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附带民事和解协议书(共8篇)
刑事案件附带民事和解协议书 篇1
协议书
甲方:印志伟 乙方:胡智强
甲方于2010年10月16日在硚口区汉正街第一大道致乙方受伤,现甲、乙双方本着互让互谅的原则,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由甲方向乙方支付赔偿金人民币捌万元整,该赔偿金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用、后期治疗费用、护理费用、误工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财产损失、精神赔偿金等全部赔偿费用。
二、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前款约定的赔偿金在本协议签订立即一次性向乙方支付,乙方收到款项后应当向甲方出具收条。
三、乙方承诺本协议签订后,乙方不得就本次受伤赔偿纠纷再次向甲方或任何司法机关提出赔偿要求。
四、鉴于甲、乙双方对赔偿等问题已达成一致意见,故签署此协议后甲、乙双方有关本次伤害赔偿的所有问题即告终结,双方无其它争议。
五、鉴定于甲方积极承担赔偿责任,取得了乙方的充分谅解,乙方请求司法部门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甲方刑事责任。
六、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相关司法部门一份,由甲、乙双方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后生效。
甲方: 乙方:
2011年 月 日 2011年 月 日
刑事案件附带民事和解协议书 篇2
精神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 又称无形损害, 指受害人在受到侵害后精神上的痛苦和身体上的痛苦, 其与物质损害并无直接联系。主要表现在对人格尊严的贬低, 使威信下降, 产生精神上的痛苦、不安、悲伤、怨恨、绝望、羞辱等[1]。因此不少国家都立法允许刑事案件被害方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从保护法益、实现公正的角度上说, 应当赋予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至少允许被害人另行提起诉讼。
二、我国法律关于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诉讼的时候, 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该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002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 (以下简称《批复》) 中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 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 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综上, 我国的司法解释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采取否定的态度, 做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 也带来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三、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及确立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的依据
1对诉权的剥夺
《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否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害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也没有否定在刑事案件审结后可以单独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 并未剥夺被害人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权利与实体权利。诉权是诉讼上的基本权利, 是一切诉讼权利的基础。如果诉权不平等, 就不可能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规定不允许受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实质上是变相剥夺了当事人的某种诉权, 从诉讼的保护角度上,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允许当事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明显于法不合, 于理不通。
2造成了司法权对立法权的超越
目前的禁止性制定来自司法解释, 这种禁止性规定超越了司法解释的权限, 有违法理和法律规定。针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下精神损害的禁止性规定均来自于相关的刑事司法解释、《规定》与《批复》, 是以司法权剥夺了刑事诉讼法并未剥夺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是司法权对立法权的超越。
3实践中也会造成冲突
实践中法院大多数情况下对原告人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予以驳回。但在有些情况下, 法院也会依据其他法律、法规对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予以变通的支持。在交通肇事案件的审理中, 对于被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要求赔偿的, 法院一般都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7条第八项的规定判决赔偿被害人近亲属死亡赔偿费。而该赔偿费的性质即属于精神赔偿的范畴。此外, 在实践中, 也有法院援引2001年4月28日起施行的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构成重婚罪的, 无过错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对重婚犯罪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予以变通的支持。
而且审判实际中, 并不是所有的刑事案件, 被告人都得到了刑罚的处罚。自诉案件如果以调解、撤诉而结案, 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并没有受到刑罚处罚, 那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已经得到抚慰呢?
四、立法建议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成为司法、学术界的共识, 也是受害人的迫切要求和日益高呼, 至于如何在立法中具体进行调整, 目前尚无定论。笔者认为, 目前刑事诉讼法、《最高法院刑诉司法解释》和《最高法院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均无明及, 且有些概念模糊, 容易引起歧义。因此建议, 要么对《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进行修订, 把“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造成的物质损失的”中的“物质”去掉, 仅保留“损失”, 对该条做扩大解释, 并在《最高法院刑诉司法解释》第一百条中增加条款, 明确指出:“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 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最高法院精神赔偿司法解释》有关规定。”或者, 干脆在《最高法院精神赔偿司法解释》中增加条款明确指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 被害人 (自然人) 因下列人格权蒙受非法侵害, 向人民法院起诉, 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对被害人加以财产补偿, 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抚慰方式, 这种方式已经作为现代各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方式, 所以, 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是正当的, 也是必要的。因此, 建议我们尽快以立法或司法解释等形式加以确认, 使受害人的精神进一步得到慰籍, 共建一个和谐、文明的法制社会。
参考文献
[1]关今华:《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 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第16页。[1]关今华:《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 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第16页。
刑事案件附带民事和解协议书 篇3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和解 必要性 创新
一、刑事和解的必要性
打擊犯罪及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只实现了一部分的正义。而另一部分正义是在打击犯罪的同时恢复或赔偿被害人因为犯罪行为而遭受的损害。对于被害人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刑事和解中就犯罪事件直接叙说,发泄对所受伤害的委屈或疑惑,减少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接受加害人的道歉并表示宽恕,得到经济赔偿;加害人能够当面承认过错、对自己给被害人带来的损害进行忏悔,承担赔偿责任;社区能够协调加害人与被害人的恢复措施,为加害人复归社会创造条件。并且对于被害人及其家属而言,如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够成功地解决对被害人的赔偿问题,则被害人就不会对和解有太大的兴趣。刑事和解可以较好的解决刑事赔偿的问题。并且对于犯罪人而言通过刑事和解得到被害人以及社会的原谅,并获得更为轻缓的刑事惩罚。不仅可以减轻犯罪人得罪感,还有利于帮助犯罪人建立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重新回归社区。
