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第十小学创强工作简介

2024-06-21

化州市第十小学创强工作简介(通用4篇)

化州市第十小学创强工作简介 篇1

化州市第十小学创强工作简介

化州市第十小学,是鉴江开发区的中心小学,也是化州市最年轻的中心小学,位于鉴江开发区山背路,始建于1938年,原名山背小学,原是一所村级小学。岁月沧桑,风雨洗礼,历经几代人的薪火相传,心血浇铸,于2004年升格为鉴江区中心小学、化州市一级学校,并于今年6月通过茂名市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

学校占地面积21103平方米,生均占地15.6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013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7.5平方米。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49人,教职员工共92人,其中拥有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的教师7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分主校区和北校区。主校区为教学区,北校区为学生的生活区和活动区。学校教学设备先进,电脑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种室场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室为现代化的阶梯教室、可容纳200多人开展教研活动。北校区作为外出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生活区,环境美设施齐,管理严服务优,宜住宿促成才。

为了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蓝图,经过多方协商、反复论证,科学、全面、合理地规划了如下创强建设项目:

1、投资98.5万元,新建一幢总面积为779.04平方米的科学楼。

2、投资36.7万元,将北校区改造成学生生活区。

3、投资23.1万元,建造连接两校区天桥。

4、投资12.9万元,对两校区电网、水网、广播网进行改造。

5、投资40.9万元,铺设校道、校园硬底化(广场砖)。

6、投资40.0万元,建造塑胶跑道及运动场设施。

7、投资10.5万元,完善体育器械、图书仪器等功能室场设施设备及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将以创强工作为契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致力实施素质教育,勇于改革创新,强化科学管理,同心同德,努力拼搏,积极提升学校品位,奋力推进学校创强建设,力争2014年4月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验收,努力实现“管理强、师资强、装备强、校舍强、质量强”的创强蓝图!

化州市第十小学创强工作简介 篇2

2012年5月24日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校创强工作进行了督导,针对我校创强工作提出一些整改建议,为了及时完成县督导室提出的整改情况,为了顺利通过我镇创强工作的验收,本着“创强工作,人人有责”的宗旨,专人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本整改实施方案:

一、整改目标

1、进一步整治校园环境,大力优化育人环境;

2、进一步完善学生教室及功能场室里的设施设备;

3、营造出丰富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4、档案资料进一步规范完善。

二、整改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为了做好整改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整改创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对所负责的工作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随时改进。组长:林武基 副组长:黄伟华 朱昭露

成员:邓文坚 陈红莲 谢永安 谢国强 余冬梅 潘启祥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根据整改任务,要明确分工,任务落实到人,专人负责,每项任务按时完成,并求实效,查漏补缺,确保验收顺利通过。创强具体工作负责如下:(1)、创强全面工作:林武基负责(2)、教学楼维修工作:谢国强负责(3)、教学装备工作:黄伟华负责(4)、文档资料工作:邓文坚、陈红莲负责(5)、图书室工作:黄伟华负责(6)、校园环境整治工作:谢国强负责(7)、校园文化、村小改造工作:余冬梅负责(8)、体育器材工作:谢国强负责(9)、学生食堂、内宿工作:谢国强、潘启祥负责

3、严明纪律,奖罚分明。

根据创强验收的时间安排,我校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确保整改任务按时完成,校长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整改工作应认真全面负责,对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的相关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如果工作不力,不负责任,对创强验收拖后腿,影响我校创强验收工作,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将给予严肃处理。

4、现状及具体整改措施方向 地点项目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方向

责任单位

负责人

教 学 楼

课室门陈旧(一至三楼木门被白蚁蛀空现象严重)

更换成不锈钢门

谢国强

防盗网日久生锈

用油漆翻新

谢国强

学生课桌椅残旧

更换成新的课桌椅

谢国强

教学黑板、学习园地黑板陈旧影响书写 更换

谢国强

电线线路凌乱

重新安装线路

谢国强

教师讲台低矮

更换

谢国强

照明光管较少只有两个

增加四个

谢国强

风扇不够,只有两个

增加两个

县 谢国强

教室墙壁残旧

坯趟过塑

谢国强

教室走廊破烂

补铺瓷砖

谢国强

班级文化(班风标语、国旗等)

