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试题

2024-07-02

古代汉语考试题(通用8篇)

古代汉语考试题 篇1

练习一

一 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 之 亚 常 卍(wàn),佛教名词,象征吉祥福瑞,武则天定为汉语读“万”。受 严 邻

巡 希 幽 胡 怡 攻 书 民 煎 者 茁 贰 郊 望平术

二 “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

三 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⒋ 或圆如箪,或方似笥。﹙《水经注·巫山、巫峡》﹚ ⒌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⒍ 广袤丰杀,一称心力。﹙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四 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五 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什么意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六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类?根据字型判断它们在句中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⒈ 北山愚公长息曰。﹙《列子·汤问》﹚

⒉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⒊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⒋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范仲淹《岳阳楼记》﹚ ⒌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⒍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水经注·巫山、巫峡》﹚ ⒎ 而河间王琛最为豪首。﹙《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⒏ 盖本不足以记斯楼。﹙江琬《传是楼记》﹚

七 解释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哪个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A﹚组:

⒈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史记·陈涉起义》﹚ ⒊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⒋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⒌ 间命工斲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汪琬 《传是楼记》﹚ ⒍ 对曰:“愿少间。”﹙《史记·淮阴侯列传》﹚

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⒏ 却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⒐ 韩信使人间视。﹙《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⒑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B﹚组:

⒈ 发使使燕。﹙《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⒉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⒊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

⒋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战国策·齐策四》﹚ ⒌ 夫鹓鶵发于南海。﹙《庄子·秋水》﹚

⒍ 春心莫共花争发。﹙李商隐《无题》﹚ ⒎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

⒏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⒐ 文物以记之,声明以发之。﹙《左传·桓公二年》﹚

⒑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老子·第三十九章》﹚ 八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或词组,并说明它们古今意义的变化,指出其中哪些是词义的扩大、缩小,哪些是词义感情色彩和轻重的变化: ⒈ 饮于河渭。﹙《山海经·夸父追日》﹚

⒉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论语·子路从而后》﹚ ⒊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巫山、巫峡》﹚

⒋ 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⒌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⒍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⒎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岳阳楼记》﹚ ⒏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范仲淹《岳阳楼记》﹚

⒐ 由汉室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汪琬 《传是楼记》﹚ ⒑ 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汪琬《传是楼记》﹚ 九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但已问驿吏吏绐言须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为应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閧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计此关乃赵点检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练习二

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⒈ 肉事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⒉ 而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 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⒊ 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安之战》﹚ ⒋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记·孙膑》﹚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华佗传》﹚

⒌ 其乡人曰:“肉事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汉书·张骞传》﹚

二 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三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句式。

四 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乃”、“即”、“维”、“惟”、“非”是不是判断词,为什么?

五 指出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被动句,被动句有什么不同形式: ⒈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呼?﹙《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⒉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⒊ 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汉书·张骞传》﹚

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⒌ 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⒍ 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汉书·张骞传》﹚ ⒎ 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 ⒏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

六 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⒈ 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⒉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⒊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⒋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 ⒌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 ⒍ 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汪琬《传是楼记》﹚ ⒎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七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⒈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⒉ 子思曰:“如伋﹙子思的名﹚去,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⒊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⒋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⒌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⒍ 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上》﹚

⒎ 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 ⒏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⒐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⒑ 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八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做状语)?

⒈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⒉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两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⒊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⒋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⒌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⒍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⒎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⒏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

⒐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⒑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九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

⒈ 儿能骑羊引弓射乌鼠,少长则射狐兔。﹙《汉书·匈奴传》﹚ ⒉ 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 ⒊ 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记·淮南王传》﹚ ⒋ 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⒌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史记·孙膑》﹚

⒍ 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汉书·张骞传》﹚ ⒎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传》﹚

⒏ 献公说,曰:“壁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易长矣。”《韩非子·十过》﹚

十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说明文中“以”字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之言告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十一 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代词的用法:

⒈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⒉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孟子·许行》﹚ ⒊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⒌“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韩愈《原道》﹚ ⒍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十二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於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而已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於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国语·晋语八》)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於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后汉书·酷吏传》)练习三

一 古代的“姓”和“氏”、“名”和“字”,是什么关系? 二 简述历代中枢机构的变化。

三 “州”这一级行政单位历代有什么变化? 四 古代有几种主要的纪年法? 五 解释下列名词:

夏历 行中书省 二千石 谥号 闰月 知府

六 利用工具书查出柳宗元的字、籍贯、生卒年、曾任的官职以及他的文集的名称和他的传记资料。

七 利用工具书查出“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这两句诗的作者,并说明“金陵”和“白下”是今天什么地方,解释“祖”的意义。

八 《史记·汲黯传》:“上以为淮阴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阴太守。”请根据《说文解字》说明“郊”的本义,根据《经籍籑诂》说明“郊”的句中意义。九 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哪个是本义哪个是引申义:(A)组

1.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司马迁《报任安书》)2.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史记·孙膑》)3.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许行》)(B)组

1.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2.澭水暴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吕氏春秋·察今》)3.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苏轼《教战手册》)(C)组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2.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3.俄而谢玄淮上信至。(《世说新语·雅量》)

十 阅读《史记·万石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说出万石君的姓名,给文中加点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作注,并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於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奋,奋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十一 把下面一篇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它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栗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惟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於人甚哀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惟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练习四

一 解释下列名词:

疏 读为 读若 衍文 句读 正义 十三经注疏 古文辞类纂 二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点词或词组。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侍坐》)

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3.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4.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伦》)

5.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韩非子·五毒》)6.子夏之晋,过魏,有读史记者:“晋师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

三 下列的文章在《古文辞类纂》中归入哪一类?按我们的分类,应当属于哪一类?

贾谊《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 晁错《论贵粟疏》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欧阳修《泷冈阡表》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曾鞏《墨池记》

四 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兴也北风寒冷之风雱盛貌笺云寒冷之风病害万物兴者喻君政教酷暴使民散乱○凉音良雨于付反又如字下同雱普康反酷苦毒反)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惠爱行道也笺云性仁爱而又好我者与我相携持同道而去疾时政也○好呼报反下及注同行音衡)其虚其邪既亟(虚虚也亟急也笺云邪读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以此也)[疏]北风至只且○正义曰言天既为北风其寒凉矣又加之雨雪其雱然而盛由凉风盛雪病害万物以兴君政酷暴病害百姓也百姓既见病害莫不散乱故皆云彼有性仁爱而又好我者我与此人携手同道而去欲以共归有德我所以去之者非直为君之酷虐而在位之臣虽先日其宽虚其舒徐威仪谦退者今莫不尽为急刻之行故己所以去之既尽也只且语助也 1.“雱”的读音和意义是什么? 2.“惠”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注?

3.“好”是形容词还是动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4.郑玄对“邪”是怎么解释的? 5.“只且”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解释?

五 《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阮元《十三经注疏》云:“唐石经轻字旁注案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车马衣裘见管子小匡及外传齐语是子路本用成语后人因雍也篇衣轻裘误加轻字甚误钱大昕金石文跋尾云石经轻字宋人误加考北齐书唐邕传显祖尝解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敝盖用子路故事是古本无轻字一证也释文于赤之适齐节音衣为于既反而此衣字无音是陆本无轻字二证也邢疏云愿以己之车马衣裘与共乘服是邢本亦无轻字三证也皇疏云车马衣裘共乘服而无所憾恨也是皇本亦无轻字四证也今注疏与皇本正文有轻字则后人依通行本增入非其旧矣。”按照阮元的意见,句中哪一个字是衍文?阮元有什么根据?如果衍文去掉,句子的标点有什么改变?这个句子有几种不同的标点法,意义有什么不同?你赞成哪一种标点法? 六 将下面的短文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侍前左右执子刀而进晏子止之而问於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惧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使自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公怨积於百姓兵弱於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於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於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淮南子·人间》)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上》)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即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於法枉於法则免於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於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练习五

一 解释下列词语: 四六 工对 律赋 互文

二 简述赋体的演变和各种赋体的特点。

三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辨析带·的同义词:

1.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萧统《文选序》)2.余监抚余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5.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屈原《离骚》)

6.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枚乘《七发》)

四 分析下面两组句子的对仗: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2.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江淹《别赋》)五 利用工具书查处下面典故的出处: 1.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六 指出下面各句的修辞方式: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褘、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2.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洛阳伽蓝记·王子坊》)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司马迁《报任安书》)

5.故有志深轩冕而汎咏皋壤。(《文心雕龙·情采》)6.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8.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醴,命曰腐肠之药。(枚乘《七发》)9.势家多所宜,咳吐自成珠。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芻。(赵壹《刺世疾邪赋》)10.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江淹《别赋》)七 把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枚乘《七发》)八 下面是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的一段,试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的典故,分析其“四六”格式: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予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讬?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九 把下面一篇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王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愬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於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於秦其子襄王复用馋言迁屈原於江南而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馋佞灵修美人以媲於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闵其志焉 练习六

一 “ 叶音说”为什么是错误的?

