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的名人名言(精选10篇)
于美的名人名言 篇1
如何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卢龙县潘庄中学
王玉凤
世界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学会认识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能看到初升太阳的美,盛开的鲜花是美的,开屏的孔雀是美的„„五岳之尊的泰山是美的,湛蓝的大海是美的,奔腾的黄河是美的„„春天的细雨是美的,夏季的月夜是美的,冬日的银雪是美的„„但是要发现枯黄的秋草是美的,古朴的老屋是美的,扫马路的工人是美的,满脸皱纹的老人是美的,就太不容易了。对于前者,我们自然地就能感受到美;而对后者,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美的存在,无法发现美。
所以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仅是教师指导学生作画的突破口,更是学生作画的源泉。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敞开心胸地感受美、灵动地创造美。
怎样使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呢?人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事物进行联想的。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美的能力,要从他们思维的特点出发,从一花一木,一山一水入手,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引导。
第一步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外部的特征美,拿颜色美来说,自然界中可谓是五光十色。红玫瑰、黄菊花、粉杜鹃、白水仙、争奇斗妍,媚态百生。不同种类的动物也以特有的色彩装扮自己,金龟子金光闪烁,红蜻蜓通透鲜红,大熊猫黑白分明,孔雀开屏更是灿烂夺目。春日带学生到附近的桃林口、刘家口、马鞍山、尖山槐去写生,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彩为教材,给学生讲解颜色的种类特点,相互的关系,以及各种颜色构成的自然画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提高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能力。自然界形态美也极其丰富:巍峨的山峰,挺拔的青松,给人以不同的造型美;奔腾的江河,咆哮的大海,以锐不可挡的力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美„„使学生在自然界各处独具一格的形态美中吸取美的营养。
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因为观察是创造美的前提。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画家去感受松树的个性、体味松树的品格和趣味、挖掘松树不被他人察觉的美学价值。
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自然、提高审美能力,在身临其境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知识,使他们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
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可从多方面入手。比如:对建筑美的欣赏,建筑艺术历来被称做“凝固的音乐”。那些造型精巧、风格多样的古今中外建筑,以其巧夺天工而被世人赞叹,我国是建筑艺术驰名世界的国家,在辽阔的国土上,有数不胜数宫殿、寺院、石碑、桥、塔、亭、台、楼、阁、轩、廊,像明珠一样灿烂夺目。在观赏时,先让学生看到建筑物的全貌,讲解建筑物的布局、功能、结构、色彩、造型上的特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代建筑宏伟、气势的美。有的古代建筑和风景胜地还有动人的神话传说,让学生了解这些故事和传说,既可增长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审美更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用知识启迪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全面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首先要抓住整体性。学生的观察一般都不细致,常常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样怎么能发现美呢?为了培养学生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上室外写生课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教师的耐心引道,学生都能把自己眼睛看到的景物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还会涌现出许多构思巧妙,内容丰富的绘画作品。
美感是指人们直接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美的事物的完整印象和总体感知。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艺术形象不是杂乱无章的线条、色彩、形体的拼凑,而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课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感知能力。
例如欣赏拉菲尔的《雅典学院》时,除了从视觉上感受画面的色彩和谐统一,更要从构图、构思上去感受作者对人类住求科学、追求智慧真理的赞美。欣赏潘鹤的《艰苦岁月》时,引导学生对一老一少两个游击队员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的真实、生动形象的欣赏,体会他们吹笛子的专注、听笛子的投入,感受革命先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画家运用蓝、红、黄三种主色调统一调配的色彩美。再欣赏此画人物、背景的构图形式美,画作中构图时将毛泽东主席右前方的一根红立柱略去以增加主席身高,这样就更好地解决了绘画形式与绘画主题的统一问题。最后体会该画和谐、成功地将西方油画的写实手法与中国画中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融为一体,具有鲜明民族性的绘画风格,以此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在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还要培养学生发现审美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性格。美感需要从整体上去感知美的事物,但并不等于将客观事物巨细无遗地复印在头脑中。罗丹还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只有有了独特的感受和发现,才可以算是真正把握了美。
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莫奈曾到伦敦游历,他花了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教堂,画面上教堂的哥特式尖顶上空笼罩着紫红色的雾气,时隐时现,色彩丰富,诗意浓郁,非常精美。该画展出时,观众非常惊讶:原本灰蒙蒙的天空在画家的笔下却变成了紫红色,这一定是画家搞错了!可是,当人们走出展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天空的雾的确是紫红色的。从此,莫奈被人们誉为“伦敦雾的发现者”。只有具有特别敏锐的感官,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美,并深入的感受美,才能开拓出美的天地。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种发现审美事物独特性格的能力。
