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的改革之路

2024-06-11

教学方式的改革之路(共8篇)

教学方式的改革之路 篇1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学习和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汇报

张家砭乡中心小学

一、学校基本情况。

张家砭乡中心学习是一所乡镇完全小学,位于城西,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现有学生872人,有15个教学班。有教师56人,教师平均年龄38岁,有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42人。教师中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的有23人,专科学历的有30人,其余的均为中师学历。这些教师业务素质较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大部分教师能积极踊跃地参加,勇敢地实践探索。

二、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一)、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背景。

2011年,在全县开展“有效教学”的大背景下,我校领导班子认真思谋学校的发展,认为这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机会,学校要发展,一定不能错过这次机会,要早行动,否则就会乘上“末班车”。为此,领导班子多次集体研究,也曾向有关教育教学专家咨询,后来在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的冉胜利老师的指导下,学校确定以学习和实践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开展我校的“有效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

1、培训先行。

(1)、思想观念变革的培训。以往的课堂,是教师的“讲堂”,教师 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教师就是不放心,即使学生会的也要再讲一讲,否则就好像自己没有尽到一个教师的责任。但是这种课堂教学的效率究竟有多高?实在是一个问号,必须要改革。但是多少年如一日的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师已经适应并且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让教师改,教师们能接受吗?所以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结合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结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给教师“洗脑”,让她们认识到现代教育已经从“重教”转变为“重学”,使他们认识到原来的教学方式的弊端,使他们自己从内心有了改革的欲望。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操作程序的培训。为了让老师们能尽快掌握这种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我们在网上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整理后打印成册,发给每个教师,让教师自学。然后是把“操作程序”的资料制成课件,由校领导亲自给教师们做了讲解。通过学校的集体培训和教师们的自学,基本上掌握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即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检测反馈和后教;当堂训练。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理论依据的培训。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容易掌握,但教师们往往对这种教学模式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教师们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并没有掌握,这未免会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严重地影响着这种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所以,学校又购买了80多本《教学革命》(蔡林森著),此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而且还详细地列举了每门学科在各个学段在操作上的具体变化,同时该书也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教学模 式所渗透的“学生主体原则”、“分层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原则”以及“减负的原则”等理论。此书也有教案范例,为教师掌握这一教学模式给了最直观的示范。

(4)、教学示范。

可能是因为版权的原因,永威学校小学的“课堂实录”在网上很难找到,我们只找到了几节初中的示范课。初中的课堂教学和小学的课堂教学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根据年龄特点,还是有一定变化的。所以,网上找到的示范课让教师们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但是在小学的课堂上,操作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又邀请了薛家峁镇中心小学的刘晓霞老师来学校上了两节示范课(语文,一篇课文,两课时)。通过这些示范,教师们渐渐掌握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操作方式。

(5)、专家引领。

刚开始接触这种教学模式,困难真的很多。好多教师上完课后,觉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接着便是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怀疑,乃至“穿新鞋,走老路”,打起了退堂鼓。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学校只好向县教研室求援。教研室教研员雷海平老师和黄慧霞老师多次来到我们学校,听随堂课,然后召开研讨会,在会上,首先肯定了这种教学模式,让教师要坚定信心,不要持怀疑的态度。对于课堂教学上的变化,予以充分的肯定,对教师们提出的疑问,一一予以解答。两位教研员老师在对教学工作指导的同时,也认真地学习了《教学革命》,这种精神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同时也坚定了教师们的信心。

(6)、考察学习。今年3月份,我们学校和其他三所中心小学经教育局批准,组成24人的考察团,赴河南永威学校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学习。我们考察学习的重点就是永威学校的“课堂教学”,三天我们听了八节各种类型的课,同时也有幸聆听了蔡林森校长的和永威学校小学部校长张家驹的两个讲座。同时我们也取得了“真经”——永威学校的课堂教学实录、教案、学校管理制度等。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心中的许多谜团得到解决,相信这次学习是我们学校开展“有效教学”的一个里程碑,从此之后我们的思路更清楚了,信心更坚定了。

2、勇于实践。(1)、骨干引领。

一个学校的教师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学校领导班子的成员首先选择听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课,觉得这些教师的课上的差不多了,就让他上公开课,让本教研组的所有教师来听课,然后再召开研讨会。通过这样的活动,无形中让一些教师脱颖而出,同时也对其他教师有了一个示范的作用。我们学校拥有近20名市县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所以,我们有好多的能手在这次改革中再次彰显出他的实力,确实是不一般的,比如语文组的马香艳老师、高艳琴老师、薛媛老师、王蓉老师,数学组的霍海娥老师、雷红莲老师、雷东风老师、孙霞老师等,这些能手接受新事物非常的快,而且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自己的步子迈得大,更主要的是影响和带动着一大批教师,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整体上有了一个变化。(2)、各学科各年级同时铺开。

好多人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适合小学高年级,数学更适合,低年级自学能力差,不适合。但是,我们认为,根据蔡林森的理论,只要把这一模式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做适当的变化,是完全能适合各年级各门学科的。同时,为了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不至于成为局外人,我们决定所有的年级和学科同时实施这一教学改革。在实施改革之初,好多事情都是出乎预料的:原以为在数学组容易推开这一改革局面,但是没想到数学组的阻力最大,语文组倒是大多数教师能积极参与;原以为语文组态度这么好,那效果也一定不错吧?但是没想到的是数学组的课堂教学变化是最大的;原以为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强,更容易实施这一改革,没想到的是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却独占鳌头。所以,好多事情是始料不及的。透过现象,我们认真揣摩背后的原因,把问题摆在会上,毫不客气,为此气哭了教师。但是我们学校在开始实施这一改革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八字方针:允许失败,绝不放弃。教师们没有退路,只能前进。

(3)、上好汇报课。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我们就开始在语文组和数学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上汇报课。这些课都是提前通知教师的,让他有一个充分的准备,争取能有一个不错的效果。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测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掌握情况,二是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能把课上好,树立她们的自信心。当然,实际上也有害怕上课的,但是也有自己来教导处预约的。对于不成功的课,他们往往是要求再上一次,这种精神确实是可 嘉的。对于失败的课,我们一般是帮助其分析原因,帮助其修改教案,他们的态度也很好,第二次上课,往往有明显的进步。

