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
体验式活动课
《一个、两个、三个„„》教学设计
和兴小学 张 琦
一、主题的选定:
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感受到了当“孩子王”的乐趣,体会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更被这些独生子女强烈的自我意识所震撼。不仅体现在和父母的交往上,还体现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当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很少能主动分担,友善相处。《道德体验论》里面告诉我们:“生态体验教育”,既注重做人的基础品格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又注意德育先进理念的引领,从当代未成年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人格和生态智慧。它以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教育哲学为指引,着力促进体验者和导引者的互动与德性发展,恢复道德的自觉性、生成性和互惠共生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从发展的角度看,引导学生接纳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搞好同学关系能为今后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同学友善相处、共同进退的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以心换心,传递彼此的理解和关怀。所以,确定“一个、两个、三个„„”这一活动主题既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引导,也是为他们社会性成长奠基。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体会到一个人的孤独,勇敢的去寻找伙伴成为两个好朋友,再去吸收更多需要友情的朋友,形成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和谐团体。
二、目标的解读:
基于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交往进入一个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心理特点,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
1、歌谣游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的态度;
2、心心相印——明白交朋友应遵守原则,否则将丧失机会;
3、心灵沟通——学会欣赏别人,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三、活动的准备:
1、对学生交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进行团体活动分组。
3、制作辅助课件。
4、制作“心语卡”。
5、制作调查表。
6、对学生课前社会调查进行录像。
四、活动的过程:
1、情境导入,心有所动 :
播放简单的故事情节(PPR1):一个人会很孤独,努力寻找伙伴成为两个快乐的朋友,再吸收更多的朋友成为一个和谐的集体。(教师解说。)
由故事引发问题:
师:你在生活中有朋友吗?他是谁?你们在一起都做些什么? 学生畅谈自己的朋友。
汇报调查结果。调查内容:小组每名同学平均拥有朋友数目、主要活动范围、活动内容、对朋友满意度。
设计意图:由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受。学生得到问题后会争先恐后的把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这样通过几个同学的发言进一步呈现出在学校生活中同学间交友圈的狭窄,此时建议同学们多交朋友,引导用真心接纳更多的朋友。
2、参与体验,主动交友 :
师:是啊,当我们感到苦恼、感到孤独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让我们赶快成为朋友吧!PPR2:“歌谣游戏”活动要求(1)根据课前分组,组成小组。
(2)活动开始,手拉手一边转圈一边说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朵花? ”
(3)老师说开几朵,就几个人围成小圈。(4)在老师口令之内结束分组,原地不动。
体验活动内容: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手拉手一边转圈一边说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朵花? ”老师说开几朵,就几个人围成小圈。
教师观察学生活动的情况,采访几名同学说他们的感受:一名没找到组的,一名找到组的,一名先没找到后来又找到组的。
预设学生回答:我和他本来商量好的,但没想到他被别人叫走了,我就没有组了;我们大家平时都在一起,而且我和每个人关系都特别好,所以他们一定不会把我丢下的;我一开始等着别人来找我,后来发现这样不行,就主动去找他们,就找到组了„„
师小结:通过这个活动,你们应该明白: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和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成为好朋友。关键的是,交朋友的时候,你要主动热情,先伸出你的友谊之手去握住别人。这样,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设计意图:有趣的体验活动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活动中,注意观察学生活动的情况,采访相应的学生说出感受。从交流中同学明白朋友不是等来的,而是积极主动地与人沟通交流才能找到的。
3、无声交流,遵循原则 : PPR3:“心心相印”活动要求
(1)不许说话,在规定的时间找到和你出生月份相同的同学。(2)违反规定的同学将丧失交流的机会。
体验活动内容:用说话以外的任何一种沟通方式,在规定的时间找到和你出生月份相同的同学。违反规定的同学将丧失交流的机会。
师:同学们,语言是我们沟通的最常用工具。但是除了语言之外,我们的肢体、眼神等都可以与别人进行沟通。现在就让我们不出声音,找到和自己出生月份相通的同学。注意在寻找时,一定不能出声,否则你将丧失交流的机会。
活动结束后采访违反规则的同学说感受及感想。
预设学生回答:我没想到老师会那么严格,我刚出一点声就被找出来了;看到别人都找到了,我很着急,一不小心就出声了„„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在交朋友的时候,要遵循一些规律,你都了解哪些规则? 预设学生回答:主动去了解你的好朋友;在交往的过程中,要顾及到别人的感受;要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去帮助等等。
师引导:老师也邀请了咱们班的小记者采访了校长、老师、高年级同学,我们一起听听他们能给我们什么建议。
播放采访录像。
师小结:无论什么样的原则,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自己的朋友就一定能够愉快相处的。
设计意图:语言是沟通的一种方法,除了语言,手势、肢体,眼神也可以进行沟通。而朋友的默契也在于此。在这个体验活动中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发挥展示自我的机会。刚开始活动时,必然会有学生违反规则,当违反规则的同学被取消资格后,真的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学生潜移默化的接纳了交朋友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拓展互评,共建快乐: PPR4:心语卡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朋友你们高兴吗?那么,对你的朋友说你最欣赏他的地方,让我们享受欣赏别人与被别人欣赏的乐趣吧!伴着音乐,学生在心语卡片上写下朋友的优点。写好后交到对方的手上。活动结束后,采访同学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我们应该学着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改正自己的缺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你的好朋友。将心比心,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你,你们说对吗?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伴着歌声,孩子们再一次拥有了自由发展和倾诉的空间,在老师的启发下,充分挖掘别人身上的优点,得到的是对方灿烂的笑容。使教学得到升华,真正学会了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
5、总结:
PPR5: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体验活动我们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体验式活动课
《一个、两个、三个„„》教学设计
和 兴 小 学
张 琦
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2