在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人们审美感受力的高低强弱,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只有通过耳濡目染,亲身领受,才会是视听感官变得灵通起来。教学中教师要系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领会各学段内容标准,有计划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明暗造型的教学中,如果仅仅安排学生积极对照课本临摹,那样学生兴趣就不会浓厚,就不能体会出黑白灰调子的对比和谐美。教师要安排从易到难的实物写生,让学生亲自面对写生物体,引导他们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比较、体会写生物体各个部分的形状、明暗、调子等变化的视觉印象。在工艺美术内容教学中,通过对基础图案、装饰色彩、平面构成、模型、服装、居室美化、建筑装饰等系列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强化学生的美感,发展他们个性表现能力,体会创造美的乐趣,学会传递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自然界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让他们仔细观察各种物体的外形、色彩,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原因。如色彩鲜艳的花朵与暗绿的叶子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感觉。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因此,要培养学生发掘生活中实质性内在的美,有的作品表现的是事物表面的美,但有些事物表面却不是很美?它的美往往隐藏在外表下面,这就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去发掘美。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开始学生并未看到这张画美在哪里,相反却说画中人物很丑,脸上黑乎乎的,太脏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透过人物的相貌看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因为他善良、勤劳、俭朴,因此,一个人美不美并不仅仅反映在外表上,更重要的是要心灵美,我们画画也一样,不仅要表现外表美的,也更要善于去发现外表下面更美的东西,内在的美才是最美的。我们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表现你最熟悉的人,把他们美好的心灵表现出来。
其次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发现美,感受美。美术欣赏有多种方法:观看录象、图片,或让学生多收集中外作品的挂历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欣赏作品时,老师不要详细地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等,应该调动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可以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集体参与,这样才能欣赏中发现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如:在欣赏俄国杰出的画家列宾的著名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时,先让学生听一听《伏尔加船夫曲》,一边欣赏乐曲,一边欣赏作品,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对这幅作品的感受。学生的兴趣高涨,各抒己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这幅画有了深刻的认识,使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有一种幸福感。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指导学生怎样运用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这就需要让学生懂得一些美术的理论知识。例如:艺术与生活,写实与夸张的手法等等,如: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相比较,有什么不同,怎样欣赏这两幅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评论,说出美在哪里,为什么美,也可以借助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可以给学生介绍有关的故事。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去发掘美。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如舞蹈《孔雀舞》就是艺术家经过对孔雀耐心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了优美的舞蹈,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那么怎样依靠想象去发现美呢?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靠想象来发现美并表现美的,在生活的基础上,依靠想象发掘的美。有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丑陋的形象,但学生还是通过想象,发现了它的美,并表现了出来。任何的艺术形象,都源于生活,源于作者的想象。即便是怪异的、世上并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也是由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经观察比较,想象而创作的。是生活沉淀经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其归根结底也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发掘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教学得法,就一定会使你的学生拥有一双不寻常的能发现美的眼睛来。
于美的名人名言 篇2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乃古今中外文库中的精华, 具有极高的欣赏、教育价值,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为我们教师研究、探讨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通过对语文文本中“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的阅读、讲解、分析, 引导学生去发掘、体会、欣赏作品中的语言美、构思美、情感美, 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 以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教育呢?笔者总结了几点做法。
一、寓美育教育于诵读欣赏中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诵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 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 能使作品中的人物情境跃出纸面, 使学生进入角色,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从而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和熏陶, 获得初步的审美享受。
例如, 朗读《有的人》的第二节:“骑在人民头上:‘呵, 我多伟大!’”这一句, “骑”字应读重音, “伟大”一词应曲折读升调, 以揭露高居人民之上的反动统治者狂妄、轻浮的丑态, 他们作威作福, 横行霸道, 任意奴役、宰割人民群众, 还无耻地自我标榜多么伟大。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句, “俯”字要读重音, 句末平缓读降调, 包含庄重、崇敬之情, 以表达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的“牛”的革命者的敬仰!学生们带着感情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角色, 就会在诗人强烈的爱憎情感中得到深刻的感受, 就会与诗人一起恨反动派的虚假丑, 与诗人一起爱革命者的真善美, 真正做到“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寓美育教育于精巧构思的赏析中
