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族舞蹈教学计划

2024-07-09

维族舞蹈教学计划(共3篇)

维族舞蹈教学计划 篇1

维吾尔族舞蹈教学课后反思:

本堂课为二(2)班的舞蹈形体课,本课程教材选自网上的民族舞蹈音乐,-----《一套我自编的 维吾尔族族舞蹈组合》,为一节课的教学。在前面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维族舞蹈基本体态,基本步法,“三步一停,进退步,三步一抬,跟步等”步法。

在这节课学习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几种手位的练习和脚步的配合运用。通过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组合的协调能力和表现力,从而更好的完善舞蹈。虽然二年级的孩子和三年级的学生差异较大,但二年级的学生在练习中很认真,能够自觉练习动作。我想只要学生有积极努力的精神,会欢快的进步!

通过上课自己也有几个问题: 1,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情感目标:通过分组练习,锻炼每一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太大,可能达不到。

2,对于练习后还有节奏没有达到全部同学的纠正,如何调整?教师应该挖的更深一些,能够让全体同学对纠正舞蹈动作掌握的更好。

3,相对固定的组合动作有点局限性,面对不同主题的形式,学生在表现时如果有点自由度会更好。

维族舞蹈教学计划 篇2

关键词:维族舞蹈,眼神,重要性

引言

挺胸、抬头、拔腰是维族舞蹈中的基本特征。舞蹈中运用头、肩、腰、臂、肘、腕、膝部直至脚部动作, 使其形成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的优美造型;再配合上“移颈”“打指”“翻腕”等装饰性的动作做为点缀, 形成热情、妩媚但不轻浮, 稳重、细腻却不琐碎的风格韵味。除此以外, 让全身各部位的动作与面部的“眉目传情”协调一致, 才能真正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可以说, 维族舞蹈中最令人回味的就是眼神, 眼神的多种特殊表达形式会带给欣赏者们深刻的印象。

一、维族舞蹈眼神的特点

首先, 维族舞蹈中眼神形象的节奏是内在的, 相同的眼神由于节奏的发展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 体现出不同的内容和涵义, 缓中有急, 急中有缓, 急而要稳, 缓而不断。然而节奏化只是一种表面的手段, 它能从形体中流露出来, 进而塑造出人物形象的一切。眼神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节奏感, 取决于我们的感觉和传达节奏的才能。慢中有快, 快中有慢, 慢而不温, 快而不乱。演员的节奏感能够暗示他采取一种最能充分展现人物的心理状况的节奏进程。

其次, 掌握了眼神的节奏, 才能开始大致的了解风格。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 我们一边跳着这个民族的舞蹈一边就在演绎着这个民族的文化, 演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演员对这个民族文化等方面了解的程度。比如我们学习维族舞蹈, 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自觉地体会维族人特有的“气质”, 去加强对维族人民的熟悉和理解。在维族舞蹈中, 眼神、面部表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视觉上的立体化, 而这种视觉源于生活的根基, 基于文化的内涵。上身挺拔, 脚底下快、碎而又稳健, 眼睛时而极目远眺, 时而俯临前方, 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 这一切体现出维族舞蹈的特征。什么舞配什么曲, 要懂歌曲的意思, 悲伤的、欢快的、庆祝性的或关于爱情的要看意思来表达。悲伤的音乐眼神应迷离深邃, 欢快的、庆祝性的音乐眼神应热情洋溢, 关于爱情的音乐眼神应羞涩妩媚。所谓眉目传情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感情的最直接方式。

再次, 维族舞蹈中眼神的方位是多变的, 在舞蹈过程中眼神随着节奏和律动的变换而产生出不同空间的各个方向, 它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由众多点连成线, 神随形走, 头部和肢体是占主导方位的, 加上眼睛的配合可以说是一种小小冲击力的亮相, 从而产生眼神的方位, 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各个空间传达舞者内心的共鸣, 眼神各个方位跳跃性的节奏点使舞蹈更加生动形象, 便有了维族舞蹈的风格韵味。

