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2024-11-05

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通用9篇)

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篇1

如何开好职代会如何当好职工代表

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职代会

一、职代会的性质

1、职代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基本形式

①职代会是其他民主管理形式的基础

②其他形式是对职代会制度的完善和补充

③职代会具有法定的制度性,具有实施的刚性

2、职代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法律赋予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决定问题的权力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是单位中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形式,是职工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职工代表大会,在单位内部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一种制度,它是中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如何当好职工代表

当好职工代表首先要明确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履行自己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参与管理的作用。

2、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利及义务

①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利

对本单位涉及职工权益的事项有知情权、建议权,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有选举权,有权参加对本单位领导人的评议和质询。②职工代表的义务

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参与民主管理能力,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做好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各项工作,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完成本职工作,对本选举单位职工负责,定期向职工传达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活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并接受职工的评议和监督。

三、职工代表的工作职责

职工代表通过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各项民主管理活动

来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发挥代表的作用。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各项民主管理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职工代表必须熟悉这些程序,熟悉各项民主管理行使的内容和特点,依照程序和有关规定,参与民主管理活动。

四、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安排

1、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的工作

一是认真阅读提前印发行政领导的工作报告(讨论稿)和各项议案(草稿)等文件,了解和掌握大会的中心议题;二是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本部门职工群众对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草稿等文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将综合整理好的意见和建议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给所在的职工代表团(组);四是在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职工代表的提案,提案的内容应当以企业的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安全等为重点,包括改善企业管理、提高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立案解决的有关重要问题。

2、职工代表大会召开期间的工作

职工代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根据会议通知要求,按时参加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参加预备会议,并审议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名单、大会秘书长名单、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换届大会)、大会议程和其他需要确认的事项;认真听取行政领导人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方案、说明;做好讨论发言的准备,有条件的最好写出发言提纲;参加各项议案的讨论,充分表达意见;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按议程规定行使表决权和选举权。

3、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之后的工作

具体包括:向所在部门的职工群众汇报大会召开情况,宣传职工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决议或作出的决定,对群众不清楚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了解周围群众对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决定的意见,向所在职工代表大会团(组)反映;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贯彻落实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决定,起到表率作用。

五、如何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

职工代表是职工代表大会的主题,职工代表大会职权的行使

主要是通过职工代表的活动实现的,因此,职工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这是决定职工代表大会效果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六、做好职工代表提案工作

1、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是职工代表在征集职工意见和经过调查,并转交相关部门处理答复的意见和建议。提案可以由个人提出,也可以由几个人或以单位名义提出。

2、提案与一般性意见、建议的主要区别是:提案是关系本单位业务开展和管理以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不是解决个别人的一般具体问题,或对某领导人员个人的批评意见;提案应有一定的规范性,包括案由、理由、整改办法或措施、提案人等内容;提案处理应按一定民主程序进行,一般都需要职工代表大会立案讨论

七、为了全面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应建立健全五个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培训机制。采用定期培训或以会代训等形式培训职工代表,培训的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当年的生产经营目标,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参政议政的方式方法等。通过培训,提高职工代表“职工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职工”的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管理的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上岗工作机制。各级工会每年应该至少组织几次职工代表上岗活动。其一,每年组织一次职工代表上岗检查安全生产活动;每年组织一次职工代表走访群众、收集民意活动;其三,每年组织一次职工代表上岗参与党政工联系会议活动,使职工代表处于经常的参政议政状态之中,在经常的活动中提高参政意识,在经常的活动中提高参政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述职测评机制。失去群众监督的代表是轻松的不负责的代表,最易产生不作为。工会应组织职工代表每年向本单位职工进行一次述职。述职报告的内容包括在职代会上做了哪些发言,提了什么议案,平时做了哪些检查活动,解决了什么问题。职工群众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代表进行测评,对不满意率过半者进行撤换。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增加职工代表的责任

感、紧迫感,可以强化参政能力的提高。

四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选举机制。要不断探索完善选举职工代表新办法。当前,应该采取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竞选演说、职工投票等选举程序,由职工直接选举出职工代表。这样做既有利于公开公平,也有利于强化职工代表铁肩担民心责任意识的形成。

五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激励机制。层层评选优秀职工代表,对职工满意的职工代表进行奖励。要把这项活动纳入到工会年终评选之中,在职工代表中,逐步形成一个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局面。用过评选活动,激励职工代表积极履行职责,全面提高素质。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篇2

美国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近日证明了量子纠错的最基本形式, 这在量子计算发展中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此项进展有望使量子计算机获得比当今最先进计算机的信息处理速度成倍的提高。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在线版上。

这项研究弥补了量子计算内在易感性出错的问题, 相关技术可以纠正那些在高速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是使量子计算机完全成为现实的一个必要步骤。如果不纠错, 就不能使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呈指数级增加, 否则一个不可避免的小错误都将导致计算失败。

这个研究小组起初在一个类似于计算机芯片的电子设备的固体量子系统中证明了量子纠错, 研发出一种识别量子位的原始状态, 必要时检测其变化和逆转的情况。这个研究结果将最近的实验突破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后, 使得量子位更加连贯, 由此表明, 该超导器件系统最终可能成为一个建造量据子计算机的平台。

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篇3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如何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阐述虚拟管理在成本、风险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几种可行的虚拟经营形式,以便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找到适合自身成长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虚拟管理优势基本形式

0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还是我国的一些企业,都纷纷利用虚拟管理的低成本获取外部资源。虚拟管理是指企业将部分管理职能分离出来,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来进行,企业在其组织机构设置中,把某些职能虚拟掉,以节省开支并提高管理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虚拟管理为他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使之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发展。

