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保理业务

2024-11-28

中信银行保理业务(共7篇)

中信银行保理业务 篇1

国内保理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行保理业务经营行为,加强保理业务审慎经营管理,促进保理业务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国内保理业务是指以供应商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坏账担保及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我行现只办理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国内保理业务的当事人有三方:

(一)供应商(卖方),指为买方提供商品或服务,并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受让方的当事人;

(二)买方,指对由于供应商提供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负有付款责任的当事人;

(三)应收账款受让方(银行),指在国内保理协议下,对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叙做国内保理业务的当事人。

-1-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是指我行承购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并给予供应商一定比例的以收购款形式反映的资金对价,然后再以一定方式向买方催收应收账款的业务。

第五条 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的分类:根据我行是否保留对供应商的追索权,可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按是否向买方公开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事实,又可分为公开保理和隐蔽保理。

我行原则上只受理有追索权的公开型保理、有追索权的隐蔽型保理及无追索权的公开型保理三种国内保理业务。

(一)有追索权公开型国内保理,是指供应商将未到期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我行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买方,我行根据未到期应收账款情况给予供应商一定比例的资金融资,然后作为债权人通过一定方式直接向买方催还欠款,遇买方到期无论何种原因未按期付款时可向供应商追索回我行融资款项及相关逾期支付违约金费用的一项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

(二)有追索权隐蔽型国内保理,是指供应商将未到期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我行后不通知买方,我行根据未到期应收账款情况给予供应商一定比例的资金融资,然后作为债权人通过供应商间接向买方催还欠款,遇买方到期无论何种原因

-2-未按期付款时可向供应商追索回我行融资款项及相关逾期违约金费用的一种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

(三)无追索权公开型国内保理,是指供应商将未到期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我行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买方,我行通过购买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而给予供应商一定比例的资金融资,然后作为债权人独立承担应收账款管理、催收以及买方因财务因素拒绝付款或无力付款风险的一项综合性金融服务。

第六条 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的授信评估及核定遵循我行信贷权限管理有关规定,并纳入全行综合授信管理,授信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非经有权审批机构(有权人)审批,国内保理额度不得与其他额度混用。

第七条 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根据额度使用方式分为单笔单批和综合授信,综合授信项下额度可循环使用。经办经营机构在综合授信额度有效期内办理国内保理业务时,应与供应商签订国内保理合同,并按规定收取国内保理费用。

第八条 有追索权保理按融资金额计入供应商征信信息;无追索权保理不计入买卖双方任一方征信信息。

第二章 国内保理业务职责分工

-3-第九条 总行公司银行部是国内保理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总行评审部、内控合规部、公司信贷管理部、各经办经营机构同为国内保理业务的业务指导、审查、管理和具体业务经办部门。

第十条 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的授信,原则上由供应商提出申请,各经办经营机构负责国内保理业务的贷前调查和日常贷后管理,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并负责本机构保理业务的统计和按总行相关要求进行上报的工作。

第十一条 总行公司银行部负责撰写、修订、解释国内保理产品办法,组织对客户经理及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广国内保理产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参与各经办经营机构保理业务的营销支持和方案设计;管理买方管理额度。

各分行公司银行部负责辖区内国内保理业务的指导、营销、拓展和统计工作。

第十二条 总行评审部以及各有权审批机构按照授权权限,负责国内保理授信业务的审查、审批工作;参与各经办经营机构保理业务方案设计。

第十三条 总行公司信贷管理部、各经营机构风险管理部及风险管理岗,负责国内保理业务的贷后管理、监控与检查,并对发现的各项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风险预警和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4-第十四条 总行内控合规部负责对国内保理业务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合规、合法性审核,负责在国内保理业务过程中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和指导。总行内控合规部或分行法律审查岗按照权限、合同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负责对非标准国内保理业务合同文本进行法律审查。

第三章 国内保理业务的币种、期限、费率

第十五条 国内保理业务融资的币种仅限于人民币。第十六条 国内保理业务融资的期限,根据供应商行业特点、国内保理业务种类和风险程度合理确定。融资到期日一般不得晚于应收账款还款日后30日。到期后必须收回,不得办理展期和再融资,国内保理业务融资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12个月。

第十七条 国内保理业务中向供应商收取的费用分为管理费、融资费和其他费用。

(一)管理费:国内保理业务管理费按不低于应收账款授信金额的0.125%一次性收取。

(二)融资费:融资时按融资额计收从发放日至到期日的资金价格,融资费率按不低于我行当前贷款利率执行;逾期按融资额计收自到期日至收回日的逾期支付违约金,从回

-5-收的余款中扣收,逾期支付违约金费率按人行有关逾期罚息规定标准执行。

(三)其他费用:在办理和履行国内保理业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费用,据实计收。

第四章 叙办国内保理业务的基本原则

第十八条 我行叙做国内保理业务的基本原则

(一)审慎准入原则。我行对国内保理业务的供应商及对应买方均应采取严格评级、审慎准入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有追索权公开型国内保理业务模式下,供应商原则上按我行现行评级要求应达到A+级(含)以上,买方原则上按我行现行评级要求应达到AA+(含)级以上。

有追索权隐蔽型国内保理业务模式下,供应商原则上按我行现行评级要求应达到AA级(含)以上,买方原则上按我行现行评级要求应达到AAA-(含)级以上。

无追索权公开型国内保理业务模式下,供应商原则上按我行现行评级要求应达到A-级以上。买方原则上按我行现行评级要求应达到AAA级以上。

(二)交易风险排除原则。我行在办理国内保理业务中不承担因商品质量、数量、售后服务、合同履行等引起的贸

-6-易纠纷或其他一切非买方财务因素而导致买方拒付的交易风险。

(三)比例控制原则。国内保理业务融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应收账款发票实有金额的80%。在我行向买方收回全部应收账款扣还我行融资款项及相关保理费用后,余额(如有)方能返还给供应商。

第五章 对基础贸易合同、交易商品及应收账款的基本要求

第十九条 供应商与买方的基础贸易合同(以下称基础贸易合同)项下的商品(含服务)交易必须具有真实贸易背景,交易主体及交易行为合法,意思表示真实,基础贸易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没有其他附带条件;合同规定的货物不存在任何其他权利限制(未设定抵押权、质权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担保)。

第二十条 本办法所指应收账款,是企业因提供商品、服务或者出租资产而形成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

本办法应收账款的范围:

(一)供应商因向企业(事业)法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而形成的应收账款。

(二)由政府部门或其采购部门统一组织的政府采购行为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政府采购行为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三)由军队的采购部门统一组织的军队采购行为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军队采购行为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其所属专业部队根据《军队物资采购管理规定》,使用国防专项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四)总行认定的其他可以办理保理业务的应收账款。第二十一条 应收账款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合法真实的赊销贸易或提供服务的背景。

(二)供应商(至少在保理融资发放前)已履行了对应基础贸易合同项下的交货义务或服务内容,并至少能够提供商业发票、基础贸易合同、收货证明、发货单或完成验收等相应证明材料。

(三)应收账款权属清楚,没有瑕疵,未设定抵、质押权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担保。

(四)应收账款有明确的到期日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的到期日。在正常付款期内,剩余付款到期日加宽限期(如合同给予买方一定的宽限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

(五)拟转让应收账款债权不存在法定禁止转让或合同约定禁止转让情形。

(六)原则上不接受涉及特许经营、知识产权等市场不易定价的产权交易而形成的应收账款。

(七)原则上不接受尾款、预付款、纯提供服务或劳务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

(八)原则上不接受软件开发等质量标准不易确定或验收周期长于30日等行业形成的应收账款。

(九)不接受供应商与买方之间为个人或家庭消费而产生的应收账款。

(十)不接受供应商计划提供或约定提供(但目前尚未提供或未完全提供)商品或服务、预计将于未来产生的应收账款。

(十一)不接受基于不合法的合同、寄售合同、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示权作为应收账款。

(十二)不接受建筑企业以带资承包方式承建政府项目而产生的应收账款。

(十三)对于因承接工程建设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如劳务费、材料费等具备优先受偿权的费用无法从应收账款中区分的,原则上不得接受。

(十四)其他我行认为不适宜开展保理业务的应收账款。

第六章 叙做国内保理业务的对象及其应具备的条件

第二十二条 叙做国内保理业务的买卖双方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买卖双方必须是经工商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二)买卖双方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一方非另一方的附属机构、控股公司或双方为同一集团公司内部的成员企业。

(三)买卖双方非互为销售关系,即一方为另一方的销售商的同时又是另一方的债务人。

(四)买卖双方间目前无任何悬而未决的争议与债权债务纠纷。

(五)我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 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的供应商还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为我行的客户,信誉良好,所属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原则上从事该行业3年以上、产品畅销、质量好、市场需求量大,销售渠道畅通,具有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二)经营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在行业中的信誉良好、没有不良记录;过去两年内销售合同履约记录较好,无因产品质量或交货期限等问题而产生贸易纠纷的情况。

(三)生产经营正常、已与买方形成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且有一年以上的历史交易记录,以往的贸易往来正常;

(四)叙作有追索权隐蔽型保理的,卖方注册地须为经营机构所在地。

(五)我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四条 融资性国内保理业务的买方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主业突出,原则上从事该行业3年以上。

(二)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偿债能力,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良好,有较大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且稳步增长、在同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资产规模3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其中非政府机构(含其统一采购部门)、军队(含其统一采购部门)、事业单位,年收入必须在20亿元以上。

(三)在行业中信誉良好,没有不良记录。

(四)无重大法律诉讼、仲裁和执行案件。

(五)买卖双方(或获得授权的子公司)至少一方注册地应在经营机构所在地。

(六)我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叙作无追索权公开型保理业务和有追索权隐蔽型保理业务的,除上述条件外,原则上要求买方为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央企、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等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事业单位,具体要求:

(一)买方信息披露充分,资信优良,我行能通过各种渠道充分了解买方信息;

(二)资产规模、盈利情况和市场份额处于行业前列;

(三)信誉好,连续3年无不良银行信用记录,且连续2年无不良商业信用(主要是履约付款)记录;

(四)无追索权公开型国内保理业务的买方(含其获得授权的子公司),注册地必须为经营机构所在地。

(五)如果买方为事业单位的,一般限定为三甲及以上大型医疗机构,国家、省市级重点院校等教育机构,以及其它具有较强支付能力和良好的信用基础的事业单位;

叙作无追索权公开型保理业务的买家,除政府机构(含其统一采购部门)、军队(含其统一采购部门)、事业单位外,其年收入必须在100亿元以上。

(六)如果买方为政府机构的,必须是县级(含)以上的政府机构,同时具备良好的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和良好的信用状况。

(七)我行认为应当满足的其他条件。

第七章 国内保理业务的申请、审批与放款

第二十五条 授信申请

凡是符合我行叙做国内保理业务条件的,由供应商向经营机构提出单笔授信申请或综合授信额度申请,除须按照我行流动资金贷款授信业务要求提交的相关资料外,还须提交:

(一)买卖双方签订的基础贸易合同和交易单据(包括但不限于增值税发票、提货单据、收货证明等)。

(二)与买方交易往来的历史记录及销售计划等相关资料。

(三)有关买方的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买方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近三年财务数据等(如果正常渠道收集不到买方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公共信息采集)。

(四)《国内保理业务申请书》(见附件3)。

(五)表明供应商已经履行交易基础贸易合同项下约定义务并已获得应收账款请求权的证明。

(六)需提交的其它资料。第二十六条 授信调查

经办人员收到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后,应重点调查评估以下方面:

(一)买卖双方经营稳定性,盈利能力及其发展前景。

(二)买方经营规模、行业地位、产品的技术水平及市场占有情况。

(三)买卖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近期及以往的交易关系如何、有无其他债券债务纠纷等。

(四)买卖双方往来的供货方式、付款周期、付款方式,以及互相间履约情况,买卖双方近期交易往来是否正常,货款回笼是否及时等,特别是买方对供应商交易付款情况。

(五)买卖双方的信誉情况,特别是与银行往来有无不良记录、买方是否卷入法律诉讼。

(六)买卖双方交易合同真实、合法的证明材料。基础贸易合同项下的商品(含服务)交易必须具有真实贸易背景,交易主体及交易行为合法,意思表示真实,基础贸易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没有其他附带条件;合同规定的商品不存在任何其他权利限制。

(七)应收账款是否已被设定抵押权、质押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担保。

-14-第二十七条 调查意见

经办人员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对符合叙做条件的,签署调查意见,包括对融资比例、期限、费率(含融资费率及保理费率)的意见。其中:

(一)确定融资款比例时,应从应收账款构成中,剔除买方预付款、单独计价且合同中有以满足服务为条件的服务性收费。

(二)确定保理期间时,应根据应收账款具体情况而定: 如基础贸易合同对应收账款付款日期已明确且不附带其它条件,保理期间为自《国内保理业务合同》签定之日起至应收账款付款到期日另加一定宽限期(宽限期最长不超过30天);如基础贸易合同中已明确宽限期,则以基础贸易合同约定为准,不再另加宽限期。但保理期间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

(三)确定保理业务费率时,应充分考虑国内保理业务的类型、风险程度、综合收益及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

第二十八条 授信审批

有权审批机构对经办经营机构的调查意见及申请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等进行审查,认为供应商符合我行叙做国内保理业务授信条件的,同意后按我行授信权限及信贷业务管理流程审批,审批时须重点审查以下方面:

(一)有追索权保理重点关注供应商生产经营情况及销售市场情况是否正常;无追索权保理重点关注买方的生产经营情况或财务情况有无发生不良变化。

(二)基础贸易合同和交易单据(包括但不限于增值税发票、提货单据、收货证明等)是否合法,以及合同内容、付款条件是否适合叙作国内保理业务。

(三)交易商品的情况。包括售后服务保障程度、产品验收标准、产品的时效性、基础贸易合同中是否存在容易引发争议或影响供应商享有完整债权的条款、产品价格波动的可能性等。

(四)提交的基础贸易合同文本和交易单据(包括但不限于增值税发票、提货单据、收货证明等)是否完整,能否保障我行收购应收账款的债权。

(五)对因提供服务等非销售商品原因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办理保理业务的,应对其交易的合理性等从严审查。

第二十九条 买方管理额度

(一)对于多个供应商叙做的保理业务同为一个买方的,总行对该买方实行额度管理控制。针对同一买方的保理授信业务均纳入买方管理额度控制范围内。买方管理额度的核定参照对商票核心客户管理额度控制方式进行,由总行信贷审批委员会核定,纳入总行公司银行部“保理买方管理额度控

-16-制名单”进行名单式管理(分行授权权限内可参照本条确定保理买方管理额度的核定和管理机制进行管理,但应制定相应操作细则)。

(二)买方管理额度,是指我行主动核定的、供应商可针对同一买方向我行申请融资的最高额度。

(三)经营机构拟叙作保理业务的,如买方未在我行取得买方管理额度,经营机构应在向评审机构报送授信材料的同时,申请核定买方管理额度。

(四)经营机构申请核定买方管理额度的,应提交有关买方的相关资料,包括不限于以下资料:买方的基本情况、主要股东情况、经营状况、主要业务情况、近三年财务数据、行业分析(重点说明买方在全国或本地区的市场地位,提供行业信息来源)、其他认为必要的材料。如果正常渠道收集不到买方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公共信息采集,并说明信息来源。

(五)买方管理额度的有效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买方管理额度到期后,由主办行重新发起管理额度申请,由总行信贷审批委员会根据买方的实际情况重新核定。

(六)在买方管理额度有效期内,买方资产经营状况或者行业发展前景等发生变化时,需要调低、调高或叫停管理额度的,总行信贷审批委员会可主动调低、调高或叫停买方

-17-管理额度,主办机构也可根据买方实际经营情况向总行信贷审批委员会提出申请调低、调高或叫停买方管理额度。

(七)买方管理额度由总行公司银行部(分行由分行公司银行部)、主办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台帐,集中管理。

(八)首次申报买方管理额度并实际叙作该买方项下保理业务的经营机构,为该买方的主办行。

第三十条 合同签订及放款

国内保理业务单笔授信或综合授信额度获批准后:

(一)额度通知:国内保理业务审批通过后,经营机构根据有权审批部门审批意见向供应商发送《重庆银行国内保理业务额度通知书》(见附件2)。

(二)签订合同:

1、经营机构应根据审批意见中有关融资金额的比例、期限以及费率等具体要求与供应商签订《国内保理业务合同》(见附件1)。

供应商还应与经营机构签订《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协议》(见附件10),由经营机构接受供应商委托,将供应商转让的应收账款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上予以登记。

2、公开型国内保理业务的经办行应双人上门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书》(一式三份)(见附件4)送达买方,并

-18-请买方在回执联上盖章、签字确认。买方确认后,将其中一联当面留存买方,一联退给供应商,一联经办行收存。

隐蔽型国内保理业务模式下,如供应商收款账户(即保理专户)为已开立在经办经营机构的账户,无需要求供应商向买方送达《收款账户变更通知书》(附件11);如供应商收款账户不是开立在经营机构的账户,则应当要求供应商将收款账户变更为在经营机构开立的账户。供应商应会同经营机构双人上门向买方送达《收款账户变更通知书》,该通知书上应载明供应商对买方应收账款的总额、付款期限以及变更后的收款账户信息。变更后的收款账户为供应商在经营机构处的保理专户。买方在回执联上盖章、签字确认后,将其中一联留存买方,一联退给供应商,一联经营机构收存。

3、隐蔽型国内保理业务的供应商应提交《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授权书》(见附件5),同时要求供应商预留经供应商盖章确认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书》(隐蔽型),授权经营机构在国内保理期间逾期时或已转让的应收账款债权实现遭遇不利影响时可以我行名义随时将债权已转让事实通知买方。

4、办理综合授信业务项下保理时,经营机构不必再与供应商逐笔签订《国内保理业务合同》,仅需与供应商重新填

-19-写《应收账款转让清单》(《国内保理业务合同》附件(1)),并将其作为《国内保理业务合同》的附件。

5、综合授信项下每一笔新增的保理业务办理时,经营机构按照本办法相关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三)额度管理与使用:

1、供应商申请使用国内保理业务单笔额度或授信项下额度时,必须提交以下有关资料:

《国内保理业务申请书》(见附件3);买卖双方签订的基础贸易合同和交易单据(包括但不限于增值税发票、提货单据、收货证明等);《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书》及回执或《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授权书》、《收款账户变更通知书》及回执;表明供应商已经履行交易基础贸易合同项下约定义务并已获得应收账款请求权的证明;需提交的其它资料。

2、经营机构与供应商签订《国内保理业务合同》后,检查融资比例、期限是否计算正确、融资总额是否控制在授信额度以内等。在合同文本齐备、填写正确、档案完整的情况下,按照我行放款权限及流程办理放款手续;由会计部门按照有关制度办理放款。

(四)放款后:经营机构将基础贸易合同、增值税发票、提货单据、收货证明和《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书》及回执或《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授权书》、《收款账户变更通知

-20-书》及回执等按我行信贷资料管理规定归档,并建立和及时登记《国内保理业务台账》(见附件6),确保信贷统计与会计账目相符。

第八章 国内保理业务的贷后管理

第三十一条 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有追索权公开型和隐蔽型国内保理业务 经营机构应按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要求对供应商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应关注买方企业经营状况并在定期报告中说明,一旦发现供应商或买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或其他重大事项,对我行债权或融资构成严重威胁时,应及时采取停止国内保理额度使用,并提前追回融资款项等措施。

(二)无追索权公开型保理业务

经营机构应按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要求对买方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跟踪供应商与买方的基础贸易合同执行情况、买方近期经营及财务变化情况、有无其他经济纠纷等,一旦发现买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或其他重大事项,或商品交易出现纠纷对我行债权或融资可能构成威胁时,应及时采取停止对该买方新的国内保理融资业务及追回国内保理收购款项等措施。

(三)保理业务均须开立应收账款回收专户(保理专户),保理专户是用于应收账款回收、保理融资本息扣划、保理余款支付的专门账户,是收取应收账款的唯一合法账户。

在公开型国内保理业务模式下,保理专户以经营机构的名义开立。在隐蔽型国内保理业务模式下,保理专户以供应商的名义在经营机构开立,供应商应出具承诺函,保证保理专户的唯一性,需经营机构同意方可变更保理专户;但隐蔽型国内保理发生符合供应商回购情形时,保理专户则应为以经营机构名义开立的我行账户。

(四)经营机构应加强对保理专户管理,对其销售回款进行有效监控。凡收到买方划入资金,应与供应商立即进行账务核对;每月月末,对有业务发生的保理专户,应与供应商进行账务核对。

(五)针对公开型保理业务,经营机构应当根据业务授信期限,每季度或每半年双人上门与买方对账。

(六)以供应商名义开立的保理专户,必须由供应商及经办机构共同兼章管理。

(七)经营机构应专人对保理专户回款情况进行跟踪核实,发现买方付款方式及/或付款路径与业务要求不一致时,应要求供应商立即将买方所付款项付至保理专户,或要求供应商立即将买方所付票据办理贴现或解付,并将贴现或解付

-22-所得款项付至保理专户,必要时应暂停对供应商融资及采取其他风险防范措施。

第三十二条 到期催收

(一)有追索权公开型国内保理业务催收流程:

1、经营机构可采取适当方式向买方催收,在融资到期日前15个工作日向买方发出《应收账款到期提示通知书》(见附件7),请买方按时付款。

2、供应商主动要求提前归还国内保理融资款时,应要求其填写《应收账款提前还款通知书》(见附件8)并备足资金。提前归还融资款时,会计部门办妥收款手续后,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书》废止或退还供应商并恢复供应商相应的授信额度。

3、国内保理到期日前3天买方仍未准备付款,经营机构应敦促供应商协助催收,并提请供应商做好还款准备。

(二)有追索权隐蔽型国内保理业务的催收流程:

1、经营机构须在融资到期日前20天向供应商发出书面催收提示,要求供应商及时向买方催收应收账款,但在我行认为必要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特快专递向买方寄发《应收账款到期提示通知书》进行主动催收。

2、对供应商主动要求提前归还应收账款的,按本条第(一)款2点处理。

3、原则上经营机构在融资到期日前不通知买方国内保理事宜,但当应收账款即将或已经出现重大隐患(如供应商无能力偿还我行融资款)时,经营机构须立即向买方出具《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书》,并当面取得回执或通知已送达的证明材料。

4、国内保理到期日前3天买方仍未准备付款,经办行应要求供应商做好还款准备。

(三)无追索权公开型国内保理业务的催收流程:

1、经营机构须在到期日前15个工作日向买方发出《应收账款到期提示通知书》,提醒买方到期按时付款。

2、对供应商主动要求提前归还应收账款的,按本条第(一)款2点处理。

3、国内保理到期日前3天仍未收到买方准备付款信息的,经办行应督促买方尽快做好还款准备。

第三十三条 到账处理

经营机构如期收到买方或供应商付款后,应立即归还我行融资款项,余款扣除其他费用后,将剩余部分(如有)转入供应商在我行账户;若供应商已提前还款,则收回款项直接转入供应商在我行账户。