二、以刑事和解为路径,创新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赋予被害人提在附带民事诉讼阶段提出刑事和解的权利。
惩罚犯罪、维护公共秩序对于国家而言固然重要,但对被害人而言,获得损害赔偿比对被告人定罪量刑更具有实际意义。刑罚使被告人除了履行对国家所负的义务和部分地满足被害人的报复情感外,几乎与被害人迫切的民事赔偿需求毫无关系。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路径选择面对被害人及其亲属手执生效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却拿不到赔偿等难题,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有效保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必须重新设计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制度,以实现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因此应当赋予受害人选择权《刑事诉讼法》应当明确赋予刑事被害人根据其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殊需要自主选择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抑或是刑事和解。
第二,在附带民事诉讼充分运用刑事和解的多样性手段
司法正义是一种矫正正义,犯罪损害了他人、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司法程序就应当修复这种损害。刑事和解在维护成文法权威的前提下,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刑事司法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的进步。基于此,刑事和解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完成。如在刑法中增加道歉.赔偿社区服务、生活帮助等辅助性非监禁刑;同时以基层普遍存在的人民调解组织为基础.建立专业的刑事和解调停机构;以立法的形式确认法官对刑事和解的司法控制和司法监督,从而构建起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真正实现刑事司法“无害的正义。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是犯罪人尽快重新融入社会,不仅以替代性方式进行了司法分流.在审判之外以协商的方式很好地化解了纠纷,节约司法资源,而且鼓励被害人和社区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司法程序有助于消除误解和潜在的犯罪诱因,重建更加和谐的社区关系。可见立足于中国传统调解的土壤,在你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符合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的刑事司法理念和现实需要。
第三,规范刑事和解在附带民事诉讼的使用范围
刑事和解是我国司法改革和法治进步的必然要求,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地夸大刑事和解的功能甚至以之完全替代司法序,而必须进行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对于自诉类案件:在刑事自诉案件中,应当允许被害人随时提出刑事和解,被害人可以选择放弃还是追究侵害人刑事责任,侵害人只能请求被害人放弃追究其刑事责任,双方当事人不能就侵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和罪轻罪重进行商议和达成协议。是否构成犯罪和罪轻罪重只能由法院通过庭审确定。对于公诉类案件:公诉类案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对于和解之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应当适用以下案件: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有被害人案件,包括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以伤害案件、交通肇事案件等实践中和解较多的案件为重点。在侦查阶段,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和解协议不再立案;双方在立案之后达成和解的,公安机关有权撤销案件。在起诉阶段检察院对于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和解后主动要求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对情节不太严重,社会影响不大的案件,可以根据被害人的要求作出不起诉决定。在审判阶段,建立法庭允许公诉人以被害人与被告人和解为由撤回公诉制度。对于不明显侵害公共利益、犯罪情节不恶劣、社会反映不强烈,可能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公诉案件,被害人在与被告人和解后请求从轻处罚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征求公诉人的意见后,予以从轻处罚。
参考文献:
[1]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5).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具体程序 篇4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赔偿责任,属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范畴。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该条仅赋予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但被告人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大小以及民事赔偿数额等,都必须通过全案的审理后才能确定。可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定被告人向原告赔偿一定数额的损失,是被告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不属刑罚的范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刑诉法解释》)第一百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
一、立案阶段
1、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刑诉法解释》第八十八条 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是:
(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二)有明确的被告人;
(三)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四)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2、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
《刑诉法解释》第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负有赔偿责任的人
《刑诉法解释》第八十六条 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
(一)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二)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
(三)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五)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4、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
《刑诉法解释》第八十九条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5、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所应准备的材料
原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准备以下材料:原告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是单位则需要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起诉书、证据材料。如果委托了律师代理,还需要准备授权委托书、律师出庭函。
6、诉讼费用
《刑诉法解释》第一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收取诉讼费。
7、法院审查是否立案的期限
《刑诉法解释》第九十二条 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状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二款以及本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的,应当受理;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二、审理阶段
1、审理期限
《刑诉法解释》第一百零九条 审理公诉案件的期限,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被告人被羁押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当在期满七日以前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2、适用调解的情况
《刑诉法解释》第九十六条 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的以外,可以调解。调解应当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审判人员应当及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达成协议并当庭执行完毕的,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当记入笔录,经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九十七条 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诉讼一并判决。
