尽快培养一批得力助手,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培养小干部的工作能力,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
3、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才能更有效的管理好班级。所以,要加强学校与家长间的多方联系。
4、重视后进生管理工作,落实他们的一对一分工帮教制度,关心他们的成绩,关注他们的成长,以心换心、热情关爱,多表扬鼓励,使他们取得进步。
5、认真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搞好校教导处、大队部、体育组组织的假日活动、主题教育和各项竞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四、具体工作措施:
1、对于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也就是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贯彻《宁波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萧王庙中心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细化规范内容,注重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校“五项竞赛”活动为杠杆,结合班级“最佳拇指奖”,注重在班级内树立各方面的良好榜样。
2、加强班干部的建设。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要切实加强班干部的能力,落实每个小干部的责任,并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级大事小事进行商讨研究,及时反馈及时处理。以此带动全体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
3、加强班级阵地规范化建设,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设有生物角、黑板报、竞赛栏等,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促进班集体建设不断完善。同时也为良好的班风学风创造了条件。
4、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多方联系,通过电访、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普访,使班级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并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在校情况和应注意的事项,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配合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也促使学生提高参与意识,提高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6、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让他们做学习的的小主人。寓教于乐,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习的效果。
7、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积极评价学生,讲究批评的艺术,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班级故事与家庭教育 篇6
北师大宁江附中《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
我校《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是国家和吉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的子课题之一,经有关专家和领导审批,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汇报,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帮助我们分析一下这一课题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是否有研究价值,预设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行,研究目标能否达成,同时,恳请帮助我们找出论证逻辑上的缺陷,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正、完善实验方案,把课题实验做得尽善尽美。
一、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的教育仍是未来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道德教育是永远不可或缺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作为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青少年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少年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在广大青少年当中大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并使之成为未来教育的一项重点。
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教育必然是也一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必然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体现并得以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课题通过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并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同时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两者互为凭借,相互作用。本课题通过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既向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又重视行为养成的基本训练;既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重视心理品质的培养;既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达到学生心理品德知、情、信、意、能的协调统一。本课题通过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继承德育工作传统,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前,教育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过分注重了“工具教育”“科技教育”,而严重忽视了“人文教育”,学生(甚至包括教育者本身)可能升入理想的大学,拥有坚实、深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但总是在“缺养”(即缺少一定的人文素养)的窒息状态下艰难地生存着、发展着,这样的学生(或人才),很难走得远,飞得高,活得好。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1、历史背景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教育带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是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两难选择,是抱守传统?还是渐进西化?当然,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正确的选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吸收当代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机。这是其一。其二,“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班级文化建设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有价值的理论架构和实践经验。对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2、物质基础条件:我校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的艰苦奋斗和创业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本课题的研究所需要的教育设施齐备,资金充足。如:千兆局域网,10兆接入因特网,学校建有网络中心,配备四台服务器。每个教室配有三机一屏,通入校园网,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两个网络机房、一个电子阅览室。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
