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规划调研提纲

2024-05-16

工业园规划调研提纲(共9篇)

工业园规划调研提纲 篇1

工业企业ERP调研提纲

1. 销售管理

1.1默认流程

1.2调研问题

1. 销售组织结构如何?(事业部/统购分销制)2. 企业的销售管理制度如何,销售价格如何控制? 3. 如何评估分支机构和销售人员的业绩?怎样核算佣金? 4. 企业总部对各外地分支机构的管理制度?

5. 现有各分支机构的信息化软件情况?(财务和业务)6. 有无完整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7. 现有客户信息的具体内容?如:名称、地址等。

8. 客户所在国家或地区分布情况?主要客户地区分布情况,是否将按地区分类? 9. 是否对客户按照某种规则分类,如按行业分类?

10.有无集团客户情况,即同一客户是否有不同的发运地址和发票寄送地址,是否存在开票公司?

11.订单执行情况是否需要跟踪,如何跟踪(采购件是否到位?加工件是否完成?外协完成情况?装配完成情况?)

12.销售毛利如何计算(根据订单还是发货?根据实际成本价还是目标成本价?)13.销售增长分析是否需要(按产品?按客户?按销售部门?)

14.售后服务:客户问题反馈是否需要登记?是否有处理流程?反馈的产品是否需要质量追溯?需要追溯到哪个工人做的?工序检验结果?使用的材料批号?哪个供应商提供的? 15.是否有做外贸?是否需要外贸单证?格式收集(订仓申请书,货运委托书,装相单,外销发票)

16.是否启用销售报价(1、快速报价(调整材料价,输入预留利润系数,自动计算销售价;输入客户销售价计算利润率)

1.3销售合同

1.打印格式

2.客户是否在销售总合同后执行分批下单或提货?

3.销售人员是如何接收订单的?临时定单和合同定单的比例?合同定单是否跟踪合同执行情况? 4.如何进行订单的批准、调整和取消? 5.出口订单与国内订单有何联系和不同? 6.制定合同时是否需要查看历史价格

1.4销售提单

1.销售网络情况?总部销售部与分销机构销售执行的不同点?

2.各分支有无相互销售、调拨和开单业务?还是要由总部转?如何考核? 3.有无已有电脑提单打印的分支机构?有无远程开单?有无代打提单?

4.销售开单时,具体登录哪些信息? 实际出库量(客户实际提货量)信息业务部门何时得到反馈统计?

1. 如何进行发货确认?

1.5销售退货

1.有无退货?退货流程如何?审批权限如何控制? 2.如何处理未收到客户款的销售退回业务? 3.如何处理收到客户款的销售退回业务?

2.采购

2.1默认流程

2.2调研问题

1.是否存在销售产品为直接采购情况件的情况。(贸易企业的形式)2.公司目前对物资的采购采取何种方式?

 按批量采购,国家计划  按单一订单需求采购

 按最低库存量采购

3.采购物料是否分配到具体人员 4.采购组织结构  采购人员构成  采购岗位职责  采购业务流程和单据流 5.采购内容

6.企业是否有统计供应商按时交货率?供应商来料不良状况分析?供应商价格对比分析?有提供样板 7.企业如何跟催采购件到货情况? 8.企业如何跟催采购发票?

2.1采购标准价格库

1. 对于采购,供应商的确认原则是什么?

2. 现行的供应商认证与管理工作是怎样运作的?采购部负责哪些工作?

3. 是否进行供应商评估?若有,评估标准如何?如:价格、质量和服务、准时交货率 等。4. 是否作市场询价收集和评估? 5. 有无完善的供应商信息管理?

2.2采购计划

1.物料需求直接下达采购计划物资及其需要的数量。2.采购申请单的作用(辅料申请)?

3.对于请购计划,是否建立了合理采购批次或采购量的管理方法?采购库存的控制由谁负责? 4.请购计划是否存在调整的情况?它们的审批程序是怎样的?

2.3采购订单

1.采购业务是否全部通过标准订单的形式执行?对固定(稳定)供应商,是否存在一揽子协议或框架性协议的方式? 2.采购订单的审批流程是怎样的?审批流程中各审批人的权限如何?  金额限制  帐户限制

3.采购订单生成后,是否存在调整变更的情况?如果存在,会有哪些情况?它们的处理、审批程序是怎样的?是否保存变更前原合同记录? 4.有无对采购合同执行率、交货率的考核制度?

2.4采购执行及在途物资

1、库存可供量是否考虑预计入(采购订单未交货)?

2.5采购入库手续

1. 是否需要检验入库,是按物资决定是否检验,还是全部检验? 2. 检验结果是什么情况下可以入库。

3. 如果运抵的货物数量少于或质量低于订购要求,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4. 如果运抵的货物多于订购数量的情况?是否仍旧入库?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5. 如果采购物资运抵时间提前或延迟于采购定单的到货时间,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6. 如果接收的物资虽不是订购物资,但接收物资可替代采购物资使用的情况,处理流程是怎么样的? 7. 到什么时间,才可以认为一个采购订单已经完成(示例:多批货物均已到达海关/运抵仓库/通过验收/入库之后),和发票是否关联

3.库存

3.1默认流程

3.2库存组织

1. 请描述一下库存的物理分布以及逻辑上的区分是怎样的?

2. 在同一子库中有无实行库位管理?

3.3库存管理

1. 库存物资如何进行分类?是否实行了编码管理?

2. 库存物资是否使用批号进行控制?有无自编号? 3. 入库分几种(采购入库,生产入库,外加工入库?)4.

出库分几种(生产领料,外加工领料,销售出库?)5.

其他库存变化形式(库存损溢,库存调拨?)

3.4库存采购申请

1. 分支机构是否采用库缺方法生成物资的请购请求?如是,指明是哪一种:  实际库存 〈 最小库存

 预计库存量〈 最小库存  其他。

3.5采购物资的接收和退货

1. 采购入库时仓库的接收流程,包括检验流程? 2. 采购退货流程?

3. 采购物资价格在办理入库手续时是否确定? 4. 库存成本计算是按含税单价计算还是无税单价? 5. 是否存在市场散购零星入库的情况?

3.6物资的发货和退货

1. 销售出库的类型有哪几种?是否存在无偿发送形式?

2. 请描述销售退回的处理类型及处理流程?已开单未提或已提未结算或已提并结算了的?

3.7库存物资的调拔

1.什么情况下会对库存中的物资进行调拨?

2.材料在总部与分支、分支与分支、库存之间的调入/调出流程是怎样的?

3.8库存物资的调整

1. 在哪些情况下会对仓库中的物资进行调整? 2. 对仓库中现有库存进行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3.9库存盘点

1.物资盘点处理的方法和流程?(全面盘点或抽查盘点、实际盘点或周期盘点)

2.是否对高价值物品如进口板材与低价值物品的盘点频率是一样的?一般会在何时进行存货盘点? 3.与财务对帐周期为多长?

4.仓库、销售、采购与财务对帐的内容?

5.仓库、销售、采购与财务对帐,数量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6.库存盘点结果的财务处理?

4.生产管理

4.1默认流程

4.2生产需求问卷

1.生产模式:订单驱动生产,按库存状况生产,直接制作计划生产;?

2.是否启用生产进度跟踪?启用则物料需求应该展开最明细记录(按订单)而非汇总的记录。3.生产进度跟踪是跟踪BOM所有配置件还是只跟踪关键件。

4.可供库存量是否考虑预计入,预计出:材料占用、在途资源、在制品资源。如果考虑那么应该下任务时进行展料,程序按BOM清单计算材料用量自动进入材料预计出。

5.是否启用工序流程卡来管理工序作业流程,启用则在生产工艺路线设置必须设置正确和完整。6.是否存在同一产品多道工序在不同车间加工的情况,如何流转实物的?

