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2024-06-08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精选10篇)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篇1

中共临泽县直机关工委 2011年度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

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直机关工委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动临泽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精心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全力破解了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影响改革稳定的重大问题、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精心安排部署,强化工作责任

为深入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县委办发„2011‟66号文件《关于全县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机关工委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实现“五个翻番”和“五

2创造条件解决;对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难题,牵涉面广的难题,事关全局工作、事关长远发展的难题,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力量,上下联动,逐步推进,全力以赴进行破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在总结提高阶段,各党组织按照“成熟一个、破解一个、巩固一个、提升一个”的目标要求,及时总结推广破解难题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了破解难题的长效机制。坚持边实践、边破解、边总结,将破解难题工作中的经验做法系统化,成熟做法制度化,有效措施规范化,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挂牌销号、跟踪督办、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和效果评议等工作机制,为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制度保障。至目前,共分析梳理难题175件,目前已破解难题102件,使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较好的得到了解决。

三、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为进一步明确破解难题工作职责,完善机关各级党组织破解难题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党政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国共产党临泽县党政机关总支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认真进行了相关单位党组织撤销、合并、新建等工作,新成立了工信局党总支、支部,人社局党支部、编办党支部、科协党支部、商务局党支部、沙河工商所党支部等党组织7个,成立棉花协会党支部、果蔬流通协会党支部2个,撤销了经委党总支、物价局党支部、科技局党支部、光明公司党支部等党组织10个,调整了广电局党支部、招商局党支部等16个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对因机构名称发生变化的文化委党总支、支部,新华庄粮库党支部等6个党组织的名称进行了变更,进一步优化了党组织设臵,理顺了机关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对因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而造成党组织负责人和支委委员空缺的党群机关党总支、人大办党支部、纪检委党支部等38个党组织,进行改选或补选,使92名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热心党务工作的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中来,为不断深化机关创先争优活动,明确破解难题工作的工作责任,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延伸工作内容,创新活动载体

机关各级党组织在加强自身难题破解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延伸工作内容,把帮助乡镇及村社破解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结合全县“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了“下基层、破难题、办实事”活动。在三批下基层活动中,县直机关党组织共参与领导干部及党员640多人次,按照“三进三

6开展了“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创建“优质服务股室、打造服务品牌”主题活动和“全员创标•提升绩效”主题实践活动。县国税局将创建示范窗口作为破解重点,以“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国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以“创岗位奉献先锋、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为内容的“三创”活动和“文明窗口,服务百姓”、“人人树形象、处处见文明”活动。通过一系列争创和破解活动的开展,展示了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工作水平。在破解难题工作开展以来,机关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协力配合,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单位查找的难题避重就轻、操作性不强;个别单位破解活动与具体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我们将在下年度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确保破解难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篇2

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2014年初,宁波市城镇化率已达到69%,从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已经处在城镇化跨越发展的新阶段,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71%以上。在宁波市全力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功能区块开发建设、促进高端要素集聚、优化综合交通网络、统筹城市化发展,实现新型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全域都市化,加快构建“一核两翼多节点”网络化大都市格局。无论是“五水共治”建设、还是城市功能提升等“五项工程”建设,都需要涉及房屋征迁。房屋征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当前最繁重、最艰巨、最复杂的任务。如果房屋征迁工作搞不好,旧的房屋拆不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就难以推进,加快土地流转就是一句空话。可见,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做好房屋征迁工作尤为重要。

2.加快项目建设的需要

城建项目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多年来,宁波市每年都要实施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项目实施中,无论是老城区道路拓宽改造还是新城区新建道路及游园广场建设,几乎每个项目都涉及到房屋征迁。从近几年的情况看, 房屋征迁工作越来越成为项目推进的制约瓶颈。在2011年宁波市实施的三年打通59条“断头路”工程中,共涉及征迁房屋面积55.87万平方米,其中有26户实施了依法强制搬迁。因此,扎实做好房屋征迁工作已经成为加快项目建设的当务之急。

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做好房屋征迁工作,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公共利益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还能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同时,通过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可以让被征迁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

二、明确“阳光征收”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

房屋征迁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社会敏感性强,关注度高。各级政府要通过主导规划编制、主导补偿安置、主导征迁建设, 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要禁止开发商主导征迁工作, 避免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2.坚持依法行政

目前关于房屋征收的法律法规,从国家层面上, 国务院出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住建部出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省级层面上有《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若干意见》;宁波市配套出台的有《宁波市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若干意见(试行)》、《宁波市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等。上述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是我们在实施房屋征迁工 作中必须遵循的依据。实践证明,只有依法办事,才能确保房屋征迁工作主体合法、程序正当、补偿公平、结果公正。

3.坚持依靠群众

搞好房屋征迁工作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必须要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贯穿房屋征收全过程。知情权就是对房屋征迁的各个环节,都要向群众说明白、讲清楚,让群众知情; 参与权就是房屋征收工作自始至终都要让群众参与,尊重群众意愿,在得到大多数群众同意后,再推进实施;选择权就是对房地产评估机构确定、货币补偿、产权调换补偿、安置房户型等情况,让群众有选择的余地;监督权就是房屋征收、安置房建设各个环节,都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放心。通过维护好群众“四权”,真正做到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

4.坚持公正透明

房屋征迁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长期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征迁工作中,有的群众担心先拆者吃亏,存在等待观望心理;有的群众抱着当回钉子户,存在着后拆多得的侥幸心理;有的征迁干部弄虚作假、以权谋私,不仅影响征迁工作进度,还容易引发干群矛盾,造成上访案件。坚持公开公正,阳光操作,是消除群众“怕吃亏”、“患不均”顾虑、取信于民的最有效途径。要坚决杜绝“暗箱操作”,把所有政策公开,包括对所有被征迁人的住房面积丈量、评估、补偿标准、签订协议、安置房的分配、选择次序等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房屋征迁工作的公信度,使征迁工作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群众的检验。