作者在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提炼加工、提笔成文时, 需要精心的构思, 合理、巧妙地剪裁、组织, 纵横捭阖, 各极其度, 作者总是顺着一定的思路来布局谋篇, 学生只有遵循这条思路, 才能解开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
例如, 《枣核》一文的构思就十分精巧。作者由朋友索要枣核起笔, 开笔就设下悬念:枣核用途蹊跷。接下来写朋友得到枣核后如获至宝, 但对其用途仍秘而不宣, 还“故弄玄虚”, 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 在谈话中才说明了索要枣核的原因, 解开悬念。在一个个悬念的消释中, 读者享受到了一种柳暗花明的美感和豁然开朗的快意。几颗“东西倒不占分量”的枣核, 却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 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 这几颗枣核的“分量”在美籍华人朋友的心中, 简直就等同于故乡故土。作者借“枣核”这一物象, 将风物美、友情美、民族感情美和谐统一在一起, 突出了民族感情不因国籍的改变而改变, 中华民族具有高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主题。
三、寓美育教育于语言品味中
“文以载道”,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去感受美、鉴赏美, 接受美的熏陶和美育教育。
如《春》一文, 写春天景物, 用词准确而生动。写春草, 用“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偷偷地”、“钻”等词语, 细腻贴切而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回大地时, 春草勃发的长势、情态和它“嫩”、“绿”、“软”的特征;写春花, 一个“闹”字把音响和景象全写了出来;写春风, “抚摸”一词巧妙地表现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使读者如入其境, 感同身受。文中还运用了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来描绘景物特点, 抒发感情。如写花色鲜艳, 不直接说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 而用“火”、“霞”、“雪”来比喻, 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 使那火的燃烧炽烈、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 同时映入读者的脑际, 给人以色彩斑斓的美的享受。拟人句如“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 把百花争春的“形”和“神”呈现在读者眼前。指导学生理解这些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 可以使学生既得到语言美的熏陶, 又能从各家各派的文笔之中汲取到语言养料, 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寓美育教育于作文仿写中
茅盾说:“模仿, 是创造的第一步。”利用现有教材, 让学生从模仿开始, 慢慢步入作文的大门, 这对学生是大有好处的。在语文教学中, 创造想象被更多地运用到作文教学当中。学生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 运用典型化的手法, 对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 就能够表达美、创造美。
如教学《往事依依》一文后, 让学生从其结构上模仿写作《童年记趣》;教学《松鼠》后, 让学生从观察上模仿写说明文《猫》;学习《一面》后, 再让学生从选材上模仿写散文《带着感激上路》;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后, 让学生想象写《于勒发财回家后》;学习了《孔乙己》, 让学生想象写《孔乙己之死》等等, 这都是对学生由模仿到创造、想象培养的重要手段。对于文苑学步的中学生来说, 仿作无疑强化了课本范文对练笔的指导作用, 为中学生从模仿过渡到独创铺设了台阶。学生从观察思考、取材熔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模仿中获得借鉴, 就能步其门而登堂, 效其法而通变。从美育角度看, 它是鼓励学生按美的规律借鉴、创造文学美的良好开端。
徜徉于真善美的时空 篇3
读瞿艳丹过往的这19篇作品,最大的感触,莫过于她总是把笔触牢牢地指向人,指向她笔下的人物(包括她自己)、指向这些人物的生存状态、生活情态、生命姿态。并且,总是让融和着善与美的真实情感,作为统领,把读者带进浓烈的真情于萦绕中弥漫、于弥漫中涌动的境界,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被感动、被打动、被激动,在此情境下的读者,早已忘记了自己所阅读的瞿艳丹的那些文字,倒底是属于以真人真事为主体躯干的散文,还是属于有着更大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的小说了。
为此,如果对瞿艳丹在《三角洲》上已发表的作品所呈现出的作品概貌、风貌做一点剖析,我们似乎可以有以下三方面的印象。
其一:艳丹的笔,再现着她亲历的生活与她艺术想象中的生活。
这里,有她的亲人、同学、老师。在描述这些人与事时,常常呈现出一种逼真的真实之状。但是,这一切有时似乎又不纯粹,又很模糊而迷离。有些场景,有些人物境遇,好像是源自她周边的生活,但只要详加思辨,似乎又是她这样的年龄很难亲历的生活。比如,她给她的好友常常冠以动听、动人的诗意的名字:如含雁、宜均、九月、枫韵、秋水等等,使人觉得生活中人们取名,似乎没有这么多诗意的汇合和巧合。但是,她所写的人物,又都是那么活灵活现,那么真实感人,情不自禁地,我们已觉得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已变得十分美好、纯粹、可爱起来。想象着穿一袭白色棉衣布裙、梳一尾长辫的女学生们,沐浴在阳光中的背影,聆听着女孩子相互间神秘的私语或执拗的手势,那楚楚动人的美,便在校园的晨香中荡漾开来,也于读者的脑际弥漫开来,一时间,竟然会让我们全然忘却了,这是在常常让人感到压抑沉闷的毕业班教室呀!正是随着瞿艳丹空灵秀美、跳跃活泼的描述,竟然让我们那样轻盈地绕开了高考的雾阵,嗅到的不再是剑拔弩张的烟火味,而是幽远沁脾的芳草香。是的,每当我们翻开杂志,开始阅读艳丹的作品,总能闻到一缕缕的草叶的清新,一阵阵花朵的馨香。这是因为在瞿艳丹的文字中,总是大量地描写主人公眼中的各色植物的形态和香味,一时间,那情那景,倒底是洒落一地的桅子花瓣?是飘落肩头的木槿花蕊?还是学校花圃中的风仙,校园路灯旁繁盛的广玉兰?此时的读者,只有陶醉的份儿,而无分辨的能力了。而在这般的陶醉中,读者已是宁可相信,这正是众人心中长盛不衰的多种植物混合而成的馥郁无比的香味,正在我们的鼻尖氤氲着长久的统治与熏陶呢。而这种统治与熏陶,自然是缘自艳丹那颗栽种美、收获美的芬芳之心了。这也正是艳丹文字里最难能可贵的元素。她摒弃校园文学作品里常有的颓废不羁,摒弃一切对考试、课堂的埋怨,摒弃一般学生对乏味生活的厌倦,从容而恬淡地在许多人还处于高考的噩梦统治的时候,巧妙地经营着自己美丽的一隅,书写着如此美丽的文字。而这些文字,既反映着她所处的学生年代,却又虚化了她的学生生活中某些缺乏美感的元素构成,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股神秘的力量。这股力量,已深入骨髓。她是对美的感佩与礼赞,是对美的欣赏与享受。
其二,艳丹的笔,描摹着她诞生的故乡与她想象中的故乡。
这里有她祖居的乡间,有她成长的小镇,有她放飞过的纸鸢,有她记忆中的令她刻骨铭心的梅雨和她幼时嘴馋的桂花枣泥月饼……但这一切,又似乎不全是她的亲历中的,不是她曾真实地拥有过的。这些场景,仅仅会出现在她的梦境之中。她的文字里多次提到苏州,提到江南,而从她的祖籍江苏通州这一特定地域概念上讲,自然并不属于江南。可她为何是那样偏爱江南的烟雨及残荷呢?以至于连小说里的人物,也被赋上“芦囡”这个极具江南气息的名字呢?我想,这除了作者对美的情不自禁的追求外,还跟她广泛涉猎并钟爱有如性命的书籍和文字分不开。
艳丹真的是读了不少书,尤其是读了不少唐诗宋词和现代作品的。为此,她的文字中,才那么自然地流淌着唐诗宋词的韵味与节奏,才那么清新地展示着极具古典美的情境与情致。艳丹精心地读过许多,并把读过作为自己的一种财富的积累。而这种积累,不但是巧妙地左右逢源地融入了她的笔端,更是融入了她的思絮和血脉,变成了她自己的才华。李渔的《闲情偶寄》,洪昇的《长生殿》,沈复的《浮生六记》,这些即使是专业的文学创作者也可能束之高阁的书,却在这位女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生涯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是的,正是在这连绵不断的阅读进程中,她把读到的文字幻化并美化成自己生活的背景:村庄、河流、池塘、雨巷、田埂,乃至鸡鸣、狗吠、蝉歌、蛙鼓……这一切都在她那优美的描述中,犹如影视中的慢镜头一般,在我们的眼前一一展示而过,让我们常常恍惚:这究竟是作者赖以成长的可爱的故乡?还是她始而无终的梦中的天堂?
