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设(精选8篇)
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篇1
**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发展的进程中,以“以人为本,服务人才”为宗旨,以“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努力构筑和完善以**为中心,辐射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才服务大平台,不断为现代新**建设和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以服务带动人才领域的拓展,以服务促进中心品牌的确立,以服务推动人才中心的建设,努力创建人才服务新体系,提高了人才配置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深化改革,不断探索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新模式
**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人才服务中心坚持改革,坚持创新,不断推进人才中心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运作机制方面创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人才机构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和新的管理运作模式已初步建立。**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市人才交流中心成立至1998年前,实行一块牌子(人才交流中心)、两种功能(市场功能、人才公共服务功能)、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统一运作;第二阶段,1998年**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成立至2003年,实行两块牌子(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分别运作;第三阶段是2004年以来,根据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推进人才市场体制改革,采取了放权、脱钩、搞活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实行两块牌子,两套人马,两种功能,分别运作,分别核算,统一管理。人才服务中心从事人事人才公共性服务,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收费上缴财政。人才市场从事经营性社会化服务,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经费独立核算,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为公共人事服务和人才市场的运作带来了明显的效应,人事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满足了社会对人事公共服务的需求,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调节供求关系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项目不断扩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特别是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独立核算的人才市场体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与时俱进,努力构筑多元化服务体系
**市人才服务中心是**最大的人才社会化服务机构之一。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现代新**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模式,初步构筑起多元化人才服务平台。
一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市人才中心从成立之初为少量辞职流动人员服务扩大到了目前的为各地、各层次、各类人才全方位服务,并逐步实现了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融会贯通。二是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信息、职业培训、猎头服务、就业指导等业务内容快速发展,心理咨询、人才选拔、人才派遣、人才资源开发、HR设计、业绩诚信等新项目不断纳入。三是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根据人才资源供求特点,结合人才中心实际,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实行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补充,综合型市场与个性化市场相互配合,专业化服务与精细化服务相互衔接,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四是打破地域界限,延伸扩展服务平台。本着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与西南地区各省会城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组建了由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拉萨、云南农垦人才中心六市七方组成的“西南人才联盟”,使各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互为窗口、互设平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加强了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完善了人才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促进了西南地区人才工作的共同发展,构筑了区域性人才服务大平台。五是大力发展无形市场,加快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人才网”自2004年重建后,形式、内容、速度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年参加网上人才交流会的人员已超过30万人次,网站年访问量已近400万人次,成为了云南省最大的专业人才网站之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网上交流平台。六是积极完善中心内部的信息网络服务功能,自主研发了《**人才市场营销系统》、《**人才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市人事人才考试远程报名系统》等软件,初步实现了人才中心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
三、内强素质,提高人才中心职工的整体服务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工队伍,是保证人才服务中心高效运转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市人才服务中
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篇2
一、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现状
1. 我国现有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与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科技信息服务队伍学历结构不平衡。在我国, 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 这些机构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高学历者居多, 而地方科技信息队伍普遍学历不高,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很少, 低学历人员居多。 (2) 科技信息服务人员专业不对口。目前, 我国从事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人员多数没有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的背景知识, 非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员居多, 他们大多对图书馆学、信息学兴趣不够浓厚。 (3) 缺少复合型人才。图书馆服务人员中, 高级职称尤其是研究馆员较少, 中级及以下职称者居多, 学科分布不均匀, 缺乏既懂图书信息专业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同时又具备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某项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 年龄结构老化, 年轻馆员少, 中老年馆员偏多。 (5) 安于现状者多, 积极进取者少。少数从业人员依然认为读者工作是科技信息工作的重心, 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 满足于日常的工作, 对科研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6) 科研积极性不高, 水平有限。很多图书馆从业人员虽然意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也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但受自身能力和水平所限, 成果不多, 发表的文章级别不高、数量及质量都有待于大幅提高。
2. 管理层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些管理层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安排一些学历偏低或有特殊情况的人员在科技信息信息服务部门工作, 长此以往, 大家对科技信息工作产生误解, 影响了科技信息工作的形象和声誉。同时, 一些信息工作人员也对自身工作不够重视, 缺乏工作认同感, 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机械性的借借还还, 从而泯灭了工作热情, 降低了服务质量。
二、加强科技信息服务人才建设的必要性
1. 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技的发展, 知识的日新月异给以传播知识信息为目的的科技信息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科技信息事业能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水平和科技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2. 科技信息事业自身发展和信息服务多样性的需要。
信息服务具有多层次和多样性的特点,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专题信息服务。科研单位的研究咨询报告, 编译、汇编资料, 专题文献资料等成果, 可以为读者提供检索与原文传递服务。 (2) 个性化服务。包括定题服务、个人图书馆服务和委托检索。定题服务是指根据读者需求, 定期传送符合读者需求的新信息。个人图书馆服务是指读者可以建立个人图书馆, 对文献进行请求、查看和删除。委托检索是指向信息服务机构递交国内外文献委托检索请求。 (3) 科技查新。是指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开展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申报中学生创新大赛等进行的查新服务。这些新的工作内容和新的服务方式都要求科技信息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
三、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的基本要求
1.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握新形势下读者
需求的现状、规律和特点, 以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做到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 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
2. 要丰富图书信息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新形势下的科技信息服务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 还要掌握各相关学科的基本情况, 以便更加快速有效地对文献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开发、利用, 从而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深层次有价值的文献信息信息, 更快更好地为广大科研人员服务。因此, 信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科技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传递方法, 掌握各种检索工具及检索技术。