1中小企业实施“虚拟管理”的优势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精力充沛、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但同时也存在着规模小,筹资能力差、资源拥有量有限等劣势。通过实施“虚拟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以较低的费用,较短的时间,来对中小企业的有限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成本优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从专门化的外部管理公司那里获得某些管理方面的职能,比企业自身拥有庞大复杂的管理部门更能节省成本。此外,中小企业实施虚拟管理,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了“大而全”、“小而全”企业,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减少整个社会的浪费,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1.2风险优势通过虚拟管理,中小企业与外部管理机构建立起共同的利益关系,这样,就有人来分担中小企业的风险,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风险。此外,与资本运营策略要改变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独立法人地位相比,虚拟管理无疑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对外部资源的放心大胆的利用,而不会有被大企业所并购的风险。

1.3资源优势虚拟管理实质上就是指借用、整合外部资源,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资源配置模式。之所以说“虚拟”,是因为虚拟管理模式突破了企业育形的组织界限。借用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运作。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获得诸如生产、设计、营销等功能,但却不一定要拥有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实体部门。虚拟管理注重对资源的利用。而不是控制资源,它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达到全方位“借力造势”的目的。从这个角度看,尽管中小企业没有太多资金购买资源,但虚拟管理却能使其用其所需。

1.4竞争力优势中小企业受人、财、物等资源的限制,不可能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给予同等关注。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世界上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没有一家会在所有的业务环节都具有竞争优势。所以,为保持和强化核心业务,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企业可只保留最关键的核心业务环节,其他在本企业资源有限约束下无法做到最好的环节,可将之”虚拟化”。另外,大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和多元化战略也在不断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企业重要部分,充分挖掘这部分的潜力,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实施“虚拟管理”的常见基本形式

虚拟管理的关键是掌握企业的核心功能,把企业的有限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部门上,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品质、成本及周期等其他能力的平衡。时刻注意市场的动向,一旦利益不在,立即调整策略目标,调整虚拟企业的组合方式,以高弹性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这些虚拟企业的经营形式有:

2.1业务外包这是虚拟企业经营采取的主要形式。业务外包所推祟的理念是在确定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后,将多余的其他企业活动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实施业务外包策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可以降低成本。外包供应商的专业化程度高,能够达到规模经济,因而注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第二,采用外包使公司特别是大公司能够适当缩小规模,保持敏捷性,克服由于规模经济而带来的臃肿效应。第三,可以转嫁风险。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如此迅速。使公司投资于不是自己核心竞争优势的业务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最好的办法是将风险转嫁给外包供应商。第四,外包使公司既可以获得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专业化服务,又可将自身的全部智能和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有利于从总体上降低公司的运作成本、提高营运效率。

耐克,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却没有生产过一双鞋:波音,顶尖的飞机制造公司,却只生产座舱和翼尖。这就是公司为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优势而采取业务外包手段的结果。

2.2企业共生当几家企业有着共同的需要,对于技术的保密或成本的考虑不愿外包的部分,共同出资建立专业化的厂家来生产,并共同分享利益,负责成本。如,某一金融机构并不擅长资讯管理,由于牵涉到自己的利益又不愿意外包,但也不愿意独立承担培养专业人员的成本,于是可以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成立专门部门处理资讯管理业务,合并后的资讯业务不仅方便了自己的需求,而且容易产生规模效益。

2.3策略联盟当几家公司拥有不同的关键技术和资源而彼此的市场互不矛盾时,可以相互交换资源以创造竞争优势。软件大王微软公司和芯片大王英特尔公司组成的WinteI联盟是计算机业软、硬件组合的最具垄断性的事实联盟。他们不但决定了现有PC的基本架构,使其产品和知识产权如幽灵般附着于每一台PC,更重要的是他们决定了PC技术的未来走向及前进步伐。两家公司通过结成策略联盟,创造了计算机业的产品技术标准,进而获得了强大的垄断地位,使该产业中的任何厂商都必须在他们的阴影下生存,遵循他们指定的游戏规则,从而得以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计算机业的技术创新大潮中保持其强大的竞争优势。

2.4虚拟销售网络即公司总部对下属销售网络解放“产权”关系,使其成为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公司,这样首先可使总部无需为下属办事处发放工资,也不必再支出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和市场开拓费用;其次,各销售公司成立后,均利用关系积极在社会上募股,无形中为公司积聚了大量的无息资金:再次,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大批的销售人才汇集到总部的旗下,网络了一批有实力有能力的人才。但虚拟销售网络的前提是,总部必须拥有具有相当市场发展基础的产品,并能以自身的品牌和技术优势保持其稳定性,以防止经销公司另图别处。

动词的分类及基本形式 篇4

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性质等的词。一 动词分类

根据其词义及在句中的作用可分为行为动词、系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四类,有些动词是兼类词。1 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能独立作谓语。

根据后面能否直接带宾语,行为动词又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vt.)后面能直接跟宾语,不及物动词(vi.)不能直接跟宾语。如:

They study hard.他们勤奋学习。(study后没有宾语,是不及物动词)I know them well.我很了解他们。(know后有宾语them,是及物动词)注:有的动词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如: She sings very well.她唱得很好。(sing是不及物动词)

She sang an English song just now.她刚才唱了一首英文歌。(sing是及物动词)连系动词

连系动词是表示不完全谓语关系的动词,就是说本身有词义,但不能在句子中单独作谓语,必须和其后的一起构成谓语。常见的连系动词有be(是),become(成为),get(变成),turn(变成),remain(还是),seem(似乎是),look(看上去),feel(感觉),taste(尝起来),smell(闻起来),stay(保持)等。连系动词后的表语通常是名词和形容词,有时也可以是代词、数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动名词、从句等:

His English is excellent.他的英语很棒。(跟形容词)He is a famous poet.他是著名诗人。(跟名词)Money isn’t everything.金钱不是一切。(跟代词)

She was the first to arrive.她是第一个到达的人。(跟数词)Who is upstairs? 谁在楼上?(跟副词)

He is with his friends.他和朋友在一起。(跟介词短语)He seems to be ill.他似乎病了。(跟不定式)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跟动名词)

This is what you need.这就是你需要的。(跟从句)助动词

本身没有词义,不能单独做谓语,只能和主要动词一起构成谓语动词,表示否定、疑问、时态、语态等语法形式,用来加强语气。常用的助动词有:be, do, have, shall, will等。eg: She is doing her homework now.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these days?

