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和谐的优秀作文

2024-10-24

与和谐的优秀作文(通用8篇)

与和谐的优秀作文 篇1

关于和谐与不和谐的优秀作文

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千姿百态的社会世相,呈现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留下的印象大相径庭。有的和谐,有的不和谐。和谐,使我们愉快、舒适、顺畅;不和谐,则使我们气恼、灰暗、别扭。

会车

有一次,我骑摩托驶过一座大桥,刚想向左拐向马路,突然迎面驶来一辆小车,速度有点快,我们都处在马路的中间线上。我一时判断不清对方是向左拐还是向右行,也就不知所措了。这在公路上是最危险的情况。犹豫间,对方停车了。几乎在同一时间,我也捏住了车闸。小车向后边退了退,给我留出行驶的空间。几秒钟时间,我由紧张到松弛,小车里的司机向我微笑,我也会心地一笑,然后不约而同地按了喇叭,互致谢意,那声音清脆、悦耳,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向前驶去。

又有一次,我坐车行驶到一个山沟里,发现前面堵车了。堵的车很多,像一个长龙,望不到尽头。等了好一会儿,前面没有一点松动的迹象。我们就下车去探查堵车的原因。走了十多分钟,终于到达“梗阻”的地方。说来好笑,哪是堵车,是两个车在堵气。原来,这一小段路外边堆了一点碴石,把路变窄了,一辆大货车与一辆小骄车相会,大货车是本地的,仗着有势;小骄车是外地的,仗着有权。两辆车互不相让,都等着对方向后退,自己先走。就这样,两辆车相距不到一米,怒目相向,彼此对峙着。结果前后的车越堵越多,退也退不出去了。我估摸着,在这山沟里即使交警来处理也在几个小时以后了。我就下了车徒步回家。这事也不知道后来是如何处理的。

我长久地回味遇到的这两次会车。前者是理智,后者是冲动;前者是让人一步自己宽,后者是狭路相逢斗心眼;前者是尽量给对方以机会,后者是断绝对方的前途结果自己也没有出路。

排队

只要出门就免不了排队。取钱要排队,买车票要排队,吃饭要排队,甚至入厕也要排队。没排队之前,我们总觉得一站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多么难受。但真正排起队来,只要前面在松动,一直在向前挪移,也没什么,一会儿就到窗口了。

有一次,我到武汉火车站买车票,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那气势真吓人的。唯独买票的`长龙秩序井然。我站在队尾,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慢慢移动,大家彼此挨着,互相致意,年轻的同志不时掺扶老人,照顾小孩;年老的同志有的拿着报纸,有的在听收音机。过了三个小时,不觉我成了最前面的人,身后又成了长龙。我舒了一口气,觉得排队也很“爽”。

待下了车到一个储蓄所取钱的时候,却另有一番滋味。储蓄所不大,就两个窗口,取钱的人特多。没有人排队,都朝窗口拥,一个窗口要装三四个头,有的人甚至把头伸到里面去了。外面的人找笔找不到,找表格也找不到,都被窗口上的人压着。要问个事,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听不到。就这样,直到堆在窗口的人走完,才轮到我们几个后来者,这时整整花了四十多分钟。

排队就是这样难。不少地方为了让人们排队,用不锈钢做护栏形成巷道,迫使大家排队。有的则派出大量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我想,不管是做护栏还是派工作人员都是管理中的成本支出,都是不得己而为之的。如果大家自觉排队,这些都是可以节省的,节省下来还可能惠及大家。何乐而不为?

借书

我是个书痴,见到好书不惜血本,也要买下来。家里的书确实藏了不少。但时下书的价钱贵了,像拿薪水生活如我辈者,买一套像样的书动辄上百元,常常下不了决心。所以有很多书看了爱不释手,因价钱不菲,只好忍痛割爱。

这时有几个书友在一起商量:书这样贵单靠一个人买确实承受不起,何不商量着分头买,互相借阅传看?这样,一个人买一本书,就相当于买了几本书。于是我们几个人就这样约定了:要买书就互相通气,一起去买,买了就相互借阅,互通有无。这样的约定坚持了十多年了,几乎成了一种习惯。后来大家算了一笔帐,这十多年看了不少书,但花的钱至少节省了三分之二,几个人又能在一起讨论,彼此启发,学问提高了,友谊加深了,得到了很大的益处。

但是,另一些人就不同了:老来借书,借了不还。记得新版校勘本《红楼梦》上中下三册,我算是首批去买的人,是我的珍藏书籍之一,放在书架的最高层。一天一个亲戚来玩,翻我的书架,别的书没在意,偏偏就看中了《红楼梦》。说要借阅一个月,且信誓旦旦,一定归还云云。我找不出拒借的理由,只好答应。结果,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亲戚仍没有还书。后来见到他,我扯破脸皮问起借书的事,他大大咧咧地说,书的事早忘了,怕是被别人借去了。我很气恼,但也没办法,只好作罢。后来孩子们大了,说要看看名著,其中就有《红楼梦》,而我的书架上竟没有。

借书不还,是因为有的人对书的真正价值不在意,以为就是几个钱的事。其实书应该是一个人的一笔重要财富,家里没有书或少书的人其文化素质是值得怀疑的。

收费

我们所在的住宅小区位于城区闹市,共有20户人家。因为住户杂乱,物业管理就成了问题,单是每天的垃圾就不好处理。这时我就牵头,把这些杂事管起来。经过多方打听,才请到一位退休职工负责住宅区的卫生保洁工作,工资每月60元,也就是每户三元钱。我把每月收三元卫生费的事,先给每户发了一则手机短信,然后再印制成书面材料送给每一户。结果大家无异议,物业管理正式启动了。除了第一个月我上门收费外,第二个月大家就主动来交了。后来,大家索性把一年的费用一次全交来了,说免得我跑路。我很欣慰,有了钱,物业管理非常顺利。

快过年的时候,听大家议论纷纷,说这几天不敢骑摩托车出去,街上有收费的。我就有点纳闷,过年了收什么费。大家就说,可能是那些部门没钱用了,就来收几个钱过年。我到街上去看,果然骑自行车的人多了,骑摩托车的人寥寥无几。桥头上有四五个穿制服、戴大盖帽的人在堵车收费。常常造成拥堵。有扣车的,有下好话的,有交钱的……突然,一个骑摩托车女士走到收费站突然加速,飞奔而去,收费的人见状,赶快去撵,一路呼啸,满街起哄。对这一幕,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收不收得到钱无关紧要,出了人命怎么办?谁来担这个责?

