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2024-09-24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精选12篇)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1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飞速发展,中药药剂学科创建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向,建立了技术平台,是中药学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为中医药国际化开辟了路径。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学科,涉及物理化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学科,循序渐进的知识及交叉的知识很多,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并进行整合。然而由于知识零散,不够系统,学生常出现无法灵活运用的情况。因此,若想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满足中药现代化的需要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思维导图这一多功能工具被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但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药药剂学教学的并不多,我校对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做了尝试,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整体观”的思维模式,适当结合PBL和CBL等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中药药剂学教学的特点

在以往的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课程讲授基本按照概述、原辅料、制备工艺、质量检查的顺序进行灌输式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总体感觉理论内容多、与临床联系少,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近几年,我校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法,大力推行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但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遇到具体问题时,常出现知识点的遗忘或混淆;(2)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全面分析、解决中药制剂生产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反映出学生知识零散,不够系统,对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思路不清晰,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的能力。

2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笔记方法,是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其构成主要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1]。节点代表概念、主题或想法,用几何图形、图案等符号来表示。连接各节点的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连线可以是单向的、双向的或非方向的。连接词即连线上的文字,是节点之间关系的文字描述。思维导图的建立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层次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左右脑同时开动才能完成,因此必须对应用者进行思维技能训练。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学习教材抓住核心概念,筛选信息,思考概念间的关系,理清知识脉络,提炼关键词,同时极力展开联想和想像,并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梳理使之逐渐清晰,形成知识网络,用大脑易于接受的图画方式表达出来,形成个性化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手绘,也可以用电脑制作。国内外研究表明[2,3,4,5],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片、颜色、词语和线条绘制思维导图,可减少无用信息对思维的干扰,让思维更集中,头脑更敏捷;使学生养成统筹思维的习惯,对思维进行梳理并使之条理清晰,使学习轻松高效;绘制夸张、个性化、有趣的思维导图,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有效开发非智力因素,让学习变得快乐,维持经久不衰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得以提高,特别是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思维导图在中药药剂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药剂学每一种剂型的学习基本都离不开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5个方面,以这5个方面为基础建立思维导图,可将概念内涵、外延及想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作为先行组织者,抓住中药药剂学“整体观”的思维特征,在课程开始时将知识整体结构设计成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心理预期[6]。下面以片剂为例说明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见图1。该思维导图可用于片剂章节的导入部分。同时,为强化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每章结尾时也可运用此类型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系统构建中药药剂学知识结构和体系,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由一主题发散思维。在学生熟悉思维导图的授课形式之后,可在课前布置好部分章节的导论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思维导图,按时完成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由授课教师审阅。

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为充分发挥PBL联合CBL教学法的优势,在学生剂型的“整体观”思维模式形成后,可以给出具体的药物制剂案例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制剂相关概念。如注射剂章节,课堂上教师完成理论讲授,课后将学生分组,每组分一个注射剂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思考等制作思维导图,强化“整体观”思维模式,巩固相关知识。在下一次课上,请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案例和问题进行思维导图的讲解,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在旁及时予以补充或纠正,还可以鼓励其余学生参与讨论,使教学在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中完成。在注射剂章节中,由于授课时间有限,讲解的重点应放在普通注射剂的制备上,对于其他注射剂可以不进行深入讲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例如,以“鸦胆子油静脉注射乳剂的设计”为题,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见图2。与普通注射剂相比,乳状液型注射剂是较新的剂型,需要学生将液体制剂中的乳剂与注射剂知识点有机结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可以促进学生进行二次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相关剂型的内在联系,针对性地开展课后补充学习,从而巩固了课堂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不但能够清晰显示中药药剂学的整体知识结构,还能够将学生学习时产生的独特想法记录下来,理清这些想法产生的背景及在知识体系中的相互关联,有价值的想法便成了创新研究的对象,形成了一幅带有个性特征的思维导图。例如,为比较各种剂型的异同,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对中药药剂学各种剂型进一步细化并梳理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制作思维导图,见图3。将中药原料放在核心位置,用关键词和箭头把相关的分支内容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将固体制剂(散剂、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半固体制剂(煎膏剂、膏剂),液体制剂(汤剂、合剂、糖浆剂、酒剂、酊剂、注射剂)以及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整合于同一思维导图上,体现个性化。

4 思维导图在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中药制剂生产技术、逐步完善基本理论知识结构,同时通过实验的尝试和推理,借助逻辑思维,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实验课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预习、实际操作及结果分析等,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少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仅以实验结果对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特别是学生的预习,导致学生的实验学习没有清晰的思路,很难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整体框架,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对今后的研究学习和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实验课中引入思维导图学习模式,课前要求学生在实验记录本上手绘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内容包括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原理、仪器设备、药品规格、实验流程及关键步骤等。思维导图能方便学生查看实验流程,理清思路,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方便灵活。教师在实验课讲解中,也可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板书,给学生展示实验框架,阐述实验关键点、安全注意事项等,对于实验原理、步骤等可让学生进行补充,发散学生思维,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构知识框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宏观把握脉络,而不仅仅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开展实验。在实验完成后,除撰写实验报告外,学生还可以对预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将实验结果与讨论内容加进去,增强学生对实验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同时这也是学生的一种自我评价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回顾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判断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这样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学生完成“丸剂的制备”实验后绘制的思维导图(见图4),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药品、实验内容、实验结果以及分析与讨论,思维导图的绘制为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复习、总结提供了便利。

5 展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思维工具,长久以来,被众多领域广泛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能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启发创新。将思维导图针对性地应用于中药药剂学理论课、实验课等各个教学环节,能增强学生对复杂的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升专业能力。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思维工具,还能为中药药剂学课程改革注入新鲜血液,有效促进教学改革。

摘要: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对于高素质的中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思维导图这一多功能工具运用于中药药剂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构建“整体观”的思维模式,同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质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思维导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Tony Buzan,Barry Buzan.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Plume,1996.

[2]刘艳芳.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3):44-45.

[3]江永南,张健泓,王林.思维导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7(1):87-89.

[4]宁建花,苗莉珺.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2):75-78.

[5]岑怿,周宜君,王文蜀,等.浅析思维导图在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153-157.

[6]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5):78-84.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2

2.2 分析问题 对精心准备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把学生引入精心设计的问题中去,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带着疑惑去思考。如教师围绕“欣弗事件”,给出鉴定结果:该公司生产的欣弗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私自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的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经检验,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学生就会对灭菌技术的要求引起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2.3 解决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对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教师可请学生代表进行回答,并组织学生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作出评论,并由此引出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还以“欣弗事件”为例,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灭菌与无菌制剂直接作用于人体血液系统,生产这类制剂时灭菌与无菌技术相当重要。灭菌参数要严格限定,不能随意改动,这类制剂对无热原及澄明度要求更高。学生因此对灭菌制剂产生深刻的印象,牢记具体的灭菌方法以及技术要求。

3 运用PBL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3.1 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使用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应用于药剂学教学尚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例如,PBL教学法要占用大量的时间, 与计划学时数会产生矛盾。因此,应结合培养目标与学生特点,采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如教师在讲授一些重点、难点内容的时候,适当运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PBL教学模式适于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以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而不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3.2 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 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身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问题的“引导者”,这就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arrows等[2]认为:“理想的指导者应该既是一个学科专家,又是一个指导专家;稍差一点的指导者,即便不是一个学科专家,也至少应该擅长指导;最糟糕的指导者,莫过于虽然是一个学科专家,但却拙于指导”。因此,教师不仅要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也要多学习引导的技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还应具有“导演”般策划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者角色的能力。只有教师角色的正确转变才能使PBL教学模式顺利、有效地引入药剂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韩玮娜,常亮,阎芳.PBL教学中教师的转变及作用.数理医药学杂志,,21(4):495497.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3