我认为的眼神的三种特点, 即节奏、风格、方位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三者的联带完美的配合会让舞者更加淋漓尽致的呈现出艳丽动人的作品, 也给予欣赏者耳目一新的视觉美感。

二、眼神在维族舞蹈中的运用

目前, 国内舞蹈界的研究者们对维族舞蹈眼神的运用并没有详细的归纳。我认为眼神有两种训练范畴, 分为课堂上的练习和舞台表演的实践两种。

1. 课堂学习中的练习:

“心灵是眼神之源”, 而各种知识的积累正是心灵的支撑。因此要想眼神具有表现力, 根本还是在于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因为舞蹈题材的领域是非常广阔的, 舞蹈中的人物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舞蹈演员要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因此平常要加强文学和各种艺术的修养。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到关于它们的某些生活习性, 关注由这些生活习性生发的, 与该民族的生存意识相关的东西。

2. 舞台表演中的实践:

(1) 维族舞蹈中最令人回味的就是眼神, 眼神的多种特殊表达形式会带给欣赏者们带来深刻的印象。具体表演时, 一是要善于把握维族舞蹈中典型的动态形象、民族的图腾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和他们的气质神韵。二是在肢体训练的同时, 通过观赏录相资料或者现场演出体验眼神、表情所蕴含的文化意味。抛开特定的文化和情感这个范畴来谈, 舞蹈毕竟是在表演, 虽源于生活但在舞台上舞蹈演员的眼神是要比平时生活中的状态更夸张。 (2) 通过学习和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 在维族舞蹈中, 我认为某个动作的瞬间转身就是眼神训练的一个最便利的途径, 平常训练万万不可忽视, 我们平时练习民间舞时, 也会听老师说, 把眼神放射出去, 要看的很远, 透过墙壁看到练功房外面去, 这其实也是老师用言语在开导我们对眼神的表现力, 我们应当在平常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中细细体会。例如, 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 舞者的动作并不是那么的花哨, 更多的是与观众内心的传达感受;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是一群少男少女打情骂俏的场面, 男孩挑逗欢快的眼神, 女孩羞涩妩媚的眼神为舞蹈增添了活力, 也表现出维族舞蹈的热情洋溢、生动活泼。

三、眼神在维族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维族舞蹈是风情万种激情四射的一个舞种, 不仅让舞者自身能够充满激情, 也能使欣赏者感受到舞蹈浓厚的气氛。花哨多姿是维族舞蹈的象征, 但是在表演中如果只是局限于花哨百变的肢体语言和华丽的外表让舞蹈产生美感是不充实的, 千姿百态的造型和技术技巧固然重要但只注重于此也会使舞蹈枯燥乏味。真正要体现的是自我内心情感的突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我认为眼神的表现是任何手法以及肢体都不可替代的, 它的表现力能把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巧妙灵活地运用眼神来传情达意, 才能使舞蹈赋有生机和活力。因此, 我觉得眼神在维族舞蹈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

“神韵”是艺术高度的一种境界。“神韵”则可以通过舞蹈中眼神的艺术表达形式去结合舞蹈的各种形体语言让观众去认识舞蹈中的神韵, 去感受舞蹈中最精华的东西。而且只有把握住了这种“神”和“形”才更有生命力。“心意”或“神”正是舞蹈者心态和内涵的表达, 而神是最重要的, 同样也是最直观的表现手法。它的真实涵义是指过自觉的意识、意念、感觉来支配舞蹈动作, 而不是盲目地、纯功地去完成动作。跳维族舞十分讲究眼部的传神, 通过眼睛展现七情六欲, 向观众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眼睛没有任何的内容, 心中的感觉也就十分缺乏, 那就算再优美的舞姿也不能打动观众, 所谓的心领神会就是如此。眼神的训练在维族舞蹈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舞蹈训练中, 每一处最细微的过程最简单的动作都应是培养锻炼神韵的过程, 神韵常常是通过眼神的表现手法而体现出来的。因而我们说人体动

