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2024-09-01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精选8篇)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篇1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10级新生军训

工 作 简 报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学生部2010年9月13日

2010级新生军训结业式暨成果汇报大会在体育场隆重举行

9月10日上午,我校1200余名新生在经过8月30日——9月9日历时11天的刻苦训练后,在校体育场举行了盛大的军训结业汇报演出。

此次大会由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马世坤副教授主持,出席本次大会的有院长张文清教授、副院长王志民同志、党总支副书记张根义同志、66178团赵晋中同志和各部、系领导。

阅兵仪式还未开始,全体新生已经早早来到场地,按方队站好,满怀期待地等候着接受领导的检阅。8时30分,阅兵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院长张文清教授在66178团团长赵晋中同志的陪同下检阅了部队。同学们那一声声的“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响彻云霄。

随着标兵就位,分列式表演的队伍也相继出场。他们踏着整齐坚定的步伐,昂首向前,接受检阅。他们响亮的口号、饱满的热情、整齐的阵容,赢得了主席台一致的掌声。接着是一、二、三营分别汇报表演的女子匕首操、女子军体拳、男子军体拳,他们动作刚劲有力,喊声震天动地,向大家展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展现出了临床学院的风采。

军事汇报表演结束后,66178团团长赵晋中同志宣读表彰了军训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另附先进标兵名单),并由与会领导向军训先进连队及先进个人代表领奖。

随后,由新生代表发言,真切的表达了在这十几日训练中的成长

感悟,并代表同学们表达了对教官、对老师的感激。

最后,校党总支副书记张根义同志发表总结演讲,他热烈地祝贺圆满完成任务的新生,并感谢66178团的所有施训人员,以及其他为了军训而默默努力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军训使同学们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培养了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而这些都会成为新生未来生活中重要的财富。

至此,军训结业式暨成果汇报大会完满结束。

(插图片)

在这历时11天的训练中,1200余名新生在全体教官的悉心教导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拼搏,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和一定的军事技能,增强了国防观念,激发了爱国热情,建立了集体主义观念,加强了组织纪律性,磨练了意志,强健了体魄。期间,他们顺利通过了包括内务检查、军事理论、步法训练、拳术等多项考核,给学校领导、老师,给全体教官,给自己大学生活的第一课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篇2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全国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其内容与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重叠较多,因此许多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具备了许多计算机知识。这就使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面临着重大改革。

计算机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属于“填鸭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层次性不明显,学生差异化学习不强;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师不清楚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技能的毕业生。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开展了以下研究:一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三是对医院走访及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其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应的教学改革实践均在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展开。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笔者对新开“计算机基础”课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有1.82%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电脑,28.29%的学生没有学习过“计算机基础”课程,55.48%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35.3%的学生认为学习计算机课程很有用,希望在网络教室上课的占67.4%,喜欢教师课堂讲一部分,学生实践自主学一部分的占76.24%,对计算机采购、组装、组网、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感兴趣的学生占90.1%。

根据此结果,笔者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引入了学生上课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每4~6人分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讲课,每组讲课15~20分钟,近期末,教师和所有学生投票,选出3个组作为优胜组,给其期末成绩加分,主讲者获基础部颁发的荣誉证书;二是采用任务驱动的授课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列举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各知识点,如在讲解Word邮件合并命令时,引入了病人随诊通知单的例子,在讲解Excel公式计算时,引入了教师统计学生成绩的例子等;三是增加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如操作性强的Windows、Word、Excel、PPT的知识点,教师少讲,多让学生上台演示等。

●分层次教学的探索

计算机教育从层次上分有三个层次,即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素养、专业支撑和融合及计算机应用。首先要求对传统内容达到大学要求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注意市场需求,以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能力去设计高级应用课程,引入医学行业案例,以提高我们的课程水平。在保证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素质,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引导。分层次教学,先初步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在开课前对学生进行统一测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至A、B两班,开课后1周内学生均可选择调班。A班精讲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再额外开设一门选修课;B班只讲大纲的内容且细讲。在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分别将法学视光、药学检验专业合并,经测试后将学生分成A、B班,A班从计算机基础课的54学时中留出8学时开设了图像处理选修课。

●了解用人单位需求

笔者以走访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了医院等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学生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其中,向大港医院的不同科室发放问卷18份,向祁县人民医院发放问卷12份。问卷结果显示,100%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计算机;70.4%经常使用Word;63%经常使用Excel;37%经常使用PPT;3.7%偶尔使用数据库;48.1%偶尔使用PS;48.1%建议学校开设计算机组装、检测和维修课,44.4%建议学校开设PS课,33.3%建议学校开设动画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及国家教育部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提出的“1+X”教学方案的建议,我学院除所有专业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外,又分专业各新增了一门选修课,分别是“网页设计”、“图像处理”和“VF程序设计”。

