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2024-10-02

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精选13篇)

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今天有幸坐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教学经验,我感到万分的荣幸,感谢老师们能给我这样一次机会。

回顾自己十几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作上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吧。

.一、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想了一些小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与大家交流一下。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要陆续教给他们,目的是尽快使学生的写作规范化。如:标点的正确使用;习作正确的书写格式;如何开头和结尾;一些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说明方法的使用等。其实以上这些,在课文的学习中都会逐渐的涉及到,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有重点的教给学生,通过文后的小练笔,读书笔记,日记等方式进行专项的训练,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进步是会让我们对写作教学充满信心的。

(一)强化单元作文教学:

每一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与单元学习主题相一致的,我们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在写作方法,表达特点,观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为学生本单元的写作铺好路子。学生再写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些谱了。我在教材单元作文教学中一般是先提前几天与学生一起把写作的任务学习一下,明确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写作材料,写出作文提纲和素材准备。作文课上,先拿出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作文内容,请一部分学生在讲台前说作文,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师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要求。学生成文后,再通过小组间互相修改,有时也会全班性的交流学生的成文。最后,往作业本上誊抄前强调书写和作文抄写方面的注意事项。这样通过几个阶段的交流,学生间的互通也带动了一部分作文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看似麻烦,其实形成习惯以后,学生能熟练的自己完成细节方面的工作,教师负责协调,处理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强调注意事项等。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我再因势利导,根据单元训练题材多方位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进行作文系列化训练

想提高作文水平仅靠教材上的单元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系列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又一有效办法。

1、生活中的作文训练;

如新学期刚接住新班,师生都不太了解,为了尽快了解学生,摸清他们的写作水平,我特意制定了一些新的班规班纪,定下总题目,《瞧,我们的新学期》然后分别以《我们班的变化》《我们的新班主任》《新学期新打算》为题进行系列习作练习。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新学期的变化写自己的感受,写好后从中选出几篇特别出色的文章在全班同学面前范读,结果通过这项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是我很快摸清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以便今后有的放矢的进行习作辅导。在生活中善于抓住一些重要日子进行习作练习。如在学生过生日时,布置一道作文题回家询问父母自己出生前后的故事及名字的故事,然后把自己从父母那里了解到的写下来。这种习作练习不但起到了练笔的作用,而且还是学生通过从父母那里的了解,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从而进行感恩教育。平时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文艺比赛,书画展览,开学典礼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练笔机会,学生都参加啦,我们只需要稍加指导,学生就能写成一篇很好的文章。

另外善于抓住天气的变化进行写自然景物的写作训练,如春天到了,让学生在上学路上留心春天的变化,然后教师再指导抓住春天的特点写一篇<<美丽的春天>>,同样方法可以练习夏天,秋天和冬天。还可以在有雾的天气,下雪时让学生观察,然后通过上网或查资料了解,教师再做适当的点拨并写下来,这样写出的文章肯定比坐在教室里凭想象写出的要生动。

2、不同题材习作系列训练

作文题材比较单一,一般以写人记事为主,还有读后感,还有一些想象的作文,如我的梦,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会克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强化层次系列训练。

如在教学写人的文章时,我们首先让学生掌握写人文章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接着从写自己开始,然后写亲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再到熟悉的人,如老师,同桌,最后练习写不熟悉但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如清洁工,售票员,交警叔叔,通过这样的层次系列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又如在教学写读后感时,我首先把写读后感的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在一年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学生课外阅读,还是教材上的课文,只要适合写读后感,我便让学生练习写。学生都买了很有价值的课外读物,有的经常到书店借书读,针对学生如此高的读书热情我就布置了一项作业,每读一本书都要写读书笔记,精彩的片断写成读后感,这项工作在平时做得比较扎实,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情境作文系列训练

作文在许多孩子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害怕一板一眼的去写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创设写作情景,把孩子们内心的宝藏挖掘出来,从而激发他们本身具备的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同一题材的系列习作训练,不但避免了学生同一题材作文的千人一面,而且通过多写多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的一点小小的尝试,说得不当之处还往各位老师批评指出。

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2

新材料作文也称后话题作文或者题意作文,是一种命题人给出材料但不给话题,学生在材料范围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类型的作文命题形式。就其形式而言,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可分为叙述类材料作文、评论性材料作文、语言或名言型材料作文、寓言故事以及漫画材料作文等几大类型。但无论哪种形式,审题立意是关键。“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与灵魂,是作文的生命所在,在审题立意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分析与推敲,能够准确、全面地提炼材料的中心,推敲出材料想要讨论的话题,并以此为基础,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而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与意念。因此,在当前新材料作文背景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准确审题立意,是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则从叙述类材料作文形式的审题立意教学入手,分析叙述类材料审题立意教学实践的主要教学策略。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思考

相较于话题作文而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具有更大的难度,学生在审题立意过程中,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只看表层、不求本质等,对材料的内涵无法深入把握,不能辩证地思考问题,往往出现错误立意,使写作偏离主题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因此,在叙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注重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针对作文材料对学生实施梯级式训练与指导。即在教学中,从简单的阅读材料着手,引导学生在材料中提炼关键词或主题句,了解材料表达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发散性思维,运用多向辐射的方法,做到审题立意准确,进而使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多角度进行审题立意。在教学实践中,可从如下方面实施审题立意教学。

