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雨后教学设计

2024-09-12

苏教版雨后教学设计(共9篇)

苏教版雨后教学设计 篇1

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场所,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要达到上述的目的,教师就要舍得从讲台上走下来,把学生请上去,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雨后》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少作主,重点、难点让学生商量决定。

转换角色,让学生当老师,这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做法。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兴趣,课堂就活了,教师做到心里有数即可。比如在《雨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出示课题后,学生就会产生许多疑问:雨后,为什么孩子们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小哥哥摔跤了,为什么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如果以学生的理解水平来衡量学生提出的问题,那么学生弄不明白的问题都可看成是重点、难点,这是充分体现学生自学的首要前提。

二、少表态,疑点、难点让学生讨论解决。

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思辨和归纳等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先可以把问题分到小组,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派代表交流,这是课堂最精彩的地方,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例如:“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小妹妹可能没有摔跤过。”有的学生说:“小妹妹喜欢雨水溅到身上,泥土弄到身上的感觉。”有的学生说:“小妹妹喜欢像小哥哥摔跤后那么兴奋。”……学生之间单向、双向和多向的交流,就形成了课堂内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在交流不同层次学生的优势就得到了互补,这时,教师是听众,是评委,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时,只适时地给予引导和点拨。

三、少限制,多让学生自由表达。

让学生跳出课文内容的圈子,从文中学点写作方面的技巧,用这种技巧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引发思考。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就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学写诗。真没想到,学生还真有点像小诗人的样子呢。学生1:水珠在树叶上晃动,地面上变得更滑了。雨后灿烂的太阳出来了,彩虹也出来了。学生2:雨停了,水珠滴落在蜘蛛网上,像一条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真美丽。小朋友都出来玩,不是玩衣服湿了,就是头发湿了。学生3:一棵树上挂着一条项链,啊,好美丽!小弟弟看见了,急忙跑过去。哎,不好,小弟弟摔了一跤。而他的脸却笑了笑,他站起身,忽然看见原来项链是水珠落在蜘蛛网上。

苏教版雨后教学设计 篇2

相对于一般的古诗教学, 由于“文包诗”课文中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 配合插图进行形象的再现, 对古诗中个别比较生僻的词语和费解的诗句, 也相机作出贴切自然的通俗解说。因此,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也显得更为轻松。很多时候, 学生通过自读也能大致理解课文内容, 对诗人的情感也能做出相对准确的把握。

我们的教学难道就仅仅停留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上吗?

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莫怨晓霜颜色浅, 只是寒露未着深———学法指导, 引领提升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已经没有任何的难度, 如果一味地讲解内容, 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是原地踏步, 没有任何的提升。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针对学段特点,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如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 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

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1:我从“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和“形影不离”读出他们的感情非常深。

(课件在“一起、一起、形影不离”下面加点, 同时在“形影不离”的右下角出示:感情深)

生2:从“很少”我读出苏轼和他的弟弟很少见面, 非常思念他的弟弟。

(课件在“很少”下面加点, 同时在“很少”的右下角出示:见面少)

生3:我从“七个年头”看出他们分开已经很久了。

(课件在“七个年头”下面加点, 同时在右下角出示:离别久)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 可以把关键的词语圈出来, 将自己的感受在旁边注一注, 学着老师这样试一试。

师: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 现在却很少见面, 现在分开又有七年了, 怎能不思念啊!能把这股思念之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1: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2: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师:在这月圆之夜, 苏轼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分别七年之久的弟弟,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出苏轼和他的弟弟感情非常深, 苏轼现在也非常孤独。

生2:我觉得苏轼非常思念他的弟弟, 因为他们的感情曾经那么好, 现在却天各一方, 不能相会。

师:是啊, 月圆人不圆, 曾经的手足情深, 如今怎能不思念呢?一起读。

生齐读: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通过教师示范、总结, 学生实践, 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掌握了读文批注的方法,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深刻对话, 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

当然学法指导还有很多, 如理解词语的方法,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等,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段特点灵活运用,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信经过“寒露”的深入, “晓霜”必定闪现奇异的光彩!

二、流云写意梅枝老, 雪后青峰色更浓———拓读解诗, 独辟蹊径

中华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 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幽远的艺术境界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品味。然而如此深远的诗歌意境如果用我们现代的白话文加以描绘, 就会丢失其原有的味道。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美好意境呢?撇开传统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另辟蹊径, 运用“拓读”的方法。

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读课文, 思考王维为什么会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

拓读一:感同身受, 体会孤独

生1:15岁那年, 他就离开家乡, 来到京城长安, 不觉已经两年了。

(出示该句)

(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谈感受并指导感情朗读。)

师:读着读着, 我想到了白居易的一句诗, 它非常形象地刻画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苦无依。

出示: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教师引导学生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师:懂吗?