增添

余冬梅

功 能 室 及 场 室

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美术室等功能室设施设 备简陋 添置完善

黄伟华

教师办公条件差

更换成新的办公桌椅

林武基

无办公电脑

添置7台电脑

邓文坚

电教平台少

增加3套

黄伟华

图 书 室

图书资料陈旧且少

需添置5000多册

黄伟华

图书柜子少且旧

增加8个

黄伟华

操 场 及 运 动 场

校园内校道坑洼现象严重

重建排水沟,硬底化、铺平

谢国强

运动场围墙陈旧

粉刷且装饰运动画、标语

谢国强

跑道上及两边有杂草

跑道两旁平整,铲除干净杂草

谢国强

教学楼后坑洼现象严重

铺平

谢国强

升旗台残旧

修建升旗台

谢国强

校 园 文 化 改 造

校园文化不浓且无特色

增加名人名言画像,建设文化长廊,增添标语,建设班级文化

余冬梅

教室门残旧

更换

谢国强

场室设施设备较缺

添置完善图书室及体育器材室

谢国强 黄伟华

校园、班级文化不浓

增加名人名言画像、标语等

余冬梅

校园环境较旧

翻新

谢国强

学生食堂文化氛围不浓 增添标语画像等

谢国强

内宿生阳台墙壁陈旧,前后门、卫生间门陈旧破烂

坯趟、更换

谢国强

学生名单没有上墙

上墙

学校

谢国强

常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篇3

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美好常州 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范燕青在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一、五年来的工作和体会.....................................................................................2

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6

(一)加快产业升级......................................................................................6

(二)建设创新强市......................................................................................7

(三)大力改善民生......................................................................................8

(四)塑造精品城市......................................................................................9

(五)统筹城乡发展....................................................................................10

(六)推进生态文明....................................................................................10

(七)打造文化名城....................................................................................11

(八)创新社会管理....................................................................................12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3

(一)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凝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13

(二)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发展........................14

(三)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引领发展的中流砥柱....................14

(四)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创先争优的坚强基础................15

(五)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6

(六)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17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六个注重”,全面推进“第二个率先”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选举产生中共常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代表,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美好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常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五年来的工作和体会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五年,是全市广大企业家奋力拼搏的五年,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奋发有为的五年,也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和干部群众,围绕“两个率先”总目标,全力推进“五大建设”,圆满完成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我们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集聚人才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全面提升,产学研合作基础坚实,形成特色鲜明的“常州模式”,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全面启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我们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市建设,以铁的决心、铁的法规、铁的纪律修复生态、改善环境,建成国家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老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功申办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我们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首创国内有影响的“道德讲堂”,连续获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精神,承办了江苏历史上最精彩、最圆满、最成功、最难忘、最和谐的省运会,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大为增强,常州形象和市民素养全面提升。

我们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抓好“三农”工作不放松,水稻单产连续八年全省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领先,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我们全力推进富裕常州建设,千方百计改善民生,慈善救助、公园敞开、公交优先、住房保障、交通畅通、城市长效管理等民生事业亮点频现、享誉全国,跨入全国相对富裕市(地级)前十强。

“五大建设”深入人心、“五大建设”成果丰硕,为“十二五”转型升级、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45亿元,是2005年的2.3倍;财政总收入84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8倍和3倍;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1.4%,比五年前提高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名列全省前茅。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谱写了常州发展史上新的篇章。我们坚持不懈抓好以下重点:

致力于抓投入、调结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以优化结构、注重实效为导向,促进有效投入持续增加。从“加快有效投入年”到“创新发展提高年”,年年有重点,年年有主题。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12亿元,是“十五”的3.3倍,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入大幅增加,支持企业技改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75亿元。对接央企和引进跨国公司取得重大突破,五年引进超亿美元重点项目34个,实际到账外资100亿美元,是“十五”的4.7倍。销售收入超百亿工业企业由“十五”期末的1家增加到9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由8家增加到35家。上市企业由11家增加到30家;私营企业突破7万户,个体工商户突破16万户,从业人员突破150万人,个私经济注册资本突破1900亿元。

致力于快创新、促转型,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着力推进“一核八园”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三级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增加,科教城集聚研发机构、创新企业478家,创新人才9200名;全市孵化器面积338万平方米;企业“两站三中心”50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7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32.1%,比“十五”期末提高7.8个百分点。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三年累计引进海外人才1800多人,创业团队300个,其中12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84人为省“双创人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3%。

致力于兴“三农”、增收益,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双百万亩”工程,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成高效农业99万亩和高标准农田93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4%和4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市农业产业化园区面积达12万亩。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占比分别达57.4%和31%。加快推进“三集中”和农村土地整治,积极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完成土地整理16万亩。所有村实现“三清一绿”,50%以上村完成“五化三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成效明显,深受老区人民欢迎。

