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班组管理的几点建议

2024-07-15

基层班组管理的几点建议(共9篇)

基层班组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1

基层班组管理的几点建议

林小云

随着3G全业务运营时代的来临,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因而对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组作为企业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工作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状况。

目前在公司的班组管理上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和不足,其主要表现是:一是班组这个管理层级,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缺乏清晰的界定;二是班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尽管公司面临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公司的基础管理工作却相对滞后,致使企业班组管理的基础工作达不到标准,一些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未能在班组落地生根;三是有些班组长的管理素质、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有待改进,还在沿用过去的老模式、老经验,缺乏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四是班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中被动执行多,主动创新少;五是班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有待加强。

目前,公司基层班组员工大多是劳务用工,其中有很多已经成为了班组的生产骨干,甚至当上了班组长。这个群体的员工存在着不断流失的风险。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从企业战略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班组建设,并把它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

(一)要把班组管理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从目前公司的职位体系中看,班组及班组长的定义似乎未能得到清晰的界定。因此,有鉴于班组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作用,首先应把班组建设列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班组

1在企业管理层级中的责权利,使各级班组在企业现行的职位体系中得到清晰的界定;重点是要建立起班组长的任职资格和考评体系,在薪酬待遇上要区别对待班组长和班组成员。

(二)要形成加强班组建设的工作合力

班组建设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系统工程,要求党、政、工、团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班组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标准,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抓好推进落实,形成公司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领导体制,以及职责明确、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要全面推行班组长岗位资格培训和认证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班组长是全班组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和管理者,班组长这个岗位的特殊性在班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组管理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批优秀的班组带头人。为了打造优秀班组长队伍,要在企业内部实行班组长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对班组长进行严格的考核、选拔。

(四)要重视班组内部基础管理技能的培训

班组不仅是企业生产的最基层单位,也是培训工作的最基层单位。以往,培训或岗位练功,往往侧重于个人业务技能的培养,忽视了管理技能、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的培训,造成了班组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薄弱,许多班组长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却缺乏必备的基础管理能力。因此,要从班组具备管理和生产这两个职能的特点出发,在班组内部进行管理技能和业务技能的双重培训,充分发挥好利用班组培养基层管理人才的职能。

(五)要持续开展创建优秀班组的活动

开展以激发班组活力、强化班组管理、夯实企业基础为主要目的的创建先进班组活动,有利于推进企业的各项工作。因此,建议每年定期开展班组竞赛,通过“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机制,评选出公司的年度优秀班组,并对优秀班组和班组长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落后的基层团队和基层团队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和考核,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班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和加强班组管理,既是移动通信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又是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良策。

基层班组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2

近几年,随着部队卫生装备的齐装配套基层部队卫生装备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体卫勤保障能力明显加强。但如何使装备尽快尽好地发挥卫勤保障力,这对卫生装备维修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就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2 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维修人才缺乏,装备维修能力较弱

(1)维修人员没有编制。目前基层卫生机构没有专职维修人员编制,也无检修技术人员,即使卫生装备出现了较简单的故障,也无人能够处理。

(2)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为开展装备的管理维修工作,有些单位只能挑选出稍有水电知识的卫生人员作兼职维修员,做一些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对一些普通的故障也常常束手无策。有些单位挑选出稍有电路基础的卫生员到三级维修站进行培养,但面对现在科技含量较高装备如除颤仪、心肺复苏机、输液泵等进口产品,使用说明书全是英文版,多数维修人员还是难以胜任,维修也简单地停留在依靠个人经验技术和原始测试手段上。因此,总处于被动维修地位[1]。

(3)维修人员流动快。由于编制少,培训过的人员或转业、复员、调离,骨干难以保留,使得常年积累的维修经验随着维修人员的流动而流失,未能得以妥善保留。造成维修经验知识欠缺,无法保持维修工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以至于维修能力和水平没法持续保持[1],装备保障力降低。

(4)装备档案不健全。由于维修人员缺少或者能力素质较弱,装备档案建立不全,厂家信息、使用手册、电路图、一般故障排除方法等资料不齐,人为导致在后期保养维修的困难。

2.2 维修经费较少,装备维护保养困难

(1)小修经费标准较低。随着装备的配备使用,小修费越来越显得不够用,如我部训练和保障任务重,卫生车辆动用频繁,在外时间长。新配发装备,小修费还够得上保养,但随着动用增多,故障明显增多,所需的维修费也不断增加。有些需要中修装备,在无法等到上级的巡修时,由于训练保障任务需要而维修,支出的维修费用,也使小修费捉襟见肘。

(2)等靠现象突出。有些装备发到部队后还需等待上级部门派人安装调试,有些装备的,特别是一些进口装备,基层单位出于卫生装备维修经费紧张,损坏后即使联系到厂家,出于维修费、差旅费、食宿费等原因,一般单位宁愿不用,也不愿维修,等待上级维修站的巡修[2],降低了装备的使用率。

(3)人为故障多,维修费支出增加。由于操作人员未能培训上岗,对装备不熟,常常导致人为故障或损坏,从而增加维修费用的支出。

2.3 装备质量优劣不齐,维修配件通用性差

(1)装备质量低劣。有的装备配发到部队后,就本身存在着质量问题,如北京某厂新型牙科椅因电路板质量差及多处“虚焊”而无法使用[3],美产野战心肺复苏器几乎每一台都存在接头漏气、套管的塑料螺母卡不紧[4]。

(2)装备型号杂乱,维修配件通用性差。师医院现有装备有上百种,部分装备如手术冲洗机、呼吸机等设备的品牌、规格都不同,他们之间的零配件不能通用,必须用指定厂家的产品。有些设备耗材市场上难以买到,上级又不能及时配发,致使装备处于侍修。这不仅给维修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5],也都直接制约了基层卫生机构对装备的训练与使用。