(4)、磨课。

在上汇报课的同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同年级同课程的一个老师上的课不成功,我们集体帮助分析原因,修改教案,另一个老师在他们班用修改后的教案继续上,组内全体教师再次听课、评课,分析两堂课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这样,让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每一次听课与评课,都是一次认识的升华。

(5)、课堂教学竞赛。

我们在本学期的十三和十四周安排了两周的赛课,目的在于通过赛课,赛出水平,也能发现问题,让“高手”引领,让一般教师发现自己的距离。终极目标是共同提高。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或者是观念虽转变了,但是在上课的时候还会不由自主地走到“老路”上来——老师的讲解往往取代学生的学习。

(二)、从“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来看,往往是过于空和大,学生难以理解,要从“细化”上多加琢磨。

(三)、“自学指导”往往是指导不到位,甚至有拔高知识难度的情况。

(四)、“当堂训练”往往是因为时间不够,只能把“当堂训练”移为“课后训练”。

(五)、“四清”的落实上不够扎实,一是因为教师的操作上有问题,另一个原因是落实“四清”没有足够的时间。

(六)、过大的班额给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带来一定的困难,永威学校的班额都不超50人,而我们的班额有的超过了规定班额的40%,过大的班额对于实施“四清”有诸多不利的因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的改革刚刚起步,是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总结,虽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我们也有坚强的后盾——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指导,所以,我们有信心能把这次课堂教学改革搞好,一定能给广大的学生家长、给上级教育部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教学方式的改革之路 篇2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

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数量扩张惯性难以扭转, 关键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配置方面。

生产要素市场化还不完善, 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突出的问题是, 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 缺乏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 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一些地区政府为了招商引资, 不惜人为地压低土地出让价, 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资源性产品价格既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又不能很好地反映环境损害成本, 在客观上使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扩张有利可图, 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产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

从社会资源配置来看,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 目前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贷款, 信贷资金的配置往往受到行政的干预。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无论货币政策是松是紧, 都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信贷成本低, 对于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而言, 融资的门槛高, 借贷比较困难。由于资金链紧张, 用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广大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最灵敏的信号, 价格扭曲不仅无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而且会向市场传达一种错误的信号和引导。只有健全价格形成机制, 才能使行业利润平均化的规律产生作用, 引导社会资源有条不紊地进行高效配置。

2. 市场主体方面。

从市场主体的活动看, 政府对经济起着主导的作用, 并且经常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投资实际上由政府主导。在当前的考核体制下, 政府追求政绩, 忙于招商引资。甚至不惜引入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 而真正需要政府关注的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却投资不足。这就导致投资率居高不下, 投资结构扭曲,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对于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而言, 还缺乏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尚未到位, 国有资本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规模仍然偏大, 一些垄断行业改革仍然滞后。国有企业无论在市场准入还是在信贷支持方面, 都比民营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在缺乏有效竞争的环境下, 经济结构的调整自然变得非常缓慢。

3. 机制转换方面。

传统的那种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仍有较大的市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较强的惯性阻力。为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 仍习惯以加大投资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 不但最终消费难以有效提升, 产业结构也难以有效提升。所以, 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 但总的来讲距离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有相当的差距。

体制机制的转换之所以受阻, 究其根源是利益因素的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 是对原有利益格局的重新调配, 必然会影响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些利益集团对目前的发展方式, 特别是能够给自己带来持续不断的寻租空间的部门, 必然坚决拥护和支持。此外, 地方利益集团的很多目标和中央目标并不一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不仅仅是中央提出的一个口号, 更需要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但是我们看到, 不少地方政府调子很高、步子很慢、手段很虚, 甚至说一套做一套。这些问题不解决, 发展方式转变仍有可能是一句空话。

二、深化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

十八大报告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列提出, 表明了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而且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制度保障。十八大报告还指出,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围绕这一核心问题, 在经济领域必须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 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转换价格形成机制。

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是一项基础性改革, 是抑制经济粗放扩张和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重要的条件。目前的资源型产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定价, 价格只反映了劳动力开发的成本, 而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要抑制对要素的过度需求引发的扩张性的增长, 有效的办法是改变资源的定价机制, 加快建立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的生产要素市场, 由市场来决定价格。要按照市场取向、政府调控、有序推进的原则, 逐步理顺水、电、油、气、煤和其它矿产类资源产品的价格。

资源产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要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 特别是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确保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因改革而受到影响。根据十八大会议精神, 下一步将着力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 这些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价格改革的承受能力。

2.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促使财政体制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 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一直以来, 各级政府热衷于搞投资、搞建设、追求GDP的最大化, 而在医疗、教育、保险、养老、失业、救济等领域, 长期处于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状态。财政体制的转变, 一方面是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总量投入,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结构, 实行三个倾斜:即在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要向农村倾斜、向落后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实现财政体制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 关键要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由于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不够合理, 地方政府缺乏独立的正常收入来源, 导致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生财之道。因此, 必须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 逐步健全以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为基础, 重点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划清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体制机制,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 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构建地方税体系, 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功能。

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 金融发展相对滞后, 金融机构总体上并不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要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和资源高效配置, 并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如加大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加大对低碳经济和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优先扶持先进工业做大做强, 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严格控制对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 积极发展各类中小金融机构,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

4.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 投资和出口的拉动逐渐减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着力扩大内需, 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消费, 扩大消费的根本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低成本的发展模式, 这个低成本主要体现在我国使用劳动力的成本低。在收入分配过程中, 资本、管理、技术的收益越来越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 相比之下, 劳动报酬占比却持续下降。尽管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分配的天平向劳动倾斜, 劳动报酬占比有所提升, 但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和国家经济增长。所以必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还要通过多种途径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 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 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 也使社会发展更为稳定、更为和谐。

5.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镇化, 既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和战略重点, 也是拓展内需空间的重要举措。

