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2024-07-06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共8篇)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篇1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协界别不是一种固定的组织形态,它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的基本单元。

政治协商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和政府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而界别协商是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把某个或多个界别的委员作为协商主体参与政治协商的一种民主协商形式。根据协商主体的不同,界别协商可分为界别内部的协商、界别之间的协商以及政协界别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协商。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界别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特色,开展界别协商是政协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协的协商民主与界别优势结合,使界别协商在政协履职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协商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政协工作的一种创新。探索并创建界别协商机制,积极发挥界别协商的作用,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促进政协政治协商创新、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界别协商

协商,就是共同商量以便取得共识。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形态和民主决策机制,具有协商、平等、合法等重要特征,具有对话、磋商、交流、听证、沟通等多种形式。民主协商已经成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寻求共识、协调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人类社会处理政治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一种基本方法。

界别协商就是以界别为单位组织政协委员开展的各类协商建言、协调关系的履职活动。界别协商作为一种正在实践、探索中的民主协商形式,明确其内涵十分重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

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提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机构。政协的界别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个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也是政协会议的基本组织形式。政协界别不是一种固定的组织形态,它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的基本单元。

政治协商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和政府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而界别协商是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把某个或多个界别的委员作为协商主体参与政治协商的一种民主协商形式。从一些单位的实践来看,根据协商主体的不同,界别协商可分为界别内部的协商、界别之间的协商以及政协界别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协商。

二、界别协商的特点和优势

界别协商是人民政协界别的智力优势和组织优势与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的结合点和交汇点,这些优势的叠加可以使界别协商在政治协商中发挥更独特的作用。

1.制度优势。界别协商是有其制度依据的。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2

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以平等对话、协商交流的方式去化解分歧、解决问题,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又照顾少数人的意愿,成为选举民主的有益补充,在我国已经成为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协商是政协委员政治参与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界别协商作为民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这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进一步拓展了人民民主的范围,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权利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平台和形式。

2.组织优势。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最显著的特色,是人民政协区别于我国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征。它几乎涵盖了社会上各阶层的人和组织,不受地域和人口比例的限制,充分体现了“大团结、大联合”的方针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政协的每个界别,都广泛联系和代表着各自界别的群众,代言本界别的利益,以界别的形式把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意见和呼声汇成系统的意见,提出共同的意志和主张。人民政协的界别设置,为社会各界充分表达其利益,就重大政治问题进行协商提供了组织保障。政协委员不仅来自界别,也常常以界别为单位开展活动,界别是委员履职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这也使得界别协商在积极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协调各方关系上具有重要而有效的渠道作用。

3.智力优势。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汇集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各界别中的委员一般都是在某一领域中拥有较大影响力、较高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一定参政能力并能代表本界别大多数群众利益的代表人士。而一些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形成的界别,如文艺界、经济界、科技界、农林界、教育界、体育界等,其委员更是熟悉本专业领域情况的专家,因此观察问题比较准、分析问题比较深、协商建言的针对性也比较强。这使得界别协商在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时,拥有强大的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特别是能对一些事关长远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重要的意见建议。

界别是政协最显著的特色,政协有着界别的天然禀赋和界别协商的独特优势,界别协商是政协智力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的结合点、交汇点,理应成为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立足点。应着力突出界别特色,组织带有界别特点的履职协商活动,全面提升政协的履职水平。

一、认识到位,有力营造界别协商的氛围

在党政领导层面,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应从本地大局出发,将界别协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相关议事规则,纳入党政职能部门有关工作规则,明确开展界别协商的内容,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界别协商,敢于、勤于和善于通过界别协商,倾听界别声音,重视界别协商成果的运用,切实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以促进科学决策。党政职能部门应主动加强与政协及界别的沟通联系,建立制度化联系,开展经常性协商,为界别协商活动提供更宽广的空间、更便利的条件。

在政协组织层面,应注重加强界别建设,适时调整界别设置和委员构成,把新的社会阶层吸纳进来,增强界别的代表性。注重发挥政协专委会和机关协调、组织和服务功能,有的放矢组织引导开展界别活动,强化界别协商的基础性作用。新一届常州市政协每年都组织一次“委员界别月”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界别加强调查研究,以便把委员个体智慧提升为集体智慧,进一步提高提案的质量。在今年初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经济、民进等6个界别联合提出《关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三改”工程步伐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建议》的“一号提案”,建言推进危旧房、城中村、低洼地改造工作,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此提案引起了各方面高度关注,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作出批示,市政府还将政协“一号提案”作为今年办理工作的重中之重。7月初,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常州市市区三改工作实施意见》,吸纳了界别委员的意见建议。

在政协委员层面,要增强委员由界别推荐、代表界别群众的意识,切实解决好“不能代表”、“不会代表”、“不敢代表”问题,从而把界别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界别协商的现实优势。去年换届后,常州市政协以界别及委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相继建立了8个“委员之家”,鼓励委员利用“委员之家”平台,加强与所代表的界别群众的沟通联系,力争形成常态化、长效性的工作机制。还与辖市区 4

政协联合互动,在乡镇、街道建立“委员工作室”,在社区及相关场所建立“社情民意工作室”,探索建立“界别+社区”的界别活动模式,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规范到位,有序探索界别协商的方法

要有顶层设计。今年来,常州市政协围绕推进地方政协协商民主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调研中,不少辖市区政协主席、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都谈到,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崭新内容,一方面需要地方基层政协的探索实践,但更需要有顶层设计,需要对界别协商与政治协商及其他民主协商方式的概念、内容、形式和方法作出统一规定。特别是应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的意见或制度,尽快推动政协章程的修订完善工作,用以指导地方的实践活动。

要有制度保障。各地党委和政协可根据上级规定,提出本地的具体实施意见,重点要明确的是:界别协商的主体是哪些、界别协商有哪些形式、经过哪些程序,哪些内容可以纳入界别协商,用制度的刚性来确定界别协商基本模式和方式,实现协商从随机到常规、从政策性到制度性、从“可以协商”到“应当协商”的跨越。我们建议,围绕政协的协商民主工作可在省及地市级层面形成规范性的制度文件,先试点再全面实施推进。

