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领航者

2024-07-15

素质教育的领航者(共10篇)

素质教育的领航者 篇1

海信的成功得益于始终坚持技术立企和稳健经营的战略。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

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下, 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家电下乡, 以旧换新, 中国彩电制造在经历九死一生的近身搏杀后并未从市场退缩。2009年9月7日《新华社》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当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正出现三方面积极变化:一是整体运行向好趋势明朗。今年前7个月,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三、四、五月增加值的增长率分别回升至8.3%、7.3%和8.9%, 六、七两个月增幅进一步回升到10.7%和10.8%。二是效益下滑状况有所改观, 多数行业利润实现了增长。前7个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107亿元, 同比下降17.3%, 下降幅度较6月份缩小了3.8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的行业中, 有27个利润增幅回升或者下降幅度缩小。三是主要工业行业运行、回升加快。前7个月, 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装备制造业增长10.1%, 消费品工业增长9.5%, 电子制造业增长了0.8%, 扭转了上半年以来负增长的局面。

回顾身影尚不遥远的2009年SINOCES电子展。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度作为可圈可点。本年度是中国企业浴火重生的重要关口, 海信电视以品牌实力, 科技实力, 创新实力, 为新方向的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其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 其在我国品牌企业中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2009年, 海信平板电视的整体运营状况良好, 无论是企业规模、整体效益, 还是市场占有率、产品结构都在平稳中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 海信电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07%, 净利润同比提高87.9%,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7月, 海信液晶电视以16.99%的市场占有率高居中国市场第一位, 并连续6年保持平板市场的龙头地位。

海信是全国最早在城市市场撤出CRT产品的企业, 2009年以来, 在主要城市市场, 海信平板电视销量占比接近100%。

海信在盛大的荣誉和成功面前, 海信不断不自满, 反而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海信的成功得益于始终坚持技术立企和稳健经营的战略。”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这样总结海信瞩目的成就。

面对未来的激烈竞争, 海信将持续践行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不动摇, 坚持自主创新, 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真正担当起技术创新主体的社会责任, 为民族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技术立企当看海信辉煌

海信集团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研发电子电视技术, 从平板电视到数字电视再到音视频处理技术, 海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迅速而卓有成效。使得海信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在2004年一举跃升至第一位, 并把此项殊荣保持到了今天。

中国“芯”, 民族“脸”的荣耀

2005年6月26日, 海信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 从而结束了我国年产7000万台彩电而无“中国芯”的历史, 温家宝总理为此题词肯定并鼓励海信:“立足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企业才有活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企业才有竞争力”。这不仅仅是对海信的发展是有力的鞭策, 对所有中国企业的成长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海信信芯的成功, 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信芯的开发成功不仅解决了自主生产、自主应用的企业难题, 更重要的是, 它给整个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给整个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真正的实惠。目前, “信芯”Ⅱ代的批量上市已提上日程。

从2004年起, 海信即开始着手筹备电视液晶模组项目。经过3年多的努力, 海信人不断研发创新, 终于在2007年9月, 中国彩电业的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建成, 打破了我国液晶模组几乎全部依赖外企的现状, 填补我国彩电液晶模组的空白, 被称为民族“脸”。不到半年的时间, 海信的第一条液晶模组线不仅顺利达产, 且良品率达到99%。2008年8月底, 海信液晶模组二期工程建成投产, 年产达到150万片, 并可生产47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模组和LED背光模组。

海信自主研发的液晶模组的成功投产, 实现了海信平板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而带来的低成本优势, 同时, 只有自己掌握了LED背光模组的研发、生产技术, 才能充分发挥和展现设计创意, 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差异化, 提高整机产品竞争力。

根据海信的发展规划, 海信将在电视液晶模组与整机一体化设计与制造方面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在原有模组生产线的基础上, 新建5条液晶模组、电视一体化生产线和5条LED背光生产线, 进一步掌握液晶模组和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 赢得更大的市场胜势。

谁是未来王者?

随着平板电视的快速普及, 这一产业也面临着如何寻求新的研发方向的命题, LED背光源代替CCFL背光源更有助于实现平板电视的节能环保以及色彩表现优势, 也能够促进平板电视的超薄化, 从而成为未来新型平板电视发展的大趋势。

2009年初, 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09年国际消费电子展 (CES) 上展示厚度仅6.5毫米超薄高清LED电视。美联社评出的2009年度CES展最热门的9款产品中, LED电视赫然位列其中。

中怡康研究数据显示, 2008年LED背光源电视零售量、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9767%, 2219%;2009年增长更为迅猛, 分别同比增长2219%, 4776%。销量进一步猛增, 同时, LED电视的销售比重不断攀升, 2009年以来, 上升速度加快。

在2009年5月举办的“2009年LED电视市场发展趋势论坛”上,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透露, 强制性的平板电视新的能耗标准将在年内出台, 高耗能的产品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而以节能环保、色彩绚丽为最大优势的LED电视, 将会成为平板电视发展的主流方向。根据权威机构预测, 2010年, 全球LED液晶电视的销量将突破1500万台, 中国市场将达到400万台以上。由此可以肯定的说, 2009年是LED电视的消费高峰期, 而2010年则是LED液晶电视市场的爆发期。LED将成为液晶电视未来几年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此背景下, 中外彩电制造企业均有所动作。

中国彩电制造的旗帜企业——海信电器牵头承担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之一的LED液晶模组技术突围的任务, 2008年海信正式建成投产中国第一条LED液晶模组生产线, 推出中国首批42寸超薄LED液晶电视;进入2009年海信推出的蓝媒LED液晶电视涵盖了19英寸至55英寸共10个液晶电视尺寸规格, 从而使海信一举成为全球推出LED液晶电视产品规格最多、产品线最完整的企业。

海信在LED领域的前瞻技术储备为海信决胜LED市场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持续引领LED液晶电视市场。

海信计划在未来两年内, 城市市场基本实现CCFL液晶电视产品向LED液晶电视的全面升级。这无疑会给整个平板电视行业的技术进化注入更为强大的信心。

技术创新是海信成长底气

海信绝对有足够的优势领先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在国际电子电视市场上大放异彩。海信的成功不光来源于管理的先进和海信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更多的还是其专供产品的技术、不断超越的创新、贴心独特的设计和深入人心的服务。

技术

技术优势是海信成功并连续领先同行业的最重要的支撑。

近40年的发展, 海信一直坚持“技术立企”, 把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放在首位。海信在中国市场上率先进军平板和LED背光源电视产业, 率先开始芯片的研发和制造, 率先进军电视液晶模组领域。

作为国内最专业的电视研发生产企业, 海信凭借其准确的市场定位, 优厚的技术实力, 精准地把握了电视的技术走势和产业发展方向,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使得海信的每一代产品都领先于同行业, 保持了海信在中国电视市场上高份额。

创新

海信人拥有超越、超越、再超越的创新思维。海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技术的先进和产品的领先上, 还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经营观念的创新上。可以说, “创新是海信人自觉的行为, 不是刻意要去做的一件事。”

“技术进步是降低成本进而取得价格优势的唯一源泉。有人曾把中国比作为‘世界家电制作中心’, 一方面说明中国制造业的潜力, 同时也说明中国制造业的尴尬和无奈。彩电业如果不在自主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 不树立起自有品牌, 只是给别人打工, 就只能被动地遭受跨国家电大鳄的蹂躏, 产量再大也没有用, 只有技术进步, 才是拯救彩电业的唯一出路。”这也是海信之所以能够取得中国市场连续六年平板电视销量第一, 能够在“2007-2008中国消费电子10大领先品牌”评选上获取唯一的“最具创新力品牌奖”的唯一理由。

海信所处的多媒体产业的发展态势, 在市场和产品上表现出来的就是高清、高端、节能, 在它们后面作为支撑的是数字化、网络化、显示技术和芯片技术。海信在40年的发展成长中一直坚持不断地创新, 才会有发展的动力。海信不但把创新作为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 同时也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来约束和激励员工。

