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2024-10-12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精选7篇)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篇1

**公司位于**市东郊,现有员工300人,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年产水泥20万吨企业,属**市水泥企业中规模和产量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生产工艺采用现代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生产控制采用电子计算机,微机失重秤、钙铁铝率值分析仪及自动化中央控制系统等现代先进设备,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及时准确。公司是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产品已广泛用于各种高层框架结构建筑、普通民用建筑、隧道、桥涵等工程及水泥制品加工。产品自1995年以来,在高等级公路国家重点工程中多次中标;高标号水泥熟料是**省水泥粉磨站的主要供应货源。可靠的质量,稳定的性能,企业规范严格的管理和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赢得了用户的好评。企业自改制以后,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以ISO9000管理为载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目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19人,中专27人,高中59人,其余为初中和小学文化人员。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会计师)中级等职称人员4人,助理工程师等初级职称人员21人。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或持有岗位上岗证的员工197人。在46名大、中专毕业生中经过多年的生产和实践,除三人还在车间一线岗位外,其他全部处于行政管理和生产管理岗位。公司人才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下面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简要谈谈人才应用或存在问题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公司人才缺乏的原因公司成立之初,因资金困难,面向社会集资,每人只要出资3000元,即可到水泥厂工作。在此背景下,大量低学历和无所技能社会和农村的一些劳动力进入了公司,这是公我司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的一大原因。1993年,在公司即将投产前,根据人员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公司派出部分员工到其他水泥水产企业跟班学习,同时面向社会招聘人才,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和从学校毕业的大中专生开始陆续到公司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培训,目前人员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但是在此之前,公司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目前基本熟练的操作工是用“缎子当布培养学徒”的方式,从实践中产生的。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员素质偏低,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和壮大必将会起到抑制。所以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注入新的生产力。

二、高低人才缺乏是目前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包括水泥在内的非国家垄断行业,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效益多不可观,高级人才难进,难养;技工方面的一线可用人才企业难找或者没有人才供应。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调查报告,当前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技师、高级技师年龄普遍偏高。技术工人中,高级以上技工只占3.5%。技师和高级技师也不过100余万,相对于7000万技术工人来说,可谓凤毛麟角。预计今后几年,中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2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因此,加快启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尽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全省现有技师19700名,而高级技师仅有67名,加上主要技术岗位和关键工序的高级技工,我省高级技能人才队伍不足4万人。在全省200多万名各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具有初级职业资格的占55.6%,中级占40.1%,高级占3.5%,技师占0.78%,形成了“金字塔”型结构,与公认的“纺锤”型合理结构相差甚远,我公司更是相差太大。而且,我省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客观上存在数量严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状况。一是高级技师、技师和重要技术岗位与关键工序的高级技工的数量不足;二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集中在传统产业,而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建材、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等朝阳产业人才短缺。此外社会上存在片面的人才观。不少人一提到人才,想到的是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自觉不自觉地把技术工人排斥在“人才”之外。全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人人都可成才、岗岗都有出息、高技能工人也是人才的共识。当工人、学技能被视为没出息。现实生活中,技校生与大学生在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方面,仍存在着明显落差,致使年轻人只愿上普高,将来考大学,而不愿上技校。这是导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重要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三、以人为本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的兴衰与人才的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渴望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人才。2000年我公司转变为民营企业后,公司提出了“以人为本,质量兴业”的经营方针。确定了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出人才的机制来运行。开始我公司期望到人才市场上去进行引进,每年派人道人才招聘会上招生,结果好的人才不愿来,低的我们有没有必要用和养。后来我们还是继续每年抱着希望坚持去引进,同时开始走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道路。根据岗位的需要,选送文化水平相应高的人出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创造出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水平的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实行“平者让,能者上”原则。目前我公司管理岗位上的大多是大、中专生,公司并不是开始就把他们放在管理和主要岗位上,而是他们确实有文化理论基础,经过实践,自身出类拔萃上来的。同时公司对企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思想素质要高,如果没有努力的诚心和实际行动,再大能力的人我们也不要。近几年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公司在不断开展减员和减费增效的管理过程中,都从来没有拒绝人才流入,每次人才交流会议,公司都派人参加,但每次均没有建材和机械方面的人才来应聘,低水平人才本公司已经富余,高人才不愿进入,这是公司目前所处的一个尴尬局面。在对外引进人才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公司为鼓励员工自学成才,还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和政策,并纳入人事管理和考核制度中,以保证长期有效和具有连续性。大的鼓励政策是:与水泥生产工艺直接相关的,经批准,可以带薪全脱出学习,并报效相应的学费;半脱产的给予带薪学习。不乱何种学习形式,只要拿到国家承认学历的员工,本科给予奖励3000元,专科2000元,中专1000元。除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外,公司结合考核,每年开展自帮自教,开展竞赛的学习形式。每年均举办文化基础知识,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水泥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电工基础的培训班,培训技术后还要进行考试和考核。此外针对大部分员工文化水平低,岗位技能接受慢的特点,公司还聘请专家来公司,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进行授课。经理论和实践考核大部分员工拿到了岗位操作合格证书。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教育,公司所有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表现在: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逐年提高,水泥产销量从1999年的9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3.5万吨。相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质量事故大幅度减少。应该说这是和公司鼓励自学成才措施的执行,每年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和全方位开展员工岗位培训分不开的。当今世界,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各个企业争夺的焦点,人才资源以比物质资源更快的速度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战已经拉开序幕。人类已大步迈进了一个新的千年,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以高科技为主要依托,势必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任何好思路、好规划、好设计,都需要人匠把蓝图变成现实。有了人才,我们事业发展就有了后劲,有了潜能,这是真正的实力所在。时代需要创新人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急需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日趋融入国际竞争大舞台的中国呼唤创新人才。我们认为加快启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尽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期望以后不久的将来有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到我们企业工作!《[推荐]×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篇2

济南金牛砖机顺势而动, 根据客户需求, 于2014年3月20日~22日在河南省济源市顺利召开了自动化装备清洁生产应用交流大会, 借鉴和推广济源众信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发展经验。特邀陶有生、洪礼良、梁嘉琪、路关生、郑文恒、丁卫东等国内知名行业专家及金牛砖机高级工程师张风超济源众信董事长牛林河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彩演讲与交流。根据国家最新墙改政策要求及金牛生产线自动化创新成果对新线需求客户整线规划和老线改造提供了解决方案。济源众信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林河对企业特色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引领参观了自动化装备生产线。大会将专家授课与答疑、生产线现场参观交流有效结合, 得到了新老客户及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原建设部材料司司长陶有生作了《烧结砖与城镇化》演讲、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老院长梁嘉琪作了《中国砖瓦装备的现状与发展》的演讲, 从宏观上阐述了我国烧结砖发展及生产装备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显露的弊端, 介绍了合理的发展方向及解决措施。行业专家洪礼良、西安院副院长路关生、设计部部长郑文衡在原料处理及砖坯成型、烧结砖生产线问题解析及窑炉选择与应用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金牛砖机高级工程师张风超对框架式码坯系统和机器人码坯系统的选择及应用做了详细演讲, 根据不同类型的生产模式进行案例分析, 为客户自动化装备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参考方案。各位专家在现场答疑过程过中详细解答了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 答疑过程中多次被客户热烈的掌声打断。