同样是收费,一个主动交,一个不断地躲。这里边不值得深思吗?一个社会乱收费,绝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把公众的利益不放在眼里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我们都企盼生活得美好,幸福。这样的生活,其节奏就像流水,涓涓流淌;就像旋律,悦耳动听;就像轻风,徐徐吹过。

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正确把握和行为的科学选择。追求和谐的道德基础和心理动力是人的诚信。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对规则的尊重和约定的恪守,从而在利他与利己之间找到互利的巧门。

与和谐的优秀作文 篇2

现代教育学认为德育有广义的德育和狭义的德育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 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说, 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我们所说的德育, 包括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德育的特殊性质表现在教育者按照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有意识地把一定的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二、传统和谐德育

《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中庸。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这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原则的高度概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一是“德教”与“修身”合一;二是“知道”与“躬行”合一;三是“言教”与“身教”合一。传统道德中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

传统和谐强调宽容并包的精神, 以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目的,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以和邦国”“以谐万民”, 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和谐, 进而实现国泰民安;强调“和而不同”“和而不流”, 正确处理“人我”“群己”矛盾, 以达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家庭关系的和谐;强调“和必中节”“仇必和解”, 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对立, 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产生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 它所强调的“和谐”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传统的和谐是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和谐, 它主张“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主张“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 以肯定群体否定个体的方式来换取社会的暂时的和谐;第二, 传统的和谐是建立在少数人的群体剥削多数人的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缺乏法律、民主、公平和正义。

三、现代和谐德育

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 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

“和”就是“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谐”与“和”同义, 与“和”叠加, 强化了“和”的辩证性, 突出了其多样性的统一。

和谐是道德标准、伦理、心理、价值、愿景的浓缩, 表现为有明确的“是非”道德标准;有讲求诚信、友爱和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有健康高雅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有基本的自知、自觉、自省和自律的情感意识能力;有尊重个性, 承认差异, 善于欣赏与吸纳的个性特色;有实行个体生命要素均衡发展, 个性与社会性并长发展, 道德主体与时代主流共进发展的主体意识。

现代和谐德育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的基础上, 和谐统一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 建构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 提高育人能力, 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现代和谐德育继承和创新地发展了现代教育理论, 它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 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和谐师生观; (2)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观; (3) 知、情、意、行“四环节”高度统一的和谐过程观; (4) 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和谐质量观; (5) 横向“六要素”与纵向“六学段”的和谐体系观。

四、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

1. 产生的社会背景

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思想更多的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 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工具而存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产生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 它所强调的“和谐”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呼唤和谐文化与和谐教育, 和谐文化与和谐教育呼唤和谐德育。因为和谐德育是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内容。

2. 教育观念的差异

传统和谐德育体现“以德主教”的教之本源观。中国传统德育, 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 重在教化, 强调“立身做人”, 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的关系上, 坚持以教化为先。

现代和谐德育体现整体化的大德育观, 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生活”“兼容并蓄”和“持续发展”;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原则;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教育力量的各自优势, 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从而形成合力;达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理念趋同, 目标一致, 方法互补, 过程同步, 资源共享。因而产生多方位、多渠道的和谐德育效应, 培养学生成为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3. 教育目标的差异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 体现了教人“成人”的德育目标观。传统德育在教育目标上重视品德的教育, 通过教育养成理想的人格, 以达到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成人”境界。传统和谐德育追求的是理想化、片面化的教育目标, 即注重培养共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阶级的行为准则, 而忽视了对个人价值及幸福的追求。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 脱离了社会现实思想。

现代和谐德育倡导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现代和谐德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4. 教育内容的差异

德育内容是用来形成人们的品德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 准则、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则的总和, 是经过主观选择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文化。

我国传统和谐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从根本上反映了统治者的利益和意志。中国传统和谐德育,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标准, 以仁、爱、孝、悌为基础的德育内容, 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 并通过孝悌作为纽带, 以维系封建社会等级尊卑秩序的“礼”, 从而达到统治的长久。

现代和谐德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 基本要素。如和谐心理、和谐个性、和谐意识、和谐思维、和谐认识、和谐需要、和谐行为、和谐习惯、和谐情感、和谐的社会态度。 (2) 基本要求。如德育适应对象的和谐:德育要顺着生命的天性发展天性, 立足于个性特征发展个性。对象适应德育的和谐:德育主体依据和谐德育的要素发展自己。

具体来说就是规范与发展的和谐、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古今中外的和谐的高度统一。

5. 教育过程的差异

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是促使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的实施过程主要是一种相对静态和强调管理的过程。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培养适合社会规范的人, 而忽视人的主观需求, 即所谓的“存天理, 灭人欲”。在教育的途径上, 强调管理和服从, 而忽视教育过程也具有服务功能, 从而导致教、受双方不是平等的主体, 造就出一批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的人。

现代和谐德育过程主要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 即教师是教育主体, 学生是学习主体。在德育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诚恳地相待, 平等地相处, 这样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 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地展示;过程上注重知、情、意、行的整体培养, 强调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推崇言行一致和诚信。现代和谐德育主要体现在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