1.提取关键词或主题句

在高中语文的叙述型材料作文中,许多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者核心句都可能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过程中,因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提炼关键词进行思考,从而对材料实施更为稳妥的把握。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积极运用案例式教学的方式,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对这种审题方法实施全面讲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选用一则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如记者采访巴西足球名将贝利的材料,问起贝利在球坛初露锋芒、崭露头角一直到成为世界球王等阶段,对于记者同样的提问“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时,均给出相同答案:“下一个。”老师在应用这则材料时可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训练,可引导学生在审题时抓住题眼——“下一个”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贝利这一回答的用意,即要保持不断奋斗拼搏的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立意,如“永无止境的追求”“永不满足的拼搏”等。

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这一审题立意方法之后,可引导学生积极在课后搜集相应的材料进行训练,在训练中,首先老师应对学生搜集的材料、选取的例子给予评价,要以正面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能够熟练掌握“提取关键词”的审题立意方法。

但在运用提取关键词法进行审题立意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材料,整体感知材料深意,切忌只截取材料片段或者个别词句,从而忽视了材料内容中的前因后果,造成断章取义,最终导致作文离题。例如,老师给出一则材料:有一天,有几个人来到一座荒芜的花园中,他们见到原本美丽的花园如此荒芜,便决定讨论出对花园进行改造的方法,他们互相辩论着,提出了各种方法,从早上一直辩论到下午,甚至互相谩骂、扭打起来,花园还是一样荒芜着。对于这种叙述类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可提炼的角度很多,若单一运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就容易偏离题意,如在提炼材料主旨时,就容易提取出“雄辩”“退让”“和谐”“分清主次”等,使写作轨道偏离。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审题立意方法,寻找突破口。如,引导学生运用提取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的同时,结合“以果溯因”的方法,以找出最佳立意,如“行动胜于空谈”或“求同存异”等,避免走入审题立意误区。

2. 发挥发散性思维,实施多向辐射审题立意

在高中语文的部分材料作文中,经常出现许多的事件或者人物,在此类材料中,学生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中心,因此在作文过程中常常出现立意偏离材料主题、写作脱离材料的现象。对于此类材料,在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实施多向辐射立意,既可从甲事物出发,也可从两者的关系出发进行立意;既可从事物的正面实施审题立意,也可着眼于事物的对立面实施立意。需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实施审题立意训练的过程中,均应以材料为中心,围绕材料从不同侧面开展训练,切忌凭空胡乱联想,导致写作脱离材料。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出如下材料:有位擅长织麻鞋、其妻擅长织白绢的鲁国人,在他们即将移居越国之际,有人对他们说他们可能会贫穷了,说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然而麻鞋却是穿在脚上的,而且越国人的头发均是披着的,用白绢做帽子也是毫无意义,即这对夫妇的特长在越国无用武之地。老师在给出材料以后,可顺着材料的指向引导学生考虑材料揭示的问题——做事要结合实际;也可将材料中的问题倒过来,实施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对材料中夫妇提出问题的人进行大胆质疑——做人应敢于冒险与尝试;还可引导学生将材料中的已知内容与自己所知的其他信息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找出其中相同的地方,如现实生活中办企业等情况,应结合效益与动机,学会扬长避短等;另外还可引导学生在所给材料的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合理的联想,实施适当引申与推理,得出延伸立意——亏本买卖不能做等观点,以此培养学生联系材料,发挥发散性思维,进行多向辐射立意,为作文增光添彩。

3.联系实际审题,多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通常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全面理解,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可选择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进行立意构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指导学生联系材料,结合生活实际,突破思维定式,实施多角度立意。老师在平时讲课文的过程中,将每一篇课文当做学生审题立意训练的素材,在学生理解与感悟了课文主旨的基础上,老师可结合其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立意的训练。如学完《我的五样》或《十八岁和其他》之后,学生对课文的主旨(“人活着必须要有意义”或者“什么是真正的爱”)已有大致的认识,此时老师可联系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对课文主旨进行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在实际生活中怎样才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等,培养学生能够多角度立意,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等。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 篇3

一、师生互动积累材料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那么学生的作文材料从哪里来?应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习。怎样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呢?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1.指导观察,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学到的观察方法,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材料,提高观察、分析事物,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天生俱有,而要经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这个训练与培养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就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组织学生通过辩论、动手操作、搜集整理资料、实地考查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且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的兴趣,同时也能较好地为学生积累材料提供平台。但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中只是学生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如参观、旅游、劳动、科技活动等,每次活动都要有目的,活动前要有准备,活动中要细心指导学生感受生活,活动后要认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

3.引导学生通过电视、电影、广播等视听途径积累材料。要经常有目的、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儿童节目、《新闻联播》等,以扩大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生活,看后要组织学生谈感受、写心得等。

4.鼓励学生勤动笔,及时作些记录,坚持写观察日记,作好文字积累。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及时动笔、坚持写日记等,学生的动笔可能只会流于形式,这样就达不到积累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从兴趣上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的名言佳句、优美词句装订成册,过一段时间让学生拿出来评比,看谁搜集得多、装订得最好。还可以把自己写的日记在小组内交流,由小组成员评出佳作,过一段时候再交流,看谁的进步大。对有进步的同学可以发给进步奖,一学期结束看谁的进步奖最多,老师就可以发给他一本精美的日记本,并写上鼓励的话。

二、师生合作选择材料

对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思维,想出一连串与题目有关的材料,只要与题目有关,能想到多少就想多少。当列出一定数量的材料后,就让同组的同学互相研读,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应该选择哪些材料和舍去哪些材料,最后将这些选中的材料交班内交流。这种经过集体讨论选择材料的方式,可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