第一百零一条 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一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三、执行阶段
1、判决后如何处理因被告人的财产不足以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判决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第五条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附:刑事附带民事诉状格式
原告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被告人:(同上)
案由:(罪名、赔偿)
诉讼请求:
1、依法追究被告人ΧΧ的刑事责任
2、请求被告人赔偿损失费ΧΧ元。
事实和理由:
·····(写明整个案件的起因、经过、造成的后果等,并根据法律和法规,列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要求赔偿的依据。)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此致
ΧΧ人民法院
附:本诉状副本 份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刑事附带民事部分重审 篇5
文号:(2011)耒民一初字第105号 耒阳市人民法院
原告谢六仁,男,1956年10月6日生。
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住所地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月塘村。法定代表人张建军,该管理处处长。
委托代理人向文军,男,1973年3月1日生。
委托代理人黄平元,湖南环楚律师事务所律师。(一般代理)
被告贺才任,男,1957年1月2日生。
被告谢满运,女,1972年10月29日生。
被告贺文生,男,52岁。
被告贺金生,男,1967年7月16日生。
被告贺才德,男,1957年11月14日生。
被告张本运,女,1963年6月10日生。
被告刘梅初,女,1961年10月15日生。
被告刘两花,女,50岁。
被告贺才金,男,1969年7月20日生。
被告贺和远,男,38岁。
被告贺三元,男,45岁。
被告谢东英,女,1972年10月15日生。
被告梁文英,女,1962年12月8日生。
被告贺三妹,女,1970年10月10日生。
被告杨金娥,女,1969年1月25日生。
被告吴士才,男,1955年9月20日生。
被告刘礼元,女,成年人。
被告贺伍元,男,38岁。
被告贺爱云,男,成年人。
被告谢正花,女,1956年4月17日生。
原告谢六仁诉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贺才任、谢满运、贺文生、贺金生、贺才德、张本运、刘梅初、刘两花、贺才金、贺和远、贺三元、谢东英、梁文英、贺三妹、杨金娥、吴士才、刘礼元、贺伍元、贺爱云、谢正花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于2011年1月29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由审判员朱田生担任审判长、代理审判员
谢任群、人民陪审员谢丰华参加的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书记员谢碧波担任记录。原告谢六仁及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委托代理人向文军、黄平元到庭参加诉讼,被告贺才任、谢满运、贺文生、贺金生、贺才德、张本运、刘梅初、刘两花、贺才金、贺和远、贺三元、谢东英、梁文英、贺三妹、杨金娥、吴士才、刘礼元、贺伍元、贺爱云、谢正花,经本院传票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谢六仁诉称:2009年5月26日6时许,原告谢六仁驾驶赣C13948号大货车从长沙运货到郴州,当车行至京珠高速公路耒阳段往南387km+800m处时,由于被告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擅自在此路段的行车道和超车道同时施工,车辆只准走路肩,导致原告的车辆侧翻,且被告又在事故发生地的防栏上设立一个长方形洞口,被告贺才任等人看到原告车辆侧翻后,从此洞口窜入高速公路,将原告车上价值423518.88元的货物被抢一空。经耒阳市公安局立案侦察追缴货物价值122314.6元,还有价值301204.28元的货物被告贺才德、谢满运等人占为已有。上列被告无视法律、破坏高速公路附属设施、哄抢原告货物,给原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请求判决:上列被告连带赔偿原告货物损失费301204.28元、诉讼费、保金费、上诉费6320元,车辆破损费68240元、评估费1450元、拍卖费2400元、执行费1000元、误工及车旅费200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10000元,共计410834.68元。
原告为支持其诉讼主张提供了如下证据:
1、华顺物流送货凭证,以证明赣C13948号大货车从长沙送货至郴州的事实;
2、赣C13948号车辆侧翻的现场照片,以证明该车于2009年5月26日6时许在京珠高速公路往南387km+800m处侧翻的事实;
3、耒阳市公安局新市、大市派出所出具证明,以证明京珠高速公路耒阳段往南
387km+800m处超车道和行车道同时施工,车辆只能走路肩及该处防护栏上留有一个1米以上的洞口的事实;
4、耒阳市公安局大市派出所告示,以证明赣C13948号大货车车上货物被哄抢的事实; 5—
6、耒阳市新市派出所情况说明,以证明被告贺文生、贺金生在逃的事实;
7、耒阳市公安局起诉,以证明贺才德已批捕、贺才任批捕在逃的事实;
8、耒阳市公司局对贺才德的问话笔录,以证明贺才德等二十人哄抢货物的事实;
9、耒阳市公安局对贺才任的问话笔录,以证明贺才任等二十人哄抢货物的事实;
10、耒阳市公安局对谢满运、谢冬英等人的调查笔录,以证明谢满运等人哄抢货物的事实;
11、耒阳市价格认证中心签定结论,以证明被哄抢货物价值为423519元;
12、耒阳市公安局追缴清单,以证明被追缴的货物;
13、衡南县人民法院(2009)南法民二初字第43号民事判决书,以证明已追缴的货物价值122314.6元,还有的货物未追回的事实;
14、购车合同,以证明原告购买赣C13048号车价格为13.8万元;
15、江西省樟树运输公司的证明,以证明原告购买赣C13948号车价格为13.8万元;
16、衡南县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以证明赣C13948号大货车以69760元拍卖抵偿给唐李的事实;
17、收条、发票,以证明衡南县法院收取原告的评估、拍卖、执行费的事实;
18、驾驶证复印件,以证明原告具有A2驾驶资格;
19、求助证明证,以证明原告流浪街头的事实。
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辩称:原告的货物损失是由于本案其他被告贺才德、贺才任等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而造成的,在该事故发生时被告并没有在事故发生地的超车道和行车道同时施工的情况,被告湖南省潭耒阳高速公路管理处是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南段的行政执法管理机构,不是本案诉讼主体,对原告的损失,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为支持其辩解主张,提供如下证据:
1、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以证明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的主体资格;
2、事故责任认定书,以证明原告驾驶的车辆发生事故的原因;
3、事故现场照片,以证明被告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情况及该现场并没有施工的情况;
4、衡南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和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以证明原告的损失情况。
5、耒阳市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以证明原告遭受的财产损失是由于贺才任等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而造成的;
7、路面照片,以证明事故发生地点没有同时在超车道和行车道施工的情况;
8、砼路面模板施工日志,以证明事故发生地点2009年5月16日至2009年5月26日对路面维修情况及不存在超车道和行车道同时施工的情况;
10、路政巡逻日志,以证明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的路政工作人员按要求进行巡逻;
11、常规养护工程承包合同,以证明潭耒高速公路的养护发包方不是被告,而是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2、日常养护照片,以证明潭耒高速的隔离栅在日常养护中得到维护;
13、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资料,以证明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潭耒高速公路的养护、维护和经营主体。
被告贺才任、谢满运、贺文生、贺金生、贺才德、张本运、刘梅初、刘两花、贺才金、贺和远、贺三元、谢东英、梁文英、贺三妹、杨金娥、吴士才、刘礼元、贺伍元、贺爱云、谢正花均未答辩,也未提供证据。
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对原告的证据质证意见为:证据2、4、7、8、9、10、12、18、20.无异议;证据1、11、13、17.的真实性无异议,关联性有异议,不能达到其证明目的;证据3.不符合客观事实,被告有反证证实;证据5.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原告车辆的轮胎爆炸,证据6.因为原告未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而造成的扩大损失,应由原告自行承担,车辆损失与本案无关,也不能确定其损失额;证据9.与本案无关联。
原告对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的证据质证意见为:证据1、2.真实性无异议,但不能达到其证明目的;证据3、7、8.是被告自己拍摄的照片,没有证明力,不能达到其证明目的;证据4.原告是受害者,而不是唐李,原告的损失不能等同等唐李的损失;证据
5.民事部分的判决,未发生法律效力;证据10.被告的路政执法人员确实到了现场,但没有
制止哄抢货物的行为;证据11、12.不能达到被告的证明目的;证据13.去年收费都悬挂的是路政的牌子。
