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管理管理制度(精选13篇)
工伤保险管理管理制度 篇1
中建装饰工伤保险管理管理制度
一: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二:本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三: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工伤投保和工伤管理,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办理参人员次月续保的相关手续以及退保人员的更新工作。
四:新员工入职时,向人事行政办提交有效的证件或证明文件(包括身份证,健康证等)。人事行政办到保险部门办理工伤保险或人身意外保险的投保手续。
五:当发生事故时,应按照《工伤保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申报和处理。
工伤保险管理管理制度 篇2
宁夏近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伤保险费率浮动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一是将全区工伤保险平均缴费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1%左右调整为0.75%左右。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行业风险类别由原来三类细化为八类, 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由原来0.5%、1.2%、2.0%三个标准调整为0.2%、0.4%、0.7%、0.9%、1.1%、1.3%、1.6%、1.9%八个标准。二是明确了一至八类行业内的费率档次, 一类行业分为三个档次, 即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 可向上浮动至120%、150%;二类至八类行业分为五个档次, 即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 可向上浮动至120%、150%或向下浮动至80%、50%;对尚未列入国家现行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表的用人单位, 暂按0.75%缴纳工伤保险费。三是明确了费率初次浮动周期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 工伤保险支缴率以2015年至2016年度实际发生情况计算。 (摘自2016年9月3日《宁夏时报》)
强化工伤保险管理工作 篇3
工伤保险的概述
工伤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能够有效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主要是对劳动者在工作中过程中发生意外或是在处于恶劣工作环境下引起的职业病,并由国家或社会上给予劳动力负伤、致残和死亡前供养亲属等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其作为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样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强化工伤保险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工傷保险管理水平,确保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工伤事故发生及工伤保险适用程度
工伤事故发生频率高。当前尽量我国安全施工标准不断提高,而且设置了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但工伤事故仍然频繁发生。这与用工单位人员短缺,工期紧有较大的关系,同时用工单位往往为了减少建设成本而相关安全措施不到位。再加之作业人员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安全意识,操作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相关经验较少。来自于用工单位及作业人员两方面的原因都是导致工伤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工人对工伤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当前从事体力劳动及工程建设的作业人员多属于临时雇佣的情况,农民工居多,这些人员不仅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对工伤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无论是临时用工还是农民,都没有纳入工伤保障体系和农村保障体系中来,再加之这部分工作人员工作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工伤保险制度自身的不完善对用人单位投保存在一定的阻碍,从而导致工伤保险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另外,当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在受保人确定。实际赔偿补助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不仅对其实际应用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也导致作业人员对工伤保险的重要性无法充分认识。
工伤保险对未参保工人的权益没有保障。当前部分用人单位的临时用工没有参保工伤保险,一旦有工伤事故发生,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之间则会存在工伤赔偿纠纷。而对于未参保人员,工伤保险机构也无法给予其各种待遇执行过程中的指导和参考意见,从而导致工伤赔偿纠纷得不到解决,最后则需要能票房破劳动仲裁或是人民法院进行解决。
强化工伤保险管理工作的途径
加强法制宣传。充分的利用多种宣传渠道来加强工伤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用人单位和广大员工都认识到工伤保险的重要性,从而用人单位做到积极参保,使广大员工能够充分的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有效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加强行政执法。劳动监察、仲裁部门加强行政执法,各经办部门要分工协作、紧密配合,社保经办机构要摸清用人单位底子,做好参保登记工作,地税部门做好基金征缴工作,巩固已参保单位,突破未参保单位,实现工伤保险在全县所有用人单位全覆盖,把符合参保的所有员工都纳入工伤保险。当然,有条件的企业在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可以再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保险,以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
规范企业用工管理。人社部门要充分的利用自身的重要职能,以此来对企业进行有效指导,使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台账,进一步规范用工管理。同时总工会要对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等工作进行指导,确保其稳步推进。作为其他协调劳动关系部门,需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用人员单位对劳动合同制度和参与社会保险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到诚信用工,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加强经办机构队伍建设。工伤保险工作程序比较繁琐,要做好这些工作,关键是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首先是要有人做,必须确保各经办机构的各个岗位不缺人,且要专人专用;其次是要会做,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再次是要做好,要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确保把工伤保险这件好事做好。
改革工伤待遇兑现渠道。现行的工伤保险待遇兑现方式会直接或间接损害受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社保机构能把工伤保险的赔付款直接拨付给受工伤员工,就可以避免企业少支付或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现象,也可以减少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的发生。