三、自由写作,指导订正

要把学生的写作过程当作一种自我发现的手段,而不仅仅是交流的手段。在写作过程中,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要求学生布局谋篇,讲究文法,注意遣词造句等。在教学作文时,我一般事先不在文法、句法、句式等方面作出要求,学生写作时甚至可以不分段,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再指导学生作出订正。和传统的写作训练不同,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写作看似茫然无序,实际上学生是真正写作活动的主体。写作不再是重复前人的故事和任何虚伪浮华的东西,而是自己感情的释放。而写完之后由老师从理论上加以指导,让学生根据学过的文法知识进行订正,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探究、交流、互评习作

新课程标准规定: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鉴于此,我采用分组评议、个人修改、集体交流等作文修改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体验到了作文的乐趣。这种方式的步骤是:

1.进行错别字、病句常规修改。学生写好作文后,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人小组,让其他三个同学帮助画出错别字、病句和不通顺的地方,然后将本子交还本人,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问同学等方式修改。

2.在老师提出的修改要求指导下交换修改作文。要求学生在帮别人修改时根据老师提出的修改要求评议同学的作文,并帮助同学指出存在哪些不足,然后交还给同学自己修改。

五、合作评赏,成就激励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信、愉快地写作。学生的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体验中形成的。我在作文教学中主要是采用了下面的方法来激趣的:

1.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2.组织学生评出班级佳作奖和进步奖。

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4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教育阶段。启蒙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早 已不言而喻。关于如何搞好学生的启蒙教育,又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教育问题,教 育专家、学者的论述比比皆是。教无定法,我认为只要能适应儿童身心发展,取 得积极的教学效果的教法,都应该是值得肯定的。现就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谈 一点本人的浅见,纯属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习惯的养 成往往定性于学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成为小学低年级教 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刚入学的小孩子来说,好动活泼是他们的天性,自控能力极 差,往往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无法控制。这就要求我们低年级的教师要有足够 的耐心,循序渐进,从点滴抓起,逐步积累。时时注意给孩子以提醒,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同时,教师也应做好表率作用,因为六七岁的孩子模仿能力极 强,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将成 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如黑板上整齐规范、一丝不苟的板书;听学生发言时的姿态; 说话的语气等,都是学生模仿的标本。多种途径 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多种途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应努力做到的是让学生喜欢自己,从 而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只要学生真正喜欢上了语文,想不学好都难。

1、运用灵活多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亲切的语言,有趣的游戏等,都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利用直观教具,生动形象的画 面,多媒体资源,有趣的游戏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如:课前律动:12 拍拍手,34 点点头,56 拍拍肩,78 扭扭腰。22 伸伸臂,34 摇摇头,56 跺跺脚,78 快坐 好。讲故事,做游戏,猜字谜等都是极好的激趣手段。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把学生引入课堂的轨道上来,让学生每节课都感到新鲜。

2、多表扬鼓励,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没有人不喜欢受表扬,低年级的小孩子更是如此。“你真行!”“你真棒!”“想不 到你这么能干!”。。。这些话不需要拿钱去买,我们老师何苦要吝啬呢? 教育学上的皮格马塞翁效应就是最有力的印证。说不定我们轻意的一次施舍,就 能让学生从此找回自信,造就一位科学家呢!课标》,研 教材》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三、品《课标》 研《教材》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标》是教材编写的指挥棒,也是出题人命题的依据。作为教师,在教学 之前,细细地品读《课标》,明确《课标》对该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脉络框架,目标要求,重难点,才能在 教学中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字词的教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如果教师教学方 式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枯燥无味,甚至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 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多种方法识字,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加一加,减一减;自编儿歌;谜语;自编故事等方法,让学生去主动识字。有位 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懒”时,编了这样一个谜语:“一个负心汉,拿了一束花”。

学生便轻松地记住了这个字。在学习“琴”字时,学生经常把“今”写成“令”,有老 师就编了一则故事:“今天两个国王见面后,要弹琴奏乐。如果两个国王见面后 就发令,那可就惨了”。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少再写错这个字了。家校配合,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5

虽说从教十余年了,但由于学生的不同,总感觉比较实用的教学经验几乎没有。只是凭借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全身心的付出做了我应做的努力。在教育教学中,我本着“ 识字写字与阅读两不误,积累与表达齐发展”两大宗旨,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着。当然,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我自认为比较可取的有以下两方面: 一.挖掘语文教学资源

1.用好教科书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会忽视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在本学期,我非常重视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利用独立阅读课文,梳理单元阅读训练点,并进行拓展阅读。这样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2.用好学生手头已有的材料。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的每位学生都已经配有《习作的导学导练》、《习作同步训练》、《语段训练》、《同步阅读》,这些材料,都与课本配套,是课本的延伸与拓展。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我会适时地利用这些资源,对教学做些拓展。在学完每组教材以后,我又会引导学生好好地去读这些内容。当然,在教学每组课文之前,我都会把全组课文包括学生手头有的这些资料,都会好好读上几遍的。

3.利用好学生家里的教学资源

在本学期,我要求每生每天书包里至少带一本课外书,并让学生自主组成读书小组,相互借阅课外书。二.注重积累,重视表达

从2004年开始,我一直在做“练在小处,激发兴趣”的一项小练笔活动。

“小练笔”是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灵活多变的内容,随心所欲的表达方式,及时而细腻的老师批阅,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在“小练笔”中个性得到张扬,然后,兴趣成为学生习作中的主题。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成功并无其它,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而已。”因而要想写好作文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就是多看、多练习,而现行的教材中每学期只安排了6-8次的作文训练,难以进行多练习,自然地学生的习作水平难以有效的提高。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素材和语言上的积累,我创设了“小练笔”形式的随笔练习,作为对作文教学的补充,让学生通过平时的练笔去捕捉生活中丰富多采的作文素材,使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个性的魅力。