设计

海信40年来的发展, 一直坚持理念创新, 保鲜工业设计创意灵感。海信为创新设计理念, 建立欧洲的研发和设计中心。在研发和设计费用上连年翻番, 确保了海信在工业设计的高水平和独一无二。海信的工业设计中心严格按照国际创新理念设立创意设计所、材料结构所、项目评审所等。这些部门结构按照PI理念融会成一个整体, 从而保障了任何一个创意灵感从思维向现实产品转化的快速和便捷。在拥有了科学先进的设计中心的同时, 海信不惜重金从欧美、日本等聘请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依靠来源于国际先进理念设计的中心组织的保障, 同时依托有效的企业文化积淀, 海信的工业设计达到了一个国际化的层次, 并屡屡荣获设计大奖。

2006年4月, 海信天香系列平板电视凭借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获得了第四届中国产品创新设计奖——电视机类最佳设计奖;同年12月海信双核点晶系列平板电视再次摘得“2006创新盛典最佳功能设计奖”。

2007年, 以海信高清液晶电视TLM5299为核心的蔚蓝色家庭影院系统赢得“2007德国i F工业设计奖”的殊荣。这是中国彩电品牌54年以来首次问鼎有“设计奥斯卡”的全球工业设计至高荣誉。

2007年11月, 海信真+天翼平板电视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和外观设计在中国工业设计届最具权威的“2007创新盛典中国工业设计奖”中, 一举摘得“2007最佳年度特色奖”桂冠, 赢得了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上工业设计领域的最高荣誉。此次荣誉的获得, 标志着海信在工业设计领域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2008年11月, 在国家技术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的“2008创新盛典”评选活动中。海信TO8系列LED液晶电视凭借“自主创新, 绿色环保”方面的突出技术优势最终获得最具影响力的“最佳创新设计大奖”。这是海信平板电视连续3年在“创新盛典”工业设计评选活动中摘得大奖。

在近期“家电下乡”过程中, 海信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充分考虑农村市场特点, 设身处地的为农村客户着想, “超宽电源”、“超强接收”、“超级节能”、“超长寿命”等一系列贴心的设计使得海信电视在“家电下乡”市场大受欢迎。

服务

对于产品质量, 海信更建立了“用经济的眼光衡量质量效果, 用道德的要求约束全员的质量行为, 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全员的质量标准”的质量文化, 由此生成的企业文化服务理念为海信的成功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保障。海信依托其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全面打造核心产品优势, 同时全面改进和升级服务。

2007年, 海信率先发布“三三五免”平板服务新标准。从2007年4月3日起, 海信平板电视的显示屏保修期限由一年延长为三年, 整机、自制解码板保修一年, 而且对于2007年4月3日前三年内购买的产品也享受新的服务标准。海信率先为中国平板电视行业树立了平板彩电售后服务的新标杆, 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008年3月13日, 海信正式发布“6H服务标准”, 明确了海信平板电视服务标准, 以高标准、高洁净、高舒适、高品位、高效率和高安全的“6H服务”, 率先将中国平板电视的服务标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海信经过40年发展, 成长为目前具有3C产业架构的跨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是以雄厚的技术为基础, 以创新为辅线, 不断进行产业延伸和拓展的结果。作为中国最专业的电视研发生产企业, 海信准确地把握了电视的技术走势和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背光源和信芯项目上的成功, 证明海信完全有能力制造出与别人截然不同的优秀独特的产品。这些优势加上切入模组项目带来的产业链成本控制力, 大大地巩固了海信在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上的龙头地位。今天, 可以说, 海信为之努力了多年的平板战略梦想已经成功实现了。但是, 低调的海信仍然没有满足, 相反地, 在更多更远的路上海信已经开始了新的创新超越之路。从电力线网络、数字机顶盒、IP机顶盒到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领域, 全方位的3C融合和数字家庭战略蓝图已经摆在了海信的日程表里。内外兼修使得海信平板电视的综合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实际上,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电子信息企业之一, 海信从没有把目光放在脚下, 而是一直坚定不移地凝视着远方, 因为只有不断创新, 不断超越梦想才是海信一直坚持不懈的成功之路。

海信将会继续坚持高端平板战略, 布局产业高端领域, 加大平板核心技术、网络芯片技术、软件技术等方面的研发。重点开发LED液晶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一体机、移动电视等新技术新产品, 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凤凰涅槃, 技术立企, 执着探索, 这就是中国最强大的电视集团的超越梦想。而我们坚信海信的超越梦想还在继续, 但也会在规划中一一实现。

创新科研育种的领航者 篇2

目前,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中国玉米已稳居谷物之王的重要地位。玉米的连年增产,良种的培育功不可没。在国家粮食核心区的河南,就有这样一位埋头玉米育种研究工作的育种人,他就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振华。

经过几次邀约,2012年12月11日,记者终于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专访到了刚从外地回来的王振华。

从事农业:少年梦想变成现实

1963年,王振华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那是一个半年蔬菜半年粮才能勉强度日的时代。“在我的印象中,始终抹不掉的是对饥饿的记忆。当时的主食就是红薯,天天吃红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那时,最大的理想就是长大以后一定要为农民吃饱饭、农业大丰收做点啥事。”王振华激动地向记者说起过往,“因为饥饿烙在内心深处,所以在1980年高考时,我首先选择了河南农学院农学系,一个能够改变农业农村生产现状的专业”。

在河南农学院4年时间里,王振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在假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受到好评。1984年,王振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河南农业科学院。

刚上班的王振华,正赶上河南省“稻改旱”工作的高潮,在当时严重缺乏栽培技术人员的背景下,王振华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从事了4年农作物栽培工作。那段时间里,他认识到,仅有优良的种子只是农业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也感觉到优良品种的重要和缺乏。1988年,王振华考到华中农业大学读研究生,师从遗传育种专家刘记麟。读研期间,王振华一边努力学习遗传育种理论知识,一边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加强对遗传育种的研究实验。1991年,王振华以理论、试验实践双优异的成绩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回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遗传玉米育种研究。

良种培育:持续增产的“金钥匙”

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的人都知道,自交系选育,就是要在众多基础材料和数以万计的植株中,摸索作物频繁变化的规律,捕捉其极少的变异性状,再经过多点多次筛选鉴定,才能获得真正的优良系,这恰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而别人看来枯燥不堪的工作,王振华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每年春播时节,王振华就忙着备耕、整地、施肥、播种。春去夏来,玉米杂交授粉的季节到了,他就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忍受花粉的刺激,给玉米去雄、授粉、套袋,从植株高矮、叶片大小、果穗性状、籽粒色泽、成熟迟早等各方面,进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比较。为了加速育种进程,培育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王振华像候鸟一样迁徙于中原大地与海南三亚之间,为了他钟爱的事业,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21年。

苦心人,天不负。王振华和他的课题组培育的玉米品种,至今已经有14个通过了河南省或国家审定,王振华真正成为了一个“优质高产”的育种专家。在此期间,王振华还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玉米优良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

此外,王振华作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在搞好玉米新品种选育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多年来,王振华和他的课题组通过对农民技术培训、无偿提供给农民种子、建立高产攻关田和百亩示范方等方式,累计推广农业常规技术、新技术及新品种30多项,推广面积达5000多万亩,增收玉米16亿多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18亿多元。

2012年,农民大田种植的“郑单23”“郑单988”品种亩产在600公斤以上,更高产的达800公斤以上,成为黄淮海区域玉米主推品种和极具潜力的品种。其中,“郑单23”品种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

