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2024-09-06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精选8篇)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篇1

第三产业是除农业(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二产业)以外其它行业的统称。包括了流通领域、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领域,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领域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领域。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高度重视。

“十五”期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潜在需求更大,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将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十五”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进一步确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发展重点,统筹协调各项政策,解决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一、第三产业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迅速提高,使第三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也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伴随着人们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流通、重产品轻服务的传统观念的转变,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增长速度加快,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年至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的速度。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上升到的,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教文卫等传统行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幅,金融保险、旅游、信息、广告、咨询、房地产等新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各类为人民生活服务的行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和乡村,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群体。

“九五”期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需求不足等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有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开拓消费市场,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九五”前四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增长率出现了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的可喜局面。“九五”计划确定的第三产业发展目标都可如期实现。第三产业从总量和结构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增长速度加快,结构趋向合理。具体表现为:

一第三产业保持较高增长。

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餐饮业、旅游业和家政服务等服务业;落实国家有关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强了对全省各地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工作,通过制定规划,引导第三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制定和执行法规,加强市场监督,维护了第三产业市场秩序。这一切,都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虽然我省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全面发展,但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我省第三产业总量小,水平低。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虽然我省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不低,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发达省区相比,速度和比重也不低,但总量和发展层次却远远低于发达地区,这恰恰反映了经济发展落后。

一、二产业总量较小,加之第三产业基数较低,从而导致三产比重较高,速度较快,并非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高于全国水平。二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同一、二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协调。特别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交通通信等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发展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出来。三是地区间第三产业发展很不平衡。大城市第三产发展的水平和层次相对较高,中小城市明显相对落后,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第三产业还处于初始阶段;四是第三产业的许多领域中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传统体制和机制尚未破除,市场竞争机制发育不足,经济效益不理想,市场秩序和规范亟待建立,市场管理和监督有待加强。这些都是“十五”期间我省第三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十五”第三产业发展环境和趋势

“十五”期间,甘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推进,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始实施。这一切都将为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需求和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产业将不断成长,围绕生产过程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各类服务会明显增多,特别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层次从吃、穿、用向住、行方向转移,并进一步发展到文娱、旅游、健身、保障、教育等领域。商品在进入消费过程中对服务业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将持续增加,而且在质量上将显著提高,服务性消费的内容和形式将日益增多,与居民消费和提高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将得到较快增长。

第二,我国即将加入,这将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放宽,对第三产业领域的冲击和影响将会很大。首先,国外资本将进入电讯、金融、保险、证券和许多专业性服务业领域,必将加剧这些行业的竞争,若充分利用好这一机遇,将会变冲击为动力,成为我省加快开放,加大利用外资投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其次,关税的降低和限制的减少,也将促进我省纺织等行业的出口贸易。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将是我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大好机会。

第三,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进度的加快,基础性第三产业将持续发展。世纪初,国家将着力于西部大开发,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这势必会促进我省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西部开发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必将带动邮电通信业、仓储业和各类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资金投入的增加,客观上要求提供大量的生产资料、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性服务,这将促进与社会生产密切联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四,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要求,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迅速发展。我省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发展潜力较大,随着全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省科技与经济在市场求得结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需要科研应用和技术开发,这将促进以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第五,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如内外贸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各种经纪代理业、保险业、社会保障及福利业、社会服务以及与社会管理有关的一些行业,将迅速向前发展。

总体来看,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必将加快,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吸纳劳动力作用加强,是今后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趋势。

三、“十五”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解放思想,把第三产业作为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必须加快发展的重点产业来对待,按照稳定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总原则,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既要统筹规划,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更要考虑到第三产业特别是其中的新兴产业可以适当超前,进行跳跃式发展,从规模和水平上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上适度超前。

——深化第三产业领域的改革,发挥市场在第三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放手发展集体、私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充分利用我国加入的良好机遇,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紧迫感,优化第三产业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改变第三产业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方式陈旧、缺乏竞争力的局面,形成适应现代第三产业发展潮流的企业组织结构。

——以产业化为方向,合理划分第三产业中公共服务领域和适宜产业化经营的领域,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后勤服务社会化和社会事业的产业化。

——正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城乡差别大,城镇化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的现实,在发展重点和布局上,因地制宜,选择突破口,改变以往发展中追求平衡和面面俱到的思路,力争第三产业在总量和水平上有较大的突破。

(二)发展目标

根据“十五”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内部结构和地区布局更趋合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大幅度增多,从业人员比重有较大提高;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在第三产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形成比较完善的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化范围进一步扩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第三产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公共服务等基础性第三产业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把旅游业力争建设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资产评估、业务代理、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第三产业对一、二产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增长的支柱。

——“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到××年按年价格计算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目前的提高到。

——“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明显增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平均每年增加万人,到××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

——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到××年,使金融保险、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加快第三产业领域的产业化步伐,提高第三产业市场化比重,第三产业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市场化,使市场化经济运行机制在第三产业领域逐步建立起来。