关于肚皮舞在中国的融合与发展

蒙丽娜 (蒙丽娜舞蹈工作室北京100000)

近年来国内兴起学习肚皮舞的风潮, 相当多的女性加入学习肚皮舞的行列。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中东舞蹈, 其时而激情热烈, 时而优雅柔美, 充分体现了女性的妩媚与阴柔之美, 更由于肚皮舞无年龄和身材限制, 并可以达到纤体健身、减肥瘦身的效果, 正迎合了现代中国女性的口味, 深受广大时尚女性的喜爱。

“肚皮舞”发源于埃及, 是中东地区最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和全世界所有的舞种一样, 都表现了其民族的文化魅力, 就像我们国家56个民族, 每一个民族都有代表性的舞蹈, 舞蹈来源于生活, 每一个舞种都是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的。你只有理解了它的文化和内涵, 才能正确的去表现舞蹈, 欣赏舞蹈。肚皮舞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着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其中融入了人类对生命繁衍不息的赞颂, 也表现在对生育崇拜的宗教仪式中。肚皮舞经过长时间的演变, 融入了不同的文化, 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肚皮舞, 均具有独到的特色, 在中东、印度、伊朗等地区受阿拉伯文化影响, 使肚皮舞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取得了快速发展。19世纪末肚皮舞传入欧美地区, 1893年, 来自埃及的肚皮舞团参加了在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当第一个来自中东的肚皮舞娘在大道乐园表演时, 令美国人大开眼界, 很快风行全美, 并通过世博会走向了世界, 其精致的服饰, 花哨的胯部动作及性感妩媚的姿态迅速风靡全球。

肚皮舞身体语言异常丰富, “抖胯”是她最突出特点, 尤其是胯部的多种变化和臀部的抖动、手臂的波浪柔臂、胸部眼花缭乱的环绕, 充分展现了女性柔软的腰肢、灵动的肚皮, 使舞者更具魅力。肚皮舞亦结合其他的道具来表现, 如阿拉伯弯刀、拐杖等。肚皮舞的服装按不同风格主要有埃及风格、土耳其风格、印度风格和部落风格等等, 每一种风格的服装各有不同的特点。还配有一些美丽的配饰, 比如头巾、发饰、面纱、手镯、耳环、脚链等, 使得舞蹈更为婀娜多姿, 舞动时饰物发出的声响, 也可以增强舞蹈的节奏感。鼓为肚皮舞主要的舞蹈伴奏, 并配合音乐, 以感性的肢体动作, 快速的舞步, 将闪光点提炼、放大、升华, 是音律与舞美的完美结合。在造型、音乐、灯光、道具、服饰天衣无缝的配合下, 将你带入历史悠久、文明辉煌的艺术之都。目前肚皮舞主要流派有以下几种:

一、中东流派

中东流派的肚皮舞多数保留着传统的特色, 且又各具一格。

二、东欧流派

东欧流派的肚皮舞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 极具爆发力和动感性, 肚皮舞被他们演绎的非常完美, 东欧国家中肚皮舞最兴盛的国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 尤其是俄罗斯, 在俄罗斯有很多肚皮舞的大师级人物, 引领了新的潮流。

三、美国流派

美国肚皮舞是职业化的先行者, 也打造了一批肚皮舞明星,

作中的神韵并不是虚玄抽象而不可知的, 恰恰是起着主导支配作用的艺术灵魂。唯有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 才能通过训练达到以神领形, 以形传神的目的。

四、总结

舞蹈不仅能陶冶人的身心, 舞蹈更能扩大人的眼界与见识, 我们每一次民族舞的学习, 就好像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舞蹈不善于表现叙事和生活、劳动的过程, 更不善于平铺直叙。而舞蹈要求在生活中抓住和寻求人的思想感情最集中、最凝炼的、最动人的、最优美的思想感情之处, 然后进行加工、创造、提炼出舞蹈形象。而舞蹈中优美的音乐、舞美和舞姿只有在相应的“眼常年闪亮在全球的舞台上。美国肚皮舞最大的收获当属创新了美国部落风格, 并在近几年迅速被人们喜欢和接受。

