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动模式

2024-10-05

交流互动模式(共12篇)

交流互动模式 篇1

摘要:教学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的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 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互动交流式高中数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机械操练变成了灵活应用的过程, 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也为课后学生的学习注入了动力, 从而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全面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人教版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交流模式的构建做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法,主体地位

一、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 教师是学术专家和权威, 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讲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 重教而不重学, 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 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充分发挥。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 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 也忽视了数学作为各种社会学科最基本工具的本质。

二、互动交流式教学法的内涵

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是师生及生生共同参与的教学,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是教与学互相结合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 又互为客体。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式的问辨、探讨与交流, 教与学双方是良性互动交流的, 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 发展智力, 陶冶情操的过程。这种活动首先是动脑, 但更是动情、动手, 把肢体的动与思想感情的动联合起来。在建立师生平等的情感基础上, 设置各种类似于现实的环境, 采用多种互助合作方式, 优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

三、高中数学中互动模式的意义

互动交流, 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理念, 一种指导思想。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把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与个性发展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用数学作为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 采用多种协作方式, 优化师生交往, 促进学生发展。因此, 互动交流教学的应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特别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高中数学中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策略

1、高中数学中互动交流模式情景创设策略。

情景创设策略是利用各种与新课内容相似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以使其在上课之初就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策略。具有强烈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 学生才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交往互动交流。具体来说, 情境创设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

(1) 利用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创设情境。例如高中数学“椭圆及其基本性质”一节, 先创设情景, 介绍生活中形形色色实例中存在的椭圆, 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 提出问题怎样去画出一个椭圆, 最后用即将讲到的椭圆定义去作出一个椭圆。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新学习知识的印象, 也可提高他们自己的主观动手动脑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2) 设置疑点创造情境。“好奇”是引发个体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可促使人完成许多超乎想象的事情。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好奇心, 在课堂互动交流教学中恰当的设计疑点和悬念, 使他们急于想知道谜底而又只能让其在一步步教学互动交流中逐步解开谜团。教师通过在教学进程中设置疑点, 紧抓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并完成全部课堂教学互动交流。

2、高中数学中互动交流教学模式

学生探究式策略。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 学习课本知识, 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 大多数的高中生对教师仍然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 不懂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如不改变这种学习方式, 他们必将在数学学习中陷入被动状态。因此,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日常活动的主题调整教学顺序, 重组教材内容。

3、高中数学中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小组讨论策略。

应用分组形式的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三种教学模式的共同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教师可应用分组形式, 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活动, 让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之中。这样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沟通, 互相合作, 已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一个交流的环境中, 学习者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揭示问题, 并就该问题寻求同龄人的解释, 这种信息双向传递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结论

交流互动式教学是当代兴起的教育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学会合作共享, 共同体验创造和成功。因而, 我们有必要从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视角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 对数学互动交流教学作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交流互动模式 篇2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爱说。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口语交际的练兵场。如何在完成语文课任务的同时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的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说爱说。

1.进入角色,真情体验。

《中彩那天》一课中父亲开着中奖得来的汽车却闷闷不乐,甚至“我”几次想上车和父亲分享这分喜悦都被父亲赶下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对父亲说什么?此时父亲又会说什么?当父亲把车还给库伯后吃晚饭的时侯他们父子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学生同桌两人分别扮演孩子与父亲对话交流。又如在教学《鸟与树》一文当鸟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由它的朋友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火时,鸟会对朋友说什么,树又会说什么,这样在对话交流中学生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2.联系课文,体验生活。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对课文的体验实际上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教学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时,我先引导学生重温课文内容:《中彩那天》中父亲把中奖得到的汽车还给库伯,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尊严》中杰克逊大叔善待逃难的人,表现了对弱者的真诚;《万年牢》中父亲做糖葫芦不掺假不加价表现了对顾客的真诚;《将心比心》中阿姨为奶奶开门表现了对长者的真诚,妈妈安慰扎针的护士表现了对晚辈的真诚。那么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真诚的帮助吗?你真诚地帮助过别人吗?这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课文和生活中架起了一座桥梁,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二、积极评价,让学生敢说。