●实践效果

笔者向学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满意程度。问卷结果为:希望在机房上课,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练的为82.5%,认为理论课与上机课的比例应为4:6的为61.3%,认为教师讲课举例偏少的有22.7%,抽象的理论太多的为31.8%,实验练习难度适中的为71.1%,实验课时较少的有48.5%,对学生讲课这种方式认可的有58%,喜欢任课教师讲课方式的有52.5%,一般的有41%。

●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

(1)采用学生讲课结合教师补充的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授课班级在3个以下;每组人数不要超过6人,教师要提前对讲课的学生进行辅导。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各医学专业知识及案例都要有一些了解,否则无法在授课中联系医学实例。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多阅读书籍,多学习相关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篇3

【关键字】互动教学 临床医学 教学

一、大学临床医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学临床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医学生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所以对于医学生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医学课程教育的关键就是通过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医院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眼下我们当下的医学教学有时还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死气沉沉教学模式,常常存在着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各自“闭门造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尽管多媒体的发展和教学理论的提高使得教学形态得到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旧存在教学模式单一,集中“填鸭式”教育的模式,在大学临床医学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知识点而忽视了与学员的互动。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才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二、互动教学方式在大学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互动式教学法,重点在于“互动”二字,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问题,在学生发现的过程中,促使教师去启发,形成一种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与学的教学共振。这种互教共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这使所有学生得以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有机会充分表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相互交往的教育、发展功能。

“问题”是互动式教学法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为了确保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教师在课前必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临床医学教学,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必须以“互动”为主旨。一是“动”在教学热点上。选择大部分学员熟悉的,最好是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对于临床医学教学上常见的问诊问题,可以让同学们分别扮演患者和医生这种互动进行的角色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高对于疾病的人士。二是“动”在教学重点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关乎到学生素质能力的生成。首先教师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使得选择的互动问题上具有重点价值,同时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刺激、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临床医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理论要点要由教师重点指出,让学生有侧重的进行分类讨论和学习。

互动式教学法的形式具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提问式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需要灵活掌握,有选择、有目的的灵活多样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临床病例分析,教师可先选定一个病例或病人,然后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部分,配合病例或病人提出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疾病的诱因、病因、发病机理、疾病的发展过程、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并在课外进行自学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和见解。上实验课时,学生以问题为基础展开讨论甚至辩论,阐述其对临床病例或病人的观点。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而互动教学正是这样一种能提高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三、互动教学法的多种创新模式

第一:案例教学

让学生自拟案例,教师借此考察学生辩证方法 和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也可列出一个病案,让学生分别进行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之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以便能更好的考察学生的辨证和思维能力。比如,列举案例如下:某女,40岁,近10天内肠胃时感不适,喜暖畏寒,遇冷则加重,进食后疼痛稍缓,目前症状为大便稀溏,口淡乏味,嗳气,纳差乏力,畏冷肢凉,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迟无力。在案例讨论时,老师引导学生围绕着案例重点、要点进行阐述,在学生分别进行讨论和辯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在点评时不仅要说出结论性的要点,还要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有重点性的评析,并注重教授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以及案例教学法具体形象,这样以来,往往令人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第二: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正如刚才以上所提起的,教师首先建立临床诊疗情景,让学生分别进行医生或患者的角色扮演,在扮演过程中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及实践能力。例如在四诊技能训练中:首先讲授阶段,教师在讲授完问诊内容之后,让两位同学分别模拟临床问诊过程,让他们分别扮演病人和医生的角色,围绕主诉展开询问。在学生模拟完毕后,老师针对其不足进行点评和分析,用以培养学生的问诊语言技巧及归纳总结主诉的书写能力。其次,在考核阶段,教师让学生进入模拟诊室,再由其经过培训的教师或研究生扮演标准病人,学生扮演医生,让学生进行一对一望、闻、问、 切的四诊训练和辩证诊断,之后由扮演病人一方严格按照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指出被考核者的错误与需改进之处 这种方法课堂知识容量大,共同参与性高,系统性强,趣味性浓,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实践性更强。

四、结语

大学临床医学教学不仅要求教会学生掌握已有的诊断知识,在大学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参与意识。这对于学生以后走向临床工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总之,互动式教学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