I will meet them at the station.Does anyone ever take them to school? 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就是表示说话的语气或情态的动词;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动作或状态的态度,或表示主观设想。常见的情态动词有can, may, must, need, dare, shall, will, should, ought to, have to, used to, had better, would rather等。情态动词具有以下3个特点: 1)情态动词后面接动词原形并与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

2)情态动词虽有时态的变化,但却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即情态动词不会因为主语的人称或单复数的不同而用不同的形式。3)变为疑问句或否定句时不需要助动词,而是将情态动词移至主语前变为疑问句,直接在情态动词后加not,构成否定句。

Eg.Ask Miss Fang.She may tell you why.Need we hand in our exercise books before class? You should not do that.二 动词的基本形式

绝大多数动词都有五种基本形式:动词原形、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过去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

A.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构成

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后要加s或es,其变化规则与名词变复数的方法大体相同:

1.一般情况下在动词词尾后加s,如work—works, write—writes。

2.以字母s, x, sh, ch或o结尾的动词,后加es,如guess—guesses, finish—finishes, catch—catches。

3.以辅音字母+ y结尾的动词,改y为ies,如study—studies。注:不规则变化的有have—has, be—is等。

B.现在分词的构成

1.一般情况下在动词后加ing,如study—studying, work—working。2.以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的动词,先去掉e再加ing,如write—writing, move—moving。3.以重读闭音节结尾(即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结尾)的动词,要双写末尾一个辅音字母,再加ing,如get—getting, begin—beginning。

4.以ie结尾的名词,一般将ie改为y,再加ing,如lie—lying, die—dying, tie—tying。注:(A)以l结尾的动词,尾音节重读时,双写l,如control—controlling;尾音节不重读时,双不双写都可以,如travel—traveling(美)/travelling(英)。(B)特例:picnic—picnicking。

C.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构成

1.一般情况在动词原形末尾加ed,如ask—asked, work—worked。2.以不发音的e结尾,只加d,如love—loved, dance—danced。

3.以辅音字母+ y结尾,把y变为ied,如try—tried, study—studied。

4.以以重读闭音节结尾(即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结尾且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先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如stop—stopped, permit—permitted。

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主张 篇5

俄国形式主义是1914年至1930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它对后来的布拉格结构主义和60年代的法国结构主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有两个小组:一是“莫斯科语言小组”,由雅各布森创立于1914年,其他成员包括维诺库尔、布里克、托马舍夫斯基等人;另一小组是“彼得堡小组”,从1916年起称为“诗歌语言研究会”,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成员还有艾亨鲍姆、雅库宾斯基、鲍里瓦诺夫、日尔蒙斯基、维诺格拉多夫等人。其基本文论包括:

1、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文学性

2、文学的本质--它和其他事物的差异

3、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4、文学发展的内在机制。20年代中期以后,诗歌语言研究会实际上已不存在了。

俄国形式主义深受日内瓦语言学派、胡塞尔现象学、象征主义、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等等的影响。形式主义者接受了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系统、共时性和语言学中各种因素相互类比的结构观点,把音位学作为语言成分的因素用来剖析和建造形式结构。他们对当时文学研究的现状极为不满,认为其弊端在于文学研究忽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仅将文学当作其他社会学科研究的资料,过于关注对作者生平、社会与时代背景的考据。他们反对只根据作家生平、社会环境、哲学、心理学等文学的外部因素去研究文学作品,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学作品本身,文学评论者要去探寻文学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也就是说,去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等形式上的特点和功能。他们多次强调,文学研究首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独有的体系和内在规律。这是一切文学阐释、评价标准以及价值取向的基础,同时也是将文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界标。文学的内在规律存在于作品所表现出的现象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作品的任何其他事物。形式主义者将文学的内在规律称为“文学性”(Literariness),试图通过对“文学性”的研究来建立评价文学,也就是文学批评的学科体系。

实际上,“文学性”牵涉到文学的本质问题。“文学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差异”。这是安·杰弗森对形式主义文学本质观的概括。文学与其他事物最大的差异在于其赖以产生的材料--语言。语言内部也存在着差异,即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差异与对立。于是,“文学性”研究的焦点就在语言这一组成作品、可被观照的具体表象之上。安·杰弗森进一步指出把对“文学性”的研究“限定在差异基础上,而不是在固有性质基础上,所以确定文学性这一观念以及给予文学研究以某种科学的地位就成为可能了。”因此,文学的内在规律,也即形式主义文学研究的焦点就是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差异。

什克洛夫斯基用“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的概念来描述这个差异,认为艺术使那些已经变得习惯的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并且举例:“舞蹈是一种被感觉到了的步行。”这就是说,作为艺术的舞蹈并不是对日常生活步行的模仿。因为,日常生活我们走路时并不着意去感觉它,以期当作一种独立的活动来看待。因此,一旦将“步行”作为独立的活动来感觉时,它就与生活分离开来--步行就被陌生化了。被陌生化的步行就不会以日常生活的规律为其根据,而是将步行作为步行来感觉的舞蹈艺术的规律,这就是作为艺术来看的舞蹈之本质所在。就文学来说,文学语言就是陌生化了的语言。陌生给人以新鲜感,这不仅是文学中可以运用那些实用语言所不能使用的语法和词汇,而且也在于它的一些形式手段(如诗的韵律)。“陌生化”是什克洛夫斯基针对模仿论和形象论所提出的,他将“陌生化”作为艺术本身的内在规律,陌生化的过程是以艺术自身为目的,因而将模仿者和被模仿者排除在外,强调的是艺术的自主性。形式主义者把文学作品看作纯艺术现象,只有文学特有的内在规律,即“陌生化”才能说明艺术品的形式和结构,及其与其他任何外部事物的独立性。