(三)发展重点

“十五”期间,考虑我省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落后,发展层次不齐等因素,我省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和次序上,首先要加快基础性第三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创造条件。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其次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金融保险业和科技教育;三是积极发展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

四、主要行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交通运输业

以铁路复线、改造提速和高等级公路建设为重点,以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铁路、公路网、机场和油气管线建设,逐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以铁路为主骨架,公路为主脉络,包括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在内的路网布局结构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相辅相成、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先进的开放型、多层次综合立体运输网络体系。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篇2

长期以来, 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 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西部地区。从人均GDP看, 1991年以来, 除一些特殊年份外, 西部只占东部30%多一点。1985年, 东、西部二个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1.96%、18.35%, 到2005年, 差距进一步扩大, 比重分别为59.52%、16.99%。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联系, 东、西二大经济地带的区域产业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达, 占GDP比重逐年增加, 从1991年的79.8%增加到2004年的89.2%;而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增长速度虽然也较快, 但其基数小, 在全国的份额有限, 第一产业的比重总体上还较高。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消费水平的提高, 东部工业经济结构得到同步调整, 工业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保持在45%以上。在东部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 以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很快, 在GDP中占有相当的比例。2004年,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更是高出东部7.6个百分点。从表面看, 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 但并不意味着其产业结构程度的高级化, 而是因为工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不发达、社会生产比较落后而形成的。西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 两地区均以传统的流通和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为主, 为现代工业服务的金融、通讯和信息产业相当薄弱, 现代化水平不高。而从东、西部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来看, 东、西部地区的投资收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下面就2006年的资料建立动态规划模型并加以分析。

根据东、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xi和生产总值yi的有关数据以及数据点的分布情况, 选择曲线y=aebx与之拟合。利用线性变换可得y'=a'+bx, 其中y'=lny, a'=lna。再利用公式undefined。就可以得出x与y之间的关系。

设东部地区固定资产在第i (i=1, 2, 3) 个产业的投资为xi, 生产总值为gi (xi) 可得函数关系如下:

为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c时, 应如何分配投资数额才能时国内生产总值最大。

求x1, x2, x3, 使

且满足约束。把问题划分为3个阶段, 每个阶段只决定对一个产业应投资的金额, 决策变量为xk (k=1, 2, 3) 。令状态变量sk+1表示可用于第1到第k个产业投资的金额, 则有:

s4=c, s3=s4-x3, s2=s3-x2, s1=s2-x1

即状态转移方程为:sk=sk+1-xk

令最优指标函数

求解此动态规划方程可得最优解x*1=0.x*2=0, x*3=c

最大值为maxz=0.14+736.58e0.000671925c

设西部地区固定资产在第i (i=4, 5, 6) 个产业的投资为xi, 生产总值为gi (xi) 可得函数关系如下:

为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c时, 应如何分配投资数额才能时国内生产总值最大。

从模型的解来看, 当投资额为c时, 若东部地区将资金全部投资于第三产业将获得最大收益。而西部地区将资金全部投资于第一产业将获得最大收益, 并且东部地区的收益大于西部地区的收益。由此可以看出东、西部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 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达国家, 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 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就业在发达国家持续上升, 尤其是在二战之后, 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已趋于成熟, 并开始迈进所谓“后工业化社会”。我国东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虽然快于西部地区, 但是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 我国第三产业相对滞后, 第三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较低, 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而且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比较低。与我国第一、二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的纵向比较,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自1978年到1997年, 20年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 无论是上升还是波动变化趋势都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20年间, 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可见, 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之中, 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西部地区要跟上全国调整的步伐,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从动态规划模型结果分析来看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远低于东部地区, 同时从投入资金的效益来看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投资收益也低于东部地区, 这与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组织管理、思想观念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更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为标志, 即所谓工业化阶段;第三个阶段以资本和劳动力大量涌入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为特征, 即现代化阶段。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 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任务, 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 保证社会安定。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又是一个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国现在一年的犯罪率高于建国后十年的犯罪率, 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结构, 使三个产业的布局更为合理, 才能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才能使全国经济发展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协调。特别是西部产业结构不合理, 投资收益远低于东部地区。就东、西部地区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有关数据建立动态规划模型, 并进行了分析, 提出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使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只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才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动态规划,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彭连清.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区域转移趋向[J].经济纵横, 2007 (6) .