四、南美流派

南美人真正把他们所具备的身体优势和南美的舞蹈元素完美的结合起来创造了拉丁风格的肚皮舞, 把这种古老而神秘的舞蹈演绎的更加激情、魅力。

肚皮舞在中国发展已经有快十个年头了, 带着神秘和深沉的内涵来到了中国, 受到成千上万的肚皮舞爱好者的青睐, 也使得肚皮舞在中国快速的发展起来。全国涌现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肚皮舞俱乐部, 从事着肚皮舞的培训事业。但肚皮舞这项集健身性、时尚性、娱乐性和艺术表演性的运动方式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更适合中国民族特点的风格形式。从中国肚皮舞发展现状看来, 具有中国特色的肚皮舞风格更为符合中国女性, 创新与融合将是未来中国肚皮舞发展必要趋势。从肚皮舞在世界各国发展来看, 肚皮舞如潮水一样, 流到哪里就灌满了哪里的民族性, 我们现在听到的美洲风、部落风、芭蕾肚皮舞、吉普赛风、西班牙风等等, 都具有其民族性。当肚皮舞的河流流淌到中国这片土地, 并在这片土壤里生根成长, 滋润出中国肚皮舞美妙的艺术奇葩, 她也将骄傲的跟世界其他肚皮舞风格一起, 被模仿被推崇被爱戴。要想实现中国肚皮舞的民族性, 就要根据肚皮舞的艺术特性来进一步与中国古典舞蹈和民族民间艺术紧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同时根据现代人的思维进行创作。中国古典舞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中国当代舞坛占据着实地, 闪现着光彩。中国古典舞主要是从戏曲舞蹈中分离出来, 例如中国古典舞身法、神韵、呼吸等元素,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 演变出一系列以“圆”“游”为基准的具有中国传统韵味与时代精神的动作语言。在作品中将埃及传统肚皮舞风格及中东各地区风格与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相结合, 以肚皮舞为基础, 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技法融入其中, 并结合古典舞的扇子、袖绸、面具、腰鼓、腰铃等配饰, 在服饰的图案与纹饰点缀上体现中国风情。201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肚皮舞大赛中, 我编导并表演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肚皮舞《韵舞》, 我将古典舞身韵的技巧融入到西方肚皮舞的张扬魅力中, 并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 得到众多国外肚皮舞专业评委的一致赞赏与好评, 并荣获埃及现代融合肚皮舞个人组冠军, 带给大家全新的视觉享受, 也是中国式肚皮舞发展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舞蹈艺术博大精深, 她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 并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肚皮舞是一种积淀了历史文化的舞蹈, 她包容着世界各民族的韵律, 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 细细品味这艺术的饕餮盛宴。作为一名从事舞蹈教学的文艺工作者, 我将继续这一美丽的探索, 将肚皮舞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精粹在中国继承和发扬光大。

神”中才能达到艺术的升华和超生活的境界。然而, 我们未能达到这种水平, 舞蹈对于我们来说, 仅仅是美的象征, 如何去理解, 如何用眼睛表现情感, 如何做到眉目传情, 就要靠我们不断的去摸索探究。

