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

2024-08-05

农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共8篇)

农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 篇1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速,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或是发展中国家,在对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由不够重视到逐步加深认识,引起重视的过程。就我国而言,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据总量的“半壁江山”,所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贷业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突出代表的是一批以制造业、贸易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它们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起,共同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力量。如何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现状

从类型上看,中小企业可以分为制造业型,服务业型,社区型,高新技术型。制造业型,涉及资金面宽,资金周转慢,需求量大,融资难度相应较大;服务业型,资金需求量小,需求频率高,使用周期短,资金运用随机性大;社区型(包括街道手工工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较易获得政府的扶持性资金,社区集资也可以考虑成为这类行业的一个资金来源;高新技术型,按照国际惯例,主要资金来源是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基金。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来看市场机制讲究的是效益和利益最大化,资金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其市场流向也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如果没有其它机制的干预,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在资金市场上是难以与大企业竞争的,因此在资金市场中往往处于劣势。具体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小企业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2)中小企业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一般而言,企业的负债能力是由其资本金的大小决定的,通常为资本金的一个百分比例数(由法律规定),如80%或60%等。(3)中小企业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4)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的缺陷而引起的贷款风险高,偿债能力低,没有发展潜力。

二、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产品现状

针对目前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分析中小企业资产情况、运营状况、盈利能力及还款能力的基础上,银行推出了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厂房贷、智动贷等产品。为主要满足小企业客户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周转性、季节性、临时性流动资金需要,单户授信总额在3000万元(含)以下和资产规模5000万元(含)以下或年销售额8000万元(含)以下的企业客户,可以向银行申请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是指依据客户所提供的有效抵(质)押物价值或保证人的担保能力,直接进行客户授信和办理各类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贴现、保函、信用证等表内外融资业务的信贷产品。该业务产品融资额度灵活,融资额度可根据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以及担保情况灵活确定,最高可达3000万元。担保方式多样。小企业可采用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存单、国债、银行票据全额抵(质)押或优质大中型法人客户和担保公司担保。业务流程便捷。该产品采用快捷的符合小企业特点的客户评级方式,评级、授信和用信同时审批,手续简便、放款迅速。审批流程短,办理简单、快捷。

小企业工业厂房按揭贷款是银行向购买园区内工业厂房的小企业客户发放的,以其购买的工业厂房作为抵押,以借款人的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贷款业务。工业厂房是指在园区内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由开发商建造,配套齐全,企业可直接入驻进行生产经营的场所。该产品主要满足小企业客户购买生产经营类用房的需求,缓解客户因一次性大额支出而造成的资金周转困难。该产品的特点是按揭成数高。按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贷款期限等因素确定按揭成数,最高可至7成。贷款期限长。贷款期限结合企业的预期现金流、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最长可达10年。还款压力小。采用分期还款方式,借款人可按月或按季还本付息,还款压力小。由于贷款期限长,企业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将更多的自有资金能够投入至生产经营。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其自有、第三方所有或与第三方共有的符合银行要求的知识产权提供质押担保,银行向其发放的用于满足借款人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性流动资金需要 的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是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客户设计的短期融资产品。该产品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长型中小企业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改变传统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有助于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促进企业将知识产权转化为资本产权,最终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农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 篇2

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相对于大企业融资业务而言,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明显偏高,贷款违约率和贷款的不良率都明显高于前者。历史上,一些国有特大型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曾经高达50%左右。在股份制改造、财务重组的过程中,被剥离的中小企业贷款占被剥离的信贷资产总额的60%左右。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和银行自身信贷管理两方面。

(一)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1、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尽规范,银企信息沟通困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大都带有“家族式”管理色彩,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为了获得贷款甚至提供虚假报表,使银行难以准确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

2、产品结构不合理,经营效益不稳定。

中小企业大多存在经营粗放、产业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产品结构普遍表现为“三多三少”:资源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大路产品多,优特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

3、企业信用状况较差。

从目前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看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有的企业蓄意借改制之名,行逃废悬空银行债务之实;有的业主以办企业为名,利用银行贷款购置私有财产的现象时常发生,严重挫伤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二)银行内部因素

1、县域机构的撤并,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造成贷款手续繁琐化。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作了较大调整,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基层行放贷权限几乎为零,增加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环节与时间;央行两次提高准备率,特别是后一次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大大削弱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2、过分强调信贷风险的责任考核,束缚了基层信贷人员拓展市场的积极性。

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有的银行甚至提出新增贷款“零风险”指标,却没有建立相应的营销机制配套措施,严重影响了基层行的贷款营销积极性。

(三)社会环境因素

1、贷款担保抵押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缺乏必要的支持机制。

在贷款担保方面,一是担保机构少,二是担保机构的资金有限。并且担保机构为了防范代偿风险往往要求企业反担保,使企业不仅贷款难,寻求担保更难。在贷款抵押方面,企业须办理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多道手续,并且收费较高。同时,抵押登记的期限最高为一年,若贷款到期,企业还需重新办理登记评估,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2、地方政府职能发挥不够,政策支持环境不完善。

一是有关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不能全面落实,特别是税、费等有关减免政策前面文件办法出台,后面职能部门置之不理,得不到很好落实;二是不能正确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开拓市场;三是对于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组建及其运行的调控不到位,融资环境建设较差。

