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2024-07-31

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精选10篇)

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篇1

专注专一

专心专力

##村镇银行全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总结汇报材料

######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石嘴山银行发起成立的地方一级独立法人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全力专注支持##三农建设和小微企业发展。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已为全市2200余户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累计发放贷款近8亿元,涉农贷款占比86.3%,税收专一上缴地方,截止##年6月,已累计上缴我市各项税金近五百万元。在中国人民银行##市支行对全市##年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以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评价中,以极大的优势,双列各行之首,成为##市金融界后起之秀。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该行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在该行落户##当年的年底,即为水集街道办的10户贫困家庭捐款7000余元,然后不间断的对望城镇、院上镇的20名贫困学生资助2万元,为##市院上镇后石岚村父亲患白血病的濒临失学少年任少华捐款1.5万余元,##年该行成立两周年庆典期间,慰问##市水集街道办、望城镇等孤寡老人、优抚对象和特困户,并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物资2万元,为望城、院上贫困学生捐款万元。并多次联合或出资赞助##市各单位举办社区公益文体活动20余次,累计为##市公益事业捐助款项、物品折合人民币二十余万元,有力的以实际行动支持了我市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这些对于根基深厚的银行、企业来讲或许算不上什么,但相对于起步阶段、步步维艰的######村镇银行来讲,却算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创举和义举。“面对广阔的世界,我们或许很微小,但每一个微不足道的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世界上依然困苦的人们。” 该行董事长李赛春如是说:“因##而生,与##共进,善举济世,慈心为人,我们责无旁贷。即使我们只能帮助别人一点点,也会产生无穷的榜样力量。”

是的,因##而生,与##共进。短短两年时间,######村镇银行在45名##人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渐壮大,直到今天羽翼丰满、蓄势待发。######村镇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地方经济、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秉承“和谐共生、互助双赢”的发展理念,使##银行真正成为##市民有口皆碑、值得信赖的银行,为##经济、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大银行,服务,小微企业

国务院近日下发通知批转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 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 以更好地为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一时间, 有不少人将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寄托在尽快建立和发展小微金融机构上, 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不二法宝。

对此, 笔者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讲, 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应该是大中小型金融机构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 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 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具体到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来说也是一样。小微企业可以从实际出发各取所需。即使是专门建立对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 也应该以正规金融为主导, 民间金融为补充, 决不能以为一小就灵, 走向极端。从现实情况来分析, 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积极建立适应小微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当然是正确的,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金融体系中小微银行短腿的情况不可能一夜之间羽翼丰满, 而较为务实之举则是在积极发展小微金融机构的同时, 努力完善和做好大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工作。细细分析起来, 支持小微企业大银行绝不会因为大而不如小银行给力。

一些专家认为, 小型银行有本地化、特色化、多样化的特点, 这些都是大型银行力所不及的。是否果真如此, 让我们细细剖析一下。所谓本地化, 无非是说小型银行和小微企业同处一地, 没有水土不服之虞。这个特点好像不大明显。大型银行网点众多, 遍布全国, 哪里的小微企业本地没有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呢?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完全可以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大有作为。所谓特色化, 按一些专家的意思是说:小型银行应着眼一个小字, 经营场所小, 降低运营成本, 提供运行效率;其次是小客户, 着眼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再次是小贷款, 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这多少有些让人不明就里。众所周知, 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 特别是到了县城以下, 由于市场规模、运营成本、经营利润等条件的限制, 首先营业场地规模是比较小的。你想贪大求洋, 上级也不会批准。至于客户, 基层分支机构的主要客户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基层分支机构肯定千方百计的研究中小客户的需求特点, 尽可能地提供周到完善的服务。说到小贷款, 如果说贷款额小经验风险就低, 那无论大小银行在基层的贷款额一般都比较小, 谁也没有什么优势。如果说贷款的决策流程不同影响能否贷款、贷款的效率等等, 这都属于主观方面的问题, 原则上都是可以调整改变的。所谓多样化, 主要是指小型金融机构能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和客户服务的多样化等。实际上融资渠道有一个政策规定的问题, 如果政策允许, 大小银行是一样的, 都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而说到融资的实力, 那大银行的资金雄厚, 小银行自然是无法比拟的。至于客户服务的多样化, 这是个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的问题, 而且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 复制某些产品或服务实在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一些专家还认为, 小银行相比大银行而言独具四大优势, 即定位优势、市场优势、决策优势、风险控制优势。所谓定位优势, 是说小型银行以服务小微企业、社区企业和当地居民为市场定位, 这是国务院和银行业监管部门作出的制度性安排。这些都是对的, 那大银行为什么就不能制定出台有关规定, 要求基层分支机构也以同样的市场定位登台亮相, 积极竞争。因为大银行的基础分支机构如果不以小微企业和当地居民服务为市场定位, 别说发展壮大, 恐怕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了。所谓市场优势, 是说小银行贴近市场和客户, 经营半径小, 通过和小微企业保持密切的近距离接触, 可以有效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实际上大银行的基础分支机构完全也有上述优势, 只要领导得力, 职工给力, 将上述市场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完全是可能的。所谓决策优势, 是说小银行的组织架构一般是总行直管分行或支行, 实现了扁平化, 管理链条短, 甚至经营层和决策层同处一城。这使得小微企业更为便捷地获得贷款。大银行的层级比较多, 而且基本上将贷款的审批上升到总行层面。但是, 这是可以改变完善的。所谓风险控制优势, 是说小银行对小微企业可以实行灵活多样的保证担保方式, 如业主联保、商户互保等。和上述某些优势一样, 大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完全可以从实际出发, 不断创新和完善各种各样的风险控制措施。所谓与时俱进, 不进则退也。

