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2024-08-01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精选9篇)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篇1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新课程改革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力”、培养学生的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上了日程。这里的“创造性学力”,就是指学生在追求真理的信念基础上,能够敏锐地捕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性学习,另一种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就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敢于创新。创造性学习应看作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提问题,包括学会编习题、出考题、提出课本上乃至学术上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甚至是新课程实施中每一堂课的灵魂。作为肩负着提高中华民族中体素质重任的素质教育,它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未来新一代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要求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对科学有热烈的追求;对大自然、对人类社会,具有强烈的探索热情;对国家、对民族,有深挚的热爱。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引领学生超越“苦读+考试”的平庸,都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创设“好奇+探究”的境界,素质教育的落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1、实施学科素质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在平等的对话中,充分倾听、尊重、保护和运用好来自学生现场生成的各种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心理学家贝洋纳指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开发并发表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善课堂教学行为,重建课堂中民主的、和谐的、人道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从课堂环境和课堂人际氛围的改变中感受到民主、自由、安全、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进而形成自己急急急的学习态度和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科学精神,能搞大胆地、独立地。自信地审视周围环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注意灵活性和创新性,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并展开积极的课堂对话。这样,创造性学力才有可能如泉水一般喷涌出来。课堂形式的调整是引发兴趣和改善教学氛围的重要原因。“记者招待会”将传统教学“台上”“台下”的不对等的关系调整为圆桌会议的平等关系,将师生间“你讲我听”的训导关系变成学生“发言人”与学生“记者”间的问答关系,课堂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改变,放松了学生的心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成为推动教学任务完成的一个动力。

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重要原因。在传统的授课形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其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压抑的。而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下,作为“发言人”要漂亮地回答“记者”的问题,作为“记者”要漂亮的设计“上的了台面”的问题,这都需要对本节课的知识及美伊战争的背景作广泛的学习和了解。从上述学生问答的精彩程度来看,正是这种学习的内在需要,才让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如此充分的调动。

政治课历来被认为一板一眼,规规矩矩。老师讲,学生听,一贯到底,被动接受。尤其是分析国际问题,老师垄断了信息来源,学生之友听的份,不准胡乱议论。而本堂课由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让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问、学生答,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形式的变化,老师自然走下了高高的讲台,这平平常常的一步,在学生眼里看来,再也不见往常那种师道尊严的感觉、绝对权威的理论以及惟命是从、消极被动的处境,有的只是一种平等、一种民主、一份亲情。老师的热情、角色的变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凝聚力,为创设宽松的对话环境奠定了基础,便于课内相互接纳、相互倾听。再加上生生之间“摩拳擦掌”的竞争架势,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他们能够深入地,全民地理解问题,抓住直径,半径,周长与乘法分配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突发灵感,发现了更加隐蔽的计算方法,案列非常典型地说明了这几位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具有转化解题方法的能力,能够灵活地从一种解题思路转向另一种解题思路。能从隐蔽的数量关系中找到问题的实质。超出习惯来处理并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独特和新颖性,值得褒奖。其中一位学生还通过观察和思考。简约了解题程序,说明他的思维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面对这样的“标新立异”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越位”现象,教师绝对不要急于表态,而要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这种“越位”现象、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呢?首先,要创设自由、民主、轻松、和谐、合作与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要经常应用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习惯;第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排斥学生的失败或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最后,要保护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首先要学会聆听,要能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充分肯定并分享学生的创造成果。

在新课程教学中落实学科素质教育,就应该真正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时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引导;真正把课堂“让”给学生,给学生以尊严、胆量。热情、成功,不折不扣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平等交往、民主对话的本质属性就是主体性。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师过程中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现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与对话,离开了交往与对话,师生关系就是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源泉,有时候倒成了教育的阻力。交往昭示的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意味着对话、倾听、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意味着师生之间充盈着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教师而言,平等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浪费时间,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平等交往则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解放。

2、实施学科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学力”的行为特征和学习特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扶持学生的好奇和想象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从创造性学力的行为特征来分析也是如此,具有创性学力的学生不在行为上大多具有以下特点:①好奇心,不断地来提问;②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不随大流,不依赖群体的公认;③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喜欢虚构,耽于幻想;④喜欢进行试验;⑤探索各种关系,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⑥主意多,思维流畅;⑦灵活性强;⑧顽强,坚韧。而他们在学习上则表现为:①在学习内容上,不满足于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而喜欢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探求;②在学习态度上,对感兴趣的事物愿意花大量时间去探究,思考问题的范围和领域不为教师所左右;③在时间安排上,不按规定时间去学习,除了完成课堂作业之外,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课外书或从事其他活动上;④在学习目标上,不仅能获得书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对这些知识进行批判性地吸收;⑤在学习方法上,对文本中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现象特别敏感,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发现问题;⑥在学习动机上,渴望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和进行批判,并相信自己的直觉。

可见,一个人的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始终怀有好奇心,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善问、大胆想象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问出问题开始的;不善于想象就意味着创造源的枯竭,因为任何创造都不可缺失想象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大胆想象。但由于学生年幼或缺乏经验,常会提出一些超乎寻常的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涌现出一些异想天开的念头,这时教师千万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训斥、嘲笑或不屑一顾。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肯定他们的合理想象,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想象的灵感”。否则,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和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墨守成规。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篇2

(一 )物理情境的定义

《中学物理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研究》对物理情境的定义是从事物理活动的环境,产生物理行为的条件。通过它提供的信息,进行联想与反思,发现物理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伴随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 )创设物理情境的原则

经过研究,确定了一系列创设物理情境的原则:1以特定的物理知识点为中心。2具备探究性、科学性、趣味性、发展性等特点。3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特征,还要符合物理思维。4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5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认知。6重视教学效果。

二、创设物理情境的方法

(一 )通过实验创设物理情境

物理实验是创设物理情境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或亲自体验实践,这样不但能引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中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实验,学生彻底理解。比如在讲解静电摩擦时,由于知识点过于抽象无法理解,设置一个小实验,放两本书,拿起一本,会感受到它的摩擦力,当学生进行这个实验时,就会对摩擦力有很好的理解。

(二 )通过多媒体电教创设物理情境

由于过于抽象的问题无法进行实验, 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逼真的课件进行模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静电屏蔽》中电荷的分部在外电场中,当运动和静电平衡时无法用实验来演示, 可以用多媒体把电子的运动和电荷的分布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静电屏蔽这一现象,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 )通过历史事实创设情境

物理课堂对许多学生而言枯燥无味, 但是当教师用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则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解声波距离时,为了突出它的远,可以这样讲:1883年8月 ,克拉卡托火山爆发时 ,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 ,耗时108,总长十多万公里。这种通过讲解历史事实,较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 )通过讨论设立情境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设置有难度的问题情境,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重点会更突出,难点也会得到解决。经过讨论,可以巩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这种课堂讨论法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敏捷程度。

三、物理情境个案研究

实践案例: 进行物理实践研究, 要走进学校, 走入课堂。一 年的时间 ,研究者走 遍了十几 个县市的 高中物理 课堂 ,参与了几 百节物理 课堂 ,与教师学 生进行了 互动交流 ,收集了一 些关于情 境化的习 题 , 对在校高 中生进行 观察 ,了解其兴趣爱好,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综合以上 案例进行 分析 ,这些高中 毕业班每 年都会进 行四次模拟 考试 ,考试结束 后 ,针对试题 进行研究 ,探索情境 化试题的命 题意图 ,在全校范 围内进行 一次教学 研讨。经 研讨后 ,再制定情 境化模拟 习题 ,在学校进 行测验 ,通过实践 得出理论。

四、使用物理情境的必要性

(一 )物理研究对象

对学生而言,物理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是从初中才开始接触这门课,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对学生而言都相当抽象,比如说对质点、正负电荷、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课题的研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需要通过物理情境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理想模型,通过“物理模型”呈现“物理情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 )物理学科特点

物理这门学科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加强物理情境教学的方法之一就是实验。通过现象看本质,是物理实验的目的。在物理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亲眼观察实验的现象,通过实验思考、领悟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课程,形成系统规范的物理模式。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自己在旁指导即可,通过物理情境更好地诠释物理这门学科。