对于原、被告双方提供的证据,经庭审质证,合议评议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除证据19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外,其他证据均符合证据三性原则,本院予以采信作为本院的定案依据,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提供的证据3、7、8、10不足以证明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未在事故发生地的行车道和超车道同时施工的事实,本院不予采信,证据11、12、13不足以证明被告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不具有本案诉讼主体资格,也不足以证明其尽到了管理责任,本院不予采信,其他证据符合证据三性原则,本院予以采信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
经审理查明:原告谢六仁系赣C13948号大货车实际车主,于2009年5月25日与唐李承包的长沙芙蓉区华顺货运服务部签订零担货物运输合同,同月26日6时许,原告驾驶赣C13948号大货车从长沙华顺公司97站运载货物送往郴州市,途经京珠高速公路耒阳段387km+800m处时,由于该处路段超、行车道施工,车辆只能靠路肩行驶,该车右侧中间轮胎破裂,致使车辆失控滑入路边水沟后侧翻。车上货物被散落在地,被告贺文生、贺金生、贺才德等人哄抢货物,随后被告贺才任、谢满运、张本运、刘梅初、刘两花、贺才金、贺和远、贺三元、谢东英、梁文英、贺三妹、杨金娥、吴士才、刘礼元、贺伍元、贺爱云、谢正花等人参与哄抢,将车上大部分货物被抢掠,剩下小部分货物运至湖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队高速公路管理支队潭耒大队进行保管,经耒阳市公安局侦察并委托耒阳市价格认证中心对被哄抢货物进行价格鉴定,总价值为423518.88元,案发后,公安机关追回了部分货物由货主唐李领走,经耒阳市价格认定中心价格鉴定领回货物总价值为122314.6元,另外唐李领走的货物中还有部分货物没有计入价格鉴定部门所鉴定的领回货物范围内,但在湖南省衡南县人民法院审理原告唐李诉被告谢六仁、樟树市昌盛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的过程中,货主唐李只要求原告谢六仁赔偿该事故货物损失150000元。对于少于实际货物损失金额部分同意放弃,2009年12月7日衡南县人民法院以(2009)南法民二初字第43号民事判决书判决,谢六仁赔偿唐李货物损失150000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4670元。谢六仁不服该判决,提起上诉,经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谢六仁与唐李达成调解协议,并作出了(2010)衡中法民二终字第78号民事调解书。该调解书生效后,原告未按调解书履行其义务,衡南县人民法院于2011年1月14日作出(2010)南法执字第192-2号执行裁定书裁定,将原告谢六仁所有的赣C13948号大货车以评估流拍价69760元的价格,交付给唐李。
另查明:本院于2010年9月25日作出(2010)耒刑初字第208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被告人贺才任犯聚众哄抢财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被告人贺才任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贺才德、贺文生、贺金生、张本运、谢满运、刘梅初、谢东英、梁文英、贺三妹、杨金娥、吴士才连带赔偿原告谢六仁经济损失154670元,附带民事诉讼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赔偿原告30934元。附带民事诉讼原告谢六仁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不服。就民事部分向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12月1日以(2010)衡中法刑二终字第120号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裁定:撤销湖南省耒阳市人民法院(2010)耒刑初字第208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并发回本院重新审理。在本院审理(2010)耒刑重字第1号刑事附带民事一案中,附带民事原告谢六仁申请撤回起诉。本院于2011年1月5日作出(2010)耒刑二重字第1号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裁定:准许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谢六仁撤诉,后原告于2011年1月29日诉至本院。
本院认为:原告谢六仁作为赣C13948号大货车的实际车主与唐告承包的长沙芙蓉区华顺华货运服务部签订了货物运输合同,有负责将货物安全运至目的地的责任和义务,既是义务赔偿人,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可要求赔偿的权利人。在本案中,被告贺文生、贺金生、贺才德、贺才任、谢满运、张本运、刘梅初、刘两花、贺才金、贺和远、贺三元、谢东英、梁文英、贺三妹、杨金娥、吴士才、刘礼元、贺伍元、贺爱云、谢正花与其他当地村民共同哄抢原告谢六仁赣C13948号大货车上的财物,实施了共同侵权行为,对于原告由此所造成的损失,上列被告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由于在事故发生路段的超车道和行车道同时施工,车辆只能靠路肩行驶,致使该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被告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对公路附属设施具有维护管理责任,由于其没有及修复防护栏的缺口,导致本案上列被告和当地村民利用防护栏的缺口直接进入现场哄抢,没有尽到管理责任,因此,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对原告因该事故造成的损失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对原告的损失金额应以衡南县人民法院(2009)南法民二初字第43号民事判决书认定的150000元为基准,原告诉请中要求赔偿其所有的赣C13948号大货车以13.8万购买在执行中衡南法院以69760元以价格拍卖抵偿给唐李,其中亏损68240元及支付诉讼费3300元、财产保金费1270元、上诉费1650元、执行费1000元、评估费1450元、拍卖费2400元,共计79310元,因原告不自觉履行生效调解书中所确定给付义务,而引起的扩大损失,因此,该损失应当由原告自己承担,由此可见,原告谢六仁,因该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应为150000元+4670元=154670元,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对该事故负有一定的责任,应当承担原告总损失额20%,即154670×20%=30934元,其余部分的损失应由其他被告连带赔偿。因此,对原告谢六仁请求判决上列被告赔偿其损失410834.68元的诉讼请求,除本院所认定损失额154670元,本院予以支持外,其他诉讼请求,因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贺文生、贺金生、贺才德、贺才任、谢满运、张本运、刘梅初、刘两花、贺才金、贺和远、贺三元、谢东英、梁文英、贺三妹、杨金娥、吴士才、刘礼元、贺伍元、贺爱云、谢正花连带赔偿原告谢六仁经济损失123736元;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赔偿原告谢六仁经济损失30934元,上列款项限在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履行完毕。
二、驳回原告谢六仁其他诉讼请求。
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费8434元,由原告谢六仁负担4217元,被告湖南省潭耒高速公路管理处负担1052元,被告贺才任等二十人负担3165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朱田生
代理审判员谢任群
人民陪审员谢丰华
二0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书记员谢碧波
校对责任人:朱田生打印责任人:谢碧波
附: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 篇6
(一)写作概述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如何提起?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认为,人民法院有告知义务: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应当告知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4条第1款)。这是法律为保护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利而作出的原则规定。
有关提起附事民事诉讼的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起诉要符合起诉条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4项,即:原告人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明确的被告人(以全部或部分刑事被告人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有请求的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被害人的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9条)。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未得到被偿。根据刑法第60条的规定,司法机关在没收犯罪分子的财产前,犯罪分子负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这就是说,如果被告人有个人财产,在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之前,被告人已经以自己的财产对因其犯罪行为给被害人的物质损失进行了足够赔偿的话,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就不能因同一事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这一赔偿,也包括被告人的亲属代为赔偿的部分。只有在被害人根据刑法第60条的规定得到的赔偿仍不能弥补损失时,才可以就不足部分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6条)。