强调文学作品的独立自主性还涉及到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人们习惯于将内容与形式区别开来加以研究,这样容易导致将形式看作作品可有可无的外衣,而着重对于内容的研究。那么文学的内容所反映的现实就成为文学研究的主题,文学作品的独立性由此遭到破坏。所以,形式主义者用“手段”和“材料”的概念取而代之。前面已经指出,文学的材料不是现实中的物体,也不是激情,而是语言。形式手段是实现语言陌生化的唯一手段,而且,艾亨鲍姆指出:“‘材料’概念仍在形式范围内,它本身就是形式的。”所以,形式主义的“文学性”就是:通过形式手段,让“陌生化”控制并改变“材料”(语言,而非现实或形象)在非文学环境中的存在方式。

形式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确立“文学性”,从而对文学作品独立进行研究,从具体的、客观的语言现象中寻求文学的内在规律、构造过程以及结构原则,并以此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判断。

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理论主张是:

第一,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现实”。形式主义者指出,他们研究的是作为客观现实的艺术作品,而不管作者和接受者的主观意识和主观心理如何。因为艺术作品中的每一个句子不可能是作者个人感情的简单反映,任何时候都只是一种构造和游戏。

第二,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在于审美过程。形式主义理论家们分析了审美感知的一般规律。他们认为,人们感知已经熟悉的事物时,往往是自动感知的。这种自动感知是旧形式导致的结果。要使自动感知变为审美感知,就需要采取“陌生化”手段,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让人们从自动感知中解放出来,重新审美的感知原来的事物。作家应该尽可能的延长人们这种审美感知的过程。所谓“陌生化”就是要使现实中的事物变形。这一概念也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文学批评的任务是要研究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内部规律,即文学性,也就是要着重研究艺术形式,要深入文学系统内部去研究文学的形式和结构。形式主义者认为,既然文学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内容,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就不在内容,而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安排组织,因此文学性仅存在于文学的形式。形式主义也由此得名。

第四,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文学批评可以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一方法能够科学的揭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把握文学创作的规律。形式主义者按照索绪尔的办法,把文学研究也划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并着眼于以形式分析为主的内部研究。在他们看来。共时性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是文学科学化研究的理想方法。

从理论上来说,俄国形式主义者从形式的角度来规定文艺的本质,把文艺创作视为一种表现形式。认为文艺创作有自己独特的目的性,即为人提供感受与体验。欣赏文艺的人直接得到的首先是一种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

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篇6

教学分析: 特异是平面构成中基本形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特异的学习让给学生能更好的把握视觉突出的一种手法。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理解平面构成特异的概念、形式和用途

2.技能目标:学会体现出平面特异构成的作用,学会如何运用好特异

构成。

3.情感目标: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体会突出醒目的视觉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l.重点: 主要掌握特异构成的形式。

2.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1、检查到课率

2、回顾近似构成、渐变构成的定义和特征,了解学生掌握的状况。(二)导入新课

首先讲解一些特异故事:

1、中记录了扁鹊具有「视人五脏颜色」的能力,据此,特异功能论者认为“他具有透视力,能透视人体,再配合他的医学知识,成就了他千古的声名”。据《太平天国史》记载,天王洪秀全在第二次考完秀才,回到家乡,大病 40 多天后出现特异功能,他治病的范围包括了疯瘫及耳聋,可以「信面即愈」。

2、主任打狗的故事 :呔!炉火伺候

3、母亲救儿

让同学说说自己所看到得特异的情况:

然后总结特异的概念

特异的理解: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所谓规律,这里是指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有规律的构成。特异的效果是从比较中得来的,通过小部分不规律的对比,使人在视觉上受到刺激,形成视觉焦点,打破单调,以得到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应当注意特异的成分在整个构图中的比例,如果特异效果不明显,不会引人注目,而过分强调特异则破坏了统一感。

一.特异构成的定义和生活中运用的意义。特异定义:

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根据班上同学作业的情况“展示几幅构成作品”让学生比较,哪位同学的品在构图上比较新颖,意义上比较突出。教师总结:这位同学打破了其他同学常用的构图形式,视点独特!在这里就形成了特异的效果!

师:特异的现象在自然形态中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在我们生活当中,又有那些运用到了特异呢?

生:如,鹤立鸡群的“鹤”就是一种特异的现象;万绿丛中一点红也是一种色彩的特异现象。

师:对!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但是特异是相对的,是在保证整体规律的情况下,小部分与整体秩序不和,但又与规律不失联系。特异的程度可大可小。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特异在平面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要打破一般规律,可以采用特异的方法,它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例如:特大、特小、独特、异常等现象,会刺激视觉,有振奋、震惊、质疑的作用。

二、特异构成的形式

(一)基本形的特异

在重复形式、渐变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或变异,大部分基本形都保持着一种规律,一小部分违反了规律或者秩序,这一小部分就是特异基本形,它能成为视觉中心。特异基本形应集中在一定的空间。

1.形状特异:以一种基本形为主作规律性重复,而个别基本形在形象上发生变异。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异,能增加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特异形在数量上要少一些,甚至只有一个,这样才能形成焦点,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2.色彩的变异: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3.在相同的基本行的构成中,只有大小上做些特异的变化对比,但要注意基本行大小要适度,不要对比太悬殊,或者太相近。4.肌理的特异: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造成不同的肌理变化。{二)骨骼特异

在规律性骨骼之中,部分骨骼单位在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发生了变异,这就是骨骼变异。