[2]龚飞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结构调整有什么重要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12) .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仁寿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1 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1 第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第三产业发展很快,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到2007年底,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6420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8.6%,比2006年307578万元增长12%。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从事第三产业人员也进一步增加。200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20.39万人,比2002年的11.60万人增加了8.7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由 2002年的15%提高到2007年的30.63%。充分体现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效应。

1.2 第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各业并举的产业

我县第三产业行业发展以传统行业为主体、新兴行业为先导,门类比较齐全,各业并举。作为传统的与人民关系最密切的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是我县最大的第三产业传统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我县第三产业中,传统的理发业、摄影业和日用品修理业继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旅游服务业、娱乐服务业、租赁服务业、房地产业、融保险业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仍以传统的商贸业为主,而现代新兴三产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很大。

2 我县第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还较低。

(2)第三产业结构尚不合理。

(3)统计力量薄弱,难于全面反映的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2.2 存在问题的原因:

2.2.1 对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扶持政策不到位

尽管各级已经认识到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但是,对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产业对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等重要作用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2.2.2 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和城市化水平不高

第三产业是个服务业,一产、二产发展不快,城市化推进速度慢,三产就缺少服务的对象,就不可能加速发展。由于我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以及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而很少产生对服务业的需求;一些乡镇的工业以民营工业为主,虽然机制较活,但由于布局分散,工业企业缺乏规模效应,从而使得工业生产对服务的需求很少,因此工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推动力还不强。

2.2.3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空档

传统行业增长趋缓,新兴行业崭露头角。国有流通业、金融业等增长乏力甚至亏损,使传统服务行业支撑三产发展的速度趋于缓和衰弱。

2.2.4 营销观念匮乏

一是缺乏先进的营销手段。不少商家并没有真正理解商业文化深刻的内涵,市场策略总是常规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徒有其表的形象策略。二是传统的百货零售业方式没有改变。我县诸多商家千店一面,没有大步向连锁超市、仓储商场、便利店、专业零售商店、复合商场等新型百货业态扩展。

3 发展我县第三产业的建议和意见

3.1 抓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认识

在政策上、舆论导向上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放手、放胆发展第三产业。要进一步明确我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按照全面建设小康仁寿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第三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的方针政策,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促进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3.2 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明确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努力实现我县第三产业总体发展目标。二是借鉴外地经验,建议县政府设立第三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项目和重点三产企业,以发挥政府对发展三产的引导作用。三是加强第三产业统计工作。要借鉴某些地方的作法,健全第三产业统计网络。各级统计和第三产业管理部门应负责抓好各部门、乡镇、街道及基层单位第三产业统计网络的建设工作,形成较完善的第三产业统计工作体系。

3.3 继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3.3.1 工业快速发展是第三产业扩张的基础

首先,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需求;其次,工业发展了,积累了资金,可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资金,使其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再次,工业化不仅为社会创造日益丰富的财富,而且为第三产业提供先进的生产手段,促进第三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与工业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工农业生产的生产力水平。

3.3.2 城市规模是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基础

首先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体系以及各类经济小区的建设,以便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和基础载体。

3.4 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推动第三产业内各行业协调发展

(1)优化发展交通运输邮电业、商贸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这些行业是我县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65.20%,对我县第三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重点是调整优化其内部结构,引导其走内涵发展道路。

(2)大力发展新兴行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当前我县新兴行业的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加快发展技术服务业、计算应用、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别是要优先发展信息咨询产业。信息产业已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美国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现已超过70%。因此,当前要加大发展信息咨询业的力度,使其渗透到三大产业的各部门、各领域,促使信息产业与其他非信息产业走向互动式发展轨道。

(3)大力发展卫生、体育、教育、科技事业,特别是科技和教育事业,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我县近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不提高全县人口的素质,就体现不了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仁寿,最终要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4)加快发展旅游业。近年来,随着我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和提高,以及假日经济的出现,为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要加大黑龙滩开发的力度,配套开发仁寿大佛、虞公陵、奎星阁、仁寿大佛、宝飞小峡等景点,实施天仁公园的绿化美化工程,启动二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形成仁寿“一滩一佛一陵一峡一园一山”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3.5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方面,我县各乡镇发展第三产业要以发展服务业为重点,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以带动周边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要以流通部门的第三产业为重点,努力提高农业科技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处理好农工贸和农工科的关系,增加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从而促进农村生产的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3.6 制订政策,改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奖励办法 篇4

自《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政〔2018〕219号)实施以来,奖励措施有力,政策落地精准,工作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加快促进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对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奖励办法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一、奖励范围

对我县当年新增和现有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及入驻正统网的电子商务企业予以奖励。

二、奖励标准

(一)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

1.对当年新进入统的批发、零售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工信商务局、三产办)

2.对当年新进入统的住宿、餐饮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工信商务局、三产办)

3.对现有的限额以上的批发企业当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及以上、8000万元及以上且增幅15%以上的入统企业,分别给予5000元、1万元、1.5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工信商务局、三产办)

4.对现有的限额以上的零售企业当年销售额达到700万元及以上、2000万元及以上、3000万元及以上且增幅15%以上的入统企业,分别给予5000元、1万元、1.5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工信商务局、三产办)

5.对现有的限额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当年营业额达到350万元及以上、700万元及以上、1000万元及以上且增幅10%以上的入统企业,分别给予5000元、1万元、1.5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工信商务局、三产办)

(二)支持服务业发展

对当年新进规模以上的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于现有的交通运输、仓储、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当年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1500万元及以上、3000万元及以上且增幅15%以上的入统企业,分别给予5000元、1万元、1.5万元奖励。对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当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800万元以上、1500万元以上且增幅20%以上的,分别给予5000元、1万元、1.5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工信商务局、三产办)