三、探索“阳光征收”的工作方法

1. 制定科学方案

首先,要针对单个征收项目制定科学方案。各县(市)区政府要对建设项目认真研究,超前谋划好征迁补偿安置、资金筹措、力量组织、时间节点安排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以科学的方案、规范的流程促进征迁安置工作健康良性推进。其次,要针对整体项目制定科学方案。结合城市总体改造计划, 根据整体区域内不同地块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程度、开发建设成熟程度和干部群众思想状况,科学制定征迁改造计划,分区分类、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最后,要结合土地等相关规划科学制定方案。征迁改造方案的制定一定要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配套衔接, 确保协调一致,力避盲目无序。

2.做细群众工作

首先,要摸清房屋被征迁群众的生活状况。要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对房屋被征迁群众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摸底,重点掌握住户年龄结构、就业情况、富余劳动力、收入来源情况,尤其是住房特别困难对象、经济特别困难对象、“五保户”、残疾人特殊人群的情况,积极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困难,拉近与被征迁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其次,要帮助群众算好收益账。要通过耐心分析房屋被征迁前后的收益差别,让群众充分认识到,随着房屋征迁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通过产权置换的房产将不断升值,创业就业渠道将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将进一步完善,居住生活配套设施将更加完善,娱乐休闲、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将更加便利,给自己和子孙后代带来的发展机会也将会更多,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房屋征迁工作的积极性。最后,要制定奖励激励机制。除依法给予补偿外,可根据房屋被征迁人的配合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对按期搬迁户,可给予实际房屋评估价值一定比例的现金奖励;安置房分配时,可以按照房屋征迁协议签订先后顺序, 确定选房顺序等。通过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被征迁居民的积极性。

3.严格执行程序

首先,明确工作流程。按照超前谋划项目、群众申请、调查摸底、制定改造方案、组织签订协议、进行张榜公示、实施房屋拆除、加快安置房建设的工作流程,扎实做好征迁安置各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规范标准,明确时限要求,按照时间节点抓紧推进。其次,严格按程序办事。房屋征迁工作必须按照国务院房屋征收条例和省、市有关房屋征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做到五个“严”,即严格依法审查房屋征收材料及相关手续,严格依法对征收范围内建筑进行调查登记、复核、认定和处理,严格依法下达房屋征收决定,严格依法制定征收补偿方案, 严格依法与被征收人签订征收协议,切实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最后,严格执行补偿标准。2011年底,宁波市依托“宁波市房屋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公开系统”这一信息化平台,通过征收现场的电子触摸屏,对被征收人实行项目概况、政策法规、补偿方案、公示公告、调查结果、评估结果、补偿结果、经办人员和举报电话“九公开”,实现征收补偿协议的签约、备案、公开“三上网”,坚持“一个政策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管到底”的工作方法,严格执行补偿标准,树立了阳光公正的征迁形象,赢得了征迁户的理解和支持并纷纷踊跃签约。

4.依法强制搬迁

首先,要做好强制征迁各项准备工作。司法机关从征迁开始就要参与指导,及早做好依法强制执行的前期准备,确保征迁的每一个环节都依法合规, 并有备份可查,为最终按照法律程序依法组织强制征迁做足准备。其次,要选准强制执行的典型户。对需要强制执行的房屋征迁户进行综合分析,选取个别对阻碍征迁起主要作用,通过煽动、串联、威胁等方式,影响其他被征迁群众,提出无理要求,且漫天要价,经过反复做工作无效的典型户依法实施强制征迁,真正起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从而带动整体工作开展。最后,要综合联动执法。对企业厂院的征迁,要从落实用地、经营许可、依法纳税等手续是否健全合法入手,公安、税务、土地、工商等部门综合执法,多方联动。对存在手续不全、不照章纳税、违法生产经营等行为的企业厂院,有关部门坚决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强力推进房屋征迁到位。

5.有效利用媒体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篇3

一、着力三个转变,破解案件线索少难题

(一)着力工作方法转变,在拓宽民行案件线索收集渠道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群众了解民行检察工作的性质、作用及办案流程,同时,就近受理群众申诉。二是紧盯焦点、热点案事件。针对近年来民事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居高不下而检察机关却无米下锅这一现状,该院加强与信访、政法委等部门的联系,对该类信访案件登记造册,逐案进行审查,去年至今,共从信访案件中发现线索18件。同时,该院重视从有重大社会影响、社会舆论比较关注的热点中发现案件线索。如针对倍受关注的“讨薪难”等问题,去年以来共发现案件线索11件。三是建立互动工作机制。一方面,该院坚持与辖区律师事务所定期进行座谈,互通工作信息,以便从中发现案件线索。另一方面,根据宛城区是农业大区、农民的绝大部分诉讼案件均由乡镇法律工作者代理的现实,进一步强化与乡镇办法律服务所的沟通联系,除由民行科派人不定期深入各法律服务所面对面进行沟通,详细掌握民事诉讼案件情况外,还经常保持与各法律服务所的电话联系,实现了信息共享。

(二)着力工作重心转变,在民行类案的发现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建立类案监督信息平台。对已受理的民行案件逐案填写《案情梳理表》,然后进行分析、归类、汇总,从中发现存在的类案问题。二是建立类案评估研判制度。通过对收集的典型案件和同类案件进行分析甄别、筛选汇总、梳理归类,聚焦若干个重点问题,并从问题性质、问题普遍程度、监督可行作性及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细致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然后制定调查方案,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从而确定类案线索。三是按照类案研判确定的重点问题,集中力量和时间收集类案线索。

(三)着力工作领域转变,在民行办案规模上实现新突破

该院采取“抓系统、系统抓”的方法,经详实的论证研究,每年度选择一个易发、多发问题的重点系统或行业,如国有资产、环境资源、土地管理等领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监督活动。今年以来,该院经论证选定土地执法这一领域,对行政处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共向土地管理部门发出督促起诉意见书8件,追邀罚款248237元,并向反渎部门移交职务犯罪案件线索5人,侦查后均被法院做出有罪判决,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坚持三个注重,破解案件取证难题