1.内容灵活多变。为了尽量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能弥补习作数量的不足,我把学生已习惯的摘抄本和周记本合二为一,并规定学生每周完成五篇的定额,但对内容不作硬性的要求,学生可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行安排,即内容可长可短;可自己动手写也可摘抄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短文,可根据课文内容的要求写也可记录生活中感人的点滴;可向老师诉说心事也可关心国家大事......点滴皆行,亦可成文。这样,大部分学生不仅能完成老师布置的每周五篇定额,而且有很多学生超额完成

2、表达方式随心所欲。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就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向人倾诉的激情,他们把“小练笔”当成了倾诉的对象和表演的舞台。在小练笔中,学生可用记叙的方式记录他们稚嫩的心灵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可用说明文生动细致地描叙他们心爱的文具、美丽的校园、温馨的家庭及至最新的武器;可用散文描绘身边的风花雪月,抒发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可用议论文形式发表他们对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感悟,对人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可用诗歌讴歌人生最美的最感人的一刻;可用随心所欲地记录下他们成长过程的轨迹......嬉笑怒骂,皆源自于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在小练笔中,他们不必担心惹怒老师而不敢记录对老师的不满,甚至违心地写一些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文章去迎合老师的喜好;他们不必担心立意不高、篇幅太短、文理不通或有错别字、病句之类的缺点,而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指责;他们不必担心害怕暴露心中的稚嫩,而去故作成熟的说“鬼”话......总之,他们在小练笔中没有丝毫的担心,有的只是畅所欲言,有的只是作为一个作者的自由权利,是一个“拥有完全话语权的作者”。当然,他们的文章中还可以有错别字,也可以是一个残缺的句子、一段没有结尾的话、一个没有完整的故事、一个没有结论的论证、一个没有中心的多主题变奏的乐章。他们的随笔甚至是他们自己都难以真正读懂,也无法求解的难题。

3、及时而细腻的老师批阅。教师细腻而及时的批阅是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重要手段。学生再次上交小练笔后心中总是带有一丝的期盼,就如同期盼收获的农民一样。如果教师只是在上面淡而无味地评上个等第便还给学生,就辜负学生的信任,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写作热情的丧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创作动机,使作文成为一种应付差事的、无趣而无奈的游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我每周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静下心来细致地批阅学生的小练笔。当遇到精彩的文章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写上个大大的“好”字,或用红笔勾出其中精彩的词句,生怕一时的马虎而错过每一个精彩之处;当遇到学生出现难题征求意见时,我总是耐心而中肯地在空白处写下我的建议,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的难关;当学生稍有进步时,我总是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而出现退步时,便会用劝告的语言提醒他......

4、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学生在练笔中难免会出现懈怠、不满、甚至反感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写作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写作水平的提高。

及时的讲评”、“定期的反馈”、“自编作文集”、“小小作家奖”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是我常用的手段。如此,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激励与肯定中津津乐道于提笔和向大家展示自己一周的“成果”。

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6

回顾自己几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作上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吧。

一、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当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孩子们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比如去年我刚接住五二班以后,在师生很陌生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一部分学生心中的恐惧,也就是害怕新老师知道自己的过去,我对全班同学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我很高兴今年能教你们的语文,早就听说咱们班同学脑子聪明,上进心强,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感觉到了,老师不爱打听你们的过去,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现怎样,那已经成为过去,从今天开始,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我的这番看似寻常的话,没想到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因此作文教学是六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想了一些小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与大家交流一下。

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要陆续教给他们,目的是尽快使学生的写作规范化。如:标点的正确使用;

习作正确的书写格式;

如何开头和结尾;

一些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说明方法的使用等。其实以上这些,在课文的学习中都会逐渐的涉及到,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有重点的教给学生,通过文后的小练笔,读书笔记,日记等方式进行专项的训练,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进步是会让我们对写作教学充满信心的。

(一)强化单元作文教学:

每一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与单元学习主题相一致的,我们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在写作方法,表达特点,观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为学生本单元的写作铺好路子。学生再写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些谱了。我在教材单元作文教学中一般是先提前几天与学生一起把写作的任务学习一下,明确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写作材料,写出作文提纲和素材准备。作文课上,先拿出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作文内容,请一部分学生在讲台前说作文,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师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要求。学生成文后,再通过小组间互相修改,有时也会全班性的交流学生的成文。最后,往作业本上誊抄前强调书写和作文抄写方面的注意事项。这样通过几个阶段的交流,学生间的互通也带动了一部分作文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看似麻烦,其实形成习惯以后,学生能熟练的自己完成细节方面的工作,教师负责协调,处理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强调注意事项等。【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5篇汇集】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5篇汇集。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我再因势利导,根据单元训练题材多方位练习,如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让学生在即将小学毕业时给母校的校长或老师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为了使学生多练笔我一连布置两篇习作,分别写《给母校校长的一封信》〉和《给老师的一封信》〉。再如第四单元让写难忘的…我根据写作要求让学生在一周内分别写《难忘的一个人》《难忘的一件事》《难忘的一堂课》,然后从中选出写得最出色的一片誊写在大作文本上,长期的实践告诉我,通过这种方法的单元习作练习不但避免了学生习作的千人一面,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进行作文系列化训练

想提高作文水平仅靠教材上的单元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系列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又一有效办法。

1、生活中的作文训练;