关键词:BB平台 药剂学 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48-02

药剂学是药学、制药工程及药物制剂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重要位置,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在信息化教学模式日益得到推广的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新平台对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课程建设和改革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药剂学精品课程BB平台网络教学建设的实际,对搭建和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为药剂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1 教学现状与BB平台概况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理论、质量控制和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课程具有学科交叉、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内容更新快的特点。本课程内容多学时数少,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完成教学计划,在某些章节仍存在“老师讲,学生记”的现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局限于课堂,对于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章节学生不愿总结、联系,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兴趣低。因此,目前传统的药剂学课堂式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要。依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如何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联系,开发课堂教学的延伸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是药剂学教学改革所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BB平台)是国际领先的网络教学辅助平台。该平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了“教、学”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师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学生间及师生间可以根据“教和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该平台具备内容资源管理功能、在线交流功能、系统管理功能及考核管理功能。教师通过对网络课程框架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和对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和优化,可吸引学生在课堂外时间自主学习并与教师进行沟通。BB平台已被应用于国内外高校多门学科的教育教学[2],但我国的药剂学高校教育BB平台尚在建设之中。

2 网络课程建设

2.1 网络课程框架

课程框架主要被设置为以下几部分:(1)通知,页面首页。用于发布教学动态信息如调课通知、在线测验时间安排、课程讨论通知等;(2)课程信息: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简介、教学进度安排。使学生对课程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和分配有总体了解;(3)职员信息:任课教师简历及联系方式,教师主持或参与的教学及科研项目,取得的成果和奖励等;(4)课程文档:包括各章节教师课件、flash演示动画及影音资料等;课程教学录像;世界著名公司简介、其重要制剂产品介绍,教材中提到但未展开的有关新制剂、新技术、新辅料等热点内容,供学生阅读,开阔眼界;(5)参考文献:参考书及教材、国内外制剂学专著电子版、各国药典、相关教学及学术论坛链接;(6)测试与练习:供学生平时测试、自学评价;(7)作业:布置课后综合性作业;(8)讨论版:提供学生网络交流、在线案例讨论等;(9)在线答疑。

2.2 网络课程内容建设

2.2.1 丰富多媒体资料

在“课程文档”部分,除了在理论知识上对课件内容做进一步丰富外,还放置了由于时间限制无法在课程上完整呈现的多媒体资料[3]。药剂学涉及制药原理、制药设备、剂型的制备工艺,仅依靠教科书或PPT的文字描述和图片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作者专门就“单元操作”章节制作了一批flash,用于阐明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制剂工艺。使学生可形象、直观地了解制备过程,对各剂型间如:散剂、颗粒剂、胶囊、片剂的联系和差别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使学习者对制粒的必要性及作用引起思考,并掌握和熟悉常用的粘合剂种类、用法用量等一系列相关知识。同时,我们也通过自己拍摄、网上下载、与兄弟院校共享等方式搜集GMP车间生产或中试的录像和照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实验课无法接触到的工业设备和工作过程。另外,我们搜集了大部分常用剂型和部分新剂型,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其结构、说明其异同点。如:普通片、速崩片、泡腾片、缓释片在水中崩解的形态和快慢,深化记忆,巩固课堂知识。最后,我们还将每堂药剂学理论课的教学录像上传至BB平台,供未参加课堂学习或对其中有疑问的同学课后复习。

通过以上丰富多媒体资料的努力,把复杂的文字转变为直观易懂的视窗,帮助学生以灵活的形式掌握药剂学知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做到前后章节紧密联系,温故而知新。

2.2.2 完善题库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协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本课程以往安排3~4次的随堂练习。使用BB平台的“题库管理器”,可快速、多次、选择性拟定试卷。测试人也可在第一时间知道正确答案和答题详解。教师可从“成绩中心”处获得学生成绩信息,对易错题、失分点等数据进行统计,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和进度。“测试单元”的使用,不仅可以省去随堂测验占用的大量教学时间,也使教师从繁杂的批改任务中解放出来,还能实现无纸化考试,一举多得。利用试题库,还可以根据学生考研、参加执业药师等考试的不同需要拟定练习和自测,使BB平台不仅在修读药剂学课程的时候发挥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后续的专业素质培养。

要获得良好的测试效果,题库的构建尤为重要。在题目类型方面,我们的题库囊括了单选、多选、配对选择、是非、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处方分析、处方设计等常见题型。选择、是非等题型配有答题详解;处方设计等主观题配有解题思路和答案要点,供学生参考。为满足学生参加执业药师考试的要求,我们特别添加了新题库,用于编写自测习题。在侧重点、难度和题型上有所改变。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较早适应和熟悉执业药师考试,也能获得一定的应试经验。随着日常维护和题量的不断扩充,相信可满足学生自学自测的要求。

2.2.3 促进师生沟通及互助式学习

良好的网络课程需要实现人与人的有效沟通。师生间和学生间充分的交互学习包括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网上协作和网上答疑等。讨论主题可由教师事前设定,也可由学生自由提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实现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协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药剂学BB平台也能实现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教师可以即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针对个体进行课堂外的教学。这种基于BB平台的崭新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益于增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关系。

2.3 信息反馈

使用“课程统计”功能,教师可以对每一部分教学资源的访问量做追踪和统计,获得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哪些部分是学生需要的,哪些部分需做修改。通过成绩统计,可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据此在课堂上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对于在线学习不积极的同学给予关注,通过限时测试等强制措施,逐步纠正和改善其学习习惯。

3 结语

应用BB平台开展药剂学教学可冲破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式,同时实现师生交流、同学协作学习的目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除了教师的努力外,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对于完善教学平台至关重要。网络课程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建设和维护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要,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增娟.药剂学教学改革初探[J].药学教育,2008,24(2):38-40.

[2]吴嘉瑞,张冰.基于BB平台的中药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5):8-10.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4

当前高校的药剂学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加之药剂学实验课时有限、配套仪器设备较少等因素, 直接影响了药剂学的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的能力。因此如何对药剂学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药学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结合近几年来药剂学实践教学的工作实际, 对药剂学实践教学改革做一简单小结。

1 CAI在药剂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药剂学教学依靠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企业见习三者结合完成, 但教学过程中存在教材的系统性、条理性与生产过程的综合性之间不一致, 学生对剂型、设备及相关技术的掌握停留于字面, 对制药企业生产的掌握和了解存在差距。为使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状况相一致,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尝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 发挥其生动直观的优势, 通过丰富的图像表现出剂型形态、制剂设备、生产厂房, 依靠软件技术模拟制药企业应用环境, 将实验室和工厂完成的剂型制备流程通过视频和动画展现出来, 解决教材理论与即时操作同步统一问题, 极大地扩展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方式[2]。例如, 注射液制备中涉及到的比较复杂的制备工艺、操作性强, 同时输液对生产环境的要求高,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很多学生仍无法全面理解其工艺过程。运用CAI可以将生产输液的生产设备和操作过程及对环境的相应要求用动画模拟, 在课堂上结合药物性质讲解相应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又如, 片剂的制备中涉及多种制备方法, 如果应用CAI可以将相应设备和操作过程表现出来, 用动画模拟产品微观结构和宏观制备技术, 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实验条件的不足。

2 模拟应用环境, 采用场景式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手段

2.1 组织学生现场观摩, 增加学生制剂生产环境的真实性

现场教学是药剂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药剂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很强, 学生在掌握制剂理论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实验实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然而受经费及条件的限制开设的实验实训课有限, 通常采用现场教学来扩大学生视野。通过与制药企业、药物研究所、医院药剂科制剂室建立合作关系, 由本专业的教师带队, 组织学生现场学习了解制剂生产环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 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了解各种临床常用剂型的制备工艺、设备、操作方法以及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同时也了解GMP在各个生产环节的体现。

