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学方式(共11篇)
课题教学方式 篇1
一、本科生教学改革的方向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国际上培养本科人才的导向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美国为例,20 世纪末期,由于国家竞争加剧、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美国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美国大学协会2001 年白皮书《美国研究型大学:服务于国家的机构》指出:“为了维持持续的发展和美国的领袖地位,美国必须倾力培养下一代的科学家、教育家以及政府和工业界的领袖,他们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富足和我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的原动机。”
在此基础上,美国本科生培养目标由通才型向创新型人才转型。1998 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指出: “研究型大学应通过一种综合教育”,“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拥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巧,拥有丰富的多样化的经验。这样的人将是下一个世纪科学、技术、学术、政治和富于创造性的领袖”。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美国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后,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报告,例如,1983 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4 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的《主动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1986 年美国卡耐基促进教学基金会的《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 这些报告促成了美国本科教学方式方法的根本性改变, 重视探究性学习,应用了包括“苏格拉底教学法(质疑提问式案例教学法)”、“习明纳尔(研究课程)”、“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课题导向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高峰体验(cap- stone experience)”、“探究性课程(inquiry-based courses)” 等等。
大学将新型教学方法应用于本科生教育,与传统教学相比,特别是要发展下列能力[1]:(1)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能力;(2)发现、评价和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3)在团队和小组中合作学习的能力;(4)以多种方式有效交流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5)运用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发展的智力,成为终身学习者。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管理理论课程是高校培养管理方面人才的重要手段。由于多种原因,管理理论基础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在高校受欢迎程度低于其他专业课程。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管理理论基础课程中,“组织行为学”课程是研究组织中“人”的方面,学习目的是树立全面激励人的潜能的思想,将传统管理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主要传授“激励人”的思想,理论性强,使用传统教学,往往会出现内容空洞、难以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现象。在教学中如何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实践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管理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
根据对某高校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问卷的调查,在开放式问题“你对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中,不少学习者建议,采用真实的企业角色模拟,或在课堂组建迷你企业情境,来增加学习的实践性。
在公开发表的成果里,目前对“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有情境模拟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训练法、探究式教学法、心智优化教学、体验式教学、就业能力导向等。分析这些新型教学方法,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种趋势:“以学生为中心”、“合作型学习”、“实践导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情感发展”等。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体验式教学”,通过情境创设,以学习者为主体,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进行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案例讨论、实验等,让学生行动起来, 并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组织行为学理论。
这些教学方式的探索,越来越与国际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相接近,即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合作分享,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但与国外大学的“课题导向project-based learning”、“流动课堂flow- ing classroom”相比,还有一定区别。
三、情境教学模式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一)角色体验法的由来
体验式教学具有发现式学习、经验学习、行动学习、互动学习等特征,是以学生为学习行为主体,使其获得情感体验并发展个性的学习模式。美国学者戴维·库伯构建了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
(二)角色体验教学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公开发表的成果可知,角色体验教学模式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共有的结构有:课程架构、情境设置、 分组、活动组织、总结评价、理论及应用等环节。然而,根据教学模式的情境内容设计和活动设计情况,各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教学模式的情境内容设计方面,有些将教学情境设计为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用组织行为学原理规划学生的职业方向,即“识人先识己”、“管理人先管理自己”[2];有些采用了与组织行为学理论框架相结合的案例作为情境设计的依据[3];应用角色体验教学模式,在活动设计环节,有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方式[4]。通过教学改革,原来抽象的管理理论的学习生动活泼起来,和实践认知结合起来,使学习者真正反思原理的作用。
借鉴其他高校教学改革,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情境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对于组织行为学概述,包括人性观和发展历程等内容,采用综合性、框架式案例,结合对现实企业的参观、了解等,了解组织中人的因素的作用、各类型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状态等情况,为今后章节的展开打好基础。
(2)在个体行为讲授中,采用贯穿型角色体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对应组织的一个部门,给出组织架构和层级结构。赋予小组成员的部门角色,如财务科科长、技术研发部主任、销售部的销售员等。要求学生对企业的各个相关部门的业务和功能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前期了解。角色分配好后,在整个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都以社会角色参与到课程内容中。例如可以进行部门人员选聘、个性评估、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度测评等。
(3)进入群体行为学习时,主要在群体决策、群体结构、高效团队的组建等知识点上,采取游戏、实验、案例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等,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种课程活动,体验群体行为特征。例如,学习处理冲突方式时, 使用角色扮演,设置两难情境:大学生销售员想要把书销售给人事科科长但受到办公室主任的阻挠,办公室主任则要阻止人事科科长购买,又不能使用强迫;人事科科长想要购买,但要考虑办公室主任的要求等等。在冲突中,参与活动的学生可能表现出超高的处理冲突的技术,也展现了各自的人格特征。用无领导小组模拟群体决策:共同做出决策或得到一个方案,以此观察群体中的角色结构和解决问题能力。
(4)在激励和领导理论环节,以案例演出和讨论的方式,学习每种激励理论。还可以邀请校外企业导师走进来,与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理念交流。
(5)组织结构和组织变革章节,可以对简化的真实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并给出多种方案。
对比美国的课题导向教学,国内角色体验教学模式还局限在课堂之内。与美国的流动教室相比,其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验室和企业中去;把外面的人———企业管理者请进来,参与教学。美国高校一般通过校友会, 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提供真实的案例情境,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将理论真正应用到解决企业问题中。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掀起了本科教学方式的改革。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批判型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了案例教学法、课题导向教学法等。而管理理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管理思想,其教学案例和情境难以设计。文章结合“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阐述了框架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游戏实验、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情境教学设计。
关键词:课题导向,情境教学,管理理论
课题教学方式 篇2
金坛市茅麓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
执笔:倪海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作为省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研究》的子课题于2004年5月进行开题研究,并于2004年9月又申报为常州市教科所立项课题。两年来,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拓展并逐歩深化,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一、课题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我们山区小学,经济和文化发展都相对落后,学校教学条件、学生家庭状况均比较薄弱,不能满足教材中一些教学内容呈现时所需的条件;同时,教材的编者只能以普遍资源为切入点,而各个地方的独特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山区教师仍摆脱不了教材“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过分依赖于教材的呈现方式,课堂中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通过静态的教学素材直接呈现和传递给学生,教学素材对学生很难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师生双边活动都比较吃力,教师觉得教学负担重,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没兴趣,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从而形成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恶性循环。