二 熟记先秦古韵三十部和“平水韵”的平声韵与入声韵韵目。

三 写出五言律诗“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种格式的平仄。四 解释下列名词

孤平拗救 破读 三十六字母 出韵 双调 借对 词牌近体诗 一字豆 重唇音 绝句 排律

五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破读字。假借字请说明此字的本义,破读字请说明其本音,并说明本音、破读音相应的意义以及这两个意义之间的关系。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3.穹室熏鼠,塞墐向户。(《诗经·豳风·七月》)

4.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诗经·豳风·七月》)5.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经·豳风·七月》)6.比尔维何,维常之华。(《诗经·小雅·采薇》)

7.择三有事,亶候多藏。(《诗经·小雅·十月之交》)8.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六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双声联綿词和叠韵联綿词。并分别注明其上古的声母和韵母。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蒹葭》)2.黾勉从事,不敢告劳。(《诗经·小雅·十月之交》)3.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诗经·大雅·生民》)4.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经·豳风·七月》)5.忳郁邑余侘傺兮,余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6.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屈原《哀郢》)7.迴穴冲陵,萧条众芳。(宋玉《风赋》)

8.故其风中人,状直憯悽惏慄,清凉增欷。(宋玉《风赋》)9.观其两傍,则滂渤怫郁,闇漠感突。(枚乘《七发》)10.瀄汩潺湲,披扬流洒。(枚乘《七发》)

七 利用工具书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的词哪些是同源词,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A)组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2.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3.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屈原《九歌·湘夫人》)4.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枚乘《七发》)

5.若华夕曜,岩泽气通。(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B)组

1.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诗经·豳风·七月》)、2.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诗经·大雅·生民》)

3.余既滋兰之就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4.骚人之文,自兹而作。(萧统《文选序》)

5.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八 下面一首诗,哪一首是古体诗,哪一首是律诗?为什么?分析律诗的用韵、对仗、平仄(包括有无拗救和失黏失对之处)。前 出 塞 杜甫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人 定 白居易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簾声。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九 把下面一篇短文加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於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於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於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於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於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为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死於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於时

古代汉语考试题 篇2

在古今汉语互译方面: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直译译文为“说起道德高尚者的操行, 用清静来修养自身, 用俭朴来修养德行······” (诸葛亮《诫子书》)

在英汉互译方面:

“I have a book.”直译译文为“我有一本书。”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 直译要求译文语法结构和语序与原文基本相同, 要尽可能地使原文的每一个词在译文里都有着落。而且, 在翻译经历中,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古今汉语互译中还是在英汉互译中, 能够直译的地方应该选择直译。

二、意译

在古今汉语互译方面:

“诚宜开张圣听。” (诸葛亮《出师表》) 意义译文为“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在英汉互译方面:

“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意义译文为“班门弄斧”。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 意译不受原文词数、词序的束缚, 允许调整次序, 甚至变换句式, 使表意更加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 其实任何文章都可以运用直译和意译了两种方法来翻译, 但是两种翻译的表意效果与准确度不一样, 译者要仔细斟酌体会, 选择更好的方式来翻译。一般说来, 翻译过程中, 人们会优先选择直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汉互译中, 有的句子直译与意译出的意义完全不同。例如:“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

直译:那是一条没有弯的长巷。

意译:无论多长的巷也有弯的地方 (路必有弯, 事必有变) 。

上面的例子里, 直译的表意是错误的, 而意译的表意才是正确的。所以, 翻译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死议”, 我们要根据常识再加上思考, 选择最好的翻译方式。

参考文献

吴其宽&吴瑞华《古文今译技巧》 (1996:117-120) 上海人民出版社

思果《译道探微》 (2002:133)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张道真《大学英语语法》 (2006:156)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古代汉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篇3

关键词:古代汉语体系;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中华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语言文化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据现有历史资料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在殷商时期便已经显现出一定的特色,但是由于史料十分缺乏,殷商之前的汉语及相关文化的发展情况难以准确推断。而汉语作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运用的语言以及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其语言体系上的变化也保留着中国古代文化类型变化的痕迹。

一、古代汉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联系

中国文化具有意蕴深远、历史悠长的特征,其发展至今,历经了众多的变化。目前,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方面,由于史料资源的限制,专家学者只有通过神话资料对殷商之前的文化发展情况、文化类型进行了解,但是神话资料不可尽信,缺乏一定的真实性。汉语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用于沟通的重要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汉语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并蕴含了每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古代汉语体系中文化术语、概念等的变化,也体现着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变化,蕴藏着汉文化的变迁情况,两者之间联系密切。

二、从古代汉语体系分析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一)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汉字是汉语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汉字体系几乎就是汉语体系[1]。因此,汉字的变化中,也蕴含着汉语及中国古代文化的变化。当前能够追溯到最早的汉字就是殷墟甲骨文,其所包含的单字能够达到四千多,已经形成了加我诶完善的汉字体系。随着汉字的不断变迁,可以发现,汉字的结构逐渐更加精简,而每一个汉字所蕴含的意义却愈发深远。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变化巨大,汉语的思想层面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语言愈发抽象化,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精神世界,并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和文化术语。例如在殷周时期之前,汉字主要是用于表现具体物质、制度等的名词,而后,在汉字的不断发展中,也出现了更多展现精神世界的抽象名词,并形成了一个具体化的汉字体系,这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化逐渐走向成熟。

例如“天”字,在最初的甲骨文中,是一个类似于人形的标志。在王国维的《观堂集林》中曾经有关于甲骨文的“天”字描述,即“古文天字本象人形”。其中还解释道,“本为人颠顶,故象人形。”也就是说,“天”的意义,最初是从“颠”演变成上天,又将“天”拆分,从“大”、“一”中最终获得的“神”、“王”的含义。其文化概念从汉字符号中得以衍生,并决定了古人的敬天观念,最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形成了“天”的文化。

再例如“道”。其象形字主要是人的脚印形状,用于表示道路[2]。而在殷周之后,这一汉字的文化概念得以显现,逐渐用于表现一种观念和思维方式。如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道生万物”等。也充分显示出了汉字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思维方法等在这一时期的日渐成熟。

“易”、“儒”等文字也在这一时期逐渐转变为思想观念,并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核心文化,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形成。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虽然文化形式依旧在不断变化,但也都是基于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化而不断变动。

(二)典籍语言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从先秦典籍的语言运用上,也能够看到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发展变迁。从历史典籍上可以发现,时间愈久远,语言文字越简约,实践越近,语言文字越复杂[3]。例如《诗经》,其中的语言运用十分简单,语句重复,能够看出当时词汇的欠缺。即使在后期的经典著作《老子》中,所运用的语言文字也十分简约。但是继《老子》之后的诸子百家,在典籍著作上所运用的语言文字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词汇大量增加,语句也愈发丰富,尤其是抽象性名词,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也同样标示着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逐渐形成。

(三)话语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很多历史资料中都可以发现,在战国时期,大多国家之间的话语各不相同,且无法相通,各地区虽然都有汉字和汉语文基础,但是发展方向不同,具有各地区特色,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在当时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春秋战国后,随着社会的剧烈动荡,人口的大面积浅析、国家的不断重组,使各地域文化不断碰撞、融合。汉语在这一时期也实现了词汇、字义等的充实、丰富,古代汉语体系逐渐形成,而中国古代文化类型也实现了基本固定,不再受人们的主观意志所影响,朝着固定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结论

文化类型的形成会受到的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是其一旦固定,并会始终按照固定的路线被传承、发展,并对后世的文化产生制约作用。人虽然在语言的创造中发挥着巨大的主动性,但是一旦语言被创造出来,便会具有独立的精神,这一点与文化类型十分相似。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两者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形成及变化,仿佛缩影一般,印刻在古代汉语体系中,并在古代汉语体系的发展历程中同样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高玉.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2):70-78.

