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模式思考

2024-10-25

基于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模式思考(精选4篇)

基于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模式思考 篇1

基于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模式思考

【摘 要】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医学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学习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教学内容。本文主要指出了当前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优化方案,希望构建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帮助更多的大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方向,使大学生真正学习到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知识内容。

【关键词】微生物学;免疫学;教学模式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医学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如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工作发展性质的学生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成为大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大学生的专业性质开展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当前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医学专业都开设了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很理想,很多学生不能真正掌握其教学内容,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基础课程。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医学专业虽然有很多分支,如临床医学、护理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但是这些分支专业都基本上使用了同一本教学教材,这样会容易弱化大学生的专业特色,使得其学习内容不能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学生自然就不会融会贯通。二是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知识虽然是基础课程,但是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且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学生入学时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也不尽相同,因此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处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个人需求。因此,转变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教学方式,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1.结合专业特色,制作教案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教案不应该千篇一律,大学教师应根据所教授专业对基础教案进行修改,删去不贴合本专业学习重点的内容,适当添加基础教案中遗漏的知识点,并且在讲课过程中多结合实际操作,使得教学更有实际意义,从而达到教学效果。例如,检验专业的教案应侧重于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实验室各种仪器,如何观察分析各种数据结果和图片影像;临床专业的教案应包含各种临床疾病的发展状况和治疗方案,多放置一些疾病病原体的图片以供学生识别和研究;护理专业的教案应包含消毒、取样等与护理工作的内容,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到可以运用到将来工作中的实操技能;影像学专业的教案中内容应以图片为主,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影像诊断图片,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巩固。总之,只有结合专业特色的教案才能使学生意识到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在医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丰富教学方式

丰富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医院实地考察和学习,使学生和病人直接接触,从而真正体会到护理工作的工作性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自身专业的理解;在对检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拿一些检验工作的仪器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使得学生对检验的流程更加熟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改变“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的单一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索,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学习一些有关微生物和免疫方面的知识,或者组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3.优化教学内容

只有符合学生当前理解、学习能力,贴切学生专业的教学内容才是优质的,为此,大学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方面,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要能够服务于实践,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清楚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二是实践方面,各个专业都要开展实验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要侧重不同的方面,例如,对于预防专业,要进行“消毒和灭菌”实验,而对于口腔专业,要进行“检查口腔健康”实验。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总结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并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要主动优化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各自的专业性质制定教案,探究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从而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苗.浅谈如何提高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质量[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吴莹,王旭丹,贾翎,郝钰.T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3).[3]魏洁书.独立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5(4).作者简介:

刘鑫(1980.10~),女,讲师,蒙古族通辽人,研究方向:临床免疫学。

基于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模式思考 篇2

1 根据大纲要求,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为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将授课顺序改为细菌总论→免疫学→细菌各论→其他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学, 其中免疫学抽象难懂, 安排课时比较多, 病原生物学相对简单, 安排课时不多。免疫学分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 基础免疫学先讲免疫系统的组成, 让学生有个大概的框架, 再依次介绍免疫器官、抗原 (如肿瘤抗原、自身抗原等) 、抗体 (重点学习口腔内的分泌型Ig A抗体) 、补体、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免疫细胞、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 等。此外, 将涉及的重点知识讲清讲透, 简单易懂的内容安排学生自学。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之前, 先向学生介绍一些该学科的发展史,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如讲授绪论部分时, 告诉学生1901—1996年这95年间涌现了26位获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 说明免疫学的发展很快,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解微生物学绪论时, 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该学科的前沿知识, 如疫苗的研究, 激励学生探索未发现的或新出现的病原生物, 并研制出更多的疫苗。告诉学生学习不要以考试为目的, 而是要学习有用的知识, 将来进入临床才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

3 讲究教学艺术,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 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1 系统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中细菌及病毒的种类繁多、特点复杂, 如果按教材顺序枯燥讲解,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也不利于学生记忆。从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4个方面对细菌学各论进行归纳整理, 课后再让学生总结“经呼吸道传播的细菌有哪些?经创伤传播的细菌有哪些?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利用系统教学法不仅督促了学生课后复习, 也节省了课时。

3.2 直观演示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能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 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免疫学部分中的ADCC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补体激活的3条途径、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的处理与提呈、免疫应答、4类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时, 应用Flash动画可使教学内容生动并利于理解;在讲解细菌总论时, 通过多媒体展示光镜或电镜下细菌的图片, 可使学生清晰地观察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在教学中也可适当结合传统板书突出重点, 如在讲解免疫应答时, 配合板书, 可以使学生抓住重点, 条理清晰。