(3)有权提起附事民事诉讼的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时间限制。根据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0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以后就不能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对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所作的时间限制。如果第一判决宣告以前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过后被害人又想向被告人索取赔偿的话,应该怎么办呢?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0条的但书为此规定了一个被救方法,即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可以在第一审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不受前述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间的限制。
(4)在刑事诉讼中,常有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的。对此,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1条规定了处理方法,即:赔偿要求已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但是应该知道,一般说来,该条规定主要是基于当事人的诉权而作出,并不意味着此附带民事诉讼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所以,如无其他足以表明被害人应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事由,则被害人最好不要起诉。
在刑事公诉案件中,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5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1996年在检察院刑事诉讼文书格式中专门规定了在此情况下使用的诉状格式,名称为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一般制作6份,每增加一名被告及辩护人增加2份,有关单位1份;送达人民法院2份,被告、辩护人各1份,有关单位1份,归检察卷1份,检察内卷1份。除前述被害人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已经提出赔偿要求并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外,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般应当提交附带民事诉状。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向原告人宣读;原告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
(二)写作方法
附带民事起诉状虽然因使用者不同而有两种格式,但两种格式的诉状的用法和使用目的基本上还是相同的。其主要的相同点在于:(1)都适用于刑事公诉案件;(2)在使用附带民事起诉状之前都有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的犯罪行为;(3)诉状的使用目的都是为了使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获得赔偿。因此,两种格式的附带民事起诉状的写作方法也是基本相同的,只是人民检察院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格式不要求文书正文标题居中。
附带民事起诉状的格式将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首部
(1)标题
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标题可称作“附带民事起诉状”或“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人民检察院作为原告提起附带民事起诉的,标题写作“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2)当事人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确定根据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依据比较容易确定,共有4类:被害人,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人,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如果被害人死亡时,其继承人以及其他依法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人民检察院。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项目按格式要求写。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确定需要注意的是,附带民事诉讼虽然从属于刑事诉讼,但负有赔偿责任的被告人并不受限于刑事被告人,即在多人共同作案的情况下,可能有一些人会因未被提起公诉而不能成为刑事被告人,这并不意味着其应负的民事责任也同时消灭。负有赔偿责任的下列当事人可以列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刑事被告人;对刑事被告人的行为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如在刑事被告人为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的情况下,其监护人可被列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刑事被告人以外的其他应当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的人,即在刑事诉讼中未被起诉的其他同案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项目与起诉书相同。
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刑事附事民事起诉状中,起诉人写作“原告:×××人民检察院(本院)”,另起两行分别写“所在地址:(本院地址)/代表人:(姓名),职务(本院检察员)。”被起诉人就写作“被告人”,项目与起诉书相同。
(2)诉讼请求
刑法第36第1款条是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提出的实体法律依据。该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在被害人获得司法救济的可能性上,法律也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刑法第36条第2款规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
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诉讼法第77条则是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提出的程序法律依据。根据上述法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请求被告人赔偿的损失有明确的范围,即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的经济损失(刑法规定),或者物质损失(刑事诉讼法和法院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不包括精神损害。就经济损失而言,应该包括已经发生的经济损失,也包括将来必然要发生的经济损失,即直接经济损失,但将来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或可预期的经济利益的损失不在其中。比如人身伤害赔偿,诉讼请求部分应该包括医疗救治费、药费、交通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被助费、续医费、被害人本应承担的赡养费、抚养费等费用。在司法实践中,营养费被认为是一项合理的费用,但鉴于营养费不易确定,通常被纳入精神抚慰金或直接以精神抚慰金的名义出现。但精神抚慰金具有明显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而这一赔偿范围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均无确切的依据。作为一种广为人知且获得相当的社会承认的赔偿项目,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附带民事起诉状中提出是可以理解的。除此之外,诉讼请求的写作要求与民事起诉状中诉讼请求的写作要求是一致的。在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不止一人时,诉讼请求部分应要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连带责任。
(3)事实与理由
与民事起诉状事实与理由部分的写作结构一样,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事实与理由部分在结构上也分成两部分,先写案件事实,后写证据诉讼请求的理由。