[2]朱成勇.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试析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诗写作[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8-52.

古代汉语考试题 篇4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词类活用是指___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

偶然用为别的词。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是_____、_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6.使动用法是_____意动用法是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二、解释字词 (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爱。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

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12.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3.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14.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

去:离开;

前往。

1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6.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7.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8.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9.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2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晨;

假借义。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责利之。

子;

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利;

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4.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

使动用法;

使……干净。乱;

使动用法;

扰乱。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7.既来之,则安之。

来;

使动用法;

使……来。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敢问何谓也? 何;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2.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3.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参考答案:

“越过一个国家把远方作为自己的边邑,您会知道它的难处;

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益邻国呢?邻国的加强就是国君您的削弱。如果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郑国供应他们所缺乏的馆舍和资粮,您也没有损害。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赐,晋君答应给您焦、瑕两地,但早晨渡过黄河回国,晚上他们便筑起了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古代汉语考试题 篇5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广义的古代汉语指(C)。

A.先秦汉语 B.先秦至唐代的汉语言 C.五四运动以前与现代汉语相对的汉民族语言 2.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B)。

A.《尔雅》 B.《说文解字》 C.《康熙字典》 3.按照文字的性质而言,中国的汉字属于(B)的文字。

A.表音体系 B.表意体系 C.表形体系 4.下列不属于词义分化所形成古今字的是(C)。

A.奉俸 B.内纳 C.莫暮 5.指出“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一句中的通假字(A)。

A.蚤 B.施 C.所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论语·述而》:“子疾病。”“病”指病势很重。

B.《揠苗助长》:“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病”指生重病。

C.《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指“担心”。

7.“及”的本义用法是(B)。

A.“将及华泉。”“及”指达到。

B.“故不能推车而及。”“及”指追赶上。

C.“病未及死,吾子忍之。”“及”意思是到那个时候。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段话中,只有一个复音词,即(A)。

A.勇气 B.大国 C.辙乱 9.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变化缓慢的是(B)。

A.词汇 B.语法 C.语言 10.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B)关系。

A.主谓 B.动宾 C.状补 11.在“君何患焉?”中,“何”的语法分析应是(A)。

A.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 B.作主语 C.作谓语 1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指(B)。

A.活动 B.使之活,让项伯活下来 C.生活 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被动用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B.古代汉语的被动用法可以不需要“于”、“为”、“见”等被动标志 C.古代汉语中有“于”、“为”、“见”等字的句子一定是被动用法 14.下列句子中,(A)是被动句。

A.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B.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15.“秦虎狼之国。”这句属于(C)。

A.叙述句 B.描写句 C.判断句 二、多项选择题 16.古代汉语是一门(ABCD)课程。

A.基础 B.语言工具 C.实践性强的 D.知识性强的 17.下列涉及《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写 B.采用部首编字法 C.先释义后注音 D.义项会引用古代例证 18.关于“六书”的细目有三家之说,包括(ABD)。

A.班固 B.郑众 C.李斯 D.许慎 19.历史上曾为《左传》做过注释的包括(BCD)。

A.汉代班固 B.晋代杜预 C.唐代孔颖达 D.今人杨伯峻 20.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是(AC)。

A.邹忌脩八尺有余。

B.尚早,坐而假寐。

C.甚矣,汝之不惠。

D.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射之。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勤”指劳动,而不是勤快。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劳”与“勤”同义,辛劳。

C.“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劳”,辛劳。

D.“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勤”,“勤,劳也。”辛劳。

22.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词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B.词义的灵活性是概念的灵活性在语词中的反映,它成为词义引申的语言基础。

C.词义引申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它是历史的产物。

D.词义不断引申的结果,形成了一词多义。

23.古代汉语复音词可以分为(AD)几类。

A.单纯复音词 B.联绵复音词 C.偏义复音词 D.合成复音词 24.词类活用包括下列哪些选项(ABCD)。

A.名词用如动词 B.名词用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25.下列哪些词有使动用法(ABCD)。

A.方位名词 B.形容词 C.动词 D.普通名词 三、问答题 26.使用工具书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使用工具书应注意以下事项:

(1)熟悉工具书的体例。工具书的体例指收录范围、条目编排及进行解说的原则和方法等,熟悉各书体例,如编排、部首、词目、字体、注音、释义以及引文书证等,可以提高查阅效率。

(2)掌握查字、定音、选义要领。查字包括部首、音序、笔画查字法等;

定音、选义的原则是:必须符合文意、符合情理、符合当时的用字实际。

(3)充分挖掘工具书的潜力,发挥工具书的效能。工具书不仅可以供查阅,还可以作为阅读材料和研究依据来使用。

27.简述异体字的分类。

答:异体字大致可分为三类:

(1)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2)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包括:①形符不同异体字;

②声符不同异体字;

③声符形符都不同。

(3)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

四、翻译题 28.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重点字词10分,其他语句翻译10分。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年老了。”乐师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乐师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太阳的光明一样;

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

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注:重点字词10分,其他语句翻译10分。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_。

通假字;

假借字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6.词类活用是指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 (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献或信仰。

8.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9.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2.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3.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4.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感谢。

15.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描画;

书写。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通“矫”,矫正;

假借(通假)义。

19.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20.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辅助;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游泳。

2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动用法;

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

扰乱。

23.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

使……来。

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24.大天而思之。

大:意动用法;

认为……伟大。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5.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6.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何)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夫晋,何厌之有!(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代词宾语前置。

29.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先君之好是继!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参考译文:

(1)孟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援,就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过了不久,冯谩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侠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3)手下的人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比照门下鱼客一般对待。”(4)过了不久,冯谡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侠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5)孟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盂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比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5)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着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6)此后不久,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侠啊,咱们回去吧!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7)孟尝君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而且不知足。(8)孟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回答说:“有老母亲。”(9)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的和用的,不让供给物品缺乏。(10)于是冯谩不再唱了。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_______一书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说文解字》;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4.使动用法是_______,意动用法是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一___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7.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

说话。

8.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9.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11.孟子去齐 去:离开;

去往。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男子,女性的配偶。怜:疼爱,怜悯。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骖銈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5.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6.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7.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1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1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时候;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强:使动用法;

使……强固。

贫:使动用法;

使……贫穷。

2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或看。

2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3.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

使……受到惊吓。

名:名词活用作动词;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4.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7.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日:“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原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5)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7)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8)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0)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参考译文:

(1)“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2)《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进而推广到治理封邑和国家。(3)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其他方面罢了。(4)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保护不了。(5)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来罢了。(6)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广到动物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7)称一称,这样才知道轻重;

量一量,这样才知道长短。(8)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君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9)难道君王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这样心里才痛快吗?(10)宣王说:“不,这样做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来实现我最大的心愿(欲望)。”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是按照____字形系联的。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檀”、“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过____、____等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也可以在谓语动词前面加____字表示被动。

于;

为;

见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7.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0.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1l.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献或信奉。

1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1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1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反对。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察;

本义。

16.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7.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9.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

假借义。

2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22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26.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私: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8.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0.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1.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译文:

(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2)腚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3)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把它烘烤弯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的圆,即使再干晒,也不会再挺直了,是因为烘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4)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7)不了解先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婴儿,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却有不相同的风俗习惯,这是教育使他们成为这样的。(9)《诗经》说:“啊,你们这些君子,不要长时间地安逸。要安心地对待你们的职务,爱好这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些,就会赐给你们巨大的幸福。”(10)精神修养中没有比和道化为一体更大的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大的了。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收录的字头属于____字形。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

通假字;

假借字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植”、“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4.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 6.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

喜爱。

7.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8.罢师而去之。

去:离开;

前往。

9.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倒下;

死亡。

10.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

老人;

妻子的父亲。

11.于是乘其车,揭其一,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说话。

13.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4.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

本义。

16.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8.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

引申义。

19.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20.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

本义。

21.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3.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7.敢问何谓也?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9.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参考译文:

(1)晋平公向师旷问到:(2)“我的年龄已经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3)师旷说:“天晚了,为什么不点亮火把呢?(4)平公说:“哪里有作为人臣却嘲弄他的君主的呢?”(5)师旷说:“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哪敢嘲弄自己的君主啊!(6)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年轻时喜好学习,好像太阳刚刚升起发出的光芒;

(7)壮年时喜好学习,好像中午的日光;

(8)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亮火把时的光亮。(9)点亮火把(行走),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怎么样啊?”(10)平公说:“(说得)好啊!”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是按照____字形系联的。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橙”、“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过____、____等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也可以在谓语动词前面加____字表示被动。

于;

为;

见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

喜爱。

7.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8.罢师而去之。

去:离开;

前往。

9.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倒下;

死亡。

10.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

老人;

妻子的父亲。

11.于是乘其车,揭其一,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说话。

13.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4.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

本义。

16.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8.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

引申义。

19.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20.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

本义。

21.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游泳。

2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动用法;

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

扰乱。

24.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

使……来。

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25.大天而思之。

大:意动用法;

认为……伟大。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7.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何)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夫晋何厌之有? (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代词宾语前置。

30.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先君之好是继!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原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5)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7)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8)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0)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参考译文:

(1)“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2)《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进而推广到治理封邑和国家。(3)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其他方面罢了。(4)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保护不了。(5)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来罢了。(6)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广到动物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7)称一称,这样才知道轻重;

量一量,这样才知道长短。(8)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君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9)难道君王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这样心里才痛快吗?(10)宣王说:“不,这样做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来实现我最大的心愿(欲望)。”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收录的字头属于____字形。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

通假字;

假借字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檀”、“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 4.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献;

信仰。

7.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0.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1.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2.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3.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感谢。

14.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句中指描画;

今义指书写。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

追赶上;

本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

通“矫”,矫正;

通假义。

19.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2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21.今也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辅助;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强:使动用法;

使……强固。

贫:使动用法;

使……贫穷。

2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24.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5.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

使……收到惊吓。

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原文: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7)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9)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10)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译文:

(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2)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3)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把它烘烤弯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的圆,即使再干晒,也不会再挺直了,是因为烘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4)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7)不了解先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婴儿,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却有不相同的风俗习惯,这是教化使他们成为这样的。(9)《诗经>说:“啊,你们这些君子,不要长时间地安逸。要安心地对待你们的职务,爱好这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些,就会赐给你们巨大的幸福。,(10)精神修养中没有比和道化为一体更大的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大的了。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____一书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说文解字》;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4.使动用法是____,意动用法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

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

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7.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0.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11.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1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1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反对。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2分)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6.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7.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9.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1.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2.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每个2分,共5小题6个12分)26.敢问何谓也?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盂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原文: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2)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3)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4)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5)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5)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盂尝君客我。”(6)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7)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8)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9)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10)于是冯谖不复歌。

参考译文:

(1)盂尝君手下的人因为盂尝君看不起冯谖,就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3)手下的人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盂尝君说:“给他鱼吃,比照门下鱼客一般对待。”(4)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5)盂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盂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比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5)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着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6)此后不久,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7)盂尝君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而且不知足。(8)盂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手下人)回答说:“有老母亲。”(9)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的和用的,不让供给物品缺乏。(10)于是冯谖不再唱了。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____。

通假字;

假借字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6.词类活用是指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者;

国家。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

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姜氏何厌之有。

责:债务;

责任。

12.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厌:满足;

厌恶。

1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4.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男子,女性的配偶。怜:疼爱,怜悯。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2分)15.骖銈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6.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7.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8.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19.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0.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时候;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24.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私: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7.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9.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乎公曰:“善哉!” 原文:

(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3)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4)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5)师旷曰:“臣安敢戏其君乎?(6)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7)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8)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9)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10)平公曰:“善哉!” 参考译文:

(1)晋平公向师旷问到:(2)“我的年龄已经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3)师旷说:天晚了,为什么不点亮火把呢?(4)平公说:“哪里有作为人臣却嘲弄他的君主的呢?”(5)师旷说:“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哪敢嘲弄自己的君主啊!(6)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年轻时喜好学习,好像太阳刚刚升起发出的光芒;

(7)壮年时喜好学习,好像中午的日光;

(8)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亮火把时的光亮。(9)点亮火把(行走),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怎么样啊?”(10)平公说:“(说得)好啊!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4.词类活用是指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二、解释句中黑体宇(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说话。

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7.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昧;

不好的气味。

8.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9.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10.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句中指男子,现代指女性的配偶。

怜:句中指疼爱,现代指怜悯。

11.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句中指描画,现代指书写。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2.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

察看;

本义。

13.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5.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16.出跳乎井干之上。

千;

栏杆。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7.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

倒着。

18.子墨子九距之。

距:抵挡。

19.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20.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

常:曾经。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21.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安;

使动用法,使……安。

2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1 大:意动用法,认为……伟大。

2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生二心。

24.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25.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履实不才,又谁敢怨?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1.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五、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2”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盂尝君客我!” 原文:

①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②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盂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2出无车2“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一④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⑤日。“盂尝君客我!” 参考译文:

盂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拿粗劣的食物给冯谖吃。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

“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盂尝君。盂尝君说:“给他鱼吃,照门下有鱼吃的人一般对待。”又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盂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事告诉盂尝君。盂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 33.长驱到齐,晨而求见。盂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觅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谩曰:“君云t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原文:

①长驱到齐,晨而求见。②盂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③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④盂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⑤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⑥盂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参考译文:

①一直赶着车回到齐国,早晨就求见孟尝君。②盂尝君对他这么快回来感到奇怪,穿戴好衣帽来接见他'说:“债都收完了吗,回来怎么这么快呀?”冯谖回答说:“收完了。”盂尝君问:。用它们买什么回来了?”③冯谖说:“您说‘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来买,我个人想,您宫中囤积着珍宝,狗马充满了外厩,美人站满了堂下,您家缺少的东西只有义罢了。我私下为您买了义。④盂尝君问道:“买义是怎么回事?”冯谖回答说:“现在您有小小的封地薛,您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来抚爱,却趁机用商贾的手段从他们身上取利。⑤我私下假托您的命令,把偾赐给了那些百姓,于是就烧了那些债券,百姓都称颂您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义的方法。⑥孟尝君不高兴了,说:“好吧,您休息去吧。”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词类活用是指._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

偶然用为别的词 4.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主要的三种类型有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是__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6.使动用法是___意动用法是_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是主观的看法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喜爱。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

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12.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

去:离开;

前往。

13.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14.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1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6.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7.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8.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9.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2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晨;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4.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动用法;

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

扰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7.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何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何马”。

28.敢问何谓也?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9.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0.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参考译文:

“越过一个国家把远方作为自己的边邑,您会知道它的难处;

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益邻国呢?邻国的加强就是国君您的削弱。如果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郑国供应他们所缺乏的馆舍和资粮,您也没有损害。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赐,晋君答应给您焦、瑕两地,但早晨渡过黄河回国,晚上他们便筑起了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如果不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高兴了,和郑人结了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就回国了。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__、___,讲用字法的是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种类型,即___。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8.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反对 9.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11.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15.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矫;

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0分)19.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无:通“毋”,不要。