要有健全体系。界别协商与政协其他形式的协商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需要有统一的规范以体现“共性”,又需要有符合自身特点来突出“个性”,就是要在制度建设中注重其系统性。从当前实践来看,可采用“1+X”模式,来推进界别协商制度化建设。“1”即由各级党委推出政协界别协商工作制度或办法,“X”即由党委或政协推出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界别,政协常委联系界别委员、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对口联系党政部门、界别小组召集人等若干具体制度,形成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制度体系。

三、把握到位,有效提升界别协商的水平

要突出计划性。界别协商是政协履职工作的重要内容,应与其他协商民主工作统筹谋划、计划实施、各有侧重。在年初确定全年工作要点时,在全面把握党政工作中心和重点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精选优选界别协商议题,并纳入政协全年

重点协商计划,明确界别协商的各项具体安排,积极有效地组织实施界别协商活动。

要注重开放性。界别协商应尽可能坚持公开化,做到协商议题公开、协商过程公开、协商结果公开、党委政府采纳情况公开,还可以吸收部分界别群众代表参与协商。根据不同的议题确定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运用座谈协商会、工作交流会、政情通报会、专题咨询会等多种形式,使得界别协商主体多方参与,各方意见建议能够充分表达,实现交融交锋,达成共识,扩大政协界别工作的影响。

要体现实效性。开展界别协商,可以有效汇聚各界别的智力资源,有利于形成一些重大的决策参考意见,特别是行业性、领域性的决策参考意见。在协商履职中,应注意把界别协商与政协其他形式的履职活动衔接起来,增强履职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今年,常州市政协着力围绕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镇老街古村落保护利用等重点议题开展调研协商,多次组织相关界别针对议题的特定内容进行协商建言,提出了许多有思想深度、可操作实践的建设性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促进了相关重点工作。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篇2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

工资集体协商, 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以集体协商的方式,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 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工资集体协商内容主要是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工资支付办法、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必要性

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而职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长期持续过低, 使劳资矛盾凸显, 成为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表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有利于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构建职工对工资分配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有利于完善劳动用工管理, 促进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使工资集体协商在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做好“三到位”、“三落实”

1. 宣传到位, 责任落实。

充分利用板报画廊报刊网络等, 宣传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重点, 宣传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成果的国家大政方针, 宣传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与党和政府“富民工程”的关系。主动上门传达工会的具体要求, 以取得企业方的支持, 使之对协商工作的要约作出回应, 对协商内容达成共识, 为推进协商创造良好平台。通过开展“工人先锋号”“经济技术创新”等系列竞赛活动, 统一思想, 增强企业与职工相互依存共渡难关共谋发展的共识, 让企业和职工形成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整体意识。

2. 措施到位, 目标落实。

第一, 典型示范。在重点企业抓试点, 以“共同约定行动”不裁员, 不减薪, 不减待遇, 不减对困难职工救助为基础, 率先启动“要约行动”。第二, 借势开展。以职代会和集体合同制度为基础, 借助“工资集体协商年”和“要约行动月”活动, 针对一线职工收入低、刻意压低职工工资、劳动争议数量上升等问题, 指导企业量化标准, 细化程序, 以此推动职工工资分配共决、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的建立, 达到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目的。第三, 组织培训。组织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省市工资集体协商的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保证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

3. 监督到位, 考核落实。

司法的协商民主形式 篇3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把协商民主正式写进党代会报告,是十八大的重要历史贡献,也是重大理论创新。“协商民主”的概念,明确了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发展,这对法院用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有启示、有帮助。

协商民主的好处很多。既强调理性决策,又强调公众参与,既强调多数原则,又强调保护少数,有助于拓展利益表达渠道;通过对话与协商,增强共识,培养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妥协和节制的公民美德;把公开性、平等和包容最大化,能够形成一种宽容、理解、对话、倾听和理性的民主范围。

在传统的集权时代,在“权大于法”的司法模式中,司法表现为一种专横或专断,老百姓惧怕法律,怕打官司,司法不注重沟通与说理,司法权力的单向性与封闭性,司法与民众是隔绝的。

在法治社会里,面对公众多元化的利益要求和价值选择,如何促进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实现合作与共赢。是值得思考的新问题。

司法是一个充满争论和矛盾冲突的竞技场,法官要作出符合法律本义和正义标准的裁决,就要最大化满足各方诉求。审判独立不能等同于法官专断,化解纠纷一定要打破司法权力的专断性,注重对各种意见的收集、整合与回应。

法治是与民主相辅相成的,没有民主也就没有法治。民主的本意就是要广泛吸纳众意、充分满足民众的政治参与要求,而法治就是把各种意见和意志通过民主的方式形成正确决策,此过程不仅表现为妥协,而且也体现着协商。

协商就是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通过案件相关参与人平等而理性的协商、参与,针对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法律责任划分等进行论辩和商议,在高效率的基础上谋求裁决结果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协商为纠纷解决创造了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它有助于对案件有关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澄清,有助于消解或缩小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紧张关系,有助于防止司法官自由裁量权被误用或滥用,通过诉讼参与者的平等互动,面对面地取证、质证,能够得到确定的事实和可靠的证据。通过公开审判,进行充分地释法说理,通过参与人对案件的协商评判,表达观点,对法律事实、程序及判决理由的质疑,使判决经得起考问,进而令参与人更加信任法官、信服法律。

法官的“独断式”审判,不足以保障案件得到民众满意,沟通法律规则和实际案例的桥梁只能通过协商。通过平等、真诚的协商,可以使有关各方确信,在法官实用法律的过程中,法官裁判的理由不是任意的理由,不是只讲诉讼策略和技巧的,而是更加注重案件事实和法律本身,从而确保每个人都拥有他理应拥有的合法权利。

如何让人民群众对每一个司法案件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参与司法程序的各方,创造出一个自由、平等和公平的对话环境,是司法改革的重要考量。我们应当通过用协商民主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办案,为纠纷的解决建构起一个司法参与和协商的机制,以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应该如何进行协商