(一)注重卷宗审查,了解掌握案情

一是阅全案,全面了解案情。通过阅卷,理清法官办案依据的事实和法律,掌握卷宗反映的情况与申诉人申诉情况的差异。二是审重点,提出疑问。在了解全案的基础上,重点审查原审判中采信证据、事实认定、适用法律上的疑点,然后进行比对、鉴别和定性。如该院在办理虚假诉讼系列案件过程中,着重审查五种情形:原告起诉的事实、理由不合常理,所提交的证据有可能伪造;当事人一方或多方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其诉讼代理人对案件事实陈述不清;当事人之间有特殊关系或配合默契,庭审过程异常顺利,不存在实质性抗辩;双方主动要求调解,或者调解协议的达成异常容易;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不符合“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等。

(二)注重调查,查明案件事实

一是以核实采信证据真实性为切入点,抓好相关书证及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核查工作。在今年办理的虚假诉讼系列案件中,该院紧紧围绕建房者恶意串通他人所写的借条的真实性,从资金来源、用途等方面入手,全面展开调查,同时借助鉴定等手段,为核实借条的真实性打下了基础。二是以证促“供”,迫使案件当事人如实提供证言。如在办理虚假诉讼系列案件中,通过证据展示迫使当事人承认“兄与弟”、“女婿与岳母”等之间的债务为虚构,进而将案件定性为虚假诉讼。三是注意调查的方式方法。如上述小产权系列案件中张某、肖某民间借贷纠纷案,该院经过分析和观察发现,肖某比较老练,而张某比较老实,且其只是为肖某帮忙。于是该院决定选择张某作为突破口,在张某交待了其受肖某之托虚构债务,通过法院调解确权以房抵债为违法建筑房屋办理产权登记的事实后,对肖某进行询问,从而使案件得以突破,为该案顺利提请抗诉打下坚实基础。

(三)注重配合,巧借外力

一是加强与本院自侦部门的配合。该院积极探索违法行为调查与自侦部门初查衔接制度,在调查中适时邀请自侦部门介入初查,通过自侦部门的初查为监督民事调解案件固定证据。二是加强与公安机关配合。充分利用公安机关在审讯、取证方面的优势,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或代理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进行查处,并采取“参办”和“督办”的方法,联合公安机关进行审讯、突破,尽快查清案件事实,进而及时提请抗诉或建议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今年以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案件线索8起,公安机关全部立案。目前,这些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三、做到三个并举,破解案件处理难题

一是做到提请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并举。在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该院在依法坚决做好提请抗诉工作的同时,及时运用再审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方式予以监督,并通过人来人往、打电话等方式跟踪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9以来,该院共提请抗诉35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43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45件,建议对8名审判人员作出行政纪律处分并被法院采纳,确保了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监督出了检察机关的声威。

二是做到与法院的沟通和敢于监督并举。其一,对检法机关分歧较大、背景复杂的案件,由案件承办人、民行检察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分别与原审法院交流、沟通,听取法院的判决依据和判决理由,防止盲目提请抗诉。其二,针对实践中抗诉后发回重审案件效果不佳的问题,该院创新建立了“立体监督”工作格局,积极采取完善再审案件跟踪监督机制、建立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研究民行抗诉案件会议机制等措施进行监督。2009年以来,该院办理的抗诉案件再审改变率和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均达到100%。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篇4

活动工作总结

今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永靖县“破解难题年”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精神,以“双联”行动、村庄改造大会战、创建示范性乡镇和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三会战一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努力破解制约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设施滞后、产业效益不高难题,全面完成了2011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保持了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现将我乡文化设施滞后、产业效益不高难题破解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破解文化设施滞后、产业效益不高难题工作的组织领导,乡党委、乡政府及时着手,对难题破解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加强监督,落实难题破解责任制,形成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促使了难题破解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了难题破解进度,提高了难题破解效率。

2、加大宣传力度。为了确保产业、文化难题破解的顺利开展,乡上采用举办黑板报、悬挂横幅、粘贴喷绘、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宣传方式,在全乡范围内对难题破解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等进行了大力宣传。同时,乡“破解难题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编发简报,反映活动动态。为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促使村民们通过筹措资金、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各项难题破解工作中,降低了难题破解难度,促进了难题破解进度。

3、深入调查研究。为了促使难题得到有效破解,乡党委、乡政府在“双联”行动的有利时机下,发动干部多次深入村、社和农户家中,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首要任务,研究和寻找制约难题顺利开展的实际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及时召开会议,大胆探索,用辩证的方法、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调解了难题破解的矛盾,改善了难题破解的难度,促使了难题顺利的破解。

4、加强监督管理。今年,乡党委、乡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发展特色产业、破解文化设施滞后难题的进度表,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坚持“层层把关,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难题破解的监管,定期不定期对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进一步促进了难题破解进度,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

二、主要成效

1、破解文化设施滞后难题。为了加强文化建设,破解文化设施滞后的难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企业家的支持下,一是投资15万元,完成红光村大阳洼社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的建设,修建文化活动室2间50平方米,制作文化宣传栏4面,配套兵乓球案1台。同时,投资20万元的青山、红楼卫生室建设正在进行。二是进一步加强总投资600万元(乡上投资300万元,吸纳社会闲散资金300万元)的徐家湾村农村示范点的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群众住房62间,安臵农户6户,文化广场的修建和完善以及敬老、沼气、农机、家电和商业服务网点建设正在进行中。该社区建成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农村面貌不断发生改变,新农村建设步伐得到有利于推动。三是围绕“三活动一会战”,积极发展集镇商贸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政府规划、业主建设、社会融资等方式,加大集镇建设力度。共拆除街面旧房屋18间,新修铺面32间、640平方米。集镇更加整洁,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同时,对关山乡文化站和邮政所的修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四是在省高院的帮扶下,为各村捐赠文化书籍达1300余册;在团县委的帮扶下,为关山乡南堡越众寄宿制希望小学捐赠电钢琴、台式音响、圣迪鼓号队乐器、圣迪儿童打击乐器及话筒、DVD音碟机、音乐CD光盘等音乐器材和鼓号对乐器服装、音乐教学挂图、乐普、教室牌等配套物品。

