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模式(精选12篇)
家校互动模式 篇1
摘要:目前, 在我国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对于一些高职院校来说, 仅仅对学生们突出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定的关注和研究, 但对学生们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其自身心理的素质提升没有相应的重视。因此, 在我国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 以家校合作的方式对整个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 保证其心理素质的提升, 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有益探索。因此, 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含义以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家校合作互助理念应用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家校合作互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涵义
“模式”一词来源于科学方法论或科技哲学, 其含义为:模式是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概括现实的形式, 主要表明某一事件或过程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涵义是:以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为指导, 在实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型。它既是一种理论设计, 又是实践的产物, 是理论与实践的联结与桥梁。它的形成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从无序、经验化的实施形式发展为有序、科学化的实施形式的重要标志。
2 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理论方面研究相对欠缺
对于我国来说, 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主要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的, 经过其后来的发展, 进而对相应的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 形成目前很多的思想教育模式。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医学和心理学等等模式都属于在发展中取得较好成就的模式, 不过还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的支撑, 有一定的问题产生。此外, 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人员来说, 其只是对自身的主要工作经验进行相应的总结, 进一步对其自身高职中的主要环境进行相应的融合, 发展适合其自身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模式的教育, 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 无法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
2.2 目标取向偏离
对于现在的一些高职院校来说, 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和解除, 主要是从医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教育, 并且教育的对象都是具备心理问题的学生;除此之外, 还存在一些高职院校对于自身思想政治和其思想健康教育相互融合, 将其心理和自身的素质相互结合, 这就会促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离, 无法形成最终的目标。
2.3 工作方法方式单一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其主要的教育模式应该是相对比较多的, 不过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 其自身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自身的体系还不够完善, 而且对于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对其心理进行相应的辅导, 并且利用相应的咨询机构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 没有将此工作与所有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相应的融合, 而且在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 都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融合, 造成工作方法方式单一的问题。
3 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体系中“家校合作互动”的介入
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教学, 是高职教育理论教学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对学生具体生活充分关注的课程, 教学目标需要对具体的作用充分考虑。课程目标不能是使学生对健康、病态等内容有所认识, 不能只是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相关理论进行传递。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进行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建立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气质以及能力等不同方面的心理教育, 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如安全、尊重等, 进而为学生的人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教学时, 应采用健康积极的案例, 以积极心理, 创设健康、愉快的学习环境, 指导学生心理品质不断优化。学生在对课程学习完成以后, 能够对心理健康知识充分掌握与应用, 对自我认知能力、调节能力等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技能等不同方面, 实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有助于学生积极情感与行为的稳定发展。
积极心理学认为, 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必须对应用性与实践性给予充分的重视, 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 在课程失效性的前提下,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可以利用具体案例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 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中“家庭合作互动”理念的充分介入。
4 基于“家校合作互动”理念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4.1 建立家校合作制度
对于目前我国高职而言, 其主要是通过对自身的发展体系进行建设, 要保证其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有一定的依据, 这样, 才能够进而保证其发展的稳定性。同时, 还要对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体系进行相应的建立和完善, 进而对其规范性进行相应的提升。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和家长能够利用相应的体系得到相应的服务, 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在对制度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制度的合法性以及有效性和非强制性。这三个原则主要是指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监理相应的标准, 进而保证其能够保证学生以及家长的正常权利和效益;与此同时, 还要对学生们的心理进行相应的综合考虑, 保证学校和家长之间能够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沟通;最后还要保证家长是以其自身意愿为基础, 进行相应的合作制度的执行, 保证其自身的参与性以及积极性。
4.2 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准
对于当代高职学生而言, 其自身不仅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 而且其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相对也比较强。因此, 对于家长来说, 要对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准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提升, 保证其能够与孩子们有着良好的沟通, 进而多进行换位思考。而对于相对特殊的家庭来说, 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以单亲的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于学校来说, 其不仅要从物质方面对其进行相应的关心, 最重要的是对其心理健康进行相应的干预和帮助, 保证家长能够对其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正确的梳理, 进而保证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活动。
4.3 教师和家长之间采用实用高效的沟通方式
在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中, 学生管理都具备校讯通的功能。其主要是利用短信平台的方式, 对家长进行孩子们在学校情况的沟通反馈。而且, 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普及也进一步便利了家校互动的开展, 可以进行家长的群组成立, 能够进一步保证多个家长与老师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 还能够对相关的文件进行相应的传输, 保证良好的沟通性。并且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交流平台及时进行校务公开, 相关的老师通过平台对学校的活动进行公布, 相关的家长可以在其网络平台中了解到学校的活动开展以便积极地配合, 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状况, 进而保证家长们能够重视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 提高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这些现代化的沟通方式相较家长会、电话联系等传统方式, 明显实用性强, 实效性高, 家长的接受自由度更大, 从而也进一步提升了家校合作互动的便利性, 更具时代特色。
5 结语
综上所述, 利用相应的心理学理论对家校合作互动模式的发展措施进行相应的研究, 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 促进学生们能够保持其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并且具备一定健康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阎秀丽, 苑旸, 宋真.基于“家校合作互动”理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02:166-167.
[2]韦松.高职家校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高职院校, 2014.
[3]陈源声.家校合作理念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华东师范高职院校, 2013.
[4]白巧灵.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高职院校, 2013.
[5]程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家校协同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高职院校, 2015.