济源市众信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目前的生产设备及能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两条生产线, 4.6 m断面四烘四烧隧道窑。使用金牛砖机整线自动化装备, 以荒山页岩和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为原料, 年产折普通砖1.7亿块。本项目的应用填补了河南乃至全国砖瓦行业范围内的多项空白, 主要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该线所有窑车及自动化码坯装备全部采用悬空设计安装的生产工艺, 检修方便、高效, 大大改善了后期维护及维修条件, 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成品砖破损率低, 产品搬运、装卸过程中基本无破损, 质量保证, 外观完好。据测算, 实际破损率为万分之一,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增加了企业利润。

三:200 mm×200 mm×200 mm型页岩煤矸石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生产及应用, 打破了河南无烧结保温砌块的历史空白, 本项目也作为河南省第一条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生产线顺利面世, 并得到地方住建局等多部门的大力推广。

四:该生产线同时使用了全自动框架式码坯系统和机器人码坯系统及自动化卸垛打包系统, 展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机械化的生产水平。实现了对普通砖、KP1砖、空心砖及大型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自动化码垛、卸垛打包功能。框架式码坯机双编组系统九十度运坯转换系统的应用, 在国内尚属首例。

五: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推广, 有效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 其特有的呼吸功能、温度湿度调节功能被人们所青睐。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应用, 解决了防火性能的安全隐患并实现了建筑材料与主体建筑使用同等寿命的建筑特性。

新老客户在生产线现场驻足交流, 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运转动作, 不时地与专家和现场讲解人员交流咨询。部分客户对相关数据及要求作了详细记录、拍照。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篇3

公司治理是一整套配置公司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制度安排,它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權,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等内容。各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在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参与企业公司治理的方式各不相同,具体方式取决于本国的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结构。通过考察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方式及其决定因素,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提供借鉴。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公司治理的实践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干预性治理”,即商业银行通过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实施对企业的控制,参与的方式是债权控制和股权控制相结合,这时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核心位置,德国和日本的商业银行就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是“目标性治理”,即商业银行在通常情况下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只有在企业资不抵债的时候才行使控制权,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主要是债权控制。英国和美国的商业银行就属于此类。

德国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公司治理的经验

德国商业银行在企业公司治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种核心作用是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实施股权控制和债权控制来实现的。具体地说,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实施对企业的股权控制主要表现在:

行使股东投票权。根据德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可以无限制地持有企业股份,但商业银行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并不需要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德国公司经常通过决议限制单个股东的投票权为5%到15%,而不管其实际投票权的多少,这样的决议限制恰好控制了个人、家庭、家族的投票权,但银行的投票权基本上不受影响。

接受委托行使其他股东的投票权。在德国,银行所属证券机构的顾客往往将股票交给银行托管并将投票权委托给银行行使,而委托投票并不受上面提到的投票权限制决议的约束。另外,银行也行使其管理的共同基金的投票权。正是由于这种代理投票制度,使得银行即使在所有权相当分散的公司中也能够获得重要的控制权。可以说,银行代理投票制度是德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主要特征。

正是因为商业银行在股东大会上强大的投票权势力,使得商业银行与公司雇员几乎完全控制了德国的监事会。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贷款人,其债权控制表现为一种相机治理机制,即在企业经营正常时,债权控制并不发挥多大作用,但当企业经营不善或陷入困境时,银行常召集其他债权人给予援助,具体措施有延续或减免债务、紧急融资或派人协助经营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必要时,把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股权,从而直接控制或接管企业。

德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这种核心作用是由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度决定的。首先,德国的商业银行均属全能银行,企业从开办到经营,银行都积极参与,帮助策划、募股、发行债券、提供贷款、办理结算和提供咨询等,不仅向企业提供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而且向企业认购风险资本,帮助企业发行股票,认购企业债券,从而建立起与企业的长期信用关系。企业在获得贷款以后,要定期向银行提供其财务报表,通报其投资新增生产能力状况、原材料供应状况以及产销状况等。如果发现问题,商业银行则作为债权人行使对企业的控制权。其次,相对于银行体系,政府对证券市场实施严格监管,如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必须事先得到联邦经济部的批准,批准的条件是发行企业的负债水平在一定限度以下,发行申请必须得到某一银行的支持;企业发行股票要被征收1%的公司税。企业在国外发行债券也受到严格限制,商业票据和国内债券的发行直到1989年才获允许,外汇债券和欧洲债券的境外发行分别在1990年和1992年才获批准;股票市场交易的高额征税也是在1992年以后才有所松动。正是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歧视性”监管,使德国股票市场相对于银行体系不发达,企业融资大部分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来源,从而弱化了证券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日本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公司治理的经验

与德国不同,日本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是由其主银行制度来体现的。主银行作为企业最大的贷款银行,通过相机性治理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即在企业经营状况顺利时认可企业内部的控制权,但当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主银行会对企业行使控制权,其措施包括解除经营者职务等主动性行为,并最终做出对该企业是应该清算,令其破产还是应该予以帮助,使之生存的判断;主银行还通过企业的结算账户掌握企业资金状况的变化,从而具有信息优势;主银行通常情况下还是企业最大的银行股东,根据需要参与企业的治理,包括派遣人员担任公司要职以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决策;主银行还接受企业委托在国内发行公司债等,与公司有着长期综合的交易关系。

对于商业银行如何参与公司治理,青木昌彦(1999)认为,主银行对企业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的监督。具体而言,在事前,表面看起来企业长期贷款中主银行占比不到10%,但对于必须从众多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的企业来讲,首先必须得到主银行的同意,其他金融机构才有可能做出向该企业贷款的决定;在事中,主银行通过控制企业结算账户,收集有关信息,对企业起到了很重要的监督作用;在事后,主银行则通过相机治理机制来行使对企业的控制权。

日本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作用与日本战后实行主银行制度密不可分。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形成是战时金融管制政策、战后对银行业的扶持政策以及对证券市场的歧视性管制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战时的金融管制政策一方面严重地限制了证券市场的发展,政府完全控制了公司债券的发行,而“公司利润分红及资金融通令”(1939年)对股票分红和股东权限的规定严重地限制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战时的“军需企业指定金融机构制度”为战后主银行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1949年8月股票市场的崩溃使盟军总司令部接受了日本政府的经济方案,主要包括1949年10月以后无限期推迟公共竞价认购财阀的股票以及允许金融机构持股、实业公司持股和财阀持股。第三,战后日本政府实施了对银行业的保护措施,如实行银证分离制度、限制银行业的新进入者和实行低利率政策等。第四,战后的日本政府延续了战时对证券市场的“歧视性”政策,日本债券市场只对少数国有企业和电子行业开放,而且由主要银行组成的债券委员会通过一套详细的会计准则对企业债券的发行设置严格的限定条件。正是由于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歧视性政策以及对银行体系的大力支持,使证券市场相对银行体系发展缓慢,导致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通过银行体系来进行,这不仅使战时银行和企业的紧密关系得以保持,而且还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形成了日本颇具特色的主银行制度,从而使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核心位置。