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篇3

屠光绍在讲话中对工商联和银行的合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工商联与银行共建合作社的方式是搭建新平台,是优化整合各方资源,缓解小微企业融資难的有益实践,希望工商联和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破解难题,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王志雄在讲话中说,为进一步拓展合作社汇聚金融资源,服务小微企业的功能,经过充分沟通和积极筹备,市工商联今天正式启动了和12家银行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旨在吸引更多有服务小微企业意愿的银行进入合作社,让小微企业得到更丰富便利的金融服务。签约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市工商联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上海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泰隆银行上海分行、花旗银行上海市分行等12家与市工商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12家银行中既有国有五大银行、股份制银行,也有外资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市工商联在选择以上签约银行时充分考虑到了各类银行的代表性和服务特点,这些特色和特点通过合作协议有所体现。此次市工商联与12家银行签约也体现了本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阶段性成果。

去年8月,市工商联召开了“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工作推进会”,各区县工商联基层商会合作社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合作社是市工商联与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共同搭建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加入合作社的小微企业可通过此平台拿到银行的信用贷款并享受其他金融服务。一年来,全市17个区县已成立合作社110家,占全市227个街镇商会的半壁江山。全市合作社贷款总额已逾50亿元,贷款企业户数达725家。

会上,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和松江区工商联作了交流发言。为便于今后开展工作,市工商联和12家银行还相互交换了工作联系手册。签约银行在会场设置的产品推介宣传台,也吸引了区县工商联和小微企业代表的兴趣并进行了现场交流和咨询。

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历史 篇4

一、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历史:

1、1990年以前,富国银行并不是美国主要的小企业贷款发放者。

2、1989年(巴菲特也在此时开始买入富国银行股票),在其零售银行业务下创建了“小企业银行业务集团”,专门服务于小企业客户。又在其下设立了小企业贷款部,为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美元的小企业提供贷款。

3、1994年,成本分析显示,通过传统的标准放贷程序(分销、发放、贷后管理)来发放超小额贷款,由于成本过高,无法实现经济效益。于是在该年创建了“企业通”,采用简化流程的方式,向年销售额低于200万美元的微型企业提供上限10万美元的超小额贷款。

4、到目前,富国银行已成为美国小微企业贷款排名首位的银行,其在该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了第二名(花旗)和第三名(摩根大通)的总和。其拥有全美第1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1年能受理200万笔小微企业贷款。

二、富国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介绍:

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由该银行旗下的两家专门机构负责,各负责以下两个贷款产品线:

1、“企业通”(Business Direct)。

a、贷款上限为10万美元;

b、客户定位为年销售额<200万美元的微型企业;

c、大部分贷款仅通过邮件、电话或分行柜台发放,连客户经理都没有;d、在贷款发放和账户监控中大量使用信贷评分,不使用纳税申报表或财务报表;

e、通常无担保物。

2、“小企业银行”(Business Banking)。

a、贷款上限为100万美元;

b、客户定位为年销售额200-2000万美元的小型企业;

c、贷款由训练有素的客户经理负责发放;

d、贷款发放基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e、通常需要提供担保物。

三、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一些闪光点:

1、定位:

富国银行是将95%的小微企业定位为个人(消费者)市场下的一个特殊细分市场,而不是“企业”客户。

2、客户分布:

(1)按企业规模分:

大多数客户的企业规模都很小(这似乎是废话),其中:

年销售额<5万美元的企业约170万家

5-10万美元约260万家

10-20万美元约220万家

20-50万美元约180万家

50-100万美元约70万家

100-500万美元约60万家

500万美元以上约20多万家

由上分布数据可见,年销售额100万美元以下的客户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90%以上),年销售额50万美元以下的在数量上也占85%。70%的企业只拥有5名及以下的员工。

(2)按经营年限分:

它们不是“初创公司”。

经营了20年以上的企业约350万家

12-20年约420万家

10-12年约100万家

10年以下约110万家

由上经营年限客户分布数据可见,富国银行在挑选小微企业时,经营了10

年以上的企业数量占了约90%。

3、美国的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的历史表现:

在美国,向小微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是一项庞大且仍然处于增长阶段的业务。以10万美元及以下的贷款额的历史发放情况来看,2005年以前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是美国GDP增长速度的3-4倍。

4、放贷流程的重大改变:

若继续采用传统的标准放贷程序来发放小额贷款的话,则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只有在很少一部分客户身上才能盈利。这主要是由于各种成本太高造成的。富国银行在1994年对小微企业贷款流程作出了重大改变后,使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盈利性大增,持续十多年来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成功经受住了次贷危机的巨大考验。

放贷流程主要有如下改变:

传统流程新流程

(1)必需通过分行或信贷官员进行申请―――――只需通过邮件、电话或分行柜台进行申请

(2)必需提供报税表、财务报表――――――――无需提供这两表

(3)由人工对申请进行仔细审核――――――――2/3的申请实现了电脑自动化审核、批复

(4)需进行审核―――――――――――――无需定期审核,授信是“常青的”

(5)通常需要担保物―――――――――――――通常不需担保物

(6)在企业贷款系统中簿记――――――――――在个人贷款系统中簿记

(7)要求很低的贷款损失―――――――――――因定价较高,可以允许较高的贷款损失

5、记分卡:

针对小微企业主申请贷款的记分卡,是富国银行用来审核该申请是否可以通过的决策依据。这个记分卡是一张电脑机读卡(有点像中国的学生考试用的机读卡),上面记录有该企业、企业主的各种相关信息,其中典型的信息有:

(1)行业

(2)经营年限

(3)成为富国银行客户的年限

(4)存款余额

(5)营业收入区间

(6)营业场所

(7)企业主的信用记录

(8)企业主的金融资产和负债

„„

在美国这样的信用社会中,记分卡及其后台的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实现了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的自动化审核批复,使小微企业贷款得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操作,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大举提高了富国银行该业务的总量,并使

