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故事饶敏

2024-10-18

家庭故事饶敏(精选5篇)

家庭故事饶敏 篇1

我的一家

行知民办小学 饶敏 联系方式:***

家是个温馨的港湾,家是十分温馨的字眼,不同于那些感人至深的种种情爱,却到处洋溢着股股温情。

我们家是五口之家,我很庆幸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有爱我的妈妈,爱我的爸爸,疼我的哥哥和姐姐。现在的我觉得很幸福。

首先,我和你们谈谈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个很和蔼的人,不过同时也是个很严肃的人,我最喜欢的是我的爸爸。妈妈告诉我在我出生的那一刻,爸爸抱着我对我说:“你来到我家要让你受苦了”,我听着妈妈给我说的话,觉得很搞笑。爸爸最疼的是我,姐姐和哥哥只要和我吵架,爸爸就会帮助我。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爸爸都让着我的。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由于作业没有做,我不想去学校,我便赖在家里不去学校,爸爸知道后就拿着棍子打我,最后没有办法我只能哭着去学校。

妈妈为人很热情。每次我带同学回家,她都会热情款待,同学们都说我妈妈好,说妈妈不光人热情,菜烧得也特别好吃,所以我的那些好朋友一有空就往我们家跑,还妈妈,妈妈的叫,我都吃醋了,不过更多的是高兴,为自己有这样一位母亲骄傲呀!妈妈的性格很开朗,和我们根本就不象长辈关系,完全是朋友关系,让我的朋友们一点也没有压力和拘束感。妈妈的性格和别人的性格极为不同,妈妈有一种坏习惯就是说话不给别人留面子.记得有一次,我的数学考试没及格,妈妈很是生气,她没有打我而是讽刺我说我是个大傻子,也许有的人和我一样有亲身经历,你们知道这对我们是多大的伤害吗!妈妈还爱唠叨,我现在都工作了,只要一打电话回家,妈妈就会自己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让自己感冒了。哎。,我都这大个人了,每次只要打电话回去妈妈都会唠叨。

我家有个“大肚子”哥哥。他有一双单眼皮眼睛,由于常年在云南工作,现在的哥哥皮肤黑的活像非洲黑人。哥哥比我大四岁,小时候他最疼爱的是我,记得小时候,哥哥很疼我,还经常替我背黑锅。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奶奶刚买的新花瓶,后来奶奶问起,我说是哥哥打碎的,哥哥听后只是一笑而过。后来奶奶在教训哥哥时,我还在旁边一直说:“奶奶,哥哥不是故意的,您就不要再责备他了。”哥哥只是静静地听着,并没有说什么。虽然哥哥现在成家了。不过我在哥哥心里的地位还是有的,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可是,每逢休息日哥哥都会给我打个电话,问我过的怎么样。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啊。

我的姐姐叫饶艳,是个会计,今年二十五岁,一米六零的个头,中等偏瘦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上镶着一颗秀气的鼻子,水汪汪的大眼睛像两颗毛茸茸黑葡萄,弯弯的眉毛像倒挂的新月。姐姐的嘴唇色泽红润,棱角分明,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姐姐对人特别宽容。记得小时候不管我多么调皮,姐姐从来都没训过我,打过我。有一次,姐姐买了一个粉色的小猫玻璃杯,姐姐十分喜欢这个杯子,一会儿瞧瞧,一会儿摸摸。趁姐姐上厕所时,我拿起杯子来玩,玩着玩着一不小心掉到地上摔碎了。我意识到自己闯祸了,便吓得跑到妈妈那大哭起来,我以为姐姐这次肯定会打我,结果姐姐回来后,并没有打我,而是先看看我的手划破了没有,伤着没有?然后小心地把玻璃碎片拿起来看了看,又伤心地扫了起来,倒进垃圾桶里。姐姐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姐姐上高三的时候,学习非常刻苦,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读书,晚上常常学到深夜。妈妈经常对姐姐说:“休息一会儿吧,别累倒了。”姐姐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考大学是一个人的转折点,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姐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姐姐还经常提醒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接受好的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

就这样我们的一家一直都依然很快东,很幸福,很温暖,很和谐相处。我爱我家,因为我为自已生活在这样温馨的家庭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家庭故事饶敏 篇2

