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职务试行条例

2024-07-30

工程技术职务试行条例(通用6篇)

工程技术职务试行条例 篇1

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充分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卫生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学术水平和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文件精神,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章卫生技术职务

第二条卫生技术职务是以医药卫生技术应用为主要职责,根据医药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卫生技术职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履行相应职责必须具备的任职基本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合理结构比例。

第三条卫生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4类:

1.医疗、预防、保健人员: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医士

2.中药、西药人员:

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3.护理人员:

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护士

第四条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为高级技术职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力中级技术职务;医(药、护、技)师、医(药、护、技)士为初级技术职务。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五条各类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暂按卫生部

(82)卫医字第10号、(83)卫防字第61号、(81)卫药字第10号、(79)卫药字第983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任职基本条件

第六条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七条医(药、护、技)士

1.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在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指导下,能胜任本专业一般技术工作;

3.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第八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或常用专业技术问题;

3.借助工具书,能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中专毕业,从事医(药、护、技)士工作五年以上,经考核证明能胜任医(药、护、技)师职务;大学专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者。

第九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本专业知识,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2.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处理较复杂的专业技术,能对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3.在临床或技术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或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比较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大学毕业或取得学上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4年以上;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3年左右;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左右;取得博士学位者。

第十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1.具有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并应用于实

际工作;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4.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以上。第十一条主任医(药、护、技)师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发展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方向;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专著、论文或经验总结。能熟练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做为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善牛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

4.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第十二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必须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怦审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按照限额进行聘任或任命。

对未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或评审认定不符合任职条件者,任何单位或任何人不得聘任或任命其担任卫生技术职务。

第五章评审委员会的组建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别由高级、中级、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

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一般由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也可授权确实具备评审条件的下属单位直接组建,并报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

中级、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组建权限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六章附则

第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是地方卫生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业务主管部门,在地方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报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卫生部备案),并会同当地科技干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十五条本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卫生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可参照执行。

工程技术职务试行条例 篇2

一、运用层次分析原理,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细化量化职称评价体系

1、职称评审量化评价体系的构成

在构建量化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坚持既抓住共性, 又突出个性的原则, 定性与定量结合,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查阅、座谈讨论、专家咨询、关键绩效指标法等多种方法和途径, 充分酝酿, 反复测算, 筛选出有效可行的评价指标。

首先, 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对象层”的四级架构, 建立不同类别的工程技术人员职务综合评价模型。其次, 重点对准则层和指标层进行量化分析。在准则层建立一级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水平能力、业内认可度、岗位评价等4个项目。在指标层建立二级指标体系, 主要是针对一级指标的再次分解, 主要包括学历、资历、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理论功底、送审论文水平、实践创新能力、获奖成果与重大项目、发表论文专著、荣誉称号与技术称号、职业道德、年度考核、岗位责任、业绩贡献等13个项目。最后, 在构建出基本指标体系后, 对不同专业、岗位、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三级指标量化分析, 从而建立起工程技术职务量化评价体系。

2、量化评价方式的确定

量化评审的关键是要针对不同项目, 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增强评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依据层次分析模型设计的评价指标中, 有些指标主观性强, 分辨率较低, 不易量化, 属于定性指标, 如职业道德、理论功底、实践创新能力、岗位责任、业绩贡献等, 运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模糊评价, 进行等级量化赋分, 实现二次量化。有些指标规定的比较清晰具体, 标准明确, 客观性与可比性强, 属于定量指标, 如学历、资历、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水平、荣誉称号与技术称号、年度考核、送审论文审核答辩、发表论文专著、获奖成果与重大项目等, 直接定量计分。

3、评价指标权重和分值

上述4大项 (包含13小项) 考评内容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了一个工程科技人员的能力和业绩现状, 较好地体现了国家和中国石化有关工程技术职务条例和对晋升各级职务的要求。根据多年职称评审工作实践总结, 结合工程技术职务自身特点, 笔者认为, 按照5:5的比例确定定性和定量部分所占比重较为合理。按总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参评人员顺序, 具体分值和权重情况如表1所示。

二、坚持四项原则, 平衡四个关系, 稳步推进实施职称量化评价工作

1、注重客观实际, 把握好量化评价“四项原则”

一是客观性原则。量化的指标体系必须是一种客观的标准, 不可偏导, 要力求公正合理。在制定量化标准时, 一定要立足企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实际, 既要坚持高标准引领, 又要制定最低标准, 有可行性, 使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不宜盲目地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规定的评审条件应尽可能便于客观地加以量化, 以防止主观评价因素过多地干扰, 以能客观反映评审对象任职期间实际工作成绩的考绩档案材料为主要依据。

二是全面性原则。量化评审指标设置要尽可能全面完整、相互衔接, 指标之间在内涵与外延上不能彼此交叉, 互相重复。因此, 在确定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时, 要坚持从学历资历、能力水平、业绩成果等各方面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评价。

三是导向性原则。职称量化考核体系不仅要使评审结果客观公正, 更要成为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能对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量化评审要突出工作实绩, 体现公平竞争, 处理好生产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做到能力与水平兼顾, 成果与业绩并重, 不能倚轻倚重、顾此失彼, 更不能本末倒置, 防止片面性和论资排辈等不良倾向。