20.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辨:通“辩”,争辩。

21.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

惰:通“修”,身高。

22.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通“赐”,赐予。

23.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阙:通“掘”,挖掘。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27.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使……贫穷。

28.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9.姜氏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3.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4.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五、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5.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编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考译文: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 ⑤早晨起来,他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

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

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回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是很少的了。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 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 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垮台;

死亡。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8.卸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9.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11.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国都;

国家。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老人。妻子的父亲。

14.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骖鲑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6.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7.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8.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19.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20.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2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

本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22.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私;

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24.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动用法;

使……饮酒。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6.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7.夫晋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寡人。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2.无乃尔是过与? 尔。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3.(癸酉,)师陈于章。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都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郁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参考答案:

①癸酉,齐晋两国的军队在章摆开了阵势。②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为车右。晋国解张为邵克驾车,郑丘缓为车右。③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再吃早饭!”④不给马披上甲胄就驱马进击。⑤邵克被箭射伤了,血一直流到鞋上,仍然没有中断鼓声。说:“我受重伤了!”⑥张侯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染红了。哪里敢说受重伤了?您还是努力作战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遇到难以通行的道路,我一定下来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可是您受重伤了!”⑦张侯说:“全军士卒的耳朵都听着我们的鼓音,眼睛都看着我们的旗帜,前进还是后退,都听从他的指挥。这辆车一个人镇守它,可以成就大事。怎么能因为受了重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着必死的决心。伤势还没到死的地步,您还是努力吧!”⑨左手把缰绳并握在一起,右手拽过鼓槌就敲起来。马狂奔不能停止,军队跟随着主帅的车追了上去。⑩齐国的军队溃败。晋国的军队追击齐国的军队,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词类活用是指___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

偶然用为别的词。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是_____、_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6.使动用法是_____意动用法是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二、解释字词 (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爱。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

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12.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3.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14.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

去:离开;

前往。

1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6.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7.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8.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9.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2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晨;

假借义。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责利之。

子;

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利;

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4.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

使动用法;

使……干净。乱;

使动用法;

扰乱。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7.既来之,则安之。

来;

使动用法;

使……来。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敢问何谓也? 何;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2.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3.之二虫又何知?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参考答案:

“越过一个国家把远方作为自己的边邑,您会知道它的难处;

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益邻国呢?邻国的加强就是国君您的削弱。如果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郑国供应他们所缺乏的馆舍和资粮,您也没有损害。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赐,晋君答应给您焦、瑕两地,但早晨渡过黄河回国,晚上他们便筑起了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如果不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高兴了,和郑人结了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就回国了。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___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通假字是____;

假借字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二、解释字词 (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7.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

劝告。

8.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9.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0.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议论过失;

诽谤。

1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勤:劳动;

勤劳。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2.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益:涨水。本义。

1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引申义。

14.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15.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假借义。

16.保民而王,奠之能御也。

保:安定。引申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7.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倒着。

1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19.子墨子九距之。

距:抵挡。

20.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介:微小。

21.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常:曾经。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民生二心。

23.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

把……当作困难的事。免;

使其君免于灾祸。

2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

认为……低贱。

2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贫。

26.晋侯饮赵盾酒。

饮;

使……饮酒。

27.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

用肘撞。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2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1.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3.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参考答案: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表堂堂,容貌漂亮。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进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又向客人问这件事说:“我跟徐公相比,哪个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的原因,是因为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的原因,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的原因,是因为有事情求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客人有事情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廷的妃子和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您所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意思对了即可给分。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多行不义必自毙,于子姑待之。

毙:垮台;

死亡。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8.卸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病:受重伤;

生病。

9.姜氏何厌之有。

满足;

讨厌。

10.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11.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国都;

国家。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丈人:老人;

妻子的父亲。

14.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骖缝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6.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7.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8.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19.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20.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

引申义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21.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饶圈。

2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私;

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23.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动用法;

使……饮酒。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夫晋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代词宾语前置。

2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9.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无乃尔是过与? 尔。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3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曰:“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市义奈何也?”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参考答案:

①赶着车回到齐国,早晨就求见孟尝君。②孟尝君对他这么快回来感至0奇怪,③穿戴好衣I旧来接见他,说:“债都收完了吗,回来怎么这么.决呀?”。冯谖回答说:“收完了。”④孟尝君问:“用它们买什么回来了?”⑤冯谖说:“您说t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来买,我个人想,您宫中囤积着珍宝,狗马充满了外厩,美人站满了堂下,您君家缺少的东西只有义罢了。我私下为您买了义。”⑥孟尝君问道:“买义是怎么回事?”⑦冯谖回答说:“现在您有小小的封地薛,但您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来抚爱,⑧却趁机用商贾的手段从他们身上取幂Ⅱ。⑨我私下假托您的命令,把债赐给了那些百姓,于是就烧了那些债券,百姓都称颂您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的方法。”⑩孟尝君不高兴了,说:“好吧,您休息去吧。”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讲用字法的是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通假字是____假借字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3.词类活用是指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使动用法是____意动用法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6.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二、解释宇词(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8.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与“正”相对。

9.余病矣!病:受重伤;

生病。

10.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1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2.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勉励;

劝告。

1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穷:穷尽;

贫穷。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倍:违背;

假借义。

18.中御而从齐侯。

驾车;

本义。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9.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辩:分辨。

20.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道路。

21.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赐。

22.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2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无:不要。

24.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又。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 (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25.文王以百里外而臣诸侯。

臣;

使……成为臣属。

2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游泳。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老(1);

尊敬。

幼(1);

疼爱。

28.于是梁王虚上位。

虚;

使……虚。

29.晋灵公不君。

君;

行君道。

30.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

用肘撞。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31.客何好?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不谷。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5.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予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参考答案:

①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②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畜养而控制它呢?③顺从天而歌颂它,那里比得上控制天而利用它呢?④观望天时而等待它的恩赐,那里比得上顺应天时而使用它呢?⑤依赖物类的自然繁殖而使它增多,⑥那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禽兽而使它发生变化呢?⑦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供自己使用的东西,那里比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去它呢?⑧寄希望于万物自然生长,那里比得上改善万物的生长条件而促使它生长呢?⑨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不能掌握万物发展变化的实情。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主要区别是____。

词类活用是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词的兼类是词固有的用法 3.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宇(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句中义:国都;

今义:国家。

2.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句中义:难以通行的路;

今义:危险。

3.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句中义:返回;

今义:反对。

4.薛谭乃谢求反。

谢:句中义:道歉;

今义:谢谢。

5.姜氏何厌之有.厌:句中义:满足;

今义:厌恶。

6.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句中义:倒下;

今义:死亡。

7.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给:句中义:充足供应;

今义:给予。

8.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队:句中义:坠落;

今义:队伍。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鞣:烘烤;

假借义。

2.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本义。

3.亡羊补牢。

亡:丢失;

引申义。

牢:养牲畜的圈;

本义。

4.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5.天行有常。

行:运行I引申义。

6.邹忌惰八尺有余。

惰:长;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之日寤生。

惊:使动用法;

使受到惊吓。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认为……美。

4.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影墙。

君:名词活用作动词;

守君道。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

6.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远离。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1.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客何好?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褊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考答案: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⑤早晨起来,他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

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

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

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

是很少的了。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的____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讲的是用字法。

许慎;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通假字是_____;

假借字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句中义:影子;

今义:景色。

2.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

劝告。

3.薛谭乃谢求反。

谢:句中义:道歉;

今义:谢谢。

4.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5.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议论过失;

诽谤。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勤:劳动;

勤劳。

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

亡:句中义:逃亡;

今义:死亡。

走:句中义:跑;

今义:走路。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流水暴益,荆人弗知。

益:涨水。本义。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引申义 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4.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假借义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引申义。

6.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倒着(或难产)。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

意动用法;

把……当作困难的事。免;

使动用法;

使其君免于灾祸。

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

意动用法;

认为……低贱。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

使……贫。

5.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

名词活用为动词;

用肘撞。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哪种类型。

1.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不谷;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先君之好;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4.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富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参考答案:

①邹忌身高八尺多,仪表堂堂,容貌漂亮。②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③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④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⑤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进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又向客人问这件事说:“我跟徐公相比,哪个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⑥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反复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⑦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是因为有事情求我。”⑧于是邹忌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客人有事情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⑨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廷的妃子和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⑩由此看来,您所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__;

讲用字法的是______。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 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4.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田:打猎;

田地。

2.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亲自。

3.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4.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7.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8.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本义。

2.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4.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矫;

假借义。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6.吾闻穷巷多怪,雎学多辨。

辨:争辩;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使动用法。使……贫穷。

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6.子反为人嗜酒,甘之,不能绝之于口。

甘;

意动用法;

认为……甘。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1.夫晋何厌之有。

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

合同异,离坚白;

然不然,可不可;

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汇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原文:

①公孙龙问于魏牟曰:“②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

③合同异,④离坚白;

⑤然不然,⑥可不可;

⑦困百家之知,⑧究众口之辩;

吾自以为至达已。⑨今吾闻庄子之言,汇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⑩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译文:

公孙龙向魏牟问道:“我小的时候学习圣贤的主张,长大后明白仁义的道理;

能够把事物的两面合二为一,把事物坚白性质区分开来;

把不对的说成是对的,把不认可的看作是适宜的;

能够让百家智士迷惑,让善变者词穷,我自以为是最为通达的了。我听了庄子的话以 后感到迷惑不解,不知是我的辩论才能不如他还是学识不如他,现在来冒昧地请教你。”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考察。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主要区别____、____。

词类活用是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词的兼类是词固有的用法。

4.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

5.从语音形式看,古代汉语以____为主____居少数。

单音词;

复音词。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2.射其右,毙予车中。

毙:倒下;

死亡。

3.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国:国都;

国家。

4.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爱。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池塘。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挖掘;

假借义。

2.此小大之辩也。

不同;

假借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

追赶上:本义。

4.天行有常。

运行;

引申义。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尖端;

引申义。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臧;

收藏。

2.魏文侯燕饮。

燕;

宴会。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辩:分辨。

4.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

5.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

放弃。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1.从左右,皆肘之。

肘;

用肘撞。

2.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

惊;

使受到惊吓。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老(1);

尊敬。

幼(1);

疼爱。

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大;

认为……伟大。

5.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贱;

认为……低贱。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哪种类型 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无乃尔是过与? 尔。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倾,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曰:“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2.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参考答案:

(1)盂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3)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盂尝君。(4)盂尝君说:“给他鱼吃,照门下鱼客.般对待。”(5)又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6)孟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7)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此后不久,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8)孟尝君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并且不知足。(9)孟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手下的人回答说:“有老母亲。”(10)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的用的,不让他母亲缺乏生活用品。于是冯谖就不再唱了。

(2)当初,赵宣子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三个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通假字是____;

假借字是____.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_种类型:____。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说明下列旬中黑体字在旬中的意义和今义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喜爱。

2.中御而从齐侯。

驾车;

本义。

3.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返回;

与“正”相对。

5.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国都;

国家。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勤:劳动;

勤劳。

7.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躲避;

开辟。

8.再拜稽首,奉觞加壁以进。

奉:捧着;

奉命。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引申义。

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习:反复练习,引申义。

5.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喜悦。本义 四、指出下列旬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旬中的意义 1.臣有所与共担缇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菜:采。

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

新。

4.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常:曾经。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民生二心。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

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利;

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3.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臣;

使动用法,使……成为臣属。

4.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

用眼睛瞪。

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使……贫。

6.子反为人嗜酒,甘之,不能绝之于口。

甘;

意动用法;

认为……甜美。

7.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

使动用法。使……远离。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1.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我。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6.吾谁欺?欺天乎?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7.惟陈言之务去。

陈言。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El:“我孰与徐公美?”妾El:“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规,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参考答案:

①邹忌身高八尺多,仪表堂堂,容貌漂亮。②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③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④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

“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⑤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进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又向客人问这件事说:“我跟徐公相比,哪个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⑥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⑦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是因为有事情求我。”⑧于是邹忌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客人有事情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⑨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廷的妃子和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⑩由此看来,您所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____、____讲用字法的是____、____、____。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_种类型____。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旬中的意义和今义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2.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3.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相反。

4.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5.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

责任。

6.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旬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故不能推车而及。

追赶上:本义。

2.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时;

引申义。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墙;

本义。

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护城河;

本义。

5.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矫;

假借义。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无:通“毋”,不要。

2.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辨:通“辩”,争辩。

3.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

惰:通“修”,身高。

4.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通“赐”,赐予。

5.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阙:通“掘”,挖掘。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使……贫穷。

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14分)1.姜氏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5.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犏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蟠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考答案: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⑤早晨起来,他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

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

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

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

古代汉语考试题 篇6

A.先秦汉语 B.先秦至汉魏时期的汉语言 C.五四运动以前与现代汉语相对的汉民族语言 2.下列全部属于异体会意字的一组是()。

A.莫朝 B.步明 C.家丝 3.最早出现“六书”一词名称的著作是()。

A.《论语》 B.《礼记》 C.《周礼》 4.指出“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一句中的通假字是()。

A.寤 B.惊 C.恶 5.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僖公五年》:“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执”指拘捕。

B.《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执”指担任工作。

C.《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指担任工作。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及”是趁这个时候。

B.“非尔所及也。…‘及”是品行赶得上。

C.“言不及义。…‘及”是追赶上。

7.单纯复音词就结构上说,它是具有()词素的词。

A.两个 B.一个 C.三个 8.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的类别称之为()。

A.句法 B.词类 C.语法 9.使动用法,是()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

A.汉语 B.吉汉语 C.当今汉语 10.在“吾谁欺?欺天乎!”中,作前置宾语的词是()。

A.吾 B.谁 C.天 11.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相比较,古代汉语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 不用()。

A.代词 B.判断词 C.语气词 12.“陈胜者,阳城人也。”这句判断句属于()格式。

A.……者,……也 B.……,……也 C.……者,…… 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被动句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B.被动句中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施事者 C.被动句中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受事者 14.“被”字发展为表示被动的词在()开始出现,但为数不多。

A.战国末期 B.东汉末期 C.唐代末期 15.“财”的含义有误的一项()。

A.“吾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w‘财”指粟米牛羊、衣裳布帛等包括衣食在内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B.“长财七尺三寸。”“财”通“才”,指才能。

C.“有成德者,有达财者。…‘财”指财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30分)16.古代汉语书面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分支。

A.以粤语为基础形成的方言古语 B.以明清口语为基础形成的文言文 C.以先秦口语为基础所形成的文言文 D.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17.下面符合《辞源》编撰特点的是()。

A.是以单字为纲、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的大型综合辞书 B.采用部首编排法 C.先说解单字音义,然后说解此单字为首字的词条 D.使用繁体字 18.关于象形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生动的图像表达词义,一般用以记录有形可象的名词 B.它是汉字构形的基础 C.有的象形字,采用局部形象表达事物的全体 D.主要分为独体象形,合体象形 19.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是()。

A.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B.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C.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D.若使古之王者如毋有死。

20.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词多义是古代汉语才有的现象,现代汉语中没有一词多义。

B.在单音节占优势的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尤为普遍。

C.多义词内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井然有序的词义系统。

D.分析多义词的词义系统,对准确领会词义,提高阅读能力极为重要。

21.以下各句带点词语属于联绵词的是()。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B.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庖丁解牛)C.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D.今有一人,人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22.划分词类的根据包括()。

A.词的语法功能 B.词的语法意义 C.词的使用方法 D.词的意动用法 23.下列语法现象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A.武丁朝诸侯。

B.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C.左右欲刃相如。

D.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24.下列各句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A.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B.楚君之惠,未之敢忘。

C.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25.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肉食者鄙。“鄙”指卑鄙。

B.“牺牲玉帛。…‘牺牲”指舍弃。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指又一次。

D.“必以情。

‘情”指实际情况。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26.请对《说文解字》进行简介,包括撰者、体例、价值、缺点等。