如新学期刚接住新班,师生都不太了解,为了尽快了解学生,摸清他们的写作水平,我特意制定了一些新的班规班纪,定下总题目,《瞧,我们的新学期》然后分别以《我们班的变化》《我们的新班主任》《新学期新打算》为题进行系列习作练习。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新学期的变化写自己的感受,写好后从中选出几篇特别出色的文章在全班同学面前范读,结果通过这项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是我很快摸清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以便今后有的放矢的进行习作辅导。

在生活中善于抓住一些重要日子进行习作练习。如在学生过生日时,布置一道作文题回家询问父母自己出生前后的故事及名字的故事,然后把自己从父母那里了解到的写下来。这种习作练习不但起到了练笔的作用,而且还是学生通过从父母那里的了解,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从而进行感恩教育。

平时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如足球比赛,广播操比赛,六一儿童节文艺比赛,书画展览,报告会,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练笔机会,学生都参加啦,我们只需要稍加指导,学生就能写成一篇很好的文章。

另外善于抓住天气的变化进行写自然景物的写作训练,如春天到了,让学生在上学路上留心春天的变化,然后教师再指导抓住春天的特点写一篇<<美丽的春天>>,同样方法可以练习夏天,秋天和冬天。还可以在有雾的天气,下雪时让学生观察,然后通过上网或查资料了解,教师再做适当的点拨并写下来,这样写出的文章肯定比坐在教室里凭想象写出的要生动。

2、不同题材习作系列训练

小学阶段作文题材比较单一,一般以写人记事为主,还有读后感,活动,简单的应用文,如书信,建议书,留言条,请假条等,还有一些想象的作文,如我的梦,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会克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强化层次系列训练。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经验梳理 篇7

一、课堂提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 引人入胜——增加课堂学习的吸引力

高中语文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的课程, 它具有广泛性、优美性、复杂性等特点, 作为母语, 每个学生从小开始都在接触着语文, 在学生生活中一直处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很多同学博览群书, 到高中时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阅读量, 因此, 在高中语文课上教师首先要把握的就是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问题。

高中的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文章, 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充满着一代伟人的宽阔胸襟, 感伤细腻的《再别康桥》道出了徐志摩的依依惜别, 辞藻华丽的《滕王阁序》词义兼优, 使人赞叹……这些优美经典的文章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凝聚遗留下来的耀眼瑰宝, 一篇篇的文章如珠玉般, 读来心生敬仰、升华灵魂。教师在教授高中语文课的时候结合教材中的散文、诗词和典故, 娓娓道来, 恰当好处之时就冒出一个问号。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沁园春·雪》的时候, 先讲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在“稍逊风骚”之处点出:这些青史大亨, 为何还是有所不足呢?这样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带着问题去进行下面的学习。

(二) 切中要害——确保课堂提问的准确性

语文的特点是包容性、广泛性和多角度性,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的学生每天在阅读大量的文章, 但是语文的成绩却并不理想, 许多学生为此而苦恼。其实, 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来说, 基础的拼写和造词是可以固定不变的外, 其他许多的问题答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不仅要提起学生的兴趣, 还要切中学生的学习弱点, 有的学生习惯了背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 一出口就是标准的机械式的回答, 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弱点, 有针对的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的思考问题、组织语言回答的能力。

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荷塘月色》的时候, 作者由于心情不佳, 遂散步于荷塘之畔, 在荷塘的安静的氛围、淡淡的胧月、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点缀在墨绿的叶子中间的荷花这样的环境中, 作者的心彻底的安静下来, 内心一片平静。教师可以就这篇课文提问学生, 朱自清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你最喜欢哪一段的描写, 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要借鉴参考书, 就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并不明白朱自清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感觉, 只是从参考书上背下来的参考答案, 用自己的话回答就可以使学生们展开想象, 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

在学生们掌握比较薄弱的多音字和词组方面, 教师可以采用集中练习的方式编写练习册,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比赛, 激发学生学习的活跃性。

(三) 引经据典——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高中语文课的开展必须增加更多的课外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见闻,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提问后根据所提问题的背景进行延伸, 讲解问题背后的一些有趣的典故, 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讲课目标:开拓学生的眼界,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我们的语文是神秘的尧舜禹, 是霸临天下的秦始皇, 是长戈击敌的汉武帝, 是民重君轻的唐太宗;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城, 是长安的一片月光照着万户的捣衣声, 是大漠孤烟, 是夜泊秦淮;是路漫漫其修远的《离骚》, 是有朋自远方来的《论语》, 是二十四正史之首的《史记》;是东坡的大江东去, 是幼安的醉里挑灯看剑,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太多的经典可以列举, 太多的优秀诗篇可以借鉴、引用,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做好备课工作, 在提问后穿插着典故及背景的讲解, 达到增加课堂提问趣味性的目的。

(四) 放飞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

高中语文课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之上,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下的学习, 开拓眼界, 多看多思考, 放飞思维,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几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书籍,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 并跟学生作读书感受交流, 分享阅读的快乐, 讲解阅读的技巧, 带动语文学习的热潮, 这样学生在语文课的课堂提问上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作出好的回答。

二、总结

正中肯綮、富有趣味的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学习欲望,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上的提问不仅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办法, 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习的效率更高, 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师不应一直扮演课堂上的主演而应做课堂上的导演, 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演,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与进来, 这样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摘要:正中肯綮、富有趣味的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学习欲望,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上的提问不仅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办法, 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习的效率更高, 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师不应一直扮演课堂上的主演而应做课堂上的导演, 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演,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与进来, 这样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材料作文;高效教学

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有着新的要求,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加强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优化教学策略实施,就对学生的语文作文成绩提升有着促进作用。