3、融资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中小企业由于体制、自身素质等原因,还不可能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途径融资。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控的相关建议

(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文化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把信贷风险管理作为重中之重,风险管理应该上升到商业银行企业战略的高度。可以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设立首席风险官之类的职位,把风险管理独立为一个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开展风险管控工作,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风险管理文化。

(二)建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前的资信调查机制

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控制要从业务开展前的资信调查开始,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全面的调查。资信调查涉及贷款申请人所处的行业环境与竞争状况、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资金短缺的原因及类型和资金使用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此外,还必须特别关注企业的所有者及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和人品。

(三)建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评级机制

中小企业风险评级是为了量化企业的风险,更加准确的评估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从而决定是否接受贷款人申请。可以和相关外部独立的企业评级机构展开合作,即利用权威的评级机构的工作,减少商业银行因为独立的资信调查所付出的高额成本,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客户评级制度,设立相关客户评级部门,建立客户风险与信用数据库。实行中小企业信贷机构认定与评优工作,根据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贷开展力度,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对被认定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贷存比,放宽中小企业信贷机构存贷比上限。

(四)建立健全相关机构和信贷业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评估审批还主要依赖于专家制度。因此,建立相关信贷业务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信贷风险管理必须全员参与,每个信贷业务人员都负有信贷风险控制的责任。应该把风险管理成效纳入企信贷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与薪酬、职业发展挂钩。同时,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实施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强化重要事项审批制度,约束信贷业务人员,防止舞弊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对中小企业信贷机构的技术支持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培养业务创新与开发人才,培养业务方面的多面手,从而提高他们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金融服务的能力。帮助中小金融机构提高客户忠诚度、获取高额的交叉销售收入,提高客户的利润贡献度,实现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的提升。管理部门提供的技术支持还应该重视金融基础平台的建设以及对这些机构的接入优惠上,因为这是决定它们的服务创新和运营模式变革的重要基础条件。

(五)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担保制度

担保的设立为商业银行在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下提供第二还款来源,对于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缺少充足优质的担保物,因此商业银行在接受担保前需要对担保物进行恰当的评估,需要做到既能有效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又能将信贷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商业银行应尽量接受避免价值波动较大的担保物,并且涉及第三人提供担保的,需要审核担保合同是否有效和合法合规。通过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提供担保,降低或消除商业银行风险是国内外常见的方法。由于担保公司担保,可以消除困扰商业银行的贷款违约率高、没有合适的抵押担保引起的贷款回收率低的问题。

(六)贷款发放后的信贷资产管理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完整流程包括信贷审批、贷款发放以及本息的收回,贷款的发放并不意味着业务流程的结束。商业银行必须在贷款发放后对其进行跟踪管理。主要包括定期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检查贷款的使用是否符合合同规定以及对于逾期贷款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摘要: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以及成因,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就如何防控信贷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小企业信贷业务

参考文献

[1]王颖.中国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评估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西南金融.2010(08)

[2]阎大颖,洪俊杰,任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基于制度视角的经验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06)

[3]辛玲.我国上市银行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

农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 篇3

关键词:国有股份制银行;资金;运营效率

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资金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风险

1.1、资金运转缺少灵活性,无法满足商业化的要求

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在资金运行方面主要表现在资金的调控手段选择上十分不合理。资金的调控手段意在满足我国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势头呈现着蓬勃发展的面貌,这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发展的保障与前提,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调控上主要目的就是以市场需求作为发展的前提。通过资金的调控手段引导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充分的调动全行的资金流转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各地区的分行可以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预测向总行预报未来的运转资金需求,从而满足各种发展趋势下的资金需求。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对资金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银行内部的资金调控利率,银行内部的借款,以及各种各样的现行规定与管理办法。但是,这些资金调控手段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行政化色彩,主观因素影响很大。与此同时,银行的管理部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对这些调控手段无法做出及时的适当调整,缺乏对突发情况发生的敏锐反应,只是一味的“死板”应用各种规定与现行条例,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全行上下对资金的运转机制都对市场的各种变化做出的反应很迟缓,无法及时的适应市场上的资金需求,更无法满足银行内部的各种资金的调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降低了资金调控的运行效率。

1.2、缺少资金运转效益化的观念

企业的运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而想要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强有力的基础与保障,但是,我国由于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国有制计划经济传统经济理念的影响与束缚至今仍对我国的国有制经济有着一定的思想束缚。商业银行属于国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又无法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瓶颈。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当中许多的银行都在盲目的扩大资金的收入来源,拢入大量的资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多种渠道的扩大资金量。另外,我国的国有股份制银行将资金随意的借贷出去,许多的地方分行都在强调着高利益作为第一发展要义,而在实际情况中却相反,他们没有改变原有的资金管理办法,更没有针对无限制的支出做出一定得方案调整,仍采用原有的模式。由于国有股份制银行的效益利益观念十分薄弱,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调控运作方面效率十分低下,在改进方面也十分的困难,无法改变资金运转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更无法提高效益。

1.3、资金的来源面积广,资金的运用方面单一,二者矛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各地方分行的集民资,大众居民的存款;同业的借用,挪用;各种证券的回收等等。但是资金的调控运转方面却与之相反十分单一,通过多种渠道集来的资金大多数都用来贷款业务,其他途径的资金运转调控方面难以找出另一种途径。然而,贷款业务的质量与同业相比质量低下,贷借期限不合理,贷款难以收回的问题影响,是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严重受阻。同时,资金的流动与运转迫使银行必须保有一定的备用资金,这就迫使各地方分行不得不将一定的存款以及总行支给地方银行的流转与调控资金作为一定的备用资金,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问题。也成为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限制因素。