传统的“纠问式”诉讼模式让民众感受不到参与司法的尊严、尊重,对司法的冷漠、隔膜、不信任已经越来越贬损司法的权威。改变这种状况,司法应该体现出应有的亲和和温暖,司法不是命令式、霸道式的压制,而应该是参与式、平等式、协商式的司法。

不同于对抗式的诉讼模式,协商性司法注重的是诉讼过程中的对话、合作与互惠。在协商、参与的过程中,公民实现了合法权利,法院确保了判决能够得到自觉的执行,社会也培养出了一批有理性的负责任的公民。

今天的司法应该呈现出一种更为平等和开放的形象,多做一些沟通和交流的协商性工作。法官不是官,审判不是权力的展示,而是为了把问题解决好,把纠纷解决好。法官不能满足于坐堂办案,不能机械运用证据及规则;要保护当事人充分的辩论和阐明自己观点的权利,要树立“替当事人彻底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律师和当事人把话说完、把理说透;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协商是双方之间靠真诚讨论、对话进行的,不能让以平等和说理为基础的司法演变成专横,演变成法官固守己见的工具,只有很好地进行沟通和协商,才能确保司法是公正的,裁判是服人的。

法官和律师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同是法律人,同一法律问题,见解有差异,解纷无对立。双方不能相互猜忌、攻击,你辩你的,我判我的。双方不是互不认同的对手,不存在你高我低的支配与服从,也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敌对与博弈。两者的关系不是隔阂,而是理解;不是紧张,而是交涉;不是对抗,而是包容;不是防范,而是交流。

律师要感谢法官的辛勤付出,法官要尊重律师的人格,尊重律师的职业权利,尊重律师的劳动成果,理解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对律师提供的证据和意见,要认真聆听,充分重视、仔细分析,不得怠慢无礼,失言怒责,尖刻讥评,更不得违反规定,蛮横霸道,动粗弄权。

法官要充分调动律师的作用,认真倾听和吸纳律师的意见,律师越负责,替法官做的工作就越扎实,法官越容易作出正确的判决。尊重律师就是最好地服务于当事人,就是对法律最好的负责。

要避免非正常的交往,就要畅通正当的交流。要在相互的协作中建立相对稳定、畅通的交流沟通机制。依托于制度化的协商机制,能有效弥补法官对特定案件所涉及事实和知识的欠缺,通过慎重地提出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意见,在说服与被说服的双向转变中达成共识。

协商应该是雙方在尊重宪法和法律基础上,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在心平气和的融洽气氛中,本着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精神,尊重事实,分清责任,解决问题。

把案件的事实和真相搞清,把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精神搞准。这是协商民主说倡导的纠纷解决之道。在诉讼过程中,无论有多大的争论、争议,都应该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由法官一方把持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亦不能完全依靠法官的个人理解和判断来选择适用法律,事实的真相是什么,法律的依据是什么,一切都得放在台面上,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司法公正不能由法官来唱“独角戏”,公正与否要老百姓来评判。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角度出发,让司法审判突破专业“壁垒”,实现司法专业品质的大众式表达,通过整合诉讼各方的共识性见解,用一种集体的合意制约法官一人的恣意妄为,从而有效牵制司法权在封闭状态下的专断或随意,让司法滥权无可乘之机,从而确保法官作出公正裁判。

诉讼本身是一场对话,对话要遵循“情理感通,事理说服,法理裁断”的基本原则,对话式的庭审要求构建平等的对话平台,充分保障当事双方的平等话语权,唯有如此,司法才是公正的、令人信服的。作为主持者,法官应公正公道、善于整合,力图做到过程公开、态度中立、方式理性、服从共识。作为主导者,应让人说话、让当事人把话讲清、讲完。

责任编辑:张 微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篇4

吴建平

一、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内核。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内部各个方面,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上,依法就国家和地方现代化建设中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重大问题以及其他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商谈、妥协、交易、沟通和审议等协商性的方式及机制参与政治的一种民主类型。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其基本含义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目的在于听取各方真实的意见以优化决策,核心是强调民主协商、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并形成广泛的共识,实质是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的最新的实践创新,体现了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坚强决心,体现了党中央对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作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建全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党和政府民主科学决策,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有利于更加广泛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有利于拓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和实现社会各界人士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多种利益诉求,共同推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关系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本身就是协商民主在人民政协的一种集中体现形式和实现方式。不仅政治协商时协商,民主监督许多时候也通过协商来实现,参政议政更是充分体现了协商的理念和方式。这三项职能都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寓于提案、视察、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等经常性工作中,可以说,人民政协的每一项工作都体现了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也通过积极履行三项职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和价值。

首先看政治协商。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协商民主丰富了我国政治协商的内容,提高了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第二,协商民主推进了我国政治协商的程序化、法治化的进程,为社会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序化的民主参与和制度化的组织程序、途径,体现了民主理性和民主程序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协商民主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政治协商的民主范围。协商民主总的来看是从国家形态的民主发展到公民形态的民主,实现了国家与公民合作互动、良性共治。体现了我国政治协商的民主新形态,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和优势。

协商民主、民主协商、政治协商三个概念要有所区分,协商民主重点强调的是民主的类型,讲的是“这是什么民主”的问题;民主协商强调的是发扬民主,听取意见,重在民主的方式;政治协商是政协的一项职能,强调的是重大问题要通过政协组织郑重地商量。

其次,再看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两项既是政协组织的职能,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政治协商、民主监

督、参政议政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子系统。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则是一个由内部诸要素,包括政协三项职能在内的开放的民主大系统,正是这些系统的相互促进,形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活力。

三、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协组织就是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人民政协工作就是发展协商民主的工作,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发挥重要渠道作用。

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这一重要论述,主题鲜明,指向明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履行人民政协基本职能的根本指针。