四是稳定性原则。职称评聘是一项开放性的工作, 建立量化评价体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实施过程中, 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 对评价指标和权重可能要作适当的调整,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是一套评价体系一旦推广应用, 其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不宜经常或大幅度调整, 至少要保持2—3年相对连续和稳定, 使专业技术人员心中有目标, 努力有方向。

2、坚持统筹兼顾, 处理好量化评价“四个关系”

一是“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职称评审中, 学历资历是硬杠杠, 评价内容具体客观、操作性强, 一般掌握的比较严格。相比之下, 能力业绩是软指标, 准确评价有一定的难度, 且操作弹性较大, 导致评价容易出现“两硬、两软”现象。为使学历资历和业绩能力都硬起来, 坚决消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根源, 坚持职称评审“三看法”:既看学历资历年限, 更看工作能力水平;既看成果“本本”, 更看业绩贡献;既看缺点和不足, 更看优势和潜力。从全方位、多角度去衡量评价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 形成重业绩、重能力的选拔导向。

二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评审条件中, 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等, 都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和量化要求, 这种量化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没有数量当然无所谓质量, 但相同的数量不等于有相同的质量。比如同样都是一篇文章, 有的刊登在国家核心期刊或国外重点刊物上, 有的则刊登在一般性刊物上;有的有创造性理论, 被同行专家广泛引用, 有的则可能是资料的积累和分析, 显然两者的水平和价值是不一样的。科研成果方面, 相互挂名、互利互惠的“关系科研”现象不可避免, 同是主要完成人, 实际贡献和所起作用可能差别很大。

三是定量与定性的关系。定量评审具有指标清晰、标准明确、客观性强的优点, 但涵盖面较窄、描述性较差。定性评审具有评价直观, 易于操作的优点, 但主观性较强, 随意性较大。坚持把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起来, 各取所长, 优势互补, 增强评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基于这种判断和认识, 在量化评价体系中, 既有学历、资历、科研论文等有具体评分细则的直接定量指标, 也有一些对职业道德、实践创新能力、岗位责任等的无细化标准, 通过测评、打分等定性方法获得间接量化指标。我们认为对一些现阶段难以考核的情况, 与被评价人有密切接触的同志、部门及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会更了解, 能较为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可以说只要定量切合实际、定性公平公正, 就不失为好的评价机制。

四是纵向与横向的关系。量化评审的重点是确定量化方法的框架体系, 难点是科学的量化计分标准和合理的分值权重。对不同专业系列或业务类别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 评价指标选取、权重设置、评价内容、评价依据等方面应有所不同。如学术性、技术性强的专业, 重点突出评价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对实践性、技艺性较强的专业, 重点突出评价其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对长期在基层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 重点突出评价实际业务水平, 尽量做到既客观公平, 又具体灵活。总之, 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和岗位特点, 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计算方法, 使同专业纵向可比, 不同专业横向可量, 提高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分类实施, 系统推进, 职称量化评价体系应用效果显著

近年来, 我们坚持边实践应用, 边修正完善, 应用该评价体系对东部某油田8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实证评价。评价对象分布在科研、设计、生产等不同单位, 涵盖了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石油工程、机械、工程建设等多个专业, 具有广泛代表性。从评价结果分析和基层反馈情况看, 评价体系设计科学、指标设置合理、测评方式切合实际。定量评分与评委定性评分呈正相关, 能力强、业绩好、表现优秀的人员得分较高, 能力弱、业绩差、表现不好的人员得分偏低。依据此量化评价体系推荐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人选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保持了较高的评审通过率, 评价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工程科技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

1、建立了正确的工程技术职务发展导向

建立职称量化评价体系, 实质上就是将职称评审的基本要素进行分解、归类和量化。参评人员可对照量化标准, 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业绩贡献等有一个定量的判断, 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像参加体育竞赛选手一样, 既能在公开的比较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差距及所处位次, 又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做到心中有方向, 努力有目标。量化评价体系既注重申报人的基本素质, 又注重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 既注重服务生产, 又注重科研创新, 虽然量化结果是一组无声的数字, 但达到了肯定优秀、激励中间、鞭策后进的作用, 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对于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2、体现了客观公正的工程技术职务评聘标准

量化评审使职称评审工作充分体现出公平公开、合理竞争原则, 量化标准取代了惯用的资历年限标准, 且公开透明, 可操作性强,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各评审委员会成员对申报晋升高一级职务的业绩、能力、贡献有较全面的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 有利于克服无记名投票带来的盲目性, 一切靠数据说话, 评审专家容易形成统一意见, 有效地减少了“人情”、“印象”、“成见”等人为因素干扰, 专业技术人员混日子、“编业绩”以及“到生日吃面”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3、激发了工程技术人才成长成才动力