推进城乡一体化要进一步完善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重心的体制机制。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生产资源仍然是土地资源, 要在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受到侵犯的前提下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要还农民作为集体土地所有者和土地流转增值收益主体的地位,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除此之外, 要以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就业服务等为重点, 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逐步实现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和水平的基本均衡。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 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教学方式的改革之路 篇3

一、传统德育课评价方式的弊端

德育课传统的评价主要是由外部进行的甄别性评价,带有鲜明的管理主义色彩,属于典型的“一元化”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1.评价主体单一

被评价者被排斥在评价活动之外,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结果。因为评价主体没有参与到其中,评价的激励功能难以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行为调节能力得不到锻炼。

2.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

考试题目多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问答等形式来呈现,结果采用百分制的量化方法,很少采用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3.评价内容单一

偏重于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知行脱节”本身就是德育的最大积弊,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导之以行”。

4.过于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性

不顾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将所有学生放在同一评价尺度上比较,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和个性。

5.评价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

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阶段,身心发展的可塑性很大,如果一味地按照终结评价的静态结果对待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显然有失公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德育课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它使学生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而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这样一种“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下,非常容易由成绩上的自卑而产生人格上的自卑,从而阻碍他们适应职场、融入社会的进程。

二、德育课评价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及理论依据

针对以上这些弊端,德育课评价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要建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元化”是针对“一元化”而言的,是指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的进展与行为进行全面、全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多元化地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它包括语言、逻辑—数学、音乐、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认识自然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个体在这八种智能上的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发展过程也是不平衡的,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也都有自己的智能弱项,有的智能发展较先,有的智能发展滞后。这种个性差异的客观性决定了教学评价标准和内容的多维性,即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及方式的采用要体现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德育课评价方式改革的具体策略与实施

1.评价内容多元化

要从注重学业成绩向注重能力转变。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三、五年以后他们将直接进入社会,所以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求,把评价的目光从分数等级的考查,转到对学生是否会学习、会生存、会合作、会做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自尊、自信,走向自立、自强,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健康心理品质的人。比如:我们在对《法律基础知识》学科进行学习评价时就要综合该生平时在遵守课堂纪律、考场纪律、交通规则等方面的表现;在对《就业指导》学科进行评价时要将该生在见习、面试、实习时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在对《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学科进行评价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对社会热点的经济问题做市场调查、开辟校内跳蚤市场、参与学代会选举、做社区义工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考察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评价角度多元化

实现从单纯的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传统的评价只关注最终的结果,而忽略对学生思考、推理、应用和归纳过程的评价。至于学生探究的态度、习惯和求索的精神,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分享这些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几乎完全忽视。而过程性评价是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品质、学习结果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比如,我校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成果时,不是简单地打一个分数了事,而是要求每个小组从六个方面将整个学习过程汇报给大家:第一,说明小组的总体设计思路;第二,说明小组成员是如何分工的,为什么这样分工;第三,说明资料收集的途径并展示最初的原始资料;第四,说明资料是如何进行选择、整合、统一编排完成初稿的;第五,初稿完成后经历了几次修订,并将历次修订的草稿加以对比展现;第六,说明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未曾想到的困难,小组成员是如何共同合作、克服困难的。全班同学及教师根据小组六个方面的汇报从“完美与精致”、“合作与团结”、“速度与效率”、“创新与实用”、“意志与努力”五个方面来分别进行评判。这样的评价方式,看上去相当费时,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兴趣越来越浓,思路越来越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

3.评价技术多元化

从强调量化到注重质的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传统评价方式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定位于“分数”、“名次”这些量化的东西上。其实,学生发展的内涵是丰富的,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的,决非一些简单僵死的数字所能概括。比如,一个学生的法律课考试试卷得了80分,另一名学生得了79分,能否说明前者一定比后者更能遵规守法呢?显然不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几年那个往狗熊身上倒硫酸的大学生刘海洋,据了解他在校期间法律课的考试成绩有80多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把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全面地描述与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比如,教师在批改作业或试卷时,除了给出一个成绩等级外,还可以写一段评语,对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所显示出来的学习状态、兴趣、思维特点、创新之处等方面加以点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课堂上的隐形评价,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虽然没有量表和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4.评价方式多元化

努力做到从单一的笔试到开放的多样化方式的转变。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只有一到两种智能发展得比较突出,其他智能相对滞后,比如有的擅长记忆,有的擅长演讲,有的擅长表演,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摄影……如果将笔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必然使很多学生的强项智能无法发挥,成为“失败者”,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如果我们将小论文、演讲、表演、作品展示、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入到评价体系中来,不仅能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而且能使学生在强项智能的考核上大显身手,然后将信心转移到弱项智能的学习上,实现互补功效。即便是笔试,也应该考虑采用口试、开卷考试等方式。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该允许同学们自选评价方式,比如对《哲学基础知识》的考核可以由四部分组成,课堂笔记及平时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占30%,笔试(开卷)成绩占40%,口试10%,其余的20分可以由学生在小论文、手抄报、漫画制作、Flash短片制作、课件制作、命题演讲六个中任选一个,结果同学们各展其能,不少精美的漫画、Flash短片和课件都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德育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评价主体多元化

过去的评价一直是以管理者(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不得不接受评价结果的被动、消极状态。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个性被蔑视,甚至被扼杀。多元化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实习师傅的评价等等。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在评价中师生间、生生间、家长与子女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形成平等、友好和民主的评价关系。使学生更易于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主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我校在《职业道德与礼仪规范》学科的评价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策略,全班同学制定了16条礼仪规范评价标准,涉及日常行为规范、语言规范、着装规范、仪容规范和就餐规范。然后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每月都要对照标准进行自评、组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评定;每学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家庭礼仪方面的调查,由家长来进行评价,将各方面的评价详细记录在《小组活动评价表》上。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反复,经过一学年的坚持,获得“优秀”的同學由原来的4人上升至16人,获得“良好”同学达到28人。