供应商与其买方约定以我行认可的票据方式结算的,我行应要求买方每次交付票据前通知经营机构(双人)与供应

-24-商一起前往取票,供应商收票后必须立即贴现并专项用于偿还保理融资或将票据背书转让给我行。

第三十四条 交易纠纷处理

对无追索权公开型保理业务,若供应商与买方或其他第三方产生贸易纠纷(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技术、服务方面的贸易纠纷)、债务纠纷和债务追索,我行不负任何责任也不介入。如遇本办法附件1第六条所列回购情形时,供应商须对已转让给我行的应收账款予以回购,经办机构应向供应商发送《回购应收账款通知》(见附件9)。

第三十五条 逾期处理

(一)国内保理到期后买方或供应商仍未付款,按规定转入相应的逾期融资科目核算,并按照逾期贷款管理的程序立即进行清收。

(二)国内保理超过保理期间后,我行按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向供应商计收逾期支付违约金。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总行公司银行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中信银行保理业务 篇2

1. 保理业务的定义及其发展

由于世界各个地区的商业习惯不同, 金融发展情况更是各异因此对保理 (Factoring) 涵义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目前对于保理的定义并无统一的认识。英国保理理论权威弗瑞迪·萨林格在《保理法律与实践》及在美国较受认同的《金融与投资辞典》中对保理的定义均有所不同, 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所制定的《国际保理公约》中, 对于保理一词也未给出明确的定义。而国内刘舒年则认为, 保理是指供应商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卖商品 (或提供服务) , 在货物装船后 (或服务提供完毕后) 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 卖断给承购应收账款的财务公司、专门组织或保理商, 收进全部或部分货款, 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

现代保理业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 到60-70年代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欧洲、美洲、亚太地区所广泛采用。随着保理业务的增长, 世界上先后成立了几个国际性的保理业行业组织, 其中较大的有国际保理商联合会 (下称FCI) 、国际保理协会 (IFG) 以及哈拉尔海外公司 (HOC) 。保理业务在我国开展的较晚, 最初发展的较为缓慢, 但近几年则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来自FCI的统计数据则显示, 我国的保理业务量从2003年的26.40亿欧元快速增长为2009年的673亿欧元。

2. 发展保理业务对我国银行的意义

推出保理业务, 不仅可以拓宽银行业务品种, 扩大客户群体, 还可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随着竞争的加剧,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表内业务的利润空间正在不断压缩, 因此, 国内银行需要发展中间业务, 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保理业务则是一项盈利性较强的中间业务, 一般而言, 作为出口保理商的银行, 可获得发票金额0.1%-0.4%的佣金, 而对于作为进口保理商的银行, 由于需要承担买方信用风险, 可以享有更高的佣金, 一般为发票金额的0.4%-l%。因此, 发展保理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业叙做保理业务风险的识别

1. 信用风险

(1) 交易对手的履约与否与经营状况。在保理业务中, 银行作为保理商, 则其交易对手包括供应商、债务人, 在双重保理中还存在对方保理人。在保理业务中较为普遍的是, 供应商由于未能及时有效的履行合同, 从而引发债务人发出争议通知。尽管在实际操作中, 供应商与保理商所签订的合同中往往都明确规定供应商一旦不能及时有效的履行合同, 则保理商可以暂时无须承担担保付款责任, 并可以向供应商行使追索权。但在实务中, 银行只有提供有效的供应商未能履行合同的证明, 才能向供应商行使追索权, 而在国际保理业务中, 这又会涉及各个国家之间不同的法律法规, 这往往会耗费银行大量物力与财力。此外, 交易对手的经营状况也会影响应收账款质量。当供应商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时, 供应商可能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合同约定的产品或劳务, 从而使得保理合同无法有效履行。而债务人经营状况存在问题时, 则可能使得到期的债务无法及时足额的收回。在对手保理人经营状况存在问题时, 可能会在成功收取应收账款后无力转付, 挪用账款, 甚至携款逃匿。

2. 操作风险

(1) 外部欺诈风险。保理业务上是保理商向供应商提供的一项预付款融资, 因此, 供应商从短期利益考虑可能会虚构销售合同甚至同进口商串通虚构交易, 以取得保理商的短期融资。

(2) 贸易纠纷适用规则所带来的风险。在国际业务保理中适用的规则主要包括《国际保理业务通用规则》 (下称GRIF) 、《保理仲裁规则》、《国际保理公约》以及《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GRIF为FCI制定的规则, 因为具备较强的影响力, 因此可视为国际惯例, 但其并非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条约, 因此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在出口保理商与供应商之间签订保理合约中, 供应商并非FCI会员, 且双方一般同属一个国家, 因此GRIF作为一项国际惯例, 显然并不适用。因此, 当GRIF作为一项贸易纠纷适用规则其使用范围是有限制的。

(3) 无追索权保理业务缺少再担保所带来的风险。叙做无追索权保理业务意味着一旦发生坏账风险, 银行作为保理商将丧失对供应商的追索权。因此, 国外的保理商为规避风险, 通常会将较大数额的应收账款作为标的物向保险公司办理投保, 一旦发生坏账, 在投保额度内保理商即可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因此相应的降低了风险。而目前国内尚未有保险公司开办针对无追索权保理业务的险种, 因此相对于国外保理商, 国内保理商在叙做无追索权保理业务时将面临更高的风险。

3. 法律风险

债权存在瑕疵及债权不可转让所带来的风险。虽然保理商与供应商签订保理协议时会明确规定债权不可存在瑕疵, 但因各种情况, 债权仍然可能存在瑕疵, 而一旦承购有瑕疵的债权, 保理商很可能会陷入贸易纠纷之中。债权的瑕疵表现如下:债权本身不合法;销售合同存在保留应收账款所有权的条款;债权被同时转让给2个或以上的保理商;债务人对转让的债权有抵消权或反请求权等足以对抗银行保理商。债权不可转让的情形可能包括:债权专属于供应商所以不可转让;未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 如我国法律规定转让债务应通知债务人, 而保理商未通知债务人等情形。

摘要:随着竞争的加剧, 我国商业银行表内业务的利润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因此拓展一种盈利性较强的中间业务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 而保理则是这样一种业务。本文首先探讨了保理的定义、发展及其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的意义, 并进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叙做保理业务时所面临的信用、操作及法律风险。

关键词:保理业务,风险识别

参考文献

[1]刘舒年:国际金融[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5, 301-302

中信银行保理业务 篇3

保理是一项在国际上比铰成熟的贸易结算工具,保理商可_通过审核买家的信用为卖方提供融资。在目前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信用结算比例不断下降和赊销盛行的情况下,保理业务由于能够很好地解决贸易资金安全和企业融资问题,因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空前的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光大银行充分发挥“阳光保理”的产品优势,积极探索区域化、行业化保理业务发展模式,并根据特定客户需求提供结构性保理业务服务方案,在精细化、差异化和动态化管理基础上,有效实现保理业务风险收益最大化。在产品开发、推广上,鼓励发展标准保理业务;努力推广1+N保理、租赁保理:提倡采用保理池融资模式;大力推动出口保理及进口保理业务,寻求保理业务新增长点;积极探索保理表外融资业务。在保理业务产品推广、客户选择、业务营销上,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的放矢”的原则,实现了保理业务区域化、模式化经营。

据该行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该行的保理业务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了产品、解决方案、行业特色的立体交叉的产品服务体系,产品分为两大类、十多个品种。其中国内保理上拥有标准保理、1+N保理、保理池融资、租赁保理、财政保理和保理表外融资等产品,在国际保理方面拥有进口保理和出口保理(包括信保保理和标准双保理产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该行保理产品已经成功地运用于工程机械、医药、家电、零售、电子元器件、钢铁等多个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具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保理产品经理。例如在医药行业,该行针对医药生产企业、批发销售企业、医保和连锁零售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形成了标准型国内保理、1+N保理、保理池融资等一系列贴合市场需求的保理产品;在工程机械行业,该行充分利用公、私联动优势和全程通品牌优势,针对上游零都件供应商、工程胡械合作企业、下游经销商提供1+N保理、标准型国内保理、工程机械过桥保理、保理表外融资业务和出口保理等多个产品。

银行供应链保理业务流程 篇4

1. 申请签约:企业申请供应链保理业务签约,提交相关材料,并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

2. 供应商确认:银行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并与供应商签订保理合同。

3. 融资申请:供应商将应收账款信息和融资需求告知银行,提交融资申请。

4. 融资审批:银行对供应商的融资申请进行审查,包括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评估供应商的信用风险等。

5. 融资发放:银行根据供应商的融资需求,将部分或全部应收账款款项划拨至供应商账户。

6. 应收账款管理:供应商将应收账款权益转让给银行,银行负责管理和催收应收账款。

7. 融资还款:供应商在应收账款到期后,将融资款项及利息归还给银行。

8. 结算清算:银行将应收账款清算给采购商,采购商支付应收账款给银行。

9. 保理展期:若供应商无法按时归还融资款项,可以申请展期,银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

保理业务流程 篇5

无追索权保理,是保理业务中最完整的一种保理形态,包含全部四项基本保理业务服务功能,即资金融通、销售分户帐管理、应收帐款催收和坏帐担保等。对无追索权保理业务操作流程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对保理业务基本原理和技术要领的理解,也是我们掌握其它形态保理品种的一条捷径。

无追索权保理业务的技术操作要点与原理

保理业务的准备与开始——卖方客户考察

保理业务一般是以卖方为核心服务对象的业务,因此,选择适合保理业务的卖方是至关重要的。对卖方的考察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企业本身入手进行考察,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考察分析;对企业销售分户帐的分析;与企业管理层的面谈等。

(二)是从企业外部进行考察,包括从卖方主要往来银行获得相关信息及其对卖方的评价;从专业机构了解卖方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通过对卖方客户(买方)的考察印证买卖双方所建立的业务关系等。

对卖方考察的目的是要对卖方是否适合保理业务做出结论,同时,也要对卖方在未来的保理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评价。

针对卖方的风险评价体系:

一、应收账款是否适用于保理

· 可转让性:应收账款在债权上是完整的,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限制,比如贸易合同规定禁止转让,代理销售,已将资产抵押给银行或第三方都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债权不完整。

· 可收回性:保理商给予卖方融资,一旦卖方出现财务危机甚至是破产,是否能够根据应收账款收回融资?这依赖于:

(1)权利的完整性:最适合保理的是那些简单的,没有特定附加条件的产品,也就是说只要产品为所订购的品种,数量正确,质量合规,按时装运,正确出票,则买方就必须付款,在合同中不存在寄售、安装证明、分期付款、权利保留等条件。

(2)买方的分散程度:权利的完整并不意味着保理商可以收回款项,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出现坏账和争议。为了降低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寻求那些客户群体分布较分散的卖方。

(3)买方的资信:如果买方资信较差的话,会给保理商收款带来严重的问题,实际上买方资质低也是卖方资质差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对应收账款进行帐龄和坏账的分析,从而揭示买方的总体质量。

(4)债权稀释:指所有买方可以合理的从付款中扣除的部分,包括:贷项清单、提前付款折扣、总体折扣(买方年购买量达到某一数字后获得的折扣)、双向贸易等。此外,争议也可能导致债权稀释。债权稀释的影响是减少了应收账款的价值,削弱了保理商的安全性。我们必须能够将所有的扣除项目量化,并据此计算融资比例。