家校互动模式 篇2
马金宏
很荣幸被选为家校互动之星,在使用家校互动平台过程中有很多的感受,在此谈谈家校互动平台的使用心得。
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半年了,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只有老师和家长互相很好地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在家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及时教育,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家校互动平台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联系平台,它已成为我教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不再是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所因此老师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相互了解孩子的情况,相互共同教育孩子的想法,才能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以便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不断进步。
长期以来,家校沟通自始至终都是学生教育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传统的沟通方式如家长会、家访等,很难与家长有很好地沟通。家长们由于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不可能经常参加家长会或与教师沟通,这样就减少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学校开通的家校互动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家校互动平台可以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家长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在校情况,如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学习状态是否良好、是否有心事等等。自从开通了“家校互动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随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一个短信,家长就可以了解到学生在校状态,必要时可以跟家长进一步沟通。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在使用家校平台过程中,我每天将表现好的、有进步的,作业认真的等进行表扬,有个别同学表现很不好,也会跟家长沟通,告知事情原委,共同帮助孩子进步。多表扬,少批评,这样给了学生无形的动力,更加有兴趣去学习。
家校互动平台与偶很多优点,我很喜欢这个平台,节假日还可以为家长们送上祝福。
总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激励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利于自身素质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融洽与老师、家长的关系。
家校互动成就丰硕成果 篇3
足球运动,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直有着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传统。自从1978年山东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第一次挂牌以来,山师附小一直就是足球等项目的传统学校。市教育局、市业余体校、教练、家长等诸多方面,都对山师附小普及足球运动非常支持;而山师附小也在开放性办学理念下,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发展学校足球运动,希望将这一良好的传统延续下去。
为了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山师附小多次组织学校足球队队员出国访问。从1991年至1994年期间,校足球队每年都有出国学习的机会。2006年,该校足球队再次出访了韩国和日本。“出去比赛或出国访问,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安全问题就不让孩子们出去了。既然决定了要让孩子们多见世面,多长知识,我们就要担这个责任。”老教练谢德广说。
有比较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山师附小在山东省甚至在全国都赫赫有名,但是到了日本和韩国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中国足球跟韩日相比,差别不仅仅是职业球队和国字号球队,差距其实从小学生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当初穿着阿迪达斯的衣服,长袖和短袖各一套,认为这就已经很不错了。人家日本的孩子不仅球衣正规,而且全部都是穿着正式的足球鞋训练,而我们的孩子却穿着帆布足球鞋。”谢德广说,“装备差还在其次。日本和韩国的小学生球队都配备了专职的队医,这在咱们看来是遥不可及的。通过比赛,每个市、县都会挑选出最优秀的队员再组队,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看着20多个孩子拥挤在狭小的场地内练习,谢德广很是痛心,“日本孩子都在正规的草皮训练场进行足球训练,我们的场地都还是水泥地。场地面积不够,限制了孩子们的成长。去日本比赛,人家的孩子一脚30米的长传,又稳又准,而我们的孩子踢出去的皮球,到了20米就拐了弯。”
踢球不影响文化课学习。“没出息的孩子才踢球”,这是以前外界对在校踢球学生的一种偏见,谢德广表示,这种偏见在山师附小似乎从来没有过。“我们的家长从来都对孩子踢球非常支持。无论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无论中国足球大环境是好是坏,附小的学生家长从来没有减弱过对自己孩子参加足球锻炼的支持。每次孩子们训练时,总会有很多家长在校门口等着。班级足球联赛时,有的家长义工会充当教练员。他们比老师都急,比赛时恨不能上场帮助孩子们踢两脚。他们知道,只有让孩子的身体棒棒的,才会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由于小学生负担较轻,时间充裕,所以学生们参加足球训练也不会影响学习。“能踢好球的孩子脑子肯定好使。虽然没有具体数据证明,但是我们粗略统计过,在学校参加足球锻炼的孩子中,有90%以上都考上了大学。”张光深有感触地说。
案例解读
能够将学校的足球运动几十年一贯发展下来,并且红红火火,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常年坚持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学校从二年级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都有一支足球队,一年级至五年级每个班还有自己的班级足球队。每年的班级联赛总是进行得轰轰烈烈。校队队员每年都有参加全市和历下区比赛的机会,有时甚至参加全省和全国比赛。2000年,学校足球队代表山东参加全国小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一举战胜了广州、深圳、成都、北京等队,荣获冠军。
家校互动 戒除网瘾 篇4
调低小T中考升学目标, 他爸不理解。但我建议他爸想一想, 有“舍”才有“得”。每天都让他必须做完每门功课作业, 每题不许漏, 做完才能休息, 这的确超出小T目前的能力。他只有瞎写, 或者为了完成任务, 应付了事。平时把目标定低一点, 或许他更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就感。写作业时如遇到不懂的, 先空着, 等老师第二天评讲后再做。他爸当时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 就基本认同我的看法。而从我的角度思考, 家长与老师之间能在目标上初步达成共识, 就表明家长与老师后面的合作还有戏, 只不过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来验证罢了。
家长、老师要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例如, 这次小T连续五天晚上进网吧玩游戏而迟回家, 我们与你私下里解决, 不在班级公开化了, 但这件事不公开, 你看怎么解决?他无语, 我和家长适时指点迷津:分析现状, 自我剖析, 分析他自己的优缺点并写成反思。通过他自己反思, 让他认清自己, 认识到这件事情的危害。一天后, 在家长帮助下, 他交了材料, 洋洋洒洒, 客观翔实, 我赞同他的反思, 指出其优点:负责, 诚实, 对自己有清醒认识。同时, 我还拿出其他教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数学、化学很好, 有正义感等。但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你也有缺点, 缺点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知道、不改正, 你应该拿出时间表来改正你的缺点。通过这次自我反思, 他有了变化, 但我和家长担心他好不了几天, 那怎么办?我与家长共同观察, 发现其优点, 发现其闪光之处, 并通过家庭、学校班会等不同场合来肯定他, 欣赏他, 以获得同学对他的赞许和肯定。我和家长的做法实际上都是为他架设可攀登的“上进”的阶梯, 使他在我们的“优惠政策”下真实地体验到自己的点滴收获, 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的信任和爱护。同时, 我对家长说, 我们对他的引导要建立在沟通、商量的基础上, 不能以所谓的“尊重老师和家长”来强迫,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言行, 努力达到师生、父子之间心灵的碰撞, 让他能自然而然地“亲其师, 信其道”, 哪怕此时教师和家长的“道”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 他也能诚心诚意地接纳和配合我们, 我们协助他制订出“走下去”的计划, 当他未能按时完成任务时, 也能客观理智地向老师和家长袒露自己的心声, 而不是“破罐子破摔”或被动地等着教师和家长的批评与责难。没过多久, 班级同学和老师发现他真的变了, 遵规守纪了, 成绩也明显进步了。期中考试, 他被班级同学评选为进步最大的同学。
