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举措

2024-10-01

和谐社会的举措(精选11篇)

和谐社会的举措 篇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论文成绩:

论文题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

所在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2010级自动化 姓 名: 包明明 学 号: 01024081 指导教师: 常卫兵

完成日期: 2012年12月26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共同愿望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构想

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一方面,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阶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一)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又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人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只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只有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只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第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只有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只有增强社会团结和活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力量。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到协调处理,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反对世界霸权主义;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推动“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它适应了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升华,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120年(2)、《正确处理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2006年版(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版

和谐社会的举措 篇2

一、区别处理犯罪分子, 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空间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乃至以后的一段时间以内, 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 刑事犯罪高发和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 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空间必然要面临纷繁复杂的犯罪活动。众所周知, 公诉部门的最根本职能就是指控犯罪, 只有对犯罪活动的及时、快速、精准打击, 才能给老百姓营造出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空间。否则对其稍有手软, 或任其做大做强, 则不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无法实现, 而且后果也不可设想。但由于犯罪的复杂化, 多样化, 不同的犯罪不易采取同一的处理方法。不能只注重光用刑罚震慑犯罪分子, 还要着力把他们改造成不对抗社会的新人;不能只是就案办案, 要善于把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 不仅要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 还要让他们从我们的工作中感受到社会和谐。我们基层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时, 对于不同的犯罪要区别对待。

一要区别不同的时期。对犯罪的处理, 必须考虑一定时期的犯罪情况, 密切结合社会治安形势, 在法定范围内调整宽严的幅度。例如, 近期袭警、打砸抢犯罪事态严重, 对于在这一时期内顶风作案的行为人, 应当依法从快从严处罚, 以体现打击的锋芒和力度;而对于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且社会影响不大的案件, 双方当事人均申请人民调解的, 办案机关应当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不必拘泥于刑罚惩治。二是区别不同的犯罪行为。行为人通过具体的犯罪行为危害社会, 不同的犯罪行为, 其社会危害性是不同的。因此, 需要考量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据此来确定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轻重。衡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首先要分析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 即侵犯了何种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在同一类犯罪中, 因为直接客体的不同, 也导致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所区别。其次, 分析犯罪行为的手段、后果。刑法将使用特殊手段或出现特定结果作为某些犯罪从重或者从轻处罚的要件, 直接彰显犯罪情节的恶劣或者轻微, 从而影响到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对量刑有重要的影响。三是区别不同的犯罪主体。不同的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所抱有的心理态度, 即主观恶性是有差异的, 这对于确定犯罪性质、量刑幅度起到重要的作用。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要注意区分行为人犯罪时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后的态度是真诚悔罪还是拒不交代以及平时的表现, 这些不同情况能够折射出各种犯罪主体的不同主观恶性, 也是行为人承担不同刑事责任的根据。

二、切实保护被害人利益, 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

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要求我们公诉部门公平文明执法, 以司法的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的司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的公正也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更多的内涵是对处于劣势地位的被害方的一种公权力承诺。而对刑事诉讼的历史作一回顾, 不难发现被害人地位的历史变化轨迹, 它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再逐渐提高的辩证否定过程。近现代刑事诉讼结构设计的一个指导思想是把犯罪追究与惩罚功能收归国家, 认定被害人利益为国家所代表与保护。公诉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双重职能, 不仅履行追诉犯罪的职责, 还要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行使其对刑事诉讼的监督职权。这就决定了公诉人不可能完全代表被害人, 两者指控犯罪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公诉人从宏观的国家利益出发追诉犯罪, 被害人则从具体的微观的个人利益出发控诉犯罪。虽然现行刑诉法确立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 其与公诉人一样在行使控诉权以惩罚犯罪, 两者诉讼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现行法律是否把当事人应有的诉讼权利都赋予了被害人?被害人能否用该法规定的诉讼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 完全维护自己的利益?公诉部门应当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实际工作中切实维护被害人的利益。