3. 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 大部分科技信息机构均按照国家科技文献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 建立了国家级或者区域级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在采编、共享、交流和传递上都实现了网络化管理。这就要求信息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般的实际操作技能,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 能够利用建设功能齐全、检索便捷的信息网站;懂得计算机软件知识, 能够进行软、硬件维护, 能够对服务器及其他网络设备出现的简单故障进行判断和修理;能够利用光盘检索文献, 熟练掌握网络信息资源及利用各种查询工具、搜索引擎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和传递, 利用网络终端查询所需文献资料, 在为读者答疑解惑的同时提供更新、更快的文献传递服务。
4. 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提高服务层次。
科技信息服务与外文文献是密不可分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外文数据库, 作为科技信息服务人员, 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熟悉图书馆业务使用的常用语、缩略语, 借助字典可看懂一般资料, 能顺利查找外文书刊。因为只有在自己能够熟练地检索、阅读、整理外文资料时才能指导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些外文资源。
四、打造高素质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的有效途径
继续教育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既不可能超编制聘请高层次专家型复合人才, 也不能简单地把低层次的人员辞退。在这一前提下, 提高科技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的可行性方案有以下几个。
1. 在职培训。
由科技信息人员供职单位举办, 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主要是讲解本单位、本部门的分类体系, 馆藏图书的排架规则, 读者服务技巧;介绍本单位的信息服务工作变迁, 新技术新设备、网络信息资源情况;介绍本单位科技信息服务的群体、服务的模式等等。比如,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强化训练班或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员工参加信息信息加工、计算机等方面的职业培训, 扩展其知识面, 使其达到工作所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聘请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或系列讲座, 提升信息机构的知名度;请单位专业人员或行业权威讲解有关专业知识,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等等。在职培训可以贯穿科技信息服务人员的各个工作阶段, 并且深入到各个层面。
2. 学历教育, 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对于没有系统接受图书馆学、信息学、信息学专业教育的信息服务人员, 应督促其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 从而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知识, 提高文化素质;对于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信息服务人员, 应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另外, 学历型教育应与信息服务人员的晋职、晋级相联系, 才能够较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3. 搞好梯队建设, 有选择地考察一批学历高、知识层次结构好、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 作为信息服务的中间力量。
压担子、压任务, 督促他们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先进骨干的榜样力量, 做好科技信息工作的力量储备工作。
4. 设立培训基金和考核奖励制度, 为执行人才发展战略提供经费保障。
参考中科院提出的“百人计划”, 结合本单位情况, 明确人才引进目标、培养计划和配套经费;适当招聘选拔科技信息领域的精英对现有职工进行有目的地培养, 进行信息平台建设、知识服务、信息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督促检查, 建立人员培训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使人才培养规范化、制度化, 保障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 培训
1 概述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实现是当今中小企业的迫切需求和必然趋势。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匮乏,这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短的那块木板”。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中普遍人群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核心技术,使之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步,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结合中小企业特点,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制定一套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人才培训模式,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迫切需要,也是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2 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意义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人才缺乏的问题。以重庆市中小企业为例,调研显示,约有九成企业表示企业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要求加强人才培训。
为此,针对性的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而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信息化人才。在信息化建设中,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人。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而且需要一大批信息化素质较高的执行层人员。②员工信息化水平对信息化实施具有反作用。企业实施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全体人员来说,不仅仅是更换了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其管理、操作、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解决问题路线的转换。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对先进技术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果。③员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企业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管理人员适应并学会利用新系统完成工作的技能。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不是系统本身,而是系统实施过程所积累的管理技能以及所形成的信息处理能力。員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才是企业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
3 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市场分析
据统计,中小企业占我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在当今电子商务特色突出的市场浪潮中,信息化发展是一场不可逆转的潮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以重庆为例,重庆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的行业、地域十分广泛,重庆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万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社会贡献突出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就人才支持方面,“每年组织1000名以上企业高层管理者参加国内外培训、进修”、“1万名以上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参加各项知识更新、提高能力的专业技术培训”、“10万名以上企业技术工人参加提高操作水平和技术等级的岗位技能培训”。全市中小企业数十万计,全国中小企业数千万计,按上述比例计算,人才培训需求的数量庞大。由此分析可知,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4 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建设
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培养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对于开展信息化的企业来讲,人员结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型,“塔尖”是负责整个企业信息化全盘规划的CIO,一般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承担;“塔基”是一般技术人员,负责数据输入等具体操作工作;“塔身”就是被称为企业内部IT管理咨询顾问的项目负责人,即各模块的项目经理,其作用一般是代表企业用户方负责具体项目的需求调研、规划及实施,负责代表用户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进行项目描述。结合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发展程度不一的特点,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服务平台,综合制订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措施。针对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等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人才需要,结合各类信息化主题知识,开展集中授课、专家讲座、现场指导、电教普及等各种形式的培训。从而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4.1 培训面向层次 经理(厂长)班:面向中小企业经理(厂长)、企业最高决策人员开设。培训内容以企业家的视角,包括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创新的关系,信息时代的领导和管理艺术等方面内容。专业培训班(高级班):面向企业信息化主管、主要技术人员开设,培训完善信息化知识结构。课程内容从信息化战略规划、系统选型、系统建设、组织实施等方面展开。基础培训班(普及班):面向信息化相关技术人员。从普及的角度,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主要强调具体的系统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举办专题技术讲座:针对性开展集中区域、集中领域、集中行业、集中应用需求等方面的专题技术培训。培训内容随需求而定。
4.2 培训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案 培训工作思路是“抓关键,重普及,利用多种手段全面开展信息化培训”。培训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可以结合政府企业组织、培训机构参与、社会团体辅助等多种方式,采用针对主题的灵活形式开展。
不定期举办中小企业经理(厂长)信息化的培训班。定期开办中小企业信息化专业人员培训班。组织相关力量,借助远程教育中心安排普及企业信息化教育课程。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领先者进行技术讲座。
5 结论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推进信息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要素,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普遍重视。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持久有效的培训机制,对于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开碧,罗蓉.中小企业MES支持服务平台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8):21-22.
[2]郝芸芸,王丽萍.中小企业信息化在线培训平台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99-100.