2、破解产业效益不高难题。今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产业效益不高难题,乡党委、乡政府及时召开全乡动员大会,加强组织领导,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农民致富积极性,壮大百合支柱产业,发展红楼红蒜、山羊等特殊产业。一是壮大百合支柱产业。今年,全乡百合种植面积达14600亩,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68%。现已销售百合2500亩,平均亩产1800斤,平均价格每斤15元,全乡百合总收入达6750万元,人均收入达8418元。为进一步延伸百合种、收、购、销的产业链条,提高百合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我乡以“双联”行动为契机,加强了百合种植技术的培训,培训次数达7次。同时,在省高院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300万元,在南堡村新建储藏量达500吨的百合保鲜库1座,成立百合专业合作社1所。二是发展红蒜、山羊、特色经济林、劳务等产业。在红楼村、红光村种植红蒜400亩。发展百只以上养羊大户2户,截至目前,全乡养羊百只以上的大户达32户。栽植核桃经济林2000株。与驻兰企业工程队签订劳务输转合同,向兰州等地区输转劳动力1200余人次,户均达1人,年劳务收入达2400万元。三是大力推广旱作农业种植技术。今年,全乡完成双垄沟播玉米、地膜洋芋旱作农业5500亩,旱作农业技术在全乡范围内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四是全力提升土地利用率。今年,我乡多方争取项目,筹措资金,投资130万元的红楼峡口提灌工程已动工建设,400立方米的蓄水池正在修建;投资30万元的渠道衬砌工程已完成4公里。投资300万元的红光、红楼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通过评审,正在招投标阶段。

三、经验启示

1、加强督查,突破难题破解瓶颈。为了准确掌握难题破解进度,协调解决难题破解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乡党委、乡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进行百合、红蒜种植和山羊养殖的调研,了解民情,解决困难,寻求突破制约难题破解瓶颈的突破口。

2、明确责任,破解难题锤炼干部。为了加快难题破解进度,确保难题如期完成任务,乡上把难题的破解作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艰巨任务,以“双联”行动为契机,实行领导下村、干部下社的方式,对难题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确定难题破解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对难题的破解来说,切实有效的解决了难题破解难度,促使了难题破解顺利开展;对广大干部来说,破解难题的过程是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和提高工作能力的过程,是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锤炼机会。

3、增强责任,破解难题改进作风。在难题的解决上,乡党委、乡政府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大力倡导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对关山乡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全身心投入难题破解工作,努力使每一个干部成为想负责、敢负责、能负责、会负责的干部,真正把工作责任转化为解决难题的强大动力。对确定的难题,按照“一个难题、一个方案、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要求,实行领导包片责任制,干部包社、包户责任制,层层靠实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难题破解工作机制。大力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典型在一线推广”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抓进度、抓实效,确保难题破解中转变作风,转变作风中破解难题,达到难题和作风共同得到破解。

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工作制度 篇5

为切实加强全村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的组织领导,形成领导有力,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力求实效的工作格局,结合全村创先争优活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党支部要成立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领导及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做到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与推动各项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努力实现破解难题活动与推进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第二条 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村包村领导是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委会主任是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第三条 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四条 党支部要按照《关于在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的实施意见》安排,本着务实、高效、管用的原则,开展具体的工作指导。

第五条 要加强对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的指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步骤,多方联系克服困难,在规定时限内破解难题对不履行职责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相应处理。

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督查指导制度

为了监督和指导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相关工作,抓好公示难题的破解落实,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工作内容

1、领导小组建设。及时指导成立破解难题领导小组,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助配合领导干部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督查指导进度。

3、加强效能建设。督查指导全体党员参与破解活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解决实际问题使党组织得到党员、群众拥护。

4、推进组织工作创新。指导开展组织工作信息、宣传、调研,探索加强党建工作新途径。

二、工作职责

主要履行指导、督查、协调、调研、反馈等职责,真正做到督查指导在一线,总结经验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创造业绩在一线,以好的作风和形象实行面对面地抓落实,推进全乡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上台阶。

三、工作要求

为加强联系,推进工作,分析破解难题工作情况;每月到开展督查、指导、调研不少于两次,及时上报进度情况。

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信息定期通报

制 度

为加大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的宣传力度,全面快捷的反映我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破解难题的好经验、好做法,规范基层党建信息的报送程序,不断推进全村创先争优工作迈上新台阶,特制定本制度。

一、信息内容

及时反映我村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的新思路、措施和实际效果,紧紧围绕围绕破解难题工作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及时反映破解难题工作的最新动态和情况反映,以及有新意、有推广借鉴价值的工作做法和取得的新成果。

二、报送要求

1、要注重信息的时效性。报送信息要快速及时,工作出现新情况,要在一周内上报工作落实进展情况;重要的信息要随时报送,保证有价值的信息不漏报。

2、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采编信息应注意认真核实,要求内容真实,事实清楚,引用数据准确,反对弄虚作假、主观臆造,不夸大、不缩小。

3、要注重信息的质量。要选准角度,以新的视角进行分析、提炼,做到标题醒目,特点鲜明,内容详实,事例具体,要素全面,努力提高信息的质量。

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领导调研回访制度

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制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领导干部调研的制度化、经常化,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效能建设,具体规定如下:

以“蹲点调研摸实情,破解难题促发展”为目标,结合实际,采取形势报告、入户走访、座谈恳谈、结对帮扶、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着重选择一两个问题开展调研。通过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指导工作。

(一)上门走访。走访不少于10户的党员骨干、社区成员代表等,倾听呼声,体察民情。通过召开座谈会、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建议。

(二)召开民情恳谈会。召开有不少于20名党员和群众代表等参加的各类恳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问计于民。同时,积极为基层发展出谋划策,理清思路。

(三)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对生活困难的党员和群众,特别是老党员、老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切实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解决实际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对群众反映强烈、急需解决的问题,限期解决并跟踪督促落实。

(五)建立蹲点调研定期回访制度。对回访中收集汇总的各类问题,进一步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将拟解决的难题和办理方案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对履行承

诺不到位,办理不及时,破解难题不彻底的,实行行政问责。一时难以解决或涉及多方面的,应及时协调,进行交办、督办,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六)撰写调研报告。每位领导干部在回访调研期间,提倡撰写《调研手记》。调研结束后,要形成一篇调研报告,推进实际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落实调研。按照党支部统一部署,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周密制定调研方案,确保调研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二)注重实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破解难题、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应付走过场,切实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努力当好党的基层情况调研者、解难帮困服务者和科学发展领航者,确保活动质量。对一些事关长远发展的难题,要积极通过组建专项工作组、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方式予以解决,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及时总结提炼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蹲点调研成果的转化。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篇6