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给孩子讲故事有很多好处:提高语言能力;扩充对世界的认识:使孩子成为喜欢阅读的人……一项新的科学研究甚至表明, 阅读文学作品能够提高人对于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孩子一起阅读绝对是个很棒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钻研一本书的温馨景象, 可能对于一些家长和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限于文化、时间和精力的影响, 书籍并不是某些家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另一部分家长来说, “阅读”本身可能会让他们想起自己不怎么愉快的学习生涯。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 坐下来读书是一种惩罚而非奖励。幸运的是, 有另一种好办法可以达到与读书同样好的效果———讲述家庭故事。

在过去的25年间, 一项对于讲述家庭故事的研究表明, 这项日常活动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许多正面影响。例如, 研究发现, 在年幼时听过父母完整、详细讲述过家庭故事的孩子的表达能力, 会在成年后比同龄人更强。同时, 这样的孩子在对他人思想、情感的理解上表现出了更高的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学生时代拥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另一项研究表明, 青少年对于家族史的学习有助于塑造他们较强的自尊感。这样的孩子比起没有经历过家族史教育的孩子来说显得更加成熟, 在成年后抑郁、焦虑的概率也比较低。

最重要的是, 不像书本故事, 家庭故事总是免费的, 完全可移植的。你甚至都不需要开灯, 就可以完成你的故事分享。研究表明, 各种各样的家庭故事都对孩子有益。分享家庭故事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 就是孩子长大到早已过了睡前故事的年龄, 家庭故事还可以继续成为父母与孩子日常交往的一部分。

无论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如何, 每个家庭都有故事可说。当然了, 并非所有这些故事都如同田园牧歌一般美妙。不要为此感到担心, 研究表明, 儿童和青少年能够从他们的长辈曾经历过的艰难时刻中学会应对挫折的办法———只要讲故事的方式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故事的内容是百无禁忌的。你可以向孩子们讲述那棵由于接线错误而烧起来了的圣诞树, 也可以说说你是如何遇见一生的挚友的, 甚至讲讲你从前的旅行故事。

书籍中包含“叙述”, 但只有家庭故事包含着“家人”。而幸运的是, 听家族史长大的孩子能够二者兼得。他们听到的故事将使他们成为这个家庭、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从这些故事里, 他们了解他们是谁, 来自何处, 并将有怎样的未来。

正如美国女作家厄休拉·勒古恩所说:“伟大的时代未必有高科技, 但却不能没有‘故事’。”口传故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能够讲简单的故事。更大一点的孩子则能够将想象力和过往的经验结合起来, 编织出一个相对理性的故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这些故事的内涵也愈发宽广。人类中小部分具有天赋的个体, 选择执笔将它们记录下来, 流传给后世, 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和“家族史”。

假期是向孩子们讲述家庭故事的黄金时间。伴随着圣诞树、节日大餐, 你可以把那些过去的事情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当然, 保留那些幽默的、温暖的部分, 删去那些伤心的、血腥的情节。也许你的故事不如书上的故事文笔优美, 逻辑连贯, 但它们是最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的。

家庭的故事 篇3

亚华的不能振作,很快就被解释为甘妈对儿子的过分保护。甘妈对幼子的偏爱,却又明显地基于夫妇间的不和。父母不能相处,偏又产生一个忠于家庭的大儿子亚辉,支撑着整个家庭。人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亚华身上,反而不知道最最不胜负荷的,是长子亚辉!

这种纵横交错的家庭关系,可以说是每一个家庭的故事!

家庭的经脉

传统的心理治疗,往往只见带有病征的个人,但是家庭治疗的准则,却认为人是属于系统的,因此也不断地受四周环境及环境内的人物影响,除非你独居另一星球,这世界上并没有“个人”这一回事。

而最影响个人的,当然是这个人的家庭。

因此,当个人的精神或行为出了问题,这个人的家庭脉搏也必然出了阻滞。如果把家庭的经脉打通了,个人问题也会有新的起色。

最常见的一种家庭闭塞,就是父母不能随着子女的成长而成长。

甘家的两个儿子,一个28岁,一个26岁,但是父亲管教甚严,把他们当10岁或20岁的孩子看待。大儿子虽然忠心耿耿,承继父业,但是脾气却越来越大,随时等待爆炸。小儿子就索性停留在10岁的阶段,精神恍惚,毫无做人的信心。

甘妈知道丈夫过分,但是她处理的方式,就是从此不与他说话,自闭而去!