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是政治协商。这一职能,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人民政协在长期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就国家发展、国家治理以及经济社会变革的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政治协商,凝聚各党派、各民族、各社会团体和广大社会成员的共识,增进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才使其地位不断巩固、作用不断提升。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尤其需要人民政协充分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在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弘扬正能量中发挥更有力更有效的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质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权利,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治和国家及社会治理提供广阔渠道和制度平台。应紧紧围绕这一本质要求,立足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更好地履行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权力监督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明确强调“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使权力运行守边界、有约束、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监督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在权力监督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主要通过各种检查、监察、监督机构以及各类民意诉求传送渠道等来保障和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政治功能是通过各党派、各民族、各社会团体和各类代表人士的民主协商加强监督,这也是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承担着凝聚和吸纳各种政治力量的智慧共同治国理政的重要政治功能。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明确要求协商民主在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凝聚和吸引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人民政协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优势,这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有机契合。应以参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指向,努力开辟参政议政渠道,着力提升参政议政实效,有效履行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建言献策、治国理政的重要作用。

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如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要求推进和深化人民政协改革创新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人民政协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事,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在全面深化人民政协改革创新中,积极适应协商民主的发展趋势推进制度创新。

协商民主,本质在于民主,目的也在于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人民政协一切工作的主线。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要做到“真协商”,就必须坚持以人民民主为基础和前提,“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样一种宏伟目标和艰巨任务,要求人民政协抓住根本与主题,紧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履行基本职能,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努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实在在的民主、全方位的民主,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一是以加强制度化为主要方向,切实将民主协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作为各

级政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规范化和常态性的政治协商制度。二是以发挥主动性为关键环节,切实发挥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重大事务协商中的主动性作用,主动出题目、作预案,主动围绕协商议题开展调查研究。三是以增强有效性为根本目的,把民主协商贯穿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好地顺乎民意、合乎实际。

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容、形式和协商计划。规范协商内容,协商内容主要是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问题。主要有:重要文件、重要法律法规、重要公共决策、重要人事安排、重要监督事项、人民政协和有关统一战线的重要事务、国际问题及对外交往中的问题、关于祖国统一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其他有关重要问题。积极探索进一步拓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涵盖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协商内容,为政协协商民主开拓新的领域。创新协商形式。政协章程规定,主要是:政协全会、常委会会议、主席会、专题协商会、座谈会、秘书长会、专委会会议,以及内部协商会等政协协商民主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四种形式。这说明协商形式是丰富多彩、不断创新的。制定完善协商计划。其目的在于使协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体现了各级党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使协商制度化、工作重点明了化。

五、加强党对政协协商工作的领导

健全协商机制。将政协履行职能纳入各级党委议事规则和日程,实现政协职能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规范协商工作计

划,由党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并列入党委工作要点。规范协商议题提出机制,认真落实由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提出议题的规定,探索由界别和委员联名提出议题的办法。建立党委、政府、政协共同交办、办理和督办提案协商机制。规范党委、政府领导参加政协协商活动。健全知情明政机制,定期通报有关情况,机关部门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便利和条件。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更好地为委员发挥作用搭建更多平台、营造民主氛围,促进委员之间、委员与部门之间的交流协商。建立政协副主席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制度、联系服务委员制度、通报政协工作制度等;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同社会组织沟通联系的工作机制。

提案是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一是加大提案审查工作力度,完善提案立案标准,提高提案质量。二是增强办理实效,主席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确定重点提案,听取重点提案督办情况报告;准确确定提案承办单位,提高提案交办工作的科学性。三是建立完善并认真落实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制度,强化提案督办,促进提案办理实效。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篇5

专业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摘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是人民民主的两种实现形式。人民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两种形式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但在具体途径和方法上存在差异。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奠基于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于政治协商的实践,与选举民主互相补充。笔者认为,只有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

关键词: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民主的形式而言,选举民主首当其冲,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把协商民主作为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色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本文重在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来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人民民主的两种实现形式

1991年3月江泽民首次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与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选举、投票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当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名称,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前一种形式就是选举民主,后一种形式则是协商民主。2007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正式概括了这两种民主形式之间的关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这段论述鲜明地阐述了我国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再一次概括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互补关系

选举民主保障的是公民个人的选择权,协商民主保障的是公民个人与组织的平等参与和话语权,选举的多数原则与维护个人权利的可能矛盾是公共协商的原始问题;而公共协商很有可能无法确立一致目标,必须以公共部门决策或公众集体表决方式确立目标,这恰恰是选举的目的和形式。所以,二者不是简单的替代或共存关系,而是民主制度框架下的相互支持和补充关系。

1.二者在公民权利的保障方面实现互补。选举民主的多数原则常常使少数人的权益难以保证,人民代表虽然是人民选举出来的,但是由于代表比例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情况常常使人民利益不能充分表达。协商民主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多数决定”的不足,因为其通过广泛、平等的参与使得所有公民都能进入到协商过程,从而保证公民权利的普遍实现。

2.二者在民意表达方面实现互补。人民代表大会集中了人民的主流意见,是人民利益表达的主渠道,是选举民主的主要途径;人民政协从各党派、团体、界别等群体利益的角度反映更加广泛的民意,是协商民主的主要途径,这两种途径的统一使两种民主形式实现互补,从而把人大和政协的各种意见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广泛和全面地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意愿。

3.二者在民主决策方面实现互补。选举民主容易达成共识,但是没有协商民主就失去了民意基础,因此通过先协商、后选举就保证了决策程序的完整性,选举之前必须协商,否则协商就失去意义。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最佳途径

首先,要发挥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势。

1.以理性作为实现民主的前提。协商总是合乎理性而不是简单的集中,对理性的尊重和利用,通过适当的程序能够保证利用理性解决多元分歧与冲突。协商民主的过程,也就是在理性沟通的基础上,增进理解、扩大共识的过程,目的是有效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确保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以协商讨论为实现民主的关键。协商民主的核心内容是公共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商,公共领域内的协商议题是除了国家权力和某个集团的私利之外的任何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理想协商模式下的公民之间是相互负责的,协商的公开性使得参与者负有说明提出某项动议的道德合理性的义务和责任。协商民主尊重程序,并将程序看作决策获得合法性的规范性要求,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党和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3.以公民的平等参与为实现民主的核心。在协商过程中,参与协商的公民在程序上和实质性上都是平等的,政治积极分子、媒体、政治评论家、知识分子、社会团体以及普通公民都可以平等参与。协商民主坚持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使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都能得到充分表达,从而保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有效地参与政治建设,实现民主权利。