这并不是电影片段, 而是美国亚拉巴马州科斯比训练营中的一堂逼真的历史课。为了再现当年情景, 装扮成奴隶的孩子们要亲身体验像货物一样被贩卖的滋味, 还要与追捕他们的人斗智斗勇。他们必须强装镇定, 流利地回答出相关问题, 必须勇敢地奔跑, 逃向自由的地方。而这一阶段是最让孩子们紧张的环节。
科斯比训练营里的老师们试图通过真实地再现当年的环境, 让四、五年级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奴隶制。通过这种“情景再现”的课程, 孩子们可以真实体验历史, 并学到历史以外的东西, 专家们说, 孩子们从这里得到的难忘体验, 是单凭书本教学无法获得的。
反观我们的传统教育没有给儿童活动的机会, 孩子们就像插在田间的秧苗, 整整齐齐, 而且往往由于人多, 教室里拥挤不堪, 连站起来都显困难, 更不要说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这一切只适合“静听”, 正是这种“静听”的课堂, 养成了学生对别人头脑的依赖, 习惯于被动吸收, 从而抑制了其主体性的发挥, 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不公平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体验的意义。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以及缄默性等特点,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个人领悟和情感意义的生成, 能够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体验学习相较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有明显的优势, 在现代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把体验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来, 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 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 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我们知道知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显性知识, 是以文字记载的文本知识;一种是缄默知识, 指存在于我们周围, 能够理解却无法言说, 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而且这种知识要比显性知识多得多。一个人经历过某一活动, 可能会产生某种无法用言语表述的喜乐或悲伤, 这只有体验的主体自身才明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深谙体验学习的真谛。他说, 像“幽静、坚强、灰溜溜”等词语, 人们可以感受它, 意会它, 却难以言传。我们不妨看一看于老师是如何教学“警觉”词语的。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有一篇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 写了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消灭杂草的事。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突然, 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 看了看便说:“不对呀, 大晴天怎会下雨呢?”这时,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毛毛雨, 而是化学除草剂, 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其中“警觉”一词, 小朋友不懂, 也很难说清, 于老师便扮演杂草, 一边自言自语说:“不对呀, 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一边做动作, 让学生从于老师的动作、表情、语气去体味。教师创设了一种情景, 学生在情景中意会“警觉”一词。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体验能使学生学习进入生命领域, 有了体验, 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 它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 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新课标强调,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我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体验时, 要强调其身体参与。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而且要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嘴说, 用手操作, 即用亲身经历, 用心灵去感悟。
进入新课程后, 课堂比以前活跃多了, “小脸通红, 小眼发光, 小手直举, 小嘴常开”的现象在许多课堂上屡见不鲜。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课堂是为了活跃而活跃。有的教师在介绍新课程的教学经验时说:“宁活不死, 越活越好”, “活就是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死就是旧课程的老路。”有的一堂课竟然出现了30多次提问, 或者40分钟内安排了8次小组讨论, 而每次讨论只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还有的一堂课设计了10分钟的录像、6分钟的弹琴、8分钟的师生自制教具表演……这样的课, 除了活跃还有什么呢?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不知道课为什么要“活跃”。只有课堂教学的“活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这种活跃才有意义, 否则就只是一种“课堂秀”。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针对以往教学忽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 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活动, 这是合理的, 但是要“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 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 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在活动的设计上, 不应该只注重外在表现形式, 更多的应注重内在品质, 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 设计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 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活动, 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当前应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 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活动的质量与有效性有机结合, 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有效性的关系。课堂上的体验活动要少而精, 要有阶梯性。把每一部分做透了, 做细了, 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就收到了实效。
实践“活动·体验式”教学 篇3
一、创设生动丰富的数学情景,让学生愉悦地感悟数学
在教学中应尽量将教学内容渗透在学生熟悉的情景里,使学习内容贴近于真实生活,形式生动活泼,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能满足好奇心的活动过程,使学生更好地亲身感悟和理解。如教学“循环小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循环”的数学含义,我用电脑制作了一幅动画:一个男孩在俏皮地跳舞。我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让学生站起来模仿男孩的动作跳舞,结果全班同学都做到了。我问:“你们怎么这么厉害呀,都学会了。”学生齐说:“这太简单了,不就是两个动作吗?只不过这两个动作在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罢了。”我又问:“像这样的循环现象,你们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一周规定为七天,每一周都是按“一二三四五六七”的顺序反复出现的,这个规定是一种循环现象。
生:钟面上有12个数字,时针由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11时—12时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的。这也是一种循环现象。