2、对于商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信贷风险的防控措施

2.1、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

要想提高商业银行对于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控制,应该对商业银行内部产權制度加以改革,彻底的清查银行内部的资产,做好资产的评估工作。明确好商业银行的各级不同的权利,按着法制的程序对商业银行的内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能够保证银行内部的各级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程序提供信贷工作服务,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加以合理的控制。

2.2、严格的岗位分离信贷分离制度

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执行岗位分工明确,明确好每个业务运作所需要的员工,做好分工明确。要根据业务的实际要求不同,合理的分配好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不同人员,尽量保证好分工明确,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在同一岗位上定期更换不同的工作人员,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内部工作人员的每一项业务的工作都能够在监督下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使得全行的业务都能处于被监督的范围内下。追重要的就是要将信贷制度与商业银行的审计制度分离,从而保障银行的审计制度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2.3、提升资金运营的效率

要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改变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转模式,提高运营效率。我国商业银行由国家统一管理,有着很大的银行内部资金运转的权利,所以,作为总行就应该率先“放权”以满足市场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采用统一集中管理的模式,所以,在对于资金的运转调控管理上都采用比较传统的行政模式,资金的运营需要一层一层的上级审批才能有权利对资金进行调控与发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效率。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是关键。

2.4、改革资金的管理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管理上采用的模式仍是统一管理政策,这需要改变这一管理模式才是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建立一种新型的分级管理政策,给地区分行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利”。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态不同,针对地区分行的自主权也不同,保证地区分行能够满足地区的市场资金需求,充分调动起各地区分行的资金管理积极性,主动地避开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对风险有一个提前预警的意识。

2.5、拓宽资金运营渠道,改变单一化的资金运营结构

要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的单一化结构,及时的调整资金运营策略。参与我国的债券市场以及产业投资,使多渠道的资金也能运用在多种用途上,使得资金能够取得最大化的利用,以获取商业银行的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2.6、在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商业银行同现代企业一样,也应该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加强银行的管理体系完善,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以及对企业的决策水平。努力建设商业银行的“产权明确、权责分明、科学管理”,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使得商业银行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加快银行内部的资本积累,从而能够应对信贷风险与危机的发生,不断增强抵御国内外市场的风险能力。

3、结束语

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商业银行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贡献,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想使商业银行能够继续发挥它强大的作用就必须对其运营机制进行改革,增强商业银行对于信贷业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张贺.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信贷风险防控[J].现代商业,2012,30:49-50.

[2]刘亚蕾.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李昆芳.中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

[4]吴凡.基于产业集群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农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 篇4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大客户金融脱媒趋势的加剧,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传统信贷模式遭受重大挑战,而以往被忽略的中小以及微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始逐步升温。而面对着中小企业“无抵押、无担保、不透明”的现状,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小企业策略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切实帮助银行客户有效开拓中小企业业务,仕君同创研发团队推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前沿及竞争监测》月度报告。本报告分为十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对当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进行全方位解读。

聚焦:对当月中小企业信贷领域中的热点或重大事件进行深度剖析,细致解读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事件本身所隐含的业务发展共性问题,为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提供专业性参考。

政策:对当月各个部委及监管部门出台的各项有关中小企业政策进行解读,提炼出政策对银行业务开展的影响因素,帮助银行客户做好应对举措。

同业:对当月银行同业在中小企业领域方面的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活动进行动态跟踪,结合具体事件加以延伸,对银行同业的产品设计、营销方案制定进行深度分析,确保银行客户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同业做法,为银行客户业务拓展提供同业参考。

微小:本部分内容涵盖微小企业贷款、小额贷款以及村镇银行等多个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方案剖析、风险防控设计等内容对当月微小企业贷款领域进行分析。

创新:从当月银行同业做法中选取2-3个案例进行解析,从中发掘出银行在中小企业业务方面的创新点,并针对不同创新点提出自身看法,为银行客户的业务创新提供专业性外部参考。

风险:以近期银行同业风险案例以及防范举措为研究对象,从中提炼出具有共性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方法,每期推荐已被证明切实可用的风险防范技巧和方法,帮助银行客户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案例:每期选取1-2个银行同业中小企业信贷案例进行详细解读,帮助银行客户细致把握银行同业对于中小企业的方案设计思路、客户分类、产品创新等核心内容。

合作:对每月银行同业与担保公司、产业园区、商会等有助于中小企业

业务的外部机构合作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对其合作方式进行深度分析,帮助银行客户拓展业务开展思路。

方案:每期选择2个行业,以行业当月热点事件为切入点,在分析热点事件基础上,对行业提出具体信贷策略方案,为银行提供行动参考。

思考:围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产品设计、营销方案、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等诸多方面进行理论思考,帮助银行客户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整体上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前沿及竞争监测》主要体现着“及时性、深度性、实用性”的特点。