4.以共识为实现民主的基本条件。获取共识是协商民主赖以存在的根基。协商民主坚持求同存异、合作包容,并不要求全体公民在相同或所有理由上保持完全共识,而只要求达成多元一致。参与协商的各方面人士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在充分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作出决策,既尊重大多数人的共同意愿,也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

其次,需着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1.把丰富和完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核心内容。十八大报告要求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2.把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作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是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基础性工程。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乡村选举制度的推行,以及诸如村民代表委员会等协商制度的建立,中国的协商民主实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政协和政党层面,而且扩展到基层选举民主制度中,实现了民主自治的新突破。进入90年代后期,城市社区直接选举的推行及协商制度的建立也对中国现有的近7万个城市社区产生影响,地方城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和乡村社会已经发展了许多新的协商制度形式。在不同地方,这些制度采取不同的形式,有着不同的名称,具有不同的特征,解决了多种公共领域的问题。

3.建立网络协商民主制度的新平台。中国网民数量庞大,参与公共决策的愿望强烈,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将在此酝酿。民主不仅仅是个政治体制问题,也是个国家和公民,及公民之间的关系模式问题,除了培育政治公民,它也培育有责任感的公民和完善监督体系。在中国的背景下,协商是使人们转变为公民的过程。协商被视为是培养公民的机制,通过它,人们互相了解、交换意见、提高人们的公德。因此应当适应这样一种协商民主大趋势,切实保障公民利用网络资源参与政治生活、进行民主协商、开展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公共信息及时公开客观发布制度,建立党委、政府与网民平等协商对话制度,同时积极引导网民科学理性地参与民主协商和讨论,坚决打击少数人利用网络造谣生事和煽动不良情绪的行为,促进和保障网络协商民主健康发展。

4.逐步推进在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机关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比如说在人大立法中开展协商,一方面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公开性和科学性,一方面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锻炼公民的执法守法能力。同样,政府决策协商是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环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和参与行政决策的热情,应当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国家行政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进一步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王洪树.协商合作视野下的民主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林尚立.协商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4

[3] 陈家刚.协商民主.三联书店,2004.[4] [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 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5.2.[6] 杨雪冬.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可以相互替代吗.解放日报,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009.03.24

[7] 陈家刚.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4

[8] 何彬生,曾昭伟.论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创新与发展――兼论西方代议制的选举民主的本质及历史局限性.湖南社院学报,2011.1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篇6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民主,协商民主,教育协商民主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将这种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扩展到教育事业,形成了教育民主的思想。教育民主观是指将民主的原则贯彻到师生关系、教师授课、班级管理、教学方法之中,真正体现自由、平等、个性等理念。作为民主的外延,教育民主承袭了民主内涵的同时,其自身也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难。当前,教育与家长以及社会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断裂已十分明显。互联网使教育民主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亦为教育民主走出困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结合互联网与协商民主各自的优势,形成教育共同体内的平等协商是“互联网+”时代下实现教育民主的有益探索。

一、协商民主:参与精神

罗伯特·达尔将民主的单位与公民的参与之间的张力归为民主的根本困境,“民主单位越小,公民参与的可能性越大而必须移交给代表的管理决定就越少。民主单位越大,解决公民重要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而同时公民就越有必要将管理决定权移交给代表”。[2]正是民主单位的扩大与专业分工的同时进行,使得精英与专家治国盛行,民众的权利被削弱,这成为代议制最为诟病的地方。对此不同领域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考夫曼提出了“参与式民主”,丹尼斯提倡“公共选择”,巴伯认为应该从“弱势民主”过度到“强势民主”,罗伯特·达尔提出了“多元主义民主”,马克·斯劳卡提出了“网络民主”,约瑟夫·比赛特提出了“协商民主”。其中“协商民主”与“网络民主”较为引人关注,无论是在理论论证方面,还是在实际运用方面都得到了较为乐观的评价。

协商民主主张将权利归还民众,表现为“去中心化”。“当一种民主体制的决策是通过公开讨论做出的,其中每个参与者能够自由表达,同样愿意倾听并考虑相反的观点,这种民主体制就是协商的。”[3]协商民主承认了原子化个人的存在,认同多元的价值,同时弱化了原有单一的“投票”决策方式,实现由“聚合”向“转换”的改变。公民参与到协商的过程中,进行讨论,对他人的意见提出看法,协商出对自己有利的建议,最后进行表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协商民主是对直接民主“参与精神”的回归。

与历史不同的是,互联网打破了民主主体之间的时空局限,克服了民主单位的限制。协商民主以互联网为载体,将协商过程整合到网络中。同时,网络可以公开相关信息,减少“政治贫困”,拥有传送信息高效率、时间成本低等优势。因此互联网与协商民主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民主单位与主体之间的紧张关系,成为走出民主单位与主体之间困境的可行方式,亦为解决当前教育与家长以及社会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断裂提供了思路。

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民主:家长、政府、企业等多个教育主体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显示,到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4]互联网已经介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具有独特的特点使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时空无限性的特点。互联网可以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连接每一个角色,以至于出现了“地球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条件,只需通过网络即可完成。二是资源开放性的特点。互联网具有丰富的信息与数据,包含时政、旅行、金融、科技、娱乐等各个方面,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网络资源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特征,从网民角度来说,网络资源不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三是互动性的特点。互联网传输的高速度、大容量、多样化使得网民之间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等软件进行交流与互动;网民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商城进行商业贸易;网民与政府可以通过政府网站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政策问疑、在线答疑、办公等。通过互联网,家长、政府、企业、学校和个人被联结为一个整体,共同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中。

第一,家长直接参与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传统的教育过程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教育民主被解释为将民主的理念运用在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份是双重的,即作为“教师的学生”与作为“家长的孩子”,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是通过学生这个纽带完成的。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时空的分隔成为教师和家长交流与协商的最大阻碍,学校自然而然地成为教育的“中心”。然而,互联网打破了这种时空的限制,成为连接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新纽带”。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网络教学、就业导向等信息,甚至包括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这使得家长全程地把握学校的教学、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课外生活。家长也可以对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对教学课程提出疑问,进而影响教学方法和讲授过程。通过论坛、QQ、微信等软件,家长可以与教师进行直接的交流互动,可以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矛盾进行化解。反之,教师亦可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质,进而有针对性地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教育民主过程的“教师———学生”的单一模式,增进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一条便捷而快速的通道。