其最终成功抓住了这一片蓝海。

6、放贷后的管理:

对每个客户进行持续的动态的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盈利性。关键词是“持续”、“动态”。能达到这样的自动程度,得益于美国高度发达的个人信用记录网络体系。比如,每个月,银行都从个人征信机构获取他的每个客户的100多条动态信息(如评分、用款、查询、账户数量、贷款余额等),在通过电脑程序根据这些信息自动作出判断,并根据得出的判断,采取必要措施,比如“企业通”经常根据客户的风险行为(如经常性拖欠、超出额度)来提高价格,对表现良好的低风险客户降低利率,或提高贷款上限,从而逐步压低风险较高客户的贷款余额比重,增加低风险客户的贷款余额比例,甚至对某些进入黑名单的客户直接关闭账户。这样提高了总体安全性和盈利性。

7、交叉销售:

在大量小微企业成为富国银行的贷款客户的过程中及以后,很多都与富国银行签了企业、个人的金融中间业务的合同,这样就实现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长足进步,而这也是巴菲特看好富国银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在大多数人(包括银行们)心目中,是风险很高的地雷阵。而富国银行过去15年在该领域的实践表明,只要方法正确,这个别人眼中的地雷阵也可以变成自家治下巩固的根据地,成为塑造辉煌的前进堡垒。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按照传统模式操作无疑是高风险的,而在采取了符合实际的金融创新后,则变成了巴菲特的信里和价值投资者们口中低风险的化身。

小微企业融资之银行策略研究汇报 篇5

融资部 宋萌萌

在我国,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他们在活跃市场、增加税收、创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小企业兴则经济活,小企业强则民众富。

6月18日,四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新标准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参照执行范围,指标更加灵活、简化,更有利于对中小企业的分类统计管理,与世界主要国家对微型企业标准界定一致。

一、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在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这一轮经济剧烈波动中,融资难导致小微企业生存难的问题更加凸显。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外部融资已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外部融资按照有无金融中介分为两种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方式的优点是资金流动比较迅速,成本低,受法律限制少;缺点是对交易双方筹资与投资技能要求高。相对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则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实现多元化负债,更适合于小微企业。

二、中小企业信贷技术

中小企业信贷技术主要可归纳为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交易型贷款是对企业财务比率(所谓的‚硬‛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贷款方式。关系型贷款则是基于银企关系所产生的‚软‛信息做出的贷款,是对交易型贷款的补充。

交易型贷款分为6类: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型贷款、信贷评级贷款、保理、贸易信贷、信贷保险。

关系型贷款是指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而做出的贷款方式。关系型贷款的基本前提是银行和企业之间必须保持长期、密切的关系。关系型贷款在提高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关系型贷款不拘泥于企业能够提供合格的财务信息和抵押品,因而最适合于中小企业。

三、我国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状况

我国金融市场基本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所垄断,其他股份制银行、地方银行数量众多,但市场占有率较小,外资银行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小银行和民营银行较少,所发挥的作用不大。1.大银行和小银行

大银行一般偏好基于‚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而小银行偏好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有很多原因。

2.外资银行和国有银行

相对国有银行来说,外资银行对中小企业交易评级技术的优势,对‚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偏好交易型贷款;国有银行对‚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偏好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3.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

相对民营银行来说,国有银行一般较大,对‚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偏好交易型贷款;民营银行对‚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偏好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

国内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一个突出弊端是中小型银行发展不足,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大银行,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金融改革导致银行贷款决策层次上移,不利于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借贷开展,再加上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四、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高成本特征

从监管机构的角度讲,银监会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鼓励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包括督促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要建立‚六项机制‛,鼓励银行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在不良贷款核销方面给予一定优惠,等等。各家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近些年也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中小企3

业信贷业务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各家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绝大多数把目标客户定位于‚中型企业‛而非小微企业。

银行不愿意为小微企业贷款的根本原因:第一,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较高;第二,按照服务大企业的传统模式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人工成本太高;第三,由于监管机构对于银行的不良贷款生成状况有严格要求,银行往往担心会因为小微企业贷款的高不良率而被问责。

银行在进行小微企业信贷试点时,也遇到了三大业务难题:首先,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贷款的抵押担保难题;其次,考虑到小微企业的较高违约风险和对贷款定价的较低承受能力,这项业务难以做到‘收益覆盖风险’;第三,如果银行还像服务大企业那样来做小微企业贷款,一方面将面临难以承受的人工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业务发展会相当缓慢。

五、小微企业贷款的尝试和探索

虽然小微企业信贷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但银行非常有必要涉足这一领域。从我国银行业现状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金融脱媒将进一步加剧,以大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传统经营模式将受到利差急剧缩小、优质客户流失等严峻挑战。未雨绸缪,银行需要改变传统模式,将目标客户从大企业逐步转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当前只是由于上述4

风险和成本等问题的存在,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显得动力不足。

要推动小微金融迅速发展,各银行必须进一步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商业运作模式。

1、开发银行搭建融资平台,打造多品牌战略

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搭建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先后推出了‚万民创业小额贷款‛、‚抚松模式‛、‚成长型中小企业贷款‛、‚青年金融助业贷款‛等多个以小微企业及个人为服务对象的贷款品种。

2、吉林银行‚吉时成长‛系列

吉林银行自创立之初就将中小企业视为重点服务群体,不断创新,推出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品牌——‚吉时成长‛系列,下设‚吉速贷‛、‚吉祥链‛、‚吉聚通‛三大系列28个产品。

3、中国银行‚中银信贷工厂‛

中国银行是最早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成功打造了集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信贷审批、贷后管理等职能于一身的专业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中银信贷工厂‛。

