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平线上活动单(精选5篇)
西地平线上活动单 篇1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与作品,掌握散文的结构及语言特点。
2.从文章内容、风格等方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雕像》、《大顺店》等19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白房子》5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东方金蔷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等8部。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陕北史诗、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马北风大漠传》,亦被认为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
《西地平线》这本散文集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本书分三辑:
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
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
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西地平线上》是第一辑的第二篇。
二、重点词语
1.多音字
颤zhàn chàn 薄báo bó b 泊pō bó
龟guīqiú 汗hán hàn 晕yūn yùn
2.词语
震撼hàn 轮廓ku 停滞zhì 诳kuáng语 垭yā口 泥淖nào
酝yùn酿niàng 惊世骇hài俗 安谧mi 喷薄bao 弥mí漫
攫jué来 胭yān脂zhi 颤chàn抖 雾霭ǎi 瘴zhāng气
三、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此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抒发他对“世间有大美”感受。
(一)找出标志本文文脉的语句。
1.第一段“我见过许多次的落日,这里只简约地记述三次”,2.第七段“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在罗布淖尔荒原上看日落”,3.第十九段“我要告诉你的第三次日落,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4.最后一段“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
(二)理清本文思路。
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是全文总起,作者采用由大背景投放到局部特写的层层推进的方法,由中亚西亚的所有雄伟的风景,推出令我震撼的落日,再推出其中印象最深的三次。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25段,是文章的主体,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第三部分: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总结了三次见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呼应开头,再次点出“世间有大美”感受。
四、具体鉴赏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根据三次落日,可以把文章第二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第1层,第2段到第6段,描写了在甘肃的定西高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
这是一次近于静态的描写,落日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美丽、安谧的,落日的消逝过程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美。在写落日的过程中,作者由做落日背景的树引出清末洋务派首领左宗棠的故事,叙写他开发边疆所立下的功绩。
第2层,第7段到第18段,描写了罗布淖尔荒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
这是一次先抑后扬的描写,作者先极写了不死不活的停驻在西边天空的太阳,对应的是西域荒凉空旷的无人区,给人的是压抑的梦幻般的感觉。然后,作者笔锋突转,由不经意间的回头,引发了辉煌的一幕:在辽阔的大背景下,一轮血红的落日鲜艳、温柔的停驻着,让人们有了身在画中的感觉。边欣赏壮观的落日,边听着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作者联想起了罗曼罗兰所见到的日出景象,从而顿悟: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第3层,第19段到第25段,描写了在阿勒泰草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
这是一次对落日的虚写,文中落日并没有直接出现,人们见到的只是落日制造出来的火烧云。它的气氛和前两次完全不同,它是那样的灿烂、热列。作者在这一层中也不忘引出一个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历史壮举,使作者感受到了惊世骇俗的一幕。
五、作者所描绘的三次落日各有什么特征?它们给作者哪些截然不同的感受 ?
第一次:具有人性化,慈爱。惊呆,恍若一场梦境。
第二次:辉煌、庄严、神圣、具有悲剧感。震撼,自己像在画中。
第三次:雄壮、惊世骇俗。惊骇,自感卑微、平庸。
六、第一次日落中,写一棵左公柳,对于描写落日起到什么作用?
空间背景——西部风情的美,时间背景——西部人文与历史的美
七、作者在写第二次落日时,是如何来表现落日的辉煌带来的震撼的?