致力于办实事、惠民生,发展成果百姓共享。千方百计推动创业、扩大就业、促进增收,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6269元和12637元,均为“十五”期末的1.8倍。创新社会保障体系,城镇三大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大幅提升;创新住房保障模式,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89万平方米,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创新慈善募捐方式,基金总量突破17亿元,救助困难群众35万余人次;创新公交优先理念,建成快速公交系统,公交出行率从9%提高到26%;创新公园绿地建管机制,扩建、新建公园绿地39个,累计达64个,全部免费开放。积极实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惠民工程,市级财政对社会事业五年投入达466.8亿元,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致力于拓骨架、建生态,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大力开展城乡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快打造现代化宜居城市。城乡基础设施五年投入1200多亿元,建成新运河、高架路、高铁站、新机场、客运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奥体中心、大剧院、规划馆、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体设施;坚强电网建设投入86亿元;城市防洪大包围圈基本建成;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期末的104平方公里扩展到153平方公里。实施数字城管长效考评,城管水平和市容市貌“双提升”,保持“全国交通畅通工程”A类一等管理水平。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投入35亿元治理、保护和开发西太湖;入太湖河道水质稳定达标,“清水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新增绿地1万多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削减,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致力于转职能、勤服务,发展环境更趋优化。在全省率先推出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位一体的“政风热线”模式,受理各类投诉和咨询3万多件,积极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在全省首创“三合一”网络平台,推进6179项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运行,强化行政行为全程监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达91%;全力营造创新创业最优环境,能放宽的最大限度放宽,能让利的最大限度让利。对人才、资源、资金、信息流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五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由27万增加到37万;上市公司募集境内外资金16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0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19.7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4倍和2.9倍。

致力于固根本、重和谐,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建网络”,扎实推进平安常州建设,突出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落实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不断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历史性问题。着力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探索社会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机制。有序推进法治常州建设,“五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安全感持续攀升,两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加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和全国人防建设先进城市。

致力于强队伍、提素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精心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重要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展开。广泛开展“理论慧民”工程,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1900多期,培训干部30多万人次。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推公选、公开选拔等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在全省首创干部选拔任用优选模型和县处级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深化农村“双学”、“双带”活动,集中培训1053个村党组织书记,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新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积极稳妥推进党内民主,圆满完成辖市区、镇党委换届工作,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普遍推行公推直选;扎实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党员主体权利得到进一步落实。完善对县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督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从政行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案件,着力构建教育范围广、预防能力强、查处效果好的惩防体系。

同志们!五年来,在常州这片热土上,全市人民和共产党员共同洒下了辛勤劳动的汗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共同体会了创业的艰辛,分享着收获的喜悦。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向全市人民以及所有支持、关心常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取得的显著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一些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必须始终坚持:

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全市上下始终高扬“创新、发展、提高”主旋律,把创新贯穿于发展理念、重大决策和工作措施之中。推进产业创新,以行政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强大创新合力,全面振兴五大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科技创新,扬民营企业众多之长,补科 教资源稀缺之短,探索创新产学研合作五大机制,吸引、整合国内外科教资源到常州与企业结合、与市场结合,集聚未来几十年产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推进服务创新,通过服务理念、服务方法、服务环节的持续创新,让创新创业者办事更方便、让企业得到政策支持更实在。社会凝聚力增强、常州竞争力增强的事实说明,只有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才能为常州率先发展和转型升级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发展。在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千方百计改善民生,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千家万户。坚持广泛听取民意,大力增进民生福祉,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各项民生事业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实践证明,只有时刻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把群众当亲人,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形成万众一心、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城乡一体、促进统筹发展。坚持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力抓手。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新格局;统筹空间布局,加快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统筹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常州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证明,只要城乡资源有序流动、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城乡文明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就有强大的动力。

提升能力、注重创优发展。市委始终倡导“三个一流”和“四个脱胎换骨”理念,突出提高能力、素质、水平,营造清明的政务环境,努力提供阳光透明的管理、高效顺畅的审批和细致专业的服务;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全力打造人民群众和客商、企业最有好感的城市;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力弘扬“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的常州精神。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加快了资金、项目、人才、科研机构等资源的集聚。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不懈谋长远、打基础,持之以恒提升能力、优化环境,集聚更多发展要素,才能实现创优发展、高端发展、低成本发展。

总揽全局、推动合力发展。市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法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各负其责,开展工作,广泛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类群团组织积极性。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协力谋发展。各级干部奋发有为、努力干事,广大企业矢志创新、竞相发展,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同甘共苦,全市上下心齐劲足、团结和谐,共同创造了不少新亮点、新业绩。实践证明,只有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才能不断创造科学发展新的辉煌。

我们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新发展带来新要求,新形势伴随新矛盾,新竞争又显新差距,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自身特定的问题、矛盾、困难,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很长时间在某些环节上停滞不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发展质量的压力、保持发展速度的压力、创新社会管理的压力、巩固生态文明的压力、提升能力素质的压力更显突出。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不大,对经济支撑不够有力;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提高,“一核八园”推 进速度不快,加快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开放型经济的结构亟待优化、水平有待提高,各类开发区的竞争力不强;社会管理创新任务繁重,基层干部普遍感到办事财力不足,调节手段不够;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水平、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要求不适应,党的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和加强。对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提高。