2.4 维修体系缺陷,落实维修制度较难

根据《部队卫生装备管理规定》,我军卫生装备的维修体系为三级制,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维修机构,装备维修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采取方式有送修和下修。大修、中修年度计划由总后卫生部统一安排,军区卫生部组织实施,未列入年度计划的由使用单位直接向所在的区域内的检修机构提出申请。检修机构至少每2 a对保障范围内的部队卫生装备进行一次巡回修理。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维修方式单一落后。我军卫生装备大部分采用事后维修方式,不管是自修、送修、请人修,还是维修小组下去巡修,都是传统、单一的维修方式。

(2)维修申请制度落实不好。有的基层部队对装备维修申请程序不清,不知怎样申请,有的怕麻烦而不愿申请。有的基层部队有提出维修申请,但没有得到上级的维修回复。

(3)巡修制度落实不好。基层部队数量多,驻地分布点广,给上级维修机构的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维修机构有时未能按规定时间下部队巡修,有时下到部队,但检修组的时间紧、任务重,安排时间过短,或者配件短缺,使装备维修质量较低,常不能满足基层的实际需要。

(4)送修周期长。对可以送修的卫生装备送到三级维修机构后,由于三级维修机构多是后方医院的维修所,自身维修任务重,有时无法在第一时间内给予维修,或者是由于缺少配件,需向上级申请,或者由于自身维修技术水平不够,无法维修,需向上级申请技术支援,这些因素都造成装备维修周期过长,影响到卫生装备的保障力。

3 对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维修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增编维修人员,提高装备维修技术水平

(1)增编专业修理技术人员。建议在师医院在原有一名士官器械维修师的基础上,增编一名军官担任专业修理工程人员,团卫生队增编一名中高级士官担任专业修理工程人员,为装备维持提供技术支撑[2]。

(2)加强装备维修人员的培养。医学士官学校增设卫生装备维修专业,针对部队卫生装备的种类及特点,培养出适合基层部队、具有一定维修能力的士官队伍。对于技术能力强的维修人员,在评功评奖、留用、晋级等方面应给予倾斜,以保持维修水平。

(3)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能力。主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送维修人员到上级维修机构进修学习,请区域性器械维修人员指导帮带,或者,新装备配发后,请生产厂家或上级部门派专业人员到部队进行培训,以提高基层装备常见故障的维修处理能力。

(4)建立健全维修档案。对新装备到位后,维修人员要将生产厂家的责任、装备的售后服务、保修时限、范围及联系方式等信息记录下来[2],以便装备的维修和保养。对维修后的装备应详细记录维修过程,利于下次的故障排除及后续维修。同时,建议上级编订有关部队卫生装备的《维修手册》,利于提高维修质量。

3.2 增加经费标准,提高装备维护保养水平

(1)提高小修经费标准。随着物价上涨和装备实际工作状态,建议适当提高维修经费标准,以满足平时装备维护保养的经费需求。同时,基层部队要加强维修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2)基层要主动协调维修。基层部队应加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对无法自修的装备应视情送修或者报修,所需经费可酌情从卫生事业费支出,这有利于提高装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3)增强岗前培训。基层单位领导要重视装备的操作使用培训,这样做对延长卫生装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率,减少维修,节省经费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3 统一装备配发,提高装备可维修性

(1)装备配发要统一。为了使卫生装备的故障能得到迅速排除,建议采购、下发装备时,应统一品牌、型号,并与厂家协调使用通用性配件,对专用耗材及零配件要备足。

(2)提高配发装备的质量。由于部队机动性大,卫勤保障任务重,因此建议配发部队的装备首先要考虑到质量高、体积小、操作简单[5],以及维修可靠性好、零配件标准化与可互换性。

3.4 改善维修渠道,提高装备维修质量水平

(1)拓宽维修渠道。基层部队在采用事后维修时,要加强装备的定时维修和视情维修,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与上级维修机构的专家进行远程的维修会诊,以利于节约维修资源。

(2)加强维修申请。基层部队应当按照《部队卫生装备管理规定》认真填写维修申请报告,维修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应当在3 d内给予答复。

(3)提高巡修的维修质量。建议一级维修机构每2年1次,二级维修机构每年1次,三级维修机构(区域性检修机构)每年2次下部队巡修。在巡修前,要实施先期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卫生装备待修状况进行有重点针对性的现场普查,然后,制订巡修计划,结合普查,落实相关维修零配件的准备,使巡修工作有的放矢,以帮助提高卫生装备的修复率[6]。

(4)加强区域性检修机构建设。针对部队卫生装备的品种,利用技术讲座、进修、短期培训的机会,培养一专多能的工程技术人员。要经常加强与部队的沟通,了解卫生装备的使用状况。由装备出故障时才去维修转变为按计划或不定期下部队维护保养和检修,提高维修保障效率[7]。此外,上级应根据基层装备使用情况每年有计划地下发配件及耗材,特别是市场上难以买到的耗材,应定期下发,区域性检修机构应搞好易损配件的购置储备[2],以减短维修周期。

4 讨论

卫生装备的维修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经验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基层部队卫生领导要重视抓好装备各项制度的落实,抓好新装备的岗前培训,抓好维修人员的选拔培养,加强与上级维修机构的沟通协调,切实提高基层部队卫生装备自我检修保养能力。另外,要考虑适当增加维修人员编制,提高维修经费;在装备的配发上要保证性能先进,质量可靠,操作简单,装备的品种型号相对统一,以利于装备的检修;加强巡修制度的落实及区域性检修机构的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卫生装备的维修质量水平,使装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部队作战、训练和其他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摘要:分析了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维修管理存在维修能力弱、维护保养困难、配件通用性差和维修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人才编配与培养、提高经费标准、统一装备配发和改善维修渠道等建议。

关键词:卫生装备,维修,管理

参考文献

[1]安志萍,赵丽萍,敖琼.军队医疗装备可靠性维修管理模式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5):49-52.

[2]陈良飞,黄成锐,刘学科.陆军师以下部队基本卫生装备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西南军医,2007,9(2):105-106.

[3]陈永平,胡雄.基层部队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医疗卫生装备[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7):46-48.

[4]张祖进,郭召平,李辉,等.部队卫生装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9):85-86.