参考文献

[1]周萍黄奕华著.《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编导田露

[3]《掀起你的盖头来》编导靳苗苗

浅谈维族舞蹈的地域性音乐风格 篇3

关键词:维族舞蹈;地域性;音乐风格

一、维吾尔族舞蹈的类型

1.自娱性民间舞蹈。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在重大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像这类以娱乐为目的舞蹈,旨在表达欢快之情,而不是以演出或礼教等为目的的舞蹈,叫做自娱性的舞蹈。自娱性民间舞蹈的特点:其一、它在各个民族中广泛存在;其二:各民族的自娱性民间舞蹈由民众广泛参与。“赛乃姆”——在当地民众中流行最为普遍的一种舞蹈。“赛乃姆”在维吾尔族语言中是“美好”的意思,有女神、偶像等语意。在音乐中是把多首歌曲连缀而成的歌舞音乐。“多郎舞”一般难度较大,广泛流传于塔里木盆地西沿、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一带, 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2.礼俗性民间舞蹈。维吾尔本身就是“联合、协助”之义,由于地处祖国的西北疆,她处于一个复杂的宗教信仰氛围中。这个区域向北信奉萨满教,向西盛行印度教、佛教,周围还受波斯的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的影响。维吾尔族人信奉的原始宗教是萨满教,原始的萨满舞是一种巫舞,与萨满跳神活动有关,后来的演化过程中,加入大量西域舞蹈,才演化成目前极具观赏价值的舞蹈。

3.表演性民间舞蹈。维吾尔族著名舞蹈家康巴尔汗,她是现代维吾尔族舞蹈的集大成者。她把自然状态下的维吾尔族舞蹈加工提炼,成为精美的舞台艺术,提升了新疆舞的艺术价值。像著名的《盘子舞》、《林帕特》等艺术奇葩都是她成功的杰作。 她在维族舞蹈的自由奔放与古典芭蕾端庄高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在音乐与舞蹈之间找到融合点,使音乐、舞蹈、舞姿达到美的意境,轻盈流畅,又潇洒俊逸,使感情表达自然流畅。

二、维吾尔族舞蹈的地域文化特点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是古代欧亚大陆南来北往、东行西去的必经之地,由于这种特殊地理位置,新疆自古就溶汇于各地的多种文化,吸取了其精华。除中原文化外,还有中亚文化、印度佛教文化和匈奴、鲜卑西侵带入的萨满文化。这些不同地域舞蹈的风格特点的形成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例如哈密、吐鲁番地区因为靠近河西走廊,音乐会带着甘肃的秦腔味。喀什,阿克苏地区因为人们大多住在戈壁,很少与外面的人接触,偶尔来客人会很高兴,在他们的舞蹈中表现出了热情奔放,和大气的感觉;库尔勒地区历来是经过南疆的必经之路,这样的地理环境反映在舞蹈中则体现出稳重、富有内涵的特点。从具体的舞蹈动作上来讲,比如库尔勒赛乃姆就比较重内在的感觉,对话式的交流比较多,动作幅度不大比较稳。在库尔勒赛乃姆中男性的动作风格十分沉稳,高低分明,身体下沉的动作很明显;而女性的舞蹈肩部晃动多,在舞蹈的表演当中经常出现抓袖子的动作;哈密赛乃姆中脚后跟用得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表演时多用5/8节奏;和田赛乃姆的风格比较稳。伊犁乃姆在动作上比喀什赛乃姆更大气和洋气,我们在舞台上大多用的都是伊犁的手形和舞姿;而喀什赛乃姆随意性比较大,手可以随意摆动。

三、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1.节奏特点。新疆舞中的伴奏音乐节奏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强拍弱化、弱拍强化。通过附点、切分音等打破原本中规中矩的节奏,以突出民族风韵,如在舞蹈中运用很多的绕腕、三步一抬等动作,都是在弱拍做的。在新疆舞中,音乐的节奏与舞蹈的力度、快慢、幅度大小等因素配合默契,形成独特的风格。以赛乃姆节奏为例,此种节奏的特点是切分音与附点的运用,在“滑冲步”中多见,脚步向斜前方迈开并配合上手摊开配合打破平稳节奏后的“强拍(强位)”,右脚跟进、轻点转身来配合弱拍(弱位)。舞蹈的呼吸、情感与节奏结合在一起,富有动感。