破解反渎工作难题

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就是指检察机关为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树立法律监督权威,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在各级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下,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检察工作整体性、统一性的要求,实行上下统一、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的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强化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关系,加强各地检察机关之间的工作协作,充分发挥内设机构的只能作用,能促进检察机关结成运转高效、关系协调、规范有序的统一整体。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优势正好为我们破解反渎工作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与平台。

反渎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反贪工作和刑事检察工作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渎职犯罪隐蔽性大,有关人员对渎职犯罪的认知度低。认为行政行为有些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没有装腰包,有些还是好心办了错事,不认为是渎职犯罪。社会公众对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危害程度、举报途径的知晓度还不够等,严重制约了渎职犯罪案件的线索来源。渎职犯罪往往与单位的制度、规划、授权等有关,而这些证据具有一定的游移性,还有的渎职行为直接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违规操作有关,存在太多的干扰因素,导致渎职犯罪侦查取证与立案诉讼困难。反渎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阻力大。有些上级机关或领导认为渎职案件涉案人员没有个人贪污、受贿等行为,危害不大、民愤不大,或情有可原等,往往对渎职案件的查办进行干预、说情、协调等,对渎职案件的查办形成很大阻力。总的来说就是“获取线索难、调查取证难、立案与诉讼难、办案阻力大”(参见韩惠军 反渎工作析难解困之初探)。那么,基层检察机关如何解决这些反渎工作难题呢?我认为,现阶段推行的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为提我们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与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按照检察工作整体性、统一性的要求,实行上下统一、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的检察工作一体化格局,实现检察机关结成高效运转、关系协调、规范有序的统一整体,充分发挥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作用来破解反渎工作难题。

一、充分发挥上级检察院的领导优势,上下联动获支持 充分发挥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下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作用,利用上级院对下级院的领导关系,从各个方面获得上级院的支持,改善基层院查办渎职犯罪案件的执法环境,解决基层院查办渎职犯罪案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利用上级院对重大案件、事项的督办、参办、提办、交办等多种侦查方式,发挥上下联动一体化的整体优势,化解地方干扰与压力。对大要案件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由上级院统一指挥,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调配本地办案资源,集中攻坚。对涉及面广、侦查取证困难的窝串案,实行“大兵团”作战,对专业性强的行业犯罪案件,由上级院抽调侦查骨干、专业人员协助侦查,用人所长,确保案件成功率。对社会关注度高、干扰阻力大的案件,由上级院靠前指挥,统一调度,化解阻力。充分利用上级院业务部门的对口指导,对侦查确有困难或阻力特别大的案件,积极提请上级院采取督办、交办、参办等侦查方式,利用上级院的指导、命令等,形成查办反渎案件的整体优势,排除干扰阻力,促进案件的有效查办。

二、充分发挥兄弟检察院的资源优势,横向联系抓协作 充分利用各地检察机关的资源,横向协作,破解反渎工作获取线索难、调查取证难。

通过各地检察机关的横向协作,可使各地检察机关查办的典型、带有共性的渎职犯罪案件在侦查技巧、侦查方向、方式、方法上为我所用,使反渎工作可以“坐享其成”,大大减轻查办渎职案件难度。要与各地检察机关特别是周边地区检察机关加强工作协作,互通情况,加强沟通,交流通报查办渎职案件的情况。如我们今年从孝感市院获悉,应城市院刚刚查办了几起农机监理人员玩忽职守导致国家税款流失的渎职犯罪案件。我们得知消息后,马上派人到应城市院了解案件情况、学习案件查办技巧、查办手段、方向等,回来后,利用应城市院的查案经验,着手收集农机税款流失的证据,用很短的时间就查办了汉川农机监理人员玩忽职守导致国家税款流失达70.27万元的渎职犯罪案件。

其次,横向联系还应表现在互相配合,相互协作上。在渎职案件办理过程中,互相配合调查取证,协助异地羁押犯罪嫌疑人,为检察机关异地办案提供帮助与支持等,形成兄弟县市检察院互相协作、互通情况、相互支持与配合的整体格局。

三、充分发挥内设机构的整体优势,内部整合强合力 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查办渎职犯罪案件协作、协调机制,加强侦监、公诉、预防、反贪、技术、控申、民行部门与反渎部门的协作配合,增强反渎工作整体合力。

侦查监督、公诉部门可以提前介入渎职案件侦查活动,熟悉案情,审查证据,引导反渎部门补充、固定和完善证据。反渎部门也可以就证据收集等问题主动征求侦查监督和公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强化证据意识,按照批捕、起诉证明标准全面、客观的收集、审查证据,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建立反渎、侦监、公诉互相听取意见和列席案件讨论会制度,充分发挥侦监、公诉、反渎部门的力量,形成办案的整体合力。

反渎部门与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协作配合,侦防一体化,标本兼治。在查办反渎案件的同时,积极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行侦防一体化机制,做到“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建议、一案一教育、一案一宣传、一案一回访”,并将事后预防与事中、事前预防相结合,积极堵塞涉案单位规章制度、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在侦查中达到打击与预防并重,做到标本兼治,使反渎工作达到查办一个人,预防教育一大片的效果。

实行反贪、反渎工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互助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反贪反渎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加强反贪、反渎工作协作配合对整个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尤为重要。如2009年在我院反贪局立案查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员挪用公款的案件后,我们发现涉案人员挪用公款时间跨度长达4年,无人发现,住房公积金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其中肯定涉嫌渎职犯罪。反渎部门立即着手调查,在反贪部门的配合下,一举查办了市房管局领导及工作人员等三人涉嫌玩忽职守致使国家资产损失80余万元的案件,及时堵住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上的漏洞。反贪、反渎工作并不是二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他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整合反贪、反渎力量,形成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合力,渎职犯罪侦查工作才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整合控申、民行、监所、技术等各部门的力量,形成查办渎职犯罪案件的较好氛围与合力。特别要注重检察技术力量的运用,充分调集司法会计、司法鉴定、计算机等检察技术力量,加强反渎办案工作,化解反渎工作中线索与调查取证的难题。

