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通用5篇)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 篇1
对“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 “合作互动”的实践和思考
荆紫关镇第一中心小学 杜建红
在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虽然早就被我们所认识,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并未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落实。
教材是固定的,教学进度是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的“详略”是教师在课前就基本准备好的,课堂或课后作业是教师根据各种需要设计好的,这种教师的“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课堂交流的指向表现为单向的:“教师——学生”。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优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则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
这样的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这与“导学互动”课堂宗旨严重相违背。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赶进度,在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时,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这些不起眼的“群众演员”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合作互动。
近一年,通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我对“合作互动”这一环节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我试着在课堂教学上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用以促进合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更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
一、生生互动,合作学习
1、有效互动,真正合作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将学生分为每四人一组(能力有差异),通过生生互动的途径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围绕“神机妙算”这一中心体会诸葛亮所表现的卓越才干时,小组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能力稍差的同学可以将课文中
外显的材料提取出来,并加以分析。例如,诸葛亮利用第三天四更时,大雾漫天的气候条件向曹操借箭,说明他通晓天文气象。能力一般的同学对外显不是很明了的材料也能提炼出来。例如,由于诸葛亮了解曹操用兵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胆地叫军士们擂鼓、呐喊,胸有成竹地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结果曹操还真如诸葛亮所料,按兵不出,只叫弓弩手射箭,这说明诸葛亮了解曹操,也是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知人。一些潜在的材料,能力一般的同学也许不能轻易材料组织起来,加以分析总结。这时,组内能力较强的同学就可以发挥其特长,阐述自己的见解。例如,诸葛亮之所以能借箭成功,鲁肃也有功劳。尽管鲁肃是周瑜手下的大将,但诸葛亮看出他为人忠厚,诚实守信,于是决定让他帮助自己实施借箭的计划,向鲁肃借船。结果鲁肃果然守信用,对周瑜绝口不提此事,使借箭的计划得以实施。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另一方面————善用人。
2、取长补短,各得其所
再如,当组内能力较强的同学对较难理解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组内成员可以学习这个同学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学生不再是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而转变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每个学生都能从那些与他不同观点与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获取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这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小组成员面前,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述出来,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消除惧怕于别人交往的心理,从而得到语言、思维以及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二、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1、因势利导,适时点拨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以外,还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它包括学生个体与教师的交往及学生群体与教师的交往。在小组学习中,学生遇到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时可能会有思维敏捷的个体悟出答案,也可能仍然需要群体的合作探讨。教师此时应关切地投入到学生中,去听取学生的意见,给予个别点拨。
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主要描写了作者来到离家乡很近的地方,看到对岸的家乡却不能回去心中无比思念。这首诗中的地名比较多,几分钟功夫,搞
不清诗中所说的地理位置,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与同学们商量了一下,决定通过画图来理解的诗意。于是,我和孩子门动起手来,一边分析,一边画图。几分钟的功夫,我们就画好了。
通过画图,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思想:原来,作者离家乡只有一重山之隔,眼望家乡的春色依然,心中不免荡起深深的思乡之情。这才写了这首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并没有系统的讲解什么,只是画画图,让学生说说对诗是怎样理解的,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就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在这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除了知识信息方面还有情感方面的互动。互动成果形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
2、手段多样,掌握精髓