1.1 卖方未来的生存能力

·对卖方的整体情况进行考察,包括组织结构、资本构成、发展历史及行业前景等;

·对卖方的管理层及其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等;

·对卖方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流动性、盈利能力等; ·对卖方所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了解;

·对卖方的客户情况,即买方的分散程度、买卖双方的业务关系及合作历史进行证实,并对业务关系进行评价;

·对卖方的资金管理情况,包括融资目的,筹资途径和筹资能力进行判断; ·对卖方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总体评价。

1.2 卖方的业务量

保理商根据业务量判断是否有盈利的可能,也是确定手续费率和融资利率的依据;

根据买方和发票的数量确定保理商的工作量。

对卖方的考察一般是由客户经理负责完成的,通过考察撰写《卖方整体情况调查报告》以基本确定卖方是否适合使用保理业务。在客户经理确定了保理业务的适应性后,就可以进入需求分析和选择保理业务品种的阶段了。

1.3 需求分析与保理品种选择

在对卖方基本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客户经理要协助卖方整理出确切的业务需求,可以通过对以下问题的分析做出结论:

·是否需要更多的现金来支撑业务的继续扩张; ·是否需要增强现金流;

·是否需要提高规划现金流的能力;

·是否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含国内、国外); ·是否需要借助保理商的专业能力来改善企业的管理和优化人员的使用; ·是否需要增进与客户(买方)的供应关系; ·是否存在别的筹资渠道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是否需要保理商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服务; ·是否需要信用控制方面的咨询服务等。

客户经理通过考察撰写《需求分析与保理业务品种选择报告》提交保理产品经理审核,以确定客户经理做出的结论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特别针对复杂的贸易背景,标准产品难以应对的时候,产品经理可以协助进行业务方案的设计。

准确的需求分析构成选择恰当保理业务品种的根本依据。有些客户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业务需求,也有一些客户则是根本不了解保理所能够带来的业务功效。这种需求分析的过程往往能够实现双方有价值的沟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认识保理商的服务价值,从而借助保理商的服务获得最佳的服务效果。

需求分析除了可以作为选择保理品种的依据外,还是确定企业融资需求量、信用担保额度和保理商确定收费的依据。

在产品经理审核通过业务方案后,客户经理需提交以下几种材料给审批部门进行决策。

·《卖方整体情况调查报告》; ·《需求分析与保理业务品种选择报告》; ·《企业应收帐款报告》; ·《企业买方付款记录》; · 有代表性的《贸易合同》;

· 卖方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审批部门将会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核,并做出是否与卖方进行保理业务合作的最终决定。

1.4 业务谈判与保理合同

当审批部门决定与卖方合作,保理商应向卖方发出《保理业务要约函》(一式两份),载明如下内容:

业务品种及其所包含的各项服务内容; 保理商收取的各项费用及具体的费率;

保理商要求卖方在签署保理合同前需要完成的辅助担保措施等。

所谓辅助担保措施主要是指确保保理商能够获得完整的应收帐款债权方面的保障措施。用法律术语来说,就是要防止保理商所取得应收帐款债权与任何第三方发生权利冲突。例如,如果卖方已将应收帐款质押给了第三人,或者以其它方式限制了保理商行使其所取得的有关应收帐款方面的权利,卖方都必须保证排除这些权利上的限制或障碍。通常情况下,卖方会向保理商出具一份担保函,以保证保理商能完整地够取得有关应收帐款债权方面的一切权利。

如果涉及应收账款的权利已被质押给了第三方,比如质押给另一家银行,则需要该银行出具一分表示质押权已被解除的证明,即所谓的弃权书。

卖方在收到《保理业务要约函》后,一方面会就有关保理业务安排的一些商业条件与保理商进行谈判,另一方面,也会按照保理商提出的要求去落实有关辅助担保方面的措施。

此外,双方也会同时开始进行保理协议的起草与签署工作。

1.5 保理商建立销售分户账

一旦双方签署了保理协议,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保理商要为卖方客户建立销售分户账。建账工作通常是以卖方客户将其现有的应收帐款并帐后一次性转让给保理商的方式来完成的,这是未来保理商进行销售分户帐管理的基本依据。保理协议一般都会对账户转移工作做出具体的规定,例如账户转移的具体日期、账户转移的方式以及账户转移过程中双方应当完成的具体工作等。账户转移的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卖方客户需要将其现有的所有应收帐款进行并帐,根据不同的买方填制《未结发票清单》,提供会计帐务及原始凭证,并将经过并账处理后的应收帐款一次性地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的单据处理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剔除逾期的、未发货的、买方破产的、债权不完整的、存在争议的发票,确保转让的应收账款全面准确的反映卖方现实的业务情况。

然后,保理商根据审核后的应收账款在保理系统中为卖方建立相应的销售分户账和融资帐户,处理日常的保理业务并进行帐务处理。

在有些情况下,卖方的并帐工作会被省略。保理商不对卖方建帐以前的业务负责,只管理建帐后的业务。换句话说,卖方不把以往发生的应收帐款一次性地转让给保理商,而是将新发生的应收帐款转让给保理商。

并帐和建立销售分户帐的工作,是在账户经理的协助和指导下完成的。帐户经理还要负责日常记账和维护工作,管理应收账款,记录保理商、卖方、买方三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变动情况,控制额度使用,并根据账户的表现和变化趋势提供对账单和相关的销售和财务分析报表。同时客户经理应为每一个卖方开立一个保理专户或签订账户监管协议,用于买方付款。

1.6 导入通知与应收帐款报告

在完成了建帐和风险评价后,卖方应以自己公司的函头纸,根据保理商固定的格式,制作《保理业务导入函》,发给每一个现有的买方客户及未来的新增客户,通知他们在应收帐款的债权方面保理商与卖方有了一项新的业务安排,这种安排会给买卖双方的贸易带来好处。其作用是在保理业务开始前告知各个债务人,为下一步的应收帐款的转让和债务人付款奠定基础。

如果卖方将销售分户帐中现有的应收帐款全部转让给了保理商,并已完成了账户转移工作,保理商有时会直接向每一位买方寄送一份《有关 xx 公司已转让的应收帐款的通知》,目的主要在于:一是告知买方报告中所列出的应收帐款已经转让给了保理商,今后,涉及这些应收帐款的付款应当直接付给保理商;二是验证买卖双方各自的债权债务记录是否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便于及时被发现。(除非客户特别要求,我行暂时不鼓励这种做法。)

二、发票处理

2.1 发票转让与转让通知

卖方履行贸易合同,发货并出具发票,代表应收账款成立。根据保理协议的安排,卖方应将发票代表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保理商,要求卖方在出票的同时,向买方出具《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以表明该笔应收帐款的债权已转让给保理商,买方只有向保理商付款才能够解除债务。根据法律规定,债权转让通知是债权转让对债务人发生效力的条件,即如果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则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会产生任何约束力。因此,债权转让通知在保理业务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保理商的债权人地位,以及保理商相对于债务人所拥有的权利。此外,我国的法律规定,债权转让需由卖方(原债权人)履行通知义务,债权的受让人对债务人所进行的通知往往不具备上述法律效力。因此,在保理业务中,债权转让通知都是以卖方的名义进行的。

在国际保理业务中,债权转让通知通常不以独立的法律文件的形式出现。一般会在发票上加注债权转让通知文句,保理商事先制作好印有转让通知文句的不干胶贴,当卖方出具发票时,将胶条粘贴在发票上。

卖方要向保理商提供内容完全相同的发票或发票副本,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完成应收帐款向保理商的转移和作为保理商记账的依据。

2.2 发票列表

卖方提交发票的同时应提交《保理业务申请书》,内含发票列表,列明所提交发票的细节,包括买方名称、发票号、金额、赊销期限、价格条款及合计金额,格式一般由保理商预先提供。

发票列表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减少卖方错开发票的可能,另一方面卖方必须非常注意买方各项联络地址的准确性,包括注册地址、通讯地址等。特别是买方客户的联络地址或寄送账单的地址与通常的营业地址不同的时候更是如此,这对于保理商能够日后顺利地承担起应收帐款管理、收帐和催收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保理商在收到发票及发票列表后应认真的进行核对,降低卖方出错的几率。保理商将每周应向卖方提供《发票及贷项清单报告》。

2.3 贷项清单 / 更换发票

贷项清单是卖方用于减少发票金额的重要工具。在许多情况下,卖方需要减少发票金额。例如,开错发票金额或是买卖双方协商降价等。在日常业务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可能,需要冲减发票金额的情况在所难免。贷项清单是卖方冲减发票金额的主要工具。当保理商收到卖方提交的贷项清单后,会在卖方的账户中做出与接收发票相反的记账从而冲减发票金额。

在中国,由于没有使用贷项清单的商业传统。当发生发票减额时,通常会采用退换发票的方式来处理。因此,在中国的保理业务中不会出现贷项清单的业务处理。但是,更换发票的情况会经常发生。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当更换发票的现象频繁发生时,会导致债权稀释,从而影响到保理商的融资安全。

2.4 接受转让或拒绝

保理商收到卖方的发票列表后,会对发票列表以及所附的发票进行必要的审核。审核的要点主要有:发票列表与所附发票内容是否一致;发票列表是否经有权签字人签发;发票是否过期;发票的金额、币别记载是否正确,货品、付款条件是否与卖方日常的交易一致;是否存在重复开票或虚开发票的可能;是否进行了应收帐款债权的转让通知。

保理商对发票进行必要的审核后,将会确认发票所代表的应收帐款债权,接受卖方的转让并将发票逐笔记入各个买方的账户中。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保理商接收发票与接受转让是不同的两个行为,具有不同的法律效果。只有保理商接受了发票所代表的应收帐款,应收帐款的债权才实现转让,接受应收帐款债权转让的标准通常是以保理商将该笔债权记入卖方的账户中为准。

保理商在接收发票后也可能会做出拒绝接受的反应。一般而言,保理商拒绝接受发票的原因是有限的。这些原因包括:发票记录不够清楚;发票中出现计算错误,发票逾期或重复出票等。被拒绝接受的发票金额不会被记入卖方的账户中。

顺便一提的是,贷项清单的操作采用相同的方法。

2.5 保理商收款

帐户经理在月末会向每个买方提供《应收账款月报》,标明尚未到期但即将到期以及已经到期或已经逾期未付的应收账款,它能够起到对帐作用并提示买方恰当安排未来的资金,从而对买方的应付账款管理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预先催收的性质。

客户经理根据《应收账款月报》,在应收账款到期前一周内提示买方付款,针对大额和集中到期的发票应尽早与买方沟通,作出还款的时间安排。监督买方将款项付至保理专户或监管账户,避免出现间接付款造成卖方挪用资金。

收款的记账工作一般是通过保理系统来完成的。当收到买方的付款时,帐户经理会将买卖双方的编号以及收款金额输入,保理系统便会自动识别卖方与买方的账户并做出相应的入帐处理。通常情况下,应按照发票核销,如买方未提供发票编号,应首先冲销敞口期限最长的发票。保理商应每周向卖方提供《买方付款情况报表》,记录买方的付款情况,供保理商与卖方之间对帐使用。

如果买方没有将款项直接付给保理商,而是付给了卖方。这种现象被称为间接付款。例如,买方以签发支票或者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向卖方支付款项,或者买方直接将货款汇入卖方的银行账户等。发生这种情况,保理商会要求卖方将收到的款项立即支付给保理商,如果是票据形式的收款,卖方应将票据背书转让给保理商。一般在保理业务开展初期,由于买方的疏忽会发生,此时应提示买方注意保理业务的安排,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如果叙做业务的过程中买方突然没有遵循要求或者频繁发生间接付款现象,保理商应注意防范卖方潜在的风险。