四、充分发挥专项行动、媒体舆论的力量,借力打力排阻力

反渎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阻力大。有些上级机关或领导认为渎职案件涉案人员没有个人贪污、受贿等行为,危害不大、民愤不大,或情有可原等,往往对渎职案件的查办进行干预、说情、协调等,对渎职案件的查办形成很大阻力。如何化解这些阻力呢?我认为除了上级院协调支持外,还应主动借助中央、省市专项行动的契机,借助新闻媒体舆论的力量,借力打力,巧妙化解反渎工作阻力。

近几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专项行动方案,如《查办和预防司法不公背后职务犯罪的专项行动》、《查办和预防民生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查办和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关于清理“小金库”专项行动》等,这些专项行动都为我们查办渎职犯罪案件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伞”,他们就是我们查办渎职案件的“尚方宝剑”。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应利用专项行动的文件精神,巧妙应对说情、干预阻力,化解反渎工作难题,使渎职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除借助上级专项行动精神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新闻媒体、舆论的力量巧妙化解反渎工作阻力。如我们2009年在立案侦查一起玩忽职守致特大交通肇事案时,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认为肇事司机等责任人员已经被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侦查,其他人员与这一交通肇事案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干扰并阻止渎职案件的侦查。为排除阻力,我们在调查取证的同时,积极收集新闻媒体、舆论对案件的报道及人民群众要求查明事实真相严惩交通事故背后渎职犯罪的呼声等信息,向市委领导及上级院汇报,得到支持,化解了反渎工作阻力,一举查办了市运管所邹某、客运公司曹某及孝感交警陈某等三人涉嫌玩忽职守特大案件。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篇7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整个工程建设的成败,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责任重大。

据介绍,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淹没及压占共涉及吉安市5县(区)、18个乡镇(居委会)、110个行政村(居委会),需搬迁人口2.5万多人,拆迁房屋面积130多万平方米,搬迁安置点110个。

2011年5月,江西省省委书记苏荣亲临工程建设现场视察,并就移民安置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难题是移民搬迁,要力争在移民上创造一种模式,通过扎实工作,使移民能移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不反复。

那么,这一最大难题破解得怎样呢?在吉安市扶贫移民办纪检组长徐龙的带领下,记者为此走访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地——吉安市峡江、吉水两县。

“五个一”目标为移民编织保障网

一到峡江,徐龙就告诉记者,吉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峡江水利枢纽移民安置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帮扶措施。2011年9月,吉安市政府提出了移民新村建设“五个一”的目标:每个移民新村都是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生态文明村,每户移民有一栋满足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每个移民新村有一个生产发展规划,每个移民家庭有1个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每名符合条件的移民享受一份国家后期扶持补助资金。

按省里要求今年完成总搬迁人口54.5%、1.3万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峡江县巴邱镇蒋沙村、吉水县八都镇住歧村,共有487户、2066人,需第一批搬迁安置。

在峡江县巴邱镇蒋沙村,记者打开车门,入眼处阡陌纵横,一派深秋风光。然而,与以往儿童喧闹玩耍、鸡犬悠然觅食的村庄不同,整个移民新村被笼罩在一种热火朝天的繁忙之中。

在这里,记者见到该县移民局局长丁玉保。初见时,这个高个局长眼里布满血丝,鞋子裤腿都是泥巴。他身体力行地告诉大家,很长一段时间,移民局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没日没夜的工作,每天深入村户,对移民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倾情帮扶,大家都希望尽可能地为移民群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德性重于才干,良知先于发展。丁玉保说,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据了解,在蒋沙移民新村建设中,县里派出200余名干部,由县领导带队,组成帮扶小分队,采取“1+1”方式结对帮扶,与移民群众同吃同劳动。

此外,百姓最看重的,是温饱,是富裕。在搬迁的同时振兴产业,事关移民安稳。发展产业能为移民带来了就业、生活的门路。在蒋沙村记者看到,该移民新村都按照小城镇标准予以规划,选址依山傍水,房屋统一坐北朝南,道路、给排水、供电、管网等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学校、活动场所、文体设施集中布局,房屋立面、屋顶、风格统一设计。房屋不仅美观、大方、实用,也为大坝建成后发展乡村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蒋沙村村委会主任毛育介绍,该村共有155户、738人,需第一批搬迁安置,共144户移民建房。目前新房建设工作已近尾声,有不少移民已搬进新居。

毛育感叹,移民新村土地肥沃、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移民们内心都很感谢党和各级政府的帮助,基础条件有了改善,将来还想进一步发展旅游、养殖业,对即将迎来的新生活大家都充满乐观、满怀期待。

打造示范村把移民当亲人

“我们把移民当亲人”,在吉水县移民局进门处,此标语和移民安置工作进度表一样显眼,映出了广大干群的心声。

该县地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直接上游,受淹面积最大,搬迁人口最多,全县移民搬迁5191户,近2.3万人,占枢纽工程移民总人数的90%以上。移民搬迁责任重,压力大。

据吉水县移民开发管理局局长厉有明介绍,根据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2013年7月大坝下闸蓄水这一总体工作目标,吉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稳妥有序地做好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搬迁安置各项工作,同时,按照“选定一个、规划一个,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全面启动移民安置点建设。

住歧移民新村是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首批试点村之一。在广泛征求村组和移民意见的基础上,新村统一按庐陵风格,新农村建设标准进行规划。

记者在住歧村看到,新村规划的村级服务中心,其村委办公楼、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敬老院、商业服务区、休闲绿化及体育文娱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该规划既保留了庐陵建筑风格的基本元素,又兼顾了移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既考虑了村级服务功能的配套齐全,又体现了生产生活的人性化需求;既突出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适度超前,又做到了移民新房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目前八都镇住歧新村试点步入扫尾阶段。

把移民当亲人,想移民所想,急移民所急。吉水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移民新村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及其指挥部。抽调县直单位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共100余人,组成5个工作组常驻住歧村,他们吃住在农村,工作在农村,与移民群众朝夕相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忧,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派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千方百计为移民办实事办好事。