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今后五年,是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的理念;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的理念。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争当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

面对发展形势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确立好发展目标的新内涵、新要求。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的新要求,全面实施四大战略,着力推进八大重点,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们要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要求、新内涵,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巩固提升常州在苏南第一方阵的地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000亿元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700亿元,五年有效投入在加快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5%左右,利用外资结构更优、质量更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元以上。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刚性,任务繁重。全市上下要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魄力、更足的干劲,全面推进八大重点。

(一)加快产业升级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突出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坚持生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开发园区配套 建设,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实现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集聚程度明显提升,确保服务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长、增速高于GDP增速,确保服务业占比达到50%以上。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合理规划、培育特色、错位发展,形成以创意产业基地为龙头的支柱产业,确保超过500亿元规模。加快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十大拳头产品和十大亮点工程,建成旅游强市,增加值实现翻番,占GDP的比重超过7%。壮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政策资源,加大有效投入力度,加快实施一批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确保新兴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形成太阳能、先进装备等千亿级产业群。推动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打造一批有主导产品、有创新能力、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园区,积极培育天合太阳城、武进LED等园区的新兴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产业升级。围绕农业现代化要求,按照“合作化、农场化、园区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生态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响具有常州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新建高标准农田50万亩,高效农业比重达到50%以上,促进农业向高效型、生态型、品牌型、外向型和安全型转变。扩大开放加速产业升级。坚持以“高端化、高新化、优质化”为引资方向,突出招商选资和产业链招商,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优化外资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出质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外资项目。营造引进境外各类投资基金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境外上市,拓展引资领域。坚持以培育自主品牌、壮大龙头企业、做强出口基地、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的对接,集中力量攻坚突破,争取每年有2-3个超5亿美元重大项目落地。提升园区支撑产业升级。以“集聚、集约、创新、生态”为目标,把着力点放在功能创新、特色开发、环境优化和竞争力提升上,突出强化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产业配套和创新服务等功能建设,围绕“大力度建设、大项目带动、大企业支撑、大产业集聚”等重点工作,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形成几个全国一流的招商引智高地、产业集聚高地。全面推进开发园区创新创优、争先进位,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各新增百亿企业5家,力争500亿企业各1家,各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其他开发区各培育50亿企业3家、10亿企业30家和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二)建设创新强市

积极准备,抢抓正在谋划的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机遇,把常州建设成为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最强、各类成果转化能力最强、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能力最强的创新强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占GDP比重超3%,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年均增长50%以上。全力推进“一核八园”建设。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气魄、更多的投入,把科教城打造成为引领全市创新发展的大平台。完善“六大中心”功能,重点建设江南现代工业研究院等一批研发机构,集聚更多科教资源,转化更多科研成果,进一步放大科教城创新 之核作用。推动“八园”特色产业爆发式增长,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产业和产品。“一核八园”高新技术产业销售突破3000亿元,税收达到100亿元,新增超10亿元规模企业和超2亿元成长型企业各100家,形成1-2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兴产业集群。深化产学研合作五大机制。在培育创新土壤、创新生态、创新文化、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集聚和管理资源的能力。探索筛选培育机制,聚焦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合作项目,筛选一批又一批实用成果在常州率先产业化;探索利益共享机制,完善鼓励扶持政策,实现产学研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探索长效合作机制,按照自愿互利、职责明确、产权清晰的原则,组建一批创新联盟,鼓励产学研的长期性、战略性合作;探索中介服务机制,围绕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咨询服务、科技金融等中介机构,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便捷通道;探索诚信管理机制,强化商业道德自律和法律法规约束,让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让各类人才体现智慧价值,让更多成果体现市场价值,切实增强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率和竞争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新增各类孵化器、加速器500万平方米,提升现有500家、再新增300家企业“两站三中心”。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密集区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引导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创新型企业,重点培育支持100家科技创新领航企业和100家科技创业先锋企业。发展壮大天使基金、创投风投和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探索股权与知识产权质押,加快推进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业务建设,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每年扶持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确保上市企业累计达到80家,力争100家。强化人才引领支撑。打造最优环境,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用好本地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育优秀人才。大力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努力使我市成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首选地区。优化人才结构,着重培养引进领军型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科技企业家,以及金融服务、资本运作、创意产业等高端人才;加大人才投入,确保资金到位、服务到位、支持到位,用好各级财政对人才发展的专项投入,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人才资源开发经费。5年引进500个海归创业团队,5000名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形成5万名创投风投、中介服务和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累计达到50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技术专业人才总量。

在强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切实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型政府建设。