(1)以前面第八至第十一节死寂的情境来反衬的。落日的辉煌景象是在不经意的回头中发现的,因而更为震撼人心
(2)感动了一位“老地质”,细节描写来表现。
(3)在音乐的作用下,它所具有的庄严的美也在弥散。
(4)作者还写了罗曼.罗兰眼中的日出,来烘托落日的悲剧感。
八、作者在写道第三次日落时,写成吉思汗西进的远望的作用。
作者再次笔涉历史,写到了成吉思汗西征,在这种独特的时空感受中,落日的背景显得分外雄壮,历史的幻想和现实景象的辉映使得作者感觉到了一种渺小和平庸,落日所具有的丰厚的审美蕴涵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
九、艺术特点:
(1)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标志文脉的语句,使得行文的脉络清晰。
(2)写景能突出地域特征。作者对落日的描写,能结合西域的风情,比如,用勒勒车的轮子、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来比喻落日。
(3)在写景中穿插历史史实的记叙。文中有左宗棠栽柳的回顾,有罗曼罗兰文学创作的联想,也有成吉思汗西进的远望。
(4)简约质朴的语言在表现西部落日的雄浑苍劲时显得十分恰切。
十、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
西地平线上活动单 篇2
《西地平线上》这篇文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备课时笔者不停地在思考,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体现阅读的重要,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如何把简单的课文深度挖掘, 从表面的写景探索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在感悟西部自然人文壮美的同时, 去反思自我, 领悟人性, 学习做人?带着思考与尝试, 笔者对这节课作如下设计:
一.课前预习, 让学生自主质疑
笔者将本课的预习作业设定为基础和能力两个方面:
(一) 初读课文, 掌握疑难字音、词语, 并能写出对文本的初读感悟。在这一活动中, 学生第一次如在考场般贴近文本, 有自己的内心感受要表达, 甚至有学生的体会是我们老师所未曾关注的, 教师对于他们的初读印象加以肯定。
(二) 再读质疑。在这项活动中, 要求学生对文本中不理解的地方去质疑, 这时学生的问题往往涉及面很广, 有的甚至很独到。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加以梳理, 进行分析、归类。认为学生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 把学生不能解决的作为重点, 师生共同探究。分类问题如下:
1.文中写第二次落日的时候, 为什么不直接写落日, 而是先写中午和下午的太阳?
2.本文两次写到《泰坦尼克号》音乐, 为什么之前作者只感到“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之后“突然掉下泪来”, 感到“死亡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3.罗曼·罗兰对着太阳呼喊时为什么热泪盈眶?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多夫形象的塑造?
4.第三次对落日描写同上两次相比有什么不同, 火烧云有什么特点?
5.作者在写了第三次落日后, 为什么要提及匈奴和成吉思汗这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二.课堂探究, 让学生发散思维
上面归类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可以自己解决, 对于一些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 笔者不是越俎代庖, 而是通过启发诱导, 引导学生自主解答, 甚至把一些问题暂时搁置, 设置一些相关核心问题进行引导。核心问题解决了, 那些暂时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正如《学记》中言:“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在解答疑难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要多尝试开阔学生的思路, 发散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其中第2个问题可以通过后面观看录像片段《泰坦尼克号》解决, 但是3、5两道关于罗曼·罗兰、匈奴和成吉思汗的问题对学生则显得深奥, 且这两个问题已经涉及到文本的主旨, 这时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之上, 笔者设置了一个与文本主旨相关的题目:
文章原题为“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 编入本书改为“西地平线上”, 你觉得哪个文题更好?请阐述理由。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让学生自主探究, 相互讨论。笔者所带班级有几个学生认为“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更好, 他们认为这个文题比较具体。但大部分学生立刻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其中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说“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局限性太大, 他认为三次落日并不是作者真实写作意图, 而只是起到传达思想感情的道具作用。这个道具将自然、历史、文化和生命连缀成一条无法切割的审美链条, 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合为一道无法分割的风光带。在这条风光带, 我们可以感受到罗曼·罗兰的执着精神, 可以追忆成吉思汗的人间伟力, 可以探寻匈奴民族的生生不息, 亦可以在《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中细品人性的光华。总的来说, 作者是通过描写落日这一壮美的景象来表现人世间的种种大美, 这里有执着, 有悲壮, 有丰功伟绩, 也有面对死亡的从容淡定。
笔者点评:问题愈讨论愈明朗, 欣赏这篇文章, 就是要透过落日的表象特征, 去关注落日背后的多重意义。这些意义, 有的关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有的关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死亡。正如席勒所言:“真正美的东西, 一定是生存于自然, 另一方面, 它要体现理想。”
三.联系现实, 让学生学做真人
在课堂设计时, 笔者考虑, 除了让学生领悟文本所提及的落日壮丽的阳刚之美外, 还要让学生分辨出当今社会什么是真美、大美, 什么是伪美、假美。
林清玄先生有言:“与其看风景, 不如看灵魂。”本文所写的风景绝不止于自然风景, 更是人性之风景、历史之风景、生命之风景、死亡之风景。作者高建群给我们展示的是西部大地上壮丽的阳刚之美, 这也是我们当下缺失的一种原始的美。基于此笔者展示了一组小沈阳和伪娘刘著的照片, 并且问学生, 他们美吗?大家讨论激烈, 说法不一。
