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

2024-11-11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精选3篇)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 篇1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

外科 :陆茂金

【摘要】: 讨论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将我科近几年内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观察与护理必须做到1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2加强观察和护理。

【关键词】: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

观察与护理

正文

颅脑外科病人术前多伴有颅内压增高、脑血流改变、内分泌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加之开颅手术时间长、损伤重、术中出血多导致对病人的打击远远超过一般外科,使其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其中颅内血肿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术后如能加强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妥善医疗,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使病人转危为安,尽快渡过手术关。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有154例开颅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24例,男76例,女48例,年龄15~72岁。发生血肿7例,占4.5%.其中发生于扩大的翼点开颅术后2例(硬膜外);高血压脑内出血清除后血压持续升高致再次出血3例;凝血机能差者1例(硬膜下);外伤性脑挫伤、硬膜下血肿清除后1例(硬膜下)。2例较小的血肿在CT复查时意外发现,经密切观察、保守治疗效果较好;3例行血肿清除术痊愈出院,1例突发脑疝,在行开颅探查过程中死亡;1例老龄高血压患者因脑血管硬化加之体质太差,家属不同意手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清除血肿而死亡。

二、临床表现

血肿常发生于术后24~48内,半数以上在12h内,2/3在3d内,临床特征为急性颅内压增高。

2.1幕上血肿可表现为:意识状态恶化;头痛出现或加重,但老年、小儿不明显;出现术前和术后即刻均没有发生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瞳孔散大,表明已发生小脑幕切迹疝。

2.2幕下血肿亦首先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明显且多伴有呕吐,常很快呈现呼吸减慢、节律不规则等脑干受累症状。

三、病情观察

3.1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状态改变是术后病情恶化的早期信号,大多因颅内压增高导致脑供血障碍、脑疝或脑干受损。通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记分法,根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者睁眼、言语及肢体运动三方面综合记分,3~8为重型、9~12为中型、13~15为轻型。记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麻醉清醒后立即记录,作为以后比较的基础分;(2)意识改变较突然,术后早期15~30分钟记录一次,稳定后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3)镇静药干扰意识观察,故应慎用;(4)失语、肢体运动障碍影响动作的完成,应予以鉴别。如果病人原来神 志清楚,突然遗尿并逐渐转入嗜睡状态或经过一度严重躁动不安后,突然转入安静昏睡状态都提示病情恶化。

3.2生命体征的观察

颅内压增高的急性期可伴有生命体征的特殊改变—血压升高、心率徐缓、呼吸减慢,即Cushing氏反应。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若出现此反应应考虑继发血肿,而且说明颅内压已重度升高。

3.3瞳孔的观察

术后颅内血肿,特别是幕上血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会出现小脑幕裂孔疝,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为其特征,分析瞳孔散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常瞳孔直径为2.5~4.5mm,双侧等大正圆,若相差大于0.5mm,则对诊断有意义;(2)瞳孔散大绝大多数出现于病变(即脑疝)同侧,偶可在对侧;(3)脑疝引起的瞳孔散大伴有意识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4)手术对动眼神经的损伤可引起瞳孔散大;(5)眼球损伤、应用某些升压药可引起瞳孔散大,应予鉴别。

3.4颅内压的观察

高颅压时除有Cushing氏反应外,腰穿压力在1.96kPa以上(侧卧位),站立与平卧时,头痛无明显改变,颅内压的进行性升高常出现在临床恶化之前。

3.5引流液及伤口的观察

颅脑手术后常在术区脑内、脑室内、硬膜外放置引流管。当有脑脊液混杂时,血性引流液可很多,但并非真正的出血;另一方面,有 血肿形成时,引流却往往不能奏效,故不能根据引流量诊断或排除血肿形成,疑有后颅凹血肿,应查看伤口张力,因枕部的骨板多在开颅时咬除,有血肿时局部张力较高。

四、护理

4.1当在临床观察中疑有血肿形成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在最短时间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施行血肿清除术。

4.2术后要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呼吸道阻塞会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导致脑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和加重颅内血肿与颅内高压。对于嗜睡、咳嗽反射灵敏的病人,应鼓励并辅助病人有效地咳嗽排痰,可采用指压胸骨切迹上方气管、雾化吸入与翻身拍背等办法,但要注意避免剧咳;对于不能自行咳痰的病人,应给予吸痰,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s,痰液粘稠者,可雾化15分钟后吸痰效果最好;对于已出现病理呼吸等生命体征改变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利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4.3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准确使用脱水剂等药物,正确记录24h出入量及脑脊液量,床头抬高20.~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给予氧气吸入,高热者,积极降温,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增高颅内压诱因,对于突然躁动不安的病人,不能单纯地约束病人,而是要认真查找原因,颅内高压、膀胱过度充盈、大便干结引起的强烈排便反射、冷、热、痛、痒等颅外因素均可致病人烦躁,然后要积极处理好这些问题。

4.4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

颅脑术后各种引流管护理非常重要,一定要保持引流通畅,头部活动范围应适当限制,避免牵拉,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4.4.1脑室引流时引流袋悬挂于床头,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注意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最多不超过5~7天,过久可致颅内感染,拔管前一天应夹管,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4.4.2创腔引流