一、初中语文材料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教学情况来看,在诸多层面上还存在着问题,主要体现在作文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强,这是由于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中考的压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老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还没有全面化,对作文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指导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以及无规律性。

再有是作文教学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在实际作文教学的模式上比较单一化,学生在学习中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高的,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受到中考的压力,就没有对作文教学充分重视。在作文教学的模式上相对比较单一化,不管在作文的练习还是作文考试,学生对作文的写作都没有多大的兴趣,呈现出了谈作文色变的现象,这就和教学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不科学,比较缺乏新意,所以学生很难提高学习的兴趣。

另外,初中语文材料作文教学中老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基本是把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愿传授,不能有效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激发。由于教学理念层面的落后,使得学生不能及时地对作文的写作思路打开,逐渐降低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语文作文的写作水平提高上就有着很大的难度。

二、初中语文材料作文高效教学措施实施

对初中语文材料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要从多方面考虑,并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重视,只有结合学生的发展实施措施才能保障高效教学效果的呈现。笔者就实际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措施。

第一,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教学优化策略实施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以及正面的评价,让学生先对作文写作树立起信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良好轻松的学习气氛,这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才比较有利。教师要有将严肃的教学课堂转变为轻松的课堂的能力,注重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对于比较优秀的作文要能注重表扬,针对每个学生写作中的优势要予以肯定,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样学生的学习水平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第二,材料作文的教学重点是要能对材料的内涵准确把握,这就需要从几个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先是审题,要能对问题的主旨得到充分重视,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基础前提,在材料作文内容上有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针对文字材料要能对文字的含义进行理解,图片材料就要能够读懂图片隐藏的内涵。审题过程中就要能对材料的主旨找出来,使之形成话题,围繞这一话题进行展开叙述。

第三,材料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作文教学模式的优化充分重视,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当前的教学比较注重改革,所以面对这一发展形势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也要能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课堂组织模式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将材料中所隐含的主题找出来,对写作的角度以及方向等可以进行积极的讨论。写作完成后小组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评判,然后进行修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小组每个成员的表现要能详细观察,在之后的评价过程中将学生的表现归入到作文写作的评价当中,鼓励学生的作文学习和写作的效果。

第四,教师在评价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能进一步的优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文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认真地写好学生的作文评语,对学生的劳动果实要充分重视和肯定,及时地表扬学生,通过发展的目光来看待学生的进步。教师也可通过分数激励的方式将其价值功能和手段功能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打分不能过低,要敢于给学生高分,让学生对作文写作能够充满信心,这对学生的今后作文写作的信心树立也有着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材料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要求教师能够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做好表率作用。只有在师生的关系融洽基础上,通过对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才能对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此次主要从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教学现状以及优化两个重要层面进行的理论研究,希望这次努力能为实际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绿茂.“用”“识”互补,提高中职语文教育的实效性[J].成才之路,2014(22).

[2]何梅.有效的作文教学之我见[J].成功:教育,2013(1).

语文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9

保安中心校卢苏平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作为初中语文组的代表,在此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教研收获,我倍感荣幸。我的成长,首先要感谢语文组的前辈和同仁们。是你们,为我铺垫成长的平台;是你们,为我创造学习进步的机会;是你们,为我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当然,我更要感谢保安中心校这个辉煌的舞台,感谢学校的领导,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

回忆我的教研之路,有以下三点想和领导、老师们汇报:

第一:广泛阅读,创造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读书——是丰富知识和理念的“源头活水”,不仅是为人师者的发展所需,更是教师的职业尊严所系。

语文教师就要以自己的儒雅、神韵、气质、魅力、领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以自己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和学生进行心的交流,美的引导,理的启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书看得多了,在文学里浸润时间长了,文化积淀就厚实了,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

海里自由遨游,从平庸走向杰出。我的语文教学观,就源自于有一次我向教研室胡坤玲主任请教,她向我推荐了王尚文教授的《语感论》,我读完后进而又读了韩军的《新语文教育思想》、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系列书籍,并最终确立了自己言语教学语感中心说的语文教学观,成为这种教育思想的坚定践行者。

二、潜心研究,让智慧开花。

同样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的教研之路,是我的指导老师——卜绍庭校长亲手带我上路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命题,要求我全部原创,并且逐字逐句一一点评,包括标点符号,让我深刻明白了原创、严谨、人文关怀等诸多命题的原则,命题水平迅速提升,逐步形成了自己“每道都原创、每次都突破自己”的命题风格。

三、不断反思,创新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而,他提出“经验 + 反思 = 成长”的教师成长模式。

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对“缺憾”的思考,就是反思。反思

教学中的得与失,反思学生的亮点与问题,反思突发事件处理的灵活度,反思教案的完善与改进„„把反思记录下来,即使只言片语,也是日后创作论文的重要灵感源泉。我的好些文章,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认识到: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思考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我相信,读写不断,思考就会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就会不断。虽然我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比如,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还没有发表过著述,还需要不断努力。

希望获得语文组前辈和学校领导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希望可以为重庆一中的辉煌增添一份绵薄之力!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材料 篇10

我叫◇◇◇,在教学一线已工作了十六年。十六年的教学生活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的酸甜苦辣,也让我总结了一点点自己的教学经验,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在语文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总是会让人受益终生的。同样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当前的语文学习成效,甚至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影响。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尽可能多地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开拓的无限空间。据此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以课内学习为轴心,向课外延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并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影电视和参观游览等习惯。此外,还注意让学生养成有目的的阅读,边读边思考,专心阅读,随时翻检工具书等学习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的课堂教学有启发性、自主性、开放性,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他们都能在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因为我知道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语言积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有不同的侧重,如引导学生对字词、古诗、名言谚语等方面的积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让他们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四字词语摘抄下来。引导他们学会积累。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我还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首先,我们在班级图书角里放臵图书架,动员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班级图书架上,推荐给同学们,以便和大家一起分享,还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谈阅读体会和感受等等。