[5]张祖进,郭召平,李辉,等.再述三级维修站的重要性[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9):57-58.

[6]徐晓宏,李善林,张明海,等.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部队卫生装备维修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2,23(1):39-40.

加强基层班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如何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员工自觉性和工作积极性,挖掘人的创造性,促进基层企业班组文化建设。为此结合身边的一些做法,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

一、加强培训,提升班组管理的基础工作

班组是一个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践者。

(一)从企业的培训计划上重视学习型班组建设工作。丰富拓展学习型班组建设的内涵,创新学习型班组建设的平台。以主题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为载体,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让更多的员工在岗位上得到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岗位技能。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发挥优势,让“岗位争先、班组创优”活动在员工中得到良好的开展。以“争创”活动为载体,推进学习型班组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需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努力营造学习型班组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创新,探索实践,体现学习型班组建设的实效性;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形成学习型班组建设的局域特性;明确职责,加强管理,让学习型班组建设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对班组软硬件环境的接续投入,更新环境,改造设备,规范运作,提高班组人员创精品的基础环境,每季按指标评出的一个精品工程,带动其它班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工会通过组织劳动竞赛,评选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提高班组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

二、灵活多样,全面提高班组人员技能素质

班组素质的高低,体现和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力。

(一)以“快乐学习、快乐工作”为主题,以员工培训为手段。提倡自学和获得社会学历,加速提升干部员工队伍综合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如笔者所在的基层站队,充分利用生产淡季和电网春秋两季检修练兵的大好时机,全方位展开员工培训工作,开办干部培训班,工人岗位知识培训、安全教育、HSE培训、消防知识、《安规》学习、法制教育等。针对本队员工的具体情况和变电站值班员这一工种的特点,每个月上半月1-15日进行技术培训,到现场进行实际演练,包括事故处理,事故预想,事故分析及消防演习等;下半月16-31日进行理论培训,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根据情况的不同,部分员工年龄增大、记忆力减退、实际经验丰富等因素,指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具体分为三个阶段:(1)40岁以上的员工,理论成绩占20%,实际成绩占80%;(2)35至39岁的员工,理论成绩占30%,实际成绩占70%;(3)34岁以下的员工理论成绩和实际成绩各占50%,通过几年的实施,这个制度在实际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育典型、奖励先进,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增强员工责任意识,发挥出技术骨干的模范行为,通过考核实际工作能力,让更多的优秀技工成为班组的带头人。

三、选好班长,发挥兵头将尾的实际作用

班组长是生产第一线工作直接指挥者,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者,也是班组工作的核心和带头人。

(一)要想提高班组管理和班组建设水平,关键是选拔和培养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年纪轻,责任心强,技术熟练,处事公正,敢抓敢管,热情诚恳,能团结人的班组长。一是支持和鼓励班组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协调,指挥力和业务素质;二是建立班组长培训考核制度,并把培训考核同使用结合起来;三是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促使其提高思想觉悟,学习现代化知识和现代管理方法,逐步把班组长培养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班组领导者和管理者,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要求。

(二)配备和使用班组成员,组成一个较高效率且能发挥出最优效能的班组。要根据班组的任务和特点,恰到好处地配备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素质结构相当的人员,并根据生产任务、劳动对象、技术繁简程度,选配适当的人员担任各自的工作,使班组成员各尽其能,互相配合,发挥出各自的最佳效能,增强班组的工作效率,成为具有战斗力的班组。

四、公开透明,发挥工会组织民主监督作用

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使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这些工作更加紧贴需要,激发班组树立学习的目标及提高学习能力。

(一)经营管理上的一些大事、要事、员工易于关注的事情,工会在职代会上都要经过员工或不同范围人员的讨论拿出意见,赋予基层事务公开的知情权。员工每月二次分配、季度、半年效益奖金的兑现等等。各基层队设立队务公开栏,公开奖金分配方案、公开二次分配明细、公开技术考核成绩、公开精品工程变电所评比结果、公开小队干部民主测评结果等,让员工在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里愉快的工作。

(二)企业员工是企业活力之源,工会是员工自愿加入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员工是企业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工会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尊重个人的人格,尊重个人的劳动,尊重个人的一切权益,知情权、参与权、平等竞争权、自主择业权,取酬权、利益共享等。让员工享受到这些权利,更好的行使工会组织职能,让广大员工充分利用参与企业管理的通道,发挥员工对企业发展关注的热情。

五、结束语

因此,加强班组建设对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班组有活力,企业才有活力,班组建设搞好了,企业的基础才能够稳固,员工队伍稳定,才会确保企业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皇甫爱民.如何加强企业班组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12(02).

[2]严长亮.关于石油企业加强基层班组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23).

[3]张振杰.浅谈如何加强班组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5(24).

基层班组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4

设始终放在第一位置,扎实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令,加大全面治理“三违”现象力度,督导“手指口述”操作要领使用率和覆盖率,建立职工岗位行为规范教育“延伸递进”活动长效机制,摒弃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歪风,突出在落实和执行上下功夫,切实把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抓实、抓牢、抓好,确保安全“四级”包保目标实现。针对当前煤炭行业所面临的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及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对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作为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者和安全责任第一人,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定位好班组目标。任何个人、任何集体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如果其个人或者集体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其就不可能促使其远大理想的实现,乃至于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班组既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细微细胞,要想让这个最细微的细胞良性循环,作为安全工作管理者,就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主题,以认真执行《矿山安全法》为准绳,以构建和谐平安矿区为基石,以做到“三不伤害”为己任,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前提,正确引导和协助他们在各个时期环节中,制定好本班组切实可行的目标。也只有目标明确了,他们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去创造更大、更多的经济价值,为企业循环发展做贡献。

第二,抓好班组长配备。班组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班组长工作是否过硬对班组工作影响很大,选好班组长十分重要。对于那些思想工作观念陈旧,安全责任心不强,文化素质偏低,没有创新精神的班组长,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予以调换,永葆“领头雁”队伍俱进。班组长选拔调件:一是思想过硬、作风正派。二是业务熟悉,有管理能力。三是以身作则,关心职工。四是安全意识强,有进取精神。五是敢于超越他人,敢于动真碰硬。六是不断完善自我,服从组织分工。七是开展定期性的正、副职班长互选、互评和互学活动,健全完善班组长任用、考核制度。