(生摇头)

师:不懂没关系, 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字的意思猜一猜。

生:抱着膝盖坐在油灯前, 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相伴。

师:你猜得真对, 就是这个意思。师:只有影子和自己相伴, 多么地孤独啊!生齐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有多少个夜晚, 他都是生齐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拓读二:感受热闹, 反衬孤独

生:一大早, 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出示该句)

(师引导学生读出热闹的气氛)

师:记得清朝诗人叶燮有一句诗将节日的欢乐景象描写得十分生动, 让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

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 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 春在千门万户中。

注释:

肩摩:肩膀相互摩擦。形容人很多, 很拥挤。

毂击:指并行的车子相触击, 形容车马川流不息。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诗。

(生自由读诗)

师:这句话能读懂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 借助注释先说说每个字的意思, 再连起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生:大街上人很多, 很拥挤, 车马川流不息, 非常热闹。

师:大街上行人摩肩接踵, 车来车往, 多么的热闹阿!齐读诗句。

生齐读:肩摩毂击乐融融。

通过有效的拓读, 不需要费尽心机地解释, 学生在另一句诗或另一首诗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诗情, 感悟了诗意。同时在拓读中也扩展了阅读面, 积累了其他诗句, 可谓一举两得!相信通过这种独辟蹊径的方式, “流云”必定衬“梅枝”, “雪后”更显“青峰”浓!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 加强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

学生在了解诗意, 感悟诗情, 积累诗句之后, 更多的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诗句。只有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 才能真正内化语言。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这一环境与平台。

如学习《咏华山》之后, 我为学生创设运用诗句的平台:

师:不仅仅是华山, 登上任何一座雄伟的高山, 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出示:

登上雄伟的泰山, 看到_____,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

登上闻名天下的黄山, 看到_________,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_。

登上高高的衡山, 看到______,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_____。

生1:登上雄伟的泰山, 看到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生2:登上高高的衡山, 看到太阳离自己那么近, 仿佛伸手就能碰到,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生3:登上闻名天下的黄山, 看到其他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浅谈苏教版“文包诗”教学 篇3

相对于一般的古诗教学,由于“文包诗”课文中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配合插图进行形象的再现,对古诗中个别比较生僻的词语和费解的诗句,也相机作出贴切自然的通俗解说。因此,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也显得更为轻松。很多时候,学生通过自读也能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对诗人的情感也能做出相对准确的把握。

我们的教学难道就仅仅停留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上吗?

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莫怨晓霜颜色浅,只是寒露未着深——学法指导,引领提升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已经没有任何的难度,如果一味地讲解内容,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针对学段特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如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

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1:我从“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和“形影不离”读出他们的感情非常深。

(课件在“一起、一起、形影不离”下面加点,同时在“形影不离”的右下角出示:感情深)

生2:从“很少”我读出苏轼和他的弟弟很少见面,非常思念他的弟弟。

(课件在“很少”下面加点,同时在“很少”的右下角出示:见面少)

生3:我从“七个年头”看出他们分开已经很久了。

(课件在“七个年头”下面加点,同时在右下角出示:离别久)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把关键的词语圈出来,将自己的感受在旁边注一注,学着老师这样试一试。

师: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现在却很少见面,现在分开又有七年了,怎能不思念啊!能把这股思念之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1: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2: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师:在这月圆之夜,苏轼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分别七年之久的弟弟,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出苏轼和他的弟弟感情非常深,苏轼现在也非常孤独。

生2:我觉得苏轼非常思念他的弟弟,因为他们的感情曾经那么好,现在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师:是啊,月固人不圆,曾经的手足情深,如今怎能不思念呢?一起读。

生齐读: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通过教师示范、总结,学生实践,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掌握了读文批注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深刻对话,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

当然学法指导还有很多,如理解词语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段特点灵活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信经过“寒露”的深入,“晓霜”必定闪现奇异的光彩!

二、流云写意梅枝老。雷后青峰色更浓——拓读解诗。独辟蹊径

中华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幽远的艺术境界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品味。然而如此深远的诗歌意境如果用我们现代的白话文加以描绘,就会丢失其原有的味道。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美好意境呢?撇开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另辟蹊径,运用“拓读”的方法。

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读课文,思考王维为什么会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

拓读一:感同身受,体会孤独

生1: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出示该句)

(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谈感受并指导感情朗读。)

师:读着读着,我想到了白居易的一句诗,它非常形象地刻画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苦无依。

出示: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教师引导学生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师:懂吗?

(生摇头)

师:不懂没关系,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字的意思猜一猜。

生:抱着膝盖坐在油灯前,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相伴。

师:你猜得真对,就是这个意思。

师:只有影子和自己相伴,多么地孤独啊!

