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 德育课 第三单元课后题

2024-06-10

中职教育 德育课 第三单元课后题(精选6篇)

中职教育 德育课 第三单元课后题 篇1

一.选择题

1.阶段目标是通向长远目标的()

A.跑道

B.方向盘

C.阶梯

D.指南针 2.所有的阶段性目标都指向()

A.发展目标

B.长远目标

C.短期目标

D.近期目标 3.()是实现长远目标的重要保障。

A.阶段目标

B.眼前目标

C.近期目标

D.人生目标 4.近期目标是阶段目标的()

①着陆点

②控制点

③终结点

④启动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自身发展条件分析包括自己的()等方面的分析,是发展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能力

②兴趣

③个性

④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即使是阶段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也往往不能()。

A.顺利实现

B.发挥作用

C.脉络清晰

D.一步到位

7.()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骨架,是决定职业生涯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A.长远目标

B.近期目标

C.阶段目标

D.规划目标 8.从实际出发选择具体的职业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是()

①实现目标的现实性

②实现目标的曲折性

③实现目标的灵活性

④实现目标只能凭主观想象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9.要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强化时间观念,从()做起,尽早规划人生。A.入学

B.就业

C.现在D.积蓄一定实力时 10.职业学校学生在构建发展台阶后,必须围绕()做好发展条件补充分析。A.长远目标

B.近期目标

C.阶段目标

D.规划目标 11.下列关于阶段目标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①每个阶段目标都十分具体

②每个目标都有实现的可能性

③目标要有一定的高度和挑战性

④阶段目标之间具有关联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不具备阶段目标特点的是()A.“跳一跳”

B.“够得着”

C.“很具体”

D.“较模糊” 13.措施是实现目标的()

A.因素

B.保证

C.效率

D.条件 14.职业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灵魂是()

A.成功

B.规划

C.发展

D.探索 15.设计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把我的要点是

①分析自身条件

②确定职业目标

③规划发展阶段

④制定实现措施 A.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6.下面对制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有目标,生活才不盲目 B.有追求,生活才有动力

C.确定长远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环节,其他环节全围绕长远目标的确定展开 D.长远目标的实现,不需要经历一个个阶段目标 二.判断题

1.职业生涯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不同,目标也不同。()2.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措施时,第一阶段的目标要模糊,第二阶段的措施要具体。()3.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应符合个人条件,适合自己的目标,才是最好的目标。()4.只有能够实现的目标才是好的目标,才能够真正起到目标的导向作用。()5.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要适应社会条件,既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也包括适应个人发展的小环境。()

6.在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之前,不需要先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7.发展目标不需要符合发展条件。()8.抉择发展目标要“扬长补短”才能成功。()

9.不同年级的职业学校学生,对于近期目标的选择无区别。()10.阶段目标设计千篇一律。()

11.对“知己”的分析,要立足现实,着重变化。()

12.实现目标的措施中的时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目标完成期限;而是落实措施的时间进度。()

13.用不着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径,就能实现职业生涯的长远目标。()三.简答题 1.社会条件是如何影响个人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

2.制定近期目标时需要注意哪些要领? 3.实现近期目标的途径有哪些?

4.针对近期目标,怎样才能制定合理可行的改进措施? 5.近期目标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6.如何科学地选择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7.阶段目标具有哪些特点? 8.阶段目标应该按照什么思路设计?

9.不同年级的中职生在近期目标的设计上的区别是什么? 10.对于我们中职生而言,如何制定实现近期目标的计划? 四.案例分析题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在远离海边的一个地方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了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答案:

一.1.C 2.B

3.A

4.D

5.D

6.D

7.A

8.C

9.C

10.B

11.D 12.D

13.B

14.C

15.D

16.D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1.答(1)社会条件决定个人对职业岗位的评价和预期;(2)社会条件决定个人职业方向的选择;(3)社会条件决定个人对职业生涯的阶段划分与具体措施的制定;(4)社会条件决定个人对职业生涯目标转型的决策。

2.答:(1)目标要具体,明确;(2)目标要可及;(3)目标要切合实际;(4)目标要考虑环境的变化;(5)目标要具有可评估性。

3.答:(1)瞄准目标,有效行动;(2)脚踏实地,忍耐坚持;(3)灵活机动,迂回前进;(4)管理时间,有效利用。

4.答:(1)对于自己的差距,要积极改进,不能急于求成;(2)要难度适度,不能不切实际;(3)要量体裁衣,不能好高骛远。

5.答:近期目标就是第一阶段目标,是阶段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首先,近期目标的确立,可以避免那种只看到最后的大目标,忽视达到这一大目标的现实条件的误区;其次,近期目标对于中职生来说,往往是人生发展面临的重要抉择的时期,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