对合作手段的巧妙运用,来源于对导学互动的认识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些可利用的方法。随着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逐步深入理解,我们这些实践者的理解水平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对合作教学理论理解的更透彻,掌握合作教学的本质与精髓,才能更好的利用合作教学知道自己的教学工作。我想,经过今后对合作教学模式进一步的潜心研究和探索,合作教学的成效会更突出,会更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会更好的发挥出来。来源于对导学互动的认识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些可利用的方法。
今后,随着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逐步深入理解,我们这些实践者的理解水平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对合作教学理论理解的更透彻,掌握合作教学的本质与精髓,才能更好的利用合作教学知道自己的教学工作。我想,经过今后对合作教学模式进一步的潜心研究和探索,合作教学的成效会更突出,会更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会更好的发挥出来。
总之,在教学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广告语说:“让城市互动起来”。那么,在教学上我们也应:“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 篇2
教学必须有效, 实施有效教学, 悄然成为了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 而在课堂教学中, 有效互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叶澜教授也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但是,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 由于诸多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师生间的交流, 讲授、灌输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方式。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 重视“授人以鱼”, 却忽视“授人以渔”, 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更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 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 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的单方面的“动”, 而是一种“互动”, 既有教师的“动”, 更有学生的“动”, 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可见, 课堂互动是课堂的本质特性, 课堂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
一、有效互动的特征
有效互动应该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思维, 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互动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这是有效互动的前提。 (2) 活动的多向性与交互性, 这是有效互动的重要特征; (3) 动态的生成性与不可控制性。动态的生成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与灵魂, 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智慧, 通过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态生成。在互动中, 往往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中出现, 就必须依靠教师的积极引导, 保护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4) 互动的整体性与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有效互动的关键,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的标志, 就是相互之间的欣赏。教师欣赏学生, 学生欣赏学生。师生之间的欣赏, 把课堂人际关系上升到了一个审美的高度, 为“有效互动”提供了一个富有张力的空间。整体互动是有效互动的显著标志,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存在着个体差异, 尤其是对具体问题的感悟, 差异明显。因此必须要树立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采取不同的措施, 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
二、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一堂精彩的英语课
本人最近听了一节参加选拔的英语课, 一开始便是每天英语———值日生流利的值日报告, 赢得了在场听课教师的啧啧称赞。后面的内容更是精彩, 教师创设了一段情境之后, 便由学生上台进行英语情境对话的剧情表演, 学生的表演水平和流利的英语口语一次次获得老师们的肯定。接下来便是老师在屏幕上写下一组情境对话, 并利用准备好的各种教具, 与学生个体、小组进行对话训练。之后便是学生4人小组、2人对话训练和小组与小组的对话训练。
这堂课赢得了在座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完美无缺, 几乎体现了课堂有效互动的主要特征。应该说, 这堂课确实有许多可取之处, 单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流程上看是无懈可击的。可是, 细细琢磨后却能看出一些破绽。作为职一的学生, 能够达到如此的教学效果, 应该说对英语的兴趣是非常高的, 英语的教学就不应该成为学生和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带着一丝疑虑和欣喜, 我悄悄地问了几个学生, 原来这里面的内容, 教师已经在课前作了多次的演练。这样的互动带有太多的表演性, 失去了课堂的真实, 并非一般常态教学下能够做到的, 是一遍又一遍演练的结果。学生在互动中没有积极的思维, 只有机械地背诵, 没有在教师引导下的动态生成, 也就必然失去了互动应该达到的目标。这种形式上动, 本质上不动的所谓“互动”, 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憾!
课堂如果缺失了课堂的生气, 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片面追求形式, 单纯追求表面效果, 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长久以往, 将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我们的现实课堂教学中, 却有大量无效互动的表现, 如: (1) 形式上动, 本质上不动; (2) 少数人动, 多数人不动; (3) 学生动, 教师不动; (4) 教师动, 学生不动;又或是毫无秩序的互动等。那么, 如何才能在课堂中实现真正的有效互动呢?