生齐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有多少个夜晚,他都是

生齐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拓读二:感受热闹,反衬孤独

生: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出示该句)

(师引导学生读出热闹的气氛)

师:记得清朝诗人叶燮有一句诗将节日的欢乐景象描写得十分生动,让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

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注释:

肩摩:肩膀相互摩擦。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毂击:指并行的车子相触击,形容车马川流不息。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诗。

(生自由读诗)

师:这句话能读懂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先说说每个字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生:大街上人很多,很拥挤,车马川流不息,非常热闹。

师:大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来车往,多么的热闹阿!齐读诗句。

生齐读:肩摩毂击乐融融。

通过有效的拓读,不需要费尽心机地解释,学生在另一句诗或另一首诗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诗情,感悟了诗意。同时在拓读中也扩展了阅读面,积累了其他诗句,可谓一举两得!相信通过这种独辟蹊径的方式,“流云”必定衬“梅枝”,“雪后”更显“青峰”浓!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加强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

学生在了解诗意,感悟诗情,积累诗句之后,更多的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诗句。只有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才能真正内化语言。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这一环境与平台。

如学习《咏华山》之后,我为学生创设运用诗句的平台:

师:不仅仅是华山,登上任何一座雄伟的高山,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出示:

登上雄伟的泰山,看到______,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______。

登上闻名天下的黄山,看到______。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______。

登上高高的衡山,看到______,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______。

生1:登上雄伟的泰山,看到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生2:登上高尚的衡山,看到太阳离自己那么近,仿佛伸手就能碰到,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生3:登上闻名天下的黄山,看到其他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在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的基础上,创设一个个语言运用的平台,学生在一次次的语文实践中运用语言,其对诗句的理解必然更加深刻,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必然更加准确,语文运用的能力也必然得到提高。

苏教版雨后教学设计 篇4

1.学习新偏旁“虎字头”,随文识记 “虑”;小组合作归类识记“论、传、引”;通过观察笔画(关键笔画、主笔)、结构、占格位置当堂正确美观书写。

2.通过“描写丹顶鹤样子的句子有哪些”引入,利用配乐、抓关键词、创设情境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丹顶鹤的颜色美、动作美、形态美,并用图片记忆法背诵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仿照“鲜红鲜红”的构词特点,进行说话练习,感受鸟的家园--大自然的五彩缤纷,激发保护鸟类,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4.通过“ ,因为 ”的句式设计宣传语进行说话练习,激发学生爱护丹顶鹤的意识,再结合《鸟岛》和《放小鸟》两篇课文,引导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自觉爱鸟、护鸟。

20 美丽的丹顶鹤

一、激趣导入

1、调整坐姿【评:坐有坐相、正确的坐姿是认真听讲的前提(习惯)】

2、同学们坐姿很端正,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小谜语,它是谁?板书:丹顶鹤

2.你对丹顶鹤有什么了解?

【评:课文:看来你预习得很充分

课外:你了解得知识真不少;你提到了要保护丹顶鹤,真有爱心;是的,丹顶鹤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德育目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丹顶鹤的课文,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补齐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快来读读课文吧,(先不要着急)听清楚老师的两个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生字朋友多读几遍,读完同位互相检查学案上“同桌互助我会读”,读对了给他一个大拇指,读得不对,帮他纠正。

表扬速度快的同学

2.同学们同桌合作得非常默契,瞧,丹顶鹤要来考考你们了:

第一屏:引吭高歌 展翅飞翔

黄海之滨 第二故乡 无忧无虑

滨加拼音再来读(指名读,全班读)

第二屏:嘹亮的歌儿

翅膀边儿(跟读两遍后再指名读、全班读)【评:你特别会倾听,所以读得很准(习惯)】

三、小组合作,集中识字

1、字词读准了,我们还要会识、会写。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识记方法和书写方法。

2、指名交流。

3、教师范写,生写一个。【评:四人小组合作井然有序、很团结(习惯)】

2.注意书写姿势

小儿歌:食指、拇指捏着

三指、四指拖着

小指在后藏着

笔尖向前斜着

笔杆向后斜着(习惯)

四、精读赏析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创境引读:

同学们,你们看冬天快要来了,一群一群美丽的丹顶鹤。。。。。。(手势)学生朗读,指名读。

走到一位同学面前,老师听出来了,你刚才重读了遥远。

2.随文识记“遥”

(1)遥远有多远啊?很远很远

(2)是呀,同学们,你们看,丹顶鹤从黑龙江的扎龙一路飞到江苏盐城来过冬,这就可以说是遥远。

(3)在遥远迁徙的过程中,丹顶鹤会遇到什么危险呢?【评:对呀,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保护丹顶鹤;遇到受伤的丹顶鹤,我们应该救治它(德育目标)】

(4)齐读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丹顶鹤长得什么样子啊?先不着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找描写丹顶鹤样子的句子。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指名1人)你能来读一读吗?

⑵谁跟她找的一样,请你再来读一读。

⑶你发现了吗?这个自然段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谁来说一说

⑷你找到了哪些词?指名说

⑸你能不能说几个像“鲜红鲜红”这样的词。

图 湖水碧绿碧绿

稻田金黄金黄

天空湛蓝湛蓝

⑹刚才我们看到的景色,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评:是呀,丹顶鹤生存的家园确实很美,这得利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原来,丹顶鹤生存的家园,我们的大自然是如此的五彩缤纷呀,我们要保护它的家园(德育目标)】

(7).同学们丹顶鹤美不美啊?