四.学生欣赏作品,加深对特异构成作用和形式的理解。并且说出是运用了什么样的形式改变来达到特异的。

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设计一幅平面特异构成。(出示4条要求)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特异构成的概念,学会了改变特异的方法和几个因素。

(五)教学反思:

在特异构成的这堂课中,我运用了联想法,打破了同学正常的思维方式,启发了同学进行创作的兴趣。

特异故事 学生讲解特异 特异定义: 生活中特异的存在 特异构成形式

1、形的特异

2、举例:随意的图形‘

8、蛇、绳子、6、眼睛、气球、鼻孔、嘴巴、花生、油墨、插孔、耳朵、3、分组根据题目特异

1、镜子

2、放大镜

3、头部三根毛

4、鼠标

5、抽屉

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篇7

护岸工程主要有三种形式、平顺护岸、矾头护岸和丁坝护岸。平顺护岸工程是用抗冲材料直接覆盖在河岸岸坡上, 以抵抗河道水流的冲刷。在蜿蜒型河段上, 凹岸常受主流顶冲, 一般水深流急, 为保护凹岸不受冲刷, 较多地采用平顺护岸。这种形式使护岸段的水流较为平顺, 对航运没有妨碍, 故在城镇港口的河岸使用得很广泛。平顺护岸由于对水流没有大的干扰, 弯道段的水流结构、河床演变等与护岸前基本上没有变化, 护岸后水流对岸坡的横向冲刷受到限制, 保护了河岸。在大江河上, 常由于崩岸线较长, 要同时在全线修建覆盖式平顺护岸工程, 工程量大, 投资大, 实施较困难。因此, 迫使人们对于崩岸较长的河段, 采用“受点顾线”护岸形式。即先坚守若干据点, 然后根据情况, 对于据点之间的河段, 适当进行防护, 或者可不予防护。这样, 随着据点之间河岸的继续冲刷, 使据点将突出于一般岸线之外, 形成犬牙交错的矾头群, 也有的据点虽然上下逐渐落淤, 但破坏了平顺护岸的岸线, 造成水流紊乱。

矾头护岸和丁坝护岸, 指在整治河段的岸边修筑凸出河岸的坝体, 其目的是要将主流挑离河岸。一般来说, 称凸出河岸较短或较胖的半圆形坝体为矾头或磨盘坝, 伸入河道水流范围相对较长的坝体为丁坝。除程度上区别外, 矾头和丁坝对水流结构以及近岸河床演变的影响是相类似的。

在丁坝上游, 由于丁坝的阻水作用, 坝上游水位明显壅高, 流速发生剧烈变化, 在坝上游形成回流及泡漩。泡漩水能加强上下层水体间的交换, 增大水流的挟砂力, 漩涡旋转速度很大, 其中随着坝上侧面河床的不断冲刷, 顺着坝轴的方向直指坝根。泡漩水流与周围水体不断掺混的同时, 强烈地冲刷坝的上侧直至根部, 可能产生大崩窝, 甚至坝体脱离岸边成为江中的石堆, 甚至造成前功尽弃;丁坝坝头部位, 形成一股下潜水流, 增大坝前近底流速, 使坝前河床冲刷严重, 形成相当深的冲坑, 需要较多的护砌材料补充;丁坝下游, 由于水流绕过坝头后发生分离, 形成大范围的坝下侧竖抽水流, 坝下高压低流速区水体不断掺混到坝前低压高流速区。同时, 在高、低速水流区的交界面上发生一连串的阵发性的泡游水, 两区水体的混掺交换使坝下近岸河床发生强烈冲刷形成局部冲坑, 同时, 在竖轴回流中心地区有局部泥沙淤积。以上即为常见的丁坝及矾头上、下部位的冲刷及跃窝等现象, 需及时补充充护砌材料。

2 护岸工程规划原则

a.河道因凹岸崩退, 危及堤防及城镇安全, 设置护岸工程, 限制崩岸的进一步发展, 以保护堤防及城镇的安全;b.婉蜒性河段因凹岸崩退, 将使河道向过度弯曲发展、应采用护岸工程来控制其发展, 使之满足河势稳定的要求, 常称之为河势控制工程;c.为满足取木、航运等需要, 在适当地点设置护岸, 控导水流;d.规划护岸工程时, 应注意把握时机, 抓住弯道发展到接近平顺河弯时可达到省工节资的最佳效果;e.为防止滩地农田崩失, 有时亦兴建护岸, 对于这样的护岸工程宜认真分析其与整个河势, 上下游其他工程的关系, 不能因为其守护而影响全局。f.护岸工程的范围, 一般宜自拟护段上游不崩处开始, 至下游不崩处为止。在比较平顺的弯道上, 这个范围应包括弯道的顶冲变异区和常年贴流区两个部分, 并应考虑主流线可能发生的变化, 分别向上下游适当延长。

3 护岸工程结构

按水流对岸的作用及气候、施工等条件, 护岸工程可分为上、中、下三层, 枯水位以下部分为下层, 称为护脚工程;设计洪水位加上波浪爬高和须留安全超高δ以上为上层;两者之间为中层, 枯水位以上的中上层部分统称为护坡工程。

3.1 护脚工程。

护脚工程为护岸工程的基础部分, 其坚固与否对整个护岸工程起决定性作用, 需遵从“护脚为先”的基本原则。

3.2 护坡工程。

覆盖式平顺护岸的护坡工程, 与前述护脚工程相比较, 除受水流冲击之外, 还受波浪冲袭和地下水外渗的影响, 存在岸坡的滑动危险, 以及处于较潮湿状态, 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具有较强的防腐蚀抗风化性能。使岸坡遭受破坏的因素虽然很多, 但最严重的问题还是由于水流掏刷坡脚而引起的河岸崩坍。因此, 在护脚工程尚未稳定之前, 应视情况暂不作护坡丁坝, 或先作临时性护坡工程。只有当护脚工程已基本稳定之后, 再实施正规的护坡工程, 单纯由于风浪冲袭和地下水出逸外渗而引起的岸坡崩坍, —般只是造成局部岸坡较陡, 枯水位以下岸脚仍较平缓, 而且岸线基本顺直, 这种河段的护坡工程在城镇、工矿、码头、桥梁等重要地点最为常见。护坡工程常见结构形式有:浆砌块石护坡、干砌块石护坡、混凝土板和框架水泥土板护坡, 草皮护坡及吊工扩坡, 新兴的有提袋混凝土护坡等, 下面简介常用块石护坡结构形式。