通过缩短工伤认定审批时间来推进工伤医疗联网工作。当前劳动部门对于工伤认定审批时间的规模对工伤医疗联网的正结算带来较大的影响,导致工伤医疗联网成为一种摆设。针对于这种情况,劳动行政部门需要缩短工伤认定时间,这样社保经功机构才能及时将工伤职工医疗费进行录入,并及时将工伤备案信息和工伤登记信息传递给联网医院,有效的推进功伤医疗联网工作的顺利开展。
煤矿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篇4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根据《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和上级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特修改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适用于矿所属各队组、车间及所有员工。
二、本规定所称工伤管理,是指员工在工作时内、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生伤害、急性中毒事故等管理办法。
三、工伤管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工伤管理的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各科队(组)必须把工伤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并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并考核,各科队(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同时也是工伤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各单位分管安全工作的队长对工伤管理负具体的责任。
五、矿安监站是工伤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统计报告和在职员工工伤及档案的管理。各科队必须有专人负责工伤管理事务。
六、负责分管工伤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工伤管理的专业知识,并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管理工作,必须按规定向上级领导(公司)及时汇报本单位工伤事故的综合分析情况,并在今后防范工伤事故的具体措施。
七、各科队(组)须办理工伤者必须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的3日内将完整的事故报告及事故分析报安监站和综合办公室各一份(时间、地点、受伤经过、部位必须写清楚,否则不予办理)。特别情况应在7日内完成报告手续。需鉴定的工伤问题,必须由各科队(组)负责人写出申请报告及完整的相关材料,安监站和综合办公室审查,矿长批准,否则不准上报。
八、凡发生工伤事故必须由跟班队长或带班队长当班到安监站登记(其他人员不准代替),登记人员要严格把关,并逐级报告矿领导,经领导签字、安监站和综合办公室审核后方可办理工伤。报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签字、安监站站长签字,安全副矿长批准。
九、员工在作业场所因工负伤,必须在8小时内到安监站登记。超过规定时间,按迟报事故罚事故单位当班带班队长、跟班队长各500元。
十、发生事故时,要保护好现场,安监员或当班跟班领导应及时进行现场勘查,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所有上报矿调度的事故不论是否有工伤,都必须于第二天认真进行事故追查,原因清楚、责任明确。准确记录有关技术数据。各种登记、报告、分析必须存档。
十一、工伤休息三个月以上人员,经公司(矿)鉴定后复工的,复工后不再办理工伤票,由鉴定委员会报名单提交综合办公室备案,如原受伤人员旧病复发,伤者本人可提出恢复工伤申请,经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诊,认定确是因工伤引起的旧病复发,方可办理工伤待遇。
十二、公司(矿)每三个月组织一次工伤鉴定,对鉴定确诊休息的员工应安排治疗,对不具休息的工伤应及时安排复工。(具体事宜参照工资科文件)
十三、工伤复工员工要求重新住院及转院治疗,必须经公司(矿)鉴定委员会鉴定,方可办工伤相关手续。否则一律不予办理工伤手续。工伤经鉴定复工人员一律回原岗位。因严重三违造成的工伤 复工前应到矿安全培训中心进行岗前培训后,经有关领导评定后复岗。
十四、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补办工伤的,必须是6个月以内发生的工伤,超过6个月,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必须履行调查证等手续,有调度登记、事故追查分析记录、调查报告、医院病志必须经过科学仪器诊断的部位,然后提交安监站,经矿务会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补办工伤部位者,必须是在30天之内发生的工伤,如超过30.天,一律不予补办,补办工伤部位必须有足够证据,并履行调查取证等手续,有当时井口或调度有完整部位登记、有事故追查分析记录、有调查报告、有经过医院科学仪器诊断部位完整的记录。然后经矿务会讨论同意后方可办理。
十五、精神异常者、有脑外伤引起精神障碍者需住院,必须有县级以上的医院颅脑损伤完整病志复印件、负伤的原始材料、社会调查材料、直系亲属有无精神病史证明材料,需住院治疗者必须有矿综合办公室出据的脑外伤工伤证明,需经矿指定到省级一医院鉴定后,方可住院治疗,鉴定与工伤无关的精神病患者,一切费用自费。
十六、发生事故安全矿长必须参加事故调查。发生重伤事故由公司安监部牵头,组织生产、技术、安全、工会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发生轻、微伤事故由矿安全矿长牵头,公司安监部、有关部室参加,组织事故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调查事故必须本着“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同类事故的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
十七、调查工伤事故必须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经济损失;必须确定事故责任者;必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必须写明事故经过、原因、教训、处理意见、今后措施,由安全矿长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经矿务会讨论后,作出处理决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妨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十八、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必须按事故调查组、安监部门的处理意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积极组织处理整改。凡不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导致事故重复发生的,必须从重追究单位领导人员的行政责任。
十九、凡对工伤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指使他人提供假证、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从重处理。
二十、对车间、队组用不正常的手段私自了结工伤的,矿概不负责,发生上访的给予发生事故的车间、队组负责人给予从重处理。二
十一、从2010年1月1日起,凡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工伤事故直接责任者,取消受处分期间各种奖励。工伤休息期间取消岗位工资、安全效益工资。
工伤保险管理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明确管理渠道,降低本单位事故风险,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和工伤保险管理。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三条 本制度由人事部负责归口管理和维护。
第四条人事部负责管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帮助工伤职工办理工伤鉴定手续和工伤待遇,帮助工伤职工向保险公司获取工伤赔付待遇;同时办理由于事故造成的第三方责任向保险公司索取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赔付事宜。第五条 人事部是工伤职工医疗的归口管理