这一自然段就是在写丹顶鹤的颜色美。板书:颜色美

(8).谁来夸夸丹顶鹤?2人

评价:真美,关注这些颜色的词,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好,全班试一试。

(9).老师也觉得丹顶鹤很美,而且已经背过了,仔细听,认真观察,老师用了什么好办法?

图片 边点边背

老师用了什么好办法?板贴:图片记忆法

请你也像像老师这样背一背吧

指名背、全班背

看来同学们用上借助图片记忆的方法很快就能背过课文。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还有哪些句子描写丹顶鹤的样子?

指名

这是描写了丹顶鹤的什么美?

板书:形态美

(2).出示图 这群丹顶鹤在干什么?

课文中用了哪个词?引吭高歌

(3)这只丹顶鹤在干嘛?展翅飞翔

(4).同学们你们看丹顶鹤不论是引吭高歌还是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优雅。

这是写丹顶鹤的什么呀?板书:动作美

难怪人们都叫它什么?仙鹤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丹顶鹤的故乡在哪里?

是吗,黄海之滨是它的第二故乡。

出地图:从它的家乡来到了黄海之滨,这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为什么会当做第二故乡呢?好【评:是呀,我们要保护丹顶鹤的生存环境(德育目标)】指名读

2.学习“无忧无虑”

视频:走进丹顶鹤的生活

视频上,它们在干什么?(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捕鱼,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聊天)这里环境优美,食物充足,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烦恼,没有忧愁,这样的生活就是无忧无虑的生活。

3.随文识记“虑”

⑴出示生字,虎字头变红,你在哪个字里见过这个偏旁?对,他就叫虎字头。板书虎字头。

⑵跟老师书空两遍。

五、扩展延伸(德育目标)

1.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对丹顶鹤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是呀丹顶鹤确实美,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配乐朗读)

3.老师听出来了,大家都很喜欢丹顶鹤,可是你们知道吗?丹顶鹤现在是濒危动物,全世界只剩多只。同学们,你有什么感想呀?保护丹顶鹤,板书:爱护(红色粉笔)

4、那让我们为丹顶鹤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因为 。

【评价: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小游客。

你也很有爱心。

老师听出来了,你很想保护鸟类。

评价:你设计的标语不仅保护的小鸟,还提出了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板书:画心形图案(德育目标)

六、学以致用我会填

小朋友们:

你们好,感谢你们的喜爱,丹顶鹤无 是在地上 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很优雅,所以,人们 说我们是神仙的旅伴,我们在黄海之滨无忧无 的生活着,欢迎你们到我的故乡来!

七、知识整合

1、鸟岛图片,同学们下学期我们还会到“鸟岛”去,学习《鸟岛》一课,认识各种各样可爱漂亮的鸟,你有什么感受?

【评价:是呀,同学们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一个都要保护鸟类。】(德育目标)

2、《放小鸟》和《护林军》回顾

3、推荐阅读书目《有趣的鸟类王国》

八、布置作业

1.用你喜欢的好方法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自主阅读《有趣的鸟类王国》。

板书: 20 美丽的丹顶鹤

颜色美

爱护 形态美 图片记忆法

动作美

苏教版《西湖》教学反思 篇5

进行说话训练。这篇课文中比喻句较多,用的比喻词各不相同,有“犹如”“宛如”“仿佛”“像”这四个,让学生读课文例句,明白这些比喻词的用法。第二步仿照例句,用这四个比喻词说一句话。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学生基本明白了这些比喻词的用法。就是“仿佛”和“像”这两个词会连在一起用,经过多次训练后,基本能够用对,用好。

这篇课文的句子美,文章勾勒的意境也美。教学中,很大的不足是没有用上多媒体教学,展示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西湖的美景。比如“华灯”比喻成“银蛇”,如果能用图片显示,再配上文字,我相信学生对句子的感悟会更深。

苏教版燕子教学设计 篇6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燕子的外形美、飞行美、休息美及春天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新词及课文内容,感悟燕子及春光的美。

教学准备:

师:挂图、配乐录音带

生:预习课文、查找燕子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检查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出示挂图)它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板:燕子)指导“燕”字的书写。

2、交流观察到的内容,用一两句话说说燕子。

3、交流收集到的有关燕子的资料。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燕子,交流收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燕子,激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为学文做了铺垫。)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播放录音或范读。

2、生交流文中燕子留给你的印象。

3、检查预习。

a、读本课生字并组词。

b、开火车读文,师生相机正音

c、再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讨论解决梳理所提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生交流:每个自然段分别都写了什么?