7.外加工材料是否需要管控?管控目标(随时知道加工厂结余材料数量?材料价值),是否需要根据入库产品自动核销材料量,如何核销?

8.外加工单价如何制定,维护,外加工费用如何结算? 9.外加工是否需要合同或协议? 10.工序外加工如何处理?

11.工人工资是否需要自动结算,正品,次品,废品跟工人工资之间有无固定公式? 12.是否需要出欠料表(任务未领料材料的库存情况,是否采购,采购交期?)13.是否需要统计未完工任务需要总工时? 14.工序进度完成情况统计?

15.工人是否计件工资?个人计件还是集体计件?公式如何?是否存在换产工资?是否存在杂工工资?计件工资每月是否自动提取到财务工资表中?

16.是否需要查看当前仓库的零部件最多可以装配多少台某型号整机? 17.是否启用生产预排产功能(物料预排,工时能力预排(确认交期)?)

5.质量管理

5.1默认流程

5.2质量问卷

1.如何贯彻TQM管理思想,如何实施全程检验

2.采购入库检验(检验项目?检验物料?是否存在对应关系)

3.工序检验(检验结果是否落实到每一个产品?工序检验结果有几种?是否跟工人工资结算存在关系?)

4.生产入库检验(是否启用车间报检?检验通过后按检验结果入库(正品库、废品库等))5.外加工入库检验(是否跟加工费用结算存在关系?)

6.销售出库检验(1、检验结果是否反馈到提单;2我方的检验结果是否需要跟客户回执进行比对分析)

7.质量保证书是否需要登记(材料质量保证书,半成品质量保证书,成品质量保证书?),有无特殊格式要求?

6.计量器具管理

6.1默认流程

6.2计量器具问卷

1.计量器具管理的目标(随时查询每个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所有者,到期应检时间)? 2.计量器具厂内编号是否统一规范? 3.计量器具领用时是否费用就本月带走? 4.计量器具归还如何处理? 5.计量器具报废如何处理? 6.计量器具部门间转移如何处理?

7.计量器具检验结果存在几种,是否更改计量器具状态?

7.模具管理

7.1默认流程

7.2模具管理问卷

1.模具管理的目标(随时查询每个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所有者,到期应检时间)? 2.模具厂内编号是否统一规范? 3.模具领用时是否费用就本月带走? 4.模具归还如何处理? 5.模具报废如何处理? 6.模具部门间转移如何处理?

7.模具检验结果存在几种,是否更改计量器具状态? 8.模具是否存在拆分的情况?如何处理?

8.人力资源

8.1默认流程

8.2人力问卷

1.人员档案需要哪些栏目?

2.人员离职如何处理?涉及工资结算月,人员离职状态变更,其他人事行为? 3.岗位调动或升迁如何处理?会影响哪些档案信息? 4.工资款项都有哪些栏目?运算公式?

5.是否存在员工信用卡号设置问题?是否存在多卡号现象? 6.员工工资是否需要银行代发?代发格式是否有要求? 7.工资统计表需要哪些?

9.设备管理

9.1默认流程

9.2设备问卷

10.应收应付管理

10.1默认流程

10.2应付问卷

1.产生应付款的业务数据有哪些?哪些是需要开票的?哪些是需要进未到发票? 2.跟供应商对照单,是否有固定格式?

3.财务应付款结算是否有跟供应商约定结算日,是否需要出到期应付款统计表?

4.采购价格变更有哪些情况?是否存在付款金额和发票金额不一致情况,有哪些,如何处理? 5.是否存在应付调整情况?

10.3应收问卷

1.应收帐款业务数据有哪些?未开销售发票报表包含内容 2.到期应收帐款报表? 3.月份应收帐款报表?

4.销售提单价格中,零头抹掉情况的处理? 5.应收帐款调整单?

11.成本管理

11.1默认流程

11.2成本问卷

1.目标成本是否需要?目标成本包含的成本项目,是否存在利润分配比例,如果客户提报销售价如何确认价格是否合理,如何计算毛利?

2.每个成本项目标数据提取办法,实际成本数据提取办法? 3.成本管理需要提供的报表及格式? 4.产品成本是否需要按明细项罗列? 5.是否需要出部门成本对照表? 6.是否需要出产品成本对照表?

12.资金管理

12.1默认流程

12.2资金管理问卷

1.是否从业务系统出帐户收支余额及明细表? 2.是否需要实时数据?

13.集团财务管理

参看《集团财务探讨.doc》

工业园规划调研提纲 篇2

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现有会员304个 (包括个人会员) 协会分管氮肥、磷肥 (含磷铵、普钙、复合肥及新型肥料) 硫酸、化学矿山等四个行业, 共91个生产企业。协会在省经信委、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国家四个专业协会的指导帮助下, 在省协会理事会的领导下, 在全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经协会全体人员共同努力, 为行业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十二·五”期间, 安徽化肥年递增3%, 其中尿素平均增长10.8%, 磷铵增长8%, 复混肥增长6.6%, 碳铵、低浓度复肥及普钙大幅下降, 硫酸及化学矿山生产建设等均有较大发展和进步。“十二·五”期间、行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经济技术指标都有上乘表现,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环保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大部分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了转型升级, 通过结构调整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我省有三个企业主版上市 (六国化工、司尔特公司、金禾实业公司) , 有四个企业三版上市、两个企业四版上市等。

喜中带忧的是, 行业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 旧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 同时受到国际原油价格腰斩、国内经济趋缓, 化肥化工产品供过于求的影响, 全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两年半来已有七个小氮肥企业停产退出, 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目前宏观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当部分产业产能过剩, 国民经济增速放缓, 对化肥行业的影响已经显现, 总体概括为:产能过剩、市场低迷、政策从严、效益下滑。具体来看涉及到八个方面: (1) 新建产能猛增 (前几年之延续) , 需求增速较缓, 市场低迷; (2) 产品同质化严重, 广告战、价格战愈演愈烈, 技术进步有限, 标准滞后产品; (3) 价格成本倒挂, 企业各自为战, 出口没有形成合力; (4)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5) 企业用工困难, 用工成本大幅度提高; (6) 企业管理不到位, 缺乏严细作风; (7) 市场秩序有待改进, 假冒伪劣产品仍存在于市场, 尤其偷养分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8) 国家政策 (环保、安全、能源、税收、运价、电价、企业融资等) 从严。

总之, 化肥行业的严冬已经降临并在深化, 竞争将更加激烈、持久, 未雨绸缪, 须认真对待。

二、“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及安排

中央高度重视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 将有力助推化肥行业的转型升级, 这也是“十三五”时期确保中国化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目标是产业升级的关键点。

(一) 进一步加深对转型升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从国内行业来看:整体经济放缓的趋势已成必然, 支撑经济稳定增长必须依赖加快转型升级。改革开放37年来, 我省化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已经创造了奇迹, 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无论从国际经验, 还是从我们自身现实来看, 持续快速发展将成为历史, 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必然。粗放式、低成本的劳动力, 不顾生态、环境、能源等因素, 已经不复存在。当前经济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水平 (质量、品质) “上台阶”!