部门,负责与有关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合作,管理工伤医疗和职业康复。
第六条 人事部是职工工伤事故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职工工伤事故的认定。帮助工伤职工办理工伤认定事宜;协助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调查取证工作。协助保险公司进行事故调查。
第七条 人事部负责职工工伤争议调解,并依法对工伤保险执行情况实施群众监督。负责做好因事故造成影响的第三方的安抚工作。第八条 财务部负责财务业务结算。
第三章 管理内容
第九条 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基金。财务部必须确保资金按时支付。
第十条 如发生事故,人事部负责接待受事故影响的第三方,并做好安抚工作。
第十一条 工伤的范围及其认定按《工伤事故管理制度》执行。第十二条 对医疗期满的工伤(或患职业病)职工,人事部必须及时帮助办理上报伤残等级的鉴定工作。
第十三条 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病残等级的,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帮助伤残职工办理相关待遇。
第十四条 事故后人事部应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相关赔付事宜。第十五条 相关记录永久保存。
第四章 附则
工伤保险管理管理制度 篇6
安全生产费用及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目的
建立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投入管理,维护企业、员工及社会公共利益。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按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和工伤保险管理。3 职责
3.1 财务科负责按《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的提取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3.2 安全科保证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及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工作。3.3 总经理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审批。4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4.1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
4.1.1 本单位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以本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1)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按照4%提取;
(2)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3)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0.2%提取。
4.1.2 提取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年度结余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4.1.3 应当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按规定使用。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企业应当披露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
4.1.4 财务科必须保证安全费用的随用随取,不得以任何借口拖欠、不支付安全费用,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费用及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Q/YZ-SS04-2013
4.2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
4.2.1 安全生产费用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安全费用的用途包括: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库房、罐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4.2.2 安全科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4.2.3 利用安全费用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4.2.4 为从事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所需保险费用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4.2.5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4.2.6 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将安全费用结余用于处理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前危险品生产或储存的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所需支出。
4.1.2.7 安全费用必须落实到实处,不得以现金形式发放给职工个人,也不得购买与安全无关的物品发放给职工。5 工伤保险
5.1 企业应及时为所有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用由企业全额承担。5.2 新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应在与新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办理。5.3 工伤保险的情况应及时向从业人员公示。6 安全生产责任险
安全生产费用及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Q/YZ-SS04-2013
6.1 安全生产责任险包括:雇主责任险和公众责任险。投保的赔偿金额标准不低于每人30万元和每次事故100万元。
6.2 安全生产责任险的保险费由企业承担,不在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7 附则
工伤保险管理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铁路上海站,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管理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发展概况
1.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建立
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 1951年国家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标志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条例规定, 各参保单位按其工资总额的3%缴纳劳动保险基金, 基金实行分级管理, 全国统一调剂使用的管理模式。此制度因“文革”干扰于1969年中断, 改由各企业自行负担。
2.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恢复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上海率先在全国实施企业退休费社会统筹, 即企业均按工资总额的25.5%缴纳退休费, 由市、区统筹机构“差额缴拨”给企业, 企业发放退休金。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 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筹集”, 确定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
