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精选5篇)
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 篇1
3、雷雨云的形成:积雨云变为带电的雷雨云,有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上下的强对流,再加风的吹动,使积雨云块产生相互间凝聚、碰撞、分裂等无序的激烈运动;二是运动中发生摩擦,根据摩擦起电原理,积雨云块便裂变成了带不同电荷的雷雨云(简称雷百)。
雷电的种类
雷电分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其中直击雷和球形雷都会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而电磁脉冲主要影响电子设备,主要是受感应作用所致;云闪由于是在两块云之间或一块云的.两边发生,所以对人类危害最小。
直击雷就是在云体上聚集很多电荷,大量电荷要找到一个通道来泄放,有的时候是一个建筑物,有的时候是一个铁塔,有的时候是空旷地方的一个人,所以这些人或物体都变成电荷泄放的一个通道,就把人或者建筑物给击伤了。直击雷是威力最大的雷电,而球形雷的威力比直击雷小。
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 篇2
由于盈余管理泛滥会破坏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 危害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 如何控制上市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盈余管理也不例外,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 才能够对症下药,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盈余管理行为。以下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主要前提条件进行分析。
一、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
在会计提供的诸多信息中, 盈余通常被看作最为重要的信息, 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会计盈余数字经常被用于企业订约过程。
会计盈余数据在制订契约的条款以及监督这些条款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签订和监督企业的契约时运用会计盈余数字的例子很多。例如, 在债务契约中, 债权人通常会规定一些保护性条款, 以保证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比如规定借款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必须高于一定水平, 利息保障倍数等于息税前盈利除以利息。如果借款公司违反债务契约, 会导致限制股利发放、提高贷款利率等后果, 这就使得借款公司非常关注会计所计算的盈余金额。再如, 公司的奖金计划常常是执行激励性报酬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计划的计算公式是以会计计算的盈余金额为基础的。因此, 为确定奖金数额就要求计算会计盈余金额。
2. 会计盈余信息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
由于会计盈余信息被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广泛用于评估公司股价, 因此, 会计盈余的高低和非预期变动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 这就促使公司管理当局有动机通过管理盈余以影响公司股票的短期价格。大量研究盈利与股票价格相互关系的经验性文献表明:在某一给定期间 (例如, 季度或年度) 的股票价格变化不仅与那个时期未预期盈利的变化方向相关, 而且与未预期盈利的变化幅度具有相关性, 年度和季度盈利能够向股票市场传递新信息, 股票价格还经常在盈利公布时发生变化。1998年, 时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的莱威特先生 (Levitt) 曾指出:美国有一家大公司因为报告的每股收益仅比分析师的预测少1美分, 一天内股票市值下跌竟然超过6%。
3. 会计盈余信息常常被作为政府监管的重要参数。
各国政府部门在对公司进行监管时常常会利用公司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例如, 在石油价格飞涨以及由于政府管制而引发的石油短缺期间, 美国石油公司的利润成为政治家们注意的焦点。1974年, 一些大石油公司的高额利润使政治家试图裁减这些石油公司的规模。1979年, 石油公司第三季度报告利润大幅增长促使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石油公司开征非常收入税。此外, 如果企业规模很大, 盈利水平又很高, 可能招致反托拉斯调查。在我国, 会计盈余信息还是公司首次发行股票、配股、增发、特别处理、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等证券市场管制的重要依据。比如,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必须满足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 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 上市公司最近两年连续亏损, 将对其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上市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 暂停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最近4年连续亏损, 终止其股票上市。
二、经济人的自利性
经济人的自利性是指经济人在交易过程中总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经济人假设认为, 在行为动机上, 每个人都是自利的, 以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而非他人效用或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为行为目标。企业管理者也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 因此, 只要有机可乘, 其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谋取私人利益就在所难免。由于会计盈余信息是有用的并且能够影响企业管理者的自身效用, 作为经济人的企业管理者必然会利用自身信息优势想方设法对会计盈余进行管理, 以使自身效用达到最大化。
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和经济人的自利性是产生盈余管理的两个根本条件, 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会计盈余信息无用, 则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企业管理者不是自利的经济人, 而是严格遵纪守法的道德高尚的人, 则即使管理盈余有利可图, 企业管理者也不会进行盈余管理。
三、契约摩擦与沟通摩擦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 (Katherine Schipper) 认为, 盈余管理产生的两个主要环境条件是契约摩擦及沟通摩擦。她指出, 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有盈余管理。如果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沟通是完全透明的, 委托人可以掌握并使用充分信息, 他们之间没有契约摩擦, 盈余管理也就不可能发生。
凯瑟琳·雪珀认为, 大多数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都假设有一套事先给定的契约安排和报告规则呈现在企图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管理者面前。事实上, 无论是契约安排还是报告规则在经济和制度环境的压力下, 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这些压力包括企业发生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契约安排和报告规则是盈余管理问题的内生变量。但是, 契约安排和报告规则在一段给定的报告期内 (如一年) 可以被看作是固定的, 具有刚性。再者, 契约安排和报告规则即使有变化也跟不上经济和企业情况变化的步伐, 因而会与现实的需要产生摩擦, 盈余管理便应运而生。在研究人员看来, 盈余管理可以使管理人员适应环境、解决由于契约安排和报告规则与现实情形发生摩擦所引起的问题。契约摩擦主要是由契约的不完备性引起的,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使得订立完备契约是不可能的, 因而契约摩擦难以消除。
仅仅用契约摩擦还不能完全解释盈余管理的产生与存在。因此, 凯瑟琳·雪珀提出还需要用沟通摩擦来解释盈余管理行为。她认为, 盈余管理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信息不对称。最典型的例子是企业经理人员掌握的信息, 包括股东在内的其他人并不知道。如果企业经理人员和外部其他人员的信息是对称的, 则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发生, 因为盈余管理行为会被识破, 因而达不到预期目的。信息不对称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是存在沟通障碍。因为消除沟通障碍的成本高昂, 得不偿失, 因此, 这种沟通障碍无法完全消除。由于沟通障碍的存在, 经理人员不可能将所有的私人信息传递出去, 从而为其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四、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弹性