为此,结合目前学校教育状况,我们思考: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教师如何驾驭教学素材?怎样呈现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怎样呈现素材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怎样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呈现素材?怎样打造一个简洁高效的动态课堂?等等,我们力争通过实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找到静态教学素材与动态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寻求一种高效的、丰富多彩的素材呈现方式,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数学知识是对广阔现实背景的概括与提炼,教材呈现的往往是学术形态的知识,仅仅“照本宣科”般对数学知识进行反复,学生固然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本身,但数学知识所内涵的巨大数学魅力和数学的价值等很难为学生所感受和领悟。所以,教师决不只是充当知识的搬运工,而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某些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弗赖登塔尔语)
2、建构主义认为: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因此,知识可以视为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
3、目前教材存在一些不足:①“结论预置”,压缩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②“方法暗示”,淡化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③“远离生活”,截断了学生的创造源泉;④“抽象枯燥”,扑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多处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为此,我们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呈现方式”的课题研究,力争使学生达到: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处理、呈现教学素材,打造一个简洁高效的动态课堂。
三、课题研究计划及研究目标 2004、2――2004、7对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2004年9月申报市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 2004、9――2005、1对课题内容进行初步探索,主要是丰富课题理论素养,形成积极的研究氛围; 2005、2――2005、7对课题内容开展初步实验,在课题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研讨; 2005、9――2006、1对课题内容展开深入实验,矫正失误、总结经验并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 2006、2――2006、7总结课题研究得失,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的目标: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处理、呈现教学素材,打造一个简洁高效的动态课堂。
四、研究过程
1、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家放弃休息时间,翻山越岭走访当地学生、家长、教师、领导,调查、分析山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①学生分布较散,学生习惯较差;②家长多数在外打工,子女靠爷爷、奶奶生活,家庭教育氛围差;③山区教师过分“依赖”教材,重结论、轻过程;④山区经济条件落后,学校硬件设备没有„„
2、建章立制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课题组与每位组员签订了课题研究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端正科研态度,学校提供科研所需的时间及设备条件);学校设立教师教科研津贴(每月40元),制定了教师教科研工作月考核细则,并与年终评优评先相结合(一票否决制);面对挑战和机遇,大家热情高涨,从校长到教师共同学习、研究与反思,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
3、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内涵。
作为课题研究的教师,唯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才有改革可言。全体成员深感学习的紧迫性,平时以个人自学为主,大家利用网络、杂志、培训、听课等多种途径,学习、领悟“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了解课改的实质和方向,在丰富自身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理论笔记(每人每学期均10000字以上),每月底进行组内讨论和交流,做到资源共享、教学相长;每周四安排集中学习时间(1.5小时),采用教学沙龙、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多种形式相结合,抛弃专家或领导的“一言堂”,注重教师的主体性和参与度,大家结合自已的教学实际,畅所欲言,相互交流、讨论,从而形成共识。
网络已成为联接全球的纽带,课题组成员经常通过Inter网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学习、交流,同时把我们课题研究的思路、内容向外界扩散,寻求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和帮助,获取更多的课题研究资料,更快、更好地完成课题研究。在为期两周的课件制作培训后,课题组成员已能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并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素材直观化、动态化„„成为可能。
两年多来,我们开展了“比较与体悟”、“预设与生成”的教学沙龙;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备课新思维》和《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等理论性文章;订阅了《江苏教育》《中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等十多种报刊。现在大家学习的意识非常强,一有空,不是在网上与全国各地的数学专家和老师交流,就是在阅览室中静静地吸收书中的“营养”,来充实和“武装”自己,外出学习归来,大家喜欢互相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4、走出去、请进来。
为提高大家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结合课题研究尽可能多的组织教师去杭州、苏州、盐城等地培训、学习,回校后集体讨论、交流了解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课题内容和学生实际上研究课,做到资源共亨、共同提高;针对学校课题研究的一些薄弱环节,请教研室陈文主任、教研员谭云平、杨国华及市数学讲师团、市数学课题组来校指导和献艺。
5、踏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研讨。
实验课就是在课题方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尝试。每学期大家集体分析、讨论教材,分块填写教材简析;搜集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存在的障碍,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及失败的典型个案,在一至六年级的课堂教学素材中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相关内容等,针对某一素材提前一周进行多种假设,并进行反复设计、修改,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素材;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充实教学素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学素材;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开放教学素材„„通过对课堂教学素材的加工重组,合理改变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时机、顺序和层次等,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反思:课后反思——每节课后能积极撰写教学反思,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反思课堂操作;个案分析——及时收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个案,并进行理性分析,积累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论文总结——每学期教师要撰写课题研究小结和论文。
6、教和研合二为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学期初,课题组成认真分析所教的教材在呈现方面有哪些特点?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呈现有利于学生学习„„确定自己的实验课课题,结合市教研室总课题组要求和学校工作安排,进行课题组内讨论、交流,确定学期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的整体计划,使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把实验课和优质课、示范课结合起来。例如,倪海锁老师的《圆的认识》结合生活呈现素材获市数学评优课二等奖;韩小英老师上的片级示范课《面积和面积单位》以活动方式呈现素材获得与课教师的一致好评;邓云老师上的镇级公开课《逻辑推理》以童话故事呈现素材丰富了学生的眼睛等。每学期结合课题研究至少开展一次系列性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备课的基础上说设计意图――课堂中实践――组内评析、讨论――每人从中选一节课为例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教学案例,把“教”与“研”结合起来,使“教”有了目的,“研”有了依据,二者相得益彰。
7、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教学素材。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更需要课外的拓展和延伸,我们组织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187份,在学习的基础上定期出版“数学小报”;
三、四年级每月写一篇“数学日记”,五、六年级每周写一篇“数学日记”;开展班级数学擂台赛,进行野外调查等活动,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五、课题研究成果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2005年9月课题研究已进入深入实验阶段,一堂堂的课题实验课,一次次生动活泼的教科研论坛,一个个富有思想、蕴含新课程理念的总结交流活动,使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为:
1、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游戏、故事、课件等方式呈现教学素材,课堂中学生再也坐不住了,纷纷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去体验,学生有体验就会有感悟、有思考、有话说;活动时敢于提出疑问,不愿意与别人的方法相同,总想另辟蹊径;平时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去判断、去猜想。课外,班级数学擂台赛中他们敢于争辩;编写“数学小报”时又能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实践活动安排的井井有条;数学日记写得有板有眼而富有个性„„如今大部分学生不仅乐意学习数学,而且知道怎样学习数学。2004年秋学期,五年级学生王智威、黄新同学被金城中心教改班录取,六年级薛亮同学的数学日记“不妨到过来思考”在《小学数学》杂志上发表;2005年春学期,六年级金雨生同学在市华怀赛复赛中获三等奖,四年级徐长素、王清和五年级王春艳同学编写的“数学小报”分获金坛市贰、叁等奖。
2、教师的科研素质、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课题研究的两年多时间内,从校长到教师都直接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以课题研究的切身感受促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大家不再迷信、依赖教材,能从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工、呈现教学素材,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能结合学生实际、地方资源、现代媒体„„设计、呈现课堂教学素材:
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教学素材。课堂中,大家将更多的视角投向了现实生活,努力挖掘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同时又暗含着某种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的现实问题,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设计。例如:“减法的简便计算”,从学生日常买学习用品的经验(小明用10元钱买了一支钢笔和一把小刀,钢笔每支6元,小刀每把1元,猜一猜小明是怎样付钱的?)着手设计、呈现教学素材,学生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学习非常积极、主动。