种质研究:引领农业基础科研工作

科研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赖以发展的基础,种质资源研究是农业基础科研工作者研究创新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基础科研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很难做出立竿见影的成果。如果没有基础科研的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体系,在农业科研基础领域将会受制于人,种子培育工作在这方面尤其明显。王振华看到了这些不足,于是他和课题组通过不断研究,在种质基础研究方面,将我国主要种质划分成5大杂优群、9个亚群,16种杂优模式。他的该项研究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对玉米育种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当记者问到种质划分的初衷、方法和依据时,王振华认为,玉米种质基础研究是玉米育种重要的基础工作,理清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关系,进行新自交系选育,进而组配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优良杂交种是玉米育种的中心任务。因此,系统研究和分析中国玉米主要种质,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总结和探索相应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和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减少育种的机遇性和盲目性,起到事半功倍的育种效果。划分的依据,简单来讲就是系谱关系、配合力、杂种优势、生理特点、形态特征及育种实践,但每一因素都又包含了大量的工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对我国玉米育种和杂优利用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王振华说,目前玉米科研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种质资源研究,其中包括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和种质资源的创新;二是加强育种技术研究,这里面又分单倍体诱导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技术(重要基因的挖掘、克隆);三是要加强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因为只有不断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才是一切科研工作的动力所在。

路在何方:首先要创新种质资源

在当前一个阶段内,育种方面重要资源的创新和良种良法的复合应用,是保持农作物稳产高产的根本。当前玉米育种要想取得大的进步,王振华认为,首先,要做好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工作。根据目前我国玉米育种情况来看,在种质资源创新方面还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所进步,最可行的就是尽快引进优异的种质资源,同时要做好自己育种种质资源工作的创新。其次,增加育种试验密度,推行密植育种。传统育种试验田的种植密度不高,选育的自交系和杂交种缺乏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虽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这些新品种的产量潜力通常都很高,但是其抗逆性、稳产性有待进一步鉴定和实践检验。通过高密度育种,增加选系和品种筛选试验密度,同时做好多地点多年份的鉴定,这样既保证了品种的广适性,也增强了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可以筛选出高产稳产、耐密抗倒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再次,要加快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以新的育种方法和模式尽快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服务农业生产。

有句话说明了品种和方法的重要性,那就是:“好品种是育出来的,高产量是种出来的。”可见,玉米增产是两者互相促进起到的作用,在这里优良品种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没有好的种子,再高明的种植技术也不可能达到高产。

当谈到商业化育种还存在哪些不足及如何改进时,王振华强调,商业化育种必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商业化育种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育成的品种不仅仅是高产,同时具有稳产性、广泛的适应性、抗逆性、适宜机械化操作、遗传稳定性及制种容易等特性。二是商业化育种必须具备信息和育种资源共享的机制。目前,各个育种单位之间,各育种课题组之间,在育种目标设置、育种战略、育种计划、育种资源等方面各自为政,互不交流,造成了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商业化育种是以工厂化的组织形式,把各个相关功能的专业人员串联起来。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共同的和明确的育种目标,利益一致,分工明确,资源利用率、育种效率和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升。三是要与产业紧密结合。商业化育种一旦品种审定,马上就可以在市场上推出所需要的产品,能够极大提升产业效率和社会效益。

王振华认为,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玉米育种还存在差距:育种技术队伍分散,急需建立按产品研发分工的育种团队;抗倒耐密、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育种新材料不足,需要加大优良种质创新力度;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目标基因,当前急需在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方面有重点突破;分子标记育种的投入不足,需要建立分子标记育种平台。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玉米育种先进国家在玉米自交系选系方法、新组合鉴选方法、育种规模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金旅:工艺时代的领航者 篇3

中国客车行业在这个全民呼吁减速的时代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发展方向, 如何缩短与世界一流客车之间的差距, 如何从根本提升客车产品品质。在客车行业发展的现状面前, 制造工艺的重要性日愈凸显。

工艺决定品质, 在全球产能已经普遍过剩的时代, 工艺解决的已经不是产品能否生产的问题, 而是如何生产更为优质产品的问题。

秉着“诚以至信, 创造价值”理念的厦门金旅, 善于锐敏地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 与时俱进地进行着一次次的工艺变革与技术创新。在中国客车行业发展的历史坐标上, 记录下了金旅实现产品品质飞跃的一次次历程, 同时也铭刻下金旅人努力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近三年来, 以勇于突破和科学创新的自信, 金旅在工艺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三项重大突破:2008年, 金旅国内首条大型客车整车阴极电泳生产线正式投产;2010年, 金旅又领行业之先, 将大巴装配生产线由半承载车型的脱壳电泳生产工艺, 切换为全承载式装配工艺。2011年, 金旅特殊车辆生产线开始投入使用, 这一被金旅视作工艺火箭推进器的生产线, 是装配水平追求精致化的实验场, 是人才比武的演练场。金旅希望它是一颗火种, 能够让品质的优良基因燎原。随着该条特线的投产, 金旅TIS工艺革新体系全面启动, 在公司上下掀起工艺革新的浪潮。

灥餐厅 新派素食的领航者 篇4

一次重大的转变

“我之前是做健身行业的,时刻要保持自己良好的体型,我时常会给自己做吃的,慢慢地也喜欢上了做饭。三年前,和朋友去泰国旅游报了一个长期厨师班,个人觉得泰国菜对于我来说还不是很难,就和平时做中餐的感觉很像。很多人从厨师班毕业了之后都去开店或者培训学校,再加上同行的朋友也很喜欢做菜,于是我们打算开一个西餐店。”旅行回来就开始找房子,就这样在三年前,从选址到最后开业只用了一个月时间,概念便落地开业——灥餐厅,主做泰国菜和法餐。采访中,韩淼会自嘲自己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或者是一个不是那么太积极的人,但是一本书却改变了她的想法。“朋友写的书放在了我的店里,大概是讲一些戒杀放生的事情,我看了之后也挺有感触的。有一天晚上,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外星人占领了我们的星球,他们会选择怎么吃掉我?就好比我们在吃西餐中的肉类时候,它们是怎么想的?之后便有了一个想法,自己40岁的时候钱挣得差不多了之后做素食试试,觉得很酷很好玩。能把素菜做好是件特别牛的事。”当时这样的想法只是在她的脑子里灵光一现。后来有喜爱素食的朋友找到她,俩人决定将原先做荤菜的西餐店关了,来朋友的店也就是现在城墙根的这家店打造素食主义餐厅,并且仍旧沿用旧名——灥。至此,灥餐厅开启了新的素食时代。

匠人精神 “玩转”素食

匠人精神,源自对生活的极致追求。在平凡的生活中注入情怀。匠人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而来的,卓越的匠人在朴素中坚持心性,把每一个当下做到极致。韩淼就是带着这样的匠人精神经营着灥餐厅。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是热情和兴趣。“我做菜的时候是开心的、满足的!”韩淼说。第二要素是坚持不懈。从开店以来,不管收益是好是坏,不管大的环境如何改变,韩淼始终坚持在菜品的质量上进行严格把控。“能够沉下心对待每一样食材,在喧嚣尘世中不浮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专注做好产品才是我和我的店始终要坚持的。”

灥餐厅奉行西式素食主义。在选材上,每一种原料在韩淼看来都是很有讲究说道的。生菜在她的认知中就有20多种,叶厚的、叶薄的;厚叶的口感是发脆的还是发绵的;整体口感是发苦的还是发甜的等。对于这些原料本身,韩淼有很全面的认知。具体如何搭配在她心里都熟稔于心。自制比萨是特色的招牌菜品。比萨的饼底是有别于其他家的。饼底主要分为为菠菜底、南瓜底和原味底。比萨中间夹层的酱汁种类有甜口、辣口、白口、芝士口以及传统口。南瓜和菠菜经过慢速榨汁机所榨出的汁液和面按照一定比例融合在一起。“融合比例很重要,融入多少会使得南瓜汁的糖分带入多少。糖分加入一定分量后使得做出来的饼底口味更脆。菠菜的香味怎么融入面粉中,去色留汁是我现在还在研究的。”根据时令会在夏季推出草莓味和菠萝味,增加了食客可选择的种类。餐厅的比萨总的来说是饼底固定,酱汁的口味可以自选。一种饼底可以搭配多种酱汁。除了比萨之外,新派沙拉也是餐厅的招牌特色。经过创新推出了招牌新派产品:谷物暖沙拉。暖沙拉何谓“暖”,“在北方,过了十月,女孩子吃到冰凉的沙拉会不舒服,想吃素材不一定非要在锅里炒制。思考过后,得出这样的一个概念:菜是凉的是没问题,利用谷物的温度和新鲜的蔬菜融合在一起,菜也不会凉,米也不会烫。谷物的选料是大米和红豆,这样的原料也突出了养生的概念,绿色加养生一直是灥餐厅烹饪所秉持的理念。

