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练习方法论

2024-07-18

英语口语练习方法论(共11篇)

英语口语练习方法论 篇1

摘要: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 琵琶也在不断的发展。据统计, 琵琶左右手的指法多达五六十种。这在当今中外乐器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和多样的演奏手法, 使它的表现力极为丰富。而琵琶轮指指法既能表现活泼流畅、明快喜悦, 也能表现婉转抒情的具有张力的曲调。因此, 要想达到对乐曲内涵的完美体现, 必须掌握好轮指的演奏技巧。因为, 轮指是琵琶演奏中一个重要的指法。轮指在琵琶文曲、武曲、现代乐曲中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由轮指汇成的指法特别多, 如带轮、扫轮、四指轮、勾轮、半轮、满轮等。本文浅析;轮指最基础的练习方法, 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的正确练习和练习时的一些小小建议。

关键词:琵琶,轮指,指法,表现力,艺术效果

琵琶的轮指种类很多有带轮、扫轮、四指轮、勾轮、挑轮、半轮、满轮、上下出轮。对于初学者我建议对着一面可以照见全身的玻璃镜子弹琴, 可以从镜子看见持琴手势等状况, 可取得适时矫正的效果。

首先, 从持琴开始说起, 要做到持琴不费劲, 上身轻松, 不前俯后仰, 琴身与身前保持一个不大于30度左右的斜角, 左右肩持平不耸起, 右上臂自然下垂, 下臂抬起成水平, 下臂内侧与琴面 (板) 成平行状。

其次, 注意右腕关节保持向左前方伸展姿势, 腕部也不朝上或朝下弯曲, 使手掌保持相对松弛有坠重感。眼睛垂视略见名指指上掌背。

琵琶轮指就是四个弹接一个挑的连续性动作。进入轮指练习之前, 弹挑的练习方法是否正确, 直接影响轮指质量, 所以进入轮指练习要领论述之前, 先谈谈弹挑。初学者保持上述持琴和右臂及腕部的姿势, 食拇两指相碰, 拇指指肉右前侧抵在食指指肉左前侧之下, 两指形成夹角状, 此时虎口自然成呈口字状 (也称握笔手型) 平面, 先是食指拇指随后轮迭向外作弹向内作挑, 食拇两指从基关节发力, 注意动作时始终保持两指基关节至小关节均松弛自然的运动状态。开始练习弹挑, 初学者为了发出声音, 容易出现发力后手指变形发僵等现象。初学者应建立发声和发力的概念, 清楚区别两者之间的关系。简单而言, 发声是指头触弦位置被施加指力弹拨以后的结果;发力是符合生理结构且不费劲的动作原理。有了正确的发力练习才可能使发声趋于完美, 弹挑音色才会逐渐出现质的变化。

引导初学者掌握正确的发力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初学者区别正确与不正确的发力方法所产生的声音, 从而初步建立初学者对音质音色的辨别。建议在初学弹挑基本功的开始阶段, 先采用“小开门”弹法, 即要求弹挑动作以保持手指不紧张手型不变样的基础上, 再逐步向“大开门”过渡。一旦掌握好弹挑基本指法, 再提升至夹弹至滚指的练习后, 下面我们就可以进入上出轮指练习的正题了。

练习轮指最令人困扰的是, 怎样才能到达每一指头发力均匀, 音色基本一致, 轮指颗粒性连贯性好的最佳境界?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付出耐心, 掌握正确练习要领, 切忌急躁心理, 欲速则不达。

琵琶轮指的美妙之处, 恰恰在于五个指头的不同触弦点的组合效果。客观地说, 要求每一指头的触弦点保持在一个位置上, 并且要求每一指头发出相同音量 (音色) 的训练方法是不科学的, 不符合生理结构的, 也不利于演奏。因为, 不论哪种轮指, 上出轮也好, 下出轮也好, 即使因维持长轮动作时所需要而被惯性带动的腕关节轻微晃转, 是指关节和手掌关节连续作力产生的律动现象。如果本末倒置, 以转动腕部来追求五个指头在最小触弦位置范围的轮指训练方法, 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我建议在已经稳定弹挑指法的基本要求之后,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保持与食指相同的微曲指型, 即掌心呈空心握拳的最松弛状态, 然后开始尝试做中指、拇指两指;无名指、拇指两指;小指、拇指两指弹挑的练习。请注意:不论用哪个指头和拇指对应, 也保持手掌在弹挑时不向外翻转。其他指头接踵而弹后均保持在初始的自然状态, 触弦点与食指、拇指两指比较, 肯定存在差距, 而且每个指头的触弦角度也不一样。开始练习时, 感觉小指、无名指两指使不着力, 感觉指尖无力。这种情况属于正常, 不必忧虑, 只要对这两个指多加练习, 记住练习要点, 自然会水到渠成。有些人的小指头比较短, 自然伸展情况下还够不到弦, 如出现这种情况, 可以适当地有意识地向下伸展小指使小指、无名指两指连带向弦部靠拢。

通过四指轮番与拇指做弹挑的练习时, 必须再次强调, 初学者务必始终保持空心手掌不翻转, 不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 不盲目追求音量, 每一个指头动作以后迅速回复松弛状态, 一旦四个指头弹音渐渐一致, 和拇指的挑音也谐调的情况下, 就可以转为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五指轮番动作的单轮练习了。练习时要求中速进行, 要求五指动作均匀。自食指发力致拇指, 挑的轮指是某个指头发力以后连带其他指头的延续动作, 不是每个指头单独发力的组合概念。

单轮指音练均匀了, 从小指开始起弹, 以6为每周次计数, 第二周次轮到无名指起弹, 周而复始, 每个指头轮替起弹。坚持以中速 (或每分钟50-60拍) 的速度练习长轮, 慢慢地轮指就连贯起来。初学者切忌囫囵吞枣, 不讲求轮指颗粒性, 在轮指手型稳定下来之前, 就疏于巩固基础练习了。这样一来, 就达不到轮指的完美境界, 功亏一篑。但也切忌长时间练习导致肌肉疲劳, 神经受损。练习长轮需要时间渐次积累, 熟练以后可以做到轻重缓急, 收放自如。

轮指是五指循环周而复始的演奏, 是弹琵琶时获得长音的主要方法, 是琵琶演奏技巧中最基本、最富有特色的一种技法, 长音在琵琶演奏中就是用轮指来表现的。轮指与其他的技法又可组合成各种汇组的指法, 使琵琶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变化无穷。

琵琶演奏轮指的常见问题是各指发音不均匀, 不连续。轮的整个间量较弱;轮的发音伴有较大噪声等。

轮指是右手指法中另一重要指法, 几乎没有一个曲子不用到它。由轮指汇成的指法特别多, 如带轮、扫轮、满轮等。白居易《长恨歌》中所叙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并非艺术夸张, 指的就是轮指的演奏效果。在演奏和音时, 轮指更是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

轮指较其它指法来说, 相对要难练一些, 因为它要克服我们手指生理上的种种局限。有很多人放弃琵琶, 大多是因为轮指难练。练好轮指, 对表达一个曲子的内涵至关重要, 初学者则要在一接触琵琶就要开始练轮指。轮指点的问题:现在有的书上要求轮指要求在一个点上, 这并不科学, 第一就是容易造成手型紧张, 再就是不符合声音自然和音色阴阳变化的理论。当然并不是非要整个手全散开, 是集中的扶手到最后以品的中央点的上下两指的距离, 这样在练习中和音色上都会有改善。

琵琶轮指是用五指轮流去触弦, 共得五声, 且要求这五声发音量相仿, 节奏均匀。我们五个手指的长短、粗细、掌指关节间的宽度等都不一样, 而且在触弦时, 它也不像平常我们习惯的把手指向内勾, 而是要一个一个地把手指向外弹出去, 且触弦的部位要集中在品与扶手的二分之一处。轮指主要是靠手指的关节运动发声的。而我们的手指一般大、食指关节较粗, 力度大, 而中指、无名指、小指相对要细些、力量也小, 尤其是小指, 更是如此。所以, 可先将中指、无名指、小指三个手指的指关节作频繁的屈伸动作, 以使增强各指关节的运动灵活度与力度。中指、无名指、小指三个手指指甲在与弦身接触时所成横的角度要小些;弹弦时各手指尽可能向面板方向作内压。各指发音的时值不均匀, 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弹弦速度较快而音量小, 可将中指、无名指、小指三个手指用极慢的速度和较强的音量, 使其纠正太快的习惯。拇指挑与食指弹这音的时值较其它指之间长, 大都由于在轮的开始时只会用食指起轮之故, 可改用拇指起轮的方法。而对于大指、小指间时值长的现象, 则多是因为只会用拇指起板之故, 可改用食指起轮的方法。轮的发音伴有较大噪声, 尤其是拇指挑时噪音特别大, 在练习时, 先将拇指的两个关节的运动都练得非常灵活;次将拇指养成运转到无名指处然后挑弦的习惯;再注意拇指甲与弦身在触弦时的时间要愈少愈好, 触弦面积要愈小愈好。总而言之, 在轮指练习中, 要特别注意手指的灵活性与力度。一开始练轮指时, 可默念“一二三四”的节奏, 每一节奏开头要重弹, 由慢速开始练, 到练到一定程度时, 手指自然会加快, 长此以往, 轮指就练成了。所以, 练好轮指是要费一定的功夫的。