参考文献:

[1]邓舒妮 .互动式教学法在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J]. 理论前沿 ,2011.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篇4

首都医科大学学科实力雄厚。临床医学专业是学校优势专业,20所临床医学院暨附属医院各具特色、实力雄厚,均是北京市三级医院,其中16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学校整合各临床医学院的优势学科资源,建立的38个临床专科院(系)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临床学科整合平台。

招生计划:1712人,本科计划有1162人,专科计划是550人。本专科在北京的招生计划1211人,本科生673人,比去年增加62人,三年制高职是538人。在京外21个省有招生,总招生计划443人,都是一批次和一批次A类录取批次。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计划,比如像新疆的预科生,新疆和西藏的内地高中班,这类计划数是58人。

首都医科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华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锁定新浪网教育频道。这里正在进行的是高考大讲堂特别访谈节目。

在今天的访谈间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华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张老师您好。

张华:主持人好,新浪网友大家好。

以医学学科为基础的医学多科性大学

主持人:首都医科大学在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历经数十年的建设发展,稳居国内医学教育院校的第一方阵。请介绍下学校目前的发展情况?

张华:首都医科大学于1960年建校,是北京市属重点高等医学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学校。学校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经过五十七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医学学科为基础的医学多科性大学,形成了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本专科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海外学生教育等三大教育五类人群的终生教育体系。

学校校本部有基础医学院等10个学院、1个学部和1所研究院,临床有宣武医院等20所临床医学院暨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和38个临床专科院(系)、中心。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院士7人,教职工和医务人员4.2万余人。正高职称2315人,副高职称3715人,其中教授769人,副教授1172人;博士生导师567人,硕士生导师987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517人,其中研究生3781人,长学制学生1714人,本科生3781人,高专高职生1863人,留学生585人。学校培养医学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实力雄厚,坚持学科发展为基础

主持人: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首都医科大学一直坚持学科发展为基础的理念,坚持教科并重的基本原则。请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学科或者是特色专业都有哪些呢?

张华:首都医科大学是以医学学科为基础的医学多科性大学,学校培养医学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有很强的学科实力。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10个北京市一级和二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校“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纳入首批北京高校创新中心。在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同学们继续深造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临床医学专业是学校优势专业

学校的临床优势非常明显。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学校和医院是一个教育教学整体,所以,临床医院的实力关系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有强大的临床优势,20所临床医学院暨附属医院各具特色、实力雄厚,均是北京市三级医院,其中16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学校整合各临床医学院的优势学科资源,建立的38个临床专科院(系)、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临床学科整合平台。学生进入医院后,生活和学习都在医院。每个医院都有很好的教学条件,有教学楼、实验室、宿舍,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

学校所有专业设置均是医学和医学相关专业,专业特色鲜明。现在学校有长学制专业3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高职专业14个。

19个本科专业中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0个北京市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中医学和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此外北京市级还有包括康复治疗学、假肢矫形工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医学院校的优势专业首先是临床医学专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是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这个专业报考的人数多,分数也比较高,但是这个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也是最多的,20本科(含5+3一体化)计划是483人,北京计划是283人;层次跨度也比较大有,本科提前批五年制北京郊区定向、本科一批有5+3一体化本硕连读专业、五年制本科班;此外还有三年制专科定向班229人。

口腔医学专业是我们学校历年录取平均成绩最高的专业,在全国高校专业排名位列第9位,有长学制和五年制两个层次,今年计划50人。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儿科医生需求量增大,今年我校除招收长学制儿科学专业外,增加了五年制儿科学专业,两个层次招生计划共计55人。

另外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临床药学等,录取的分数也比较高。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是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

临床药学专业实施“5+2”一体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中50%以上学生免试读研,2年完成研究生阶段学习。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指导临床用药的能力及一定研究潜能的临床药学应用型人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临床药学人才社会需求量也很大。

我校护理学和康复治疗学是中国医学A++级专业,最好的专业。

要想详细了解各专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请关注各学院的网页。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篇5

教务处

我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自2015年5月份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印发了《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准备工作方案》文件之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面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各项任务,进入了积极的准备之中,并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相关工作各项任务的的分解和落实。