菜单的设计也别出心裁。菜单分为纸质手写版和电子界面版。纸质菜单上面只有文字介绍,却出乎意料地不匹配菜品图。“使用纸质是因为我觉得这种细腻踏实的感觉很好,给客人传递出一种我们在用心做好点滴的感觉。坚持不放图是遵循我自己的理念,因为我每天做的同一道菜都不敢保证完全的一样,肯定会有细微差别。说不定今天放口蘑明天不放了,可能今天放一种配菜,明天又会放另外一种。我觉得来我店里就餐的食客,会跟着我的步伐走。”餐厅装修风格整体呈现出一种工业风格。就餐区大量运用立体结构的桌椅,赋予其纯净的颜色,体现一种强烈的理性主义和象征精神,带有明显的主观精神。使得食客进入餐厅就餐吃的是素食,所在的环境也是大方简洁的素色空间。

超越食客的成长速度

“其实每个人价值观不同,追求成功的目标不同。所谓自我坚持,看你是哪一种坚持。把自己想要做的东西一直持续下来叫坚持,通过这个东西获得一种物质上的满足也是追求。我不糊弄,用的东西我也保证货真价实。目前开了三个月,收到了客人的很多好评。很多人两天会来三次。”很多顾客后期会发展成老顾客、回头客,而且他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前几年,顾客的关注点可能在于就餐环境上,过了一阵之后,又关注服务与就餐体验上,如今,渐渐地回归到食物本身上。做餐饮,餐厅的成长速度要超越食客,这种超越必须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虽然现在成本在不断提升,但是我认为餐厅的经营应该向一些日本餐饮业学习。在面对餐饮成本越来越高的局面下,可以运用自己本身的智慧去应对它,而不是偷工减料。这点很赞成向日本的一些餐饮企业学习。比如,我在节省成本方面,如果每个餐桌上摆一个餐具框,那么累计下来,可以少请一到两个服务员,这样有助于节省人力成本。”

团队的生命力与凝聚力

在团队人员的管理上,韩淼从来都不会限制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许是由于她是一个地道的北京姑娘,直爽的性格让她更善于与员工进行沟通。她很看重一个人的品行,招进来的服务员凡是干得时间比较久的都是和她气场比较融合的人。套用她的话,我能看上的也是倍儿勤奋的人。“我不喜欢那种时不时因为餐厅生意好,就说自己有多么多么累的人,带着这样态度在我店里工作的人,干不长久。”餐饮是一个勤行,能否干好餐饮除了身体要勤、凡事必躬亲,更重要的是脑子要勤。喜欢就是最大的吸引,目标就是最大的追求,来这里的员工也好,厨师也罢,都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这些朴实真诚的年轻人,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让素食和西餐完美地进行融合。个性化的厨师团队也由韩淼亲自组建和培训,团队之间默契的合作也为灥餐厅快速发展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做测试、测量、监测领域的领航者 篇5

十年的探索, 使蓝拓扑的发展方向日益明确:做国际、国内, 广电、电信行业音视频测试、测量、监测领域的领航者。

1 广播电视监测新技术、新产品

1) 数字、模拟全系列嵌入式监测产品

蓝拓扑BAW系列监测产品针对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全系列设备均采用嵌入式模块化设计。数字信号监测模块采用独立的Power PC系列处理器+DSP双CPU设计, 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 支持实时的信道参数采集、TS分析和ES分析等功能。根据监测业务的多样性, BAW监测系列产品具备多种接口类型的监测模块:DVB-C、DVB-T、DTMB、ABS、CMMB、ASI、IP、SPECTRUM。针对信源监测还提供模拟视音频模块、SDI、AES/EBU、模拟广播电视射频输入等多种接口形式。

2) 基于Web的监管、监测平台软件

蓝拓扑BAW系列监测产品中还提供了监测、监管平台软件。

监测平台软件的目标客户为各地运营商类客户, 实现了对数字电视监测系统的设备集中控制、报警集中管理、信息集中展现、故障分析判断、报警信息发布等功能。监管平台中, 非常人性化的提供了总控平台的功能, 使用户能够通过一个集中界面实现所有日常操作的全部功能。此外监测平台选配网管平台软件, 实现监测到监控的全解决方案。

监管平台类软件的目标客户为各地政府管理部门, 实现了对广播电视网络的内容监管、质量监管、安全播出监管等内容。

3) 广播电视信道指标测量的革命——实时频谱监测产品

实时频谱技术过去只为一些欧美大公司掌握, 其相应产品非常昂贵。实时频谱技术对于数字信号监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如:星座图、EVM等调制相关指标必须在实时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即使对于模拟信号, 实时频谱技术由于其分辨力高、扫描速度快、测量准确度及测量速度也远远优于传统的信道测量技术。基于此种情况, 蓝拓扑推出实时频谱监测产品作为监测产品中的一种板卡, 以相对低廉的成本, 实现高速采集、宽带宽实时分析。从而使模拟、数字指标测量的准确性、时效性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

4) WMV音视频转码技术

广播电视监测用户的常见需求是将播出的视音频节目进行高码率到低码率的转码后长期保存。蓝拓扑监测软件中针对此类需求, 实现MPEG-2编码到WMV编码的转换。由于WMV为微软流媒体标准格式, 在客户端浏览、流媒体发布等方面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后期浏览、查询等操作。该项技术全面领先于业内相关厂商。

5) ES流监测技术

随着监测技术的方展, 越来越多的用户不仅希望发现故障, 更希望定位故障。蓝拓扑在业内首先提出ES流监测理念, 从音视频、ES流、TS流、RF四个层面全方位对信号进行监测, 并在业内首创智能报警功能, 从四个层面综合分析故障, 定位故障, 真正实现了对安全播出的保驾护航。

6) IP监测技术

基于蓝拓扑高性能的监测硬件设备平台, 蓝拓扑监测设备全面支持IP输入, 依据RFC4445实现了对MDI指标的监测, 是在国内唯一实现在硬件设备上对TS OVER IP的信号监测的厂商。即使在国际上, 也达到了业界领先的水平。对于国内用户, 能够真正地保护用户投资, 无论前端设备结构发生何种变化 (如:改变成IP结构) , 都无须对蓝拓扑设备进行更换。

7) 模拟监测到数字监测平滑升级

随着数字电视发展的进程, 很多地方用户都面临一个选择, 一方面希望进行监测系统的监测;另一方面又担心由于数字化的改造造成投资浪费。蓝拓扑解决方案充分地考虑到用户的此种需求, 模拟前端用户升级到数字前端时, 仅需将监测机箱内的模拟监测模块更换成数字监测模块, 其余设备包括多画面、网络设备甚至网络布线都无须改动。真正做到了想用户之所想。

8) CMMB、DTMB、ABS-S等新媒体监测

随着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 新的媒体业态不断出现, 对广播电视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 迫切需要高新技术, 完善新媒体监测任务。一个完整统一的监测平台, 不仅包括无线、有线、卫星等传统广播电视监测, 还包括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直播卫星、IPTV等新业务的监测。蓝拓扑监测产品能够实现对所有新媒体业务的全业务监测, 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 码流分析新技术、新产品

码流分析产品一直是蓝拓扑的拳头产品, 目前主力产品P200、S100, 能够实现对ASI, DVB-C, DVB-S (S2) , ATSC, DVB-T, DTMB等各种接口的支持。近期蓝拓扑又推出新产品P300。

1) P300——解扰技术首次出现在码流分析产品上

P300是为网络公司运营类用户量身定做的一款产品, 为了满足运营类用户经常面对加扰码流的需求。P300开创性的在码流分析仪上集成了解扰功能, 通过CAM卡接口能够实现对各种加扰方式的支持。有了解扰接口, 即使对于加密码流也能够实现直观的解码功能, 对于一些加密的表格也能够实现全面解析。