小T喜欢玩网络游戏, 这可不是说与他谈几次心, 让他体验到几次学习方面的成功就能让他远离网吧的。首先老师与家长要权衡权弊, 现在离中考时间很近, 这阶段不是要立即戒除他网瘾, 而是要先初步干预他的网瘾, 严管他的课内外时间。经过与家长沟通, 发现小T与本班小S是“铁”哥儿们, 他们俩无话不谈。对, 就找小S来帮忙。我和家长找来小S私下谈心, 小T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习, 作为好朋友, 应该帮助他远离网吧。你平时与他在一起, 发现他有苗头后, 要及时劝说他, 如若真的劝不住, 你可悄悄地告诉我们, 我们定会为你保密的。得到了我们的信任, 小S还真得很负责, 小T只要流露出去玩游戏的想法, 他就及时地劝说他, 去打篮球吧, 又省钱, 又能锻炼身体, 还真有用, 小T在校时间真的没去过网吧。那么上学、放学的路上呢, 双休日在家呢, 那就得交给家长了, 家长先前已向我承诺过, 同时我还提供给一个“影子”在协助他们家长在工作呢。
家校互动 共创辉煌 篇5
学校和家庭是一所学校,两个阵地。两者通过两个不同的途径,来实施一个共同的目标——对孩子的教育,而家委会正是这一所学校两个阵地中的桥梁。今年,我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继续加强学校家委会工作,在建立和完善家委会组织网络、建立家委会工作机制、利用家长社区资源推进两纲教育、家委会成员共同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推进班级家长志愿者活动、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教学、交流互访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
桃林小学家委会首先抓住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那就是共同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
首先,强化家委会的多项功能,优化校园环境。我们重视有层次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环境布置讲究个性,富有童趣,以明朗的色彩、巧妙的构思,活泼的气氛给孩子一种轻快的感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个性。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大型的主题活动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才干,发展个性,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家庭中开展“今天我当家”、“爸爸妈妈的一天”等角色体验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做人做事,学会了与人合作,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家委会通过两大途径向家长传递学校文化。一个是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委会协同学校精心准备活动,使家长亲自感受积极向上的马小校园文化,借以养育人文精神,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另外,我们在家委会的重视、配合下,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虽然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书信、电话、邮件随之普及,但我们始终认为家访更有利于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心灵,更有利于实现家、校在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更有利于保证家、校在教育方向上的协调一致,达到信息互通、交流互助、相互补充的教育功能。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八必访”,促使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理念,营造一种 “自然、和谐、科学、民主、宽松”的绿色家庭教育氛围。
二、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兴奋点。学校家委会工作的目的是吸收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促进家长与学校的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逐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与水平,进而促进每个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说到底,学校的家委会工作,是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不是家长始终围着学校转。家长对校长、对教师都可以提出建议与要求。为此,家委会开设了一个家校热线电话:0738-4781854,家长可随时打电话反映情况,咨询答疑。“课改”精神不仅老师们要领会,也是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让家长都来关心“课程改革”,走进学校、走进教室、走近学生、走近教师是很有必要的。家委会率先学习课改精神,然后通过与教师交谈、家长交流,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发展前景,这都是一种有益的支持教育、协同教育的责任行为。尤其在上海首先推行一年级准备期活动,我校紧紧依靠家委会成员,做好宣传准备策划工作,让一年级准备期活动因为有家委会成员的参与而推行顺利,还获得了一年级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困惑点。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困惑迫使家委会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抓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困惑点,着重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主要面向两个层面:
一是接受广大家长的咨询。家委会成员引导家长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使他们懂得孩子的成长需要周围人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只有在正确的爱中学会的是爱,在理解中学会的是理解,在尊重中学会的是尊重,否则,就难以实施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二是接受孩子的咨询。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逆反心理,逃学、厌学、不良品质的形成……家委会和学校善于洞察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及时地交流,了解真实情况,消除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要善于创设机会,让孩子倾诉烦恼,把孩子当作朋友,做孩子的知心人。每个开学初期和中期,我们都安排大型的家长咨询会;期末,我们会邀请家委会成员和校方一起编辑《家教点滴》读本。《家教点滴》是家庭教育的经验交流:每学期,家委会发动家长从孩子思想、心理、行为、能力等方面总结教子经验,利用家长会、好家长的表彰会进行交流,家长们互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切身的体会,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一大批人。
四、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拓展点。