3.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试点论证的基础上, 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 于1993年1月施行。这一改革的具体内容是: (1) 引入个人缴费机制, 建立个人账户; (2) 改革养老金计算方法; (3) 建立养老金增长机制; (4) 统一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上海的养老保险改革被中央所肯定, 成为全国统一的模式。
二、铁路上海站养老保险管理现状
目前铁路上海站的养老保险统一遵循《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 (1998年9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9号令发布) , 纳入上海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统筹管理, 实行“统账分开, 做实账户”的养老保险分账模式进行管理。
目前铁路上海站共有在职正式职工1706名, 养老保险管理的退休职工1471名 (至2014年5月31日) , 参保人员合计3177名。
1. 在职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
从表1可以看到, 在2014年铁路上海站正式在职职工的年龄加结构为倒金字塔结构。
企业组织的人才结构在年龄上应是多元化的, 比例要基本合理对称, 形成梯形结构, 如果某一年龄段的人数过于集中, 人才的平稳接续可能发生困难。
2. 退休职工迅速累积, 缴纳职工人数增长迟缓, 收支人群差值逐年减小
2014年数据截止到5月31日
从表2可以看出, 从2010~2014年, 随着退休人数的不断累积, 铁路上海站的缴纳人数与领取人数很不平衡, 差值呈减少趋势。
3. 制度赡养率高居不下, 对养老保险的管理造成巨大负担
数据来自: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2013,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以2012年为例, 铁路上海站的制度赡养率达到0.81, 即约1.25个缴费职工供养1个退休职工, 比全国 (0.32, 约3个缴费职工供养1个退休职工) 高出很多, 也显著高于上海地区 (0.43) 。
由表3可以看出, 2010-2013年全国和上海的制度赡养率稳中有降, 而铁路上海站随着退休职工的逐年累积, 制度赡养率在逐年上升。如果制度赡养率在一段时期呈上升趋势, 说明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 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养老金财务制度的收支平衡, 也会对未来的财务支付压力构成威胁。
4. 养老保险基金巨大的收支赤字
以2012年为例, 上海站合计工资支出74232950.89元, 平均每月应缴纳 (统筹和个人账户) 合计应为20785226.25元, 而实际全站1327名退休职工共领取养老保险金41641260.00元 (2012年1327名退休职工人均年退休金31380.0元) , 年度养老金账户收支差额达到20856033.75元, 相当于2012年全上海站退休职工1年就领掉了在职职工累积缴纳2年的养老金。 (2012年职工统计数据)
随着缴纳人数和退休职工人数的数量差逐年减少, 制度赡养率逐渐上升, 且随着上海城镇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的进一步提高, 上海站的这一养老金收支差额仍有逐年升高趋势, 在上海市养老保险统筹支付的环境下, 铁路上海站的养老保险金赤字将给社会保险的管理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三、铁路上海站养老保险管理老龄化问题的思考
1. 为什么要思考
2014年1月11日, 铁路总公司盛光祖总经理在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出, 全路必须全面深化铁路改革, 建设一个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一流企业,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目前铁路上海站的养老保险管理也已纳入上海市统筹, 建设有社会责任感的铁路公司, 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 在养老保险管理方面, 如何避免上海站内收支两条线的差额进一步扩大, 如何优化企业的养老保险管理, 值得我们铁路人认真思考。
2. 如何面对铁路上海站养老保险管理中的问题
(1) 养老保险征缴面
目前铁路上海站养老保险覆盖面已经达到100%, 基于年龄结构中中老年职工比例过高的问题, 可以考虑多招收优秀大学生 (研究生) , 补充新鲜血液, 同时纳入到社会保险中来, 成为新生的养老保险缴纳生力军。也可以通过扩大铁路其他用工的招聘人数跟范围, 在满足铁路不断扩大业务需求的同时, 他们也能成为铁路社保的缴纳人群。从长远看, 这将是一件意义非凡的战略举措。
(2) 在养老保险支付方面
(1) 退休制度的缺陷: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20世纪50年代初定下来的, 当时全国的平均期望寿命只有48岁, 如今平均期望寿命已经接近80岁, 后来国家制定统一制度时把缴费年限确定为15年。因此, 这种退休制度的缺陷, 造成养老人员的大幅度增加, 使得社会保险基金的入不敷出。弹性延迟退休的策略目前是社保研究的热点, 有望缓解养老保险的压力。
(2) 对于申请提前退休人员的职工应该谨慎处理、严格管理。前几年,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 大批人员下岗,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上海采取了权宜之计, 采用提前退休的办法, 不少45岁的女同志、55岁的男同志提前退休过早地进入了“老年”行列。女同志一般只工作了20多年, 却要养40来年, 这实际上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 为了稳定社会, 只能让社会养老保险做出牺牲。然而, 也将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由此而来上海提前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巨大赤字。
(3) 加强离退休或是居住异地的养老人员管理。养老保险实行统筹和社会化发放后, 部分单位放松了对离退休人员管理, 对长期异地居住离退休人员的人数、居住地的详细地址、生存状况等情况不了解不掌握。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后, 异地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责任全部落在了社保机构身上, 加之养老保险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 社保经办机构条块分割, 各自为政, 对居住在本市以外的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只能由发放养老金的社保经办机构完成, 造成人去世多年后仍在领取养老金的情况偶有发生。加强对退休人员的跟踪, 及时做好信息更新, 也是提高养老保险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3) 在养老保险稽核能力方面
提高稽核人员业务的熟练程度, 规范稽核程序, 也能很大的提高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的管理水平。社保稽核是一项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由于现有的稽核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稽核业务不熟练, 在稽核工作中不易发现问题, 有些问题因稽核程序不规范, 增加了处理的难度。这不仅需要稽核人员有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精神, 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公正廉洁的品德, 还要掌握财会、审计专业知识, 熟悉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总之, 为了维护好社会和谐, 必须处理好养老保险问题。站在战略的高度着眼职工的退休养老金问题, 也是建设一流的铁路公司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认真处理好铁路上海站的在职职工老龄化问题, 做好退休职工养老保险的管理, 铁路上海站会进一步增强活力,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耿宁.关于铁路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J].科技风, 2014, (13) :247.
[2]孙学斌.关于铁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管理学家, 2014, (18) :29.