3.3 引导提问法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引导提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中提问“口腔黏膜屏障与机体防御的关系是什么?龋齿、牙髓病、牙周病与免疫的关系是什么?免疫学治疗方法是什么?免疫学预防措施是什么”等,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4 兴趣教学法

在讲解病原学各论部分时, 可将免疫系统比作军队, 发挥三大功能:免疫防御 (军队对外抵御敌人) ;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 (对内维护治安)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指挥中心, 外周免疫器官是岗哨) 、免疫细胞 (组成军队的士兵) 、免疫分子 (士兵配备的武器) 组成, 通过免疫应答 (士兵借助武器与敌人作战) 清除抗原 (敌人) 。这样打比方, 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免疫应答机制。在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 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 可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简单, 利于学生接受,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显著。

4 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间积极和学生交谈,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习, 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并做好笔记, 课后及时复习, 期末复习重点看笔记。对于某些重点内容, 除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外, 还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图书和网站, 如《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中国免疫学信息网、临床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程网等,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在网上阅读相关内容, 总结成摘要进行交流学习, 并且在校园网上上传全套教案、教学课件、章节复习题等教学资源,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果。

5 介绍学科前沿知识, 开阔学生视野

近年来, 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出现, 教师应该对典型的传染病, 如AIDS、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7N9等进行介绍, 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临床发展相结合[1]。讲解临床前沿知识, 能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 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效果。

6 重视实验教学,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每次实验课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使其进入实验室后能很快进入实验状态。带教教师要加强巡视, 指导学生操作, 并保证每位学生都动手做, 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每次实验结束前, 利用10分钟时间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2]。开设细菌接种与培养、无菌操作、细菌分布与药敏试验等一系列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实验课,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7 改革考核方式

改革考核方式, 将理论与实验考核相结合, 考核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 (60%) +平时成绩 (20%) +实验成绩 (20%) [3]。降低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将学生笔记及出勤率作为平时成绩, 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成绩。期末理论考试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组卷、阅卷, 任课教师全程不参与, 实行教考分离。

摘要: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 根据本学科内容繁杂、抽象、理论多的特点, 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口腔专业,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睿.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1, 6 (2) :155-157.

[2]雷世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甘肃科技, 2011, 27 (3) :155-156.

基于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模式思考 篇3

【关键词】高职 药学专业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PBL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24-03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 于1969 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是被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法,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近年来,PBL教学法逐步应用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但其应用于职业院校药学专业较少,笔者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在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教学中,并收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

观察对象: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21名中药3+2班学生为授课及观察对象,5~6人/组,共4组。

授课内容:细菌各论——金黄色葡萄球菌。

时间: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学生课外时间准备;课堂1学时50分钟。

二、学情分析

(一)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情况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培养能熟练掌握中药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中药鉴别、中药调剂、合理用药、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及中药商品经营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就业方向为:面向中成药生产企业、中药营销企业、中药饮片厂、中药种植基地和药品质量检验部门从事中药饮片生产、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验收、中药种植、中药鉴定与质量检测等职业岗位群的工作。

(二)2013级中药3+2班入学情况分析

2013级中药3+2班是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新模式的高职招生班级,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原中药、药学专业中职学生,继续就读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业;少数学生是社会药房实习工作后回校就读高职专业,他们对中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2013级中药3+2班学生现有能力分析

经笔者课前以本班21名学生问卷调研,收回有效问卷21份,回收率为100%。课程所需主要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三、课程内容设置依据

PBL 教学模式提倡以临床问题为引导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其模式对教师素质、教学硬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PBL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容易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次课程内容设置依据如下:

首先,根据表1显示,2013级中药3+2班有2/3以上学生具备自学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能满足PBL教学法的实施条件。

其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的内容总体来说涵盖面广、知识零散、逻辑性不强;尤其是各论部分,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杂乱、容易混淆、难于记忆。因此,内容选择各论里一个重点内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PBL试点教学。

再次,本学科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开设总学时只有30个学时,总体时间较少,与PBL教学法所需较多时间相矛盾,而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教学新模式设置了1个学时的PBL教学。

最后,中药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生就业方向完全不一样,教师设置讨论案例时,要选取跟该专业相关性的案例,内容可以精简微生物检验部分,增加中西药用药部分。