3、人力资源条件:课题负责人王刚是北师大宁江附中校长助理,主管学校德育、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高级教师,具有很高的学识,精通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尤其具有较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德育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实验研究能力,先后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实验课题的实验任务,有多篇文章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研经验;具有充分的教育实验时间和机会;主要参加人员有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7人,二级教师6人,这些人均为作班主任,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理论功底深厚,工作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教研热情高,研究工作能力强。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4、组织机制条件:为确保本课题实验顺进行,在课题组下成立了三个课题实验小组,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机制保障。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总目标:通过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达到传承传统美德,营造良好育人、学习氛围的目的。
1.从学生发展角度看,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修养品性,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养料;使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文化建设,在参与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素养。
2.从班集体建设角度看,通过实施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切入点和重要内容,在老师(主要是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大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实现道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3.从教师教育角度看,教师系统掌握中华民资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并使之应用于教育实践,有效实施德育和班集体建设;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推动教师自身素质的显著提高。
4、从教科研角度看,从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自身特点的出发,遵循道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探索二者的有机结合点,丰富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理论,总结基本经验,探索基本模式,并使之具体化、系统化,具有可操作性和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2、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3、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在实践层面的有机统一;
4、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丰富原理和外显操作规则;
5、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
以上五个方面基本涵盖了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在实践操作层面的主要内容,其中,“策略”和“模式”主要是基于一般性的要求,在具体试验中要以具体的操作方式、途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再由“特殊”而形成为“一般”,总结出几种最基本的策略和模式;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在实践层面的有机统一,主要是基于二者的一致性,将“教育”和“建设”统一起来,通过实践,构建起二者的“内隐”和“外显”、“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四个结合”,即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制度文化相结合,传统美德教育与教学相结合;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丰富原理和外显操作规则,以及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是基于实验状态下总结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策略”和“模式”的一般性理论,从更抽象的角度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使实验研究由实践层面推向理论层面,更具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
2011年4月——2011年7月,设计实验方案、选定实验班级、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研究方向、培训实验教师、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掌握研究方法和步骤。同时召开课题会,确定实验人员职责分工,讨论课题目标,确立课题意义。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实验的基本设想是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出发,在德育工作的一般性理论指导下,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进行实验研究,主要采取自然实验法和观察法两种试验方法进行。在实验中有效操控自变量。在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把实验内容有计划、分步骤、有目的、有层次地交代给学生,并把启发、调动和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接受教育和积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为实验目标之一,使实验目标、内容落到实处。恰当操控无关变量。教育内容、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设施等都与对比班相同。及时检测因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日常观察、班级考核、学生行为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等方式反馈实验班的实验效果。
七、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其转化
1、课题准备阶段(2011.4——2011.7):(1)《德育工作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和可行性》(论文)(2)《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论文)(3)《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构想》(论文)
2、课题实施阶段(2011.7——2013.12):(1)《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实施策略》(论文)(2)《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论文)(3)《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在实践层面的有机统一》(论文)(4)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外显成果展示(活动展示)
3、课题总结阶段(2014.1——2014.6):
(1)形成《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论文汇编)(2)撰写《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实验报告)(3)编写《传美教育校园行》和《班级文化你我他》(校本教材)