事实部分的写作有其特殊性。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由人民检察院追究,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只就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民事侵权部分提出索赔请求,包括当人民检察院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也是如此。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事实部分就只需要写出被告人的民事侵权行为的发生、侵权过程以及侵权结果,而不需要写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但附带民事诉讼有其特殊性,即虽然被告人的刑事犯罪事实在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中要作为指控事实提出,但刑事犯罪事实仍然不能不出现在附带民事起诉状中,因为刑事犯罪事实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两者的联系在法律上十分紧密;这就象虽然刑事被告人的民事侵权结果不是人民检察院刑事指控的主要内容,却可以作为一个酌定量刑情节写入起诉书中一样。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刑事犯罪行为,实际上也就是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民事侵权行为,只是刑事犯罪行为的情节或给被害人造成的人身损害结果与被告人的民事侵权行为及该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才对案件的不同性质产生决定性作用。因此,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事实部分仍然应从被告人的刑事犯罪行为入手,写被告人实施刑事犯罪行为(实际上也就是实施民事侵权行为)的开始、过程和结果。这一事实的写作,因有起诉书指控在先,可以依起诉书的指控事实来写,而把重点放在对于后果的写作上,且无论是什么样的后果,最后都要归结到经济损失上来。如果原告人所认定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与人民检察院起诉书认定的犯罪事实不一致,附带民事起诉状事实部分的写作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原告人所认定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与人民检察院起诉书认定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在基本内容上没有出入,只是细节不同,则原告人在附带民事起诉状中写作事实最好不要反映这一差异,因为表明这一差异对于原告人的诉讼请求没有什么帮助,却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带来新的举证责任。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所认定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与人民检察院起诉书认定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有根本性的差异,即在诸如影响案件定性、量刑和民事赔偿责任划分等问题上有出入,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一方面应该将自己对案件的不同认识向人民检察院反映,要求人民检察院重新调查或者提供足以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改变认识的证据,一方面将自己的案件事实的认识作为案件事实写入附带民事起诉状中,同时提供能够证明这一事实的确实充分的证据。人民检察院的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可以作为有别于当事人提出的附带民事起诉的一个例外,在事实部分的写作方法上较为简单,可以全部但略为简要地将起诉书的事实部分全部搬入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中,而将本应作为该文书事实部分重点内容的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害后果作为叙述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自然延伸。这主要是因为同为人民检察院提出的起诉,在案件事实的认定上不存在差异。附带民事起诉状的理由部分的写作方面与民事起诉状有相同之处,也是应该先对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民事侵权行为的性质进行分析认定,对因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总结,仍然从法律上对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赔偿责任加以证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由部分应该对要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损害结果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加以证明,这是要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第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需要对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加以证明;第三,如果民事侵权行为人不止一个,可以不具体划分每一个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大小,但应该要求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在法律依据上,应该既引用刑法第36条第1款(实体法依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1、2款(程序法依据),以及民法通则有关条款(实体法依据)。
(4)证据部分
附带民事诉讼从本质上说,属于民事诉讼,适用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因此,在写完理由部分后,附带民事起诉状中应该写上证据部分,方法亦应采用目录式,即只需要列举出证据名称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而不需要写出证据的具体内容,不需要对证据进行分析,而且,由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目的不在于追究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诉讼请求部分也只是民事赔偿,所以只需要列举有关能证明民事损害后果的证据就可以了。刑事犯罪事实不需要在附带民事起诉状中加以证明。
(三)范本
刑 事 附 带 民 事 起 诉 状
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以下简称“原告人”)刘某,男,33岁,汉族,原个体运输户,住*市*区鱼*路*号。
刑事附带民事被告人(以下简称“被告人”)长某,男,1971年5月3日生,汉族,高中文化,务农,住*市*区*路*号。
诉讼请求
被告人赔偿原告人医疗费、伤残补助费等64 154.40元。
事实和理由
1998年6月13日晨,原告人从宝岭驾车去明光,途中王光驾驶的农用车多次故意挡住前方去路,原告人多次鸣笛示意让路,王光均置之不理。双方遂发生纠纷。王光邀约被告人长某,共同殴打原告人,其中,长某用扁担砍中原告人头部,致原告人硬脑膜外出血,颅骨骨折。经某市法医学会鉴定,伤害程度为重伤。某市法医验伤所鉴定伤残等级为6级。原告人住院抢救16天,出院休息3个月,花去医疗费111 74.40元,差旅费500元。被告人的刑事犯罪行为已由某市*区人民检察院向*市*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原告人认为,被告人长某故意伤害原告人,除应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应赔偿原告人医疗费11 174.40元,差旅费500元,护理费1 220元,营养费1 060元,误工费10 600元(含
停止运营的损失费),伤残补助费39 000元,鉴定费600元,共计64 154.40元。特诉请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证人姓名和住址、其他证据名称和来源
1.医疗费单据35份;
2.差旅费单据21份;
3. 鉴定费单据2份;
4. 证人名单(已提交*区人民检察院)。
此致
*市*区人民法院
附:(1)本诉状副本1份,另交检察院1份;
(2)赔偿费用计算方法及结果清单1份。
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
刑事案件附带民事和解协议书 篇7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协作调查制度
刑事诉讼法中以专章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的有关内容。尽管法律对附带民事诉讼作了明确规定, 但根据新刑诉法实施11年来的实践情况, 结合笔者所接触的案件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难的现状及成因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相对于一般民事执行案件而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执行一般难度较大, 通常无法全部执行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 致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随着严打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法院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数量越积越多, 这对原已堆积的大量得不到实际执行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来说, 无异是雪上加霜。笔者认为造成此类案件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行立法上的缺憾, 是造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要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赔偿损失是在刑事案件交付审判时提出。法律没有规定侦察机关、检察机关有调查和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财产的职责。按刑诉法的规定, 一般刑事案件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到检察机关起诉, 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 给那些有赔偿能力而不愿赔偿损失的被告人或其亲属隐匿、转移财产, 规避执行提供了时间上的方便。尽管法律赋予了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候有查封或扣押被告人的财产的权利, 然而, 由于先行的刑事诉讼法律不允许人民法院提前介入公安、检察机关尚未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 这样的救济为时太晚了, 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赔偿义务的激励机制设计不完善、不科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 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由于现行法律把“赔偿被害人损失”仅作为酌定从轻量刑情节, 并且使用“可以”字样, 实践中操作的随意性大, 难免被告人及其亲属心存疑虑, 对刑事被告人尤其是可能判处长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被告人及其亲属触动不大, 其自觉履行赔偿义务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全面的激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结案率。