应该说课堂上学生每一次举手都鼓足了勇气,每一次举手都充满了期待,可是很多得到交流机会的同学的回答往往都不尽人意,甚至让人啼笑皆非。是生气地瞅他一眼?是不耐烦地训斥一声?还是„„前几天的一节语文课上,班上一位比较后进的同学起来读课文,准确地说他不是在读,而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短短的一个句子读了足足一分钟。读完之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而他则一脸窘迫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等哄笑声过去之后,我用平静又略带严肃的口吻说:“王春江同学,你读得很好,口齿非常清楚。如果多加练习,读得流畅一些就更好了。老师期待你的进步。”看到老师不但没有嘲笑这位同学还一本正经地表扬他,刚才哄笑的同学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当然,在以后的语文课中,我仍然经常看到王春江高高举起的小手,仍然一次次地让他站起来说话。在我的语文课上,不会有同学因为回答问题错误而受到训斥惩罚,我总是对他们说你敢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看法本身就说明你很有勇气,即使回答错误也是一种收获。

三、互动交流,让学生会说。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口语教学的目的。学生想说,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限,有时不知如何说,不知从哪里开始说,教师就要做好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交流中规范口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必要模仿适时点拨。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有时候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做直观形象的示范,或让优秀学生表演示范,通过示范,向学生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注意问题,也能使他们从中学到甚至悟出一些语言、方式和态度。

2.做好课前准备指导。

一般来说,口语交际应尽量做好课前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如《待客与做客》的口语教学中,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接待客人或到别人家做客,学习一些待客做客的经验。课堂上老师扮演到学生家家访的客人角色,学生扮演小主人;学生之间互相扮演主人与客人,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明白接待客人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使用礼貌用语。

3.引导有序观察,按序表达。

许多口语交际课配有插图,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图意后,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事物之间关系怎样?然后按观察顺序有条理有顺序的说出来。如《小猴过生日》,先让学生看每一幅图,弄懂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小猴子为什么不收老鼠送来的礼物。

4.展开想象,丰富内容。儿童想象力丰富,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小木偶的故事》,学生知道小木偶有了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后,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后来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让学生把《小木偶的故事》继续编下去。

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探究 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互动交流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6-054-01

教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在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教授而是在于激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而互动交流式教学就可以有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互动教学重在全民的参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在生活当中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可以锻炼学生向教师大胆的提出问题,学生在思想上不会存在束缚感,在课堂上便会大胆的思考和想象,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高中数学教学互动交流教学的形式

(一)高中数学教学互动交流教学——双向型。所谓双向型是指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可以带动课堂活跃的气氛,教师与学生间知识与见解的相互沟通更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二)高中数学教学互动交流教学——多向型。多向型与双向型的区别是在交流过程中多了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沟通,每位学生对知识所理解的程度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各不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对知识的相互切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高中数学教学互动交流教学——网状型。网状型则是双向型和多项型的结合体,这之间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构成的这张互动交流的大网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这三种互动方式在教学当中缺一不可。

二、高中数学教学互动交流教学的策略

(一)互动交流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互动交流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师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教师不再是教学当中的主体,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和自身素质。教师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素养。例如,在讲授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的第二章《函数》时,学生都会觉得函数在高中数学课本中是较难学习的一章,因为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起来没有头绪。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让学生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教师可以运用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函数。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发现函数的特点,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比较强的,教师就需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在讨论时出现的错误。

(二)互动交流教学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由于互动交流教学要求教师要把在课堂上所要学习的内容要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才能够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敢于向教师提出疑问,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互动教学要求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互动教学正是把知识和趣味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学习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三的第一章《统计》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一些数据给学生,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和同组同学进行答案对正。如果出现异议,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纠正。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运用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三)互动交流教学有利于完成全覆盖式教育。互动教学要求学生要全民参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在互动教学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被这种课堂氛围完全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的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寻找一些几何体是由什么图形旋转而成,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其他同学分享,切磋。学生间对问题的互动交流可以带动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

(四)互动交流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动教学中,沟通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二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在新型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要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种沟通中必然存在着合作的关系,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关于实践的作业给学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做一些关于家庭用水的生活调查,然后制成统计图表。学生在动手时间的过程中会遇到问题这时候需要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创新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一门可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学科,学好数学可以给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带来很大的帮助,因为数学课堂的枯燥导致很多学生不爱学习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兴起,给沉闷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学习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艳 关于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相关思考[J].高考 (综合版)2015(10).