对间接付款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1.预先采取措施尽可能的防范和避免发生间接付款。

(1)保证买方充分已知保理业务的安排:卖方签发《保理业务导入函》,提示买方转让的应收账款必须支付给保理商方能解除债务上的法律责任。

(2)履行有效的转让通知:在每一次卖方转让应收账款的时候,都应确保卖方要向买方发出《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明确买方采用有效的付款方式,并指明保理商的收款账号。

(3)客户经理随时与卖方保持联系,特别是在应收账款临近到期前及与客户合作初期,以便尽早得知任何不利的付款信息。

(4)客户经理应根据《应收账款月报》随时对帐,及时发现间接付款,针对大额发票和集中到期发票,必要时应提前一周提示买方事先做出资金安排。(5)帐户经理应逐笔检查付款的原始凭证,确保买方直接付款,及时发现间接付款。帐户经理应保管付款的原始凭证副本。

2.已发生间接付款后的管理。

(1)帐户经理检查付款的原始凭证及入账凭证,发现间接付款后,应考虑正常的清算时间,考察付款时间与入账时间是否吻合,及时发现卖方在收到货款后是否存在违反《保理业务协议》中关于发生间接付款时卖方应立刻将款项归还我行的规定。

(2)一旦发现间接付款现象,账户经理在保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并通知客户经理。

(3)客户经理应督促企业将款项付至保理商的帐户内,并要求企业与买方进行协调,保证今后应遵循保理商的要求支付,不出现类似的现象。同时,客户经理进行深入调查,确定发生间接付款的原因,填写《异常业务情况调查表》提交给帐户经理备查。

(4)在发票到期时发生的间接付款,客户经理有能力立即发现,并应督促卖方将间接付款所涉及的款项支付我行。如果买方在发票到期日前将款项直接支付给了卖方,这种间接付款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客户经理应保持必要的警惕,尽早发现并尽力避免这种情况。

2.6 应收帐款的催收

催收是从发票到期开始的。催收方式以及催款周期往往要考虑卖方的需要,根据买方的资信情况,买卖双方的交易记录与交易关系,当地的交易习惯与行业习惯、事态的发展状况与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对不同的买方采取不同的催款周期。此外,对买方所采用的催收态度也要充分考虑卖方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需要。即使是对于那些非常顽固的买方,究竟应当是温和的或强硬催收态度也必须顾及卖方的需求。

保理商会以事先与卖方商定的方式向买方进行催收。一般的流程是,发票到期而买方仍未付款时,保理商会向买方发出一份《逾期发票付款催收函》,列明已到期的发票内容,并适用恰当的文字表达提示买方应当及时付款。第一份催收函发出后,如果买方仍未付款,保理商会在一定的时间后(比如 10 天)发出第二份催收函。第二份催收函所使用的文字表述会较以前有所加重,以进一步催促买方付款。除了进行书面催收以外,保理商还会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进行电话催收或必要的走访。

如果连续发出三份催收函买方仍未付款的话,保理商会考虑借助法律手段进行收款,这是最后的解决方式。一般情况下,保理商会起草一封最后的催收函,通常在指示律师采取行动之前发出。在发出之前,保理商会事先将其副本发给卖方。如果卖方反对采取法律行动,绝大多数保理商会立即撤销对该应收帐款已做出的核准并将该应收帐款反转让给卖方。需要特别注意的,在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中,真正的合法债权人不是卖方。当事态发展到需要采用法律手段来进行收款的时候,买卖双方的客户关系已经不再重要。保理商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才是当务之急。如果卖方反对采取法律行动,卖方就应当赎回已转让的应收帐款并赋予保理商保证融资安全的权利。这种权利会在保理协议中做出明确的约定。

发生间接付款或买方迟付的情况时,通常是由客户经理来出面处理的。客户经理要对日常买卖双方的付款情况进行监控,尽早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在实际业务中,客户经理应及时与买卖双方沟通,分析迟付的原因,既要保障自身作为债权人的权利,也要恰当把握催收的方式,处理好保理商与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并能够使买卖双方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正常的供应关系得到有效的维系,甚至是加强。

向买方催收并收款是保理业务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服务,这不仅仅是债权清算的问题,还涉及对买方的信用管理,卖方的客户关系管理等,构成企业赊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理商必须能够对应收帐款债权进行清晰的管理,具备良好的通讯条件和训练有素的职员,此外,还要求掌握充分而准确的信息,同时,取得卖方的配合,提供相关的重要信息。

2.7 对卖方的融资

卖方开始向保理商转让应收帐款后,卖方可以要求从其在保理商的账户中支出一定的款项,这种款项可以是保理商已收到的买方的付款,也可以是保理商向卖方提供的预付款,即所谓的贸易融资。

保理商为卖方资金使用账户(FIU,FundInUse),记录对卖方的预付款和付款。

在卖方与保理商签署的保理协议中,一般会规定一定的融资比例。帐户经理控制融资额度,并在可融资余额(合格的发票 X 融资比例-已融资余额)的范围内为卖方提供资金融通。当保理商收到买方的付款后,保理商会首先将收到的款项去充抵卖方的融资以及融资所产生的利息,剩余的部分在扣除手续费后再划入到卖方的指定账户中。

为了便于卖方了解资金使用情况,保理商会定期向卖方提供《卖方客户对帐单》,显示卖方还能够从保理商那里提取多少款项,卖方也可以通过电话随时向保理商查询账户余额情况。

三、销售分户账的日常运转及风险控制

3.1 销售分户帐的管理

在保理业务中,销售分户帐的记账与管理是整个保理业务的核心。帐户经理承担销售分户账的日常记账与维护工作。这种记账维护工作包括:

围绕着应收帐款的转让,记录卖方与保理商之间以及保理商与买方之间的债权债务的变化情况;

管理应收帐款债权,到期向买方收款和催收;负责向卖方付款和提供贸易融资;

定期或不定期向卖方提交未结清应收帐款报告以及其它有关应收帐款债权分析、融资情况以及争议情况等多种分析报告。

需要指出的是,保理业务的管理功能能否得以有效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账户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否准确和全面,卖方在赊销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作都要以销售分户帐管理为基础。此外,销售分户帐管理也会与赊销风险管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帐户经理需要具备全面的监控销售分户帐的管理能力,不仅要及时将有关销售分户帐的信息提供给卖方,还应该将分析后的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我行的保理系统每月会对各个卖方提供《销售分析报告》及《买方收款分析报告》。

保理业务的这种管理功能是企业赊销管理外包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保理业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贸易融资业务的一个最为重要方面。保理商应当正确地去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保理商的这一专业性服务,从而充分发挥保理业务在改善企业赊销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3.2 日常的风险控制

为防范客户潜在的经营风险,客户经理应尽到日常的监督管理职能,按月对客户进行必要的检查工作,关注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变化,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整体风险进行评价。

检查工作包括四个部分:

(一)发票稽核:

国际部将按月出具《卖方客户对帐单》,列明应收账款的总额及未结清发票的明细情况,包括金额、发票日、到期日、买方等,交企业进行对帐,检查双方对应收账款的记载是否一致。当出现大额发票、集中到期发票,或对发票的真实性存在质疑的时候,可由稽核人员对企业进行发票的稽核,检查会计帐务中是否记载了此笔发票以及企业的原始凭证以核实其真伪,避免企业的欺诈行为。

(二)对应收账款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

包括应收账款的总量、出单次数以及发票的平均金额,特别要注意一些异常的情况,是否存在卖方更换发票和争议现象(说明卖方没有正确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责任,或买方以此为借口拖延付款)。当发票到期时,买方采用何种付款方式,是电汇还是支票、银行承兑汇票,以后者结算的时候,应注明收款人为我行的保理专户,杜绝卖方挪用资金的可能;是否存在间接付款,检查入帐凭证,判断买方是不是按照保理协议规定将款项付至我行的保理专户或者监管账户;催收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障碍,买方是不是能够配合,积极履行付款义务;买方是否能够按时付款,有无逾期,是否拖延付款的时间越来越长。

(三)根据企业每月的财务报表,采集相关的财务信息,判断企业在财务方面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

考察的指标包括:

1.销售额、销售收入、利润总额

2.资产营运状况分析:

(1)考察企业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 =(月初资产总额 + 月末资产总额)/2(2)考察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其赊销政策是否合理 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

平均应收账款 =(月初应收账款 + 月末应收账款)/2

3.偿债能力分析:

(1)考察企业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100%(2)考察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 = 流动资产-存货

4.发展能力分析: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率,预测其业务拓展的趋势。销售收入增长率 =(销售收入增长额 / 上月销售收入)×100%

(四)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考察,发现客户在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变化,并对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出判断。

包括销售方式有无变化;企业的管理层有无变化,相关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或者采购人员的变动都有可能影响应收账款的清偿;企业近期有无集中到期的债务,比如税款、贷款、应付账款等,债权人的压力是不是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其他值得关注的现象。同时在接触中,了解客户对我行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以及客户进一步的需求。

对客户的整体业务风险状况做出评价,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措施降低风险,保障银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客户经理将获得的信息整理归纳,填制《保理业务客户调查情况反馈表》,反馈给信用控制人员,信用控制人员对《反馈表》进行分析,对比历史记录,发现所发生的变化,并签署意见。

通过上述措施,如发现企业存在挪用间接付款、蓄意提前出票或签发空头发票、债权严重稀释以及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的等实质性风险时,客户经理、帐户经理及信用控制人员均有权向主管部门建议,根据风险程度采取提高融资比例、缩减融资额度、暂停融资,甚至是终止保理业务协议等措施。

四、信用风险控制与坏帐担保

一般情况下,保理商在为卖方建立销售分户帐时,卖方一次性转让的应收帐款称为初次转让,由卖方自身承担信用风险。保理商通常会在完成了初次转让后开始着手对卖方的业务及客户进行信用评价。

4.1 坏帐担保额度

保理商会根据卖方的业务情况为卖方核定坏帐担保额度。如果买方发生信用风险而丧失支付能力,保理商将会承担付款责任。保理商会对买方逐个进行信用评价,以确定保理商能够承担的坏帐风险的大小。对经常性的基础交易,保理商通常会授予可循环使用的坏帐担保额度(linecover)。如果买卖双方之间发生了不经常性的特殊交易,例如特别大的订单或季节性的销售,保理商也会为卖方核定一次性使用的坏帐担保额度(ordercover)。

当保理商对卖方的主要客户进行了信用评价后,如果保理商所能够授予的坏帐担保额度不能够涵盖卖方的大部分业务,则表明,这种情况不适应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保理商会与卖方调整合作方式,而改用其它形式的业务。

保理商核准的坏帐担保额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保理商会根据买方的变化调整进行调整,并将额度信息及时传递给卖方。卖方可以及时掌握额度情况,并可以参照额度情况来安排装运发货。

此外,保理商也有可能随时减少,甚至取消已经生效的坏帐担保额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保理商所授予的坏帐担保额度是可以撤销的。卖方只要在保理商减少或撤销之前向买方发货,保理商仍然会按照减少或撤销前的额度来承担坏帐担保责任。保理商能够单方面减少或取消坏帐担保额度的权利是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一项基本权利,通常这一权利都会在保理合同中明确约定。