师相机板书: 外形 赶来 飞行 休息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

交流自己的收获。(可以读一段课文,可以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

(设计意图:切实过好“认读关”,对课文中的燕子形成整体印象。学文从疑问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学习的主动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很会读书,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解决了一些疑问,还把课文读熟练了,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文章的美。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朗读感悟品味课文,积累句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燕子,本课的生字词你都会读会认了吗?

出示生字新词,指生认读:

俊俏 活泼 机灵 荡漾 灿烂

掠过 偶尔 圆晕 映衬 鲜艳

2、这篇文章主要从哪几方面写了燕子?

师相机板:外形→赶来→飞行→休息

二、品味文章

(一)第一自然段

1、指生读此段。交流: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师相机板:羽毛 翅膀 尾巴)

2、问:你最喜欢作者用得哪个词?为什么?你能读出作者的心声吗?(生自由练读)

3、指生有感情地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燕子?(师相机板书)

4、完成填空:

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这就是( )的小燕子。

5、再默读此段想想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师相机总结,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6、生练习写作,指两生读。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理解与运用的结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二)第二自然段

1、导: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南飞赶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指生读此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写春天的?动手划下来。

2、生交流师相机板:雨、风、花、柳、草、芽。

3、自己有感情地读,说说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4、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出示:……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生自由朗读体会说说读懂了什么。师引导:赶集时你有什么感受?作者把春天的景物比作赶集,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赶集”农村的学生并不陌生,让学生结合生活思考抽象,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运用。)

5、把体会读出来。

6、师配乐范读。

7、生自练。

8、指生读。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发现,再由读表现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生默读此段,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燕子的飞行特点。

2、再读画出描写燕子飞行的动词。

3、交流所画字词,并谈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地读。

(四)第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生观察:电线上的燕子像什么?

2、读文,回答问题。(书中是怎样说的?)

3、体会“几痕细线”“春天的歌”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齐读此段。

三、回读全文,总结升华

1、生自由有感情地读文章,练习背诵。

2、交流读全文的感受。

3、师总结:

课文从燕子的飞行到春景的描写,燕子的飞行再到休息。每一个画面都描写得那么生动,仿佛眼前便是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美!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仿写一种小动物。

五、附板书设计:

3 燕子

羽毛

外形 翅膀 活泼机灵

尾巴

赶来 增添生机 灿漫无比春天

燕子

飞行 轻快 灵活

休息 像五线谱

苏教版雨后教学设计 篇7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 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蓝花

2、4、6、8…双数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苏教版“课标本”识字教学的策略 篇8

识字教学是不是真的解决了呢?我在几年前曾对几所小学的毕业生作过调查,其识字回生率高达29.1%,语文毕业试卷的书写工整率为17%,小学生的写字姿势正确率仅为5%~30%。由于识字写字的问题在小学阶段解决得不好,也带到了中学乃至大学。

小学阶段识字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几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一是识字负担与提前读写的矛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

要读书、作文必先识字。字识得太少,读书、作文必将遇到很大困难。所以说要教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能读会写,必先认识足够数量的汉字。

我国传统识字教学就是这样做的。学生先用一两年的时间读完“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是识字教材,读完“三、百、千”,大约就能识近两千个字,然后再去读“四书”“五经”,再去学习做文章。可是自1912年我国实行新学制以来,片面强调识字要合乎儿童兴趣,要贴近儿童生活,造成识字量锐减,每课只学三五个字,即所谓“三五观点”。结果两年下来,学生的识字量不到一千字,这就造成了识读的矛盾,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即以两年识950个字计,其识字覆盖率仅及90%。

要缓解这个矛盾,就得增加低年级的识字量。这些年来,不少人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有一些实验,低年级识字量提高到2000个~2500个。然而这些实验还是很难推开,原因是这么多的字既要认又要写,孩子负担太重,吃不消。

低年级识字多,学生的负担重;识字少,又影响了提前阅读。这个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好。

二是对汉字的认识有片面性。

过去一提起汉字,就是一大堆“难”——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以输入计算机,简直是一无是处。事实上,汉字有缺点,但也有好多优势。

汉字的优势是什么?首先,它是表意的、具象的,通过字形就可以大致了解其意思。“文字的根本性质在于它的视觉形式,以图像作用于视觉神经,产生条件反射来实现字形和字义的统一,‘形入心通’,不必经过语音的中介。”(申小龙《语文的阐释》)比如,你一看到“石狮市”三个字,就能猜出这可能是一个城市的名字,这城市的得名很可能与石狮子有关。要是写成拼音“shí shī shì”,如果不借助语境,便不知所云了。其次,它是组装型的。汉字是按不同层次、有秩序地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这对于儿童学习汉字是比较方便的。正如清代文字学家王筠所说:“人之不识字也,病于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必不可以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苟于童蒙时,先令知某为象形,某为指事,而会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声字即合此三者以成之,岂非执简御繁之法乎?”第三,只要学习三四千个汉字,就能组成几十万个词。英语不是这样,每个词都不一样,全部英语词汇约有了70万个~80万个,学起来繁琐又困难。