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摘除后,于创腔内放置引流管,目的在于引流手术残腔的血性液体及气体,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引流袋放在与头部创腔一致的位置,以保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术后48小时后,可将引流袋略为放低,以引流残留液体,使脑组织膨起,减少局部残腔。与脑室相通创腔引流,应适当抬高引流袋,一般于术后3~4天拔除。

4.4.3硬膜下引流术后采取头低脚高位向患侧卧,以利引流,引流袋低于创腔,不宜使用强力脱水剂,也不过分限制水分,以免影响脑膨隆,术后3天可考虑拔管。

4.5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要告知患者及家属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使其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保持良好心 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特别是不能随意拉扯引流管与剧烈活动,以达到顺利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阶平.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1

2、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27

3、周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5~72岁,平均38.4岁。均有明确外伤史,其中,打击伤3例,交通伤11例,坠落伤4例,平地摔伤2例,钝物击伤1例;着力部位:额颞部9部,颞顶部7例,顶枕部2例,枕部3例。全部患者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按照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其中,轻型脑伤(13~15分)3例,中型脑伤(9~12分)5例,重型脑伤(3~8分)13例。

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烦躁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1例患者术前CT扫描显示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9例,脑内合并硬膜外或硬膜下6例;血肿量为45~130 ml,合并脑挫裂伤9例,合并颅骨骨折12例,中线移位>10 mm者15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开颅探查原发血肿清除术,9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1、2、3 d复查CT,患者出现意识及生命体征改变时随时复查。14例患者术后常规CT复查发现颅内迟发血肿,7例患者术后出现瞳孔、意识改变,及时CT检查发现颅内血肿。对于12例血肿量多于30 ml,意识障碍病情严重者,再次开颅行血肿清除术并止血,对于病情较轻、血肿量较小的9例患者行保守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GCS评分[2]:(1)恢复良好(5分),有轻度缺陷但能恢复正常生活;(2)轻度残疾(4分),残疾但可独立生活并能在保护下工作;(3)重度残疾(3分),清醒、残疾,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料;(4)植物生存(2分),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5)死亡(1分)。

2 结果

2.1 血肿情况

术前硬膜外血肿6例,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5例,脑内血肿1例;术前脑内血肿6例,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4例,脑内血肿2例;术前硬膜下血肿9例,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1例,脑内血肿5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

2.2 出现时间

迟发性血肿发生于伤后6~24 h 11例,25~72 h 7例,>72 h3例,伤后72 h内迟发性血肿发生率(85.7%)明显高于72 h后(14.3%),其中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发生时间均<24 h;迟发性脑内血肿发生时间多为25~72 h,迟发性硬膜下血肿发生时间为>24 h。见表1。

2.3 出血量及毗邻关系

本组21例患者迟发性血肿量>80 ml 3例,30~80 ml 9例,20~29 ml 5例,<20 ml 4例。3例迟发血肿与原血肿的中心不在一处,但两血肿的边缘重叠(邻近型);8例迟发血肿远离原发血肿,两者边缘不相重叠(远隔型);迟发血肿在原手术区对侧10例(对侧型)。

2.4 治疗效果

本组21例患者中12例病情较重采取再次手术治疗,9例患者病情较轻采取保守治疗,恢复良好10例,轻度伤残3例,中度伤残2例,重度伤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见表2。

3 讨论

迟发性颅内血肿为颅脑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CT扫描或手术或尸检发现颅内血肿,或在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者[3],可见于各种外伤性颅内血肿。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不一,临床统计表明其发生率占全部颅脑损伤患者的4%~15%,甚至高达30%,发生时间一般为外伤后1周内,而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约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12.2%。本组21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均发生于伤后1周内,并且72 h内发生18例,占85.7%,因此,临床对于颅脑外伤术后CT检查阴性者,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尤其要注意术后72 h内的临床观察。

3.1 影响因素

(1)有报道颅脑损伤后脑血管舒缩机制障碍,发生急性脑肿胀在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颅脑损伤后脑缺氧严重时,脑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麻痹,血管扩张,脑血管容量增加,毛细血管内的压力升高[4]。但由于在血肿的占位和脑肿胀的发生,毛细血管内外压力差较小,一般无严重出血。一旦颅内血肿被清除,脑组织压下降,毛细血管内外压力差增大,血液即可从不稳定的血管壁处漏出,形成新的血肿[5,6]。脑组织严重挫裂伤者更容易发生,本组3例硬膜外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术后均发生迟发性血肿。(2)术后颅内压急骤降低,非手术区脑组织压力及已损伤血管的血管外压力也降低,引起远隔手术区及手术区对侧硬膜与颅骨分离,从而牵拉和扯断硬脑膜血管、硬脑膜静脉窦,形成血肿,本组出现3例脑膜中动脉破损导致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均于24 h内发生,6例硬膜外血肿中,2例为桥静脉撕裂引起。(3)颅脑损伤引起凝血障碍也是迟发性颅内血肿出现的重要因素,应注意血液指标的检测。