块石护坡由脚槽、坡面、封顶三部分组成。

脚槽的功用为阻止砌石坡面下滑, 起到稳定坡面的作用, 其断面形式有矩形和梯形, 对于水下没有办法砌筑的或来不及砌筑的, 也可用散抛脚槽。脚槽的槽底高程应与枯水位齐平, 其下与护脚工程衔接, 脚槽尺寸内岸坡边坡大小及枯水位以上的岸滩高低而定, 以增大阻滑作用且节省石料为原则。

坡面由面层与垫层构成, 面层块石大小及厚度, 应能保证水流利波浪作用下不被冲动。

垫层有的按反滤要求设置两层;有的用混合料铺垫一层;块石面层分于砌相浆砌两种。干砌块石护坡的特点是, 能适应岸坡变形, 易于排渗水, 与浆砌石相比, 有显著的省工和造价低的特点;缺点是整体性较差, 块石易松动, 从而引起局部损坏。浆砌块石护坡的优点是, 质量坚固.整体性好, 外表光滑美观, 工程效果好;其缺点是不能适应岸坡的变形, 地下水不易流出, 施工时如果砌石前土壤未夯实, 容易形成空壳, 发生局部沉陷后损坏面较大。此外, 造价也较高。封顶的作用由于基础石坡面与滩团衔接良好, 并防止摊面雨水入侵, 避免护坡遭受来自项部水流的破坏。在全部护坡工程接近完成时, 先做好封顶工程, 然后再接砌合拢。对于干砌块石护坡工程, 大多数采用锁口石封顶;锁口石宽度一般为50-100cm, 用平整块石镶砌, 锁口石内沿与滩地结合处.可利用工地剩余碎石、粗沙回填, 最后沿滩地植一定宽度的草皮。对于浆砌块石护被工程, 可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矩形基槽封顶, 目的与干砌块石相同。

参考文献

[1]邵勇, 张文志.寒区河道护岸工程形式与施工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4 (1) .

[2]吕晶, 高甲荣, 张金瑞, 娄会品.京郊河溪生态护坡系统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 .

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篇8

关键词:基本形式 形象化 视觉化 文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18-02

第一章图形

一版式设计中彩色图片的应用

版式设计中色彩、图片、文字是设计元素中不可或缺的设计语言,其中色彩带给人一种明快、活泼的视觉感;图片设计所在的位置及各种形式的摆放使版式设计形成一定的规律,从而破除版式设计中呆板、沉闷的视觉感;文字是版式设计中第三大创意元素,文字的编排,文字的创意设计,文字的大小形式都能影响人们对整个版式设计的视觉感官。如果文字的编排设计恰到好处,会极大提高版式设计中版面的构成感。

作用于视觉版式设计中图片色彩与色彩的差异同样会影响整个版式设计。

(一)作用于视觉版式设计中图片的色彩与色彩的差别。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彩纯度、色彩明度与色相。

色彩综合对比是指色彩中的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差别,多种色彩组合后,产生相应的效果。通常来说,多种色彩下的色彩组合往往会出现各种差别,不同属性的对比效果,很明显多项色彩要比单项色彩丰富的多。所以,在版式设计中大都应用多项色彩对比,很少应用单项对比。图片在运用时需要强调,突出色调的倾向,或以色相为主,或以明度为主,或以纯度为主,抓住某一重点,使其占主要地位。从色相的角度可分为暗、中、深等色调倾向。从明度角度可分为浅、中、灰等色调倾向,从感情角度可分为冷色调、暖色调、华丽色调、古朴色调、高雅色调、轻快等色调倾向。

(二)色调倾向在图片中的表示

明色调:明色调带给人活力、高雅、振奋、无拘无束、康健等感觉。

灰色调:灰色调带给人雅致、、冷静、朴素、柔和等感觉。

暗色调:暗色调带给人成熟、充实、大气、朴素、大方的感觉。

淡色调:淡色调带给人纯净、活泼、柔美简单的感觉。

中间色调:中间色带给人随以、古朴、简洁、沉稳的感觉。

二常用图片的类别

我们平时所说的常用图片类别分为:

一、按不同形式的题材分为人物图片、景色图片、静态物图片、动态物图片、知识类图片、科技类图片、文学艺术类图片等:

二、按颜色分为黑色白色、单色、多彩色。

三、摄影图片,按摄影的场景分为近、中、远还有常见的特写图片等;

四、按相机镜头的应用可分为广角图片、远焦图片、近焦图片、微距图片等;

五、按眼睛的视角角度分为鸟瞰、仰视、平视、俯视等。

第二章文字表达

一字体所代表的风格

版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就是文字,文字不仅能够在处理后相对于图片来说传达更精准的信息,而且可以使读者快速有效阅读,不仅能够带给人一种简易的阅读感很能够向人们传达一种审美的情趣。在文字排版中在对文字的组合、字体大小以及字体的疏、密程度、字体的排版设计可以让有拥挤感的读物例如:报纸,杂志等入读起来不拥挤,阅读更加方便,舒服。文字的字体选用是版式设计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字体样式,风格也会不同。任何字体的设计都要传达一种不同的情感,通过字体的语言向外界传达一种信息,然而字体语言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要依据所定的主题来选择字体从而能传递正确的信息。例如:字体中,宋体,隶书能够表达传统意义的主题;黑体能够表达严谨,严肃的意义;中特广告体能够表达具有现代感的主题等。总而言之,字体的选用风格要与所表达的主题相符。在版式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字体的样式选择不宜过多,容易给人一种杂,无序的感觉。运用字体版式设计,要注意不同字体间相互区别和相互协调,给人一种清晰,舒畅的阅读感。到目前为止,字体创作设计已成为创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字体编排设计不仅能传达语言,还将成为一种审美,一种情趣。