(三 )站在心理学角度看物理

物理情境化主要是把模型化的物理现象及过程通过物理情境形象化表现出来。学生在阅读物理情境时,大脑会经过理性思考,然后形成与所阅读的现象相对应的反映,这就说明这种阅读过程是学生形成思维模式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好地领悟物理这门课程。

五、结语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篇3

关键词 高校 创新教育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阻碍创新教育实施的主要问题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经过长年的研究分析后,总结出创造力的六大构成要素,他认为创造力的产生需要六种特征,分别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其作用在个体的创新能力中发挥的影响力也各有不同。目前,各大高校已经开始了或全局或局部的素质教育改革。但从实际效果看,创新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压制。参照上述斯滕伯格的创造力6因素理论,可以发现当前阻碍高校创新教育开展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发掘学生创造潜能的力度不足;第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第三缺乏支持创造性的环境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1 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国教学倾向于理论传授,课堂模式多采用教师在讲台前单纯讲授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认真听讲的学生能够高效率大范围地掌握系统理论知识,但缺点是难以调动出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乏味枯燥。这种课堂氛围常演变成这样的局面——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看杂书;认真勤奋的学生在前排疯狂地抄写笔记。因此,传统单纯讲授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一方面容易养成学生的定性思维,另一方面难以培养起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学习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智力和思维风格要素所要求具备的特质。

1.2 忽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创新是人的内在的复杂的心理品质的表现。创造力的迸发需要依托个体自身的某些心理特质,因为创新是一种违逆大众的表现,创新的人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来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来面对众人的质疑,以及承受可能失败的结果。因此,创新的行为需要有健康的人格作为个体的行为前提和心理素质保障,这也是创新教育中要求提出培养健康人格的原因。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现状却不容乐观,调查数据显示,不少大学生在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面前常常无所适从。他们有的胆怯懦弱,有的盲目跟风,有的惧怕责任,更有的由于严重的心理问题选择了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很显然,缺乏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其心理素质是无法胜任起创新工作的艰巨任务。对此,多数高校更没有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一方面,并非所有学校都重视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不少高校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除了在国家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有纳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外,能真正落实心理健康工作的学校在国内屈指可数。

2 推进创新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2.1 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状况有其特有的特点。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为此,我们提倡建立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塑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格特征:(1)开展普遍性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多种发展性问题;另一方面向学生宣传介绍创新素质所需的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开设专题性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建立心理档案等方式进行。(2)开展个别性心理素质教育,利用心理咨询室解决某些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3)开展互助性心理素质教育,提倡学生间的助人自助,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助人意识。

2.2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改进授课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采用专题讲授、课堂讨论、观看录象片、组织专题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之后,教师在掌握讨论秩序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并给予点评。这种积极倡导和推动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引导学生自觉自主表达、争论和推理归纳,以及做探索性实验的好方式。这些以启发为重的教学能够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让教学过程成为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基础过程。

2.3 构建个性化的学科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科体系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又要有利教学质量的保障和人才质量培养的提高。在美国不少大学,如果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主修不满意,经教师指导,学校相关委员会批准后,就可以自己制定一个主修计划。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当然,根据中国的国情不可能实现美国的教育制度,而是应从美国的制度中得到借鉴和启发。也就是,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将他们视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负责主体。让学生参与有关高校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设置。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解决好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建构,学分如何积累和互换,课程学时学分如何进行结构组合等教学管理的技术问题。以学生和社会需要为本进行课程设置,才能够激发和保护学生对专业、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才能培养起学生对科学的严谨精神和认真态度。

2.4 建立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支持环境

正如斯滕博格的理论提到的,创造力的产生需要外界环境的支持,需要支持并能奖赏创造性的环境作为培养个体创造力的资源。因此,在高校,建立以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体系,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 唐苏琼.教育实习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评论,2008.

[2] 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现代大学教育,2007(1).

[3] 许义文.高校素质教育重在创新教育.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2).

[4] 蒋艺.素质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 刘忠生.论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求索,2004.5.

[6] 张艳萍.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33.

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 篇4

出处: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作者:

日期:2008年2月22日

研究编号:3 个案类别: 自闭症康复

个案名称:自闭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

对象症状描述:

研究对象为重庆市1名在幼儿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4岁。在2岁时,经重庆市儿童医院诊断为自闭症。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刻板行为以及社会交往障碍。该儿童在重庆市康复机构训练约半年的时间,具有一些功能性的沟通语言,能够表达自己简单的需求。其认知功能较好,尤其对数字特别敏感,爱写数字,并能背诵100以内的数字,但存在着一些刻板行为。如:看到数字,就一定要看个不停。鉴于其认知功能较好,并具备简单的沟通语言,康复机构的教师建议其进入普通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

评估数据:

基于前期的观察结果,笔者确定了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包括:问题行为、沟通技能、同伴互动技能等。①问题行为包括哭闹、突然站起来、攻击、刻板动作(转圈、看袜子、弹桌子等)。②沟通技能包括提出要求、拒绝或抗议、吸引注意力、打

招呼、日常礼节、表示意愿、寻求信息等技能。③与同伴互动包括目光对视、参与集体活动、模仿同伴等行为。对研究的目标行为进行次数记录,隔天记录幼儿3个目标的训练情况,每周对其目标行为进行评量和观察,每次观察和评量时间为1小时,并将每次观察评量的结果作为目标行为变化发展的依据。在基线期进行为期1周的记录,得到观察数据1次。

诊治方案:

以该幼儿的融合教育行动研究为线索,大致分为3个阶段:自闭幼儿初入幼儿园阶段(第1周),父母与特教老师介入教学阶段(第2~7周),家长撤离、同伴介入阶段(第8~12周)。通过3个阶段的干预来记录儿童在行为、沟通及与同伴互动方面的情况。

1、自闭幼儿初入园阶段

入园前,特教老师、家长与幼儿老师就该幼儿的情况进行了交流与沟通。进入幼儿园,幼儿被安排到中班,该班有20名学生,大部分课程由幼儿教师独立完成。入园第1天,自闭幼儿很不适应,几乎整天在哭闹中渡过,不愿进教室,对老师产生排斥心理。之后的1个星期,该幼儿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但由于其在课堂上会突然站起来,跑出教室或大声哭闹,致使其他幼儿也跟着哭闹,使得幼儿教师无法正常教学。

2、父母与特教老师介入教学阶段

经过与园长的协商,园长答应让自闭幼儿母亲陪读,并允许特教老师介入教学。笔者和家长、幼儿老师对幼儿园进行了环境分析,并重新分析了幼儿园的课程表,拟订了个别化训练目标以及与普通幼儿互动的目标。最后商议,写字课和音乐课家长不

参与,因为该幼儿非常喜欢写字,并且对音乐痴迷,这两节课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游戏课和美术课由家长陪读。自由活动时间由特教老师指导该幼儿与其他幼儿互动。

3、家长撤离、同伴介入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特教老师认为家长可以撤离了。幼儿教师挑选2个小朋友代替家长的角色,包括上课制止问题行为,下课与该幼儿一起玩,并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特教老师隔天进行特殊教育介入。

4、实施评量

特教老师每周对该幼儿进行沟通、行为、同伴互动评量,计划结束时,由家长、园长、特教老师对整个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量,并提出了下一步训练的目标和建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目前,该幼儿仍在幼儿园就读,家长有时陪同。家长、特教老师、幼儿教师定期对该幼儿的训练目标进行修正。

干预效果

1、问题行为减少,基本能遵守课堂常规

自闭症儿童通常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而该个案除了表现出攻击行为外,还有一些自我刺激行为,如:看自己的手指,不弹地用手弹桌子等,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实施融合教育中,通过特教老师和其母亲对其问题行为采取功能分析,对自我刺激进行了限制,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醒其听从老师的指令,问题行为有所减少。从图1可知,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自闭幼儿的哭闹、攻击、突然站起来、跑出教室行为逐渐减少,特别是跑出教室的行为到后期基本上没有了,而刻板动作、自我刺激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在干预的前期由家长陪同,个案的问题行为得到有效控制,而家长撤离、同伴介入时,问题行为有所回升,但后期问题行为趋于稳定状态。个案在后期基本能遵守课堂常规,问题行为明显减少。

