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园区资金难题(精选4篇)
破解园区资金难题 篇1
作为一个投入高、回报周期较长的物流业态, 物流园区的发展往往会呈现出前期投资规模大、资金占用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限久的特性, 资金难题由此凸显。尤其是受宏观经济以及央行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的影响, 物流园区企业资金链条上的压力正在与日俱增。
成本压力日增
采访中,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 (以下简称“北京空港”) 招商部副部长李玲玲告诉记者, “由于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公司在土地上投入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目前, 基地每亩土地的开发成本十年内翻了一番, 已经达到了100万每亩, 其中包括土地出让的费用, 征地时缴纳的税费, 拆迁的费用, 钢材的费用, 以及CPI上涨带来的其它成本。”
据记者了解, 在2006年底土地使用税政策改革后, 目前, 北京空港所要缴纳的土地使用税的税率达到了1.5元/平米·年, 虽然这些税费是由园区内的业主来承担的, 这对那些以高端供应链业务为主的物流企业来说问题并不大, 但对于那些纯粹以仓储作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说则较难承受。“据我所知, 有的地区的土地使用税不止翻了一番, 翻了三番的也不在少数。”李玲玲说。
与土地使用税同样高位徘徊的还有拆迁成本。目前, 北京空港所在的顺义机场地区, 其土地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平米2万多, 而相应的征地补偿安置补助费也达到了25万/亩, 与前几年的10万/亩相比则增长了150%。而征地补偿安置补助费也仅仅是拆迁成本中的一项, 拆迁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这些投入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
需要提及的还有园区内仓库的建设成本。据兰格钢铁网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 目前国内重点城市Ф25mm螺纹钢平均价格已接近5000元每吨, Ф6.5mm高线平均价格已经突破5000元每吨, 而5.5mm热轧卷板的平均价格也即将突破5000元每吨, 而在10年前, 这些钢材的价格也只是2000多元每吨, 十年间价格也翻了一番。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6.5%, 这也直接增大了物流园区企业的成本支出。而受油价、人工成本、利息等支出上涨影响, 2011年1~4月,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有所上升, 达到了2.4万亿元, 同比增长17.7%, 远高于同期CPI的增长幅度。
融资渠道不畅
从目前来看, 国内的物流园区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以自有资金为主, 仅有少数的物流园区企业建立了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融资渠道。一面是庞大的开发资金压力, 一面又是不断高企的运营压力, 物流园区企业普遍感到“缺钱”。
以物流园区发展较好的上海、北京等重点城市为例, 虽然这些地区的物流园区的收入来源一直很稳定, 并高居全国前列, 但其利润率却不高, 资金短缺现象也比该地区的制造业严重。但由于资产信用不足, 偿债能力低, 承担风险能力和履行债务义务较差等原因, 国内很多物流园区企业很难享受到政府的授信贷款以及贴息政策, 即使有些物流园区企业能享受到这样的政策, 但大部分得到的贷款以及贴息额度都并不高, 可谓是杯水车薪。
与此同时, 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手续不仅复杂, 而且条件苛刻且审批时间较长, 即使放款, 贷款额度也较小。此外, 目前的债券融资还要受“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规定的束缚, 再加上物流园区企业的债券很难得到投资者的认同, 物流园区企业通过债券融资也基本成为“浮云”。
物流企业在发展中的捉襟见肘也制约了其升级的步伐。记者了解到, 目前国内的很多物流园区企业因为资金压力都很难在近期招商和远期规划之间做好平衡。有的物流园区在规划时就定位于建设绿色、环保、供应链管理型的物流园区, 其招商重点也是那些能够提供高端供应链服务的企业, 但最后往往碍于资金压力, 这些企业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招商策略, 只能吸纳传统物流企业以提高园区入驻率。
政策扶持成为关键
针对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资金难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很早就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应将遴选出的重点扶持的物流园区列为国家、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和中央国债贴息资金项目计划, 支持物流园区和入驻企业的发展。对园区内的重点项目及示范项目, 经过申报、论证、立项, 符合条件的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和补助。建议设立物流发展专项资金, 为物流园区和入驻企业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等技术改造项目, 提供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物流园区部分公用基础设施, 如道路、交通设施、邮电、供电、供暖、供气、供水、排水、排污及其他市政服务设施等的财政预算投资。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体, 在银行贷款、企业发债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改善物流园区的投融资环境。
新近出台的物流“国八条”也对物流园区企业的资金难题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 扩大试点范围”, “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问题”,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扶持, 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 拓宽融资渠道”。如此一来, 物流园区以及区内物流企业的重负有望得到缓解。
此外, 在“2011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上, 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耿书海表示, 正在制定中的《全国物流园区规划》会着重解决若干主要问题, 其中就包括要解决物流园区的土地税费、投融资的政策问题, 以及要解决物流园区的资金扶持问题。
而针对物流园区企业普遍反映的变更土地出让方式的问题, 耿书海表示近期国家出台的政策中已明确指出, “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 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
Select Models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year of 2007, supported by State Assets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and the former Ministry of Personnel, the first activity to give commendation to the advanced units and models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was held by CFLP and the former Ministry of Personnel,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setting an example.The original period of selection of the national model worker is five years, because, as a complex industr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volves numbers of employers and broad areas.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nd aspirations of the industry, specially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selection was to be held every four years.As the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the position and the role of logistic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r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which not only fully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attach to the logistics industry, but also is the full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of labor.