参考文献

[1]《琵琶教学与演奏》顾凤宾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 (43页、52页、59页)

[2]《琵琶教学与演奏》顾凤宾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8页

[3]《琵琶演奏技法》邝宇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3月第27页

[4]《青少年学琵琶》庄永平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5]《琵琶教材》林石城编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第41页

[6]《从零起步学琵琶》高敏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英语口语练习方法论 篇2

一.雅思口语备考策略

1. 雅思口语怎么考?雅思口语有什么特点?

① 雅思口语怎么考?雅思口语考试一共分为三个部分。Part1 共计4-5分钟,考官会在简单询问一下考生的信息并核对身份之后就着日常生活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每个问题一般来说回答3~5句话即可。在Part2 为个人陈述部分,考官会给考生一个答题任务卡、铅笔和草稿纸。答题任务卡上会给出一个话题和回答时参考的要点,考生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可以打草稿),然后需就此话题进行1-2分钟的陈述。考官会在2分钟后打断考生,并在最后提问一两个问题作为结束语。Part3共计4-5分钟,考官会就着Part2涉及的话题问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让考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②雅思口语有什么特点

Part1问题简单,需要你作答反应快,较少出现卡顿;Part2比较着重考察你对细节以及感受描述的能力;Part3重在你能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

2. 雅思口语评分标准

雅思口语考官主要是从四个维度来给考生打分,分别是流利度及连贯性、语法、词汇、发音。其中,短期内最容易提高的是流利度和词汇。当然,如果想得高分也不要忘记多练习提高自己的发音和语法,只不过在短期备考时策略上还是要花更多功夫在流利度和词汇上。下面提供的备考方法主要也就是从这几个维度出发。

雅思口语评分标准细则:

雅思口语9分

该分数段的考生通常能够以正常语速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极少出现重复或自我纠正。如有犹豫,是在寻找思路,而不是在搜寻词语或语法形式。讲话很有条理,观点明确,表达连贯,话题阐述非常充分。能够运用十分丰富的词汇手段讨论各类话题,用词自然、准确,符合语言习惯。能够准确运用十分丰富的语法结构,仅有极少错误,但合乎常理。发音自然、清晰且非常易于理解。

雅思口语8分

该分数段的考生通常能够以正常语速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偶有重复或自我纠正。如有犹豫,通常是在寻找思路,而不是在搜寻词语或语法形式。讲话有条理,观点明确,表达连贯,话题阐述充分。能够运用十分丰富的词汇手段讨论各类话题,用词自然、准确,符合语言习惯,偶尔出现用词错误;如有必要,能够很好地变换措辞。能够运用十分丰富的语法结构,多数语句表达正确,只是偶有错误。发音整体上自然、清晰,只是偶有小的问题。发音通常易于理解,其口音对内容理解的影响非常小。

8.5分的考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展示这些口语技能。

雅思口语7分

该分数段的考生通常能够轻松进行口头表达,语音清晰、内容详尽,会有些重复、自我纠正或因搜寻词语或语法形式出现犹豫。讲话大体上有条理,观点大体明确,表达整体上连贯。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手段讨论广泛的话题,能够使用一些不常见的词汇或习语,尽管并非始终准确无误。如有必要,能够很好地变换措辞。能够使用多种语法结构,虽有一些错误,但表达通常正确。发音大体上自然、清晰,偶有问题。发音通常易于理解,其口音对内容理解的影响不大。

7.5分的考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展示这些口语技能。

雅思口语6分

该分数段的考生通常能够进行详尽的口头表达,会因重复、自我纠正或因搜寻词语或语法形式时的犹豫致使表达有时不够清晰、流利。讲话大体上有条理,观点表达大体连贯,但会出现一些错误。有足够的词汇量进行话题讨论,内容清晰、详尽,虽会经常出错,通常能够很好地变换措辞。能在有限范围内使用简单和复杂的语法结构。使用较为复杂的结构时,可能会经常出错,但其语言通常易于理解。发音清晰、有效,但可能存在问题。虽然有时单词发音不清晰,但通常易于理解。

6.5分的考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展示这些口语技能。

二.雅思口语练习方法

1.准备好雅思口语题库

大家应该知道雅思口语是有题库的,每年的1、5、9月份是换题季,换题季会把一部分旧题换成新题。建议在考试前还是要把可能考到的话题都准备一下,思考一下自己的答案,准备相关的词汇和表达。不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准备归准备,千万不要背答案。因为背答案在考官严重是很严重的行为,而且你背没被答案是很明显的,如果你背到的部分回答的很流利,没准备过的回答得结结巴巴,考官简直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在背答案。如果考官判定你是背答案的话,你的口语5.5没得跑了......

题库上的口语话题很全,可以作为高频口语话题进行每日口语话题练习,所以考生们一定要人手一套题库,虽然不能背答案,但提前准备话题是没错的。

2. 积累口语词汇高分表达

雅思口语题库怎么用?第一,针对题库里的每个话题积累相关的词汇表达。第二,整理一下自己的与各个话题相关的经历和点子。第三,把积累的词汇表达和自己的点子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答案,多说多练习。

下面分享两个可以用来积累地道的词汇表达的网站:

① English Listening Lesson Library Online

雅思口语Part2里面有个题目是“Describe someone who is a good parent.”我需要对parents的词汇进行收集,就在搜索栏输入“parents”,网页就会跳出很多和父母相关的素材。里面的每篇素材都有音频或视频,还有相应的文本,以及对地道表达的解释和举例。比如下面提到的“a helicopter parent”就是一种非常地道的表达,熟练掌握之后用在口语考试中绝对能锦上添花。另外,可以多跟读对应的音频,模仿一下地道的发音和语音语调也有利于提高发音部分的分数。

②Simon的雅思翻转课堂

这个有视频,这系列的视频对雅思的每个话题都有着很细致的讲解,这个不仅可以用来积累词汇,也是非常棒的跟读素材。看视频的时候记得准备好小本本做笔记哦!

3. 提高雅思口语流利度

①梳理口语关键点

在储存了一定的词汇表达之后,需要对各个话题积累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这就是提高流利度的关键,节省考试时的思考时间。雅思考试每个Part都是围绕“我”来进行回答的,所以要多梳理一下自己对身边各种事物的看法。推荐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idea!

但是,用中文写idea的过程中,你会现,很多问题,你就是用中文回答都没有太多可写的,更何况英文,所以,就需要用一定的逻辑方式来拓展思路。比如说,在我们举例时,我们可以从很多个事情里挑选一个详细地说;再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补充自己做这件事的频率、时间、地点以及感受等等。总之,想办法让自己话唠起来,不能只说一两句就结束了!就如刚刚举的这个“friends”的例子,对于“和朋友在一起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从几件宽泛列举的事情里挑选一件“看综艺节目”进行详细拓展,你会发现可以说的东西多了不少。

思维导图的软件有很多,像Xmind、Mindmanager、百度脑图等等。我习惯用的是Xmind。

②大胆开口练习

开口练习是雅思口语提高的第一步,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自己的外教进行口语练习,或者找一个口语练习的搭档进行口语练习,练习的频率也不需要每天一次这样,一周有三次就很不错了,剩下的时间留给自己反思和积累。

4.模仿发音

考官评判一个人发音的好坏,主要是通过语音语调、连读略读爆破等发音现象来判断的,口音不在评判范围内。所以,想要提高发音就得多跟读模仿老外的发音,尤其是模仿他们的语音语调及发音规律。起码把每句话跟读到30遍以上,才会感受到神奇的效果。

5.提高口语语法

在语法问题上,首先要保证我们说出来的东西不犯低级错误,比如时态、人称单复数一致等等。但实际上,我们写英语作文时不会犯的那些低级错误,却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口语中,原因还是因为我们说的太少了。所以,多开口练习,让别人来帮我们纠正错误真的是无比重要了。或者,也可以试着录下自己的回答,检查自己有没有犯什么语法错误。

以上就是雅思口语练习的5点方法论的全部内容,小编觉得上述的5步走的方法非常值得一试,因为其中既包含对于胆量和口语表达的训练,又包含对于雅思口语考试的熟练程度的加深,并且也能练习到实际在讲话过程中的语音语调。无论如何,总之第一步一定是要锻炼自己开口说。

雅思口语part2范文:亲友聚会地点

Describe a place where you often visit with your friends or family

You should say:

Where the place is

How you know the place

How you go there

Why you want to visit

Today, I’m going to share with you a place where I usually/often go to relax/read and write/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which is a small café/restaurant near my company/my house named “ABC”

As a full-time employee/student, I have to go to work/ school 5 days a week; therefore, the only time that I can visit this place is on weekends. I always try to make time for my little trip to “ABC” café every Saturday or Sunday.