英美商业银行在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总的说来,英国和美国的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持消极态度,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居主导位置,其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主要是债权治理。

美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消极作用是金融制度对商业银行管制的结果。首先,历史上美国民众意识中对权力集中的恐惧导致实行分散的银行体制,从而使美国的银行体系相对于证券市场不发达;其次,美国法律禁止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长期资本,致使企业长期资本的筹集主要依靠证券市场,从而削弱了商业银行在企业融资中的重要性;第三,大萧条的直接产物“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促使美国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制度,并禁止银行持有非金融企业的股份,1956年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及其在1970年的修正案继续贯彻这种精神,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虽然使分业经营壁垒被打破,但法律仍然禁止商业银行直接持有非金融企业股份,商业银行可通过其成立或控股投资银行、信托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从而通过这些子公司间接进入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但由于受到文化、历史传统、法律规则的影响,美国商业银行对直接、经常地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依然持消极态度,美国的公司治理更多地还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

英国对银行持股的正式管制虽然比美国要少,但一些自律性限制也阻碍了金融机构大量持有企业股份,如银行大量持有公司股份时,需得到英格兰银行事先允许,头寸(包括已投资股份在内的所有权益)超过银行总资本的10%时,需向英格兰银行汇报。在实践中,这种自律性限制致使銀行持有公司股票所占的份额很低。另外,英国和美国的金融市场结构相类似,都拥有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企业的外源融资也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这就进一步弱化了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市场基础,使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消极状态。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地位、方式和条件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是政府对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直接金融制度安排;二是由金融制度所引致的金融市场结构。德国和日本的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干预性治理”一方面是由两国的金融法律对于商业银行可以持有非金融企业股份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由两国金融制度所导致的发达的银行体系和弱小的证券市场的金融市场结构;相反,英国和美国的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目标性治理”,一方面是两国金融法律对商业银行禁止持有非金融企业股份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由其金融制度引致的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弱小的银行体系的金融市场结构。有鉴于此,我国商业银行能否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必须从以上两个因素去寻找答案。

克服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公司治理面临的制度性障碍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存在以下基本约束条件:证券市场不发达,银行融资仍然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有效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市场主导的外部控制权市场没有存在的基础。这种情况决定了商业银行应在企业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商业银行发挥积极作用必须面对以下制度性障碍: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金融业的经营是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不允许持有企业股份;其次,商业银行要在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银行必须有能力、特别是有动力参与公司治理。换言之,商业银行要想在公司治理中担当重任,其本身必须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必须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显然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改革和完善现有金融制度以利于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公司治理

修改现行法规,允许银行限制性持有企业股份。我认为,银证分离制度目前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但商业银行限制性地持有企业股份和银证分离制度并不矛盾,日本的实践证明了在银证分离制度下商业银行可以限制性地持有企业股份。因此,修改现行的商业银行法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践上看,如果没有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就必须从内部治理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控制,银行仅有事后的债权治理并不能有效监控企业的经营决策,股权控制才能加强银行对经理人的事中监督以降低代理成本。德国和日本的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债权控制和股权控制正是说明了银行作为大股东进行股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行产权改革,真正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以2003年底中央汇金公司用450亿美元注资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为标志,由此拉开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改革的大幕。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国工商银行也已经上市,中国农业银行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股份制改革。这一切似乎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正积极稳妥地进行。但欣喜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股份化改革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问题吗?目前的股份化能完善其自身的治理结构吗?

从已经股份化改革的国有上市公司来看,国有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治理结构问题,国有股份的控股性地位成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根本性制度障碍。比如虽然中国建设银行全流通上市,但国有股份的控制性地位在较长时期是不可能动摇的。如果国家股份依然在商业银行中占有控制性地位,其自身的治理结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因为拥有控制权的经理并没有动力和激励去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更何况在国家所有制下,经理人的选择也并非是通过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产生,而仍然由政府任命。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建行股份的全流通制度安排,作为真正市场化的一种制度安排,与以往的国企改革相比,已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国有企业的最艰难改革——产权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因此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股性地位必须加快降低的速度以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同步,否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因金融制度变革的不彻底而延缓了整个改革的进程。

为降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的控股性地位,对于已在海外上市和将要在海外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有三条可供选择的思路:一是在市场上逐步转让国有股权,因为这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上都不存在问题;二是让国家持有无投票权的股票——优先股,当然这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最终目标是国有股份不占控股地位;三是前两者的有机结合。另外,我还认为,从改变商业银行自身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应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和约束的机制设计。在改革目前对国有银行经理人选择问题存在制度性障碍的情况下,加强对经理人的激励是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途径。诚然,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国有非金融企业改革的同步推进,但改革的根本或者说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改变目前国家股份的控股性地位,让民营资本成为市场主体,从而建立起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司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在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中担当重任。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篇4

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充分发挥工会工作优势,坚持“企业关心人人,人人关心企业”的人本管理理念,实施亲情化管理,处处把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心里装着员工,凡事想着员工,工作依靠员工,一切为了员工,保持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至今我公司已连续三年综合排名跻身省公司系统前列,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一、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为职工着想,处处为职工谋利。

一是推进劳动用工规范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我们积极推行不同身份员工的“四同”待遇,即政治上同样看待、生活上同样关心、待遇上同工同酬、使用上同样安排。对所有岗位均实行竞争上岗,对加油站工作时间进行优化调整,按规定规范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对收入分配向一线倾斜,自以来,一线员工人均月增加工资500元左右,有效维护了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二是广泛开展基层服务联系活动,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公司174座在营加油站中,城区站64座,其余110座加油站均处国省道沿线,远离城区或乡镇驻地,员工日常生活存在诸多不便、精神生活也比较单调,与社会商品流通企业或服务行业相比工作环境较差,加油站员工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公司按照“服务一线、服务基层”的基层服务理念,广泛开展了“深入群众促和谐、凝心聚力促发展”和班子成员走遍加油站及基层联系点活动。通过“分片、包点、结对”等方式,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和职工群众,广泛开展谈心、调研、服务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基层问题的解决和机关作风的转变,员工流失率逐年递减。