教子无方

甘爸活到60岁,才发觉家里出了这么多问题,真不知道从何着手改善。他越想抓住两个儿子,他们越生怨气,尤其是小儿子亚华,甘爸越教他要有朝气,他就越精神萎靡。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甘爸这套教儿子的方式,对10岁的孩子是适当的,但对20岁的成人就不适宜。亚华要不是反叛而逃,就只好永远做个10岁的孩子来配合父亲的管教!

因此,要亚华不做10岁的小孩子,就得要甘爸放弃他把儿子当10岁看待的说教方式。

父兄都怪母亲溺爱幼子,却不知道他们二人同样是造成亚华不能长大的因素!亚辉协助弟弟振作的方法,几乎全是由父亲处承继过来的。

我望着这个家庭,真的觉得自己像个针灸的人,东摸摸、西探探,各处打听这个家庭的脉搏,才能决定从哪个穴道入针。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20多岁的成人是不应该太听从父母亲的话的。甘爸要学习怎样放弃对儿子的控制,这个家庭才有成长的机会。

反叛!反叛!

因此,我决定制造机会,让两个儿子学习怎样反叛。

我问亚辉:“你父母不能相处,你打算为他们支撑到几时?”

亚辉说:“我想过离家很多次,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走得出去。”

我把夹在父母中间的亚辉邀请出来,面对父母而坐,让他直接与父母亲对话。

亚辉话头一起,才显出这个听话的儿子原来拥有无限恨意,他对父亲说:“你不知道我的中学有多难过,我的同学都叫我‘灰姑娘’,时间一到就紧跑回家,同学正常的社交,我大都不敢参加……”

甘爸反辩:“我现在都没有管你了,现在你脾气比我更大,你有没有想到我心中有多难受……”

亚辉:“你现在是放松了一点,但你仍然是要控制一切……我17岁时你当我12岁,我28岁时你就当我14岁!”

我笑着插口:“这样说,你要到80岁才可以娶老婆了!”

甘妈对儿子说:“你不知道你爸多想有媳妇!”

亚辉答:“想要媳妇的话就得让我长大!”

我问亚辉:“你以前对你父亲说过这些话吗?”

他说:“没有,这是第一次!”

甘爸答:“那我们以后就这样说话吧!”

纸球掷父

甘爸毕竟是个明理的人,这回他不断被妻儿数落,虽然不好受,但他似乎明白这种交谈的重要。亚辉越不相信他父亲会有改变的可能,甘爸就越要证明自己是可以改变的。

甘爸说:“我母亲自小就管得我很严,一步都不放松。我长大后,很自然地就用母亲管我的方式去管儿子。”

可见一个家庭的方式,是会一代传一代的。亚辉虽然埋怨父亲,他自己的体态与说话,几乎是父亲的翻版,他若打不开他与上一代的结,可能他自己有了儿子后,同样会变成一个甘爸!

亚华眼见哥哥第一次与父亲做这样坦诚的表达,也开始说出心中话。甘爸肯在大儿子面前示弱,却不能停止管教亚华,亚华每次说话,他就数落他的不

是之处。

我用报纸揉成一个球,递给亚华:“你父亲不知道,他每次用这种语气跟你说话,就会把你打回10岁去。你如果真的想成长,就得提醒你父亲要对你尊重。这个纸球你拿着,每次他这样待你,你就用球掷他!”