总之,教学评价改革是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学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课改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对实习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 篇4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专业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增进教与学的协调合作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和谐的教与学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如何根据社会要求,针对生源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培养社会需求的初、中级应用人才,怎样培养出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合格毕业生,是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的方法就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习教学,将重点放在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一、教学计划目标化

技校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工人,开发技校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技校生的技能,是技校教育的关键所在。学生技能的培养,必须有目的的进行。一个好的教学计划,是保证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成功的前提,因此,拟订实习教学计划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第一要以生产实习教学大纲为依据,第二要结合本校实习教学条件(例如实习场地,设备,工具等),第三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习紧密结合,第四要考虑指定的教学计划与新技术发展相结合。

根据大纲,我们可以将实习教学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基本技能操作的认识;第二阶段为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阶段,重点是规范学生操作程序;第三阶段是突出复杂技能技巧的训练,重点是提高学生对复杂操作的熟练程度,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划分,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楚,重点突出,既完成了教学大纲课题的内容又容易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和实习,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教学实践化

目前,技校生大多是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入技校的,他们没有实际生产经验,在学习往 往不得要领。而以往的专业教育中,我们一般采取的是理论与实习相分离的教学方法,即先集中上理论课后实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密切,长时间的理论课,一方面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另一方面间隔时间过长,前面讲过的知识容易遗忘,实习效果不好。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即在完成一次理论课的讲解后马上结合课上的内容进行实习教学。理论讲解要结合各种教具、模型,将理论课在实习场地讲解,边讲解、边动手,将过去理论与实习很明显的界限打破,理论与时间融为一体。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情况即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存在的差异,在知识的传授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展示自己,在时间中锻炼自己。枯燥乏味的理论可由于结合实际操作,变得生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大提到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系统化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强调统一,即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教材体系,统一的学制。这种教学过程和过死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层次,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针对当前生源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在安排课程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将一些理论性较强枯燥乏味难懂的内容删除。而为了防止教学内容不连贯,教师在每节课前应明确教学目的,针对性的处理教材,让学生了解实习的内容,掌握操作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要讲清楚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就可以在讲解之前,组织同学们先分解一台发动机,对发动机的组成部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在通过发动机模型各组件的运动情况进一步认识到各组件的连接、作用和工作过

程,从而了解整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教学规范化

学生在操作中普遍存在动作不规范的问题,这就要求实习知道教师充分发挥实习过程中的示范教学和巡回知道的作用。在示范操作过程中动作要准确,成功率要高。重点难点部分要向学生强调,提醒学生注意听,并采取比示范、边讲解,分解动作与整体动作有机结合形式,使学生听、看结合,从清晰的表象中品味老师的动作要领,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练习。巡回知道是保证学生操作规范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基本技能技巧形成的主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应做到手勤、腿勤、眼勤、嘴勤、脑勤,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并针对学生层次不同进行分别指导。要兼顾中间,照顾两头,重点作好指导差生的工作应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操作。通过巡回指导,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养成文明安全生产的好习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后教师应对当次实习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纠正,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

五、教学管理常规化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2 篇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新课程改革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理念。伴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也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一、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自主学习的涵义

自主学习是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学习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 相对独立地积极建构知识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在学习活动之前, 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进行监控、调节和修正;在任务结束后对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和评价[1]。

自主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建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学生自我参与有关实践而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成为自己主动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每次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的构建也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知识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建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而是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自主学习的本质就是主动建构。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上自己做主。学生的自学过程即学生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学生自学意识、自学精神的启动而发展的[2]。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根据自主学习的涵义,自主学习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

1.主动性

主动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而言的。自主学习有别于其他各种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动性。主动性是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品质。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 对学习任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学生善于思考, 能积极主动地选择和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来达到学习目标。当学习遇到困难时, 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相对独立性

独立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而言的。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 相信学习主体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独立解决学习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 由自己对学习做出选择和控制, 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具体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原有学习基础, 对学习目标做出独立选择, 并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等等。整个学习过程主要是由自己安排与管理的, 而不是由教师或他人来包办。然而,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认知特点, 自主学习又不完全是学生的自学, 其独立又具有相对性, 在强调学习的独立性的同时, 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等等。在自主学习中, 任何否定教师作用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

3.反思性

反思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机械性而言的。反思性集中反映在对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状态的调控上, 它贯穿于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 是衡量自主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剥离了反思性特征, 自主学习将失去其重要内涵, 并最终沦为机械学习、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反思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开始之前的反思, 如对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进行反思,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 如对自己学习状态、学习进展情况、学习效果等进行反思, 并据此对学习活动做出及时调整;在学习任务结束之后的反思, 如对自己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对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做出评估等等。

4.自我建构性

自我建构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盲目接受性而言的。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记忆与背诵,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始终处于盲目接受状态。自主学习则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它是“以我为主”的学习, 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经验的背景下, 借助教师和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得知识。自主学习的自我建构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选择与已有经验相适应的知识作为学习内容, 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学习内容的“个人化”理解, 通过已有认知结构发现属于自己的问题, 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创新性

创新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墨守成规而言的。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性、思维的定向性、方法的单一性和结果的惟一性, 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了突出地位。在教学实践中, 为了落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方式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性是自主学习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 是自主学习的应有之意。自主与创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自主是创新的前提, 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 自主也将无法展开, 无法实现或无法完全实现自主学习的价值。自主学习的创新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与结果, 敢于质疑权威, 对学习内容能够自觉、主动地展开独立思考, 进行多向思维, 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事物。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问题, 解决新情况, 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三)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形成[2]:

1.强化问题意识,确立自学目标

自主学习的标志之一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地确立学习目标。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学习的关键是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是一种真正的需要,亦即要有问题需要解决。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探究并建构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方面教学内容应呈现出一种造成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和布置要解决的、有疑惑的任务,穿插一些联系学生实际经验的、发人深思的问题,以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另一方面应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直接产生问题、发现问题并努力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去读书、去思考、去行动、去合作、去探究。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扬教学民主,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所有学生都有“我要质疑”的欲望,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使学生确立“我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奴隶”的观念。自主学习鼓励勇于怀疑和批判,在批判和怀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调动自学兴趣,保障自学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与诱导,善于运用发现法、情境法、暗示法、讨论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对知识的强烈探究的欲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摈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不同见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其次,要融洽师生关系。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即使出现失误,教师也应宽容大度,肯定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勇气和态度,对其获得成功的部分,哪怕是极微小的创造性,也应加以充分肯定和激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放手自主学习,形成自学氛围