第三,做好全员业务培训。尽管基层班组建设工作比较单

一、独立,莫过于搞好安全,抓好生产,提高质量,但是其组员的业务素质、业务水平和业务培训的提高,直接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加强班组全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供他们的整体业务素质是煤矿企业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某矿某区队的人员结构看来讲,劳务派遣工占该区队在册人数的70%以上,其中有50%以上的劳务派遣工都是2005年以后入矿的新工人,再加上新分进的技校生10名,由于他们缺乏煤矿工作经验和现场处理安全隐患的能力,文化水平也偏低,企业有必要进行一次业务技能、安全知识、行文规范分批培训。

第四,从各方面关心培养。要使班组实现安全,我认为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就应该从多方面去关心他们、培养他们,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过去一提“奉献”,大家都认为那是雷锋那样的人才能做到,我们煤矿工人只要知道上班挣钱,养家糊口就行。但是,现在他们明白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为自己干,做好安全是延续自己的生命,是家庭美满幸福的基石,所谓的“奉献”是为自己和家人团圆做的奉献。

改进基层执法督察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5

作为公安机关内部最重要的监督模式,警务督察以其特有的方式和优势,在确保政令、警令畅通,促进严格公正执法,维护公安权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公安工作形势的不断变化,对警务督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执法督察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消除这些问题,才能使警务督察制度在公安执法规范化进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笔者认为当前基层执法督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督职能分散,未能形成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合力。二是执法督察活动表面化、形式化,查程序而不查效率,难以深入到执法办案活动的核心。

三是执法督察强调事后的查处,而缺少事前的预防,督察活动相对滞后。

四是责任倒查不严,督察处理民警执法违纪问题随意性大,常常受到各种行政干预。

五是警务督察权威性不够,监管乏力、无效的问题。六是内部监督透明度、公开度不够,导致群众对警务督察信任不足。

七是督察的问题查处职能强调的多,维护民警权益职能强调的少。

八是督察手段相对单一,严重制约了督察作用的有效发挥。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构想:

一、整合内部监督机构,形成“大督察”内部执法监督格局

目前,我公安机关内部法制、政工、纪检、督察、信访等部门都承担着执法监督的职责,但当前这种监督体制有明显的弊端:一方面这些部门之间的监督分工存在着一定的重叠和交叉,各个监督部门的分工权限并不明确,导致重复工作和相互推诿,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和矛盾;另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内部监管机构都没有涉及的“真空地带”,导致监督缺失。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执法监督体系,发生问题后出现了管辖模糊,往往是由领导临时决定,随意性很大,影响了执法监督的效率。

因此,建议进一步整合公安机关内部监督部门,将执法监督与其他业务工作剥离,由警务督察承担起将各个子系统有机协调的整合功能,形成专门统一的“大督察”内部执法监督机构。比如,建立以督察部门为主体,以查处违法违纪和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为中心的监督机制。重点将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各类案件、被上级机关和本级机关撤销的行政案件、被人民法院判决败诉的各类案件纳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范围,按照执法责任制的要求,切实把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同时,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优化政工、纪检、督察、法制、审计、信访等部门人员,建立一个综合

性的“大督察”执法监督机构,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和磨擦,形成内部执法监督的合力。

同时由于精简了机构,有利于实现警力下沉,提高基层民警比重,形成“金字塔”型警力配备格局。

二、建立主动预防型警务督察体制

警务督察工作的目标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警察在执法活动的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率,而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督察活动往往是出现违法违纪问题后的查处,而缺少事前的预防,督察人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已发生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预防性的监督工作,致使监督工作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只有当问题已经发现时,督察人员才对公安人员的失职给予查处,而错过了改正问题的最佳时机。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安行政管理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保障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依法高效履行职责,需要建立起主动预防型的警务督察体制。

主动预防型警务督察在体制建设上,一方面应该强调确立主动预防的原则,将监督工作的“关口”前移,从警务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介入,并充分发挥警务督察“随警督察”的优势,对警务活动的全部过程进行事中跟踪监督;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的预防机制,即在发现问题后,进行类型化处理,进行问题整合、对策整合,从中找出规律与症结,结合实际探索预防措施和治理途径,积极为公安机关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意见;三是强调警务督察工作的前瞻性。要求督察部

门要不断研究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各种问题预估在先,未雨绸缪,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建立主动预防型警务督察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强化对民警的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观念。当前我们民警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警察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不强,因此我们应重视对警察的民主法制教育,提高民警自觉接受监督、依法充分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意识。

四、完善执法监督制度,强化责任倒查,使执法监督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和执法制度范畴内进行,因此,内部监督也只能在严密有序的执法制度框架下实施。目前有关公安监督管理的法律是以《人民警察法》为主体,同时配有《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但这些规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不够完善,很多制度只笼统规定了有权对警察权进行监督的部门和监督范围,但对监督的途径、方式、达到的目的、监督不力的责任等问题规定得较少或过于简单,导致督察工作中缺少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依据。加之当前我们的公安管理体制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种“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下,公安机关人事、财政管理权主要归同级人民政府管辖,导致公安机关行使职权的活动包括警务督察活动常常受到各种行政干预。发生了问题后,在缺乏明确的处理依据的情况下常常导致责任追究时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民警对违法违纪问题的重视不足,严重影响公安队伍纪律作风。

因此必须抓紧建立健全有关监督制度,完善监督程序,以保障高效、严格、公正执法,促进整体执法水平的提高。同时进一步完善健全以执法责任制,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和执法办案违法责任追究制、主办民警责任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执法办案制度。同时充分发挥考评机制的奖惩激励作用,培养民警良好的执法习惯,使执法监督真正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