从国际来看:油价跌宕, 下滑厉害。美国页岩气和中东廉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成本压力, 要求化肥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美国“页岩气革命”已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中东廉价油气资源的利用将对全球石化 (包括化肥行业) 原料结构、技术结构造成巨大冲击, 中外能源信息情报显示:中国页岩气储量不小, 但受地质构造、开发技术、水资源等制约, 页岩气开发还将经历较长的过程。美国页岩气折人民币每立方米0.6~1.1元 (我国进口气价3元/m3, 最近可能降到1.5元/m3) 。其尿素、甲醇生产成本仅为我国的60%左右;中东成本则更低 (有的用油田伴生气生产) , 尿素只有我国的40%, 甲醇只有30%。美国一些闲置多年的装置最近正逐步恢复生产, 中东一批新建项目也将陆续投产, 这对我国化肥工业无疑是巨大挑战。面对国际资源要素带来的成本压力, 我国、我省化肥行业只有加快转型升级, 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 切实加速化肥行业转型升级

★行业形势:政策趋于收紧、行业弱势运行、企业顺势转型。

★指导方针:“减少厂点、扩大规模、提高档次、转型升级”、“坚持化肥、走出化肥、延伸产品、多种经营”, 力求使规划和实际工作实现“精准”;努力实现化肥 (至2020年) 零增长;使产能利用率控制在85%~90%。

其核心是技术创新的领跑, 实现关键“变量”能力的提升。在规划及工作中力求实现“六个精准”:在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缺板) 工作中, 要结合行业和企业自身实际, 实现精准调整;在环境治理工作中, 要配合大气、水、土壤等方面法律法规, 实现精准治污;在市场开拓上, 要对接下游需求, 实现精准生产经营;在创新研发中, 要瞄准产业关键技术难点, 实现精准研发;在政策方面 (根据中国银行业现实) , 则希望国家能给予精准支持;在“十三五”规划中, 则希骥政府、行业、社会、企业能相互衔接, 依据政策、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力求精准兑现。

行业目标

未来五年, 我省化肥工业 (化工、硫酸及化学矿山) 要实现布局集约化、产业集群化、产品高值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现代化, 逐步完成向化肥工业强省转型;重点打造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和新型材料的产业带;优化调整皖江石化工业带; (配合地方政府和园区) 完成相关循环经济园区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 形成“两带两极”产业空间格局, 同时要转变由“跟跑型”转向“领跑型”或“跟跑领跑混合型”。

我省化肥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产品结构与农化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磷、硫磺、钾资源等对外依存度高等。

目前, 我省化肥行业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推动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和优化原料结构、推动产品结构和质量升级、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节能环保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努力实现我省化肥行业由大变强的目标。

我省化肥行业应按照《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 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农化服务, 切实提升行业增长质量和效益。

★行业举措:要努力实现“六个转型”:

1、产品转型。去年我省化肥实物量已达到1300万吨,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但目前产能停留在传统基础的化肥层面, 而科技含量高的高效肥料、专用肥、水溶肥、有机肥、生物肥等却是短缺的。因此要加速供给侧改革, 不仅要提高供给产品数量, 更在于优化供给的结构, 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 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 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力争到2020年, 使我省新型肥料的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 氮肥、磷肥企业非肥料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0%—50%。肥料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复合肥产品水平不断提高, 质量更加安全可靠。一是鼓励开发高效、环保新型肥料, 重点是:掺混肥、硝基复合肥、增效肥料、尿素硝酸铵溶液、缓 (控) 释肥、水溶肥、液体肥、土壤调理剂、腐植酸、海藻酸、氨基酸等, 包括稳定性肥料所需要的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添加剂和液体复合肥所需要的工业磷酸铵、聚磷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优质原料;二是依托产业优势开发、打造碳一化工、精细磷化工、湿法磷酸精制及深加工等新的产业链条, 在发展新型肥料的同时, 利用现有资源, 加大对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钾精细化工等产品的开发力度, 拓展产业领域, 延伸产业链条, 构建化工多联产板块;三是大力拓展工业应用。氮肥方面的重点是建设车用尿素供应网络和销售体系, 房地产新政将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 胶粘剂行业需求尿素将增长, 开拓尿素下游产品三聚氰胺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蜜胺泡棉用于发展绿色建材, 同时扩大合成氨、尿素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覆盖面;钾肥方面的重点是推进食品级、医药级氯化钾, 及食品级磷酸二氢钾的加工应用。使安徽华沃肥业自主研发生产的核心技术产品“多元素矿物肥”, 通过中温提练和离子置换方法, 使钾长石变成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新型矿物肥料。四是加大对矿产资源的精准利用 (即对硫铁矿、磷矿、钾长石矿等的综合利用) 。

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利用 (新桥硫铁矿具有很好的经验) , 对磷矿资源的开采, 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开发及利用、磷石膏利用 (磷石膏堆存, 应利用高密度的聚乙烯膜, 防止磷石膏渗透) 等全产业链进行深入调研, 让硫、磷、钾等资源综合利用更精准。

2、管理转型。企业之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产品的竞争。产品有无竞争力, 关键看成本。产品成本的高低, 体现在企业管理水平是否精细化。今年是我省化肥行业“提质增效管理年”。目前行业要从能源消耗、资金周转率及全员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认真开展对标活动 (对标杆、深挖潜) , 能源消耗对标行业先进水平、资金周转率对标行业平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对标跨国公司。找差距, 拿“明力”, 挖“潜力”, 切实抓好计量、测定、考核、兑现工作, 实现提质增效、安全环保。将节能目标层层分解、步步落实, 对生产系统进行能量平衡测定, 找出系统用能不合理, 并加以改进。新上装置应全部采用节能工艺, 从源头降低能源, 并积极采用新技术进行节能改造。企业一方面要对标, 另一方面更要争当标杆 (如涡阳三星化工固定床吨氨耗煤;安徽德邦化工纯碱、氯化铵的消耗、新桥硫铁矿的管理等) 。对标就要有“拧螺丝”精神, 切实做到严细实快。

金禾化工各车间严格实行“十项考核”管理指标等, 值得借鉴和推广。

3、技术转型。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是:先进煤气化技术、高效低压合成大型化技术、新型肥料增效技术、生物质肥料生产技术、大型空分压缩机、大型磷矿浮选装置、精细磷酸盐加工技术、磷石膏预处理及化学法处理技术、难溶性钾资源利用技术等。二是完善节电措施。

由于2016年4月20日优惠电价取消, 按大工业用电、对化肥企业影响程度很大。为此降低电耗对降低成本是一关键因素之一。首先要从企业自身下功夫, 加强节电 (水) 的技术改造, 可采用以下节电措施:1、从压缩系统下功夫 (该段电耗占总电耗65—70%) 机型合理匹配、余热利用等;2、采用先进节能技术 (新型高速变换气脱硫塔技术、等温变换、醇烃化或醇烷化精制工艺技术、低压合成技术等) ;3、采用热功、热电制冷联产节电技术;4、机泵电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5、系统优化节电技术 (如机械通风冷却塔用水轮机技术) 等。6、按照2015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争取供电市场化、加速企业发电直接交易, 使电价趋于合理、公平。以降低电力成本等。三是组建一批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依托骨干企业凝聚产学研各方力量, 形成有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培育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 以“全面进行大型先进装备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率先形成‘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特色产品结构、产品成本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和长足的发展后劲”这四项要求作为示范企业标准, 带动行业加快科技创新。“实现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 推动生产制造向“三化”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方向迈进步伐。

4、发展转型。环境制约是我省煤化工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应积极从企业和园区两个层面采取具体措施, 以实现产业先进、环境友好、绿色发展成为煤化工发展的重要引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一是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标准, 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充分认识节能减排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通过严格标准倒逼行业抓紧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参与“能效领跑者活动”, 为行业树立节能标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大力发展新型肥料, 把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发力点。二是加大资源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力度, 做好磷矿资源中氟、硅、镁、钙、碘等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磷石膏制高端石膏产品等。三是开发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重点是:节能型全循环尿素生产技术、化肥生产废水超低排放及气体深度净化技术、磷石膏无害化预处理及生产新型石膏建材产品技术、改进型磷石膏制硫酸技术、利用磷石膏和钾长石生产钾硅钙肥技术、硫酸低位热能回收技术、曼海姆法硫酸钾装置升级改造技术等, 和行之有效的各种节电、节能技术措施。