2.2 组织学生进行制剂综合实训, 研究建立“仿真生产线”进行实训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制剂综合实训, 要求学生按规定的处方及制备方法, 通过正确的操作得到符合要求的制剂产品, 同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检查, 使学生掌握常用剂型的制备理论和生产工艺流程, 掌握常用制剂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技能和维护。目前我校的综合实训是让学生分组在药剂实验室进行, 虽然实验室拥有压片机、喷雾干燥机、滴丸制备机、溶出度仪、硬度仪等一批中试生产、分析检测设备, 可以完成原辅料的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压片等制剂单元操作和样品检验, 但缺乏正规药厂的布局设计及环境条件, 学生仍缺乏实际生产环节的体验。

针对这些矛盾部分药学专业高校建立了“模拟药厂”[4], 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要求模拟正规药厂的布局设计建设, 既没有正规药厂极高的运行成本, 又能让学生观看制剂生产演示, 进行生产操作, 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实训能力, 增加学生制剂生产环境的真实性。随着学校对实验室投入的加大, 可以研究建立典型制剂产品的仿真生产线, 如固体制剂制备工艺与设备仿真生产线,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5]。

2.3 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习, 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生产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生存的最后一道教学实习。为密切联系制剂工业生产实际, 深化理论教学内容, 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分批组织学生深入当地优秀制药企业进行实习, 让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观察制剂设备, 参与到药品生产的整个过程, 熟悉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大输液、滴眼剂等剂型。经过在较全面的专业理论和实训学习后, 学生到实际制药生产车间中从事真实药品生产, 通过生产实习环节, 使学生熟悉掌握药厂的厂房设计、工艺布局、制剂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制备工艺、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3 建立产、学、研结合基地,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与制药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基地, 联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和研究工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为学生今后走上实践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校先后与湖北远大天天明药业、湖北午时药业股份公司等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实习、见习基地, 促进了学生在药剂学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小结

本校药剂学实践教学以就业为导向, 依据技能性实用性和适应性原则, 采用场景式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药剂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作为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 改进教学方法与实验技术手段,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为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省属工科高校办学实际, 提出应用型药物制剂技术人才的培养。在药剂学实践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 依据技能性、实用性和适应性原则, 采用场景式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药剂学知识的实践能力。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 改进教学方法与实验技术手段,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为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药剂学,实践教学,实训,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 [R].北京:2011.

[2]吴宏霞, 刘玉.CAI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海峡药学, 2005, 17 (1) :112-114.

[3]张娜.医药业全球化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食品与药品, 2011, 13 (3) :144-146.

[4]罗堃, 彭买姣, 严建业, 等.新形势下的药剂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药学教育, 2012, 28 (4) :44-47.

药剂学教学方法 篇5

药剂学教学方法【1】

摘 要: 为强化学习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药剂学课程的特点进行微课程和信息化教学。

采用模块化教学,结合项目教学法,开发药剂学微课程及信息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得到活跃,学生反馈较好。

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与实践,对于药剂学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协助和补充作用。

关键词: 药剂学 教学方法 教学探索

《药剂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其特点在于理论性强,对于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

通过微课和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其他教学手段的使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药学工作者和高等医药学院学生掌握药剂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迫切需求,是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开展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构想[1],通过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模块化教学,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模块化。

药剂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知识的更新非常迅速,需要学生不仅要学会用,还要学会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具备自己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断针对教材特点,为了帮助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将各种剂型模块化,如药物制剂的基本知识、液体制剂的制备技术、半固体制剂的制备技术、固体制剂的制备技术、其他制剂的制备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技术、药物制剂的新剂型和新技术等。

通过对教材模块化的处理,能够让学生对书本有一个整体把握,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剂型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知识的脉络变得清晰,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

二、在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

将PBL与信息化相结合,通过信息化平台,将模块化的内容以任务形式放置到平台的任务中,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任务,确保对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课堂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教师指导,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课堂任务,并将结果反馈到信息化平台,由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展开新的教学过程。

以片剂为例,在片剂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搜集有关片剂的名称及说明书,描述它们的形态,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压片的方法,学生通过软件的练习,逐步了解制备的步骤及工艺要求,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最后将自己的操作过程反馈到信息化平台上,由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评点。

通过这样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从而强化课堂效果。

三、丰富教材资源,利用微课、多媒体课件等形式,使教材立体化、形象化。

微视频的形象生动辅助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制备工艺中涉及的仪器设备操作的亲近感[3]。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较为抽象的内容、教材中的实验部分及难点章节,将知识点以微课形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有利于突破难点,化繁为简。

微课的内容可以在终端设备上观看,有利于学生在课后温故知新,并有利于远程教育的进行。

比如在实验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中,首先将其制备的流程、注意事项等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实验前观看,对实验有一个根本了解,再进行操作的过程,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微课的视频中还可以添加企业一线生产时所使用的设备和操作环境及生产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学习,可以更好地重现知识,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知识可以起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充分结合临床,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药剂学的课程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略显枯燥,学生容易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厌倦心理,针对这一情况,对于各种剂型的学习,充分结合临床,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身边鲜活的案例中得到知识,使原本不太熟悉的内容成为身边的实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

如在注射剂的学习中,引入鱼腥草事件、齐二药事件,让学生明白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了解在不遵守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前提下生产的注射剂所产生的严重危害,从而明白质量对于药品的意义;在胶囊剂章节的学习中,引入毒胶囊事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胶囊剂的囊材,了解制药行业对于人类的意义。

结合制药行业的发展和身边的社会事件,不断丰富案例内容,在授课过程中贯穿案例,让学生了解事件,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体会,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理论内容,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

五、以技能比赛为抓手,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走向临床。

药剂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同学来说,掌握实践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理论起源于操作,最后服务于操作。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充分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制药设备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以片剂为例,通过实训基地制药设备的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片剂的制备原理,压片机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等,在熟悉操作方法的前提上,让学生进行技能比赛,在最短的时间内制作出质量最稳定的片剂,并且在系部进行推广,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技能比赛之中,以点带面,进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同时,结合校外实训基地――药厂,让学生通过在药厂的参观与实践,了解更多压片机的形态、生产参数、操作方法、生产文件等,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内走向校外,对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随着比赛的推广和校内外实践基地的不断推进,逐渐在学生中形成你追我赶、人人争学先进技术的良好局面。

总之,药剂学是一门高职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多样,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不断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结合临床最新发展,结合社会关注的案例,拓宽思路,强化教学效果,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卫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成颖,周四元,张邦乐.基于mooc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构想[J].教育探索,(02).

[2]张良珂,张景停黄华,李万玉.PBL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06).

[3]刘利萍.微视频在药剂学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5(05).