在采访途中,记者所见到的村民都纷纷表示,一遇到什么困难马上就找工作组,非常感谢工作组成员对他们的帮助。

村委会理事主任陈冬根带记者一行参观他正在装修的新居。他说,以前村民即使有钱都不敢建房,村里年年遭水淹。如今大家新建的房子美观实用,主要道路硬化及绿化已完成,生活环境像城里一样。已经入住的村民喜悦之情都溢于言表,他们笑着告诉记者,新房住的很舒服,很踏实。

热气腾腾、风生水起的群众性创造,清一色的庐陵风格移民新居和移民们一张张写满笑意的脸都给记者此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吉安市市委书记王萍称,吉安市上下变压力为动力,积极行动,当前正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各项工作。虽然到2012年12月前,要全面完成110个移民新村建设任务,实现乡、村公路全部相通,电力、水利、人畜饮水工程全部到位,各类基本设施全部配套,依然任重道远。在良好的开局下,对下一步发展,她还是充满信心。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劳动和保障农民工就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民阶层也开始迅速分化和迁徒,农民工以乡镇企业为跳板异军突起,义无反顾、势不可挡、坚忍不拔地行走在城乡之间,并以工人阶级后备军和城市居民预备队的姿态,执著而耐心地等待着社会的认可。农民工,现均称外来务工人员,有的地方称外来建设者,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具备农业户口的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

“三农”问题从被提出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央和地方的广泛关注,其中,农民更是“三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农民工本身又就是农民的一部分,理应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而现在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难、讨薪难等问题已摆在全社会的面前,劳动和保障部门应当以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为己任,寻找造成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寻求解决的途径。

一、农民工就业难的社会原因

1、社会大环境大趋势影响。国际金融危机是农民工就业困难的直接诱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使储蓄不足、消费过度的矛盾充分暴露,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目前,大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正常运行,不得不裁减员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形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影响。2、人们的意识存在弊端。一直以来,农民工从事的一直是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差、收入低、时间长的工作,人们对他们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人称农民工是生活在“流汗,流血,流泪,忍受着衣着华贵者的屈辱”的现实中。3、城镇失业率逐年提升。城镇失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一定数量的城镇失业人口流入社会,使农民工本来就不多的工作岗位受到他们的冲击,致使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减少,就业难度加大。

二、农民工就业难的自身原因

自身文化条件、文化素质低。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但是不管他们处于哪个年龄段,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所受教育程度低,大多为初中毕业生,而他们的文化水平与社会岗位的需求存在巨大差距,较低的文化素质水平使他们在寻求就业机会时缺乏自信,这就增加了他们在得到就业机会的难度。

三、针对农民工就业难应采取的措施

(一)全方位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在当今社会,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是“燃眉之急”。要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应积极建立技能制培训基地,开设业余培训学校,让农民工能自愿积极地加入到学习知识的队伍中来。让农民工学会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引导与服务。一是加强宣传与就业引导。目前60%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与同乡近邻获得就业信息,信息往往不是很准确。大批农民工是先进城,后找工作。在当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要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避免农民工在没有就业意向的情况下盲目进城。二是加强就业服务。劳动就业部门要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搭建用工信息共享平台。大力开展“春风行动”,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便利。加强针对农民工的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规宣传等服务。三是鼓励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目前养老、医护、家政、物业、废品回收、家庭维修等行业还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劳动保障部门应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原则,大力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加强指导,清理限制措施、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为更多的农民工提供转岗的机会。

(三)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也能享受到失业保险和城市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妥善处理好他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问题。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执行贯彻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能够应缴尽缴,全力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劳动和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用我们的实际工作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用信任的眼神、礼貌的话语温暖他们的心灵。断了根的花迟早会枯萎,希望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把温暖送给城市的建设者,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更力和谐。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篇9

2014-10-28 15:06:00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作者:

完善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结合机关党建工作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方式方法,对建立完善机关党建考核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以平时动态考核为主、年终考核为辅的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我们结合机关党建工作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以平时动态跟踪考核为主、年终考核为辅的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了定性向定量考核转变,静态向动态考核转变,单纯党务向综合考核转变,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手段转变,破解了机关党建工作难题,提升了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落实书记责任,集中解决“灯下黑”问题。实践证明,“大书记”(党组、党委书记)不重视,“小书记”(机关基层组织书记)难有为。只有突出“抓领导、领导抓”,才能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抓好。为此,我们把考核对象确定为以部门党组(党委)为主、机关基层党组织为辅的模式。在动态考核体系中,涉及对党组(党委)考核的比重占到了90%以上。目的是突出部门党组(党委)抓党建的责任,特别是党组(党委)书记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动态考核中,每季度对各部门动态考核成绩按照得分排序,由机关工委向部门党组(党委)书记个别反馈,半年通报考核结果;年底以市委名义对机关党建考核总成绩进行通报。对考核前十名的,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列入“管党好书记”人选进行表彰,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后十名的,首先由组织部长与部门党组(党委)书记进行约谈,然后由分管这些部门的市委常委、副市长进行约谈。对有干部群众反映存在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的,市纪委书记要进行谈话。考核评价体系成为推进工作的“指挥棒”,调动了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抓机关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和“灯下黑”问题得以扭转。