4、民生银行‚商贷通‛

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已经成为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中的领头羊,在业内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贷款利率采用与客户议价的方式,平均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基础上调20%左右。

5、泰隆专注于小微企业(浙江省)

作为一家股份制城商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定位是仅为小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泰隆的贷款结构中,500万元以下的贷款占到了贷款总额的85%,100万元以下的贷款额占50%。

6、渣打银行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外省)作为境内唯一开展小型企业贷款业务的外资银行,渣打已经将这一贷款业务的额度提高至100万元。但是,渣打的‚无抵押小额贷款‛利率水平较高,目前渣打在各城市推广时采用的年利率水平在17%左右,信用贷款额度最高则可达100万元。

六、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应当坚持和摒弃的原则

小微企业有别于大公司业务,银行必须首先认识和熟悉小微企业运作及经营的独特性,理解和容忍小微企业发展的‚不规范性‛,并制定一套单独的适合于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发展的工作流程及评审标准。

为落实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在发展初期‚三化‛的要求,‚批量化、流程化和规模化‛,有两大比较领先的原则有必要坚持:

第一,收益覆盖风险原则。该原则首先强调的是利率水平或客户综合贡献度等收益回报问题。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定价水平目前大体为同档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

第二,大数法则定律原则。该原则具有两重含义,即规划先行、规避行业或系统风险方面,以及‚量与质‛相互辩证的风险管理理念方面。

七、小微企业信贷需政策鼓励引导

这几年出台的中小企业扶植政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相继推出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试点;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措施,鼓励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力度;加大创新基金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等等。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持续性上看,它们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仔细分析一下,上述政策措施都是针对中小企业中的特定群体,诸如高科技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中型企业’而非‘小微企业’,并不能惠及全体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符合这些政策措施支持条件的只是中小企业群体的极小部分。因此,政府直接向特定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融资便利,并不是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之道。

地方政府同银行积极合作,建立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分7

担机制。具体而言,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风险分担基金,为银行在当地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提供担保,如果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超过某个临界值,地方政府可以从风险分担基金中拿出相应资金,为银行分担部分贷款违约损失。

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篇6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大批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小微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加上3800多万个体工商户,其从业人员已近2.8亿,小微企业在增长居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宏扬创业精神、推进技术提高、增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由于其本身特点,风险高于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同时也高于大中企业贷款。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

1.小微企业贷款经营风险大,影响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的原因多,银行往往难以把控。

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影响小微企业贷款经营的风险因素更多。如企业控制人的个人原因:家庭变化因素、身体变化因素、个人不良嗜好,往往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很大影响;区域经营环境恶劣,互保企业跑路,而使得整个区域大批小微企业因承担过多债务形成贷款不良;上游企业占款、下游企业拖欠货款,也往往造成小微企业无法经营,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公司治理不规范,几乎没有完整的企业规划,企业主的个人意愿随时能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向,跨业经营涉足不熟悉的行业很可能踩中地雷,产生意外的经营风险。其他的如官司、股东矛盾等诸多原因,都会造成小微企业贷款成为不良。

2.小微企业自身抗行业风险能力较低,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行业风险也把控不足。

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竞争劣势,公司治理不完善、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当行业发生风险时,最先影响的就是小微企业。

同时,有些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行业风险把控和认识也不足。如有些银行的小微企业供销流量贷,对行业风险及核心企业的风险监控就不完善,当行业风险来临时,有可能存在批量的小微企业倒闭而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3.小微企业贷款用途难以把握和监控。

小微企业因为缺乏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不规范,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没有财务报表,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因此,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贷款用途更加难以把握和监控。有些小微企业将贷款投入到于贷款用途不符的高风险用途中去,有些甚至套取银行贷款资金投入到房地产、高利贷当中去。而这些高风险用途贷款往往正是银行小微贷形成不良的原因。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鉴于小微公司贷款的高风险,银行则应当采纳有效的战略和办法积极应对。除了严厉依照惯例的贷款“三查”,即贷前查询人员依据借款风险度以及复杂程度,以能够获取真实有效借款信息为前提,对借款进行查真、查实;贷中审查人员对借款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担保品变现风险等进行全面的深入分析,提示风险并进行安全性审查和判断;贷后检查落到实处,做好预警、检查、调整、清收工作,商业银行还要采纳以下办法,以防备、规避小微公司借款的高风险。

商业银行防范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措施包括:

1.采用风险定价,使收益覆盖风险。

根据“高风险高收益”、“ 收益覆盖风险”原则,商业银行对小微贷款一定要采用风险定价。可以根据小微企业的抵押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制定本行的定价策略。如对于低抵押率、低负债率的企业,给予较为优惠的利率。对于高抵押率、高负债率的企业,采用高利率政策。但是“风险定价”并不是一味的高定价,过高的定价肯定会造成优质客户的流失。

2.了解小微客户、熟悉客户和企业。

银行无论是资产业务还是负债业务,经营的都是客户。所以一定要了解客户、熟悉客户。通过了解客户、熟悉客户,熟悉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竞争环境,来把握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把握企业的贷款用途合法、合规、合理,从而有效控制风险。

3.注重第二还款来源,特别是注重抵、质押物担保方式。

所有的贷款都要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小微贷款则同时要注重第二还款来源,特别是注重抵、质押物担保方式。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往往纯信用更容易产生逾期及不良,并且纯信用贷款的损失率远高于有担保的贷款。因此,要通过提高第二还款来源要求对小微贷款的高风险进行风险补偿。

4.加强行业风险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总行的行业风险分析应该在所有条线共享,总行相关部门应该定期下达行业风险报告。小微贷款的客户经理及审贷人员对于行业风险及区域风险要加以关注。对于小微企业供销流量贷,核心企业最好在本行对公有授信,便于把握和监控风险。