3.法律没有明确将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列为罪犯的减刑、假释条件, 导致一些已被判处刑罚的人对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无动于衷, 这也影响了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执行。“重刑轻民”意识的存在, “审执分离”机制的运行, 也严重影响了附带民事赔偿案件执行。由于法院内部运行“审执分离”机制, 刑事审判法官往往只注重刑事方面的证据调查与收集, 忽视对被告人财产状况方面的证据调查与收集, 甚至由于追求案件结案速度, 对被害人本可以获得赔偿条件的不及时进行有效控制, 导致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丧失有利的执行条件。
4.被告人家属不理解、不配合。认为犯罪是被告人个人的行为, “一人做事一人当”, 与家人无牵连, 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由被告人自己承担。也有的人认为赔偿了损失也不能减多少刑, 大不了有钱花在别的地方跑关系, 走门子。
5.执法思想认识不到位加剧了执行难。目前, 有相当一部分执行人员对附带民事诉讼执行的重大意义没有深刻领会, 导致工作不能积极主动开展, 被执行主体一般在看守所或监狱, 会见手续比较麻烦, 即使会见到被告人也往往徒手而归, 误时费力, 执法人员对此类棘手案件搁之一旁, 领导多次催办, 申请人多次来院要求执行, 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诿责任。有些执行员在思想上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认识不到位, 觉得这类案件标的小, 执行起来费时费力, 有点得不偿失, 不愿下工夫去执行。有些执行员受“罚了不打, 打了不罚”的思想影响, 认为既然判了刑, 就不能再赔偿。还有些执行员对此类案件有畏难思想, 一听说自己分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就头疼, 不愿执行这类案件。
6.公检法三家协调力度不够, 人为造成执行难。作为刑事案件, 从侦查、起诉到审理, 每个过程和环节, 由于司法机关对案件处理角度的不同, 对于附带民事赔偿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 公安和检察机关侧重刑事犯罪事实的查处, 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权利, 要么不告知, 要么对其请求置之不理, 使受害人往往在法院审理阶段才能够行使赔偿诉讼权利。一般民事案件, 作为原告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等强制保护措施, 而作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在公安、检察阶段不能提出保全措施, 只有到了诉讼阶段才能提起, 由于我国《刑诉法》对该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 受害人的权利难以保障, 导致附带民事赔偿执行风险比一般民事案件风险大的多。
二、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对策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问题已不是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单方面的努力所能解决的, 以往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对策过多地局限在执行阶段, 以至于难以有所改变。笔者认为, 解决执行难应当将视野扩展到整体运行机制中。
1.执行人员应从思想上提高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的重要性的认识。
附带民事案件, 是因刑事犯罪行为引发的。由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对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仇视和报复心理一般很重, 对自己权利的实现要求也比较强烈。如不注意挽回或补偿权利人遭受的物质损失, 既有损法律的尊严, 也将严重影响社会正义的伸张, 更为严重的是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人员应从思想上提高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的重要性的认识, 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思想, 从个案做起, 做到及时主动、严肃认真、耐心细致执行好每一件案件, 最大限度实现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 由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上的一些缺憾, 给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很有必要进行完善。我们认为这几个方面亟待完善:一是从法律上赋予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享有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提出赔偿请求的权利。同时, 在法律上明确赋予公安、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调查、查封、扣押、冻结、先予执行的权力, 防止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转移或隐匿财产。二是将被告人积极民事赔偿义务, 以及被告人家属积极代为履行赔偿义务列为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刑罚的法定量刑情节。三是将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执行与对被告人刑罚的执行有机结合起来, 把被告人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 以及被告人家属积极代为履行义务的情况作为刑罚执行中对罪犯给予减刑、假释的法定条件。
3.建立财产状况协作调查制度。
从刑事案件侦查立案开始, 由侦查机关对可能会被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犯罪嫌疑人的财产状况, 包括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进行调查, 并开具清单, 随卷将调查结果移送后继机关, 以便于后继机关进一步了解、查清财产状况。这一制度应当贯穿于整个诉讼活动中。这样, 一方面执行人员在执行初期便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执行方向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另一方面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在申请执行前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也能正确对待执行结果。建立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为刑事附带民事的执行提供财产线索。一是完善财产保全制度。财产保全制度, 对控制被告人的财产, 防止其转移、隐匿财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刑事附带民事执行强有力的保障。因此, 不断完善财产保全制度, 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将有效地缓解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压力。 (1) 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阶段, 被害人一方在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请求时, 可以一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将被害人财产保全申请移交人民法院执行。 (2) 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至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的财产保全, 由被害人一方直接向审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并提供担保。为了督促被害人尽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应规定在保全措施后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限, 逾期不起诉的话, 就解除财产保全。 (3) 人民法院在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的财产保全, 这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相一致。二是适用先予执行制度。对于那些如果不先行给付将影响被害人生活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应将执行的时间前移, 在诉讼中采用先予执行制度, 以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另外, 在诉讼中, 被告人基于对量刑情节的顾忌, 在履行义务时会比较积极, 对执行也较为有利。在今后的执行中, 可将定期金赔偿方式与先予执行联系起来, 使执行更加灵活和实际。