[2] 李荣斌.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 2014(04)

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探究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

引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想达到互动交流教学的效果,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教学模式的 “互动 ”

“互动”是彼此交流与沟通的意思 , 在高中数学互动教学中, “互动”能体现出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多地注重教课, 却忽略了学生的听课状态, 而且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更忽略了学生的思考、总结、整理的时间,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1]。互动式教学主要体现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 彻底打破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教师讲课只占用很少的时间, 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独立地思考、学习, 而教师仅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与学生交流的时间, 了解学生学习的最新动态, 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再认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完全正确, 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对教师的讲课言行进行了解和掌握。一旦觉得有地方不妥, 就可及时提出相关的问题, 这样教师能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 通过双方良好的沟通, 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充分体现出“在学中教, 在教中学”的观念,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效果[2]。

2.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是将师生和生生之间做好良好的互动关系,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互动交流教学法的作用[3]。首先, 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互动交流教学法的意义, 不能单纯地追求“教”, 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教材的知识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通过沟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因为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引导性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秉承着这个观念对学生施教。其次, 高中数学学习中会涉及很多定理、公式、定义等相关的数据理论知识, 从这方面分析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的学科, 如果教师的教学一直秉承传统的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 就会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因此, 教师应彻底转变教学方法, 以教学方法的转变将数学教学变活, 把一门数字化形式较多的学科变成学生探索的学科, 教出的知识和自己探索的知识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当然,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 多与学生交流互动, 创建良好的可能互动环境,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高兴[4]。最后,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互动交流教学方式, 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这方面的潜力, 因为探索本身也是一种创新的形式。通过相互的交流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3.在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原则

在确定师生之间的关系原则之前要先了解“教学”的含义,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及引导称之为“教”, 学生通过自身探索或从教师那里学到的知识称之为“学”, 如果将两者分开, 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好比“填鸭式”教学, 不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心态怎么样, 都按照课本一味地讲, 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讲再多学生也无法吸收;而对于学生来说, 如果不在乎教师的讲课、不在乎教师的引导, 就会形成“死学知识, 学死知识”的学习情况, 在对知识上的认识也极差[5]。因此, “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需要将师生之间的关系尽量联系到一起, 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互动的环节, 实现“教”与“学”共同进步。两者之间教师占有的主观角度还是比较大的, 学生只有受到吸引才会真正与教师互动。教师要完全放开自己, 放下师道尊严, 与学生融为一体, 这样才能更好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否则, 做出的互动也只是表面的互动, 根本不能达成师生之间平等、双向的互动。

4.高中数学应用互动交流模式教学的构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教学模式在不断改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形势, 因此, 必须改进教学方式, 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学不能把知识教死, 更不能让学生把知识学死, 要充分结合社会事件、数学文化等相关应用成果进行教学, 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是体现当今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有效形式, 在交流沟通中不仅可以升华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更可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交流达到互动教学的效果, 而且以这种形式的教学能收到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效果。然而, 对于这种互动交流模式, 教师能否适应、学生能否接受、教学效果如何等, 这都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及早形成本文所说的互动式交流的教学模式, 要加强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我。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不能教育学生一生, 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 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的心态,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 虽然互动交流模式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但是还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问题和缺陷, 通过针对性地练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采用互动交流教学模式,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晓梅.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互动交流模式构建[J].才智, 2010 (04) .

[2]吴汉卿.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模式的构建[J].才智, 2010 (03) .

[3]潘敬贞, 杨晓宏.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24) .

[4]万顺.高中数学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01) .

师生共建交流互动平台 篇5

执教:荆门市钟祥二中/刘金秀

点评:荆门市教研室/罗昭旭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交往互动。交流互动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共同参与,互教互学的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是我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矩形》一课的案例。

教学实录

●教学活动一:情境引入

师: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它表达了什么意义?同学们知道吗?

生1: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讲规矩,不讲规矩是不行的。

生2:我想,它的意思是不用圆规画不出圆来,不用矩尺画不出方形来。

师:说得很好。你们见到过矩尺吗?

生1:没有见过,可能是我们用的三角板吧?

生2:我爸爸是木匠,我见过他用过的曲尺,可能这个曲尺就是矩尺吧?

师:是的,木匠用的曲尺就是这里所说的矩尺。这个矩尺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师拿出自制的矩尺,如图一:

生1:可以用它画直角。

生2:可以用它画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现在,我们以矩尺为工具,演示平行四边形在矩尺内的变化情况(老师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在这个矩尺的直角内(如图2),让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与矩尺的一边重合,我们可以让角α变化,当它变为直角时(如图3),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生1:是长方形。

生2:是矩形。

师:说得对!这是我们小学学过的长方形。从这里可以看出,长方形与矩尺有关,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矩形。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板书课题----矩形,并且板书矩形的定义)

(用俗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引入新知,创设了问题情景。这个俗语不仅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也突出了矩形的一个基本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一句俗语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所学内容的高度专注。)

●教学活动二:探究性质

师:你们从演示过程看,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生: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那么它有什么性质呢?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分组讨论,气氛活跃)

生1:矩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生2:矩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生3: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师:大家说得都很正确。因为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同时,它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还有那些特殊性质呢?

生:由矩形的定义可以知道,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请你结合图4,说说为什么?