三是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员工素质。近年来,我们从推进企业持续有效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度采取不同方式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首先是加强“三支队伍”,即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的力度,抓住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等环节,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制度保障体系和考评体系,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其次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强化全员培训工作。按照一般人员普遍培训、骨干人员重点培训、短缺人员抓紧培训、优秀人员奖励培训的原则,开展全员培训。综合运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将员工的培训、考核结果与使用挂钩,调动员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员工。,我们投资5万元对培训基地进行迁建,举办培训班22期,培训员工980人次。第三是开展竞赛比武,促进基本功训练。自起,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连续四年开展了技能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组织员工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和岗位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在技能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中,共有1375人次参与营销、零售管理、润滑油客户经理、非油品、投资和项目管理、劳资管理六个专业线的竞赛比武活动,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四是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行hse管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无事故”、“强三基、反三违”、“我要安全”等主题实践活动和消防演练、消防会操等安全活动,加大岗位和交通安全教育,推行“禁酒令”,有效提高了全员安全意识,在确保企业财产安全的同时,保障了员工的人身安全,多次被省安委会、省消防安全生产委员会和省公司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二、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努力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依靠方针,帮助员工自主,引导员工自为,尊重员工选择,鼓励员工创新,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潜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一是坚持民主管理。我们始终坚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三重一大”和职代会审议制度,定期召开职工代表会议和民主生活会,落实职代会职权,保证了各项决策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和员工期待。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篇5

(一)公司成立至今的业务发展历程简介: 1993年开始与TCL合作,至1996年成为TCL运输主要合作伙伴,1999年双方成立“TCL南方物流有限公司”,并投资兴建南方物流惠州基地,进一步形成战略结盟关系。在与TCL合作的过程中,南方物流前期的物流网络伴随TCL营销网络的发展而建立,合作范围也由初期提供的单一运输服务,扩展到现在原材料配送、成品运输、仓储、配送、中转、装卸搬运、包装等项目的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1995年与长虹进行专线合作,至1997年开始全面合作,双方进一步形成战略联盟关系。

1995年与东莞福地彩管合作,于1999年专门为福地彩管投入巨资兴建南方物流东莞基地,2000年10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1995年与康佳及格兰仕合作,至1997年成为他们的主要运输供应商。

1998年与加拿大北电网络公司的GSM网络工程合作,2001年进一步延伸至中国联通CDMA交钥匙工程;为其提供的物流服务范围已包括了“包装—运输—仓储—配送—搬运—安装”的全过程。

2000年开始与康师傅及金龙鱼等食品企业合作。

2002年与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及深圳华为科技公司合作。并由初期的单一运输服务,扩展到现在运输、配送、中转、仓储、包装、搬运、安装、物流咨询与策划等项目的物流服务。

2003年3月与铁路部门合作,建成常平物流中转基地。

2003年在TCL中山空调CDC的竞标中胜出,全面为TCL空调产品提供销售物流一体化的专业服务(从产品下线至终端客户)。于2003年10月建成中山物流基地,并很快投入使用,成为TCL空调的CDC仓库。

2003年9月广州物流基地首期仓库投入使用,为海尔广东配送中心提供专业仓储配送服务。2004年8月广州云埔物流基地建设完成,并成功引进了施耐德、安利等著名企业。2004年9月,南方物流华东基地—无锡物流中心首期仓库开始交付使用,为TCL江苏省配送中心提供仓储及配送服务。第二、第三期工程预计于2005年下半年建设完工。

(二)客户资源

南方物流的主要服务项目有:多式联运、仓储、加工、配送、货代、物流策划与咨询等。目前我们的主要客户群有:TCL、长虹、格兰仕、康佳、深圳华为、加拿大北电、美国朗讯、荷兰飞利蒲、美赞臣、格力、福地彩管、新飞电器、康师傅、伊利牛奶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

(三)服务范围

我们服务的特点是从供应链优化和资源整合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客户不必再操心物流的具体过程,我们保证货物能够准确的出现在客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具体的服务内容是: 一是提供短期或长期的货物存储服务。可根据客户要求,实行批量控制的管理;采用WMS,准确掌握在库货品、库位、种类、数量、入库及库存时间等,为客户提供决策信息(仓储、装卸、库存控制)。

二是提供本地、区域及城市间的运输。能够进行在途货物的跟踪管理,保证在途货物的安全;缩短货物的在途时间,及时准确的送货上门(运输、配送)。三是对不同定单的货物按客户要求的数量、地点进行合并配送和交叉理货。结合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与配送;提供关键业绩指标(KPI)的报告(订单处理、交叉理货)。四是咨询服务。我们乐于与您讨论您的物流问题,为您策划解决方案和提供物流服务(物流策划与咨询)。

二、物流网络

(一)物流网点概述 经过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南方物流集团公司现已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区域最具竞争力的民营物流企业之一。拥有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在全国设立了三十四处分公司及办事处,有三十多个物流结点,拥有三十多家长期客户。通过公路、铁路、海运、航空以及多式联运的方式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物流运输服务,并为客户提供生产基地仓库,以及为其全国各地的配送中心提供仓库管理和配送的服务。

(二)主要运作网点

南方物流全国的物流网络划分为五大区域,三十四个分公司及办事处,具体分布如下:

华南区:以广州总部黄埔物流园区为中心,辅以惠州、东莞及中山物流园;还设有顺德、深圳、茂名、珠海、长沙、衡阳、南昌办事处。

华东区:以无锡南方物流基地为中心,下辖苏州、上海、杭州、宁波、台州、南京、合肥办事处。

华北区:以天津分公司为中心,下辖北京、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沈阳、西安、济南、青岛、烟台办事处。

华中区:以河南新乡分公司为中心,下辖郑州、武汉、荆州办事处。西南区:以成都分公司为中心,下辖重庆、昆明、贵阳办事处。

三、硬件设施

(一)六大物流基地 1.广州

广州物流基地的地址选在云埔工业区东城片A1、B1小区,投资总额为1.8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97694平方米,建筑面积67360平方米,其中:高架钢结构的现代仓库总面积为50000平方米,物流商务大厦8000平方米(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学厅、信息中心控制室),生活楼及员工活动区5000平方米。物流商务大厦作为南方物流全国的管理中心,舒适的办公环境,人性化设计,令工作人员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提高;同时还有多功能会议室,为业务讨论和联络提供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场所;配有多媒体电化教学厅,作为我司的教学、培训中心。

生活区为公司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配有各级别宿舍及套间,休闲活动室,员工饭堂及各种生活配套设施。2.惠州

南方物流于1993年开始与TCL合作,至1996年开始成为TCL运输主要合作伙伴,到1999年双方成立“TCL南方物流有限公司”,由南方物流在惠州投资1.2亿元兴建了占地面积100亩的物流基地,从此与TCL进一步形成战略结盟关系,成为物流企业与家电企业合作的典范。惠州物流基地于2000年11月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与TCL的合作范围也由初期的单一运输服务,扩展到今天的集运输、仓储、配送、中转、装卸搬运、包装于一体的物流服务。3.东莞