2、沟通技能增加

在自闭症人群中,约有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功能性语言,以及缺乏足够的自然语言或书写技能来满足其日常沟通需要。很多自闭症儿童都缺乏功能性语言。该个案由于本身有一些简单的沟通语言。通过融合教育,特别是在与同伴接触的过程中,使其功能性的语言有所增加。从图2可知,个案提出要求的次数不断增加;拒绝或抗议

行为最初较多,家长介入后次数减少,而同伴介入后,次数又增加,后期趋于稳定;表达意见、寻求信息意识几乎没什么变化,而日常礼节、打招呼方面有所增加,但在吸引注意力方面个案一直未出现该沟通技能。从整体上讲,个案的沟通技能明显增加。特别是该自闭幼儿学会了主动与同伴打招呼,会主动说:“请给我笔好吗?帮帮我好吗?我要写字。”等语言,以及会使用:“谢谢你,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3、与同伴互动虽增加,但社会交往能力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虽然通过父母、特教老师以及同伴的支持,个案与同伴的互动有明显增加,但其社会交往能力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图3可知,个案的目光对视在中期有所增加(与家长的介入有关),而在后期又恢复到开始状态;在参与集体活动方面个案的参与性虽有增加,但仍不明显,大多数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模仿同伴的动作方面增加了4次,但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一方面是普通幼儿害怕与他接触。帮助个案的2个同伴,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去协助他。另一方面,个案经常独自玩耍,本身没有社会交往的意愿,在特教老师的干预和鼓励下和普通幼儿交往,总体效果不理想。如果没有老师的介入,其更是处于随班就坐的状态。

4、幼儿教师不了解自闭症,缺乏相关训练策略

通过对相关幼儿教师的访谈及观察教学行为,笔者发现,幼儿教师缺乏对自闭症的了解,对自闭幼儿的问题行为仍按照通常的方式来处理,缺乏相关的训练策略。如:不知道如何对自闭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矫正,没有主动提示自闭幼儿与普通儿童沟通交往,在集体游戏时,不知如何安排自闭幼儿等。

问题讨论

1、加大对自闭幼儿行为的控制与常规管理

在本次融合教育中,自闭幼儿的问题行为一度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在与幼儿教师的访谈中,他们表示,他们更喜欢问题行为少,认知功能好的幼儿。在对普通幼儿进行访谈时,他们也表示,自闭幼儿的问题行为让同半不容易理解,造成交往障碍,导致了同伴的排斥。大量的问题行为会很大程度上妨碍自闭幼儿是否能被普通老师与儿童所接受,成为实施融合教育的关键因素。自闭症儿童行为管理的训练程序可能有个别差异,但笔者建议应在特殊班级执行特殊计划和教学,再融入普通幼儿园。

2、重视同伴的作用

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增加特殊需要幼儿与普通幼儿交往的机会。使特殊需要幼儿能学习普通幼儿。年龄相当的幼儿可以提供适当的社会和语言示范。自闭幼儿可以从同伴中学习到学习和交往的方式。在很多研究中教育训练把同伴作为语言训练和行为管理的典范。在本次研究中,同伴不仅起到了小老师的角色,个别同伴的主动接纳与支持,促进了自闭幼儿沟通技能的发展,但更多的普通幼儿仍没有跟个案有交往、游戏互动。在融合教育中,应充分调动同伴的作用,老师应该多鼓励同伴与自闭幼儿接触,给同伴更多的宣导。

3、加强自闭幼儿模仿能力的训练

融合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低龄的特殊需要儿童会利用融合的环境观察并模仿其他普通儿童而获得更好的技能。模仿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在隔离的环境中,仅有自闭症儿童,孩子们不大可能会彼此对话或模仿。1998年,Garfinkle和Schwart在一项关于融合教室中的模仿效应的研究中发现,自闭症儿童可以学会在小组活动中模仿他们的同伴。通过模仿训练以后,在自由选择的时间里,自闭幼儿和普通儿童在一起小组活动的时间增加了。自闭幼儿想从同伴中观察学习,也必须加强自闭幼儿的模仿能力。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该自闭幼儿在模仿同伴的能力上有所提升,在音乐课上模仿了同伴的动作,模仿同伴把垃圾扔到垃圾筒里,但实际上大量的同伴行为仍没有模仿,因此,应该加强自闭幼儿模仿能力的训练,特别是模仿同伴行为的训练,以便更好增加自闭幼儿与普通儿童的互动。

4、促进家长、幼儿老师及其相关专业人员的合作

融合教育涉及的人员不只是幼儿教师1人,家长、老师、相关专业人员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寻求在融合环境中提供支持各案例更好融合的方法和策略。在本次研究中,家长、特教老师与幼儿教师互相沟通,使幼儿教师了解了自闭幼儿的相关知识。在训练中期,幼儿教师愿意三方共同协商来解决个案的问题。家长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训练的成效,需要家长提供家长支持辅助。同时三方的共同合作更好地解决了个案的融合问题。实施融合教育中发现幼儿老师无法解决全部的问题,需要特教老师的介入(语言治疗等),包括与幼儿教师的沟通,个别化训练计划的制定等。

5、加强幼儿教师对自闭症相关知识的培训

在本次研究中,普通幼儿教师对自闭幼儿的问题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训练技巧和策略。当个案幼儿出现问题行为时,幼儿教师不知该如何应对,也不知道怎样对自闭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训练,导致教学课堂混乱。普通幼儿也对自闭幼儿的问题行为不

个案研究在班主任教育中的应用 篇5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许多人而言,是一段充满紧张与混乱的时期。青少年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在生理心理遇到种种问题,如交往沟通、学习考试、人生规划等;面对困难、挫折、压力时,有些青少年呈现出无法适应的状态,于是一些问题则凸显出来,诸如焦虑、自卑、恐惧、睡眠困难、学业成就较低等。这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与对待。班主任工作中的个案研究,正是在这种前提和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对班级有特殊问题学生的介入,着力培养他们正向的思考习惯,使之转化为他们成长的催化剂,从而避免种种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和扭曲行为的发生。

一、个案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就教育领域而言,个案研究(casestudy)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

个案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二、班主任教育的内涵及趋势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过程中一个特定而复杂的社会角色。中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班主任的特殊身份使班主任容易成为青少年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

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已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这是班主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主导角色;班主任还是班级群体组织的领导者、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和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定,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培养是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共同趋势。要想适应新时期的班级教育与管理人性化的需要,班主任的传统角色要在许多方面加以转换。班主任要走向多元型、对话型、感染型与专业型等。

三、在班主任教育中进行个案研究的意义

首先,它适用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如对班级中优差两头学生的研究,对个别品德不良学生的研究,对某个学生采取特殊教育的追踪研究,对某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研究等。其次,个案研究还适用于对那些不能预测、控制,或由于道德原因不能人为重复进行的事例的研究。

个案研究是特别适合教师使用的一种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个教师都应该是一名教育研究者。但由于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上,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和严格控制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困难。而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个案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具有实践意义。个案涉及的人与事较少,教师有条件对个案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研究,便于掌握个案的全面情况。便于掌握个案动态发展。我们只有在对个案全貌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出更高、更难的要求。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就要采取措施,进行补缺补差。

四、在班主任教育中进行个案研究存在可能性与必然性

(一)、可能性分析

1、班主任的特殊身份使班主任容易成为青少年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过程中一个特定而复杂的社会角色。中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

2、班主任开展个案研究具有很多便利条件。作为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个案的问题,通过观察、交谈了解个案的资料。为开展个案研究提供基础。

(二)、在班主任教育中进行个案研究存在必然性

1、开展个案研究是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在班主任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见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有着厌学、焦虑、与人交往障碍、情绪管理能力较低等问题。(班主任)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个案研究,改变学生现状,使学生健康成长。这是班级建设一项重要内容。

2、开展个案研究也是时代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定,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培养是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共同趋势。要想适应新时期的班级教育与管理人性化的需要,班主任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与专业素养,通过开展个案研究可以提升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推动班主任工作走向理论化、专业化。

五、班主任在其教育工作中开展个案研究的过程

1、确定研究对象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可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情绪与行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凸显出来的问题确定个案。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是:生理心理障碍者、学业低成就者、行为偏差学生、情绪异常学生、资优学生等。