(三)支持电商产业发展

与省外电子商务知名第三方平台已签订服务协议并支付服务费用,且B2B网上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或B2C网上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给予不超过平台服务费50%的补助,单个企业年累计不超过2万元。以上奖励只针对已入统的电商企业,入驻正统网的电商企业转为限上商贸入统企业的按照限上商贸企业标准进行奖励。(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工信商务局、三产办)

(四)制定第三产业入统企业法人代表子女择校入学政策

入统企业法定代表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可自行选择一所学校入学;企业外聘的高管(副总经理以上)、高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以上)、高学历人员(硕士以上学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享受城区片内生同等待遇入学。(责任单位:县教育局、三产办)

三、工作要求

(一)县财政局、工信商务局、统计局、三产办等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指导限下企业和规下服务业努力达到限上和规上标准,及时按统计制度规定,上报限上企业和规上服务业;

要积极引导一定规模的个体经营户注册为法人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共同营造加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和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

(二)各三产企业(单位)要按统计制度政策规定做好统计台账及联网直报工作。

(三)以上优惠政策以统计入统为准,由工信商务局、统计局、三产办核实后实施奖励。

(四)新入统企业增长要依据第三产业重点行业目标任务实施,切实将企业做大做强。

(五)除文件中规定可同时享受省、市、县奖励外,按就高不就低原则执行,不重复享受。

四、申报流程

(一)申报材料

申报当年新入统奖励的企业,需提供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以上材料需加盖企业公章。

(二)其他要求

洋墩乡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5

各位领导:

经认真调查、统计,现将我乡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第三产业基本情况

我乡第三产业经过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截止2014年上半年,全乡共有个体工商户,合作社等法人单位288个,从业 450 人。

(一)第三产业特点

1、批发零售业领先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乡具有批发零售业 15 个,从业人员 55 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 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40%。批发零售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商贸行业,有效解决了农民增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2、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乡交通运输从业人员 50 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1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10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我乡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拓开了发展空间。

3、住宿及餐饮业遍及城区,2014年,全镇有此类企业 15 个,从业人员 45 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 10%,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 15%。

4、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和娱乐业逐步形成,我乡有此类从业人数 300 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 62%,占第三产业的 35%。

(二)第三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乡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我乡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 8%,严重偏低。

2、结构上不太合理。我镇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发展,部分行业发展层次偏低,特别是社区服务体系较为落后,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科技发展的行业相对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

3、产业层次偏低,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主要表现在规模小、水平低、素质差,且发展不平衡。从组织形式看,从事第三产业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且投资多限于商业和餐饮业,且注册资金不多;从发展水平上看,规模小、档次低、小打小闹多,高技术、高附加值、有竞争力的较少,涉及新兴产业更少,这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4、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乡有一定量的旅游资源,但旅游等景点因为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差,配套服务不健全形不成产业链,无法对接隔壁乡镇的旅游产业。

5、第三产业中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市场经济知识匮乏,缺乏懂管理、会管理的人才,再加上资金紧缺,使第三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发展,而且由于综合服务业发展缓慢,专业批发市场少,难以形成产销对接。

二、我镇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措施和目标重点(一)发展目标和重点

1、加大投入,破解对接隔壁乡镇旅游产业的瓶颈。

2、立足我乡,生态优美,前后靠近我县工业旅游强镇的实际,厘清思路,对接发展。

3、加大发展速度,大幅度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1、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性的认识,第三产业已成为镇域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有效转移农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第一推动力,只有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速度,才能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镇域经济中的比重,因此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应统一规划,从战略的高度去研究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繁荣经济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使第三产业有重点、有步骤的全面协调发展。

2、营造第三产业发展的宽松环境。是要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经营场所、经营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放宽限制。允许各种形式的资本进入,从投资经营和政策等方面为第三产业企业提供公平和竞争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

3、扩大投资渠道,加快乡镇第三产业投入,支持第三产业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发展,通过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集资、引进外资、政府贴息等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的全社会投入体系,确保第三产业稳定快速发展。

4、突出重点,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增长。第三产业行业

多、门类多、差异大,要从实际出发,实行重点突破,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和社会服务业。在发展商贸流通业方面,要大力推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构建集约便利的现代零售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特色市场,实现大流通带动大市场、大市场促进大生产,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方面,要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多种方式,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逐步健全完善配送体系,在发展和农村服务业方面,要大力发展家政、初级卫生保健、文体健身娱乐、婴幼儿教育寄养、物业管理等服务项目,大力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积极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的经纪人队伍,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

5、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快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继续巩固传统产业的发展。

三、建议和意见

1、加强领导,成立发展第三产业领导机构要把加快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发展形势,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成立乡镇企业第三产业领导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考核监督。

2、加强第三产业统计力量。健全机构,加强力量,改进统计方法,形成比较完善的第三产业统计工作体系,杜绝第三产业统计中的漏报,少报和瞒报等现象。

第三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篇6

为全面了解碧江区第三产业的基本现状,找准制约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区政协商贸流通组组织政协委员对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通过摸底调查、实施问卷、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开展工作。委员们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经济总量保持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增比进位快