5、营销转型。一是鼓励行业协会、化肥生产、流通企业联合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积极开展“互联网+农资”活动, 提供农化服务信息、进行在线展示展销和推广, 利用农资电商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新模式促进行业发展。二是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经济运行监测, 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 推动大数据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实现产品、市场和效益的动态监控及预测预警, 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科学决策水平。三是建立健全行业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采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物品编码等信息技术, 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 杜绝假冒伪劣, 提升企业品牌效益。四是建好智能工厂示范工程。围绕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辅助决策等方面开展智能化应用,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五是加快大型化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通过对化肥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 优化化肥企业能源管理流程, 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六是认真定位出口业务, 加强国际队伍人才建设。

6、农化服务转型。适应发展现代农业要求, 开展“互联网+”。一是加快转变经营理念。要适应农业深化改革和集约发展的新要求, 化肥企业经营理念必须从产品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 通过农企对接、贴心服务, 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二是推进专业化农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企业农化服务专职队伍, 提高服务科技含量, 构建集测土配方施肥、套餐肥配送、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农技知识咨询培训、示范推广及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农化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创新农化服务模式。围绕现代农业发展, 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耕种群体的变化, 分别推出现场配制、大户定制、大配方小调整等不同的商业服务模式, 并通过电商平台开展跟踪服务, 赢得信誉。要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方式推进农化服务。构建以化肥企业为主从供肥、施肥、植保到技术、研发、信息、培训, 为农民提供全面配套专业化服务链条, 保证农化服务得到真正落实。

进一步提高并完善相关企业在农化服务上的经验, 如中盐红四方、司尔特公司、六国化工、帝元公司、蒙城云峰公司、莱姆佳、文胜肥业、凤阳金星、六安宝瑞达公司、昊源化工、天享肥业、淮化UAN新型水溶液、辉隆五禾公司等。总之要使“绿色生态、环境修护”上作出新的业绩, 着力服务国家生态文化建设,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

部分化肥企业应利用土地扭转而承包的一些土地, 可以将其打造成都——市生态农业、应突出“三生功能”。第一种是生产功能, 生产农作物、即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等三个特色产业和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茶叶、特色畜牧业、生产渔业5个优势产业。第二种是生活功能。比如体验农业。推进“农旅融合”, 突出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事体验、瓜果采摘、民俗体验等特点,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成为养老、养身、养心的“三养”的休闲胜地。第三种是生态功能。一方面是栽树、种草皮、另外栽种绿色蔬菜、水果、苗木也是老百姓所喜爱的, 生态农业首先是农产品品质, 要想保证品质就要集约化。工厂种植和养殖是农业集约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 切实抓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6年

进入“十三五”, 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济有望保持中高档增长, 但形势严峻及变数较大的情况仍然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作为实现“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破解难题的重大理论指导。

面对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 如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行业的机遇和稳增长之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 从调整中来, 从产业升级中来, 从创新中来。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 化肥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加之投资放缓、出口受阻、市场低迷、效益下滑, 许多化企开工率不足, 企业微利, 甚至亏损。企业竞争进入比拼综合实力和管理内功的时代。我省各化肥企业如何应对国际油价下跌, 能源利用多元化, 煤化工产业将受到影响, 这些都是新常态。化肥行业“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行业增速由高速向中速转变;二是企业的要素成本刚性上升;三是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四是政府宏观调控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另外, 2016年11月加入世贸十五年过渡期将结束。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面对化肥产能过剩, 国外化肥市场的竞争加剧, 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日益严格, 国家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的严峻形势, 企业应切实理清思路, 找准自身定位, 明确发展方向, 这是我协会及全行业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

时处年初, 2016年又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古人云“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达”, 此语道破了创新的真正含义。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 风云变幻, 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 最重要的是激流勇进, 最本质要求是转型创新。创新是企业充满活力的灵魂。转变发展方式, 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我省化肥行业下一步发展必须面临的艰巨任务 (转型包括业务板块、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 。近年来, 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 盲目扩能只会永远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 只会使企业陷入惨痛的恶性竞争!因此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资产重组、加强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 ,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省化肥、化工企业的自觉行动。如何带领全省化肥行业走出发展困境是协会的当务之急, 我们认为, 我省化肥行业必须加快三方面的转变:

(1) 要从发展基础化工、化肥原料向发展高端、新型化工、新型肥料的产品方向转变, 减少化学肥料用量, 增加有机肥和中微量主导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比重, 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经验。特别是新型功能性肥料, 即加速肥料结构调整, 促进土壤生态用肥。缓控释肥、水溶性肥、UAN液体肥、测土配方肥、有机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在2020年使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应提高到40%。

(2) 要从以规模化、同质化入手发展初级化工产品向差异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并切实加强品牌建设,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不断增强并培育品牌的实力和活力, 往高利润市场提升。

(3) 要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化工生产方面转变。尽快解决落后产能中的“三高”问题, 即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 这“三高”即是落后产能的代名词。应切实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 实现绿色生态用肥。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和基础化工产品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20余项国家专利和一系列的非专利技术, 在自主创新、专利技术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精细化工产品主要包括安赛蜜、甲基麦芽酚、乙基麦芽酚、MCP等食品添加剂;基础化工产品主要包括液氨、硝酸、硫酸、甲醛、三聚氰胺、季戊四醇、新戊二醇、双乙烯酮、乙醛、双氧水、无纺布、新能源、新材料、水泥和房地产开发等。在精细化工领域, 目前, 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赛蜜和甲、乙基麦芽酚生产商, 三氯蔗糖研发等进入新阶段。在基础化工领域, 公司凭借产业链延伸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等在华东地区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金禾实业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方法、过硬的产品质量、资本运作的理念、舒适的生产环境及领跑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已快速成长为食品添加剂细分行业中最具规模、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该企业去年销售收入44亿元。

在“转方式、调结构”中除了我省化肥企业自身加大产学研的力度外, 另一方面, 我协会要支持和配合各协作单位、科研院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我省化肥企业的推广和应用, 同样需要各协作单位和科研院所要在“创新和服务”上加大力度, 重点要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上体现出成效!

化肥工业要与农业、土壤改良紧密结合起来, 一、二、三产业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 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 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 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务、新商业模式, 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 甚至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四) 合理做好区域及产业布局

积极协助省市政府及相关园区做好规划和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地方资源资产、长三角的交通及区位优势而进行合理布局, 统筹规划。

要逐步形成:以合肥、滁州的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基地;阜阳、芜湖、淮南、淮北的煤化工、精细化工基地;安庆的石油化工和新型材料基地;亳州、蚌埠、宿州的新型肥料基地;铜陵、宣城的硫、磷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等。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努力实现“中国梦”、“振兴安徽”、“发展行业”之梦, 有梦想就有天地, 有梦想就有自信, 树立好企业文化这面大旗引领航程。干部要转变作风, “实干兴企, 苦干兴邦”、“跟上靠下抓自己”、“认真做事, 追求卓越”、“用心爱岗、用情敬业”、认真开展“三讲五心”活动 (三讲:讲感恩、讲服从、讲奋斗;五心:忠诚心、责任心、上进心、团结心、奉献心) 行业和企业均要树立自己的典型 (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企业故事) , 使人能看得着、信得过。认真学习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 学习社团有关法规及政策, “以法办会”。真正树立起行业品牌、企业品牌 (包括产品品牌) 等。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在强化供给侧改革上推出新举措, 在补强“短板”上采取新思路, 在转变发展方式上释放新动能, 坚定信心、主动作为, 努力开创我省化肥工业“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值此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 我们的规划与实践应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立足于精准。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精心谋划, 坚持不懈地推动我省化肥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以主动的作为、务实的作风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为实现“十三五”的目标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关于“湖南省乡镇规划”调研提纲 篇3

一、准备阶段:

1、批介绍信、安全责任书、保险

2、制作调查问卷(针对群众、针对政府)、打印相关法律手册和宣传材料(宣传单)

3、制作联系表

4、提前写好新闻稿和团队总结初稿(预见调研时可能出现的新闻和亮点,这样工作时的针对性会强)

二、调研阶段:

1、组织方式:先集中在湘潭调研(遇见问题大家讨论积累经验),后分散到各地调研(用先前的经验处理问题)。

2、调研方式:

(1)在当地建设局和建筑设计院了解有关的规划措施(带介绍信),采用走访形式(记得要地方接收证明)

(2)调研当地民众的反应、满意度、了解程度、建议等,发宣传单,总体上用问卷调查形式(面),个别典型用访谈形式(点)。

3、每天注意事项:

(1)整理资料:每天每人写日记(要上交)、感想、发现、记录,个人总结(要上交)

(2)交流每天晚上上qq交流

(3)宣传(统计表):刷微博、新闻稿及时发表,至少一份简报(要上交)

(4)汇报:组员及时汇报给负责人,负责人汇报给老师和团委(郭滟:***)

三、后期工作:

1、结论:规划实施现状,如管理不到位,乡镇建设盲目扩张,忽视乡镇的独特文化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

2、思考:规划是否合理、有效

3、提出解决措施:(1)政府方面

(2)老百姓方面

4、总材料(文中出现的红色的字体为要上交材料,需重视):

团队总结:

调研报告:5000字

写真:

个人反馈表:

工业园规划调研提纲 篇4

一、项目背景

1、概要

2、项目提出的背景

二、项目概况

1、开发单位概况

2、项目概要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工业旅游发展分析

1、国外工业旅游发展

2、国内工业旅游发展

四、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1、企业生产流程型

2、景观型

3、科技型

4、艺术文化型

5、企业文化发展史型

6、博物馆型

7、购物型

8、小结

五、案例分析

1、案例一:苏格兰威士忌文化遗产中心

2、案例二: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

3、案例三:伯明翰的卡德布里世界

4、案例四:烟台张裕葡萄酒工业旅游开发

六、市场需求分析

1、市场现状分析

2、市场竞争力分析

3、项目发展前景

七、项目综合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2、劣势分析

3、机遇分析

4、挑战分析

八、项目规划设计

1、规划理念和原则

2、规划定位

3、规划指标

4、交通规划

5、风貌规划

6、项目策划

九、项目营销与管理

1、项目建设总体安排

2、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3、项目建设开发管理运作模式

十、投资估算

十一、经济评价

1、财务评价

2、社会效益评价

3、小结

十二、项目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分析

2、工程风险分析

3、技术风险分析

4、小结

十三、可行性研究结论

1、项目建议

2、结论

附件:

《项目投资估算表》

食品工业规划调研报告 篇5

8、加强技术攻关,提高产品质量。引导食品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鼓励基础好、具有经济实力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大力推广食品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适用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原料,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

四、食品工业发展的措施

1、把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和优势资源的开发结合起来,搞好原料基地建设。按照食品工业各类产品对原料的不同要求,引导农民科学种养,调整结构,结合不同产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优质、高产、规格化、标准化的原料产品,形成基地化、良种化、专用化,重点建设一批绿色、特色食品原料基地,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提高品质,为我县食品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2、进一步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食品工业产业格局。一是以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在食品工业的骨干行业中培育扶持发展1至2家大型、5至7家中型龙头企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下游产品企业带动上游企业,大企业辐射小企业,企业联动农业和资源开发的良好发展态势。二是以产业升级为发展方向,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我县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形成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适度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和粗加工的食品企业,有机地构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具有多层次竞争能力的食品工业结构。

3、加大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食品工业的发展后劲。一是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和筹集多元化资金投资食品工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食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各种机制和不同方式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加强产学研的联合协作,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过程,形成我县食品工业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体系。三是在深入研究当前市场的同时,加强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的研究,快上一批新项目,储备一批中长期项目,实现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4、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强调“绿色”和“特色”,突出我县资源无污染的优良品质和加工产品的地域文化特征,塑造我县食品工业的形象。重点加强我县食品工业产品的宣传广告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包装设计水平,提高我县食品行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5、加强行业监管,保证食品安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强化产品质量,建立完善有效的食品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在技改贴息上出台新的政策,积极扶持食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市场调研提纲 篇6

一、调研课题:关于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大学生对日常就餐情况的调查

二、市场调研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客观深入的市场调查和严谨的统计分析,充分了解学校食堂和后街餐厅价格、供需、经营现状以及同学对它们的满意程度和建议

根据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对今后学生常去的餐饮场所(包括食堂和后街餐厅)的经营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措施

三、调研地区: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和学校附近的后街

四、调研单位:物流1202班第一小组

五、调研时间:二个月

六、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

在学生课余时间发放问卷,使能够认真、真实地反映调查情况;计划发放问卷200份 2)小组讨论

本小组成员召集周围同学,进行小组讨论,以更深入的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解。3)观察法

不定期地观察同学们就餐经常去的场所,观察后街的外卖人员的送餐情况 4)访谈法

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同学进行深入的交谈,以获取他们的就餐喜好和倾向以及对各自改进的建议

七、调研内容:

一、学校食堂的现有市场情况及调查的可行性分析,学生对学校餐厅的基本印象

二、后街餐馆的现有市场情况,学生对后街餐馆的基本印象 三:根据调查情况,比较二者的优势和不足,收集同学们对它们可以继续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八、调研步骤:

 明确调研问题  情况分析  非正式调查  调查设计  资料收集  资料整理分析  编写调研报告

邱汉廷

物流调研提纲(081010) 篇7

一、基本情况

1.产品、规模、行业地位

2.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划分、经营控制关键点

3.公司的物流概况(物流外包情况?物流成本占比?物流部门职能?)4.物流供应商选择(物流供应商选择机制?物流供应商评价体系?)

5.物流需求(产品需要的仓储条件?对价格敏感度?时效性要求?公司物流现状?(仓储条件、运输时效性))

6.信息系统(现在运行状况、包含哪些业务模块、存在哪些问题?有何进一步需求?)

二、产前阶段

1. 原材料采购是否采取VMI(供应商管理库存)运作模式? 2. 采购部门设置,物料采购范围和采购方式?

3. 采购计划如何制定?企业内哪些部门有物料请购权?采购信息如何传递?非计划物品、零部件的计划采购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4.企业物料仓库硬件条件?仓库管理物品的范围?参与“库存管理”职能的人员有哪些? 5.采购物料以何种方式运抵仓库?是否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采购运输及物料仓库管理? 6.产品入库交接标准?采购质检入库的流程及处理?采购退货流程及处理?

7.物料如何编码?物料分类方式有哪些?各类产品库内的堆码标准要求?

三、生产阶段

1.料在库存之间的调入/调出流程是怎样的? 2.库房发料采取那种方式?领用出库流程是怎样的?

3.是否存在材料处理(如多余原材料的外卖、报废、降级等)流程?是否存在呆、滞料的认定处理流程?

5.生产过程中补料(领料单以外的追加发料)如何处理? 6.非生产性领料(如内部领用、样品等)的处理流程? 7.料的报废处理流程?包括库存物料的报废和车间物料的报废。

8.库存管理需要提供的主要帐表?库存点处理方法(周期、非周期、抽样)和流程?是否按照仓库、批次、或者库位、存货大类进行盘点?

9.成品入库的流程是怎样的?成品入库是否进行抽检,?根据检验结果生成入库单及办理实物入库时仓库及货位如何处理?

10.生产退库的流程有哪些?质检合格、不合格、报废、降级、分拣、让步的不同处理方式?

四、销售阶段

1.企业销售的的组织结构?产品采用何种销售渠道模式销售?销售业务流程及控制点? 2.销售订单信息的传递处理方式?销售订单的流转流程?

3.销售阶段是否设置成品基地仓库、中转仓库?设置的原则?仓库需要具备的基本硬件条件? 4.是否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成品运输及基地仓库、中转仓库的管理? 5.成品货物出入库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

6.WMS物流管理系统特点?库存量控制、库龄控制?需要可视监控?

