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米跑练习 方法(共8篇)
800米跑练习 方法 篇1
一.变速跑、间歇跑是中考体育考生中长跑训练的主要手段 800米、10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项目。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
对于上面三种方法应灵活运用,一般对于初三的中考体育考生而言,一年的训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考前一年~考前半年为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考前半年~考前3个月为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考前3个月~考前1个月为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
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体育考生中长跑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下面是第二阶段训练运动量及强度的课计划安排: 1.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的跑量是800米(或1000米)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2.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或1000米)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300米跑;或者5~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
四、注意要点 1、800米、1000米跑的训练一定要因人而异,因各人的身体素质、身体条件不一样,千万不可盲目搬用他人的训练方法;同时,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可能出现生命危险。2、800米、1000米跑的训练,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意志品质的锻炼,一定要培养自我坚强的意志品质,敢于吃苦,勇于突破,不断超越自我。训练或比赛时一定要坚强,不断鼓励自己,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800米跑练习 方法 篇2
一、训练依据
第一, 通过训练找出前400米的最佳速度, 确保后400米保持较好的速度耐力。第二, 尽量减小前400米与后400米之间的时间差。第三, 由于800米跑的“极点”、“第二次呼吸”通常是在400米左右出现 (这也是400~600米这段距离最难跑的主要原因) , 运动员在800米全程跑的过程中400~600米之间的速度稍有减缓 (此阶段处于调整期) , 经过调整后, 600~800米之间的速度又回到正常速度甚至获得更快速度进行冲刺。因此, 从800米全程跑来分析, 允许后400米较前400米慢3~5秒, 且训练时要保证前后400米时间差始终处在这样一个合理的较小范围内。
二、训练方法 (以400米标准场地为例)
采用每400米分段计时的练习方法。如, 某学生800米跑原始最好成绩为2′41″。该生800米跑每400米的合理最快平均速度为 (2′41″-5″) /2=1′18″。结合前面“训练依据”所述, 允许在400~600米之间进行调整, 同时, 为提高成绩, 首先可设定单圈提高1″的目标, 分段训练可安排如下:前400米1′18″减去1″等于1′17″;后400米1′17″加3″~5″ (即在1′20″~1′22″之间) 。
具体操作:反复进行前400米练习, 要求时间控制在1′17″完成 (上下误差不可超过1″) , 充分体会以1′17″完成一圈的速度, 当该生能够以这个速度完成单圈任务后, 开始进入800米的全程练习, 要求后400米在1′20″~1′22″之间完成 (上下误差不超过1″) , 直至以2′37″~2′39″的成绩完成800米全程跑, 则该生800米跑总成绩提高了2″~4″。当达到上述标准后, 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 继续采用上述方法并提高每圈速度 (单圈再提高1″) , 前400米1′16″, 后400米1′19″~1′21″, 直至以2′35″~2′37″的成绩跑完全程, 该生800米总成绩较原始成绩则提高了4″~6″……以此类推, 逐步提高单圈跑速, 找到适合自身的跑速和节奏。
针对该方法的实验中, 笔者选取了20名高三年级17~19周岁的体育考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 对照组10人、实验组10人, 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训练。实验结果也表明, 上述方法对提高800米成绩具有显著效果。
三、不同初始水平的考生, 可参照如下标准练习 (400米标准场地)
“800米跑”训练 篇3
——经验总结
康荣中心小学
那晓宇
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在800米跑的测试中,不管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先快后慢”。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在日常训练中只重视了800米跑的总时间,也就是“硬拔”运动员的成绩,而忽视了跑步时的心里和生理的安排与“调频”训练,导致了运动员对800米跑的节奏控制不好,在比赛中盲目加速,造成体力、速度的储备和分配不均匀,从而影响了800米跑的成绩。
我在针对800米跑时,运动员在心理、生理、体力分配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正常的生理反应,在训练或比赛中,尝试着采用了一套科学的,有总结性和实战性的方法,改进了运动员在800米跑中盲目加速的缺点或者说错误的跑法,对提高成绩很有实用价值。