2、收集个案资料

全面地收集个案资料是个案研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全面系统的个案资料有助于研究者对个案的完整认识。收集资料的方式是多样的,可采用书面调查、口头访问的方式,也可采用观察、测验、评定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查阅个案的个人资料的方式获得信息。个案资料的来源大致有:

(1)个案的个人资料。个人资料众多,除了收集个案的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籍贯等,常常还涉及个案的身心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病史、性格、气质等。另外,还要收集个案历年来的学习手册、考试成绩、作业、日记、周记等相关资料。

(2)学校有关记录。个案的学校记录资料比较规范,又有延续性,易作前后对比。资料包括各种情况登记表,成绩记录,能力、兴趣、人格、智商等测验结果,操行评语,奖惩情况,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等。

(3)家庭和社会背景。家庭和社会背景涉及个案的个人生活史,是个案研究的重要的信息源。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涉及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管教方式、家人与个案的的关系,个案在家庭中的地位,所在社区的文化状况。

3、诊断与假设

在广泛收集个案资料的基础上,常常还需要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测试,以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推论原因——主因、次因、远因、近因等,形成初步的假设。

4、个案分析与指导

个案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往往比较粗糙、琐碎,难以直接解释问题,因此需要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有关资料进行理性的加工。个案研究不仅仅要提出研究的问题,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指导性意见,因此在对个案问题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假设后,接下来需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行为矫正的方法。

5、实施个案指导

通过跟踪、观察、记录等方式验证先前的诊断和假设。在个案研究的诊断与假设、分析与指导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的判断和推论,因此需要在实际的个案实施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来检验先前主观推断的合理性。

6、形成结论

对个案的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估,提出建议,得出结论,撰写个案研究报告。个案研究除了收集个案相关资料外,还需与个案进行沟通,以达到辅导、咨询、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在班主任教育中开展个案研究的积极作用

1、对于个案本身。对个案问题进行分类、设计个案辅导的策略,探讨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难题,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面对个案时,班主任不再停留在一个层面去看待,通过个案研究资料收集,班主任能够重视案主的成长经历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了解案主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帮助案主学习和掌握恰当的行为模式与反应模式,获得对世界的正确的认知或完善其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案主与环境的适应,帮助案主重建自我形象,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动力,促进问题的解决。

2、对班主任老师。

(1)班主任老师更加客观、全面、深入的去了解个案,提出更为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

(2)通过个案研究,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及时收集到对自己教育措施的反馈信息。通过对个案的辅导,还可以不断总结和评价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的实施经验与效果,从而得出对以后教育工作的有益启示。

(3)班主任认同个案研究的重要作用,使个案研究更加规范化,从而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与专业素养,推动班主任走向专业化。

(4)促进班主任整理教育管理思想,归纳出某一个案或是一类问题的规律。

3、班级环境建设。通过开展个案研究,体现人性化、现代管理,有利于班级风貌的建设。通过整个的班级教育系统对学生的发展予以全方位的关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

1、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繁忙,除了教育管理,还有自身的教学工作,有些班主任不善于积累、总结,没有形成文字的成果。有些班主任认为个案研究只是简单的谈话,于是很多个案只是停留在了谈心的层面,并没有深入研究,从而影响了个案研究的深入性,专业性。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个案问题来自于家庭系统,家长教育观念的固化及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班主任教育时的个案研究的开展。

2、改进方法

加强宣传指导,使班主任明确进行个案研究的积极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相关举措,建立个案评估机制,鼓励班主任开展个案研究肯定班主任开展个案研究的付出。

多举办家长论坛讲座,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研究李延军 篇6

李延军

摘要 本文通过一个离异家庭对14岁孩子品德培养状况研究,探讨当前我国离异家庭教育中的德育问题。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发现和议论一些有共性的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家庭教育德育个案研究

一、前言

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父母是儿童最早的教育者。当今,家庭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的全面素质这一社会大工程的重要部分,正日益受到重视,德育为首。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义。

二、研究对象

刘龙飞,男,14岁,堡集中学初一(1)班学生

刘龙飞同学聪明、好动,但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经常不做作业,成绩跟不上,不愿学,考试从未及格过。但大部分集体活动能积极参加,劳动积极,老师指定他带领学生劳动,完成任务好。独立性差,情绪不稳定,性格孤僻,不爱说话,爱打骂同学,逃学,爱和社会上未读书的街娃耍,曾有偷盗行为。

(一)刘龙飞父母反映的情况:

刘龙飞上小学时,父母离异,被法院判与父亲,对孩子打击很大。在父亲娶了后母之后,与后母相处不好,后跑到母亲家与母亲同住。在家他不喜欢说话,有事也闷在心里。爱在外面惹事,如打伤别人,弄坏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钱等。经常有人找他父亲告状,父亲为他也赔过不少钱。他不愿呆在父亲家里,一有空便出去,伙同一些染黄头发的社会小流氓玩耍,甚至夜不归宿。有时能帮母亲做一些家务事。喜欢打游戏机,并且沉溺于其中。

(二)与刘龙飞个别谈话发现的情况:

刘龙飞与父母感情颇深,接受不了离异这一不幸的事实。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怎奈父亲望子成龙心切,管教严得不得法,使孩子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造成孩子有一定情绪。与母亲同住时,其母给他灌输了一些不良的思想,使展朗在面对父亲、面对生活时都很偏激,以至于常做出一些叛逆行为。

二、资料收集:

(一)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关系:

属单亲家庭,父母离异。被法院判与父亲,后父亲娶后母,后母是湖南人,在打工时与其父认识,比父亲小十多岁,与后母相处不好,经常跑到母亲家里寻求安慰,现在在父亲和母亲两个家之间徘徊。

被试:14岁,初中生。

2、家庭经济情况:

刘龙飞父母都属农村户口,但都不耕田,父亲在一家工厂上班,职位较高,收入稳定;母亲做水果摆摊生意,收入不稳。

3、父亲教育态度:“严”加管教,方能早日成才。放学后须立刻回家,否则需持老师证明。

4、兴趣特长:修理电器、舞狮、听音乐。

5、生活简史:

刘龙飞家住工厂附近,父母离异前一家三口过着美满的日子,父母工作积极上进,孩子不但学习好,而且在舞狮、作文等大赛中均有突出表现,另外,身体素质也不错,是校田径运动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更是他显著特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后来,由于父母的离异,对他打击很大,更大的打击还是这之后不久的一次班级“事件”.那是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有体育课的一天,正赶上潘龙身体不适,在教师趴着没趣上体育课,下课后一名同学大声嚷着,他文具盒里的钱不见了,同学不假思索地判断是他(体育课是他自己在教室,可那钱到底什么时候没有的谁也没去想),更让他感到委曲的是,一向很信任他的老师现在也怀疑他了。这一“冤枉”让他五雷轰顶。从此他沉默寡言,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性格变得孤僻,学习劲头也不足了。进入堡集中学初一(3)的时候,成绩属倒数第6名。一段时间后,同伴与他不断的接触、了解、沟通,唤醒了他,帮助他一步一步转上正轨。

(二)社交生活及测试结果:

1、社交生活甚少,因为人正直,多才,有几个要好朋友。

2、懂得感情,对关心他的老师喜欢接近,心里有话愿跟老师谈,对自己的班主任非常尊敬。

3、心理测试表明,基本健康,有向抑郁型转化的倾向。

4、智商:125,属群体中高水平,但学习成绩较差。

三、个案指导设想

(一)教师设想

1、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活动。

2、通过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

3、通过“结对子”,交“知心朋友”。采用谈心、同玩乐、辅导学习、排忧解难建立感情,让该生信任在其宽松的氛围中得以倾谈,从中发现问题的所在,帮助该生自我解决问题。

4、诚恳相待家长,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家庭环境,商讨对刘龙飞教育相互配合的意见。

5、与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交换帮辅意见,了解刘龙飞在校生活的情况,并通过其它的同学对该生作进一步了解。让他承担班上的一些工作。

6、发挥其特长,培养和锻炼其工作能力。

向村组干部邻居了解其校外的表现及所交往朋友的情况,发动干部群众共同关心刘龙飞的成长。

(二)个人方面

通过交朋友、谈心,尊重、信任、鼓励他,给他讲中外名人积极进取的故事。有进步就表扬他,并向家长报喜。组织单亲家庭孩子、家长、课题组老师一起开展“热爱生活”联谊活动。送生日礼物,祝他生日快乐,使他感动得流泪。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分清是非,公正平等予以解决。当他被校外朋友邀约外出逃学时,协助家长寻找,数次上门做家长工作。回来后多次找他摆谈,消除顾虑,做好班主任和同学的工作,欢迎回到班上学习。使他对实习老师感到信任。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愿意改正。但时有反复。