7.运输主要方式、各种方式的业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点?运输在途监控信息系统? 8.配送出库流程是怎样的?物流增值服务(出库添加物流外包装等)? 9.出入库货物交接标准?成品检测环节? 10.仓储、配送环节KPI物流考核指标?

五、反向物流阶段

1.销售退货入库的流程是怎样的?退货产品交接有何标准?

调研报告提纲 篇8

1、利益导向机制未能完善和普及

2、以人为本造就计生易抓难管

3、党员干部违纪现象有上升趋势。

4、人口性别比例不平衡。

5、计生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加大。

二、当前工作重点和步骤:

1.综合改革工作

2.群众自治示范村建设

3.创“两无”、打击“两非行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软件和硬件设施配套的经费投入不足。

2、计生免费服务的奖励措施需要进一步普及。

3、基层企业计生协会的难度大。

4、流动人口计生工作难以管理。

四、今后抓好人口工作思路

1.加强政策、法规法规的宣传教育。

2.不断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惠一生工程。

3.完善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层级动态管理工作机制。

4.发挥基层计生协会、计生社工及志愿者的作用。

调研汇报提纲1 篇9

调研组各位领导: 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全面贯彻市、区经济形式分析会议精神,对照自治区的调研提纲,我局认真研究、精心组织,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情况:

今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年初的全市人事人才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鄂伦春旗人事人才工作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全面实施人才强旗战略,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建设,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人才培训、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人事制度等重点工作,为打造自治旗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以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为中心,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臵,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截至6月底,全旗劳动和社会保障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全旗累计新增就业1209人,完成计划的76%,下岗失业

人员再就业1215人,完成计划的101%,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578人,完成计划的96%,全旗城镇失业率为4.15%,控制在市里下达的4.2%的目标以内。

全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3777人,完成计划的97.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5930人,完成计划的13.2%。失业保险完成32040人,完成计划的110.5%。

全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386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8233人,合计122096人,完成计划的87.1%。工伤保险参保16577人,完成计划的97.3%.生育保险参保15403人,完成计划的88.5%。

二、人事人才方面:

(一)、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智力引进等方面的工作:

留住和引进人才政策问题:

1、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制定下发旗委《关于调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健全了由旗委副书记、组织部长任组长的旗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人才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商讨人才工作的重大事项。

2、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就如何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制定引进和留住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提出了具体意见措施和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人才发展基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鄂伦春自治旗优秀人才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相关政策。加大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2009年鄂伦春族人才培养经费达30余万元。2010年上半年人才培养经费就达30余万元,确保了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一是评选表彰全旗首届五个“十佳”(十佳道德模范、十佳公务员、十佳文明家庭、十佳文明服务标兵、十佳致富能手),和首届旗级优秀人才40名。二是加强人才工作信息的报送工作。强化人事调研,提升工作思路和工作水平。撰写调研文章,解决人事人才工作实际问题;加强了信息开发和提炼,2008年至今在《中国人事报》、《内蒙古日报》、《鄂伦春报》、内蒙古人事信息网、呼伦贝尔人事网站刊载调研文章、信息多篇,有力推介鄂伦春旗人事人才经验成果。

4、抓好信息征集,提高招才引智实效。2009年、2010年,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人才需求信息征集统计工作的通知》,经过调查统计各部门需求29类紧缺专业人才244人。这些紧缺专业90%以上与知识产业有关。统计初始学历为大专以上的人员为704人。坚持柔性政策引进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完善人才柔性引进的措施,不断深化自主创业、项目合作、智力服务模式,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发展创业。

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林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1、健立、健全工作方案:制定了《鄂伦春自治旗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新型农牧林区建设“1+1”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两项活动。一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易于形成典型示范效应的大杨树镇的桥南村和北郊村、托扎敏西日特奇村、诺敏猎民村、宜里办事处卧北村、阿里河镇昆仑山村、齐奇岭村定为试点村,并精心选拔业务技术过硬3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与试点村结对。二是开展“421”、“1+1”专家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今年“1+1”专家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去年3家试点的基础上,经市人事局批复又增加2个试点村镇。

2、培育和发展农村人才市场积极扶持和发展各类农村牧区人才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我旗由科技特派员参与或牵头创办的科技服务组织有5个:鄂伦春自治旗马铃薯生产销售协会、大兴安岭野生中草材协会、昆仑山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鄂伦春自治旗奇珍农民黑木耳专业合作社、桥南村葵花籽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的发展壮大为促进技术推广、农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共享等打下了基础。

3、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一是充分运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大培训力度,转变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养殖、种植、果木栽培等科技致富培训班 70 期,培训农民近2万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

大农民致富技术和致富能力。二是抓项目扶持,促发展后劲。对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引领作用的4个乡镇61个村3644户乡土人才,采取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优先为其解决生产发展资金,帮助他们克服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三是抓生产带动,促示范作用。建立和完善乡土人才库和档案,对乡土人才实行跟踪管理。截止目前,已入库实用人才92人。为发挥乡土人才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乡土人才智力支农活动,组织乡土人才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大大提高了群众创业致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4、兑现相关待遇和奖励政策,注重宣传人才及人才工作,及时树立典型,开展表彰活动。举办全旗十大杰出青年人才活动,三届名师选拔活动,教育局的“陈明清”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心理咨询师。教育系统加强聘用管理,优先聘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兑现职务工资。卫生系统为两地分居优秀人才解决实际困难。

5、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一是按照《鄂伦春旗委、旗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旗战略的若干意见》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继续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名专家实行跟踪管理服务;二是结合鄂伦春旗实际,进一步完善了《鄂伦春旗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奖励实施办法》等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制定了《鄂伦春自治旗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

力资源开发的实施意见》,建立适应农牧林区实用人才发展的奖励制度,以激励他们不断发挥聪明才智,致力于农牧林区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牧林区出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农民”的人才效应。2009年评选出十佳致富能手,从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来的10多名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典型,受到了旗委、政府的隆重表彰。

6、鄂伦春旗着力培育科技特派员引领新农村建设。合理引导,促使人才创新创业。抓住重点,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旗委旗政府结合我旗实际,从2007年开始,利用2-3年的时间,每年考录选聘一定数量高素质大中专毕业生和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工作,充实到农村生产第一线。鄂伦春旗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是科学技术服务于我旗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实践。几年来,已在全旗范围内建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由行政、企事业单位、大学生、外来人才、乡土人才等人员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他们在各自的创业实践中推进了农村科技体制的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牧林水等行业培养、盘活一批实用的技能人才,全面推动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密度较低。人才质量不高,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

2、人才分布不合理,大部分人才集中党政机关、教育、卫生、农业、水利、林业、建设等单位,而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人才严重缺乏,高、中级人才出现断层情况。

3、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综合型人才缺乏。

4、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起步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开辟有待加强。

5、人才资源开发资金投入还严重不足,与周边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推进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方面的工作:

为保证我旗人才储备选拔工作保质保量有序的完成,成立了人才储备工作组,制定人才储备制度,坚持“为用而储、储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2010年计划储备人才75人,现已完成储备75人。

1、注重专业对口是人才储备工作不断完善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分工细致,专业性强,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因此,解决专业对口问题,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的关键所在。一是以满足用人单位多元化的用人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对口工作。每年在储备人才录用前,对全旗企事业单位岗位空缺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详尽

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专业岗位需求,确定用人岗位、人员资质条件和用人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专业对口。二是制定与专业技术岗位要求相符的评分标准,综合衡量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尽可能地为用人单位招聘到专业对口的适用人才,达到“进得来,用得上”,学以致用的目的。

2、引进高素质人才是今后人才储备工作发展的长远思路: 高素质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倍增器”。因此,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对提升鄂伦春旗人才储备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全旗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大储备人才继续教育力度。以不断提高储备人才专业技能,更新优化储备人才知识结构为重点,每年对储备人才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培训。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根据业务需要,选送储备人才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切实提高储备人才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4、针对我旗各行业人才奇缺却又外流严重的非正常现象,要以人才储备制度为依托,通过提高薪资待遇、优先转正录用、搭建能充分施展其才智的工作平台等措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建设家乡的队伍中来。