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注重知识的综合,注重创造性的劳动,注重否定与批判,注重借鉴与超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述,促进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发展智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说来反馈信息,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在有限的45分钟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师在自主学习形成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自主学习形成中的作用[2]。

1.实现自我变革,为自主学习提供观念支撑。

教师观念的自我变革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教师观念的变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改变教学观念。要改变那种“为教而教”、“为考而教”的观念,确立为学生发展而教的观念,做到教是为了学生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二是改变课堂教学角色。要改变传统的传授者、施教者角色,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变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突破难点的扶持者,学生质疑问难的中介人,学生主动学习的鼓励者。三是改变教学机制。新的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的交流模式基础上,使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四是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应突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学习的过程如何,而不是看其结果如何,考试如何;要看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2.遵循辅导原则,为自主学习形成提供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4个基本原则,促进自主学习生成。一是遵循激励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激励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学生感到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是自身内在的一种需要。二是遵循全面性原则。自主学习不只是一些学习好的学生的事,而是每一个学生的事。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指导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向每一个学生伸出热情的手,指引、扶持、鼓励他们。三是遵循差异性原则。每个学生所具有的多元智力因素是不相同的,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学习潜能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到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个人性格不同而存在的差异。四是遵循迁移性原则。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封闭于某一学科的自学能力,而是开放的动态体系,它体现在各门学科学习中的主动建构,也体现在生活中自理能力的主动建构及在集体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建构等,这些方面的自主能力可以相互迁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掌握辅导方法,实现自主学习。

基于自主学习形成的过程及有关的辅导原则,辅导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是:(1)采用分层次教学辅导法。基于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会自主学习,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不同的学习个体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2)由“扶”到“放”,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当学生自主学习处于初期时,教师应多扶持,多教方法,多示范;当学生已经具备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能力较强时,应完全放手让其自主学习。(3)注意及时反馈,鼓励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及时地主动地检验、调控、修正自己的学习程序和学习方法,这样有利于反省认知策略的形成。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2001 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3][4]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尽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却有着许多共同的基本理念,与传统教学有许多质的不同,并由此形成鲜明的对比。

1.异质分组,追求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合作学习则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向合作性互动,特别是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和强调“异质”分组原则。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2~8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由于各小组是异质分组,这样就使得各小组间是同质的,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让学生承担起个人责任并相互依赖。

在传统的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这容易导致“责任扩散”,小组成员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小组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合作学习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要使学生们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也就是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互相依赖,“荣辱与共”。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往往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这样,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共同实现小组目标。

3.交往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一般来说,学生需掌握三种类型的社交技能:一是组成小组的技能,包括向他人打招呼问候、介绍自己、介绍别人等;二是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如注意倾听他人谈话、鼓励他人参与、用幽默活跃气氛等;三是交流思想的技能,包括提建议、对别人建议的应答、询问原因、说明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别人不赞同意见的应答、说服他人等。

4.教师参与合作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以决策者、组织者、支持者、沟通者的角色出现,师生关系会因这种教学形式而发生变化。很多情况下,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更是他们学习的“伙伴”。把课堂的舞台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所事事了。相反,教师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教师要对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形做到心中有数,以此判断小组合作成功与否,并将结果反馈给各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与其他人成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5.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过去,教师通常是按照分数给学生排队,看每一个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名次,以此作为衡量学生成绩优劣的惟一标准。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在合作学习中,引入了“基础分”(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和“提高分”(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这是合作学习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评价方法。学生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同时,合作学习还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这样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鼓励大家合作达标。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要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需要对合作学习的教学程序进行一定的设计。一般来讲,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有以下十个步骤[5]。

1.陈述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术目标,主要指与学生认知发展有关的目标;另一类是技能目标,是与学生的技能发展相联系的一系列目标,合作技能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课前应当详细表明这两种教学目标。

2.进行分组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于小组大小教师要预先确定。开始,小组人数应限制在2-3人之间。随着小组成员获得了越来越复杂的合作技能,小组规模可以扩大。合作小组保持的时间可以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是整个学年,但是所有学生迟早要有机会至少在一门课程内共同活动。

3.分配角色

除了学习责任外,每个小组成员还必须承担帮助小组有效活动的责任,这些角色有总结者、联络员、记录员、鼓励者、观察者等。教师需要依据成员的性格特征及特长,适当分配成员的角色。

4.安排教室

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与传统教学区别较大,它不象传统教学那样按“稻田型”布置教室,而是要求教学环境从满足多向交流信息的需要出发,改为“T”型、“马蹄”型或“田字格”型。这样不仅缩短了学生间的空间距离,利于学生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合作学习空间,是一种开放式学习群体空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交流思想和进行有效的学习。各小组之间还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相互之间的学习。

5.设计材料

教学材料的安排必须考虑有效的学业学习和小组成员良好而积极的互赖、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必须使学习材料具有合作性,确保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介入小组活动。

6.解释学术任务

教师要向学生清楚地解释要学习的概念、原理、技能等,并使之与学生过去的学习经验相连接,最大程度地实现学习的迁移和保持;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7.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

教师向学生说明在个人学习目标基础上的小组群体目标,强调群体内的互助与合作,同时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8.明确成功的标准

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就应明确地告知学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评价,是每位学生的表现与期望的学习结果相比,而不是与其他同学相对照。教师可因人而异,为不同的学生分别设定标准,学习的期望应当具有挑战性和可能性,以维持学习的动机。

9.进行追踪与指导

教师可自己观察或指派各组的记录员记录合作学习情况,通过观察或记录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业是否有进步,是否能恰当地运用人际交往和小组活动的技能。根据这些观察,教师便可有的放矢地介入学生的合作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人际技能。