对保险单证管理的思考 篇8
【关键词】 保险单证 单证管理 保险
保险单证主要就是指进行保险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使用的各种重要的凭证,因为保险单证自身的基本性质和潜在的各种风险,所以相关的企业单位将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防范企业风险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关注或者重视。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研究学者,认为相关的保险公司需要非常准确的认识保险单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与此同时需要正确的分析以及思考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从而达到防范相应的企业风险的目的。
1. 进行保险单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保险单证的定义是指在进行相应的保险经济活动过程中,承保以及批改的时候运用的印有一定顺序编码、拥有固定的格式以及签发给被保险人员的书面的凭证。保险单证经过签发之后就开始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作为保险人以及被保险人进行自身的权利以及义务的实行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正是由于保险单证的这项特殊的性质,使得相关的保险公司需要对保险单证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进行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工作,其中主要有出单中心、办公室的相关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对于出单过程进行相应的管理以及控制工作。与此同时由于保险行业的市场化的发展,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随处可见。其中现实的工作过程中,有很多因为保险单证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引起了很多的经济纠纷或者经济犯罪等大量的不好的现象。由此可以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也能够作为国家对保险市场进行相关的清理或者整顿工作的关键环节,所以对于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现在我国的保险单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不足
2.1 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没有非常严密的管理制度,或者执行过程不是非常严格
部分企业或者公司对单证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缺少相应的约束条件,相关的制度都是形式化制度,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与此同时可能因为相应的制度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或者缺少相应的惩罚机制,导致的结果就是造成执行过程不够严格的现象,从而使得单证的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及缺陷。
2.2 保险单证在印制过程中发生失控的现象
对于那些新型的险种以及特殊的险种,单证的统一印制方式比较滞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部分分支机构开始任意地进行印制相关的保险单证,最终可能会出现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以及漏洞,甚至会出现失去控制的严重后果。
2.3 保险单证的运用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不足
对于新型的保险险种的办理工作,因为经营业务活动量非常少,所以需要现用现印制相应的单证;部分代理机构在进行经营业务活动过程中,结算不能够做到非常及时,同时管理工作不严密;甚至有些企业或者公司使用发放没有审批的手续,或者进行超限额的发放,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保险单证以及保险费用可能出现流失的隐患。
3. 对保险单证进行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或者途径
要想有效的进行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实行从上到下的工作部门都给予一定的关注以及重视,从而建立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措施。
3.1 保险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以及重视,与此同时建立科学合理以及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保险公司在进行经济业务活动的管理工作的时候,将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就使得单证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保险公司有效的避免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此可知,公司的工作人员必须对保险单证的管理进行重视。建立科学合理以及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工作业务的奖励以及惩罚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运行。
3.2 在进行保险单证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工作人员的各自责任,同时需要工作人员之间进行相互的监督工作
相关的单证管理部门需要和单证的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核算人员签订相应的责任书,并且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非常正确的反映单证的入库数量、发出数量、有效的运用数量以及作废已经注销的数量。已经利用过的有效单证与签发的单证的数目做到完全相符,同时作废注销的单证和回收入库单证的数目也需要做到完全相符,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好保险单证的进出口关。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正常的利用保险单证和已经作废的单证,需要出单分中心的单证管理工作人员在单证的处理管理系统中进行相关的核销登记工作,与此同时在进行核销的登记工作的时候,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比照单证的实物。
对于停用的保险单证需要通过市级的分公司中的单证管理工作人员直接进行相应的核销处理工作。并且对于遗失的单证需要经过省级的分公司的单证管理工作人员通过相应的单证管理以及处理的工作系统中进行核销工作,与此同时进行相应的备案。
对于网销业务来说,可以让客户进行直接录单,至于网络销售中心进行核保的工作,出单中心需要负责网络销售业务的打单以及收费的工作,与此同时单证管理的工作也是由出单中心進行负责。
3.3 在进行保险单证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实施电脑化的核算管理的形式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使用保险单证的时候,需要利用电脑的单证管理工作系统进行相应的核算工作,同时尽可能的禁止单证出现“体外循环”行为或者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保险单证的核算过程中正规化、规范化。并且,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对保险单证的利用限额进行相应的规定,限时结算回收的核销制度,从而最终能够保证保险单证的安全以及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冬锋.保险单证管理系统(IVMS)的分析与设计[J]. 软件工程,2008(03):19-27.
[2]王珊珊.我国海上保险单证的分类及其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海商法学),2010(12):32-38.
[3]高婧.英国海上保险下承保条的法律地位研究--兼论对我国海上保险相关保险单证的影响[J].国际法学,2009(07):26-31.