笔者所在的公诉部门在实践中实行的下列三项制度, 从保护被害人利益出发, 想被害人所想, 急被害人所急, 赢得了被害人的一致好评。1.义务法律咨询制度。在我们受理案件后三日内, 均会通知被害人, 告知其诉讼权利, 并听取其对案件处理的意见。但部分被害人因为文化程度不高, 或者不是本地人, 对一些法律问题不是很清楚。承办人往往不厌其烦, 耐心地讲解相应的法律法规, 对于极个别被害人, 我们还将相应的法律知识包括如何通过其他方式快速弥补损失整理并打印出来, 提供给被害人。2.向被害人送达起诉书制度。刑诉法规定检察院向法院送达起诉书, 法院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 但却没有将起诉书送达给被害人的硬性规定。但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 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比较关注我们公诉部门追究犯罪的诉讼活动情况和最终指控的犯罪事实。因此我们在案件移送法院以后, 即主动联系被害人, 告知其可以来检察院免费查阅或索取起诉书, 对于不方便来院又特别需要起诉书的, 可以邮寄。3.电话告知开庭时间、地点制度。无论是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 不管是附带民事诉讼还是不附带民事诉讼, 我们的承办人在得到法庭的开庭通知后, 都会及时地把开庭的时间和地点电话通知被害人, 以方便他们旁听庭审。我们在实践中, 碰到部分被害人不需要法律咨询和起诉书, 也不想旁听庭审, 但他们对我们公诉部门充分尊重他们的诉讼权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均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三、巩固法制宣传的主阵地, 倡导民主法治的社会正气

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而我们公诉人往往需要代表检察院, 出席法庭, 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 支持公诉。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法律赋予我们的这一权利, 以出席法庭为契机, 巩固法制宣传、法庭教育这一主阵地, 通过当庭发表公诉意见揭露犯罪, 分析原因, 弘扬正义, 鞭挞邪恶, 倡导民主法治的社会正气。

针对目前公诉实践中的现状, 笔者有如下两点建议:1.公诉意见书讲评、考评制度。一份好的起诉书只能体现法律的严谨和内敛, 而一份好的公诉意见书更能体现公诉人驾驭文字的能力, 体现公诉人的水平, 更能使人们感受到法律冰冷外表下一颗关注苍生的火热之心, 感受到公诉人对民主法治的不懈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份论证有力、逻辑清晰、表达严谨、说理充分的公诉意见书, 无异于一份精彩的法制讲演稿。传统做法中, 领导从来不把审核重点放在公诉意见书, 只要起诉书指控的内容有证据证实就可以了。殊不知一份高质量的公诉意见书可能使被告人当庭认罪, 可能使旁听群众对被告人的抵赖嗤之以鼻。因此建议在基层公诉部门定期进行公诉意见书的讲评制度, 指出缺点。市级院公诉处定期进行公诉意见书的考评机制, 对于法律分析透彻, 文字表达流畅的公诉意见书进行奖励。2.起立脱稿发表公诉意见。高检院对于起诉书的宣读要求是起立宣读。但对发表公诉意见是否需要起立、宣读还是脱稿并无明确要求。

和谐社会的举措 篇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六中全会提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安全生产始终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把安全生产作为目前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作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着力点;重申和强调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明确了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管理定位,把加强安全生产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些重要的论述,都体现了党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提高和工作思路的深化。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扎实推动安全发展,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抓实当前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六中全会文件,武装头脑,提高认识,把握规律,指导实践。二是落实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确定的相关任务,细化分解“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任务。三是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今年工作目标,巩固和发展“四个突破”,即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化煤矿安全两个攻坚战和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加快探索和实施各项治本之策、加强对煤矿等重点行业企业安全基础工作的指导监督。四是继续推进安全生产源头治本、政策治本。五是大力加强基础工作、基层建设,夯实“双基”。六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

我们一定要按照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的部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尽心尽责、任劳任怨、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障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把安全生产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道德情感培育的社会举措 篇4

道德情感培育的社会举措

道德情感培育是一个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不能完全依赖于个体的`修养,必须有社会的参与.从我国目前道德生活的实际出发,要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感,必须着力于道德教化的深度走向、道德环境的全面优化、道德控制的合理适度.

作 者:李建华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 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 年,卷(期): 21(3) 分类号:B82-052 关键词:道德情感   道德教化   道德环境   道德控制  