具体方法就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管其他运动员如何使用心理战术或是径赛场地的条件如何变化,都无法影响我们的运动员们。我们就按自己的训练法“占位跑——意念放松跑——匀加速跑——调整呼吸跑——冲刺”的顺序完成全程跑。
我认为“占位”在中长跑中比较重要。因为太靠前或太靠后都不利于运动成绩的发挥。靠前,就要领跑,容易把自己搞得紧张起来,体力消耗就会增大。太靠后,容易被人家压制,不好发力。再加上对手的技战术,可能故意消耗我们的体能,更可能影响我们的心里。
意念放松阶段,就是放松跑。应该注重运动员的心理放松与生理放松。心理放松应该做到不去考虑对手,特别是平时成绩好的运动员或种子选手。他们被寄予厚望,有的把自己看得太重,思想上有包袱。那我们作为教练员就应该排除运动员的私心杂念,加强队员的自信心。让运动员以轻松愉快的心态投入到比赛当中去。心理放松很重要,心里放松了,大脑皮层就会放松,神经就不会紧张了。奔跑的动作都会由大脑皮层支配调整,协调完成,运动员就能得到顺利的生理反应。
匀加速跑阶段,匀加速跑应该把握好“度”。由于放松的好处是肢体减少了运动中多余的动作路线和无用功用力,减少了体能消耗。从而为提运动跑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确的跑速是“800米”跑中提高成绩的关键。如果跑速快慢不均就是所谓的变速跑。我认为,变速跑可以在日常训练中进行。因为它可以增加运动员的体能,但不利于呼吸与节奏的养成配合,这样会影响后半程节奏的变化,影响成绩的发挥。所以在轻松自如跑的情况下,逐步均匀的将速度拉升到运动员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好的速度即可。第四、第五阶段就要注重呼吸与步频的配合。因为我们的生理上会有一个“极点”出现。这一阶段是克服“极点”的重要阶段,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运动员应以“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调整呼吸的方式坚持前期匀加速拉升的速度跑完后程。我建议依运动员个人体能,在最后一百至五十米阶段加速,直到终点撞线。在训练中强调学生调息的配合,呼吸顺畅,心里松弛,则气血通畅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体育成绩的发挥。
精彩的800米跑作文300字 篇4
下午,晴空万里,我校第十八届运动会又进入了一个高潮。第一个比赛是800米跑。选手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砰!”六年级组的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同学们的欢呼声、鼓励声不绝于耳。我们班的陈流义稳居第二,张鑫也不甘示弱。他们像一支支离弦的箭一样努力的跨着大步,使劲地摆动着双臂。到最后两圈了,张鑫开始加速地跑了起来,把一个个对手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到最后半圈的时候,我们都站了起来,声嘶力竭的为张鑫鼓劲儿。张鑫紧皱眉头,用最后的一丝力气冲过了终点。
800米比赛结束了。张鑫最终夺得了冠军。陈流义和饶正杰尽管没有排进前三,但是他们也竭尽了全力在跑,为班级出了一份力量。我们为他们这些运动员感到无比的骄傲。
800米跑练习 方法 篇5
近来1000(8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高度重视。当今的1000(800)米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都是到最后几十米或几米才见分晓,可见速度的快慢决定着运动员最后冲刺能力,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一环。对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1000(8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在比赛中速度的实际变化如何,在耐力跑过程中是否应该注重速度问题。经过对1000(800)米跑运动员绝对速度进行研究,提出加强和重视1000(800)米跑运动员绝对速度训练的重要性,对1000(800)米跑速度训练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确立速度训练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速度素质是影响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努力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水平也是训练的训练负荷,尤其是以逐步提高训练负荷强度为最突出的特征。世界优秀运动员无一例外是把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放在了首位。根据1000(800)米跑训练的特点,确立速度训练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及建立“多课次”的训练结构,是对1000(800)米跑运动科学训练的进一步完善,也是1000(800)米跑运动训练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能力
目前困扰1000(800)米跑教练员的问题是怎样提高运动员的专项速度。传统的训练是以发展运动员的呼吸、循环系统和提高有氧耐力为主要目的。以短促长的训练方法,能更好地提高1000(8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迈佳步1000(800)米跑计时系统专门为1000(800)米跑计时而生,可以精确计时,根据训练数据调整有效训练方法。可见,重视速度训练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三、树立速度节奏化的理念