②利用多种媒体直观地呈现教学素材。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比较薄弱,教学中结合地方特点和条件,大家制作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制作学具,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规律、公式。例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先是利用学生现场表演,学生对关键词“同时、两地、相向”有较好的理解,但是对第二解法“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不能理解;为解决这一难点,第二次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形象地演示,学生感悟出其中的奥妙“相遇时间是几就有几个速度和”。
③以游戏、故事动态地呈现教学素材。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大家根据学生的爱好,将课堂教学素材融合到故事与游戏中,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学生愿学、想学。例如:“圆的认识”教学中为使学生掌握“圆是平面上一种曲线图形”,结合生活中的摸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摸圆片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和感悟;再如:“分数乘以分数”中,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算理,组织学生进行折纸游戏:先折出一张纸的三分之二,涂上颜色;再折出三分之二的四分之三,并涂上另一种颜色,很自然地理解“涂双色部分是三分之二的四分之三”,就是这张纸的三分之二乘四分之三即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很好地理解这一难点。
④运用对比的方式呈现教学素材。俗话说:“有比较才有所思”,学生在比较中产生冲突,在冲突中去争辩、去思考,就能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就会产生求知欲望。我们从“知识的求异”与”知识的求同”入手,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比较,在比较中体验与感悟。例如:“等可能性”教学时,打破教材编排次序,将第二课时与第一课时内容相融合,进行对比性教学(预测中对比、过程体验中对比、结果分析中对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题研究中,大家养成了常研究、常反思、常总结的习惯,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课后能积极地反思、分析得失,收集教学中的典型个案,并进行理性分析,在反思大家逐步提高:倪海锁撰写的“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发表于《教案教例》,“理想与实践中的等可能性”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贰等奖;王迎春与倪海锁合写的“把探究知识的过程还给学生”教学案例在市级评比中获壹等奖;王迎春撰写的“放飞学生心灵”获市论文评比贰等奖;韩小英撰写的“‘无’中生‘有’”、“从‘随手拈来’到‘恰到好处’”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刘君芳、邓云、董俊等老师的陆篇论文获市级贰等奖;倪海锁老师在市级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中获贰等奖,韩小英、董俊两人获镇级壹等奖,韩小英、邓云老师各承担了一节市级数学公开课。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我们不断思考的过程,是否定和肯定交替的过程。两年来我们基本完成课题计划与课题研究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衍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从事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实践经验积累不足,理论水平有待提高,致使研究的理论部分缺乏深度和广度,特别是缺乏将实践上升至理论层面的理论素养和能力,从而更广泛地指导教学实践。
在“数与代数”的专题研究方面,我们以竞赛、抢答、读算式、心算„„联系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能力,开展了一些研究,总觉得效果不佳,需寻求专家和同行的支持和帮助,以便进一步丰富、拓展这部分素材的呈现方式。
虽然本课题在两年多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已面临结题,但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就此打住,因为我们今后更想也更需要把课题研究过程中衍生的新思考作进一步的探究,因为我们更为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我们期待在课题研究这块沃土中成长!
检察教育培养方式创新课题研究 篇3
关键词: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科学系统
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是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提高检察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事关检察事业的兴衰。现阶段,检察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等诸方面还存在问题。新形势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各种突发事件,如何出色地完成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争取检察工作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检察干警要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新理念,加强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教育,才能够适应新形势要求。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不断加大对检察人员的培训,并增加对检察人员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创新教育培训模式,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
一、现行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师资水平无法完全适应需求,教育培训效果不佳
现今检察人员层次多、数量大、专业性强,而在教育培训中,高校聘请的教师对检察机关的具体工作情况缺乏了解,导致教授的课程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从检察机关内部聘请的兼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又缺乏理论功底和授课技巧,尽管有经验但往往讲授不到位,缺乏系统性;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不能适应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很难达到检察人员培训的需求。
2.教育培训内容陈旧老套,课程设置缺乏规范体系,学习效率低
现行教育培训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无法满足检察干警多样化层次化的培训要求,教学内容陈旧、滞后,难以适应当前检察业务工作的新需求。干警们从繁忙的工作或办案一线抽出时间来学习,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法学理论知识的更新补充,更需要的是掌握办案的技能、技巧,这就需要根据干警的成长规律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现行的教育培训没有一套针对检查干部教育培训系统的可操作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导致了教育培训与干警使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客观上造成了部分检察人员轻视教育培训,缺乏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教育培训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国检察干警的培训目前仍大多采取“满堂灌”的讲授方法,而很少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和各部门检察人员的具体情况采取新的手段,检察人员参加培训学习的选择余地较小,难以满足那些素质较高、基础较好、求知欲较强的检察人才的需要。教学形式、培训方法单一,讲课者与听课者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培训缺少吸引力,不仅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因为缺少反馈而导致授课内容更新慢、与工作实际脱节,降低教育培训的效率。
二、进一步改革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
1.认真选配培训师资
要根据各项培训的特点特别是培训的具体目标及课程设置、选派、聘请教师。借助社会优质资源,大力加强内、外部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由各级各类专家、学者,党政干部、检察业务人才组成的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开拓优质培训基地。既要选派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专家、教授,也要聘请政法系统的优秀人才,尤其要充分利用好检察系统现有人才资源,选派优秀人才、业务骨干授课。院领导和业务部门领导要带头授课;要坚持、完善专职教师与检察人员轮岗制度,定期选派教师到地方检察院锻炼、参与办案,选派优秀检察人员到培训机构从事中短期教学。任课老师要提前选定,并要求其对所讲课程认真备课,讲课前提交讲授大纲或讲义。要结合实际,实行“互帮、互教、互学、轮讲”教学模式,切实发挥一线业务骨干的“传、帮、带、教”作用,使业务培训成为检察人员学习知识,钻研业务、切磋技能、共同提高的过程。
2.更新教育培训内容,设置科学有效课程
在检察干警教育培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行政管理改革形势的变化,站在高起点上,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及时更新培训内容,适应检察工作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需要,按照能级对应的原则,建立专业学科体系,使每一层次、每一类别的检察干警都能够得到相对应的培训,都能学习到应学的知识。
在课程设计上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科学性、针对性的要求进行,坚定不移地施行实战型精品策略,设计一批多元、开放的教学课程,以执法办案一线业务检察人员为重点,以提高执法办案能力水平为目标,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公诉、民行、侦监等领域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及实战锻炼。
搭建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更加重视教材编写的前瞻性。在注重实际应用需要的同时,加强对金融证券、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新领域新知识的专题阐述以及有关侦查指挥、司法会计、法医、物证科技、信息技术等科学技能方面教材的研究编写。
3.创新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学习积极性
建立以学定教、供需对接的干警教育培训引导机制。从培训需求分析入手“再造”教学流程,突出学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做到检察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警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同时对培训目标、实施及效果进行评估和跟踪反馈,实现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学员需求的三统一。
健全培训激励机制。要解决检察干警参加培训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必须要尽快完善检察人员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使培训与使用真正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不经培训不提拔”。以考促学,深化效果,把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视为工作成绩,改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现象,建立以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引导检察干警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激发检察干警自觉学习、积极参训的内在动力,形成自觉求学、竞争参训的良好局面。