(三)、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执行情况:

继续推进公务员法配套管理制度建设,贯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进一步落实了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作好

衔接工作。加强考录工作规范化建设和考风考纪建设,组织实施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加强公务员的培训,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1、鄂伦春旗公务员队伍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底,全旗由人事部门信息系统掌握的行政机关(含乡镇党委、政府,办事处)公务员510人(未含公安局、司法局)。从510人结构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173人,专科学历284人,中专学历26,高中及以下27人;年龄在35岁以下104人,36岁至40岁128人,41岁至45岁127人,46岁至50岁92人,50岁以上59人;正处级1人,副处级8人,正科级(含非领导职务)100人,副科级(含非领导职务)207人,科员178人;女性公务员166人;少数民族公务员211人,中共党员407人。

2、公务员考录和任用情况

严格执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严把入口关,根据我旗空编数额,申报公务员考录计划,按《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完成考察、录用审批工作。2008年我旗考录公务员44名,2009年考录公务员25名。

3、公务员培训、考核奖惩情况

严格规范公务员教育培训制度,通过举办公务员知识更新培训,有效提高了全旗公务员业务能力,主要培训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公共政策》、《公共经济》、《行政能力》、《公

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考核不断完善公务员奖惩机制,考核政府部门副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及工勤人员,优秀比例达到15%。

4、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情况

2009年2月,自治区人事厅批复14家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我旗已完成自治区批复的14家155名参公单位人员过渡考试、审批登记工作,并做好了2009年12月自治区新批复的2家参公单位26名过渡人员考试前审档工作及其它相关工作。

(四)、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岗位聘用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的情况:

1、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情况

今年重点工作是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自治区、市《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精神,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鄂伦春自治旗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关于我旗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相关问题的答复》等文件和政策。我旗共有事业单位240家(参公单位29家,新成立10家单位人员还未充实),经呼伦贝尔市人事局批复201家单位,总计设臵6614个岗位,其中管理岗位779个,专业技术岗位5028个,工勤岗位807个。我们按照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规范合同管理。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截止8

月底,已完成全旗岗位设臵审批工作121家,占全旗单位60%,已完成岗位聘用人员总数4577人,占全旗人数68.7%。其中教育系统51家,非教育单位70家。

2、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情况

根据《鄂伦春自治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建立“人才绿色通道”。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引才和用才观念,积极实施“借脑工程”。实行人才准入制、备案制,鼓励旗外、市外、区外柔性人才通过项目来我旗工作。同时,把人才引进同智力引进、短期引进同长期引进结合起来,引进和培养我旗急需的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等专业人才,适当引进我旗急需的教育、卫生、农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高级人才。2008年创新了人才引进的形式,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2009年引进急需专业本科毕业生22人。2010年1月份,公开招聘20名鄂伦春族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月份,公开招聘水务系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名。在公开招聘过程中,严把招聘计划申报、招聘条件制定、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协审等环节,真正体现了“凡进必考”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原则,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3、岗位设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岗位总量不足,导致超编单位的一部分人员无岗,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

二是部分单位岗位设臵结构上不够均衡,这就造成有的岗位空余,而有的岗位又紧缺。部分单位未能出台有效的评价机制,给聘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是一些系统涉及到与森工集团的整合,到目前为止卫生系统还没有整合完毕,因此人员有很大的流动性,因此这些单位岗位聘任难度较大。

三、就业创业方面

(一)、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和强化就业培训等各项就业措施落实方面工作: 自治旗认真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支持、培训、服务等体系,建立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机制,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

1、创业政策支持情况

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情况及享受比例: 2003年---2008年我旗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18万元,其中:下岗失业职工贷款652万元,占发放贷款总额的91%;发放贷款笔数494笔,其中:下岗失业职工472笔,占贷款总数的96%;累计贴息64万元,其中:下岗失业职工贴息59万元,占贷款总数的92%。

营业执照办理、营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执行情况:我旗从2003年就提出要“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持《再

就业优惠证》人员自主创业的,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符合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的人员在规定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并在经营场地、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和优先办理。为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对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3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微利项目的,由同级财政据实全额贴息。

2、创业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上半年,在阿里河举办了第六期创业培训班,共有(包括下岗失业职工、大中专毕业生)25人促进了培训,成功创业11人,带动23人就业,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农牧民工及返乡农牧民工创业培训及创业状况:我旗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现状:一是农民工素质低,有技能的少。二是走出去难度大,就业空间小。大多数农民工靠乡情、友情自谋职业,就业空间狭窄,而且有上当受骗现象。三是工资低,收入不稳定。绝大多数农民工依靠出苦力,起早贪晚,月平均工资只能拿到800元左右,高的也只有1000--1500多元。四是盲目流动,回流率高。基本是春去秋回,能够成为稳定产业工人的比较少。

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来,上述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变。一是农民工素质得到提高。经过培训后输出的农民工,他们有了一定的城市务工常识和自身维权知识,使上当受骗的比率大大降低,学到了专业职业技能,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外出务工时好找工作。二是务工收入明显增加。三是有组织转移比重不断提高。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四是转移空间不断拓宽。自2004年以来,通过培训机构抓定单,领导出去搞对接,使输出就业空间不断扩大,提高了定向、定点的输出率。大部分农民工被输送到北京、山东、大连等大中城市,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三资”企业务工且成为了长期工。

3、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重大意义,努力营造浓烈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人关心创业、支持创业、实施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鄂伦春政务网》,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在全旗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对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行全程调度督查。各级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对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全程监控,对安排失业职工或困难就业群体及零就业家庭情况,每季度对工作进行调度和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全面落实创业带就业的工作目标。

三是积极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政策。对成功创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随时了解创办企业的规模和吸纳就业的情况,指导创业人员按规定为吸纳的就业人员办理就业登记、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事宜,并按吸纳人数落实创业岗位补贴。对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及时为其落实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四是加强就业服务,营造创业带就业工作的良好环境。在创业带就业工作中,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主动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为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协调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因地制宜,出台和完善有关优惠政策,为创业带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开方便之门。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情况:

1、鄂伦春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

鄂伦春自治旗是以鄂伦春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旗,系全国唯一一个鄂伦春民族自治地方,鄂伦春民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22个10万人口以下较少民族之一。自治旗为培养鄂伦春族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保证主体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的适当比重,充分利用有关民族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探索有民族特色的事业单位招聘办法。旗人事局自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面向鄂伦春族大中专毕业生,分三次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笔试、面试,共计招聘了57名鄂伦春族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鄂伦春旗

事业单位。具有民族特色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不但有效地促进了鄂伦春旗主体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加大了引进、培养鄂伦春族人才队伍力度,而且优化了鄂伦春旗专业技术队伍民族结构,也为鄂伦春旗主体民族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2、三支一扶大学生、社区民生志愿者工作

根据全国关于开展“三支一扶”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我市《关于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旗委、旗政府十分重视“三支一扶”计划,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我旗共有“三支一扶”大学生13名,村官42 名、社区民生志愿者37名,西部志愿者17 名,2009年接收“三支一扶”毕业生7人,村官大学生20人;“民生志愿者25人,2010年接收“三支一扶”毕业生5人,社区民生志愿者19人,全部安臵到位。他们分别在全旗各个乡镇开展支扶工作。

3、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及就业见习工作

根据呼伦贝尔市目标要求,2010年鄂伦春旗计划创业培训50人、就业见习40人、援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人。具体做法:一是举办创业培训班。2010年计划举办二期毕业生创业就业培训班,对有创业愿望高校毕业生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并辅之以创业所需的小额信用贷款,帮助毕业生人员解决创业时遇到的知识技能欠缺和资金不