由于对汉字的认识有片面性,识字教学也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在:重记忆轻理解,重抽象轻形象,重分析轻直觉,重理性轻情感。教生字的主要手段靠机械重复,大量抄写,识字成了儿童的沉重包袱,毫无乐趣可言。

三是丢掉了传统蒙学可资借鉴的识字教学经验。

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随着中国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叩开,西方文化也汹涌而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地冲击。语文教育也不例外,表现在识字教学上,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从而使中国识字教学的传统中断了。这个情况几乎延续了一个世纪。

传统蒙学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蒙馆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教儿童认识相当多的字,上过私塾的人多数字写得很好。在千百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前人在这方面确实找到了一些门径,积累了不少经验。如韵语识字的经验,集中识字的经验,重视写字教学的经验,都是行之有效的。可是这些有益的经验,几十年来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问题找到了,应对的识字教学策略也就明确了。下面就来谈谈“课标本”语文教材的三个识字教学策略。

一、 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怎么做到既多识字,又不加重负担?1994年苏教版第一册教材刚刚启动,大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通过多次研究,大家终于取得了共识: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什么是“识写分流”?简单地说,就是将生字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识会写,一类是只识不写。大家都知道,识字负担重,不是重在识上,而是重在写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手部小肌肉不发达,对笔画的长短、轻重的控制不大准确,手眼还不够协调,写字既缓慢又吃力,相对来说,只识不写就要松轻一些。

这个编排思想,是与“课标”的精神一致的。“课标”中说:“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按原“大纲”要求,1~2年级识字量为1150个,阅读覆盖率约为94%。苏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用“识写分流”的方法,1~2年级识字量增加到1600个(其中要求写的1000个),比过去的识字量增加了450个,阅读覆盖率可以达到96.5%。

识字的途径有三个:

一是与汉语拼音同步安排的“认一认”。每单元安排16个字,5个单元共80个字,要求只识不写。最后又整合成“生字表”,实际上是一篇四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复习记诵。收入的主要是部首字。

先学80个“只识不写”的字,解决了识字教学中的不合理现象。因为排生字是据文定字的,所以会有一些排序不合理的现象。如:先学了“妈”“姐”“妹”等字,还没有学“女”;先学了“向”“问”“听”等字,还没有学“口”。先出一批部首字让学生认一认,这问题就解决了。其次是可以让小学生提早认字。小学生进入小学,认字的积极性很高,家长也很希望孩子进校认一些字。现在学汉字与学拼音同步,满足了孩子与家长的这一要求。

二是专门安排的“识字”课文。每册两个单元,每单元3~4课。

三是随课文识字写字。

课后生字按“识写分流”的方法排。要求“能识会写”的字排在田字格内,要求“只识不写”的字,用较小字体排在两条绿线内,意思是“绿色通道”,识了这些字,读课文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二、 揭示汉字构字规律

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教材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

1. 看图会意明字理

这主要是就象形字、会意字讲的。课文类型是“看图会意识字”,即让学生通过看图来体会构字的原理。如一年级下册《识字7》:人、从、众,木、林、森。为“人、从、众”所配的图是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为“木、林、森”所配的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看了图,就能悟出这两组字的构字原理。再通过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加以巩固与深化:“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二木林,三木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 转盘识字辨形声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到80%以上,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对他们学习汉字十分有用。如一年级下册《识字8》就属于这种类型的识字。声旁“青”不动,转转盘换形旁,带出一串字。学生可以悟出:这几个字声旁相同,故读音相近;形旁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清”是表示水的清澈透明,所以从水。“晴”是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所以从日。“睛”是眼睛,所以从目。“请”是请求,请求与说话有关,所以从言。“情”是感情,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些都是表示心理状态,所以从心。“蜻”,蜻蜓是昆虫,所以从虫。

3. 抓住部首带一串

“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注重抓常见部首。“部首”好比是一个部队的队长,抓住了“队长”,就可以解决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一年级上册安排了部首62个,是看图识字。先让学生认识常见部首。以后又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复习巩固,使学生认识这些部首的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查字典,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大批同部首字的字义。如“页”,学生知道是人头的象形,就知道凡从“页”的字(如:顶、项、颈、颅、颧、颌、颞等)都与头面部有关。

三、 吸收传统蒙学经验

“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吸收了传统蒙学识字写字教学的经验:

1. 韵语识字的经验

在识字教学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这是学习汉字不利的一面。而另一面,正是由于汉字是单音节的,就非常容易构成整齐的词组和短句,也非常容易押韵合辙。相形之下,要比多音节的拉丁文字容易得多。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这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比一上来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因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传下来。凡是不采用这个办法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权威(如朱熹的《小学》),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被淘汰。“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就充分地吸收了这个经验。如“词串识字”(骏马 秋风 塞北/杏花 春雨 江南/椰树 骄阳 海岛/牦牛 冰雪 高原),“认一认”(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石田土/虫贝鱼鸟/羊犬龟鹿……),“成语歌”(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