工伤管理制度 篇9
一、目的:
为使公司员工在正常安全生产条件下发生工伤事故后能够快速有效地得到救治,并使公司工伤管理规范化,同时起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规范工伤事故处理程序,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和员工的工伤事故风险,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对象:
适用于已与公司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正在为公司服务的员工。
三、工伤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75号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1、工伤的认定: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纳入工伤事故的申报范围:(1)因不服从部门经理指派安排而发生的伤亡事故;(2)未经任何授权、许可便擅自行事而发生的伤亡事故;(3)违反工作或操作流程而发生的伤亡事故;
(4)从事不利于公司经营发展的工作而在工作场所发生的伤亡事故;(5)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6)参照北京市社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员工因下列情况之一负伤、致残或死亡,不能算工伤,不得享受工伤待遇:
① 因工负伤后,本人故意加重伤情或无理拒绝接受医院检查治疗。
② 由于本人违法行为或故意行为(如自杀、自残、斗殴、酗酒、酒后开车、蓄意违章等)或无证驾驶船舶、机动车辆。③ 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认定为犯罪行为。
④ 在执行本单位安排的生产工作任务中,因本身而非公司原因引起的疾病突然发病,经抢救后没有死亡或经抢救病情稳定后又恶化死亡的。
四、工伤事故上报处理程序:
1、若发生工伤事故,发生事故岗位应马上报告部门经理,部门经理根据伤势程度裁夺并立即通知综合部,发生事故的部门经理和综合部经理根据伤者情况按照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① 轻微伤者,在公司内急救包扎,安全处理。
② 严重者,迅速安排车辆(或拨打120)将受伤的人员送往航天中心医院或其他社保内医院急救。
2、工伤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部门经理要写出事故详细经过报综合部,由综合部根据国务院375号令和北京市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确认是否属工伤,综合部初审,董事长核准,属工伤的,按工伤认定程序处理。
3、若发生重大事故,应保护事故现场,并在1小时内报告总经理助理或董事长。在24小时内由部门经理召集现场目击者或有关证人调查事故经过,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五、工伤人员医疗费报销和工伤假待遇的规定:
1、轻微伤者且符合工伤认定的,所发生的医疗包扎费用由公司承担。
2、严重者且符合工伤认定的,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公司先行垫付,综合部在工伤发生日起2个工作日内开始按照工伤报销程序办理有关报销事宜。
3、员工因抢救公司财产和维护公司利益受伤的,可报销全部医疗费。经医生证明需休息或住院期间,可享受有薪工伤假,假期工资按原工资标准计算。同时根据贡献的大小,公司给予奖励。
4、员工工作过程中非人为因素(机械故障、电路故障或其他突发原因)发生受伤的、员工在公司委派的外出公务执行过程中非本人责任意外受伤的,可报销全部医疗费,医生证明需休息或住院期间,可享受有薪工伤假。假期工资按原工资标准计算。
5、员工在工作中因马虎大意、忽视生产安全、违反操作规程等人为因素而造成他人或本人受伤的:全部医疗费由肇事者承担,经医生证明需休息或住院期间,可享受有薪工伤假。工伤假薪在不低于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原则下按本人月收入的60%支付。以上制度解释修改由综合部负责。
员工工伤管理制度 篇10
为保障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预防工伤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三、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四、关于职工在工作期间及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任何意外事故的规定
1、职工在工作期间及上下班途中发生任何意外,车间部门主管人员应在6小时之内及时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办理各项保险事宜。
2、车间部门主管人员未对职工工伤进行上报的,因工伤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车间部门主管人员承担。
3、公司人力资源部应及时将工伤人员上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五、办理工伤保险所需提供的材料
1、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2、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3、病例、药费报销单、诊断证明
4、单位事故报告
5、车祸需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6、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7、2个人的证言证词(叙述当场事故过程)
加强和完善医疗保险管理 篇11
毕黎琦说,目前,一些地方的医保局或医保中心自行指定参保者在某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直接控制参保者的就医取向,这种各自为政的行政干预破坏了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公平竞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健康发展。使参保者没有选择权,参保者也必须服从“行政命令”,否则医保局不给报销医疗费用。这种局面直接的受害者是广大参保的群众,同时还破坏了各医保定点医院的公平竞争环境,争相与相关医保局“搞好关系”,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则被一些醫疗单位忽视。这种不正之风会直接影响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现在,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新农合”。我省于2009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参合农民患者转诊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转往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必须坚持参合农民自愿原则,由参合农民患者自由选择定点医院就医”,“各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指定或强迫参合农民患者转往某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但目前省、市、城镇居民医保还没有出台这样明确的转诊规定,致使个别医保管理部门违规操作,而且,在制度层面上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这种局面亟待扭转。
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是各级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其成效主要看广大参保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目前,一方面,省、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均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国家投入低,个人缴费少,致使社会统筹基金保障程度低,个人账户支付能力弱,无法满足参保者的基本医疗需求。另一方面,在有的定点药店用医保卡支付可以购买保健品,甚至化妆品等生活消费品。因此,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有限的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毕黎琦建议,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保证医保工作的健康发展。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本着对参保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医保工作应接受社会监督。省、市医保上级主管部门应借鉴新农合的管理经验,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特别是转诊规定,杜绝各地医保管理部门为拉关系、走后门而自行设定医保定点医院的违规操作。要建立有效的监督举报制度及监督举报途径,向社会公开。参保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局上级主管部门是这项工作的主要参与方,一经发现违规行为应有处罚规定。目前,我省制定的《吉林省省直医疗保险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中只有对医疗机构和参保者的处罚细则,没有对各地医保管理部门和药店违规的处罚措施,而医疗保险工作涉及参保者、医疗机构、药店和各地医保管理部门,这四者任何一方的违规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医保工作的健康运行,因此任何一方的违规行为均应平等地受到处罚。尽快完善和补充对医保管理部门违规的处罚规定,以保证医保制度在全省各地的有效贯彻执行,保证广大参保者的利益。
医保费用结算方式需改进。应按疾病定额结算,这样才更科学合理,才能体现以人为本。例如,小病按社区医院标准定额,大病按三级医院收费标准定额。避免大病小病均值结算,使患大病重病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无法体现医保制度互助的优越性。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医保立法。要在国家投入增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个人缴费额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以保证参保者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应着手医疗保险的立法工作,保证全民参保,使每个社会成员均有医疗保障,同时可增强社会统筹基金的保障力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银行风险管理启示 篇12