如何增强社会的教育意识和学校的开放意识,逐步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促进社会和学校双向启动,协调发展,创造优化育人的社会大环境,这是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课题,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拓展点。为此,我们家委会以社会为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首先,创设社会实践小基地。我们家委会成员主动请缨,每天都有家长来校担任义工工作,为孩子提供了锻炼才干的舞台,一个个环保小卫士、市容小卫士、红领巾实践基地的产生都是为孩子创设的自主发展的展示平台。其次,以“假日小队”为抓手,请家委会成员、部分家长、居委干部、退休人员担任辅导员。四(1)班的李忠老师利用顾村公园的资源,在班级家委会成员的发动组织下,利用双休日带领班中所有的孩子与孩子家长一起来到顾村公园开展炭烧野营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假日活动的内容,又让雏鹰假日活动有了方向,有了去处,得到了落实。我校的家委会成员朱海东同志因此被评为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优秀家委会工作者光荣称号,让我校的“小手牵大手”“大手牵小手”的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大丰收。
家校互动、携手共进 篇6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家校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37-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起着启蒙和培养作用,他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及其他社会群体所无法代替的。因此,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校教育互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让孩子们能茁壮成长。为了达到家校教育的最佳结合,我们与家长紧密配合,积极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加强家校联系。学校与家庭建立联系制度,教师和家长经常沟通情况,交流信息,容易收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的效果。为此,我们建立了班级QQ群,班级博客,并经常与家长们见面,随时家访,及时将学生在校在家各种表现进行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们的健康发展。
1. 及时联系,促进发展。我班李双宏同学,上学期刚转来。不管是上课,还是课外,也不管是作业没做起,还是他和同学发生矛盾,他经常会大喊大叫,又哭又闹,有时还要死要活的。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从未见过这样的学生,他着实让我们头疼。为此,我和他妈妈几乎天天见面,晚上又通过QQ联系,了解他的成长经历、环境,在家的各种表现,弄清楚他为什么会这样。慢慢的,我总结出李双宏之所以会这样一是因为他自卑,孤独,他想以此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二是由于怕承担责任,想以此来逃避惩罚。于是,我和他妈妈商量好,不强化,多给孩子鼓励,多带他和小朋友们玩。我在学校里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尽早融入到集体中来。另外,当他犯错误时,必须明确告诉他,无论怎么哭闹,都无济于事,该承担的必须承担。慢慢地,在我们和家长有意识地教育下,影响下,李双宏现在已经能友好地和小朋友们玩耍、学习、劳动了。虽然偶尔也会哭闹一两声,但我们只要看看他或者不理他,他马上就闭上了小嘴巴。看来,教育的确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及时的联系、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2. 用活网络,加强联系。在班级QQ群里,和家长交流、讨论。我也经常给家长们写信,每次放寒暑假时,我都会给家长们写信,告诉他们我对教育的看法,以及作业要求。有了明确的要求,家长们做起来就有的放矢了,效率和质量也好了许多。有时我也会有针对性地给某些家长写,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并希望他们回信。当然,家长们都是很积极的。在QQ空间里,我把学生的成长照片放上去,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在一天天的成长;我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们读的课外书;我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奇言妙语转给家长;我把孩子们写的文章发上去,让大家共同欣赏;我用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家长们也会这样和我联系。就这样,我们用现代技术,简单高效的沟通,达到最佳效果。
其次,实行家庭——学校联络员制度,即家长委员会制度。联络员是班级中热心学校教育工作的家长代表,由家长们选出,其职责主要是沟通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渠道,向家长们宣传学校的政策,传达学校的活动通知,向学校反映家长们的意见,并协助学校组织家长参与活动或协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冲突。比如,我们班级提倡学生海量阅读,海量阅读需要大量的书,可是书怎们办?家长委员会就向家长们宣传,号召他们给孩子买书,并把家里的书带到学校共享。他们首先给自己的孩子买书,把家里的很多书都捐给班级,建立一个小小图书角。我们常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在班上掀起读书的热潮。在家长委员会的带动下,家长们的热情高涨,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
第三、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每学期我们班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专题性家长会,讲座式家长会,展览式家长会,表演式家长会等。并根据家长受教育的程度、职业、时间安排等设计好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有代表性的特殊的家长,请他们共同进行座谈,让有一定威望的家长现身说法,去感染那些对教育理念理解有模糊的家长,促进他们的思想转化。同时,让孩子们参与到家长会中来,向家长们展示他们的成长,使家长们看到他们的进步,从侧面告诉家长们该如何用赞赏去引导孩子们,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家长们都喜欢家长会,而不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网络互动搭建家校沟通黄金桥 篇7
她, 北京延庆县十一学校副校长程玉玲, 从普通的教师、优秀的班主任、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一路走来, 曾经多次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在她2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 始终以最真诚的态度、以最体贴的用心、以最人文的情怀, 去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她通过网络交流, 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校共育模式, 实现的是与千万颗心的相通, 从而促进了十一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水平的有力提升和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1 5年小学班主任的教学经历, 让程玉玲副校长形成了“教在学校, 育在家庭”的现代教育理念, 树立起“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观。
从2008年起, 她通过家校互动平台, 开始家校合作方面的教育研究和实践, 率先在家校互动平台上开辟“知心邮箱”作为与家长直接沟通, 对家长进行家教方法分享、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成长关注的纽带。她根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情感、行为等问题, 在平台上开辟了系列专题交流, 并针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列举事例、就事论理、诠释方法、加以指导, 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同时, 注重把优秀家长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引导每位家长参与交流, 学习借鉴别人的育子经验, 引导每一位家长成为智慧型家长。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家校教育互动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家庭空间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渠道,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访、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电话等形式上。更体现在QQ、E-mail、教育论坛与贴吧、博客、校园网站等家校沟通的新载体上。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家校沟通已成为当今家校工作的主流。下面, 我就自己近年来在网络家校互动方面的做法进行一些经验介绍。