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2】

【摘要】 我国的医疗领域在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只有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目前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方式就是进行教学改革,这是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

我校在《药剂学》的改革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改革方向包括课程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考试内容等方面,自改革实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药剂学,改革,教学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学科,它作为药物制剂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制备工艺,是药剂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下,药剂人才的培养方向倾向于培养高校学生的职业性、技术性和毕业去向的基层性。

药剂学这一门课程培养的人才是掌握适度基础理论知识和药品的现代化生产技能、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的能胜任药品生产、营销和管理等岗位的实用人才。

据此,笔者结合我校情况总结了药剂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经验[1]。

1 课程改革

本课程全体老师构建了新型的药剂学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内容为以药剂学课程为龙头,以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药物新技术作为系列药剂学课程新模式的教学基础。

该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药剂学1模块内容包括生药学、药动学和治疗药物检测,药剂学2模块包括药剂学、药物新技术和新剂型。

药剂学课程体系的两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和对立,灵活实现了课程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完美统一。

2 课程内容改革

近几十年以来药剂学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术的更新周期都比较短,因此药剂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改革上。

经过改革之后的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教材基础是传统剂型,在此之上又辐射了药物制剂的配制、单元操作和新剂型,教材的宗旨是将各部分知识相互渗透又保持各部分的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有助于安排有特长老师的教学领域、有助于非药剂专业学生从兴趣和爱好出发选择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时数在不进行增加的前提之下,把落后、重复的教学内容删除,增加新的技术和剂型,目的是让学生对药剂学的基础理论进行较好地掌握,对药剂学的发展有良好的认识,对药剂学新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关系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让学生形成一个创新的思维[2]。

3 教学方法改革

将教学模式的中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积极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推广,实行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结合的方法,例如讨论式、启发式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等,这些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

对双语教学进行推广,在课堂之上教学时使用汉语,每章总结用英语完成。

汉语教学是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对专业术语和药物名称的双语教学。

4 教学手段改革

课堂授课全部使用多媒体。

任课老师的备课方式是集体进行的,通过集体备课对教学的要点和特色进行研究,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参照不同章节的特点和要求。

为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本着共享资源的原则老师之间互相交流多媒体课件。

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课件学习药剂学知识,课件的应用让学生在复习时有复习资料可查阅。

5 实验教学改革

将实验教学内容和医药行业的研发方向结合,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掌握片剂、软膏剂的制备技术和新技能,学生的视野通过实验课得到了开阔。

本校药学院购进了药剂学领域的先进设备,如离心造粒机、滴丸机、高压乳匀机等,新购进的机器在进行调试时进行全程录像,录像作为教学资料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了提高[3]。

实验指导过程中采用动画指导,这样的方式更加直观生动,学生掌握起来比较简单。

药品剂型设计和制备实验专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首先开始查阅相关文献,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该实验在实行之后效果很好。

药剂学的实践性也很强,药剂学专业学生通过实践见习可以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4]。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中,身临现场学习参观、亲自感受,这让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对课程的认识都得到了提高。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刻认识了课堂的知识和药剂制备的操作流程。

6 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的改革主要从教学方式开始,为避免学生单纯因为分数而考试,应该把学生成绩由期末笔试决定改变为多种方式结合得出学生成绩。

主要的改革内容有: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模式改革、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学生的期末成绩由三个方面组成:期末笔试成绩、实验技能成绩、平时考试成绩。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要从实践和知识理论结合出发,通过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课堂知识才能培养出药剂学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7 结语

随着我国医药体制的发展和改革,现代化的医药人才越来越被国家所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刻不容缓。

教师应该多在教学过程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以职业道德为指导思想,从教学大纲出发进行各方面的改革,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操作技能,体现出药剂学的特色,通过不断改革为培养实用型医药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J].卫生职业教育,,24(16):36

[2] 黄庆德.中药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13(6):526

[3] 王新兵.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J].首都医学,2009,16(10):22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6

【摘要】随着中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药剂学的学科地位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寻找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得至关重要。在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别对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流程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对比式教学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多模式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61-03

随着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药剂学在中药学类的几大专业,包括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专业中已属于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执业药师、主管药师等各类考试的必考科目。然而中药药剂学所涉及的内容繁多而且知识点零散,很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系统的将各个知识点全部掌握,致使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飞速发展趋势,致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中药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1]。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寻找合适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熟练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教会学生们“学以致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1 流程式教学法

流程式教学法是将中药药剂学中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串,犹如一条线,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思路,学习起来更简单、更容易掌握[2]。传统的中药药剂学没有明显的引导性思路,学生只是全身心的集中于一堆繁琐的文字之中,并没有清晰的学习思路,然而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就会使学生们感到脑容量明显不够,学习过的内容犹如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往往旧知识还没消化,新东西又出现了。学生在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各种知识点时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需要对学习内容有条理的分析背诵,如学习各种剂型时就可以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进行记忆,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掌握各种剂型的有关内容。龙晓英等[3]对本科生、专科生、执业药师与主管药师应试者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1918年首创,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4]。案例教学法包括案例主线式和课后作业式两种方式,案例主线式是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引出知识点;课后作业式是指学生课后对案例再次分析对课堂讲述的内容加以巩固。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典型案例、根据案例提出课堂讨论题、预测学生讨论问题时出现的各种偏差、课堂讨论及课后总结[5]。如在对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入“欣弗”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违规生产所致,其未按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灭菌处理,其降低了灭菌温度,缩短了灭菌时间,增加了灭菌柜的装载量,使灭菌不彻底,降低了灭菌效果,导致患者在使用了其公司生产的“欣弗”注射液后,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引导学生对此案例的讨论分析,重点强调中药制剂的“安全第一”的观念,明确其危险性,使学生对灭菌与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认识[6]。在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案例分析,可以更生动的让学生了解到所阐述知识点的重要性和现实生产意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想通过实践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学会运用课堂讲述的一些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中药药剂学》实验课与理论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使学生具有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较高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的能力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在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安排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指根据实验要求或自行拟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根据实验内容和目的,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独自设计实验方案,挑选实验所需仪器,再根据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实验结果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对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合理的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7]。

4 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法是指安排学生到当地的一些制药企业见习或参观,邀请经验丰富的药厂工作人员对车间的总体布局以及相关产品的制备工艺流程进行介绍,对操作器械做以详细讲解的教学法。学生通过企业实地参观,可以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药厂所见实物相融合,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对课堂所学知识更进一步了解,对于课堂上碰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实地参观得到解决,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学能力。如在学完片剂相关理论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药厂制片车间参观,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使学生们对片剂的制备工序、布局、工艺条件以及相关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更加熟悉,明确生产过程需要注意的要点等,使学生们对片剂的学习更容易[8]。

5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中药药剂学课程大致分为剂型、基础理论和制剂新技术三部分内容,其中剂型中片剂和注射剂是两个重点教学章节,而且也是新药研发的常用剂型。理论课上教师在简单介绍剂型特点和制备方法以后,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别给出不同的药物的名称、临床适应证和临床常用剂量,其中每一种药物代表某一类药物的化学性质。各小组分别对给出的内容进行文献查阅、剂型选择和处方设计,然后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做出最优选择。各小组组内讨论完毕由1名代表对本组讨论结果做以汇报,汇报过程中各个小组的同学可随时提出问题或发表不同意见,对于难以解答的问题可以求助老师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6 对比式教学法

中药药剂学中药物的剂型包括十几种,各剂型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容易混淆。对比式教学,可以使讲述的内容简单化、清晰化、明确化,而且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例如[9],甘油作附加剂,在不同的剂型中,就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软膏剂中,甘油的主要作用是保湿,防止皮肤表面涂抹软膏后干燥失水,所以在软膏剂中甘油作为保湿剂使用;而在栓剂和膜剂中主要是起到增塑的作用,增加柔韧性,所以甘油在栓剂和膜剂中是增塑剂。再如,在“药酒和酊剂”这一节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表1的比较来帮助学生记忆。

综上所述,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内容日趋综合化,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是药剂学教育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把握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方法精髓。

参考文献

[1]余江南,郭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化药学教育改革[J].中国药事,2003,17(10):641-642.

[2]龙晓英.流程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3]龙晓英,杨帆,易军.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探讨[J].药学教育,2004,20(2):30-32.

[4]涂明华,杨耀防,姚果原,等.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0,8(1):13-15.

[5]刘素梅.药剂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2,18(3):57-59.

[6]袁子民,程岚,吕佳,等.案例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5-46.

[7]赵琳,程岚,袁子民,等.中药制药专业《中药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187-188.