而我想这是艳丹的又一独特之处了。她通过这些提炼出来的绝美的文字,引导我们走向并流连忘返于每个人都渴求拥有的美丽而圣洁、温馨而舒适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家园。
正因为有了艳丹的这种提炼中的描述,这种描述中的营造,便有可能帮助被现实功利所束缚的一些读者,去摆脱掉尘世的喧嚣与琐碎,并有可能为读者提供出某些精神支援。而一代代的被称作读者的人们,之所以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中,还会静下心来,去读文学作品,其实真的是为了能受到善的洗礼,能领略到美的感召。所以,艳丹所写的一切美的文字,其实都源于她对善的膜拜与解剖,而惟有将“善”写进文字,文学创作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和诱惑力。从这点上讲,艳丹与她一起成长的同龄的青少年相比而言,就彰显出她为人心地的纯正,人生态度的良善,为此也就显得更是弥足珍贵的了!
其三,艳丹的笔,演绎着她的真实或想象的故事,以及总是真实可信的情感。
艳丹在描述她与同学间的友情,年轻教师与贫困学子间的师生情,还有成人间被着上不同色彩的爱情时,展示了她的内心的丰沛的情感,对人性的尖锐而准确的把握,以及对理想境界中的情感状态的完美追求。如前所述,在进入情感领域时,艳丹讲述的故事,不一定全是在她周边所发生的。主人公有时是塑造出来的,是通过艺术手段合成的;其中的故事,也并非如原生态生活那般,被原版地搬上书页,而是艺术上的再现。但是,我是那样笃定地相信,这些故事中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我相信,对“美”与“善”执着追求的艳丹,是不会放弃“真”这个文学创作最基本的原则的。比如她在《哥哥》等多篇作品中涉及的兄妹亲情,那样炽烈却又如此平和:默默的抚摸、无声的护送,还有嘴角边憨厚的微笑、眼神里不尽的祝福……我猜想,她的生活中一定有着这样体贴的兄长。但是,即使真的没有,这也是她向往与希冀的。她有一篇非常出色的小说,题名为《秋天的灯盏》,行文的风格,有些类似中学的一篇题名为《小橘灯》的课文:也有贫困家庭里懂事的小姑娘,也有躺在病榻上的亲人,也有黑暗里摇曳的灯盏,可艳丹笔下的灯盏并非预示革命成功的希望之光,而是照亮主人公吴融老师心灵的一盏启明灯。在秋天淫雨中闪烁的灯盏,让主人公重新认识了她的学生、她的工作、她的责任,重新作出了她的选择,我觉得,这盏灯凝聚着芦囡的真情,点燃了吴融老师心中的真情,也传递着兄妹间的真情、师生间的真情!
所以,我对渗透在艳丹作品里的“真”,不得不叹服再三!作为学生的她,通过艺术的手段提炼了生活,又再现了生活。她写事、写人,更懂得写情,写真实的情、真切的情、真挚的情。在艳丹的作品中,凡触及到“情”的文字,没有任何伪饰,没有任何造作,没有任何欺瞒和作秀。艳丹的创作精神是纯粹纯正的。所以,也就是非常可贵的。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作者,她这样塑造,这样描写,这样表达,都分明张扬着这么一个宣言:文学作品所传播的知识更多的是关于人的知识,诸如人的心理动态、感情命运、人性走向等等。我们读作品、写作品都不能忘却人这个主体,文学即人学。
以上,在对瞿艳丹在《三角洲》上已发作品及作者本人,进行了简要分析、解读之后,接下来,我们对她发在本期(2006年第5期)上的5篇新的作品,在欣赏的同时,要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了。这种审视,是有参照系的。这个参照系,就是她的经由本刊而已面世的19篇作品;这种审视,又是在新的情势下进行的,这个新的情势,便是当年的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的学生瞿艳丹,眼下已是西南政法大学的在读大学生了。
这5篇作品分别是:《尘归尘,土归土》、《旧城堡的木槿花》、《亦雪亦雨,尘世之欢》、《闺阁》和《西塘,四季绮梦》。
《尘归尘,土归土》可以说是一部令人心灵振撼不已,震撼之后,心灵仍旧颤抖不已的好作品。这部作品,与发表在2005年第6期上的《秋天的灯盏》一样,把笔触深入到了生存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它写出了痛苦的人生(不幸的家庭,难缠的亲人,经济窘迫等),以及这种痛苦人生对女主人公郁囡的折磨与摧残,也写出了童年郁囡与哥哥在一起时的短暂欢乐,写出了她在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白地刺绣碎花棉布裙时的暗自幸福,当然,她更写出了接踵而至的日复一日的心灵被挤压、人格被践踏的非人生活。最后,写到了郁囡在长久抗争之后的逃离,以及逃离之后对心灵归宿的彷徨与寻找,寻找与选择。