The coffee house is located on a quiet street with a lot of trees planted on both sides. Additionally, it has a patio with hanging gardens which I like very much; it makes me feel like I?m sitting in a garden of my own.

Separated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the city life in Hanoi, this place allows me to sit quietly and reflect, relaxing after a week of hard work. I can concentrate on a personal project such asreading or writing in my journal without being interrupted by other people.

It serves great coffee, tea, and cakes, thus, the place always smells very nice. In addition, the employees are also friendly and helpful.

Sometimes, I go there with my friends. Over a nice cup of coffee/tea, we share our stories and smell the beautiful scent of the flowers. At that moment, we can escape from reality for a little while and enjoy ourselves even more.

雅思口语part2范文:与亲友常去之处

Today, I’m going to share with you a place I often go visit with my friends. It is a small café near my home named ‘ABC’.

Though it is just five-minute walk to my home, it was actually my friend Lily who took me there for the first time. I remember that day, when the two of us were both worn out after a tiring day of school, Lily suggested we took some time off to relax ourselves. And, that’s why we ended up in that small café.

As a full-time student, I have to go to school 5 days a week. Therefore, the time left for me to visit this lovely place and spend some leisure time with my friends is mostly weekends. Fact is, my friends and I have made it a habit to visit this small café every Saturday night, and we usually go there by bike.

This small coffee house is located on a quiet street with a lot of trees planted on both sides. It also has a patio with hanging gardens which I like very much. Every time I sit reading there, it somehow makes me feel that I’m sitting in a tranquil paradise of my own. Separated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city life, this small café allows me to ponder quietly, taking some precious time off to relax myself after a week of hard work. Here, I can concentrate on doing a personal project to writing diaries without being interrupted by other people.

Except for its peaceful environment, this café also serves great coffee and cakes. The employees working there are all very nice, showing appropriate waiting manners. In fact, I have already made friends with a lot of them, given the fact that I am no strange face to their shop.

As I said, I go there a lot with my friends. Over a nice cup of coffee, we get to share our little stories with nice scent around. At moments like that, we can escape from reality for a little while and enjoy ourselves.

英语口语练习方法论 篇3

关键词:英语语音;[n]/[ ?];微变化研究法;练习频率

H319

一、引言

语音作为英语学习的最初始阶段,也是语言掌握的第一步,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由于自己内在的生理或者心理机制,以及外在社会文化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语音问题。[n]/[ ?]不分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尤为常见。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微变化研究法,以期通过高密度的观察和精细的分析来讨论练习频次对[n]/[ ?]不分语音纠错的作用和影响。

二、研究背景

微变化研究法(microgenetic method),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领域中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微变化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在某个相对短的时间段内,通过高频度的观察,记录受试者学习和掌握某个观念,某个知识点,或者某项微技能的过程,并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精确分析,以揭示群体内部与个体本身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文秋芳,2003:312-313)另外,Siegler(1995)还提出了微变化研究的5个维度:变化的根源(sources of change)、路径(path of change)、速率(rate of change)、广度(breadth of change)和可变性(variability of change)。

根据Ellis(2002:178-9)的二语习得理论,频率(frequency)是语言习得的决定因素。频率通常指语言特征的分布规律,也包括个体接触语言的经历,后者即我们所说的练习频率(task frequency)或是练习重复次数(Harrington & Dennis,2002:261.)Macky(1965.王得杏译)指出重复的练习,能强化已学的模式,并使得他们成为习惯或者技能,抵制可能出现于心理中的任何矛盾的模式和干扰。一个语言现象或者语言行为频繁越高,越容易被强化,从而被习得。周丹丹(2006)指出,练习频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同一学习任务的重复练习,因为练习频率既可以是输入的重复累加,也可以是输出的不断强化。因此有必要将练习频次细化为输入频率和输出频率。输入频率能帮助学习者加强对语言分布特点的分析,认识语言输入规律,但输入频率不能直接转换为语言输出,输出频率能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因此,本研究对输入频率和输出频率作了区分,前者指听录音的次数,后者指朗读材料的次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练习频率如何影响和作用于英语发音中[n]/ [?] 不分?

2.输入频率和输出频率分别对[n]/ [?]不分语音纠错有哪些方面的不同作用?

3.在练习频率的作用下, [n]/ [?]不分语音纠错达到的效果在不同的语境下是否有差异?

4.练习频率的周期长短是否影响[n]/ [?]不分的纠音效果?

(二)受试者

两名来自英语专业一年级的英语中等水平学生(分别以他们的名字首字母W,X表示),均有良好的学习语音的动机,能在实验中积极配合,但都存在[n]/[ ?]不分的情况。

(三)实验工具

本研究的练习材料选自王桂珍编著的《英语语音教程(第二版)》和邹为诚编著的《综合英语教程1》。所选材料对于受试的英语水平来讲接近中等水平。其中包括:10对含[n]/ [?]读音的单词组;两份单词表(词表1和词表2),每份词表包含5对含[n]/ [?]读音的单词组;句子表在都含有20个含[n]/ [?]读音的单词(每类各10个)。包括两篇短文:短文1和短文2,都含有20个含[n]/ [?]读音的单词(每类各10个)。

(四)研究过程

本研究针对受试[n]/ [?]不分的发音问题,进行高频度、有针对性的练习,共10次。整个研究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测试1):前测。在正式实验前对两名受试进行了前侧,以确定他们在训练前对[n]/ [?]發音的掌握情况。第二阶段(测试2—6):听读训练。并未采用通常口语中常用的432重复练习法,而分成三步走:对于词表1,受试听三遍录音后,朗读一遍;对于词表2,受试听一遍录音后,朗读三遍。用于比较输入频率和输出频率在纠错中哪个更为关键些。此外,受试还需朗读句子,其得分作为每次测试的成绩用于总体比较。第三阶段(测试7-9):只读训练。受试不再听录音,输入训练停止,受试直接朗读单词。朗读句子部分不变。第四阶段(测试10):所有的受试在事前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接受一个后侧来测试他们对[n]/ [?]的掌握情况

(五)数据收集和分析

所有受试的对[n]/ [?]不分的纠错情况都通过他们在测试中去的成绩来衡量。在每个实验阶段完成后,对两名受试分别作了回溯性访谈。讲述自己在纠错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练习的看法等等。对受试接受测试的情况录音后转写,对每次测试的情况打分,为进一部做数据分析做好准备。“[n]/ [?]不分”错误包括两种情况:把[n]读成[?]和把[?]读成[n]。与此同时发现把[?]读成[n]的情况更普遍些。除第二阶段的测试均要求受试朗读两遍,单词不读。笔者把每个[n]/ [?]读音作为一个得分点,对于同一个单词,若两次发音一致,就按其一致的正、误得分(读对得1分,读错不得分);若两次发音不一致,即一次读对,一次读错,则不得分。

四、结果和讨论

(一)练习频率引起的[n]/[?]发音变化

1.微变化研究法中的“微”在于它通常从上文中所提到的5个维度来去考虑事物发展的变化,笔者通过研究法相发现:1)受试W,X在变化发展总体趋势是:第二次测试都得分相对较低,然后在適当的频率,我们可以理解为最佳频次,达到一个高值,最后趋于稳定的这种变化趋势,但是各自在达到趋于稳定的值的时候频率是不一样的,受试W是在第四次测试就达到了区分[n]/[?]发音要点,后续几次测试达到了稳定点,所以第四次测试是W 发音的转折点,是其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也是他对纠正[n]/ [?]不分的最佳频次。而受试X则相对慢一点在第五次测试才趋于稳定,那么可以说受试X对区分[n]/[?]发音要点的关键点是第五次测试。