[3]任冬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5):70-71,69.
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经验交流 篇4
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精心组织,加强宣传,广泛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今年以来,我局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宣传资料30000余份。把培训、就业信息、社会保险宣传到居民手中,让更多的居民参加培训,实现就业,踊跃参保,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宣传力度,为新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打好基础。
(二)摸清底子,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问题。首先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我们结合新区实际情况,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摸底,对就业困难对象进行排查,做到三清。其次积极组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市、区人社局举办的 “春风”行动,开展就业推进行动系列招聘会活动3次,及时提供给相应就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免费服务人数4550人,使112人达成协议并实现了就业,帮助有一定资金能力的人,通过技能培训和小额贷款,使20人开店创业当起了小老板,实现了自主创业。
(三)转变就业观念,落实优惠政策、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一是坚持“鼓励创业、扩大就业”的原则,为全区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求职登记,职业介绍,为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办理《再就业优惠证》460本。二是积极动员组织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计算机、手工编织、保洁绿化、农家乐3培训,共计905人。完成目标任务900人的101%,通过技能鉴定全部合格已拿到结业证书,其中815人已走上工作岗位,就业率达90%。
二、明确职责、夯实责任,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一)努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通过努力,今年全区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26人,完成目标任务1750人的104%。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人,完成目标任务200人的100%,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50人,完成目标任务50人的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二)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展就业渠道。据统计,今年全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881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306人,市级单位后勤227人,社区服务66人,公安局43人,卫生服务部门15人,其他单位224人。
(三)全面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提供创业资金支持。截止目前,我区共为20家自主创业者和8家企业创业者审核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59.5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了 38%,为他们提供了资金支持,增强了他们的创业信心。
三、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一是贯彻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落实好各项激励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扩大范围,强化服务,重点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创业。二是我局严格执行各项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审批程序,尽可能简化审批程序,切实发挥小额贴息贷款促进创业的作用,搭建创业平台。坚决贯彻执行就业再就业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就业再就业政策的研究和实施,对保障和推进再就业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以“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精神落到实处,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凝聚力、提高创新力、强化执行力,扎实推进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提高服务水平,满腔热情,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树立人社部门良好形象。2009年XX街道办事处xx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2010年新区xx街道办事处裕丰园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2011年XX街道办事处xx区被推荐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
优质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经验交流 篇5
裕安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系原六安县老站。1999年撤地设市分区后更名为裕安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原址位于六安市城西的老城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用房已破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计划生育科技服务的需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阵地建设,为了能为全区育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计划生育科技服务,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区委区政府于2007年谋划筹建新的区计划生育服务站,于2011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站位于市平桥路中段,裕安区人民政府行政中心附近,占地10亩,主建筑为7层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025㎡,总投资1300余万元,设计精巧,装潢考究,是一所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宣传教育、避孕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医疗、卫生、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计划生育服务站。
为了使育龄群众在接受服务的同时,能够身心愉悦、宾至如归,高兴而来、满意而回,我们对服务站的内外环境做了精心地设计,本着科室布局合理、宣教氛围浓厚、内环境温馨、外环境优美的建设和装修理念,在院子的西南角我们布臵了颇具特色的人口文化角,开展人口计划生育、婚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相关知识宣传。在东西围墙均设臵了人口文化宣传栏。一楼宣教大厅宽敞明亮,正对面的导诊台安排专人为服务对象引导、分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西面设臵为避孕药具展示自助区域,避孕药具展示橱柜设计的理念是一个妊娠的子宫,配以灯光,豪华亮丽,趣味性强,很能吸引服务对象的注意力,育龄群众进入大厅后,就会不由自主的驻足观看,展示各种避孕药具实物,附注适应人群、避孕节育效果、副反应等说明,宫内展示的是正常胎儿生长发育过程,腹外两边的是各种因素造成的畸形胎儿,教育我们的育龄群众要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优生保健,少生优生。在大厅和走廊醒目的地方设有科普宣传灯箱、服务承诺、岗位责任、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监督咨询电话、意见箱等,随时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努力为育龄群众提供最优质高效的生殖保健服务。
新站建成以后,我们共投入了大约200余万元用于新的医疗设备的采购。目前站内拥有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有:国际知名品牌西门子彩色超声诊断仪、上海丰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南京普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济南美医林血凝仪、深圳雷杜酶标仪、精子质量分析仪、桂林华通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深圳理邦12道心电图机、恩普超导可视人流设备、妇科治疗仪、乳检机、电子阴道镜、母婴监护仪、麻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婴儿抢救台、新生儿暖箱、山东新华预真空高压消毒机等。抢救药品器械、设备设施一应齐全,设立了专用的婴儿洗盥室,配齐了相应的设施。为
开展优质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年来,通过人才招聘、选调,进修培训等多种手段,使得人员技术力量不断加强,拥有高、中、初级技术人员22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人、中级技术人员8人、初级技术人员12人,为开展优质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育龄群众对生殖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服务内容和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紧紧围绕优质服务开展工作:
一、我们成立了医疗质量控制管理领导组,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评分、分析及整改;制定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病案管理制度、常规消毒制度;开展不孕、不育以及宫颈癌筛查、诊断;检验科室落实质量评价和改进制度,进行室内质控、室间质评。
二、我们对本区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作出调查、分析,逐步改进和完善服务内容;门诊科室设有避孕药具灯箱和免费避孕药具,为育龄夫妇讲解避孕知识并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开展常见妇女病诊治以及生殖健康促进工作;开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处臵和艾滋病宣传、防治工作。
三、我们设立了专门的优生咨询室,规范开展出生缺陷相关宣传、咨询和培训工作;开展出生缺陷相关检查、检验筛查;开展家系遗传分析、风险评估等。
四、我们在宣教候诊大厅摆放有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宣传
资料,方便群众索取;站内设有人口文化室、技能培训教室、生殖健康科普馆、图书阅览室等;拟定了计生技术人员学习、培训方案并认真落实;组织全区计生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大练兵、医学继续教育、跟班轮训等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五、我们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拓展妇科、产科、内科、外科、儿科等业务,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妇产科能开展各种妇科疾病的治疗,妇科手术,平产、剖宫产,上、取环,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出生缺陷干预,生殖健康咨询指导,避孕药具应用指导、不良反应处理等。外科能治疗各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普外、骨科手术,输卵(精)管绝育术,输卵(精)管复通术等。内、儿科能进行各种内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婴幼儿保健,青少年生理、心理、卫生指导。男性科能对男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男性不孕不育症诊治,男性生理、心理、卫生指导。超声科能进行各种内、外、儿科疾病的黑白超和彩超的检查诊断,腔内超声检查等。检验科能进行三大常规检查,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乙肝五项指标,血糖、血脂,血沉、血凝分析,精子质量分析,微生物抗原及抗体检测,寄生虫病诊断,内分泌障碍测定等检查。心电图室能完成各种心脏疾病的心电检查。避孕药具管理科主要负责避孕药具的管理、发放、使用