答:(1)《说文解字》由东汉许慎撰写,是我国第一本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2分)(2)该书15卷,正文收字9353字,开创了部首编字法,把所收字分为540部,基本上按照小篆字形系联。(2分)每个字的解说,先列本义,然后分析字形结构。字音标注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用“从某、某声”,一是用“读与某同”或“读若某”。(2分)(3)《说文解字》以六书理论分析字形结构,解说字的本义,对了解与掌握上古字义很有帮助。它析字以小篆为对象,成为辨析古文字、研究汉字的基本文献和重要工具书。(2分)(4)《说文解字》的缺点表现在:某些字形的解析不够准确;

部首众多,检索稍有不便。(2分)27.古今词义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答:古今词义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

(1)词义程度上的差异。(1分)有词义变化显著的,比如“去”的古义一般指离开某地,今义恰好相反,“去”指到某地去。(1分)词义变化微殊的,如“勤”古义指辛苦、辛劳,与“逸”相对,今义指勤快、努力工作,与“惰”相对,古今义差别很细微。(1分)(2)词义范围的差异。(1分)词义扩大。比如“河”,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一般河流用“水”来表示。(1分)词义缩小。上古汉语“臭”泛指一般气味,包括香气、秽气,读作XIU。后来词义缩小,由泛指一般气味,到专指秽气。读作chou。(1分)词义转移。“涕”,先秦“涕”指眼?目,不指鼻涕。后来词义转移,“涕”表示鼻涕义。(1分)(3)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1分)词义褒贬的差异。如“爪牙”,现代义指帮凶、走狗,有种憎恶的感情色彩,是个贬义词;

而古代义指武将、猛士,是个褒义词。(1分)词义轻重的差异。如“怨”,古义重,指怨恨;

古代汉语考试题 篇7

一、数词的系统构造

春秋战国时期, 汉语的数词体系已经相当完备, 由《左传》可体现出来。《左传》中数词分为系数词和位数词。系数词主要指十以下的表示确切数目的词。《左传》的系数词有“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两、双、几、数”。如:大子无勇, 若燔台, 半, 必舍孔叔。 ( 哀公十五年) ;一国谋之, 何以不亡? (宣公十四年) ;吾一妇人, 而事二夫, 纵弗能死, 其又奚言? ( 庄公十四年) ;岂其嗣世九年, 而弃命废职? ( 僖公二十六年) ;古人有言曰: 畏首畏尾, 身其馀几? ( 文公十七年) ;一国两君, 其谁堪之? ( 昭公七年) ;公膳日双鸡。 ( 襄公二十八年) 。其中“三”有时也写作“参”:自参以上则往称地。 ( 桓公二年) 。位数词表示数的单位, 与系数词组成更大的数目。《左传》的位数词有:“十、百、千、万、亿”。如:且兽牢晋大夫过十, 吴王百牢, 不亦可手? ( 哀公七年)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 ( 宣公二年) ;毕万之后必大。万, 盈数也;魏, 大名也;以是始赏, 天启之矣。 (闵公元年) 。

《左传》中还有“百”“万”“兆”和“亿兆”几个特殊的位数词, 表示数量很多但不表示准确的计数。如: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桓公二年) ;禹合诸侯于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 (哀公七年) ;三大夫兆忧, 能无至乎?言以知物, 其是之谓矣。 (昭公元年) ;纣有亿兆夷人, 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 同心同德。 (昭公二十四年) 。

从上例可看出, 《左传》中位数由大到小排列的系位组合规则以及十进制的计数方法。现代汉语中, 基数词可分为个位数 (一至九) 和十位数 (十、百、千、万) , 也称为系数词和位数词。这两者不同的系位组合, 表示不同的计算方法。如: “六十”表示六乘以十, “十六”表示十加六。这种十进制的计数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数词活用

数词活用为动词。1. 基数词活用为一般性动词。“一”活用为动词“一致”。六王毕, 四海一。《阿房宫赋》。“一”活用为动词“统一”。2. 序数词动用。常见的有:“甲”“次”“冠”“殿”等。如: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 将入门, 策其马。《论语·雍也》。“殿”意为“最末”“最后”。句意:走在军队的最后面。

数词活用为副词。伯乐喟然叹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列子·九方皋相马》。“一”活用为副词, 意为“竟然”;“千万”活用为动词, 意为“强千万倍”。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余观乎巴陵盛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一”活用为形容词“全、满”。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劝学》。“一”活用为形容词“专一”。

现代汉语中, 数词可活用为副词, 但不存在数词动用的情况。成语四平八稳、一清二白等, 就是对古汉语数词活用的继承。在现代网络用语和口语中数词“二”的活用较为普遍, 且明显带有贬义色彩。如:“二百五”“二愣子”意为傻头傻脑、愚笨之人;“二流子”指懒惰、不务正业的人。

三、特殊数词

《左传》中有一类特殊数词, 它并不指一个抽象的数目, 而是这个数指代的人或事物。这种情形称为数词称代, 这种数词叫称代数词。如:贼民之主不忠, 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 (宣公二年) 。此处“一”指代“不忠”或“不信”一罪。务三而已:一日择人, 二日因民, 三日从时。 ( 昭公七年) 。此处“务三”指称下文中“择人”“因民”“从时”三件事。

古代汉语中, 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数词有几例完全异于现代汉语。如:“特”《说文》:“特, 穙特牛父也。”“特”为牛属。《广雅·释诂三》:“特, 独也。”由“独”或“一牛”引申, 使其具有“一”的意思, 原义“牛、猪”等逐渐消失。“乘”《集韵》:“乘, 车也。”先秦时多以四匹马拉车, 便以“乘”表示“四”的意思。

此外, 还有一些数词连用的特殊情况。如:距跃三百, 曲踊三百。 (僖公二十八年) 。句中“百”音mo, 顾炎武在《左传杜解补正》中认为“百”就是“陌”字;“三百”不指数目三百。又如:“二四”不是二和四, 而指“不认账、耍赖皮”。再如:“三七”不是三和七。三七, 又称田七, 曾称山七, 指两种不同的植物。先秦汉语中“零”在《诗经》《楚辞》中是“徐雨落下、凋谢”之意, 与数目无关, 后逐渐演化为数词, 产生“无、不、没有”的意义。现代汉语中, 数词“零”可作为词缀, 附着在某些双音节语素前, 构成新词。如:零起点、零增长、零消费等, 这是古汉语中不存在的用法。

摘要:在汉语中数词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词类, 因其用法单一化, 常被我们忽视。但它作为词汇系统中单独的类别, 其功能作用不可忽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史著作, 是研究先秦汉语的宝贵材料。本文以《左传》为主, 从古今汉语数词的系统构架、数词活用、特殊数词等方面浅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左传》,数词构架,活用

参考文献

[1]丁声树, 吕叔湘.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 1999.

古代汉语量词“两”研究 篇8

关键词:兩 量词 引申

“兩”就字形來講,許慎《說文·?部》有“兩”“?”之別。前者為銖兩之兩,後者為數字之兩。後代學者多不同意許的看法,認為是強生分別。不僅如此,对古文獻中兩的詞性、詞義孳乳及更替問題,學者們也多有探討,但仍無定論。在拜讀了前賢的大作之後,笔者又對文獻中“兩”的用例等進行考察分析,略有體悟,在此不揣淺陋,試陳述之。

一、量詞“兩”的緣起

在討論量詞“兩”的緣起之前,我們應先就一個問題達成共識:“兩”和“?”是一個字還是兩個字。

《說文》有銖兩之“兩”和數字“?”之分,清代學者多從此說。囿於考古材料的缺乏,他们未能準確判斷二者的關係。于省吾《釋兩》一文從出土的商周車馬形制出發,認為“兩”“?”本屬同字。“兩字的初文作?,乃截取古文字車字的部分構形而為之。象車轅前部衡上著以雙軛。”[1]张光裕也認為二者原為一字,“‘?加上一横只是文字增繁现象”。[2](P553)笔者在參觀金沙遺址博物館時有幸看到第五展廳展出的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晚期雙輪馬車,車身後部有陪葬的車夫。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指出:“迄今為止,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車子實物是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的馬車。”“秦漢以後,車子結構發生變化,从二馬駕的單轅車變為單馬駕的雙轅車。”[3]从古文字材料和古代车马形制来看,于、张二人的考察可信。因此我们认为“兩”和“?”本是一字。“?”是“兩”的初文,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增繁而成。“?”取象于“車轅前部衡上是雙軛之形”,“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乃其本義。