二、文字的类别

(1)中文字体:就我们来说中文字体在字体设计元素中是比较常用的。随着字体设计形式多样化宋体,楷体,隶书,篆书等古代延续下来的中国传统字体俨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字体创意设计和研发,尤其是篆书字体的设计多应用于标志设计。现如今,更多具有流行元素的设计大大丰富了版式设计的多样化。

(2)英文字体:英文字体的字母比较多,有大小写形式之分且每个字母大小不一,所以在版式设计中英文字体的设计和编排都需要极为细腻、斟酌。英文字体的版式编排设计多应用于海报或大小标题。

(3)创意字体:创意字体是目前是设计界比较流行的字体编排设计。因为其本身就带有一种创意色彩极具浓厚的设计。具有创意字体的设计会有一种新颖设计感,独特,出其不意,给人一种特别的印象记忆,同时也具有独特性设计性。很难让人忘记。

第三章图文编排的基本形式

(1)上下左右分割编排

上下分割一般为上半部分为文字下半部分为图片或下半部分为文字上半部分为图片;左半部分为文字右半部分为图片或右半部分为文字左半部分为图片。这种四中分割形式。这两种分割形式比较沉稳,但稍有呆板。在设计中由于视觉原因版式左右分割时应两侧对比强烈些,图片宜配在左侧且活泼,右侧文字安排有度,可以调节版面拟补呆板沉闷的不足。

(2)线性编排

简单地说,线性编排就是被编排的设计元素被安排在一个线状的序列空间。线性排列可以很有规律如:平行,垂直等形式的线性排列;可以纵横交错排列如:叠加,重合排列;或从任何角度发射的线性元素都可以产生线状。而这种线状不一定是直的、也可以是扭曲。被设计元素可以根据距离,重叠,大小的不同相互反复结合重叠编排,出现新的形势。版式设计中线性编排具有极强的律动感。

(3)重复编排

这种编排形式比较常见把内容相同的图片重复,会有一种规律和韵律出现。在版式编排中重复编排形式弱化周围非主体的设计元素从而可以突出整个编排设计的主体,在整个版式设计中通过图片重复编排的对比,使设计元素简单明了,然而不乏突出主体设计元素。

(4)渐变重复编排是重复编排的一种形式,又独立于重复编排,有自身的特点。渐变重复是一种特殊的重复编排,意在指设计元素的形状、位置、方向,、大小的转换,通过这种转化能够强调设计元素的意义。

(5)以中心为重点

以中心为重点的版式编排设计在整个版面中具有沉稳、平衡、集中的意义同样也是是中心版式编排设计的三个特点。适用于以中心为点,四周发散的形式营造空间中的点或场。

(6)对称与均衡的形式表现

对称、均衡编排形式有格调高、特色化的特点。常常给人一种平衡,沉稳的视觉效果。对称、均衡的形式为彰显其格调高、特色化,因此在设计时要强调一种庄严,庄重的情感,注重设计的排列细节等设计因素。

(7)重叠编排

重叠编排顾名思义是各设计元素间上下重叠,覆盖的一种编排形式,且各元素之间有相互识别性,因此在设计时应区分设计元素的形状,色彩,大小,虚实,位置等,使版面层次分明且无棱乱,使元素更具有识别性。

(8)蒙德里安式编排

蒙德里安式版式编排设计是由著名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设计的冷抽象构图风格,水平线,垂直线,几何形等格局的编排设计,将设计元素置于其中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比较抽象,夸张。意在表现版式设计的独特性特点。

(9)边框式编排

这种版式编排比较适应于报纸,杂志刊物等信息量比较大的设计中。或四周图形,文案居中或文案四周,图形居中两种编排方式。边框式编排设计是版式设计中比较规整的简单容易识别文字。边框式编排的缺点在于比较呆板,缺乏设计感,设计空间相对于其他几种类的编排设计而言比较小。因此,边框式编排不适用于设计感强的版式设计。

(10)散点式编排

在版式设计中散点式编排最容易出现凌乱,无律的情况。散点式编排的优点在于多种图形,字体的设计安排。图形,字体的设计可以使整幅版面富有情趣,活力,活泼。因此,在版式设计中需要注重图片文字的大小,主次的分配,还应该主意疏密,均衡,做到疏而不乱,密而不闷。

(11)留白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留白能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像空气可以让人自由呼吸。舒适,自然,对于我们来说留白很常见,在作画中留白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给人以无限遐想。通常有许多好的画家设计师所做的画所设计出的作品都以大片留白作为一种作业技巧,然而这种绘画或设计方式并不让人感觉空、缺,反而这种绘画或设计相对于其他几种版式编排设计来说格调更高,设计品位更佳。可以引用这样的一种诗句也“此处无声胜有声”。因此,在版式编排设计中设计元素不完全要充满整个版式,尝试留白,要知道设计的品位与意图有时需要留白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凸显设计的内涵。

第四章趋于简化的两种图文编排形式

一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版式设计:

以文字为主的版式设计如图1文字为主体,图片作为一个辅助的元素,将图片虚化,图片充分衬托出文字设计元素的主要内容。如今文字已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元素,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启迪性,宣传性是时代赋予文字的新视角。然而文字是任何版面的核心也是视觉传达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文字在版式编排设计中尤为重要。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版式编排设计是文字设计的一种新视角,突出文字彰显文字作为主要内容的版式设计是一种趋于简化的图文编排形式。