双桥区法院社会管理创新举措 篇5

双桥区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以司法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深化认识,加强督导,创新方法,切实增强司法便民的自觉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双桥法院在增强干警大局意识、完善便民机制上实现了新跨越。进而,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化解突发矛盾,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一、规范“窗口”建设,多渠道保护群众诉求。首先,规范立案,严把案件入口关。由立案庭安排专门人员严格审查,把好案件入口关,防止不该立的案件进入审判程序,给当事人造成诉累,不当消耗法院司法资源,同时,制作案件流程管理信息表,把所有案件纳入网络管理。其次,创新案件质量监督机制。建立法律文书提前评审制度,前移案件质量审查关。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到重大、疑难案件,决定由承办法官将案件情况报告给分管院长和院长,进行深讨研究后再出裁决;充分发挥审监庭的职能作用,对文书格式是否规范、语言文字是否正确流畅、审判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实体处理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审,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承办人纠正,如有异议,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实现层层把关,不让不合格的裁判文书发出。再次,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司法保障力度。加快基层人民法庭建设步伐。走科技兴院之路,安装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能够及时进行审限跟踪,完成机关局域网、三级专网和机房硬件建设,联通机关与人民法庭三级专网,全院所有案件实行网上报立、报结,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案成本。并且,加强立案调解,依托基层组织,把大量矛盾纠纷调处在诉前、诉外;对确不宜立案的起诉,及时向当事人释明原因,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宜的纠纷解决渠道,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和法院工作的被动;对邻里、家庭、相邻等纠纷,向当事人释明诉讼不是唯一纠纷解决渠道的道理,引导当事人到当地就近以非讼方式快捷解决,实现分流。

二、延伸职能引导服务,全力支持大局建设。为推进三年大变样、建设国际旅游名城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我院积极、主动成立涉城郊村改造和重点工程协调指导小组和巡回法庭,选派政治性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法官,组成巡回法庭工作组,驻入狮子沟、罗汉堂、殊像寺、上二道河子、喇嘛寺等村,始终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民”的原则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引导、调动居民积极参与城郊村改造建设。入户宣传阶段,当时大部分群众对外八庙周边环境整治这项重点工作持怀疑态度,我院于2010年3月1日正式派出工作组进驻狮子沟村,深入到双桥区狮子沟镇罗汉堂村、殊像寺村、狮子沟村、上二道河子村、喇嘛寺村通过广播、散发宣传单、现场讲解法律等方式,全面深入进行拆迁法律宣传,取得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入户评估阶段,有些群众听信谣言,误认拆迁工作的程序及作用,我院工作组人员,进村入户,放弃节假日,延长工作时间,不顾多变的天气,坚持室外工作,帮助群众分析利弊,认清形势,同时采取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方法,最终谣言不攻自破,群众积极配合入户评估。曾创下日评估15户的整个狮子沟镇的工作纪录,我院在完成指挥部交办的80户任务后,又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单位完成80余户的评估工作,最终完成160户的评估任务。协议签订阶段,即拆迁工作的关键阶段,我院召开入户动员大会,抽调全院80%的干警,驻入村户,继续发挥尖兵作用,主动向指挥部请缨,勇挑187户的拆迁重任,这187户拆迁重任,有“三多”特点,一是临街商户多,二是大面积房屋多,三是拆迁户家庭矛盾多,直接增加了拆迁难度,为了使拆迁户在优惠期最大限度地享受优惠政策,工作人员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方法,再次,逐户逐家深入拆迁工作一线,做群众思想工作,对他们讲道理,摆事实,细算帐,计得失,同时采取多项便民措施(如派出流动服务车,发放温馨提示单等)。特别是在攻坚阶段,院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党组会,研究拆迁工作,工作人员连续二十多天加班至夜间11点多,甚至到深夜,在全院干警齐心协力、不懈努力下,99%的拆迁户均在优惠期内,签订了拆迁协议,法院的工作得到了指挥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扫尾阶段,区委将狮子沟村闫某户交由法院负责完成,闫某所经营的某大酒店是整个狮子沟镇拆迁范围内最大的一户个体经营户,在市区颇有一定知名度,该户用地情况复杂,相关手续多样,房屋建筑面积大,家庭人口多,拆迁难度位居首位。院长王俊茂亲自带队入户做拆迁户思想工作,根据拆迁户的特别情况,制定“旁推侧攻”、“间接加直接”的疏导办法,工作组人员前后共计登门入户二十多次,并且填写入拆迁村户工作情况表,每次工作的进展情况均及时上报到院领导及区委办,以便随时调整工作方法,推进拆迁进程。最终,在区委确定的强拆日期前一天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多,成功做通闫某的思想工作,顺利签订了拆迁协议,圆满地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任务,保证了和平顺利拆迁。在完成各项助城郊村改造工作后,按照区里安排,我院又积极主动派设工作组,驻入水泉沟村,延伸能动司法服务,总结经验,讲求方法,疏通、引导居民,配合拆迁改造,推进“两纵一横”交通带建设的步伐。