生:我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从前,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
从前,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从前,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
学生故意不停地说下去。这也是循环。
看到水到渠成,我接着出示了如下几道题:
(1)36÷4 =
(2)5.34÷1.5=
(3)1.332÷4=
(4)1÷3=
(5)58.6÷11=
让学生自己动笔算一算。我问:“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真奇怪,数学中也有循环现象。
生:……
“循环”的含义就在这种生动、轻松、丰富的情景中感悟和理解到了。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先从个别情景感知的基础上,又从生活中常见的循环现象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完成感知的提升,再通过对算式的计算,抽象出“循环小数”的意义。这样由感知——探究——抽象逐步地完成了对“循环小数”这个概念的认识。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来龙去脉”过程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听例题讲解、看示范表演、做巩固练习,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模拟、推断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的,一个数学规律是如何发现的,以及结论和规律又是如何应用的,也就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理解概念、公式的来龙去脉、内涵和特征,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从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主探索中掌握知识。有效的操作活动能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便于学生对知识“再创造”。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活动,结果学生发现了如下的剪拼方法: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技能,获得了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到了数学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三、创设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不同的体验
不同的个体对于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能力和体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去说想说的话,让学生表达自己在观察、操作、实验、猜想、模拟、推断等活动过程中的不同感受;去用自己想用的方法,去感受内心的情感,去凸现个性的潜能,以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在进行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发现了好几种方法,我都让他们一一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不同的体验。虽然有个别的剪拼方法并不好,但教师此时关注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个性化表现和创造性表现。
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4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统一模式,打破固定格局,师少设一些限制,多给一些自由,使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尽可能大的空间内,在操作活动中发挥潜能,以情感体验为主,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获得成功与满足,形成独特体验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体验式的课堂教学,下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个人观点。
1.操作活动情境中体验
教师要善于营造操作活动中的学习情境。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在优扬的乐曲声中,介绍故事大意,导入课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扬科为什么能把大自然中的声音当成音乐的,体验到大自然中的声音放在音乐中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又如:听示范课“丰碑”时,一开始,在凄厉的北风怒号中,在苍茫的雪山中艰难行进的红军画面中,师入情入境地道出了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情境中体验。
2.感受操作活动中的体验式教学
感受操作活动中的体验式教学。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先提出问题:学这课要上台表演,分两个层次:①忠实于原文,②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重新创作。学完后开始让学生表演,根据个人要求,选定所演角色,皇帝、大臣(两人)、骗子(两人)、骑士、小孩子、百姓、旁白。第一组上台的是忠实于原文表演,这主要考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演完后点评,并选出两名优秀演员,下一组依然是这样。第三、四组进行创造表演。最后在这四组中选出八名演员,不加旁白。学生在表演中加入台词、道具,还为课文加了精彩结尾——皇帝的新装成为时尚,骗子从宫廷走入民间,让生意大发。评析:本意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牢固地记住。这种方法开始也只是觉得有趣,也有效,没有上升到理论,现在通过学习,才知道这也是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体验式教学。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
代写代发核心、国家级、省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权威网站可查!!课题课件均可操作
咨询企鹅:1624575606
3.开展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激励性评价中得到体验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最好的导师。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及时检查自学效果,并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开展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励性评价。如:举办各种比赛评出优秀和进步奖,发给一朵小红花,收藏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里,期末比一比谁的红花多。这样使学生想读、爱读、会读。尤其讲故事时,发现学生的眼睛最清澈,注意力最集中。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小朋友,老师讲的故事好听吗?如果你想和老师讲的一样好听,那就要多看课外书呀,因老师的故事都是通过看课外书知道的。” 评析:这样能更好地调动看课外书的欲望。又如:①利用班队课进行讲故事比赛,培养复述能力,不管你讲得好还是不好,只要你敢讲就得分,一个故事100分,1号同学已经得1100分,目前看课外书成了他每天必须做的事情;②利用课余时间带领读优美的文章、动听的故事进行演讲比赛,调动爱读书的兴趣,及时作出评价:“真好,比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还棒。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啊!你真聪明,悟性真好,比上次读得棒极了。读得好,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评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同时也得到体验。
4.操作活动中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