10.实施评价与反馈

教师必须及时地与小组成员讨论小组活动情况,同时鼓励成员发表合作历程中的想法,以提升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质量。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实施方法及策略在此前的综述中已有详细介绍。

四、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之中,进而生成反思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它从根本上区别于接受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主体性;(2)交往性;(3)过程性;(4)个性化;(5)反思性[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体验性学习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既强调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又强调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自主发展。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和“经历”等。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进行学习。如“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基本方面,体验性学习与后两个目标有着更为直接、密切的联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体验性学习是对既往的接受性学习的重大突破,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和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它所关涉到的不仅仅是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涉及到对教育世界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改造与重塑。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生生存和学会做人。

值得注意的是,体验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意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主要是因为:首先,体验性学习并不是一种单一化的学习方式,它具有综合性。体验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目前流行的许多学习方式都有着交叉、重叠关系。其次,体验性学习的对立面虽然是接受性学习,但体验并非完全排斥接受。事实上,体验性学习中也有接受的成分,如学习者对他人经验的接受等。再次,体验性学习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适用于任何知识的学习。如学习某些历史知识、数学知识、外语知识等,并不一定要采用体验性学习。另外,体验性学习与条件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没有条件或条件非常欠缺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开展体验性学习。

五、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意义学习[7]

在教育发展史上,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鲜明地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较少地采用,甚至不采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导等教学方式,而较多地采用间接的、不明确指导和命令、不作详细指点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情感、提出问题、采取行动并解决问题,从而促成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基本思想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指导思想和最终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

(一)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特征

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是“机械学习”,也就是不理解学习内容、依靠强行灌输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与之相比,有意义学习具有四个特征。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整个人(包括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等方面)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学习中的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仍是来自内部的。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

(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学生最清楚某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是否弄明白了自己原先不甚清楚的知识。

(二)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策略

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学习,促成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创设真实场景。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显然会更有意义。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多种手段,创设诸如赏析、实验、调查、考察、访问、演说、对话等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场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切实体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体验性、情境性等基本特征。

2.激活知识积淀。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当已有的知识经验被唤起、被再次激活,并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才能发生有意义的学习。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3.丰富情感体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和乐趣,充盈激动和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产生心灵的共鸣和升华,这才是学习活动更高层次上的价值追求。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有意义的学习首先必须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情感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情感的学习。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诚相待,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真实地向学生敞开,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动机,使之在学习中增强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感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尊重个别差异。实现有意义学习,必须尽可能地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尽量使学习目标、内容、要求、措施、评价等做到个性化、个人化,以适应学习者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加强实践转化。新课程改革力避传统学习的弊端,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做好对所学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工作,帮助他们在实践的同时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使学习与实践同在,因实践而富于意义。具体讲,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和确定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广泛搜集资料,解决现实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将在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化运用于校外等其它场合,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力量,自然生发出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有意义学习也是当前较为流行的学习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学习方式的划分并非绝对的,它们之间有着交叉、重叠的关系。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要依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对象,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采用的学习方式并非越多越好。另外,新的学习方式的运用并非完全排斥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在原有学习方式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恰当运用各种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参考资料:

[1]霍巍:《浅析课改背景下的自主学习》,载《教育理论研究》,2004年第8期。

[2]王德勋:《自主学习新探》,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2期。

[3]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一)》,载《人民教育》,2004年第1期。

[4]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二)》,载《人民教育》,2004年第2期。

[5]高艳、陈丽:《合作学习的内涵、特质及教学设计》,载《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3期。

[6]靖国平:《体验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载《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形式与政策教学方式改革体会 篇6

学号:6300613093

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班级:1302班

教学方式改革的心得体会

这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教师授课的形式,而现在以观看由专家给学生作报告的录像,用这种形式来进行学习,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缺点,但是总体上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效果更好,有更大的优势。看专家授课录像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受设备影响较大,比如有时学生的角度不是很好就看不清楚投影仪,或者音响效果不好会影响授课的效果,但是这一方面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可以尽量做到可以看见的位子。

第二是缺少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交流,比如说之前的课堂提问形式,但是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看完录像后老师现场答疑来解决。

第三:改革之后,有部分同学可能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但是这些都学生主管问题,都可以避免的。

改革后的教学方式的优点就有许多了:

第一,教学效果大大增强。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形势与政策教学,而不仅仅是之前的ppt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听课。

第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专家授课讲解问题的角度更加学术性,与国际国内形势紧密结合,时效性非常强,给学生们讲解热点问题,给学生提出更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形式观与政策观。

第三,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说录像中专家以语言生动有趣,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讲课慷慨激昂,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不再是以往的枯燥乏味内容。

教学方式的改革之路 篇7

一、分散识字教学

传统蒙学主要以“三、百、千”作为识字教材, 直到二十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以后, 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小学堂章程》, 开始对识字教学进行改革。先废除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在蒙学堂开设“字课”和“习字”科。到了辛亥革命以后, 提出废科举、兴新学, 废除读经讲经, 传统的识字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逐渐被国文教科书所取代, 虽然最初的识字方法仍然吸取了集中识字教学的经验, 但此时的识字教学基本上改变了传统蒙学先识字后读书的“集中识字”方法, 采用边识字边读书的分散识字法。所谓“分散识字”就是边识字边阅读, 识字、阅读并进, 也可称为“随文识字”。分散识字教学的优势是注意了字的音形义的结合, 克服了传统蒙学言与文不一致的弊端, 强调理解字词义。分散识字法在1923年的“壬戌”学制之后, 虽有所发展, 但是由于受到西方表音文字的影响, 忽视了我国汉字、汉文的特点, 其推广受到较大限制。因此, 在语文教育界, 对语文识字教学的改革探索又重新回到识字量和识字质的研究上。