教师总结:现今社会, 阳刚之美缺失, 阴柔之风盛行。小沈阳和伪娘刘著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无疑非常成功, 但他们的舞台行为却对这个社会特别是男性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在关注的同时, 人们也在思考着“拯救计划”。教师在这里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中学生特别是男生是否需要展示阳刚之美?如果需要, 怎样做才能展示阳刚之美?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 得出结论:我们中学生要展示性别之美, 男生要做阳刚男孩, 女生要做阳光女孩。这样在完成文本教学的同时, 也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真美, 怎么做才算美, 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做人。
本节课最后为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 笔者设置了一个写作练习:观看《泰坦尼克号》沉船片段五分钟, 以“人性的光华”为题作文。教师提示:通过影片的观看, 你有何感悟?面对死亡他们为何那么从容?从他们身上你读到了什么?
看完《泰坦尼克号》后, 教师适时点拨:灾难来临时, 我们无法选择生存, 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死亡, 原来死亡也可以如此高贵和充满尊严!到这里, 为什么“死亡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个问题也就巧妙地解决了。
四.教后反思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 笔者认为, 对新授的课文, 教师开始不必对作者和写作背景加以介绍, 让课文保持原生态, 让学生凭自己的理解能力去阅读课文, 让他们如在考场一样去贴近文本, 获得初读印象, 并能加以质疑。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 让他们动用自己平时的语文储备, 充分发散思维, 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解决, 解决不了的也不必匆忙解决, 可以暂时搁置。通过完成对核心问题的解读, 或借助影音片段, 有些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西地平线上》教学后记 篇3
首先,教学设计批准文本的“生成点”。
生成式教学由于学生的大量参与,需要较多的教学时间,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根据文本的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确定文本的“生成点”,有选择地搭建平台展开生成式教学。《西地平线上》行文的重心是再现作者见到西地平线上三次落日的情景,主旨是表现和赞美西部自然风光之美、历史与人文之美。考虑到以下因素:第一,作者对三次见到落日的情景,叙述和描写极具美感,意蕴丰厚,耐人寻味,是文章的重难点。第二,理解和鉴赏作者对三次落日的描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和文学鉴赏水平是一次很好的经历。第三,学生和教师在欣赏落日方面有较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悟,教学时可以将师生的生活体验引入课堂,成为新的课程资源。这也就是说,作者三次见到落日的情景,既有“生成”的意义,也有“生成”的条件,于是我把鉴赏作者对三次落日的描写预设为这篇课文教学的“生成点”。
我将鉴赏任务分配了下去,每4人一个小组,前四个4人组承担解读鉴赏第一次落日的任务,余下类推。果然,学生在自己积极准备、4人小组讨论交流后,被推荐的学生踊跃走上讲台发表见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鉴赏第一次落日为例。一个学生按照作者写作的顺序,逐段鉴赏作者是怎样一步步由背景到静态再到动态展现了落日之美;一个学生从遣词造句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谈作者是如何展现落日柔和、美丽、安谧的特点的;一个学生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谈作者如何通过一行人对落日的反应来侧面表现落日之美;一个学生专门就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谈;一个学生甚至认为作者对落日的动态描写不好,破坏了落日静态时柔和、美丽、安谧的意境,显得不和谐。每位学生发言后,我就其发言的精当处予以充分肯定,不当之处予以修正。当学生提出“不和谐”的问题时,我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交流看法,随后我描述了自己当年在黄山观看到的日出景象。那位学生终于明白,并非作者刻意要这么去写,大自然原本就这么动静相生、富于变幻,这也正是大自然常看常新、生机勃勃的魅力所在。于是学生们对下文作者“一切都为雾霭所取代,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恍若一场梦境”的感慨便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
其次,教学进程摸准学生的“生成点”。
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的低效状况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家都知道,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高效,就要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当用之处,如同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样。 话虽如此,但什么是“当用之处”,什么是“刀刃”,我们常常无法确知,因此课堂教学少、慢、差、费也就在所难免。而“生成”式教学恰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以鉴赏第二次落日为例。有了第一次鉴赏的样子,学生们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他们对自己理解到的东西,谈得真切、细致、周到,甚至常常超出了我的预想,让我大加赞赏。但从几位学生的发言中,我发现尽管他们也参考了一些课外资料,但仍有两处是他们想赏析而又力不从心的地方。一处是作者在罗布淖尔落日红光中,他这样写道:“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另一处是作者面对落日,突然联想到了罗曼·罗兰构思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时的情景。于是,在他们发言后,我就适时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两个“生成”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带领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作者一行人的罗布泊之旅,并用自己在甘肃、新疆旅游时的类似经历加以比附。作者一行人一整天都在沙漠里行进,后来更是进入了死亡之海罗布泊,四下里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如同走进地狱,走入鬼域”;天上,是灰白色的不死不活的太阳;车中,是给人带来梦幻般死亡感觉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在这样长时间弥漫着死亡气息的情境和心情下,突然发现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西地平线上,周围的一切都被笼罩在一片神奇的红光中。落日的回光返照里,一切显得那么庄严而肃穆。此时此刻,作者突然感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并为此流下了眼泪,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大自然原本就是这样,常常会使人的心灵瞬间受到强烈的震撼,情不能自己。