一、准备工作基本情况

1、教务处人员开展专业认证学习调研活动,明确认证目的意义、熟悉认证标准、指标内涵和工作程序。2、2015年5月,我院教务处按照学校文件要求,起草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准备工作方案》,并提交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3、2015年7月26日,召开了科主任、教学秘书会议,就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进行了专题动员和部署,要求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并对照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评。4、2016年2月4日,我院核磁六层小学术报告厅,召开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由赵长青副院长主持,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科室正、副主任、护士长、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此次会议,赵长青副院长就我院认证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明确了认证工作的组织领导,武晋院长重点强调了认证工作的重要性。会上,印发了我院《关于成立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组织机构的通知》和医科大学印制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知识手册》

(一)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

5、安排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办公室和认证支撑材料陈列室,配备了相关办公设施。

6、做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专项经费预算。

7、撰写认证报告,梳理、收集、整理支撑材料,并于2016年3月31日前给医科大学认证办公室提交了自评报告和第一批临床专业认证支撑材料。

8、按照学校反馈意见,继续修改、完善自评报告,充实支撑材料,编制了第二批支撑材料目录,于规定时间提交了修改后的自评报告和第二批支撑材料。

9、学习讨论学校的自评报告讨论稿,并提交意见和建议。

10、制作了新标准宣传栏,对全院各科室下发了2016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手册。11、11月10日,医院中层干部会议上,赵长青副院长传达了医科大学段之光校长在10月22日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会上作的题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再思考》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医院认证工作实际对各科室及教研室提出了相应要求。会上,李保院长就医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进行了重点强调。

二、认证知识的学习培训

1、组织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医科大学带队外出赴上海、湘雅医学院、西安、北京等地参加了整合课程及“PBL”教学等临床医学本科生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学习。2、2015年12月组织我院90余名带课教师参加了医科大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首届PBL教学培训班,10名教师获得了山西医科大学PBL培训合格证书。3、2015年12月23、24日两天,组织我院60余名教师参加了医科大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医学考试命题技术与临床医学评价方法的培训。4、2015年12月24日下午,我院教务处承办了医科大学举办的“教学基地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中的床旁教学内容,来自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管教学院长、科教科长、各临床科室主任、教学秘书及承担临床理论教学任务与实践教学任务的部分教师50余人来我院参加了此次培训。5、2016年3月1日,邀请山西医科大学覃凯副处长来我院为2012级本科生、年级主任及教务处人员就“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试点工作”相关要点进行了解读;之后,对各教学秘书及部分科主任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核评价”相关知识的培训。6、2016年3月18日召开科主任、教学秘书会议,由教务处孟彩霞处长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即课程考核评价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

7、组织我院60余名教师参加了医科大学举办的“临床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考官培训 8、2016年10月21日下午在医科大新校区就2016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中第一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宣讲。此次会议由孟彩霞主持, 教务处、学生处全体人员;各年级主任和学生干部参加了培训。会上,为全体学生发放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要求全院学生知晓并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学校办学标准,不断推进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8、2016年10月22--23日,我院组织60余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第二期“山西医科大学PBL教学培训班”。

三、课程建设

完成了山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临床医学专业、妇产方向、急救医学方向的重新修订工作;与一系共同完成了卓越医生培养实验班、四年制康复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编印了医学生生产实习手册并在教学中使用;重新修订了集中轮回实习手册;在卓越医生培养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并开展“第三学期”早临床、早实践活动;安排布置各教研室开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工作、PBL教学工作及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工作;试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积极开展视频课程,目前,有五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三个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个微课获省级二等奖、一个获校级三等奖。

四、教学质量控制

强化了新教师试讲工作,由原来的各科分散试讲改为统一组织集中试讲,统一点评,实行末位淘汰制;严格执行教学督导检查性听课制度,改进了检查听课形式和方法,人员组成上除教学督导外,还请院教学委员会委员、授课教师所在科室负责人、教务处人员等一同参与听课,有利于不同层面的人员实时掌握教学带教情况,并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对授课情况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对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提供了一个好的抓手。此外,在每学期还增加了请学校教学督导对我院教学进行检查性听课环节,以帮助和指导我院教学工作的不断提高;加强了巡回教学工作,从人员挑选、教学流程都进行了严格要求,2015年,在四个教学医院进行了巡回教学工作,共计查房8次,小讲座10次;规范了见习生入科前培训工作,将病例书写规范、医疗安全、洁净手术室操作规范等内容纳入见习入科前培训中;组织举办了“山医大二院首届教师双语教学竞赛”。

五、教育教学改革及方法研究

2014—2016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 1、2014年以来,我院教学工作在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共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1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项。

2、组织我院学生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工作,共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项、“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