我知道此时甘家的气氛逐渐开朗,因此也就教亚华与父亲开开玩笑。亚华真的依我所示,对父亲说:“你不能再把我当做10岁的小孩!”他说着,把纸球掷向甘爸。

这个疗程长达2小时,倒是打通了一些家庭的经脉。1周后,甘家要请我吃饭,据说亚华开始放松自己,重新振作。甘爸则说,多年不理睬他的妻子,开始与他说话。亚辉不见了踪影,大概是找女朋友去了。

一个红色革命家庭的故事 篇4

在那个年代,虽然胡日先带领其子孙,长年累月勤耕苦作,但由于地主豪绅横征暴敛,欺榨剥削,结果还是债台高筑,家贫如洗。

1925年五华农民运动浪潮席卷全县。上级党组织派遣胡焕寰等到念目石村,开展宣传组织农会。胡日先带领全家首先响应,报名参加了农会。在他家的带动下,念目石、碰塘、琴江下的农民纷纷加入农会,随即成立了琴江乡农民协会,选举胡日先为会长。胡日先当上农会会长后,便带领农民积极实行“二五”减租,取消送租送田信鸡等勒索农民的苛捐杂税。穷人抬起了头,挺起了腰,扬眉吐气,但地主豪绅却恨得破口大骂,誓要把胡日先“农会头”除掉。

1927年5月,地主豪绅勾结国民党宋世科团进剿念目石,他们一到村里,见物就抢,见屋就烧,见人就杀,并派重兵包围胡日先家。由于敌人突然袭击,胡日先躲避不及,不幸被捕,被押进安流东灵寺。敌人对他施用惨绝人寰的酷刑,但他坚贞不屈,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曾被胡日先清理过家产的地主黄柱臣,认为斩除“农会头”机会已到,便得意洋洋地对胡日先说:“你这个共产党农会头,今日你有三头六臂,插翅也难飞,快送你上西天了!”遍体鳞伤的胡日先,忍着巨痛,厉声呵斥:“我胡日先敢食三斤姜,敢顶三下枪,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我死了,有我儿子、孙子,革命自有后来人,你们莫高兴太早,你们的末日快要到了!”辞严气正,弄得地主黄柱臣丧魂落魄,灰溜溜地走开了。几天后,海丰农军总指挥吴振民率领农军打败了国民党宋世科团,攻陷安流,把胡日先从狱中解救了出来。

其妻张五妹目睹自己丈夫身上伤痕累累,青一块紫一块,火从心头起,谆谆告诫儿女:“牢记血海深仇,听党的话,跟共产党走,打倒这批狐群狗党,为你爹报仇。”她带领一家大小节衣缩食,勤俭持家,搞好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农军。她家是革命据点,体弱多病的张五妹经常起早摸黑接待同志,护理伤病员,累得她腰酸背痛。但她从未有过怨言。一次,红军四十六团100多人路过,她组织全家老幼,热情地为红军战士煮茶做饭,问寒问暖。红军战士都称她为“革命的好妈妈”。

在父母的影响带动下,孩子们也纷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肆无忌惮地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在这血腥的白色恐怖中,胡荣、胡问欧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的教导、父母亲的支持,激励着他们与敌人血战到底。

1928年2月6日,古大存、魏远明率领革命军100余人,攻打横陂魏汉周、魏灼寰的封建堡垒——华阁西门。激战两小时后,因水寨李瑞屏等地反武装增援,敌人向革命军疯狂反扑。这时,战士胡运娘等人被敌包围,在这危急时刻,胡荣不顾个人安危,当机立断,带领几名赤卫队员冲上山头,端起机枪,紧扣扳机,向敌人开枪扫射,掩护胡运娘等同志杀出重围,安全转移。

1928年2月17日,国民党黄旭初师兵分三路进剿安流。他们到安流后,就和当地反动武装互相勾结,成立剿共委员会。提出“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共产党员”口号,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革命活动一度转入了低潮。

1929年4月,八乡山第一仗后,念目石的革命火种又燃烧起来。胡荣首先在念目石组织起“救党会”,他任组长,胡亚四、胡亚涛为组员。胡问欧将分散隐蔽的共产党员集中起来,恢复了洑溪乡党支部,他任书记,后任中共八区区委委员。在他们兄弟积极串联发动下,洑溪乡苏维埃政府成立,胡荣任主席;洑溪乡妇女会主任由胡问欧的妻子曾友妹担任,儿童团团长由胡日先的孙女胡木英担任。1930年初,区、乡苏维埃政府都设在胡日先家里。为了保卫新生政权,胡荣兄弟率领念目石人民,在村的四面高山上日以继夜筑起了4个大寮(即碉堡),准备与反动武装展开顽强的斗争。他们依靠原始工事,用粉枪、刀、矛等武器,先后打败了敌人多次的进攻。