现代优秀1000(800)米跑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是以保证最佳步长基础上高频率、快节奏、重心波差小、重心平衡、放松省力。在比赛的全过程中突出表现出频率快、节奏明显,可称为速度节奏。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训练当中,应早抓、抓好完整技术教学训练平稳省力,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用力顺序,结构方向等。突出抓好练的速度与节奏,也就是在完成动作的技术过程中,是否以速度节奏化来完成,关键要抓好速度节奏,速度是技术的灵魂,是抓好技术练习的核心。虽然1000(800)米跑项目的基础是耐力,但用什么速度跑是个关键问题。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速度节奏化技术,应付地逐步形成和达到优秀1000(800)米跑运动员所具备的长时间高频率、快节奏的奔跑能力。为进入成年时期创造更优异的成绩打下良好的专项速度基础。1000(800)米跑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若跑的节奏被打乱,会造成心理紧张,使体力消耗加大,对提高成绩失去信心,甚至想中途退出比赛;1000(800)米跑运动员对速度感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其成绩,速度感是指运动员对每一步的步和时间的微小感觉的总和,其基础是运动员比赛时对空间和时间的感受能力。在1000(800)米跑运动员训练中,培养对跑速的判断辨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运动员在训练中较好地完成训练计划,在比赛中正确合理地分配体力,使赛前制定的战术得以有效实施,尤其是在运动员实力相当的情况下速度感觉好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常会取得主动权。因此速度节奏化至关重要,在训练中我们要求运动员逐步建立自己全程跑的每圈“速度感”,比赛中根据自己的“速度感”,在不同距离分别用什么速度跑是取得比赛成功的保障。
四、建立以短促长的观念
前苏联功勋教练员B·邦达连克认为:“为了提高1000(800)米跑运动员的跑动速度,运动员应当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做好充分准备。不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在任何一个训练阶段都不能忽视速度训练,每周、每月、每年都应安排提高速度的训练。”最近,德国某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发现:“这4周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水平有所降低,而乳酸浓度水平却有所提高……。4周大强度负荷后不但提高了跑速,而乳酸浓度水平却仅为2毫摩尔/升,身体也没有产生不良反应。
浅析800米跑的技术 篇6
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是运动员使身体摆脱静止状态, 尽快发挥正常的跑速和占据有利跑进位置的过程。800米跑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 优秀运动员也有采用半蹲踞式起跑, 我们训练基本采用站立式起跑。其方法如下:发令前运动员站在起跑线后3米的集合线站好, 当听到“各就位”口令后, 迅速走到起跑线, 将有力的脚放在起跑线后沿, 另一只脚放在距前脚约一脚长的地方, 两脚左右间隔半角长的距离。两臂多采用前腿异侧臂自然弯曲, 在体前, 同侧臂自然后伸;还有一种就是两臂在体前自然下垂。头与躯干保持一致, 目视体前5~10米处, 身体保持稳定, 注意力集中, 当运动员听到枪声后, 后退立即蹬地并迅速前摆, 前腿也迅速用力充分蹬直, 同时两臂积极有力摆动, 使身体迅速向前冲出, 过渡到加速跑阶段。根据我平常训练的感受, 800米加速跑阶段稍长一些, 基本应在150~200米左右, 但应该注意的是在加速跑时应尽量按跑道内沿的切线方向朝着自己有利的位置跑, 当跑到能发挥自己的战术位置时, 就进入匀速而有节奏的途中跑阶段。
2 途中跑
途中跑是800米跑的主要阶段, 它是运动员在比赛时发挥训练水平的主要过程, 所以掌握良好的途中跑技术史非常重要的。
途中跑的主要技术环节应该是后蹬阶段, 后蹬动作应该主动和积极并迅速有力, 后蹬角度一般为55左右, 当一条腿后蹬的同时, 另外一条腿前摆, 前摆时大腿的高度要低一些, 小腿应该自然放松。
另外应该注意的就是上体姿势, 正确的上体姿势能为肌肉和内脏器官长时间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并减少能量的消耗。800米跑上体应接近垂直或稍前倾, 上体适当前倾能改善后蹬的条件, 加强身体的向前运动。但是过分前倾会影响步长和背部肌肉的负担, 如果上体后仰则会影响后蹬效果和引起胸部腹部肌肉过分紧张。因此, 途中跑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姿势, 对成绩会有很大的影响。
800米跑还应该保持适宜的步长和步频, 跑的节奏性要强, 这样能使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有利的状态, 并能推迟疲劳的出现。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种以日本为主的那种所谓“小步幅, 快频率”的跑法, 整个跑的过程中身体重心起伏很小, 在这里建议训练时让运动员采用这种跑法, 不仅提高了步频, 还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有利于提高800米的成绩。
800米跑属于有氧呼吸, 由于能量消耗较大, 身体对氧气的需要量也曾加, 为了供给机体足够的氧气, 掌握正确的呼吸也是很重要的。一般采用2、3步1呼气, 跑2、3步一吸气的方法, 呼吸时应该有一定的深度, 而且重要是呼气, 只有充分呼出二氧化碳气体, 才能充分吸入氧气。这种呼吸方法也有利于800米跑时极点的出现, 只有大量吸入氧气, 氧气供养充足, 才能延误内脏器官的惰性, 所以呼吸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3 终点跑