语言的积累不能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掌握,在运用中记忆。在课堂里,我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同时我还围绕“日积月累”这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准备好词佳句摘抄本,设计语文小报,经典导读手抄报、古诗配画、开心小练笔等,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和习惯的养成,他们的语言丰富了,这在他们习作中有明显的体现。孩子们很喜欢些活动方式,现在不少同学在家里也自主创设一些积累库,还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读。《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方向,即通过以读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文章充分地朗读,这时可以不求甚解,但一定要读足读够,在尽情的朗读中达到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体悟。在这基础上再进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这时把理解与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读启悟,以悟促读,在理解的基础读得更深刻,更有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读的方法也是要有所考虑的,我常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欣赏地读、陶醉地读、自由自在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得更加精彩,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语感的外化、情感的升华、审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飞跃。

课堂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因为我知道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化,不能只说“是”和“不是”“对和不对”。课堂上,我对学生的上课表现一般都是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你给杨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你为同学带了个好头;你的想像真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等等。如果学生-2-

答问有偏差,我会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而不是简单地给以否定。我观察到,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都更加踊跃。

对学生的评价有时要委婉,有时要严肃,有时要热情,有时要直言不讳。富有感染力的评价才会真正产生激励性的效果。孩子们的表现常告诉我,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

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篇11

一、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坚持

1.思想上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任何事情,思想认识总是最重要的一步。

首先是要认识语文、重视语文。

《红楼梦》里有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认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作文就是做人。做人做得对,那么他读别人的文章就容易懂,写出的文章也会有正确的观点,能够让人认可。

其次要让学生重视语文。

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学好语文,直接的好处是语文能加分,间接的能帮助学习好其他科目,读题、理解题意能力能提高,再间接,以后面试、工作、生活都有好处。

最后要让学生相信老师。

孔子《学记》里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他就愿意听你的课,如果他没有考好,他会觉得对不起老师。特别是语文这样不太受重视的学科,老师更要努力关爱学生,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喜欢语文课。

让学生喜欢老师、相信老师的方法应该有很多,我首先是用“坦诚相待”和“充满自信”的方法来影响学生。一般我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相信老师,有点像信佛,信则灵;如果不信,怎么都不会灵。

2.行动上坚持

(1)常规要求:

课前预习、预备铃之后必须读书;上课听课,认真思考、回答、记笔记;课后巩固,做同步练习,报纸,读背积累;每天练字几分钟。

①背书的重要性。

语文界的老前辈张志公先生早就指出:“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背诵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会背书就是记忆力好,记忆力好就是聪明。

②看课本,读课文的基本要求。

心中有大局,眼中有细节。大:指教材目录,文章题目;小:指字词积累,课文背诵、默写。要坚持检查督促。

③一般练习的基本要求。

独立认真做,可以翻工具书,翻课本,重点是研究答案,可以只写要点,不准照抄答案,偶尔检查提问。考试考做过的题目。

④作文训练。

写周记,自由写作和布置要求相结合。批改有详略,读、评、展示是重点。

(2)应对考试:

考前指导复习及应试方法;考后查看、分析学生试卷,评卷,教师反思,学生反思。

查看:纸质阅卷后,本班试卷我会反复翻看几遍。网上阅卷的情况我更会比较各种数据,分析得分、丢分情况。

评卷:在评讲试卷时一定会有表扬和批评。

反思:学生反思:要求学生把不该丢的分,通过努力应该能得的分,加到试卷总分上去,这就是下次语文考试的目标。教师反思:每次考试后要分析各种数据。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如演讲、征文比赛,书信比赛,书法比赛,科技创新活动(调查报告类)。

二、高三语文复习

1.高一、高二穿插学习(提前复习部分专题)

文言文、默写:回归书本,每天检查。

病句、成语、诗歌鉴赏、大阅读、作文审题立意。

2.高三前期专题复习(围绕复习资料进行)

高三第一学期进行系统专题复习,第二学期学校要求4月10日之前完成第一轮复习。

3.高三后期综合复习(综合卷)

第二学期基本就进入了综合复习,综合卷。

4.考前半个月冲刺复习

除了综合卷,最能抓分的基础知识要反复练习,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第四轮了。默写要保证不丢分。重点文言虚词、句式要重新背记,诗歌、大阅读里常考的艺术手法要求学生背记,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要求学生记牢。

三、语文尖子生的培养

我在教学中,好像对本来就是语文尖子的学生花工夫不是很多,不过,这类学生得表扬的机会多,展示的机会多,学习语文的方法对,信心也足;而总分不错,语文如果涨分就可能考名校的的学生,可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1.要有语文能够涨分的信心

鼓励学生,只要试卷没有交出去,就有可能让分数多一分。同样的一个学生,到今天为止,他的能力水平已经是固定的,但是,如果态度不一样,考出来的分数绝对不一样。

2.要有一分都不肯放过的态度

每位学生心里都应该有一份语文试卷:按题目顺序看,小阅读应该不减分,文言文阅读选择题不减分,翻译题可能减2-3分,诗歌鉴赏可能减2分,默写不减分,大阅读减4-5分,基础知识选择不减分,语言表达减2-3分,作文减10分。这样算下来可以得127-130分。