五、提升警务督察权威性

实现权力监督的关键,不在于监督机构是否庞大,而在于监督主体的权力如何。没有权威的监督,往往形成无效的监督。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大刀阔斧地改革现行监督机制,科学分工,明确监督职责,加强联席制度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有权威的督察机制,同时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保障监督机制运行通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效能。如群众投诉,存在多头受理,没有有效的查处手段的问题;又如民警维权,存在多部门参与,只有督察部门处理,缺乏配套措施的问题。这些情况得不到有效解决,既有损监督权威,又削弱了监督者的能动性。

现行公安体制决定了基层公安机关在管理上以地方为主,上级公安机关只能是业务指导,不能实现真接的管理领导。这种条块分割、管事与管人分开的体制增加内耗,降低工作效率,造成了上下政令不能畅通。这种管事与管人分开 的体制使上下难以协调,大大减弱了内部执法、执纪部门的控制功能。特别是在廉政建设中对一些严重违法乱纪的人和事无能为力,不能直接处臵,或者感到棘手,而互相推卸,敷衍塞责。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内部法律监督失控。

我国警务督察人员本来严重不足,这就更需要高效的工作机制来保障督察任务的完成。但因为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得不健全,造成对监管人员无实质性地指导法规可循,同时因为监管工作的配套制度也没有完全建立,督察人员的权威性和必要性还没有确立,更造成了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六、提升督察工作公开性

当前公安机关各领域普遍强调警务公开,而对执法监督公开却相对滞后,可以说,现行的内部监督体制总体上是有效的,然而出于维护执法机关权威的角度,大多数监督处理结果是不公开的,而在群众看来就认为是官官相护了。就是说由于缺乏必要的公开与透明,使得社会对公安内部监督效力的认同度不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警务公开制度。凡是群众关心的队伍热点问题,凡是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公众现象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和办案需要,都要最大限度地向民警和群众公开,切实增强警务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推进“阳光执法”。加强执法监察和警务督察,对执法活动的每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和动态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活动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通过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

个人,提高民警严格执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巩固完善科学的预防机制。

七、维护民警的执法权益应当是内部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警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警察执法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曲解、误解乃至怨恨,进而引发许多诬告、诽谤或不实报道。而在群体性事件的处臵过程中,警察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因暴力抗法而经常受到威胁。能否有效查处举报中的不实之词,澄清事实,及时恢复警察的社会声誉,能否有效保护警察的切身利益,将直接影响到警察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主动性。

因此,警务督察应当积极发挥随警督察、现场督察的优势,准确把握真实情况,及时纠正、澄清各种有损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社会形象的失实举报,依法追究暴力抗法、危害警察人身安全、损害警察社会声誉的人员的法律责任,依法维护警察的执法安全和执法形象,保障警察的执法效率,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为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

公安机关及其民警的执法权威受到损害,必将导致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对于诬告、陷害民警,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的,督察要为民警撑腰,要督促职能部门严厉打击侵害民警正当权益的违法人员。针对当前公安基层警力不足、民警长期高负荷运转、执法环境恶劣以及公安工作固有的高危险、高强度性质以及民

警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大的现状,督察部门要切身体会基层一线民警的感受和需要,从爱护民警、保护民警工作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在日常督察工作中,做到对上及时反馈、请示,对下多尊重、爱护,不以管人者自居,支持民警严格执法,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

内部监督工作既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争取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信任和肯定,又要保障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以得到民警对督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屡屡遭到挑战,警察的执法环境不理想,对抗执法、暴力抗法、恶意投诉等事件已经变得较为普遍,民警在执法中无辜遭受漫骂侮辱、人身伤害甚至是打击报复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如我局今年来已发生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6起,共有13名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被殴打致伤。所以,警务督察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承担的查处民警违法违纪问题和维护民警合法权益的双重职能,努力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然而在我局工作实践中,监督工作与维权工作并未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监督工作能落实到对违纪违法民警的处理,而维权工作常常仅仅是为被侵权民警澄清事实恢复名誉就不了了之了,并没有将维权工作落实到对诬告陷害、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的群众的打击处理上,同时在对诬告陷害、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等行为的打击处理上也存在着法律上的缺失,只有笼统的要求并没有具有具体的法律规范告诉督察民警对某一种具体侵权行为该怎样打击处理。

七、加大警务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实行信息化管理。

督察工作必须依托现代科技成果,以最小的投入 实现最大的效果。在公安执法督察过程中,既需要采 用现场督察方式的动态督察,又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 进行静态督察,做到动静结合,使公安执法行为在计算 机平台上更加公开、透明,为督察部门开展执法督察,全面了解公安执法情况,及时发现、纠正公安执法中的 问题提供依据。

警察工作本身就是高科技、高信息的复杂工作,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科技手段进行监督和管理,就不能达到监督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受警力不足、执法办案单位不愿接受督察等客观原因限制,基层公安机关中对行政、刑事案件的督察大都停留在群众投诉才督察的被动状态。而现在行政、刑事案件办理均实现网上流转,督察部门对执法办案如能介入案件办理过程中,在网上对处罚的要件构成、涉案财物的管理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审查监督将大大提高督察效率。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警务督察信息网络,将执法办案督察与网上督察视频系统、语音督察系统等整合,以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真正发挥出监督机制的应有作用。

由于法律赋予了督察非常大的法定职权,如现场处臵权,责令执行权,对违法违纪民警带离现场权等,因此,督察有许多职能工作优势,大胆探索运用科技手段强化督察工作上下功夫。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公安机关坚持科技强警,大力推进警务信息化、现

代化,这对传统的督察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又为运用科技手段强化督察工作提供了机遇。督察部门要不断增强科技强督意识,积极探索,大胆革新,把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督察工作,提高督察工作信息化水平,努力适应警务信息化对督察工作提出的新需求。要逐步开展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推行。如依托动态网络监控系统,对接待、值班、审讯、候问场所等执法执勤部位和窗口进行同步音像监控,依托警务综合信息系统、派出所工作应用平台、网上执法平台等信息资源,及时分析研判警务工作、执法工作的落实情况。这样既可以提高监督效能,又能有效防范和制约可能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公安部门都非常重视警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对警务信息技术在通讯指挥方面和刑事司法工作中的应用比较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队伍管理方面,特别是在警务督察的信息化建设方面重视不够。