2.在本研究中,受试W在20天的时间内从8分进步到15分;受试X在10天的时间内从7分进步到16分。两名受试的变化速率都比较快,但两名受试在发音上还是存在不稳定性,可以看出,不稳定发音数在每次测试中都会出现,两名被试对于同一个音,有时发“[?]”,有时发“[n]”,发言很不稳定。时对时错这说明他们对这两个音的掌握不够确定。即使通过10次训练后,他们的错读音中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不稳定发音,不过数量被控制在3、4次左右。

(二)输入频率和输出频率

根据两名受试在访谈中表示,由于他们无法从听觉上正确区分[v]/[w],通过反复的听力输入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发音方法,有助于其区分和提高发音,此时,输入频率对于纠音训练来说显得更为重要。第三阶段的单词训练取消了朗读前的听录音,停止了输入练习。可以看分数曲线均出现下滑。其中受试W的单词得分表现尤为明显,分数从峰值18分陡落到14分。没有了听力输入,纠音效果明显比着前一阶段明显下滑。在朗读单词阶段,听完录音再模仿、受试对每个单词的正确读音都会把握的更准确。与此同时,听力训练也影响到朗读句子,如果在朗读前先进行了听力输入练习,可以加深受试则对这两个音的发音方法的印象,自然朗读句子的准确性也会越高。

(三)不同语境下的纠错

在测试10中,受试分别在一下4种不同的语境下进行了测试:朗读单词、句子、短文1和短文2。短文1要求受试只读;短文2则要求受试读完后针对关文章内容,回答几个问题。受试测试的结果; 受试甲、乙在不同语境中的得分情况基本相同,均为单词得分最高,句子稍差,短文1有所上升,短文2又急剧下降,降至最低。原因在于注意力的分配程度,在读单词的时候,注意力主要放在区分[n]/[?],而在读句子的时候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句法或者生僻词等等,注意力明显下降,但短文1是一篇语义连贯的文章,受试因而能更容易地跟随上下文理解文章,不会因为语境陌生而影响发音。短文2要求受试在朗读完后回答问题,在此情况下,受试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文章内容上,忽视了语言形式,用于读音的注意力资源也相对减少,因此得分最低。

(四)训练周期对纠音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有意识的将W、X两名受试的研究控制周期不同,W的训练周期设计为20天,X的训练周期设为10天。,但经过10次训练,X的最终成绩却不如W高(甲是15分,乙为14分)。笔者发现:练习频率的周期需要一定长度,不能太短,否则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五、结语

本研究通过微变化研究法,回答了4个研究问题,得出了以下结果:1)练习频率对语音纠错有较大促进作用,但是进步的幅度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不通的学习者在语言纠错上所欲要的最大频次是不同的2)输入频率与输出频率对语音纠错都很重要,但相之下,输入频率的作用更为明显;3)通过练习频率所达到的语音纠错效果在不同的语境下有所不同,这说明语音纠错的效果也是和情景相关的;4)练习频率要发挥较好效果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周期。本研究证明了频率作用在语音纠错方面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英语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在纠音练习,应充分重视频率作用,尤其应注重加强输入频率,并且保证纠音练习的周期长度,巩固学生所得,并进一步提高。

由于本研究只是探索性的,且由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方面的局限性,尚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Ellis, N. 2002. 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 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 [J].SSLA2:

143-188.

[2] Flynn, Emma, Karen Pine & Charlie Lewis. 2006. The Microgenetic method: Time for change? [J].The Psychologist3: 152-155.

[3]Richard, J. C., J. Platt & H. Platt. 2000.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Siegler, Robert S. & Kevin Crowley. 1991. The microgenetic method: A direct means for study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6: 606-620.

[5]文秋芳. 2003.微变化研究法与二语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3): 312-317.

英语口语课堂练习的探索 篇4

目前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仍没摆脱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 教师决定学生该做什么, 何时做, 怎样做, 他们把许多应该让学生做的事情都做了, 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地位。口语课堂中学生听得多, 说得少, 学生的口语实践机会过少, 从而限制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根据新课改理念及现代外语理论, 口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 表达思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就应该首先打破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针对新教材的特点, 多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重视贯彻听说领先的教学思想。下面笔者试就口语教学课堂练习进行分析探索, 以寻求有效的对策,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真正达到口语能力提升的目的。

我在实际的教学中, 主要有下列一些做法: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口语教学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鼓励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这就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英语口语课成功与否, 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生是否明确各自在口语课上的作用:教师不应是课堂口语教学的中心, 而应是其组织者、协调者, 是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者, 是学生口语实践的合作者;学生则应由听讲者变成自觉学习者、研究者和参与者。总之, 口语教学应倡导全方位交流,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课堂口语教学。比如我在总结第七单元Useful expressions时, 有“表达喜欢”或“不喜欢”的句型, 我每说一个句型, 就让学生自己填充。我先说:I like…, 一学生就会说:I like watching TV, I likejogging等, 在pair work阶段, 我常常鼓励学生与同伴大胆用英语谈论指定的话题, 然后在众人面前表演。在谈论过程中, 我经常走下去, 给予适当指导, 同时也给予他们勇气与信心。Pair work活动开始时我常常先安排一些有口语基础且表演欲望强的学生给大家作示范, 然后渐渐过渡到基础一般的同学, 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有表演的机会。对一些平时不怎么开口说英语的同学, 要多给些表扬与掌声。每当一个小组获得最后的冠军时, 喜悦之情完全溢于言表, 全班同学都随着欢呼起来, “胜利”, “冠军”这对同学们来说是多么的需要而又多么的宝贵呀!

二、注重和谐的师生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课堂气氛的融洽与否、师生情感交流与否对学生学习情绪及学习兴趣影响极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时刻注意师生间情感的沟通,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精神面貌。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不同的个性特征,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进行英语口语课堂练习中, 我能根据难度以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 也使他们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从而增加学好英语口语的自信心。记得一次课上我对着幻灯片上的一张“健康俱乐部”的图片问一个口语比较差的健伟同学:What’s this?他一开始没听明白我的意思, 我重新对着他再问了一遍, 并亲切地对他说:please stand up,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他从我的目光中看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注, 便认真思考了起来, ”club”他轻声说, 我提示:是“健身”俱乐部, 旁边有同学提醒他, 他突然想起来了:“keep-fit club?”眼神中同时流露出一丝疑惑, “very good!, sit down!”我马上表扬了他。从此以后, 他课上表现更专心了, 回答英语问题也变得更积极主动了, 这种变化让我感到欣喜。同学们喜欢我, 更喜欢听我的英语课。师生关系融洽了,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老师上的课。现在每逢同学们上到英语课时, 精神都非常的振奋, 情绪也非常的高昂, 这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保证呀。

三、在听的基础上培养说的能力, 坚定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热情

要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首先要培养他们听英语的良好习惯。只有听得清楚才能开口模仿, 模仿准确了就会有信心, 也就会愿意继续去听、去说。只有多听, 才知道英语是怎样说的, 才会逐渐减少汉语表达的影响。平时我在具体的课堂英语听力教学中, 我首先给学生介绍发生的场景, 请学生先看有关的表格或图片, 如有必要可以先帮助学生复习表中的词汇, 让他们清楚听对话时要捕捉的信息。在听的时候, 我常要求学生在了解题目意图并浏览题目的基础上全神贯注地听, 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设计的练习是一些打钩的题目, 比较简单, 在学生听完第一遍就可能得出答案, 因而此时我常先找几个同学说出他们的答案, 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争议, 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与出现的争议听第二遍录音以解决刚才的问题。在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上, 可要求学生跟读录音, 模仿语音语调, 最后解决对话中的语言点。我发现这样的听力练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创造学生之间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而且更重要的2.正确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媒体教育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特别是在形体知识的教学中, 许多年来一直采用的实物演示, 讲解和操作是行之有效的, 也是不可缺少的, 甚至是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虽然有其他电教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不同的电教媒体所具有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同样也具有自己的局限性。在课堂上, 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工具, 和黑板、粉笔一样, 只不过现代化水平高一点, 因而, 教师在讲课中不要完全依赖计算机, 不要把课堂变为课件展示。在实际应用中, 像几何形体教学中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推导, 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适宜;而计算题及应用题的教学采用一些其他教学媒体比较适宜。有时我们可以把多种媒体适当地配合使用, 相得益彰, 反而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运用CAI进行教学, 图文声并茂, 形象生动, 对于教学那些内容抽象、学生理解吃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奏效的而且有适于CAI形式的内容, 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若使用不当, 则画蛇添足, 效果往往不佳。因此, 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并根据教学内容, 把多媒体运用到掌握知识的刀刃上,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阶段, 能直接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成的CAI课件很少, 远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更谈不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课件了。目前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所用的CAI课件几乎都是任课教师自己编制的, 但是, 由于任课教师都不是计算机专业的, 因而要求他们用计算机编制CAI课件, 困难可想而知。不过不论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什么软件来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都应遵循一个原则:能突破教学难点, 对课堂教学有用, 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 任课教师在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时, 除了在课件上下大工夫, 让课件尽量符合本节课的要求, 能解决教学难点之外, 还应在教学基本功上多钻研, 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使自己的课在教学水平方面上一个大的台阶, 而让计算机课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还应注意到, 计算机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 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 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 学习新知识, 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理解此难点内容的实质所在, 彻底掌握此知识点,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脱离课件后仍然能解决问题。