●利用QQ实现家校互动
QQ是一款即时网络通讯工具,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家校互动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它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情况;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它来进行一些学习话题的交流, 更可以直接通过它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个别辅导。
另外, 建立班级QQ群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 是对传统的家校互动模式一种非常好的延伸与补充。在班级QQ群里,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通过聊天, 可以迅速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梳理, 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薄弱的学习环节进行及时弥补, 或对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进行统一预习;在班级QQ群里, 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状况进行着系统、深入的交流, “聊”出了针对每一个孩子切实可行的“成长路线”。
其次, 利用QQ群里的群共享、群邮箱、群空间等, 学校与班级、班级与家庭形成了一种动态、高效、双向乃至多向的教育互动形式。
●利用班级论坛、贴吧、博客实现家校互动
利用论坛 (BBS) 和贴吧都能即时发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进而进行讨论、聊天并获得各种信息服务的工具。它们可以架起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域的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使家长、教师和学生及时就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 对每一个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交流学习、教育心得。例如, 我在校园网站上为我们班建立的班级论坛与贴吧中, 记录着我们班所有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情况和家长、教师之间的教育交流心得。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教育, 从根本上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另外, 在逐步完善的教学博客上, “家长天地”和“学生乐园”栏目的建立、定期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网络主题活动, 形成了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家长聊天室”、“学生作品”、“好文共享”、“通知公告”、“教师贴吧”等相关栏目, 及时提供了家长了解学生动态、参与班级管理的途径, 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 并逐步形成对外宣传, 展示良好校风、班风的窗口, 充分展示师生风采, 体现现代家校联合教育的新格局。
●利用校园网络实现家校互动
首先, 有效利用校园网, 可以实现家校沟通网络化, 使校园网成为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学生、家长与家长互动、互通的中枢纽带。我校开通了校园网, 建立了“家长园地”, 要求班班有网页、教师人人会操作。校园网将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教学动态、家长工作定期向社会、家长发布。例如, 我校教师人人实行网上备课、教案上传, 家长只要登录到校园网, 点击自己孩子年级的功课, 就会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思路、教材的重难点, 再对照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 有利于辅导孩子学习。有时, 教师把各种练习题公布在网上, 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程度, 选择一些适合的题目给孩子练习。对于学习上的疑难点, 教师与家长可以在网站上探讨。特别是高年级的作文, 学生写好习作后, 发送到教师的邮箱中或通过QQ等方式与教师在线直接交流, 教师在网上直接修改后, 反馈给本人。写得较好的作文可以直接上传到学生“习作天地”里, 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另外, 每到节假日, 各班的教师分学科把作业公布于校园网上, 以便家长进行督促、检查。
其次, 校园网可以使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孩子的道德素养。虽然用电话与家长联系比较方便, 但其弱点是单个交谈。而我校在校园网上创建了“德育园地”, 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场所, 不仅突破了传统的“一对一”的工作方式, 更在网上解决一个学生的思想问题的同时, 对其他有相似问题和疑惑的学生产生影响和作用。班主任在利用校园网向学生宣传优良的道德观念的同时, 也转变家长只注重孩子智育发展忽视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学校经常利用校园网向学生家长发布通告、文件, 针对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家长交流, 要求家长协助学校进行教育,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例如, 以“孝敬长辈”为主题的活动——父亲节、母亲节的礼物。活动方案发布到网上, 得到家长的配合, 达到了极好的效果: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另一方面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浓浓的爱心与责任。
●利用E-mail实现家校互动
教师向家长、学生开放自己的电子邮箱, 以电子书信的形式与家长、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 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联系方法。尤其是对远在外地的家长来说, 不失为一种方便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E-mail, 学生可以坦率地对教师的教学提意见, 教师可以及时给学生各种指导, 教育到位, 策略到位, 既提高了教育效果, 也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可以说E-mail起到了师、生、家长沟通桥梁的作用, 而且更方便、更快捷。
●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搭建网络心理咨询室
网络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上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生由于“代沟”、“惧师”的原因, 不愿意或不敢向教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有些宁可和互不相识的网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在网上聊天, 交谈但不见面, 很多话敢说, 因而心理负担很轻, 有助于调节心理。我校在校园网上建立了网上心理教育机构, 做好学生的网络心理疏导工作。它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 克服了师生“代沟”、学生“惧师”等负面因素, 设置了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测试、心灵论坛等栏目, 对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起到了良好作用, 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发展。这种交流不仅是师生之间的, 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 还可以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 但无论是谁, 都必须遵循平等的原则。在平等的、没有思想负担的交流中, 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干预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家校、师生和亲子互动的桥梁也在不断完善, 如何利用好这一有效手段, 实现更好的家校联合,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与交流中不断努力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何学锋, 张军.构建网络平台, 推进家校互动和谐教育[EB/OL].http://www.xdxx.com.cn/show.aspx?id=2831.