3.2 临床诊治注意

根据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分析,笔者体会对于脑挫裂伤严重者、中线移位>10 mm者、术中出现过急性脑膨出者以及非血肿区骨折线较宽者,术后临床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行CT检查。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首次开颅手术时情况允许可不急于立即清除血肿,以避免中线摆动、颅内压急剧下降、血管离断等,进而减少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术后患者应静卧,尽量避免频繁的体位改变。对于硬膜下硬膜外血肿,CT检查可明确,但是对于迟发性脑内血肿除CT检查血肿呈混杂密度,血肿内有陈旧出血和新旧不同时间的出血,并呈扩张性占位性病变表现外,还应明确以下几点:无脑血管病史,有明确的头颅外伤史,伤后第1次CT扫描无脑内血肿,经过一个好转期或稳定期后出现卒中发作。因此,及时行CT检查,早期发现及处理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摘要: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1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资料,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为邻近型3例、远隔型8例、对侧型10例;发生在幕上19例,幕下2例;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治疗后恢复良好10例,轻度伤残3例,中度伤残2例,重度伤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迟发性脑内血肿多发于患者伤后72 h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及时行CT检查,早期发现及处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迟发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易声禹,只达石.颅脑损伤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4-339.

[3]江基尧,朱诚.现代颅及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64.

[4]张远征,段国升,周定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颅内血肿的机理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1,7(1):37-39.

[5]Snow RB,Zimmerman RD,Devinsky O.Delay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J].Neurolsurgery,1986,19(2):305-307.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 篇3

[关键词] 急性颅脑外伤;颅内血肿;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31-01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39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0岁。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按类型分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16例,硬膜下血肿的患者14例,脑内血腫的患者4例,迟发性颅内血的患者5例。

2 术前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外伤所致颅内血肿时患者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呕吐,呕吐物、分泌物以及血块或者舌后坠常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不畅加重脑缺氧,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关键措施[1],给予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对于清醒的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窒息,密切观察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止血、降压,脱水,减轻脑水肿治疗,对于颅脑损伤严重、或者出现昏迷的患者应给予20%甘露醇250ml全速静脉滴注,减低颅内压。

2.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可以通过语言功能、对疼痛的反应、吞咽及咳嗽反射来判断。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的症状;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较为明显,昏迷时间长而且进行性加重;迟发病者多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常因当时无明显症状而被忽略,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出现的各种反应;脑内血肿则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的表现。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瞳孔是反映颅内病情变化的窗口,可较早地反映有无颅内血肿[2]。

2.4 术前准备 做好相应的检查,如头部CT、各种血化验、做学交错配血,准备充足的血源;遵医嘱做药物皮试,备皮等各项准备工作。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平卧位,将床头摇高30度,由于减轻脑水肿;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以及瞳孔大小、形态、对光反射情况,每15-30min观察一次,做好详细的病情记录。保持术后的各引流管通畅,防止打折、受压,要将其妥善固定,以防止翻身时脱出;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做好24小时记录;观察伤口局部敷料有无渗血情况。

3.2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颅内血肿的患者多数由于长期卧床所致肺部痰液增多,应按时给予翻身、扣背,痰液粘稠时可以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要注意人工气道的护理,进行气管内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加重肺部感染的发生;给予人工气道进行加温加湿,保持气道足够的温度与湿度,不仅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而且能够减少肺感染的发生率

3.3 高热的护理 颅内血肿的患者多出现高热,如不及时处理高热问题会影响患者病情。颅内血肿的患者术后均匀冰帽,主要降低脑代谢率和脑耗氧量,而且还可以降低体温;患者体温在39度以上事可以给予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用毛巾将冰袋或者冰块包好放置患者的大动脉搏动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以及腘窝处等,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可以使用冰毯,使用冰毯时注意发生肺不张加重肺感染的发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冬眠药物,不仅可以抑制患者的躁动而且可以控制脑细胞代谢率和降低能量消耗。

3.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4.1 消化道出血 由于外伤所致的颅内血肿可以出现应激性溃疡造成消化道出血,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呕吐物为咖啡样胃内容物、呕血、柏油样便等,出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必要时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禁食水,并做好大出血患者的抢救准备工作。

3.4.2 预防肺感染 颅内血肿的患者大多会出现呼吸道功能减弱,昏迷患者的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继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腔分泌物滞留等,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对神志清醒者,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尽量将痰液排出。对于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保持气道的通畅,观察患者出现分泌物增多的症状,进行及时有效的吸痰,保持气道的湿化加温,减少肺感染的发生率。注意患者体位,将患者床头摇高30°,按时给予翻身扣背。每日做好口腔护理,根据口腔情况2-5次/日。

4 小 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级交通事业的发达,造成外伤的患者日益增多,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多数由于车祸创伤、工地砸伤、摔伤、殴打伤等外力因素所致。颅内血肿的患者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而且死亡率高,因此加强颅内血肿患者的术前急救与术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加快患者康复时间,减少致残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梅.45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现代护理杂志,2009,23(8):45-46.

上一篇: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的致辞下一篇:2011内部审计制度为了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