1、发挥他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特长,同班主任一起做同学工作,选他当劳动委员。他工作认真负责,能起带头作用,多次受到表扬。在学校运动会上,他夺得了一个金牌,一个银牌的好成绩,大家祝贺他,学习他,使他自卑感减少了,自信心增强了,感到“我能行!”。

2、学习也有提高。数学从原来一直考二、三十分提高到及格,甚至有时还能考到70多分;语文从原来只考几分、十几分现在能考到三四十分,最高考到58分,虽然未考及格,也算进步大了。

3、打架欺负同学、偷窃的毛病,基本克服了,但有时经不住校外朋友的邀约和诱惑,仍有逃学的现象。

(三)家庭方面

1、父亲由于工作忙碌,经常不在家,孩子交由后母照顾,造成孩子心灵创伤,无人照管,放任自流,深感自疚。通过交谈,认识离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表示以后对孩子多加以关心照顾。

2、父亲指出这几年来对不起孩子,光疼爱是不行的,而要在思想品德上严格要求,多关心他,要教他学好。在学习上要督促辅导,尽力为他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在生活上多关心,注意孩子的营养。有了错误,说服教育,不能体罚。其母亲对实习老师的意见接受,并表示尽力做好。

四、结论

1、单亲孩子由于心灵过早地体验到不幸的滋味,心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心理会存在一定障碍。对这类孩子要关心,耐心疏导。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离异,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的心理中最敏感的角落,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不怕困难和挫折。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单亲孩子得到家庭的爱是残缺的,羡慕周围双亲孩子被众多的爱包围着,渴望能得到更多的爱。所以实习老师要以真挚的爱心去对待他们。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要以诚恳、尊重、平等、信任的心去同他们谈心,同情理解他们,和他们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发动老师同学关心、帮助、信任他们,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特长,提供他们显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即使有反复,也要能理解和有耐心,对他们多些亲近,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鼓励,也会“金石为开”。用师爱、同学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展朗的转变和进步证明了“爱”的力量。

3、对于单亲孩子的家庭要勤访,多联系。多向家长讲孩子的进步和长处,对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时注意方式和策略,有利于孩子认识提高和改正错误。用都是教育者的平等身份同家长沟通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让家长明确作为父或母的责任,多为孩子着想,减少单亲带来的负面影响,配合学校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要使家长认识到对子女放任不管是违法,是罪过,不配为人之父母。启发家长的良知,为子女作表率。展朗学习进步了,要求家长进一步关心他,巩固和发扬已取得的成果,让孩子健康成长。

单亲儿童教育的个案研究 篇7

我的研究对象是一名叫小川的男孩, 现正在我园大班就读。三岁时母亲因病去世, 父亲在外地工作, 跟着姑姑一家生活。姑姑有一个上高中的儿子, 丈夫是长年在外务工。出于对侄子的怜爱, 姑姑家每个人都特别疼爱小川甚至迁就他, 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让给他, 姑姑家的大哥哥也从来不和他争。可是不管姑姑怎么疼爱他, 他都始终只记得妈妈临终时的模样, 不肯叫姑姑一声“妈妈”。他说, 妈妈是世界上最最漂亮的。只要姑姑对他严格一点, 他就会说姑姑坏。

小川长得娇小可爱, 一双大大的眼睛十分灵动, 与同龄孩子相比显得有些幼稚与天真。脾气却十分古怪, 一不如意就大发脾气, 乱扔东西、跺脚;与人相处时显得霸道,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比较孤僻, 我行我素。特别希望老师能够关注他, 有一点点小事都拉着老师的手去看, 还喜欢跟班上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孩在一起玩, 依赖性强。

小川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上了大班后还要老师提醒他上厕所, 午睡后也要老师帮着他穿衣服, 洗手时会把袖口弄湿, 午餐也常常吃不完。在学习能力方面, 想象力丰富, 美术天赋尤其突出, 作画形象生动, 用笔大胆有创意, 最喜欢画奥特曼。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表达想法时常常会结巴, 不断眨眼睛, 再加上手势, 说不下去时就干脆一跺脚一撅嘴不说了或者拉着老师到现场去看。只与少数几个他喜欢的小朋友玩, 偶尔会主动去找其他小朋友玩, 但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

二、单亲儿童个案在幼儿园的典型行为及教师的心理干预

情境1:我就要张泽做我爸爸

典型行为:进行角色游戏时, 小朋友们都按照早上已经选好的角色分工来到各个游戏区域, 小川拉着张泽的手问:“你玩什么?”张泽说:“我玩‘娃娃家’。”小川歪着头说:“那你当我的爸爸好不好?”张泽说:“好!”他们手拉手来到了“娃娃家”, 可是按照老师制定的游戏规则, 小朋友早上选的什么游戏现在就应该玩什么游戏, 而且每个游戏区域的人数已事先规定好。看到张泽和小川两个人一起来了, “娃娃家”里能干的阳阳小朋友喊了起来:“娃娃家人太多了, 小川你不是娃娃家的, 你出去。”小川紧紧拉着张泽的手, 跺着脚撅着嘴说:“我就要玩娃娃家。”边说还边无助地看着张泽。张泽说:“我们问问老师吧。”其实我一直在旁边观察着他们, 我说:“那小川你来做娃娃家的客人好吗?”小川把嘴撅得更高了, 他说:“不, 我就要张泽做我爸爸。”说着眼泪差点掉下来。见状, 我忙说:“噢, 原来娃娃家的爸爸今天从外地接回来一位哥哥呢, 小川, 你看, 这是你的阳阳妹妹呢, 你可不能欺负妹妹哦, 要好好地照顾她, 知道吗?”小川破涕为笑, 他们很自然地进入了游戏角色, 阳阳也很高兴地接受了小川, 一直抿着嘴对着小川笑, 游戏中小川非常高兴, 不停地喂“妹妹”吃东西。

心理干预:张泽小朋友在班级中个子又高又壮, 而且聪明能干, 像个大哥哥一样, 老师特别喜欢他, 常常让他当小老师。平时小川就喜欢一天到晚跟着他, 走到哪跟到哪, 有时候张泽上厕所也要跟在他后面和他说话, 排队时喜欢跟他挤在一块。因为小川常常会无故发脾气, 所以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玩, 张泽却很宽容, 一直带着他玩, 所以小川非常依赖他, 在游戏中想让他做爸爸, 事实上他是想得到一种保护。曾经有一段时间, 我故意把他们俩从同一组分开来, 并且有意识地让张泽不要总是和小川在一起, 因为我怕小川对张泽的依赖心理会影响到他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 让他变得更自闭。可是从那以后, 我发现他又寻到了一个新的目标———班级中另外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孩子, 小川也是整天跟在他的后面, 看来他确实是在寻找一种强有力的保护。在小川的生活中, 重要的人是姑姑, 爸爸一年才回来一两趟, 姑父常年在外打工, 姑姑家的哥哥学习紧张很少有时间和他玩, 在他的生活中一直缺少父亲之爱与兄长之爱。

在张泽一开始求助于我的时候, 我用了一种命令的方式让他们选择自己的角色, 结果小川更不开心了。因为如果儿童违心地按照老师的意愿来做游戏, 就一定失败。幸亏小川的那一声“不”提醒了我, 让我突然醒悟到, 教师只是游戏的引导者、支持者, 而不是命令者, 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与当下的需要。原先小川一直习惯于依赖别人, 但在这次游戏中, 他首次以“哥哥”的身份出现, 并且知道“照顾妹妹”。这说明教育中的心理干预是有效的, 儿童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教师给他提供了付出爱的机会, 让其在利他行为中获得心灵成长。