第二,政府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学生数量与来源地曾由政府直接决定。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高考。这一年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军人、工人、农民、知识青年等,当年的报考人数是570万,录取名额为27.297万人。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权确定本地区中等及中等以下教学的年度招生规模、教育计划,有权决定地方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极大地削弱了学校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行“一纲一言”。“一纲”是指: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实行国家统一编制,即“一纲一本”教科书政策。鉴于当时基本上没有教科书编辑队伍,因此1950年12月组建了专业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但是中小学教科书基本上是苏联教科书的翻版———数理化生等学科教科书是译本。“一言”则是:教师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保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死气沉沉”。此外,我国还曾实行统一包分配制度。大学生毕业时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这种不考虑学生的爱好、能力、个性等因素的分配制度直到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才退出历史舞台。可以说,个人“入学—学习—工作”的整个教育过程都曾在政府的管控中。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政府在实现教育民主过程中的角色转变。首先,政府更加注重教育资源的分配,努力推动教育公平。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在师资、资金、教学设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实现教育公平,2012教育部启动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全国6万多个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基本满足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截至2015年3月底,76.5%的农村学校实现互联网接入。互联网硬件设备的进入,使得农村学校实现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之间教育不平等现状。另一方面,推行学校自主招生,提倡注重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育。2003年,我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具备条件的学校获得了一定的招生自主权。此政策不但有利于学校培养专业型或复合型人才,同时,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的优势报考相关的学校,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分别由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分工合作完成,学校获得了相当的自主权,可以根据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在实现教育民主的过程中,政府正在从决定者转变为参与者、服务者。

第三,企业与学生及学校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统一包分配的制度使大学生和企业都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企业与学生不存在双向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专业、个性、爱好、特长等被忽略,打击了大学生提升自我的积极性。企业的效率、创新等也得不到发展,限制了企业发展的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之后,私有企业异军突起,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引擎,企业与学生、学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是教学设置的变化。高等学校大都采用“3+1”、“2+1、“3.5+0.5”等模式分配教学与实习。教学是在学校完成的,而实习大部分是在企业完成的。学生通过实习或实践积累了社会工作经验。二是教学内容的变化。由于就业的压力,学校会充分考虑企业的用人需求。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努力培养大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三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紧密。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研究资金需要企业的支持,研究成果需要到企业验证;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到企业提供的真实环境才能得到提高。企业对教育资源的分配、课堂教学,乃至师生关系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互联网打破了班级的单位,形成更大的单位,可以吸收、容纳更多的“民”,产生了多元主体。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与教师为参与主体的“小民主”已经遭到了现实的“倒逼”。互联网打破了班级和学校的界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连接每一个角色,产生了更大范围内的教育民主。面对如此的变化,我国的教育民主该何去何从?

三、教育协商民主:教育共同体内的平等协商

教育不是要不要继续民主的问题,而是如何继续教育民主。“互联网+”不仅为教育民主解决单位与主体的困境提供了理念,而且提供了技术支持。教育协商民主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承认教育共同体的存在,教育参与者(包括家长、学生、教师、企业等社会相关主体)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协商民主取得共同善的一种教育理念。

1. 教育共同体。

滕尼斯将共同体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作为精神共同体,则是“在相同的方向上和意义上的纯粹的相互作用和支配。”[5]教育是由多个主体参与互动的、以共同的目的为依归的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在此意义上,必然存在着一个教育共同体。教育共同体是由教育主体构成,以实现教育的共同善为目的。包括两个特征,一是教育主体的多元,家长、学生、教师、企业等社会利益相关者都成为教育主体。二是教育主体协商的共同善。教育主体之间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家长多希望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教师则希望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企业的目的是学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最大的利润。在一个主体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诉求:有的学生希望成为画家;有的为着医生这个职位奋斗;而有的以成为政治家为目标。由此“利益的差异必然意味着利益的冲突,利益的差异同时也必然意味着相互需要,以及在相互需要基础上交换的可能性和达成一致性契约的可能性”。[6]协商成为解决利益冲突的一种手段,“当人们走到一起,就那些会对共同体产生影响的事务进行审议时,他们似乎需要将个人的利益和关切转化为公共利益和公共关切”。[7]在以往由于时空条件的约束,使得教育协商民主不可能实现,而互联网技术使之具有了可能性。互联网为教育主体之间的连接和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高速度、高效率、大数据等特点,将所有教育主体进行聚合,彼此之间可以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对话。同时,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的开放性,可以减少教育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克服“信息贫困”对协商的影响,将有利于吸引主体的参与,推动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

2. 主体平等。在教育共同体内部,各构成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从人的一般共同特点中,从他们作为人来是平等的这一点中,得出一切人或者至少该国所有国民,或该社会所有成员,都应该有平等的政治地位以及与之相应的平等的社会地位的要求”。[8]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等教育相关主体之间不会因为职业、收入、种族、性别等不同而有任何差别,主体平等的权利是先于协商而存在的。网络具有虚拟、无差异等特点,因此“网络是当今社会获取平等机会的新生力量,它实质上蕴含着民主精神和民主要求,民主实践得以开创出新的局面,民主的运作形式也大大改变,这为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技术手段和广阔的空间”。[9]主体之间就某个问题进行协商时,各主体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言论,也可以对他人的意见进行批评与指正,在这里没有权威的存在,每一主体的分量是相同的,不会因为资源掌握的不同,出现质的改变。借助互联网,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平等的分享相关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以往资源不平等状况。就学生而言,他可以在Moocs等在线教育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种选择对于另外一个学生而言没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相关的教学信息与资源可以进行下载,充分实现其价值。“互联网+”课堂的出现增加了学生的选择范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3. 主体的协商过程。