东莞分公司及仓储基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宏图开发区,于2000年10月正式兴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80余亩,集办公、仓储、停车场于一体,拥有60余台大型专业货柜车辆及集装箱设备,一流的办公营业场所,现代化的管理,为社会提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4.常平

南方物流与铁路部门合作联手,在常平火车站内自建1万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仓储、中转基地,于2001年3月兴建完成。常平中转基地建成后,以安全快捷的服务,开展全国范围铁路集装箱、行包快运等业务。5.中山

中山物流基地于2003年10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包含仓库2万多平方米以及停车场和办公大楼,主要为TCL空调内销及外销产品提供下线后的短拨、仓储、运输、配送等一系列的物流服务。6.无锡

南方物流华东物流基地占地面积200亩,投资近2亿元,其中现代化的仓库面积7万多平方米,另外还有办公大楼及停车场;基地选址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区域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开发区,辐射整个华东。第一期工程2万多平米的仓库已于2004年9月份交付使用,主要为TCL家电产品提供仓储及配送服务,辐射整个江苏省(TCL江苏物流配送中心)。另外第二、第三期工程计划2005年下半年全部完成。7.外租仓

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国内的华南区、华东区、华北区、西南区、西北还另租有专业化仓库十多万平方米,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点,提供客户所需的仓储及配送服务。

(二)运输设备

公司有自备车辆300余台,与全国280多个车队、1.28万多辆货车有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专业化的团队结合独特的管理运营模式能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车辆资源,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和价格合理的运输及配送服务。广州总部、东莞、惠州基地还设有大型停车场2.8万M2(并设有外地车队办事处的办公、食宿设施),办理货物配送业务。

(三)作业设备

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提高仓储利用率、降低风险的必备工具。为此,我司在全国仓储及配送业务作业中配备了近三十部叉车(包括电瓶升降叉车、电动托盘叉车、柴油叉车),还有液压手动叉车、夹包机(即电瓶包夹叉车)、货架、小推车、老虎车等作业设备。

四、信息系统

(一)系统概述

为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公司于2000年投入两百多万元组建了基于现实物流操作的信息系统,该系统有效利用INTERNET的信息资源,作为南方物流信息平台,具备了如下功能模块:运输、仓储、配送、结算、办公管理。系统可对客户计划进行合理配载,同时客户也可通过网站对自己的货物的在途、在库、签收等情况进行跟踪(由我司提供的合法用户)。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满足客户的系统集成需求,完成与客户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

(二)功能简介 1.运输管理系统:运输业务部门及各办事处可以通过该平台对运

输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2.配送管理系统:配送管理部门和各办可以通过该平台对配送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3.仓库管理系统:灵活货位设置及货位管理系统支持货架及库区等多种货位设置,并提供对各种容器的管理,仓储可以通过该平台对仓储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4.客户服务系统:客户可以通过该平台下达业务指令,查询业务对账单,下载对账单,并可通过该平台进行EDI数据交换。

5.办公管理系统:公司各分支机构可以通过该平台对日常办公事务、公文流转、办公日常费用支出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在这个统一的企业办公管理平台上建立规范的报表管理系统,各业务部门通过报表管理模块上传日常业务情况及费用支出报表,报表管理系统接收相关的业务报表并进行分析和转换处理,形成决策层的财务决策数据信息。6.财务结算系统: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平台对业务部门所发生的所有应收应付账进行管理,同时对公司发生的异地支付业务等情况进行严格的财务监控。

五、优势

(一)我们的优势

南方物流作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伴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而茁壮成长。经过十多年经营和不断的积累,已经形成了我们的独特优势: ◇优质的服务质量 ◇完善的硬件设施 ◇优势的战略合作关系

我们非常了解自己的合作伙伴就如同了解多年相濡以沫的老朋友,我们不仅仅满足客户的需要,而且学会了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物流服务及增值服务,这是一种真正坚固的战略联盟的关系。◇低成本物流运作

十多年来服务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物流操作经验,一直致力于寻求低成本运作与优质服务的最佳结点; ◇实用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 ◇严格的管理措施

南方物流实行严格的物流全过程的专业化管理。◇逐渐完善的物流网络

南方物流正在通过选择更多的优质的合作伙伴来发展自己的全国物流网络。◇高素质、专业化的物流队伍

南方物流拥有一批和公司共同成长的专业化队伍,大部分管理者都具有专业的物流背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通过内部培养及外部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公司获得了国际水平的物流管理经验。

(二)独特的模式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中,一般都是资产型(或操作型)或管理型的物流公司。物流企业有两种资产,第一种类型资产指机械、装备、运输工具、仓库、港口、车站等从事实物物流活动,具有实物物流功能的资产;第二种类型资产指信息资产,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网络及相关人才等等。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的区别在于,传统物流服务企业,只依靠第一种类型资产,而现代物流企业具备两种类型的资产。

管理型第三方物流不把拥有第一种类型资产作为向客户服务的手段,而是以本身的管理、信息、人才等优势作为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能力。其运作一般采用外包的方式,将运输及配送业务全部外包给一些运输车队或货运信息部等,然后对这些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督。这种类型的第三方物流,不是没有资产,而是主要拥有第二种类型资产。在网络经济时代,实际是以“知识”作为核心竞争能力,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运用,以高素质的人才和管理力量,利用社会的设施、装备等劳动手段最终向客户提供优良服务。

上述两种第三方物流各有特点,也各有优势、劣势。南方物流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改进,结合两种运营模式的优势,既保留和增强了自身对最基层市场的掌控能力,又强化了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力度,与部分有区域线路优势或地方优势的车队或货运部进行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即优化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我们完全拥有管理型第三方物流在信息、组织、管理的优势,同时建立必要的物流设施装备系统,而不是全面建设这种系统。以此不但获得上述两种第三方物流优点,同时又避免了过大投资、系统灵活性不足的缺点。

六、服务指标

运输、仓储、配送业务系统实行KPI考核评分。对服务质量进行量化考核,使公司对服务质量得到更好的监控,及时有效的提出改进方案,为客户提供行之有效的物流服务。

(一)仓储服务指标

仓储服务指标主要有如下五条: 1.收发准确率,记录每月仓库出入库作业的准确次数(包括单据及实际货物型号数量的准确)。

2.信息及时准确率(包括报表及时准确率、系统操作及时准确率、机号/条码及时准确率),主要考评每月仓库作业信息反馈的及时准确性,信息反馈内容包括报表、信息系统操作及条码/机号。

3.存储质量(成品存储质量、物料存储质量)。成品存储质量主要是对仓库成品货物码放、储存安全、仓库卫生、库区标识、账目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和考核;物料存储质量主要是对仓库物料分区码放、货架管理、标识、收发及时性、帐实相符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和考核。

4.装卸质量,主要是为了提高装卸效率和质量,防止和杜绝装卸时的货损、抛扔摔踩、打开产品手腕、装卸人员打骂司机、向司机提出无理要求、勒索或收取司机现金等现象的出现。