CAI应以动画和图形为主, 并辅以简明的文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动画对人脑的刺激最强, 其次是图形, 最后是文字。CAI就是要给学生“强刺激”,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刺激过长, 也会疏散学生的注意力, 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使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所以, 在教学中应把握住“度”, 把CAI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 做到适可而止。

以上说明, 教师如果要充分发挥CAI的教学优势, 就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制作CAI教学课件时, 应遵循适时性、主体性、互补性、适度性等原则。另外, 教师要努力提高CAI的制作水平, 正确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从英语口语教育的必要性入手, 分析当前职中英语口语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探索英语课上如何使学生开口英语。笔者认为在现代英语口语教学中, 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设置合理的口语交流情境和材料, 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只有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雅思口语练习方法 篇5

坚持不懈的练习以及对口语发音的重视程度是雅思口语必胜的基础。只有长久的坚持练习口语,慢慢的,口语自然会越来越熟练,同时个人也能养成坚持练习的好习惯。口语练习一定是要大声说出来的,如果只是心里默记,无法加深大脑对单词的记忆。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应该重视单词的基础发音,不要害怕读错,只有单词发音正确了,就不会害怕对话,这样一来,雅思口语考试的成绩就上去了。

在此分享一下练习雅思口语的几个方法:

1.准确的发音很重要。很多同学读单词的时候,大多都根据音标来读,音标虽然起着辅助单词发音的作用,但是我们是否真的读准单词了呢?其实,我们可以多听听mp3或光盘,每天清晨听半个小时,反复的听某个单词或某句话的发音,然后跟着诵读几遍,也可以自己录音,和正确的录音对比一下,看看细节方面是否有问题,再做调整。很多同学认为卷舌音不容易发音标准,尤其是北方的同学词尾辅音发的太重,其实不用太担心,只要坚持每天练习,增加练习量,一定会有效果的。

2、语音语调的协调。单个的英语单词其实不存在语音语调的问题,但是很多同学读英语句子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没有起伏,没有重点的地方。我们要注意句子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什么时候应该升调,什么时候应该降调,千万不要每句话都在一个声调上,大家要多揣摩句子的内涵和意义,重音和非重音协调好。

3、练习流畅的对话。

当我们能够正确的做到单词的发音、协调好语音语调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练习对话了。练习对话的方式非常之多,最终目的都是帮助我们将对话变得流畅。如果自己一个人练习,可以从网上随机抽选题目,进行一分钟的即兴演讲。如果有同伴一起练习,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或者辩论的形式对某个话题进行论述。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和外国人进行对话,这样发音最纯正,更能了解外国人的交流方式。

上肢力量练习方法(下) 篇6

胸大肌的力量练习与牵拉

力量练习:蝴蝶夹胸

体位:仰卧位。

动作:双手握哑铃,肘微屈。起始动作时,上肢置于体侧,与身体垂直,然后双臂向上屈起,使哑铃相接触,再缓慢放回原位,感觉胸前的肌肉有酸胀感。

要点:双臂外展,与身体成90度夹角。

增加难度:增加哑铃重量。

牵拉练习

体位:墙边或固定物旁边站立,弓步。

动作:被牵拉侧的肩打开,肘屈曲90度,前臂靠在固定物上。使身体缓慢向对侧旋转,直至胸前的肌肉有牵拉感,保持30秒,完成2次。

要点:上臂与地面平行。可双侧同时进行,如站在门框中间,双臂靠于门框两侧。

三角肌的力量练习与牵拉

力量练习:侧平举

体位:站立位或坐位。

动作:手握哑铃,上臂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屈曲90度。然后向上抬上臂,直至上臂与地面平行时,感觉肩外侧的肌肉有酸胀感。保持5秒钟,再缓慢放下。

要点:上臂在身体平面内上举,不要前屈。

增加难度:增加哑铃重量,或是将肘伸直,增加力臂。

牵拉练习

体位:站立位。

动作:被牵拉侧的手臂伸直,水平向前屈曲,抱于胸前。另一侧手臂用力,将被牵拉侧的肘部尽量贴近胸部,感觉肩部侧后方的肌肉有牵拉感,保持30秒,完成2次。

斜方肌的力量练习与牵拉

YIA运动

体位:俯卧位,或坐位前屈身体,手掌向下。

动作:手握哑铃,肘部微屈,以下三个动作分别锻炼下束、中束和上束,轮流进行,在最高点保持3~5秒钟,再缓慢放下。

动作一(Y):手臂与头成45度角,向后上方举起手臂,手臂与身体组成Y的形状。

运动二(I):双臂在体侧展开,与身体垂直,成侧平举姿势。双臂向后尽量打开,感觉两侧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运动三(A):手臂与身体成45度角,向后下方举起手臂,手臂与身体组成A的形状。

增加难度:增加哑铃重量,或是将肘伸直,增加力臂。

牵拉练习

体位:站立位。

动作:双手十指相扣,手掌心向外,肘部伸直,双手尽力前推,感觉上背部的肌肉有牵拉感,保持30秒,完成2次。

立定跳远的专门练习方法 篇7

全身放松,两脚开立与肩同宽,预备摆臂,身体半蹲,两臂上摆,脚尖蹬离地面,腾空展体,收腹,伸腿,落地,两臂积极前伸。

二、针对规范动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的专门性练习方法

(一)预备摆臂

预备摆臂时,下肢需要做到一伸(两腿伸直)二屈(屈膝)降重心的发力顺序,动作要协调、流畅。至于摆臂的次数,有的人认为两臂摆动一次最好,但在实际练习中,摆臂的次数应该根据各人的习惯而定,建议不超过3次,如果预摆次数多就不要急于屈膝。

针对“一伸二屈降重心”采用的练习方法:

1.技术动作。

原地练习摆臂3次,让学生原地起跳;在草坪上或沙坑里连续纵跳5次。让学生把立定跳远的摆臂动作能连续协调地做好。

2.力量方面。

两个学生推小车距离20~30米、卧推哑铃或杠铃6次×6组、站在与墙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推墙1 0次×6组。

3.柔韧方面。

双臂上举后牵拉6次×6组,双臂交叉上举后振,两人压肩、双臂身后交叉上提等。

(二)起跳

起跳的技术动作是两臂迅速前摆,屈膝降重心,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从脚掌到脚趾尖迅速过渡发力,最后趾尖迅速蹬离地面。起跳时应像弹簧一样迅速而有力,动作要领做到“三快”、“三直”。“三快”指的是摆臂前摆快、制动快、蹬地快;“三直”指的是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三个关节充分伸直。

主要针对“三快”、“三直”的练习方法:

1.力量方面:挺举6次×6组,负重深蹲6次×6组,多级蛙跳6次×6组,跳木箱子连续跳上跳下6次×6组,跳栏架10次×6组,单肩扛同伴快走30米×2组,肩负同伴深蹲起6次×6组。

要求:展髋、直膝、抬脚后跟。

2.柔韧方面:立位体前屈(手掌触地为止)、踢腿、压腿、劈叉。

要求:直腿,绷脚尖。

(三)腾空展体

腾空展体是指人体在蹬离地面后两臂和躯干成一个弓形,方向向斜上方成一定角度而滑行的空中动作,是起跳后瞬间的一个动作,可以帮助在空中进行滑行,提高立定跳远的高度和远度。

这个动作主要通过空间位移的感知和空间方向的感知来实现,主要方法有:

1.从跳台跳下做腾空展体,不要急着收腹。

2.原地做腾空展体。

3.距单杠30~100厘米跳抓单杠做腾空展体。

4.跳过20厘米的高度做腾空展体。

注意:练习时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练习,从而消除恐惧心理,以便更好地完成此动作。