新教材大部分课文情感是十分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如何发挥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教师在操作活动中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学“荷花”时,可创设情景,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开展动手制作画面并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田野,来到荷花池,眼前出现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进而让学生身入其境的用手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洁白的荷花。音乐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评析:这样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获得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5.操作活动中发挥语言魔力,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中,关键要从语言入手。这里包括师生诵读时的语言,也包括文本中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①师要有良好语言基本功及范读能力,声调高低及表情变化,手势运用都要能巧妙地拨动学生心弦。如:范读“乡愁”宜用沉静、低缓的语调,哀婉的语气,把作者思念亲人,眷恋亲人祖国的感情表现出来。而诵读“安塞腰鼓”则要情绪高昂、亢奋,语速随着腰鼓的节奏而相应改变,充分感受腰鼓的气势。②阅读过程中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师应该传递文本阅读中的愉悦经验,让学生意会,学会欣赏。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喧声→莲动→舟行,以为作者是为热闹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动显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情趣。“蝉噪林逾静”莲动并不与幽静相抵触,反而有摇曳生姿的动人神韵。通过对这些词语分析,学生很快就能感知以动写静的手法,及王维诗中有画的特征。词语是美的,画面也是清新、淡雅的,学生感性认识得以丰富。③设问铺垫,情绪激发。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这就需要师巧问,以自己理解去激活学生经验,从而让学生读出自己情感体验。如:教学“故乡”时,“我”回到故乡,见到多年不见的童年伙伴,发现彼此地位悬殊,当年亲密无间的好伙伴,已经产生了隔膜。上课之前,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童年里的伙伴,说说之间的趣事。再让大家说说文中的“我”小时候和闰土的关系怎么样?在文中这对伙伴由于驶向不同的生活轨道,长大了之后两人的关系有了怎样的变化?若干年后,同学们也会因为个人际遇及家庭的改变而产生生活上的差距,那时的友谊会发生改变吗……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自然由小说中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生活,完成一次文本与读者的情感交流。师在课堂中不是聒噪的鸟,而是充当启蒙者的角色。语言应该象学生在丛林里散步里所听到的远处的钟声,使情境变得生动,而不是破坏这种美感。《孔乙己》中孔乙己说“窃书不能算偷”, 孔乙己是在狡辩吗?师生进行动手操作,表演当时的动着,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不是狡辩,他是认真的,他不是那种巧言令色会说会道的人。你看他“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书籍是读书人的,孔乙己需要它们,他下意识里就觉得这些东西是属于自己。而孔乙己为什么偷丁举人的,大概是读书人在有权势的人面前心理不平衡的一种表现。通过师的一些个人观点,学生加深对这一悲剧人物的认识并得到体验。
6.操作活动中要善于对问题调控,寻求解决途径,得到体验 操作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一次新的转变,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实施途径,掌握好此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更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有利于全面发展。所以师生在操作活动中对问题要善于调控按正常轨道前进。如:教学“詹天佑”时,学生对詹天佑开凿隧道,设计“人字行”铁路开展互动讨论,结果趋向与“詹天佑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工程师”这个层面上,师要善于调控和引导,把“很有智慧”与前面的杰出与爱国联系起来,对詹天佑有个完整的印象,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达到教学目标。注意:操作活动中不应急于找到结果,应观注过程,通过过程教给方法,有利于培养解决问题灵活性,针对不能探究出结果的问题,可留待以后解决,但师在说明见解时要实事求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寻求解决途径,得到体验。
浅谈注重幼儿体验式艺术活动 篇5
—也谈幼儿节奏训练的尝试
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闵毛毛
节奏感是从事音乐活动所必须的一种能力,是使音乐富有生命力,形成音乐作品风格与特点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培养节奏感,促进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儿童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提出:“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入手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节奏教学很抽象,难理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在以往的节奏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方面不够重视,经常以掌握节奏技能为目标采取机械的模仿、反复地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习节奏,幼儿学起来很困难,兴趣不浓,即使一些幼儿掌握了,但对这种枯燥乏味地活动感到厌恶,许多幼儿在大班毕业时,还不能准确地拍出节奏卡上的简单节奏,音乐角中提供的节奏卡也常常无人问津。这也有悖于《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所以,我尝试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让幼儿真正体验节奏、喜欢节奏、表现节奏。
一、贴近生活,感受节奏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许多要素,如节奏、色彩、音色等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表现和美化自己的生活”。幼儿经验少,理解力差,要告诉他们什么是节奏,这是很困难的。根据幼儿年龄小,喜欢色彩鲜艳、带有声响、生动活泼的物体的特点,借助幼儿身边常见的、熟悉的、自然的物体,通
过与各感官的相互作用,让幼儿产生最初的体验。这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有声玩具让幼儿感受,如:听诊器、闹钟、手表、玩具电话、公鸡打鸣等等。幼儿听到了自己“扑扑扑”的心跳声很兴奋,没想到,自己的身体里还存在着这么一种神奇的声音。在激起了幼儿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幼儿这是一种接着,而是让幼儿继续感受“嘀嗒嘀嗒”的走秒声、“丁铃铃铃”的电话声、“喔喔喔”的鸡鸣声等这些稳定的、均匀的节奏,然后让幼儿尝试着将这些体验告诉老师,有的幼儿模仿得很好,有的还能配上手势。在那之后,我又不断地进行类似的活动。如:倾听自然界的流水声、打雷声、鸟叫声;生活中的切菜声、门铃声、洗衣声、汽车喇叭声;观察彩灯的闪烁、钟摆的摆动,聆听时钟的报时声,扶着孩子在秋千架上摇荡,让幼儿两两拉手玩“拉大锯”、“拔萝卜”的游戏……有时,还让幼儿比较两种不同的节奏,如:电话铃声与钟声,公鸡打鸣与狗叫声,大雨声与小雨声,自行车铃声与摩托车马达声等等,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节奏,感受节奏的有趣与节奏美。
二、寓教于乐,喜爱节奏
兴趣是从事某一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增强节奏训练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通常我们所说的节奏符号是个简单的“X”而任何一种节奏型都是由若干个“X”与小节线、音值线这几个要素组合成。单靠这几个抽象的符号和教师的讲解示范,幼儿不感兴趣且很难理解和掌握的。为此,在认识节奏符号前,针对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玩具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套小动物节奏卡;用鲜艳的卡纸作底板,小动物的头代替符号“X”,用小树当