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经常强化他们的得分意识,他们自然就觉得很多分丢得不应该,听老师评卷也会更加认真地弄懂答题角度、思路、步骤,自己做题会对题目、答案更深入地研究,并不断地在练习、测试中去严格要求自己。我们有不少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向老师寻求帮助,这就可以看出他们想在语文上拿分的态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情感交流 篇12

众所周知, 文学用形象反映生活, 给人以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选入初中教材的文学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四大样式。教学时, 教师应以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 为课堂创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情境, 唤起学生的直觉美感,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震动和感染。

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 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 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 丰富多彩的内容, 抑扬顿挫的语调, 富于变化的语气, 引人入胜的语境。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在朗读时就要非常注重节奏语调, 否则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要富于美感,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 以激昂的情绪, 饱满的精神, 奕奕的眼神, 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 声情并茂, “一石激起千重浪”, 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师生浸染于和谐的氛围中, 沐浴在人性的光辉里, 彼此感受到相互沟通的快乐, 感受到心灵契合的愉悦。此情况中, 学生充分发掘思维原生态, 大胆展示心灵自由, 迸发出炽热的创新热情。在这充满创造行为的活动中, 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了提高, 个性得到了张扬, 创新潜能得到极佳的发挥。

我们不妨认真审视一下课堂教学, 沉寂的课堂往往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话语权而显露生机。世界著名教育家保罗·弗德认为, 教育具有对话性, 教学即对话, 对话是一种创造性交往活动。然而, 这种教学中的对话在很多一线老师的眼里就是“教师问学生答”。事实上, 这种机械而单一的师问生答, 只是形式上的所谓言语“对话”, 有其形无其实, 是一种变形的教师独白演出, 学生仅仅充当了课堂教学中的“观众”甚至“道具”角色, 离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对话相去甚远。那么, 怎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对话呢?

首先, 对话教育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也就是说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必须首先做到尊重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 作为生命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 生命的激情就是在受到尊重的过程中得到释放的。在课堂上, 学生能否得到尊重, 决定着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也决定着课堂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与融洽。

如何尊重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来对待, 与他们进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不少教师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我们的学生还是孩子, 需要引导、呵护、批评、教育, 而没有想到他们同大人一样, 也有情感交流、沟通的需要, 也有得到理解、尊重的需要。对话方式的采用, 能够满足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应有的正常的心理需要, 因此, 我们的教师必须放下架子, 学会蹲下来跟学生说话, 学会倾听, 学会商量, 让学生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只有这样, 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激情, 激发学习的信心, 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同时更主动地走近我们的老师。

其次, 对话话题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事先准备的 (预设) , 二是随机获取的 (生成) 。事先准备即教师通过深入钻研教材, 合理把握教材, 从而制订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难点, 以此为导向选取课堂上对话的主题, 引导学生针对这一话题展开对话, 逐步深入, 直到解决教学重难点, 达成教学目标。随机获取即学生在宽松、平等的氛围下, 暴露的个性化思维主张, 它往往不是教师预先所能估计到的, 但只要引导得当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甚至达到教学高潮, 一些公开课上最出彩的往往就是这种话题下引发的高潮。

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交流材料 篇13

一、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不然。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今年,我接手五年级的语文,他们的成绩在全镇来说是顶瓜瓜,但是他们养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习惯,家里依赖家长,学校依赖老师。老师每天都要花许多时间在清理家庭作业上,甚至下午陪同完成。本期开学前两周,每天都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怎么办?下午留吧,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啊?请家长吧,也不是上策呀。于是,我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措施。直到现在,不管什么作业,他们都能完成。

二、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当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孩子们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比如去年我刚接到三,二班以后,在师生很陌生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一部分学生心中的恐惧,也就是害怕新老师知道自己的过去,我对全班同学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我很高兴今年能教你们的语文,早就听说咱们班同学脑子聪明,上进心强,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感觉到了,老师不爱打听你们的过去,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现怎样,那已经成为过去,从今天开始,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我的这番看似寻常的话,没想到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

教育的过程是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我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当然,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识字写字来说吧,学生怎样才能掌握好呢?抄吧。但我认为“抄”不是最好的办法。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只要你会写了,就不用反复抄了。你不会写那就只有抄,而且加倍抄。孩子们都不想抄,所以就必须动脑筋想办法巧记。到了高年级,生字新词的教学根本用不着你去操心了。当然,也少不了点拨、检查。

四、有效的进行习作教学

1、生活中的作文训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是写暑期见闻。写之前我就想:这些孩子们,每天就在家里,见识有限,怎么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啊?于是在习作以前,我用一节课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说说暑期中的经历。这一说啊,还真让我吃了一惊,他们有到云南的、有到杭州的、有到广州的......他们见识了高山、平原、大海、风景名胜,经历了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这一说,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习作的信心,效果当然不错了。

2、不同题材的习作训练。

在教学写人的文章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从写自己开始,再写亲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写熟悉的人,如老师,同桌,最后练习写不熟悉但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如清洁工,售票员,交警叔叔。通过这样的层次系列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写读后感时,我首先把写读后感的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在课内外经常练习。今年暑假,我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读一本古典著作并写读书笔记。孩子们都做得很好,有摘抄、感悟、疑问、想象。尽管比较肤浅,但我觉得收获还不少。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去年刚接手五年级后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孩子们好奇的问:“老师,什么是手抄报啊?”可见他们实践的太少了。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把版面设计、主题设置、题材搜集、内容展现等渗透给学生。本期的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我要求学生用绘画、书法、手抄报的形式汇报自己的收获,效果还真不错。

上一篇:秋意的句子下一篇:2电子工艺实习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