(三)大力改善民生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更加注重教育各类群体,在利益多元中共同顾全大局,让大家一起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加快提高居民收入。围绕提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深入实施“创业引领计划”,重点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积极拓宽创业、就业、社保、投资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实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GDP增幅、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不断提升保障水平。采取扎实措施,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衔接 和可持续性,实现“四个全覆盖”,即城乡医疗保障、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全覆盖,困难群众经济救助、需要司法救助的全覆盖,多元化的城乡老年事业全覆盖,政府购买岗位特殊人群就业全覆盖。不断完善以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的城乡医保体系。稳步提高养老保险水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加快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养老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各种类型的养老需求。加快推进住房保障,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积极实施危旧房改造。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园体制;发展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同等同质;支持常州大学和各高校优质发展,推进国家高职教育试验区建设。合理规划、搬迁扩建常州工学院,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内涵。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优先满足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统筹防病治病体系建设,突出健全疾病防控、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重点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加快社区全科医生的配置步伐;高质量、高水平完成第一人民医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医疗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形成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新格局。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加快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发展体育产业。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高人口质量,促进幸福家庭建设。统筹抓好公交惠民、畅通利民、和谐安民、社区服务、扶贫帮困、社会救助等工作,全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水平。

(四)塑造精品城市

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大气魄、大手笔、高强度、高水平打造“整洁文明、功能完善、出行通畅、环境友好、生态一流”的现代化精品城市。优化空间布局。持续推进南北建新、三城融合,东西协调、开发东部。中心城区以彰显现代都市风貌和城市历史文化为目标,建设古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中央商务区等特色功能板块,成为苏南一流的中心城区;南部以科教城、西太湖和4个创新型园区为载体,加快实施一批功能项目,全力打造集科教研发、商务办公、休闲旅游、花卉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湖新城;北部以创意产业园、金融服务区、环球恐龙城、天合太阳城、生物医药产业园、高铁新城为载体,建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化新城区;开发东部,在建设“六纵七横”道路的同时,加快建设以轨道交通产业园、创意创新区为载体的现代化东部新城,推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依托青枫公园核心区,加快推进钟楼新城建设,大力发展购物、商务、休闲、创意创新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常州重要的商业副中心。金坛、溧阳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宜业宜居宜游的经济社会发展强市。完善城市功能。加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内外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常州机场运营水平,争取一类口岸开放,建成西绕城高速、常溧高速,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络。继续加强南北、东西重要通道建设,健全骨干路网,改善路网结构,把握时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城乡坚强智能电网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城管综合执法机制,在管理的精细、精密、精准、全覆盖上下功夫,实现城市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现代化、法制化和民本化。建设智慧城市。整合各条块基础信息、平台设施、管理服务三大资源,构筑覆盖全市各行各业、有分有合、使用效率全面提高的公用数据、内部数据、核心数据三大信息平台,运用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加快推进城市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步伐。加快政务信息化,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普遍推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全面实现受理、填报、联审、批复、办理“一站式”服务。推进商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支付、物流服务、信用管理和安全认证等服务体系,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推进社会信息化,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的数字教育工程,以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为重点的数字社区工程,全面完成“市民卡工程”。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

(五)统筹城乡发展

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快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格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把水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全市水利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形成稳固的防洪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切实提高丘陵山区抗旱能力、圩区和城镇排涝能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中心镇建设。统筹城镇布局,明晰功能定位,高起点规划设计、高质量开发建设,建成一批特色彰显、专业发展、功能配套的中心镇、中心村。统筹安排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和生态区的空间布局,有序开展村庄布局调整和农村土地整治,积极引导农民向中心镇、村集中。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持续提高农民投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快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五化三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吸引更多农户参加,促进更多农产品走向市场,让更多利益惠及农民。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鼓励支持农民以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和增值水平。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

(六)推进生态文明

围绕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构筑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低碳城市。实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推进武进国家级低碳示范区、溧阳省级低碳经济示范市建设,建成一批低碳生态示范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新光源的开发和应用,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省示范工程。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大力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在省内率先建成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园区。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倡导鼓励低碳消费、低碳建筑、低碳出行、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以水、大气环境治理为重点,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强化水环境整治,加大入太湖河道及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总量明显下降。强化节能减排。广泛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运用经济、市场等手段,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严格执法、铁腕治污、刚性降耗,加快淘汰单位能耗、单位排放超省内同行平均水平的企业,万元GDP能耗降到0.6吨左右,确保高能耗产业比重下降20%左右。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大力推进生态修复重建,深入开展城乡绿化造林,持续推进“绿色常州”建设。加快实施公园绿地等五大特色工程,建成一批森林公园、绿化走廊、环城绿带和风景林地,五年新增绿地8000公顷。以办好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为契机,努力实现花博盛会大展示、环境建设大提速、花木产业大发展、生态旅游大升级。严格落实规划环评制度,创新绿色考核机制,探索多元化生态建设投入机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七)打造文化名城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促进常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完善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打造“文化凝聚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名城。繁荣文化事业。坚持公益、基本、均等、便利的原则,加快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完善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现代传媒中心、新图书馆、科技馆、报业大厦等一批重大文化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实施精品战略,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文化资源,保护建设好春秋淹城、古运河、青果巷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存,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强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制造业融合,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实施龙头企业培植计划,重点打造龙城旅游控股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5家超5亿元的文化产业示范企业、20家超亿元的大型龙头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建设文明城市。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任务始终艰巨,关键是全民参与,根本是人民满意,重点是长期可持续。在巩固和提升中始终坚持重民生、重民意、重服务、重软件、重细节,不断充实“六大文明工程”内涵。广泛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引导群众自觉履 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在全体市民中大力弘扬新时期市民精神,在党员干部中持续开展理想、信念、宗旨、纪律教育,在全社会持续开展“四德”教育,在各类市场主体中持续开展诚信、法治、奉献教育。倡导人人都做一个文明常州人,以人人文明带动城乡文明,以民生实事建设城乡文明,以生态美景妆扮城乡文明,用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凝心聚力,努力营造和顺和畅和美的和谐局面。