5.坚持“小额、批量”原则。

小微企业因为其自身特点,贷款金额小。同时小微企业较大中型企业来说数量众多。根据“大数法则”,坚持“小额、批量”原则,要选好、选对、选准目标客户,同时防止中型企业因无法在对公贷款或因对公贷款额过大,而变相用个人名义贷款,总体负债过多、风险加大。

6.采用先进的预警系统。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基于小微企业的高风险特征,商业银行则必须采用先进的预警系统,对借款人资信、小微企业、担保物等进行及时监控。该预警系统必须及时采集借款的征信状况、法院被执行人信息状况、企业的征信状况、企业及个人的资产及负债情况、企业的涉案情况、押品价值变动、押品二押及查封情况,根据借款人资信变化、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变化、押品变动情况,主动及时发起监测、评估、检查、调整、清收等贷后管理措施。

7.用好、用足国家及央行支持政策措施。

央行针对小微企业出台了“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定向降息”政策,以及不久前出台的“信贷质押再贷款”政策,商业银行要用好、用足国家及央行支持政策,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措施,吸收低息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增大资产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在运营转型和向金融“深水区”迈进过程当中不能不面对的问题,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在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步伐上作出新的调整,同时加倍关注宏观经济波动对小微企业运营的影响。整体来看,将来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是大有可为的。

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篇7

据《经济日报》获取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末, 全国金融机构贷款 (本外币口径) 余额为85.21万亿元, 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9.78万亿元, 占比23.22%, 较年初增加2.16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速13.77%, 比各项贷款增速高0.91个百分点。当年全国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户数644.7万户, 户均累发放金额289万元, 各省 (区、市) 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普遍超过80%。此外,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4452亿元, 比年初增加919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2.25%, 比年初增加0.25个百分点, 略高出各项贷款不良率0.57个百分点。

从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数据来看, 一方面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增速显著, 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却居高不下, 如何使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降低风险显得尤为迫切。因此, 探讨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在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业务的今天,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小微企业的因素

2.1.1 应变性差、抗风险能力不足

国家工商总局今年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底, 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 小微企业1169.87万户, 占企业总数的76.57%。从目前数据来看, 小微企业已占市场主体的绝对多数。然而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诸多特点决定其面临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 抗风险能力不足。一般情况下, 小微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低, 自我研发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低, 缺乏核心竞争力, 市场上一旦发生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波及到小微企业。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 受经济下行的影响, 对江浙一带的小微企业影响较大, 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上升明显。

2.1.2 公司治理不完善

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属于家庭式的管理, 企业主要负责人作用过分突出, 导致决策一旦失误, 企业往往就面临倒闭。实践中, 小微企业经营随意性大, 业务稳定性差, 并易受利益驱动而轻视风险, 为了追求高额的回报甚至会转移贷款用途, 投资到高风险的领域。如部分小微企业将流动资金贷款投入固定资产建设, 或将贷款投入到房地产开发经营, 或进行权益性投资, 甚至部分贷款会流入小额担保公司等。

2.2 商业银行的因素

2.2.1 同业竞争激烈, 降低信贷标准

自改革开放以来, 商业银行在数量上从无到有、由少至多、外资银行也逐渐进驻, 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争取到更多的业务, 商业银行一方面主动出击, 上门营销产品、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 降低贷款门槛, 拉拢客户。如工行允许小企业使用法人账户透支业务、建行在部分地区推出了小企业额度抵押贷款等。对于小微企业来说, 银行逐渐推出诸多新产品、新服务, 使得贷款门槛降低、手续简便, 同时也将商业银行置身于高风险之下。

2.2.2 银行内部管理不完善

商业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从事小微企业信贷人员短缺, 在大量吸纳人才的同时, 招聘的业务员水平却参差不齐且部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这些小微企业信贷人员在经营业绩的压力下, 把授信作为主要营销手段, 且调查失真、甚至伙同客户提供虚假资料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导致操作风险增多。另外, 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审批环节更多地倚重于抵押物或担保, 而对企业本身的基本面、交易背景的调查不够深入, 导致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考察不够细致、严格。

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征以及商业银行管理方面的缺陷, 导致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不良率居高不下。为了有效应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 保障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持续、稳定的发展, 提出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3.1 规范竞争, 严格信贷准入条件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数量的增多, 银行间业务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但这种竞争应建立在规范有序之上, 并严格信贷准入条件, 杜绝各类不正当竞争。

一方面, 各金融机构要严格信贷准入条件, 切不可只追求量而不重视质。对市场反应敏感、盈利及偿债能力较差的小微企业一定要严格把关, 杜绝降低信贷准入门槛而换取业绩的增长。严格贯彻客户准入和退出的标准及政策的同时, 并把第一还款来源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另一方面, 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 商业银行要开展正当的营销竞争, 确保业务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金融机构不仅要深入市场了解客户的需求更新金融产品, 更要提供优质服务, 如改善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到推出一系列针对客户的便利服务措施。

3.2 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

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不仅影响银行业务的快速增长, 更关系到银行面临风险的高低。商业银行要制定实用、科学的培训机制, 对员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

一是对从业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培训, 并实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 定期进行业务技能考试, 在熟练掌握银行业务技能水平的基础上, 提高其识别和控制信贷风险的能力。二是对其职业道德的培训, 增强对银行的忠诚度。通过一些典型的银行案例, 让从业人员清晰地认识到违反职业道德所带来的损失, 从而严格遵守银行的规章制度, 降低银行的操作风险。

3.3 完善客户的贷前调查制度

目前, 我国的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公司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及报表不真实的情况。因此对小微企业授信前, 一定要加强贷前调查环节的深度与广度, 尤其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小微企业信贷人员更应注重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信贷人员需想方设法从多种渠道了解企业的情况, 特别是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主要营业收入及利润的调查。