小节线,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设计音值线。如:小猫卡 小狗卡 化简单抽象为直观形象,化单调枯燥为生动活泼,让幼儿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练习相应的节奏型。如:小猫叫:“喵喵 喵—”相应的节奏是X X|X — ||;小狗叫:“汪汪汪,汪汪汪”相应的节奏是:XX X | XX X||……活动中,幼儿一下子被这精美、新颖直观的教具所吸引,更对这种有趣的形式感到兴奋不已。在此基础上,我又根据不同的节奏型设计了不同难度的小猪卡、小鸭卡、青蛙卡等,他们非常喜欢,许多幼儿不用我提示便能很快唱出节奏,在活动中,我还穿插了《小动物占圈》等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这些游戏动静交替,讲话的推向了高潮。在小动物欢快的叫声和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中,幼儿很快掌握了这些枯燥、深奥的节奏,并对节奏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以后的节奏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在教学中我结合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谣、音游引导幼儿乐于以身体奏乐,用身体的协调动作和声音来模仿节拍,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从而培养、建立节拍感。如:在学习歌谣“看大戏”中,我让幼儿两两拉手,按照节拍作身体一前一后拉扯动作,同时朗诵歌谣。幼儿对拉锯动作很感兴趣,在一拉一扯中学会了歌谣,感受到节奏的有趣。相应的活动还有《拔萝卜》和《叽叽喳喳》、《跷跷板》。
在学习切分音节奏X X X | X X X ||过程中,我引导幼儿做老爷爷“拔萝卜”的游戏,寻找X X X的感觉,表现“哎哟哟”地用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寻找周围类似的语言节奏,如:老师跳舞“嘭嚓擦”等。打击乐器是开展节奏训练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除了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乐器外,我还带领幼儿收集废旧材料来自己制作。如:易拉罐、酸奶瓶、金属瓶盖、沙子、小豆等来制作摇响乐器和敲打乐器,也可以用筷子、调羹、尺子、梳子等物品代替。让幼儿
充分感知制作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节奏感。
三、展示个性,表现节奏
在节奏活动中,除了要引导幼儿感受节奏、喜爱节奏外,还要引导幼儿去表现节奏。以为节奏活动包括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玩音游《身体是个小乐队》中,我告诉幼儿,除了拍手可以为歌曲伴奏外,我们的设踢还有许多动作可以发出声音,并且能为歌曲、儿歌伴奏。我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身体的任何部位为乐曲伴奏,幼儿很感兴趣,有的拍手、跺脚,有的拍腿、打舌、拍肩等,在拍拍打打中发挥了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幼儿的这些创造,我都给予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从为简单的乐曲伴奏(包括用肢体动作和用节奏乐器敲奏)发展到为儿歌、童谣、图片故事伴奏及用自制的节奏乐器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如幼儿用筛子筛豆表现下雨的声音,用摩擦尺子表现锯木头的声音等;引导幼儿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为图片故事《龟兔赛跑》伴奏,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不同特征与情绪。尽管幼儿表现得十分雅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节奏训练的尝试,幼儿对节奏活动很感兴趣,在节奏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情趣。大多数幼儿不但能准确地拍出教师给出地节奏型,由于对节奏地感受逐渐加深,情感更加丰富,自信心更强了,敢于表现自己,把情感表露出来。能创造性的运用身体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同时在运用
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6
体验式教学中的问
——对体验式教学的分享中问题设计的探索
摘要:体验式的课堂通过体验与体验后的分享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自我成长。本文就体验式教学的分享中问题的设置的三个阶段,结合了课堂的实例,进行了探索。关键词:体验 引导 问题 分享
一、体验式教学的定义与问题设计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进程中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创造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或机会,使教学内容得以还原或再现,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中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该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学生是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领悟和体会。[1]由体验式教学的定义可以得知,体验式教学重视活动体验,活动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情景体验,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等等。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来达到改变认知,领悟成长的目的。
在体验式的教学课堂中,体验虽然很重要,但是升华体验,化感受为认知与行为的改变才是体验式课堂的最终目的。升华的关键,便是体验活动之后的分享,而这里的分享,笔者定义为学生对于体验的思考的交流,是一种情感交流,也是一种经验交流。青少年时期的成长除了自我了解还需要透过同班之间的彼此模仿学习,分享和回馈,体验活动后的分享能让青少年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从他人的成长历程中找到共鸣与自我成长的契机。分享主要是通过围绕主题活动,安排并设计问题来引发。问题来源于体验,同时又可以让体验得到升华。因此,体验式活动后的问题设计,既反应了活动设计者对于活动设置目的的表达,同时,还体现了活动设计者对于体验式教学中主题活动设计的理解。下面,笔者将通过一些课堂实例来谈谈体验式教学分享中问题的设计。
二、问题的设计
在体验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再是传授者与接受者,而是引导者与主动学习者。因此,教师在面对体验活动之后问题设计,不能过于的直白或者直接通过活动来教育学生,需要根据主题互动和学生的体验一步步的铺设,最终让学生通过自我的思考,达到认知的领悟和行为的改变。笔者认为,体验活动后的问题设计,可以分“顺,透,化”三个阶段来探讨。
(一)顺。顺着活动进行问题设计,着重关注学生对于体验活动的感受以及自己在活动中采取的做法。参与过体验式活动的人,一定有一种很深刻的体验,那就是活动结束后,特别希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有趣、难过、开心等各种让自己有强烈情绪的事情。这时的交流多数是比较浅层的,集中于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看到的行为,自己的表现和情绪等。因此,第一阶段的问题设计,必须给予参与者或者观察者一个发表内心体验和寻求同盟与共鸣的机会。有了第一阶段的分享,同时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同盟,参与者能更好的打开心扉,放下内心防线,进入更深层的思考与分享。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唠叨的父母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唠叨妈 妈不能理解女儿夜归的情景体验,部分同学参与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其他同学观察。在第一阶段的问题设计时,首先让参与者分享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自己的做法与心情,然后再让旁观者分享他们看到的认为印象深刻的部分。这样一个浅层的分享,顺应了活动的主题,同时也打开了话题,让学生从活动做法与情绪体验开始,打开了话题,进入下一个阶段——“透”,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透。透过活动发现自身优势和自身可发展之处,通过上一阶段的分享,引导学生由外向内的转换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第一阶段的焦点在于“我所看到的,我所感受到的”,那么第二阶段的焦点则需透过参与者看到的,感受到的来指导自我认识。