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形成了新的单位,使得教育共同体成为可能,扩充了主体的“民”,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主体之间的平等。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各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政府是“决策者”、“支撑者”,政府可以决定建设学校的数量、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师的总数等方面,也会为学校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学校是“主导者”,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专业设计、招生计划等方面具有主导权;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下,学生群体是“中心者”;企业是“引导者”,可以影响学校的专业设计、课程设置;家长是“协商辅助者”,可以影响学生的学校选择、专业选择、师生关系等。由于互联网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可以使得协商过程得以及时、有序地进行。协商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确定协商内容。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学校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协商,例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专业设计、教学管理、教学设备与设施、学生实习等关系共同善的方面。二是进行协商。各主体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就同一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他主体对话、交流、磋商。QQ、微信、微博、电子邮箱等社交软件可以传递语音、文字、图片、视频、文件等信息,实现了协商方式的多样化。各主体就利益冲突进行协调,实现利益冲突缓和与利益转换,以向着有利于共同善的方向发展。三是投票。QQ等社交软件提供了投票的功能,而且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同时,各主体之间的分离减少了“压力投票”,更加有利于平等、公平、正义的实现。协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其价值,“是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调利益、共同决策的一种机制,它以多元为前提,以平等为基础,以参与为动力,以协调为手段,以共赢为目的”。[10]“互联网+协商民主”为教育民主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7.

[2][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9.

[3]David Miller.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fair to Disadvantaged Groups?[A].Maurizio Passerin D'eèves.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New Perspectives[C].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201.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2015-07-22.

[5][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5.

[6]张方华.协商民主与公共利益的困境[J].理论探讨,2009,(01):14.

[7][美]诺埃里·麦加菲.民主审议的三种模式[C]//谈火生,译.谈火生.审议民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57.

[8][德]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反杜林论[M].吴黎平,译.北京:人民出版杜,1956:105.

[9]伍俊斌,刘成.协商民主的成就、困境与路径论析[J].攀登,2015,(02):10.

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篇7

一、明晰协商民主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契合

两委换届选举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 是保障村民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 也是扩大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发展协商民主, 并不是以协商民主来代替选举民主, 相反, 只有选举民主得以充分发展, 协商民主才会有更为广阔的运作空间。选举民主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基石, 没有了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也难以实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不是彼此对立的。选举中可以有协商, 协商中也可以有选举。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方式融合在民主政治的现实操作之中。

二、深刻认识协商民主融入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重要性

维护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与培养民众理性能力的现实需要。选民及其代表在公共讨论和争论过程中, 公共利益是他们的共同诉求。协商民主把公共协商结果的合法性建立在广泛考虑所有人的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之上, 避免通过牺牲他人利益来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协商没有发挥有效成果, 在选举中就会出现贿选和霸选干扰选民对选举的理性判断, 做出不真实的意愿票选。选举民主和协调民主相结合, 相互取长补短, 使基层民主选举不断完善。

提高民众政治参与意识与保障民众平等权利的正确选择。农村民主选举培养了民众的现代民主意识和能力, 广大村民直接参与民主选举, 村民逐渐学会了运用民主的方法解决问题。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结合, 使得村民在选举中, 遇到不同意见可以进行协商妥协。这就可以使得他们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逐渐加强。协商民主具有完善的参与功能, 能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平等地参与决策的形成过程, 通过协商民主形式, 能够保证民众具有平等的参与选举的权利。

保证选举过程顺利开展与建立良性沟通机制的有效结合。我国现行候选人名额分配模式和确定机制选民或代表的知情权严重匮乏, 同时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缺少沟通渠道, 很多选民根本就不知道要选举的是谁, 更不了解代表的主张和纲领。选民难以获取对选举候选人的政治素养、参政议政能力的信息资料。民主选举顺利进行的真正意义必须与村民的利益和知情权相关, 通过选民和候选人双向的沟通和表达, 才更能体现选举的民主性。

三、协商民主下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设计

(一) 成立“一个机构”, 确保协商主体的清晰

责任编辑:党伟莉

基层的农村选举建设的完善, 工作的顺利实施, 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民主协商机构, 参与对选举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参与选举的决策。要体现多数人的意见, 按多数人的提名确定人选, 并把民主贯穿选举的各环节、全过程, 又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 对候选人进行比较, 综合。这种民主沟通有利于训练选民的民主技能, 提高选民平等参与选举事务与决策, 促进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应该尽量规范选举民主过程的沟通渠道, 避免沟通机制流于形式。

(二) 符合“两面征求”, 明确提名候选人资格

在选举中, 要明确被选资格, 并有较高的领导素质, 没有违法乱纪历史, 参加选举的目的明确, 不持贪污受贿心理。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前提下, 还要征得组织的同意, 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和标准拿出初步建议进行讨论。然后, 还要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 由村委会成立的协商小组来讨论、商议对候选人的资格和条件进行审核。经过协商, 达到两方面的同意之后, 才能明确候选人是否具有参选资格。

(三) 通过“三个定期”, 规范选举监督的程序

每月定期从群众中收集、汇总意见和建议, 并向村民委员会反映;每月定期召开基层会议, 讨论、协商、汇报各项工作;每季度定期向上级领导反映监事会工作进展情况。对于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 一般由村两委限期研究处理, 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呈上一级领导处理, 确保事事都有落实, 并向广大群众汇报。

(四) 达到“四种效果”, 保障选举工作的成效

提名和确定候选人代表的真实性缺乏民众的平等参与, 贿选和霸选行为干扰选民的理性判断, 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选民盲目投票, 要保障选举工作的成效, 必须做到;一是基层干部对村级重大事项做出的决策必须合适;二是各级领导对群众所反映的难题、困难和热点的处理和解决必须合情;三是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必须明确职责、实事求是, 要对财务的预算、收支情况等做到合理;四是选举工作的开展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度等正规方式、渠道来监督处理, 必须使选举运行的过程做到合法。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不仅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而且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协商民主在农村社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协商民主在推动农村民主选举和民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上, 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摘要: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这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把它与选举民主结合起来, 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

关键词:协商民主,农村,选举制度

参考文献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概念研究,理论基础,历程研究,价值研究,存在的不足,改进建议