生:□ABCD中,如果∠ABC=90°,那么,∠BAD=90°,

∠BCD=90°(平行四边形两邻角互补),∠ADC=90°(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教师板书: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或矩形纸片试一试,看它还有什么特殊性质。

(有的小组的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互相协作,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量对角线的长度;有的小组的学在叠矩形纸片。教师参与其中生。)

师:说说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性质?

生1:随着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也在发生变化,当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时,通过度量发现,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生2:老师,我通过叠矩形纸片,发现了矩形的对角线不仅互相

平分而且相等。

(学生上台叠纸演示,图5是学生沿虚线折叠后展开的图形,其中OA=OB=OC=OD,即AC=BD。)

师:很好,大家通过度量、折叠纸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同样的结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教师板书: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生1:由于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还可得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生2:老师,我还发现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对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生3:老师,我还发现矩形沿着两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能够互相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这里,老师提出问题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度量、叠纸,采用合情推理得到矩形的性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高,学生探索不止,余兴未尽。)

●教学活动三:识别矩形

师:刚才,我们探究了矩形的性质,有的同学好象还有新的发现,课后继续讨论吧。现在,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反过来满足什么条件的图形是矩形呢?联系矩形的性质想一想,思考后回答。

生: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师:回答正确,这是矩形的定义。

生: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师:需要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生:只需要三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因为三个角是直角,则两邻角互补,得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矩形定义就可以判别它是矩形。所以,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教师板书: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师:请同学们动手画图:画△OAB,使OA=OB,反向延长OA至C,OB至D,使OC=OA,OD=OB,连结AD、DC、CB,你能从画图中发现什么结论吗?

生1:因为OC=OA,OD=OB,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生2:因为OA=OB=OC=OD,所以,AC=BD。

生3:它是矩形,因为∠OBA=∠OAB,∠OAD=∠ODA,所以∠BAO+∠OAD=90°,可知,∠BAD=90°。即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教师板书: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一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图,让学生从画图过程中得到启示,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四:解决问题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开心,很愉快。我们研究了矩形的性质及什么样的图形是矩形。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几道题(屏幕显示)。

1.如图6: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4cm。求BD与AD的长。

(学生讨论后写解答过程,放在投影仪上显示,师生共评.)

2.怎样检验教室门框是不是矩形?

(此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工具测量,说明测量方法和结果。)

3.以矩形和其他图形为基本图形,设计一个组合装饰图案。

(此题让学生课后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评出优秀作品,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反思: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新”。利用学生熟知的俗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景。“矩尺”即“曲尺”是木匠常用的画图工具,由它激发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二是“活”。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通过测、叠、画等动手实践活动进行探索,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理解矩形的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活动与交流的空间。三是“实”。通过三个练习,让学生理解并会应用矩形知识来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和运用知识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节课若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有些内容做成课件进行演示,教学效果会更好。

点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在这节课上力求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俗语----把学生引入求知的胜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人们所熟知的一句俗语,其中蕴含着数学知识,矩尺引起学生的回忆与联想。一个木匠师傅的小孩回答了矩尺和它的作用。矩尺和矩形有着内在的联系,用矩尺可以画出矩形,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一句俗语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求知的胜地。

交流互动模式 篇6

【关键词】高中數学 互动交流 应用

一、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作用

1、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概述

想要学好高中数学必须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数学也是一门单调乏味的学科。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理论与知识的灌输。学生对于模棱两可的问题也不提出自己的疑惑,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到课堂当中去。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效果。

其实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更要注重学,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互动交流教学就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核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寓教与学。在不断的探索与交流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让学生能开动脑筋深入思考,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到提升。

2、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作用

传统教学方式是按照一节课的时间来设计教学进度和目标,可以说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都封闭的教学模式。然而这样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事实上,学习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而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利用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开拓了教学的空间,在课堂内外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如果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整个课堂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即使老师讲课讲的再好,也会像没有灵魂的躯体一样毫无说服力。所以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这种教育理念,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此外,教师适当地使用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教师教授的知识也变的有理有味,学习才会更加轻松有效。

二、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1、创造课堂内外的互动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脱离传统教学中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教师在课堂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寻求答案,而教师则提供指导性的帮助。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并加以利用,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同时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能提高思维的逻辑性。课堂内外的结合,使得学习高中数学变得更加有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知识源于生活也将用之于生活。

2、优化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每个教师都要进行的工作。设计教学方案的目的在于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能合理安排课堂内容。然而在以往的教案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过于广泛笼统不够明确。所以,在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发现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除了表现在教师的教学任务中之外,更应该在学生平时的成绩中的到体现。在课前,学生应该进行课堂预习,并找出知识的难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并对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对学生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和巩固。通过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学生学生能力。