四、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自学的促进者、指导者;学生不只是学习者,而且是合作者和研究者,因此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角色和学生的学习角色。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教师不能“自导自演”,要善于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是编剧、主角、配角……将讨论进行到底。PBL教学法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要具备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更要掌握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促进教学;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以深入浅出的教学手段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逐一攻破。PBL 教学法要求学生探索性、主动性、研究性地学习;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或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经过资料搜集后通过讨论、争辩及发言汇总等解决问题 。

五、PBL教学法实施方案

(一)准备阶段

1.教师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大纲,选取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引入并提出问题 。

教师提前1周将需讨论的案例资料给学生。

2.课前学生查阅资料并讨论:每小组学生根据案例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图书馆 、教科书或文献数据等查阅、搜集资料,以组长主持为基础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把结论打印成文待全班陈述。

(二)陈述与讨论阶段

安排在课堂上进行,时间控制在30分钟。(1)每组推荐1 名同学代表小组作中心发言,讲解病例并回答问题。(2)随后,学生可就疑问进行广泛性讨论。(3)教师仔细旁听适当启发和引导,如学生讨论仍不能解决时,则由教师解答。

(三)点评思考阶段

教师利用约15分钟点评。(1)主要是根据课堂讨论结果及学生回答时存在的问题,给予优缺点的正确评价,并指出讨论中未意识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重点强化大纲要求掌握的部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思路。(2)教师最后给每组评定一个成绩,经过成绩系数换算把该次讨论分数记录在学科平时成绩上,作为激励。

六、结果

PBL教学结束后,以本班21名学生作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该次PBL教学,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讨论热烈,学生提问、发言、辩论踊跃。表2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增强同学间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能更好地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七、讨论与体会

(一)PBL教学法的优点和效果

这次PBL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第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各种枯燥的医学微生物学各论内容中融入真实的临床案例,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在方便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强烈的学生会不断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课前预习、准备资料,课堂上踊跃发言,课后仔细反思的自主学习过程得到充分调动。

第二,通过锻炼学生各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学会并有效提高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等信息处理的能力;在案例讨论、情景教学过程中促进生生、师生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问题讨论、辩论与寻求答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解决冲突的能力,适当地增强了学生情商水平。

第三,强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记忆,使平时难以记忆的知识点在学生多次反复的讨论过程中记住,同时增加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第四,丰富了教师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课堂组织驾驭能力。教学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此次课程前要像一个总导演一般预先把各种关键步骤和必要问题规划和罗列出来,预设计好各种教学程序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和问题,教师合理地控制与收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与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 PBL教学法的缺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使部分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 ,同时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个别学生不适应 PBL 教学模式,不能积极参与其中,依赖其他同学查找的资料或教师的总结,达不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第二,因为医学微生物学本身知识量较大 ,内容较繁杂 ,而应用 PBL 教学模式花费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受学时数的限制,对有些问题不能充分、深入讨论;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容易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三,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水平相对较本科生弱些,无法从该教学法体现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由于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在该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全面推广。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第一,不建议把该教学法用于某个学科的前三次课堂教学。当师生沟通还不够成熟的时候,运用该教学法无法体现预期效果,甚至比传统教学效果更弱。教师可在尝试该教学法前通过多进行高强度的课堂提问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PBL的过渡与适应性。

第二,在实施PBL课堂教学过程前,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模拟问答与答辩过程。让学生参与预设计的一个过程,以免发生课堂“冷场”现象。

第三,在实施PBL课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些 “游戏规则”,增强趣味性与竞争性以此来增强全员参与度。避免某部分个体的依赖现象,防止滥竽充数行为,增加类似“车轮战”的游戏规则,等等。

第四,在实施PBL课堂教学时,教师得设(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25页)置一个在课堂问答过程中更合理的以鼓励为主的评价体系。例如,在规定范围内问倒别人一个问题加0.5分,正确回答一个不同组的问题加1分等,完善具体评价细节,让学生积极性更加高涨。

综上所述,适当应用 PBL 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合理的运用PBL教学法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利大于弊,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方法。这虽然是对师生的一种挑战,但它发挥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在今后,将 PBL教学法适度贯穿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各论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使之成为成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Fincham AG,ShulerCF.The changing face of dental education:the impact of PBL[J].J Dent Edue,2001(5)

[2]李娜,李波清 PBL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1)

[3]朱红,李雪璐.PBL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体会与探讨现代[J].现代医药卫生,2012,7(14)

[4]胡明冬,徐剑铖 实施PBL教学法的优缺点[J].重庆医学,2O10(16)

[5]唐亚平,刘燕平,杨宏宝.当前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的不足与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8(5)

【作者简介】张柯媛(1981-),女,广西贺州人,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检验系讲师。