可以说,《尘归尘,土归土》这部作品,从题目开始,就是一个大命题。这个大命题,即是人生层面上的,又是文学创作层面上的。这部作品中并不长,只有一万字,但是,这部作品演绎着的却是沉重的人生大悲剧。而作者注入这部作品的情感,则充满了博大的悲悯情怀。这种博大的悲悯情怀,常常是作家成就优秀作品的一大要素。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中的孔乙已,《祝福》里的祥林嫂,就是鲁迅先生悲悯情怀中的撼人心魄的人物。而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两部传世名著,一部是《悲惨世界》,另一部是《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作品,之所以成为了世界文学名著,而且还不断地被改编成其它形式的作品,并同样引起世界性的关注,其根本原因,就是作品中弥漫始终的悲悯情怀。《悲惨世界》把这一博大的悲悯情怀,给予了一直被追捕的所谓逃犯冉阿让;而《巴黎圣母院》则把这一博大的悲悯情怀,给予了生活在巴黎圣母院里的,长得极为丑陋、心地却极为善良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正为此,这两部作品才有了撼动世界亿万读者心魄的艺术力量。
正基于此,笔者才认为《尘归尘,土归土》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是一部完全可以写成长篇小说(就其内容含量和主题份量而言),却被艳丹匠心独运地只写成了短篇小说的作品,是一部展示出了艳丹写作天赋与才华的作品。而与这部作品处于同一思想力度和艺术魅力层面上的,就是前面已提过的《秋天的灯盏》。在《秋天的灯盏》中,艳丹为女主人公取名为芦囡。而在《尘归尘,土归土》中,她又为女人公取名叫郁囡。看来,艳丹在创作角色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女孩,总是更加悲悯同情有加。芦囡的人生处境,与郁囡太相似,她生活在乡间的最贫困的家庭,有着最屈辱最被人鄙视的亲人。等待她的命运,只有失学、只有过早地去从事沉重劳作这一条路可走。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小女孩子,一个浑身散发着猫骚味的小女孩子,却以自己的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照呵护着自己家中的小母猫,并且,为这个小母猫取了一个很有光亮度和体温度的名字:小灯盏。
这也就难怪,艳丹在通州高级中学时的老师陈鑫南,在为其第一个小辑写评论文字时,用了《阳光而博爱悲楚的女孩》这么一个题目。艳丹真的是有着一颗红透的心脏,有着一颗坚强地跳动着大爱的心脏。
《旧城堡的木槿花》,是写多梦的童年之作,优美而优雅,空灵而灵秀,随意而飞扬。
《亦雪亦雨,尘世之欢》一篇,写尽了爱书之情,读书之乐。同时,也张扬着这样一种人生哲学:一生与书为伴的人生价值取向,既是人生幸福的选择,又是人生舒适的姿态。其实,阅读与写作,都是寂寞的姿态,是不事喧哗,不事欢闹,逃离干扰的默默的姿态。所以,不能甘于孤独和寂寞的人,是难以阅读好书,难以写出好作品的。艳丹的文字,是如此行云流水、秀丽隽永,是如此浸透诗意、富有书卷气,这已不再仅仅是语言风格上的绮丽,更是书写内容上的繁花似锦和充沛丰盈了。
《闺阁》一篇,先谈服饰,再谈书籍,即而论及细节,最后又扯到宠物。娓娓道来,从容不迫。令人目不暇接,留连难返。笔者一向认为,好的阅读,或者说是阅读好的文字,常常会是处于如下两种状态之中的:其一,刚刚开始进入阅读,便被那好的既有味道、又有情趣的文字的流水所裹挟,所俘虏,也便情不自禁地一路随波逐流而去,并陶醉其中,忘我其中;其二,偶尔因为什么缘故,稍稍缓过神来,也会暂时停止如此这般的随流逐流,一下子跳到岸上,而未及站定,又情不自禁地为文中的种种精妙绝好之处,生发出一番浩叹,或者,继而因之而击掌,而浅吟低唱,也未可知。
读艳丹《闺阁》这般的美文,就可获得如上的感受。
最后,该谈谈《西塘,四季绮梦》了。西塘是水乡,是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之一。极水灵而秀美,极古典而清爽的。江南如此美好,喜爱文学创作的女孩子们,当然是巾帼不让须眉,才女不让才子,并因之而一再地阅读江南,沉浸江南,抒发江南,描写江南了。《西塘,四季绮梦》便是艳丹的这么一种风味的新作。
或者说,她描写的是以江南水乡古镇为背景的爱情故事。
几乎,没有一个有才华的成功作家、诗人不写爱情故事;而以江南水乡古镇为背景的爱情故事又特别难写,此一点,不知艳丹想到了没有。
毫无疑问,《西塘,四季绮梦》是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这不论是从传统意义上讲,还是从现代意义上讲。
故事讲得很动听。既有西塘古镇的周祥而灵动的风景描写,又有人物关系交织的从容不迫的交待。虽然感情线条很多,但讲述起来,却是裁剪得当,衔接有序,有条不紊。
但是,为什么,笔者没有怎么被这个结构得十分精巧,布局得十分智慧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打动呢?笔者自然先是反诘自己。继尔,也就再次把探寻的目光投向了作品本身。
这个爱情故事里,似乎少了一点什么。自然,少的不是美丽的文字。那,又是什么?