由于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真实性欠缺, 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资料, 从而掌握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营运能力等, 综合判断是否授信该笔客户。如通过查看企业用电量、纳税记录、员工工资发放情况及上下游客户的评价等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 并根据这些客观信息编写小微企业授信调查表。另外, 小微企业主要领导人在其经营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突出作用, 因此在授信前尤其注重对其个人能力及其品行的调查。如通过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学历背景、经营的历史业绩、员工的评价及个人谈吐等侧面了解客户的个人能力;通过查询客户个人及企业征信系统、生活中有无不良嗜好等判断客户的品行。抵押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担保, 一定要严格把关, 特别是对那些所有权有争议、权证不齐、不能办理抵押登记的贷款企业, 需遵守制度, 不得随意发放贷款, 确保贷款的安全, 减少风险。

3.4 加强贷后管理

小微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 经营波动性大, 很容易出现经营风险或违规用贷风险, 银行应对其采取更为严格的贷后管理措施, 以便发现风险及时预警。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贷后管理制度。

首先, 关注贷款用途。在贷款发放时, 对于采用受托支付方式的客户, 需要调查受托支付的真实性, 特别是涉及到关联关系的支付对象更需引起重视;对于采用自主支付方式的客户, 需通过调查企业账户资金的流向及审核业务合同等, 检查贷款用途是否与借款合同一致, 以及有无挪用等行为。另外, 通过追踪客户还款资金的来源账户, 也能倒推出贷款用途的真实性, 如客户偿还银行贷款的资金是直接来自某房地产公司账户或某小额融资公司等, 说明该笔贷款在资金使用上肯定存在问题, 需引起警示, 加以防范。其次, 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商业银行不仅需要贷款客户定期提供企业财务报表、业务合同等书面资料, 还要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及财务状况, 做到对企业的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风险信号, 尽快落实风险化解方案。

摘要:随着银行间业务竞争的日益激烈, 各大商业银行都在极力争抢小微企业信贷业务, 因此关于信贷风险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防范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武飞, 乔睿.商业银行信贷业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公司信贷[M].中国出版社, 2009.

[3]汪有胜.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探析[J].青海金融, 2012.

[4]韩炳旭.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J].商, 2013 (14) .

服务小微企业成银行新“钱”景 篇8

在今年上市银行公布的2011年报中,各家银行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都有所加大,而业界所担心的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并没有上升,反而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的金融服务正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中。

益己益人 利润可以反哺

小微企业的发展是当前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环。经济学家李稻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小微企业的发展涉及国民经济是否牢固,目前小微企业正处于具有爆发力的阶段。

为了扶持小企业发展,国家在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特别给予政策支持,2011年5月25日,银监会下发《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引导和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强调优先支持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对于小企业不良贷款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

这些政策在改善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同时,也有助于商业银行改善传统的信贷收入结构。银行的息差收入最终都是由企业的利润来买单,虚拟经济的运转需要实体经济可见的支撑。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最终也能为自身带来收益。

小微企业可以凭房产不动产对贷款进行担保,另外,订货单、预付款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担保物。

小微金融服务良性循环

随着政策出台,五大国有银行2011年对小微企业针对的融资支持比2010年更给力。

在中国工商银行201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介绍说,“2011年小微企业客户从工商银行得到的融资支持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2011年工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幅度是46.1%,远远高于贷款增长的速度。”

在国有五大银行中,建设银行服务小企业方面的数据相对更为显眼。据建行年报显示,2011年末小企业贷款余额9137.58亿元,增幅24.60%,高于公司类贷款增幅12.8个百分点;小企业授信客户72091户,较上年新增10392户。

农业银行紧随其后,据中国农业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末,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5752.19亿元,比2010年末增加1141.38亿元。

而中国银行小企业贷款的增速较快。其2011年内地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885.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34%,贷款客户数为3.8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1%;同时,不良贷款余额69.82亿元,不良率1.8%。

相比之下,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在服务小企业的活力上也并不逊色。据浦发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末,对中小企业表内外授信总额9810.45亿元,授信客户数35692户,表内贷款总额5416亿元,与2010年底相比,中小企业表内授信业务增长31.46%,授信客户数增长28.87%,表内贷款金额增长13.55%。

相比于给小企业贷出去多少钱,银行贷款不良率同样备受关注。比较12家上市银行的年报,记者发现深圳发展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较低,据深发展在2011年报中数据显示,2011年小微贷款余额409亿元,较2011年初增长90.07%,五级分类不良率为0.39%。而中信银行去年小微贷款的不良率更低,不良贷款3.35亿元人民币,不良率仅为0.32%。

显然2011年各大银行的小微业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深圳发展银行年报分析认为,个人经营性贷款规模的增长是拉动小微整体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区域来看,南区北区在业务规模方面增长显著,同时也表现出比较快的业务增速,东区由于基础较大,所以增速较低。

服务小微企业成银行新赢利点

各大银行积极从信贷中介向金融中介转型的同时,也调整了相应的信贷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成为一块新的试验田。

中国工商银行杨凯生行长在工商银行2011年业绩发布会上分析介绍,工行会积极谨慎进入不同的领域,譬如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不仅仅是号召性的口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要较2011年增加一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贷款,在2012年占整个公司总的比重要分别提升到25%和20%以上。对文化产业的贷款速度要高于一般的公司贷款的比重速度”。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特别提出了具体规划,杨凯生说,“中小企业的贷款在2014年末将占到整个公司贷款的60%以上,在未来三年,工商银行小微企业的客户数量要翻一番,每年给小企业的贷款要超过1400亿元,在2015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要超过11000亿元。”

同样,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也预计将新增贷款投向先进服务业、民生保障、消费等领域,发展低碳金融。招商银行“二次转型”更是将发展中小企业信贷列为战略重点之一。