4、成果转化
(1)在学校德育工作和班集体建设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有效实验,实验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实验班级的文化氛围普遍良好。(2)实验教师的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3)在区域内(初步确定在松原市内)推广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在更广范围内(初步确定在省内)推广本课题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使之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八、本课题的研究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4——2011.7),为课题准备阶段。主要是设计实验方案、选定实验班级、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研究方向、培训实验教师、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掌握研究方法和步骤。同时召开课题会,确定实验人员职责分工,讨论课题目标,确立课题意义。第二阶段(2011.7——2013.12),为课题实施阶段。全面实施课题研究计划,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内容,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中期评估,总结和分析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修订研究方案和细节。第三阶段(2014.1——2014.6),为课题总结阶段。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整理课题研究案例,聘请专家作出全面鉴定,给予验收;组织课题参与人员反思整合课题延伸的步骤、意义,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和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成果做准备。
九、本课题组成员
(一)课题领导小组
顾问:王云松樊海杰宿国峰王朝军 组长:王刚 副组长:范景海
成员:武文杰刘大威张烨
(二)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王刚 课题设计:王国琦 课题研究人员
第一小组:组长:范景海
组员:王国昌陈艳辉范强郭彦冰 第二小组:组长:刘大威
组员:王云霄陈焕新马洪凤王桂珍 第三小组:组长:武文杰
组员:王刚王国琦李玉红董冠红 档案整理:张晔张科研
各位领导、专家,全体老师,本课题得到了上级教研部门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大家!
2011年11月22日
语文教育与班级均衡 篇7
一、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均衡
每个班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生活环境不同, 各人的人生观不同, 他们之间存在着资质的差别, 也存在着学习能力的差异。而这种差异随着教育均衡改革的进行, 越发地明显。如果老师在观念上仍趋向于按部就班的定势, 行动上拘泥于统一目标的教案设计, 统一要求的知识传授, 统一标准的作业练习, 那么教育均衡化与教育的公平性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1、问卷调查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留守家庭, 离异家庭, 长期托管家庭大量增加。这些家庭多半是由老人或外人来教育孩子, 他们对学生学习习惯督管不严, 无培养意识;同时学生对电视、网络的痴迷也影响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放学回家主动看书、复习的学生不多。
整合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 目前本校高中学生较明显的缺点如下:
(1) 综合能力差。知识匮乏, 言行不规范, 个性或压抑, 或活泼有余。
(2) 行为习惯差。被动, 无法静下心来专注做一件事;爱左顾右盼, 喜欢和同学讲话, 若同学不理睬, 会发脾气, 故意影响他人。
(3) 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父母的爱, 或父母过度溺爱, 表现出一种自私的心理, 易产生“痛苦”并将这些心理“痛苦”发泄在同学老师身上。
2、分析原因
家庭教育氛围不同。有的同学父母的文化层次与素养较高, 对小孩的管教严格, 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好;有的同学父母忙于打工应付生计, 对小孩无暇管教, 或打骂一顿了事, 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
学校教育影响不同。有的同学曾经受过好老师的教育或被其行为感动过, 因为喜欢而愿意努力去学;有的同学曾经受过老师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 对所有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因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影响很大。
3、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不同的资质、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这一点是实施均衡教育的重要保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 做好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在具体实践中, 可以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 从父母那儿得到一些了解;还可以通过和学生谈话交朋友、周记交流、开展兴趣活动等方式与学生沟通进而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一般特点 (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等) , 个性差异 (兴趣、特长等) , 因材施教,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
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 要多寻找机会, 让其多发言, 多参与活动, 增强他们的能力素养;对于性格外向、多次违反纪律的学生, 要进行个别谈心, 积极引导, 防止“破罐子破摔”思想的产生;对于学习成绩较差, 自尊心较强的学生, 要多进行鼓励和指导, 增强学习的动力;对于学习比较吃力, 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 教师要在难度上降低学习要求, 教育其要循序渐进。
总之, 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一样, 都没有个性, 而是要通过这种均衡发展达到木桶效应:整个班的水准高了, 班里的学生的水准也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二、班级内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均衡
语文遍及生活的每个角落, 是最具生命力的学科, 它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其他学科也能助帮助提高语文思维理解的能力。
1、现状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有学生说即使两个月不上语文课, 考试照样能得高分, 这话虽说有些不妥, 但这也是语文学科作用的隐性造成的。同时绝大多数家长也认为语文成绩差别不大, 只要学好其他科目就能取得好成绩。
而我们学校高中学生的学习基础都较差, 对他们来说, 数理化和英语简直就是天书。很认真地听, 也听不懂;即使有时听懂了, 碰到题目也不会做。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语文上, 按他们的话来说, 听得懂, 也会做题目。
2、解决办法:认清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基础作用, 各学科共同发展。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各学科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语文知识, 我们学好语文, 积累点点滴滴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部分同学和家长自认为语文学得好的情况, 我们要帮他们认清现实:为什么背了书也会答错历史题, 因为他们连主谓宾都不清楚, 经常答非所问;为什么看懂了例题还会写错物理题, 因为条件略有变化, 而他无法理解。语文成绩好, 有利于其他各课成绩的提高, 而其他课程成绩的提高, 又会促使语文成绩的提高。