胡日先13岁的孙女胡木英也不甘落后,率领儿童团员到永和寺、水口宫、转水宫,废掉神坛,捣毁神像。胡日先一家,成为封建地主豪绅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把胡日先一家当作首先要剿杀的对象。自1928年至1930年,胡日先家先后遭受敌人几十次围剿。不但房屋被烧毁,墙脚被挖掉,果木被砍光,连屎缸板、风车、砻、碓、磨等都被抢光,房屋被夷为平地,片瓦无存。敌人烧、杀、抢、掠、悬赏通缉,迫使他家三年断了炊烟。在艰苦的年月里,胡日先携老带幼,上山蹲石洞,挖野菜草根充饥,以蓑衣稻草御寒,后流落到陆丰上砂讨饭,4岁的孙子胡毕香被迫卖掉,13岁孙女胡木英也被地痞抢走。

由于敌人连续不断围剿,1930年7月,胡荣、胡问欧为了寻找组织,途经汕头时,被叛徒出卖而遭敌逮捕。就义时,胡荣兄弟大义凛然,昂首挺胸走向刑场,慷慨激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儿子牺牲了,但60多岁的胡日先夫妇并没为此流下一滴泪,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同年8月,胡日先带领一家老幼回到念目石窑斗里,继续串联发动,恢复组织,准备战斗。不料被地反张阿金发觉,深夜率领地反武装包围窑斗。胡日先夫妇奋起搏斗,寡不敌众,胡日先壮烈牺牲,张五妹身负重伤,后流血过多身亡。

胡日先一家,在革命斗争中,被杀3人,被抢走2人,失散7人,被迫卖2人,全家18口人,仅剩下4人。他们英勇不屈、前赴后继的革命事迹,为五华人所传颂。

“单肾家庭”:亲情故事感天动地 篇5

一个贫穷的4口之家,女儿和儿子先后患上了重度尿毒症,当巨大的不幸袭来时,患有风湿病、身体孱弱的母亲和身有残疾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手术台,先后为女儿和儿子捐出了自己

女儿命危,妈妈捐肾撑起生命一片天

王大进幼年时因为得病,一条腿瘸了。叫他身残志坚,发愤学习,终于自学成才,进了乡兽医站,成为一名正式职工。勤快、憨厚的他被同村年轻秀丽的胡忠英看中。结婚不久,女儿和儿子来到人世,全家人生活虽然清贫,但却很幸福。

1996年,女儿考入卫校,夫妇俩看到女儿有出息,十分欣慰。1999年3月,眼看女儿中专要毕业了,王大进心中乐开了花,等女儿有了工作,家中又多了一个挣钱的,再把儿子供上大学……但是,他哪里知道,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巨大厄运正在悄悄降临!

这年3月初,女儿常感四肢乏力,视力模糊,头昏眼花,有几次差点摔倒,而且小腿也莫名其妙地浮肿。但全家人并没太在意,以为她是累的。3月中旬,女儿病情加重了,全身浮肿,整个面部都变了形。有一次她终于支持不住晕倒在地,被人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她患了尿毒症,而且是后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女儿的病如同晴天霹雳,在王家炸开了。

女儿的病需要血液透析,但费用非常昂贵,半个月还没有到,王大进千方百计凑来的上万元钱就花光了,而女儿的病情却没有丝毫好转,并且肌肉开始萎缩。焦急万分的王大进四处求教肾病专家,医生告诉他:病人的尿毒症是由于肾萎缩坏死引起的,恢复原肾功能已没有希望,惟兰的办法只有为病人换肾,但医药手术费最少也要20万。

20万,这对于王大进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他立刻镇静下来:一定要救爱女!他得知本省一家医院曾经成功做过一例肾移植手术。 )月广刊,又儿饭转到这家医院。肾病科的主治医生介绍,病人进行肾脏移植最好由具有近亲血缘关系的亲属提供肾源,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购买肾脏所需的一大笔费用,同时可以增大手术成功率。