及时性:每期报告均以当月事件为基础,确保银行客户所获信息的及时性。

深度性:报告分析摒弃“点到即止”的浅显分析,尽力做到“事无巨细”的深度解剖。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 篇5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过程做一个基本的简单描述:商业银行直接向社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信贷行为的发生和终结之间存在一个时间间隔,贷出货币与清偿行为始终有时间差,正是在这段时间内,借贷的资金可能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发挥原来预期的效用,不能正常周转或者借贷人在主观上不愿偿还贷款,从而导致信贷风险发生。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目前状况

1.系统性风险

从银行业整体的情况来看,贷款集中度较高是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这种高度集中的贷款结构不但不利于化解银行自身的系统性风险,还会对宏观调控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银行贷款呈现出向大城市、大行业、大客户集中的趋势,每一层的集中都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不断提升。从贷款的地区来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经济发达的城区,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贷款需求难以满足,这种情况将加剧区域经济结构的失衡,带来一系列社会理由,使得信贷风险在政治层面上更进一步提升。从贷款投向的行业来看,不合理的结构性特征依然延续,新增贷款仍主要流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等;从贷款的客户来看,各金融机构都把信贷投放的重点集中于大型企业集团,对某些企业往往是多家银行多头授信、多方贷款。

2.流动性风险

当前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定期存款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中长期贷款在各项贷款中所占的比例却不断升高,这种变化趋势导致了银行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上的不匹配,从而加大了流动性风险。从存款的角度来看,储蓄存款的比例变动和增速变动都不利于金融机构的资金储备;从贷款的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1993年以来短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呈下降走势,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则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综合存贷款两方的情况,商业银行“短存长贷”的现象日益突出。目前商业行的中长期贷款和中长期存款之比基本在140%左右或更高,超过了120%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3.政策性风险

农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 篇6

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基本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个人信贷业务管理,防范和控制个人信贷业务风险,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国农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所称个人信贷业务(以下简称个贷业务)是指农业银行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以下简称借款人)提供的各类信贷业务(不含银行卡透支业务)。个贷业务按照贷款用途可分为个人消费类信贷业务和个人经营类信贷业务。

个人消费类信贷业务是指农业银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满足其以消费为目的的生活开支资金需求的信贷业务,简称消费类业务。消费类业务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自用车贷款以及仅含有消费用途的个人综合授信业务等。

个人经营类信贷业务是指农业银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满足其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信贷业务,简称经营类业务。经营类业务主要包括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商用车贷款、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含有生产经营用途的个人综合授信业务等。

第三条 个贷业务的基本流程:业务申请与受理、调查、审 查、审批、用信管理、贷后管理。其中,调查、审查、审批、用信管理环节必须部门分离或岗位分离。

第四条 个贷业务实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评级、授信可与贷款申请一并调查审查审批。除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外,个贷业务原则上实行分散受理调查、集中审查审批和用信管理。条件成熟的可实行集中调查、集中贷后管理。

第五条

个贷业务实行关联方回避制度。在办理个贷业务时,与借款人有关联关系的农业银行员工应主动申请回避。关联方的界定范围、关联交易审查审批程序执行相关规定。

第二章 客户准入

第六条 申请消费类业务,申请人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持有合法有效身份证明;

(二)具有固定住所,或稳定的工作单位,或稳定的经营场所;

(三)申请贷款时不存在到期未还的逾期贷款和信用卡恶意透支,最近24个月内不存在连续90天(含)以上或累计180天(含)以上的逾期记录,能够说明合理原因的除外;

(四)收入来源稳定,具备按期偿还信用的能力;

(五)信贷业务实施前,在农业银行开立活期存款结算账户或银行卡账户;

(六)需进行信用评级的,达到规定标准;

(七)申请信用用途合法合规;

(八)未经有权行批准可采用信用方式用信的,应提供符合规定条件的担保。

第七条 申请经营类业务,除应具备第六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外,申请人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从事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符合国家产业、行业、环保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二)经年检的营业执照和有权批准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商用车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综合授信贷款等按规定不需要提供的除外);

(三)有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个人商业用房贷款除外。第八条 仅办理总行规定的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可以不受第六条第(三)、(四)款和第七条第(二)、(三)款限制。

第九条 严禁对以下人员办理个贷业务:

(一)有骗(套)取银行信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或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或记录的;

(二)担任或曾经担任有骗(套)取银行信用、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以及对公司逃废债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关键管理人员;

(三)有刑事犯罪记录的,但过失犯罪除外;

(四)有嗜赌、吸毒等不良行为的;

(五)从事国家明令禁止业务的。

第三章 贷款申请

第十条

借款人通过柜台、电话、信件、网上银行、电子邮件、自助设备等方式和渠道,向我行个贷业务经营机构(个人客户部门、营业网点、个人信贷业务经营中心、理财中心、财富管理中心等,下同)提出个贷业务申请。借款人也可以通过经农业银行授权的房地产开发商、汽车经销商等机构提出个贷业务申请。

第十一条 借款人首次申请办理个贷业务,需提供以下基本材料:

(一)有效身份证明;

(二)有效收入证明或能够证明借款人收入和还款能力的相关材料;

(三)贷款用途证明(如交易合同、首付款发票等)。借款人以抵质押担保方式申请用信的,在业务申请时因交易尚未发生而无法提供贷款用途证明的,可提供用途声明;

(四)按规定需评级的,提供评级需要的相关材料;