三、创新上下联动方法,和谐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今年6月初,我院受理原告承德市文化局,被告赵某、马某、杨某、杨某某相关四家商户,七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2010年8月4日,此七起涉及文化局的租赁合同纠纷难案圆满调解结案。受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及当事人各方的一致好评。一是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研究对策,把矛盾化解在案内。院领导亲自带队到先予执行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因房屋租赁合同而产生七起纠纷,申请人承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原承德市体育馆名下的场馆建筑及周围场所用于建造热河展演中心,并作出通知,要求于2010年5月22日办理完相关移交手续,但被告拒不迁出,相关部门协商未果。原告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解除和各被告的房屋租赁合同,腾出体育馆场所建造展演中心,并申请先予执行。对此,我院高度重视,经院党组开会商讨、研究后,决定选派做群众工作能力强的调解能手,成立专案组,由一名副院长任专案组组长,抽调民二庭庭长、审监庭庭长、民一庭副庭长、市区法庭副庭长任专案组法官。合力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争取和解止争,最大限度的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认真寻找突破口,争取制定出原、被告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二是院领导亲自上案,突破“盲点”,方法得当,措施有力。院长王俊茂通过多次到现场调研,了解到四户被告均属个体商户,多数经营的是体育用品,而且都不同意解除合同,情绪激动、消极,存有无论任何条件,都不配合搬出,不支持改造、修建的心理,工作极其难做。如果一度强硬让当事人搬迁,会更加激化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我们考虑当事人经营的体育用品,也没有其它适宜的地点可以继续经营,会损害当事人的直接利益。处理不当,还会导致极大的上访苗头。在了解四被告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后,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书面反映法院先予执行后,可能引发的许多社会矛盾和不利影响,同时提出解决此案的几点建议:

1、因装修评估较低,适当对被告补偿营业损失;

2、建议搭建临时销售场所,把被告的剩余商品处理;

3、改建后让出一定的经营场所面积,由被告经营使用。此建议,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同意和商户的理解,拓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办案法官工作扎实,责任心强,团结协作。办案法官在院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变通方法,因势利导,坚持调解不放弃,充分分析当事人各方不同情况,制定三种方案,分为三步开展调解工作。两个月来,法院干警周六、日一直加班加点,最晚时达到晚上10:00多。最终,四户七起纠纷均调解息争。被告当事人已自行将房屋内财物清空,将房屋交付给原告,并已搬入承德市体育馆外临建房内继续经营。近日,市中院对我院在体育场馆拆迁工作给以表彰,为我院记集体三等功、三名干警个人三等功、一名干警个人嘉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春明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对我院的体育场馆拆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我市中心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改进司法宣传管理机制,切实增强“阳光司法”透明度。鼓励、引导干警延伸服务,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注重把干警参与社会管理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内容。我院制定了《互联网舆情疏导暂行办法》,每天有专人对网上情况进行搜索,对网上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汇总、筛选,细化规定,组织落实;同时,公开院长电子邮箱,方便群众对法院各项工作的了解和监督,有效的处理各种投诉和申诉,促使审判人员公开、透明地查案办案,实现阳光司法;强化普法宣传进校园、进农家等活动,在承德旅游职业学院、师专附中分别开设法制教育讲堂,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法制宣传,以案说法。

五、加强“阳光、公正、救助”管理,圆满清理涉诉信访案件。提高涉诉信访工作重要性认识,实行信访倒排制;举行公开听证会,公开审理信访案件3件,保障信访人的申诉权、知情权;开展回访信访当事人活动,对败诉、胜诉调解当事人分别发函,做到心中有数,强调接待信访当事人做到“四心”即:公心、热心、耐心、诚心,目前,我院16件涉诉信访重点案件已经全部报终结。注重非诉方式息争,加大帮扶弱势力度,对弱势群体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诉求,只要有一定的合理性,要求办案法官多做对方的说服疏导工作,力争协调解决;对来院诉讼有困难的人员,只要经审查符合规定的条件,一律缓、减、免有关诉讼费用,对来院诉讼、申诉上访的困难人员,提供免费便餐和返程路费,截至到目前,我院就核准缓、减、免弱势人案件诉讼57件,金额60.7万元。

和谐社会的举措 篇6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有关精神要求,积极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昭明台社区在社区内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活动紧紧围绕“三个倡导”核心内容,按照“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总要求,狠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不良陋习的革除,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一)专题宣传活动。社区制作以“24字”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宣传广告。在辖区背街小巷张贴宣传海报,提高居民的知晓率与参与率。