3、积极组织2012年以来有校级以上教改项目立项的教师参加由全国高等医药学教材建设研究会和人民出版社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相关研究成果评估与项目扶持申报,我院5名教师参加了申报。

五、各级各类教材编写工作

1、组织了“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首批规划课程” 申报工作,我院内科学、外科学、皮肤与性病学、耳鼻咽喉外科学参与了申报;

2、组织 了“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版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编者申报工作,我院8名教师参与了申报;

3、组织了全国高等教育医学数字化规划教材(国家医学电子书包)编者申报工作,我院李小峰积极参与。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对我院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验,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反复的进行自评,找出差距,及时整改,达到专业认证的建设目标,不断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大学生简历 篇6

(男,24岁,本科学历,应届毕业生)

婚姻状况: 未婚

参加工作时间: 2009-07

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0311-86666666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

期望从事行业: 医疗/保健/美容/卫生服务,医疗设备/器械,制药/生物工程

期望从事职业: 医疗管理人员,医疗技术人员,医生/医师

到岗时间: 面谈

期望月薪: 2000元-2999元(税前)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河北医科大学 时间: 2005-09至 2010-07

专 业: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学历: 本科

专业描述:

掌握基础医学中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常见病名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

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文安县日泰木业

职位名称: 医生 工作时间 : 2009-06至2009-07

工作描述: 在木材厂的医务室为工人提供医疗服务,提升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医学能力,为更好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名称: 文安县医院

职位名称: 实习医生 工作时间 : 2008-07至2008-09

工作描述: 利用暑假时间在县医院担任实习医生,向有经验的大夫学习,使自己的医学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搭设桥梁,提升了自己的医学技能,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公司名称: 河北省第三医院

职位名称: 实习医生 工作时间 : 2008-01至今

工作描述: 在各科室实习,接受高级医疗培训,提升与病人交往的能力,使医疗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对医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坚定了做一名好医生的决心。

自我评价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篇7

1 中加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调查的意义与目的

调查的意义:发达国家医学院校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存在着诸多不同, 具有长时间培养、经验足、质量优的特点, 其模式的优越性对促进我国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我国目前针对中外之间医学教育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理论的探讨、现状的陈述, 而缺乏实证研究和本土化研究, 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2], 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结合国内外学科特点开展医学博士生教育的具体横向比较研究亦不多。本调查对中国广西医科大学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生教育展开横向比较研究, 分层对比中加两国医学教育的异同, 不仅为我国医学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而且能够提供具体的量化的数据指标, 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

调查的目的:通过对文献的大量阅读、归纳分析, 在宏观上充分了解广西医科大学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对两所学校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作出整体性述评;其次, 深入了解广西医科大学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在医学博士生教育培养中各个方面的异同之处, 加深对中加两国培养模式差异化的认识, 分析其个中缘由并揭示其意义;从中加两国医学博士生教育的主体, 即两国医学博士研究生的角度, 探寻其对各自国家医学博士的教育水平的评价, 找出我国医学院校的现有问题, 并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

2 中加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问卷调查表的概述

调查研究 (Survey Research) 是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并探究其规律的一种研究方式, 而问卷调查表是调查研究中的一种主要工具[3]。因此, 本研究借鉴了近些年来我国博士质量调查的先进经验, 应用中加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问卷调查表, 以匿名的方式对广西医科大学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进行调查。

2.1 问卷调查表的结构

本次问卷调查表的基本结构包括: (1) 问卷的标题———广西医科大学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调查表, 这是对本次调查内容的简要概括。 (2) 封面信, 说明了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 即“我们正在进行广西医科大学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工作”, 介绍了“旨在探寻中加两国在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上的异同之处, 为进一步提高两国医学博士教育质量提供参考”的调查目的, 并在封面信中介绍了调查者的身份及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3) 指导语, 即本次调查问卷的使用说明, 说明了“请在所选项上画“√”或填写相应内容, 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问题限选一个答案”[4]等问卷填写规则。 (4) 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 这个部分是此次问卷的核心, 包括闭合式问题以及开放式问题。 (5) 感谢语, 感谢那些付出宝贵时间的调查参与者, 正是由于他们本次调查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5]。