以一个如何面对与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为主题的活动设计为例,在这个活动中,两名参与者要在绑着脚的情况下,分别在黑板的两端完成一幅老师指定的画,画得漂亮的为赢。活动的目的,引导同学们认识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第一阶段的分享后,这一阶段的问题可以如下设置:(1)作为参与者,你认为自己为赢得比赛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2)作为参与者,请想一想,假设活动重来一次,自己会不会有不同的做法,为什么?(3)作为旁观者,你看到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不好的是什么,为什么?(4)作为旁观者,如果由你来挑战任务,你会怎么做?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设计,让参与者和旁观者去反思自己的优势,以及反思自己对于竞争与合作的认识。透过活动的初步分享来更深层次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可以做出的改变和成长。因为第二阶段已经把第一阶段的浅层分享带入到了更深刻的自我反思,那么最后一步就是要把自己的反思融入现实生活。
(三)化。化感想为行动,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任何体验活动的设计,最终目的是能用之以指导现实生活,改善参与者学习与生活的身心环境。因此,最后一阶段是整个分享的升华,也是重点,前面两个阶段的分享都是为了最后一个阶段作铺垫。仍然以如何面对以及处理朋友之间矛盾的主题活动——竞争与合作为例,在这个阶段中,分享的目的在于引导参与者和旁观者都能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分享来指导现实中的行为。问题可以如下设置:(1)问所有人,通过刚才的体验以及分享,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你面对竞争与合作的态度是怎么样的?(2)你说一说你的态度对于你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有什么影响吗?(3)通过本堂课之后,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你做得好的有哪些?如果现在让你来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通过笔者的实践总结得出,第三阶段的问题分享,更适合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再进行全班或者大组别的分享,这样有利于一些值得学习的做法,想法,反思得到分享,交流,也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在分享中得到认可与进步。
三、总结
问题的设置只是好的分享的一个前提,教师对安排好的问题的提出方式,以及对于学生分享的回应同样影响着学生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这考验着一个教师的专业能力。因为,很多时候,分享的问题并不是写在纸上来让学生看,而是通过教师来提问。因此,不但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观察力,能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的提出。也由此可以得出,问题的设置阶段性是不变的,但是问题的提出却可以根据教师在观察中看到的情况而改变,以更贴合学生的实际。
体验式的教学,考验着教师的应变能力,观察力,引导分享的能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对主体目标的把控能力。在这些能力上,笔者也属于一个成长中的体验者,要本着一颗积极,投入的心,方能与引导的对象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体验活动,《职业发展与就业基础》
我校《职业发展与就业基础》课程分为两个模块, 一是职业发展规划模块, 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二是就业基础指导模块, 在大四上学期开设。每个模块分为课程教材、职业发展教育网络平台和课程培训等内容。课程教材具有本校特色, 适合学生阅读参考;职业发展教育网络平台开设职业测评、网络课程视频、职业规划书等模块, 方便学生自行安排学习;课程培训共开展6次, 每周一次, 每次3个学时, 学生人数在100~200之间。
课程培训学习是与网络课程学习、阅读学习不同的学习模式, 是构建现场人与人面对面交流、对话的平台的过程, 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培训中了解相关知识, 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在培训后的实践中不断运用、感悟,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是《职业发展与就业基础》课程培训的目标。实现“行动—感悟—行动”, 这也是《职业发展与就业基础》课程培训设计的核心, 是体验式教学方式是实现“行动—感悟—行动”的钥匙。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大卫·库伯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他构建出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 即活动 (体验) —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 (体验) , 依次循环。他认为, 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 进而发表看法, 然后进行反思, 再总结形成理论, 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1]
本文结合体验式教学活动开展实例研究, 主要介绍课程培训的活动设计、活动开展和活动效果, 反馈学生的现场体验感悟, 以及介绍学生对组织者提出的改进建议。
一、体验活动一:重新对号入座, 打破原有的“场”
1. 活动设计。
培训开始前, 听课学生自由入座, 将1~10号发给每位学生。培训开始一段时间后, 现场已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场”, 这时让所有学生带好个人物品到指定场地入座, 领到“1”号的学生到“1”号场地入……领到“10”号的学生到“10”号场地入座。
2. 活动开展。
整个现场一片喧哗, 询问声、抱怨声不绝于耳, 从发出指令到各就各位大概需要5分钟。待大家初步就位后, 培训教师随机调查“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的回答会是五花八门:太乱了;不知道要干什么, 很迷茫;蛮好玩的, 很好奇下面要干什么……待大家慢慢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后, 培训教师切入“应届毕业生拿着就业推荐表、三方协议第一次进入人才市场”的场景, 引导学生去感受那时的心境。在活动中, 我们只是通过挪座位这种方式尝试打破先期营造的一个稳定的“场”, 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情绪。当学生需要带上自己的就业推荐表、三方协议投入人才市场找到自己的新的位置时, 原有的十几年稳定的“学习场”被打破, 学生感到混乱、迷茫、好奇等情绪是正常的。活动中, 我们可以用5分钟实现从原有稳定但被打破的混乱状态到重新形成新的稳定状态, 而在现实的人才市场中, 应届毕业生一般在5个月内才能落实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们要相信当变化发生、原有的“场”被打破时, 我们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找到新的平衡点。
3. 活动效果。
这是一个关于初次进入人才市场时心理变化过程的体验式教学活动。通过创造性的练习, 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想象, 开放思维, 在行动中反思, 形成自我超越的知识。体验式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在“体验中学”, 也有利于课程培训教师在“体验中教”。
4. 学生感悟。
刚开始可能挺反感, 不愿打破原有的, 但经历后普遍觉得还不错, 可以拓宽朋友圈, 体验到团队集体感, 从无序到有序, 显得更加井然有序。重新分组, 点燃新鲜、兴奋点, 认识更多的新同学, 交流彼此的想法, 在与他人交流中学习更多, 增强与他人交际的能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分组之后, 打破原有的朋友圈与交往模式, 改变固有的交往方式, 主动建立新的网络。认识到迅速融入一个新集体的重要性, 学会接纳新的事物。团结就是力量, 彼此不认识的人也能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从个人到了一个团队, 体验到集体的归属感, 体验到秩序的重要性, 知道如何快速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有变动的不安, 也有遇见的新鲜, 体会到陌生人的人开始合作是一个很棒的类似职场的体验。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感觉课堂充满未知数, 有点小激动。体会到同学们获得了更强的适应能力, 从一开始的零零散散到现在的团队协作, 表现出我们越来越习惯这样的环境。