2) P300_CMMB——CMMB码流分析仪

随着CMMB运营公司的建立, CMMB运营保障也日益紧迫。蓝拓扑全新推出CMMB分析仪, 能够实现对CMMB PMS流及RF输入的兼容。能够实现包括复用器后到发射机后的全面监测。

3 展望

现代中药企业的领航者天士力 篇6

天人合一, 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精髓, 也是天士力人的哲学理念;提高生命质量是联合国国际文化卫生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中心任务, 也是我们的经营理念。

天士力在与自然、社会、人际、文明和谐的无尽追求中, 自身也融入其中, 被社会、被世界所认同, 使“创造健康, 人人共享”的伟大事业得到永恒。

天士力集团成立于1994年, 经过十八年的发展, 目前已实现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 以保健品、功能性保健品等健康产业以及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为两翼的高科技跨国企业集团。近年来天士力集团借助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优势紧密结合食品、饮品、美容护肤、日化产品等民生核心元素, 向生命健康产业扩展。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天士力集团大健康产业已逐渐形成两大品牌支柱:一是以“天士力”为品牌, 即从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特色医疗等以“治疗”为目的的“生命安全”板块。二是以“金士力”为品牌, 开发社会急需的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美容护肤、日化产品、家居用品以及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以“治未病”为目的的“生命健康”板块。

“天”乃使命。是生生不息的自然, 是科学严谨的规律, 是风云变幻的市场, 是至高无上的顾客。“士”乃智者。是日月精华之生命, 是固国兴邦之民众, 是悬壶济世之人杰, 是胸怀诚信之来者。“力”乃融通。是政通人和之凝聚力, 是敢为人先之创新力, 是抢抓机遇之竞争力, 是业兴五洲之生产力。

天士力的标志, 是一个稳定的红色三角型, 由汉字“天”、“人”和英文字母“A”的图形有机结合而成, 蕴含着“天中有人, 人外有天, 天人合一, 奋发向上”的寓意。

天士力的企业理念是:“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天人合一, 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精髓, 也是天士力人秉承的哲学理念;提高生命质量不但是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提出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心任务, 也是天士力大健康事业经营方向;通身心, 血脉相通, 固本兴盛;通商业, 商通四海, 业兴五洲;通社会;政通人和, 恒久永隆;通则变, 革故鼎新, 与时俱进;通则智, 贯通古今, 达遍中西;通则胜, 传承文化, 源远流长。

天士力以“创造健康, 人人共享”为企业使命。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为发展的动力;以顺应时代潮流, 响应国家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为发展目标;从而明确确立了天士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

经过十八年的发展, 天士力已形成了“以人为本, 诚信通达”的共同价值观, 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创新”和“服务”两个方面。以创新适应变化, 以创新谋求发展, 以诚信忠诚企业, 以诚信服务市场, 以服务赢得顾客, 以服务实现价值, 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企业与社会共同进步。

在此基础上, 天士力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以“三个人”为内涵的企业文化, 即祖先文化, 消费者文化, 员工文化, 并从中提炼“创新, 包容, 诚信, 责任”作为天士力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祖先文化”体现在“继承, 创新”两个方面。天士力企业文化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源, 在不断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把民族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意识融为一体。“消费者文化”视顾客为上帝, 把诚信和服务表现在每一个人, 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环节, 一切经济活动实质上就是天士力诚信、服务的实践过程。“员工文化”确立主流思想的导向, 倡导责任是价值的前提, 对社会、对事业、对顾客、对企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员工, 才能谈得上价值的实现。

中共党员博士、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医药世界联盟董事局主席全球知名企业家现代中药领军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奥运会火炬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金士力佳友 (天津) 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新是天士力不断成长的精髓, 大力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求发展, 在发展中持续创新。以创新作为天士力发展的灵魂, 以创新精神指导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促进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思想方法, 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包容是天士力精神的特征。包容是一种开放, 包容是一种胸怀, 包容是一种责任。

诚信是我们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 诚信是天士力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是天士力人创新力、凝聚力、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 诚信通达, 让员工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与企业共同成长, 是天士力对员工的郑重承诺。对社会以诚信, 固本兴盛, 财源广进;对事业以诚信、商通四海、业兴五洲。

责任是想做事, 能做事, 做成事的本质反映。责任是一种自觉反意识, 忠于职守, 默默耕耘;使命感更是责任感和忠诚度的升华, 高起点、前瞻性、大胸怀、尽职尽责、求真务实、对事业负责的人才团队。

天士力是现代中药的一面旗帜, 是中药现代化, 中药国际化的领军企业。2002年天士力5000万股在上证交易所A股上市, 经历十年发展, 天士力总股本已由1.9亿股增值5.6亿股, 总市值由近28亿元增至265亿元。2012年, 天士力获得“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上午医药上市公司”, 在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医药企业20强中, 天士力位列第一。

天士力集团建立初期资产总额1200万, 截止2012年集团资产总额已经达到173亿元。

2011年天士力销售总额为160.8亿元, 预计2012年销售总额超过200亿。

创新是天士力的发展的精髓和灵魂, 天士力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以创新求发展, 在发展中持续创新。按照“大病种、大品种、大市场、系列化”的研发思路, 形成系统与局部相结合的系列化布局。提出“现代中药”新概念, 建立了以组分中药为主导, 探索中药新药开发的新模式。

天士力建立了没有围墙的研究院, 确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成果所有、利益共享”的合作原则, 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合作, 形成多种形式的研发平台, 搭建了核心机构与外围机构、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拥有全球领先的现代中药科研实力, 是国家推进中药现代化战略的中药战略研发基地。截至目前, 已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研究与开发等重点科研项目40多项, 被评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人事部在天士力集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依靠雄厚的科研实力, 天士力建立起了以组分中药为主导的中药新药创制平台, 从282种药材及18个中成药制剂中制备出10661个组分, 235个有效单体, 申请专利1177项。建立了由核心专利、外围专利、防护专利组成的专利保护体系。

按照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 天士力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 1997年首闯美国FDA, 之后加强产业链标准化建设, 建立完备的现代化产业链, 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2006年启动美国FDA二期临床试验, 2010年顺利通过美国FDA二期临床试验, 复方丹参滴丸成为世界第一例完成FDA二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成药制剂。2012年正式启动FDA三期临床试验。

天士力的战略构想就是打造“百年企业”, “百年育人”, “百年品牌”。确保企业永续性发展, 永葆企业基业长青, 立志在全球现代中药领域成为卓越的领军企业;天士力把人才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把人才培养作为贯穿企业发展历程的永恒主题;并形成凝聚天士力人的独特的统一价值观, 全力塑造“天士力’独特的, 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天士力于2006年启动全球化战略, 实施“全球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强化国际化的理念, 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团队, 制造国际化的产品, 打造国际化的品牌, 形成国际化的经营模式, 经历数年的发展, 已初步完成了全球战略布局。

国际市场拓展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直销两个业务板块, 两个组织体系。确立了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拓展, 以直销为龙头, 带动分销的国际市场营销模式。形成了四区一点的市场布局 (“四区”即以马来西亚、韩国为中心的亚洲区;以荷兰、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区;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区;以南非、尼日利亚为中心的非洲区;“一点”即俄罗斯)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会员人数已经超过百万, 业务遍及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

天士力全面实施“基础市场在国内, 目标市场在国际”的营销战略。创新会员营销模式, 打造差异化生产优势, 创造消费价值。坚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 建设跨国企业集团。包括产品市场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科技国际化, 建设跨国企业集团。包括产品市场国际化, 资本市场国际化, 科技国际化, 生产国际化, 管理国际化等多方面内容。树立国际化思想观念, 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团队, 制造国际化的产品, 打造国际化的品牌, 形成国际化的经营模式, 让天士力现代中药的影响力改变世界医药发展的格局, 真正实现天士力人“创造健康, 人人共享”的宏伟夙愿”。

天士力大健康事业关注的不仅仅只是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 更关注的是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健康, 事业健康以及自然健康和社会健康。通过不懈努力, 最终实现“还原平衡, 通达一生”, “幸福一家, 健康全球”的宏伟构想。同时天士力稳步推进“一个核心推两翼”的产业布局, 着力打造并抢占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的高地, 加强科技创新和市场模式创新, 加强资本平台建设创新。