工程技术职务试行条例 篇3

职务发明是中兴通讯知识产权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公司在员工个人专利创新激励上的投入已超过千万元。为鼓励员工创新,公司内部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申请流程,制定《知识产权奖励》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并从以往以专利申请为原则进行简单的一次性奖励调整到全程覆盖,即从申请、授权乃至转让许可等专利价值周期的各个环节对做出贡献的发明人给予激励和报酬,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创新和专利申请的热情。《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虽致力于调动职务发明人和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条款。但是无论是从企业创新的实践角度,还是发明人与企业利益平衡的立法角度来看,《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部分条款仍然值得商榷。

一、技术秘密是否适合作为职务发明保护的客体

《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第四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发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完成的,属于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或者技术秘密保护客体的智力创造成果。

技术秘密(KNOW-HOW),至今各类法律对其无明确定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上述技术信息可以等同为技术秘密。一项技术是否构成技术秘密,其判断标准首先是秘密性,这是技术秘密的本质特征。但是专利权与此正好相反。两者不同的属性注定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管理。

《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中规定了详细的发明报告制度和奖励、报酬制度。其中第十条至十六条明确了报告人、报告的时间、报告的内容、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不同报告处理流程、书面意见的强制要求等。第二十四条规定了单位决定对职务发明作为技术秘密予以保护的,应当根据该技术秘密对本单位经济效益的贡献参照发明专利权的规定向发明人支付合理的补偿。尽管在第十条中规定单位可以“另有规定或者与发明人另有约定”,但上述这些条款并不适合技术秘密的特殊性。如果将技术秘密纳入职务发明条例,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和负担,同时也会因难以操作导致纠纷频发。首先,技术秘密作为公司保密的内部信息,数量巨大,包含了大量不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信息、试验数据等。其次,技术秘密带来的经济效益很难估算,这将导致实务中对技术秘密进行奖酬很难操作和落实。

当然,相比专利而言,有时技术秘密对企业而言更为重要。例如企业在进行技术许可或转让中不仅仅涉及到知识产权,往往也包括了技术秘密,甚至技术秘密的价值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因而对技术秘密做出贡献的发明人需要给予奖励,但是不易硬性规定,企业可以内部制定规章制度予以保障。

二、发明报告制度是否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

《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第十条规定除单位另有规定或者与发明人另有约定外,发明人完成与单位业务有关的发明的,应当自完成发明之日起两个月内向单位报告该发明。该条例利用第十条至十六条详细规定了发明报告制度,明确了报告的时间和报告人、报告的内容、非职务发明与职务发明报告的不同处理、书面答复的硬性要求等。

在笔者看来,职务发明或者技术秘密如何进行管理是每个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大量实践积累得出的符合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部分,不适合统一的硬性规定。

首先,一个大的企业仅每年的专利申请量都在几千件以上,更不论数量庞大且无法计算的技术秘密,如果都采取报告和书面回复的操作方式,对企业管理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发明人做出发明之后,不管是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均向单位报告,这样会大大加大企业的管理工作,而实际上,职务发明是根本无需单独报告的,发明人只要将完成的职务发明提交给单位即可,只有在发明人认为是非职务发明的情况下才需向单位报告,台湾专利法第8条即采取了类似做法。另外,“单位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书面答复”,在企业实务工作中,2个月的期限太短,尤其对于中兴通讯这类专利申请量比较大的公司。另一方面,在电子化办公的环境中,要求必须给予书面答复的规定也不合理,应允许以电子方式进行通知。

其次,条例第三章规定了很多时间性要求,规定时间内未答复则默认同意报告人的意见,对此企业很难一一满足,将会给实际操作带来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此外,第十条中针对发明人的报告期限也并不合理。发明人在完成发明创造后,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及时向单位报告该发明,发明人延迟报告有可能会造成发明丧失新颖性,不利于专利申请和及时实施,因此,缩短发明人报告期无论对于发明人或单位、无论该发明是否申请专利都有积极的作用。

再次,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单位拟停止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申请程序或者放弃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的,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发明人。发明人可以通过与单位协商获得该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申请或者知识产权,单位应当积极协助办理权利转移手续。发明人依照前款规定无偿获得有关权利后,单位享有免费实施该职务发明或者其知识产权的权利。”单位作为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具有完整的处分专利申请或专利权的权利,对是否停止或者放弃知识产权会基于充分的考虑,如果每一项都提前一个月通知发明人并与有需求的发明人沟通协商,这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和精力。

而实际上,中兴通讯内部制定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申请及维护流程和制度,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是多年实践得出的经验。

三、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硬性规定是否合理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单位就职务发明获得知识产权的,应当及时给予发明人奖励。单位转让、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自行实施获得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的,应当根据该发明取得的经济效益、发明人的贡献程度等及时给予发明人合理的报酬。”该条例利用了第十七到二十七详细规定了奖励、报酬、补偿制度,明确了奖励、报酬、补偿条件、标准、支付形式、期限等。

单位可以根据发明取得的经济效益、发明人的贡献程序等评价标准给予发明人合理的报酬,但在实务操作中,上述两项评价指标操作复杂,难度很大,不利于实际执行。规定具体的比例、数据在实践中将很难得到执行,并且引发大量的计算方式、计算程序、金额等方面的争议与纠纷,使单位疲于应付,最终会严重损害单位申请专利、进行专利保护的积极性。