二、集中识字教学

新中国成立后, 小学语文教育界掀起了识字教学改革的热潮。20世纪20年代以来, 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受到西方实用主义的影响, 过于注重生活化和趣味化, 而在识字量上有所减少, 很不利于学生的阅读, 导致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下降。为了解决识字与阅读的矛盾, 50年代初期, 小学语文教育界就针对低年级是否以识字为重点展开讨论。1958年, 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率先进行集中识字教学法实验, 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学的经验, 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 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 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1960年以后, 北京景山学校及其他地区的部分学校也相继开展了这项实验。集中识字基本做法是将教材的每册都分作几个部分, 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 再读若干篇课文, “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在归类中, 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集中识字主要依据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形声字的规律, 以字形为中心组织识字。由于带出的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且大多成串地学习, 因此便于掌握。

三、多种识字方法“百家争鸣”

建国以来, 多种识字方法并存, 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呈现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景象。2000年, 由教育部组织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所征集的材料中, 共涉及了40多种识字教学方法, 每一种方法尽管视角、起点不同, 但都在不断地相互吸收, 取长补短, 不断完善。

(一) 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并存

就在集中识字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的过程中, 1958年, 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师斯霞进行了分散识字教学法实验, 取得了显著成果。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 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是:先教学汉语拼音, 采取看图识字等方式教学一些独体字, 而后采取“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 随课文识字。但总的原则是“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与教法改革相适应, 教材也进行了改革, 主要就是增加课文, 增加识字量。斯霞分散识字教学法实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其理论意义在于, 它验证了分散识字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的基本原则, 对识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其他改革实验, 都有深远影响。

其实, 分散识字法中包含着相对的集中, 集中在小学低年级教学是大集中, 把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词集中起来教学是小集中。集中识字法中也包含着相对的分散, 分批就是分散。分散识字法突出字义, 集中识字法突出字形, 但都主张形、音、义相结合, 都主张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集中识字教学法和分散识字教学一并作为先进的识字方法加以提倡, 并被各家教材编写者所运用。

(二) 注音识字教学法

1982年, 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一些专家的指导下, 黑龙江省佳木斯第三小学等学校纷纷开始进行“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的实验,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注音识字法”, 这种识字方法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帮助阅读的功能为前提, 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 借助汉语拼音, 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 相互促进, 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同步识字的目的。“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实验, 是在速成识字、分散识字、集中识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改变了传统的语文学习中“先识字, 后读书”的方法, 建立起了“边读书, 边识字”的语文学习体系, 对识字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全面而深远的意义。

(三) 汉字标音识字法

基本上是在北方开展“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实验的同时, 1978年, 四川省万县师范专科学校肖长杰老师设计了“汉字标音, 及早读写”实验方案。1989年秋季, 万县许多学校开始实验, 取得了明显效果。1990年秋季开始, 陕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也有部分学校参加实验。该项实验的基本方法是, 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学习321个基本汉字, 称为“标音字”, 两个月左右就能掌握这些基本字的发音和意义。然后就用这些“标音字”给生字注音, 加大识字量, 加速识字过程。这些基本字也是常用字, 不但可以给生字标音, 而且组词能力很强, 基本字自身就可组成2000多个词。所以学会了这些基本字, 就可以掌握由它们组成的2000多个词, 再用这些字给生字注音, 加快识字的速度, 就具有了及早读写的能力。该项实验的启示是利用同音字的规律, 也能促进识字教学。

以上是当时实验和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识字教学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字族文识字法、部件识字法、字理识字法等多种识字方法。

四、探索多元化识字教学之路

尽管在改革进程中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百家争鸣, 但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集中识字遵循了汉字的构字规律, 分散识字有利于解决汉字的应用问题, 拼音识字只是借助拼音这个辅助工具来识字、正音;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只是单纯使用某一种识字方法均未能全面反映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儿童认知汉字的规律, 所以在识字效果上还存在着些许问题。

因此, 在识字教学之路上, 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新课标对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是改进识字写字教学方法的依据。在研究的过程中, 儿童的发展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遵循教育学规律, 才能探索出一条多元化的识字教学之路。

(一) 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至少拥有8种求知方式, 因此教师可以对同一知识点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多种教学方式, 同时也允许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智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汉字是音、形、意统一的表意文字, 它既有表意功能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综合性, 又有以形表意的具体性、直观性、形象性。汉字的这些特点能充分调动和使用大脑的各种功能, 因此可以通过多元认知途径来识记汉字, 从而培养和发展多元智能。由此可见, 把多元智能理论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无疑是小学识字教学的正确途径。

(二) 实施策略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 如果单纯使用某一种识字方法, 都不能全面反映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儿童认知汉字的规律, 因此, 需要对多种识字方法进行有效整合, 根据不同汉字的构成规律和造字原理以及因人而异的认知方式来选择不同的识字教学方法。对于强于记忆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在随文识字中轻松地完成对汉字形体的机械识记。对于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通过发现和总结汉字构成特点和规律, 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 擅长于联想, 他们常常能够借助汉字字形、字义或字音的特点捕捉到有效而奇特的联想线索, 从而牢固地掌握一批汉字。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 才能走出一条多元化的识字教学之路。

1. 识字目标多元化。

2011年,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对识字写字方面提出了要求, 对汉字的“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解释:“会认的字, 只要会读准字音, 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 能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并能正确书写。”新课标对于识字教学目标的这种“识写分流, 多认少写”的提法改变了单一的识字教学目标, 体现了识字目标的多元化。所谓的“识写分流”就是指识字和写字在时间和数量上分流, 即先识字后写字, 多识字少写字。识字在前, 写字在后, 识多写少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尽可能早地进入阅读的天地, 同时优化写字教学。

2. 识字方法多元化

首先, 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 而且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生动活泼的识字方式, 如看图识字法、转盘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联想识字法、歌诀识字法、故事识字法等多种多样的学生喜欢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识字教学中,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容易让学生对汉字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而以上这些以游戏和趣味为主的多元化的识字方式和方法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 从而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其次, 在识字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想法设法地采用多元化的识字方法来教学, 更要教给学生多元化的识字方法, 使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低年级识字的教学中, 经常要用到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方法, 通过同伴间相互交流识字方法, 再加上教师适时有效地归纳和总结, 就可以让学生掌握这些有规律可循的识字方法。此外, 我们还根据不同课文内容有选择地教给学生不同的识字方法。如学习《口耳目》,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与其所表示的图画的联系, 从而掌握象形字的构字规律与识记方法;学习《菜园里》, 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那些蔬菜, 认识蔬菜的名称, 渗透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的识字方法;学习《比尾巴》, 让学生边看图边识字, 渗透看图识字的方法;学习《四季》, 让学生边读文边识字, 渗透随文识字的方法……这样每节课都突出一种识字方法, 逐渐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了解规律, 感悟方法, 从而学会学习。