大健康产业布局

“天士力大健康产业有两大支柱, 一是以‘天士力’为品牌, 从现代中药扩展到化学药、生物药、围绕生命安全‘治病’的医药产业板块;一是以‘金士力’为品牌, 开发社会急需的保健产品和服务, 围绕生命健康‘治未病’的健康产业板块。天士力必须一手抓‘治病’, 一手抓‘治未病’,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在这两大领域, 天士力都要争当规范发展的排头兵。”

天士力集团以发展大健康产业, 打造大健康产业第一平台为核心战略目标。围绕“生得优”、“活得长”、“病得晚”、“走得安”十二字方针, 集团大力发展两大支柱产业———生命安全与生命健康。而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 天士力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健康产业格局, 成为中国大健康产业领域的领军者。生命安全板块

天士力集团的生命安全产业以“天士力”系列的制药业为核心, 在现代中药的基础上, 向生物药、化学药和特色医疗行业扩展, 形成以医药为主要领域的生命安全保障产业板块。现代中药系列拥有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等产品;化学药有替莫唑胺、阿贝他、氟他胺片等产品。生物药拥有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专业医疗方面, 天士力集团和韩国我立德医院合作, 引进国际领先的脊柱微创技术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专科医院———上海天士力我立德医院。

生命健康板块

生命健康产业板块是天士力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和扩展, 生命健康产业就是要使人的生命质量得到充分提高, 发展以延缓衰老、防范疾病、维护生命健康为目标的产业, 如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安全用水、健康饮品等系列。如以“金士力”品牌为代表的三通系列产品, “帝泊洱”品牌的生物茶和饮用水系列, 国台酒业的健康白酒系列等。

金士力佳友作为天士力集团的重要战略成员, 承载着完成集团“生命健康”的使命, 是天士力完成大健康战略目标最为重要的部分。集团将提供卓越的研发力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完善的后勤保障以及优质的资源, 为实现金士力佳友的战略目标共同努力。

金士力佳友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 是天士力集团投巨资打造以“生命健康”为发展方向的直销企业。2006年10月27日获得商务部颁发的第十号《直销经营许可证》, 也是天津首家获牌的直销企业。

金士力佳友在业内率先扛起了“文明直销、诚信直销”的大旗, 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给经营者提供安全可靠, 永续发展的事业平台。目前, 金士力佳友将全面进军国内市场, 等待更多有梦想的人把握这个最佳的切入时机。

社会日新月异, 技术突飞猛进, 人类在享受高品质便捷生活的同时, 正面临一个逐渐失衡的世界:健康状况下滑、事业陷入迷茫、家庭危机重重、地球伤痕累累、伦理纲常失序……失衡是这个时代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而平衡, 则是每一个人心底最真实的呼喊!

面对这个失衡的世界, 大健康产业关注的, 不仅仅是个人的健康, 我们还要关注事业与家庭的健康、更要关注环境与社会的健康。我们不但要还原健康平衡, 我们也要还原事业与家庭的平衡, 更要还原自然和社会的平衡。让人们的健康、事业、家庭、自然和社会回归平衡状态, 这是金士力佳友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时代赋予金士力佳友人的伟大使命。

金士力佳友高举平衡的旗帜, 以缔造人类平衡生活为依归。金士力佳友的理想, 乃是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最佳的创业平台, 也传递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 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衡公式, 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类回归平衡状态, 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 创造一份成功的事业, 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社会生生不息。

未来, 金士力佳友人将在集团“追求天人合一, 提高生命质量”理念的指引下, 运用现代中药技术, 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让人类的健康、事业、家庭、自然和社会回归平衡状态, 成为人类平衡生活的缔造者。

素质教育的领航者 篇7

王朝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酿酒设备和技术,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王朝葡萄酒既适合欧洲人的口味,又具有中国酒的特点,产品质量过硬,因此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评酒会上一举夺魁,并且连续5年获此殊荣,被布鲁塞尔国际评酒会授予“国际最高质量奖”。这是我国葡萄酒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王朝公司在发展初期,就以“酿造精品葡萄酒、为国人提供高品位的生活”为目标,把产品定位在高档次、高品质、高服务上。王朝葡萄酒自问世以来,产品以高雅的品质和浓郁、甘润、醇厚、细腻的特点闻名,进而一步步征服了消费者。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葡萄酒,使葡萄酒的市场潜力越来越明显,同时人们消费葡萄酒的层次也越来越高。根据市场的特点、时代的变化,王朝公司又开发了金王朝干红葡萄酒、勃根地干白葡萄酒、王朝木桶陈酿干红葡萄酒、王朝樽御系列葡萄酒、王朝梅露辄干红葡萄酒等中高档产品,以期占领葡萄酒的高端市场,产品在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在市场竞争中谁占领了制高点,谁就赢得了主动权。根据王朝葡萄酒档次高、质量高的特点,王朝公司采取了先集中征服高层次消费者,占领高端市场,然后向其它消费者群体全方位辐射的策略,这一策略不仅让王朝葡萄酒赢得了高档次、高品质的形象定位,而且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企业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回报。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王朝的品牌力开始慢慢显现出来。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王朝公司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市场策略:在葡萄酒企业中第一家实行了货款保证金制度、价格保证金制度和品种代理制度等,通过这些新策略,不仅稳定了市场、稳定了价格,而且杜绝了“窜货”现象、稳定了人心、稳定了经销商队伍,确保了市场购销渠道的正常秩序。在市场稳定、销售政策稳定的情况下,经销商销售王朝葡萄酒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科技创新造就中国锂行业领航者 篇8

这一切似乎让人不可思议,但又是那样的水到渠成。赣锋锂业的迅猛崛起,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积极实施科技发展战略, 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研制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敢第一个“吃螃蟹”,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开发新产品

金属锂是最轻的金属,素有“工业味精”之称,同时也被称为“能源金属”,与现代航空、航天工业及核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金属锂熔点较低,具有体心立方结构,所以经常用于合金生产,特别是铝锂合金、镁锂合金等。由锂制成的合金具有加工性能好、延展性大、抗腐蚀性强、抗高速离子穿透能力大、比重非常轻等优点,被广泛用作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高速飞机的结构材料,同时锂具有较大的中子吸收截面,可作为原子能飞机、宇宙飞船等运载反应堆的防护屏。在核工业领域,可控核聚变是人类利用核裂变能之后更高阶段的发展,不仅聚变能比裂变放出更多的能量,而且聚变比裂变更清洁、更安全,锂在可控核聚变反应中是理想的冷凝剂和载热体。 由于核聚变的燃料是氘和氚,氘在海水中储量丰富,但是氚在自然界中没有直接存在,它需要通过中子和锂相互作用而产生,因此核聚变反应实际消耗的原料是氘和锂,对于一个1000兆瓦的核聚变反应堆,年用锂量可达1000吨之多,具有巨大的需求前景。