(五)农业银行要求的其它材料。

仅办理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可不要求提供第(二)款要求的材料。

授信项下再次或多次申请办理个贷业务,可不要求提供第(二)、(四)款要求的材料。

借款人申请办理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业务,除上述要求的材料外,还需提供营业执照,从事特种行业的需同 时提供有权批准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四章 评级与授信

第十二条

办理个贷业务原则上需要评级。经办人员应根据农业银行个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对借款人(担保人)进行信用等级测评(按规定可以免评级的除外)。

第十三条 办理个贷业务须对借款人进行授信。本办法中授信是指农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收入、资产、信用记录等资信情况及担保情况,同意在一定期限内向借款人提供的信用额度。对借款人仅申请办理单笔贷款业务、不需多次循环用信的,办理单笔业务视同新增等额授信。

第十四条 个贷业务授信期限原则上3年,最多不超过5年。采取房地产抵押担保方式的消费类个贷业务授信期限可放宽至30年。每隔一定时间(具体由一级分行或单项产品管理办法确定)须对借款人资信情况进行重新核定,借款人资信状况恶化的应调减、冻结、终止授信额度,或收回贷款。

第十五条 个贷业务授信额度的核定应根据借款人提供的担保情况,综合考虑借款人及配偶收入等资信情况核定。授信额度为抵质押授信额度、保证授信额度、信用授信额度之和。抵质押物范围、抵质押率、保证人条件、保证担保额度和信用授信额度核定等,由单项管理办法及一级分行实施细则确定。各分行办理个贷业务的单户最高额度由单项产品管理办法确定。

第十六条 对借款人在授信项下再次或多次申请用信的,仅 需对以下内容进行调查审查:

(一)授信条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二)贷款用途是否真实、合法合规;

(三)增加单笔用信后,借款人收入是否符合还款要求;

(四)其他必要的信息。

第五章

贷款受理与调查

第十七条 经营机构受理岗根据借款人的信贷需求、基本条件和经营机构业务开办情况,决定是否受理借款人申请。如不予受理,应及时告知申请人。如同意受理,及时将相关材料移交调查岗调查。

第十八条 经营机构调查人员负责贷款调查,严禁委托第三方代为调查。调查人员对调查材料以及CMS系统录入数据和上传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第十九条 个贷业务主要调查:

(一)借款人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真实、有效;

(二)借款人(担保人)身份是否真实;

(三)借款人信用记录是否符合规定;

(四)借款用途是否真实、合法;

(五)借款人是否具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包括家庭概况、收入和财产状况等);

(六)保证人担保能力是否充足;

(七)合理评估抵质押物价值。采用外部评估的,客户经理 应对抵质押物的评估方式和评估价值进行审核确认;

(八)对经营类业务(个人商用房贷款除外)应调查借款人经营行为的合法合规性、经营管理能力、生产经营状况等;

(九)对经营类业务实行实地调查,调查人员应通过观察借款人的经营场所、经营规模、地理位臵、周边客户等了解申请人的经营能力、生产经营状况、经营项目有无行业风险及未来前景等,并对抵押物状况进行核实。

仅办理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可不对第(五)项内容进行调查。

对大额个贷业务(具体额度在符合单项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由一级分行确定)实行双人调查。

第二十条 个贷业务调查实行面谈制度,通过电子银行渠道获准贷款的除外。调查人员须与借款人(担保人)进行面谈,并作谈话记录,由双方当面签字确认,必要时可与其他相关人员面谈。

第二十一条

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填写调查表,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调查结论和风险提示。调查结论认为可以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调查人员应对用信主体、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提出具体意见。调查结论认为明显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可提出终止信贷程序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调查环节应按规定将调查核实的相关数据信息 输入CMS,将审查审批环节需要的资料扫描上传至CMS,由具有调查确认权的人员审核确认后,提交审查岗或终止信贷程序。具有调查确认权的人员与调查人员承担同等调查责任。

第六章 贷款审查审批

第二十三条

审查审批中心或有权审批行审查岗负责个贷业务的审查。审查环节对个贷业务的合法合规性、风险揭示的充分性承担责任。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资料的完备性。信贷业务资料是否齐备;

(二)业务的合规性。借款人和担保人是否符合基本条件,贷款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是否符合农业银行信贷制度政策规定等;

(三)风险的可控性。有关证明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有效收入是否合理,信用记录是否符合条件,信用评定结果是否合理,抵质押物价值是否合理,第二还款来源是否充足,利率是否符合规定等。对于经营类业务,还应重点分析借款人经营管理能力、生产经营情况等。

如调查环节移交的信贷资料不全或调查内容不完整、不清晰,审查人员可要求调查环节补充完善。

第二十四条 根据审查情况,审查人员需提出明确的审查结论。审查同意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审查人员需对贷款用信主体、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贷款发放条件、贷款使用条件和风险管理措施等提出具 体意见;不同意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需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对于需审议的个贷业务,审查人员须撰写审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借款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信用等级测评是否合理、信用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二)借款人收入情况,主要包括:借款人职业背景、收入来源稳定性以及财产状况。对于经营类个贷业务,还需对借款人经营状况、管理能力、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

(三)信贷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风险评价、还款能力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包括担保情况)等;

(四)审查结论,明确贷款用信主体、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

第二十六条

审查人员按规定将相关数据信息和审查意见及时输入CMS,并提交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二十七条