(四)收腹

收腹是指在腾空展体之后身体迅速收紧髋关节,让大腿靠近胸腹部的动作,完成此项动作有以下练习方法:

1.仰卧起坐30次×6组,每组不超过28秒为宜。

2.仰卧两头起20次×6组,每组不超过18秒为宜。

3.俯卧两头起20次×6组,每组不超过18秒为宜。

4.抱膝跳8次×6组,要求:每次跳膝盖必须贴紧胸部。

5.仰卧屈膝上抬20次×6组,每组不超过18秒为宜。

6.悬垂屈膝举腿20次×6组,每组不超过18秒为宜。

以上练习方法需要在保证动作规范的基础上,由慢到快,由易到难,逐渐加快速度来完成。

(五)伸腿

伸腿是指两臂积极后伸,小腿积极上举,直膝直到落地的过程。这个动作比较重要,可以直接提高远度,从而达到优化成绩的目的。主要的练习方法有:

1.伸腿跳8次×6组,要求:越过20厘米高度。

2.俯卧后踢腿,要求:脚踝系上皮筋,要快。

3.坐姿负重伸小腿,要求:脚踝系上沙袋或重物。

(六)落地

落地时动作是脚后跟先着地过渡到脚前掌,随着惯性身体的重心从身体中部转移到膝关节,但是落地后,沙子容易下陷,重心后移到臀部,使身体后倒,需要迅速前伸两臂,来平衡身体,才能保证成绩的正常发挥。落地时针对沙子下陷使身体失去平衡,应进行一些专门性的练习:

1.沙坑里脚后跟着地跳,积极前伸两臂10次×6组。

2.直立时,脚前掌慢慢离地,脚后跟着地,身体慢慢后倾,当失去重心时,迅速前伸两臂,来平衡身体5次×3组。

三、立定跳远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摆臂中存在的问题

摆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上下肢不协调,预摆与身体重心移动方向相反,起跳腾空后两臂向下向后摆,摆臂不够充分,预摆反复次过多。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身体不协调,动作概念模糊,错误地认识摆臂次数多就好,紧张。

解决策略: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让学生明白摆臂次数多的害处是能量损失,摆臂次数不超过3次,利用口令规范动作,1~2直腿、两臂前摆,3~4屈膝、两臂后摆,连续原地小跳,不要求远度做立定跳远,要反复督促检查。

(二)垫步起跳

垫步起跳的原因有投机心理,身体重心过早前移,身体不协调,左右脚力量不同。

解决策略: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技术动作,通过口令要求完成动作,使身体慢慢适应,协调,加强左右脚同时用力,不计远度地进行立定跳远,可以利用单脚跳来平衡两脚力量的差异。

(三)预摆时提踵

预摆时提踵的原因主要是紧张,错误地认为提踵能跳得更远。

解决策略:让学生明白立定跳远首先应该放松,讲解预摆时提踵的缺点是过早地把能量浪费了,进行不计远度的立定跳远,共同监督,自己自查。

(四)起跳角度不好

起跳角度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紧张,求胜心切,摆臂不充分,蹬离地面时的部位是全脚掌。

解决策略: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加强心理素质,利用口令纠正其动作中的缺陷,起跳角度控制在18~30°之间。

(五)落地后坐

落地后坐原因主要是伸腿过度,无法平衡身体,两臂没有前伸。

解决策略:加强落地后两臂前伸的技术动作,增强自身的平衡感,示范,讲解从脚后跟着地过渡到脚前掌,并且让学生自己察看在沙坑的脚印。

四、总结

英语口语练习方法论 篇8

孔夫子有言“夫乐者乐也, 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即音乐可带来人性中不可或缺的欢乐。弹奏乐器不仅可以愉悦自身及周边他人, 根据国内外的广泛研究, 还有助于全方位的性格与能力塑造, 如刺激大脑增强记忆力、强化时间管理能力、提高忍耐力与纪律性、加强数学与阅读能力、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建立自我成就感等。虽然这些益处可能为成人所共知, 但却不能简单转化为小孩子们学习乐器的动力, 其所必然要经历的难以计数的重复练习, 也确实会让他们望而却步。笔者从事音乐教育多年, 自己的女儿一直在学习钢琴, 结合日本与美国广泛采用的Suzuki钢琴与吉他教学相关研究, 逐渐摸索出一些颇有成效的方法, 可以让孩子不再觉得练习是一项极大的负担, 甚至会觉得是件快乐的事情。

一、设定任务目标

目标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当天需要练习多少分钟, 或是某一首曲目需要弹奏多少次。笔者认识一位母亲, 她给孩子某一整周设定的任务目标是, 每天拿起小提琴, 以正确的姿势握着, 鞠躬, 然后放下它。

二、采用奖励机制

笔者一直相信对孩子的适时“贿赂”往往会起到令人惊喜的效果。如果在帮助孩子学习一样乐器上已经投注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父母也得想好让孩子对此保持兴趣的策略。对小孩子而言, “未来成为一个快乐而有才华的音乐家”可不是有效的激励因素, 而只是父母们的美好愿景。笔者接触的一些父母, 会奖励糖果零食、允许使用一定时间玩电脑, 或者买一部自行车作为长期认真练习的“贿赂”。毕竟, 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一定刺激的。

三、提供选择项

大部分小孩子希望在需要做决定时被提供不同的选择。在练习时, 给一些不同的选择项, 他们将更倾向于按照被要求的去做。在此, 笔者推荐“计票”游戏:每堂练习课前给孩子5张票, 每一次当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时, 他还一张票给你, 当票还完以后, 你将不允许再提要求, 然后他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结束练习。如果你习惯于掌控每一件事, 还票时会是你们放松甚至大笑的时间点。

四、准备“随机罐”

孩子们喜欢变换着做事, 这样才不会觉得枯燥。“随机罐”是个放入了不同任务纸条的罐子, 每次练习让小孩抽取一定数量的纸条, 按照上边的要求完成一些练习。纸条上可以写一些看似很傻的任务, 比如躺在地板上拉一首歌, 或者在钢琴上不停地换手弹奏一首简单的曲目。随机罐的作用就是在每次练习中引入了“意外”元素, 同时也保证练习取得一定效果。

五、尝试即兴创作

让你的孩子自己作一首曲或者一项练习。每天弹奏着他人的曲子会觉得很枯燥无味, 所以, 每次练习时, 留一点时间让小孩子“写”自己的音乐。低龄儿童喜欢尝试着让自己的乐器发出动物的叫声;有些儿童喜欢自由发挥, 选择按舒适的姿势, 随性“创作”。无论是在练习之初、之中还是之后, 确保为他们略微留出一点时间, 让他们享受一点自由的时刻。当然, 他们还是花更多的时间在以正确的方式练习。毕竟, 纠正已经形成的坏习惯比以正确的方法来学习更加困难。

手风琴练习方法探析 篇9

一、慢练

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慢练犹如“放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 使演奏者能谨慎地注意到音乐的每一个细胞。因此, 在慢练中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1. 确定指法。

要求演奏者在学习一首新作品的初始阶段记下正确的指法, 可采用谱面标注或内心识记。倘若指法随意更换会导致在演奏时很难形成手指肌体记忆, 演奏者需花大量精力在指法的转换上, 才能保证乐曲完整的演奏, 对音乐作品思想内涵及情感表现则无暇顾及。

2. 确定分句及风箱。

分句是音乐的语气、语调和呼吸。分句是否正确, 表现出演奏者音乐素养的高低。手风琴音乐作品的分句主要是通过风箱的转换来体现, 因此风箱的转换设计是演奏好手风琴的关键。在慢练中演奏者在视谱阶段就应学会正确地划分乐句, 并根据乐句划分进行合理的风箱转换设计, 只有从视谱阶段开始固定好风箱转换, 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个演奏质量。

3. 确定基本的动作走向。

慢练相当于做慢动作, 使整个演奏动作被夸张地放大。由于手风琴演奏的特点是乐器纵向背在演奏者身上演奏, 更多地处于盲练状态, 尤其是左手贝司部分。这就要求演奏者对键盘和键钮的位置非常熟练。慢练能够促进演奏动作的连贯, 使演奏者清楚明了动作的走向, 是向上还是向下, 琴键间隔距离的远近、手型的伸缩、扩张等变化差异。通过慢练, 能使演奏者加强对琴键的熟悉, 使演奏更加精准、完整。