终点跑是800米跑结束前最后一段距离的冲刺跑, 它是运动员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取得优异成绩的阶段。要求运动员在最后200~250米时进入冲刺, 运动员应以顽强的意志, 和全身的力量, 加强摆臂来带动摆腿, 一鼓作气的冲向终点。在800米训练中应该重视冲刺能力的培养, 这将对成绩和训练效果有显著的提高。
摘要:800米跑是中长跑项目中经常比赛的项目, 距离不算长, 但是对强度有一定的要求, 它要求既有速度还要有一定的持久性。因此800米技术要做到动作轻松自然, 重心平稳, 跑的节奏性强, 肌肉用力和放松交替能力要强, 做到既有实效性, 又能节省能量消耗。不管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中学生对800米跑很是忌讳, 经过几年的带队训练, 对800米跑的技术简单分析一下, 给予借鉴。
800米跑练习 方法 篇7
一、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1. 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动机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因, 学生只有把800米训练变成自己的内在要求, 才能产生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因此, 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明确训练的目的——考大学, 告诉学生“每一项都不能失去太多的分数, 况且800米跑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项目”。
2. 掌握心理自我调节方法。
在训练中, 指导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心理自我调节, 遇事沉着冷静, 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要使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保持适当的兴奋程度;针对变换的环境和场地, 要使学生能够静下来, 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训练或者比赛氛围。
3. 意志力训练。
意志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指导教师要训练学生积极动脑想办法的意识, 使学生能够养成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习惯, 并明确困难是现实的, 必须依靠自己进行解决。此外, 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意志磨炼, 如, 针对遵守纪律、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极点”的处理等, 并保证每次按时完成训练任务。
二、800米训练方法
在800米跑的训练中, 为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笔者制定了从低到高的阶梯型 (三级阶梯) 的训练方法。
第一阶梯:时间约为6周。以有氧代谢为主, 主要发展学生的肺活量和耐力, 同时训练学生的摆臂和身体的协调性。具体练习方法:1.1500~2000米的慢跑;2.原地或行进间的徒手操、踢腿、竖叉等韧带拉伸练习;3.各种图形3000米的中速跑、3000~4000米匀速跑、1000米×5中速跑。
第二阶梯:时间约为7周。发展学生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功能, 但以发展无氧代谢功能为主。具体练习方法:1. (200米+400米+600米+200米+400米+600米) ×1组, 且应使有机体处在尚未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下一次练习;2.400米×6组, 间歇4分钟;3.1000米×2组, 间歇5分钟, 或1500米×2组, 间歇6分钟;4.变速跑4000米, 且直道全速跑、弯道慢跑;5. (300米+400米+500米+300米+400米+500米) ×1组, 间歇应使有机体处在尚未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下一次练习。
第三阶梯:时间约为8周。主要发展无氧代谢功能, 提高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具体练习方法:1.各种快速反应跑练习;2.100米×8全速跑练习, 间歇2~3分钟;3.150米×6组间歇快速重复跑, 间歇3分钟;4.200米×5组间歇快速重复跑, 间歇3~4分钟;5.250米×4组间歇快速重复跑, 间歇4分钟;6. (300米+400米+300米) ×1组, 间歇应使有机体处在尚未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下一次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 三级阶梯型的训练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练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进行调节。
三、弯道跑的技巧
800米跑练习 方法 篇8