家校互动模式 篇9
一、家校互动教育的研究, 促进了学校信息化管理
由于开展“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教育”实验研究, 教师每天必须利用计算机, 网络服务系统等设备与家长进行沟通, 对学生及时评价、多元评价, 这个过程的资源、个案资源, 可以成为记录学生成长轨迹的宝贵资料。那么, 怎样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网络畅通、资料保存安全完整。首先, 学校从信息化管理常规入手, 制订了《新洲小学上网文明公约》、《网络安全检测制度》、《新洲小学网络使用与管理制度》等21项规章制度。无规不成方圆, 这些制度的建立保证了网络畅通无阻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 对全校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建立数据库, 对每一台设备的变更和维护都备案存档, 现在全校623台计算机正常运转, 10台网络服务器41台网络交换机等设备实现了资源共享, 突破了三区一校的信息传输的空间和时间局限, 扩大师生下载上传网络信息覆盖面, 同时利用家校互动教育平台实现了教师“手口脑”的延伸, 保证家长与教师的网络沟通和“面对面”一样地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第三, 软件资源管理, 有了丰富教学资源、学生的个案资源和系统软件, 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学校以新洲小学网站为基础, 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家校互联、网上会议、教学视频点播、智乐园、跨越式平台等全面普及使用, 保证所有资源在网上有记录, 服务器备份数据, 重要内容刻录光盘存库。制定了《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备份制度》, 三个校区有2间软件资源管理室。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管理机制和相应措施, 保证了这一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 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家校互动教育推动了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发展。
二、家校互动教育的研究, 加大了学校的信息化投入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互动教育研究, 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上, 我们筹建了1间综合演播厅, 集音响、灯光、音频、视频、网络信号和监控于一体的多媒体组合教室。建立3间计算机网络教室, 4间功能教室, 1间会议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实物展台大屏幕等设备。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校园网络系统已完成了两个校区的光纤连接工作, 两个校区的视频会议系统今年初正式启动, 提高了新洲小学的办学水平和工作效率。瞄准目标, 重点投入, 信息技术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家校互动教育的研究, 促进了教师信息化的素养提高
信息技术以人为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有米巧妇难寻, 因此, 在开展实验过程中, 培养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 具备现代信息理论及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为保证校本培训的效果, 学校不论是领导还是教师所有在编人员全部参加了培训, 信息中心有计划、分年龄段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培训, 先后举办培训班8次, 其中有两次考核, 不及格继续培训, 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接受高层次培训和学习。我们聘请了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如上海教科院蒋教授、市电教馆阮教授等专家进行专家互动教育研究的主题讲座和培训。可以说“这是头脑的风景, 思维的洗礼, 精神的享受!”是改变观念触及灵魂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我们举办了班级网页制作比赛和个人主页制作大赛, 从家校互动教育运行报告和教师日常上课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看出教师的信息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延伸。
四、学校互动教育的研究, 促进教师教研科研能力
以课题拉动学校整体发展为战略目标。家校互动教育是一项参与面广, 信息量大, 交互性强、信息技术娴熟、设备使用率高的实验研究项目。全校教师全员参与, 从平台的运行报告可以看出, 教师们不仅仅满足于提供一个互动沟通短信平台, 更主要的是它提供强大的学生信息管理功能和网上教学功能, 这也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学生真正所需要的, 是家校互动教育今后研究的主题。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 不是浮在表面上, 而是深入到课题中探讨如何运用互联平台才是真正互动教育。一枝独秀不是春, 万紫千红才是春色满园, 我校韩迪老师“跨越式”课题实验课获区二等奖。学生作品获一等奖, 承担了全区“整体推进”课题第三片区活动, 我校李映华老师一节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课作为汇报课, 在全区进行现场视频直播。教师在一次次整合课教学中, 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 一支信息素养优良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以点带面讲求实效, 以课题拉动战略促进我校教师教研、科研能力。
学校在“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教育”的实验中, 借水行船、蓄水养鱼, 举信息技术之力, 扬素质教育之旗, 有效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上台阶!
我们不妨用下面一段话来品味信息对于人的成长的意义吧!
家校互动模式 篇10
一、家校互动的方式
1. 家访
家访就是学校组织班主任或教师亲自去学生家里, 和家长面对面探讨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其特点, 一是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在家访中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 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 看到自己的进步, 家长更希望听到对孩子的表扬, 因此家访时先说孩子的优点, 然后在肯定中委婉提出要求, 一下子就拉近了教师和家长的距离。二是家访有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学生在学校有了问题, 教师及时与家长联系, 帮助家长正确对待问题。如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 但总是不见效果。通过家访, 可共同制订学习计划, 科学地指导孩子学习, 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第三, 通过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看到老师亲自上门家访, 会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 他们往往存在着自卑心理, 自认为老师和同学们都看不起自己, 这样的学生见到老师去他家, 他会感到很高兴, 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树立自信心。
2. 召开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也是家校互动的一种方式。它要求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 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且具有实效性。比如我校在开学初召开了全校家长会, 这次家长会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家长陪孩子就餐和看学生写给家长的感恩信等形式, 使家长懂得了教育子女的基本方法, 学生也加深了对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还让老师知道了学生在家的表现。多个家长在一起, 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这种家校互动方式同时也为家长和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3. 创建家校互动网络平台
家校互动网络平台是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教育改革的一种互动方式。家长们想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只要点点鼠标, 就能在网上进入一个名叫“家校互动”的系统, 在那里看到孩子学校的各类公告、任课老师情况以及孩子在校表现等信息。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互动功能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够让家长在百忙之中轻松掌握孩子的在校动态, 既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 又让教师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随时出现的亮点带来的喜悦, 使孩子少走弯路, 健康成长。实践证明, 家校互动网络平台是教师和家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沟通形式, 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 真称得上是“永不落幕的家长会”。