6. 教育途径和方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主张“克己”“内省”和由近及远、奖惩结合的德育方法。“克己”, 其意是指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 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内省”是形成良好道德的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即看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 就虚心学习, 向其看齐;见到不好的品德表现, 就要联系自己, 反省检查, 引以为鉴。

传统和谐德育实行单向的灌输方式, 无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用一种教条教育学生,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传统教育把学校视为“一方净土”, 刻意将学生与社会大环境隔离开来, 人为创造“净化”环境, 忽视了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的培养。

现代和谐德育顺着生命的天性发展天性, 立足于个性特征发展个性。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关心人的身体, 抚慰人的心灵, 从而帮助人走出困境, 引导人迈向自我价值的实施。其具体途径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构建和谐道德基本要素和道德要求标准。

(2) 描绘和谐德育蓝图, 建构道德意义。

(3) 改革学校教育实践, 优化有序教育机制。

(4) 加强关联性教育, 优化无序教育机制。

(5) 搭建生态体验平台, 让学生在主体实践中实现自我。

7. 教育模式的差异

传统和谐德育主要有两种德育模式, 分别为适应一元价值德育的灌输式方式和适应多元价值教育的单主体的自我选择方式。这两种方式都不具有协商对话的基本精神。

灌输式德育把学生当作可以盛放各种美德的袋子和容器, 教育者把一元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学生去理解并记住, 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巩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学生对教育者教授的价值观不能怀疑, 只能无条件地接受, 根本谈不上协商对话。这种德育方式力图建构一种服从、驯服、恪守本分的整体主义人格, 反对建立一种自主、自尊、个性自由、宽容和公共理性为特征的协商对话式的人格。

单主体视域下的自我选择的德育方式, 认为学生应该只认同自己的价值观, 把自己的价值观看作唯一的“真理”, 而否认其他价值观的合法性。这种德育方式只能助长价值相对主义, 丝毫不能使学生学会宽容、尊重差异。因而, 它缺乏起码的协商对话精神。

现代和谐德育目前主要有三种德育模式:

(1) 主体性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 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 德育应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尤其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

(2) 活动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行为锻炼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 道德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 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德育的目的, 又是德育的手段。

(3) “学会关心”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德育模式。该模式认为, 关心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和结构, 且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学会关心”的教育价值在于引导学生从原始的、自发的“关心”感情, 提升到理性的、自觉的“关心”感情, 形成出自责任的“关心”品质, 进而为整个德性的发展奠基。

8. 教育评价体系的差异

传统和谐德育的评价侧重于规范人的方面。以注重社会的需要, 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准则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约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缺乏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训练, 从而出现德育评价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 等等。

现代和谐德育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 对主体道德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评价以人的生命要素作为依据, 更加重视人的个性、人的性格、人的情感和人的思维等的发展过程和状态。评价把学生的参与作为主体, 注重评价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同时, 也注重培养参与者的道德体验性、道德判断性和道德发展性的能力。评价倾向于弹性发展, 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即淡化数据评估, 弱化结论评估, 取消封闭评估, 强化发展因素和发展趋向的评估, 构建道德形成的过程和体验。评价以道德主体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 即重视其主体性成长、个性化形成、社会性素质的提高, 鼓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发展自我。

9. 教育社会效用的差异

中国传统和谐德育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 传统道德的整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振兴中华而奋勇拼搏。

第二, 仁爱向善的精神, 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 “和为贵”的精神,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尤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四, 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的精神, 它对我们现代人的铺张浪费和好逸恶劳以及尔虞我诈仍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第五, 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 有利于培养年轻一代独立自主、健康高尚的理想人格。

第六, “天人合一”的思想, 时刻警示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对全球和子孙后代负责, 不能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道德利益。

现代和谐德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创新意义重大。其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校德育三个方面。

现代和谐德育, 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起点, 从而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达到缓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稳定的目的,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建构和谐德育, 就是通过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和谐统一的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 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教育诸要素之间协同作用, 产生教育合力, 从而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和谐全面发展。

现代和谐德育遵循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 按照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系统的科学原理, 横向贯通, 纵向衔接, 分层递进, 螺旋上升, 推进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横向贯通, 相互配合互相补充, 形成合力, 达到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和谐德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鲁礼坤, 杨传向.中学和谐德育的建构与操作[J].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版) , 2010 (3) .

与和谐的优秀作文 篇3

一、新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前尘往事

高考新材料作文起源于2006年,是继1999年的话题作文之后,新出现的作文形式,它虽然没有出现明确的话题,但是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中自己归纳出话题,准确锁定目标,选择符合要求的文体、结构、语言进行写作。十年来,这种命题方式已经成为主旋律,作文指导已经自成一家、作文训练已经自成体系,一线教师以及考生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命题的方式,有些掌握了写作玄机的考生,能轻车熟路地驾驭好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十年间,全国卷Ⅰ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其间也偶有不同的声音,希望作文命题形式改革,但直到十年后,任务驱动型作文将代替传统的新材料作文的观点才甚嚣尘上,并且,对新材料作文的否定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今年6月,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横空出世,许多的声音沉寂了,但是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结,似乎并没有解开。这都是因为没有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两种作文形式。纵观网络上整理的1952年以来的作文题,再对文体、色彩、形式进行分类,可梳理出如下表格: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文体、色彩还是形式分类,除了特殊的年代,高考作文基本上文体不限,回避时事热点,不存在任务驱动型作文这种孤立的说法。任务驱动型作文,选材来自“时事热点”,文体一般适合写议论文,审题立意要符合材料作文的规范。而新材料作文,作为材料作文的一种,也有新的内核,它包含了命题、话题、材料、漫画等多个小类,因此,新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非此即彼的不兼容类型,而是有共同的渊源,还有交集。