(八)创新社会管理

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体制、机制、方法创新,努力使社会管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突出创造性。把群众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服务中加强群众工作,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的机制,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问题,减少矛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各类社会组织为补充、以信息管理平台为载体、城乡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服务前移,掌握工作主动权,使全市城乡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科学合理调节各级财力分配结构,将人力物力财力更多投向基层,积极探索“资源向下、民主向前、民意向上”的管理新模式,发挥基层组织在连接纽带、反映诉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育规范社会组织。坚持积极引导、依法管理,着力培育和优先发展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有利于改善民生、完善服务的社会组织。将应由社会组织履行的事务性、服务性职能,交给各类协会等社会组织承担,强化对中介机构的扶持、培育和管理,提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公益服务和中介服务的能力。强化各司其职、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促进社会组织诚信自律和依法依规自我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媒体等作用,搭建多形式、多元化的沟通对话平台,使诉求表达渠道更通畅、接收更有效、行为更有序。保障公民权益,更加注重城乡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尤其要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保障他们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平等享有的基本权益。加强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宣传为重点的法治常州建设,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多用平等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健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努力实现风险评估工作的刚性化、规范化运行,切实防止因决策不当、方法粗糙引发社会矛盾;深入开展“五项排查”,对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解决在小;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化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大调解工作网络,做实各类专业调处平台,将专业调处机制向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延伸。健全大防控机制,深化“民生警务”,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以防得住、控得严、打得狠为目标,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常州安全、安定、安宁的社会秩序。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城乡救灾防灾设施体系、工作体系建设,加大应急 保障力度。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各类安全措施,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社会公共复杂场所安全、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健全互联网管理机制,加强虚拟社会动态管理和网络舆情引导,坚持正面宣传,疏导好、培育好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心态更加理性健康。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城”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根本保证。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勇于面对“四个考验”,始终警惕“四个危险”,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快党建工作创新步伐,使常州党建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凝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前进的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以思想的领先保障发展的率先。

强化理论武装,坚定发展信念。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充分挖掘和运用“常州三杰”等党史资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为常州美好未来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只要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对常州发展有利、为百姓谋福利的事,都要解放思想大胆闯,创先争优比着干,务实进取开新路。

提升能力素质,勇担发展重任。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学习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新创造,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工作能力。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理论宣讲、干部专门培训、网络在线学习、蹲点调查学习等制度,党员干部带头学好现代科技、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社会建设管理等新知识,加快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努力将学习思考成果转化为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城乡统筹、社会管理等方面多想新办法、多出新成果,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担当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凝聚智慧力量,增强发展动力。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常州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是全市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人人都要倍加珍惜;大力宣传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大业中,还有不少新矛盾、新难题要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去化解去战胜,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创造常州更加美好的未来。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网络优势,释疑解惑,指导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凝心聚力,进一步筑牢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精气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八大重点”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谋发展、快升级上来,为开创常州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

(二)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发展

重视加强党内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改进、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狠抓工作推进和落实,支持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切实加强统一战线工作,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健全地方党委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完善常委会、全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实行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度,坚持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探索决策失误纠错改正和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探索党代表任期制的各项工作制度,拓展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健全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介绍和选举方式,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

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在党的基层组织全面实行党务公开,落实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馈制度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党的工作透明度。拓宽党员表达意见和参与党内事务渠道,推广党群议事会、民主恳谈会等做法,进一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确保各级党组织始终充满活力、坚如磐石。

(三)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引领发展的中流砥柱

为政之要,唯在用人。坚持以更宽的视野选干部、配班子,完善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用人导向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风向标”。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凭实绩使用干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态度、能力和实际成效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主要标准;注重基层导向,大力选拔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经过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实践锻炼的优秀公务员充实上级党政领导机关,逐步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