培训、不良反应检测等。各科室特色明显,相辅相承,共同保障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顺利实施。
多年来,我区计划生育服务站以精湛的技术为全区育龄群众提供了热情、优质、高效、周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并得到了广大育龄群众的一致好评。区计生服务站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被省人口计生委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站、全省优质计划生育服务站。今年3月全省计划生育科技、药具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区计划生育服务站作为主观摩现场,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收到了极为满意的效果。目前,我区又被确定为国家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区,此项工作的开展,将极大地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进程。
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篇6
——高教界人士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讲话精神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0-09-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视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天来,全校师生员工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兴奋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师生的深情厚爱,对我校寄予的殷切希望,在师生员工心中卷起巨大波澜。我们既深受鼓舞、深为振奋,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为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6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讲话时,两次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寓意深刻,意义重大,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的鲜明态度和高度肯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大学办得更好,真正无愧于“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所应承载的崇高使命。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高度赞赏并充分肯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等优良传统和校风。这些优良传统和校风塑造了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大人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给予特别的关注,深入询问“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来历与涵义,强调人民大学就应该“为民”、“报国”。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的明确强调。“为民”乃立学之根,“报国”乃治学之本,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努力践行。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命名组建6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是相互统一的。“人民满意”反映价值标准,体现价值追求;“世界一流”反映办学实力,体现办学水平。只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才有意义;而只有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也才有高水准的“人民满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中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忽视了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型大学,要全面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以就业为目标,而是以培育精英、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为目标。这种目标要让学生具备一种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懂得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今天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能力不强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感,才具有创新的动力,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应该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今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在寻找大众化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但有少数的大学其办学目标要根植市场又要高于市场,要尊重市场更要引领市场,他们在提高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识教育,他们注重学生的某一专门知识的获取,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研究型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优势,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目前人们只看到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忽视科学研究的教育价值。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之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要将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每个教师、每门课程都应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可以说,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所有本科生在四年内都有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理念,即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今天,我国的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很难想象,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让学生获得跨文化经历是人才培养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了解与把握科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以生为本,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研究型大学彰显出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这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所在。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学习。应尽最大可能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越紧密,则越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越有利于学生成才。今天,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这几年,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从而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空间。
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骨干和领导者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封希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大学,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努力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提升”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学分学时比例,加强创业教育和实验课程、实务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五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综合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启动了“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初步构建起了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模式。围绕质量和创新主题,学校大力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推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本科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经济素养、财经潜质和领导者潜质,注重发现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优秀人才。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以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和深化培养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换步伐。一是转变课堂教学范式。用3至5年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改革“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加强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及学生修读方式,加强通识选修课程管理,扩大“挂牌教学”课程门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本科学生一、二课堂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建设一批实验课程、最新实务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建设好“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双语教学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模式。三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方案,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坚持毫不动摇地在海内外引进优秀师资,毫不动摇地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制度,着力构筑与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是党和国家及时代赋予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良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扬州大学校长 郭荣
“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殷切寄语,也是全国高教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
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多种途径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改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一、渐进式培养: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