2.2 问卷调查表的调查范围与对象

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故其培养出的医学博士研究生在临床与科研领域均更具竞争力。加拿大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具有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 具有其先进性与科学性[6]。作者选取了加拿大的著名大学———渥太华大学医学院, 与广西医科大学在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加拿大的医学院校通常提供本科水平 (Undergraduate Level) 及研究生水平 (Graduate Level) 的医学教育。本科医学生通常学习全科医学知识, 毕业后将作为全科医生 (Undifferentiated Doctor) 进行工作。而研究生教育则培养医学生在专科医学知识方面的能力, 医学生毕业后将作为专科医师 (Specialist) 进行工作[7]。目前, 渥太华大学医学院 (University of Ottawa’s Faculty of Medicine) 的医学教育分为医学博士教育 (Medical Doctor Program, MDP) , 硕士及哲学博士教育 (Master’s and PhD graduate programs) , 医学博士及哲学博士教育 (MD/PhD) , 边远地区医学教育 (Distributed Medical Education, DME) , 本科毕业后医学教育 (Postgraduated Medical Education) , 继续医学教育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六个层次[8], 渥太华大学的MDP类似于我国医学院校本科, 属于四年制本科医学教育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

本调查表的发放对象为两所高校的在校或已毕业的医学博士研究生, 因为该群体是各自学校医学博士培养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因此更具发言权, 他们的评价与感受对于此次调查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调查对象包括了在校或已毕业的MD, PhD, MD/PhD研究生, 广西医科大学调查对象为在校或已毕业的医学博士研究生 (MD) 。并未涉及博士生导师、毕业博士生以及博士生教育中的行政管理者, 且仅在两所高校间进行, 尽管本次调查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 但亦有一定局限, 故留有了更多的探索空间。

2.3 问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

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 可以从学生向意向学校提出申请开始计算, 直至取得博士学位为止。从时间维度上来看, 这段时间涵盖了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因此, 本次调查问卷中提问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 入口, 即招生录取方式:在此部分下, 本次调查包括以下二级维度:博士入学申请、录取依据和程序、入学动因等。 (2) 在校期间博士研究生具体培养过程:包括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文献阅读、学术交流、管理与支持等方面。 (3) 出口, 即毕业质量评估:包括论文 (含学位论文) 要求、竞争机制、评价体系等。根据这三个主要部分下各自二级维度设计具体问题的方法, 下文将具体阐述。此外, 本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还包括了个人基本信息、其他问题和开发式问题三个部分, 共计6个单元。

3 中加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调查表的制作与设计

3.1 调查表的制作和评价方法

最终用于发放调查的调查表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从初稿开始经历反复修改与斟酌推敲的过程。问卷调查表初稿的设计一般有两种方法:卡片法与框图法[9]。卡片法是根据调查前期的工作中所得到的信息, 将想要了解的每一个问题逐一记录在卡片上, 而后将问题分类, 形成架构最终敲定调查表, 该法是一个由细节到整体的过程。而框图法则是先确定问卷内容的各组成部分, 在各部分下安排具体问题, 检查后形成定稿, 是一个由整体到具体的过程。本次研究问卷调查表的设计方法即为框图法。

在初稿完成后, 作者将采用Delphi法对调查表加以完善。Delphi法也被称之为专家调查法[10], 是就某一领域问题通过邮寄问卷的方式征询一组专家的意见, 要求其根据自身经验、专业知识等提出各自意见和建议并寄回给调查者, 经过数轮 (一般大于两轮) 询问后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最终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综合预测与评价的方法[11]。本调查表即是利用该法反复咨询专家, 并与框图设计法相结合, 最终形成一份效度及信度均较高的调查问卷。

对于本问卷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 将分别采用克伦巴赫 (Cronbach) α系数和KMO (Kaiser-meyerolkin) 检验方法进行分析[12]。当α>0.8且KMO值同样大于0.8时, 表示本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性效度均较高, 所得调查结果具有研究意义。

3.2 问题的设计

在一份问卷调查中, 问题的设计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其质量将直接影响问卷的回复率和回复质量, 进而影响整个调查结果[13]。问题的设计在本着中立、客观、避免倾向性的基础上, 依据调查前期通过阅读文献、采访被调查领域相关人士等方法对调查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 明确调查目的, 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题。

(1) 入口问题的设计

在入口方面, 渥太华大学在医学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上更强调对申请者综合素质的考察, 因此在参考前人的经验后[14], 作者设计了本问卷的第20题:您认为以下因素对能否被录取的影响程度分别是什么 (见表1) 。