5.客户满意度(有效投诉次数)主要是以客户(经销商、配送公司、销售部、其他提货客户)的有效投诉数、仓库作业效率、流程清晰、服务态度等方面对仓库方进行考核打分。

(二)运输服务指标 运输服务指标主要有如下七条: 1.计划执行率:在规定计划响应时间内承运方当月计划执行台数与当月实际发运总台数的比率。计划响应时间指从客户下达发货计划之日至承运方将货物发出之日(以送货清单上发货时间为准,铁运为车皮发出之日),承运方走货时应遵循先急后缓的原则。2.准点交货率:当月准点交货台数与当月发运总台数比率,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逾期不纳入考核(或称为“送货及时率”)。

3.完好交货率:完好交货台数与发运总台数的比率。或者采用货损率来表示。4.回单回收率:考核承运方每月回单是否能按时完好的回收。

5.单证及时准确率:考核各种单证、报表等运作信息是否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客户的相关人员。

6.信息系统录入及时准确率:考核对信息系统相关操作的及时准确性。7.客户满意度:主要是从客户的有效投诉次数进行考评,另外还从总体运作质量、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三)配送服务指标

配送服务指标主要有如下五条: 1.配送及时率: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完成的配送单数占所有下达的配送单数总量的比率。送货清单上客户签收时间与配送方接收配送单据的时间间隔,不得大于合同约定时限(或称为“送货及时率”)。2.完好交货率:指完好无损交付货物数量和配送货物总量的比率。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不纳入考核。或产品破损率: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破损数量占总运输量的百分比。3.回单回收率:客户收货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签收单回收数量,承运方每月回单是否能按时完好的回收。4.信息及时准确率:包括回单回收、信息系统维护和单据报表传递的及时准确程度,综合衡量配送方在信息传递方面的服务质量。5.客户满意度:主要是从客户的有效投诉次数进行考评,另外还从总体运作质量、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或客户投诉次数:客户对由于运输质量或服务态度等原因而引起的投诉次数)。

(四)其他服务指标

根据不同客户的运作情况,另外还有车辆及时到厂率(按照订单要求按时到达工厂装货),配送准确率(准确执行订单的产品、数量及地点),订单完成率(按时完成的订单数量占总订单的比率),应急反应(意外或特殊情况出现时,及时反应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我国物流发展的思考

一、社会物流需求将快速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同期GDP增幅。

以1991-2002年为例,我国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从3万亿元上升为23.3万亿元,增长了6.7倍,年均增长20.4%,大大高于同期GDP15.4%的年均增速,2003年为29.6万亿元;在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值比重最大,幅度最高,2003年占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的84.6%。伴随着中国入世,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使物流产业得到更大的拉动,其增长幅度会更大。

二、第三方物流已成为大势所趋。

调查分析,中国的原材料物流只有18%、产品销售物流只有16%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而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考虑寻求新代理商的比例分别为62.5%和18.8%。这说明,中国存在着庞大的第三方物流需求市场,而且,生产企业的需求潜力更大,是专业物流企业服务的主要对象,电子、食品、家电和日化行业都是首要的目标市场。

三、客户对物流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市场对现代物流所期望的作业内容同传统服务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一服务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传统的物流企业必须在服务内容上进行拓展。同时,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将成为未来物流业的竞争热点,如电子、通讯设备等。物流企业将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大对先进物流设备的投入,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四、第三方物流市场将呈现多层面的、立体化的竞争发展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物流服务商85%的收益来自运输和仓储管理等基础性服务,所以,传统的以货运和仓储为基干的物流企业仍将大有可为。入世后,外资凭借其技术、资金、管理的优势,首先从航空、快运等一些高附加值的行业介入物流,逐步向综合的物流领域拓展市场;本土民营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其了解本土市场和客户需求,能够在降低成本和保障服务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而成为最具生命力的物流企业群体,另外,国资委将大力推进国有传统物流企业的改制步伐,亦将催生出一大批资金雄厚、拥有较好人员素质和基础设施条件的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将成为未来两年物流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全新的物流管理思想将不断渗入国内物流企业。

随着入世的深入,东西方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撞击、融合、渗透、交流将更加充分。

国内物流企业一方面可以更新观念,更好地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蜕变,另一方面,企业能否在冲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结合自己的企业特色以及市场需要、不断学习创新,将是对企业的一大考验。

六、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将持续得到改善,物流的体制成本将会日益降低。打破物流基础平台比如铁路、公路、水运的分割规划,多式联运将得到发展;税收、金融、行业准入等一系列宏观物流政策的出台,都将促进物流体制成本的降低。

七、市场洗牌催生行业领军人物。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篇6

(4篇)

1.XX地铁集团实施“第一议题”制度扎

实有效(一)

2.集团公司深化“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二)

3.XX能源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三)

4.XX公司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夯实思想根基(四)

XX地铁集团实施“第一议题”制度扎

实有效1

今年以来,XX地铁集团党委在扎实开展中心组

理论学习的同时,建立实施''第一议题“制度,使

“第一议题''与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互为补

充、相得益彰’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全覆盖的理

论武装良好格局,有效地夯实全司的思想政治建

设,为xx地铁统筹改革发展和疫情防控奠定了良

好的思想基础。

一、定制度,明规范

XX地铁集团党委印发了《关于建立实施“第一

议题“制度的通知》,随后集团X个直属党组织也

迅速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并层层落实。

一是明确目的,确保认识到位。

制度明确要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最新文

章、最近指示、最新要求,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

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政治思想建

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明确范围,确保党组织“全覆盖”。

制度

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召开党委会、总支委员会、支部

委员会、党员大会和政工例会等党组织会议时,要

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项议题,认真开展传达学习,提出落实措施。

三是明确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制度明确了各

级党组织、书记和各班子成员、具体工作主办部门的职责任务和考核管理要求。

二、带好头,作示范

XX地铁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召开党委会研究落

实“第一议题“并出台了制度。制度出台后,集团

党委带头落实,今年第二季度的集团党委会和政工

例会共开展了第一议题X次,做到“五有”:

一是有规范流程,议题纳入“三重一大''系统,提前做充分准备;

二是有学习材料,编印了《党委“第一议题”

学习资料》,今年第二季度已经印发了

X期,并提

供给各级党组织参考;

三是有贯彻措施,每次会议都在传达学习的基

础上,提出公司的贯彻落实措施,并形成会议纪要专栏,及时反映各级党组织实施“第一议题”的情

况,推动各级党组织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四是有督导推动,集团党委通过政工例会,深

入讲解制度要求并解答热点问题,党委副书记带队

两次深入基层督导检查并列席基层支部第一议题。

三、内容实,形式活

一是抓主线主题。

以严格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

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主线,围绕今年

“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工作主基调,以统筹推

进疫情防控与地铁发展为主题,部署党的建设、安

全生产、疫情防控、抢工补产、产业链建设等一系

列具体工作,全力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在XX

地铁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克服了疫情的不良影

响,上半年地铁建设项目完成了投资XX亿元,占

投资计划额的X%,实现了

“时间过半、任务过

半”的目标,为XX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

面落实“六保”任务做出贡献

二是抓结合转化。

注重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XX地铁改革发展实际结

合起来,转化为统一思想、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例如,我们将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会会议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与落