To resolve Land Problems
In the 2011 Annual National Logistics Park Conference, held by CFLP, Geng Shuhai, deputy director of Economic&Trade Departmen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expressed that, in 2011, according to National Logistics Park Plans,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had the overall examin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logistics parks and made through researches to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idea and framework of the national logistics park development plans.The Logistics Indus-try Restructuring&Revitalization Plan,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09, has been clearly pointed out,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logistics park planning;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lanning requirements of the city, make the full use of existing warehouse bases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s.”
Characteristics of logistics parks and the current overall level of financing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will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obstacl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park enterprises, so, in order to mak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s, the related political supports at the national level will become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s in the future.Especially influenced by the macroeconomic, pressures on the capital chains of logistics park enterprises are increasing.
破解园区资金难题 篇2
今年4月,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以科学发展创业富民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全市上下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大讨论。长沙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干部4月16日聆听了党工委书记谭杭生同志在高新区“十七大精神学习辅导报告暨动员大会”上的辅导报告后,于4月17日组织集体学习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同志在市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科学发展,推动创业富民学习培训动员大会上的报告”,并联系本部门实际,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就我们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不断开创园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新局面的讨论情况和学习体会综述如下:
一、不断开创园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新局面必须解放思想。
(一)进一步加强园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是解放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更好的组织服务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最活跃的经济细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直接关系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有利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充满活力的环境。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使全社会成员更好地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有更充分的条件。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贯彻落实,坚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夯实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党的领导就能不断增强。
(二)进一步加强园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是推进“先导区”建设的助推器。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是实施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新举措。将先导区打造成建设“两型社会”的示范区,建设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建设城乡统筹的样板区,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并将其打造成支撑发展的增长极,成为支撑长沙、带动全省、辐射全国的重要发展引擎。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将给园区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课题,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解放思想,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先导区”党建工作新方法,做到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边干边试,勇于探索,使园区各级党组织成为先导区建设的助推器。
(三)进一步加强园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处理好“坚持”与“创新开拓”的关系。我们在开展园区党建工作时,既要坚持管党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党责任制,但也不能固守陈规,要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有所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摒弃一切不利于发展的落后认识和思维定式,冲破一切阻碍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改革一切束缚发展的老做法,树立开拓的、与时俱进的全新的新理念,健全和完善科学的、持续发展的、创新的新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园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不断推进。
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必须突出党组织建设重点,不断提高组建率和扩大面。目前,我区共有非公企业党委4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129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和党组织覆盖率均达到100%。在党组织的组建方式上,我们曾结合园区实际,采取了“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但随着个别企业的倒闭和企业内的党员数因流动减少达不到相应党组织设立规定的情况,必须增加“更改建”方式,对其及时变更。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扩大覆盖面,巩固组建率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