情境2:我想要跳楼

典型行为:午餐过后, 我带着小朋友在楼道里散步, 小川一个人慢慢地走在最后面, 我让他快点跟上队伍, 可是他还是用手摸着栏杆, 磨磨蹭蹭地。队伍绕着环形的楼道走了几圈之后, 张泽突然跑到我面前来告诉我:“小川说他想跳楼。”我吓了一跳, 走过去问他是不是这样说的, 他说:“我就是想跳楼, 死了以后就可以看见我妈妈了。”听到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 我心里难受极了, 抱起他, 说:“死了, 你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你就不能看动画片了, 你就不能再画奥特曼了。”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他说:“老师, 我想参加画画比赛。”

心理干预:原来这次画画比赛是事件的导火索。县里要举办一次画画比赛, 我班有两个名额, 小川的作画水平在班级中数一数二, 他想象力丰富, 用笔大胆。可是他太喜欢画奥特曼了, 他的每一幅作品里都有奥特曼, 我想, 不知情的评委看完后一定会莫名其妙, 所以我没有让他参加比赛。他曾经多次向我提出:“老师, 我想参加画画比赛。”可是总被我以“下次请你参加”这一理由搪塞过去。

从教这么多年, 虽然遇到过不少脾气古怪的学生, 但是有这么极端想法的孩子还是第一次。小川在姑姑家虽然受到特别爱护, 可是敏感的他知道, 姑姑不是他的妈妈。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孩子, 再加上姑姑家的好东西都给他, 所以他觉得在幼儿园也应该这样。于是, 他成为一个既脆弱又霸道的孩子, 经不起一点打击。

老师平时说他画得好, 现在却没有选择他, 这一否定让他以为老师不喜欢他了。而当他被老师抱起的那一刻, 所有的委屈都释放出来, 把自己想跟老师说的话全部倾诉出来。那一刻我很内疚。所以, 教师一个不经意的赞许或者一个轻轻的拥抱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安慰,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从那以后我就在班级的游戏角里设置了一个“请你告诉我”的游戏角, 让小朋友把自己心里想说的都说给别人听。

三、关于单亲儿童抚养方式的教育建议

1. 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环境

针对单亲家庭儿童性格趋向内向和孤僻等特点, 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 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 这是一种良好的矫治方法。在这一个案中, 小川在家接触的只有姑姑一人,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在幼儿园中教师要鼓励孩子与同伴多交往。

2. 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单亲现象早已引起婚姻学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关注。但是, 单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这一问题至今还是空白。例如单身母亲家庭, 父亲的缺席使得单身母亲对儿子进行恰当的性教育颇为困难。在父母双全的家庭中, 儿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对象, 而在早年生活中缺乏父家的儿子则可能出现性别认同困难与混淆, 表现出“男性女性化”的倾向, 在性格上会表现出敏感、多疑、自卑、胆小、心胸狭窄、依赖性强等特点。例如小川总是喜欢和高高大大的男生在一起, 这是因为在他的生活中没有强有力的男性形象, 所以总在寻求一种弥补和保护。

3. 给予孩子适度的爱并鼓励其付出爱

单身家长往往将孩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唯一寄托, 把全部的爱和感情都倾注到孩子身上, 对孩子百依百顺, 迁就纵容, 没想到这样却养成其懦弱、胆小、自私, 不愿意独立的性格, 造成其在心理上不能“断奶”。合适的方法是让孩子从被动接受爱, 到主动感受爱, 再到努力付出爱, 孝顺长辈, 关心同伴, 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人服务, 这才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道路。

摘要:家庭是每个生命的起始之处,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对儿童的终身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事实表明, 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父爱和母爱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在现代社会中, 因离婚、丧偶、留守、流动而导致的单亲儿童日益增加, 他们的心理与双亲俱全的儿童存在一定差异。作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与单亲儿童有全面接触的机会, 力图通过个案的实证研究对解决单亲儿童教育这一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意识;本科教学;培养模式

教育科学划分的大学教育分为三个部分:传授知识、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是高等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存在互补关系,但是高等教育的最终核心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21世纪教学内容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指出,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的目标是使教学内容、教育课程体系和高等教学方法更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提高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被放到了重要位置。

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涵

知识、素质和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人才的必备要素,培养本科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综合分析能力

它是指通过所获取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科学工程的问题,然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这种能力,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组织和管理能力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周边环境、人员进行组织和管理。组织和管理能力是人与人之间协调的能力,在科学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3.自我学习能力

这意味着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学生应不断努力掌握新知识,同时具备对已有知识体系的自我矫正能力,以及将已有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4.表达能力

它是指表述自己思想的文字和语言的能力。人类的活动需要用文字或者语言来表达认知,表达能力可分为主观表达、客观表达和科学表达。科学的表达是专业性表达,它是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

5.创新能力

它是在以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新的发现的能力。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创新能力就像是无源之水。但知识并不等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结合。

三、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突破固有的教育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它会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引起一系列的改革。

1.拓宽专业

课程体系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调整专业设置。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已经过于陈旧。我们应当结合发达国家本科生培养计划并根据我国的特点,制订一套新的培养方案。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更新速度快,对应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一定要与时俱进,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结合。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我们教学领域包括两个专业: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毕业生应当掌握较全面的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目前主要安排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参加企业实践、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环节。此外,我院还建立了一个高效实用的沙盘实验室。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例如数学建模和国家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取得了很多成绩。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在高等教育模式中应当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追踪学科的发展,结合电子升级技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前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结合教师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其中的关键点和难点,使学生有机会在科学实践研究中得到更为直观的认识,也为学生主动思考提供一个平台。

(3)给学生设计一些与项目相关的探讨主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结合当前热点和难点,写一些专业性的学术论文。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5)选择一些学生参与科研。这样可避免教师的精力浪费在简单的工作上,也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篇9

“学情分析”是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的一个着力点,由此出发对语文课堂加以考察,一些长期困扰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层次问题可以得到较为有力的解释。

一、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现实图景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备课流行着“三备”的说法,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备学生”是指备课过程中“了解学生”,其主要内涵是“了解他们对一定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基础进行了解与分析,是教师寻找学生学习起点的主要措施,也就是“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广大语文教师对“学情分析”的基本理解和实际做法,笔者采取个案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对语文教师的“学情分析”现状作了研究。以下呈现基于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力图勾勒出我国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现实图景。

(一)语文教师“学情分析”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

从近十年主要的语文教学期刊发表的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分析来看,含有“学情分析”的教案(115个样本)在总教案数(605个样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分析数据如右图。

图中的折线表明,近十年来“学情分析”在中学语文教案和教学设计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关注学情分析的教师越来越多。同时也表明,开展“学情分析”的教师所占比例仍不够高(最高比例为43.6%),仍有超过半数的教师在备课阶段没有作“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由宏观背景逐步落实到具体层面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论受一般教学论影响,学情分析仅停留在对擎生的基本特征作出整体性描述,使学情分析显得空洞、模糊。近十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学情分析,虽然仍有相当多空洞、模糊的学情描述,但也有不少教师已意识到学情分析应该走向具体化。语文教师“学情分析”主要涉及分析方法、分圻内容、分析结果等三个基本层面。

1.关于“学情分析的主要方法”

在学情分析中,只有3.5%的教师说明了自己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换句话说,96.5%的教师没有学情分析的方法意识。在说明了学情分析方法的少数教师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说明了自己的分析方法属于“经验判断”,如有位教师这样分析:根据几位教过这篇课文的老师的反映,加上我本人的教学经历,得知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有以下特点……[2]这位教师的学情分析主要是依据自身和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而作出判断的。二是说明了自己使用的学情分析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如下面这位教师的分析:我们在同学中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对这篇小说“喜欢”“态度一般”“不喜欢”的同学分别约占20%、60%和20%。[3]

此外,教师在关于自身的学情分析方法的陈述中,还涉及以下一些方式方法:一是课前布置预习思考题,上课前询问学生是否看了课文,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掌握了多少,或者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请学生事先递交对课文的书面质疑,或者让学生谈初读作品的基本感觉。二是在课堂上,通过交谈、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在教学互动中及时把握学情的变化。三是通过作业反馈、提问、谈话等手段,就作业布置及上交情况,与课代表及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征求意见。四是根据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进行判断,对每一次测试的试卷进行分析。还有的教师定期作学情调查,例如有的每月进行一次学情调查,随机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有的教师会在每学期初做一个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需要。