4.2 债权的核准

保理商并不是对所有已接受的应收帐款承担信用风险担保的责任。根据坏账担保将应收账款分为受核准和不受核准两部分,保理商只对受核准的应收帐款承担坏账担保的责任。

保理商对发票是否核准取决于已接受的应收帐款是否能够占用坏帐担保额度。已经接受转让的应收帐款占用额度的过程一般是自动完成的,只要坏帐担保额度有足够的余额且应收帐款仍未到期,那么不受核准的应收帐款便会自动占用空出的额度,成为受核准的应收账款。

但在实际业务处理中,除了是否承担信用担保责任外,保理商对为核准的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已核准的应收账款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保理商会同样负责这些债权的收帐工作,甚至如果卖方同意,保理商会以自己的名义来就这些债权进行诉讼,但是,有关费用需要由卖方承担。已核准的应收帐款债权与未核准的债权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通常多数保理商不对未核准的债权进行融资。有的保理商尽管也会对未核准的应收帐款进行融资,但是在融资比例上会远远小于已核准的应收帐款债权。

必须注意的是,保理商接受应收帐款转让的行为与保理商核准应收帐款的行为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接受转让对应于应收帐款的债权人的转移,而核准应收帐款则意味着保理商将会承担该应收帐款的担保付款责任,是风险的转移。

4.3 买方的风险控制

对买方风险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客户经理通过监控买方的付款规律,及时发现付款过程中的问题和预警信号,分析判断买方迟付或不付款的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核实。

(二)必要的发货跟踪:在保理业务开展初期,客户经理应跟踪卖方的发货,充分了解基础交易的过程以及买卖双方的合作情况,包括发货数量、发货日期、运输方式、承运人、到货日期等,并填写《跟踪发货情况调查表》。此后,客户经理应根据业务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采取这种方法,以掌握基础贸易合同的执行情况。

(三)根据《应收账款月报》与催收策略建立并保持与买方必要的沟通。

(四)根据买方直接提供的财务信息、付款记录、卖方反馈的双方贸易情况以及从企业外部获得的信息,定期对买方的经营状况做出评价。

当发现以下情况时,客户经理、账户经理与产品经理均有权向主管部门提出暂停融资、削减甚至撤销担保额度的要求:

(1)买方不正常的迟付;(2)不正常的争议;

(3)买方存在财务危机的可能;(4)买卖双方存在串通欺诈的嫌疑;(5)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

五、争议的处理

在现实贸易中,买卖双方就商品或服务以及基础合同的履约情况发生争议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在保理业务中,如果发生争议,将会影响应收帐款的价值,也动摇了保理商融资的基础。因此,恰当地处理争议成为保理商信用控制和有效收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5.1 争议的原因

发生争议的原因包括:

·卖方没有履行基础贸易合同的要求。比如没有按期发货;货物品质存在缺陷;货物品种或数量与合同不符等;

·卖方的管理不当造成发票的错误,比如金额、卖方名称地址、付款期限错误等; ·有的商品自身的特性容易使买卖双方出现争议,比如易变质商品、服装等时尚消费品、季节性商品及带有质量担保条款的商品等; ·虚假争议,即买方提出争议作为拖延付款的借口。

但在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中,仅限于卖方在履行了基础合同义务方面出现的问题才构成有效争议。从更深的层面上讲,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中的争议并不是指的是一般意义上买卖双方的合同纠纷,而是对保理商所买入的应收帐款是否有效成立的争议。应收帐款是否能够合法有效成立的关键是卖方是否有效地履行的基础合同义务,如果卖方有效地履行了基础合同义务,一般情况下,应收帐款就能够合法成立;反之,则可能直接涉及应收帐款是否能够足额成立的问题。因此,在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中,如果买卖双方发生纠纷的事由根本就不涉及应收帐款成立的基础,则往往基于这种事由所产生的纠纷不能构成有效的争议。

5.2 争议所产生的影响

发生争议会对保理业务的融资及保理商的坏帐担保责任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后果。按照商业惯例,发生争议会对正常的保理业务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或效果:

5.2.1 发生争议的应收帐款会由合格的应收帐款变为不合格的应收帐款。

保理商对卖方进行融资的基础是已经转让给保理商的合格的应收帐款的整体余额。如果某一笔发票发生了争议,就使融资的基础受到了动摇,从而影响到保理商的资金安全。因此,当发生争议时,保理商会收回相应的融资,即所谓的融资赎回(chargeback)。

在实际业务中,融资赎回并不意味着保理商要从卖方那里直接收回融资款。一般情况下,保理商会采用停止向卖方继续融资或付款的方式来赎回融资。即当发生争议后,应收帐款中适合于融资的合格应收帐款会因争议而变为不合格的应收帐款,这就会使得合格的应收帐款余额被减少,如果融资款项所占合格的应收帐款余额的比例仍在约定的融资比例的限额之内,通常保理商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赎回融资。但是如果发生争议导致融资比例超出了约定的融资比例,保理商会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维护正常的融资比例,以保证融资的安全。

这种方法有:

一 是从买方收到的款项不再向卖方付款而直接归还融资款,这样就能够降低融资比例,直到到达正常的融资比例范围之内;

二 是停止继续向卖方进行融资,由于融资比例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已经没有理由继续向卖方进行融资;三是接受卖方转让新的发票,以补充合格的应收帐款余额,从而达到降低融资比例的效果;四是要求卖方直接以现金形式归还一定的融资款。我们可以看出赎回融资实质上是保证融资比例的一种手段。换句话说,是维护留置金(retention)的手段。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保理商对融资安全的保障措施本质上是建立在保留足够的留置金基础上。

5.2.2 发生争议的应收帐款会由已核准的应收帐款变未核准的应收帐款。

如果发生争议的应收帐款属于未经核准的部分,显然,保理商不会就该应收帐款承担坏帐担保责任,发生争议时,保理商直接将该应收帐款反转让给卖方即可。但如果应收帐款已经被核准,发生争议后,这种已经核准的应收帐款会变为未被核准的应收帐款,以等待争议的解决,有些保理合同中甚至会明确规定发生争议的应收帐款将被视为从未核准过。在解决争议的期间内,保理商暂时免于担保付款的责任。但是,如果争议解决后,卖方的权益得到了认可,保理商有义务重新核准该应收帐款并恢复对应收帐款的担保付款责任。

5.2.3 卖方在发生争议期间承担积极作为的义务和向保理商的告知义务。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解决争议,卖方都应当积极努力地去解决争议并及时向保理商通报争议解决的进展情况。通常,卖方应当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争议解决的进展情况,以证明卖方勤勉努力地作为以积极地寻求争议的解决。如果卖方没有履行这种积极作为的义务或没有及时履行通报进展的告知义务,保理商将会彻底免于担保付款的责任。发生争议之所以会使卖方产生上述义务,主要是为了促使争议能够及时地获得解决,防止卖方出现懈怠,从而加重保理商的风险。

5.2.4 如果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争议意味着更多的东西。

在现实业务中,出现争议几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正常的现象。但是,发生争议有时也可能预示卖方或买方的经营活动出现了某种危机。例如:卖方的产品是否不再适销对路;买方是否出现了严重的是资金短缺等等。因此,保理商就必须对争议的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通常情况下,保理商对争议的管理是由客户经理来负责处理的。客户经理一方面要深入地了解争议的细节,确定判断争议的性质,并跟踪争议的处理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对争议的发生频率进行监控,便于及时发现潜在的业务风险,这对于保理商维护正常、安全的保理业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5.3 争议的解决

保理商通常会发出《保理争议通知单》,将争议的细节告知卖方,并允许卖方在一定的期限来解决争议。解决的方式有两种,协商解决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5.4 买卖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的期限一般是 90 天(目前 GRIF 的规定为 180 天)。在国内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中这个期限一般不会约定的过长,这主要是为了敦促卖方积极努力地尽快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能够解决争议,也没有开始采用司法解决争议方式的行动。保理商会将有关争议的应收帐款反转让给卖方,由卖方自己直接向买方收款,保理商也不再对该笔应收帐款承担担保付款的责任。

如果卖方明确表示争议已经解决或是争议根本就不存在,保理商将会继续努力向买方收款。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一般需要向保理商提供有关争议性质的相关细节。

5.5 采用法律手段解决争议

买卖双方可以采用仲裁或是诉讼的方式来解决,都被视为法律手段。采用法律方式解决的期限通常为一年半,这主要取决于司法程序过程和效率,目前 GRIF 规定为三年。多数的保理商会进一步区分仲裁和诉讼的争议处理期限。一般而言,采用仲裁的方式效率要高得多。

约定法律手段解决的期限,目的是为了敦促买卖双方尽快地解决纠纷。只要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有了争议解决的结果,保理商会按照仲裁或判决结果就已确认部分承担相应的坏账担保责任,将未被确认的部分反转让给卖方。如果在约定的期限内,买卖双方没有完成仲裁或诉讼,则保理商对这笔交易不再承担担保付款的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协商解决争议的方式并不排斥司法解决争议的方式。如果买卖双方首先采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争议,但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买卖双方可以改用司法手段来解决。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司法手段解决问题的行动应当在协商解决争议的有效期间内开始,并需通知保理商。

以上内容简要的介绍了综合保理业务的操作要点和基本原理,其它类型和保理业务可参考综合保理业务中的相关内容来进行处理。

一、保理业务的人员分工与职责

客户经理的职责:

1.负责拓展业务,考察潜在客户的整体情况,出具《卖方整体情况调查报告》,选择适用于保理业务的客户。

2.协助客户整理出确切的业务需求并选择适合的保理业务品种,出具《需求分析与保理业务品种选择报告》,提交产品经理审核。

3.在产品经理审批操作方案后,客户经理提交以下材料给信审机构审批:《卖方整体情况调查报告》、《需求分析与保理业务品种选择报告》、《卖方客户清单》、《买方付款记录》和卖方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4.协助账户经理完成销售分户帐的建立工作。

5.负责考察买卖双方的基础交易关系,必要时跟踪发货。

6.行使对卖方的日常的监督管理职能。负责与企业进行对帐,并进行拜访,关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变化,对整体风险情况做出评价,按月上报《保理业务客户调查情况反馈表》。及时发现并处理间接付款及其他非正常现象,上报《异常业务情况调查表》。

7.监控买方的付款情况。向买方提供的《应收帐款报告》,针对大额和集中到期的发票,在到期前一周内,提示买方付款,并监督买方直接将款项付至保理专户;负责催收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收集相关的内部及外部信息,判断买方整体风险情况,出具《买方客户调查报告》。

8.处理争议,填写《争议情况调查表》。

产品经理的职责:

1.协助客户经理拓展保理业务,审核客户经理提交的《需求分析与保理业务品种选择报告》,协助进行产品设计,确定产品操作方案,保障保理产品的正确使用。

2.指导并协助客户经理进行保理业务协议的谈判,落实《保理业务要约函》的内容和相关的辅助担保措施,确保保理业务协议的正确签署。

3.协助账户经理、客户经理进行销售分户帐的建立工作。

4.指导并落实《保理业务导入函》的制作和签发,使每一个买方客户了解保理业务的安排,确保保理业务的正常开展。(如果卖方将现有的应收账款同时转让给保理商,要求卖方在寄送《保理业务导入函》的同时,发出《关于 XX 公司已转让的应收帐款的通知》,使买方明确应收账款的转让并确认记载的准确性。)

5.审查并监督客户经理在保理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对买卖双方的管理工作,风险控制的措施及对异常业务情况的处理方式。

6.保存全面完整的业务档案。

帐户经理的职责:

1.负责并帐工作,确定帐户转移的时间、方法,以及双方具体的工作安排。

2.建立销售分户帐和资金帐户。

3.审核卖方提交的发票及发票清单,保证客户对应收账款进行了有效的转让通知。

4.根据发票 / 贷项清单记录销售分户帐的变动情况,接受应收账款的转让。

5.控制融资额度的使用,为客户提供预付款和付款。

6.处理买方的付款。

7.管理应收账款的债权,在每月月末出具《应收账款报告》,使买方明确应收账款的到期日,同时提示客户经理进行必要的催收。

8.发生买方迟付的时候,向买方发出《催收函》。

9.定期向卖方提交未结清应收帐款报告、债权分析、融资情况以及争议情况等多种报告,协助企业管理应收账款。

稽核人员的职责。根据保理业务开展的情况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对客户进行必要的现场稽核。

信用控制人员的职责:

1.监督检查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的风险控制工作。

2.审查相关法律文件的合规性和完整性。

3.分析客户经理提交的《保理业务客户调查情况反馈表》,甄别其中的风险点。

4.对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账户经理所发现的异常业务情况做出判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主要业务环节的管理

(1)卖方考察阶段:客户经理出具《卖方整体情况调查报告》;

(2)需求分析与保理业务品种选择阶段:

客户经理出具《需求分析与保理业务品种选择报告》提交产品经理审核,并签署意见;

(3)审批阶段:

客户经理将《卖方整体情况调查报告》、《需求分析与保理业务品种选择报告》、《卖方客户清单》、《买方付款记录》和卖方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提交信审机构审批,上述材料由产品经理留存,负责保管。

(4)合同谈判与缔约阶段:

产品经理协助客户经理发出《保理业务要约函》给客户,并签署保理业务协议。《保理业务要约函》与协议由产品经理留存,同时副本交账户经理作为业务档案保管。

(5)建立销售分户帐阶段:

在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的协助下,账户经理完成建立销售分户帐工作。业务档案由账户经理负责保管。(如果客户将现有的应收账款同时转让,则要求客户填写《未结发票清单》,连同会计账簿、原始凭证给稽核人员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告知账户经理。)

(6)如果客户无法使用我行的保理专户用于买方付款,则需要客户经理为其建立监管账户,并和客户签署《监管账户协议》。

(7)导入保理业务阶段:

客户经理监督卖方签发《导入函》给买方。(如果卖方将现有的应收账款进行转让,要求卖方同时发出《关于 XX 公司已转让的应收帐款的通知》。)

(7)发票转让阶段:

客户提供《保理业务申请书》,列明发票清单,连同发票、运输凭证、合同及转让通知给账户经理,账户经理审核无误后记录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上述材料由账户经理作为业务档案留存。《保理业务申请书》须核符签发人印鉴。

(8)保理商收款阶段:

账户经理向买方及客户经理提供《应收账款月报》(买方),客户经理在到期前提示买方,并监督买方付款。账户经理根据入帐凭证记录应收账款的变动。

(9)催收阶段:

账户经理发出《催收函》,由客户经理负责催收工作。

(10)保理融资:

账户经理控制额度的使用,在可融资余额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贸易融资。

(11)卖方的日常风险控制:

账户经理记录应收账款的变动,出具各种分析报告。客户经理对卖方按月进行检查,填写《保理业务客户调查情况反馈表》给信用控制人员和产品经理,并由后者签署管理意见。《反馈表》由产品经理留存,并将相关信息告知账户经理。

(12)买方的日常风险控制:

客户经理定期对卖方进行调查,出具《买方客户调查报告》给信用控制人员和产品经理,并由后者签署管理意见。《报告》由信控人员留存,产品经理保存副本。

(13)必要的跟踪发货: 在保理业务开展过程中,必要时客户经理应跟踪发货过程,以充分了解基础交易情况。跟踪发货后,客户经理应填写《跟踪发货情况调查表》,交产品经理签署意见后存档。建议在保理业务初期应对主要基础交易跟踪发货。

(14)争议的处理:

账户经理发出《保理业务争议通知单》给卖方。客户经理跟踪并负责争议的解决过程,并填写《争议情况调查表》给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签署意见,并保存该表。

(15)异常业务的处理:

账户经理或客户经理发现异常业务情况,应填写《异常业务情况通知书》告知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形式监管职能,督促客户经理进行深入调查,并出具《异常业务情况调查表》给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签署意见,提交信控人员处理。

(16)保理业务的终止:

账户经理发出《保理业务终止通知书》给客户。

三、保理业务卖方分析

任何组织只要提供商品或服务,就要销售,难免要赊销。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 12 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 69874 亿元,同比增长 19.6%。2012 年 12 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 82190 亿元,同比增长 16.9%。

那么,卖方就面临两个问题:

一 是应收账款风险问题,什么时候能收回,收回多少,是否会出现坏账; 二 是现金流问题,应收账款占压了资金,如何盘活这部分占压的资金。

最近无锡尚德经营困难,频临破产,无锡尚德的供货商的坏账风险凸显。根据已公布 2012 年年报披露,向无锡尚德的几家上市公司受到重大影响。中环股份 2013 年 3 月 30 日发布公告提示,对无锡尚德、洛阳尚德及上海尚德共有 1.76 亿元的应收账款未收回。对此中环股份公司采用个别认定法追加计提坏账准备 1.29 亿元。受此影响,中环股份在 2012 年的净利润从 624.62 万元大幅下滑至-9038 万元,同比下降近150%。隆基股份对无锡尚德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约 1.2 亿元,隆基股份对此款项追加计提坏账准备 9077 万元,从而导致了净利润为亏损。无锡尚德对亚玛顿的欠款共计 5924 万元。亚玛顿对无锡尚德诉论的欠款按 50% 计提特别坏账 2850 万元。航天机电对无锡尚德也有 3919.23 万元的应收款项。京运通控股子公司无锡荣能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对无锡尚德的应收账款余额为 3088.36 万。

无锡尚德破产,对其供应商造成巨大影响,可以说是灭顶之灾,甚至引发多米诺效应,一连串企业倒下去。

即使没有出现坏账,应收账款也会压得企业喘不过气,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一方面融资难,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借款给客户(赊销)。大量的应收账款占压资金,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1991 年,“三角债” 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至于政府把清欠三角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亲自主抓三角债清欠工作。政府投入 555 亿元清欠资金才清理了 2190 亿元欠款,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针对应收账款问题,卖方就有两个需求:

一 是控制应收账款付款人的信用风险,二 是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是一种债权投资,只有付款人偿还债务,投资人才敢投资。即使开始融资成功,如果应收账款不能收回,也不能持续融资。因此,卖方要基于应收账款融资,首先要控制付款人的信用风险。也就是说控制付款人的信用风险是应收账款融资的前提条件。

付款人信用风险控制可以在合同签署前进行事前控制也可以在事后控制。事前即通过筛选机制选择信用等级高、违约概率低的付款人进行赊销,并确定赊销的额度、期限、价格折扣等赊销政策,控制付款人信用风险。事后控制就是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进行应收账款管理,了解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适时调整赊销政策,对于拖欠应收账款的付款人进行催收,必要的时候通过法律手段收回款项,降低坏账损失。

除了自身控制外,还可以利用第三方为付款人提供坏账保证来缓释坏账风险,如信用保险、到期保理,就像银行除了贷前调查、评审审批和贷后管理外,还通过担保来缓释信用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得到控制,卖方当有资金需求时,就可以基于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卖方在应收账款融资时,通常会考虑融资成本和收益。如果融资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卖方就会融资。否则,卖方不会赔本赚吆喝,与其融资还不如等应收账款回款。

总体来说,卖方需要坏账风险控制和应收账款融资。但是,由于卖方所处行业、销售商品、销售客户、贸易地位、经营状况不同,采取不同销售策略,需求也不尽相同。

从产业划分,卖方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 年我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仅占 GDP 的 10%,并且主要以家庭单位为经营,产品以赊销形式销售的少。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销售可以直接向用户销售或通过商业公司销售,由于国内多数行业都是买方市场,赊销很普遍。建筑企业通常根据工程进度结算工程款项,因为工程分阶段验收,即使发包方及时支付,从施工到收到工程款也会有一段时间。况且发包方资金也较紧张,常常要求施工企业垫付一部分资金,地方政府采取 BT(building—transfer,建设—转让)模式来进行基础建设。BT 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项目工程由投资人负责进行融资,具体落实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建成后,经政府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资产交付政府,政府根据回购协议向投资人分期支付资金。因此,建筑企业通常有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

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和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其中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行业多以现金结算,应收账款不多。第三产业中应收账款较大的企业是批发商贸企业。通常批发企业对于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比较重视,慎重选择赊销客户。批发企业固定资产较少,资产结构中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对于应收账款融资的积极性最高。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从设计到交付使用周期较长,存在较大金额应收账款。但是,作为服务比商品有更复杂的付款条件,通常有质保金,应收账款回款不确定性大。信息服务企业客户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不是持续的,一个新系统上线后,只需要运营维护就可以了。信息服务企业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客户。租赁公司由于租赁收入分期实现,存在应收租赁款,有不少租赁公司将应收租赁款保理融资。

国内保理业务操作难点及对策 篇6

但是从2014年开始,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企业应收账款违约增加, 国内保理业务风险凸显, 不良业务大幅增加, 银行纷纷压缩国内保理业务, 这给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 如何发展国内保理业务, 成为经济发展一个迫切的课题。本人从银行操作实践的角度对国内保理业务难点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国内保理业务发展的现实难点

(一) 违约追责难

虽然近年来我国从建立企业征信系统开始, 在各地区、各行业的积极探索下,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征信领域, 已经建立起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行业和个人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但是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然滞后, 惩罚机制还不完善, 企业违约成本低, “失信”现象屡屡发生, 银行对违约企业制约手段不多。通过法律诉讼从立案到受理、一审、二审或终审, 再到处理抵押物一般要2-3年, 在此期间企业还有很多办法对付银行对账户、财产的查封。有些地方政府也会出于保护本地企业的考虑, 拖延时间、制造障碍, 让银行有理难伸张、有法难落实, 追责难度很大, 影响了银行办理国内保理业务的积极性。

(二) 操作风险环节多

国内保理业务与普通贷款相比较, 操作的环节比较多。国内保理业务除了借款人, 还有应收账款的债务人。银行给予授信时, 要对应收账款双方进行资信调查分析, 这增加了调查的工作量, 也增加了风险控制的难度。

此外, 国内保理业务是建立在应收账款的基础上, 银行要对双方的贸易背景进行核实, 审核相关的贸易合同及商业票据。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发票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企业利用其中漏洞虚构应收账款, 骗取银行融资, 也增加了审核的风险。

此外, 保理业务虽然在央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进行登记, 但是这种登记不同于土地、房地产的登记, 没有强制约束性, 只是消极登记, 作为一种软约束仅仅起到公示作用。

(三) 诉讼法律程序复杂

保理业务纠纷所引发的诉讼管辖问题成为商业银行在债权清收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银行作为融资的优势一方, 往往会通过各种协议约定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诉讼管辖, 而保理业务的自身特点却打破了银行约定管辖的这一优势。一般银行借款合同中约定出现争议可向银行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但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目前的审判实际, 国内保理应该按照转让应收账款基础合同, 即《购销合同》确定管辖法院, 而大多数的《购销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管辖法院是合同签订地法院, 而不是银行所在地。这样企业会利用法律条款拖延时间, 而且可能利用地方保护主义给银行制造障碍。

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中, 增加了担保物权特别程序, 具体规定申请实现担保物权, 由担保物权人以及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依照物权法等法律, 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时效一般是立案之日起30日审结, 大大短于普通程序的6个月时效, 缩短了银行实现债权的时间, 对于有抵押担保的国内保理业务来说提供了新的债权实现途径。