20实际30年代的美国是存款保险制度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萌芽的地方, 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达数年, 到1933年, 大批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相继倒闭破产, 而美国当时破产的金融机构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9200家。1933年, 美国的金融体系面临崩溃, 储户的信心已经到达零点, 挤兑现象不断蔓延, 很多银行在这次的危机中未能幸免, 纷纷破产倒闭。为此, 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并颁布了《1933年银行法》 (Glass-Steagall Act) 和《国家住宅法》 (The National Housing Act) , 分别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简称FDIC) 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 (FSLIC) , 全世界第一个成文并且具有法律效应的存款保险制度体系就此诞生了。
从美国1933银行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开始, 其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示范效应就开始显现, 在德国, 日本, 加拿大和英国等西方国家, 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存款保险制度。目前, 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构建和实施已经颇为完善, 而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的推出适合自身的存款保险模式, 建立符合本国经济金融特点的存款保险制度和机构。存款保险制度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在防范系统风险、维持金融系统稳健运转等方面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实际作用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各国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 主要有以
下两个方面, 一是各国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存款保险体系, 并且将其提升到了国家级系统的层面, 一个国家需要建立和拥有存款保险制度的理念在国际社会已经是普遍的共识, 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已经达到了82个, 是1980年的6倍还要多;二是关于存款保险的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 国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European Union)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等机构, 定期会举行相关的存款保险峰会, 研讨相关的制度规则, 《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实践准则》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s the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和《存款保险制度指引》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guide) 是显存的两个存款保险规则性文件, 它们分别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制订, 其中《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实践准则》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s the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是非强制性, 而《存款保险制度指引》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guide) 则是强制欧盟国家都需要遵照执行。规则的制定, 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系统化了存款保险制度本身, 而国际合作的不断发展, 则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通行创造了条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也日渐凸显出来。一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上市,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不可能对它们提供无限的免费货币供给。二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 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 中小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比起国有商业银行来, 实力弱, 底子薄, 抵御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 非常需要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撑;三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是丰富我国金融体系的多样化的重要保证之一, 比如在开放民营银行的讨论上, 从一些专家的意见来看, 很大的一个阻碍就是我国还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分担化解。因此, 他们认为, 中国开放民营银行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四是我国金融目前已经对外开发,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扩张趋势有目共睹, 但是外资银行的经营受其所在国家的政策、经济因素影响很大, 风险也实际存在, 为了保证我国存款人的权益不受损害、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势在必行。
因此,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 金融监管理念也在随之变化。过去商业银行由央行独家监管, 现在由银监会和央行共同监管, 将来应该由银监会、央行和存款保险机构三家共同监管。三者作为银行业金融监管系统的三驾马车, 相辅相成, 各有侧重, 银监会则主要负责银行的日常监管, 查漏补缺, 化解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则侧重于资金与流动性的管理;而存款保险机构则可以称为“消防大队”, 主要负责“防火灭火”。
对经济金融风险防控的一点启示
金融体系自身的天然缺陷和经济运行的规律表明, 银行的倒闭不仅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是具有连锁爆发力性质的事件, 同时由于金融体系的传递性很强, 银行的倒闭影响就更容易形成金融系统的整体崩溃, 所以,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各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且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无不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对每个存款者都规定了一个最大限制的数额, 超过这个数额就不能提供保险, 此举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特别是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其次是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第三是提高金融监管水平。这些功能从根本上补充了金融监管体系的短板, 是整个经济金融的运行更加稳健, 也使风险的防范更加可行。
从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和国际的实践经验来看, 存款保险制度在各国发生银行挤兑等系统性金融风险时, 对保护储户的利益、维持公众对市场的信心、维持金融体系的风险稳定过度以及为政府赢得处理危机的时间上都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是金融风险出现时不可或缺的“缓冲海绵”和“高效灭火器”, 也是现代化金融监管监管体系的必要补充和完善。因此,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运行管理理念, 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同时, 中央也明确把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提升到了战略目标的高度, 目前, 我国的金融体制正处于改革转型期, 在金融监管体系中还有很多的真空和薄弱环节, 比如在银行的破产退市、破产银行的清算清偿和普通百姓对存款的保障诉求等方面, 没有统一的、专业的、以金融运行稳定为出发点的、系统的和可持续运行的法律和规定, 而由于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和影响力, 以及容易出现连锁风险的典型性, 这样零散的、非专业的、参杂着各地利益纠葛的处理方法无形中又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素, 不利于经济金融的稳健运行。因此, 成立存款保险机构, 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专业统一化、规范化、法制化、集中化处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破产清偿程序, 对加强我国老百姓对金融体系的信心, 对整个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也是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金融改革转型的长期战略规划的。
