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给力家长学校建设(东川)

2024-07-03

家校互动给力家长学校建设(东川)(精选2篇)

家校互动给力家长学校建设(东川) 篇1

家校双边互动 给力家长学校

青岛东川路小学 赵宁

学期初,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提供了具体要求、建设策略和实施路径;4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在青岛实验小学召开的“青岛市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现场会”,会上市南区教体局关于家长学校建设的经验介绍、两节家长学校观摩课都让我感悟良多、受益匪浅。结合我校家长学校建设工作谈两点感受。

持续完善3B1K,给力家长学校建设

情景回访:“青岛市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现场会”上青岛市实验小学一位男教师的课上,他正与家长交流他在处理班级孩子问题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等一等”策略:一是:等一等,让孩子先说;二是:等一等,孩子,我和你一样。在交流过程中,家长谈到了一个观点,老师及时提炼后,并在PPT上补充了第三点:等一等,让孩子自己说不。看到这儿,我不仅赞赏老师的生成性智慧,也感悟到3B1K家长学校模式运行至今,已开辟了家校互动授课模式的新局面,使家长、教师双边互动,认识达成一致,感情得以融通,理念得以宣传,增强了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

青岛东川路小学作为李沧区第一批3B1K家长学校课程试点学校,在试点过程中就课程内容、授课形式等进行了大量的论证与实验。老师们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以及家长的困惑,进行了课程内容的梳理、选择和优化,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案例用于与家长分析、分享,特别是授课中加入《父母课堂》的内容后,授课的内容更加丰实。为了使教学更灵活有效,学校还开创了面授与函授、热线咨询相结合、普适性授课与专题性授课相结合、学校教师授课与家庭教育专家授课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践证明家校双边互动教学新模式,其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逐步凸显。家长能及时得到家教理念与方法指导,提高了自身素质;家教疑难得到及时排解,亲子关系趋于融洽。同时学校教育得到了家庭、社区的积极配合与支持;改变了单纯依靠教师说教的德育传统模式,也为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走出一条更为宽广的路子。

开展特色活动,助力家长学校建设

情景回放:在“青岛市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现场会”上还观摩了市南区部分学校关于家长学校建设的展牌和档案,各学校的家长学校特色活动精彩纷呈,例如太平路小学的父母讲堂;定陶路小学的家庭教育心灵驿站;贵州路小学的《父母课堂》导读等活动贴近学校或家长的需求,成为家长学校的有力辅助。

教学为主、活动为辅是家长学校建设的成熟经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感觉到家长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展,既能让家长认识到“学员”定位,又能全身参与活动,从活动中体验、感悟。近年学校结合“绿蕴东川”文化建设,构建了“绿蕴家长成长工作体”,设计了教学、实践、总结三个版块的家庭教育规划,并努力凸显“尊重人性”的教育理念,让家长能乐于参与,并深刻感悟。学校做了有益的尝试。

招募“会员”,共建绿蕴家园。学校结合家长工作面向家长招募会员,按不同家长的不同意愿参加学校的不同活动,让家长成了学校某一领域的“主人”。目前 “植物科普家长协会”“交通协警爸妈团”等都成立了。此外学校还将从体育、艺术、读书、家庭教育宣讲等不同领域招募会员。

小手拉大手,亲子携手行。针对家长更多关注学生学业,忽视良好习惯养成的问题,学校启动了“小手拉大手,亲子携手行”活动。学校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习惯养成的规律,经研究与论证确定了学生与家长共同做的十件事情,例如低年级“和爸爸或妈妈分别写一张字,比比谁的写字姿势更端正、字写得更美观”,让家长在与孩子共同做事的过程中体会要更全面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十件事活动中,互相沟通、交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遍访绿蕴学子,给力家庭教育。目前,我校生源情况复杂,周边社区拆迁、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比率增加等情况,使得家长工作也变得复杂起来,为了摸清学生家庭情况,使家长工作更有针对性,学校还启动了“遍访绿蕴学子,给力家庭教育”活动。

良好的家长学校建设基础,使我学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课题《研究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校的审批,2011年3月,学校面向全体家长进行了问卷,将课题基础数据统计完毕后,随即召开了开题会,正式启动了研究工作,相信在科学家教的引领与指导下,学校在3B1K实验研究的良好基础之上,家长学校一定会成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渠道。

家校互动给力家长学校建设(东川) 篇2

家校合作则是融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这两个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首先要明确学校、教师、家长各自的角色,才能更好地去履行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校合作中学校的角色定位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的天职就是教育学生。学校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学生施以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全面、不系统相比,学校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示范作用,家庭教育应该接受学校的引导或指导。作为学校,我们课题组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1.营造家校合作氛围