总之,要不断创新监管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管形式,最终形成科学完整的监管体系。警务督察人员要深入公安工作第一线,通过采取明察和暗访督察相结合、全面督察与抽样督察相结合,集中督察与单位自查相结合及接受群众举报等方式,把监督的触角延伸拓展到公安机关各个警种、各个层次以及执法活动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之上,做到以变应变,以动制动,随时随地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遵

纪情况进行全天候、全过程的督察。

基层班组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6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靠广大农民群众来完成,但能否顺利成功完成关键还是要靠基层干部的带领!但是现在农村中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关键字: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群众

现在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地方的实际成果并不大,为了调查其原因,我们八位同学在代老师和杨老师的带领下,在2010年7月12日至7月18日到盐边县新县城、金河乡、国胜乡、渔门镇、桐子林镇、以及格萨拉乡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农村中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情况成为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瓶颈。那么为什么我们把它作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呢?首先,农村基层干部处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最前线,对农民、农村最了解。其次,农村基层干部人数多、分布广,是贯彻执行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再次,农村基层干部是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最后,农村基层干部即是新农村建设的指挥者更是实践者!

二、存在的具体问题

1、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实践能力。造成这个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的多为中老年人、妇女、留守儿童,所以只能采

取一种“抓个骡子当马骑”的方式硬行选出干部,把一些不具备领导素质的村民推到干部队伍中来,这样的干部难以带领农民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沿。

2、大部分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滞后,跟不上新形势。现在大多数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没有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全部遵循本本教条,不能推陈出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很多农村基层干部现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递式、命令式、经验式”的老办法,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

3、政策执行能力偏低,法制意识淡薄,很多突出的矛盾都不能较好地解决。一些干部学习实践能力较弱,不能深入透彻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力度不够或只顾及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现象。因此出现了农村中一种普遍观点:中央政策好,但被地方的和尚念歪了!

4、工作作风不好,方法单一。现在有的地方干部为了应付上级,大作表面文章,乱搞形式主义;有的地方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全是采取命令式的工作态度,造成群众严重的抵触情绪。

5、个别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利用手中的权力作为捞取利益的资本,一些干部不顾当地实情,超规格配备办公硬件!

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管理水平、工作作风和一些言行举止都直接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要建设新农村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所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刻不容缓!

三、解决方案

1、选好基层干部人才

基层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火种”,是带领老百姓致富发展的源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种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是选择干部的最基本条件。新形势下在选拔录用干部时,应该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为政清廉、群众拥护的干部提上来;把那些政治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为政不廉、群众不拥护的干部坚决清理出去。俗话说,“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狮群”,这说明了领导干部的重要性。从华西村等一批先富起来的村庄看,一个好的农村带头人能对当地各项事业发展起到相当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把热情高、能力强、见识广、有市场经济头脑、工作作风好,勇于开拓进取的年轻干部选拔到乡村主要领导岗位上。拓宽干部选拔渠道,可以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等形式发现人才,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去,真正做到一村一个大学生,使这些年青的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够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和先进理念结合到本地的实际工作中去,造福家乡,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育

选好干部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尤为重要。首先要让他们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基层干部队伍。俗话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所以基层干部要懂得引导,能身先士卒。还要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技能。作为基层干部必

须在某一领域高于他领导的群众,这样才能使群众信服,有号召力,真正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在现在的新形势下,基层干部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培训内容,不断充实自己,主要是着重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致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不拘一格,使干部更容易接受。培训不仅以讲座的方式进行,这样会十分枯燥,让培训效果大打折扣。除了讲座的形式,我们还可以采取教育片、外出实地参观等方式。为了极大丰富基层干部的素质,要定期举行多形式的培训活动,让各个基层干部交流信息,互相探讨农村中各方面工会做的新思路,新方法。

3、完善基层干部的监督机制

加强基层干部的述评制度,村干部要向上级领导述职也要向群众述职,既接受上级组织的评价,也接受人民群众。“述评”可以半年搞一次,评出优秀和不称职的干部,奖惩结合,优秀的进行褒奖,不称职的批评或撤销。除此之外,还要对即将离任的干部进行审计,防止干部出现贪污腐败,全面做好基层干部的监督机制。

4、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压力大,微薄的收入难以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大多数青年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在家乡当村干部,所以必须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待遇,留住人才,对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干部予以重奖,并据实际情况做好干部的社会

养老保障,让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5、健全基层干部提拔机制

现在很多地方忽视村干部的提拔,一些干部干了几年、十几年任然是基层干部,这样极大的打击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必须把成绩突出,贡献大,能力强的干部提拔上去,让村基层干部看到做这份工作的前景,提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7

关键词:基层工会工作,建议

基层工会组织是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 开展多项工作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工会的各项工作任务要通过基层来落实, 工会的作用最终通过基层来体现。因此, 基层工会工作成效如何, 直接影响着工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如何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是直接关系到党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关系到工会工作的成败。

一、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队伍素质

基层工会干部要想适应新形势, 迎接新挑战, 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要改变过去形成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 培养开放、创新、务实的思维方式, 用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取代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目前工会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仅凭过去的老经验是难以应付的, 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创新, 敢于向陈规陋习、传统观念挑战, 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 用创新的思维、务实的工作去解决问题。

二是认真调查研究, 熟悉和运用法律武器。调查研究是工会工作的重要方法和优良传统, 作为基层工会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准确把握形势的能力, 只有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才能吃透情况, 研究对策, 推动工会工作的有效开展。基层工会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 善于运用法律观点分析认识问题, 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在参与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时, 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合理地提出法律依据。

三是要强化三个意识, 增强五种能力。强化三个意识是:强化政治意识, 坚持理想信念, 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淡泊名利, 乐于奉献;强化群众意识, 牢记“两个务必”, 发扬优良传统, 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了解他们的安危和冷暖, 敢于为职工群众说实话、办实事, 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增强五种能力, 即增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改进工作方法的能力、增强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增强协调沟通的能力和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