第二个问题,我和学生共同探讨:罗曼·罗兰为构思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焦躁了半年,为什么在一个早晨,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令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在罗曼,罗兰的心中突然明晰起来?讨论后达成了共识:这说明了在罗曼,罗兰的心里,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位“音乐家,剧作家,名满欧洲”的贝多芬式的英雄是一位朝阳式的伟大英雄,他的出现,如同一轮朝阳出现在地平线上,将照亮世界。同时,他所具有的精神崇高之美、雄壮之美也如同朝阳一样,光照人间。这些都说明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在罗曼,罗兰胸中的地位。
再次,“生成”与探究创新创新要和谐共生。
“生成”式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并鼓励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了他们多侧面、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和认识问题。这些,对培养学生的文本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对鼓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地理解和表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课堂教学也要分清“生成”的性质,需要抓住并且放大的是有效生成,对于无效生成则要适时阻止。
在鉴赏第三次落日的过程中,学生在发言中出现了一些分歧的见解,甚至出现了争论的情况。作者面对着大自然火烧云的壮美景象,联想到了曾经活跃在西部这片土地上的了不起的民族,联想到了曾经建立了横跨欧亚大帝国的成吉思汗,于是慨叹自己,“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对这些内容,有学生认为,这样的感慨,给人一种鼓舞和激励的力量。有学生说道:英雄也离不开众多的人民群众,就像落日如果没有云的映衬,没有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烧红了大地上的一切”,它能如此壮美如此令人惊骇吗?所以,不能认为做一个普通人就是卑微和平庸的。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提出不同意见:你不能否认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一个人想成英雄、做大事就是值得提倡。又有学生站起反驳……此时,我考虑到这一话题已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语文学科的范畴,于是插话道:“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历史是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作者面对壮美雄伟的大自然,深感自己的卑微和平庸,正说明大自然可以打磨、塑造人;说明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物质财富的宝藏,也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宝藏。作者联想到波澜壮阔
的历史,感到自己的卑微和平庸,说明了作者主张今天的我们应该向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层去汲取力量,这一观点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请大家注意,这也是作者运用的侧面烘托的手法。作者是用‘我’心灵受到的震撼和冲击来侧面渲染和烘托落日景象的大美。同样的,作者在下文把中亚西亚著名的白夜景象一笔带过,也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意在暗示读者,在他经历过西地平线上的落日之后,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还有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写火烧云而不直接写落日,讨论后师生达成共识:写火烧云就是写落日,作者在这一部分的开始和结束一再点明了这一点。火烧云是落日的产物,如此壮美的火烧云景象更显落日的伟大力量。同时,这也是作者在前两次直接写落日之后的另辟蹊径。还有,只有在这一片火烧云之下,作者才能自然地把文章从写西部自然之美过渡到写西部历史和人文之美,从而拓展文章内涵,提升文章主旨。
最后,‘生成’需要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在“生成”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又由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因此,学生就会随时提出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解答;也会随时暴露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点拨;还会随时点亮思想的火花,需要教师添油加柴,扩大成果。在这种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对文本透彻的理解,没有自己独到的识见。就难以从容地驾驭课堂,难以将“生成”进行到底。
对这篇课文的几处难点,我都作了充分的备课。其一,对作者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沙漠中“突然掉下泪来”的理解。我联想到了自己在西部旅游的一段经历,那是从甘肃的一个火车站下车,刚刚离开喧闹的人群,转眼便面对着长着极稀落的骆驼草的茫茫黑色戈壁,从车窗向外看着,我看着看着,心里便涌出了“苍天无情”的念头,泪水也漫上了眼眶。是的,当人长时间行进在西北的茫茫荒漠时,当人举目看到的全部是大自然的严酷和无情时,当人长时间地和鲜活的生命隔绝时,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会变得敏感而脆弱、伤感而多情,流泪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感慨和联想的产生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其二,关于罗曼,罗兰构思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时,看见地平线上喷薄欲出的朝阳熱泪盈眶,叫道:“让我把你抓住,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理解上起初我也很疑惑,不知道在罗曼,罗兰的心里,这两者间的内在联系究竟是怎样的。经过反复揣摩,我豁然开朗:在罗曼。罗兰的胸中,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位将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大英雄,这样的英雄出现,正如同一轮朝阳升起在东方地乎线上。