三、实施有效互动的途径
1. 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有效互动的前提
有些老师认为, 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 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 那么似乎可以简化备课, 甚至不要备课。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 怎样促进, 怎样引导, 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 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 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 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下面的这个案例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案例二:看得见的“服装店”
周老师在上基模一《Shopping》一课时, 却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走进了课堂, 学生们感到非常好奇。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 只见她从口袋里拿出一样样用作演示的教具, 全是一些颜色不同、尺寸不一、长短各异的服装, 男式女式、春夏秋冬的皆有。这些东西成为了她教授各种不同颜色和服装名称单词的最直观形象的物品, 接近了学生生活, 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到最后, 她拿出所有的服饰在课堂上开了一个“服装店”, 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的商场购物情境, 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对话场景。围绕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学生参与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 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由此可见, 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 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 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 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重要的前提。
2. 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
新课标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 而是一种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没有对话和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 这种交流和对话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 只有在师生互动中, 才能形成学生的体验与收获。在多元的互动中, 学生的见解, 教师的知识阅历, 学生的生活经验, 个体的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 从而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共享”。这就使得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多样化, 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
3. 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有效互动的保证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 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互动。教师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 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 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 充分重视互动对学习的重大意义, 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4.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只有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 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教学中, 教师始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热情耐心, 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多关心、多鼓励, 尊重学生的人格,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与他们平等相处,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他们得以在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亲切可信, 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 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四、结语
有效互动是克服传统课堂中的单一和枯燥的教学行为, 是为打破课堂的沉闷和焦虑, 让学生在一种愉悦和亢奋的状态中主动学习, 积极思维, 同时也是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一种必要的方式。课堂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寻求对话的实践活动, 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无论是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 心智的开启, 能力的发展, 还是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都有赖于课堂活动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课堂管理正是通过不断地调节课堂活动, 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促进课堂交流。同时又通过有效的课堂交流, 促进和保持课堂互动。因此, 促进有效互动,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最有力的保障,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摘要:有效教学是我校近两年的研究课题,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 一直是我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却有大量看似热闹, 师生互动较多, 但实则为无效互动的现状。为改变这种现状, 本文将针对有效互动, 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反思和探讨, 区分有效互动和无效互动, 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提出了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互动的一些做法, 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互动,有效互动,无效互动
参考文献
[1]戴丽丽.课堂互动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文教资料, 2006 (17) .
[2]赵永胜.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教师教育科研, 2009 (3) .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 篇3
一、树立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和谐发展。
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二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内源性教育,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三是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为了更好地激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办法:一是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二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分别对小组进行多视角的综合量化,实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评价。三是每次大型考试后,学习委员算出各组的平均分,教师给较好的小组发小奖品。通过采用合作评价,激发了每个同学的价值感、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
现在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被动参与,我们经常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开展活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合作的意识不够强烈。所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材中重要的内容,创造性地把教材变“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发地萌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
三、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后,可能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可是往往却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发现效果不错。
1.学会分工与协作。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工作,使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学习小组内形成与学习任务相适应的、个体之间能够有效交流的差异结构。首先,教师要进行科学分组,以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选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接着,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宣布小组成员需共同遵守的小组合作学习常规:合作前要认真独立地思考,不人云亦云。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遵守课堂纪律,不喧哗,不干扰他人,不讲题外话。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插话,有不同意见,等他人说完再说。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小组长要负总责,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促进他们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并让优秀小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介绍。实行“小组长”轮换制,每位组员都有当组长的机会,使其都有责任感。
2.学会交流和倾听。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流要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观点不一致时学生之间进行质疑、讨论。学生交流前,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求陈述有条理,层次清晰,声音适当,充满自信;并要求学生学会文明的交流,告诉学生在小组集体讨论时,要注意减轻说话的音量,尽量不妨碍到其他小组,防止互相干扰,还课堂一个安静的环境。
3.学会总结与汇报。当小组合作交流即将结束时,小组长应组织小组成员对记录员的记录进行小组反思,保留大部分组员同意的意见和小组还存在争议的意见,整理好交流成果,并由小组长安排好汇报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与众不同,代表的是小组这个集体,所以上来汇报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
4.学会欣赏与激励。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教学生学会欣赏。同学的发言有创见时,要懂得鼓掌,表示赞赏。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激励评价,既能充分肯定同学发言好的地方,如“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你们小组的想法真棒!”,又能诚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大胆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我觉得你这儿讲得有些不对,……相信你下次会讲得更好!”这样,真诚地相信别人,帮助别人,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在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了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每个人的发展。
四、建立合理评价机制,让学生促进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所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小组合作的评价应该是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采用评比积分的鼓励机制,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每节课评价方法如下:第一次由本组计分员对组内成员参加合作的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做评价;第二次在全班交流时,由其他组依据各组汇报员汇报的质量、本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做组间互评;第三次由教师做全班导评,对本次合作中纪律好、参与度高、分工合理、有创新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加分;最后,一月一总结,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创新小组奖”、“最佳组员奖”,表扬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为合作学习走向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没有很强的责任感,很容易半途而废。其次,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导演”。否则,课堂会变成一盘散沙,教学目标难以落实。第三,教师在许多时候要将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进行,不能因合作学习而否定接受式学习,两者需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此外,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评价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合作学习的整合等问题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 篇4
课时:1 教师:毛勇
导学
目标 1掌握部分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
2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了解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导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难点: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导学
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导学
过程
设计 一、课前预习
(一)学生查阅资料搜集有关口技的知识点。
(二)掌握本文重点字的读音及含义。
善会闻坐吠呓
间曳许虽乳
(三)了解《虞初新志》及有关知识。
(四)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
二、课堂学习探讨
(一)、导入新课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有一颗格外引人注目的摧探明珠--一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的那位艺人怎样?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口技》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本文确切而真实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家四日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文章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二)展示预习成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思考:1当我们看一场表演时,如何知道它非常精彩?