,全区地方生产总值(gdp)769495万元,比(下称同比)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411万元,同比增长 8.8%;第二产业增加值284440万元,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409644万元,同比增长19.9%,增加值位居全市首位。

(二)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贡献显现

20,我区第一产业比重由17.7%降至年9.8%;第二产业比重由20的32.97%增加到2012年的36.96%;第三产业递幅最大,比重由年的49.3%增加到2012年的53.2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结构比由20的 13.6:36:50.4调整为9.8:37:53.2;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分别为:0.8、0.7、10.7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 4.8%、33.3%、61.9%。第三产业总税收51959万元(其中地税收入24751万元),占区财政税收的56.94%,其中批发零售业纳地税 1230万元,占地税收入4.97%;住宿餐饮业纳地税1260万元,占地税收入5.09%;金融业纳地税万元,占地税收入8.15%;房地产纳地税13672万元,占地税收入55.23%,是纳地税最大的行业。我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1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6.47%,第三产业成为我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主要力量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三类产业比重变化,是区委、区政府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的结果。

(三)传统主导产业不衰,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实施了“兴工富区、强农稳区、旅游活区、商贸兴区、环境立区”和“三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实现我区经济快速发展。 2012年,我区传统第三产业已成多层次发展态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生产总值40899万元,占gdp的5.3%;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生产总值为58017万元,占gdp的7.5%;金融业生产总值为35815万元,占gdp的4.7%;房地产业25240万元,占gdp的3.3%;文化旅游业正在兴起,产业总量占gdp的4-5%;其他服务业生产总值217328万元,占gdp的28.2%,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生产总值为 26645万元,占区生产总值的3.5%。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等得到发展,新兴产业如网购、居民服务、家政等服务业正在快速发展。从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来看,发展文化旅游业、商贸业是我区的重头戏;其次是发展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等。

二、我区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渡依赖工业,对第三产业重视不够

一是过多重视工业,对第三产业关注少,至今我区没有出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第三产业投入资金少,扶持力度小;三是区委、区政府没有成立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合力去解决。四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传统三产比重过高,新兴产业比重较小。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

一是我区各旅游景点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二是我区公路网普遍存在技术等级低、路况差,农村客运能力不强;运输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是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和水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线路少,运力不足等表现突出;站场建设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场地狭小、功能缺失;投入较少、发展缓慢,乡镇客运站普遍存在等级偏低、设施简陋、功能单一。

(三)集散功能不完善,产业竞争力不强

一是交通集散和景区景点自身功能不配套,体制机制不完善,旅游市场发展迟缓。如九龙洞、梦幻锦江景区经营管理为政府主导,分别为市、区管理,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大明边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慢。二是我区物流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不高;商贸业缺乏规模专业市场,商业中心区规模形成不大,商业发展的特色聚集效应不明显,没有大型购物广场和商业集聚中心,整体竞争力弱,缺乏辐射带动力。

三、加快发展我区第三产业的建议

(一)转变发展理念,营造第三产业发展氛围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第三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区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充分认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及作用,按照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把发展三产放到与一产、二产同等战略位置来抓,实现“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目标,推动三产有重点、有步骤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成立区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区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区商务、旅游、交通、住建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建立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抽调专人办公,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和指导全区第三产业发展。三是夯实农业基础,巩固工业基础,农业对第三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要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工业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注入资金,使其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四是要加强管理,调整布局。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健全第三产业管理体制,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确定发展方向,调整布局和结构。五是抓好规划,做好二产、三产同时推进。随着我区工业企业的不断扩大,二产的发展速度加快,政府应着力抓好三产的整体规划,做到三产与二产同步推进。

(二)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我区尽快出台第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20原县级XX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按照不同产业的划分在税收减免、征地、用电、用水、融资等方面制定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在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扶持性政策的导向性作用,适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扶持范围,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鼓励三产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二是加大要素投入。将政府性投资向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和骨干项目倾斜,对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且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鼓励社会投入;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专项发展基金。

(三)完善文化旅游集散功能,推进第三产业持续发展

以文化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把我区打造成集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一是建设川硐新区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旅游集散、咨询服务、旅游展示、旅游街、手机网”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于一体旅游服务功能,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租车、游览、住宿、餐馆、购物等业务合作关系,打造集游客交通集散、旅游信息咨询、旅游接待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积极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推动商旅互动。二是成立碧江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投旅游集团公司、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整合中南门、锦江及其他旅游资源,采取政企合作开发旅游产业;制定《碧江区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暂行办法》、《关于旅行社组团到碧江区旅游景区门票优惠及奖励政策》。三是加大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快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六龙山环形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旅游特色乡镇,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开发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以国投公司为主体,民营企业入股的形式,以锦江为核心品牌,重点打造锦江旅游开发、东山中南门古城旅游项目,打造旅游目的地。将梦幻锦江与九龙洞、大明边城用“一票通”捆绑在一起,打造我区城市旅游黄金线。四是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重点扶持一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较快的企业发展壮大,加大科技含量高,形成企业集群项目建设,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抓好民族风情园文化创意品牌和大型品牌会展,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深度开发我区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使文化产品中注入 “红色文化”、科教基地”等。