其三,作者为什么在火烧云下会联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查找了有关资料,秦汉之际,第一代匈奴王以今内蒙古黄河河套及阴山为驻牧及统治中心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国家,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草原王国。到成吉思汗更是建立了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的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火烧云那眩目的红光、令人惊骇的雄壮的美,和中国历史上这些了不起的民族和人物恰好神气相合,作者让火烧云做西部这块历史舞台的大背景是再恰当不过了。在这样的舞台上出现的伟大历史人物怎能不令人豪情万丈?怎能不令作者痛感自己的卑微和平庸?怎能不让作者想到今天的我们该向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层去汲取力量?
眼下的语文课堂,由于应试的压力,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仍是“接受”式学习。“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仍是许多课堂教学的常态。要改变这种局面,要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有趣起来,要让学生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和追求,要让学生掌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以促进入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宗旨的现代学习方式,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大力推进“生成”的教学方式。
《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文中学会一二点景物描写的手法;
2、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研习方法;
3、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感知、概括和鉴赏评价等解读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人文情感目标:
通过落日之美的赏析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感悟自然,感悟历史,体验“世间有大美”的意识,从而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和审美品位。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文本研习,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感受壮美的审美特征。
对“世间有大美”的解读;理解想像和联想在文中的作用,对联想内容的深层思考和解读。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研习文本、探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大自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无论是月涌江流还是鸟语花香。古往今来,都让人陶醉其中。
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那里对你们而言是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那里有着戈壁浩瀚、沙漠茫茫的死亡地带;那里也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风情;也有着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美景;那里是我们民族的源,文化的跟。那个地方就是——我们中国的大西北。
让我们带着对它的尊重和好奇一起走进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去感受那里的雄伟风景。
二、作者介绍
高建群,创作多以西部生活为题材,是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西地平线上》、《胡马北风大漠传》等。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被称为陕北史诗,是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被文坛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
三、研习
(一)体会
谈一谈你认为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你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
首先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有感情的朗读;再结合落日的特征和作者的感受来说说理由。
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三次落日的美以及为何美作个简短的总结。
(二)探讨
1、两次写到《泰坦尼克号》音乐,为什么之前作者只感到“梦幻般的死亡感觉”,之后“突然掉下泪来”,感到“死亡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明确:
因为环境背景以及落日所呈现的情景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落日之前的太阳,“灰白色”、“硬币”、“冷冷”的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罗布泊这个地方是个“死亡之海”、“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感觉走入地狱,走入鬼蜮”(补充材料)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的心情是低沉的,此时听到悲凉的《泰》音乐,因而感到“死亡的感觉”。
第二次: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仿佛是大自然的回光返照,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虽然终归要消失,但之前毕竟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泰坦尼克号》演绎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悲剧式的爱情故事,更表现了对爱和生命的伟大赞颂,令人感伤又觉得非常悲壮。(视频)
2、罗曼?罗兰为什么对着太阳呼喊时热泪盈眶?课文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塑造?