二、突出考核重点,集中解决“两张皮”问题。按照《条例》要求,将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作为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把考核党组(党委)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作为考核指标的前提,把业务能力建设和争创一流业绩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来检验,把市委有关部门包村工作、服务群众机制、问责制,市政府有关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公开主要负责人电话等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的部署列入考核内容,并突出“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与争创一流业绩”两个重点,占总分值的权重达到了40%,实现了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合拍”。由于强化了贴近中心、融入中心、服务中心理念,有效扭转了就党建抓党建的习惯思维和党建工作“小循环”的传统做法,增强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效能。各部门通过抓机关党建来提升队伍业务能力、转变队伍工作作风,创先争优、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逐步树立,“两张皮”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三、量化考核标准,集中解决“软任务”问题。动态考核按千分制进行,分领导重视情况、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业务能力建设与争创一流业绩7个方面,并细化为54个考核分项,对所有考核分项全部进行量化赋分。制定下发了《机关党建考核综合评价体系量化分解要点》,让各单位理解考核项目设置的意图。通过量化考核标准,细化各项具体工作的评价规范,用“一把尺子”衡量各部门抓机关党建的成效,部门党组(党委)感到党建工作有了方向和抓手,解决了机关党建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部门党组(党委)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更加明确,考核评价体系同时成为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得以有效解决,机关党建“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四、注重日常考核,集中解决“搞突击”问题。实行年度考核与动态跟踪考核相结合,以动态跟踪考核为主、年度考核为辅。按照动态跟踪考核占70%,年度考核占30%的权重,计算出各部门机关党建工作的最终得分。市委连续两年组织专门力量对112个市直部门党组(党委)党建工作进行集中考核,考核与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同步进行,增强了考核工作的权威性。加大日常动态跟踪考核的权重,把部门抓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分解到平时,既重结果、又重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又成为促进日常工作的督导手段。各部门可以即时查询自己的考核得分,对自身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一目了然,便于随时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避免了以往用突击来应付检查,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部门日积月累抓党建、长期不懈抓党建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五、创新考核方法,集中解决“考核难”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开发机关党建工作考核软件,分党组织管理、党员管理、关爱党员、动态考核等模块。建立了与外网完全物理隔离的菏泽市直机关党建专网,市直112个单位配备专用微机建立终端,并指定专人负责利用动态考核软件,随时上传本单位党建工作情况资料;市直机关工委各部室根据业务分工不同,分别负责审核上传资料;考核软件根据审核结果自动计分,并按得分多少进行排序。制定下发了《机关党建考核综合评价体系上传资料操作规范》,规范资料上传工作。为防止个别部门上传虚假资料,一方面在审核时凡发现提报虚假材料的每次要扣掉100分,另一方面,工委还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首次发现提出批评教育,再次发现将在市直范围内进行通报。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考核,避免了考核工作人为臆断因素,解决了用传统手段“考核难”的问题,增强了考核评价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

2024年度破解难题工作总结 篇10

当前,乡域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总量较小、特色产业少、民营经济发展慢、全民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的氛围不浓、乡镇干部更新观念不够等难题,这是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乡域经济发展方面必须破解的:

一、抓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

乡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抓工业的思维来抓农业,用发展企业的理念改造农业经营模式。一方面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抓好优势农产品基地的建设,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形成品牌,大力搞好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重点是从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培育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加强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和订单生产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协会组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主导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基地化、市场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工程,确保按时间高质量完成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林网等建设内容,改变土地零碎、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现状,为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建设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销售、畜禽养殖、无公害蔬菜、特种林果加工等农业生产基地,加速推进市场农业建设。三是加大品牌农业建设的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实施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工程,强化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培植有规模、上档次、品牌响的农产品,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二、抓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坚持工业立乡。乡镇经济实力的提升,关键要靠工业经济的支撑,乡镇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强乡作为第一方略,坚持大招商、上项目、扩总量、增效益,加快工业化进程。一要招商引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推进招商引资作为乡镇发展的强力支撑,力量上要聚合,措施上要激励,要素上要倾斜,环境上要优化,实现招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引资层次的不断提升。坚持“大中小项目一齐上、突出招引重大项目”的思路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促进乡镇工业经济发展。对已经签约和在建的项目,要强化服务推进,克服要素制约,千方百计促进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打造乡镇经济新的增长点。二要做强载体,以园区带动乡镇。多渠道筹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除政府投入外,还应积极探索多种筹资方法,例如引导扶持民间投资和外来投资;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补助和财政转移支付等。三要培大乡镇企业,增强工业竞争力。积极鼓励现有企业重组扩能、投大靠强,着力培植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支持发展民营经济。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乡镇发展的根本出路,“抓大促小带中间”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激励促动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务工中,学会务工经商的本领,扶持有技术、有信息和(来源:好范文 http:///)有实力的“小能人”回乡创业,发展乡镇经济,掀起“人人忙创业,户户忙增收”的热潮。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结合乡镇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整体推进,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本乡镇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布局合理、区域集中、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格局。

全力推动自主创业。一是宣传发动促创业。加强舆论宣传、典型引路、考核激励,全力倡导“创业有功、致富光荣”,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创业。二是培训技能促创业,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更好的转移劳动力。三是政策推动促创业。通过出台政策,鼓励乡(镇)村干部、事业单位人员带头离岗、待岗创业;通过“真情感动、亲情带动”,动员在外能人回

乡投资兴业;通过提供人员、技术、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激励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运行质态,努力营造“干部带头创业、农民自主创业、能人回乡创业、企业二次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按照“村级集体有实力,农民增收有途径,生活环境有改善”的目标和思路。一是选准发展路子强村。在 “一村一品”的基础上,乡镇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帮助经济薄弱村,理清发展思路,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壮大经济实力。在盘活闲置集体资产、鼓励农民土地流转的同时,成立村级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创办村级服务实体、建设标准厂房等途径,积蓄发展后劲。二是配好“双带”班子强村。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活动,着力实施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培养“双带型”村干部和“双带型”党员。

四、抓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乡镇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规划先行,功能提升,管理跟上,产业带动”,努力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全面增强中心镇的聚集辐射功能,促进乡镇经济的全面繁荣。树立经营集镇的理念,整合现有资源要素,配套完善集镇功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鼓励富裕农民、个体私营业主到城镇建房落户和从事第二、三产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盘活集镇基础设施和闲置资产,对集镇无形、有形资产进行转让、拍卖、租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逐步建立“投资-回收-积累-再投资”的良性运作机制。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引导集体、个体、私营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城镇的建设,政府则要着力建设公共型基础设施,经常开展“美化集镇、亮化家园”活动,清理集镇沿街的破旧房屋,逐步改造道路景观,做到集镇建设有规划、有治理、有成效。坚持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引导民营企业向城镇靠拢,加快发展乡镇工业、商贸业、服务业,加强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不断繁荣集镇经济。

上一篇:镇纪委书记工作职责下一篇:厦门市隆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