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必须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突破难点,结合实际,围绕科学发展观来破解党组织在企业发挥作用难的问题。要不断创新党组织的活动形式,科学地创建更多“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企业党员岗位能手评比”等活动,按照“企业需要、业主支持、职工理解、党员欢迎”的要求,积极探索非公经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法途径,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五比五提高”系列活动,即比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比奉献,提高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比质量,提高工作水平;比效率,提高组织运转速度;比纪律,提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通过这些活动,既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贯彻落实,又为党组织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赢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以科学发展观抓好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和创新力,营造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促进非公企业科学、健康、快速、创新、持续发展,为打造更多非公党建工作亮点,争当排头兵。要引领企业党组织立足“以人为本”,要求党员用先进文化来武装自己,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和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使党员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的楷模,用模范的形象来感召群众、感染社会,使党员锐意进取的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转化为一种引领和示范群众的行为识别文化,使党员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维护者,成为群众明荣知耻,干事创业的标兵。
破解园区资金难题 篇3
关键词:廉租房融资金融创新
居者有其屋是民生民本,是当下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有积极意义。政府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建立了住房保障制度,重中之重即廉租房制度。廉租房制度是面向城镇住房弱势群体、针对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实施的一种社会救济。廉租房是公共产品,具有政府主导性、社会福利性和非营利性。我国城镇廉租房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种种因素制约而进展缓慢。资金问题,如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资金供给渠道单一且缺乏连续性等是制约廉租房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拓宽廉租房建设资金来源、优化资金结构成为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金融创新,探索破解廉租房建设资金难题的途径,谋求廉租房制度的发展完善。
1我国廉租房建设融资现状
1.1廉租房建设资金需求分析
廉租房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建设部的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全国累计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的资金仅70.8亿元,而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在102m以下的低保户家庭有400万户,如按规定将廉租房保障对象扩大到低收入家庭,共有近1000万户。要帮助近1000万户的住房困难家庭,每年需资金500亿元,资金缺口非常大。
1.2目前的资金来源
地方财政。廉租房属于公共产品,政府的财政支持自然成为廉租房建设的支柱,但巨大的资金需求使财政处于尴尬境地。民政部2010年1月民政事业统计月报显示,2009年中国享有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已达2347万人。而当年全国保障性住房支出仅550.56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6.43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524.13亿元。从深层次看,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不足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廉租房是福利性住房,在现行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廉租房在利益和政绩方面都无利于地方财政。地方政府因利益关系自然会背离中央关于廉租房的政策要求。
土地出让金。据统计,全国2009年的土地出让金达7338.21亿元,按规定的10%的比例,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将达730亿元,这无疑会缓解廉租房建设资金的巨大缺口。但由于土地出让金属预算外收入,被称为政府的“第二财政”,给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引出了寻租等腐败问题,一些地方不能将土地出让金实际用于廉租房建设。
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住房公积金通过归集和运作可实现增值,但我国住房公积金归集困难且运作效率低,其增值收益少且不稳定,不足以支持廉租房建设。
我国目前廉租房融资是政府单一主导模式,几乎未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不能满足廉租房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
2廉租房融资进行金融创新的意义
2.1金融创新的特点使其可以有效为廉租房融资
金融创新即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结合和创造性变革或引进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创新工具大致可归纳为:所有权凭证(50股票):融资工具(如商业票据):股权帐户(如可转换债券):衍生金融產品(如期货);组合金融工具(如股票期权)。可根据不同工具的特点有效为廉租房融资。
2.2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为廉租房融资提供了有利环境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金融体制也开始了重大变革。金融体制方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体制和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建立了初步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0金融市场方面,建立了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同时各种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出现了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按揭贷款等,我国也引进了一些衍生工具,如股票价格指数期货、认股权证等。金融创新技术的电脑化、自动化、信息化也为廉租房融资提供了便利。
2.3国际廉租房融资经验
在住房保障市场比较成熟的一些国家,有较完善的公共住房金融机制和政策,值得借鉴。
美国政府尽可能减少干预,只负责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近乎完全市场化。美国住房金融机构以私营金融机构为主体,多数居民都能以所购房产作抵押在私人金融机构中获得住房抵押贷款。政府则通过成立政府担保机构、全国性的二级抵押市场等对住房金融市场进行有效调控。同时鼓励私人资本注入,私人资本活动与政府调节高度融合,建立多种形式的伙伴关系。
住房储蓄制度是德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为购建房筹资而形成的互助合作融资体系,特点是:先储蓄、后贷款;贷款利率固定、低息互助;政府实行储蓄奖励。既可确保资金来源,又鼓励居民储蓄。
日本设有专门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住宅金融公库,其职能是为住房建设和购买住房提供长期低息资金的住宅资金融通。住房金融主要由存款系统提供,住房贷款大部分通过短期储蓄筹集。另外住房金融公库还在政府的担保下发行住房债券。