5. 学生建议。
重新找小组的位置时, 有些混乱。每一组的位置、人数应设置合理, 男女比例也要搭配适当, 事先安排好人数、座位, 尽量控制场面, 保持现场整体有序, 由于每次小组都在固定的位置, 坐在后面的同学易分心。不知道怎样与陌生人认识交流, 一开始比较尴尬, 每个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不同, 熟识的时间比较漫长, 让每个组、每个人都有一两个熟人, 这样方便融入。课后合作有局限, 交流不够充分, 需要进一步促进同学的积极性。
二、体验活动二:讨论话题的“扩充”与“聚焦”, 确定培训主题
1. 活动设计。
《职业发展与就业基础》课程培训开始, 需要了解现场参加培训学生的需求, 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分享的方式, 充分了解在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现场学生关心的话题。之后, 让每个小组讨论选择他们最想讨论的一个话题, 写在黑板上。最后, 每个小组有3次竞标机会, 对黑板上呈现的讨论话题进行投票, 通过排序的方式产生4个培训主题。
2. 活动开展。
在了解学生在职业发展规划方面关心的话题时, 应在宽松的讨论氛围中开展, 不设定任何的限制条件, 让学生的想法尽情地发挥出来, 通过团队班级分享的方式, 让所有学生了解培训现场学生的丰富多样的培训需求。之后, 告知学生由于培训时间有限, 请每个小组再次讨论并决定一个本组同学最想讨论的话题, 将其写在黑板上。在团队再次讨论时, 团队成员会体验“比较、选择、聚焦”的决策过程, 将初步的培训范围聚焦到18个讨论话题。接着, 面对18个讨论话题, 每个小组有3次竞标机会, 进行现场投票计票排序, 产生4个培训主题, 让学生在现场充分体验有限时间内做出抉择并形成整体决策的过程。
3. 活动效果。
通过培训讨论话题“扩充”的方式, 将现场参加培训人员的需求充分地展现出来, 这是一个需求“疏通”的过程, 有利于参加培训人员体验“主人翁”意识, 也有利于培训教师了解现场需求。在培训讨论话题“聚焦”的过程中, 培训人员会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抉择”的心理变化过程, 体验到“个体服从整体”的团队决策过程。
4. 学生感悟。
人多力量大, 大家的“头脑风暴”可以想出许多有意义的话题。能勇敢、流畅地向别人阐述自己的想法,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无须顾忌什么, 只是一次思想的碰撞, 并聆听他人的想法。自己的想法很片面, 但将大家的想法汇聚在一起就比较完美了。我们交流各自的想法, 权衡比较, 选出心中最有价值的问题, 学会取舍。在面对诸多选择时, 根据实时条件, 从集体和个人的双面角度出发, 尽量做出受益面最大的抉择。时间、精力应该花在最有用的地方, 化零为整, 从繁到简, 体会一种规则秩序。大家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态度, 选择最感兴趣的话题, 合作, 包容, 有效, 快速。体验到分与聚的重要性及其智慧, 感受到思考事物既要全面性, 也要有针对性。有很多的目标时, 相当于没有目标, 因为不具有可行性, 思维由发散到集中, 思考问题更加具体而集中, 所有人将目光聚焦在一个点上, 有利于集思广益。目标问题开始明确, 知道将要探讨的是什么。体验到课堂上的自主性, 能自主提出想要研究的课题。“扩充”是大家思想的汇聚, 通过这一过程, 同学间的想法得到相互交流, 使大家更了解对方, 更贴近。少数服从多数, 这是一种聚焦的过程, 让整个班级团队更加和谐、一致、融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效用的最大化, 尽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个同学的要求。体验到不同的教学方式, 课堂更加活跃, 不再是以教师讲为主, 加入我们的更多思考, 让我们学会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增强了凝聚力, 更加团结。
5. 学生建议。
组织者应调动现场气氛, 给大家更多的思考时间, 扩大讨论范围。讨论话题时要先明确目标和重点, 由大到小一步一步地缩小范围, 这样效率比较高。大家举手投票时有点混乱, 人太多, 难以在短时间内聚焦。选择话题的投票方式仍须改进, 虽然看似民主, 实际上并不能全面反映问题, 最终表决容易存在水分, 应让每个表决者说出自己的理由, 防止“人云亦云”的情况出现。组织者要对问题进行补充, 对于一些没被选中的比较有意义的想法, 建议增设一个平台解决剩余的问题。
三、体验活动三:“角色”扮演, 实现团队合作与竞争
1. 活动设计。
借鉴小型团辅模式, 将学生以一定方式分成10人一组, 共18个左右的团队, 这样培训教师直接面对的是18个团队, 团队成员直接面对的是10人, 而这18个团队又构成一个整体。在团队发展、建设过程中, 可以将课程培训任务分解让团队完成, 队长需要对队员的表现进行考评, 培训教师要对队长的表现进行考评。培训现场招聘助手协助完成培训, 培训教师对助手的表现进行考评。培训结束前, 每个团队通过视频等形式展示团队建设、发展历程。
2. 活动开展。
团队组建之初, 成员之间比较陌生, 培训教师可以引导团队成员初步接触, 给团队起名, 设计团队LOGO、团队口号, 选出队长, 让团队成员间建立沟通联系的平台, 使得团队组建初步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团队成员需要分工合作, 组长需要进行统筹安排, 有的学生负责设计, 有的学生负责资料收集, 有的学生负责PPT制作, 有的学生负责现场展示等。在每次课堂培训现场, 设置2~3个助手岗位, 有意向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 负责现场传递话筒、拍照、收发资料、记录考评信息等工作, 协助培训教师共同完成现场活动。培训队长要对团队成员的每次表现进行考评, 针对团队中表现突出的明星队员可以加分。另外, 现场分享观点的团队成员也可以加分。培训教师要对队长和助手的表现进行考评。由于每次现场团队分享的机会有限, 所以18个团队之间存在争取展示机会的竞争。正因为这种竞争的存在, 整体就自然会形成积极主动的良好氛围。“头脑风暴”在小团队中蔚然成风, 在课程培训中也逐渐成为一种“集思广益”的培训文化。在整个培训结束前, 每个团队通过制作展示VCR的形式, 一起见证团队组建、发展、成熟的发展历程, 共同分享团队成员的成长经历。
3. 活动效果。
在《职业发展与就业基础》课程培训中, 采用“团队”形式开展是比较可行和可控的方式, 课程培训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团队体验”教学活动, 在体验中教导学生感悟提升“分工、合作、竞争、领导、执行”等职业能力。
4. 学生感悟。
“我”是队员, 每天上课时, 会认真思考写下自己所想到的, 可是有时由于羞涩不能大声讲出来, 或许“我”需要勇敢一点。“我”是参与者、倾听者, 不够积极, 佩服那些敢于表现自己的同学。作为组员, “我”首先做了PPT, 对“我”这个电脑盲来说, 这是挑战也是机会, “我”学习了。当自己去做PPT时, 才会真正深入地了解这个话题, 挺有收获, 同时“我”收到其他同学发来的PPT做参考, 加深了对同学的认识, 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当组长安排“我”做PPT这个任务时, 说实话不太想做, 但这毕竟是团体任务, 作为团体的一员, 就有这份责任, 这个活动让“我”懂得了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组员, 和其他成员一起讨论问题, 氛围很好, 人在交流中懂得分享, 一个人的力量和团队的力量是不一样的。一开始莫名其妙地做了组长, 那时候心里是抗拒的, 感觉这是一个需要负责任的职务, 所以不愿意担任, 后来团队越来越有凝聚力, 慢慢地感到团队带来的温暖。组长必须调动组员的积极性, 十分辛苦, 劳心劳力, 其间, 我学会了工作的分工与合作, 虽然有时会觉得自己对组员无能为力, 不能很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可是在发便签纸让大家写想法时, 总能看出他们思维的火花, 大家都是潜力股, 自己有更多的机会与队友交流, 互相学习, 默契地完成任务。作为组长, 可能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安排能力, 尽自己的力量为组员争取机会展示, 肩上可能有更多的责任。做助手, 刚开始有点忙碌, 会有点儿不知先做什么的感觉, 但之后和别人合作就熟练了。做助手, 体验到各团队展示的积极性都很高。作为一个助手, 帮助教师核实作业, 考虑到每一组发言机会的均衡, 体会到为群体服务的荣誉感。活动的PPT准备其实是团队建设的过程, 集思广益, 齐心协力地去做一件事, 在这个过程中, 大家彼此熟悉, 相互认识, 增进了解。团队由陌生到熟悉到合作, 一起交流制作PPT, 感受到团队展示时的自豪感, 是很好的团队合作体验。组间共同努力探讨问题时很快乐, 这种方式高效、新颖, 体验到班级的有序性, 感觉到组织感, 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产生归属感, 增加凝聚力。竞争压迫感要求我们在完成好自身职责的前提下进一步展示, 要敢于展示自己。学会竞争, 表现为自我加“星”, 让每个人都有奋斗的动力。奖励制度很好, 队与队之间存在竞争, 有利于对最后小组成绩的考核。团队与团队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 这与以后进入职场的生活一样。
5. 学生建议:
习惯于“一言堂”的我们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 突然把课堂全部交给我们, 难免会有手足无措的时候。感觉进程略快, 不能很快地适应, 而且每个人的积极性不同, 对这种方式并不都接受。组织者很重要, 多一些经典案例, 选择好讨论方法, 注重效率。在进行一项活动前, 应更加清晰地表明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方法。组织者需要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在组织活动时尽量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 一些同学的积极性不高, 只做自己的事情, 不容易调动气氛, 多一些趣味活动, 增加互动性, 增加一些表演环节。组数太多, 经常无法分享自己的PPT, 让成员失去表现机会, 积极性处于低谷时的焦虑和遗憾。组长可以实行轮换制, 一方面分担组长的压力, 另一方面让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只有奖励措施, 没有惩罚措施。应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 多开展有团队合作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付立平.“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 2013, (2) .
[2]贺琳·安德森.合作取向治疗对话·语言·可能性[M].希望出版社, 2010.
[3]谢珊, 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 2007, (3) .
体验式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8
【摘要】“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以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为背景,创设数学知识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最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关键词】创设情境 活动体验 精讲点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31-02
《数学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作为主体主动积极地亲历具有教育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使学生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的研究可以解决教师对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强、理论说教无效的教学困扰。
我们在开展“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课题研究”以来,进行了多次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上是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体验、探究新知——精讲点拨、内化提升——应用践行、拓展延伸”等环节开展教学。现将“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剖析如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景)中的体验”以情境体验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将情景与体验结合起来,突出强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置学生于丰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以情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环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最好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突破口,精心准备,营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力。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并在体验的过程总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合作中,逐渐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就需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时候,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教师提供的四个图形,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的办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目的是运用转化思想,借助操作活动建立丰富的直观表象模型,为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脚手架”;第二次是一位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出长方形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用两个钝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三角形拼出长方形以外的其他图形,目的是在前面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聚焦——三角形的面积理解的一般意义就是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出平行四边形,从而使得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数学理解更透彻。
增加学生活动体验的有效方式有三种:一是以说促思增加体验。二是通过直观演示和实物操作增加体验。当问题较抽象时,学生自主进行直观演示和实物操作,通过演示,进行研究结果的交流。三是填写过程记录或研究报告单增加体验。
填写过程记录或研究报告单的过程是让学生经历反复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通过过程记录或填写研究报告单可以让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整理;过程记录或研究报告单填写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三、精讲点拨,内化提升
即点拨指导、归纳提升、拓展升华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应用践行、拓展延伸
学习新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导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高质量的练习是高质量课堂的基础,此环节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巩固要活练强化,要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充分利用书中习题,掌握其编排意图,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总之,新课程下的教与学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这就要求有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从活动开始体验,之后内省、讨论、分析及体验、评估。通过活动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一名长期于一线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了突出学生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与获取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和情感、行为、意志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新闻.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5).
[2]桂训国.浅析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9).
[3]张军英.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 ,2007.(4).
作者简介:
陈青:辽宁省庄河市徐岭镇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兼抓学校数学教学工作,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大连市数学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