(四)抓好规范管理,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加强规划管理,促进我区商贸布局调整。按照“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总布局,重点强化对各条特色街规划、指导、管理,使网点设置趋于合理。一是通过物流协会整合物流资源,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纵向联系、横向沟通的工作网络。二是加快市场升级改造。重点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特色市场,推动商品市场从商品集散地向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加快传统农贸市场向连锁生鲜食品超市升级。重点是加快推进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建设,加快汽车产业园、川硐新区五福新城和灯塔工业物流园区建设,打造XX区商业特色街,提升中心区的功能和辐射力。建议延伸大十字至小十字步行街到北门口,增加便水门至五完小步行街,建立休闲特色街,着力改造大十字和小十字购物中心。加大“万村千乡”的乡镇网点建设,逐步培育多层次的商业结构级次和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市场。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新兴网购业务。完善商业特色街购物、旅游、观光、休闲的综合服务功能,建立朱砂原始矿石、六龙山竹笋等特色旅游产品大型批发市场,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三是大力发展住宿餐饮。按照“催生一批,培育一批,做强一批”的思路,建设特色饮食休闲娱乐一条街,形成多风味、多品种的餐饮品牌(如碧江“一锅羊”等),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动茶楼、酒吧、咖啡馆、自助ktv等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四是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多项服务功能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和连锁便利店,推动社区服务业的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推动新兴计算机、维修业、家政、信息咨询等服务业有序发展。

改善供求结构,保障房地产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定期与房开企业交流沟通,帮助企业摸透市场趋向,多开发中低价位楼盘。鼓励房开企业运用兼并重组、联合经营、股东置换等方式做大做强。按照“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定位,加大市场、商场、商务公寓等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力度,使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进一步规范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工作。建议成立市区两级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公室,作为住建部门二级局,负责抓好拆迁工作,承担具体法律责任。建议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起草《征地补偿安置实施方案》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由市委市政府行文,明确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管理体制和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标准。三是完善住房保障监管制度,确保保障性住房惠及贫困群众。推动出台全区住房保障标准制度,切实查处骗购、骗租、家庭收入增加未退保障性住房情况,制止房屋转租合租。四是建议向市政府请示将市住建局物业管理职能委托区住建局履行。按照《物业法》、《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采取试行招投标方式,选聘符合资质物管公司,助推小区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物业管理转变。

创新工作思路,建立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一是尽快解决和平乡等交通瓶颈,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县乡道改造补助资金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逐步解决中长期交通发展问题。二是积极与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争取相关项目立项审批和完成项目报批评审工作。将城乡建设与城镇化进程融入交通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项目储备,以项目带动城镇化发展。以县道、乡道建设和危桥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提高通达深度、技术标准和网络化水平。三是将农村公路建成路、站、运一体化。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和条件,到实现村村通客运。提升和完善现有的乡镇客运站功能,加强客货运站场的建设,促进城镇内外客货运储运。四是加大旅游公路建设,形成城乡交通运输网。坚持“建管养运”并重,提升县乡村公路等级。建设绕城公路、环线公路,拉大城镇框架,促进城镇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篇7

一、引言

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实施了“百万移民工程”,库区的主要问题是直接受影响群体搬得出、留得住、逐步能致富。目前三峡库区大规模的移民外迁已经结束,湖北、重庆两地20多个区县近140万人搬迁,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后三峡时代”,三峡库区面临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人口综合承载力有限等问题。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重点要解决库区的发展、地质灾害以及环境保护三大问题。其中,将“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但三峡库区经济基础薄弱和生态环境保护导致发展受限。王崇举等(2008)指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完善提升欠发达地区城镇功能的重要途径。汪发元(2015)分析得出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城镇化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同样带来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分析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实现安稳致富具有重要作用,对加快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基于系统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选取人均第三产业就业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就业密度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密度6个二级指标来反映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其中人均第三产业就业量反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人均规模;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反映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小;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反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人均规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第三产业经济水平的发达程度和对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贡献度;第三产业就业密度(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辖区面积)反映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分布状况和产业效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密度(第三产业增加值/辖区面积)反映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由于这6个二级指标的相关性很强,为了消除共线性的影响,运用Eviews软件对二级指标进行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相关系数占总相关系数的百分比来求得各项指标的相关系数权重,并得出各年份三个一级指标(就业指标、增加值指标和密度指标)的数值。

(二)数据来源

三峡库区主要包括重庆市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武隆、长寿、渝北、巴南和江津15个区县,和湖北省的秭归、巴东、夷陵和兴山4个区县。然而由于三峡库区相关统计资料主要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对象,因湖北省夷陵区和兴山县的个体数据难以从相关统计资料中获取,因而数据主要是2004~2012年的重庆库区15区县和湖北库区秭归、巴东2县共17个区县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2005~2013)、湖北统计年鉴(2005~2013),湖北秭归县、巴东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结果分析