同时,调查也发现,教师对学情分析方法的认识含混不清。例如:有的教师说“注意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可以大胆说出想法”,有的教师说“结合不同学力的学生,在上课内容及相关的练习中有所选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学习状态,经常鼓励学生,不断与学生交流”,还有的教师说“针对大部分学生水平,确定难点、重点,并有针对性地辅以练习”等等。这些内容均把教师根据学情评估结果而作出的促学决定与学情分析方法混在一起,似是而非。

2.关于“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学情分析中到底涉及哪些内容,主要分析了哪些学情,这是学情分析的“内容”层面的问题。从调查与分析结果来看,近十年来语文教师的学情分析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包括对“学生与课文有距离”的分析、“学生对课文学习有困难,缺乏兴趣”的分析等;二是对学生“学习准备”的分析,包括关于“课文内容比较易懂”的分析、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分析、对“学习兴趣”的分析、“认知特点”及情感特点的把握、对学生实际基础和差异性的了解、关于“学习习惯”的分析、学校及班级背景的介绍等。

3.关于“学情分析的基本结果”

从教师对学情分析结果的表述来看,其基本内涵指的是“分析结果的使用”,也即主要包括学情与教学设计之间关系的陈述。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说“木叶”》时的分析:

面对班内学生的学习现状,那种原地打转、周而复始的学习肯定不能满足他们学习成长的需求。因此,我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对文艺随笔章法的领悟、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传统理解,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会盲目“挣脱”教材本身设定的重要内容而游离于语文课程之外。[4]

更多的个案表明,教师已经意识到应该结合具体的课文教学进行学情分析,有许多教师分析了在具体的教学中自己所面对的学校性质和班级学生状况,有的甚至已触及学生的个别学情。从“学习需要”分析和“学习准备”分析的样本来看,教师的学情分析不再满足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宏观背景,逐步向具体的学习层面转移,开始聚焦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形态。

(三)“语文教学内容”逐渐成为学情分析的核心参照要素

十多年来的学情分析,教师们虽然用的是实践话语,表述也有所不同,但都是将学生的学情与具体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把教学内容作为学情分析的核心参照要素。

例如在分析“学习需要”的时候,有许多教师能够以教学内容为参照对象揭示学生在具体课文学习中的学习需要(learning needs)。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有关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当“现状是”与“应该是或必须是”两者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产生“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教学中的问题所在。而这些问题的寻找是需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参照的。近十年来教师关于“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体现为:

1.围绕“学生与课文有距离”进行分析

一些教师认为,部分文言文及古典诗词曲类作品因年代久远,与学生产生了距离;因学生自身阅读水平的限制和时尚潮流的影响,对于中外经典作品,学生感到有隔膜,阅读难以深入;鲁迅的作品与学生有距离;生活在大都市的学生对描写乡村的作品缺乏直接的感受,有距离。例如,有的教师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是这样进行“学习需要”分析的:

这些学生比较单纯,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大多为“不更事的少年”,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太了解,所以对于作者刻画王熙凤的一些精彩语言,学生可能不容易领悟,这样也就不容易领悟到作者的用语之妙。毕竟,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尤其是王熙凤的性格,蕴涵了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意义,这不是年纪轻轻的学生所能把握的。[5]

2.指出“学生对课文学习有困难,缺乏兴趣”的状况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一些文言文学习感觉有些难,兴趣不大;学生理解鲁迅杂文有难度,缺乏兴趣;对古典小说、戏曲和现代派小说,学生缺乏兴趣。例如,有的教师执教《窦娥冤(节选)》时是这样做“学习需要”分析的:

由于理科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相对不高,再加上近几年高考中戏曲几乎成为高考试题的盲区,因此对本部分内容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不够。[6]

在众多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强调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存在较大距离,有的指出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成问题,有的通过描述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的从课文教学内容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甚至根据学生与内容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设计。这都充分说明,“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表述为“课文内容”)已经成为学情分析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析手段比较单一

从教案和教学设计中反映的学情分析状况可以看出,教师的学情分析大多数采用经验判断的方式,115个学情分析样本中,只有三位教师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他都是经验判断。可见,语文学科的学情分析手段需要进一步探索,需要通过加强学情分析的专业化来提升学情分析中的技术含量,一些比较成熟的分析手段,如问卷调查、观察、谈话、前测、后测、作业分析等方法亟待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

2.学情分析过程比较粗疏

从具体样本的分析内容来看,学情分析过程基本上是粗线条的,三言两语的简单评判式分析居多,大多没有结合具体教学语境和学习状况展开分析,分析的内容不分层次,应然与实然不区分,各种学情要素杂糅在一起,在简短的篇幅内试图把所有要素都呈现出来,导致“只见判断,不见分析”,“只见结论,不见过程”的现象。

3.学情分析的深度不够

十多年来的学情分析虽然涉及了四大方面、十一个学情点,但蜻蜓点水式的分析居多,尤其是对学情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缺乏具体分析,有相当多的教师只强调“学生与教材有距离”,“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或“学生读懂课文没有问题”等初步判断,没有进一步去寻找学情与课文具体内容的“契合点”。这样的分析是一种表面的“浅度描述”,是一种印象式的判断,较难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具体事实层面。缺少具体事实内容的学情分析势必使本应是课堂核心“构件”的学习基础与经验状况沦落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背景式的“点缀”,难以把教学设计中的“学情依据”转化成教学实施中的促学手段,致使学情分析的结果游离于具体而真实的课堂现场。

二、对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深层追问

调查研究发现,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的学情分析与实际的课堂教学之间体现的学情状况并不一致。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认为自己的学情分析是有效的,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状况揭示出教师的学情分析并不是有效的。这种发现来自两个方面的追问:一是对教师学情分析与其课堂教学之间的关联性追问;二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的追问。

(一)对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联性的追问

从调查样本的整体情况来看,教师对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之间关联性的认识还存在较大问题。多数教师缺乏从语义教学的全过程来把握“学情分析”的意识。

在进行了学情分析的115个教学设计样本中,陈述了教学目标的仅占43.5%,未达半数。表述了教学过程与所分析的学情有关的(即在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内容中有针对所分析的学情的表述)仅占40%,也未达半数。教学设计中有“作业布置”这个环节的占58.3%,还有41.7%的教学设计缺少了“作业布置”这个环节。从学情与这三方面内容的关联性来看,问题比较大。

教师对学情的分析结果只有融入具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之中,才有可能发挥作用。但从115个语文教学设计的统计分析来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大多未能把“学习起点”分析的结果与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作业布置)较好地关联起来,这势必造成“学习起点”分析的空泛性。

语文课堂上的“学情分析”是教师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而开展的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评估与分析,其作用是为教师的有效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证据,便于“改进学习”。因此,正如前文引述的备课理论所言,寻找“学习起点”,最关键的是“预测学生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言而喻,“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贯彻在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中。也就是说,学生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是有具体情境和具体内容的,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加以分析与预测。

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学情分析”处理成一个单独的备课环节,使“学情分析”与整体教学设计产生游离。例如,在分析“学习需要”时,很多教师都能从整体上看出学生与课文之间有无距离,学习课文是否有难度,但仅此而已;在其设计过程中看不出教师为了拉近距离、激发兴趣、降低难度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又如,在分析“学习准备”时,有些教师已认识到学生对某些课文一读就懂,课文本身没有什么难度,但设计时仍然按部就班把课文从头教到尾。或是已分析到学生的实际基础和差异性,但在设计过程中却看不出其为了适应基础和差异而安排的教学举措。

概而言之,教师按照旨在改进学生学习的备课模式去分析学情、了解学生,但所分析的学情却难以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依据“学情”预测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难以真正确立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起点”。

(二)对学生的课堂感受的追问

问卷和访谈结果显示,认为语文课收获较大的学生仅占21.6%。学生认为语文课堂学习收获不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自己语文成绩的提高主要靠自己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教师在课堂里讲的东西大多是没有用的,不能帮助自己增强语文能力;二是认为语文课上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课外书或做理科的作业,但成绩依然不错;三是认为如果不是为了高考,语文课可以取消,因为语文课上所学的东西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没有用;四是语文课基本不用费力去学,上语文课是一种休息与放松;五是自己上了语文课和没上语文课一样,没有什么进步;六是只要自己先看一遍课文,就不用听讲,老师所讲的内容都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下面一组关于课堂状态的数据可以佐证:

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学生仅占28.5%;

经常预习的学生仅占9.7%;