二、高考新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今生恩怨

根据前面部分的归纳与表格,新材料作文是给出一段长度不等、体裁各异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而任驱动型作文的全称为“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这一提法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他写了一篇名为《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的文章,正式提出了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也就是说,任务驱动作文的母体是材料作文,而不是新材料作文。后来,又有老师提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一点四面”的总原则:“立德树人、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它与新材料作文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对材料作文加以更新。二者是一母同胞兄弟,一根瓜藤上结出的葫芦娃,而不是仇敌,因此,新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截然相反的两极。

新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在表现形式上与话题作文是类似的,都要给出比喻式、名言警句式、寓言式、人物素材式的材料,不同的是,新材料作文没有单独的提示话题,要自己多角度审读材料进行立意,不存在最佳立意。需要有归纳能力,从读到写,通过类比,发散思维写作,存在较大的发挥空间,这一点,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是一样的。两种形式命题的作文都注意开放性,把握限制性,按照题目的表述,体现为“三不”与“四自”,即不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套作,不抄袭;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是真实情境中具有思辨性质的时事材料,内部的观点不是多角度,而是对立的,要在争鸣的观点中争锋。用图形进行对比,本人把新材料作文比作“折扇”,把任务驱动型作文比作“降落伞”。

新材料作文观点方向一致,如折扇,用一个固定点把材料的多种立意收束起来,考生立意可以循着扇骨,多角度立意,也可以折叠起来一个,综合立意,考生只要手握扇柄,对材料引述好比排开扇面,对着“目标”,由此及彼,用力均匀,也就是详略得当、语言优美地写作。

任务驱动型作文观点方向不一致,每个观点如同降落伞的绑线,任何一个观点都能自圆其说,有一定道理,但是都不能孤立地成为最合理、最正确的观点。考生如同跳伞者,如果要安全着陆,必须将伞蓬张开,选准着陆地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观察“四面”,就事论事,就事说理,姿势优雅,也就是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地写作。

具体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的作文题为例进行解析。这道“关于分数”的漫画题,画面显示了两个人的两种不同状态,先纵向对比,第一个学生第一次考了100分,脸上有一道吻痕,该同学露出甜蜜的微笑,他第二次考了98分,结果脸上有了清晰的巴掌印,愁眉苦脸。第二个学生第一次考了55分,脸上清晰的巴掌印,第二次考了61分,甜蜜的吻痕。通过纵向对比,可以得出立意“进步得奖励,落后得惩罚”。接下来,进行横向对比,两个学生相对而言,考分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一个稍微退步了,但还是优秀,却得到惩罚。另一个只是有一点儿起色,相对来说,水平还是低,却得表扬。两相对比,可以发现一个反常现象,或者说悖谬:成绩好、水平高的要无止境地一次比一次好,不能丝毫退步,成绩差、水平低的永远有进步的空间。除了画面,还要看到画面外没有出现的人,他才是背后的主宰者,这个人是什么样的角色?这就可以根据漫画中讽刺的现象,进行自由联想。既可以用新材料作文的方式写,也可以用任务驱动作文的方式写,篇幅所限,这里只列出立意提纲①:

(一)新材料作文立意角度

从考生一的角度:1.永远100分有多难;2.分数随考试难度上下波动;3.考了优秀为什么还要挨巴掌?

从考生二的角度:1.不比分数比进步;2.不走学霸路;3.学渣易受表扬。

从打巴掌者的角度:1.如此奖惩,标准模糊,方式粗暴;2.打肿了脸打伤了心;3.奖惩应该因人而异;4.奖惩相对论,以此类推,碰到任何事情,都不要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角度

从漫画材料可以找到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1.赞同漫画中的做法,赏罚要分明,胜不骄、败不馁,优生也要适当经受挫折;2.不赞同漫画里的做法,因人而异,不唯分数论。

可从一点四面的角度,通过材料确定立意:

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以分数论成败,既要从后进生那里看到进步,也要给学优生发展的自由,允许他们成绩波动,用文明的方式惩罚学生,不要简单粗暴,同时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体罚学生,对学生友善。或者,不要因为是优等生,退步或犯错了就不能惩戒了,真正的公正,是相对的,差生不能总受惩罚,有了微小的进步就应该表扬,好生也不能成绩一好遮百丑。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不能用分数代替一切,更不能用分数高低代替品德,要在分数的升降中,看到品德以及背后的功夫,不能单凭结果就否定一切过程。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看,要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执法者一定要有法律的准绳,不能急功近利地以一个标准衡量所有人,或者根本就没有标准,一棍子把人打死。曾经很守法的公民,因为种种原因犯了错结果被彻底否定,和《悲惨世界》中偷了一块面包的冉阿让一样,除了改名,似乎永世不得翻身。恶贯满盈的人只有小小的悔改就塑造成了英雄;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不要因为曾经做过杰出贡献,犯了错就可以不追求责任;犯了过错的边缘群体,只要肯思悔改,也一样可以受到尊重。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看,传统文化中有“将功折罪”一说,还有“宽恕”的精神,但同样要辩证看待。最后从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如何培优补差?优等生的潜力应该如何进一步挖掘?当他们的分数已经到了顶峰,如何在其他方面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不要再单纯用分数对学生进行“一刀切”,而要好好创新学校或教育系统的评价机制。

三、高考新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光影和谐”

新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一为倚天剑,一为屠龙刀,各有优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世人,新事物的产生是必然的,但新出现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而且新事物本身与旧事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被后出现的东西就一定比先出现的东西好这种思维束缚,作文形式如同苹果手机的升级、更新换代也是必然的,但是,作文命题毕竟不是一种产品,不能简单地通过生产-消费的方式进行更迭;作文也不是人民币,要根据通货状况决定发行量:换而言之,作文从来不需要根据当年商品交换、考生数量进行命题。作文命题要密切关注的是教育目的、考试方针、大纲说明、社会生活。由于全国卷Ⅰ作文历来是各地效仿的标杆,它要在稳中求变,否则会干扰日常的作文教学,让师生无所适从。为了防止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达尔在《亚洲的戏剧》一书中所提到的“回波效应”,为了让作文命题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须增加作文命题的科学性。全国卷Ⅰ历来都是其他地方争相效仿的标杆,更要对其他地方的命题形成指导与示范,产生积极的影响。②