答:首先确定一场表演涉及的双方(表演者、观众);表演者表演的内容,表演的道具;观众看表演的反应。
2课文三个场景分别描写了哪些声音种类?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有什么好处?
答: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这也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所构成的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口技艺人的“善”的本领。
3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请一一找出来。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答:除了三个场景的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
4归纳本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答: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是本文最显著的一个写作特色。
口技表演连接着表演者与听众两个方面。作者一方面着力描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又着力于听众神态,动作、心理的描绘,这是侧面烘托。此外,课文两次头尾介绍道具的简单,也是从侧面烘托表演者的技艺不凡。 学生活动 备注
小
结 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文章写得波澜叠起,变化万端,动人心魄。口技表演者技艺“善”,作者对口技表演的描摹也绘声绘色,亦“善”。这种描写方法,给人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板
书
作
业 三、分层巩固训练
(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A.juéB.jiào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A.jiānB.jiàn
3.宾客意少舒()A.shǎoB.shāo
4.曳屋许许声() A.xǔB.hǔ
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A.jǐB.jī
6.夫J声起() A.hānB.hōu
7.夫叱大儿声() A.chìB.chī
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A.jìnB.jǐn
9.曳屋许许声() A.yèB.zhuài
10.盆器倾侧() sp;B.qīn
(二)、下边对句子划线中的词的解释,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改正过来,写在括号内。
1.虽(虽然)人有百手()
2.会(适逢)宾客大宴(举行宴会)()
3.但(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两股(大腿)战战()
5.不能名(说出)其一处()
6.几欲先走(行走)()
7.当是(这)时,妇手拍儿声()
8.妇抚儿乳(吃奶)()
9.中间(其中)力拉崩倒之声()
10.京中有善(擅长)口技者()
(三)、下面语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哪一句?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答()
A.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
B.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C.妇扶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
D.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注音。
中间()曳()屋
2.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理解恰当的是()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
3.对“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中间有人用力拉屋架,发出崩倒的声音。
B.中间有人用力推拉,发出房倒的声音。
C.其中夹杂有劈里拍拉屋倒塌的声音。
D.其中夹杂着崩倒的声音。
4.本文运用了正确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描写。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
。
5.用“‖”给这段文字分层,标在原文处。
(二)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是:()。
2本段中哪些叙述表明了口技表演者不借助外物吸引人,而是靠超人的技艺或真实本领演出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声,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概括层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口技人表演的一家人由睡到醒过程中的九种声音。依据原文,用自己的话,将这九种声音写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宾客们“伸颈”,侧目,微笑,默叹”的神态,表现了他们欣赏口技表演时怎样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绘了口技者表演的声音由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三、分层巩固训练
(一)、1A2B3A4B5B6B7A8B9A10B
(二)、1即使2√3只4√5√6跑7√8喂奶9夹杂10√
(三)、D
四)阅读测试:
(一)
1.jiàn)yè
2.C
3.C
4.正面;侧面;技艺的高超
5.……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第一层写口技人摹仿深巷起火、救火的声音。第二层写宾客听摹仿时惊吓的种种表现。
(二)
1善。
2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渲染了演出前肃静、紧张的气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艺术声望之高,为下文写口技者的表演作衬托和伏笔。
(三)
1“……众妙毕备。‖满坐宾客……”①正面描写口技者表演的各种声音,突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②着力描绘听众的神态,侧面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2①远处深巷中狗叫。②妇人打呵欠、伸懒腰。③她的丈夫说梦话。④小儿子醒来大哭。⑤妇人抚摸小儿子,喂奶。⑥小儿子含着乳头哭。⑦妇人轻拍小儿子,口中轻声哼唱。⑧大儿子醒来,连续不断的说话。⑨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
3“伸颈,侧目”说明听众听得入了神,唯恐有所遗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的情况;“微笑”表现听众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听众对表演者的技艺十分佩服,但又不便发出叫好声的神情。
4远、近,外、内、小、大、少、多。
教学
后记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 篇5
郧县第一中学 李先有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是否满意的根本标准。教学时间有限,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必须更新观念,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以老师的指导为辅。精心备课,师生互动,激活课堂气氛,加强实验,重视探究,激发兴趣,精心编制导学案。每节课分散难点,精选重点,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思辨性、创新性、连贯性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从而使三维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关键词:高效课堂 引导 自主 互动 合作 探究 实验 导学案