二、商业银行发展国内保理业务的对策

(一) 树立风险意识, 设立专门经办部门

由于国内保理业务的复杂性, 商业银行应当将保理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 建立全行统一的保理业务授权管理体系, 由总行自上而下实施授权管理, 各机构不得越权或超授权办理保理业务。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保理业务建立完整的前中后台管理流程, 各环节要职责明晰并相对独立。

在发展实践中, 银行成立专门的保理工作室或团队, 以专业的人办专业事为原则, 集合专业人员集中办理业务, 负责产品研发、业务操作、日常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工作。经办人员必须由熟悉保理的公约、法规、行业贸易、企业财务、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专门人员办理, 做到专人专岗。开始时可以保理工作室的形式出现, 从建立健全制度、培训专业人员入手, 走专业化道路, 在有效管控保理业务风险前提下促进业务发展。

(二) 严格基础客户选择, 适当增加增信条件

保理业务不同于一般的贷款, 是将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的金融品种, 对于买卖双方, 特别是对买方的信用要求较高。因此, 要尽可能了解客户, 包括公司构架、法人治理结构、法人专业与品质等。由于保理业务的延展性较强, 同业市场操作形式较多也带来操作的复杂性, 因此, 在实践操作中, 要选择信用状况良好、配合程度高的客户, 避免出现违约后带来复杂的处理程序。

此外, 由于业务操作的复杂性, 风险相对较大。为了防控可能的风险, 可以考虑在应收账款转让的基础上, 增加担保条件, 如保证、抵押等, 降低授信业务的风险。

(三) 严防操作风险, 审慎办理利息手续费入账

国内保理业务操作的环节比较多, 风险点也比较多, 经办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办理, 比如审核贸易合同支付方式、违约责任、商业发票的票面要素以及资金入账的账务流程等等。

实践中对于融资本金认定是常见的纠纷。《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规定保理业务应根据业务成本、风险承担、合理利润等因素制订收费、计息标准。现实操作中, 保理业务有多种支付利息和手续费的方式, 可以先收 (放款时一次性收取) 、后收息 (到期时一次性收取) , 还可以按月或按季收取。出于收益实现考虑, 一般银行都要求先收利息和手续费, 而在入账时, 存在直接将扣收利息和手续费后的余额计入客户账户的情况。这种情况下, 一旦发生纠纷, 容易影响债权金额的认定。最好的做法是企业将应付的利息和手续费先存入账户, 发放保理款后再扣收。如果企业不能先存入账户资金, 银行应该将融资全款发放企业账户后再扣收相关利息和手续费, 并由企业在相关凭证上签章同意。

(四) 加强贷后跟踪频率, 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账期较长的保理业务要增加贷后跟踪的次数, 及时掌握应收账款买方的经营情况, 如果发现不利信号及时采取措施如提前督促还款或提前做好延期手续;对于可能进入法律程序的业务要及时做好材料收集工作, 如果存在漏洞要尽快弥补, 如可以通过延期申请等方式让企业明确表示融资本金、利息、手续费等关键要素, 减少审判阶段的纠纷。

在贷后检查中, 如果发现国内保理业务不能按期收回资金且企业配合程度不高, 保全面临的困难就比较大。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将国内保理业务转化为贷款等普通融资方式, 减少以后可能发生法律诉讼的难度和处置的时间。

笔者曾经接触过一笔保理业务, 由于银行提前发现了企业可能存在按期不能归还情况, 就在业务发生不良之前, 取得了企业对业务重要法律要素的认可, 又增加了抵押措施。等业务出现不良后, 银行按照担保物权特别程序提起诉讼, 6个月就完成了法律程序, 处置了抵押物, 维护了银行权益。

(五) 利用商业信用保险, 降低资产风险

信用保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 是一项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其原理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 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 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目前多家保险公司都推出了信用保险项下的商业信用保险, 为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保险, 在保险范围内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银行在办理有商业信用保险的保理业务时, 可通过保险将业务风险降低、减少损失, 同时, 还可以减少风险资产占用, 增加考核利润。

(六) 围绕核心企业, 做好买方保理

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信用环境还不是很理想, 而且由于国内保理操作复杂、风险大, 银行办理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 建议各金融机构围绕实力较强的核心买方企业做足文章, 从买方保理入手逐步扩大国内保理份额。所谓买方保理就是买方授信项下保理, 即银行给予资信状况较好的买方授信, 由买方向银行推荐保理融资人, 并承诺以其所欠应收账款归还的业务。这种操作模式围绕买方这一核心客户, 给予众多中小企业保理融资, 既解决了买方授信提用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降低了银行的操作风险, 提高了业务操作效率, 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大力推进国内保理业务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田辉.我国保理市场现状和发展动向, 中国经济时报, 2014-11-20.

[2]赵立成.国内保理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建议, 河北金融, 2012 (05) .

[3]林晓龙, 纵雅婷.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究, 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2) .

[4]李勇.国内保理巧融资, 新理财, 2014 (10) .

中信银行保理业务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内保理风险及防范

1 国内保理的概念和分类

国内保理是指银行(原为保理商,在我国办理保理业务的通常是银行,故称保理商为银行,下同)为国内贸易中以赊销方式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而设计的一项综合性金融服务。卖方将其与买方订立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为其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以银行向卖方支付受让应收账款对价时间为标准,分为融资保理和非融资保理;以银行是否保留对卖方的追索权为标准,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以银行与卖方之间的债权转让是否通知买方为标准,分为公开型保理和隐蔽型保理。

2 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风险

2.1 法律层面的风险

保理业务实质是一种“债权”权利的质押,一旦债权本身或质押效力出现问题,会导致银行增加实现债权难度或无法实现债权。

2.1.1 购买债权的合法性风险。债权合法性是银行开展保理业务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主体的合法性、买卖行为的合法性、债权内容及交易标的的合法性。

2.1.2 隐蔽型保理债权转让通知的风险。《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在隐蔽型保理业务中,虽然有的银行保留了依自身判断可随时向买方发送《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的权利,并约定银行在认为必要时向买方书面通知应收账款债权转让事宜,但往往由于转让通知的延迟及买方因未能及时了解债权转让情况而履行义务可能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引发买方对债权转让的抗辩。

2.1.3 买方用对卖方的债权抵消转让的应收账款风险。《合同法》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如果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同时到期,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消。目前,大部分银行在国内保理合同中没有要求买方与卖方在买卖合同中约定禁止行使抵消权,一旦具有权利义务关系的债权人依法主张抵消,银行的债权可能落空。

2.1.4 债权的可转让性风险。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存在限制转让的应收账款不办理保理业务。实际上银行有可能因疏于审查或难以审查而接受限制转让的应收账款,最终无法有效索偿债权。

2.1.5 卖方有履约瑕疵的风险。履约瑕疵主要为标的物数量、质量瑕疵,未按合同约定方式、期限、地点履约等等,极易导致买卖双方的交易纠纷,进而传导至银行,影响银行从买方获得应收账款的偿还款。

2.1.6 重复质押登记的法律风险。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规定,在同一应收账款上设立多个质押权的,质权人按登记的先后顺序取得并行使质权。同时《物权法》又规定,出质后的应收账款未经质权人同意不得转让,即使办理了出质登记,再出质行为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应收账款缺乏特定性和出质登记统一规则,易被重复质押,增加风险。

2.2 客户层面的风险

2.2.1 借虚假交易向银行融资的风险。由于国内保理属供应链融资产品,是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着力发展的业务,在准入、流程等方面均给予了倾斜。应收账款易于提供,相比流动资金贷款办理相对简洁,自然成为许多企业的融资手段之一。若企业企图通过伪造、变造发票,旧票新用,一票多用,虚假合同,恶意串通等方式套取银行资金,银行未能认真审核合同、发票等重要交易背景资料,将直接导致保理预付款资金的落空,造成损失。

2.2.2 应收账款回款未划入商业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大都要求企业在银行开立保理收款专户,视保理类型由卖方或买方将应收账款回款从自己的账户划入保理收款专户。目前,部分银行经办保理业务时,出现了本应由买方划入专户款项,而买方并未按合同约定将应收账款资金划入专户,反由卖方通过他行账户将款项转入专户的情况,使得商业银行不能及时掌握卖方资金回笼情况,而难以实现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监控。

2.3 银行自身的风险

2.3.1 对保理预付款的用途未严密监控的风险。保理预付款仅限于卖方用于购买原材料、缴纳税费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资金周转,严禁以任何形式流入股市、楼市、期市,更不能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部分银行在发放保理预付款后,对资金用途和流向缺乏有效监管甚至不监管,致使一些企业或将资金挪作他用,或作为保证金继续向银行融资,或直接归还到期贷款,或流入股市、楼市等,导致资金风险和监管、审计风险。

2.3.2 保理预付款期限与应收账款回款周期不匹配。银行未能认真核定对应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使得保理预付款期限长于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造成保理资金被卖方或买方用作短期借款在额度内循环使用,影响资金效益。

3 防范措施及建议

3.1 加强客户研判,降低客户选择风险。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时,应优先选择国家政策扶持、鼓励进入的行业和客户,规避行业政策变动大、市场变化快、整体风险较高的行业和客户。不仅要详尽分析买卖双方的资信、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应收账款的质量情况,还要对双方所在区域、行业及产业链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对客户的整体判断。

3.2 加强全面分析,提高业务类型、额度和期限的适用性。商业银行应依据哪个交易主体的履约能力更强或哪个交易主体履约更具效益型情况,正确选择保理业务类型。银行还可先确定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为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上游企业针对该企业的应收账款做保理业务,如有的银行开展的定向保理,就是由核心企业推荐上游客户名单,对名单客户开展公开型保理业务,风险可大大降低。确定期限时,要综合考虑买卖双方近两年贸易往来情况、过去一年内交易总量、应收账款月均余额、余额峰值、账龄等因素,并结合双方未来一年内交易预测计算保理预付款的额度和期限。

3.3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交易识别力。商业银行应对保理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与水平,使其有较强的交易识别能力。办理保理业务时应着重审验买卖方之间的买卖合同、商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货运单据真实性,了解双方是否存有关联交易,是否互为买方、卖方,了解卖方是否已履行交易合同下的义务,了解合同或附属协议中,有无禁止应收账款转让的条款等。

3.4 加强质押登记管理,确保质押的法律效力。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中进行登记时,银行应对应收账款付款人作为债务人的所有登记信息进行查询,并确保拟登记的应收账款未经登记后,在系统中进行登记,确保质权的合法性。登记时要清楚界定,可对关键要素如付款人、金额、帐期、发票号等进行描述。

3.5 加强合同条款审查,防范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应配备专兼职法律人员,严格买卖合同和保理合同的条款审查。对交易合同应重点审查合同债权是否存有瑕疵、债权转移是否有限制、合同标的条款以及合同履行的可能性等内容。对保理合同,应重点审查合同主体、卖方回购义务、债务转移限制、争议解决办法以及是否存在与保理业务不相匹配的义务条款等内容。

3.6 加强贷后管理,延伸风险防控。一是加强保理预付款使用和流向监控,防范资金、监管和审计风险。二是密切关注卖方履约情况,对涉及合同履约的资料应详细审查。三是加强对客户的走访和风险排查,掌握受让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落实还款资金来源,发现苗头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四是加强账户监管,尤其要关注回款资金是否来源于规定交易,是否合法合规。五是积极规范应收账款的归还,密切监控应收账款余额,避免债权落空。

上一篇:鱼的自由作文下一篇:开学老生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