1、第三产业就业状况

从图1中不难看出,三峡库区的第三产业就业指标值从0.24逐渐上升至0.31,弱低于渝西区,但远远低于重庆都市区的第三产业就业指标值。总体看来,三峡库区和渝西区的第三产业就业指标值在9年考察期间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幅度小于重庆都市区的涨幅。

2、第三产业增加值水平

从图2分析得出,三峡库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标在0.3左右浮动,总体上弱高于渝西区,大大低于重庆都市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但没有就业指标值的差距大;同时可以发现,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指标值在9年考察期间呈波浪缓慢上升趋势;渝西区提升幅度小于三峡库区,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重庆都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总是高于三峡库区和渝西区,上升幅度较大,但在2008年发展缓慢,只是到2009年后有较大幅度提高。

3、第三产业密度指标

从表1分析得出,三峡库区的第三产业密度指标值一直稳定在极低的水平上,约0.002,弱低于渝西区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重庆都市区的平均水平。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重庆都市区第三产业服务密度指标值虽然总是远远高于三峡库区和渝西区,发展速度很快,但其本身的绝对值也比较低,最高值也只有0.1656,离渝中区的最高值1相差很远。

4、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

从图3可以得出,横向对比三峡库区和渝西区的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可以发现,三峡库区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能力已经达到了渝西区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能力的90%左右,2012年略高于渝西区。由此可见,三峡库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第三产业总体发展基础。但相较于重庆都市区而言,三峡库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体很低。尽管三峡库区各区县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指标的平均值逐年提高,但却远低于重庆都市区,历来占比都处于重庆都市区的56%~63%之间。

从时间序列上看,虽然三峡库区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很低,但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图4三峡库区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指标历年的平均值明显可见,三峡库区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从2004年的0.1625逐步上升,到2006年达到了0.1844,2007年降低到0.1830,随后几年保持缓慢增长,2012年上升至0.1996。这说明三峡库区的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在逐步提高。

三、促进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三峡库区相关政策的落实与实施,三峡库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相比渝西区、重庆都市区仍处于较低水平。应从现有政策的不足出发,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促进三峡库区逐渐实现从“补血”到“造血”的转变。从促进旅游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入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第三产业创新能力,为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一)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

三峡旅游黄金线从开通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但由于相关产业发育不完全,至今还处于过境游的局面,前往参观的游客仅限于“吃”和“行”,而在当地“住”、“玩”、“购”的游客少之又少。即使是旅游商品,有地域特色的品种数量也很少。三峡景区的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还不到15%,远低于全国20%、世界30%、发达国家60%以上的平均水平。在此情形下,延长、培育和完善产业链条,政府的积极作为尤显重要。

国家及库区地方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库区旅游业做大做强、做特做优,以旅游业为三峡库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带动商贸流通、住宿餐饮、房地产业、物流运输、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前向和后向关联产业发展,发挥扩散效应。整合旅游资源,避免同质资源带来的恶性竞争。借力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将原来的“一线游”变为“一片游”,例如神农架—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张家界、九寨沟—重庆主城—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等连片旅游。增加旅游形态,将以前单纯的峡谷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游、科考探险等形态转变[1]。将传统文化(三峡文化、三国文化、巴渝文化)融入到旅游载体建设中去,创新旅游文化产品,突出旅游特色,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收入。

(二)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和住宿餐饮业

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具备就业容量大、安置成本低、技能要求不高等特点,三峡库区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住宿餐饮业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水平和密度指标。除此以外,商贸流通业还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通过商贸流通决定并带动生产。商贸流通是满足即期消费需求、开发潜在消费需要、创造未来消费需求的重要环节,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产业结构的关键行业,是市场利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调节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理性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工具[3]。因此,商贸流通业能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

目前,三峡库区发展商贸流通业存在着网络体系建设问题。建设以宜昌、万州、涪陵为中心的现代商贸中心,以其他区县市的县级城镇为次中心,以各个中心镇为网点的三峡库区商贸流通网络体系,是提高三峡库区商贸流通业的重要举措。

(三)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就业带动能力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管理及与之相关的建材、装饰装修、中介服务等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扩大劳动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每投资开发建设1万平方米商品房,可增加建筑安装从业人员2.3万个工作岗位,按劳动就业有关政策规定,相当于90人全年就业,人均收入1.8万多元;每1万平方米商品房的物业管理,则可增加就业人员6—8人。同时,发展房地产对其他产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大。据世界银行调查分析,房地产业能带动建筑、建材、建筑设备、农林、轻工、冶金、机械、家电、家具、金融保险、装饰装潢、中介服务等30多个行业70多个产业的发展。由于三峡库区恢复重建的需要,与库区移民及城镇搬迁关系最为密切的房地产业,是该特殊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之一。因此,通过大力发展三峡库区房地产业带来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可以增加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就业容量,提高服务密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三峡库区应利用库区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引资(或合作引资),吸引境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三峡库区,扩大和加深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一方面引进资金直接投入第三产业,为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示范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三峡库区第二产业和特色农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遵循产业布局规律,结合库区实际,引导第二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引导特色农业集约发展,形成规模经济。例如,有加工基础和资源优势的万州、涪陵、丰都、忠县、开县、云阳、石柱等区县应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矿产资源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在第二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快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业、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五)提高第三产业创新能力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篇8