高考作文命题也呈现出循环积累因果的动态变化过程,前一种命题形式是后一种形式的母体,后一种形式是前一种形式的继承与发展,有如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哲学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新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同为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不能单纯地被厚薄,也并非水火不容。今后高考全国卷Ⅰ作文的命题形式虽然不能用数学的博弈论,或者福利彩票的方式押题,但大体不会脱离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站在人文的高度,回避政治敏感话题,偶尔点缀漫画作文、实用类问题,要求考生写出有文采,有见地,有思想深度的大气文章,与现实生活接触,与国际社会接轨。

从第一部分的表格、第二部分的示例我们发现,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们不分伯仲。千万不能再武断、激进地贬斥其中一种,仿佛先知一般预言高考将如何命题。只有深入地研究作文命题的规律,结合语文教育的目的、课程的标准,给予学生多种作文命题形式的训练,“作文有法,教学有法”,在无定法的命题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是正确的道路。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难求,但我们绝不会放弃追求。作文并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彼岸,命题也不是高深莫测的神话,在理性与知性的双重维度下,作文教学是抵抗写作虚无的最佳路径,让我们多些思辨,立足于作文命题的整体,多向思考,就一定能在前世今生的考量中获得超越。

————————

参考文献

①http://edu.163.com/16/0607/11/BOV34T4S00294NE9.html 2016-06-07 11:33:3 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②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重译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作文 篇4

正在这时,一群大雁在空中飞过,尼尔斯为了不让家中一只想飞的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雄鹅,不料却被雄鹅带上了天。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着大雁走南闯北。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有启发,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的故事曲折有趣、惊险刺激,看书的与此同时,一幅幅图片浮现在脑海中,使我身临其境。当尼尔斯将遇到危险或遇到危险时,我都会有一种冲动,想去提醒尼尔斯或就救尔斯。

尼尔斯·豪格尔森在周游瑞典的的旅行中,不仅观赏了家乡的奇峰异川,还听了不少传说故事,增长了许多知识。这本书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友情,雄鹅莫顿与尼尔斯在历险中互帮互助,不离不弃,雁群团结友爱,莫顿帮小灰雁邓芬送来吃的,细心照顾她。亲情,爸爸妈妈见尼尔斯回来了,又是抱又是亲又是夸,老泪纵横。最棒的是,尼尔斯从动物身上学到了优点,改掉了讨厌小动物的坏毛病,变成了一个高大帅气、乐于助人的男孩了。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文 篇5

记得一次,我在树林里看到一只被猎人打伤的小鸟。它伤得很重,尤其是那双翅膀,伤得它只能趴在草丛里痛苦地呻吟,好像在向路人求救,我看见后于心不忍,急忙把它抱回家里去。

回到家里,我把小鸟轻轻地放进笼子里,因为我担心它怕生会有所挣扎因此而伤得更厉害,其实我一点儿也没有恶意,而且我看见它那可怜的样子,我为它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因此而深思:“为什么猎人非要打伤小鸟呢?为什么啊?难道非要以这样“文明”的一种方式来对待我们大自然的朋友吗?”我真是不明白啊。

几个月以后,小鸟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的伤慢慢痊愈了。我看见小鸟在笼子里活蹦乱跳的样子,真为它高兴。看见它那活泼的样子,我真想多留它一段时日,但是想到它离开大自然那么久了,一定想家了。于是我不舍地放它离去。没想到它又飞回来,在我身边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的,好像在对我说谢谢呢?看到这一情景我高兴极了,露出了回心的微笑。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真的那么难吗?为什么你们非要那样对待我们亲爱的大自然的朋友呢?

和谐与发展作文 篇6

如今当我们仰望着刺眼的高楼时,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过去“小桥流水人家”的城市哪儿去了?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报道:我国的佛教名山九华山因为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庙全部“翻新”,太破的甚至推倒重建。我不禁愕然。我曾去过九华山,亲眼见到了原来那些古色古香的寺庙是如何与山和谐地依偎在一起的。不少寺庙就建在半山腰的小块平地上,寺院的围墙随着山坡起伏,甚至有的庙宇也依着地势或高或低。经过百年风雨,寺庙与山,山与寺庙俨然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诠释。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变了,往日里爬满藤条绿叶的墙,换成了光洁如新的墙壁,几百年沉淀的古朴的色彩,被粉饰一新,往日崎岖的山间小路变成了方砖砌成的宽阔石板路。真不知现在的`人还可以去哪里寻找“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样和谐的美了。

人类不仅正在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在城市———这片人类亲手创造的土地上,人类也在不停打破和谐。

与和谐的优秀作文 篇7

哲学思想认为,和谐是自然的本质,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在汉语中,“和”与“谐”近义而又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谐”是更为丰富的统一,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统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如何将和谐发展理念融入教育,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

和谐理念融入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当时人们认为和谐教育是健美体格和高尚道德的结合。最早全面阐述和谐教育的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应通过德、智、体、美诸因素使受教育者养成“身心既美且善”的人。之后,亚里士多德提出适应自然的和谐发展思想,使和谐教育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升。19世纪50年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指出,教育“是在全面了解人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自觉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以后的进步教育家都主张“实施和谐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的集大成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把和谐教育理解为认识与自我表现结合起来的教育,即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到某种表现自己的活动领域,在积极劳动及与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培养“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人”。