1.800米运动的项目特点。800米跑是田径运动难度最大的体能类极限最强度项目。800米跑是在高乳酸条件下保持长时间高速度的项目, 决定其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其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提高800米运动的成绩, 必须对运动员进行最大乳酸训练、乳酸耐受力训练、运动员自身快速消除乳酸的能力的训练和最大速度储备的训练以及力量耐力的训练以充分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能力。
2.800米跑供能特点。对中长跑项目来说, 运动员体内能量的产生和运动员体内能量输出快而持久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人们从理论上将有机体内的供能系统分为三种, 即磷酸原系统供能、糖酵解系统供能、有氧氧化系统供能。10~15秒极量强度运动项目由磷酸原系统供能;糖酵解系统供能是在缺氧条件下由糖原通过酵解的方式供能;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供能时间最长, 但合成能量的速率比乳酸低一半。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 800米跑既有以磷酸原—乳酸代谢类型的无氧代谢, 又有以乳酸—有氧氧化代谢类型的混氧供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海南省海口永丰中学800米专项运动员, 男生4名, 女生两名。平均年龄14岁。在校一直进行较系统的训练, 运动成绩水平一般。其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 :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文献检索, 收集了国内外有关中长跑的文献资料, 对目前800米跑训练的方法和现状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实验法。在训练计划实施前, 测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成绩等指标作为基本变量。在训练中, 为训练计划的实施进行控制, 评价训练课负荷的大小、运动员承受能力和恢复状况。在训练实验结束时测量同样的指标, 对相关运动指标、生理指标进行测试, 通过实验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 以确定训练方法的可靠性效性。 (3) 对比分析法。在理论上对使用间歇训练法与不使用间歇训练法进行比较, 在实践中将两种方法进行应用, 将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三、研究意义
1. 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在体育运动中的广泛应用, 推进了各项体育运动的成绩。中国在运动的中高科技投入也逐年增加, 其中在田径运动的投入尤为突出, 并有了显著的成果。。
2. 间歇训练法的概述。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 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 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其基本类型分为三种, 即: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和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
3. 研究依据:
间歇训练法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训练距离上进行分类:短距离间歇跑能有效发展中跑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及冲刺能力;中距离的间歇跑对发展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有很大帮助, 同时也能提高中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长距离的间歇跑能提高长跑的专项耐力和混氧供能能力;变换距离的间歇跑, 根据不同的需要能发展运动员的多项竞技能力。间歇训练法在中长跑训练中应用非常广泛, 但在实际训练中, 间歇时间、间歇方式、练习强度、训练距离、重复的次 (组) 数等因素都会对训练的效果产生影响。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研究结果。
在经过两个月的时间, 把间歇训练法运用到实际的训练中, 通过这次系统训练使永丰中学800米跑队运动员的成绩变化明显 (如表2所示) :
2. 分析。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 2010年11月之前是未系统使用间歇训练法, 运动成绩虽然有所提高, 但并不明显,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期间通过系统的间歇训练法效果显著。每位运动员成绩都有明显提高, 这说明间歇训练法是非有效的。
3. 目前800米跑常用训练方法的分析。
800米跑项目已经经历了多种训练方法, 各种训练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800米跑运动成绩, 都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这些训练方法对快速提高800米成绩有一定局限性。 (1) 持续训练法的局限性:不能用比赛那样的强度训练, 因而不能给动员腿部肌肉群大强度的刺激, 机体达不到近似比赛的状态, 长期使用单一方法, 易形成速度障碍, 不利于比赛时的加速。 (2) 法特莱克训练法的局限性:跑的距离不准确, 不能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速度感。难以正确地执行计划, 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各作业的运动量, 不能对训练进行很好地控制, 对运动员速度素质的发展不足, 尤其对中跑运动员的速度影响更明显。 (3) 马拉松训练法的局限性:此训练方法是大运动量训练, 运动量大, 运动强度必然降低, 所以对运动员的强度刺激较小。