一、第三产业定义、范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

二、数据来源与行业分类、分析方法及模型选择标准

本文选取国家统计局编制的2009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有关第三产业的季度、年度数据。本文第三产业的行业分类以统计年鉴上第三产业的行业分类为标准。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共6个部分。本文选择三次指数平滑法。因为其不仅有长期预测功能,而起经计算MAPE最小。同时应用2008年及2009年数据进行了预测拟合验证最好。

三、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长期趋势分析及预测

3.1.长期趋势分析:

对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数据画散点图,发现其具有二次曲线趋势。根据三次指数曲线模型建立模型;

3.2 .第三产业 2010年、2011年增加值预测

预测2010年、2011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即2010年第三产业预测增加值为171195.77亿元;2011年第三产业预测增加值为195513.36亿元。

3.3.可变季节因素分析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季度变化趋势

对于第三产业总体的增加值,考虑到各个季度增加值的不同,本文采用可变季节指数的长期趋势分析,数据是取自1996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的59个数据。

3.3.1模型建立:

(1) 三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曲线预测方程建模:

(2)剔出长期趋势:

通过公式:,,其中是59个季度数据,是各季度的预测值。

(3)散点图特征:

通过绘制15年间四个季度剔除长期趋势的季节变动数据的散点图,得出四个季度数据呈现的变动趋势——即线性变动。

(4)求季节指数:

分别对于各季度数据通过线形回归进行拟合,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可以得到各个季节的指数的直线方程为:

第一季度:;(2.241)

第二季度:;(2.242)

第三季度:;(2.243)

第四季度:。(2.244)

将t=1,2,…,15代入以上四个式子中,可以得到1996年到2010年59个季度季节指数估计值。

(5)乘法模型预测:

通过乘法模型,可以得到1996年到2010年各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预测值,计算MAPE,可以发现误差仅为2.64%,预测精度很高。

3.3.2第三产业2010年第四季度、2011年四季度增加值预测:

通过以上模型得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预测方程为

长期趋势:

季节指数:

第四季度预测值:(亿元)

同理可以得到2011年四个季度的第三产业产值的预测,

2011年第一季度的预测值为41543.48亿元,2011年第二季度的预测值为40125.95亿元,2011年第三季度的预测值为44469.51亿元,2011年第四季度的预测值为69249.95879亿元。

四、第三产业各个组成部分的长期趋势分析以及预测

4.1 散点图特征

对第三产业六个组成部分增加值作散点图,其分别呈现曲线趋势。

4.2预测

对2010年以及2011年的第三产业各组成部分的增加值进行预测。

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预测值为20961.0268亿元,批发和零售业的预测值为33651.107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的预测值为8805.0563亿元,金融业的预测值为22534.0753亿元,房地产业的预测值为19816.2471亿元,其他部分的预测值为74250.1485亿元。

201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预测值为23507.3916亿元,批发和零售业的预测值为38495.19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的预测值为10087.092亿元,金融业的预测值为27006.1491亿元,房地产业的预测值为22506.4462亿元,其他部分的预测值为87005.8927亿元。

五、第三产业组成部分结构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

经连续计算1978年到2008年第三产业中六个组成部分数据及预测数据,得到其结构变化趋势及结构变化预测;如下图1

通过图1发现: “其他”部分占第三产业中1/3以上的比例,且从1990年开始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对“其他”的组成要素分析,得知其一方面是工业化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经济政策一直强烈支持“其他”部分的组成行业。近两年由于金融业所占比例的不断提升, “其他”所占比例相对有所下降。但我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节能环保政策导向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等。 “其他”部分会与图1预测契合。

批发和零售部分所占比例位居第二位,在1995年以后,有平稳向下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受网上交易的影响。

金融业波动性较大,近期有增加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引起。

六、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第三产业长期增加值趋势分析及预测,得到其长期变化规律及未来两年的变化趋势。为第三产业年度经济政策制定,特别是三个产业年度均衡匹配、结构优化与调整提供数据依据。

通过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可变季度长期趋势分析及预测,得到其长期季度变化规律及2010年四季度、2011年前三季度的变化趋势。为第三产业季度经济政策制定,特别是三个产业季度均衡匹配、结构优化与调整提供数据依据。

通过对第三产业六个组成部分结构变化长期趋势分析及预测。得到其发展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六个组成部分相互约束的变化规律趋势。这样我们可以准确地制定六个组成部分的均衡发展方案及结构优化与调整方案。

上一篇:诗情已然随风去现代散文下一篇:医院增收节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