[8]黄自通.改过制药专业药剂学教学方法初探[J] .科教文汇,2007,8(22):95.

[9]姜林,赵翡翠.中药药剂学教学体会浅谈[J].新疆中医药,2009,27(6):67-68.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7

1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是一种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对典型案例剖析组织教学的方法[1]。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是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药剂学这样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3]。

在讲授“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一章时,我们选用了曾发生于本省的药害“欣弗事件”为典型案例,以该案例为主线,组织、展开教学,既较好地阐明了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起到了警示作用。

“欣弗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因未严格按生产工艺操作导致药品不合格所产生的药害事件。2006年8月,国内多地相继发现,部分患者在使用了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欣弗)后,临床出现胸闷、心悸、寒战、肝肾损伤、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有多人死亡。经SFDA查证,这是由于厂家在生产中未严格按工艺参数灭菌,私自降低灭菌时间,增大灭菌柜载量,致使制剂灭菌、热原等项检验均不合格所致。

在确定了教学案例之后,我们按以下方式组织了“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一章的教学。(1)预习教材:同学预习教材相关内容,重点了解注射液制备工艺过程及灭菌制剂安全性保障措施;(2)资料检索:同学网上查阅“欣弗事件”及其他有关注射液安全事件的信息;(3)课堂讨论:重点讨论“欣弗事件”的主要教训及保证灭菌制剂安全性的措施、意义;(4)教师评论:根据教学要求和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概括、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

通过以该案例为主线展开教学,与传统的单纯讲授教学法相比,不但较好地使学生掌握了灭菌制剂安全性保障措施,树立了安全第一的观念,理解了严格执行灭菌技术各项参数的重要意义,还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举一反三地应用知识。例如在讨论中就有同学提到“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及“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等药害教训,使同学们从注射液的澄明度、辅料等各方面进一步认识保障灭菌制剂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并比照不同药物特点,如氧化性、p Ka等性质,分析工艺关键点,选择更为适宜的制剂方案流程;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了学生们对于比较枯燥、抽象的技术参数的理解,如热原的危害及去除方法等。

2 基于问题式学习法的应用

基于问题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于上世纪50年代始用于医学教育,现已成为一种较为多用的教学方法[4]。该法有益于营建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通过讨论分析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克服、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为主的“填鸭式”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5]。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各类制剂介绍基本上按照配制理论→制剂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的过程展开。若按传统授课方法逐一讲解,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内容繁杂、信息量过大,难以掌握重点内容,也会使讲课内容单调,课堂氛围沉闷,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药剂学的固体制剂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常用剂型颗粒剂、胶囊、片剂等的制备工艺都有药粉的混合、制粒、分剂量等过程,而这些过程都涉及粉体学理论。因此,粉体学理论是学习掌握的关键,自然应当作为固体制剂的教学重点;而教材中粉体学相关内容却在“药物制剂形成理论部分”中独立成章,这就容易造成学生难以融会贯通,更因缺乏具体、直观的实例而增加了对相关理论理解上的难度。

为此,我们采用了PBL教学法,在讲完固体制剂的相关内容之后,向同学提出“粉体制剂有哪些特性?它们在固体制剂制备中有何种意义?”、“在固体制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检查等过程中的注意要点里,有哪些可以用粉体学相关理论来解释和理解?”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总结教材相关内容,开展讨论交流,使同学们对粉体学的概念,粉体的特性如粒径、形态、比表面积、密度、孔隙、流动性、湿润性等以及微粉化技术在各类制剂中的应用等内容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再经教师总结、概括,对讨论中的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固体制剂制备过程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有了深入理解,对知识的应用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也使学生学会了在内容繁多的知识中,把握重点和关键知识的方法。对药剂学中一些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难懂及涉及面较广的章节,尤其是物理药剂学相关的制剂形成理论等内容,如溶液理论、表面活性剂应用等,我们也试用了PBL教学法。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查阅资料、听课、得出问题的初步答案,再通过讨论交流,弄懂知识要点,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完善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参与、引导讨论,倾听学生的见解,发现带普遍性的疑难问题,在归纳总结中加以详尽解答[6]。

3 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

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前该课程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因此,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传统的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方法滞后,多数实验项目属于验证性实验,单调的操作程序和末试先知的实验结果,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无法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 Teaching)是一种近年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教学法。该法旨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历亲为,进行科研式的探究性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7]。该院在近年改革药剂学实验教学时,引入这种教学方法。在针剂制备实验中,我们选用维生素C针剂制为实验内容,该品种具有易氧化、不耐高温,制备过程中易分解破坏的特点,在处方选择、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需要尽量减少成分的氧化[8]。针对这一关键点,我们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处方和实验方案,在常用抗氧化剂中选择最适抗氧化剂及剂量,确定灭菌工艺条件等重要内容,完成试验设计书面方案,提交老师审阅,指出优劣,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全过程。这种实验一改“老师做,学生看”的沉闷局面,整个实验完全由学生担当主角,教师只适时地起引导、提示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们都能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认真复习理论课内容,认真检索有关资料,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提出质量较高的设计方案。比如,很多同学都能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到抗氧化剂的作用与溶液的p H值相关,维生素呈酸性,宜选择偏酸性的抗氧化剂亚硫酸氢钠。在实验过程中,也能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并用“正交法”摸索出维生素C流通蒸汽灭菌的最佳条件(100℃,15 min),求出其降解速率常数。

初步的实践表明,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能较真实地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条件和方式,给学生预留下较大的思考、探究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在学习中实现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起到传统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4 直观教学法的应用

药剂学是一门工科特色很强的课程,这对药学专业理科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由于生活经历的局限,使学生对教材中许多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增加直观教学法(Visualization Teaching)运用的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素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首先,教学中我们尽量增加实物的演示。比如,讲授药物制剂时,将相关药物制剂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传看,在通过简要讲解、比较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普通片剂、糖衣片、含片以及颗粒剂、粉剂等类似制剂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分别讲解剂型定义、特点、质量要求等。同时,还可有意识的指导学生阅读制剂包装上的标签和药物说明书,增加学生对药物的全面认识。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可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已有的制药设备,是进行药物制备工艺教学的可行的直观教学法。面对压片机、颗粒机、包衣机等讲解片剂制备工艺,面对灌封机、真空泵等讲解针剂制备工艺,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些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从而全面理解制剂工艺的全过程。实物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感性的材料后,建立起正确的表象,进而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成正确形象,才能更好理解事物本质和规律。一步沸腾制粒机、流化床干燥机等制剂仪器的演示教学,有利于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药剂新工艺的运用和新仪器的基本原理。

充分利用教学中的素材,应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利用本校已建立的网络资源,制备多媒体课件,是直观教学的新发展趋势。尤其是多媒体课件,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为一体,可以更形象、仿真地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例如,在教学中,我们把一些制剂的工艺流程如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等,及灌封机、滚动式包衣机、流化床制粒机等设备内部构造、运行机理等,以flash动画形式进行讲解;对各种制剂的特点、辅料、工艺、质控等主要内容以图表方式加以总结,以利学生比较、记忆。制备了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降低了学习难度。

5 体会

初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新教学法具有传统教学法所欠缺优势,应用适当,对提高药剂学的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确有极大的益处。

(1)新教学法较好地确立了教学中的“学生中心地位”的理念,使师生关系、作用与传统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加工者、应用者;而教师也不再仅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师生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2)新教学法更着重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开放的环境和活泼的氛围,形成一种基于问题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功课、检索资料、听课复习,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3)新教学法更依赖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如预习中的阅读思考能力,信息检索中的总结分析能力,讨论中的交流表达能力,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协作中的团队精神等。新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会学、会想、会做、会讲”的能力,改善和克服了传统教学造成的“高分低能”弊端。

但也应当看到,新教学法需具备一些必要的前提和条件。(1)新教学法尤其是PBL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需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之后才能实施,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2)新教学法需组织者预先有严谨的设计,如案例的选择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具典型性、针对性;PBL法中问题的提出,探究法中课题的选择,应切合学生知识面的实际,过深、过浅均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3)新教学法要求组织者有较高的组织、指导、驾驭、总结教学过程的能力和技巧,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不离教学主题;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始终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展开。

总之,新教学法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敦促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周川,主编.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5.