我们新的课堂理念是:课堂不是师生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探究问题的平台,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平台。我们的改革目标是:构建学生主动乐学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学生乐学善思,快乐学习;构建为学生未来生存发展服务的课堂,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攻方向;构建适应高考的课堂,以训练为主线,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我们的具体目标是:第一年,高
一、高二“三位互动、学案导学”五环教学模式;高三实施“先考后教少讲精练”的复习课模式和“先思后评寻规变练”讲评课模式;第二年,进一步巩固课改成果,优化导学案,理顺导学流程;第三年,总结前期经验教训形成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和育人机制。
作为教师我们的主阵地是课堂。课改的核心是建立高效课堂,使教学具有高效率,包括教师指导的高效率和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它是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以指导为辅,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但是,要想高效学习,就需要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得法。老师要像导演一样导的高效,像抓痒一样抓在点子上。要想如此,就必须精心备课,精讲精练。一句话:少则得,多则惑。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科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更新教学理念,精心备课
如果说良好的理念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那么分析学情、把握教材,设计能够激活课堂的教学方法则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化学教学不能只拘泥于教科书,应努力挖掘和开发教学资源。我们首先必须对教材、资料进行消化吸收整理,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突出重难点,突出理解应用型问题。一节课通过学习、探究 1
弄清两三个问题,应该说收获很大。这就是少则得,多则惑。少而精、少而透,跟面面俱到、不深不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也就是说,教师备课不只是备教材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学生能够想到的、比较难懂的、容易出错的、容易忘记的问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
二、注重双边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可适时利用化学谜语、化学故事、顺口溜、化学模板等来与学生互动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可由学生协助实验、参与实验,共同经历成功和失败、感受兴奋和沮丧,体会科学探索的酸甜苦辣。如在探究苯酚与溴水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溴水和苯酚溶液,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无论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会感到惊喜和刺激。成功了,很开心;失败了,有叹息、更有思索。此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习苯酚的有关性质,在交流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并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和思考。上课时,教师要使学生保持轻松的心态、良好的状态,要善于辨别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善于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类问题,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让课堂永远保持积极高效的学习氛围,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说,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牢记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操作顺序不同,实验现象常常大相径庭。实验步骤中包含了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仪器等多项信息。因此弄清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至关重要。
为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学习化学知识的动力。高中化学实验,有很多现象不明显,但实验的精度要求高,误差分析又要求有很好的数学分析能力。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酸碱中和滴定》等,面对这样的实验,我们一方面要精心组织准备实验,对实验原理和实验中涉及的知识点提前渗透,使学生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重视每一 2
步实验操作,并准备好有针对性的问题,甚至发现学生操作有失误随机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辨析,提高认识,从而掌握知识的核心和本质。
总之,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化学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将感到学化学有趣味有快乐,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有了保证,更重要的是这种兴趣像种子一样,一旦扎下了根,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四、实施学案导学,激活课堂气氛
无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还是山东昌乐二中创建的“271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模式,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
(一)汇集集体智慧,认真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汇集集体备课智慧,才能体现出新课改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有主要负责人,先后至少经过三人修改(这些工作至少要在新课前两周完成),然后经集体备课讨论补充完善。可以说每一份导学案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是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同时,每节课后都要根据学生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对导学案进行不断修改完善,然后存档,待期末复习时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作针对性的加工修改成为复习学案,使宝贵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通过探究突破疑点、难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导学案编写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吻合。学生预习的主要依据是教材,这就决定了导学案的编写思路要与教材相吻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法导引”、“活动·探究”、交流·研讨”等栏目,问题设置要有坡度,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提高,所探、所研要充分体现本课时的重难点和主干知识。
(2)导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导学案中的问题要有坡度、有深度,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这种良性的情绪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预习和学习过程中去。导学案的内容不应是简单的填空,应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新知识在问题探究中升华、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 3
