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骈文范文
现代骈文范文 篇1
阅读精选(1):
“骈”作为一种文体,在语言方面有以下特色:
一、在语言方面,讲究节奏和平仄。
骈体文在语音方面要讲究节奏,对仗字数不同,节奏也不同。现以五字句为例:骈体文五字句的节奏,和五言诗的节奏不同;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三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而骈体文五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一二式,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这种格式,大多是在四字句中间插入一个虚词。
除此之外,骈体文在语音方面还讲究平仄,骈体文平仄协调,能增强语言的声音美。南宋齐武帝永明时期,声调被自觉地作为艺术化手段,那时出现了新体诗又名“永明体”,然后发展成近体诗律诗的声律。之后的宋词、元曲格律也受此影响。魏晋时期的骈体文,不讲究平仄;而唐以后的骈体文,受到律诗的平仄格律影响,也讲究平仄了。这就是说,在骈体文中,要求平仄相对。
二、在语句方面,讲究骈偶。
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列叫偶。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因为古代的对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骈偶又叫“对仗”。骈体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相对,其基本要求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句法结构互相对称。例如,初中语文教材《陋室铭》中就有这样两两相对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上句子无论是实词虚词,句法结构,还是词性都比较对称,这样的句子读来琅琅上口,与“散体”大不相同。综上所述,骈偶不仅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
三、在用词方面,讲究用典和词藻。
用典又叫“稽古”,是引用的一种,这在先秦两汉的文章中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未构成文体的特点,它主要是引用古代的故事或诗文来表情达意,容易引起联想,使文章变得典雅、含蓄。
如初中语文第五册刘庶凝《还乡梦·自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但是是些苦涩的果实。”这句话就活用了?《宴子春秋》中的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是也。”深沉含蓄地道出了远离祖国。在异域他乡的苦闷和自己之所以要回归祖国的肠贰斑荷职沽办泰暴骏原因,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归根的追求。
骈体文在用词方面,除了讲究用典外,还讲究藻饰,就是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追求形式上的整齐。
阅读精选(2):
【现代骈文范文】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精选课时作业【2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07-24
论现代诚信问题范文07-04
现代文学开题报告范文06-12
国学经典的现代意义范文07-28
在教育现代化社区教育推进会上的讲话范文10-01
刘芳2014论文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5则范文12-31
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5则范文09-26
现代教师 现代语文01-06
现代奥运的现代看法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