一是要完善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领导体制。要按照《工会法》的规定, 在企业形成自下而上多级别、多层次的企业工会组织。建立健全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基层工会要创新工会的组建形式, 大力发展农电工、合同工入会。

二是要选好配强基层工会领导班子, 把有事业心、责任感、办事公道、热爱工会工作、对职工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选配到工会领导班子中来, 并加强基层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努力培养一支“专、兼、群”相结合的工会工作者队伍。

三是要加强和规范基层工会民主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 不断推进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要努力建立、健全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的制度, 完善基层工会工作和维权制度, 如工会会员 (代表) 大会制度、民主选举工会领导人制度、民主评议工会领导班子制度、女职工工作制度等;要健全基层工会工作制度, 如各项管理责任制度、监督考核制度等等;要强化和规范基层工会维权机制, 认真推行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参与制度, 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等等, 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卓有成效的规范化建设, 使工会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喜爱和拥护的“职工之家”。

三、要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

一是要通过“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把基层工会建设成温暖的职工之家。开展以“建家兴企、建家育人、建家强会”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 激励职工爱岗敬业,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巩固和发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是要通过送温暖和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活动, 大力推进“民心工程”。基层工会通过送温暖和帮扶活动, 加强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 把党的温暖和关怀及时送到困难职工当中, 真正发挥党和群众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是要积极开展各种评优推先活动, 不断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基层工会应坚持以人为本, 围绕中心工作, 搞好劳模的评选和推荐活动。围绕经济建设的大局,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基层工会应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激励职工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和爱岗敬业的热情, 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基层班组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8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求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我们需要从思想和制度两方面同时着手。

制度建设是基础,廉政建设是保障

制度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得基础。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基层党组织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号召,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人员激励和保障制度,加强管理,营造亲民爱民、求真务实、团结一体、不断学习的基层党组织氛围。

同时,随着一些高官因腐败问题的落马,反腐倡廉又被推向了风口浪尖。这让人不禁想起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西蜀丞相诸葛亮对马谡十分赏识和器重,但因为马谡在镇守街亭时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致使街亭失守,使西蜀军队陷入极大的危险之中,诸葛亮为了严明军纪,挥泪斩了马谡。这“挥泪”里,有军法的严明,有对马谡的痛惜和不舍。虽事出之因不同,但面对因腐败落马的官员,我们也有着十分复杂的心情。毛主席在建国以后,面对居功自傲的贪污腐化官员就曾有过“挥泪斩马谡”的作为。这些落马官员也许曾经对祖国的建设作出过很多贡献。但任何时代,倚功造过都是不能被容忍的。这些活生生的事例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廉政建设的警钟。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反腐倡廉,加强党纪教育,提高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党风廉政建设,我们要始终做到预防为主。亡羊补牢在党组织建设中是件令人痛惜的事,我们要注重防范,加强廉政教育,争取做到无牢可补,无羊可丢。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日常的廉政教育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身作者,严格要求自己,为基层人员提供榜样的力量。在党风廉政教育中,通过网络、广播、报纸、杂志等途径让大家学习典型的廉政人物和事例,以激励大家的斗志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反面人物和事例为警钟,提醒大家富贵不忘本,不要成为金钱和权利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要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体制,加强监管和保障。一方面保证基层服务人员的生活需求,使其有盼头、有劲头、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来。一方面对于有腐败问题的成员也绝不姑息,严厉惩处。使基层党组织做到取信于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文化积淀是辅助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就像空气、土地、河流一样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息繁衍。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区域常常在基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相对来说受教育水平要比城镇偏低,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松懈了对于自身文化营养的补充。

文化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千万不要以为它只藏在书中,那对文化的感知就太片面了。生活是更广阔的舞台,社会是无限的天地,文化的传承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如那些读书不多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他们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早已受到了自然和文化的无私馈赠,从而有了自己对土地的理解和累积的智慧,他们把土地赋予的朴实、忠厚的智慧继承到了自己的生活里,并影响着后世子孙,这同样是一种文化的形态。

所以,基层党组织人员在工作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文化充电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的,它对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工作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它能够教会我们对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保持尊重和崇敬,比如那些识字不多却被土地赋予了生存智慧的农民。当我们在文化的熏陶下,怀着一种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来开展工作时,往往更容易冷静、有礼有节、宽容平和,往往更能学会付出和悲悯。这和党所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文化的效用几乎遍布了生产、生活、政治的各个角落。加强自身的文化积淀不仅能增添自己的个人魅力,也会因知识的丰富提升我们对工作的认识高度,更符合党提出的加强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

意识建设是手段

2015年1月10的新闻联播中播放了浙江金华义乌市的青岩刘村村民们,凭借着“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货源优势,把青岩刘村打造成“义乌淘宝城”的相关新闻,他们准确地把握住了网购浪潮的兴盛脉搏,很多青年人在一夜暴富的同时,开始在狭小的空间里经历年少轻狂到懂得承担责任和压力的巨大转变。新闻联播主持人动情地评论说:青年人这种甩开膀子过日子的干劲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十分难得,也最为需要的品质。

他们这种干劲儿之所以珍贵,是因为这中间充满着一种叫做“希望”的意识形态。试问还有什么比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更有意义呢?我们常常在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强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而言,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种意识包括服务人民的意识、创新理念的意识、工作思路与时俱进的意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意识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可能无法在一时三刻就表现出效用,无法对我们的工作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意识结构一旦形成,将会对今后的党组织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就像那些义乌青年一样,一旦崛起,会让我党拥有一个充满着希望和活力的未来。所以,意识的培养是一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决定着我们的党将拥有着怎样的基层接班人和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是否也能跟上党的步调,永葆先进性的问题,所以,意识建设必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细水长流地渗透到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来。

推进企业班组管理升级的几点思考 篇9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笔者结合自己所在企业的班组管理实际,就推进班组管理升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选好班组长,是实现班组管理升级的前提。