经营行有权审批人或上级行派驻的独立审批人按权限审批个人信贷业务,超权限的直接报(可不逐级审核转报)有权审批行审查审批中心审查,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二十八条 个贷业务原则上实行直接审批,一般个贷业务由独立审批人单签审批,大额个贷业务(具体额度在符合单项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由一级分行确定)由两个有权审批人双签审批,大额或风险较高的(具体标准在符合单项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由一级分行确定)个贷业务实行审议审批(合议审 批或会议审批)。500万元以下个贷业务原则上不实行审议审批。农户小额贷款、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一律采取直接审批。对由独立审批人直接审批的个贷业务,可实行审查审批双岗合一(具体额度和业务品种由一级分行确定),调查后直接提交独立审批人审查审批,独立审批人同时承担审查、审批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有权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根据调查、审查、审议结论等因素审批个贷业务。审批结论分为“同意”和“否决”两种。作出“否决”结论需表述理由。

第三十条

有权审批人通过CMS直接向负责用信管理的机构下达贷款批复,明确贷款用信主体、业务种类、币种、金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贷款发放条件、贷款使用条件、风险管理措施、审批有效期等。

第七章 用信管理

第三十一条 用信管理的内容包括落实放款条件、合同签订与管理、抵质押登记与管理、放款审核、CMS放款等。个贷业务用信管理环节与受理调查环节要做到部门分离或岗位分离,除落实放款条件和合同签订工作外,其他工作不得由受理人员和调查人员兼任。条件成熟的,可逐步实行个人信贷业务经营中心(简称个贷中心,下同)集中用信管理,设立专职的抵质押登记岗、放款审核岗、CMS放款岗等(个贷中心业务流程执行农业银行个贷集中经营相关规定)。第三十二条

经营行收到信贷业务批复文件后,对批复中附有放款条件的,经营行客户经理按照信贷业务批复要求与借款人商谈,落实放款条件。

第三十三条 客户经理落实放款条件后,按规定选用合同文本,按批复内容填写合同要素,交由合同审查员审核合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审核无误后,客户经理与借款人、担保人当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并提交有权签字人签字。签订合同时,应审核借款人、担保人的身份真实性。

第三十四条

抵质押登记不得由调查人员办理。抵质押登记人员应亲自到有权登记机构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质押凭证的止付手续、质物交接手续等,严禁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可实现抵质押登记网上查询真伪的业务和地区,是否允许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由一级分行确定。办理他项权证和质物交接时需填制“交接清单”。抵质押物需办理保险的,按规定办理,并明确农业银行为第一受益人。

第三十五条

放款审核岗负责放款审核,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核放款条件是否全部满足;

(二)审核担保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包括手续是否完备、阶段性担保是否在规定的额度内、他项权证是否办妥,需办理止付手续的是否按规定办理,需缴纳保证金的是否按规定办理,需办理保险的是否按规定办理保险手续,可实现抵质押登记网上查询真伪的地区还应网上查询抵质押情况等;

(三)支付审核,核实放款账户是否符合资金划转规定等。放款审核岗审核后在《个人客户信贷业务放款审核表》上签署意见。

第三十六条

放款岗从CMS系统打印借款凭证、放款通知单,提交有权人审核签字后,送交会计结算人员办理会计放款。

第三十七条

个人信贷业务办理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制度。一级分行可根据本行实际对受理、调查、审查、审批、抵质押登记、放款审核、放款等环节规定合理的办结时限。

第八章

贷后管理

第三十八条

个贷业务贷后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客户关系维护、产品交叉销售、更新借款人信息、受理变更合同要素申请;

(二)按月提取贷款结清名单并为借款人提供贷款结清的相关手续,回答借款人咨询;

(三)按照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进行贷后检查(回访);

(四)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维护(电子)贷后管理台账,CMS数据录入,收集、整理信贷档案等;

(五)风险分类。贷后管理中发现分类制度规定的风险信号时,应及时对分类形态进行人工干预;

(六)按照第四十一条规定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和处理;

(七)对合作机构与农业银行的业务合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调整;

(八)抵质押担保管理;

(九)贷款到期处理和信用收回;

(十)信贷档案管理。

第三十九条 客户经理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回访),在CMS中录入个贷业务检查信息,发现重大风险隐患或风险预警信号须按规定及时报告。对一次性还本的经营类业务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对分期还款个贷业务,实行逾期催收检查制度,逾期后按规定及时催收;对低信用风险个贷业务,由一级分行根据需要确定检查频率,重点关注抵质押物情况。已进入诉讼程序的不良个人贷款,在情况未发生变化条件下,不要求固定的检查频率。

个贷业务贷后检查(回访)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

(二)借款人的资产、职业、收入、家庭、健康状况等是否有较大变化;

(三)借款人是否有违法行为,是否卷入经济纠纷;

(四)担保人保证能力、抵质押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否发生变化,抵质押物的价值是否受到损失,抵质押权是否受到侵害,抵质押物的保管是否符合规定;

(五)经营类业务还应检查借款人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是否正常,主要产品的市场状况是否有较大变化,借款人与其他债权人、债务人的合作关系是否正常等。

第四十条 严格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各级行要按照中国 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及时进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真实、动态地揭示贷款质量和潜在风险。

第四十一条 到期处理和信用收回。

(一)对采用一次性还本方式的非自助个贷业务,经营行或个贷中心贷后管理岗要在每笔信贷业务到期前20天,采取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发送《贷款到期通知书》等方式通知借款人、担保人及时办理还款手续;