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阶段, 是为了将来进行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的阶段。每一门课程, 都是在教给他们一种特定的方法, 使他们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只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学生才能比较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 我们这个世界。
三、班级内语文学科本身教学目标的均衡
鲁普斯卡娅说, 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人应该是一个“能建设合理的、内容丰富多彩而又愉快的社会生活”的人。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新课程标准, 正确制订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尤其可以把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三个层次。
1、知识是基础
目前各类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上, 教师往往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价值, 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评是非、谈感受、话收获。课堂上时常出现的是抑扬顿挫的朗读、精彩激烈的辩论、声情并茂的演讲。这些似乎便是素质教育旗帜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了。这个环节的生动与否、深刻与否, 几乎成了决定一节课高下的重要指标。
勿庸置疑,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对于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养成是大有裨益的, 然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笔者认为不能随意扼杀字词教学、语段解读和语意概括能力。不少教师面对字词教学、结构划分和层意概括等常见的教学环节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或者干脆弃而远之, 惟恐因此被扣上应试教学的帽子, 掉入应试教学的泥淖。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不江海”都强调了基础的重要性。所以教育均衡又未尝不是提醒广大语文教师, 基础知识才是根本。“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能力是关键
语文能力一般来说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 语文的运用能力尤显突出, 具体表现为思维分析, 理解能力, 语言表达等。
根据教学进度, 有计划地安排语文活动课。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课前几分钟讲诗歌讲故事、课本剧表演、书法讲座、书画展览、办手抄报、征集对联、写作比赛、即兴演讲、辩论赛等, 尽量选择现实性针对性强的话题。
例如:在教学《茶馆》课文时,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首先我要求学生去写《茶馆》课本剧剧本, 在全班范围内评选出大家认为最好的, 作为表演的剧本;然后进行人物竞选, 采取竞选演讲的方式, 确定主要人物角色;最后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茶馆, 学生就是茶客, 进行课本剧表演。
3、德育是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记住, 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生的教育者, 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语文注重的是文道结合,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使我可以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让学生达到学知识与学做人的统一。
知识、能力和德育综合起来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这门学科, 积累知识,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达到各方面的均衡, 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摘要:教育均衡成为热点。为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均衡, 各级教育部门都努力实施义务教育法中的这一原则。作为一线工作者, 从学生特点、学科特点等方面入手,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调查报告、教育实践等努力实现班级均衡。
班级故事与家庭教育 篇8
关键词:吸引教育;班级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87-02
一、概念界定
吸引教育,是指一种研究和探索如何将班级构建成“最吸引人场所”的新型教育理论,它强调班级氛围的正向营造、班级管理的民主定向、人际交往的持续吸引和自我表现的积极建构等,以使教育过程能为人的发展展示一个充满希望的愿景,为人的潜能的实现提供一套激励的机制,是为把班级打造成“最吸引人的地方”找到的一种系统方法。
吸引教育的核心理念由4个关于人的本性和潜能的基本教育原则构成。
1、人是有能力、有价值和有责任的,并应该被相应地对待。我们教育者的个人行为和职业行为如何,取决于我们是否接受这个观念。如果教育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能力学好的、值得尊重的、能负起责任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将会为学生寻找和提供在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等获得成就的途径。
2、教育应该是合作、配合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沟通,是心灵赢得心灵的艺术,只有通过内化到心灵并外化为行动时,教育才起真正的作用。因此,要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我们应通过吸引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强迫、命令。
3、在所有人类可努力的领域,人都具有未开发的潜能。在这里,潜能的概念是理解吸引教育的基础,是指人的那些可与促进自我优化和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良性联系的能量和兴趣。
4、人的潜能能够因特别设计的教育场所、教育政策、教育程序以及有目的的吸引而得到最佳的发挥。具体说来,吸引教育就是通过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制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设计吸引人的教育教学内容、提倡尊重人的行为,吸引和召唤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潜能的最佳发挥。
二、操作过程
1、前期准备
(1)做调查
班级是师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阵地。为了增强班级建设的针对性,笔者就班级建设方向对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你认为最吸引人的班级应具备那几个要素,并结合自身认识说明理由。
(2)建框架
建框架“吸引型”班级建设基本框架
2、实践操作
(1)目标引领人
什么样的班级最具吸引力?毫无疑问,一个“和谐共进”的班级最具吸引力,作为一个大家庭,成员间共处的前提是学会理解、宽容、关心、协作,同时,最为关键的,还要共进。这就需要借助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来引领大家共同进取。这里的目标好比是一部“电梯”,学生的各种潜能经“搭乘”后才得以不同程度地被激活和释放。
这里的“目标”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目标要体现动态性。目标要根据学校动向、学生需要及目标本身达成困难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修正;第二,目标要体现阶段性。以上所列六大子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均衡实现的,应分阶段实现,而且每个阶段应有所侧重或取舍。
(2)环境熏陶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若活在树木与水塘之间,活在劳动和精神自由之中,活在诗歌和艺术的边缘,活在有尊严和挚爱的生活之中,定会活得更舒服些。”可见,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环境会使每位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愉悦地学习,自信地表达,也容易对班级产生持续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使班级成为学生心中向往和值得“着陆”的精神圣地。