除了以上三种方式, 电话联系、短信互动、问卷调查等也是家校互动简便有效的方式, 尤其电话联系和短信互动现在使用的家长和学校也越来越多, 值得提倡。
二、家校互动应注意的问题
1. 家校互动应该切合实际
家校互动的方式的确很多, 不过还要注意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条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一些偏远山区如果用家访的方式, 由于学生居住分散, 对学校是一个难题, 也许召开家长会效果会更好。同样, 在这样一个地区创建家校互动网络平台也不现实, 一是条件有限, 二是家长根本不懂。相反, 在城市发达地区创建家校互动网络平台就很适合, 因为城市家长工作忙, 如果家访或者召开家长会的话, 参与的人也许比较少, 而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实时性, 正好符合城市家长的特点。所以, 开展家校互动一定要切合实际, 只有这样才能使家校互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家校互动不能变成利益互动
学校开通“家校互动”短信平台或者网络平台, 旨在方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但如果家长给学校或老师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分明变成了利益互动,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 而且具有隐形的强制, 因为家长不支付一定的费用, 就无法登录信息平台, 也就看不到学校的各类信息, 无法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这种带有利益色彩的家校互动方式是不可取的。
开展家校互动,促进素质教育 篇11
一、组建家长委员会,家校互动合作
在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通过自荐、推荐、选举等办法,吸收一批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家长骨干成为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建立年级、校级家长委员会,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网状的家校协作教育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互动合作。家长委员会能及时把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及家庭教育的一些要求向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反映,同时学校也会通过家长委员会,把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教育意见、注意事项等向家长转达,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家长委员会既减轻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又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家长委员会不仅是家长学校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热心支持者,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得力助手。
二、建立家长义工团,创新家校互动
家长义工团是家长联系学校、支持和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群众性志愿组织,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是在学校引领下自主组织和开展活动的,能充实学校教育活动。家长以身作则服务社会,为学生成长阶梯发挥重要作用。家长义工团可以组织全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美化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由全班家长、师生自行设计组织的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方法座谈会等,使教师和家长、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有更顺畅的沟通,对学生有更个性化、更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在跟父母、教师一起劳动中、一起社会实践中学会沟通合作,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担当责任。
三、定期召开家长会,使教育更有成效
每个学期中段评估结束后,每班都召开一次由全体教师、家长共同参加的会议。学校把本校的工作计划、学生的学习情况通报给家长。教师把本学期的教学计划、采用的教学方法、时间的大致分配、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全部告之家长,以便家校之间更好地配合。各年级各班还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将学生隐性分层,因材施教。分别召开不同层次的家长座谈会,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现状,商讨学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制定让学生进步的可行性方案,张扬学生个性,共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家校联手,共同努力,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学校还可发挥学生家长的教育潜能,根据教学需要,让学业优秀及进步较大等家长,在家长会上分享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做到资源共享,家长受益匪浅,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
四、精心组织家访,使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生活,培养师生感情,拉近家校距离的重要途径。我校积极开展“教师走进每位学生家”活动,全体教师走出校门,走进千家万户。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每周走访一至二户学生家庭,一学期走遍班内所有学生家庭。老师和学生一起买菜、做饭,和家长拉家常、谈孩子。这样,教师更能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也更能体验到老师的关爱,乐于把心声向老师倾诉。家长也用新的眼光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使学生信任老师,使孩子尊重家长。另外,针对独生子女教育等问题,老师带着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的家长领着孩子,到优秀学生但经济条件不好家庭作客,开展互助互帮活动,使家庭之间建立友谊,学生学习结对子。这样,学生领会到兄弟姐妹情、学会关爱社会、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该活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容易挖掘孩子的个性和潜力,家校真正形成了“合力”。
五、开展家校活动,形成家校互动的文化氛围
1. 学校开展开放日活动, 家长可以到校参加孩子的一天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班级情况,更能和教师、班主任、校领导和其他家长零距离接触,一起启发、引导和鼓励孩子。
2. 校园文化艺术节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对于那些平时成绩不太好、却有着其它专长的学生而言,可借此机会让家长看到子女自信骄傲的一面,重塑家长对子女看法。
3. 学校开展家校互动专题活动,如《向爸爸妈妈诉说心声》,教师向每位家长写一封公开信,帮父母亲洗一次脚,送爸妈一张自制的贺卡等。使家长们看到孩子的优点,也看到孩子的缺点,理性地认识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引导孩子担当责任,思考人生。 通过家校活动的开展,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谐,育人氛围浓厚,真正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育人同向合力,形成共振。
通过家校互动这一平台,让教师走进每位学生的家庭,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教室,教师和家长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家校同行,师生同心,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校互动模式 篇12
关键词:手持设备,互动平台
一、家校互动综述
1. 家校互动的含义
“家校互动”是指学校与家庭以沟通为基础, 互相配合, 合作育人, 使孩子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两方面行动一致、信念统一、彰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 形成终身受益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国内外学者对家校互动合作十分重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著中写道:“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 那么不管教师付出怎样的努力, 都无法取得完满的效果”[1]。因此, 要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 二者需要密切联系, 协调一致。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2. 家校互动的方式
家校互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信息单向流动和信息双向流动。传统的家校互动中信息单向流动方式有发通知单、成绩单、学校统一时间召开家长会 (会后有个别双向交流互动) 等, 几乎没有相互交流或者交流甚少;信息双向流动方式有家长校访、教师家访、电话交流、学校开放日开放周等, 有互动但是受时间短人数多等因素的影响, 交流亦不够深入。