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到班组任务的完成和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说选好班组长是开展管理的前提和重点。一个好班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1、注重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班组长一般都是由车间或班组上一级领导部门直接任命,通过竞聘上岗的很少。而考虑班组长人选时,大多注重业务技能,这样班组长的管理能力就存在先天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和自我提高。首先企业要定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班组长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管理知识;再次要引导和鼓励班组长积极进行自学,通过自学,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观、价值观、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使班组长成为既懂业务又管理的企业人才。

2、注重道德修养,团结班组员工。班组长的个人能力越强,越容易勿视团结员工的作用,作为班组带头人,不仅要在工作中带好头,而应在个人思想道德、日常行为规范上带好头。一个班组多则几十人、少则三、五人,员工思想素质参差不齐,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的言行,无形中会对员工的思想和行动起到示范作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人们思想异常活跃,班组长要带头抵制一些社会不良行为,不应在班组中拉帮结派。而应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多与组员交心,在工作、生活中主动帮助有需要的员工,与组员交朋友。在班组中当好表率,发挥标杆作用。

3、立足岗位创新,争创一流业绩。企业不管在技术创新还是在管理创新方面,不能贪大求全,应有“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细心和耐心。要明白“不择小流方以成大海,不拒杯土方以成高山”的道理。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创新时,说:“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近几年来,杭钢表彰一批以员工姓名命名的先进操作法,这些创新大多来自班组。为此,班组创新必须立足岗位,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班组长要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发挥组员的才智,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总结先进操作法、组织班组QC小组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立足本职岗位、注重细节创新,用精巧的“小手笔”,做出秀丽的“大文章”,为企业生存发展建功立业。

二、健全班组制度,提高班组执行力,是实现班组管理升级的保证。

制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之一,班组应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经营方针,联系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以此规范班组员工的思想和行动。

1、不断完善班组制度,做到制度公开、公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发现有些班组除公司和上一级的制度外,却没有本班组的制度和管理措施;有些班组有制度和管理措施,则是不成文的口头潜规则。这样的班组管理,大多是班组长说了算,不是用制度在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不符。班组制度的制订是整个班组的大事,事关全体组员。班组制度制订必须以厂制厂规为依据,实施前必须由全体组员通过,并形成书面制度,在班组中公开,这样才能做到制度的公开、公正性。同时班组制度制定后不能一劳永逸,而应根据厂情的变化,及时修改。只有适合实际的制度,才能有助班组的管理,实现事半功倍。

2、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制度执行公平。有了班组制度,就要使其为班组管理服务,不能制度归制度、行动归行动,各不搭界;更不能因人而宜,朝令夕改;也不要不好意思处理犯错的员工,甚至千方百计“抹稀泥”,要赏罚分明。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从事故的根源上找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在安全、质量、消耗、成本、任务等方面,老是出问题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不仅能教育本人,还可警戒员工,促使其加强责任心,增强责任感,把各项工作搞好,提高班组执行力。

三、提高班组员工责任心、忠诚度,是实现班组管理升级的关键。

员工的责任心、忠诚度,决定企业的执行力,如何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忠诚度是当前企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业所发的薪金,已不是部分员工唯一收入来源,所以

说要搞好班组管理,必须提高员工责任心和忠诚度。

1、宣扬“主人”意识,提高企业凝聚力。主人翁精神无论在国企、外企、私营企业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中都不会落伍,更不会过期。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员工虽然不全是企业的主人,但工作中员工的“主人”意识不能丢,以“主人”心态认真工作的员工,必会受到企业的赏识,受到同事的的尊重,在工作

中创造不凡的业绩。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在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企业的高度忠诚上。为此,企业各级部门要针对提高员工责任心、忠诚度开展工作:一要开展好劳动模范、工人先锋号、先进个人、岗位立功等形式多样先进的评比,同时加强先进事迹的宣传,以先进事迹鼓舞人、激励人;二要及时做好厂情厂务、市场环境等情况通报,使员工了解企业生产、安全、质量等企业经营情况和面对的内、外环境,让员工从思想、行动上关心企业的生存发展。三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看见在企业工作的前途和希望。

2、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员工所长。提高员工工作责任心、忠诚度首先要利用表扬、激励的方法,使员工有成就感、自豪感。其次要通过制度约束,根据员工业绩,利用经济杠杆奖勤罚懒,奖励先进、惩罚落后,激发员工积极性。主要的是企业和班组要熟悉、了解员工的长短,做到知人善用,当好伯乐,给员工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企业只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人得其位、位得其人”“树移死、人挪活”,通过岗位调动由落后变先进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也可以在相同工种的班组中,进行班组长与组员双向选择,即:班组长公开选择组员,组员公开选择班组和岗位,实现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

三、构建和谐班组,实现推进班组管理升级的目标。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谚语告诉我们团结的力量。无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还是班组、家庭都要团结一心,团结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此要搞好班组管理,就必须创建一个团结、和谐的班组团队。

1、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技能是员工赖以生存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名优秀的员工除了高度的责任心,还需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所以企业要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组织技能比武、进行技能鉴定和开展劳动竞赛等形式多样活动,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操作技能,通过培训学习掌握现代化生产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员工的执行力相对就强。笔者所在的杭钢小轧公司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目前公司员工持证率达到98.7%,其中技师9人、高级工58人、中级工132人、初级工176人。为公司的生产发展和和谐团队创建发挥了积极作用。

2、组织开展好“创争”活动,营造团结、向上的班组文化,提高班组凝聚力。“创建学习班组、争做知识员工”活动开展后,企业要有目的地鼓励班组开展一些生产、质量、安全、设备等方面的“小竞赛”、“小核算”、“小座谈”、“小点子”。这样,不但能使技术好的员工由于强烈的认知感而主动帮助后进,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差些的员工努力向前看齐,形成互帮互助、人人争先的好局面,带动了班组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为企业班组员工学文化、学技能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自我提高平台,使员工通过活动增进了信任和友谊、加强了合作和团结,既提高了班组凝聚力,又促进了班组团结和谐。

上一篇:王鹏飞-违反劳动纪律事件的再学习下一篇:春阳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