3、利用小组学习进行交流互动

运用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在了解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之后,可以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兴趣对他们进行分组,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让思维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碰撞与融合。在认真倾听他人的见解的同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师在指导小组展开活动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培养团队间的合作能力,加强小组内的交流,将学习的成果进行分析。另外,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公正,综合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这样才能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4、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等方式营造一个融洽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互动的深度,又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使用互动交流的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不应将教授的知识局限于课本之上。而应该结合实际,不断地把内容拓展开去,进行更有趣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同时,让学生完全投入到课堂中去。

三、结语

通过实践可以证明,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了高中生的心理及生理上的特点。高中是他们学习的关键时期,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个性,提升他们对数学的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才能共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文苑.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99-100.

[2]王佳.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应用[J].教育,2015,16:45.

交流互动模式 篇7

总结其主要特点,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交流与互动”目的性明确。英语的学习是一门语言的学习,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 因此学习英语,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掌握语法和句子的组成结构, 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会说及运用它。“交流与互动”的英语教学模式, 真正实现了英语这一语言的交际作用, 从而实现了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其次, “交流与互动”英语教学模式, 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在大专英语教学中, 采用“交流与互动”模式, 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就要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教师在大专英语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是当前流行的时尚, 来设计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内容,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最后, 大专英语教学中采用“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模式, 还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性, 达到教师学生的和平共处。“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这就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被动变主动, 让教师由主导变引导, 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 这样的课堂, 肯定是轻松的、愉快的、和谐的,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 恐怕没有学生会不喜欢, 这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大专英语教学中采用“交流与互动”模式的意义

在以往的大专英语教学中, 通常是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 机械的讲述我们要学的语法、需要掌握的语句结构等, 一般情况下, 教师不会在课堂上给我们留出交流的时间, 而对于大专生来说, 也许他们本来在英语这一方面就存在很薄弱的基础, 再有这样被动的学习, 恐怕不会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甚至是讨厌上英语, 这样一来, 他们的英语水平会越来越差, 最后甚至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这就违背了大专院校开设英语这门课程的意义。在新的英语教学改革中, 教师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上引入“交流与互动”的学习模式, 可以有效的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

三、大专英语教学“交流与互动”模式的实现

1. 逐步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起引导作用, 学生是主体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教师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现如今大专英语教学要采用“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模式, 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由被动变为学习的主动者, 教师由主动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两个群体, 不存在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交流与互动”的模式, 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良好的“交流与互动”的课堂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 教师占主导地位, 学生天生会对教师产生畏惧感, 有问题或者疑问也不敢提出来,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隔阂, 尤其是对于英语水平差的学生, 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打破这一弊端, 教师可以改变一下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添加一些英语笑话, 引起学生的注意, 比如说:“I’m sorry, Madam, but I shall have to charge you twenty dollars for pulling your boy’s tooth.”“Twenty dollars!Why, I understand you to say that you charged only four dollars for such work!”“Yes, but this youngster yelled so terribly that he scared four other patients out of the office.”英语教师讲过笑话之后, 可以解释一下里面的相关知识点及常用的单词和短语。这样轻松的课堂, 学生学习起来不会觉得乏味, 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自身就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 这样的课堂, 在很大程度上就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 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 英语中单词的记忆是非常枯燥的, 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 教师可以根据本章节需要学习的单词, 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 让学生利用这些单词, 自行分组, 编一些小品或者话剧音乐剧之类的, 来进行比赛。这样, 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 就会对这章节的单词有深刻的记忆, 这样的竞赛, 既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锻炼了英语口语, 还记忆了新的单词, 运用了学过的语法, 最后再通过教师的点评, 学生的学习肯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实现高效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如今大部分学校硬件上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 我们英语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给学生放英语歌曲或者故事短片, 来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 比如说《God is a girl》, 这首歌节奏简单明快, 意思简单明了, 很适合练习学生的听力, 例如:remembering me discover and see all over the word, she’s known as a girl to those who a free, the mind shall be key forgotten as the past, cause history will last, god is a girl, wherever you are, do you believe it can you receive it, god is a girl, whatever you say, do you believe it can you receive it, god is a girl, however you live, do you believe it can you receive it, god is a girl, she’s only a girl, do you believe it can you receive it……通过放歌曲锻炼学生的听力, 相信没有人不愿意, 因为学生对这种视频化的东西都特别的感兴趣, 听完后, 学生还可以模仿练习, 效果会更好。

大专英语在课堂上实现“交流与互动”, 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我们要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引导作用, 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资源, 改革教学模式, 变化教学内容, 变换教学方法, 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模式更趋向完善, 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大程度发挥“交流与互动”模式的优越性,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他们真正的学到英语, 学会运用英语, 真正达到大专英语教学的目的。

摘要: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 它是一门语言教学, 教师与学生之间, 不仅要教与学, 还要互相交流互动, 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语言。在大专英语教学中, 交流与互动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占有引导地位,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教与学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交流与互动模式的特点、大专英语教学中实现交流与互助模式的意义、如何在大专英语教学课堂上实现交流与互动等进行探析。

关键词:大专英语,交流与互动,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查有梁.“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 (上) [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4) :1-6.