3. 家校互动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家校交流方式难以达到家长和教师的充分沟通, 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学生, 多为独生子女, 流行的说法4+2+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和要求越来越高, 希望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然而学校的群体教育尤其我国的大班授课制 (1个班40-60人) , 很难实现个别化教育。然而家庭教育却具有个别化教育的独特优势, 因此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将成为家校合作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 教师和家长工作时间几乎一致, 并且新的时代背景下, 工作节奏快, 压力大等特点, 使传统的互动方式受到了限制, 很难实现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充分互动和交流[2]。由此, 很多网络教育信息公司与移动、联通、电信等联手合作, 利用无线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跨越时空的特点, 搭建各种互动平台, 大大地缓解家校合作面临的矛盾, 为家校之间充分、准确、及时的沟通, 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二、家校互动平台的功能
家校互动平台 (见图1) 是通过移动短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搭建的一个用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相互沟通、信息交流的平台。基于这个平台, 为学校提供功能完善的日常校务信息处理功能;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网络+短信息”等多种沟通方式的融合, 使学校、教师、家长之间实现准确、高效的信息交流。同时, 有针对性的为教师及家长提供学生课外教育等个性化信息的增值服务, 丰富家校沟通的内容。
1. 基于手机终端的应用
(1) 学校子系统中教学管理人员、班主任和普通教师分别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综合而言主要包括短信互动, 每日工作, 成绩管理, 评语管理, 教师管理, 学生管理, 数据分析和系统维护以及特色教育信息等功能模块, 主要任务是将学校的日常工作及学生在学校的各项表现情况互动平台和中国移动网关以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上。
以教师应用为例:
手机公告:教师可以通过系统使用手机向家长发布公告, 实现对于所任课班级全体学生家长的群发信息。家长收到短信后, 可以直接进行回复。
手机留言:通过系统, 教师还可以使用手机与家长实现一对一的信息交流, 家长也可以回复短信, 与教师沟通。同时, 家长也可以利用手机通过平台与班主任老师联系。
信息内容服务:系统为丰富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内容, 简化教师编写短信的工作, 向教师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模板, 如家长会、作业、课外活动等。教师只需要对信息模板进行简单编辑, 就可以对家长进行发送。同时, 设定相关特色教育栏目为教师和家长用户提供教育信息服务, 针对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内容涉及生活健康、心理咨询、学习辅导、营养饮食等多个方面。
(2) 家长子系统中包括短信互动, 考试成绩查询, 考试安排, 教师评语, 校内新闻, 班级新闻, 特色教育等功能模块, 主要任务是:对订阅服务的家长, 可以查阅学校公布的日常工作, 学生在校情况和所接收到的短信情况, 家长接收到老师的信息后可以直接回复到信息平台与教师沟通, 也可以直接发信息到固定号码与教师联系, 还可以以信件的方式给教师留言。
2.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
(1) 学校应用:单位信息管理、组织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权限管理等。
学校通过“单位管理”和“组织管理”功能的操作, 实现对单位信息、单位组织机构和人员职务等信息的管理;“人员管理”功能实现对教师、学生以及学生联系人信息的管理与维护。各种人员信息以电子档案形式存在, 可以随时修改、保存、删除, 实现动态管理;“权限管理”, 是为老师们分配公告及留言权限, 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搭建桥梁, 以实现对教师发送信息范围的实时管理。
(2) 教师应用:班级管理、个人设置、公告管理、留言管理、信息推荐等。
教师通过网站可以实现班级信息及个人信息的管理, 通过公告管理、留言管理实现对教师及权限内班级的信息发送。教师对共性信息可以对所有学生群发信息, 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性化信息交流。使得学生的隐私及尊严得到尊重, 家长和学生乐于接受。
(3) 家长应用:校内公告、留言管理等。接收学校公告信息, 并可主动与班主任老师联系。
三、家校互动平台的特点及其优势
1. 互动平台的特点
由于移动互动平台融合了现代无线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 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1) 空间无限性:对于系统中的各用户对象, 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 还是在外地出差, 只要能上互联网或手机有信号, 就可以实现各用户之间的双向信息沟通。
(2) 实时快捷性:各用户可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手机短信或互联网接收信息, 并及时进行回复。
(3) 沟通多样性: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手机短信加互联网等多种沟通方式, 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 个性化服务:系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实用的教育信息, 个性化的满足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内容。
2. 互动平台的优势
由于其具有以上特点使其与传统沟通方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见表1) 。
(1) 实现方式简单
基于手持设备的互动平台——采用短信及互联网等应用方式, 为家、校联系提供即时、高效的交流平台。该服务平台无须任何程序下载, 通过网上注册即可使用。该平台为学校提供内部办公、信息传递, 并能实现学校和家庭及本网用户之间相互沟通的功能。家长只要拥有手机即可以方便使用互动平台。而城市学生家长对手机的拥有率100%, 为该平台的使用提供了设备便利性。
(2) 沟通及时便捷
通过这个平台, 老师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身体状况等及时告诉家长。家长也可以将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转告给老师, 及时交流学生信息, 便于家长监督学生, 方便教师指导学生, 既方便又快捷且省钱。使得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等各方用户能借助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 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沟通效率。
(3) 交流深入细致
对于优秀学生, 有些赞美之词当面不便于表达, 既可借助平台实现, 让学生感受教师的欣赏和赞美。对于一些潜能生, 及时把他们的优点和进步通过互动平台传递给他和他们的家长, 让他们感到教师没有放弃他们, 使他们逐渐找到学习的信心和力量。并将一些相关的家教信息和知识发给那些教育理念欠缺的家长, 给家长以指导。
(4) 体现人文关爱
通过互动平台, 学校可以及时向家长发出各种公告, 便于家长掌握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 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性。学校和教师在节日期间亦可以通过平台对家长的配合支持表示感谢或者致以节日问候, 凸显文字魅力, 管理更加人性化。可以使彼此心情舒畅, 巩固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关系, 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四、结束语
融合了无线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互动平台在家校沟通方面虽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受目前移动通讯资费过高的影响, 加之手持设备屏幕较小, 阅读信息较为费力, 容易使人产生疲劳等特点, 平台使用率不尽如人意。目前学校和教师在日常教学事务管理中使用较为普遍, 家长利用互动平台进行相关教育知识的学习尚有些欠缺。平台在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家长文化水平的不同、家长关注的问题不同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上有所不足[3]。然而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 尤其第三方服务 (例如移动公司, 教育信息机构等) 的介入, 互动平台必将为营造和谐的家校沟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卉, 王陆, 韩雪涛.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应[J].电化教育研究2007, (10) :47
[2]王晓东, 李彦敏.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7, (1)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