4. 提高800米跑成绩的有效训练方法。
(1) 有氧能力训练。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 主要提高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通过有氧氧化合成ATP的能力, 它是800米运动员进行最大乳酸训练和速度训练等大强度训练的基础。通常安排在准备期。 (2) 有氧无氧能力训练。以乳酸供能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是提高800米运动员供能能力的一种主要训练手段。通常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 心率达到180~190次/分, 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3~12分钟为宜。通常安排在准备期的中、后期。 (3) 乳酸耐受力训练。是发展800米运动员乳酸耐受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一般认为在进行乳酸耐受力训练时, 以血乳酸在12mmol/L左右为宜, 然后在重复训练时维持在这一水平, 以刺激身体对这一血乳酸水平的适应, 来提高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 (4) 最大乳酸训练。是一种发展800米运动员乳酸最大供能能力的训练。血乳酸在12~20mmol/L是糖酵解训练最敏感的范围, 在训练中要达到这一乳酸值范围, 必须经过多次重复训练, 每次的间歇时间又可以获得合理的恢复。 (5) 消除乳酸能力的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自身消除乳酸能力, 对专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通常采用大强度训练使运动员机体的血乳酸水平达到较高水平, 然后接中等强度训练最后再进行大强度训练的方法。 (6) 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储备, 发展速度水平的训练。高强度的速度训练或无氧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也是增强肌肉代谢能力最好的方法, 还能使运动员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在发展800米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中, 除发展磷酸供能能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运动员的磷酸原与乳酸的混合供能能力。 (7) 力量耐力的训练。对于800米运动员来说, 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是第一位的, 力量耐力的发展居于第二位。力量耐力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力量, 对改进跑的技术产生促进作用, 更重要的是运动员使肌肉的代谢能力增强, 防止训练过程中受伤。通常采用循环练习法, 以本人最大力量的30%~50%多重复时间长进行练习。
五、结论
1.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 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 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其特点是在训练中依据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等因素, 科学地运用训练学的原理, 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性质和比例的训练内容, 以获得最佳整体效应的训练方法。
2.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分析得出间歇训练法, 是现代中长跑训练发展的趋势。
3. 间歇训练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量和强度灵活地调节运动负荷训练方法的优点和功能集中在一起, 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颖.对800米跑训练特点的研究与构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5) .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37-162.
[3]丁月兰, 毕红星.间歇法在田径中的的运用[J].四川体育科学, 2005, (3) :54.
[4]徐连进, 贾昌志.间歇训练法的分类及其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J].田径, 2004, (3) :44-45.
[5]马云霞.从生理角度谈间歇训练法对中长跑训练的作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 :46.
[6]梅豪龙.间歇训练法在800m跑训练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126-128.
【800米跑练习 方法】推荐阅读:
800米跑技术06-01
1000米跑的记忆作文800字07-06
1000(800)米跑运动员训练指导意见05-31
50米跑07-21
30米跑加油稿10-19
二年级体育教案 30米跑10-21
200米跑运动会广播稿08-01
小学二年级100米跑教学计划10-17
运动会100米跑成绩册10-26
呼吸方法练习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