4. 确定困难片断的弹奏方法。

所谓“困难片断弹奏方法”又称“难点扩大法”, 就是将音乐作品中的困难片断单独挑出来做慢速练习。例如, 把乐曲中的快速跑动片断成倍数放慢练习, 会加速演奏者对乐曲的熟练程度, 也为进一步提速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 要演奏好一首音乐作品, 无论其难易程度, 是不可能仅仅通过慢练达到演奏要求的。因此, 还需要掌握分解细部练习法。

二、分解细部练习

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最普遍的问题是越不熟练的作品越要一遍遍地从头到尾反复练习。时间花费了, 练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好的练习方法是把音乐分解为细部, 以小节或乐句为单位, 分块练习, 实现局部逐一突破, 统一整体。

1. 分手练。

由于手风琴的演奏方式决定了其对盲练要求较高, 导致演奏者在进行左右手配合时, 因为很难看见键盘使得双手配合协调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演奏者进行分手练习, 即左右手分开练习。左右手在任何一首音乐作品中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能, 只有左右手分手练习至熟练后, 双手配合协调才能更加容易和快速。

当然, 在练习中也不乏演奏者已进行分手练习, 但双手配合时仍然困难。此时,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左右手分手练习程度不够, 分手练习熟练度不够, 导致双手配合有困难;另外一种是左右手分手练习已经熟练, 但由于演奏者协调能力较弱, 导致双手配合困难。前一种情况, 只有加强分手练习, 才能解决双手配合困难的问题。后一种情况则要复杂些, 需要学习者进行另外一种“弹唱练习”。所谓“弹唱练习”即一只手弹右手声部, 学习者用口唱左手声部;反之, 一只手弹左手声部, 学习者口唱右手声部。弹唱练习目的是让学习者在熟练左右手声部的前提下, 弱化左右手双声部配合难度, 通过弹唱练习使学习者从音响效果、大脑协调等方面提前感知双手声部配合的整体效果, 从而加速双手配合的进度。倘若, 遇到多声部音乐作品, 弹唱法亦可用之, 只要把各声部分别挑出进行相互组合练习,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分声部练。

针对手风琴音乐中多声部作品, 无论是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 都应养成把音乐中的各个声部、各个层次区分开来练习的习惯。要尽量做到把每个声部、线条与层次的音响有所区别, 或体现出它们各自的独立意义。有人会认为, 手风琴的音响效果取决于风箱的运用, 无论手指触键力度如何, 只要风箱开合运行, 再多声部的音乐其音响效果都是整体出现, 因此不需要分声部或分层次练习,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即使手风琴的风箱具有控制音量的主要功能, 但演奏者明晰音乐中各声部的层次、意义及其相互交织的作用, 对演奏者根据声部线条巧妙设计风箱转换, 使音乐气息延绵、流畅起到不可无视的作用。同时, 各声部的明晰, 使演奏者明白主、辅旋律线条的功能, 以至于手指触键力度可根据旋律线条功能的不同, 进行适度的变化。如此, 可促使每个隐伏的声部完美地连接起来。

3. 分乐句练。

此处把“分乐句练”单独挑出来探讨, 不仅局限于上文所述的困难片断练习, 其同样适用于乐曲视谱阶段、双手配合阶段等所有练习环节。把音乐分解为一个一个乐句, 集中注意力, 以最大的耐心, 一句一句地仔细磨练,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整体演奏水平。倘若一遍遍从头到尾反复演奏, 不仅无法取得练习效果, 反而会忽略很多细节, 养成不该有的错误习惯。

练习的目的是克服难点, 培养正确的弹奏习惯。因此, 只有通过慢练、细练才能达到练习目标。

三、提速练习

提速练习指的是在慢速练习的基础上将演奏速度提升至乐曲实际演奏速度的练习方法。很多学习者在提速练习的过程中, 由于不得方法, 往往提升了演奏速度, 但却留下一连串演奏问题。因此, 正确地进行提速练习, 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1. 变速练习。

所谓变速练习, 就是对于所需练习的乐曲、片段或难点, 通过由较慢速度逐步加快到实际演奏速度的过程。例如, 手风琴音乐《野蜂飞舞》是一首连续16分音符快速跑动的乐曲, 其演奏速度为“vivace”, 对应节拍器的演奏速度为=152。在练习时, 可以先从演奏者所能控制的较慢速度开始, 以88为例, 然后经过92、96、100、104、108、112、116、120、126、132、138、144等不同速度, 最终达到152的速度。之后可以160、168等速度进行超速练习。最后, 再次回到较慢的速度, 使之前在快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慢速练习中不断加强、巩固和解决。

如此方法需要把握几种速度:⑴正常速度, 如前文所述152;⑵稍慢于正常速度, 如138、144;⑶略快于正常速度, 如160、168;⑷大大慢于正常速度, 如88, 此处还可以更慢, 以演奏者实际情况为准;⑸大大快于正常速度, 如176、184, 由于此处速度较快, 对于非演奏级别的演奏者来说, 不用刻意为之, 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为终极目标即可。

以上五种速度都能演奏自如, 就能够避免在舞台上由于演奏速度控制不稳导致发生的意外。

2. 用不同的力度和触键方式进行疲劳练习

“疲劳练习”指的是在练习中, 演奏者不间断的由慢速到快速再到慢速的循环反复练习。此练习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速度不间断的循环练习, 使手指及整个演奏肌体适应高强度的紧张练习, 并学会在肌体不间断且高度疲劳的演奏状态下通过放慢速度进行自我肌体快速调节和放松, 然后通过快速练习使手指、肌体再次进入高速运转的紧张状态, 这样循环反复使肌体抗疲劳程度得到慢慢突破, 在舞台上不再出现因体力不支等疲劳演奏出现的意外。

“不同的力度”是指控制风箱运行力量的强弱。手风琴的发音原理是风箱的开合产生气流使簧片震动发音, 在练习过程中, 笔者发现相同的触键方式 (尤其是右手) 与不同力度的风箱开合相配合, 其演奏效果也有所不同。在弱力度、轻音量的风箱运行状态下的演奏效果较强力度、响音量风箱运行的演奏效果要更加清晰和容易控制。同时, 在练习时, 弱力度的风箱运行对琴体簧片的损耗程度要低得多, 因此, 无论从乐器使用或是演奏效果哪方面, 都应该进行不同力度的交叉练习, 这是非常必要的。

“不同的触键方式”是指在练习时, 运用诸如连奏、非连奏、断奏等多种触键方式进行练习。不同的触键方式所对应的练习效果也不尽相同。仍然以《野蜂飞舞》为例, 该曲以音乐快速流动为乐曲亮点, 这就要求演奏者具有较高的手指快速跑动能力。在练习时, 演奏者可以将高抬指非连奏触键与断奏触键及低指贴键练习相结合, 进行交叉练习。高抬指非连奏触键目的在于提升手指下键速度和精准性, 断奏练习是在高抬指非连奏触键的基础上加快手指下键与离键的速度, 进一步提升音乐的颗粒性和清晰度。低指贴键练习则是在前两种触键方式的基础上, 把音符串起来, 使音乐更加连贯、流畅。

用不同的力度和触键方式进行疲劳练习的具体操作, 就是在前文所述的基础上交叉上述练习方法, 在提速练习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力度和触键方式进行疲劳练习。演奏者可将某乐曲快速跑动片段 (可以乐汇为单位) , 逐渐从较慢速度一点一点提升到较快速度 (此处可参照提速练习法) , 在较快速度的状态下反复练习直至肌体出现酸、僵等疲劳感, 此时肌体不能停歇, 而是将速度慢慢放缓, 直至最慢, 在慢速练习中使肌体快速放松, 待肌体调整好后, 又继续进行提速练习, 如此循环反复。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疲劳练习可借助节拍器和他人之力, 共同完成, 效果更优。节拍器的辅助可以帮助演奏者在提升或放缓速度的过程中节奏稳定、速度均匀, 他人辅助拨动节拍器则可帮助演奏者不间断的循环练习。

以上每一种练琴方法, 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演奏者在练习的过程中, 应该综合运用, 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练习方法。

摘要:手风琴练习是否科学、成效是否明显, 如何正确、恰当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是每一个手风琴演奏者需要重视和探讨的。

关键词:手风琴,慢练,分解细部练习,提速练习

参考文献

[1]顾馨.有效的钢琴练习方法觅要[J].音乐探索, 2009 (3) .