小企业在得到银行融资支持的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救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银行也是在成全自己下一个业绩增长点。

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篇9

——努力确保“三高、五增、五不”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领导和监管部门的指示精神,切实发挥在支持帮助小微业务方面的积极作用,主动承担宣传责任,日前,嘉兴银行制定实施了“三高五增五不”等工作措施,概括地说,就是确保小企业贷款增量、占比高于去年,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进一步增设服务网点、增加微贷投入、增加小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增加企业调查排查、增强风控意识和能力;不乱揽存、不乱收费、不搭售理财产品、不压贷抽贷、不参与民间借贷。

一是坚守市场定位,积极支持实体小微企业。坚持“小微化、城镇化”市场定位,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信贷杠杆鼓励、支持和引导小微企业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充分体现嘉兴银行在小微化金融服务上的经验和模式优势,培育更广泛的小微客户群体。

二是集中有限规模,全力满足企业信贷需求。年内再追加5亿元信贷规模,重点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确保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超过全部贷款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

三是推进产品创新,满足小微企业不同需求。积极推广现有排污权抵押、保易贷、科贷通等金融产品,开发基于供应链、产业链、地方产业集群等特征的批量拓展型金融产品和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特点的专属产品,积极采用存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保险权益、经营权等担保方式。大力推进专项信用贷款业务,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

四是推进微贷项目,增强小微金融服务效能。按照“四单原则”加快建立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模式。主动营销,积极走访经营户,为微小经营户提供金融服务。在年内组建6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发展微小客户500户,发放微小贷款8000万元至1亿元。

五是发挥网点优势,提高服务辐射覆盖能力。进一步完善网点小微企业服务功能,加快提升二级支行综合服务功能、扩展微贷受理点建设,延伸营销服务触角;设立一家科技型支行。增设新市镇支行、微贷项目营销点,争取在市、县、区批量筹建同城支行和专营机构网点,专门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种养专业户等,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网络。

六是实施差异考核,适当放宽不良容忍度。在经营机构责任考核中实行差异考核,放宽对小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鼓励其优先发展小微企业业务。同时,以“工厂化”的经营理念打造流程银行,强调全流程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

七是科学合理定价,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求,发展前景较好、信用较好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提高利率上浮幅度,存量小微企业周转贷款利率不提高现有利率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适当优惠;不以事先提供存款或将部分贷款资金转为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条件;不违规收取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不违规搭售各类理财产品,帮助企业用好用足信贷资金;对通过电子渠道办理汇款、转账的小微企业结算业务手续费实行全部免费,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财务负担。

八是勇担社会责任,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对于产品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信用状况好、还款意愿强但暂时出现经营资金紧张的小微企业坚决不抽贷、不压贷;对暂时出现风险问题的企业,不轻易收贷,采取稳妥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建立信用恢复机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客户制订授信调整方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九是加强风险管理,切实防范系统信贷风险。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政策要求,把握信贷投向和资金使用,使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发展,坚决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或流向民间借贷领域。

十是优化服务机制,主动积极帮扶小微企业。认真开展“服务企业百日活动”,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各经营机构立即开展困难企业排查和帮扶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走访客户、全面了解信贷客户经营和资金情况,着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对在小微企业办理信贷业务实行“绿色通道”制,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授信速度。推出小微企业服务咨询专线,充分体现对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

(顾晓光)

银行小微企业工作总结 篇10

摘 要:文章在分析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长沙银行小微企业存在的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不足、业务流程繁琐、银企间信息不对称、信贷配套措施不健全、定价机制不合理等信贷业务发展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 信贷业务 发展问题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54-02

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基层细胞,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提供居民就业机会、推动科技创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约束难题,制约了小微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长沙银行自1997年成立至今,把为小微企业提供“最贴心”的金融服务作为其发展定位,这些年逐步成为长沙及周边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首选银行,对小微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分析

1.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规模。长沙银行作为长沙本土的商业银行,为长沙以及周边地区小微企业提供大部分信贷来源,支持着众多小微企业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长沙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05亿元,占全行总贷款的63%,较年初新增134亿元,同比增速34%,小微贷款客户数为37944户,较上年同期增加23508户,小微贷款客户数超过长沙市场的1/4,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成为长沙地区小微客户的首选银行。

2.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模式。目前,长沙银行根据自身实际业务情况,在信贷业务中实行准事业部制的信贷业务工厂模式和特色专营支行模式相互融合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模式。目前长沙银行针对贷款额度为1-100万的企业主推出金融服务产品“长湘贷”,该产品具有无抵押、贷款流程简单、手续费用低及可满足不同贷款企业需求等特性。同时,长沙银行为满足贷款金额为100-500万的小微企业,还根据各地经济特色,设立专营支行,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从银行业务中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小微企业信贷组织,推出了联保贷款、转账支付卡等产品。针对贷款金额在500万以上的小微企业,长沙银行依旧实行传统的银行信贷模式。

二、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不足。目前长沙银行虽然推出许多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但大多数是以传统信贷模式为基础研发出来的,其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仍有待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放贷银行处在优势地位,难以避免按照利于银行标准来设计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另外,长沙银行由于研发费用、研发技术等因素限制,现阶段不能分别给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开发出适合的信贷产品,更不用说针对不同小微企业量身定做信贷产品。此外,面对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长沙银行可供选择的信贷产品依旧不足,再加上对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资金使用方向等方面的明确限制和要求,一些小微企业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信贷产品,不得已转向其他信贷金融机构,这也给长沙银行带来了部分损失。

2.专业化运营程度不高。长沙银行专业化运营程度不高体现在对小微企业市场划分不够细致和彻底、对区域内集群产业认识不足,无法辨别哪些客户群体现阶段的主要市场、哪些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市场。同时,长沙银行现阶段难以提供全面且专业化的服务,信贷部门缺乏专业性分工,为小微企业提供的个性化、综合化服务远远不够。再者,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针对贷款5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的审批效率较低,依旧采用传统大型企业的授信方式和审批模式,这阻碍了长沙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