[2]余秀蜜.试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J].学子 (教育新理念) , 2013, (8) :43-45.

交流互动模式 篇8

关键词: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优势及运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中要表现的基本形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掌握知识、寻求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它涉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等的互动过程。

一、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1. 立足基础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仍然不能脱离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灵活,更注重于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师生互动,以设计问题和交流讨论等形式来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分类、比较、分析的思维,将掌握知识点的方法变传统机械记忆为思考理解记忆,变教师单一灌输讲授知识为师生探究交流知识。

2. 发挥自学潜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交流—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习时,学生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先用较快的速度浏览课文,了解此节课的结构及段落,明确重、难点;然后仔细阅读,准确完整地理解内容;最后重点阅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3. 强调团结互助,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由于“交流—互动”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的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评价,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既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又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1. 精心准备,教师开动“交流—互动”引擎。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 探究问题,学生充分发掘自学潜力。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的任务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迅速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新的问题就像头脑风暴一样,激发学生的思维、产生新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适时抛出本课的重点,并亲自示范,让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感悟,此时学生就可以模仿教师所举例子给出他们对上述问题的见解。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在课本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小组合作做好准备。

3. 小组合作,飚起“交流—互动”风暴。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交流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并记录组内成员的优秀想法和观点,以便在接下来的分别交流阶段能解决这些问题,并向其他组呈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优秀学习成果。

4. 组际交流,提升“交流—互动”层次。

在小组合作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分别交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如通过分组呈现交流、分组比赛等形式,形成良好的竞争气氛,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展现自我,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多元化观点,多角度的思考方式相互感染、相互碰撞。在交流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阐述各自的看法,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

5. 练习评定,检测“交流—互动”效果。

交流互动模式 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交流—互动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要着重能力的培养。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 指导他们的语言实践, 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却处于一种误区中:重教师教授, 轻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教师往往在不自觉中取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 “教”几乎等同于“讲解”“灌注”“考试”“评分”;“学”几乎等同于“听讲”“抄写”“记忆”。要想摆脱这种以教师为中心, “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就要尊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有意义地设计情境,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索、发现和创造的机会, 让他们真正参与学习过程,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而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一、教师启动是“交流—互动”的前提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 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以英语课为例, 在上一节课的前一天, 教师首先分发预习学案, 学案内容包括:温故, 预习梳理, 预习重难点、预习方法, 预习提纲, 语言学习, 合作探究, 预习反馈、预习小节等。教师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文本知识的时间, 在预习的时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自己独立预习思考、查笔记、小组交流、向教师寻求帮助, 还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如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上网查阅资料, 利用图书室的图书查阅资料等等。

二、学生自学是“交流—互动”的基础

在新授课伊始, 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以Go for it, Unit6的阅读课文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为例, 教师在上这堂课时, 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课文, 然后教师给出一些词组的汉语意思, 如:保持健康, 说实话, 远离……, 达成一致, 即使, 对……不好。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汉语的英文意思, 然后把它们写到黑板上。这些词组或短语就在课文中, 很容易找出,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只要认真读课文了都能找到, 这样差等生都能说出正确答案, 使他们增强了信心, 然后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这篇文章, 给出一个表格, 这个表格是文章中三个人物的饮食习惯以及他们关于饮食的观点的统计表, 让学生填出这个表格。这道题增加了一些难度需要学生摘抄书上的内容, 有的句子需要变换一下人称, 有的动词需要交换一下时态。不过只要细心, 大部分学生也能完成。然后教师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性地陈述一下Peter, Laura和Tony这三个人。这就增加了难度, 最后教师让学生再次读一遍课文, 提出问题:Who has a healthy diet?Who has an unhealthy diet?Why?这种“阶梯式”的教学目标既照顾了差等生, 又给好学生提出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 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学生以组为单位, 把自己分得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拓展, 小组一般由4人 (优等生1人, 中等生2人, 差生1人) , 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 每隔一段时间, 小组要重新组成, 永远保持“同组异质, 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小组讨论中, 各组员向组长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 然后组长带领组员进一步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 并把各个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 最后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 在下一步组际交流时提出这些问题, 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穿插其中, 去各个小组巡视, 解答学生的疑惑, 指导学生。学生也可以自由发言, 向同学、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 师生共同解答。在答疑解惑过程中, 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标准答案, 而是设法引导启发, 让他们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四、组际交流是“交流—互动”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 进行组际交流, 交流一般是从一组开始到最后一组, 也可以从最后一组到第一组或采取抢答的形式, 交流的内容是讲解、分析本节课的语言学习点, 即重点词汇、短语或句型, 以及一些语法知识。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说出此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易错点、总结的规律, 或由此题进行知识拓展、辨析、变式训练等。各组可以把自己小组讨论中未能解决的疑惑拿出来让大家帮助解答, 全体同学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找到正确答案。