新加坡的住房金融机制以政府金融机构为主导,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公积金局和邮政储蓄银行。中央公积金局主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资金问题,它把公积金强制储蓄归集起来后,留下足够的会员提款,其余全部用于购买国债,政府则把这部分资金贷给建屋发展局,使其有效利用这笔资金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3我国廉租房融资的金融创新对策
目前我国廉租房建设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需借鉴国际先进融资经验,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市场和工具,拓宽融资渠道,保证廉租房建设的长期资金链条。
3.1发行廉租房建设公债
这是一种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来为廉租房建设融资的形式。在确定发行数额和偿还期限时要充分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和廉租房的资金缺口状况,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相关制度。
3.2廉租房开发贷款资产证券化(ABS)
廉租房开发贷款的ABS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将廉租房项目证券化。通过发行证券筹集建设廉租房的资金,在证券存续期内用廉租房的租金收益及政府部分财政资金偿还,该方式有利于政府将短期内的大量资金负担转化为长期的小额负担:二是以廉租房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由银行将该债权证券化。形成的证券也是用廉租房的租金收益及政府财政资金偿还。
3.3房屋消费税
对购买高档商品房或购买多套商品房的高收入群体征收住房消费税,将这些收入归集起来用于廉租房建设。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对个人收入二次分配,实现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增进社会公平。
3.4廉租房建设融资的信托投资基金(REITs)
REITs通常采用股票或收益凭证的形式,赋予房产很强的流动性,且便于投资者参与或退出投资。廉租房属于不动产,只租不售,流动性差且产权固定。REITs不仅可增强廉租房资产的流动性,还可以其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租金收入分红,从而吸引倾向于稳健投资的投资者。在按资金投向不同所划分的REITs的三大类型(权益类、抵押类、混合类)中,权益类收入主要来源于房产租金收入,正适合我国廉租房的特点,而根据国际经验,权益类也是廉租房REITs的最优选择。
3.5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具有一次性融资金额大、项目建设期和回收期长、风险分担等特点,非常适合廉租房建设融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项目融资的实现形式。政府或有实力的房产开发商可选择或建立廉租房开发项目公司,依靠项目公司取得银行贷款或其它方式融资,并通过租金收益逐步偿还贷款,同时提供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优惠措施来减小还贷压力。廉租房项目采用PPP模式能通过合理的风险收益分配机制有效地将政府部门的协调能力与民营企业的资金和管理效率结合到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各方资源得到最大化发挥。
3.6廉租房建设融资的租赁模式
(1)委托租赁。先由政府或民间资本进行廉租房地产开发改造,再委托专业的融资租赁公司进行经营管理,通过减免部分租金税收等方式提供一些优惠,以保证廉租房的持续、稳健经营。(2)租赁与信托相结合。由廉租房产权所有者与信托公司合作,将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廉租房租金应收款打包设计成一种信托产品转让给市场投资者,让社会投资者分享廉租房租赁资产带来的收益,从而集合更多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廉租房建设。
3.7廉租房建设的其他融资方式
破解园区资金难题 篇4
一、陕西省财政促进农业农村贷款的措施及成效
(一) 农业农村贷款基本情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近年来, 陕西省高度重视金融支农工作, 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积极培育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业信贷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 全省涉农贷款余额从2008年末的1 140.2亿元增加到2011年末的2 536.9亿元, 三年平均增长30.55%, 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 财政促进农业农村贷款措施
目前, 陕西省主要实行四类财政政策, 探索发挥财政杠杆作用, 促进农业农村贷款:一是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2009年起, 财政部开始在全国实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2011年, 省财政部门对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9个市120个基础金融服务薄弱乡 (镇) 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 按照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费用补贴, 补贴资金共计2 313万元, 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二是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2009年起, 财政部在全国进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工作。财政部门对县域金融机构当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 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奖励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 把财政奖补政策与信贷政策有机结合, 加强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衔接, 在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 财政部正式将陕西省列入奖励政策试点地区, 奖励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7:3比例共同负担, 地方负担的30%部分, 由省、县财政按8:2比例负担。2011年全省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2.23亿元。三是财政涉农贷款贴息补助政策。涉农贷款贴息补助政策主要有扶贫贷款贴息 (分为项目贴息和小额到户贷款贴息) 和农发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政策。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贷款予以一定的贴息补助, 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充分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2011年全省涉农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共1.20亿元。四是农民资金互助政策。2006年, 财政部支持在贫困村建立和发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 由财政扶贫资金和贫困村农户以入股方式投入自有资金组成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 缓解贫困农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推进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目前, 已在1 750个贫困村建立互助资金组织。2011年财政扶贫资金安排4 500万元支持建立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组织。
各县区为解决农户贷款难, 担保难的问题, 也分别采取各项措施, 大力推广用于农业生产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例如汉中市勉县, 在对农业农村小额扶贫贷款按政策进行财政贴息基础上, 启动金融支持订单农业试点工作, 加大支持力度, 强力推进名、优、新、特农产品研发, 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 通过对农户的信用状况、道德品质、致富能力、家庭资产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来确定农户的评级结果, 给予2-5万元的授信额度, 农户持“信用证”到信用社办理贷款, 无需任何抵押担保手续, 随用随贷, 方便快捷。