如果说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社会则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急功近利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学校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阶段,社会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延伸阶段。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孕育学生的创新潜能。经过大学几年的培养后,还需要社会“熔炉”的进一步锤炼,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才有可能催生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本科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培养适合自己系统学习方法的过程。在硕、博继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与本科阶段的基础训练有直接关系。我们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设计,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改变教育观念,营造求异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性化设计:从模式化教学到模块化设计
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坚持个性化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种模式化倾向——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等,使教育活动凝固成某种标准化模式,压抑和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变“模式化教学”为“模块化设计”。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设计“菜单式”教学内容模块;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不同的内容模块,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灵活性,减少课堂教学的分量,增加实践性、活动性、操作性、自主性课程和环节,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境。综观世界著名大学,无不在个性化培养上下功夫。哈佛大学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三、适应性训练:从实践教学到适应社会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到了企业总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其实,大学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缺,大学生上手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差。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阻碍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原因。从2006年开始,扬州大学围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实训学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压缩理论课总学分,增加11学分实践课,实践课文科类达到了25至33学分,理工农医类达到了32至50学分;二是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放到社会第一线去接触生产实践,了解认识社会。
提升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
第26个教师节前一天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当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老中青10多位教授正在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总书记了解到我们正在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分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换等问题展开讨论时,当即表示“我很感兴趣”,并认真听取了教授们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的研判,同大家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教授们的见解的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加强研究,拿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们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指明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经济学应直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强调追踪国际前沿,服务现实经济的宗旨,不断探索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途径与方式,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06年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论坛每年公开发布4次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上、下半年度的报告以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主,向政府提出中短期的政策建议,季度报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侧重于中长期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如今,论坛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预测的准确性使论坛报告越来越具有权威性。论坛所发布的报告被列为人大品牌的“三大发布指数”之一,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对我们发布的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领导部门纷纷要求我们上报研究成果,以供中央领导参考。6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布消息,报道我们报告的观点与内容,《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重点专业刊物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把总报告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重点大学与研究机构发送;同时“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全程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宏观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推出了成果,培养了新人,扩大了影响,而且提升了学科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我在与胡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举办宏观经济论坛的目的、过程与效果,当总书记听到我们经常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我们的宏观分析报告供决策参考时,笑着点头道“好”。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更是对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者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和鞭策。
我们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大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创建一流的经济学院;另一方面,坚持“以科研推动教学”和“努力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发展思路,追踪前沿,直面现实,关注重大问题,培养队伍,整合资源,积极面向国家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一定能实现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
五个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胡铃心
今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胡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强调,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源头是教育,关键是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新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学在国外发展迅速,非线性交互式创新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如今,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概念逐渐成型,创新双螺旋结构不断演进,通过用户参与,普通人正由创新结果的受益者转变为创新过程的参与者,使得创新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享受创新的乐趣。创新学还有很多新理论值得我们去探索。高校拥有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新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
二、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和创造前沿的科技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形成独特见解,并能使用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师。他们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和新思想的引领者。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更擅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兴趣驱动和榜样引领,把同学们逐步带入创新的殿堂。
三、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例如,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对在校内外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对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给予保送研究生的奖励;同时在各项评优评奖中均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和加分;对在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也给予由校长亲自签发的“通令嘉奖”。我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四、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是创新型学生成长的沃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南航不仅制定了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而且形成了“厚德博学、崇尚创造”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挑战杯”科技与创业竞赛、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校园头脑奥林匹克”趣味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实践课程等,让所有的在校学生享受到校园科技文化的愉悦,在愉悦的参与中真正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
五、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联动推进
创新和创业有着深刻的内涵联系,通过联动推进创新和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设计理念由传统的面向性能设计提升为面向价值设计,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发挥学科特长,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利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创业活动的含金量,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努力开创一片高附加值的“蓝海”,最终形成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