4.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科学的教学手段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培训手段的科学性,主要应体现在科学方法科技含量要高,教学形式感染力要强,进而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一是要从传统的培训教育方法转变到现代的培训教育方法上来,大胆探索并积极采用一些科学的培训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手段,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将业余自学、老师讲授、小组研讨、角色模拟、电化教学、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员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学习知识,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二是要大力推广现代培训技术。在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下,我们应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使用上做文章。以网络、视频、计算机等现代传媒手段为教学载体,使学员浏览、阐述、讨论随心所欲,适时补充全新的知识。摒弃一人讲、众人听的灌输式、填鸭式的陈旧方法,提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要充分利用本地的高校教育资源,积极组织检察干警参与高校的法律学术研讨会和名师讲座等活动,及时掌握最新理论研究观点,更新知识储备。
微课题研究及其学习方式 篇4
一、微课题研究价值取向
课题指的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当学生在有效资源中发现某个现象或某种问题后, 通过观察、调查、问卷、查资料等途径深入探究的过程, 就是在研究课题。微课题研究旨在倾听学生的美妙心声、尊重学生的行走方式、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有着很强的实效性。
1.倾听学生的美妙心声
桃灼叶蓁, 雏鸟啁啾。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课题研究着眼于学生能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索、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 通过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 亲自实践, 获取直接经验, 需要小伙伴彼此了解, 相互欣赏, 密切配合。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 必须把角色定位在对学生的倾听与理解之上, 只有理解了学生, 呼应了学生的召唤, 才能绽放学生的个性之花。
2.尊重学生的行走方式
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活动中寻找自身的价值所在。每一个环节都是自然生成的, 学生不需要围着老师转, 他们或被小伙伴的研究方式深深吸引, 或被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自豪, 迫不及待地要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老师适时地指导下, 学生的行走方式得到充分尊重, 学生在实践中能体味到课题研究的艰辛, 个中的酸甜苦辣, 成为了学生无形的财富。
3.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以学生为本位, 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不二法门。学生是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相对独立的个体, 通过选择微型课题, 搜集资料, 实验操作, 调查统计等亲身实践, 获得对社会生活的直观感受。在研究过程中, 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了解研究对象, 其内心有属于学生的感动、诠释、情怀和梦想。我们应尊重学生原始的表达, 让其真情流露;应走进学生心灵世界, 像学生那样来感受世界和人生, 体会其精神需求, 能够体认学生心性、童年生活所具有的珍贵人生价值。
二、微课题研究结构形式
微课题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 以“选择课题———实践体验 ———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评价反思”为结构形式, 是学生出于兴趣, 从现实生活中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和活动方式及成果展示方式并亲自体验和实践的一个完整活动过程。
1.自主选题, 发现问题
课题选择是学生进行微课题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本身就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都能得以调动和诱发。学生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将经历思维的发散、流畅和聚敛的训练, 这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始点。微课题, 应小字当头, 生活中、社区里、校园内有很多细微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 例如, 枫叶为什么会变红?信鸽为什么能认识回家的路?小区的楼房有多高, 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课题来研究。
2.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课题研究要做的不是表面分小组、讨论研究方向、确定人员分工、落实研究方法等, 而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真实过程。研究前, 小组要进行深入讨论, 搞清楚该课题应从哪几方面入手研究, 采用什么方法, 怎样分工, 分为几个阶段, 要做到心中有数, 思路清晰, 及时根据遇到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例如, 四年级某学习小组把小区内的园艺迷宫设施作为研究对象, 提出课题“园艺游戏”, 确定好研究方向后, 小伙伴们分工进行, 数次活动后, 小组成员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 还懂得了遇到问题大家讨论解决, 团结一致出谋划策比一个人的力量大。
3.自主评价, 见证成长
微课题研究重点加强活动评价的实效。取题的契合度、规范的准确性、实际的实践性、结果的实效性是判断微型课题研究的质量的重要标准, 通过自评、互评和家长、指导老师的评价, 这些环节得以落到实处, 使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客观反思, 看到了自己及队员的长处和不足, 并在评价中受到鼓舞和锻炼, 积极开展课外延伸活动, 使整个研究设计活动有始无终, 并且会把这种对学习、探究的热情延续到今后各类学习中。
课题教学方式 篇5
师生互动包括师生情感互动,氛围互动,思维互动,教学过程的互动等。其基本模式为:
互动要求师生双向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师生根据观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触摸,感觉和欣赏他们生活的环境来进行学习。师生互动,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具备新的教学基本功。
(一)学会倾听
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学会倾听。倾听,就是要虚心、诚心、耐心、专心地投入听,听学生怎么读书、听学生怎样发言争辩,听学生怎样评价体验。在倾听中,分析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方法;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原因及矫正措施。倾听,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去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把想说的话说完,让学生把正在操作的步骤进行到一个阶段,经过仔细周密思考和梳理,听出一点门道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劳动的尊重、理解和鼓励。倾听,要求教师不能光听正面看法,还要耐心听取反面意见,不仅要听取优秀生那些富有创见性的答问与发言,还要认真听取态度较差学生不成熟的幼稚的甚至错误的见解,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全面观察,深入了解和客观研究。学会倾听,是时代发展对教师胜任互动式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二)学会诱导
诱导,就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奇趣、指导学习探究的迷津。诱导,就是教师千方百计促使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口、自己动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共同探究去获取知识、去提高能力、去培养情趣。那么,怎样去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学记》中有段话说得十分精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道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喻”,即诱导启发的意思。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优秀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善于启发诱导。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自己学习而不是压抑学生或是推着学生走,诱发诱导学生如何去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做结论。
诱导的方法很多。创设情景,特别是创设学生都积极参与的情境,是一种诱导。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利用教材内容制造矛盾,让学生去解决矛盾,让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诱导。提示思维的方向,提示运作的条件,这又是一种诱导。
(三)学会鼓励
鼓励者,夸奖、鼓动、激励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信息来源多,摄入角度多,新奇见闻多。既有正强化,也有负刺激,对于缺乏辨别力与抵抗力而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需要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对于学习新东西出现错误遇到困难而不知所措时,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帮助;当学生取得了进步,甚至是出人意料的成功,同样需要教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鼓励。
鼓励的形式多种多样。一丝会心的微笑,赞赏地点点头,肯定性的言语,击掌喝彩,真诚的默然相视,都是鼓励,都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四)学会交往
交往,就是结交、认识、来往。教师要学会交往,交往是师生互相增进了解、相互熟悉、相互理解的一种手段或者说一个窗口。教师要善于主动的有计划有目的地与秉性各异、知识能力基础不同的学生交往、打交道、交朋友;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与学生进
行交往。
(五)学会合作
合作,指双方平等相处,分工协作,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完成某项任务,做好某项工作。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首先,要排除教师思想上的习惯性的传统思想障碍。教师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论阅历、凭经验、比能力,学生与老师根本不在相同或相近的起点上。师生双方相差悬殊,怎么能够合作呢?其实,只要教师在与学生平等相处,有与学生合作攻克一个课题的经历,你就会发现,得到教师信任的学生,思想与手脚都能得到较大限度的解放;完成任务的责任心会促使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奋发进取,其聪明才智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教学的整体效益可以发挥到最佳;学生的知识阅历比不上老师,但他们很少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虽然不如教师考虑问题周全,但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干,常常能爆发出创新的火花。
(六)学会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情感体验、道德体验、审美体验的交流和人与人心理相容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与认知共识。师生互动中教师善用情感沟通,能激发学生从思想上对教师及其涉及学科内容产生一种认同感、亲切感。“亲其师重其道”,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效率就高。
(七)学会创新
学会创新,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名教师要教会学生创新,自己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素质。有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对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核心标志。
课题教学方式 篇6
1.“上节课我们自己连接了简单电路,让一个小电灯亮了起来,现在我们面前有两个小电灯,你能把它们接入电路,也能使它们都发光吗?大家试试看,比比谁的方法多,”然后展示学生连接的电路,取两种不同的电路作介绍,引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教学.