赣锋锂业在创业之初就是选择生产金属锂作为创业的切入点,因为金属锂市场前景广阔,而且由于技术难度大,当时我国做金属锂的企业屈指可数,竞争者相对较少。在董事长李良彬的带领下,公司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开发出金属锂系列产品,催化剂级高纳金属属锂、电池级金属锂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锂铝合金、超薄锂带、异形锂粒子为省级重点新产品,在短短的十年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基地。但是,赣锋锂业并不满足于在金属锂领域取得的成绩,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开发新产品。如今,产品从当年单一的金属锂产品发展到包括金属锂在内的无机锂、有机锂等系列四十余种规格、二十多个品种。成为国内锂系列产品品种最齐全、产品加工链最长、工艺技术最全面的专业生产商。公司先后开发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电池级金属锂及电池级磷酸二氢锂,电池级六氟磷酸锂专用氟化锂、正丁基锂、氯丁烷、碳酸铯、电池级氢氧化锂等15项省级重点新产品,公司产品涵盖金属锂(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氯化锂(工业级、催化剂级)、丁基锂、氟化锂(工业级、电池级)等二十余种品种,主要应用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公司多项细分产品市场销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要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份额较大,同时也出口到美国、欧盟、韩国、印度等国际市场, 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始终保持科研经费高投入,长期坚持拿出不低于4%的营业收入用于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掌握了锂系列产品生产核心技术。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领国内锂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在锂资源提取方面,形成了卤水提锂、矿石提锂、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原料供应保障体系, 公司系国内首家突破卤水提锂直接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和无水氯化锂的企业;攻克了锂云母提锂这一世界难题,实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建成了全球第一条“锂云母氯化钠压浸法提锂和资源综合利用新工艺”生产线,该技术荣获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有色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突破了锂辉石提锂技术,正在建设万吨锂盐生产线。在锂产品深加工方面,拥有国内独创的低温真空蒸馏提纯工艺;建成了国内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超薄锂带生产线和丁基锂生产线。上述技术均有自有知识产权,到2013年底,公司已申报国家专利39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公司的自主创新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锂云母氯化钠压浸法提锂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及资源综合化利用”和 “低温真空蒸馏制备电池级金属锂”被批准为2011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丁基锂改扩建项目”和“矿石提锂年产万吨锂电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被分别列为2009年度和2012年度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六氟磷酸锂专用电池级氟化锂研发项目”为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公司还承担了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项,江西省重大高新产业化项目1项,江西省重大锂电专项1项,江西省科技成果重点转化项目1项,江西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以及市级项目十多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7项,技术水平始终走在国内锂行业前列,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三、重视企业文化,注重品牌建设,完善公司制度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1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

赣锋锂业一直很注重企业的文化和品牌建设,不断优化组织流程,使公司的基础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公司坚持“工作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注重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培训和引导,积极塑造“诚信、责任、合作、高效、创新” 的企业文化,创办“赣锋商学院”、《赣锋报》、《赣锋科技》等企业内训机构和内刊,增强了员工“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公司的凝聚力,为后续的组织机构变革、组织流程优化、规章制度推行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012年公司继续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专门设立企业文化部,联合党委、工会、青协共同促进企业文化蓬勃发展。公司坚持以文化为依托,优化组织流程,强化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公司还引进了北京民生软件开发的“管易达” 系统,让员工的办公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引进用友软件“ERP” 系统,使财务运算更准确。

四、积极倡导绿色化工,资源循环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

公司秉承“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无限价值”的经营理念,积极倡导“绿色化工”、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以实现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作为化工企业,公司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安全、环保工作,是全省首批通过安全标准化的企业之一,也通过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各种生产线从设计开始就重点考虑环保、安全问题,采用优化工艺、自动化设计、闭路循环等方式实现本质化安全与环保,所有项目均先通过安评、环评批复后才开工建设。

深加工锂化合物的终端客户主要为制药企业和新材料加工企业(PPS、SBS及气体分子筛等),其在生产使用深加工锂化合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杂质的氯化锂(或碳酸锂)的残液或残渣,如无法回收将严重浪费锂资源,而且客户“三废”处理的成本很高。针对上述难题,公司自主研发并建成了回收锂化物综合利用生产线,利用各种回收锂化物生产氯化锂后,电解生产金属锂。该技术既可帮助客户降低环保处理成本,增加收益,提高竞争力,又能增强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和依赖度,还可以拓宽公司的原材料获得渠道,降低生产成本。

五、重视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

公司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 与南昌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发新型锂电材料、高性能动力与储能电池,共建“联合实验室”。与西北核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防化研究院联合成功申报2012年国家“863” 计划项目子课题———“高比能、高安全锂一次、锂二次电池”;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建立了“中国地质大学新余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在锂电新材料开发和生产工艺方面进行合作;与南昌大学合作成立了“南昌大学赣锋锂业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锂材料开发及其生产工艺领域全面合作;与江西理工大学、新余学院共同组建江西省锂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锂基新材料研发,共同申报成功2011年江西省重大锂电专项子课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2项。通过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企业的科研创新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六、以人为本,依托省级研发平台,打造高效研发团队

公司获批组建了三个省级研发平台:江西省锂电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锂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一批在锂行业从事多年研发工作的专家。公司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建立赣锋商学院,出版《赣锋科技》报,开展雏鹰培养计划,采用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公司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选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外面进行培训,如参加新余中小企业局举办的创业大学MBA培训,参加新余市人保局举办的中欧联合商学院培训等。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公司也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每年举行一次岗位公开竞聘,引进先进的人才测评软件, 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选拔人才,使公司有能力的年轻人能够脱颖而出。为了激励人才,公司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中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一是为了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积极性,扬长避短,公司规划了多条职业发展通道,如工程技术人员既可以走技术通道,也可以走管理人员通道,公司每年评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相应级别的级称享受不同的待遇,每一次晋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待遇会提高;技术人员也可以先在基层锻炼,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后,再经过选拔成为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二是通过有效地绩效考核进行激励,分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实行量化考核进行“奖优罚庸”,充分调动有能力的人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促使能力稍差一点的人员不断地提高自已。三是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股权激励,维持公司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性,确保公司长期发展。

皇甫立志:大商王国的中原领航者 篇9

获奖理由

他很年轻,却已经是一个传奇。曾在二七商圈,只身带领一支团队,独创“租赁经营+卖场管理”的经营模式,将一个举步维艰的本土商场,推上中国百强。

在掌舵大商的河南战舰后,非凡的商业智慧再次得以彰显。“大商”从3年前不为普通市民所知,到影响了几千万人的购物习惯,从3年前在河南市场一店起家,到如今渐成中原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2009年,他所领导的这艘河南战舰延续了曾经的铿锵步伐,一边不断拓展新店,一边通过收购、重组壮大队伍,还有暴风骤雨式的营销。一招快似一招,扩张之路势如破竹,企业更是剑指“中国零售业百亿俱乐部”。

他把所有店铺属地化、国际化和集约化,实现了以郑州为中心遍布开封、新乡、许昌、信阳、漯河等地的战略布局,打造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河南大商”。

如今中原大地已遍布他的大商旗帜,越来越具有领跑者的气势。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汪国真风靡一时的诗句,曾点燃了多少有为青年的梦想。而这“远方”对于皇甫立志来说,便是驰骋商海,演绎一份属于自己的传奇。

1997年,连绵数载的中原商战的硝烟还未散尽,依稀有着零星的战火,即便是极具商业价值的金博大,也无人敢租,都担心一旦出手,将会深陷泥潭,无法自拔,但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却果敢地出了手。

“年轻人有一股冲劲,说干就干了。”在河南省建设银行的鼓励下,她的一位名叫皇甫立志的职工,从此踏入了“下海”的浪潮。虽然看上去,他外表淳厚平稳,却总能在云诡波谲的商战中快速麻利地出牌,力挽狂澜。

时年9月,金博大开业了。宽阔的购物空间,一流的硬件设施,尽显富丽堂皇。然而这一“商业尤物”,却因自营积压了大量库存,资金流动成了大难题,以至于从开业起,就以每月100多万的速度亏损。

“我们是民营资本,没有靠山和后路,我们必须自我改变。”皇甫立志发出狠话:如果不改,只有死路一条。

皇甫立志选择了通过价格公证的方式开启了清仓之旅,甩掉了沉重的遗留包袱,随后把企业原来的经销、代销经营模式转变成现在的租赁制。金博大迎来的则是,资金活了,压力轻了,一个个品牌也都来了,顾客也多了。面对一墙之隔的北京华联郑州店的开业,金博大在郑州所有的媒体上打出了一个广告:祝贺北京华联郑州店开业,尽显大气和坦荡。

金博大就像一枝玫瑰花,迎来了盛开的时刻,成为最具吸金实力的本土百货品牌。意外的是,已有郑州“商界少帅”之称的皇甫立志在最灿烂的花期,迎来一次戏剧性的变化。

2006年4月20日,中国最大的零售业集团之一大商集团以4.21亿元,获得金博大店3年经营权,当年6月1日入驻金博大。3年经营权,租金4.21亿元,分摊到每年约为1.4亿元,对于接手金博大项目的价格,大商集团高层坦言:“这个价格在中国不会有了,可以说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天价。”