实市委常委会会议有关轨道交通产业链建设的部署

结合起来、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与落实集团级安全风险挂牌督办制度

及抓实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结合起来、将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落实市两会

精神结合起来,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是抓丰富形式。

XX地铁集团第一议题以学原

文为主,釆用了原文内容解读、观看新闻报道视

频、当事人现身说法等为多种形式相结合。在传达

全国两会精神时,由全国人大代表、集团总工程师

张志良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的各

项决议,并谈了参加大会的体会和贯彻意见,提高

了领导班子的思想认识。

下一步,XX地铁集团党委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

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全力以赴

促发展。

集团公司深化“第一议题”学习制度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

发挥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按照市国资委党委《关于在市管企业各级党组织建立实施“第一议题“制度的通知》(X国资党(2021)X号)要求,集团公司党委印发通知,深化实施“第一议题“学习制度。

强化党委(总支)示范带头。集团公司及各分子公司党委(总支)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在召开党委(总支)会议时,及时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认真传达学习,结合实际研究具体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分工,规定完成时限,在研究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时,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和改革发展重要论述严格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落实,为集团公司广大党员干部作表率。

强化党支部推动落实。集团公司各基层党支部根据集团公司党委部署,按照《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直接教育党员的作用,将分子公司党组织“第一议题“作为支部学习的首要内容,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通过专题学习、辅

导报告、主题党日等形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强化党员干部自觉运用。集团公司党员干部紧

密结合自身岗位职责,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和各分子公司党组织安排部署,精学细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带着信仰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进行认真思考和讨论交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强化落实考核评价。各分、子公司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工作情况纳入分、子公司党建工作考核,纳入分、子公司党组织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集团公司党委全年将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思想上不重视、推进不力的将釆取提醒、约谈、通报等方式限期整改,情况严重的严肃追责问题。

“第一议题”制度,是指各分子公司党委(总支)要把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会议的第一个重要议题,并且形成一项长期坚持的党委(总支)会议基本制度。

集团公司党委自20xx年x月在市国资委系统率先建立实施“第一议题”制度以来,着力深化理解、强化信仰、融会贯通,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管理实践、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髙,为推进集团公司髙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XX能源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公司党委领导作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上来,根据省国资委党委和集团党委有关文件要求,XX能源公司党委制定“第一议题”制度。旨在进一步提髙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气

公司党委及基层党支部把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执行落实。召开的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及“三篇光辉文献”,党中央最新重大决策部署、理论创新成果9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等作为“第一议题”展开学习。

“第X议题”学习采取原文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测试竞赛、案例分析、观看专题片等多种种形式,使“第一议题”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学习形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理论学习良好格局

为贯彻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一是统一思想。公司各级党组织要坚持贯彻执行这一制度,班子成员和部门、队组党政负责人要切实发挥“头雁作用”,带头学思践悟、细照笃行。二是精心组织。要坚持应学必学、应学尽学、应学力学,精心制度“第一议题”学习计划。要坚持读原著、学原理、悟原理,确保党员干部全面领会深刻把握其中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三是学以致用。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坚持学以致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指针、找方法、找路径,切实做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企业髙质量、高速度发展。

XX公司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夯实思想根基4

2021年开年以来,xx公司党委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以“第一议题”学习、“第一时间”传达、“第一专题”研讨、“第一任务”执行,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着力深化理解、坚定信仰、融会贯通,让全体党员干部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内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进xx公司高质量发展。

以学促思。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的“第一议题”,围绕怎么学、怎么办、怎么干,谈体会,查不足,抓改进,提升政治站位。以学促知。坚持把学习好贯彻好“第一议题“作为淬炼党员思想的重要抓手,让“第一议题”成为教育培训的“第一课程“。依托“学习强国''“润心学苑”等平台,开展党员自学,促进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的同时,教育引导全体党员牢政治意识,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以学促行。坚持把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巡察整改相结合,与公司发展相结合,以完成2021年商业计划为目标,以党建为抓手,切实将习近平新时代

公司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进步与创新已成为一个企业和国家的战略性决策行为。研究与开发活动(R&D)是企业获取技术进步的直接来源,也是国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攻坚阶段,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就必须增大企业R&D投入。因为受限于资本市场不完美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外部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加上R&D投资本身具有的投资金额大,周期长、变现速度慢等特点,企业R&D投资往往面临着较大的融资约束。在外部资本市场不发达以及制度安排缺陷条件下,内部资本市场作为企业为克服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创新,其存在及有效性将影响企业研发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资规模。目前国内针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文献较多,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为此,本文将主要从企业性质角度,来阐述内部资本市场在不同性质企业中的有效性,以便更清楚地了解集团内部资本的配置行为以及在不同企业中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

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1988)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首次提出了融资约束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将导致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并最终导致实际投资支出低于最优水平,企业投资决策过度依赖内部资金,投资与现金流将显著正相关。Fazzari将现金流变量系数的大小(即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用于衡量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系数越大则融资约束越严重,从而开启了融资约束研究的先河。随后的学者Hall、Himmelberg等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资与企业内部现金流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顾群(2014)还发现,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不同股权性质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民营企业显著高于国有企业。这是因为我国特有的产权性质以及制度上的安排,导致我国民营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在债务和股权融资上,民营企业都受到制度上的歧视(孙铮等,2005)。国有银行出于政策考虑往往会优先贷款给国有企业,从而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林毅夫、李志赞(2004)指出,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着政治目标和社会责任等众多政策负担,政府会通过信贷扶持和直接补助等手段对国有企业进行补贴。朱凯、万华林(2010)认为,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利益关系,国有企业在财务和政治上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因此,相比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

(二)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

与独立企业相比,集团内部成员享有的信息优势,有助于更快更好的分辨企业内部投资机会,集团内部各主体之间可以通过“互保”特性,将资本配置到净现金流为正的项目上,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扩大研发投资规模。集团成员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内部的关联交易、资金拆借、委托贷款等方式绕开外部资金融通的限制,还能将内部资本市场上不完全相关的现金流进行整合,通过协同效应增强集团总体的借债能力,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刘星等2013)。Ahn et al.(2006)研究发现,附属于企业集团有助于增强企业负债能力。我国学者万良勇、魏明海(2009)的研究结论也支持了这一说法,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不仅可以起到对银行信贷的替代作用,还可以提升集团整体的筹资能力。马永强、陈欢(2013)研究发现,在经济稳定运行状态下,企业集团内部活跃的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的缓解融资约束;在制度缺失和经济不景气时,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会显得更加充分。