作为合作主导方的学校,应大力宣传,利用多种渠道创设浓厚的合作氛围。家校合作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参与,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和教师都能认识到家校合作的意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一切教育工作应该由学校承担,也有些教师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自己增加一些“额外”工作。这时需要学校组织教师、家长学习有关政策、法规、教育理论和教育案例等,从思想上、观念上转变,将合作内化为合作双方的内需。

2.为家校合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学校应带头参与家校合作整体计划的制定,建立家长与学校之间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学期)定期向家长开放,并长期接受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咨询。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家教辅导课,专人负责检查、评比,教务主任负责安排家教辅导内容和时间,家教辅导员具体负责对家长进行辅导、考勤和收集反馈信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密切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在孩子成长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3.为家校合作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学校要为家校合作提供时间、人力和资金上保障,比如安排专门的家长接待人员、家长接待室,为家长会提供场地,安排时间让教师出去进行学生家访,把教师在家校合作中所做的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等,使学校教职员工对家校合作充满热情,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家校合作。

4.调解教师与家长间的矛盾

在家校活动的实施中,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学校领导要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能够机智地处理家校间的矛盾。

总之,学校领导有责任激励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资金支持以及对家长参与活动表示赞赏等方式来促进家校合作。

二、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而教师则希望自己所有的学生都能成才,着眼点不一样导致教师必须是家校合作中的策划人、组织者、参与者。

首先,教师是家校合作的策划者。教师进行一次家访,开一个家长会,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举行家长开放日等等都需要教师出谋划策,提出新理念,创造新方法。

其次,教师是家校合作的组织者。在一个班上,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教师对每个家长一视同仁,目标单一,是家校合作的领导。而家长与家长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每个家长都不同程度地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因而家长很难在家校合作中起到组织和领导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和家长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家长也信任老师,因此教师成为家校合作的组织者是顺理成章的。

最后,教师是家校合作的参与者。家校合作重在“合作”二字,不能使家庭与学校变成两张皮,甚至使家庭与学校成为对立面。教师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既教育学生,也可以指导家长,所以教师应该在家校合作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打通家校合作的壁垒,化解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同时教师要学会变换角色思考问题,即在家校合作的各种活动之中,他们是老师,但有时也可能变成“家长”。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来看问题,教师可以很好地理解家长们的想法和需要,从而更加有效地建立积极和谐的家校关系,真正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愉快地配合老师搞好学校工作,共同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孩子和父母之间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从生命萌芽的时候起,就确定了父母的角色身份,父母对子女来说是唯一的、无可替代的。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所以我们呼唤现代社会中合理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在家校合作中应该扮演恰当的角色。

1.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合作者

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1)紧密配合,协同教育。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要形成合力教育,不要互相抵制。家长首先要重视学校及老师的工作,服从学校、老师的教学计划,不要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2)放下包袱,及时沟通。经常打扰老师,会不会令人烦?家长要克服心理障碍主动与老师沟通、联络。班主任老师要面对三十多个家长,而家长只须面对一个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遇到问题,家长应积极主动,与老师一同商量,一并找到解决途径。

2.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参与者

学校的活动,是学校结合学生的情况而安排的,需要家长出谋划策,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要多鼓励、宣传、配合。家长也不要怕影响孩子学习或自己工作而不参加。

3.做学校坚强的后盾

问题学生是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家长行动起来,从细微处入手,做好学校后方工作。

(1)全面关心,注意调节。①关注孩子健康。健康有三个方面:睡眠、饮食和运动。②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重点内容就是加强亲子交流。如果孩子在学校没考好,不要动不动就问这次考的怎么样,因为第二名相比第一名来说也是失败者,我们可跟他交流的话题还有很多很多:生活健康、思想品德、兴趣爱好、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③关注孩子安全。孩子在十八岁之前,身体发育尚不完备,体力不足以抵御外来侵犯。心智发育尚不健全,社会认知不充分,情感意志不成熟,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道德观念尚未明确,是非辨别能力尚不够完善,所以家长要留心。④关注对孩子的价值引导。孩子身边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有一个评判。 孩子做得好,我们毫不吝啬对他的肯定和表扬。孩子一些不良的言行,我们必须对他以矫正和约束。

(2)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帮助者。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推广就需要学生家长,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成为孩子学习的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课程改革将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和终身发展,鼓励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让孩子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特长的发展方向。可是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味的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孩子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其实孩子需要家长无微不至的爱和帮助。

(3)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生长在充满活力、温馨宜人的家庭中,使孩子随时都能够感受到亲情、感受到温暖。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孩子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记忆会增强,联想会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也会得到发挥。

上一篇:调皮的我五年级作文300字下一篇:小学语文教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