(二)个贷业务原则上不得展期,确需展期的,按新发放贷款审批权限和流程办理;

(三)发生合同约定事项导致信贷业务提前到期的,报经营行行长或副行长(个贷中心负责日常贷后管理的报个贷中心负责人,网点负责日常贷后管理的业务报网点负责人)同意后,向借款人、担保人发出《信贷业务提前到期通知书》,办理相关还款手续。办理自助可循环个贷业务的借款人,可在农业银行核定的最高额度和期限内,根据合同约定自助办理放款还款;

(四)个贷业务不得办理借新还旧,产品设计中包含再融资安排的业务除外;

(五)借款人还清全部信用后,经营机构客户经理应及时到有权登记部门办理抵质押登记注销手续,将抵质押权利凭证交还抵质押人并做签收登记;

(六)对逾期在30天以内的贷款进行短信或电话催收,逾期30-60天发催收律师函,逾期60天以上应通过约见借款人、实地 催收等方式进行催收。对逾期90天以上的和按规定划为可疑类的贷款,采取法律手段清收。

第四十二条 各级行风险经理负责个贷业务风险监控。其主要职责是:

(一)通过CMS进行每日预警,发现风险隐患或风险预警信号,按规定及时报告,督促经营机构限期处理;

(二)对重大风险隐患或风险预警信号进行现场核查;

(三)定期(至少每半年)向上级行有关部门、本级行行长和副行长、本级信贷审查审批中心报告所辖行个贷业务风险状况。

第四十三条 二级分行(含)以上个人客户部门对辖内个贷业务负有监督、指导职责,主要包括:

(一)参与组织实施对下级行个贷业务的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个贷业务合规性、抵质押权证真实性、抵质押价值的充足性等;

(二)定期分析辖内个贷业务发展状况,撰写分析报告,根据下级行经营管理水平和不同个贷业务品种的风险特征,向本级行分管行长及有关部门提出调整信贷授权、进行业务整顿、暂停业务办理等建议;

(三)对本级行直接审批的单笔大额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或多笔由于共同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不良信贷资产催收方案,并协助组织实施;

(四)对合作机构与农业银行的合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调整。第四十四条 各级行要按规定建立集中统一的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由县级支行或上级行负责对个贷业务纸质和电子档案实行集中管理,设立个贷中心的行,可由个贷中心集中管理辖内个贷业务档案。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灾区自建房贷款等个贷业务,根据具体业务品种的特点,在客户准入条件及其他管理要求方面需突破本规程规定的,可由单项业务管理办法或相关规定予以明确。

农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 篇7

1 贷前调查真实性不够

通常, 商业银行必须在审核小微企业相关信息材料后, 才会做出信贷业务决策, 信息调查结果直接影响小微企业能否成功从银行处申请贷款。商业银行通过企业调查对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进行有效判断, 全面控制不良资产现象产生。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部分商业银行在企业调查环节中存在明显不足, 不仅调查信息缺乏针对性, 很多信息都无法保证有效性及真实性, 大部分均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帮助搜集相关资料, 形成的数据分析不具备可行性, 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

2 信用评级结果不准确

目前, 商业银行采用的小微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模式也存在很大问题, 需要在后续工作中逐步进行调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传统风险等级评估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贷业务发展需求。由于信息调查过程中, 小微企业的数据搜集受到强烈限制, 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进而导致商业银行承担的等级评定风险大幅度提升。

3 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

小微企业涵盖行业比较广泛, 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现象, 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对小微企业进行准确授信。为了有效控制信贷业务风险产生, 在信贷业务标准制定过程中, 只能以小微企业提供信息为依据, 根据授信权限进行目标客户选择, 商业银行的下属分支机构掌握授信职责,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每笔贷款的实际利率, 只要限定在标准利率浮动空间范围内即可, 无法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利率定制服务。由于定价方式比较固定, 没有考虑不同企业、不同营业部的营销活动差异, 无法达到预期定价效果。这也是统一授信模式的最大发展弊端

4 贷后管理工作不重视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 商业银行实施的贷后管理工作存在众多问题, 其中部分商业银行未建立专业管理部门是影响管理效果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商业银行对绩效考核始终持有很高要求, 各个下级分行在完成既定工作指标同时, 也要负责展开绩效评估工作。繁杂的事物占用商业银行很大精力, 形成对贷后管理工作的严重疏忽。

5 缺乏内部控制的权威性及独立性

由于部分商业尚未建立数据信息审计系统, 导致商业银行内整体忽略审计工作重要性, 内部审计效用无法发挥, 直接影响部门工作的有效协调。如某商业银行省分行直属行长直接对银行的运营状态进行管理, 内部监督工作人员直接由直属行长委派, 主观因素势必对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发展状态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郭素娟.基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背景的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思考[J].冷风业时代, 2014, (7) :57-64.

[2]张莉.谈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防范[J].商业时代, 2013, (36) :48-49.

[3]步磊.新时期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视角下试论商业银行防范机制的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 2013, (10) :54-57.

[4]刘渝.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41) :31-33.