《西塘,四季绮梦》,自然不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苏轼语)的美满的爱情,也不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南宋·辛弃疾语)的悲剧爱情。
顶多,有一点小小的凄美。
总之,《西塘,四季绮梦》少了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或许,这是艳丹文字的另一种风格,淡定而不惊慌,略感悲凉而不致于大伤心不已。所以,就文字而言,《西塘,四季绮梦》还是非常好读,非常享受的。
在结束本文之前,想再谈两点纯粹个人化的评述。
其一,本期中的艳丹的《旧城堡的木槿花》、《亦雪亦雨,尘世之欢》和《闺阁》,这3篇延续了这之前的《江南》、《零碎的笺纸》、《乡村》、《雨润帘纱》诸篇的好情境,好情调,好味道;
其二,想再次提及《尘归尘,土归土》和《秋天的灯盏》这两篇文字。我以为,不是心中对真善美爱之至极、对假恶丑恨之至极的人,是写不出这可贵的文字的,是写不出这可爱的文字中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和人物抗争的。
自然,还特别要祝愿瞿艳丹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一步步地经营好自己以后的文字,一篇篇地打理好进入自己以后作品中的人物轨迹和命运归宿。在真善美的时空中,让读者能持续不断地倘佯并享受在精美的文字世界里和情感世界里。
弘扬真善美的名言 篇4
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 ——法国哲学家 狄德罗
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幸福、健康、才能、财富、快乐、权势等一切,但放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那么他就会堕落成为动物。——日本美学家 今道友信
我深信,真和善只有在美中间才能水乳交融……一个人如果没有美感,做什么都是没精打采的,甚至谈论历史也无法谈得有声有色。——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
凡是真的、善的和美的事物,不管它们外表如何,都是简单的,并且还是相似的。——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日本学者 黑田鹏信
我对于事业的抱负和理想,是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的。——古罗马政治家 西塞罗
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也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德国诗人 海涅
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是美好的东西,那便是真理。(托尔斯泰《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真善美的名言 篇5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泰戈尔《飞鸟集》
真理若是穿多了衣服,它反而显得俗不可耐了。--泰戈尔《春之循环》
无言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
不管是多么值得尊敬的人,我也决不会为他而颠倒黑白,把好说成坏。--泰戈尔《一个女人的信》
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
大量的善和大量的恶,总是混合在一起,交互错综着的。--狄更斯《游美札记》
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弥盖朗琪罗传》
所有的人好象总是带有两重性的。在他们的胸腔里仿佛有一副天平,他们的心就好像天平的指针,在称善的和恶的重量时,指针一会儿倾向这一边,一会儿倾向那一边。--高尔基《三人》
凡对别人有害的事都是错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关于真善美的励志名言 篇6
1、我一向认为,只有把善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美的。
2、貌虽美但如果没有纯洁的灵魂,就好比是晶亮的玻璃眼睛,不辨世事。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4、一个人一旦密切注意起任何事物,即使只是一片草叶,也会变成一种神秘的、无比的辽阔和壮丽,令人敬畏。
5、大量的善和大量的恶,总是混合在一起,交互错综着的。
6、崇高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狂风暴雨之中。
7、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
8、庄严和高贵的气质,只有蕴藏着豁达和崇高胸襟的人的灵魂才能表达出来。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认为美就是善,这完全是一种错觉。
11、啊,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镜子的谄谀中支找寻。
1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4、人们是为着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谁能更虚怀若谷地拥抱世界,谁更深切地热爱世界,谁说是最优秀的;谁是最自由的,谁也就是最优秀的,在他们身上,才会有最大的美。
15、保护一个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天职。
16、美,是永恒不朽的瞬间一现,可是我们竟然会想追求它一生;美的欲求,驱使人绝望,令人难以忍受。
17、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只有那些无法把自己充分沉浸在美中的人们,才会鄙视美,把它看作一个感官的对象。
20、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2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23、美是奇异的。它是艺术家从世界的喧嚣和他自身灵魂的磨难中铸造出来的东西。
24、一切美好的品质,都是从太阳的光线和母亲的奶汁中生长出来的。
25、美是理性与感性的协调一致,正是这种协调一致才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2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27、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
28、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29、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30、社会生活的消极的道德本质常常导致人们美的退化。
31、以天生的感情喜爱纯粹艺术和科学,所感受到的神秘,是我们能够拥有的最美的经验。
32、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
33、十全十美虽无法达到,但却值得追求。
34、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
35、应该学会在无价值的事物中寻找美好的东西。
36、漂亮的词句可以导致品德端正,但是品行不端正的人只能用漂亮的词句来说谎。
关于美的名言警句大全
1、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
2、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
3、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4、美貌是一封无声的推荐信。
5、心中所爱的人,总是美貌的。
6、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7、漂亮不等于美,不该漂亮的漂亮是丑。
8、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9、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10、改变人的心灵,比征服许多一国更高贵。
11、貌虽美但如果没有纯洁的灵魂,就好比是晶亮的玻璃眼睛,不辨世事。
12、不爱,孔雀不惹眼;爱上,山鸡也动人。
13、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14、如果人们不仅能够执着地追求美,而且能够敏锐地发现美、自觉地创造美,那么,不仅他们自身会变得更加完美,而且整个社会、我们周围的一切,也都会变得更加完美。
15、美是恋人的赠品。
16、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
17、人的外表的优美和纯洁,应当是他内心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
18、谁也不会因为别人长得丑就责怪他。
19、你缺少的不是美丽,而是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
20、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
21、善较之美价值更高。
22、应该学会在无价值的事物中寻找美好的东西。
23、美,什么是美?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大量的美。然而,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
24、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25、玫瑰是美的,不过我们认为,使它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
26、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劣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27、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让人愉快的。
28、美丽是一种天赋,自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天荒地老。
29、扬帆的航船,全副武装的男人和腹部隆起的孕妇,是世上最美的三种景象。
30、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
31、没有比漂亮的外表更有说服力的推荐信了。
32、美会在凝视者的眼睛里。
33、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34、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
35、我们从那些由于劳动而变得粗美的脸上看到了全部人类的美。
36、美在已经涉足和尚未涉足的领域中创造着。
37、凡是心中所喜欢的,看来总是最美的。
38、假如认为美就是善,那是多么离奇的幻想啊!