基于专业特色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模式思考 篇4

1 结合本校护理学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突出护理特色

我校护理学专业系文理科兼招, 文科生占了60%~70%的比例, 一般来说, 文科生的理科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和欠缺, 而“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往往需要较多的理科基础知识作为铺垫, 如果按照对理科生的要求来设置和选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 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且, 由于中医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学生还要学习大量的中医药相关的课程, 因而在本课程上安排的学时数往往偏少, (1) 而我校护理学专业仅安排48个教学学时, 明显偏少。有鉴于此, 我们针对本校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 对培养方案做了适当的调整, 特别在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我们选定了一本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的教材, 即范虹和卢芳国教授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供中医药类专业使用的教材《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在教学内容方面, 我们系统研究了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中有关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部分的大纲内容,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 将这部分知识点作为重点讲授内容, 以适应和满足将来护士执业考试的要求。具体来说, 医学免疫学部分我们重点讲述与护理学临床有关的抗原、抗体、补体系统、超敏反应以及免疫学在防治方面的应用等章节, 特别是超敏反应的防治措施;在医学微生物学部分, 我们重点介绍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的消毒灭菌概念, 无菌操作技术, 细菌的致病作用。另外, 对化脓性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临床常见的病原体做重点讲授;而在医学寄生虫学部分, 我们则重点讲授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介绍寄生虫感染的一般规律、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寄生虫的生活史和防治原则。同时给学生讲授临床常见的线虫一章, 而其他临床常见的寄生虫则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和问题, 要求学生自学书面回答, 上交作业批改后作为平时成绩, 以此督促学生的自学。在教学学时安排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 学校教务处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 理论42学时, 实验6学时。我们调整后, 适当减少理论课的讲授学时, 增加了实验课学时, 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调整后免疫学部分安排16个理论学时, 医学微生物学部分安排16个理论学时, 人体寄生虫部分安排4个理论学时。实验安排了12个学时, 其中, 医学免疫学部分2个学时, 细菌学部分4学时, 真菌和病毒学部分2学时, 医学寄生虫学部分4学时。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们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将这些方法的综合利用, 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医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课程具有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和知识点繁杂等特点, 学生们往往学习兴趣不大。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的培养往往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石。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兴趣,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 结合直观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方法开展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在讲授医学免疫学Ⅰ型超敏反应一章时, 提前准备了马血清致敏的豚鼠, 上课时在讲台上给各组豚鼠分别心脏注射马血清和鸡蛋清, 然后分别观察注射不同抗原后豚鼠发病死亡情况, 给学生视觉上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冲击, 加深了学生对超敏反应知识的印象和体会, 在后续的讲授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在课堂上提出了许多的问题, 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为了克服“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理论抽象、不好理解的困难, 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素材,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 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和微观世界变得生动,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也显著得到提升。同时, 我们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采用案例式方法进行教学。 (2) 如在讲授化脓性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幽门螺杆菌、结核杆菌等病原菌章节时, 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了临床案例, 将全班同学分成多个学习小组, 每组5~6人, 要求各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在课外查询资料, 然后制作成PPT课件, 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讨论, 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 给出成绩, 并指出回答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学生的反响热烈。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学时安排偏少的情况下, 提高了教学质量。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而本课程大部分老师由于常年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 临床经验和相关护理学知识欠缺和不足, 部分教师甚至没有医学背景知识, 不能很好地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与临床护理相结合。这就要求从事本课程护理学专业教学的老师要多接触和了解临床护理工作, 熟悉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例如, 我们采取跟班听讲的形式, 跟随护理学专业班级的临床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 或者参加护理学院的学术报告和知识讲座, 或者以参观学习的形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观摩, 熟悉本课程在护理学专业方面是如何与临床护理工作有机结合的, 找准结合要点。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一门是实践性性很强的学科,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消毒和灭菌方法、无菌操作技术、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常见病原生物的培养及检查方法、粪便中寄生虫病原检查技术是本课程实验课中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加强实验课的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同时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每一次实验课的项目和具体的要求都提前通知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外提前准备。实验课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 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课后完成试验报告。通过严格的实验课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实验课中除了开设常规的验证性实验之外, 还开设部分综合型实验和部分设计性实验。如肠道感染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皮肤创伤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等实验项目, 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实验进行设计和独立完成, 并完整撰写实验报告。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根据我校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 通过调整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彰显护理学特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养和强化实验教学等改革,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注释

11 李岩, 李明地, 邝枣园, 罗海燕.中医药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12 (3) :239-241.

上一篇:向新宜《告别母校》下一篇: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