补充材料:
罗曼•罗兰,世界著名文学家,在音乐评论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1912年完成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斐声文坛,获1915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写了主人公追求音乐梦想的执着而伟大的一生。“约”这个形象正是罗曼•罗兰有一次看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喷薄而出时构思成功的,“约”有着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是一个太阳式的英雄人物。同时他又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历经重重磨难而不被人理解,“约”在弥留之际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他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
明确:
1、因为焦躁不安半年一朝得到而激动,也为发现约翰?克利斯多夫与太阳的共同点而激动。约翰?克利斯多夫是一位英雄式的人物,音乐家,剧作家,名满欧洲,经历了多重灾难,有着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
2、本文写的是落日带给作者的人生感悟,作者通过落日,联想到日出给人的影响。“约”产生于日出,却包含了落日的大悲情怀。作者用这个具有太阳精神的人来旁衬落日,也使落日具有了英雄情感。落日即将逝去,是为了再生,它与日出紧密相联,日出日落正如人类的生生不息,是人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3、作者在写第三次落日时,为什么要提及匈奴和成吉思汗这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补充材料: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明确:
——这些在西部土地上演绎的历史,因为落日一一再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夏民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经历的斗争。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具有同样的精神:不屈、执着地追求,哪怕会像落日一样终将逝去,也曾英雄般地存在过。——这是一种英雄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落日精神。
作用:①更凸显落日的雄壮阔大②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重感
(三)小结:三次落日描写
第一次:表现了落日柔和、静谧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
第二次:落日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体现一种悲剧美;
第三次:通过火烧云表现了落日的热烈与壮美,渗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厚重之美。
四、拓展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曾否像作者一样被自然深深地感动过呢?