就我国而言,和谐教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所说的“成人”就是“仁”“智”“勇”三达德的统一。王守仁则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和谐教育的内涵———教育要“开其知觉”“发其意志”“导之以理”,简而言之,就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情”得到协调发展。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明确提出教育要“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当代和谐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是以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社会拥护、学生爱戴的教师队伍,为教师工作、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教育规律,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发展,促进学生个体与群体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发展中的最高阶段和理想目标,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和谐教育的动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谐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是靠主观臆断和想当然办事,防止教育大起大落、走弯路,贻误人才培养。和谐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把改善对人生、他人、社会、自然的态度放在第一位,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思维方法、乐观的生活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教育是和谐教育的主渠道。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特殊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特殊的有机系统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类似于生态学上的“小生境”。在这个“小生境”中,学校的个性得以发育、生长。校园的和谐集中表现在层级管理和谐、人事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各学科教学和谐,以及各项活动的和谐。学校管理的和谐主要在于校长开明的决策、民主的管理、透明的规则。学校环境的和谐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一是显性文化,如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个条幅、一个栏窗、一张画像等,都要折射出文化氛围,并且给人一种审美情趣;二是隐形性文化,如师爱生、生尊师、讲文明、讲礼仪、讲规则,处处使人感受到和气、和善、和美。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与“学”的和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教”与“学”的和谐,是“教师”与“学生”两种角色的和谐,是“教学”与“学习”两种活动的和谐,是“教材”与“学本”两种媒介的和谐,是“教室”与“学堂”两种环境的和谐,是“教时”和“学时”两种课时的和谐,是“教法”与“学法”两种策略的和谐,是“教具”与“学具”两种手段的和谐等。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树立六大基本观念来实现和谐教学,即全面科学的教育功能观、和谐共振的教育过程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整合优化的教育方法观、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观及能动发展的学生观。

二、“学导和谐”教学模式的构建

从和谐整体观的表现,反思这些年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路线大致是这样的:满堂灌→满堂动→满堂问→满堂演;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双主体,双主导→学导和谐发展。在观察老教师的随堂课以及研究骨干教师的优质课后,我们逐步发现成功的课堂总是伴随着这样几种现象:(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2)教师讲得少,注重学生自学习惯与能力的培养;(3)教师能相机引导;(4)注重学生的思考、练习与巩固;(5)适当地拓展延伸;(6)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目标意识;(7)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与激励;(8)注重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9)教学目标确定恰当;(10)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新颖等。这些成功的教学现象都让我们看到了“以学定教”的影子。“学永远是硬道理”,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是怎么学的,学习的内容在变,学习的方式在变,学习的对象在变,学习的目标在变,那么教的内容、方式、方法、目标也必须改变。

我们针对课堂改革的各种现象进行梳理,把教师在课堂上成功的做法进行整合,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构建了“学导和谐”教学模式。

1. 模式的主体框架

“学导和谐”模式的主体框架是:试学———导学———活学。基本流程是:(1)试学:教师导入,学生试学;(2)导学:教师检测,合作探究;(3)活学:学生练习,师生总结。

“试学”就是尝试学习。教师在讲授新课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置课堂学习的内容、范围和目标。学生利用旧知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或探索,尝试学习今天的新知。试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导学”就是相机引导。教师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在试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相机引导,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学生引导学习方向及内容,教师引导学习方式及方法。

“活学”就是活学活用。学生学习新知后,教师设计灵活多变的习题,让学生加强练习巩固,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还可以适当拓展延伸。

2. 模式的基本特征

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自主学习、相机引导、教学相长。

(1)自主学习。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分“独学”“对学”“组学”“群学”等形式。“学导和谐”教学模式中的“试学”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是自主学习,“活学”更是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并非自作主张、为所欲为,自主学习需要自律、自控,更需要方法技巧,如学习目标的制定、时间进度的管理、内容材料的筛选、评价标准的甄别、效果反馈的调控等,都需要有规划、有主见、有策略、有技巧、有耐性。每一种方式都有规矩与禁忌。它要求每个学生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又要与同学通力合作;既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还要善于妥协和退让。因此,我们说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是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自主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等都影响着自主学习方式的实施。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2)相机引导。相机引导指的是课堂上教师通过察看学情,适时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状态等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激励、疏通等。引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直导,也可以是曲导;可以是明导,也可以是暗导。引导的时机把握很关键,要在学生似懂非懂、将通未通、语言未能、知能转化之时,导之以知,导之以序,导之以法。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比如,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比如,课堂的意义不再是灌输机械知识和传播空洞理论的地方,而是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构建的场所,是人的生命的家园和乐园;比如,教学的过程不再仅是传达知识、训练技能,而是通过知识引导学生智慧成长和人格形成等。所有这些,尽管角度不同,但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学导和谐”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行为贯穿课堂始终。

(3)教学相长。“学导和谐”教学模式追求的和谐境界就是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学生经过试学,会发现自己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足;教师经过检测和导学,会发现自己专业知识和教学预设能力的缺憾。知道知识与能力不足,便能发奋学习;感到教学的困难,便能努力进取。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在“教”与“学”往复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和谐发展。

3. 模式的理论基础

(1)“学导和谐”教学模式是和谐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这个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具与学具等各个对立要素之间,内容、目标、形式、活动、时间、空间等各个部分之间,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等各个教学步骤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互动、互助、互促,水乳交融,实现要素上、组织上、结构上的总体协调。“学导和谐”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活动始终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节奏始终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2)“学导和谐”教学模式还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导和谐”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无论是自主尝试学习,还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探究,还是活学活用,我们看到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学习的目标,设置学习的范围,检测学生的试学,有针对性地引导,组织合作学习,设计灵活的练习,等等,教师的作用体现得非常充分。