五、练习评定是“交流—互动”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 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教师根据本节课的语言学习点, 设置一些相应的课内练习, 如选择题、句型转换题、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或连词成句等来当堂测评一下学生的课堂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收获, 大致内容为“通过本节课, 我学到了什么……”这样的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 反馈迅速、校正有效, 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交流—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统领者, 也不存在话语霸权, 课堂专利, 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 学习的伙伴。这种教学模式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尊重他们的奇特思维, 引导他们求变、求异、求新、求奇的内驱力, 营造一种标新立异, 创新超凡的竞争氛围。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交流互动模式 篇10

1. 注重同伴交流探究,培养质疑学习精神

学生是英语课程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因子。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质疑精神,不仅是培养学生正确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的有益尝试。在教学中,注重同伴的交流探究,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彼此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同伴交流不仅是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形式,更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紧张畏难学习心理,帮助他们进入自由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之中。在同伴的交流探究中,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大胆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其次应鼓励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互相学习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应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我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 7B Unit 2“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的“Reading: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教学中,就学生的学习质疑精神培养作了如下的尝试:(1)建议学生运用自主阅读的形式找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不懂之处,并予以归纳总结;(2)鼓励学生就自己的不懂之处提出自己的问题,如:Why was Sunshine Town called“A great new town”?What was about Chinese food in Sunshine Town?(3)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就各自的问题的进行讨论,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应该予以探究。(4)建议学生围绕“What was about life in Sunshine Town?”问题,进行同伴讨论交流,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2. 倡导小组合作交流,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教学中,小组的合作探究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教学模式。该种模式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为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多样化的语言思维模式,从而帮助他们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探究,不妨注意以下几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活动探究心理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习;(2)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权和交流权,鼓励学生在任务教学模式引导下深入学习交流;(3)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予以总结交流。

我们仍以《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3“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A Lucky Escape”为例进行探析。就学生的学习思维,我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对话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求学生思考:(1) Why did the escape called“lucky”?(2) Why did Justin think these men weren’t policemen?最后,建议学生就自己在交流中的点滴收获予以表达交流,以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3. 模拟角色情境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新课程英语教学倡导在教学中运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感悟,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更为主动积极地参与表达,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依据文本的学习要求,运用模拟角色情境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是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更为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氛围,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情境的模拟中不断提高。我认为:首先,应熟练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特别是文章的表达意境和角色身份的心理发展需求。其次,鼓励学生在阅读和感悟的过程中就文章中的精彩之处予以表达交流,鼓励学生进入文章境界进行学习探究。最后,要求学生在表达角色语言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

正是基于上述要求,我认为,注重交流形式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的意义:(1)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知识。(2)构建和谐课堂,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和潜能。(3)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英语课程教学的交流互动是学生接受和掌握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有效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交流是英语语言交际性本质功能的体现和拓展。正是基于以上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的交流运用, 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激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更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体验, 培养他们正确的语言交际表达能力。这种交流运用, 能够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学习思维提供最为直接的学习平台, 对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交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第1版) .

[2]蔡华萍.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J].考试周刊, 2010, (13) .

[3]祁秀娟, 刘洪泉.初中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 2007, (4) .

[4]程进.论初中英语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能力同步培养[J].中小学教育, 2010, (12) .