足的问题。二是加强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2010年计划与旗科技局、大杨树四中、旗嵩天署业有限公司、鄂伦春同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成立毕业生实习基地,通过实习,使广大见习生在实践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现已完成17人实习工作。

(三)、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牧民工就业后权益保障工作方面:

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1、基本情况:2010年上半年,鄂伦春旗农民工转移就业1476人,其中:转移六个月以上的833人,转移六个月以下的643人;全旗农民转移就业培训229人,其中:技能提升培训229人。

2、主要做法:

一是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逐步建立了旗、乡镇、农村牧区农牧民转移就业服务平台,确保此项工作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免费向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有力地促进了我旗农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二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利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教育培训优势,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能力,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三是搞好劳务基地建设,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与

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渠道,借用外地就业岗位,实现对我旗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民工就业后权益保障工作方面的做法:

一是进一步清理各种针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歧视、限制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政府管理由进行外出就业的行政审批、限制流动、办证收费转到支持与服务就业、农民工权益保护和劳动力市场秩序管理上来。

二是规范劳动关系,改善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的监管制度。推进劳动合同制,使之成为规范劳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依据。用工单位要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拒绝签订合同的行为应得到纠正。加大对劳动合同、拖欠工资问题的监管,对违反劳动法、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行为从重惩处。

三是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相关事情的管理制度和组织领导体制,实行由防范、限制管理到服务性管理的转变。杜绝将收容遣送用于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和流动人口。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相关事情的管理,纳入城乡就业管理体系,协调管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市民化相关工作。

(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助工作方面:

为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我旗出台2010年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在明确帮扶对象、目标任务和帮扶内容的同时,制定了完善的帮扶政

策以及相应的工作要求。

帮扶目标:以实现登记确认后一个月内,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比较稳定的就业,列入帮扶的“4050”人员、就业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以及本内新增登记的就业困难家庭中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目标任务。

帮扶政策:一是加大对吸纳就业企业的补助。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期限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二是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补助。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并向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申报就业,同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申请社会保险补贴,且申请之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三是确定结对帮扶对象。帮扶单位要及时与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联系,尽快落实帮扶对象,并在平台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上门走访帮扶对象,了解帮扶对象目前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就业愿望和培训意向,形成结对帮扶关系。将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其他需要帮扶就业的困难人员及时列入当年结对帮扶计划,确保“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稳定一户。

四是实施针对性帮扶。组织被帮扶人员参加各类招聘活

动,主动协调用工单位优先录用帮扶对象。引导被帮扶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其自主创业。对实现自谋职业的,要做好后续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要帮助落实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

五是认真组织总结检查。12月上旬为帮扶工作的检查总结阶段。检查时要对照帮扶单位自查情况,深入被帮扶家庭和就业单位了解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形成书面总结材料,连同帮扶情况登记表一并上报。

四、社会保障方面

(一)、各项社会保险扩面进展情况:

1、“新农保”开展情况:

2009年12月,鄂伦春自治旗被自治区帮扶列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地区,启动新农保工作。它将覆盖年满16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农村“养儿防老”模式,并且60周岁以上的农村户籍老人,直接享受养老待遇。旗委、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把它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截止目前,我旗各乡镇16周岁以上参保人数已达到14052人,达到目标的31.22%,其中60岁以上已享受新农保待遇2930人。共发放养老金155.53万元,收缴新农保保险费142.58万元。

2、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工作:

根据呼伦贝尔市文件要求,为了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妥善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旗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全旗2005年12月31日以前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无缴费主体的退休人员进行了调查统计,发放宣传单3000张,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职工医疗保险的相关手续。截止8月末,全旗共有454名国有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3、关于“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

我旗没有开展此项工作,正在等待自治区政策支持。建议只要是鄂伦春旗城镇户口,本人同意缴费,都应纳入参保行列。

(二)、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工作:

1、养老金调待工作:

根据《关于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内劳社字[2010]1号)文件精神, 于2010年2月5日完成调待工作并实现发放。此次共为全旗7582名(包括农场局)企业退休(职)人员普调养老金,调待后月增加养老金支出124万元,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63.69元,调待后月人均养老金为1287.11元。2010年我旗离退休预计达到8870人,全年养老金预计为13810万元。

根据《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非因工死亡后遗属

生活困难补助费的通知》(内劳社字[2009]6号)精神,我局于2010年4月中旬完成了全旗882名享受企业遗属生活补助(包括农场局)人员补助标准的调整工作,并完成补发。享受遗属补助标准由调整前月人均336.06元,提高到月人均382.22元,全年预计发放遗属补助费404万元。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后,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2、医疗保险调待工作:

提高城镇职工医疗待遇:全旗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54163人,根据呼政办[2010]63号文件要求,自2010年9月1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6万元。大额救助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限额为1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保险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为26万元。

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2010年参保92530人,比2009年增加18900人;自2010年9月1日执行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8万元,待遇报销比例三级医院60%-75%,二级医院65%-80%,一级医院(社区)70%-85%。截止8月末,全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875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270万元,总支出1476万元。

(三)、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工作:

1、社会保险管理系统管理工作:

我旗“金保工程”建设养老保险数据先行上线(2006年

5月),大兴安岭农场局养老保险进行属地移交中,养老保险数据于2009年11月份“金保工程”上线,医疗保险数据于2010年6月份上线,失业保险正在上线中,上线三险已合一。但现在“金保”系统存在着许多同一人养老保险建立了基本信息,医疗保险又建立了基本信息,即人员重复,我旗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业务经办独立的,有时相互影响正常工作。农场局事业编制新退休人员不用“金保”系统计待,让退休人员中又要含有此人信息并要实现待遇发放(不让冲减此人个人帐户),“金保”系统按正常流程难以实现,在退休人员中硬性加入后出现与在职人员姓名和身份证又重复的错误。

对于上述问题,建议“金保”系统能自动处理人员信息重复,将已上线险种合一。既然上线险种已合一,各险种有些工作也应合一办公。对于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农场局事业编制今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希望系统能增加此类人员计待功能,要么按企业参保职工退休计待及调待,与按事业编制退休计待及调待差额再由企业负责发放。

2、异地医疗保险方面的做法

根据《关于印发<鄂伦春自治旗本级统筹异地人员医疗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劳社字[2006]第57号),从2006年10月开始,鄂伦春自治旗旗本级统筹区长期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可以办理异地手续,申请办理异地的参保人员需填写《鄂伦春自治旗医疗保险异地人员登记表》一式三份,由居住地管理辖区派出所出具异地居住一年以上的证明,自主选择居住地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各一家,到居住地医疗保险机构确认,再到参保职工单位盖章,最后经旗本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确认后按异地人员管理,享受异地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五、其它方面:

(一)、军转干部安臵工作:

截至2009年,我旗共接受自主择业军转干部16人(人数、分布);2009年协调我旗财政部门为16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医疗保险缴费45929.88元;按照09年市军转安臵业务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冬季取暖补贴及独生子女费上报审批的准备工作。

积极开展困难企业4名退休军转干部的扶贫解困、维稳工作,2009年向上级申领困难补助金23795.4元,已按季度及时发放。近年来,在元旦、春节及八一建军节等节日期间开展入户慰问走访,对在外地居住人员邮寄慰问信,并送上慰问金,每次慰问金每人500元。

(二)、劳动者维权工作:

我局坚持以规范劳动合同、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一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严肃查处各种劳动违法行为。劳动监察159户,涉及劳动者9649人。全面深入全旗各用人单位169

户。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实施条例》,切实解决用人单位在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我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4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旗范围内组织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活动。通过检查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更加规范。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不断加大对劳动合同的审核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三方机制、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件(其中裁决4件,调解2件,未结案1件),不受理11件。共办理劳动合同鉴证636份,纠正违法无效合同16份。

(三)、劳动保障各项基金管理工作:

上一篇:学校综治自查自评报告下一篇:大学生暑假社会志愿者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