听了医生的介绍,夫妇俩争着要为女儿捐肾。王大进对妻子说,你身体太差了,又是风湿病又是胃病,再少一只肾脏怎么得了。胡忠英说,我虽然有病,但没有肾病,你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把身体搞垮了,我们这个家还怎么过呀!医生严肃地告诉他们,不要冲,要做好思想准备,一只肾脏虽能维持人的生命,但正常人在缺失一只肾脏后,各项生理功能都将受到很大损害,而且,如果保养不好的话;体力可能会下降,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但为了救女儿,夫妇俩早已不顾自身安危。看着这感人的场面,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流下了热泪。经过检查,胡忠英的血型和女儿相配,可以作为肾源供体。

7月19日,女儿的肾赃移植手术定在这一天进行。为了保证手术成功,医院成立了专家组,为母女俩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主治医生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取出胡忠英的一只功能正常的肾脏,另一组取出女儿坏死的肾脏,然后迅速进行移植。从上午8时45分到下午1时,手术历时4个小时终于成功了。

也许是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上苍,母女俩在手术后恢复得都很快,没到一个星期,她俩便都能下床活动了,也能吃下一些东西。女儿那清瘦苍白的脸日渐红润。,

父母争着为女儿捐肾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小小的县城轰动了,人们都为王大进夫妇对女儿至深的爱而感动。

儿子厄运,爸爸捐肾再续亲情绝唱

尽管母爱把女儿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但是命运之神却没有放过这个本来已经不幸的家庭,让他们一家做梦都不会想到的是,厄运再次降临。

去年3月,22岁的儿子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症状也越来越严重。王大进不敢大意,连忙把儿子带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了,儿子患了尿毒症。王大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问医生是不是搞错了,听到医生再次重复这三个可怕的字眼时,他几乎一下子瘫倒在地上。他不敢相信,命运会如此和他过不去。接着,王大进带着儿子辗转几家医院检查,尽管他多么希望原来的诊断是错误的,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把这个家庭仅剩的一点欢笑击得粉碎。胡忠英本来身体就很差,失去一只肾脏后严重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再加上繁重的劳动,身体已变得十分虚弱。她捧着儿子苍白的脸一遍一遍地喃喃自语:“老天呀!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坏事,你要这样惩罚我,你要坏就坏我的肾,为什么要让我的儿女受罪呀!”悲痛欲绝的胡忠英想以死了结余生,但是好心的乡邻劝阻她:“你死了,一了百了,那儿子怎么办?你能忍心让儿子一天天被病折磨死吗?”

在这个最为艰难的时刻,王大进勇敢地站了起来。他对妻子说,医生说了,咱们儿子的病还有希望,和女儿一样,只要换了肾,病就会好。虽然因为换肾,我们一家人的身体会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干活,可邻居们会尽力帮助我们一家。他们的邻居都很好,家中缺少吃的、喝的,总有热心人送来。大家的关爱和鼓励更让夫妇俩鼓起了生活的勇气。那天夜晚,夫妻俩决定:即使倾家荡产,把房子、家具卖了,也要把儿子的病治好。

儿子再次被送进姐姐手术的这家医院,躺在了3年前姐姐躺过的病床上。

医院对王家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为儿子配备了最好的医护人员。当医院得知这次是父亲要给儿子捐肾时,都非常震惊。医生检查了王大进的身体后郑重地对他说,你的身体并不怎么好,如果你捐肾后,半年内都不能正常工作。你们全家人都是单肾,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在病房里,儿子流着泪对爸爸说:“别折腾了,爸爸,我没有救了,让我死……”王大进听后严厉地对儿子说:“不准你这样说,我们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你……”说着说着,他也说不下去了。很快,王大进不顾任何风险,在手术单上签了字。

去年2月10日下午1时,手术室白色的大门缓缓地开启了,主治医生走了出来,冲胡忠英点了点头:“手术很成功!”胡忠英揪得紧紧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儿子换肾手术的成功使王大进一家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4口之家就是靠4只肾脏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据医生介绍,在国内发生这类情况的家庭此前还闻所未闻。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称王大进一家是“坚强的单肾之家”。

上一篇:秋天的雨仿写下一篇:听课改展示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