[2]宋马林,金露,余华银.案例教学法述评:基于文献统计的视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121-125.

[3]张俊.案例教学法常见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0):176-177.

[4]Kaufam DM,Mann KV.Basis science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conventional carricula[J].Medical Education,1997,31(3):177.

[5]马少华,应志国.PBL、TBL、CBE三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109-110.

[6]臧伟进,王渊,刘进军,等.医学课程整合背景下的《药理学》教学改革[J].中国药理通讯,2012,29(4):17-18.

[7]王琪,王慧,宫杰.探究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6):784.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8

笔者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探讨高职高专药剂学学习活动设计和实践研究, 为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

1.1 翻转学习时间

传统的教学流程为“课上—课下”, 即课上教师讲授知识, 课下学生练习,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为“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学生可以自由控制学习节奏, 规划学习内容, 进行自主学习;课中通过师生互动答疑解惑, 进行知识内化;课后通过总结进行知识固化。这样延长了教与学的时间, 提高了学习效果。

1.2 翻转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即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翻转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课中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答疑、协作、探究等方式消化知识。此时,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学生学习也从被动变为主动。

2 翻转课堂的实施背景

药剂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 是药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在现行课时安排上, 理论教学学时多于实践教学, 导致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2.1 学情方面

对于操作性、技能性强的知识, 只进行理论讲解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 边讲解边演示的授课方式虽然能使学习内容清晰易懂, 但演示过程因制剂生产所需仪器设备很难在教室呈现而受到制约。

2.2 教学模式方面

以往的教学中, 理论知识讲解完后, 教师通常会结合相应理论开展案例教学。选用的案例为一个具体制剂, 教师详细分析制剂的处方、讲解制剂制备过程和质量检测。然而, 同一剂型不同制剂的制备过程不尽相同, 案例教学虽具有代表性却不具备普适性, 学生不能举一反三, 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2.3 企业反馈方面

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 企业普遍反映学生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但缺乏核心就业力, 即知识扩展、理论分析能力薄弱。

鉴于上述问题, 笔者提出在药剂学理论教学中引入以微视频资源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实施条件。将演示性教学案例录制成微视频, 利用公众平台定期推送。学生观看微视频后, 以小组为单位, 查阅资料并撰写制剂制备相关小论文。这份作业是由所学的知识点拓展的新知识, 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满足医药行业发展需求。药剂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见图1。

3.1 课前阶段

3.1.1 设计教学案例

教师深入剖析教学任务, 选择技能性、操作性强的制剂工艺内容, 设计制剂制备教学案例 (见图2) 。

3.1.2 录制微视频

根据授课的具体情况, 由教师示范剂型的制备过程, 并录制成视频。利用录屏软件整合演示性教学录像与教师讲解, 制成微视频。

3.1.3 发布学习资料

课前一周, 将录制好的微视频推送至微信公众平台, 发布二维码, 便于无法在线观看的学生下载学习, 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

3.1.4 组织讨论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显著的教学辅助功能, 可以辅导答疑、组织讨论, 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推行简单问题单独辅导, 普遍问题集中回复, 难点问题课上讲解,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1.5 组织学生查阅资料, 撰写论文

学生以组为单位, 查阅资料, 撰写制剂制备小论文, 培养查阅文献、撰写科技论文能力。作业完成后提交至公众平台, 教师评阅、打分, 提出建议, 选出优秀论文作品以备后续展示。

3.2 课中阶段

3.2.1 学生讲

学生走上讲台, 利用PPT展示论文作品。学生的每一个作品, 都是由教师提供的教学案例引申出的全新的案例, 使知识在吸收内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 拓宽了学生视野。

3.2.2教师评

学生讲解结束后, 教师点评, 肯定优势, 补充遗漏, 推进教学。

3.3 课后阶段

教师通过学生课前观看视频情况和讨论内容了解其预习情况与对微视频的认可度, 有针对性地改善视频质量;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判断改革效果。

4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9

关键词: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订单班”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依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以及《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等相关文件的精神, 中职药剂学专业应培养能够满足医药企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型人才。我校药剂专业依托创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契机,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出与企业共建“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首期已与四川健之佳福利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健之佳班”。

1“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 由职业院校按协议为企业“量身定做”, 培养服务、生产、管理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1]。该模式旨在通过共同办学、共同育人、共同就业、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满足用人单位对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3], 使学生较容易在学校和用人单位间实现“无缝转接”, 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办学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企业“用工荒”、学生“就业难”以及学校的招生困境, 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4]。

2“健之佳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校药剂专业“健之佳班”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双向调研、共建班级、共同管理”,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使学校教学环节与企业员工培训紧密结合。

2.1 双向调研

2.1.1 双向调研, 确定合作企业

调研的目的一方面是考查学生对未来就业环境、就业方向等方面的期望;另一方面是深入了解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水平、合作意向、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及未来学生的就业岗位等。经过对企业调研考察和对学生意向的掌握, 我校药剂专业首期确定了四川健之佳福利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药剂专业实施“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试点企业, 校企共建“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实习暨创业基地”和“四川健之佳福利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2.1.2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订单培养协议是校企合作的法律依据, 必须充分考虑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利益, 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要求, 在确定订单数量的基础上, 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学校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 企业接纳合格的订单人才, 企业与学校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 以保障“健之佳班”的顺利开办。

2.2 共建班级

2.2.1 公开选拔“订单班”学生

校企精心优化“订单班”生源。学校和企业以专题讲座、广播、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广泛宣传, 向学生全面如实地介绍企业的情况和“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基本待遇等, 接受学生咨询。学生根据企业的介绍和要求自愿报名, 学校和企业派出人员对报名学生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综合考核, 考核方式为笔试和面试, 将考核合格的学生编入“健之佳班”。

2.2.2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订单协议签订后,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对“健之佳班”由校企共同制订渗透企业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由学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企业以学校为教学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学校以企业为实习基地,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 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 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2.2.3 校企双方共建课程

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课程改革, 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实训项目, 即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为基础, 将企业员工礼仪规范、职业道德基础、企业文化、工作技能、门店基本作业规范、GSP管理等岗位需求及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等纳入药剂专业课程体系, 形成由“人文社科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4个模块组成的“课证融合、学训结合”的课程体系 (见图1) 。同时, 对订单培养的学生, 学校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外, 还开展融合企业文化的活动, 如开展岗位技能大赛、按企业文化装饰教室等, 提升学生职业道德, 实现育人与用人的“零距离”, 为学生日后上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3 共同管理

为进一步完善以校企融合为特征的“健之佳班”管理体系,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 对订单生实行“专兼结合、共管齐抓”双重管理体制。

2.3.1 成立“订单班”人才培养的组织机构

为有效保障“订单班”的人才培养质量, 真正贯彻落实“订单班”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的各项内容, 校企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 成立针对“订单班”人才培养的订单合作教育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理事会常务会议主要负责“订单班”培养工作的统筹、指导及订单协议 (合同) 的审核与管理。日常事宜由外联处、招生就业处、秘书处、教学处及学工处5个部门综合实施相关职能。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交换人才培养意见, 提供相关行业信息;履行双方签订的实训基地合同, 并提出建设意见;执行学生实习实训计划;研讨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实训、培训质量等。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企业、教学相关部门三者的职责, 运行过程中各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议, 协调配合, 为“订单班”的顺利开办提供了保障。