(3)学导和谐教学模式还体现了现代“人本主义”思想,坚持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以人的发展为本,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同等重要。试学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再是被动地学;合作探究中的生教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了解学情,吃透教材;怎样检测才能面向全体学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检测的内容、形式;学生什么会,什么不会,学什么,不学什么,知、情、意、行哪方面需要得到发展,会随时随地改变教学既定计划,这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在锻炼着、收获着、提高着。

(4)“学导和谐”教学模式还体现了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在试学、导学、活学的过程中,学习带给学生很多思考,教学也带给教师很多思考;试学和活学给学生带来挑战,根据试学情况进行教学再设计,有针对性地相机引导也给教师带来挑战;学生学习的本领在增强,教师教学的本领也在提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学导和谐”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试学时,教师要根据试学范围,给足学生试学时间,创设良好的试学氛围,不人为干预学生的试学,保证学生的试学效果。最后学生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待合作探究。

试学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展示,以及时了解试学情况。试学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指名发言、抽查板演、试题测试、组内互查等。总之,教师对学生的试学情况需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下面有针对性的教学打下基础。

试学检测后,学生在试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研究探讨;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探究方法,如:由小组内到小组间质疑、解疑,针对相同的问题结成兴趣组深入研究,把问题分解到能力组突破解决等。

教师要注重生生合作学习。比如:个别学生会、多数学生不会的,教师可以挑选“小老师”教给全班学生;多数学生会、个别学生不会的,可以开展分组帮扶活动。总之,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教会学生的,教师不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下课前2分钟,有音乐提示教师要进入本节课的总结评价和布置作业环节,即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和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一方面可给学生树立目标意识,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一方面可不断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教给其自学的方法,培养其自学的习惯和能力。

试学、导学、活学,每一个环节进行后,都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对环节进行小结。过渡语要体现出不同环节,做到教师和学生都清楚课堂的流程。

导学是一个灵活的环节。教师的导学,一定是在学生试学时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前提下开展的。学生试学能解决的,教师就不需要导学。不是每节课一定要有导学环节,如果学生试学顺畅,就可以直接进入活学。

试学、导学、活学三个环节,可以在课堂中反复出现。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把一节课的试学内容分几次出现,试学一部分,进行检测,然后导学和活学;再试学一部分,进行检测,再导学和活学;也可以试学、导学分次进行,最后活学。

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试学的兴趣,能突破探究难点,促进合作学习的互动效果。尤其是活学阶段,可以增加练习的大容量和快节奏,展示变化莫测的试题,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

四、“学导和谐”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 不提倡学生做大量的课前预习,倡导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大量的课前预习,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不利于促进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查阅资料、调查了解、动手制作、观察发现等作为课前的预习,我们认为是很好的,能促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尽快理解和掌握。

2. 教师要具备驾驭课堂、教材、教法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教法,吃透教材,还要善于“察辨”,即孔子所说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细察课上每一名学生内在和外在的变化。这样才能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地分析、判断,不断地调整、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进行教学再设计,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 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

由当今的“爱生”走向“尊生”,这是“学导和谐”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积极关心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发展;学生也要信任教师,与教师在情感上相互接近,尊重教师,接受教师。只有当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创造意识才会萌生。

4. 教师进行教学再设计是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的

这一环节具有隐形的特点,隐藏在教师的大脑中。它不仅是在试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在导学、活学的过程中进行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在试学、导学、活学中出现的诸多变化与需求,随机调整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过程中诸多要素间的和谐与发展。

与和谐的优秀作文 篇8

【关键词】太极拳;和谐价值;校园文化;建设

The Harmonious Value of Tai Chi and Harmonious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YUAN Yan-d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take the essence from the harmonious values of Tai Chi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university culture, flourish Tai Chi culture and upgrad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lturology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the author arrived at a conclusion that the analysis of the harmonious values of Tai Chi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university culture.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harmonious elements of Tai Chi helps people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ai Chi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Tai Chi in harmonious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Moreover, the harmonious value of Tai Chi can be made good use of 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culture’s positive development and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educational cause.

【Keywords】 Tai Chi, Harmonious value, University culture,Construction

1前言

起源于河南温县的太极拳,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今天的太极拳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理念上,都无处不在地培养着人们和谐思想的形成,体会和谐的成就,演绎和谐的价值,追求和谐的张扬。太极拳已经成为身体教育、道德教化、净化心灵的工具。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实践办学理念,积淀与传承校风、校训,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办学目标的迫切需要。

因此,河南高校根据有利的地理资源优势,建设以太极拳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不但可以继承、弘扬太极文化,而且对树立校园文化品牌,塑造特色校园文化,提升高校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太极拳和谐元素的理论阐释

2.1.1太极拳的和谐特点

太极拳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学问,拥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和谐理念。热爱生活的人,应该体验、感悟太极拳的内涵。太极拳能够融汇人的身体和精神,使其身心合一。太极拳所蕴含的和谐思想能够陶冶人的外在仪表及内在修养,使其达到内外如一。太极拳是在吸纳了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中医经络学原理和养生理论、传统的兵法学说的基础上创编而成。它以易学的太极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把握世界,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拳种,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普遍和谐价值理念。太极拳继承了传统哲学的和谐价值观,强调练拳要追求“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牵一发而动全身”、“内三合、外三合相结合”、“内不动,外不发”、由内到外总需完整一气等,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心、气、神的运行极其和谐〔1〕。这就要求人门在练习太极拳时,要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周身一家”,必须达到内外、形神和谐统一的境界。全身各部位的和谐,才能使身体形成一个阴阳合一的统一体。太极拳基于整体观的指导思想,它强调全面锻炼,精、气、神三者兼练并举,形神兼修,从而得到性命双修,既练体又修性,以达到身心平衡。太极拳的锻炼,讲究阴阳相济。