——高教界人士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讲话精神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0-09-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视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天来,全校师生员工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兴奋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师生的深情厚爱,对我校寄予的殷切希望,在师生员工心中卷起巨大波澜。我们既深受鼓舞、深为振奋,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为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6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讲话时,两次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寓意深刻,意义重大,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的鲜明态度和高度肯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大学办得更好,真正无愧于“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所应承载的崇高使命。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高度赞赏并充分肯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等优良传统和校风。这些优良传统和校风塑造了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大人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给予特别的关注,深入询问“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来历与涵义,强调人民大学就应该“为民”、“报国”。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的明确强调。“为民”乃立学之根,“报国”乃治学之本,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努力践行。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命名组建6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是相互统一的。“人民满意”反映价值标准,体现价值追求;“世界一流”反映办学实力,体现办学水平。只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才有意义;而只有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也才有高水准的“人民满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中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忽视了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型大学,要全面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以就业为目标,而是以培育精英、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为目标。这种目标要让学生具备一种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懂得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今天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能力不强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感,才具有创新的动力,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应该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今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在寻找大众化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但有少数的大学其办学目标要根植市场又要高于市场,要尊重市场更要引领市场,他们在提高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识教育,他们注重学生的某一专门知识的获取,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研究型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优势,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目前人们只看到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忽视科学研究的教育价值。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之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要将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每个教师、每门课程都应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可以说,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所有本科生在四年内都有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理念,即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今天,我国的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很难想象,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让学生获得跨文化经历是人才培养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了解与把握科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以生为本,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研究型大学彰显出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这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所在。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学习。应尽最大可能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越紧密,则越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越有利于学生成才。今天,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这几年,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从而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空间。
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骨干和领导者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封希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大学,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努力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提升”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学分学时比例,加强创业教育和实验课程、实务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五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综合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启动了“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初步构建起了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模式。围绕质量和创新主题,学校大力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推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本科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经济素养、财经潜质和领导者潜质,注重发现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优秀人才。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以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和深化培养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换步伐。一是转变课堂教学范式。用3至5年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改革“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加强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及学生修读方式,加强通识选修课程管理,扩大“挂牌教学”课程门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本科学生一、二课堂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建设一批实验课程、最新实务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建设好“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双语教学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模式。三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方案,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坚持毫不动摇地在海内外引进优秀师资,毫不动摇地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制度,着力构筑与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是党和国家及时代赋予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良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扬州大学校长 郭荣
“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殷切寄语,也是全国高教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
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多种途径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改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一、渐进式培养: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
如果说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社会则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急功近利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学校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阶段,社会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延伸阶段。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孕育学生的创新潜能。经过大学几年的培养后,还需要社会“熔炉”的进一步锤炼,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才有可能催生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本科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培养适合自己系统学习方法的过程。在硕、博继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与本科阶段的基础训练有直接关系。我们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设计,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改变教育观念,营造求异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性化设计:从模式化教学到模块化设计