交流互动模式 篇11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进入大学的前奏。在大学阶段,学生拥有大量的自由学习时间,如果学生具有互动交流能力.就能极大地促进自身成长和进步。因此,在高中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能为学生的大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就对高中政治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 1.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教师只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进行教学,就会忽视高中政治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由于高中政治知识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政治知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很少结合时事政治进行讲解,失去了时代气息,这就会使学生渐渐对高中政治学习失去兴趣。 2.对互动性课堂认识不足。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只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忽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忽视高中政治互动性课堂的构建,只知道让学生死记硬背,却不知道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中政治课堂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1.改善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课堂互动。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中生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政治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增强课堂互动。

对此,教师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政治事件,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从而加强课堂互动。

例如,在教学“中国加入WTO组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生动的图片或视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增强课堂互动。

2.组织相关活动,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将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明白政治知识有很大的用处。另外,教师还要开展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师生之问的互动。

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举办政治知识竞赛,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总结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创新高中政治教学方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掌握政治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交流互动模式 篇12

一般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绝对的主体, 是不容置疑的权威,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 大部分学生在被动式的教学之下, 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羞于开口, 不能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去, 以至于学习的兴趣会日渐减少。因此, 这样的现象会影响到整个数学教学的目标, 对于教师来说, 挫败感也是常有的事, 出现这样的原因, 是学生内在积极性与主动性未被激发出来。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出现, 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与发展, 是适应学生学习心理, 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通过互动交流, 学生们可以不再把数学当做一门枯燥的课程来看, 而是将数学融入生活中去,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发现数字的美, 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因此, 互动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多方面的使学生主体收益, 更大程度的实现着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互动交流模式的浅尝

新课改是对传统教学的巨大革新, 这种革新就是教学方法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步伐, 教育教学也是一样,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和老师之间要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首先列举数学的应用, 然后再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模式, 通过大家的集体讨论, 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 学习兴趣也相应的增加, 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随之增加, 无形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就被慢慢培养起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并养成学习的主动性, 这是互动交流模式应用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我们发展, 这样的交流学习方式学生是容易接受, 而且提高了学习的劲头, 下面就举一些实例, 来辩证的分析一下。

实例一: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F分别是棱BC与C1D1中点, 求证:EF||平面BDD1B1。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开展互动学习, 经历由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的判定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证明线线平行的一些相关方法。然后学生可借助正方体模型,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同学们通过思考讨论后进行发言。有同学这样理解:取BD中点G连D1G、EG, 可证D1GEF为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同学是这样认为:取D1B1中点H连HB、HF, 可证HFEB为平行四边形。两种解题方法都是没有错的, 只要方法符合逻辑思维, 符合运算规律都是可以的。数学课应该突破沉闷规矩的教学, 应该动静结合, 以生动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的加强, 达到教学目的。

实例二:轨迹的探求。对于昨天讲解过的学习内容, 教师第二天上课要进行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老师自己按照自己的速度讲完了整堂课的内容, 在最后想深化一下今天的学习, 讲解一道难题。例如圆M:x2+y2=4过点C (1, 0) 作直线交圆于A, B, 求AB中点P的轨迹, 如果C点改成 (3, 0) 呢?解:

有学生就会出现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答案, 学生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哪种方法是正确, 我的方法结果是一样的, 算不算正确。有的学生就会说:因为点C的位置不一样, 有的在圆内, 有的在圆外, 有的在圆上。刚才的学生就会提出疑问:难道点C位置发生改变, 答案就会产生变化吗?那么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点C的位置呢?教师就会在此时进行讲解, 对于学生的不同问题一一解答, 什么时候要注意点C的位置, 什么时候不需要, 这样互相交流的方式使得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

圣人孔子就曾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要勤于思考, 要学会问问题, 对于学习内容可以举一反三。高中生处于青春期, 比较叛逆、没有耐心, 而且思维跳跃, 充满想象力, 想法还不够成熟, 作为教师, 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不要不假思索的否定, 教学要有耐心和责任心, 给学生空间去创新, 不要使他们思维的空间受到约束, 对于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 教师进行讲解, 有些观点要进行另一种方式的解答, 在这样的过程中, 不一定新的解题思路就会产生, 因此, 互动交流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不断深化学生的思想, 教学的意义也得到了升华。

二、互动交流模式的启发

互动交流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又一种创新, 它将学习的方式在一种轻松沟通中进行, 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下的产物, 是更加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模式。从互动交流中, 可以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疑问可以及时的通过沟通解决, 在沟通中可以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因此, 我们要不断对于互动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探索, 通过学生老师之间的不断互动合作, 完善互动交流学习模式的理论, 作为教师, 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教学方法, 在探索中提高教学模式, 为教育事业更加进步的发展做出努力。

摘要:新时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被动附和接受知识的时代, 而是更加强调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互动交流作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理论结合实例的讲解之下, 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万顺.高中数学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 (01)

[2]曹小兵, 查日超.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职校数学互动教学[J].科技资讯.2007 (02)

上一篇:色彩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下一篇:新闻资料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