五、小结
席勒说:“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生存于自然,另一方面,它要体现理想。”作者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
美丽的事物永远都是存在的,缺少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其实,我们可能每天都跟美丽擦肩而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体悟自然和生活赋予我们人类的种种美好。愿所有的人每天都能感受到身边的最美。
【反思】
《西地平线上》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二篇学习材料。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但由于文中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在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因此从自然又升华到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故也要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我一开始对于设计这堂课有三点想法:
(1)要学生重视预习:由于本篇文章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并给他们提出具体的预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就可细可深,上出语文味。因此,我选择忽略文本的结构,直接切入落日,重点放在对落日的描写和思考上。
(2)重视研习:本专题的教学呈现方式全部为“文本研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因此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赏析环节,让学生谈一谈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他们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在此基础上加强朗读和赏析的能力。
(3)适当探讨:本文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倾听,还有就是从对大自然的感悟引发开了对生命对历史等的思考,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思考领悟。因此,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
上好课后,我又深思了这几个环节。
(1)在第一个赏析环节虽然有加强学生朗诵和感悟的意识,但对语言的赏析和写作手法的表达上并没有很透彻的深入。最后只能让学生个人读集体读去体会自然之美。对于为什么美即描写手法的妙处只是让一个同学总结了下而已。
(2)第二个探讨环节,问题设计的太多了,难以深入,而学生发言又比较浅,此时应该加入自己的看法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到深层次的思考。但在上课过程中引导性语言和意识不足;探讨时加入一些补充材料,但没有很好的运用起来,材料出现得太迟了,没有时间让学生讨论;而最后本来设计好的从“自然之大美”引发到“生命之大美”和“历史之大美”的一个升华的小结被遗忘了,没有对“世间有大美”进行层层诠释,非常可惜。
西地平线上活动单 篇5
一、语言文字运用
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A.安谧(mì)
.雾霭(ǎi)
颤抖(zhàn)..B.混沌(hùn dùn)
瘴气(zhànɡ)...淖尔(nào)
空旷(kuànɡ)..C.炫目(xuàn)
成吉思汗(hán)..诞语(dàn)
物什(shén)..D.罗布泊(bō)
酝酿(niànɡ)..绚丽(xuàn)
贪婪(lán)..解析 A.“颤”读chàn;C.“什”读shí;D.“泊”读pō。答案 B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A.惊骇 暗淡 震撼 弥漫 B.辉煌 雾蔼 胭脂 魔杖 C.戈壁平庸 眩目 旅行 D.苍茫 淖尔 浑沌 边缘
解析 B.蔼—霭;C.眩—炫;D.浑—混。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社会各界在赞扬湖南省用针孔摄像头整肃庸官懒政之举的同时,也呼吁建立________“懒政”的长效机制。
②总书记强调,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使
攫来(jué).
________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③前一段时间,日本名古屋市市长在公开场合发言时公然________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这激起了中日两国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反对。
④“钱途无量”、“与食俱进”等窜改成语的现象,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________,往往使广大受众认识模糊,心中无数。
A.遏止 力行 窜改 误解 B.遏制 厉行 篡改 曲解 C.遏止 厉行 窜改 曲解 D.遏制 力行 篡改 误解
解析 遏止:阻止,遏制:控制;力行:努力实践,厉行:严格实行;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误解:理解得不正确,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此刻都罩在这一片回光返照中。
B.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已经蔚然成风。....C.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更加飞黄腾达,可以作为艺术....反映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D.在新居,我把你赠送的电子台历摆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解析 B.“蔚然成风”形容某种事物发展兴盛,形成风气,是褒义词;C.“飞黄腾达”指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D.“面面相觑”用
于人与人之间。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4年3月28日,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运抵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当日12时50分许,40余辆军用卡车驶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车辆上悬挂着印有“烈士业绩永载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你们”等字样的条幅。
B.在过去的50年,中法两国人民共同培育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合作共赢的精神,对我们开创中法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C.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D.中华书局经过论证与调研,认为原教材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具有广泛的共通性与普适性。
解析 B项,最后一句主语残缺。在“对我们开创中法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前加这一精神。C项,搭配不当。“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解决”与“风险”不搭配。D项,语序不当。“论证”与“调研”互换位置。
答案 A
6.上图《夕阳西下》是一幅反映气候问题的摄影作品,请仔细欣赏后发表一条描绘性微博,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昨天,我来到久违的护城河边。夕阳像一只恼火的眼睛,怒视着山峦这边烟雾朦胧的世界。远近的工厂烟囱林立,病危老人般喘着粗气,滚滚黑烟将天幕皴染得越发阴沉。黑臭的河水在脚边呻吟,三两行人也默默无语。地球暖了,我心却冷得发抖!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到此一游”,每一年,几乎中国的每一个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都会出现,这似乎比“请勿随地乱扔垃圾”出现的频率还要高。2013年的初夏,“丁锦昊到此一游”,一个普通中国孩子的“题字”引发了成人间的道德激辩与反思。