试图通过这个问题, 来找到中加博士研究生对入学考察的不同侧重之处。此外, 与我国由国家组织的博士生全国入学统一考试不同, 加拿大医学院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着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以渥太华大学医学院为例, 有意向就读该校博士的学生可以通过与相关领域其他专家或其他同学交流、阅读学校导师们或者导师指导的学生们已发表的文章或书籍、参加学校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开放日等活动, 来获知学校及导师的信息,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硕士期间的研究领域, 甚至自身性格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导师并向学校递交书面申请。同时, 学校或导师对申请者也有一定要求, 比如硕士期间的成绩、语言水平、曾经的研究经历等。换言之, 学生在选择学校和导师的同时, 学校和导师们也在考虑申请者是否可以胜任其课题的研究工作, 且在申请者被录取之前已有过同导师面对面的交流, 这样就避免了双方的盲目选择, 从而为博士研究期间双方的良好合作、实现互惠共赢打下了基础。因此, 在进行入口问题的设计时, 对医学博士生入学资格的申请有较多的涉及。

(2) 培养过程的问题设计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部分的问题中, 参考“2012年研究生满意度调查问卷”[15], 作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您导师指导您的频率或时间占您课程学习的多少比例?A.小于10%;B.10%-20%;C.20%-30%;D.30%-40%;E.大于40%。设计该问题的初衷是渥太华大学的导师每周都会安排与学生进行讨论的组会 (Seminar) , 更强调在学术上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而我国高校在此方面相对不足。此外, 就目前而言, 对博士生的幸福感等主观感受的调查不多, 因此在此次问卷中也对此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简称“SWB”) [16]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评价, 并由此产生情绪状态”, 其判断主要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三个维度进行[17]。而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幸福感主要体现在博士生教育能否帮助学生实现其自我价值, 故作者在此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如“博士生教育对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着怎样的影响?”等问题, 并尝试从理想与现实间距离的角度了解博士生的幸福程度, 以期在政策倾向、课程设置等宏观层面促进博士研究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3) 出口的问题设计

在出口, 即毕业质量评估方面, 中加两国亦有不同。“博士学位是授予对知识有独创性贡献的人”[18]的思想在西方国家被高度认可。论文可以体现博士研究生收集、分析、总结、解释信息的能力, 可以体现学生的理论应用、科研创新的能力, 可以体现治学的态度、学术道德的水准。因此, 在渥太华大学就学位论文的要求方面, 如是否有SCI论文数量的发表规定、其影响因子的规定等细节上充满兴趣。然而, 医学博士生的教育质量又不仅仅取决于其论文的质量, 应在多个层次、多个维度、多个指标上对医学博士教育质量进行考量与分析。故作者向被调查者询问是否赞同“博士生的论文水平是其学术水平的直接体现”这种说法, 也在博士生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学术水平与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促进等维度进行了横向对比式的提问, 以探究中加两国在博士生毕业标准上的异同之处。

(4) 其他问题的设计

由于国情不同, 西方国家更注重隐私的保护, 所以在个人基本信息中省略了性别、年龄等非常私人的咨询, 只保留了研究方向、培养方式、学位类型等一般信息。由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接受世界各国的留学生, 加拿大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及法语, 因此学校在录取留学生时对其语言能力亦有着一定要求, 在基本信息中作者询问了受访者的国籍、母语, 以在后期便于研究加拿大本土学生和留学生对加拿大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认识的不同之处。为了允许被调查者充分自由地表达在博士培养上更具个性的意见和建议, 使此次调查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和开放, 作者设置了两道开放式问题。此外, 在日常生活、硬件设施、后勤保障与支持、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等层面作者也进行了相应的意见搜集。

4 结语

一份经过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问卷调查表, 从前期的调查准备, 到初稿的完成再到定稿的形成都应经过合理的计划、科学的设计、严谨的分析、反复的咨询以及多次的修改过程, 最终无论是在整体还是细节上, 结构还是内容上, 信度还是效度上均达到可以应用于调查研究的标准, 为调查研究工作提供有效的工具。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篇8

急救的最根本目的是挽救生命。正确实施现场急救可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对于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场急救是否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l]。我国许多医学专家指出,向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可以使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把对生命的威胁减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势在必行[2]。大学生既是将来社会的重要成员,也是普及急救知识的主力军[3]。笔者根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试论在高校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与开设急救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实施办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推动急救知识在高校的普及方面作一点探索。