2. 读书识字的经验

传统蒙学最主要的识字方法是读书识字(即所谓随文识字)。即便是开始阶段的集中识字,也是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条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识字教学仍有现实意义。

识字是为了阅读。儿童认识了生字,是不是就能阅读课文了?还不能这么说。小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如果把每个字的细枝末节看清了才能识别,那就无暇把这个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领悟语义,也就是说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因此,阅读对汉字识别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能识别,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也就是说,不必看清字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看到字的轮廓或特征,就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儿童才有可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语义,从而顺利地进行阅读。由此看来,孤立地教儿童识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坚持识读同步、寓识于读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恰当地处理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这是大前提。识字又要兼顾到与阅读的结合,这是应予以注意的。如一年级上册《识字1》的《一去二三里》,其用意是借这首诗的语境来学10个数字,这是教学重点。学会了这10个生字,又要将它们放到这首古诗里去诵读,从而训练学生“自动化”地整体认读汉字的能力。

“词串识字”是韵文识字,自然应以识字为主,但也要让学生诵读。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夜晚 繁星 亮晶晶/爷爷 奶奶 小丁丁/竹椅 蒲扇 萤火虫/牵牛 织女 北斗星。”看起来是一串词语,其实这些词语都是典型的意象,其间是留有空白的。儿童借助这几个典型的意象加以想象、补充,就能在头脑里浮现出一幅祖孙夏夜乘凉的画面。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就好比将应征入伍的新兵尽快地投入战斗,让他们在战斗中历练,尽快地顶用。

3. 重视写字的经验

前人十分重视写字,可是所写的不是按“三、百、千”的顺序,而是另有写的一套,即“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分几个步骤:第一步写大字。首先描红(有的还先把腕)、仿影,进一步是写米字格,再进一步临帖。大字写得有点基础才写小字。识写是不同步的。

这几十年,小学生字写得不大好,主要原因是丢掉了传统的好经验,既不描红也不仿影,过早地离开了倚傍自由发展,写出的字,笔画像火柴杆。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管写得对不对,不管写得好不好。“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借鉴前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提出了“识写结合,描仿入体”的写字教学训练思路。由于过去是先搞集中识字,又是用的毛笔,所以识写是不同步的。我们今天起步写字用的是硬笔,而且坚持识写分流,多识少写,所以识写可以同步。识写结合,相辅相成,相互巩固。写认得的字,因为学过它,大体知道它的形体,写起来容易些;通过写,又可以巩固对它的认识。实践证明,这个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人教版雨巷说课稿 篇9

一.教材理解

教材地位与作用:

《雨巷》是来自语文出版社高一年级使用的第一册的第二单元。本单元“阅读与鉴赏”部分,要求学生能在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雨巷》是现代派大师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本单元以《雨巷》为例子给学生展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领略诗歌的音乐美以及分析其成因。

教学难点:分析意象以及其象征意义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高一年级的新诗单元的第二篇,虽然是高一年级,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十多篇的现当代诗歌,对诗歌得诵读技巧不陌生,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吃力。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得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课文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只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就能使学生们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学得正确的分析鉴赏的方法。

三.课标要求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观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学习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四.目标定位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过程与方法

(1)本诗教学按“走进雨巷 煽情激趣--彷徨雨巷 熟读顿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五.教法学法探讨

1.教法

情景导入法:情景的创设一直以来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手段,它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时空的距离,也为教学的开展做了感情上的铺垫,尤其是诗歌的教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

导读与诵读法: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即可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诗歌的情感又可以让学生充份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必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学生在对诗歌的理解上教师要多加点拨和引导。

交流与讨论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与讨论中,就能很快突破难点,在意象和象征意义中寻找到沟通两者的桥梁。

拓展与迁移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拓展与迁移,指点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得到更深刻的审美体验,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学法

新诗的学习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因此我将引导学生学会用以下的方法来学习诗歌。

自主诵读法:诗歌是一种凝炼的艺术,是情感的载体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领略诗歌的音乐美和情感美,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我想,诵读应该是学习诗歌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联想与想象法:《课标与教学要求》中指出:“在品读中,要注意诗歌的情与景,境与情的不同层次的理解,重视联想,想象在意境理解中的作用”。

合作和探究法:诗歌是隐喻性很强的艺术,由于阅读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等诸多因素限制,个体有时无法正确的解读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小组的合作与探究正好弥补了个体的不足,引导学生到学习小组中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也该是个有效而简单的办法。

总之,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新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所以我决定用一课时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针对本课重点我采用诵读法来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针对学习的难点我用联想与想象,讨论与交流的方法来突破课文的难点引导学生把握鉴赏诗歌的重要方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语文教学取的显著成效的关键,我将打破“先介绍作者、背景,再了解作品”的传统教法,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设计了“走进雨巷 煽情激趣——彷徨雨巷 熟读顿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这四个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