可见,“兩”从一开始就包含“車”和“二”[4]兩重意義。後代文獻中“兩”用如“車兩”“馬兩”,及其表成雙之意,當直接緣於其造字時所取之象。

二、量詞“兩”的用例及相关问题考察

如前文所述,“兩”“?”實為一字。經考,甲骨文中未見“兩”字,金文“兩”字作“?”。從古代文獻來看,量詞“兩”的使用範圍頗廣,具體用例如下。

1.指稱車輛和馬匹

(1)孚車十兩(圅皇父簋·西周)

(2)大賓豕?章、馬?,賓五?章、帛束。(大簋·西周)

(3)伯賜小臣宅畫干、戈九,易金車、馬?。(小臣宅簋·西周)

以上用例中,例(1)“兩”表示車,例(2)指稱馬匹,例(3)同時指稱車和馬。後來,“兩”指稱馬的用例逐漸減少,直至消失。而指稱車的“兩”也逐漸為“輛”所替代,一直持續至今。

對於以上諸例中“兩”的詞性問題,學界存在爭議。一般學者認為“兩”用於車、馬时都是量詞;但馬國權認為“兩”指稱車是量詞,指稱馬是數詞;[5]杜鵑則以時間為限,認為在先秦文獻中“兩”是名詞。[6]

先來看馬先生的觀點。“兩”指稱車為量詞,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馬先生認為“兩”指稱馬是數詞,未免有些表面化了。孫向陽曾撰文討論過馬先生的這一觀點。“金文馬以‘兩‘乘計,車也以‘兩‘乘計。在這樣的對應關系和發展系統中,說其他詞為量詞,偏偏用於馬的‘兩是數詞而不是量詞,就會令人費解。”[7]孫所言極是。我們認為,“兩”用於車、馬都是量詞。只不過所稱數量不同而已。這要从它的造字本義來看。“?”取象于“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之形”。戰國以前車馬關係極為密切,二者往往並舉。於是“兩”就有了同時指稱車、馬的可能。而且,秦漢以後車子結構發生變化,从二馬駕的單轅車變為單馬駕的雙轅車。所以,可同時指稱車馬的量詞兩,又有了指稱數量的不同,但却有嚴整的對應性。張桂光對此進行過精闢的論述:商周金文存在不同事物共享一個量詞而所代表的數量不同的情形。最典型的就是車、馬及其量詞兩和乘。兩和乘指稱車時,代表之數為一;指稱馬時,代表之數為二和四。[8]

杜鵑認為,西周早期的語言中“兩”指稱戰車,是“車加馬加人”或“車加馬”的總和,與後世單純指車的物量詞“輛”大相徑庭,應為名詞。[9]我們承認,車是古代諸侯作戰的工具,古漢語中的車也多是車加馬(加人)的總和,但這並不能說明“兩”就是名詞。單就材料而言,“俘車十兩”“易金車、馬兩”等本就有名詞“車”和“馬”,此時“兩”和數詞組成數量詞組修飾前面的名詞車和馬,因此,將“兩”理解成名詞是不符合語法實際的。

在古漢語中,特別是先秦時期,漢語是極不成熟的,量詞也是如此。數、量、名之間常常“互相感染”,“界限頗不明晰”。如肖婭曼所言,“古漢語實際表明,越早的古漢語,語義越混沌,語法功能越不分明”[10],“词汇源自浑沌语的分化,词类是语言系统发展成熟后,人的语法意识和语法实践的结果”[11]。先秦語言的混沌不成熟性導致了人們對“兩”修飾車馬時量詞詞性的困惑。

2.稱量布帛

(4)舍矩姜帛二?。(九年衛鼎·西周)

(5)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周禮·地官·媒氏》)

(6)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禮記·雜記下》)

以上諸例,“兩”都用來稱量布匹。其中最早當屬例(4),九年衛鼎銘文屬西周中期。至於兩為何稱量布匹,例(5)鄭玄注曰:“五兩,十端也。”孔穎達疏:“云五兩十端者,古者兩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五兩故十端也。”可見,兩用來稱量布匹也是從其造字本義引申而來。又鄭注例(6)曰:“十箇爲束。貴成數。兩兩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兩五尋、謂每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即古代兩為五尋,合四十尺,也叫一匹。《說文解字注·匸部》匹字下段按語曰:“五兩則五匹爲一束也。凡古言束帛者、皆此制。”所以古代修飾布帛之兩為長度量詞,義同匹。

3.指稱衣褲襪履

(7)葛屦五兩,冠緌雙止。《詩經·齊風·南山》

(8)襪一兩(《居延漢簡釋文合校》287·24)

(9)布復絝一兩(《居延新簡·二》51·67)

用兩稱量的衣物“屦”“襪”“絝”等都有成雙成對的特點。現代漢語中,“屦”“襪”乾脆用“雙”作單位詞。可以說褲子“一體兩分”的特點是其古代用“兩”作單位詞的原因。許慎《說文》中收錄了“緉”字,釋為“履兩枚也”。可見,“緉”是在“兩”的基礎上增添了義符來分擔“兩”的義項。在後代文獻中,“兩”稱量衣物漸為“緉”字替代,如曹植《冬至獻履襪頌表》:“並獻白紋履七緉,襪若干副,上獻以聞。”

4.物體重量單位

(10)二十四銖為一兩。(《說文·?部》)

(11)正陽莫囂連……為正陽貸越異之黃金十益一益四兩以糴種。(《包山楚簡》111)

(12)絮七斤八兩十八銖絮六斤十五兩七銖凡十四斤八兩一銖(《敦煌漢簡》1408)

“兩”用作重量單位,多有假借之說。但就我國古代度量衡單位制度和“兩”的造字本義而言,我們認為,與表成雙特點的衣物量詞一樣,“兩”作度量衡單位也源於其造字本義中“雙、二”的語義因素。《漢書?律曆志》:“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重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兩者,兩黃鐘之重也。”又《淮南子?天文訓》:“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兩的這一用法一直延續至今,如“半斤八兩”等。

三、量詞“兩”的詞義孳乳與更替

從以上“兩”的各項意義來看,我們可以觀察到其中密切的孳乳關係。量詞“兩”的語義發展緊緊圍繞其字本義展開,呈輻射式分佈。見下圖。

“兩”,取象于我國古代雙輪單轅車“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之形”,自始就包含“車”和“二、雙”的語義因素。從“車”這一語義因素出發,“兩”引申為指稱車的量詞。在我國古代車馬往往並舉,於是兩又有了稱量馬的功能。雙馬駕一車,故稱量馬時,“兩”為集體量詞,數值為二。嚴格來說,這也與其造字取象“雙軛”相關。從“二、雙”這一語義因素出發,兩先後引申為稱量布帛的長度單位、物體重量單位和表示具有成雙特點的衣物量詞。由於兩負載意義過多,後來產生了輛、緉等字形,分別指稱車輛和鞋履。輛作為後起字被後世沿用下來,直至今日,但緉字卻中途消失了。

注释:

[1]于省吾:《釋兩.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9页。

[2]張再興:《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第三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巍:《中國古代車馬制度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第2期。

[4]指“具有成雙特點”的“二”。

[5]馬國權:《兩周銅器銘文數量詞初探·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26-136页。

[6][9]杜鵑:《量詞“兩”考辨》,北方論叢,2005年,第3期。

[7]孫向陽:《說“兩”》,廣東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8]張桂光:《商周金文量词特點略說》,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10]肖娅曼:《語言背後沒有詞類——人為語言立法,還是語言天然有法》,待發表。

上一篇:垃圾渣土运输合同下一篇:2018国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备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