优化干部选任机制。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坚持用制度选准人、用好人。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与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逐步提高竞争性选拔比例。创新后备干部分层分类培育模式,优化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机制,健全考评体系,改进考核方法,强化结果运用,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创造条件让干部经历多岗位锻炼、多环境适应,激发潜能,增强活力,形成市县上下联动、条块双向互动、“三支队伍”有序流动的干部交流格局。注重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推进实践锻炼制度化,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充实信访维稳、乡镇街道、服务窗口等一线,引导他们在推进发展中增长才干,在应对矛盾中体会艰辛,在服务群众中提升能力。

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推进干部管理精细化,加强经常性教育。深化党政正职“三责联审”工作。完善激励保障和退出机制,探索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注意调动各类干部的积极性。加强干部选任工作全程监督,探索建立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干部信息公开制度,全面实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以选人的科学性提升满意率,以用人的公信度激发战斗力。

(四)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创先争优的坚强基础

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工作基础、形象基础、稳定基础和兴旺基础。深入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发展上水平”为目标,把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推向深入。大力实施创先争优“六大工程”,全面落实争创要求和推进举措,形成创先争优经常性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力以赴争科学发展之先,同心同德创社会和谐之优。

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同步组建党组织,全面推广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模式,推动社区(村)党组织与驻地行政组织、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党的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建联动。加强各类开发区、功能区的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步伐,推动党的工 作在新兴领域有效覆盖。健全完善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拔方式,重视大学生村官培养,关心、支持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坚持党建带群建,发挥工青妇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和凝聚广大职工、青年、妇女投身科学发展,构建党群一体化新格局。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强化党员培训,完善基层党员轮训等制度,推进远程教育从农村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延伸。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提升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核心任务,探索建立在职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机制。选树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重大典型,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推动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

(五)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形象,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大力弘扬亲民爱民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带着深厚感情、政治责任、敬畏之心做好群众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认真办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人民群众收入更多一些,生活更好一些,满意度更高一些。领导干部、领导机关要带头开展“三解三促”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驻点调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广大基层干部工作在一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要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中奋勇争先,与人民群众一起奋力拼搏,以实际行动影响群众、感召群众、赢得群众。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崇尚实干、多出业绩,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办惠民生、解民忧的好事。坚持雷厉风行、狠抓落实,对确定的目标任务,一着不让抢先机,只争朝夕快推进,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善于化解,敢于担当。坚持勤勉敬业、高效服务,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群众评议、日常考核、目标考核和干部考核相结合的机关作风评议长效机制,做到履职有责、失职必究、执行有力、运转高效。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之风。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条件不断改善,广大党员干部越要牢记“两个务必”,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浮躁自满,倡导求实奋进;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勤俭节约,把更多的精力、财力、物力用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上,用在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用 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最关键的环节上,始终做到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变、艰苦创业的本色不丢。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六)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党风正,政风清;人心齐,泰山移。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的高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率先建成并不断完善具有常州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加强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培养、使用、管理各个环节,继续深化反腐倡廉分类分层教育模式。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实效。建立健全及时提醒、诫勉谈话等预防机制,做到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

完善制度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机制和财税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健全重点制度执行的监控、督查、评价和问责机制,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落实党政正职监督、“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领导干部问责等制度规定。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切实开展对重大公共资金、资源、资产的运行监督。强化科技防腐,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大监管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努力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化州市第十小学创强工作简介 篇4

温工商标[2012]2号

关于开展第十五届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延续)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工商局、城区工商分局,开发区分局、直属管理分局,相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根据《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温政令122号)的规定,我市将开展第十五届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凡在温州市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都可以自愿依法申请认定温州市知名商标。申请认定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二、申报范围

拟申请认定的商标应符合《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及《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的基本条件》的规定,依法注册满2年(2009年12月31日前注册)并连续使用;知名度较高的转让商标,转让前已连续使用满2年,受让后使用满1年以上(2008年12月31日前注册,并在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让)。

在第十二届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工作中被认定或延续确认的温州市知名商标,现仍符合《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和《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的基本条件》规定的,可申请延续确认。已经被行政认定为驰名商标和浙江省著名商标的,可以不参加温州市知名商标的延续认定工作。

三、申报材料的提交

(一)申请认定温州市知名商标的单位,应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基本情况:

(1)申请人概况、企业发展史;

(2)企业规模、资产、主要经济指标及发展趋势等情况;(3)商标所指主要商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情况;(4)商品质量和市场信誉、相关公众认知程度等情况;(5)企业诚信、环境保护、企业用工和社会劳动保障等情况;(6)商标注册、管理和打假维权、广告宣传等情况。

2、主体合法性证明材料:(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其他有效资格证明复印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证明该商标使用持续时间有关材料:

(1)《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加盖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印章确认);