1.走进雨巷 煽情激趣

首先介绍我的第一环节,我将在上课前的三分钟要求大家闭上眼睛倾听音乐。教师播放流行音乐《丁香花》,接着请学生们说说听完歌曲的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歌曲唱出了作者的内心的忧愁,唱出了内心的孤独,唱出了作者内心无尽的惆怅。接着我请学生们打开课本,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课标与教学要求》中也提出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媒体导入,用流行音乐营造一种与诗歌相一致的气氛,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进入我的第二环节。

2.彷徨雨巷 熟读顿悟

《课标与教学要求》中指出:“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散文,要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诵读的指导,从内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从语言的品味到表现手法的品评,都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因此 我要求学生根据初中已有的知识(诗歌的节奏和停顿),诵读诗歌。

(1)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把握基调。

学生很容易把握:这是一首优美中充满惆怅的诗歌。诵读的形式很多,配乐朗读就是一种的很好的形式,音乐促进学生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也为学生整体感知作品打下基础。

例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教师明确 学生领悟: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

效果: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的首行

效果: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2)接着我要求三次学生品读诗歌每一次关注的目标都不一样,第一次关注诗歌的韵脚,第二次关注诗歌的重叠句子,第三次关注诗歌重复的词语。教师明确:押韵、复沓、叠句、重章等概念。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

例如:“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踟躇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叹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分析: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

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例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分析: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效果: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⑤压韵的位置错综变化

巷 娘 怅 茫 徨 (ang)

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以读带品,以品促悟,反复感知,渐进强化。通过学生诵读,把握了基调,通过技巧的点拨品味诗歌特点,通过反复的品读,促成学生的顿悟:原来诗歌的音乐美就是来自于复沓叠句等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3)最后,邀请学生和教师一起配乐轻声的朗读诗歌

至此,我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领略诗歌的音乐美以及其成因,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接下来进入我的第三环节。

3.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

《课标与教学要求》中指出“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外在的形式(分行排列,句式整齐,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等)和内在形式特征(意象,意境,象征,阴喻等),感受、领悟作者透过景与事抒发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情感特征”。 承接上面的朗读,我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诗歌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和情绪?

(2)这种情感和情绪是从哪里来的?

【投影主要意象所引发的感受】

引导学生发分析诗歌意象:油纸伞、雨巷、我、丁香、姑娘、篱墙

第一个是油纸伞。因为油纸伞本身就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特点:悠长、寂寥。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三个是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衰败的感觉。

第四个是丁香。(古诗展示来激发感受)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如:

《浣溪沙》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代赠 》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忧愁、彷徨、凄婉迷茫的。容易消失离去的。

第五个是“我”:我是冷漠、凄清、惆怅的。给人迷茫伤感的感觉。

诗歌是通过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情感,沟通意象和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就是阅读主体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及以往阅读经验的迁移,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象和以往的阅读经验来正确地解读诗歌,是我常用的方法。

总之,本环节采用的是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法学习,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要求。心理学家认为:合作与交流,可以是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有利于互相启发,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积极地探索活动。意象和象征意义之间的这种联系在小组交流中得以强化,在小组的合作中得以突破,在想象和联想中得以沟通,使感性的认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领略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至此完成本课教学上的难点:分析意象以及其象征意义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同时也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来把握意境的营造,接下来进入我的第四环节。

4.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也可是课后作业)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为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

(1)这样美丽的意境,这些传统而又现代的意象,怎么能不钩起读者的共鸣。我想在座的同学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感情深有感触。那么拿起我们自己的笔,假设我们是诗歌中的主人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写一段你想象中那个雨巷邂逅的场面。用自己的笔描绘出雨巷那种独特的意境。

(2)这朦胧的意象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

七.结束语

到此,我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如下的结束语:

“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

八.板书设计

雨 巷

戴望舒

意象 感受

雨巷 —— 幽深、寂静

油纸伞 —— 复古、怀旧、神秘、迷蒙

篱墙 —— 哀怨、凄凉、衰败

丁香般的姑娘 —— 美丽、高洁、愁怨

我 —— 彷徨、迷惘、寂寞

九.教学反思

回首本课教学,总有很多话要说:音乐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将学生带入了诗歌所传送的意境当中,从而获得了那份独特的情感体验。诗歌只有在吟咏中才能品出味道来,我用了常用的方法,以读带品、 以品促悟 ,在反复的诵读当中,让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上共鸣。突然有了一种久违的轻松,只要有情感的共鸣,就能带着学生翱翔于五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可是仔细斟酌,又多了几份遗憾:在分组讨论时没有办法照顾到内向的学生,没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引导过程中,往往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如对“油纸伞”这个意象谈感受时,有些学生认为很漂亮,有些认为很华丽,甚至有些同学没有见过“油纸伞”。

上一篇:北京大学五四讲话下一篇:《晏子使楚》的语文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