39、美是德的象征,德是美的本质;美与德是两个概念,又是一个实体。
40、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贵。
41、除真挚的心灵外,别无高贵的仪容。
42、美貌之女人犹如才智于男子,是至关重要的。
43、美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完备的东西,它包括了自然的不可企及的神秘目标。
44、一个人的美,其五官的位置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十。
45、女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46、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都共同的东西。
47、不是因为漂亮才喜欢,而是因为喜欢才漂亮。
48、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
于美的名人名言 篇7
护士形象美的培养应该在进入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即开始,《护理礼仪》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有的学校开设,有的学校没有开设。从开设了《护理礼仪》课程的学校了解到学生对此课并不重视,课程一结束,也忘得差不多了。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从2000级高护学生开始,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将护士形象美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形象美的内容及要求
1.1 服饰形象
即护士生的着装仪表所形成的形象。上课要求学生燕帽应端正,平整无折并能挺立,高低适中,戴正戴稳。头发前不过眉,侧不过耳,后不过肩。口罩应遮住口鼻。工作服要保持洁白、干净、合体,不缺扣,无油迹,穿在护士服里面的衣服的袖口、裙边不外露,上实验课统一穿白网鞋。不能留长指甲,更不能染指甲,不带戒指、手镯、耳环、项链等。
1.2 姿态和动作形象
1.2.1 站立有相
站立时头正颈直,双眼平视前方,表情自然平和;挺胸收腹,两肩平行、外展放松,立腰提臀;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或两手相握在腹前;两腿并拢,两脚呈“V”字形或两脚前后略错步。靠墙练习时其枕部、两肩胛、两臀、两小腿和两足跟挨着墙。
1.2.2 落座有姿
在站姿基础上,单手或双手向后把衣裙下端捋平,轻轻落座在椅子面的2/3~3/4,两腿略后收或小交叉。两手轻握于腹部或腿上。
1.2.3 行走有态
在站姿的基础上,行走时以胸带步,弹足有力,柔步无声,步履轻捷,两臂前手摆动,注意前手摆动幅不超过30度,左右脚沿一直线两旁,小步前进。
1.2.4 举手有礼
取站立姿态,双眼平视,身体上部向前倾斜30度,随即恢复原态。上级与下级交流时,上级也可使用点头礼。
1.2.5 其他姿态
(1)蹲姿:在站姿的基础上,两脚前后分开约半步,双腿一高一低、互为倚靠,单手或双手捋平裙摆,身体下蹲,用单手或双手从正面或侧面拾取物品。(2)持治疗盘:在站姿或行姿的基础上,双手托盘底两侧边缘的中部,肘关节呈90度,自然贴近躯干。盘内缘不可触及护士服。(3)持医疗文件:在站姿或行姿的基础上,用手掌握病历夹边缘中部,放在前臂内侧,持物手臂靠近腰部,右手下垂或前后摆动。(4)推治疗车:护士位于车后,双手扶把,把稳方向,双臂均匀用力,重心集中于前臂,抬头,挺胸直背,躯干略向前倾,行进、停放平稳。入室前需停车,用手轻推开门后,方能推车入室,不可用车撞开门,再推车至病床旁[2]。
1.3 美的语言
1.3.1 使用文明礼貌的用语
文明、得体、谦和、有礼貌的语言,体现了护士对患者人格的尊重。在护理中注意称谓用语、介绍用语、解释用语、指导用语等。
1.3.2 使用准确的规范用语
语言要做到言简意赅、科学规范、通俗易懂。强调语音清晰,语意准确,语法正确、合乎逻辑。
2 形象美的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1 《基础护理学》教学的开始阶段
在《基础护理学》的第一次课介绍该学科的特点时,就强调形象美对护士的重要性,并复习《护理礼仪》中对护士仪表仪态的要求,让学生一接触《基础护理学》就对护士的形象美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2.2 在护理操作练习中
护理操作练习是在护理实训室进行,要求学生把实训室作为模拟病房,因此,学生进入实训室必须提前10min,在镜子前检查穿戴是否整齐,保持安静。各种操作练习时,对学生不符合要求的仪表仪态教师及时予以纠正,如站立时靠在病床或床旁桌边;双手放于衣服口袋内;同学间勾肩搭背等。提倡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请多包涵、请原谅、对不起、没关系等)。在静脉输液操作时,如没有穿刺成功,应向“患者”表示歉意,操作结束时应感谢同学的协作。养成在不同场所和需要使用礼貌用语。禁止在实训室讲粗话,脏话。
2.3 在护理操作考核中
在各项护理操作考核中把学生着装、姿态动作、语言为一项考核内容之一,在护理操作考核中,无论是面对同学当还是面对模拟人,都应将同学或模拟当做真正的“患者”看待,应用美的语言,认真核对和评估患者,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和操作后嘱咐。如在操作前称呼“患者”时使用“患者”喜欢听的称谓,而不是以床号、编号代称;为“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商量的口吻而避免命令式的语气。操作中采取灵活多变的语言交流方式与“患者”的沟通,禁止无言的操作。
通过近几年的具体实施,使学生明确了护士形象的重要性,从最开始的被动接受到能主动利用课余时间练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实习期间有的护士生在实习医院协助组织、训练各项会议或活动的礼仪人员。学生无论是实习期间还是工作以后大多数都能以形象美的具体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各实习医院及用人单位对我校高护专业毕业生评价也较高。
护士良好的形象,不仅使医院给各类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决定医院整体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护士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还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护士的评价,影响到护士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护士生在学校期间除开设《护理礼仪》这门课程外,护理教师还应在《基础护理学》中有意识的培训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士生的整体形象素质。
参考文献
[1]高澍苹.护理美学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91.