(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志愿服务队及广大志愿者广泛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驾车、文明排队”等宣传服务,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劝阻不文明卫生习惯等。并号召、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文明监督活动中,主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阻止和批评,在社区内努力营造“讲文明光荣、不文明可耻”的氛围。

(三)专题讨论、征集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不文明行为大家谈”大讨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自觉查找自身不文明行为。

和谐社会的举措 篇7

一、通过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和说写讲能力的锻炼,档案干部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全面提升

一是通过强化学习,培育全员学习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首先,局(馆)班子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坚持领导带头学习。其次,局(馆)机关每季度制定《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的安排》,坚持集中布置学习。撰写学习心得200余篇,业务调研报告10余篇。同时,还定期由局班子成员讲党课引领学习。第三,以推进工作作风建设、提升队伍业务素质为出发点,开展技能竞赛互动学习。通过业务技能展示、案卷装订比赛、目录录入比赛和汉字输入比赛,练出了本领,比出了水平,学到了技能,赛出了干劲。

二是通过强化讲课,培育能写会说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面对档案工作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档案大讲堂”的形式,培养干部职工说和讲能力,鼓励人人上讲台。截止到目前,成功举办25期讲座,取得显著成绩,得到国家档案局的首肯,在《中国档案》“热点”栏目进行专题报道,形成具有档案自身特色的机关文化,探索出一条如何提高档案人综合素质的新途径。

三是通过建言献策,培育参政议事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齐齐哈尔市档案局(馆)在2014年开始,开展“好点子”活动,围绕如何更好地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实行每月各科室提出3个工作或信息的建议。实践证明,一批好点子形成和采纳,在工作思路的创新上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四是通过法规规范,培育礼仪法规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按照市直机关工委“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落实《关于加强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礼仪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文明礼貌行为规范标准。通过讲座、答题等形式,坚持经常性的强化思想、文化、道德方面教育引导,提高对遵守公共规范、仪表、着装和行为举止标准的认识,加强文明礼仪修养的自觉性。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开展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共建共育、公益性活动,特色文化机关、和谐效能机关建设成果显著

一是积极开展特色档案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文学创作、书画摄影、羽毛球、户外徒步、棋类牌类、乒乓球等6个兴趣小组功能,以此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比如,摄影兴趣小组以档案人的视角,对城市改造过程跟踪拍摄,精选照片收入馆藏,丰富馆藏资源;还选送8幅作品参加机关工委的庆祝建国65周年摄影展。

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几年来,相继开展了“先锋杯”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先进模范事迹活动、“书香档案”读书活动、“时代记忆”摄影展、“党的生日———我们的生日”纪念活动、棋类球类比赛等,以及参加全民健身徒步走、“网上祭英烈”、“传唱好声音”等活动。通过寓学于乐、寓乐于学的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了机关生活,有效地促进了机关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为确保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求真务实、廉洁高效、进取创新、和谐奋进的新机关打牢坚实基础。

三是积极组织共建共育和帮扶活动。齐齐哈尔市档案局(馆)先后与铁锋区的曙光社区、建华区的明园社区结成共建对子,以及与65166部队开展共建活动。诸如,我们结合档案工作实际,针对基层所需,为铁锋区光荣街道办事处曙光社区捐赠铁质档案柜,以解社区缺少办公设备之难。与此同时,局(馆)志愿服务队向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在为共建社区捐赠图书党建读物和换季衣裤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活动。

四是积极开展“五微四送三帮建”活动。我们落实市直机关工委号召,结合纪念“6·9国际档案日”,开展“档案服务进社区”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先后在龙沙区青云社区、建华区福顺社区、铁锋区新木社区,分别为百姓扫描老照片千余幅、指导家庭档案建档和档案咨询服务100余人/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延伸了档案服务社会触角,搭建起了档案与百姓对接的桥梁,切实把“档案工作服务为民”落到了实处。

三、抓管理、建环境、定制度、抓纪律,机关办公硬件建设加快,机关作风和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一是整章建制,实行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齐齐哈尔市档案局(馆)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改进干部作风为重点,健全和完善档案运行机制,推进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首先,各科室集中梳理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52项,工作制度73项,使职能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其次,为了加强干部管理和作风转变,出台了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等一批规章制度,实现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的硬性约束;第三,建立健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

二是改善接待大厅,提升档案优质服务窗口功能。坚持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查阅咨询方便的原则,对原来的现行文件阅览室及馆藏档案阅览室进行改造完善、提升功能,于2015年元月建成市档案局(馆)档案利用服务大厅,并投入使用。并向社会承诺:查询服务100%(即热情接待100%、快速查询100%、耐心细致100%、服务周到100%、群众满意100%)。同时,并采取来馆查阅、来电咨询、预约查询等多种形式,实现档案及时快捷地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生。