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概念被江泽民提出以来,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也逐渐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协商民主作为一种重要交往方式, 它可以帮助每一位公民更好的参政议政、民主协商。

一、学界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观点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推进,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 愿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笔者对研究成果中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观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1、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含义

对于人民政协的定义, 政协的章程对其做了明确的界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也是践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 更是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方式。”

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 它是一个统一战线组织, 它没有任何的权力, 只是一个进行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的场所。自俞正声担任第十二届政协主席以来, 也一再强调“政协不是权力机关, 政协是没有任何权力的”。但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往往不能真正理解这一内涵, 他们往往认为政协是“养闲人”的地方, 认为政协就是政府, 而政府无所作为。“这不是无所作为, 我们本身的职能就是说“话”, 提供执行意见, 我们不是去做决定的。”葛剑雄如是说。

从陈家刚观点出发, 他认为协商民主是在人民主权原则和多数原则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化的民主体制。自由平等的公民, 在追求最大化公共利益的同时, 通过公共、理性地协商, 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使立法和决策合法化的过程。

以上是对单纯的协商民主这一思想的认识, 而对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认识, 李贺林、左宪民指出, 中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士, 就与共同关心或与涉及其切身利益的问题, 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深入的协调、探讨, 使参与协商的各方了解彼此的立场、观点和利益诉求,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达成相对统一的意见, 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最后整合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我国的协商民主——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通俗的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保证我国的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 所有受到决策影响的主体, 通过咨询、协商、探讨、整合等的方式, 最后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形式。它不仅强调合理的协商程序, 更强调共识性质的协商结果。

2、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的理论基础

马恩联合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 实际上就是政治协商形式的组织在国际无产阶级中体现, 其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去解决, 当然协商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协会的团结。

在我国, 协商的思想自古就有体现, 比如我们常说的“和合”思想, 就对我们现在的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史伯也认为只有听取不同的见解、建议和意见, “以他平他”, 而不是只听相同的意见, “以同稗同”, 才叫做“和”。而“合”就是在听取不同意见的基础上, 最后达成的和谐状态。从近代看,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非常重视协商民主思想, 并且能够创造出像人民政协这样的协商组织形式, 也与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思想——“和而不同”思想有关。相对于西方国家竞争性的民主形式来说, 中国人实际上更习惯于和谐式的协商民主形式。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 通过人民政协这一平台, 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充分的民主协商, 我国特色政党制度也为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奠定了理论和制度基础。

3、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研究

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至今, 经历了坎坷的发展过程, 协商民主也随其经历了繁荣、萎缩、恢复和发展四个阶段。第一, 从1949 年至1957 年4 月, 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繁荣阶段。第二, 从1957 年开始,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开始走向萎缩。第三, 1971 年以后, 人民政协开始逐步恢复活动, 但活动也多限于学习或者纪念性质的活动, 即便有协商座谈会, 政协委员们也都谨言慎行。1978 年12 月以后, 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支持下, 开始全面恢复人民政协的工作, 协商民主也逐渐得到恢复。第四, 在社会经和政协工作快速发展的同时, 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到90 年代, 首次提出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这一概念。

涂秋生认为, 人民政协是实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组织形式。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创立了人民政协, 并形成了与之相关的人民政协理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发展了人民政协, 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政协的相关理论。此后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继承与发扬的有机结合中, 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政协理论, 开启了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与人民政协的历程基本相似, 明确了人民政协的历程, 也就明确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程。在人民政协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4、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的价值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有学者认为, 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的民主表达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它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相辅相成, 起到了完善与扩大各阶层群众政治参与的作用。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叶小文认为,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政协协商民主包含着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关系, 通过人民政协, 以合法和非竞争性的方式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建立起相对稳定和具有广泛联合能力的体制, 将各界代表人士与国家紧密的联系起来, 推动国家与整个社会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同时我们要严格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间相互合作的方针, 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5、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不足

从制度方面说:第一, 协商民主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第二, 多元主义导致“共善”的缺失和协商的无效。从运作方面说:第一, 参与者事实上的不平等, 呈现出向精英主义滑落的倾向;第二, 协商过程中的信息“围墙”;第三, 参与规模的局限性;第四, 公民政治参与的冷漠。

协商民主虽然已经在我们国家存在和发展了好多年, 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需要我们继续去予以解决。

6、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改进路径

要改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首先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作用, 实现协商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当然也要将协商民主扩展到社会各领域, 广泛吸纳各阶层人士, 充分进行民主协商。另外在关系国家的重大决策机制层面, 进一步发挥民主决策制度的作用, 同时也不能忽视网络在发展协商民主方面的正向功能。

需要逐步提升协商民主主体的协商民主的素质和能力, 提高公众参与行政协商民主的积极性;另外也不能忽视社会组织的作用, 逐步强化社会组织的协商民主功能。优化协商民主发展环境, 创新协商民主技术手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协商民主的作用, 加大网络信息平台的运用。

二、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不足之处

学界对于我国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研究, 可以说是比较丰富与全面的, 尤其对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价值功能、存在的不足、改进建议等的研究成果有很多, 但学术研究是永无止境的, 就目前来看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 对于我国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领域的研究, 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是中规中矩, 从政治学、历史学、党史、党的重要会议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 从代表委员方面进行研究的较少。

第二, 研究内容上有滞后性。新政策、新信息还不够全面, 对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当中阐述的协商民主的相关内容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第三, 人民政协是中国特有的, 人民政协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项制度创新, 所以我们在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时要更加充分凸显中国特色, 使用专业性术语, 使其具有鲜明的特征性, 而目前我国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在这方面还有欠缺。

参考文献

[1]陈家刚.协商民主和政治协商[J].学习与探索, 2007 (2) .

[2]﹝美﹞约·埃尔特斯.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3]陈家刚.协商民主和政治协商[J].学习与探索, 2007 (2) .

[4]陈家刚.协商民主在东西方的兴起与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8 (7) .

[5]魏芙蓉.中国特色行政协商民主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6]《江泽民论有中国通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期末散学典礼主持词下一篇:某新开酒店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