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不单是为了缓解融资约束或者满足企业发展战略所需,而且还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制度背景,这使得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集团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辛清泉等,2007)。事实上,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万良勇,2010)。而国有企业不仅能获得较多的政府补助,而且由于产权国有性质,其融资往往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因此,相比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更有动机和空间通过构建内部资本市场来缓解企业外部融资。基于上述分析与现有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与国有企业集团相比,民营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更为有效

不同成长性企业由于筹资战略,组织结构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也不一样。Opler(1999)指出,高成长性企业往往具有较多R&D投资机会,因此高成长企业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要显著的高于低成长企业。Hall(1992)和Brown et al.(2009)分别采用投资加速度模型和欧拉方程模型证实了不同成长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也不一样。罗付岩(2013)研究发现,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相对于成长机会存在3个门槛效应,在高成长企业中,自由现金流与非预期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高成长性企业R&D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高于中成长性。邵军、刘志远(2008)发现,成长速度快的企业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大。因此,相比低成长企业,高成长企业有足够的动机和空间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内部资本市场在高成长企业中更为有效。

假设3: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与低成长类企业相比,内部资本市场在高成长类企业集团中更为有效

Stein(2003)认为,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具有较多层级的组织结构和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得企业集团内部代理问题更为严重。大型公司存在的主要代理问题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第一类代理问题转变为第二类代理问题(La Porat et al.,1999)。在缺乏严格的法律监督机制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情况下,集团内部的控股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资金拆借、委托贷款等途径掏空上市公司(Khanna,1997)。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大的成员企业,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控股股东更倾向于利用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进行“掏空”,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的目的就退居其次(刘星、代彬,2010)。邵军、刘志远(2007)发现,控股股东进行内部资本的配置往往主要考虑其战略布局需要而非仅仅投资机会,内部资本市场逐渐丧失缓解融资约束的功能。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小的企业中更为有效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006年及以前,我国会计准则将R&D支出作为自愿性披露信息计入当期损益,2007年开始,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在公司附注中披露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金额,同时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中吸纳关系披露报告期内的技术创新情况及公司的R&D投入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文以2007-2014年披露了R&D支出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样本选择遵循如下原则:剔除金融类和ST及*ST类公司;删除上市时间不足一年的公司;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得到上市公司8年数据共7142个观测值,观测值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为了避免离群值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我们对数据在1%和99%进行winsor处理。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CSMAR,部分缺失数据采用手工收集整理。数据处理软件为excel和stata12.0。

(二)变量定义

对是否附属于企业集团的判断,本文参考辛清泉、郑国坚等(2007)和刘星、计方(2013)的研究,如果第一大股东为集团公司或者具有集团公司职能的公司,则认为上市公司附属于企业集团。如果第一大股东为各级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财政局或者其他政府机构,或者其他自身不从事任何实业经营、只从事投资控股业务的公司或个人,则认为上市公司为独立企业。企业集团的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在进行研发支出和数据披露的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为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中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集团是我国上市公司研发的主体,这可能是国有企业集团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造成的。其他变量的解释如表2所示。

(三)模型构建

本文参照刘星、计方(2013)的做法,基于层次分析的思想,首先构建模型(1),然后加入调节变量Group、Group与Cfo的交乘项构建模型(2),具体如下:

在不考虑内部资本市场的情况下,用模型(1)来检验假设1,考虑内部资本市场时,用模型(2)来检验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由β2Groupi,t+β3Groupi,t*Cfoi,t来刻画,当β3小于0时,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然后按照股权性质,成长性和两权分离度对模型(2)进行分组回归,比较β3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内部资本市场在不同企业性质中的效率。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给出了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全样本组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并不高,仅1.1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较低仅4%,而资产负债率均值为41.2%,处于低水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着融资约束。从股权性质来看,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要明显强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更强,说明其经营效率较高。但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国有企业,说明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筹资难的问题。从企业集团分组来看,企业集团的研发强度要小于独立企业,这可能是企业规模不同导致的相对数差异;企业集团的内部现金流大于独立企业,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很可能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此外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大于独立企业,说明企业集团可以增强企业的筹资能力。从成长性来看,高成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的高于低成长企业,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也显著的高于低成长企业,高成长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显著的高于低成长企业。

注:表格内的数字为变量的均值,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差。

(二)相关分析

表4给出了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从表中可以看出,变量大体上在5%水平上显著,可以说明基本上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此外,还发现Cfo的系数为正,可以预示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融资约束,Group和Group*Cfo的系数均为负数,预示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能够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

注:*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三)回归分析

表5给出了融资约束与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以证明假设1。全样本状态下Cfo系数为2.361,在1%水平上显著,且国有和民营组的Cfo系数均为为正,说明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融资约束。从股权性质来看,民营企业经营现金流系数2.868明显大于国有企业1.608,说明我国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此外,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系数-0.68要明显大于国有企业-1,017,说明国有企业能够更容易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

注释:括号内的数据为经过White异方差稳健性修正后t值;***、**、*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下同。

表6给出了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第一列不含交乘项,R2为0.2994,第二列含交乘项,R2为0.3008,说明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从第2列可以看出Group*Cfo的系数为-1.215,在10%水平上显著,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总体上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股权性质来看,民营企业Group*Cfo的系数为-1.574,在10%水平上显著,但是国有企业Group*Cfo的系数却为正,且不显著,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在民营企业中有效,而在国有企业中却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效果,至此假设2基本上得到验证。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首先,从上部分描述性统计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内部研发强度普遍低于民营企业,导致其对现金流需求相对较小,其次是国有企业能够更容易的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以及从政府获得补助,从而导致其融资约束较小;最后是国有企业内更为严重的代理问题使得内部资本市场失效。

为了区分成长性,我们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判断标准,大于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的则认定为高成长企业,低于其均值的则认定为低成长企业。高成长企业Group*Cfo系数为-2.611,在10%水平上显著,而低成长企业Group*Cfo系数却为0.687,且不显著,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在高成长企业中更为有效,而在低成长企业中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应。此外高成长企业的Lev系数要明显低于低成长企业,说明高成长企业研发投资较多,其外部融资也相对较多。因此,假设3基本上得到验证。本文采用若控制权大于现金流权则定义为两权分离度高,控制权等于现金流权则定义为两权分离度低。可以看出,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该组的Group*Cfo系数为-2.402,在10%水平上显著,而两权分离度低的企业该组的Group*Cfo系数为-0.193,且不显著,说明内部资本市场在两权分离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有效,能够很好的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而在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中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应。假设4基本上得到验证。此外我们还发现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系数显著为正,而两权分离度低的企业其系数却为负,但不显著。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两权分离度高的企业中,组建企业集团的目的并不单纯的是为了缓解融资约束,而更多的是控股股东利用企业集团的金字塔结构侵占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而使得内部资本市场沦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输送的工具和途径。

五、结论

上一篇:上海文明单位考评标准下一篇: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