2.1.2太极拳技术中阴阳对立的“和谐”思想

“阴阳对立统一”是太极拳技术体系的核心运动原则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在技术运动形式中的形象反映与应用。太极拳的套路结构充分考虑左右兼顾、上下配合、内外兼修,充分体现出“阴阳对立统一”整体观的哲学理念。如陈式太极拳更有着显著的运动特点,讲究内在的意气运动,外在的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导下,头上顶,气下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传腕,并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丝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转换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劲有力、动作过程中柔韧舒缓。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正如太极拳创始人王宗岳在《太极拳论》开篇中所指出:“动静之极,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变化原则,也就是说,太极拳运动的关键在于懂得阴阳、动静的辩证统一关系和变化机理,这样才能达到太极拳的高级境界,实现太极拳运动的实际价值〔2〕。太极拳以“阴阳”为技术内容形式,以“对立统一”作为技术内容运动的具体原则,在外形和本质上都体现了“整体观”这一传统文化价值观。因此,以阴阳对立统一为运动形式的太极拳技术,在长期的练习和演化中无疑成了自然和谐理念的内核之一。

2.1.3太极拳“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太极拳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它是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建立在征服与被征服关系上的反思和纠正,继而追求一种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这种追求生态和谐的自然观,能十分容易地转化为追求社会和谐的人文观,即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一种友好亲善、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3〕。正是这种和谐的思想,为人们健康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使人们在太极拳活动中,通过积极调整人的生命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获得抗衰祛病、延年益寿的健身实效;同时,也尽可能地从太极拳运功的文化氛围、审美情趣、人际交往和生命感悟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然陶冶、心理的稳定平衡和生活的返朴归真。它与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有着内在一致性,也正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所指出的:“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太极拳正是以“天人合一”为拳理理念,充分表现了它在追求健身、健心和人类与自然发展上的高度和谐姿态。这与西方体育所倡导重在参与、关心爱护地球、维护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同发展也是有着异曲同工的内在一致性。

2.2太极拳的和谐元素在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2.1太极拳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太极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周而复始,由无极而太极,阴阳对转,化生万物。其核心是“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同构对应,正所谓人身一小太极,自然一大太极,两者应当和谐,人应“道法自然”(《老子》)。太极拳正是以太极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法,体现了和谐的东方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4〕。

这种和谐思想,要求打太极拳时要遵循阴阳和谐的法则。对称、和谐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则,也是太极拳的最高原则。练者要处于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虚实互换、快慢相间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状态。拳论讲“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劲力上也讲究前发后塌、逢上必下、逢左必右,以维持自身平衡与和谐。

这种和谐思想,要求人与外界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这种和谐观,能十分容易地转化为追求社会和谐的人文观,即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一种友好亲善、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

这种和谐的思想,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

2.2.2太极拳蕴涵的“顺应”的思想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太极推手讲究“舍己从人,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些法则要求练习者不管对手处于什么位置,都终能够视不同的情况从容地积极主动地应对,这就是“顺应”。拳谱说:“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武禹襄《太极拳解》)这种顺应既反映了和谐的思想又体现了“百折不挠的意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人们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在推手中将深深体会到这种“顺应”,它不是对抗,而是应坚韧主动地持自身和谐。和谐则生,和谐则能和平相处。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融洽相处,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5〕。

2.2.3太极拳的“心静”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说:“心不静则不专一,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十三歌诀》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故变化示神奇。式式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6〕。所以,平心静气,能真正体悟到太极拳,太极拳对心静的追求是自始至终的。值得指出的是,心静不仅是练拳的要求,也思考、行事、待人处事的需要。只有心静才能真正钻得进去,才能把事情考虑清楚、做好;只有心静,方能平和。所以,心静能促进大学校园的和谐稳定,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和谐。

2.2.4太极拳“内”、“外”相兼的文化思想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陈式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兼修可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精神面貌,有利于塑造稳重、成熟的大学生性格。

2.2.5太极拳的“立身中正”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依,虚灵顶劲,落地生根,故不惧他人推倒。演练太极拳中,会逐渐体会到做人要身正,身正才能理直气壮;理直气壮,才能无所畏惧、神气十足。这对塑造人具有良好的作用。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太极拳通过整体修炼过程,使人的身心两方面都达到高层次和谐、平衡和自由,况且大学生文化修养高,容易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从而能更有效促进高校和谐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太极拳的和谐理念与价值,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太极拳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是一笔珍贵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太极拳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和谐校园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当代大学生与学校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提供理论参照。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太极拳能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供精神动力,为建设和谐校园作出独特的贡献,能使每一个习练太极拳的人体认与感悟和谐的魅力。

(2)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基础资料。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供实施平台。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从研究太极拳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出发,将校园文化、太极拳文化融合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3.2建议

(1)太极拳集健身、修身、养身于一体,讲究“天人合一”,导引吐纳,注重动静结合、阴阳协调、和谐统一,具有浓厚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体现了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个性,它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精神,昭示着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方向,因此应充分发挥太极拳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为传承太极拳文化的精髓和构建和谐校园构架一个交流的平台,彰显太极拳文化的魅力。

(2)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需要严谨的科学方法,健全的组织机构,丰富的人文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需要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以及制度层面全面发展,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校园文化与太极拳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邱丕相,田学建.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5(3):70-72.

〔2〕王国志,邱丕相,郭华帅.太极拳:一种体认和谐的典型音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64-67.

〔3〕林小美,苏欣,杨建营.论太极拳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J〕.体育科学,2007(11):21-24.

〔4〕杨雪林,朱玉霞.浅论太极拳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5-67.

〔5〕邹玉华,朱慧.论太极拳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承载与整合〔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5(4):71-72.

〔6〕康戈武.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太极运动观〔J〕.邯郸学院学报,2008(3):7-15.

上一篇:校车驾驶员合同书下一篇:中班健康《踢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