(三) 财政促进农业农村贷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陕西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三农”的相关政策, 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等目标,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信贷资金的引导作用, 带动农村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 如:2011年, 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 共带动农村金融机构为全省37个县发放各类贷款11.6亿元;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 共带动全省75个县的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1 952.2亿元, 比上年增加390.7亿元, 同比增长25%;涉农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共拉动贷款40亿元以上。有力地支持了省内农业生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二、陕西省农业农村贷款难问题剖析
(一) 农业农村贷款难问题的表现
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网点后, 将从广大农村吸收的大量存款集中应用投向垄断行业、大型企业和能源等行业, 而网点众多的邮政储蓄, 在农村只有少量的贷款, 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支撑, 农村资本大量“城市化”, 农村金融体系“失血”严重。总体来说, 虽然涉农贷款数量逐年增长, 但是仍远远不能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财政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补政策实施后, 县域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均出现快速增幅, 但直接发放农民农户的农业贷款情况并未出现改观。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在陕西这样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贷款渠道少。大多数县区内只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三家金融机构, 面向农户发放贷款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 (或农村合作银行) , 例如, 延安市富县仅农村合作银行向农民发放贷款。二是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投放额度小。各金融机构发放农户信贷资金以短期小额信贷为主, 单笔贷款额度小, 受农户不良贷款率较高影响, 金融机构对农民农户放贷的积极性不高, 发放贷款资金额逐年呈现出下降趋势。例如, 延安市富县2011年涉农贷款累计余额7.16亿元, 当年新增贷款额度仅有1.66亿元;咸阳市泾阳县2011年发放农户信贷资金5.70亿元, 远远满足不了农户贷款发展农业产业的需求。三是审批手续复杂。农户每申请一笔贷款需要提供担保, 还需复杂的审批程序, 耗费时间长, 很容易错过农忙时节。四是财政政策扶持资金少。从全省面上来看, 直接用于支持农户小额贷款发展农业产业的资金量很小,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部分县区也出台支持农民贷款的扶持政策, 如富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农业, 但总体资金量还是太小, 无法满足农户发展生产资金需求。
(二) 农业农村贷款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业农村贷款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的高风险低收益生产特征。目前, 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分散经营, 现金交易普遍, 经济行为的可核查性差, 经营风险较高, 而收益率相对较低。从商业角度看, 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回报低于其在城市的经营回报, 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过程中的收益与风险落差, 导致农民和农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有效服务。二是农民有效抵押资产不足。农民没有足够的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 房产和土地等财产很难作为抵押物, 且大多数农民没有稳定收入来源, 专为农民服务的担保机构或其他配套保障措施也很少, 致使农民难以达到金融部门信贷支持的条件, 是造成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三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由于农村信贷面广、额度小、成本高, 银行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纷纷从农村市场撤离,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并网点、进军城市、贷款权限上收, 农村金融信贷市场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银行两家, 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基本没有网点和业务, 邮政储蓄银行基本只存不贷, 合作金融机构效率不高、资金大量积压或流出, 农村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缓慢, 基础金融设施缺乏。同时, 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互助资金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速度还不快, 专门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的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 数量少、规模小, 远不能满足农民的贷款担保需求, 加重了农民贷款的难度。四是支持政策的“缺位”和“错位”。长期以来, 我们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农村水、电、交通、农业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滞后, 加大了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 但各类扶持政策零星, 对金融机构的扶持方式单一, 体系也不够健全, 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直接介入金融机构具体业务过程, 使地方农村金融机构承担了过多的行政性和政策性业务, 干扰了金融机构遵循市场化运作。
三、支持破解农业农村贷款难题的财政政策
农村金融是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 现阶段如果完全由金融机构来承担风险不可能做到持续经营。解决好金融支持“三农”与分散风险这对矛盾, 破解农业农村贷款难题, 也需要以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 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以及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担保基金等方式,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适当补偿涉农金融机构的风险, 降低经营成本, 提供“三农”发展的资金需要。