2.3.2 共建“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和企业在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共同组建教师队伍。“订单班”日常管理由学校安排专职班主任, 企业方选派一名工作人员兼任辅导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要求“订单班”教师将企业职业要求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切实把“订单班”学生作为准员工加以培养。一方面, 学校专业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去企业参加实践活动, 通过具体实践活动, 培养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避免出现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 从企业引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 将其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 将企业文化和生产实例引入课堂,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3 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方案“订单班”人才培养模

式的出发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培养过程中, 分期对“订单班”学生进行考核, 由传统笔试考核转变为综合性的过程性考核, 企业方为“健之佳班”成绩优秀的学生设置专项奖学金, 将不合格学生淘汰,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订单班”学生的危机感, 从而提高“订单班”人才培养质量。

3 结语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能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 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岗位知识技能融会贯通, 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具有独立正确进行药品调剂、用药咨询、生产操作、药品销售的人才。但在实施“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 发现仍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方面, 因日常教学任务较重, 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实践多停留在“参观见习”, 没有深层次地融入企业项目及任务的科学研究, 与大专本科院校相比较, 在企业技术进步、服务水平提升、经济效益提高方面合作的深度不够[5], 很难吸引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另一方面, 校企合作的保障与运行机制不健全, 导致校企合作没有一个长效合作机制, 在合作关系上表现为职业学校主动积极, 企业消极被动, 有时也直接表态不予合作。同时, 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偏小, 思想不够成熟, 稳定性较差, 导致“订单班”学生就业后流失现象普遍等。因此在实施“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 应进一步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 不断优化管理机制, 加大师资科研培养力度, 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沈源.高职卫生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22) :17-18.

[2]王亚明.我国中职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10) :37-39.

[3]王中林, 李建新.基于“订单班”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4) :142-143.

[4]邱云.高职院校“订单班”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报告, 2013 (2) :22-23.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10

《药剂生产技术》是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 研究药物制剂生产和制备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课程, 是药剂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动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在“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合作”的教改精神引导下, 《药剂生产技术》课程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科学规律, 融“教、学、做”为一体, 实现“学做合一”, 进行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改革。

1 课程结构的调整

本课程的教学按项目化模块分为《药剂生产技术 (一) 》和《药剂生产技术 (二) 》两部分, 各80课时, 分别于大二上、下学期完成。其中《药剂生产技术 (一) 》主要介绍药物制剂常规操作、常规口服固体制剂和液体类制剂等内容, 《药剂生产技术 (二) 》主要介绍中药制剂技术以及其他药物剂型等内容。本课程对实践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 实践课时大大地增加了, 理论课的学习主要是为实践环节服务, 所涉及的知识点紧紧围绕本次实践课展开, 而与本项目无关的一些知识点将不再讲解或一笔带过略做叙述, 大部分的理论知识点不是通过传统的课堂多媒体方式教授, 而是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传授。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是以药物制剂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指导原则, 在与多家制药企业制剂车间负责人及专家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制定的, 结合专业教师下企业经历, 密切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合作, 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为素材设计教学项目, 进行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 编写实践教学教材。

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中心教学法”, 将知识点以项目为中心串连起来, 围绕项目组织教学, 围绕项目设计实训, 围绕项目实施考核, 打破传统的知识排序方式, 按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教学方式, 提倡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起到主导作用, 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使教师成为正真意义上的课程管理者。突破传统的“三段式”教育,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分析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布置任务, 让学生事先自习、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方案演示及点评、分工协作, 通过项目化实训任务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安排能力等。

2.2 教学手段的改革

为了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本课程教学场所参照杭州某知名制药公司的制剂生产车间进行设计改造, 将原来的实验室改建成固体制剂生产车间。该实训室根据常规制剂产品的工艺路线布局, 并设置了换鞋凳、更衣室、手消毒的配套设施。同时为了方便教学的需要, 还单独建立了一个教学讨论区域, 供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探讨所需。

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角色定位模糊、学生主动学习性差、教学班级人数偏多、实训设备少等现实问题, 本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比如将教师角色定位为的“车间主任”或“QA人员”, 以学生操作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通过让每个同学担任项目负责人, 负责项目方案的设计、实施及管理, 提高学生主动性;通过将学生分组设立“生产班组”, 任命班组长, 先进行单独培训, 再让班组长进行班组管理, 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 又可以解决学生多教师难以管理的问题, 同时可以按照班组将各个实训项目进行循环练习, 可以有效地解决实训设备不够用的问题。

此外, 本课程部分课时采用双师合作授课模式进行教学, 由企业专家 (能工巧匠) 和学校专任教师组成教学团队, 共同执教、协同配合、各施所长, 极大地弥补了目前校内教师对企业生产工艺、生产管理等实践经验的不足, 切实保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 尽快打开实施基于岗位实际需要的项目化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切实打造职业教育特色,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能够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 能力的培养要与职业联系起来, 因此要加强综合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考核, 将单一能力考核与职业能力考核相结合。要重视实践考核, 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 提高实训考核成绩的比例, 通过模块化组织教学, 每个项目任务设置考核要点, 实现过程考核, 彻底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推进考试、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将学生最终的个人成绩评定分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所占成绩比例各占50%。其中形成性考试部分可分为平时成绩 (出勤情况、项目参与情况、问题回答情况、预习作业完成情况) 和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报告书写能力等) , 考核时根据指导教师设计的考核表格 (班组自评表和教师评价表) 进行打分, 在比例上班组自评占40%, 教师评价占60%。终结性考试则是采取药物制剂工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形式来完成, 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 紧密围绕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和标准, 进行药物制剂工考工评分标准的制定, 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考工培训或进行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职业技能的重要依据,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说明该学生具备了从事该工作岗位的资格和能力。因此, 课程考核可以用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代替传统的课程考核, 用职业资格证书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

项目化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方法, 《药剂生产技术》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实训且积极性提高, 学生反响不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 例如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方案设计有一定难度;学生查阅资料和分析思考的能力有限, 设计的项目实施方案雷同现象较多;分组实训中有学生存在浑水摸鱼现象不易被及时发现。这些问题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 须在下一阶段的课程改革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改善。S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与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

[2]宋昆.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 (15) .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1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药剂学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54-01

教学实践显示,药剂学这门学科在多数药学专业学生看来属于比较枯燥乏味的一门学科,学生们需要掌握很多的药剂知识,为了方便学生对药剂学的学习,特引入案例教学法这一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实际案例中学习相应知识,培养能力。

1.案例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在课上教授学生相应知识,这种教学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知识的传授比较机械,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比较被动,部分学生在实际的授课中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吸收率比较低。

案例教学法则是以教师向学生提供案例,学生分析总结案例为主线进行的。教师会提前将案例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并且会提出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去研究案例、搜集相关资料,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之后小组中的同学之间交换意见,统一意见,最后对问题答案进行总结归纳,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小组发表观点。

案例教学法是有很多的优点的。对学生来说,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寻找问题答案,一方面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进行筛选,了解到的知识会更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及印象,其次学生在发表意见的时候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其他同学的一些思维方式或者好的观点,从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观点或者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得到其他同学或者老师的认可,所以大家都会尽最大能力去完成任务,当一些同学没有其他同学做得好时,会努力改善自己,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对教师而言,以往教师主要将教学目标集中在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很多情况是教师单方非常积极,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之后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学生选取合适案例中。因此,案例教学法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2.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接受药剂学知识是十分有帮助的,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注意起来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也会使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在药剂学的学习中得到最大发挥。