三是加大创新步伐,档案数字化获得突破。档案数字化一直以来是束缚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难题,按照省档案局部署,结合局(馆)实际,制定了数字化总体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2014年我市档案馆数字化全面启动,市政府拨付专项资金58万元,购置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软件、硬件的配备。目前,设备安装调试运转正常,档案数字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四是打造文化走廊,营造档案文明环境。寓档案文化建设于精神文明创建之中,提炼档案人精神和档案人价值理念,首先,设立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走廊档案文化图片展示和服务大厅档案文化要素装饰。其次,在服务大厅,悬挂“保护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书法横幅、档案徽标,同时上墙利用档案的流程和工作制度等。既彰显了档案文化特色、宣传了档案服务理念,又宣传了机关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多彩内容,使干部职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档案文化的熏陶和精神文明的洗礼。

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思路,履职尽责,务实担当,为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服务上取得丰厚档案成果

一是履行档案职能,服务中心工作。新的档案局(馆)一班人组建以来,通过技能比武、档案大讲堂、建言献策好点子等一系列智能和技能训练活动,锻炼和打造档案服务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档案人才队伍,形成坚守岗位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无私奉献的良好局面,从而保障了“三服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服务发展上。积极把工作的思维和行为,调整到振兴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打造绿色食品之都、招商引资、上大项目,以及“三化”重点工作建设上来;在服务企业上。把档案服务的重心转移到有利于促进企业生存与发展上来;在服务群众上。把档案服务的热心、耐心、真心用在解决民生的急需解决的涉档难题上来。据统计,齐齐哈尔市档案局(馆)近年来接待查档人数8 132人次;调阅档案2.9万卷(件、张);复印纸张3.2万页;扫描、拍照档案资料1.1万幅;档案查证解决实际问题7 687件;电话咨询、查询1 000多人次。

二是立足档案资源,开发展示档案精品。从馆藏和相关资料中的千余幅照片中,精选了200余幅,共分7个专题板块形式,举办《档案见证鹤城发展》专题展览。通过介绍齐齐哈尔从1万多年前古文明时期到如今打造现代化城市之梦的历程,再现了齐齐哈尔的历史,从而激发了广大市直机关干部职工爱我家乡、建我鹤城、做贡献的无限热情。

三是围绕“三化”建设,提供档案资政咨询。2012年12月,新的市委在第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提出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战略发展思路,在解读“三化”思路后,立足馆藏档案,编写文字1.6万字、收录照片135张的《翻阅历史———看齐齐哈尔“三化”发展之路》专题资政参考资料。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及时有效地提供资政参考的同时,也对全市推进“三化”建设提供了史料借鉴和指导,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全市理论专题研讨会上荣获一等奖。

四是发挥档案优势,为地方重大政治活动提供优质档案服务。2013年6月,中央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始后,我们感觉到: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必须在这次重大政治活动中有所参与,有所作为。为此,经过3个月的努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档案印证———生命线足迹》面世。365页、图文并茂的学习读本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近600幅珍贵的历史档案图片和大量的档案文献史料,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几代共产党人提出、完善、践行和维护群众路线的史实脉络。尤其是结合齐齐哈尔历史和大量珍贵档案资料、图片,为我们展示了齐齐哈尔市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于探索,奋力拼搏,建设美好家园的历史画卷。发放到全市1.2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档案印证———生命线足迹》读本,既是局(馆)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的教育读本,又是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之一。

五是利用和挖掘档案资源,参与重大宣传教育活动。为配合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重要纪念活动,撰写出齐齐哈尔抗战英雄人物文稿10篇,记述王甄海、金剑啸、张永兴、伊作衡等10位齐齐哈尔著名的抗日志士的英雄事迹,并配有照片,在9月3日纪念日当天以“缅怀英烈、珍爱和平———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题,在《齐齐哈尔日报》专刊版整版刊发。

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践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不动摇,加大捐资扶贫力度,为建设美好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创建特色乡镇档案馆。为更好地构建覆盖农村百姓的档案资源体系,齐齐哈尔市档案局(馆)依托“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泰来县江桥抗战纪念馆,创建了江桥镇档案馆。成为全省第一家真正式挂牌的乡镇档案馆,与江桥抗战红色旅游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年接待参观及旅游的人数达2万余人。