随着时间进入2012年, 世界的金融格局和我国的金融环境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任何一个小的金融风险的爆发都有可能酿成全球性的系统危机, 不管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都从客观上印证了全球金融体系网的高关联性和金融风险高扩张性的现代经济金融特点, 而存款保险制度, 在各国应对处理这些突发风险的时候, 起到了巨大的缓冲作用, 为各国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风险处理途径, 没有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诸如1933年那样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和银行大量倒闭的毁灭性的金融灾难的产生, 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争的爆发, 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因此,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经济的良性运行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也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红:《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研究》[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唐明琴:《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1
[3]李扬, 胡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M].社科文献, 2010
工伤管理制度大全 篇13
1目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伤事故,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令,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支付工资的各种用工形式的职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包括招用的农民工)等。
3职责
3.1公司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开展公司工伤保险各项工作。3.2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审批每月职工工伤保险金上缴计划,职工因工伤产生的费用及相关待遇审批。
3.3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受伤职工的抢救及事故的分析、总结、处理工作。3.4公司财务部负责每月工伤保险上缴金额的核对、审批,及工伤职工相关费用、待遇核对和审批。
3.5各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车间)工伤员工的救护组织、现场保护,事故上报相关部门和领导,救治费用垫付、后期治疗借款手续办理、工伤员工住院期间的陪护,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以及24小时内出具厂级事故分析报告。
负责本部门(车间)参保人员名单的提供、更新。
负责提供事故分析报告、事故发生详细经过、报险所需的各种证明及票据。4程序 4.1工伤的界定
4.1.1 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4.1.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4.1.1.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4.1.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1.1.4患职业病的;
4.1.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4.1.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4.1.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4.1.2 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同工伤:
4.1.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 4.1.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4.1.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4.1.2.4职工有前款(1)、(2)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3)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4.1.3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4.1.3.1故意犯罪的; 4.1.3.2醉酒或者吸毒的; 4.1.3.3自残或者自杀的。4.2 职工发生工伤后的经办流程: 4.2.1核实工伤人员参保情况。
4.2.2办理挂账手续(生产性事故)、报工伤备案情况表。
4.2.3工伤认定(发生轻伤或重伤事故,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员要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单位有关领导及安办,并在48小时内填写《伤亡事故登记表》;由综合办公室向临安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经审批后,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书、医生诊断证明等资料一并存档安办保管。4.2.4申报工伤医疗费。4.2.5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后存在残疾的)。4.2.6申报伤残待遇。
4.3 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的材料:
4.3.1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属于下列情况的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4.3.1.1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应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4.3.1.2由于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亡提出工伤认定的,应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4.3.1.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由当地公安部门出具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认定因工死亡应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4.3.1.4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供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
4.3.1.5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交由设区的市级相应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
4.3.1.6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医疗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由于特殊情况,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应书面说明情况。
4.3.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4.3.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机构(或鉴定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3.4工伤事故报告; 4.3.5证人证言两份;
4.3.6单位法人执照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4.3.7近期免冠一寸彩照6张; 4.3.8工伤认定决定书6份。
4.4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提交的材料: 4.4.1工伤认定决定书; 4.4.2《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4.4.3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4.4.4工伤职工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4.4.5照片4张;
4.4.6病历资料及辅助检查等。4.5申报伤残待遇须提供的资料:
4.5.1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4.5.2《劳动能力鉴定表》原件;
4.5.3工伤职工个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4.5.4《工伤职工待遇审批表》(一式三份,不盖章);
4.5.5交通事故的还需提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理赔协议书等相关资料。4.6申报工伤医疗待遇须提供的资料: 4.6.1工伤认定书原件或复印件; 4.6.2身份证复印件;
4.6.3旧伤复发、转诊转院等申请审批表原件; 4.6.4交通部门的责任认定书、调解书复印件; 4.6.5医疗费用发票原件; 4.6.6工伤职工医疗费报销单; 4.6.7住院费用一日清单、总清单;
4.6.8住院病历完整复印件、诊断证明书原件、出院证原件;
4.6.9门诊病历原件、处方底联、化验及医技检查报告单原件或复印件; 4.7其他
工伤经认定后,其他未尽事项参见《工伤保险条例》执行。5附则:
【工伤保险管理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方案09-14
实习生工伤保险制度05-08
建立实习工伤保险制度的构想10-28
论完善我国的工伤保险法律制度10-15
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大力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工作10-03
工伤社会保险10-17
德国的工伤保险07-15
如何申请工伤保险06-08
陕西工伤保险条例06-17
工伤保险相关规定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