二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版式设计:

以图片为主的版式设计如图2图片为主,文字作为一个辅助元素存在于版面中,图片的放置空间较大,文字设计较小,更能吸引读者阅读。图片在版式编排设计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可以作为设计元素也可以作为内容出现在版式设计中,是版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设计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在选择设计版式编排的时候可以尝试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版式设计。

总结

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篇9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向学生演示他们的区别。地球自转周期的不同实际上是因为其转动的参照物不一样。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黄赤交角。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等活动,学习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是难点,难在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演示、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学过程 设计

【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提问】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演示】发给每位学生(或两人、四人)一个地球仪。若只有一个地球仪,可请l~2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转,要求学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留心观察在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讲述】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的旋转轴,这个轴和地表的两个交点我们定义其为南极和北极(实际上把哪一个定义为北极点,哪一个为南极点并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两极的位置来决定的,是绝对的。地球上的东西方位则随地球自转而变化,是相对的。

【演示】要求学生演示地球仪,思考:如何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究竟是多长?请学生联系物理课和初中地理课所学知识回答。【提问】确定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的参照物是什么?

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所以人们选择太阳作参照物,一天是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但这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科学家们选择了遥远的恒星作参照物,由此确定地球自转的周期。这是为什么?

【演示】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360°后,正好面对遥远的恒星,却不是正好面对太阳。因为教师已绕太阳公转了大约一度,所以必须再多转约1°,才能正好面对太阳。

【提问】以两个不同参照物确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哪个是真正的周期?周期的时间是多长?确定真正周期的意义是什么?

【讲述】太阳日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周期,如计量一天的长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

【活动】让学生用太阳日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教师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问:地球自转时,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样?自转线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用地球仪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讲述并提问】我们很明显看到除了南北两极外,其余各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其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5°,严格地讲,这里应该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转真正周期(即一个恒星日)来计算,想想为什么?因为各纬线圈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同样是自转一周,不同纬度的地方,其走过的路程是不一样的,显然赤道地区的自转线速度最大,赤道向两极减小为零。【提问】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教材插图1.22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

【提问】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阅读】学生读书图1.20和表1.2及教材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特点,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讲述】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所以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表1.2已说明这点。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很小,但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动快,所用时间短;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所用时间长,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提问】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 【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34′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26′,如书图1.22下图所示。

【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描画出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线(简称黄赤交线),在图1.22上图中也画出黄赤交线,同时画出四条太阳直射光线(用直线箭头来表示)。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及在一年中如何变化。【提问】太阳直射光线和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研究两者关系有什么意义?

【总结】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转年春分,由0°逐渐扩大到360°,可利用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所成的夹角,确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空间位置。【观察】图1.2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由s23°26′→0°→n23°26′→0°的回归运动—回归年。

【思考】地球上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请同学课下思考。板书设计 方向 周期 速度 特点 自转(绕地轴)自西向东 23时56分4秒 15°/时 地轴指向不变

自转与公转同时、叠加 回归年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绕太阳)自西向东 365日6时 9分10秒 59′/时 30﹏/秒

地轴相对于黄道倾斜 成66°34′夹角

教学设计方案二 〖导入 新课〗

1. 观察式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北京天文馆中的傅科摆》景观图,探究傅科摆是如何证明地球自转运动的。

2. 提问式导入 :①为什么在地球上看日月星辰是东升西落? 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

③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④为什么冬天昼短夜长,夏天昼长夜短? 〖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

1.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说明地球自转的概念。2. 提问:学生表述地球自转方向。

3. 演示: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情况。

4. 提问: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分别是什么方向?

〖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

1. 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 2. 演示:任意转动地球仪。

3. 提问:地球自转了几周?(学生回答不出来)4. 讲解:确定地球自转周期必须选取参照物,参照物就是恒星和太阳,分别为恒星日和太阳日。

5. 板图:《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

6. 启发:恒星并不是恒定不动的,而是在高速运动的。为什么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出恒星在运动?(学生回答距离遥远)那么试想一下,如果人们处在恒星的位置回首望地球,能否看到地球在运动?(学生回答不能)。

7. 讲解:恒星日是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所需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自转360°)。太阳日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所需时间是24小时。由于日地距离较地球和恒星的距离近的多,又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所以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自转360°59ˊ,时间上比恒星日多3分56秒。〖地球自转速度的教学〗

1. 读图:《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2. 计算: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360°÷24小时 =15°/小时)。3. 观察: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变化规律。

4. 讲解: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而线速度则由于各纬线圈周长不同出现差异,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线速度为零。〖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的教学〗 1. 讲述:开普勒三定律。2. 读图:《地球公转的轨道》

3. 讲解:地球的绕日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其方向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也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因此,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发生变化,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公转速度也相应发生了变化。4. 读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

5. 讲解:地球公转在每年一月初到达近日点,此时,地球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达到最大;每年七月初到达远日点,此时,地球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达到最小。

6. 讲解: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同时,太阳也在运动,因此,以太阳作为参照物时地球公转的周期(回归年),要比以恒星作为参照物时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要短,前者为365日5时48分46秒,后者为365日6时9分10秒。7. 板书: 方向:自西向东

轨道: 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的教学〗

1. 演示:地球公转和二分二至时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2. 读图:《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

3. 讲解: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34ˊ的交角;二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星。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26ˊ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它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叠加的结果。4. 板书:黄赤交角:23°26ˊ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的教学〗 1. 读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 讲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纬23°26ˊ(北回归线);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纬23°26ˊ(南回归线)。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的时段,太阳直射点作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板书:

探究活动

拍摄北极星空照片:

⑴准备器材:带有b门的照相机,三脚架,快门线,普通黑白胶卷。

上一篇:学生第二党支部总结材料 外下一篇:中国财务管理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