在课堂上不举手发言的占54.7%;

在课堂上经常听同学发言的占42.0%;

在课堂上时常走神的学生占66.4%;

只有5.1%的学生认为老师知道自己对每一节课内容的学习情况;

79.5%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时常存在“你懂了的内容老师反复讲,你不懂的内容老师偏偏不讲”的现象;

60.7%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老师对一篇课文的方方面面讲得很详细。

学生对语文学习状态的上述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状况。学生的兴趣状况、预习情况、课堂参与度、课堂发言、课堂注意力等情况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到,语文课堂学习状态出现了许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听到了一种“沉默的话语”――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诉求。这些来自课堂深处的诉求表达的是对教师学情分析与教学方式之间关联性的质疑。

三、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的基本路向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唯有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才有可能让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重构的基本路向是通过对“学情分析”公用平台(框架)的重建,拓展学情分析的空间,促进课堂上“学情”诸要素的互动与关联,使“学情分析”的功能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最佳发挥,真正建立起以“学”为基点的丰盈而润泽的语文课堂。

(一)“学情分析”的公用平台(框架)的建构

从积存的大量语文教育研究文献来看,教师和研究者在使用“学情”这个词时,“能指”相同,但“所指”差异过大,有的采用“学习论”中的“学习”内涵,试图让“学情”无所不包;有的指向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有的指向学情的基本特征;有的指向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有的指向学习中的情意状态。

“学情”在“所指”上的差异反映的实际是教师对课堂中具体“学情”的认识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直接导致的可能是“学情”分析上“关注点”的差异和公用平台(框架)的丧失。教师在学情分析时缺乏一个公用平台(框架),就难以在学情分析的结果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这势必造成学情分析结果的空泛与虚无。

为此,我们需要在现有“学情”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情”内涵加以整合,使笼统而抽象的“学情”内涵变得更加清晰具体。笔者依据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区分出三个基本的学情分析单位:“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形成以“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为框架的学情分析连续体。这个连续体作为语文教师的公用平台(框架),以较为成熟的公共知识为学理基础,贯通了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评估的整个过程,使一节课的各阶段之间甚至“这节课”与“下节课”之间都能建立相应的关联,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都进入了教师的学情分析范畴,他们的语文学习经验发展状况得到了教师的动态性关注。

“学情分析连续体”这个公用平台(框架)的建立,必将打破一种旧的备课模式――把“学情分析”作为独立环节的备课模式,为重构学情分析提供一个合理的路向。

(二)“学情分析”连续体的循环建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关注与了解虽然有阶段性,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但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所作的“学习起点分析”,既需要根据学生的平时活动情况,更需要依据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还需要依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信息。而从学习起点出发的课堂教学实施,更是关联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学情分析连续体需要在互动与关联中加以循环建构。

以下以一个教学案例加以说明。这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梭罗《神的一滴》(选自《瓦尔登湖》,课文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一)时形成的一个案例。①我们整理这节课的“学情分析”连续体如下:

1.根据“学习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这里主要对“学习需要”的两个层面加以分析:一是依据文章体式特征,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二是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而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则是这两方面折中的结果。

依据文章体式,任课教师认为这篇美国作家梭罗写的以瓦尔登湖为题材的散文,体现的是梭罗的独特语言风格以及他对生存方式的独特见解,瓦尔登湖已成为梭罗笔下的一种生存隐喻,并不能还原为一个客观的风景点。

依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程度,任课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会有两种偏颇:一是可能把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描写内容还原成一个“自然客观的风景”,而把“作者”弃置一旁;二是把文章主题简单理解为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任课教师认为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去深入理解梭罗在文中表达的独特见解,而不能当做一般的写景散文来教。于是把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确定为?“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梭罗自然观对我们生存方式的意义。”

2.参照教学内容确定学习起点

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关键是找到学习的困难所在,即找到在核心教学内容中,哪些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这样才有望生成一条循序渐进的教学路径。

围绕核心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2.2%的学生认为如何理解“神的一滴”是困难的内容;46.7%的学生对课文中的“小诗的理解”有困难。这两项学习困难,实际指向的是同一个内容,这首小诗中“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与课文结尾“神的一滴”意旨是一致的,都反映了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生存方式:人通过像瓦尔登湖这样的环境可以洗净尘俗的污浊,重返神性的纯净境界。这正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宗旨。这实际上也是核心教学内容最后的落脚点。学生在这里遇到了困难,说明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均在这里。

学习困难找到了,教师接下来对这个困难的内容进行了分解,发现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神的一滴”,体会梭罗的生存方式之意义。需要在语言表达层面进行分析与品味。于是文中的三个比喻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大地的眼睛”―“圆形剧场”―“神的一滴”。三个比喻恰成一条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的解读路径。

这样,一个围绕核心教学内容、以学习困难为基点的教学框架就形成了。这个框架把理解第一个比喻――“大地的眼睛”作为学习起点。

3.沿着学习起点关注学习状态

教学实施之后,教师沿着学生对这三个比喻的学习线路,去把握学习状态的发展路径。不断地观察学生是否在往前学习,哪些地方较为顺利,哪些地方遇到了阻碍。对困难的内容理解到了何种程度,还需要深入推进的地方在哪里。

具体来说,学生的学习状态经历了三个环节。

起点环节:从“大地的眼睛”出发初步把握瓦尔登湖的表情与姿容,重点讨论这个比喻的妙处,这是学习起点。教师让学生辨认这个比喻修辞,11人次发言,学生大多能够找到本体、喻体,以及两者的相似性。但对这个比喻在表达上的妙处,学生则回答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了纠正,并重点分析了“湖”可以“测出人性的深浅”,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个比喻背后“隐含的作者”,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个比喻与下面“圆形剧场”之间的链接。

推进环节:凭借“圆形剧场”的比喻进一步触摸“湖”与“人”的关联。讨论这个比喻中分别有哪些人或动物在表演,理解作者在这里所享受到的一种“简单中的富有”。19人次发言。教师本安排了让学生用笔描绘圆形剧场,但观察到学生所写内容是一种带有自己主观想象的环境,与作者的感受相去甚远,于是放弃了“描绘”,改成了师生口头交流,并补充了梭罗生活观和自然观的相关材料,以推进学生的理解。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有了细致而深入的了解。这为进一步理解“神的一滴”奠定了基础。

深化环节:突破“神的一滴”理解上的难点。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从具体场景描写中领悟到作者在湖中所获得的快乐与富有。但大多数学生的认识仍停留在“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层面,未能更深地触及作者的沉思。教师意识到真正的难点就在这里,于是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的“新发现”,引导学生去沉思作者的沉思:“圆形剧场”遭到破坏,作者的情感为何从“厌恶”到“喜悦”?许多学生在讨论之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发现瓦尔登湖虽遭破坏,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机与活力,由此产生一种喜悦与崇敬之情。这种喜悦来自作者的发现,他发现湖的巨大的净化功能,可以净化世俗中的物欲与污浊。因此他用了一首小诗来表达这种情感。这首诗歌的主旨实际就是“神的一滴”的内涵,即人应该在像瓦尔登湖这样简单纯净的环境中生存才有希望洗净污浊,而“接近上帝与天堂”,这是走向救赎的唯一途径。15人次参与了讨论,从讨论中教师发现学生虽然缺乏基督教背景,对“神”、“上帝”、“天堂”等未必有多少深切的体悟,但就课文所涉内容的理解来看,学生较好地突破了“环保”、“和谐”等套板效应,大致理解了作者的意旨。

4.评估学习结果

为了弄清学生是否到达了核心教学内容的终点、学习困难是否得到了解决,教师让学生写了一段感受性文字: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梭罗的生存方式对我们有哪些意义。从学生完成的作业样本来看,他们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已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较为充分地体会到了梭罗写瓦尔登湖的用意,并领悟到他的独特生存方式对改善我们今天生存状况的意义。之后,教师又作了教学后测和学生访谈。后测结果显示,认为这篇课文的学习困难(主要是对“小诗”和“神的一滴”的理解)全部解决和大部分解决两项加起来的学生占72.7%,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得到了解决。在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原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是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是自然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人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也表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

这个案例学情分析连续体的建构路径可以图示如下:

注释:

上一篇:非常好的健康知识下一篇:儒家法律思想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