针对国人外出旅游到处刻字的现象,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引导国人文明游览,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游”休上壁,“到此”忆中留。(2)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请不要弄脏她美丽的衣裳。(3)把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
8.仿照画线句式,补写其余三句,句式与画线相同。
高山的伟岸,是因了白云的萦绕缠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间万象,不论伟大或卑微,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在以自己的精彩,折射出世界的光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蓝天的广袤,是因了苍鹰的长空搏击;大海的多姿,是因了鱼儿的遨游穿梭;树林的生机,是因了小鸟的婉转鸣唱
二、课内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要告诉你的第三次日落,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那次实际上并没有看到落日,它隐到云背后去了。我只看到了火烧云,那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烧红了大地上的一切,这种景象令我惊骇。但是,我明白,这一切的制造者仍是落日,是落日在云的背后挥舞着魔杖。
西天的那吞没一切的大片火烧云,是太阳坠入云层以后,突然出现的。我们汽车的方向是正西,因此,我们感到自己正向那一片红光走去。
那辽远的西地平线上,那片火烧云映照的地方,被历史学家称为欧亚大平原,被地理学家称为小亚细亚。在那炫目的红光中,我看到一些匆匆的背影,正向历史的深处走去:曾经在东北亚草原上游荡过许多年的匈奴民族,就是在某一个早晨或黄昏,循着西地平线远去的;
还有另外一位叫成吉思汗的英雄,跃起他魁梧高大的身躯,率领铁骑,兵分两路,一路打通伊犁河谷,一路翻越阿尔泰山最高峰——友谊峰,西征花剌子模,直到欧洲。
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惊世骇俗的一幕展示给我。
火烧云持久地停驻在西天。太阳已经落下去很久了,还将最后的一抹光辉像扫帚一样扫向就近的云彩。直到最后,在落日又贪婪地映照了一阵后,西边天空终于恢复了它平庸的色彩。
接着就是中亚细亚那著名的白夜了。
(1)这段文字写出了落日的什么特点?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篇幅来写成吉思汗,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边天空终于恢复了它平庸的色彩”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落日的特点是壮丽、惊世骇俗、不平庸;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写火烧云来写落日。
(2)与壮丽的落日交相辉映,深化文章的内涵,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层次的思考。
(3)没有落日的天空是平庸的,作者以平庸的天空来反衬出落日的壮丽、惊世骇俗、不平庸。
三、能力提升
1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家 园 落 日 莫怀戚
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当然也可能是: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分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了爱。
这么说着,我想起已到过许多地方,见过各种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剪纸。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近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云海落日则很飘又很柔曼,宛若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她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也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珠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
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说起它,就想起庄稼和家园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是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
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
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候也摇进去了。
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有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上走进了太阳。马驼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就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着全身。
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这个起伏的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
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这一切的给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园。
关于这个,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只能说:家园就是家园。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1)作者在文中写了多种落日。请用短语(不超过4个字)概括其中两种落日的特点,要求写出落日的名称及其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在描述“家园落日”时,对“落日”本身着笔很少,而更多地描绘了丘陵、树木、农舍、人物等。请结合文意,简要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最后说“家园就是家园”,又说“那才是我的太阳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戈壁落日:神秘莫测(一身鬼气)。云海落日:飘逸柔曼。平原落日:古朴深情。大海落日:不遂意(凄楚)。家园落日:自在旷达(富有爱心)。(写出两种即可)(2)①落日预示着岁月的流逝,引发作者的英雄终将迟暮之感,让作者在想到死的同时想到了爱。②家园落日下,一个迟暮的老农向“我”诠释了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
(3)从全文看,“落日”只是行文的线索,作者爱“家园落日”的根本用意在于爱“家园”,因而把描写重点放在了那些最能体现家园特色的景物上,这些景物更具体地体现了作者爱家园的情怀。
(4)对家园的热爱、依恋是一种与生俱来、生死如
【西地平线上活动单】推荐阅读:
《西地平线上》教案09-05
语文必修ⅰ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西地平线上》同步练习07-25
地平线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06-26
向地平同志在工会换届选举大会上的讲话07-07
关于青春没有地平线作文500字07-01
爱远比地平线远得多作文06-05
尼卡地平06-07
拉西地平10-17
非洛地平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