这种方法开门见山,利用让小灯泡亮起来,承上启下,提出目标,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学生操作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有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既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学习新知识,把问题设置在学生能力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让学生手眼脑并用,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这是一种既普遍应用又有效的引入课题的方法.
2.(教师事先做了两个暗盒,只有两个灯泡在外面,其中一个是串联电路,另一个是并联电路)“老师这有两个灯泡连接在一个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亮了,现在我拧下一只灯泡,请观察另一只灯泡的情况(熄灭),我这儿还有另个两只完全一样灯泡,同样闭合开关,灯亮,我也拧下一只灯泡,也请观察另一个灯泡的情况(继续发光),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等我们学完今天的内容,就一定知道其中的奥妙了.”
3.老师事先准备好一串彩灯,教师闭合开关,小彩灯全部发光,五彩缤纷,拔下其中一只灯,原来的小灯全部熄灭,教师把教室内的灯打开,电灯逐一发光,然后再逐一关闭,让学生比较小彩灯和日光灯亮与熄的区别,引入课题.
这两种方式都是教师创设情境,事先准备两种不同形式的电路,通过两种电路的不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兴趣,是既符合教学原则又利用学生心理的独具匠心的好方法.
4.视频播放五彩缤纷的灯光,照亮圣诞树,这些灯是有很多小灯组成的,我们从两个灯开始研究,先连接,画电路图,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分别把它们分类,并说出你分类型理由,然后由同学上台每个同学身体当作一个元件,手臂当作导线,连成“人路”,再进行电路连接比赛,看哪个组连接的最快,引入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的教学.
教师通过五彩的灯光,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利用学生急于想知道这些灯的奥秘,带着学生进行新课的教学,不失为又一种很好的引入课题的方式,其中,把多个电路进行归类,教会学生利用归纳、分类的方法研究问题,分类的过程也就让学生初步感知电路的连接过程,初步理解不同电路的连接方式的过程,连接“人路”,也是进一步理解电路的连接过程,都为研究电路和特点打下了基础.
5.老师出示一个暗盒,外面只有两只灯泡和一开关,闭合开关,两灯都亮了,请学生猜想,两灯是如何连接的,画出电路图,然后再连接电路,引入课题.
这一方法同样属于利用情境引入课题,通过现象激发学生深层次地理性思考,让学生提出猜想,再进行探究,引入教学,这符合探究的一般程序,创设情境一猜想与假设,不过对于刚刚起步学习电路,对电路图还是处于初步认识的情况下,提出让学生画出电路图(设计电路),再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从而进行课堂探究,笔者认为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也不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建议提供情境后,让学生也尝试连接出两盏灯同时发光的电路,并对照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引入新课教学,这样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循序渐进,不断螺旋上升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否则,把苹果挂得过高,学生怎么跳也够不着的话,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失去动力,将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课题教学方式 篇7
一、建立制度, 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开展课题研究应该建立学习交流信息制度, 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每周安排一两名教师交流所查找的较有价值的资料, 学习文献资料时, 组长提出几个学习问题, 教师带着问题却学习, 过一段时间后, 再来交流。命题式研讨, 使研究更有针对性, 研究也更为深入。
二、专业引领, 调动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聘请专家、名师来学校指导课题研究。同时还与课题组成员面对面交流, 共同探讨实验研究中的困惑和问题, 提出了不少解决策略, 为实验老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专家的专业化引领, 至少达到两项效果, 一是释疑解惑, 为实验老师指明了研究的方向;二是鼓劲打气, 专家的亲临, 使实验教师的干劲更足。
三、注重实效, 促进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课堂教学实验的深入开展, 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上, 我们更要关注老师们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地组织与引导, 能否及时地捕捉相关的信息等问题。为此, 要通过日常资料的积累, 收集个案, 进行分析, 及时总结实验过程的经验教训, 每个老师每周进行一次课题研究, 进行案例评议、个案、看法的交流和讨论, 要建立了教研的三举措: (1) 公开课、说课有评价, 人人参与评价, 并围绕课题制定了课堂评价表。 (2) 课题研究的思路体现在教学反思上, 并要求老师紧扣研究课题进行反思, 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 记录下来。 (3) 建立一种“提出问题———实践反思———交流研讨”的教研模式, 通过反思和研讨, 形成研究案例, 从中反映师生探究知识的过程、细节, 进而改进教学, 从而逐步调整和完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方法。
四、讲故事研究, 提炼研究的方法
利用教研时间进行讲平时教学中课题研究方面的小故事, 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并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修订课题计划和调整实施方案。
五、改革研讨课形式, 增强课题研究的活力
课题研究实验需要通过一些研讨课来加以推进, 一是验证已知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 二是归纳、形成新的教学经验, 简单说, 就是解决一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策略, 同时发现一些问题, 展开新的思考。呈现的研究内容是一定的, 但研讨课的组织形式如果一成不变的话, 那就会显得缺少生机与活力。
第一阶段, 每位实验老师在开学初, 就自己选定研讨课的班级、教学内容、课题, 人人一节。
第二阶段, 每个年级推荐一节课, 并且增加了一项新内容, 那就是开课之前实验老师要先在教研组中说一说教学设计, 大家提出建议后, 开课老师进行调整, 然后进课堂, 教学完之后课题组组织实验老师进行评议, 其他没有开课的老师围绕课题进行片段教学。
第三阶段, 研讨课采用了平行课的方式, 即同年级的实验老师同上一节相同内容的课, 然后进行对比研究, 总结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互相取长补短。
第四阶段, 在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推出了视频案例的研究, 即由学校的名师每人上一节观摩课, 在公开教学之前, 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开课教师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后再上观摩课, 并拍下录像, 全体实验老师根据确定的研究主题, 有目的地观察和思考, 提出改进的策略, 剖析课题研究达成情况。
六、落实平时的教学反思
如何将课题研究的思想与平时有机结合起来, 这也是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我们知道许多课题研究变成了脱离实际教学的另一套工序, 也就是平时教学是一套, 课题研究又是另一套, 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同时违背了课题研究的主旨。为此, 我们应该建立了一套机制, 就时平时的教学反思, 至少三课有一课要围绕课题来展开反思, 这些教学反思可长可短, 但每个单元要有一篇比较像样的教学反思, 就是语句通顺、主题鲜明、思考深入、描述具体充分、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七、搭建平台, 引领发展, 提升水平
为了建造一支能研究、肯钻研、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 学校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师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多次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听课, 鼓励教师平时多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 进行案例分析, 及时记下自己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验, 心得, 困惑, 逐步提高专业水平。邀请专家与课题组成员面对面交谈, 教师们畅所欲言, 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 虚心地向专家请教。专家耐心地一一解答, 并进一步阐述相应课题的精深理论、研究方法, 落实课堂, 做好案例的研究。有了专家的亲临指导, 实验教师的干劲更足了, 更大胆地把专家的理论, 实践指导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扎扎实实地把课题研究进行到底。
八、组织好课题研究的辅助性活动
除了开展平时的研究活动外, 还可以组织了一些配套性的活动, 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辐射平台, 使课题研究的效益更加突显。比如, 可以开办了论坛、读书沙龙, 引导实验教师丰富知识结构, 拓展思维空间等。
课题教学方式 篇8
一、教师教研存在的问题及超越
1.问题:教师教研的系统性缺失
当下对于教师教研的研究一片繁荣,“校本教研”、“联片研修”和“工作坊”等多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教研方式层出不穷,众多形式的教研互为补充,力求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方式的不断探索创新才使教师教研不至沦为教育改革中的“时尚新装”,而是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在拓宽教研渠道的同时,我们更要寻求教师教研的深化之路,这要求我们对惯常的思路进行反思。
