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词韵润校园

2024-10-05

诗香词韵润校园(共1篇)

诗香词韵润校园 篇1

诗香词韵润校园

——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诗意校园建设纪实

文/张根富

“七二雄峰映朝霞,如云游客赏春花。

风袅袅,鹊喳喳,一轮红日照千家。”

这不是某个作家的作品,而是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学生写的一首词。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把中华诗词引进课堂,列入课时计划,让师生在吟诵诗词美文的同时弘扬和继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开这先河的就是该校诗词专职教师吴文生,他率先在十堰市把中华诗词引进课堂,培养学生的诗兴,让课堂有诗意,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中华诗词浸润学生的心田,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该校承传统文化之流脉,开课程改革之先声,一直在努力营造充满诗意的校园文化,并以此为主线,创建特色品牌学校,走成一条特色教育成功之路。

一、建构课程,品味诗意

用诗词开启智慧,让智慧点亮人生。“诗教”不仅是诗词教育,它的内涵也包括活泼和谐的诗意教学情景的营造:学校进行了“诗词进课堂”教研课题研究,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立了诗词校本教材编委会,诗词专职教师吴文生主编,诗词校本教材《小学生诗词联入门》编印成册,供教学使用。

每周开设一节诗词课。学校三至五年级学生每周开设一节诗词课,由诗词专职教师吴文生主讲,诵读诗词经典,进行诗词创作。诗词专职老师吴文生除了教学生诗词写作技巧外,还会教学生相关的中华礼仪、以及历史中的诗词、对联典故。“我很喜欢诗词课,大家在一起写诗词,既能开动脑筋,也能增进友谊。”该校五年级的张静雯说。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要想让学生步入诗的殿堂,多读多背无疑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捷径。溜西门小学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大量背诵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名篇佳作,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现在有的学生已会背诵八九十首古诗词,有的已背诵了一百好几十首。学校经常进行诗词背诵大赛,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背《三字经》,背《新四声对韵》;不仅背课文中的古诗词,还要求背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不断增加其储存和积累,并且还专门编写了校本教材《诗词联入门》供教学使用,为诗词创作奠定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水平,仅仅依靠读、背、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多写才行。溜西门小学在三至五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诗词

课,堂堂练习,从不间断。

学生尝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仿写。不讲平仄,放宽韵律,只要能围绕一个事物,押大致的韵即可。如“一只小铅笔,真是了不起。牺牲它自己,为我学知识。”(许琴《铅笔》)同时,学生的思路还未完全打开,加上资料极为有限,往往写了上句没有下句,怎么办呢?老师可引导学生尝试改写:即把所学的课文改写成诗歌。开始,老师不妨举例引路,然后再把自己的思路与材料的取舍作一说明。这样就为学生的改写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借鉴。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多与技巧的日臻成熟,学生自然就会写出较为满意的作品来。第二个阶段为创作阶段。学生们有了仿写的经验,这样就可以撇开课本,跳出老师思维的窠臼,从生活中去找素材,进行自由创作了。那么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写什么呢?诗是情感的产物,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为了便于指导,在创作过程中,可采用命题和不命题形式进行。命题诗歌多半是季节物候、节日庆典、学习生活等内容,如《春之歌》《致妈妈》《庆六一》《童年》《五星红旗》等。不命题诗歌,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大,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让童心在诗意的芳草地任意地栖居,在诗意的天空里展开想象的翅膀纵情飞翔。

由于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作水平提高很快。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推广,我校逐步探索出了有效的诗词课教学教学模式,并且在十堰市周边小有名气,吸引了附近各小学前来交流学习。

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王德虎先生曾亲临该校予以鼓励。东汽公司、十堰市教育局、十堰市教科院、十堰市诗词学会的领导、专家、诗人曾多次莅临该校进行指导,这极大地激发与调动师生研习中华诗词的积极性,学校诗词教学研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在,学校正把诗意教学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拓展到各学科教学领域。

二、开展活动,共享诗意

在小学阶段,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外诗词活动,让孩子们渐渐觉得诗词就像吃饭、穿衣一样自然和必须呢?

每天十分钟古典诗词诵读。利用晨读前10分钟组织学生开展诗词诵读、开展诗歌精品欣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欣赏与创作。采取集中诵读、个别诵读、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自觉地积累国学经典,夯实基础。

学校成立了榔梅诗社,定期编辑一期校园诗刊《榔梅花》,收集学生自创诗词,择优向有关刊物推荐发表。吴文生老师主编的诗词校刊《榔梅花》已编印30多期,发表师生作品数千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日复一日刻苦地训练,孩子们写诗的技巧日趋成熟,他们的作品屡屡在各大媒体发表。全校师生先后在《武当诗词》、《武当诗联》、《十堰教育》、《湖北诗词》、《中华诗词网》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首。

举办“校园诗词节”活动。在校园诗词节上,进行诗词朗诵、创作等比赛,以营造良好的诗词学习氛围。学校对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诗词节活

动把学生们一步步引入神圣的诗词殿堂。

“九州万朵花,艳丽胜朝霞。妈妈过生日,采来祝福她。”这是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学生王霄写的一首诗。该诗参加“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荔园杯全国传统诗词大赛”获优秀奖,就是该校诗词教学结出的硕果。

学校还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走进社区,通过劳动、写诗、朗诵等,去关心身边的人,通过丰富多

彩的感恩教育,让同学们领悟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深刻含义。

三、创优环境,营造诗意

和谐、优美、诗意的环境能约束并规范人的行为,这对育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在创设学习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校园诗意环境上做到了“二化”:

墙面布置特色化——学校文化墙布置诗词作品展示专区,展示各级领导、老师、学生的代表性诗词作品,激励学生张扬个性,和谐发展,召唤学生亲近诗词、亲近文学。

板报设计个性化——班级黑板报设 “诗苑拾萃”板块,向学生介绍诗词创作知识,融知识性与人文性、趣味性于一体;展示班级优秀诗词作品,每周一期,激励学生在诗词海洋里遨游、历练。

良好的诗词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我们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讲全面的质量观,宣传诗词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家长关

注孩子读诗词、写诗词的积极性,赢得家长的支持。

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乘古典诗词这一叶扁舟,大力开展诗词教学,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了艺术品位和道德情操,初步形成了“文化熏陶、课程支撑、读写结合、活动推进”的诗词特色教育模式。

“诗词是德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和载体,它语言凝练、节奏鲜明,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还可以让孩子在美的教育中接受传统道德的熏陶。”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负责人陈天合说。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该校积极探索用诗词教学提升少年儿童的道德境界,以打造“魅力德育”、构建“诗意校园”为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武当山特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十堰市少先队示范单位、湖北省农村示范家长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个整体概念,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让学习成为终身的必需,让诗词成为永远的习惯,让师生在校园里诗意地栖居。“诗香词韵”诗意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将成为我校未来规划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漫漫长路,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很长,但我们相信:世上所有的事,只要想做、肯做,总能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

邮编:442714

联系电话:***

上一篇:作文我爱我的小鱼下一篇:马克思民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