6.答:(1)取己所长;(2)为职业机会打分;(3)懂得取舍;(4)倾听他人意见;(5)合理排序

7.答:(1)每个阶段目标都十分具体;(2)每个目标都有实现的可能性;(3)目标要有一定的高度和挑战性;(4)阶段目标之间具有关联性。

8.答:阶段目标的设计因人而异,方法多种多样,但设计的思路却比较相似,往往是采用“倒计时”,“往回推”的思路,即根据实现长远目标所需要的台阶,时间,知识等,由长远目标到近期目标,往回推推着进行设计,规划。

9.答:不同年级的中职生在近期目标设计上的区别可表现为:低年级的学生既可以把毕业时应达到的标准作为近期目标,也可以把毕业时首次择业的岗位作为近期目标,还可以把升学的具体愿望作为近期目标等;而高年级的学生已临近毕业,一般应明确地把自己毕业后的第一步即升学还是就业作为近期目标。10.答:我们制定实现近期目标的计划,必须是易量化,有指标,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一年级,要努力学好各项基础课程,多和已毕业的学长交流,了解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多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增强交流技巧,熟悉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

二年级,要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可以开始尝试兼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考取英语和计算机相关证书;有选择地选修感兴趣的课程,阅读课外书籍,充实自己。

三年级,参加高职升学考试的同学要积极复习相关科目,查漏补缺;决定就业的同学要积极参加相关专业学习,实训,加强技能训练,强化求职技巧,收集用人单位信息,积极参加招聘活动。

四.答:一个人如果只顾贪图眼前小利,没有长远的职业目标,获得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志存高远,而不顾眼前现实,梦想只会在抵达成功彼岸前破灭,我们只有立足于现实,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中职教育 德育课 第三单元课后题 篇2

一、开展德育课活动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目前,通过实际的教学情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研究,大部分中职学校都通过和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不同途径和措施。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的中职德育课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对中职学校开展德育课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职业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的活动形式,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中职学生一般年龄偏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思想不够成熟。所以,德育课活动教学实践的开展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通过学情所决定的,学生对于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来,而德育课活动的开展十分具有教育性。

教材内容的设置以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体,与社会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相结合,对学生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符合社会对中职学生职业品质的要求。教学目标相互交叉,循序递进,形成较为完整的教材体系。这样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自觉接受德育,潜在的能力得到发挥。通过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德育课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又满足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目标和需要。

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的中职德育课活动,能够促进教师德育能力的不断提高。设置内容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材料,扩大思路,实现创新,教师的德育能力也就在活动中逐步提高,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多方面能力,遵循学生德育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通过优秀人物的事迹去理解、领悟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和职业道德,缘事而明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就进行得很成功了。

德育活动教学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主要部分,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德育活动,对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和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以及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策略

中职学生未来的工作特点就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这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很多企业在用人之时都会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考察。在开展中职德育课活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渗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也迎合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信做人等优秀品质。学校可以通过德育课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大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还可以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等,开展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无形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的建设,对模拟职业场景进行宣传,用校训及学校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注重对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宣传,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榜样。

促进校企合作、互动。加强与相关企业多种途径的合作,进行多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问题的活动与研究。同时,邀请一些企业的老总或劳模来校作有关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学习报告,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意识。

职业道德教育让全校师生树立起全校教师都是职业道德教师的意识和观念,将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切实地贯穿和落实到日常教学中。通过各方面的协作配合与自我意识的提高,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并且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及学校建设的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干好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先从课堂理论教学入手,通过德育课的教学活动逐步向实践教学过渡,依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使学生逐步由认知向行为习惯形成过渡,最后,树立起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意识。这对提高中职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木兰诗课后第三题答案 篇3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四年级上第一单元课后检测题 篇4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着迷高粱()搜集()

乐章()祛痰()土岗()

二、组成词语。

拔()折()膝()

拨()拆()漆()

蓝()提()坐()

篮()题()座()

三、选词填空。

审视注视

1.他久久地()着远方。

2.老师()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严格严肃

1.老师的神情变得()了。

2.爸爸对我的要求一贯非常()。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欢乐的()()密密的()()

广阔的()()叶()好()

第三单元高考题 篇5

1.(2013·天津卷·5题)“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在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化表演应该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④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13·山东卷·21题)(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3·重庆卷·8题)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3·安徽卷·8题)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5.(2013·福建卷·28题)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这启示我们应该①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②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崇得尚义,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 ④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2高考福建卷31题 】表3 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

表3 群体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少年 喜爱的文化活动 听戏曲、打太极拳 看电视、阅读书报 上网、听音乐 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B.提高文化修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 7.(2011安徽)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档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1江苏)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C.培养爱过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0江苏卷)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2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据此请回答9~10题。

9.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4公民追求的○1 ○

2B.○1 ○

3C.○2 ○D.○3 ○4 最高道德目标A○10.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0山东卷)23.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2010安徽卷)8.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2012高考福建卷39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主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二 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礼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材科三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10分)(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14、【2012高考山东卷31题】(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8分)

15、【2012高考浙江卷40题】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10分)

16.(2013·广东卷·37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17.(2013·天津卷·12题)(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锅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历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18.(2013·福建卷·39题)(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