本质上来说,教师教研指“对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规律、技术、策略及教学全过程的调查、观察、实验、系统思辨、比较分析,以及其他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所有内容”[1]。这意味着,既要有面向全体的宏观课题,也要有从小处着眼的微型课题;既要涉及教学全过程,也要注重课题的纵向延伸。现实教研活动常将教研互动定得过于宏观,忽视了教师教研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2.超越:创新教研方式的兴起
创新教研是超越当前教师教研系统性的缺失,聚焦实际教学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创生。“创新教研”并非科学术语,而是对当前教研工作的要求和期待。它不仅以正式的教研活动形式存在,还可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然而总体说来,创新教研在我国并未能得到全面推广,但一些地方已经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践进行教研的创新。如一位语文老师在作文讲评课上发现,占全班总数三分之一左右的“中等作文”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从而确立了为“中等作文”寻找讲评策略的小课题研究。该教师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学生、行动研究和经验筛选的方法,并与语文组其他老师合作分析了中等作文的共性与不足,分享了讲评“中等作文”的有效方法,并制定了优秀作文的评价标准,来帮助“中等学生”提升写作水平[2]。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上述例子不难概括出创新教研相较于普通教研方式的典型特征:内容更务实、气氛更活跃、参与更广泛、学研更深入。
二、创新教研的主要价值
1.破除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倦怠情绪,提升其教育研究能力
许多教师对教研活动存在倦怠情绪,原因如下:第一,教研活动选题与方案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一线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无暇参与其中;第二,教研活动充斥着自上而下外推式的行政色彩,“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第三,“弥补缺陷”式的教研方式忽视了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仅能起到“输血”作用,却未发挥“造血”功能;第四,对于具体学科来讲,教研活动往往存在“单一讲授为主,缺乏形式推新;经验介绍为主,缺乏系统设计;主题组织泛化,缺乏行为跟进”等问题,难以适应教师分层、持续的专业发展要求。
究其根本,教师的倦怠情绪来自于当前教研活动“宏大”、“外推”、“割裂”的取向。相比之下,创新教研视角微观,它始于教学问题的发现,终于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只须面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创新教研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既不显庞杂,亦可应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凸显其有效性。可以说,创新教研能够消解学科教师无暇参与教研活动的困局,打开教师因理论水平不足而产生抗拒教研活动的“心结”,能让教师在短时间的收效中体会教学科研带来的成就感,进而不断增强其教学科研的主动性。教师在教研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积淀理论素养,进而为进行“大规模”教育科研奠定基础。
2.密切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凸显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虽然许多老师都知道将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但许多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归根结底源于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成绩直接影响了教师各方面的考评,因而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成绩的提升远比形式多变的教研活动重要。教师没有在短时间内充分享受到教育理论带来的直接益处,自然会“架空”理论。易言之,正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疏离甚至脱节,大大挫伤了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如果将教研革新的视线投向小课题引领下创新教研方式,情况则会大为改善。创新教研既可以是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匠心独具的“补缺”,也可以消除教师对教育理论学习的倦怠,提升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教育理论中的知识点延伸到教学实践中。因此,创新教研弥合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鸿沟,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乃至促成二者融为一体。在探究教学实践存在问题的破解之道时,教师也在不断厘清问题背后的教学规律,持续为教育实践注入理性元素,使常识性实践接受理性的批判,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教师在此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教研方式的革新,自觉自愿地进行更大范围的教研活动。
3.完善教学活动体系,增强学科教师的反思意识
美国教师教育专家波斯纳将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归纳为“成长= 经验+ 反思”,足见个人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对于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70%的教师并未将反思自觉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只有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才会反思[3]。教师反思活动的缺乏势必会阻滞其专业发展。
教研活动向创新教研的转向,鼓励教师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同时,也要观察他人的教学行为,吸取经验和教训。此时,教师兼具了研究对象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在亲历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将直觉层面的教学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内化为无意识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理清、调整自己的理念,最终形成可以灵活面对复杂教学问题的教学思想。随着教学思想境界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也随之增强。
三、创新教研的推进策略
创新教研具有多重必要性,同时,创新教研所必须的理念、内容与工具使创新教研改革的落实成为可能。
1.观念引领:树立明确的教研意识
观念的革新要求作为创新教研主体的学科教师树立明确的研究意识,这不仅需要教师观念的更新,也需要学校领导观念的与时俱进。
创新教研的主体是学科教师。现有的教研活动多由教研室整体规划,再交由教师执行。而在创新教研的过程中,各学科教师成为探究的主体。因此,革新教研观念的首要任务是要求教师转变“自己仅为执行者”的被动观念。教师应该善于、敏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开展相应的行动研究。当然,在当前教育体制的束缚下,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自行完成观念更新,树立主动进行教研的意识。绝大部分教师观念的改变依然赖于外部力量的推动。
教师观念更新的外在力量主要来源于学校领导的调度,这要求学校领导拓宽对于教研活动的认识,不能只见宏观课题不见微观课题,深刻体悟创新教研的重要价值。由此,在全校乃至全地区中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创新教研活动,渐次勾勒一幅完整的创新教研共同愿景。这样不但可以为宏观的教研提供思路及实践,还能针对性地凸显创新教研的价值,并为其提供具体的开发思路与资源。随着创新教研活动氛围的创生,大部分教师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身的观念,成为创新教研开发的自觉自为的主体。
2.内容基础: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
作为对以往教研活动的超越,创新教研的新之之处在于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为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源于一线中小学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是教师在短时期内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改进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4]。它形成一股热潮,迅速拉近了教师与科研的距离,在科研方法的普及、教改突破口的探寻、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小课题研究涵盖了形成研究方案、回归教学实践、持续教学反思三个循环往复的环节。
研究方案的形成即明确研究问题—设计研究蓝图—进行学术论证的过程。小课题研究的视角小,但范围广,学生在学习中的种种状况与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师设计和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主题。例如,针对学生学习各学科的具体情况,学科教师都可以且应当进行小课题研究,针对具体问题对学生施以影响。问题聚焦之后,须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预先假设。该步骤要求教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有经验的同行交流完成。改进问题的途径或有多种,但要择关键而从之,并形成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研究框架的形成,是在研究问题确定之后,教师进行文献阅读和相关访谈,了解问题的研究进展,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规划涵盖“研究步骤—研究进度—研究方法”的系统框架。
回归教学实践即研究蓝图的实施过程。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大大改善了“教”、“研”分离状态。教学过程一改单一的知识传授行为,教师以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进入教学场域。在研究假设形成的改进策略的干预下,教师观察学生的实然反应与应然假设的异同。在“实战”状态下,或强化干预或改进策略,以达到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