4.建立对刑事被害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权利人, 是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及受被害人被害前抚养、赡养、扶养的人。这些人的权利如得不到必要的保护, 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而, 有必要尽快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主张在我国对刑事被害人实行国家补偿是既有理论上的依据, 也有事实上依据。目前理论上的依据主要有这样三种学说:一是社会保险说, 认为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是一种附加的社会保险。二是公共援助说, 认为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是一种对处于不利社会地位者的公共援助。三是国家责任说, 认为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是国家的一种责任。事实上, 在西方有许多国家已经推行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我国, 中央政法委也已明确要求“各地可积极探索建立特困群体案件执行的救助基金, 对于双方当事人均为特困群体的案件, 如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交通肇事赔偿等案件的申请执行人, 当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时, 按一定程序给予申请执行人适当救助, 解决其生活困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注重诉讼中调解。
(1) 全程加强调解工作。除了人民法院在附带民事案件审理中主持调解工作外,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阶段针对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请求也应当主持调解。公安、检察机关对附带民事诉讼及时进行调解处理, 有利于解纷息讼, 使被害人及时得到赔偿。 (2) 给付方式上要有利于执行。在调解时应注意给付方式的可行性, 一般要求即时给付, 对于分期支付或在一定时限内支付的, 则应当提供担保。
6.将刑罚执行与附带民事执行相结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和对策 篇8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问题 对策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涵义在立法上和学界至今均没有完全界定清楚,目前学界广泛认同的涵义为: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为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我国法律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贯彻诉讼经济原则。不仅可以节省司法资源,同时也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避免诉累。二是有利于正确处理案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合并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查清被告人犯罪行为是否造成了物质损失及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大小,既有利于正确处理物质损害赔偿问题,又有利于刑事案件的正确审理,对于正确量刑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财产免遭犯罪侵害,或者尽可能使这种侵害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修订后的《刑法》、《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民普法教育的大力加强,人民群众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得到很大提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由于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对一些问题难以把握。笔者就目前工作中受理被害人因受刑事犯罪侵犯而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存在的问题发表一些浅见。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狭窄
我国现行《刑法》《刑诉法》均规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经济物质损失的,都可要求经济赔偿。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此可以看出,在司法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受此规定的制约,在受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受案范围过于狭窄,被害人可以提起而且能够被人民法院受理的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仅限于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这两种情况,这使得相关的法律规定在适用、执行中受到很大程度的局限,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问题
按照法律规定,被害人可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的诉讼程序中人提请附带民事诉讼。但在司法实践中通常是在所涉及的案件起诉至法院后,被害人向法院提起后才予立案。另外,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对于检察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问题也未作具体规定。也就是检察机关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作为原告是很值得商讨的。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难以执行
在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难以赔偿到位。其主要原因为:1、被告人因贫穷无钱赔偿;2、被告人因被判实刑,认为已经坐牢、花钱量轻刑的目的没达到而拒绝赔偿;3、法院执行难也是一个原因。上述原因致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因此对判决不服,引起上诉、或申诉,甚至不断上访。
针对存在的问题,可进一步规定和完善的方面:
一、在司法实践中适当扩大受案范围
被害人是否可以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该批复进一步明确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目前我国在民事诉讼领域内对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尚在争议中,此问题笔者不再赘述。笔者认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应适当扩大。被害人因受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侵害而失去的财物,例如被盗窃、抢劫、骗取的财物,也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此项损失与财物被被告人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因此,应当允许被害人在没有得到全部物质损失返还或赔偿或之前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详细规定、完善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地位
本人认为在国家财产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对那些因犯罪行为给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失、而又没有具体的受害单位、也没有具体的受害个人的案件,比如破坏环境资源、国家财产方面的犯罪案件等,检察机关应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给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相当程度损害的犯罪案件,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由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私法领域加以必要的干预,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是完全有必要的。但在明确集体财产归属的单位遭受损失时、而遭受损失的单位不愿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不应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因为这在法理上行不通,从民法理论来看,集体组织作为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其享有对其财产的自由处分权,无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都有权决定是否提起民事诉讼,是否要求享受民事實体权利的自由。强行代替法人或其他组织行使民事权利,实行国家干预并无充足的法律依据。
三、加强赔偿执行力度
对于确实无钱、没能力赔偿经济损失的,可在法定刑期内从重量刑;对于有能力赔偿的,应在规定期限赔偿被害人后在予相应的量刑;另外还应加大法院的执行力度。总之,应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使其损失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化解由此产生的矛盾,避免不必要的上访和申诉。
【刑事案件附带民事和解协议书】推荐阅读:
刑事附带民事08-21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文09-01
刑事附带民事审判制度05-12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清单07-03
刑事附带民事诉状格式10-01
刑事附带民事庭审流程11-0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12-05
刑事附带民事申请书01-08
刑事附带民事上诉状春秋11-0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拟法庭剧本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