钳工基础练习方法之浅见 篇10

1 明确制定钳工生产实习的目标

要根据教学大纲及工种的需要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习目标、钳工生产实习的目标不是单纯完成教学实习任务, 而是使学生通过实习的过程所应当达到的预期效果, 为学生到工作岗位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钳工实习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 是学生的预期行为, 行为的主体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为了圆满地完成任务的教学任务, 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当中。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和学习效果。每节产生实习课都是有具体教学目标的, 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等,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不但学会, 还要使学生会学习。尊重学生在生产实习课上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正确意见。确定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根据钳工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1.1 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分析学生知识的起点就是判断学生原来的具有的知识结构状态。

1.2 分析学生技能的起点。

生产实习课要求的一些基本技能, 特别是本节有关的技能是否掌握, 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清楚, 掌握与否直接影响本节课实习教学目标的确定。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目标。

1.3 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密切关系, 不能不考虑。如果一个班级很多学生不想学习, 或学习积极性不高, 缺乏学习动机, 态度不端正, 甚至厌学, 在这种情况下, 或许基本的课堂教学都难以进行, 知识技能的目标更难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 或许情感, 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的比重要大一些, 知识技能, 过程与方法两方面的目标要更细致些, 具体些。然后, 我们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确定教学目标, 使学生达到学习的预期效果。

1.4 重视钳工的基本功训练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钳工的技能学习要求, 随着机械加工工业的发展, 钳工的工作范围日益扩大, 并且专业分工更细, 如分成装配钳工, 修理钳工, 工具的制造钳工等等。不论哪种钳工, 首先都应掌握好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 要使学生认识到钳工基础的重要性, 钳工工艺是一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中, 高级工所需要的工艺理论知识的专业课, 掌握钳工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具有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

1.5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激发学习态度。

我学院为职业类学校, 学生素质和一般学校相比差距较大, 学生有一定的厌学情绪, 一些学生就只想混, 专业理论课也不学, 钳工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 仍有一些学生不想学习, 怕吃苦受累, 学习不用心, 干活不认真, 这样下去, 根本就达不到实习的目地与要求, 为了完成钳工生产实习任务, 使学生掌握好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带他们去工厂参观学习让他们了解毕业后技术的应用性, 可以引起学生对实习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 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知识联想, 知识的迁移, 鼓励学生动脑子, 发明创造, 学生的本身就存在着悟性, 要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 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 做到熟能生巧, 采用指导性, 提示性, 和启发性的思维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打好基础。

1.6 认真做好实习课堂上的制定指导方针。

在钳工实际教学中, 基础知识是学好钳工的关键。首先, 上课时教师的精神面貌很重要首先要检查学生着装清点完人数后以饱满的精神进行入门指导讲解科目的要求提出当天的任务并要让学生看到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要教育学生把安全放到首位。要让学生了解:a.教学要求;b.相关的工艺知;c.生产的实习图、实习件、材料、工序、工时及注意事项。

2 集中指导

指导教师进行演示和讲述。巡回指导中, 发现学生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 教师及时发现, 纠正, 并要做出标准的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所以老师的基本功非常的重要, 在学生开始练习后, 教师要注意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 动作连贯, 协调一致。

3 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是实习课堂对特殊情况学生的指导, 这些学生可以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是进度比较超前的学生或对某类问题有深入理解兴趣的学生, 这几类学生的指导差别很大, 要求指导教师有特别能力适应指导需要。对于差一点学生要手把手的教, 要有耐心。

4 指导教师要有反馈性的辅导

是实习指导新工艺, 新课题讲授后, 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向全体学生所做的辅导, 它需要实习指导教师有及时发现问题, 准确找出问题症结和解决问题。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正确的加工方法, 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 实习课堂中还有大量的学生练习活动, 这些活动需要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好。实习指导教师事先做好实习课的练习内容和实习方法的准备, 实习的过程中要控制练习进程, 掌握练习的质量等。组织实习课堂练习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做为一个实习指导教师平时可以注意总结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5 要做到文明生产, 安全生产

试论小号的练习方法 篇11

[关键词]小号 练习方法 慢练 心中唱 快练

成功的演奏是要通过充分准备的、长期而有步骤的练习所成就的。因此,形成一种良好的练习习惯是每一个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有效的练习需要完成练习内容的同时还要学会以老师的角度进行自我检视。练习是否能够产生好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联系方法的选择。有人习惯于用时间来确定练习的效率。但是,如果没有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盲目地坐在那里不停的进行练习是根本没有意义的。那么怎样做才是有效地练习呢?

有意识的练习才是正确的。练习如读书,一定要用脑去思考,而练号又区别于读书,因为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需要用耳朵去听,仔细辨别音准、音色、节奏等,否则即是无意义的练习。而且,无数次漫不经心的错误演奏,不仅不能使演奏得到改进,反而会养成不良习惯。

按练习的顺序来说,首先,在练习中,尤其是在拿到新乐谱时,应从头至尾连贯地、不停顿地,按谱上的要求吹一遍,即只吹一遍,这样做是为了视奏而练习。如果每拿到新谱都这样吹一遍,时间长了,视奏的速度会提高。即使出现了错误也不能停下来,如果停了就达不到视奏的效果了。错了停,再改,反而会把错误在脑海中留下一次印象。因为这是练视奏,而不是真正的练习,视奏之后才是真正的练习。拿到谱就快练的危害性极大,如音容易错、节奏不准确、没有颗粒性、一带而过等,还容易养成演奏不清晰的毛病,以及由于缺乏自制导致在需要时不能有意识的调整放慢演奏速度,而这无疑将使一切技巧失去牢固性。

所以,进入真正的练习后,慢练是非常重要的。慢练时大脑对嘴、手等部位发出的才是正确命令,并检查各部位动作结果是否正确。慢练就是分音、分小节、分段、分行的去练习。这样能把各个问题、难点分解开来,以便一项一项地解决。反复慢练正确的动作,会使正确的动作循环熟练,巩固大脑和肌肉对动作的正确记忆。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并加快才能真正地练会。

在慢练中,还要把乐曲当中的各个难点分开解决。每一段乐曲都是由许多独立的,有特色的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难点,这就要求把难点分音、分小节、分段、分行逐个逐层地加以解决。想同时解决所有的困难是不会有成效的。如果只是按照乐谱从头至尾地反复练习,实在是百弊无一利。好的练习方法是将每一个乐段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把每一部分练好。这就好比先仔细地把每个零件磨光挫平之后,再把他们重新地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即富有成效而且还节约时间。

另外,在慢练时必须加入心中唱,即把音乐处理和音符都唱出来。这不但对背谱有极大的帮助,还对练习的成更效更有利。心中唱是通过唱去指引吹,使吹得更准确,更有感情。如果谱上是“拉”心中唱“发”我想也不可能吹对。我认为,一个演唱者如果不会演奏那是正常的,但如果演奏者不会唱,那是极不正常的。所以我认为在慢练的同时每次练习都应该加上心中唱,哪怕只吹一句,一个音,都应该唱。唱是慢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在经过一段时间细致的慢练过后,快速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味的只是慢练,则可能影响演奏技巧的灵活性而且和演奏一个乐句所必须使用的速度。演奏动作的速度,是演奏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使用慢练后再快练是练习控制演奏动作的速度的有效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检查慢练的结果。哪里演奏的过快或是过慢说明这个部分练的不够,还须再分段的慢练直至满意。

在小号的练习中还要注意练习的均衡性,练习的不均衡将导致结果的不均衡。这是因为,我们练习中的每个步骤与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的。以上述的慢练、心中唱和快速练习为例:首先三者是截然不同的三种练习方法,练习的内容、目标与具体方法均不相同。慢练是练习的基础和主线,通过分解练习以掌握对乐曲中每一部分的处理以及对难点的解决;心中唱的方法贯穿于慢练的整个过程中,目的是能够以唱来指引吹;而在慢练达到一定成效的时候,我们又需要进入下一个阶段——快速练习阶段,通过快速连贯的演奏来实现我们对练习和演奏的自我检视。

其次,这些练习方法在主次与先后顺序上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分解乐句而进行的慢练是主,也是后续两个练习的根基和基础。心中唱和快练则肩负着各自独特的使命,是对慢练的补充与完善,更是小号练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相对于慢练而言,心中唱和快速练习居于“次”位(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不重要的。主次仅是为了进行区分而说)。从时间方面来看,心中唱是与慢练同时进行,而快速练习则要在心中唱和慢练达到一定成效之后才能进行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了解,三种练习方法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所以,如果在小号的练习中过于强调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破坏我们练习的均衡性,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练习。

以上所论述的慢练、心中唱、快速练习这些方法都强调一个“练”字,可见如果不练,任何方法都起不到作用。并且,在练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这些方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因此需要我们对练习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下一篇:无线遥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