3.银企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资产规模小、信用抵押不足、业务风险大、缺乏信用担保等自身特性,难以向银行传递有效的信用信息。企业治理法人为取的银行信贷,虚造财物报表、?[瞒公司真实信息,导致长沙银行难以得知小微企业本身公司发展运营状况及真实财物状况。同时,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诚信体系、征信系统不完善,小微企业编造虚假信息得不到相应惩戒,银行也难以在政府机构处获得企业相关信息,进一步导致银企之间信息不透明。再者,银行内部基层行信息调查人员缺乏对信息的识别、加工和处理经验,银行信贷部门信息传导机制不成熟、信息传递技术仍有待加强等因素,也将导致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4.信贷配套措施不健全。小微企业由于自身风险较高、缺乏抵押品、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长沙银行面临较高信贷风险。同时,银行内部缺乏健全的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进行分析和对冲的配套措施,阻碍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首先,银行缺乏专门为小微企业而设计的创新型抵押产品。目前,银行现有抵押制度建立在传统抵押方式上,规定的抵押财产类别较少、缺乏灵活性,使得小微企业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抵押财产类别。其次,银行间抵押评估机构缺乏灵活性。再者,银行内部征信体系不健全,没有依照银行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对成熟的信贷业务制度体系、机构建设和法律法规等,导致银行难以获得小微企业相关财物状况、经营状况等信息,即便获得信息,其真实性也有待再考量。

5.定价机制存在问题。长沙银行贷款定价模型设计中以减少风险、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从而将放大某些潜在风险,也未将客户关系带来的影响考虑至模型当中,这说明模型设计还不够合理。目前长沙银行定价机制在紧急情况下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变更、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将导致长沙银行在商业银行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甚至被市场淘汰。同时,长沙银行贷款定价相关部门缺乏密切合作。由于缺乏有效措施和相应监管制度,使得银行定价机制在其决策、制定、执行等流程中出现很多漏洞。信贷机制的制定仅由单一部门参与,使其缺少真实性和科学性。制定的价格也没有考虑其他部门特点及客观情况,再加上其他部门没有参与到价格的制定中,导致执行力度大打折扣,部门协作也无从谈起。

三、促进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长沙银行主要依据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贷款额度、贷款时限、贷款流程等贷款融资层面出发,设计与创新出相关信贷产品。面对小微企业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长沙银行信贷业务应该把从单一化到为多元化、从点至面作为未来信贷业务创新及发展的重要中心点。同时,长沙银行应充分了解市场有效信息,对贷款者的需求偏好以及贷款风险做类别划分,据此不断创新出信贷产品,最大限额地满足小微企业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融资需求,促使银行信贷业务良好的发展。

2.优化小微企业信贷流程。长沙银行充分了解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实际需求,对现有资源配置进行整合,减少银企之间信贷成本,优化信贷业务处理过程中各项环节,从而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信贷流程。借鉴工厂信贷模式,细分小微企业信贷市场,针对性、高效率地展开信贷业务,是长沙银行优化小微企业信贷流程的基础。健全信贷业务配套机制,规范银行间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贷款流程岗位,实现信贷业务人员专业化分工,不断提高信贷资金质量。严格实行“随机滚动”信贷原则,防范私下人情关系或利益关系给银行带来隐患风险。加强贷后审查,健全小微企业风险监控系统、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小微企业询情程序。

3.加强银行与互联网机构的合作。长沙银行应接轨“互联网+”的发展新业态,加强与P2P平台的合作,通过网络电子化操作,办理传统的信贷业务,将信贷业务流程与互联网平台对接。客户可以通过网络信贷渠道,更加独立进行业务操作,解决由于时间与空间不便带来的问题,配合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实现信贷业务跨区化办理。同时,银行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针对P2P平台进行的监管的规章制度,要求相关监督部门加强平台规范性管理,确保小微企业在互联网平台获得和给予的信息安全规范性,对信贷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管控。

4.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为尽量降低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银行需要加强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强化风险分散机制。银行聘用评价授信专业知识较强的专职人员实现银行授信工作独立化、简约化,聘请专职抵押物管理人员,规避风险。在小微企业驻派审批人员,加强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沟通。其次,建立全方位信息服务系统,降低因?y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贷风险,实现银企之间信息透明化、真实化。再者,利用“大数法则,价格覆盖风险”的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机制,实现银行与小微企业间的风险对冲。

5.完善定价机制。长沙银行不断完善贷款定价基础支持系统,对贷款前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相应的风险溢价,正确估算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的合理定价。同时,长沙银行健全贷款定价模型设计机构,使其顺应小微企业需求变化,在第一时间开发设计适应不同小微企业需求的贷款定价模型,在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加速发展。此外,长沙银行完善各行贷款定价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相关部门形成密切高效合作,让优化升级的定价机制在实际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发挥最大效用。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普惠金融有效降低湖南省农户融资门槛研究”(15YBA194);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农村普惠金融减贫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16C079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项目“湖南省农村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研究”(GLX17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普惠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G)SCX1610);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普惠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SCX1610);东方科技学院青年项目“湖南省农村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荷花,李明贤.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及其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2)

[2] 肖沁林.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1)

[3] 吴晓光.浅谈网络融资业务在我国的发展与监管[J].浙江金融,2011(6)

[4] 陈伟.论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J].特区经济,2014(1)

(作者单位:伍伶俐,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罗荷花,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作者简介:伍伶俐,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学生;通讯作者:罗荷花,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上一篇:甘肃省2018中考模拟政治试题下一篇:机电运输专业安全生产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