对于专利申请量比较大的公司,针对每件专利申请都必须听取职务发明人的意见,这也会给公司将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也不利于统一标准。因此,如果单位制定了具体的规章制度,只需要要求单位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听取发明人意见即可,而无需针对个案听取意见。针对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约定的形式。

针对“单位应当将知识产权的收益情况通知发明人”,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有可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首先,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通信等特殊行业而言,每件产品上面可能用到很多专利,每件专利的经济价值也难以评估,因此,计算每件专利获得的经济效益不太现实。

其次,单位在转让、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信息都属于商业秘密,此条款有可能会造成发明人滥用该知情权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企业与发明人之间可以以约定的方式来保证发明人的知情权,又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最后,单位自行实施、许可、转让职务发明的经济效益不可能一一通知职务发明人,很多企业为上市公司,上述信息的提前披露将会导致企业违反上市公司监管规定。

四、对于约定优先原则的限定性规定是否合理

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任何取消发明人根据本条例享有的权利或者对前述权利的享有或者行使附加不合理条件的约定或者规定无效。

首先,无论是本条例还是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于职务发明都规定了约定优先原则,符合企业的实际管理运营。

其次,本款中“不合理条件”表述不清,企业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很难把握,且易导致纠纷。

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 篇4

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

1986年3月30日,中央职改领导小组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调动出版专业人员为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他们努力提高学识水平、业务水平,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建设一支适应出版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队伍,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出版专业职务,是根据出版单位所承担的编辑、技术编辑、校对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有明确的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编辑职务(含美术编辑)设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其中编审、副编审为高级职务;编辑为中级职务;助理编辑为初级职务。技术编辑职务设技术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员。其中技术编辑为中级职务;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员为初级职务。

校对职务设一级校对、二级校对、三级校对。其中一级校对为中级职务;二级校对、三级校对为初级职务。

第三条 聘任或任命各级职务的出版专业人员,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风正派,热爱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积极完成本职工作。

第二章 任职条件 第四条 编辑人员的任职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聘任助理编辑职务:

1.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经一年见习期考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编辑业务,有一定文字水平,能履行助理编辑职责。

2.获得硕士学位;获得研究生班结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经考察表明,能履行助理编辑职责。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聘任编辑职务:

1.担任助理编辑职务4年以上,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编辑业务,能独立处理稿件,有较高的文字水平,掌握一门外语,经考察表明,能履行编辑职责。

2.获得硕士学位担任助理编辑职务2年,获得研究生班结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担任助理编辑职务2至3年,或获得博士学位,经考察表明,能履行编辑职责。

三、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任副编审职务:

1.担任编辑职务(或出版专业人员中级职务,具备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5年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担任编辑职务2年以上; 2.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某学科有较深的研究,有一定水平的著译(或编辑了一批好书),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能解决编辑业务中的疑难问题,指导编辑工作(负责技术编辑或校对方面工作的副编审要能培养该专业的专业人才); 4.经考察表明,能履行副编审职责。

四、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任编审职务:

1.已能熟练地履行副编审职责,担任副编审职务5年以上; 2.科学文化知识广博,对某学科有系统的研究和较深的造诣,有较高水平的著译; 3.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能指导专业进修和完成重大编审任务,工作中有较大贡献;

4.经考察表明,能履行编审职责。第五条 技术编辑人员的任职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任技术设计员:

1.高等学校专科毕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一年见习期已满,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

2.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排印常识,能完成一般的专业工作任务。

二、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任助理技术编辑:

1.担任技术设计员职务5年以上,或高等院校专科毕业担任技术设计员职务2年以上;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能独立完成专业工作任务,解决专业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了解出版印刷业务,熟悉常用外文字体。工作有一定成绩。

三、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任技术编辑:

1.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担任助理技术编辑职务5年以上; 2.具有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地完成专业工作任务,较好地解决专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熟悉出版印刷业务。工作成绩显著。掌握一门外语。第六条 校对人员的任职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任三级校对:

1.高等学校专科毕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一年见习期已满,高中毕业从事校对工作2年以上;

2.初步掌握校对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排印常识。能初步处理校样中的有关问题,按照质量、数量要求完成一般校对任务。

二、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任二级校对:

1.担任三级校对职务5年以上,或高等院校专科毕业担任三级校对2年以上;

2.掌握校对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出版印刷知识,能独立处理校样中的有关问题,完成一般稿件的整理付型工作,有一定中文水平,熟悉常用外文字体。工作有一定成绩。

三、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任一级校对:

1.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担任二级校对职务5年以上;

2.具有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掌握校对专业的基本理论,熟悉出版印刷知识。能熟练地完成“三校”任务,妥善处理校样中的疑难问题。工作成绩显著。掌握一门外语。

第三章 职 责 第七条 编辑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 1.协助编辑进行工作;

2.在编辑指导下,搜集整理有关学科的情报、信息,练习组稿; 3.在编辑指导下,初审和加工稿件,或独立发稿; 4.检查样书,练习撰写书讯、书评; 5.分担编辑室内其他工作。

二、编辑的主要职责:

1.搜集研究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选题设想,进行组稿;

2.独立审查、加工整理稿件,检查自己承担责任编辑的书籍成品; 3.做好书籍宣传工作,撰写书讯、书评; 4.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指导、培养助理编辑。

三、副编审的主要职责:

1.搜集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工作的建议或方案;

2.制定选题规划,指导有关编辑人员组织实施; 3.担任重要书稿的责任编辑;

4.复审或终审某些重要稿件,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 5.对有关图书进行评论;

6.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或校对学、技术编辑学)方面的论著或教材,指导和培养专业人才。

四、编审的主要职责:

1.搜集和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出版工作的建议或方案;

2.制定选题计划和组稿计划,组织社会力量或有关编辑人员实施; 3.终审某些重要稿件,或经总编辑授权签发某些稿件; 4.必要时对重点书稿进行审查、加工;

5.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方面的论著或教材,指导和培养专业人才。

各出版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要求,规定具体职责范围。第八条 技术编辑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技术设计员的主要职责: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制设计,或插图、制图等工作。

二、助理技术编辑的主要职责: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制设计,或插图、制图工作。

三、技术编辑的主要职责:承担重要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工作,研究选择特殊书稿的设计方案,解决有关疑难问题,指导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员进行工作。第九条 校对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三级校对的主要职责: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责任校对和核对付型工作。二、二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责任校对和核对付型工作。三、一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承担各种复杂书稿的校对和核对付型工作,检查“三校”质量,解决校样中的疑难问题,指导二级校对、三级校对进行工作。

第四章 聘任及任命

第十条 专业工作成绩卓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物质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人员,其职务的聘任或任命可以不受学历、学位、任职年限的规定限制,破格聘任或任命各级职务。第十一条 出版专业职务的聘任或任命,均实行任期制,一般任期不超过5年,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人员工作情况,可以连聘、连任。第十二条 出版单位聘任或任命各类专业职务,须先将拟任职人员的有关材料提交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经评审,证明合格,由聘用单位行政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在编制限额内聘任或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行政领导任命。

第十三条 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出版专业人员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相当于司局(厅)级的出版单位,设出版专业人员中级职务(含初级)评审委员会;相当于处级的独立出版单位,设出版专业人员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有条件的出版单位,经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授权,其评审委员会也可评审副编审,有的也可评审编审职务。由出版单位评审的符合中、高级职务任职条件的人员名单,要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编审报国家出版局备案。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出版单位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工程技术职务试行条例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公证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公证制度,充分发挥公证人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公证人员努力学习,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证员职务是根据公证工作的性质和公证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工作岗位。公证员职务名称为:公证员助理、四级公证员、三级公证员、二级公证员和一级公证员。公证员助理和四级公证员为初级职务,三级公证员为中级职务,二级公证员和一级公证员为高级职务。

第三条 公证处应定编定员,公证员职务应有合理的结构比例并实行限额聘任或任命制度。

第二章 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

第四条 担任各级公证员职务的公证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带头遵纪守法,实事求是,依法办事,遵守职业道德,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工作。

第五条 评审、聘任或任命公证员职务,必须以履行岗位职责的专业知识、学识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成就为主要依据,并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工作经历。

第六条 公证员助理 任职条件:

高等院校(系)法律专科毕业生和中等法律学校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初步掌握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公证业务知识,基本了解办证程序,能办理公证业务中的有关事务性工作。

岗位职责:

1、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代写申办公证的有关材料;

2、收发和管理文件,发送公证文书,整理、装订和保管公证案卷,统计公证事项;

3、接待公证申请人,审查申请人的资格,核实证件、证明材料,制作谈话笔录;

4、协助公证员调查、取证、办理其他辅助性工作。第七条 四级公证员 任职条件:

获得法学硕士学位,获第二学士学位,获研究生班结业证书,高等院校(系)法律本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高等院校(系)法律专科毕业生担任公证员助理二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基本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公证业务知识,能独立承

办一般的公证事项。

岗位职责;

1、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解答有关公证事项的询问,办理其他公证处委托调查的事项;

2、独立承办一般的公证事务;

3、协助三级以上公证员办理公证事项;

4、办理其他公证事务。第八条 三级公证员 任职条件:

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获得法学硕士学位、获第二学士学位、获研究生班结业证书,担任四级公证员二年以上;高等院校(系)法律本科和法律专科毕业生担任四级公证员四年以上,经考核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聘任或任命为三级公证员:

1、比较系统的掌握法律知识和公证业务知识;

2、熟悉办证程序,能独立承办公证事项;

3、有指导四级公证员工作的能力;

4、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岗位职责:

1、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解答有关公证事项的咨询;

2、办理公证事项;

3、指导四级公证员以下的人员工作;

4、办理其他公证事务。

第九条 二级公证员

任职条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担任三级公证员二年以上,高等院校(系)法律本科以上毕业生担任三级公证员五年以上,经考核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聘任或任命为二级公证员:

1、系统掌握法律知识和公证业务知识,具备同本职工作相适应的其他学科知识;

2、有丰富的公证业务经验,能办理较复杂的公证事项,解决公证业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工作成绩显著;