持续教学反思不是一个独立的步骤,而应贯穿于小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现实的意义,又在教师的不断反思中增添了个性色彩。教师在对行动进行反思、对反思进行反思的往复过程中逐渐形成无意识的教学哲学,成为专家型教师。
3.制度支撑:“5W2H”绩效评价与平台建设
研而不评则浅,为使以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研保证科学规范性和持久活力,应引入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以保障创新教研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在此,在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系统化分析方法———“5W”基础上,拓展为创新教研“5W2H”分析方法,从七个维度、四个层次对创新教研进行全方位评价(如表1)。这种创新教研评价分析进入路径在于:对现行教研活动进行七个维度的全面反思检评,如果教研活动对于七个问题的解释度较高,表明该教研活动是可取的。如果七个维度中有一个答复不能令人满意,则表示该方面仍有改进余地。如果某一维度的论证有独创性,则代表可以扩大该层面的效用。
最后,学校应积极创建“创新教研成果共享资源库”,为教师分享交流提供制度平台。应定期举办“创新小课题研究交流会”,使教师有机会展示小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研究经验与教训等,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创新教研交流会”可邀请校外专家学者的参与,使教师进行教研并从公众的意见中得以启发。教研方式也由“私下琢磨”转变为“公开探究”。以“交流会”为基础,逐步建成“创新教研共享共建资源库”,将优秀创新教研案例汇编造册,分类管理,一方面便于查找、更新与补充,另一方面更好地积累创新教研的宝贵经验,实现创新教研更大范围的推广与交流。
摘要:当前中小学教研活动存在着系统性的缺失,创新教研是超越其局限的新思路。从深化教研活动的立场来看,创新教研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密切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增强学科教师的反思意识。明确的开发意识是创新教研的观念引领;学科教师小课题研究是创新教研的内容基础;“5W2H”绩效评价与平台建设是创新教研的制度支撑。
关键词:创新教研,小课题研究,5W2H
参考文献
[1]聂劲松,邹飞雁.中国百年教研制度审视[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韦芳.在微型课题研究中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3]邵光华,顾泠沅.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3).
课题教学方式 篇9
一、从幼儿学习方式上分析六节同课题不同教法的语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语言活动散文诗《秋天的颜色》, 我们进行了同课题不同教法的研究与探索, 分别运用了六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图示教学法、图书教学法、图片教学法、记录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物教学法。 下面从幼儿学习方式 (主动学习、互动等方面) 分别谈一谈六节语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 图示教学法。
1.有效的师幼互动借助有效的提问。 教师在语言活动中常常会借助提问的方式, 帮助幼儿巩固语言经验。 提问的方式方法同样会影响教师和幼儿间的互动效果。
2.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借助教师创设宽松的语言、情境, 让幼儿主动、快乐地学习。
(二) 图书教学法。
1.引导幼儿 “会看”做得不够。
2.引导幼儿 “会想”做得不够。 首先要使幼儿善于想, 这除了靠教师的启发点拨外, 更要靠教师“激励”“促进”。
(三) 图片教学法
1.无论是个别间的互动还是集体间的互动, 在互动过程中, 幼儿和教师及幼儿之间非语言性的交流和互动是同样重要的, 因为在集体与个别交流中, 我们都应该考虑到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进行, 运用非言语的微笑、点头和暗示鼓励发展语言能力。
2.散文诗教学中可以进行综合性活动, 在本活动中没有体现。 即围绕某一散文诗作品, 结合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途径开展活动。 这样增强了散文诗学习的趣味性, 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 记录教学法。
1. 语言活动中, 材料准备、 设置疑问、 情景表演、 适时帮助, 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一点上还做得不够。
2.在仿编和记录时, 缺乏个体间互动, 没有机会让孩子自由、自主地进行交流。 根据不同的互动对象, 把师幼互动的形式分成了个体间互动和集体互动。 所谓个体互动, 就是在教师在观察和指导幼儿分散活动及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中, 与幼儿之间个别的互动或者是幼儿与幼儿的个别互动。 这种互动属于单个的意见建议的个别交流, 在个体间互动过程中, 不但能让教师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别交流, 还有助于师幼间的感情交流。
(五) 多媒体教学法。
1.要多体现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是认识的主体, 幼儿的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 散文诗教学也不例外。 因此, 只有让幼儿充分去看、去想、去说、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 幼儿才会更快、更好地掌握散文诗内容, 同时获得散文诗以外的能力发展。
2.缺乏个体间互动, 没有机会让孩子自由、自主地进行交流, 始终围绕在教师身边一问一答。 教师要为幼儿多提供个体互动的平台, 让孩子自由地创作、表现、交流。
(六) 实物教学法。
1.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 教师 “导”入的语言、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知识的欲望, 这一点做得还不够。
2. 充分运用现有资源, 给孩子主动学习提供机会, 做得不够。
二、语言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之师幼互动
(一) 语言活动中的言语性的师幼互动。
在语言教育中, 幼儿有问题会主动提出与老师交流或与其他同伴探讨交流, 这就是我们说的互动。 言语在语言活动中构成了教师与幼儿相互交流的基本方式。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就言语性互动可以划分为三种形式:
1.要求性互动。 所谓要求性互动, 即在组织幼儿参与活动中需要说明一些游戏规则要求, 或者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及幼儿提出的异议的语言交流。
2.指导性互动。 《秋天的颜色 》中, 老师向幼儿解释 “绚丽多彩”一词时, 幼儿积极地用自己的理解来回应老师的解释, 在活动中当幼儿学习新的词语时, 教师利用示范与讲解, 以便幼儿学习理解, 更清楚地进行语言交流即指导性互动。
3.表达性互动。 教师对于幼儿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批评或表扬的一些语言互动。 如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好、认真参与等, 教师就用“你真棒, 你最出色”等语言进行鼓励表扬, 让孩子感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和感觉参与的乐趣。
语言活动中的互动不一定是言语之间的交流, 同时有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非言语性交流。 特别是大班幼儿, 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主见和判断力, 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教师的这些非言语性的鼓励和支持, 同样会增强信心。 这是一种心灵之间的交流、互动, 因为真诚地赞赏孩子是互动的动力, 表现形式多为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个OK手势等。 所以非言语性交流是言语性的互动的催化剂。
(二) 语言活动中不同对象的师幼互动。
1.个体间的互动。 语言活动中, 教师在观察和指导幼儿分散活动及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与幼儿之间个别的互动或者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互动即个体间互动。 这种互动属于单个的意见建议和个别交流, 在个体间互动过程中, 不但能让教师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别交流, 而且有助于师幼之间的感情交流。
2.集体间的互动。 《秋天的颜色 》中, 教师与幼儿分角色对话, 后来请幼儿分别扮演散文诗中的角色, 进行对话和表演。这种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与全体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幼儿在集体面前勇于表达的交流即集体间的互动。
妙用课题助力教学 篇10
语文课的阅读教学,首先接触的是课题。笔者长期任教语文,对课文标题有了较多的认识。
首先,课题的形式多样:有的是一个人名,比如,《詹天佑》《王二小》《刘胡兰》等;有的是一个词,比如,《穷人》《月光曲》《丰碑》《一面》等;有的是词组或短语,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彩色的翅膀》《金色的脚印》《有的人》等;有的可能是一个句子,比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伯牙绝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等。
其次,课题可以反映丰富的内容,有的可以表明时间,比如,《半夜鸡叫》《秋天来了》等;有的可以明确地点,比如,《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爬天都峰》等;有的告诉了人物,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小英雄雨来》《小白兔和小灰兔》等;有的告诉了事情,比如《爬天都峰》《要下雨了》《数星星的孩子》《过桥》等;有的则与中心有关,比如,《丰碑》《小英雄雨来》《索溪峪的“野”》《鸟的天堂》等。
再次,文章标题作用各不相同。有的标题提示了文章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比如,《桂林山水》《山中访友》;有的标题则契合中心,让人能迅速明确中心思想,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英雄雨来》;而有的标题则突出了重点,提示了学习重点,比如,《一面》《索溪峪的“野”》等。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对课题开展教学以有效利用呢?