二是以标准化为目标,全面推动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我们为打通服务广大群众“最后一公里”,我市选择龙沙区作为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试点,率先开展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按照《齐齐哈尔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逐步走出一条积累、建档、再规范的社区档案建设之路。

三是积极开展国家级新农村示范县档案创建工作。按照《新农村档案建设示范县验收方案》要求,我们指导泰来县申报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多次深入各镇(乡)政府,一起研究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2014年6月,国家验收组进行考核、验收通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 篇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我国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各个方面全面进步的农村现状。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在“三农”问题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并且将进一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加快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产销一条龙带动当地收入提高,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管理民主,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政府的各项扶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在多个方面给与农民优惠政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在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前提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以“三农”为对象,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村,实现以创新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创新引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创新型新农民。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2、发展农村龙头企业带动新农村的发展,千方百计的提高农村收入

加大扶持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经营,不仅能提高村民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做出贡献。龙头企业的兴起能够联合当地村民分散的作坊生产并由企业代其销售取得利润,轻而易举的实现了产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龙头企业的兴起也能给当地农民提供就业的岗位,避免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好的企业还能够吸引毕业大学生,加快当地科技进步,从另一个方面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3、新农村新气象,加强村风村貌建设、实现管理民主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继承并发扬农村纯朴乡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是解决农村社会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高民主素质,促进民主参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实现管理民主,就必须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尤其是科学的民主参与意识。

4、当地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在农村,民生问题备受关注,当地政府应当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农村的水、电、热等方面的需求;建设健身场地,以及巡回演出等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实现新农村的“村村通”工程,让每个村镇之间由沥青路连接,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通过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村的建设热情。

5、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在多个方面给与农民优惠政策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各地土地的需求量也日益显著,这就使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出来。因此国家应当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坚决不让失去土地的村民有所损失,有效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看病难、花销大等问题。通过这些惠民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结论

在当前国内外各种局势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开拓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寻找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在进步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共同构筑着我国21世纪广阔农村的美好未来。

和谐社会的举措 篇9

贵州省册亨县委组织部工作员、原大学生村官赵一飞

2011年09月16日08:4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E-mail推荐: 错提交分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迫在眉睫。农村既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主战场,也是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地。那么,大学生村官如何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做出积极贡献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四个到位”。

认识到位。农村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线,是创新社会管理最前沿,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主阵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因此,大学生村官要认识到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只有认识到位,落实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才会成为可能。

学习到位。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包括矛盾纠纷、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人口管理、计划生育、住房医疗、子女教育、民生事业、精神文明建设、网络信息管理、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等内容,大学生村官不但要自己要学好这些内容涉及到的政策和法规,还要通过邀请领导或专家、远程教育、村“两委”会、村组干部会、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村“两委”一班人学深、学透、学全面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知识,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打牢基础。

宣传到位。宣传是落实的前提。在宣传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的形式上要通过横幅、标语、广播、宣传栏、群众会等有效载体。在宣传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的内容上既要宣传中央精神,又要宣传地方经验,也要宣传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管理重点、方法步骤、保障措施。同时,大学生村官与村“两委”班子要深入到各村民小组和群众家中宣传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知识,力求做到人人知晓、户户明白,从而增强广大群众的社会管理意识,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营造氛围。

落实到位。大学生村官要利用“局外人”的优势协助村“两委”班子认真、细致、扎实地落实好、执行好、贯彻好上级关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文件要求和会议精神,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多办顺民意、解民愁、惠民生的好事、实事,把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贯穿到工作各个环节,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好,从理解人、关心人、体贴人的角度做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折不扣地落实就

业创业政策,抓好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让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让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协助村委会制订村规民约,实现农村社会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小湾镇: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三举措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来源:小湾镇党政办 | 作者:黄天鸽 | 日期:2011年11月10日 | 浏览238 次] 字体:[大 中 小]

在深入开展突出主旋律执政为民、增强凝聚力创先争优、提高执行力狠抓落实“三句话”主题实践活动中,小湾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三举措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一是开设农家书屋。为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在具备条件的村委会开设3个“农家书屋”,以“看得懂、用得上”为原则,为广大群众提供科技、生活等各类书籍5200余册,为广大农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提供了良好环境。

二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扎实做好居民健康保健工作,小湾镇由镇政府牵头,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组成居民健康体检随访队,深入各村寨,通过服务调查、健康体检等方式为全镇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