于美的名人名言 篇8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一是“情”,二是“境”,境为情服务,情在境中生。该模式借助形象,创设情境,丰富体验,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联结起来。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直观的画面或播放生动、感人的音乐,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形象,从而丰富表象,激发情感,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氛围。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阅读期待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的阅读活动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是兴趣和热情之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开端同样要注重“情”的激发,“趣”的调动,这样才能迅速地将学生牵引到课堂中来,使之专心致志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整堂课的教学作好一个较为理想的铺垫。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时俱进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创设高质量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可见、可闻、可感的生动情境中,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导入的方法很多,如听故事导入、看课件图画导入、音乐导入、游戏导入,等等。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西湖》一文时,笔者就采用了图画导入的方式:首先播放西湖的课件,让学生欣赏西湖美丽的景色,然后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 样?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呢?这样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拨动了学生情感之弦,引发了学生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向往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很多写景的文章都可以采用这样的导入方式,如《九寨沟》《美丽的南沙群岛》《黄山奇松》等。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语文学科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无不是经典之作,凭借这些课文的学习一方面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理解感悟能力和运用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美好。如果语文教学没有情感的参与,那就只剩下干巴巴的纯语言技术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机的,是缺少活力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倦怠之情,丧失学习兴趣。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8册第4单元的几篇写人叙事类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做人的道理。教学这类课文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掀起情感的波澜。笔者教学这一单元中的《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就多次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当时场景,创设情境,在激发情感、感染学生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上课伊始,笔者首先运用课件呈现护士长叶欣的照片,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直观印象;在讲读课文中间部分的重点段落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呈现叶欣等医护人员奋力抢救非典患者的紧张而又忙碌的场面,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高强度”“高风险”;在讲读课文最后一段时,又运用多媒体再现了叶欣同志追悼会现场上“花圈如海,泪水如雨”的悲伤而又感人的场景,结合这场景笔者启发学生思考:此时此刻从这场景中感受到了什么?在情境创设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再结合文本语言用心品味,说说文中叙述的关于叶欣的哪些事情令你感动。这些举措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感知、理解、体味文本内涵的热情,养成了读中悟、悟中读的良好习惯。
反思本文的教学,笔者认为这篇课文比较难讲,难就难在“情”的激发,因为学生既对课文内容所发生的情境——抗击“非典”知之甚浅,又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身先士卒、舍己救人”的精神缺乏认识。如果教师只是借助语言来打动学生,常常会显得很苍白。这类课文的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内容的情境,并对情境产生认同,在认同中激发情感,才能形成深刻的理解。在这节课例中,笔者有意识地使用多媒体来进行导入,突出了人物和事件,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告别叶欣的真实情境中,为整堂课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在重点词句、人物理解上继续贯彻了设境激情的教学策略,利用音乐烘托情感、利用情境激发情感,让学生在充沛的情感变化中主动形成对人物的认同,使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体会情感,仿佛身临其境,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升华了教学内容所体现的主题。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想象翅膀
语文学习离不开想象,语文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实际上学生在感悟语言、品评句段时也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想象。有了想象的参与,抽象的文字才能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借助想象可以领略语言丰富的内涵与表达形式上的美妙。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提供直观情境,开启学生想象翅膀,让他们敢想、敢说,使其思想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诱发学生情感的变化,使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获取深刻、丰富的体验,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比如,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但愿人长久》意境优美,其中第4自然段描写了苏轼“望月埋怨”的情景,笔者在让学生阅读这一段的语言文字之后,结合课文插图播放了一段悠扬的音乐,呈现出了流动的画面,文、图、声融为一体,产生了较强的感染力。学生融入在这美妙的意境中,想象与联想油然而生。笔者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此时,你就是大诗人苏轼,看到这圆圆的月亮你会想些什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伴随着学生的想象,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多媒体技术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言语表达总是源于一定的情境形象刺激,而多媒体课件依靠其独有的视听技术恰恰可以提供生动的形象刺激,来引发学生的想象表达,帮助学生积淀情感。在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下,语文课堂会变得更有吸引力,会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乐此不疲地徜徉于美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下旬刊,2009(8).
[2]顾亚锋.多媒体辅助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
颂扬真善美的励志名言警句 篇9
2、拳头是打不倒真理的。——高尔基《母亲》
3、真理就像劳动汗水一样,总是有一股强烈的气味。——高尔基《意大利童话》
4、真理的一边是自由,另一边却是限制。——《泰戈尔评传》
5、如果你不等待着要说出完全的真理,那末把真话说出来是很容易的。——泰戈尔《飞鸟集》
6、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泰戈尔《飞鸟集》
7、真理若是穿多了衣服,它反而显得俗不可耐了。——泰戈尔《春之循环》
8、无言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
9、不管是多么值得尊敬的人,我也决不会为他而颠倒黑白,把好说成坏。——泰戈尔《一个女人的信》
10、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
11、大量的善和大量的恶,总是混合在一起,交互错综着的。——狄更斯《游美札记》
12、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弥盖朗琪罗传》
于名人名言摘抄 篇10
1周恩来名言: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
2普京名言: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
3冰心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4牛顿名言: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5爱因斯坦名言: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6贝多芬名言:成名的艺术家反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们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
7尼采的名言: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8鲁迅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9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0莎士比亚名言: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11业精于勤,荒于戏。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13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1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15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6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17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18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雷诺兹
19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0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罗兰
21情愿让日子过得忙迫,也不要让日子过得无聊。—罗兰
22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也能做到。 —亨沃比彻
23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须爬上树。—富勒
24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25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
26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萨迪
27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28在所有的过错中,我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拉罗什富科
29勤劳的人会有各种幸运,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芬兰谚
30勤奋是一条神奇的线,用它可以串起无数知识的珍珠。—佚名
31莫要由于侥幸取得一次收获,便否认踏实苦干是成就的基础。—佚名
32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
3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34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35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36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37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38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39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0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41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4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43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44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45周恩来名言: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
46普京名言: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
47冰心名言: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
48牛顿名言: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49爱因斯坦名言: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于美的名人名言】推荐阅读:
关于美的名人名言07-31
关于心灵美的名言警句10-17
于名人名言的06-18
于理想的名人名言05-15
于书籍的名人名言05-19
于快乐的名人名言06-28
于名人名言的精粹10-25
于独立自强的名人名言07-16
于劳动的名人名言名句10-18
于勇敢和勇气的名人名言摘选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