①地面“邀”人
指教室卫生,一个地面整洁、窗明几净、摆放有序的教室,对学生进行的“吸引”无疑是“无声胜有声”。
②墙面“邀”人
指“让墙壁说话”,把教室的每一面墙都变成营造文化氛围的阵地,通过一面面“文化墙”的熏陶,引领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展示美。
③脸面“邀”人
指用教师的形象吸引学生以及学生形象的互相间吸引。教师要以教育学生出发,为人师表,衣着讲究整洁、大方、得体;举止端庄、文雅、稳重;学生着装要体现身份,倡导简洁、朴素,力求“腹有诗书气自华”,切忌“奇装、异服、怪发”上身,污言秽语出口,小摩小擦动粗。
(3)制度悦纳人
魏书生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有一个好班级”,此话道出了班主任的重要性。又说“好班主任不在,好班级仍旧存在”,这就道出了班规的重要性。一个有吸引力的班级一定离不开一套民主的、服人的的规章制度。这种制度既不单纯维护班级的稳定和建立良好的秩序——实现对全体学生行为的操控,也不单纯张扬学生个性和培养创造力——偏信学生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矫正”能力,而是立足于“人本主义”理念,由师生共同商讨、认同、并遵守。它制定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意愿、维护学生的利益,归宿点是激励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在“悦纳”学生的基础上达到被学生“悦纳”和信服。
(4)组织感召人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教育的成效依靠师生间的“交往”,而实现顺畅交往的渠道就是依托一定的组织机构。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班级必定具有一套行之有效、民主化立体式的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点到为止”,彻底放弃“管、卡、压”和“一包到底”的保姆式管理方法,以免学生主体性流失;二是“大德容众、动之以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人格、精神上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业状况和身心健康。
(5)评价激励人
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如学有所成)的满足,会使评价对象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个体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评价对象的自我发展;同时,被评价者的榜样作用具有辐射效应,能带动一大批有进取意识的人,促使其积极借鉴榜样成功的途径,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施展才情。
(6)课堂提升人
课堂是班集体生活的主阵地,是学生系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吸引度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有真正的提升。吸引教育理论强调,打造一个有吸引力的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行使学习的自主权,实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策略,以信任、尊重、乐观、礼貌和民主的方式吸引和呼召他们。
(7)生活滋润人
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班集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调节学生生活情绪、提升文化品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一个班集体活力和魅力之所在,也是“最具吸引力班级”的兴奋点之一。这里的“生活”,我们理解为,主要是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和食宿生活。
3、成果整理
(1)情感有归宿
情感是班集体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吸引型班集体里的学生,他们被共同的目标引领着,置身于积极向上、“抱团取暖”的班级氛围中,荣誉共争创,喜悦共分享,素质共提高,疑惑共解答,困难同担当。在享受集体温暖的同时,学生也将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情感游离于班级之外的种种理由便失去了其原有的依据。
(2)行为有约束
吸引型班集体首先应该是一个管理规范、秩序井然的班集体。由于实施了一套有学生民主制定、乐于接受甚至拥戴信奉的规章制度,学生的纪律意识、卫生意识、礼仪意识渐渐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外在的、自觉的行动。
(3)学习有动力
打造吸引型课堂后,“教师量体裁衣,学生看菜吃饭”,学生们林林总总的教学要求和建议可能会使教师们更有压力,因此,“充电”成了老师的常规工作;学生这边,因为通过提议,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课,积极性自然很高。他们满怀期待、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全神贯注地听讲就成为学生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4)生涯有设计
由于吸引型班级有共同的班级目标,然后通过分阶段、搭载体、作修正、用合力将目标逐渐达成。身处其中的学生,也渐渐明白,自身的发展也必须要有目标引领、分步行动、不时反思来实现。他们就会学会对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更科学地作出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5)深造有潜力
吸引教育是通过热忱地吸引或呼召,在所有人类值得努力的领域激发人们潜能的教育。让教育者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有可能学好的、是值得尊重的、会负起责任的。每个学生只要肯“跳”,就一定能摘到适合自己的“桃子”,并且在教育过程中竭力为学生寻找和提供其在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等要想获得成效或成功的途径。
(6)活得有品位
但凡有品位的生活都需主动、精心、立体地经营。吸引型班级讲究对学生潜能的全面激活和开发,激励学生在班集体中主动寻找自身发展需要的各种因子,如知识掌握了、情绪释放了、兴趣提高了、精神饱满了等等,待综合作用后,就会成为学生文化、思想、生活的品位。
三、反思提高
用吸引教育理念来管理班级,收获很多,但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尚处于探索期,还存有不少的疑难点,目前看来,至少表现有以下3个方面。
1、吸引对象并非“一拍即合”
任何形式的学校教育,侧重的都是共性教育,而共性教育并不一定惠及到每个学生,那么,对于没有惠及到的—— “一拍不合”的学生的教育,我们又该如何补救?这不仅是笔者的困惑,也是我们职业学校教育长期存在的矛盾之一。
2、吸引主体并非“一枝独秀”
“一枝独秀不显春,百花斗艳春意浓”。吸引如果光靠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而学校、家庭、社会等配套的吸引氛围或策略缺损,那么,学生一旦走出这个班集体,刚刚被激发的潜能很有可能因失去这个氛围,而导致“枯萎”。
3、吸引载体并非“一劳永逸”
吸引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付诸实践需要借助载体,而有效的载体应该是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并非泥古不化,它必须随着外部教育环境和班集体学生自身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尽管尝试“吸引型”班级存在有这样那样的疑虑和困难,但路都是靠走出来的,只要坚持探索,笔者坚信:“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时刻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 《试论吸引教育的有效策略》王铁群
[2] 《中学班集体建设与活动》辜伟节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班级故事与家庭教育】推荐阅读:
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故事06-08
班级阅读故事11-07
班级演讲上的励志的故事05-09
我的班级文化建设故事阳台上的花09-21
关于班级的美文欣赏:潘六班的故事12-26
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05-15
素质教育与班级管理05-16
素质教育与班级文化07-24
语文教育与班级均衡11-04
德育小故事:凳子的故事与小学德育教育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