一 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大部分的大学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根据2013年一项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技能掌握率均低于6%[4]。另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会心肺复苏等初级救生术者占80.0%,对溺水、电击、CO中毒等不会救护者占76.2%,对出血、骨折不会救护者占88.9%[5]。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但同时,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获得急救知识的机会十分贫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但同时,学生们也表现了对获得急救知识的渴求。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95.1%的学生对急救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 98.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操作训练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效;85.5%的学生认为如能成为必修课、增加学时会更好;82.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院前急救知识,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会有所帮助[6]。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活动面广,易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出现突发灾害或面对危重病人时,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从跨时间角度考虑,率先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并试图通过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向社会推广,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知识普及率必将大幅升高。这对增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具有积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 开设急救医学课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我校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学校一向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在教学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更是走在前列,急救技能已列入医类专业学生实习考核范围。同时,学校拥有完备的临床技能中心,3家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为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师资配备。学校教务处还组织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一线医务人员,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多年的心得体会,精心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配备了必要的教学模型、急救器材等。经过3年的教学,在教材逐渐完善、实验室建设陆续补充、教学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我校在各个非医学类专业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一定优势。

急救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已经成年,在智力、体力方面具备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术的能力。在我校各专业开设急救医学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启发其思维,增强学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现场急救技能就是救命能力”的救命意识。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激发每个人无限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助人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冷静坚毅的性格和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中开设急救医学课程,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急救知识,进行严格规范的现场急救技术的训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比之于接受过公益性短期培训的人而言,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

三 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应该说我校非医学专业类学生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是非常雄厚的。目前担任教学任务的讲师均为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的一线临床医师,尤其是担任理论教学的均为高级职称的医师,多位急诊科主任亲自担任主讲。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历,给学生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提高。我们的许多讲师虽然在临床急诊医学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但很少与其他的学校教师进行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培训,基本处于独立发展状态。要在我校各专业普及急救医识知识,提高急救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目前我校现状,可以从4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 第一,抓好教研室建设,形成教学龙头。通过教研室来团结和领导全体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起到学科教学的核心与指导作用。第二,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各位讲师应经常性地引进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第三,讲评结合。由教研室牵头,每学期组织听课、评课,对课程教学作出评估,可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开展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第四,开展教学检查,检查要认真仔细,提出问题,共同解决,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四 急救医学课程的教材建设

为了配合急救医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3家附属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急诊科专家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此后又根据教学实践,统一编制了教学PPT。根据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急救医学知识依次为常见病急性发作的救治(占61.25%)、常见外伤止血骨折的外置(占53.75%)、心肺复苏术(占47.5%)、自然灾害自救(占37.5%)、其他急救医学知识(占7.5%),85.92%的同学希望学习实用强的急救医学知识、4.23%的同学希望了解一下就行,还有9.86%的同学希望学习专业强一些的急救医学知识[7]。这说明我们教材内容的设置基本上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为非医学专业类的大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初步了解常见病症的急救处理、准确快速地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处理外伤急救等急救知识。通过4个章节的系统学习,利用模型和急救器材进行操作指导,学生能够增强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准确熟练地实施现场急救。但其中部分内容过于专业化,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产生。作为一本现场急救的教材,要时刻关注学科研究新的进展,时刻进行更新和补充。教材建设任重道远。

五 急救医学课程的实验室建设

目前我校的急救医学实验室主要利用临床技能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临床技能中心拥有多个教学场地,实验室设备包括: 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7具,三角巾、止血带、绷带、夹板等教具若干。目前每班有来自各专业的约100名学生,现有场地基本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内容的实际操作训练。但为了更好地普及急救医学知识,实验室建设应加大投入,心肺复苏模拟人达到8~10人一具,止血、包扎、固定达到4~6人一套。由于心肺复苏模拟人容易损坏,临床技能中心应加强对教具的及时维护。同时为了实际搬运等教学内容的教学,应进行医用担架、颈托等教具的添置。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社会群体之一,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最适宜作为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象。重视对大学生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高校开设急救医学课程,是实施普及急救医学知识,推广现场急救医学技术,提高公众急救医学知识普及率的最佳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学校在这条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将在推动急救教育的探索上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梦洁,张丽萍.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10,10(30): 187-187.

[2]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45(4): 661-663.

[3]GREEN AC, WALLINGFORD SC. Childhood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harmful skin effects:Epidemiological evidence[J].Prog Biophys Mol Biol, 2011, 107(3) :349-355.

[4]楼婷,江智霞,李昌秀,等.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3, 10(2): 118-119.

[5]费国忠,钟厚德,姜庆五,等. 上海市“120”医疗呼救号码和急救知识抽样调查[J].中国急救医学,1997,17(4):51.

[6]邹圣强,许化溪,郑金旭,等. 综合性大学开设《院前急救医学》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 794.

上一篇:保险公司的增值服务下一篇:又一年桂子花开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