1.揭示课题,发挥引领作用。或者开门见山介绍课题,或者提出疑问以引出课题,或者循循善诱引出课题,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以迅速进入课文的阅读教学。
2.解释课题,发挥解释作用、深化作用。比如《山中访友》这个标题,作者去山中拜访朋友,山中的朋友是人还是动植物?而我们见到的不是人类,而是其他动植物,应该是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就很契合内容,可以大大促进课文的阅读教学。
3.小结课题,发挥深化作用。在《金色的翅膀》教学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分析和小结,总结出《金色的翅膀》这个课题有两层含义:(1)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2)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这样就提炼出了课文的主题,并深化了主题。
还以《金色的脚印》为例,上课开始,可以本单元主题“人与动物”为内容,以人们对狐狸的印象来导入,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的课文会让你对狐狸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此揭题。让学生读过课题后,产生疑问:谁的脚印?金色什么意思?为什么脚印是金色的?通过查阅词典我们知道“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但文中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这样的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呢?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到:狐狸一家能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全家团聚回到密林中去,这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而用“金色的脚印”来赞美这件事;狐狸一家虽是动物,但它们也和人一样,它们的生命同样珍贵,那回归山林的脚印正是珍惜生命的象征,这脚印中,包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思想感情,所以,它是金色的;在这“金色的脚印”中,体现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因此,“金色的脚印”既是对全文的概括,又是对美好、崇高情感的赞美。由此,对课文的学习更加深化,对课题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那么,课题在习作教学中又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可以这么说,一个好的题目应该新颖、有趣、简练,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使学生产生读下去的欲望,也可能揭示出文章某方面的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甚至提炼出中心,让人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确定是否继续读下去,因此在习作中,让学生练习取一个好的文题很重要,这也是习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怎样取一个好的文题呢?
可以在写作之初选择题目。根据写作的要求和内容提示,采用某种形式,侧重某个方面,确定一个与内容密切相关的题目,以此指引自己写下去。
在写作过程中甚至在写完后,可能发觉先前取的文题不太合适,这时就要斟酌一下了,是内容偏离了文题,还是内容正确而文题欠佳?如果内容不符合要求,当然得重写;如果是文题欠佳,可以根据内容和自己写作时的心得重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总而言之,文章标题非常重要,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都应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使学生既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又可以写出更加优美的习作。
参考文献
有效的语文课题教学策略 篇11
一、质疑课题, 深入探究
案例: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 谁来读读第一首古诗的课题?
生:游园不值。
师:谁游园不值呢?
生:作者,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
师:“不值”是表示不值得的意思吗?
(生狐疑)
师:读读这首古诗想一想, 也可以查阅资料来帮助理解。
(生读书并查阅资料)
生:我查阅了相关资料, “不值”是没遇到园子主人的意思。
师:通过查阅课外资料理解课题, 这叫会学习。
生:课文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作者非常爱惜景物, 生怕木鞋踩坏了主人的苔藓, 轻轻地敲着柴门, 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门, 所以没有见到园子的主人。
师:很好, 你能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课题。
生:我们以前学过唐朝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诗人去拜访一位隐士也没有遇到, 真是扫兴啊!
师:能够联系学过的古诗理解课题, 并且体会了当时作者的心情, 你真了不起!
……
评析:“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抛出一个让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不值是不值得的意思吗”,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接着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诠释着自己的理解。查阅资料、联系课文内容、联系学过的古诗等多元的方式和策略, 有效地理解了课题, 达到了融会贯通。老子曾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语文的教学之道, 语文课题的教学之道均在于激起学生的心理涟漪, 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 激发其大脑中的“相似块”从而获得相似的语文体验。
二、回顾内容, 关注细节
2011年9月17日, 在徐州市三中礼堂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李秀英的一节语文课《将相和》。上课伊始, 教师用风趣的太原方言与普通话对比这种新鲜的方式送给学生一份特殊的“礼物”——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去“想想”, 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走进了李老师的课堂。接着李老师与学生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师:方言也是一种文化, 同学们要努力学习祖国浩如烟海的文化。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将相和》, 了解并欣赏这一古代文化。
(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生 (踊跃) :讲了战国时期赵国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师板书廉颇并在“颇”字上注拼音, 教学生读。
师:蔺相如的“蔺”是怎样写的?
生:上面是个草字头, 下面是个门, 门里面是困难的“难”去掉“又”。
师:说得不错, 里面是一个什么字?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沉默)
师:是“zhuī”, 它是指一种短尾巴的鸟。
师: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生: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
评析:教师围绕《将相和》这一课题,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对主要人物廉颇和蔺相如中“颇”的读音及“蔺”的写法进行了强调, 教学关注细节, 让一些字的读音和字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在学生的心中生根。我认为, 这就是给学生打下学习语文的深厚根基, 培育学生学习语文的宽厚生长点, 这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课题教学就要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把课题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注细节, 成就学生语文学习的美好未来。
三、紧扣课题, 理清脉络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有关课题的教学是这样展开的。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什么?
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我悄悄地问一句: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写人还是写事?
生:这篇文章是写人的。
师:那没写事吗?
生:写了, 但那是通过写事来表现人。
师:这篇文章就是通过事来写人的。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生:第一件是“笑谈水浒”。
师:评一评这个好汉的性格, 又评一评那个好汉的特点, 我们叫它“评论水浒”好不好? (板书:评论水浒)
师:第二件事是什么事?我们也像他一样, 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生:谈论碰壁。
生:第三件事是“救助车夫”。
生:第四件事是“关心女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