和谐社会的举措 篇10

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杨静茂任组长,班子人员任成员的应对和控制风险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应对和控制风险处理流程。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上下联动,使“被动维稳”变“主动维稳”。通过多方召开座谈会,落实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对一些个案、特案,镇村两级依靠相关政策,认真研究、主动协调、积极动员,全面、有序的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力争源头创和谐;对群众讲清企业进驻的好处,使企业进得来、站得住、群众得实惠。

和谐社会的举措 篇11

关键词:油田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举措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是平安油区创建的基石,强化责任落实,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

一、强化责任落实,为推动综合治理工作夯实基础

一是建立领导责任考评机制。积极探索新路子,切实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研究综治考评新方式,严格执行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和一票否决权制度。

二是探索油地联动考核新机制。依托油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地方原油炼化指标为抓手,加强沟通和协调,全面提升综治系统创新能力。

三是深化源头治理,维护油田和谐稳定。1.改善民生促进和谐。2. 源头控制矛盾纠纷。3.在政策执行阶段,更多地吸纳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形成党委掌舵,群众划桨的工作局面。4.强化维稳主体责任。坚持“责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原则,创新维稳工作思路,强化基层责任,深化源头治理。

二、实施联防联治,为打造平安油区搭建平台

一是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统筹协调、搞好整体规划,出台深化平安建设总体方案、指标体系和实施步骤、考核标准。

二是加强基层平安创建分类指导。在社区板块,在开发板块,在改制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有所突破,取得新的成效。

三是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综治、公安、房产、计生和水电气暖等单位协同配合,共同做好辖区实有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

四是做好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人员管理工作。

五是全面开展管道占压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油气管道违规占压摸底及测绘工作,建立完善管道占压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六是加强特殊行业安全监管。加强危险物品、爆炸物品、剧毒物品及食品药品等领域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种事故隐患,积极主动地参加隐患治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能力。

七是加强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安全工作。要按照油地治安责任划分,把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及周边地区环境治理纳入社会治安排查整治工作部署和考核。依托园所和医院门卫室,设置警务室或治安岗亭,密切与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加强校园周边巡逻守护、交通秩序维护、安全检查、信息收集、治安问题处置等经常性工作,维护校园治安秩序。加强医疗机构纠纷信息收集,及时有效处置医患纠纷,防范恶性事件发生。

八是依法规范水电气暖供用秩序。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推动“平安油区”、“法治油区”建设和依法治企工作。针对盗窃油田水、电、气、暖问题,着力缩小传统观念、传统办法与法治观念、法治方法的差距,积极寻求法律支持,突破传统治理禁区、盲区。以公安司法机关贯彻“两高”《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契机,总结前期成功案例,加大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力度。

九是加强单井倒销油安全管理。完善倒油车GPS即时报警系统,实行“终端故障报警、终端离线报警、超时停车报警”管理,监控探头覆盖卸油台和地磅,监督倒销油全过程。加强车辆在途监控和押运员队伍建设,重视职业警示教育,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依法严惩违法犯罪人员。

十是探索区域协作联防机制。在全油田分片设立综治协作组,整合区域公安、稽查、护卫等综治专业力量,建立区域性指挥平台,实行人防力量、技防应用一体化管理,单位联合、人机联动,全力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打造区域联防协作新格局。在整合油田内部综治资源的同时,推动工作向周边地市、县区、乡镇延伸。

三、加强油地共建,实施综合治理资源合理配置

一是加强油地共建,实现油地双赢,为平安油田创建活动提供了保障。实施油地共建,落实油地共建新成果,深化油区治理活动。发挥油区联合稽查站的作用,继续推进选点建站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断非法原油及物资的运输通道。地方原油配置计划与油区治安联动考核,重点区域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常态运行,坚持对涉油犯罪露头就打,坚决遏制管线打孔盗油、抢劫原油、盗窃破坏生产设备、设施案件的发生,维护油气生产正常秩序。

二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贯彻全员综治理念,以基层员工为基础,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机关包矿、人员包井,落实对重点井、站、管线及设施的看护管理。适应社区一体化运行形势,加强退伍兵退出社区巡逻之后的小区治安防控工作,稳妥推进巡逻业务外包跟进措施,保障居民安居乐业。大力开展居民自治活动,壮大义务巡逻队伍,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三是推动案件跟踪制度落实。探索制定重大案件跟踪办法,加强对各类涉油刑事案件发案及处理结果的跟踪掌握,建立相关案件档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案件跟踪制度化、规范化,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开展治安形势分析研判、落实对策措施提供依据。

上一篇:我的性格范文下一篇:摄影比赛活动方案流程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