(2)商标实际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标识与《商标注册证》上核定的商标图形、文字、商标使用范围、商标持有人相一致的证明材料;

(3)商标最早使用和连续使用的证明材料;(4)商标在国外、境外注册情况的证明材料。

4、证明该商标宣传、促销工作的有关材料: 即与该商标有关的企业商品广告宣传和企业形象宣传,包括宣传方式、地域范围、宣传媒体的种类以及广告投放量等有关材料。

5、证明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知晓程度的有关材料。(1)商标标注商品产销量同行业排名等有关证明材料;

(2)商标标注商品在国内销售或服务区域及专卖专营网点分布情况证明材料;(3)商标标注商品出口销售情况证明材料;

(4)反映公众对该商标标注商品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的有关证明材料。

6、证明商标受保护记录的有关材料:(1)企业对商标保护重视程度及商标管理机构、人员和商标管理工作情况的证明材料;(2)商标被假冒侵权程度和范围及受保护的记录有关证明材料。

7、证明该商标知名的其他证明材料:(1)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近2年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发展变化情况证明材料(提供近2年所在县(市、区)统计部门盖章的证明材料);

(2)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近2年利润、税收变化情况证明材料(提交税务部门出具近2年的纳税证明文件或每年的完税证明等证明材料);

(3)出口企业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出口创汇情况证明材料;

(4)使用该商标的商品在质量监管、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组织的统检、抽检、定期和日常监督检查中的检测结论证明材料(免检产品应提供免检证明);

(5)商标市场信誉与市级以上获奖情况;(6)属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有效证明材料。

8、证明依法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关材料:(1)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近2年内没有发生重大劳资纠纷等问题证明材料;

(2)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近2年内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证明材料;

(3)严格执行国家和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近2年内没有发生重大环保纠纷问题证明材料;

(4)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近2年内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证明材料;

(5)近2年来没有发生重大消费者权益纠纷的证明材料;(6)申请企业在近2年中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

9、其他相关材料: 申请人根据以上内容,需提供:(1)《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申请表》两份,其中一份装订在申请材料中;(2)采用A4型纸,并统一用WODE格式撰写、装订成册的申请材料两份,其中一份由县(市、区)工商局签署意见后推荐上报市工商局;(3)申报商标标识和《申报商标及XX有限公司简介》的电子文档一份。

(二)申请延续确认温州市知名商标的单位,应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温州市知名商标延续确认申请表》;

2、申请报告;

3、《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申报延续确认商标的《商标证》复印件;

5、原认定的《温州市知名商标证书》复印件;

6、近2年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近2年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发展变化情况证明材料(提供近2年所在地县(市)统计部门盖章的证明材料);

7、提交税务部门出具近2年的纳税证明文件或每年的完税证明等证明材料。

8、证明依法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关材料。

(1)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近2年内没有发生重大劳资纠纷等问题证明材料;

(2)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近2年内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证明材料;

(3)严格执行国家和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近2年内没有发生重大环保纠纷问题证明材料;

(4)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近2年内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证明材料;

(5)近2年来没有发生重大消费者权益纠纷的证明材料;

9、近2年内广告投入费用清单;

10、其他相关材料。

申请人根据以上内容,需提供:(1)《温州市知名商标延续确认申请表》两份,其中一份装订在申请材料中;(2)采用A4型纸,并统一用WODE格式撰写、装订成册的申请材料两份,其中一份由县(市、区)工商局签署意见后推荐上报市工商局;(3)申报商标标识的电子文档一份。

四、工作安排

(一)2012年3月底前,相关企业向各县(市、区)工商局(分局)上报新认定单位预申报表。市属企业直接向市局申报。

(二)2012年4月,各县(市、区)工商局(分局)将新认定单位预申报表上报市局。

(三)2012年5月,参加新认定和延续确认的商标注册人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申请材料。商标注册人可通过温州红盾信息网(http://)和温州品牌网(http://)下载有关表格或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并提交证明材料。

(四)2012年6月15日前,各县(市、区)工商局(分局)将经过初审的申报材料和新认定、延续确认企业的汇总表上报市局商标广告监管处。市局将依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并组织认定。

五、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的基本条件》和《温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工作程序》的规定,组织开展第十五届温州市知名商标的申报、受理及推荐工作。

(二)要引导帮助企业开发资源,对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优势能源、生态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的商标以及农产品、服务业、地方特色产品、“老字号”、历史文化品牌的商标,要优先向上推荐,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三)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时要严格把关、统一上报。没有正当理由,申报材料的内容一般不得缺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关证明文件的表述不能含糊不清,不能用“百强”、“名列前茅”等来表述其排名。

(四)向市局推荐的商标须以县(市)工商局、城区分局行文的形式,列单排序上报。

上一篇:关于举行教师粉笔字书写培训活动的通知下一篇:人力资源业务服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