3. 识字途径多元化

识字途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将课内识字与课外识字结合起来。如果课内识字能够教给学生多元化的识字方法,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那么课外识字则是课内识字的拓展和延伸。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恰恰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识字平台。培养学生在大量课外阅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把“教材识字”与“课外阅读中识字”、“生活中识字”相结合, 效果尤为突出。在生活中识字既能够巩固教材识字, 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作为母语教育, 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学生在生活环境中, 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 如同学、亲人的名字, 商店的招牌, 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 可以说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 生活是语文的内容, 语文是生活的工具。有的教师还专门研究和开发了生活中识字的种类和素材, 如搜集商店门牌中的错别字, 从学生喜爱的食品和玩具名称入手进行识字教学, 从而拓宽了识字教学的途径, 真正走出了一条识字教学的多元化之路。

4. 识字评价多元化

识字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开放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评价内容上不仅仅要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还要对学生识字过程、识字兴趣、识字量和识字方法的评价。进行多元化识字评价, 能将评价的功能更多地转向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能促进师生不断地改进教与学。识字评价多元化主要表现在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总之,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起点, 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回望百年语文识字教学改革历程, 让我们能够以史为鉴, 以更加清醒和睿智的头脑, 以先进教育学理论为支撑,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识字教学的多元化之路。

摘要:识字是语文教育的起点, 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因此,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百年来我国识字教学改革的历程入手, 试图以史为鉴, 发现规律, 总结经验, 从而探索出新课程背景下多元化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路。

关键词:识字教学,改革,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姜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究[M].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易爱香.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M].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4]韩玲.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5]张晓玲.多元化识字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教学方式的改革之路 篇8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高职体育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可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对于改革之路有着一定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之路,以便可以更加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成绩,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新时期 高职 体育教学 改革

高职教育在改革的过程里融入的都是崭新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理念,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讲都是较新的事物,但是很多人对于这样的状况并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而有些专家、学者又会对一些新思想、新思路引发各自的观点,进而使得很多老师对此产生困惑。这样的冲击也威胁到了高职体育的教学,而且使得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产生了很多强制型的现象。假如这些问题没有获得解决,一定会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引发大家的广泛关注。

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哪些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1.理论层面。应试教育的思想造成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过于僵硬,并没有充分的了解素质教育理论的内涵,从而造成了理论的建立,无法起到领航的作用。

2.操作层面。由于缺乏理论层面,因此产生了操作行为的盲目性,使得创建理论失去了实效性。

3.学科层面。由于高职院校更偏重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难免会对体育教学过于忽视,使得体育教学在建立教学理念时过于敷衍,造成了教学理念的实用价值过低的现象。

(二)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这是由于在专业结构的设置上并没有注重课程的纵向联系,而且对于课程的横向联系也不够重视,以及高校体育课程的教材内容早已过时,无法与现代进行接轨,对于教学的课时分配也不够合理,因为教学方式的落后,使得学生自身的体育技能都不够强大,因此导致了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严重缺失。

(三)教学方法需要更新

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方式非常单调,并没有进行因材施教。教学工具也较为简单,并没有通过生活中随时可见的物品当作锻炼的器材。在教学的过程里,也没有将学生自身的作用发挥出来,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四)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以当前的教学评价来讲,大多数的高职体育教学都是重视运动技能的指标以及結果,而对于教学过程的管理则过于疏忽,并且对于学生的情感和态度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培养体育人才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以从业方面来讲,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就业发展缺乏严重的不足,很多评论都不具备真实性、权威性以及可信性。

(五)体育项目过少,教学具有局限性

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都通过健身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教学,可是由于许多健身俱乐部的科目数量要比过去的体育教学的科目数量少,很多学生并没有在健身俱乐部中寻找到自身喜好的科目,因此拒绝参加俱乐部,并且也丢失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得参与人数大大缩减,从而影响了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推广及宣传。

二、新时期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之路的对策

(一)改变高职体育教学的观念,建立终身体育思想

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一定要真正意识到体育的功能及作用,建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真正将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让学生掌握体育健身的技巧与方式,调动起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激情,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进而为达成技能型人才以及终身体育教育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本着实效性和教育性、娱乐性和健康型、适应性和科学性、地方性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并且,高职体育教学应当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需求放在第一位置,充分展现出职业的特点,通过学生学习的专业具备的职业特色,建立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要加强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提升学生对体育健身意识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让学生的心理、生理都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三)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优化体育教学手段

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建立多样化的体育选修课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特点、优势来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为未来的就业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上采用不同方式的情景教学、模拟教学、快乐教学等不同方法,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对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建立起学生对抽象事物以及过程的感受和理解,进而带领课堂教学迈向全新的世界。以全面发展学生为核心,本着健康为主的理念,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锻炼,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打好牢固的技能基础。

(四)增加体育课教学的时数,保证体育锻炼的时间

高职院校应当将课外体育活动当成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对待,增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调动学生给你对运动和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锻炼的同时,更加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五)强化体育教学的软硬件教学,为改革之路提供保障

高职院校应当将体育老师的团队从技能型转变为智能型,从专业型转变为全能型,并且高职院校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筹资,扩大体育场馆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全的活动场地。

三、结束语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从院校自身出发、从体育教师出发、从教学出发、从学生出发,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不断努力,不断开展体育活动,开展学校竞技运动,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所在,才能将人心得以凝聚,将人们的奋斗动力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 李义志,骆慧菊,骆军保.新课程中高校体育教师的转型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4).

[2] 陈钿壬.济南市普通高校体育课“三自主”教学模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帮扶贫困户活动方案下一篇:居家隔离14天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