不论金博大如何转变,皇甫立志以其出众的才识得到了大商集团的赏识,邀请其继续留任,掌舵大商的河南战舰。

对于皇甫立志来说,此次面临的挑战不亚于“二次创业”。不过与8年前的摸着石头过河相比,这一次,他有了大商这个颇具实力的“靠山”,更是迎来了更多出招机会。

2007年10月,新玛特建设路店开业:2008年9月,合并正弘国际名店和许昌鸿宝百货:9月26日,大商集团打造华北店网,实现百货连锁的又一力作——大商新玛特郑州国贸总店试营业。同时,大商集团郑州地区集团成立,继而又在新乡、信阳、开封创造了三天连开三店的商业传奇,而郑州国有商业的名片紫荆山百货更是在2009年归于大商旗下……一招快似一招,他落棋的速度和准确,让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在河南省会郑州,大商集团目前已拥有了新玛特金博大店、新玛特总店、紫荆山百货、正弘国际名店等5家大型百货商场。

而2009年度大商集团的创新性营销更是凝聚了皇甫立志的影子,先是“精准营销”、“会员营销”、再是“联盟营销”、“网络营销”,但不论哪种营销方式无不大放异彩,成为中原商业的焦点。透过数字可见一斑,去年大商集团在河南的销售规模达到30亿元,成为河南的零售龙头企业。新玛特总店、新玛特金博大店分别在五一期间、十一期间创下了历史性的销售纪录,刷新了河南商界的单日销售纪录。

素质教育的领航者 篇10

当前,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流行词,农业、农机行业也一样,政府倡导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就是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农机界也兴起了一波转型升级的热潮,不少企业既在硬件设备方面大手笔投资,又注重管理提升强化软实力,同时还在产品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地投入和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中,山东五征集团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2004年,五征成立了农业装备公司,开始涉足农业装备产业,同年第一辆胶带传动小四轮拖拉机问世2009年,五征并购山东拖拉机厂,整合五征与山拖的产品、技术、市场优势资源,拉长了农业装备产业链。现今,五征农业装备年产销量由最初的243台增长到8万台,五征小功率拖拉机稳居行业第2位,中大功率拖拉机取得突破性发展,玉米收获机、烟叶生产全程作业机械国内领先,农机具获得用户青睐,五征农业装备已经成为中国农机行业的中坚力量

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是全国人大代表,长期扎根农机、服务农业,在他带领下五征从县拖拉机站发展成年产值160亿元、农用车行业第一、汽车和农业装备产业大步发展。尤其是五征雷诺曼大功率拖拉机填补了我国量产化动力换挡拖拉机的空白,不仅机器性能优、效率高,为用户带来非常丰厚的经济效益,还迫使进口动力换挡拖拉机大幅降价。可以说,五征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树立起了好榜样,为探寻中国农业、农机工业的转型升级道路,《农业机械》杂志记者采访了姜卫东董事长,请他与读者分享其经验和智慧。

农业要解决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姜卫东所关注的没有局限于农机,但始终没有离开农业。他说,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问题,需要从政策层面进行规范,要加强制度建设、体系建设。解决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问题,出路就在于转型升级,要从价格政策改革、土地集约化改革两方面着手。

首先是,农业转型升级要结合国家商品价格政策改革,要让农民赚到钱。目前,政府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价格管制,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供需平衡中起到调节的作用。由于长期执行的价格压制,导致农民为追求产量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甚至添加有害物质。未来,应该在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引导农业经营向高品质、有安全保障的方向发展, 还应该注意建立起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其次是,农业转型升级必须要走土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当前, 我国土地的分散化经营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农作物产量增长也遇到瓶颈。建议从政策方面引导、鼓励土地承包权向家庭农场、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农业公司集中。土地流转的模式可以形式多样,有承包权流转,也有土地入股合作社等。总结起来, 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就是要解决农民不愿意种地的问题,要先实现集约化经营,再实现农业机械化,最后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机工业要走国际合作的道路

关于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姜卫东董事长最有发言权,在他的带领下五征成功研发并批量销售雷诺曼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已经成为中国农机行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姜卫东说,中国农机企业必须要紧盯国际上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全球农机工业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很多领域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体系,以拖拉机为例,欧美已经发展到无级变速阶段,正在向混合动力方面发展,而我国拖拉机还处在从啮合套、同步器向动力换挡方向发展, 差距非常大。

因此,中国农机工业应该走国际合作的道路,不能再去从头研发。以克拉斯生产的打捆机打结器为例,目前还没有哪个企业能研发出替代产品,像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等都装配克拉斯打结器, 我们中国农机企业更没有理由再去投入物力、人力研发打结器,直接配套应用即可。再比如采埃孚的变速箱、卡拉罗的传动桥、舍弗勒的离合器都是非常专业化的产品, 与他们合作是发展农机工业的一条捷径。

学习、吸收、消化、再创新是一条国际通用的研发道路,很多国际知名企业的研发部门都会有竞争对手的产品,供其学习和研究。有的公司还设立专门研究同行产品的部门,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同类产品之间的差距、优缺点,相互学习并改进。对比分析,是产品研发的基本方法之一,我们农机企业也应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不应该闭门造车。

五征在转型升级中争做领航者

从县级拖拉机站发展到中国农用车行业第一,再拓展到汽车产业、农业装备产业和农业产业,到201 3年五征集团年产值已达160亿元。姜卫东董事长将这些年的成功总结为一句话,“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他说,五征就是紧紧抓住这条才赢得了用户、取得了成功。

姜卫东告诉记者,未来五征将形成农业装备、汽车、农用车和农业产业4大版块。农用车版块,继续致力于解决农村运输问题。汽车版块一方面向农村物流、城乡物流等高端领域发展,同时还研发各种类型的专用车。农业装备版块以拖拉机、收获机械为主,同时还发展植保机械、经济作物机械等产品。农业产业方面,五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已于2011年新疆麦盖提县正式启动,不仅从事现代农业种植、科技示范推广,还与周边村居合作参与社区建设,走出了一条村企合作,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拖拉机、收获机械、农机具和经济作物机械齐头并进,是五征农业装备版块的发展思路之一。2011年就开始研发的雷诺曼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从一开始就走国际化合作的道路,与采埃孚、卡拉罗、道依茨、珀金斯等国际知名农机零部件企业合作。新推出的澳利莱中功率拖拉机也是跟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研发,采用同步器换挡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关于双方的合作方式,用姜卫东的话,“他们当教练员,我们当运动员,他们指导我们做,他们出总体思路和概念,具体的方案设计由我们来实施。”在合作过程中,五征派研发团队到国际设计公司进行全面学习,产品研发的同时公司研发团队的设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在收获机械方面,五征更是超前开发,早在2007年就研制成功了3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2011年又成立了收获机械研究所,对收获机械进行专项开发,2013年又投资2 500万元建成了收获机械总装生产线,具备了2行、3行、4行、5行玉米收获机械的柔性装备能力。2012年,齐齐哈尔用户购买了1台五征玉米收获机,使用了一季后收益颇丰,关键是不漏穗、不啃棒,用户乐意用五征玉米机,在他影响下,2013年整个村都购买五征的玉米收获机。

农机具和经济作物机械也是五征农业装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要大力发展蜜蜂、烟草、丝绸、中草药和茶叶5大产业,五征已经在蜜蜂和烟草两个方面推出系列化产品,其中养蜂车已经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极大地改善了蜂农的生存状态;烟草方面跟山东省烟草公司合作研发,并形成全程作业机械化产品;另外,马铃薯全程作业机械也因区域适应性好、作业效率高,而畅销市场。

齐全的产业布局,高端化产品路线,坚持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的理念,五征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已经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对于未来的发展目标,姜卫东董事长坚定地告诉记者,他要在汽车和农业装备领域再造五征农用车的辉煌!

上一篇:加拿大人的公民意识下一篇:自密实清水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