3、有指导三级以下公证员工作的能力;

4、能提出公证理论研究课题,并组织、承担研究工作和写出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或论著;

5、掌握一门外国语。岗位职责:

1、办理复杂的公证事项;

2、指导三级公证员以下人员的工作和业务进修;

3、组织、承担公证专题研究工作;

4、研究、解决公证业务活动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第十条 一级公证员 任职条件:

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担任二级公证员五年以上,经考核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聘任或任命为一级公证员:

1、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公证业务知识,并掌握同本

职工作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2、能够解决公证业务上的重大疑难问题,具有全面指导公证业务工作的能力,工作成绩卓著;

3、能提出有重要意义的公证理论研究课题,并能组织、承担、指导研究工作和写出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或论著;

4、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岗位职责:

1、办理重大、疑难的公证事项,研究解决公证业务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

2、指导二级公证员以下人员的工作和业务进修;

3、组织、承担、指导公证理论研究工作。

第十一条 在评审、聘任或任命公证员职务时,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和贡献突出者,可不受规定学历、资历的限制。

第三章 评审和聘任

第十二条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成公证员职务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委会),各级评委会应由法律知识水平高,公证业务能力强,学术上造诣深,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专家组成。

第十三条 司法部指导全国公证员职务的评审、聘任或任命工作。各级公证员的任职资格,需经相应的公证员职务

评审委员会评审。初级公证员评委会由县司法局组建,负责评审公证员助理、四级公证员;中级公证员职务评审委员会由地(市)司法局组建,负责评审三级公证员;高级公证员职务评审委员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组建,负责评审一、二级公证员。

第十四条 各级公证员职务应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和主管部门核定的合理结构比例、限额,在评委会评审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公证人员中聘任或任命。四级、三级公证员职务的聘任或任命需报司法厅(局)备案;二级、一级公证员职务的聘任或任命需报司法部备案。

第十五条 聘任或任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连聘连任。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条例适用于各公证处专门从事公证业务工作的现职工作人员。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贯彻本条例的实施细则,报当地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并报司法部备案后执行。关于执行《公证员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意见,由司法部另行制定。

工程技术职务试行条例 篇6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更好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职务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实现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根据(沪教委人〔2004〕77号、沪人[2004]128号、沪人[2007]54号、沪教委人[2008]56号、沪教委人[2009]51号、沪松教人[2009]42号和沪松府办【2011】32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15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工作目标

1、深化职称改革,促进人才流动,完善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单位用人机制,逐步提高本区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

2、逐步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结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单位的高、中级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和聘任制度。

3、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在我区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首聘后,聘任教师专技岗位的任职条件须严格按照本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条件。

1、初级(员级)三级教师专技职务的聘任: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大学专科毕业后,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上满一年,参加新教师见习期培训,经考核合格;自我申报、学校聘任委员会根据三级教师专技职务任职条件进行考核、评议通过后,报教育局职改办、区人保局审核通过后聘任。

2、初级(助理级)二级教师专技职务的聘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满一年,参加新教师见习期培训,经考核合格;大学专科毕业,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满三年,完成规定的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者,自我申报、学校聘任委员会根据二级教师任职条件进行考核、评议通过后,报教育局职改办、区人保局审核通过后聘任。

3、中级 一级教师专技职务的评聘: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教师个人申报(提供材料);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依据晋升申报要求、评聘条件与学校一级教师岗位空余数进行考核评议推荐;区教师中级专技职务评议审核委员会考核评议;评议通过的,学校以投票表决形式择优确定拟聘人员,报教育局、区人保局审核批准后聘任。

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教育教学岗位上任教2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在学校一级教师岗位数内,可申报一级教师专技职务的认定、学校聘任委员会评议通过后,报教育局职改办、区人保局审核通过后择优聘任。

具有中小学教师中级专技职务任职资格、超过三年未被聘任的,须参加晋升一级教师学科专业化考试并取得C等及以上等次,在学校一级教师岗位数内,可申报一级教师专技职务的聘任,学校聘任委员会评议通过后,报教育局职改办、区人保局审核通过后聘任。

4、副高级 高级教师专技职务的评聘: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个人申报(提供材料)、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综合评议、市高级教师学科评议组评议、市高评委综合评审,市高评委评审结果经公示之后将结果反馈给学校。学校依据设置的高级教师岗位数,校聘任委员会以投票表决形式择优确定拟聘人员,报教育局、区人保局审核批准后聘任。

凡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岗位聘任已经满额的单位,一般不予以推荐,对特别优秀(近5年内学考核连续优秀)的骨干教师,个人可向学校提出晋升申请,经学校考核可推荐1名特别优秀的教师参加晋升职务评审。评审通过后,学校有空余岗位的择优聘任。

6、正高级 正高级教师专技职务的评聘:待市教委专技处布置后另行通知。

三、晋升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要求 ㈠师德建设

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师生关系健康、良好;为人师表,道德高尚,严于律己,有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负责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并具有进取精神。

教师职务评聘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指标由学校聘任委员会按照市教育党委、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教师道德规范》有关精神制订具体内容。