(一) 支持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一般来说, 不同的金融机构只能提供某些类型的金融服务, 解决部分农村金融需求问题。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要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支持和引导, 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逐步构建以农信社为主, 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为辅,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商业信贷服务体系, 让农村广大群体享受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一是支持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针对“三农”经济的弱质性与金融资金逐利性之间的矛盾, 不断完善“正向激励”的农村金融政策体系, 对农村金融机构, 在准入门槛、存款准备金率和财税政策方面给予政策激励,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社区性金融机构,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为农村金融注入新鲜血液, 拓展农村经济融资渠道, 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二是实施财政补助鼓励新设网点, 增强金融服务能力。要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金融返回农村市场。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支持政策, 以一定的财政奖补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增设机构网点。例如, 对新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银行金融机构在基础服务薄弱地区 (空白乡镇) 的新设网点, 省上给予20-30万元开办费补助, 调动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积极性, 力争尽快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 增加金融服务网点, 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
(二) 支持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要针对不同区域生产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 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 加紧研究和制定政策, 有效解决农民贷款无抵押物问题。一是拓展“一卡通”抵押贷款范围。2009年起, 省上把9项惠农补贴纳入“一卡通”兑付范围。2010年开始, 在蒲城县和泾阳县开展了“一卡通”抵押贷款试点,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下一步, 要继续完善“一卡通”抵押贷款机制, 加大对“一卡通”抵押贷款支持力度, 支持更多的县区开展这项工作。二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保贷款。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规模较小、抵押能力较差, 难以获得贷款的问题, 财政部门要增加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增加合作社开展社员资金互助的银行保证金、开展社员生产互助保险的风险基金, 利用现有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金融机构, 财政贴息, 用于开展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抵押机制, 放宽贷款条件, 稳步增加信贷规模, 解决合作社贷款难问题。三是加快开展住房、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试点。目前, 住房、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在外省已有试点, 例如, 浙江、山东的一些地方六年前就已经出台了有关农房贷款试点的政策措施, 陕西省平利县也在2009年全面开展了农房抵押贷款工作,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 部分抵押物与当前政策还存在一些冲突, 容易引起风险和纠纷。当前应进一步推进住房、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的确权颁证工作, 并在全省小范围开展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逐步完善机制, 待政策调整许可后, 迅速推广。
(三) 完善金融业激励机制,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力度
完善农村金融的激励和奖补机制, 加强新增贷款激励、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定向费用补贴等力度, 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激励考核办法, 实现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加大信贷投放, 解决“三农”领域的资金瓶颈问题。一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新增贷款考核指标的, 根据增长幅度, 给予50-300万元奖励;二是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模式, 加大对商业银行支持“三农”的考核指标权重, 将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情况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三是设立金融发展贡献奖和金融创新奖, 对支持我省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及金融创新取得显著成果的组织和个人, 给予20-50万元奖励。
(四) 完善农村金融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 支持农村金融创新服务
一是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支持力度, 建立农业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增加保费补贴资金规模, 增加保费补贴品种, 扩大政策覆盖面, 探索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增强保险机构涉农保险能力, 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担保机制, 不断完善农业担保资金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按照“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 以财政资金引导, 吸引金融资本注入、民间资本投入, 整合国有资产, 不断增加农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 推动农业担保公司持续发展。为防范、化解担保风险, 建立以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提取风险准备金为主, 以财政风险补助资金为补充的担保风险金补偿机制, 逐步探索建立政策性再担保基金制度, 构建农业担保风险分担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政府风险补偿机制, 确保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基本金融服务。对于欠发达地区缺乏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难以持续经营的, 政府可通过设立网点补助, 费用补贴、税费减免等支持措施,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网点, 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 保证其可持续经营, 以满足这些地区的基本金融服务。
综上所述, 通过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 创新财政支持手段和方式, 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财政工具与金融工具协调配合, 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支持, 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解决“农村金融”失灵问题, 是财政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方向和政策着力点。当前我们应充分利用有限财力, 积极整合财政资金, 坚持财政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激励机制、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担保风险补偿等扶持奖补机制, 给金融机构适当的利益补偿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满足农民和农业企业资金需要。最终达到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较大规模地投向“三农”,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课题组长:苏新泉
课题副组长:乔朴苏诚
【破解园区资金难题】推荐阅读:
如何破解三农资金难题06-18
破解就业难题10-13
破解监管难题10-16
破解融资难题09-17
破解企业执行难题09-14
保障民生破解难题11-10
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10-14
破解数据管理难题06-04
破解企业组织转型难题06-19
破解入园难题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