19.(2013·广东卷·37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

13、答:①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②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④用杜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⑤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15、答: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W村开展的“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为村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③“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具有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特点,自荐自评、互荐互评方式促进了村民自律自省,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16、【答案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要大力发展经济,从而拉动文化消费。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文化,提高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吸引力。③教育在传承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功能。要通过教育,培养居民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习惯。④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为居民文化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⑤政府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17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②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18(3)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19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要大力发展经济,从而拉动文化消费。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文化,提高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吸引力。

③教育在传承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功能。要通过教育,培养居民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习惯。④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为居民文化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

语文版第三单元检测题 篇6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嘹亮( ) 澄清( ) 山l”( ) qi?ng隆( )

2.将下列对应项连线。(2分)

《春》屠格涅夫《老舍文集》

《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文丛》

《竹林深处人家》老舍《猎人笔记》

《树林和草原》黄蒙田《朱自清全集》

3.朱自清字 ,老舍原名 ,字 。(3分)

4.释词:(2分)

⑴高兴起来了,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卖弄:

⑵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

⑶在那些黑黝黝的丛上方,天边显出朦胧的亮色……这是怎么回事?

黑黝黝:

⑷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

5.品味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2分)

⑴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⑵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 ,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 ,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 。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①简直就是羊蹄 ②仿佛羊蹄一般 ③凹进去的是末端 ④末端凹了进去 ⑤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⑥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7.请在下面一段话的省略号处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例句: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朋友一声真诚的问候……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平朴中愈发熠熠夺目。

仿句:

第二部分:

(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8、划分层次,并说说两层分别勾画了两幅什么图画,第一层和第二层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9、这段文字描写的春雨的特点有 。(2分)

10、这段描绘了一幅春雨图,这幅画着力表现的特征。(2分)

1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一个比喻句,“像牛毛”写出了雨 的特征;“像花针”写出了雨 的特征;“像细丝”写出了雨 的特征。(3分)

12、“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突出了小草 的特点。“逼”字的作用是。(2分)

13、“可别恼”指的是( )(1分)

A、雨是最寻常的 B、一下就是三两天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D、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14、与文中“人家”这个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1分)

A、人家都不怕,就你怕。 B、你把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

C、这个村子有百十户人家。 D、原来是你呀,差点把人家吓死!

15、摘录有关词句填空:(3分)

⑴最能表现景物色泽清亮晶莹的一个动词是 。

⑵运用拟人物法传达出春雨中的乡村安静和平气氛的一个词是 。

⑶最能显示江南地方色彩的一句话是。

16、写景当中往往寄寓着感情。该段文字字里行间渗透着 的感情。(1分)

17、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二)

夏之韵

⑴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被,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 )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 )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 ),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 )。夏天到了。

⑵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在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最后的冲刺。

⑶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餐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想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⑷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芊芊( ) 黛色( ) 磅礴( ) 积蓄( )

19.第一段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凝成 主宰 积蓄 升腾 B、变成 支配 贮存 升腾

C、变成 主宰 贮存 飞升 D、凝成 支配 积蓄 飞升

20.第一段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写夏天,请举出相应的例。(2分)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2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2分)

22.第三段中说“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2分)

23.最后一段,作者说要大声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夏季,其原因是,作者写“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这样写在文中起作用。(2分)

24.夏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用比喻或拟人手法加以描述。(2分)

(三)

光阴

⑴谁也无法描绘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⑵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⑶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然无息地走着,(甲)

⑷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地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默默地走,(乙)

⑸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⑹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⑺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划过去……

⑻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描绘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是他刻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⑼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 a ,把现在变成 b ,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⑽他慷慨。他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⑾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

⑿你珍重他,他便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⒀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⒁有时,(丙),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⒂有时,(丁),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25.第⑴段中的两个“他”(全文多次出现这个“他”字)指的是什么?请用一个两字词语作答。(2分)

26.第⑻段中有两个词语的位置需要对调,这两个词语是( )(2分)

A.“神奇”和“无情” B.“城市”和“园林”

C.“描绘”和“刻” D.“繁衍”和“运动”

27.根据上下文,在第⑼段中的a、b两道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词语就在文中找。(2分)

28.下边的句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把它们依次还原到甲、乙、丙、丁四个括号中,其正确的次序是( )(1分)

⑴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 ⑵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⑶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⑷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

A.⑷⑴⑵⑶ B.⑵⑶⑷⑴

C.⑴⑶⑷⑵ D.⑴⑵⑷⑶

29.下边是文中的一个句子,从它所表达的意思判断,它的恰当位置在( )(2分)

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已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A.⑽段之尾

B.⑾段之尾

C.⑿段之尾

D.⒀段之尾

30.第⑾段中的“布衣”一词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手法?(2分)

31、读了该文之后,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家乡的

上一篇:彭高中心小学期末考试前国旗下讲话演讲稿下一篇:2022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