㈡支教工作

1、松江城区教师晋升高、中级专技职务,有支教经历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

2、市、区重点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申报晋升高级教师,一般应有不少于一个学年的初中或农村学校的教学经历。未满一学年但已到岗的,可申报评审,但满一学年后方可聘任。

㈢申报学科

申报高级教师:语文、政治、德育一组、德育二组、教育管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教育、校外教育、职业教育、计算机、教育和心理、幼教、跨学科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申报一级教师: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英语、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历史、政治(品社/思品/社会/思政)、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书法)、劳技、自然、科学、信科(计算机)、职教、社区、德育(少先队)、心理、校外教育、学前教育等。

㈣职务培训与专业考试

1、申报晋升教师高、中级专技职务:必须取得“十一五”培训结业证或免修证书,并有已完成“十二五”教师职务培训的相应学分的证明。

2、申报晋升教师高、中级专技职务:必须参加统一组织的学科专业考试(晋升高级教师专业考试在评审过程中进行;晋升一级教师先专业考试、再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最后提交申报材料)。学科专业考试内容范围主要是: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材分学前段、小学段、初中段、高中段)、教学方法、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等方面。笔试结果当年有效,笔试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C等及以上等级可以申报晋升一级教师。㈤教学工作量

申报者必须在申报学科的教学岗位上。

1、专任教师课时量:任期内教学工作量必须达到规定的周工作量。

2、学校中层干部课时量:中学每周不少于4节,小学每周不少于6节,幼儿园每周不少于3个半天。

3、校级领导课时量:中学每周不少于2节;小学每周不少于3节;幼儿园每周不少于1个半天。晋升高级教师,申报教育管理者任正职领导工作须满五年以上,并达到规定学科教学工作量。

4、教师兼职员:中学每周不少于6节,小学每周不少于8节,幼儿园每周不少于3个半天。

5、申报德育二(少先队教育专业)学科的,具体要求见《上海市少先队辅导员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聘条件的规定(试行)》(另发)。

6、申报社区教育学科的,具体要求参见市教委人事处下发的《社区教育学科的有关口径》(另发)。

7、卫生保健教师:中学或小学不少于每周4-6节;幼儿园不少于1-2个半天。

㈥学历

1、高中教师: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初中教师: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小学(幼儿园)教师:

 申报晋升高级教师,197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必须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197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申报晋升一级教师,必须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㈦任职资历

1、申报晋升高级教师:

 任一级教师累计满5年。 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级专技岗位转到普教教师岗位上的教师,在普教教师岗位上任教不少于1年。 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级专技岗位转到普教教师岗位上的教师,应任中级职务累计满5年,其中在普教教师岗位上任教不少于1年。

2、申报晋升一级教师:

 全日制本科毕业的,任二级教师职务满4年;  非全日制本科毕业的,任二级教师职务满5年;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毕业后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满3年;  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级专技岗位转到普教教师岗位上的教师,在普教教师岗位上任教不少于1年。

3、任职资历时间计算到2015年12月31日。㈧信息技术

1、晋升高级教师,195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教师,应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职称),并取得合格证书。

2、晋升一级教师,须参加:①“英特尔未来教育” 取得合格证书或“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中级)水平考试”取得合格证书;②“多媒体制作能力”或“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职称)”取得合格证书。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申报者不作要求。

3、取得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所属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且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可免考。

㈨英语水平1、195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城区教师晋升高级教师、197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城区教师晋升一级教师,须参加职称英语等级考试(综合),并取得C级考试合格成绩。申报英语学科的教师,应有本专业外语A级或第二外语C级考试合格成绩。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可以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取得英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任教5年以上,现仍在农村任教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申报晋升一级教师的。

3、凡教育教学水平和工作业绩突出的城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申报晋升一级教师,符合破格条件的,可免考外语破格晋升。

㈩教科研

1、申报晋升高级教师,要提交2-3篇任现职以来教科研成果,成果文章中至少有1篇经区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过,其它至少在区级及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过(应附交流证明),其中有1篇教科研成果必须经上海市评估院鉴定,并取得C及以上结果。鉴定结果有效期为3年。

2、申报晋升一级教师,要提交2篇任现职以来教科研成果,其中有1篇教科研成果必须经区论文鉴定专家组鉴定,并取得C级及以上鉴定结果,鉴定结果有效期3年,其它至少在校内交流过(应有证明)。

(十一)任期内考核

1、申报晋升高级教师,在任一级教师近五年必须取得2次及以上学考核优秀。

2、申报晋升一级教师,在任二级教师专技职务近五年必须取得1次及以上学考核优秀。3、2009年及以后参加工作的本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申报晋升一级教师的,须取得区1-5年教龄青年教师区级基础性考核合格证及学校5年综合考核合格及以上。4、2012年及以后参加工作的全日制研究生申报晋升一级教师的,须取得区1-5年教龄青年教师区级基础性考核合格证及学校综合考核合格及以上。

(十二)班主任工作

1、申报晋升高级教师,在任一级教师期间必须有3年以上的班主任工作年限。

2、申报晋升一级教师,在任二级教师期间必须有3年及以上的班主任工作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必须有1年及以上的班主任工作年限。