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坚持个性化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种模式化倾向——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等,使教育活动凝固成某种标准化模式,压抑和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变“模式化教学”为“模块化设计”。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设计“菜单式”教学内容模块;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不同的内容模块,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灵活性,减少课堂教学的分量,增加实践性、活动性、操作性、自主性课程和环节,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境。综观世界著名大学,无不在个性化培养上下功夫。哈佛大学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三、适应性训练:从实践教学到适应社会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到了企业总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其实,大学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缺,大学生上手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差。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阻碍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原因。从2006年开始,扬州大学围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实训学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压缩理论课总学分,增加11学分实践课,实践课文科类达到了25至33学分,理工农医类达到了32至50学分;二是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放到社会第一线去接触生产实践,了解认识社会。
提升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
第26个教师节前一天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当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老中青10多位教授正在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总书记了解到我们正在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分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换等问题展开讨论时,当即表示“我很感兴趣”,并认真听取了教授们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的研判,同大家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教授们的见解的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加强研究,拿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们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指明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经济学应直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强调追踪国际前沿,服务现实经济的宗旨,不断探索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途径与方式,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06年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论坛每年公开发布4次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上、下半年度的报告以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主,向政府提出中短期的政策建议,季度报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侧重于中长期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如今,论坛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预测的准确性使论坛报告越来越具有权威性。论坛所发布的报告被列为人大品牌的“三大发布指数”之一,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对我们发布的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领导部门纷纷要求我们上报研究成果,以供中央领导参考。6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布消息,报道我们报告的观点与内容,《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重点专业刊物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把总报告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重点大学与研究机构发送;同时“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全程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宏观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推出了成果,培养了新人,扩大了影响,而且提升了学科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我在与胡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举办宏观经济论坛的目的、过程与效果,当总书记听到我们经常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我们的宏观分析报告供决策参考时,笑着点头道“好”。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更是对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者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和鞭策。
我们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大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创建一流的经济学院;另一方面,坚持“以科研推动教学”和“努力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发展思路,追踪前沿,直面现实,关注重大问题,培养队伍,整合资源,积极面向国家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一定能实现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
五个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胡铃心
今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胡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强调,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源头是教育,关键是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新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学在国外发展迅速,非线性交互式创新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如今,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概念逐渐成型,创新双螺旋结构不断演进,通过用户参与,普通人正由创新结果的受益者转变为创新过程的参与者,使得创新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享受创新的乐趣。创新学还有很多新理论值得我们去探索。高校拥有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新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
二、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和创造前沿的科技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形成独特见解,并能使用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师。他们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和新思想的引领者。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更擅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兴趣驱动和榜样引领,把同学们逐步带入创新的殿堂。
三、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例如,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对在校内外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对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给予保送研究生的奖励;同时在各项评优评奖中均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和加分;对在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也给予由校长亲自签发的“通令嘉奖”。我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四、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是创新型学生成长的沃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南航不仅制定了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而且形成了“厚德博学、崇尚创造”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挑战杯”科技与创业竞赛、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校园头脑奥林匹克”趣味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实践课程等,让所有的在校学生享受到校园科技文化的愉悦,在愉悦的参与中真正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
五、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联动推进
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篇7
一、正确认识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对学科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 创办专业期刊, 打造学术交流平台, 是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也是课程建设向学科建设跃升的必然结果。根据教育学理论, 从课程建设转向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 是一种质的飞跃, 相应地对学科从业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亦然。通常, “学科建设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就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 结合自身实际, 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1) 学科建设的内容涉及广泛, 主要包括: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组织完善、学科制度建立、学科建设方向确立、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术环境建设, 等等。 (2) 可见, 与科学研究相关内容的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相应地, 对于科研成果的展现也比课程建设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建设时期强调的是科研的孕育、生长, 而学科建设时期则要求对科研做整体规划布局, 成果的展现是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其他成熟学科拥有的众多专业学刊就是例证。国防教育要想“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 (3) , 即成为“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 (4) , 专业学术交流平台显然不可或缺。