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
(3)导学案要设置一定量的习题。习题通常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预习体验型问题,这属于知识技能层面的问题,主要用于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要求全体学生在预习时完成,这就是预习检测题;第二个层次是过程、方法类问题,是经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后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要完成,即课堂检测题;第三个层次是挑战性问题,主要用于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提高之用;最后再配备课后拓展巩固性练习,作为课后学生作业,其设置也要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
(三)导学案使用注意事项:
一是要激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预习。鼓励学生在导学案上做标记,写批注,提问题,鼓励学生经常梳理知识、勤写总结,把导学案上的重点,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简单的再现(例如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周期表的结构等等);二是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导学案有的地方需要认真批改,对那些不需要批改的地方,老师要检查学生的填写情况,并且利用课间时间经常和不同层次的同学多交流沟通,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如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样上课时就会有的放矢、查漏补缺。上课前老师一定要进行提问、小测,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或一学就会的就要做“淡化处理”,一带而过,或只写下标题以示提醒;三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做“导演”,而不是当“主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各学习小组的展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各小组可以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知识卡片,可以交流、探讨,也可以质疑辩论等等。对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用心倾听,重视学生的想法,但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也就是说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绝对要少说话、多倾听。新授课,教师课后只板书知识提纲,再用五到十分钟让学生自己补充具体内容,然后交流、质疑、补充、完善,以此来代替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小结。最后可以留出五分钟时间完成几道课堂检测题,来检查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教学难点,以往我们总是放在课堂上作重点讲解,但现在我们可以将难点分散在导学案中,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知识支持”,使学力中等以上的学生通过探究找到答案,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对于课外作业,通过批改或课代表的调查收集学生对难点的解决办法或问题,利于上课集中点拨。
总之,对于重难点知识,老师要经过梳理,分成类,化成块,设计成系列化、有梯度的问题,逐级攀升,使目标教学落在实处。另外,我们强调探究性教学,也要重视规范和落实,会说不会写、不会算的现象,亟需要克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时间和氛围也需要充分保证。
五、编制导学案实施高效课堂的体会
一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大家坦诚相待,取长补短,只要有问题,大家都会 4
提出来,共同讨论,共同分享。同时,我们也会惊喜的看到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变化,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和谐。
导学案的实施让学生感受了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融洽了同学关系,增强了团队协作的精神。新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了互助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它使教师由原来知识的讲授者,变成了课堂的引导者,学生的倾听者、帮助者。由原来的教师督促学生学习,变成学生带着问题寻求老师的帮助。这一模式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导学案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加强。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都能够找到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常言道: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导学案的编制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高。导学案在实施过程中从分析教材到三维目标确定,从编制到预习效果的反馈,从课堂设计到实施,教师在导学案的编制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交流,不断进步,从而极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环教学模式,环环相扣,导学案是先行,有了导学案这个抓手,随之而来的课前预习、预习检测、课堂探究、课堂检测、课后巩固拓展就能有序展开。说实话,课改有收获,也有思想的痛苦挣扎拷量。但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面对课堂教学的无奈现状,能不反思、能不积极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吗?我们愿意改革,我们也必须正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坚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我们就一定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教育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改革,才有发展和突破;只有改革,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全社会对我们的热切期望!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推荐阅读: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10-14
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07-04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10-29
浅谈“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06-16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11-29
简述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11-23
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及师生互动07-02
导学互动模式论文10-06
外语课堂互动06-03
课堂互动能力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