以上年限要求因工作需要学校未安排担任班主任者除外(应有学校证明)。

四、破格申报晋升的要求

(一)破格申报晋升高级教师的要求

申报晋升高级教师,只能破格任职资历与高一层次学历。任职资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或在学历上不符合上述条件,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历的人员,如确有真才实学,符合下列条件,可以破格评聘,破格年限一般不超过1年,具体如下:

1、任中级职务期间完成5年任课教学工作量。

2、思想品德与工作业绩、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各方面均符合高级教师专技职务任职条件,且在区县考核评议中名列前茅。

3、任教师中级职务期间成绩突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申报晋升德育学科高级教师专技职务的,其担任班主任工作应满10年(资历破格者应满8年),有较高的知名度,任中级职务期间承担区县级及以上德育工作的咨询、示范、评估、审定等任务,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所带班级曾获市级及以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或本人获市级及以上德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申报教育管理学科的校级领导,必须任校级领导职务满5年,任中级职务期间教育教学管理业绩显著,学校获得区县级及以上文明单位称号,或分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获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3)、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一般应满8年,在推动素质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方面卓有成效,了解本学科教学研究动态,有较高的知名度,任中级职务期间承担区县级及以上本学科教学工作的咨询、示范、评估、审定等任务,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获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观摩竞赛一、二等奖。

(4)、承担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组织、指导工作,任中级教师职务期间承担区县级及以上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获得市级及以上教育科研部门等第奖,或出版过教育教学专著,或在市级及以上刊物独立发表(或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以上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水平的论文。

(5)、因教育教学业绩显著获得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或获得国家部、委级教育教学专项荣誉称号。

4、在申报高级教师专技职务时,按规定应取得高一层次学历的教师,其高一层次学历是党校毕业的视作为破格晋升。

(二)破格申报晋升一级教师专技职务的要求 城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申报晋升一级教师,任现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考外语。

1、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所带班级获得由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区级及以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或本人获得由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区级及以上德育先进荣誉称号。

2、在实践素质教育,改进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获得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区级一、二等奖或市级一、二、三等奖(四年一次的中青年课堂教学评比)。

3、教学业绩显著而获得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4、学考核连续三年优秀的教师。

六、其他有关规定与说明

1、凡上被高评委否决的申报对象一般应隔1年后方可申报晋升高级职务。有新的特别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材料者可作破格申报。

2、特级教师可暂不占学校高级职务岗位。

3、本,对申报晋升高级教师、一级教师的学科课堂教学能力考核仍然全部实行借校借班上随堂课的形式进行。申报晋升一级教师,学科课堂教学能力考核须达到C等及以上。

4、本面试的主要内容为对任教学科教材的教学论分析,要求申报教师要熟悉任教学科本学段的教材,熟悉本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熟悉任教学段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年龄特点。

5、享受符合国家规定产假的女教师,产假期间工龄连续计算但不计算为任职资历时间。

6、凡到云南等西部地区去支教的教师,在申报晋升高级教师过程中可免去外语等级考试与计算机能力考试。

7、在申报晋升高级、一级教师专技职务过程中有伪造学历、学位、奖励证书等虚假行为;谎报、剽窃教育教学业绩或抄袭教育科研成果等严重违纪和其它违背师德行为的,经查实将取消其2—3年申报高级、一级教师专技职务评审资格。

8、关于外省市引进的在编教师专技职务聘任的有关规定

凡外省市引进的教师已聘任在普教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上的,从2012年起不需要参加中级教师职务的评议,学校可以直接按有关要求聘任。

凡外省市引进的教师,已聘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须在引进之日起的三年内参加上海市晋升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化考试,并取得C等及以上等第者,学校可以续聘,如未取得C等及以上等第者按一级教师专技职务低聘。

从2012年1月1日起,具有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专技职务系列的高、中级专技人员,现在普教教师岗位上任教的,须按高级教师、一级教师的任职条件参加转岗评审,通过后才能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未参加转岗评审之前低聘。

9、关于实验系列晋升中级条件参照《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执行,其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要求等参照本规定执行。

10、上海市教师系列职务评审又从评聘分离转向评聘结合,各单位要在教育局核定的岗位设置数内进行评聘工作,教师职务评审学校聘任委员会要在当教育局下达的送审指标数内确定推荐人选,逐步建立和完善职务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实现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

高等级专技岗位的空余职数,可以临时调剂到低等级专技岗位聘任使用,临时调剂的岗位一般不超过高等级空余岗位的70%。

岗位等级的调整,在学考核结束后进行,一般1年微调、3年重新竞聘。

11、以上如有与上级规定有抵触的,则作相应的调整。

附:工作日程初步安排

1.3月 申报一级教师(中级)专技职务任职资格评议预报 2.4月初 晋升中级学科专业化考试(考试结果当有效)

3.4月-5月 晋升中级课堂教学能力考核((考核结果当有效)4.5月 晋升高、中级教科研成果鉴定通知

上一篇:描写冬天美景的句子下一篇:普法考试在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