其次, 创办专业学术交流平台 (有可能的话, 出现多个) , 不仅能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工作当中面临的学术成果展现和交流的难题, 而且还会从整体上激励和提高全国国防教育科研的水平, 进而推动和完善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要求国防教育者投身科研, “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开创教学科研工作新局面” (5) , 努力成为教学与科研的双优人才。但是, 在实践中, 国防教育者不约而同地发现自己处在发文章难和难以交流的窘境当中, 要么不少期刊编辑部不认可国防教育学科科研成果, 要么已有的成果分散、凌乱, 最终国防教育者不得不各自为战, 交流沟通的渠道偏少, 这些都制约了学科科研水平的提升。而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一旦创办成功, 并且出现多份, 显然有助于国防教育者走出当前窘境, 调动和激发后者的科研积极性;反过来, 国防教育科研成果通过专业期刊等平台集中展示, 使从业者在了解整体学科成果和水平的同时, 还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可以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 如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当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专题讨论, 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又能实现共同进步。显然, 此举有助于国防教育行业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无疑对当下的学科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鼓励有条件的国防教育集体单独或联合创办国防教育专业期刊, 打造学术交流的平台
创办国防教育专业期刊, 打造学术交流的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千头万绪。考虑到刊号的审批、编辑人员、资金等一系列切实问题, 创办的难度不小, 这是远非一般国防教育集体所能承担的重任。担当重任的单位必须有多年的国防教育经验, 雄厚的科研基础和较高的科研水平, 相当的人员的编制, 充沛的资金保障, 以及顺畅、广泛的行政和学术关系, 等等。即便如此, 在创办过程中, 考虑到工作的难度, 这些单位在自身努力的同时, 还需要积极争取相关方面的大力协助。那么, 创办专业期刊, 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具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 具体工作的落实。
首先, 如前所述, 基层单位要意识到创办专业期刊, 打造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 以及对促进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共识, 并且还要尽可能地扩大这种共识, 最终促成行业共识, 以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共同推动学术平台创建工作。其次, 创办专业学术期刊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 如前文提到的刊号的审批、内容编审、人员的选拔与编制问题、资金的保障等, 这就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具体操作中, 承办单位要克服困难, 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解决工作的外在条件需求, 其间既有政策方面的支持, 也有资金、人员配备方面的保障;同时, 内部更应积极行动起来, 统筹各方面的具体工作, 调动和激发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落实各方面的工作。只有内外合力,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术交流平台创办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内容设置。
首先, 在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内容设置问题上, 要贴近和服务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内的各项工作。在国防教育学科建设范畴内, 宏观上, 可以将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组织完善、学科制度建立、学科建设方向确立、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术环境建设等众多学科建设的内容涉及其间;微观上, 以教学内容为例, 国防教育分为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两部分, 因此内容设置最起码应顾全两个方面。其次, 主编应及时把握各时段的学术热点或突出问题, 以卷首语征文等方式, 引导国防教育者认真思考, 并以论文的形式阐述各自见解, 以期出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次, 设置一个固定的交流、辩论平台, 为大家就某一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提供空间, 以期在交流甚至辩论中提升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最后, 预留其他内容的空间。
3. 严把质量关、科研风气关。
首先, 严把质量关是任何一个学术平台生存、发展的关键, 国防教育专业期刊也不例外。期刊的质量关观念必须从一开始就坚定的树立, 并且要一直抓下去, 时刻不得松懈。期刊上刊登的文章一定要高水准, 必须经过专家的认真评审, 该修改就修改, 严格要求, 并且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确保将最优秀的论文呈现在读者面前, 进而促使国防教育科学研究在较高的起点上扎实推进。“高标准, 严要求”, 既关系到期刊的长期发展, 也影响到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 各方必须加以重视。其次, 树立科学严谨的科研风气, 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风气和学术氛围必须从学术平台创立伊始就要树立和培育, 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要不断地强化。“科学严谨”是对任何一个科研工作者、机构最起码的要求, 学刊也不例外, 后者要勇于与破坏学术规范的行为作斗争, 引导、监督集体和个人科学研究工作的正常、有序和健康进行, 着力营造、维护和保持科学严谨的学术风气与氛围, 并使其成为一种集体的规范, 进而配合学科建设, 将科学研究规范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
综上所述, 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 正确认识, 并适时引导有条件的国防教育集体创办专业期刊, 打造学术交流平台, 既可以解决本学科科研工作中的部分现实难题, 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国防教育整体科研水平, 消除学科建设当中的潜在“短板”, 且源源不断结出的理论硕果又会服务于学科建设。
注释
1 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7) 45-50
2 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7-11
3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34
4 辞海 (中) [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2947
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篇8
一、紧扣临海核心工业区发展定位,超前谋划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坚持人才规划优先,匹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了临海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配套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暂行办法》等10项人才政策,初步构建起以培养引进、使用流动、激励评价和管理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二)坚持人才投入优先,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把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优先保证,突出“三项重点保障”。目前,市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并形成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正常增长机制。
(三)坚持人才培养优先,构建临海工业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临海核心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在钦州学院增设了海洋学院,开展紧缺产业人才的培养。另外,还努力整合壮大职教资源,投资建设广西北部湾职业教育中心,筹建北部湾经济区技师学院等。
二、紧贴企业发展需求创新工作平台,提供个性化的人才服务
(一)以优势企业为平台,支持建设人才小高地,集聚和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目前,全市建立了以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为载体单位的自治区石油化工人才小高地,以钦州港集团公司为载体单位的东盟物流人才等3个市级小高地。
(二)以项目研发为平台,强化科研扶持,为自主创新企业集聚研发人才。如华成自控设备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市财政安排科研补助150多万元,支持企业承担的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企业聚集来自各地的20多名研发人才,取得了5项自主知识产权。
(三)以产业优化升级为平台,通过建立高校实习基地,为传统产业企业培养和引进大批技能人才。优先选择人才需求量较大、行业知名度较高的传统产业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落实的实习、见习岗位近300个。
(四)以提升政府规划决策能力为平台,服务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建立政府雇员制度和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围绕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开展基础性重点课题论证和研究。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人才规模,积极组团赴全国重点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努力提升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宏观决策能力。
三、体察优秀人才需求,精心营造拴心留人、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一)开辟绿色通道,让人才来得顺。对引进人才的招聘协议、人事关系代理、医疗保健、社会保险、户籍转移、出入境管理等事项,采取限时办结的方式优先办理。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采取补充养老保险、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提高人才保障水平。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由用人单位补办养老保险,其技术职称随到随聘。
(二)建立关爱机制,让人才留得住。建立了市领导联系专家制度、拔尖人才评选表彰制度,修订《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定期评选“经营管理拔尖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技能拔尖人才”。
【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设】推荐阅读:
倾情搭建四大平台 全力打造人才洼地(全省经验交流材料)07-17
科技信息服务人才建设08-23
人才服务机构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08-25
企业人才交流制度10-13
市创业服务年经验交流材料(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创新创业)05-08
人才交流中心转正定级10-11
人才交流会感悟作文06-05
青年人才交流会发言稿08-15
人才交流会发言材料 修改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