2.动律特点。动律相当于音乐中的“乐节”,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在音乐中贯穿始终,富有典型性。所谓舞蹈的动律,也不是舞蹈中的段落,而是舞蹈中构成舞蹈形象的最小、最核心的动作组合。“微颤”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典型的动作,常见于在舞蹈中连续性的微颤和动作变换之前瞬间的微颤。舞蹈中连续的微颤多用于平稳的节奏中,如中老年舞蹈中,它使舞蹈动作点线结合、柔和细腻;变换动作之前的微颤是动作衔接灵活、自然,如多郎舞中的“奇克多曼”中有明显的运用。

3.舞姿造型特点。维吾尔族的舞蹈充分运用身体的各个环节,上从头、肩、腰,下到腿膝、脚,再到手腕、甚至手指等各个部位运用都很灵活,眼神要求灵活,善于运用各种装饰性动作,例如打响指、移颈、翻腕这些典型的维族舞蹈动作。舞蹈家康巴尔汗把维吾尔族舞蹈推向规范化,并确定了舞姿造型的基本特征:昂首、挺胸、立腰,这三点基本特征贯穿舞蹈始末,使动作繁复的维族舞蹈自成一体,细腻而不琐碎。这些造型特点综合起来,造就了维族舞既蹈热情活泼,又沉稳细腻的风格。

4.技巧特点。维族舞蹈继承了西域舞蹈舞姿轻盈、腰部柔软的特点。腰功中运用最常见的是侧闪腰,另外,还有快速的软腰和慢速的控腰都别具特色。维族舞蹈多以快速旋转推向高潮,旋转要求快速并不断变化舞姿造型,并且在快速的旋转中戛然而止,是一项高难度的舞蹈技巧。旋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舞蹈,要求启动“快而强劲”,停止要“骤然而稳健”。

维族舞蹈中的移颈配合眼神的动作技巧风趣,是维族舞蹈的典型动作;舞蹈富有强烈的律动感,在舞蹈中配合打响指,更为舞蹈增加了风趣活泼的特点。

四、维族舞蹈技巧中的旋转

维族舞蹈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舞蹈使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富有动感,如上挑的眉毛,灵活的手腕,微颤的双膝,轻耸的肩膀,移动自由的脖颈等。而旋转在舞蹈中强化了这种动感,升华了舞蹈的艺术魅力。在维族舞蹈中的旋转形式多种多样,有流动的快速平转、各种舞姿转、夏克转、流动中的下旁腰立转、快速跪立转、旋转闪腰、单步跳转等。如《摘葡萄》中以快速的旋转来突出收获后的喜悦,轻快急促的鼓点恰恰迎合了舞蹈的情绪,让观众深刻的体会到那是收获的姑娘的欢乐的情不自禁的流露。由于旋转具有技术性和优美的形式,所以动作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维族舞蹈中只要有“跪”的技巧出现,就多用“转”来衔接,两个动作交替使用,讲究“转”的快速完成和跪步造型的停顿,从中体现了维族舞蹈旋转中戛然而止的风格特点。像这种快速、短促、有力的旋转在维族舞中最常见。它所表现出的是持续的兴奋状态。在旋转的舞姿方面最能体现维族舞蹈特点的是旋转闪腰, 它是最常用的姿态,它的特点是在起动时略用闪腰摆开辫子,使在转动中的辫子随风飘洒,而转时多用胸腰和后侧腰,每当结束转以前都向上挑胸闪腰,形成回旋迎风的动感特点,而结束前的动感风格最为鲜明。

综上所述,可见旋转是维族舞中表现力最强、最有特色的动作,正是独特的快速、多姿、戛然而止的旋转使维族舞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可以当之无愧地被授予“旋转的舞蹈”的别称。

【参考文献】

[1]周菁保.新疆舞蹈的溯源[J].舞蹈艺术,1983

[2]刘学杰.乐舞新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01)

[3]李才秀.维吾尔族民间舞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12)

上一篇:课题名称表下一篇:学生“冲刺学考,感恩师长”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