2.1 案例的选取要合适

案例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法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案例的选取应当符合以下几个要求:首先第一点就是所选取的案例应当真实可信,这些案例可以来自相关的药学报道,也可以是教师在自己实际的科学研究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第二点案例的选取要对应所学内容,对所学内容能够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第三点就是所选取的案例应当比较突出,不应当选取一些生僻的案例,学生能够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可以对这些资料进行对比总结。此外,这些案例应当设计合理,文字与图片并存,大量的文字会使学生对案例感到厌烦,适当的图片会使得案例更加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

2.2 案例的实施时间要合适

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知识对是否使用案例进行分析,应该使用案例的时候使用,没必要使用的时候就不要强硬地加入一些案例,否则会适得其反。药剂学中某些知识是比较容易学习的,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比较少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案例,让学生去寻找相关资料,寻找答案,但当相关的药剂学知识比较复杂,这时教师可以先将相关的基础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然后提供相应案例,让学生寻找案例中存在的与所学有关的内容,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3.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学习中的具体案例

3.1 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

我们知道根据SFDA标准的工艺中,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需要经过温度为105摄氏度、时长为30分钟的灭菌程序。在讲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提供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欣弗事件”。由于华源在灭菌的时候所需的温度和时间没有达到要求,使得样品中出现了细菌,使得服用过欣弗的病人出现了一系列的症状,为患者造成了胸闷、心悸、腹泻、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受损甚至于死亡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这一灭菌的失败的实际案例,引出灭菌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寻找灭菌方式、各自的适用范围以及不进行灭菌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这样学生对灭菌的知识会掌握得更好。

3.2 片剂制备方法

片剂制备中,微晶纤维素以及微硅胶是粉末直接压片中经常会用到的辅料,在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药学类试卷的一道简答题,题干大体是提供了一个处方:淀粉23克、微晶纤维素25克、滑石粉10克、颅痛定30克、硬脂酸镁1克、微粉硅胶1克,需要制成1000片,因为题目中出现了微晶纤维素以及微粉硅胶,所以采取粉末直接压片的方式制取片剂,而不是湿法制粒压片。通过让学生接触考题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印象,使学生对粉末直接压片以及湿法制粒压片的片剂制备方式有了更深的印象,达到更好的记忆。

4.总结

为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对药剂学的学习积极性,使药剂学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特将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药学案例,或来自制药企业,或来自教师科学研究,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师上课选取的案例,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典型的药剂案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达到更好的理解记忆。

参考文献:

[1]徐静.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61-63.

[2]李向荣,孙晓译,李杰等.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5,(7):151-152.

基于教学模式的药剂学 篇12

作为国内药学类专业本科的专业骨干课程,药剂学教学需讲授多种剂型的设计理论、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并介绍处于研究前沿的制剂新剂型、新辅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及其应用,涉及到生命科学、材料学、医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具有综合性强、知识量大、内容较杂乱的特点[3]。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药剂学教学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该教学手段增加了讲授的知识容量,强化了学科的统合,使内容更加系统化,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但是,目前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教学模式方面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多是采取全程灌输式教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加之整个课程内容较多,大部分学生反映课程内容抽象枯燥,知识点遗忘率较高。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环节脱节、学生不能满足制药企业相应岗位技能要求等缺点。因此,需要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改进,增强学生对药剂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其对于药物制剂创新的理性认识,同时强化实践环节。

目前,江南大学医药学院的药剂学课程主要是针对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综合目前药剂学教学情况以及整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我们在现有的药剂学课程基础上,吸取国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的先进经验,从改进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入手,结合工学特点,强化实践环节,努力构建了 “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结合”的特色培养课程模式。通过对传统授课内容的改良、开放性创新设计活动的开展结合实践环节的强化,学生对于药剂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创新思维得到明显锻炼,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根据药剂学的学科特点进行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结合”的特色培养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1 改进传统内容,注重课程的实用性

药剂学作为一门以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药剂学也迎来了其飞速发展的时代。新辅料、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理论的不断涌现,药物制剂新标准的实施,使得药剂学的课本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药剂学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注重对传统教学内容的补充,是非常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并激发学生对于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的。如在药剂学课堂上介绍生物技术制剂新实例、新型抗癌药物制剂的改良以及发展情况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药剂学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设计,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在药剂学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以典型药物制剂为载体,根据药物制剂制备的工艺流程,选取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对典型药物剂型制备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明确制药企业药物制品生产的流程,主要包括原料药的筛选,针对不同病症进行的药物剂型设计,尤其是药物新剂型及制剂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药物处方设计的优化,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调整,新制剂的质量控制,这些过程基本涵盖了目前制药企业新产品研发及生产的全部过程;同时涵盖质量控制、安全意识等相关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力地帮助了学生在毕业后与企业相关岗位的对接。

2 强化实验教学,增加校外实践

传统的药剂学实验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只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教材步骤进行操作就能完成实验,导致学生机械操作、不动脑筋、学习热情不足,无法在实验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再理解,更无法谈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4,5,6]。因此,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努力将学生的被动性实验转变为主动性实验:要求课前对实验进行预习,了解该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及最终目的,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针对实验中涉及的关键步骤进行讨论和分析,一方面减少实验失败的概率,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学生的知识强化;指定实验内容,但不强制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设计,允许学生对失败的实验进行重复操作,并通过对失败的实验的共同讨论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这一系列努力既保证了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又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多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在软膏的制备及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材料以制备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或水溶性基质的软膏剂,激发了学生极大的热情,部分同学利用课后时间根据该实验原理自制了不同种类的护手霜和面霜,学习氛围一片热烈。

另外,医药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惠互利合作关系。因此我们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企业的相关资源,按照企业的生产任务安排情况,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训,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将所学内容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3 以企业项目或产品为载体,进行开放型创新设计

医药学院药剂学教研组通过与行业专家一起对多家企业的工作任务的分析发现,制药企业目前在新药物的研发及生产上主要是以药物制剂新剂型的开发以及制剂技术改良为主,如通过改变药物剂型提高药效,尤其是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药剂学的知识和药物剂型新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岗位包括了药物处方设计的优化,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调整,新制剂的质量控制等多方面,教研组依据企业实际的生产工艺流程来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对这些教学任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进行了论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具体的项目或产品面向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如何对药物的处方设计进行优化、如何对制剂剂型进行改良等多个项目。学生自主组成团队选择教研组拟定的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设计和实践,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学习、自主创新,最终按照企业要求完成实践,以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教学目的。这个过程注重了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对接,把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企业实际要求的高度,通过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创新思维方式,最终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中。

在开放型创新设计实践教学中,学生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实践环节教学,客观、公正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于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通过理论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考核(占20%),结合实践环节中的动手操作(占40%)、团队协作(占15%)以及期末的项目考核答辩(占25%)全面评价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这一考核方式被学生一致认为是一个公平公正和科学的考核体系。通过这一考核体系的构建,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对于药剂学理论和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通过上述课程改革,近两年的药剂学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初见成效,但终归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同时由于药剂学知识点零散、涉及的知识面广、理论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等特点,药剂学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努力,不光要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还需要掌握更好的教学方法,秉承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我们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我们会把教学工作开展得更有效,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娜.医药业全球化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食品与药品,2011(3):144-146.

[2]刘宏飞,赵欣徐,希明戈,等.对药剂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时代教育,2011(9):40-41.

[3]王勤,李华文.药剂学课程教学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0(4):776-779.

[4]付茂琦,刘玉雯.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药剂学》实践教学探讨[J].海峡药学,2010,22(11):255-256.

[5]古丽巴哈尔.卡吾力,寇耀红,李岩,等.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8-9.

上一篇:县级广播电台改造方案下一篇:显示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