农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基于中小企业自身因素、银行及政府的政策因素等客观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特殊位置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如何做到既能使企业需求得到满足又能使金融安全得到保障,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突破性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从商业银行的视角,理性分析中小企业存在的信用问题、弥补银行自身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能为化解银企矛盾、实现合作共赢提供思路。

一、中小企业及其财务特征

1、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市场份额小等原因,其自身特征比较明显。首先是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在机构和决策上,基本上是企业所有者一人拍板,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企业发展的好坏。二是从资本的角度看,中小企业的经营比较灵活,“船小好调头”。受经营环境的制约,中小企业受市场影响比较大,调整业务灵活性就成为生存的必要,因此对资本的使用格外谨慎,使用效率高。三是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区域特征明显。在生产方式上,中小企业比较灵活,呈现小量多类的生产特征;在产业选择上,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都适合于规模小、门槛低的地方性市场。四是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薄弱,对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在外部冲击面前应变能力查,生命周期短。[1]

2、中小企业的财务特征

中小企业在业务和生产上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在财务模式上就显示出与经济灵活性相匹配的特征。

(1)、财务灵活,资本流通性大

从投资周期上看,中小企业的短期经融负债的比率较高,而长期投资的比率非常小,

这是由其财务灵活性决定的,因为生产与生存要求,中小企业的资金要做到周转快、闲置资金少,能把更多的短期融资投入生产。因此中小企业的负债结构中短期负债占比最大,长期投资的比重很小。

(2)、获利能力突出

在单位资本获利能力方面,基于赢利模式的不同,中小企业由于弱化资本的盈利模式使得其获利能力要强过资本强化模式的大企业。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节约,导致单位销售中分摊的固定资产比率小于大企业,而劳动密集型的低资本投资又使单位销售中分摊的劳动成本大于大企业。

(3)、现金流生产能力差,财务脆弱

人工费用和利息高居不下、经济来源单一、税收开支等因素使中小企业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低,甚至影响到扩大生产和再投资。另一方面,由于现金流生产能力差,中小企业的资金稳定性也较差,财务上存在较大的脆弱性。

(4)、贷款融资依赖短期贷款

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特征,其对资产的周转要求是流动性非常强,使用流动资金的比率大于大企业。而自身资金的比重不足,导致中小企业的生产资金对银行的短期贷款产生了依赖性。这些特征在中小企业中大同小异,只是由于所处行业的不同存在差异。

二、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中小企业信贷有着资金规模小、贷款频率高、贷款需求迫切、担保困难等特征。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经营和财务特征等客观因素,商业银行在为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信贷客户群办理业务时,不仅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还需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保证信贷业务的良性发展。大体上来讲,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管理风险

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少,经营状况受市场影响大,其管理又受企业家的个人制约,外部环境波动或者企业家的决策失误就很可能导致中小企业信用破产。经营管理风险,其实就是要质疑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

2、行业和市场风险

中小企业实力薄弱,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查。资金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对市场的研究和品牌、渠道的建立和维护,整体上抗风险能力弱。

3、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混乱、不规范,财务报表有为了融资而虚增入账的嫌疑,在财务管理上出现的信息混乱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判。

4、信用和道德风险

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影响银行对其企业的信用评估。在财务上虚报谎报或编造、在归还贷款上的拖延、在贷款用途上的单方面违规等等问题,既考验中小企业的信用,也考验企业家的道德意识。

三、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思路

要基本解决并逐步消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银行、中小企业的多方合力,使企业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互利共赢。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及支持和推进,银行在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上进行改革,中小企业从生产经营上改进自强。

1、根据客户定位规避风险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特点合理定位,将支持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稳定,信用程度高,口碑和荣誉好的中小企业。再根据该企业的同行边界进行量化,确定信用等级、还款能力、抗风险能力等。这样才能做好前期的准入工作,合理有效地规避风险。

2、根据风险定价

根据需求企业的特点,实行高风险高定价、低风险低定价的定价制度,再参考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信用评估、还款能力等综合因素,对不同的企业进行差别化定价和对待。

3、担保创新

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一直困扰着银行也困扰着企业自己,实行创新的担保制度来推进中小企业信贷的步伐不失为明智之举。在具体操作上,可借助政府力量建立担保性质的合作平台,也可以借助行业力量实行联保机制,方法多种多样。[2]

4、跟踪管理,风险预警

银行应及时跟进贷款客户的评价情况,对企业进行要素跟踪管理,推行进退并举的贷款原则,不断淘汰风险大的企业、选择发展好的企业,良性循环以保证企业的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5、企业改善和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信用水平

银行在不断完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的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要从根本出发,改善经营、改进管理,增强自身实力以获得更高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评价。从财务管理上,建立完善规范可靠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工作,为信贷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3]

6、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政府在扶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出面干预中小企业的信贷问题。一方面严控严查,为银行把好关;另一方面多方联合,为发展良好、前景光明的中小企业提供寻找融资渠道。社会各界如行业协会、工商联合会等,也可以在中小企业的信贷问题上出谋划策,比如寻求专业金融中介机构的合作、联合担保等。

四、结语

中小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信用风险涉及的问題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得到有效缓解。在求助银行的同时,中小企业最根本的发展之路还是不断强大自身,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原则,在生产经营、财务制度、信用评级、道德风气等各方面强抓实干,才能打破融资难的僵局。

参考文献:

[2]管敏.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2(03)

[3]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 金融研究. 2010(05)

上一篇:质检报告不等于合格证下一篇: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四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