由于各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为使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各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某些经济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 如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会计 (管理) 人员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此外, 许多会计事项的处理常常需要对经济事项的未来发展进行假定、估计和判断, 如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需要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进行估计, 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需要对资产减值程度进行判断等。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运用不同的估计和判断会直接影响当期盈余, 因而会计准则所具有的这种弹性使得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 选择实现自身效用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 这就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例如, 我国某上市公司在2002年度降低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使得当年净利润增加1 458万元, 而该公司当年报告的净利润只有217.48万元, 如果扣除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 该公司将亏损1 240.52万元。
五、监控机制不完善
盈余管理的监控机制包括外部监控机制和内部监控机制。外部监控机制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监管机构 (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税务局等) 的监督以及外部经理人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等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内部监控机制主要是公司治理机制, 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对经理人员的监督。由于盈余管理行为会受到重重监控, 因此如果监控机制完善, 则盈余管理行为一发生便会被发现并受到严惩, 那么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时便会有所顾忌。例如, Dechow et al.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生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在于薄弱的公司治理机制。他们发现操纵盈余公司更可能有一个由内部人控制的董事会, 更可能总经理兼任董事长, 更可能总经理就是公司的创始人, 较少可能成立审计委员会, 较少可能有大宗股票持有人。
从以上对盈余管理产生条件的分析可知, 为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可采取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加强监控力度等措施。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契约本身的不完备性以及会计准则所固有的灵活性等原因, 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使其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摘要:近年来,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如何控制盈余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进行分析, 以期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盈余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盈余管理,前提条件,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1]吴联生, 薄仙慧, 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J].会计研究, 2007 (2) .
[2]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美]罗斯·L·瓦茨, 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4]PM Dechow, RG Sloan, AP Sweeney.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6, 13 (1) .
[5]PM Healy, JM Wahlen.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13 (4) .
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 篇3
关键词:历史课;兴趣;知识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41-01
一、注重历史教学的故事性、趣味性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注意到了中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大小字结合编写历史的方法,穿插了一些趣味性很强的故事,但由于受教材文字总量的限制,一些社会上流传甚广,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本应写进历史教材,却未写进教材,有些虽然写进了教材,但仅仅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写得不深不透,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备课时认真地思考,精心地设计,这堂课加进哪些诗歌、名言、典故,以增强故事性、趣味性、感染力。如讲岳飞,我要板书、朗诵岳飞著名的词作《满江红》、爱国者岳飞的形象跃然纸上,学生热血沸腾,对岳飞油然而生敬意。当我讲到岳飞遇害后,人们怀念岳飞,痛恨秦桧,后人在杭州西子湖畔修了岳王庙,铸了秦桧的铁像跪在岳飞墓前,后来有一位姓秦的书生瞻仰岳王庙后奋笔写下了两句诗:“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槐姓秦”,强烈地表达了书生对岳飞无比的敬仰和对秦桧的无比仇恨之情,许多学生听到这里,眼泪夺眶而出。学生产生了共鸣: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要做流芳百世的爱国者,不做遗臭万年的卖国贼。
二、注意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历史教师要特别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注意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还要不乏幽默感,使学生为你滔滔不绝地讲授,非同凡响的口才倾倒,所折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马卡连轲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课堂语言的生动性,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对你所教的内容相当熟悉,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花”。不熟,就可能边讲边想,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其次要求教师语言丰富多彩,形象幽默。例如讲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我加进这样一段描述:“1771年1月5日,震惊世界的土尔扈特部反抗沙俄压迫的民族武装起义爆发了,他们歼灭了监视他们的沙俄官员、军队
和其他人员,焚烧了自己的宫殿、村落和带不走的粮食、物品、草原上升起了巨大的烟柱,渥巴锡汗骑大马上,举着鲜艳夺目的彩条旗,带着八万部众、分三部离开居住了140多年的伏尔加河下游,踏着积雪,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祖国前进。到六月,土尔扈特部历时半年,行程一万多里,历尽千难万险,付出了人员减半的巨大牺牲,终于回到了祖国,他们献出了永乐八年明朝政府敕封给他们祖先的汉篆玉印,表示回归祖国的诚意,受到乾隆皇帝的热情招待。”这样生动、形象的讲述,使学生对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并深刻认识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各族人民心向祖国,热爱祖国,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收复香港、澳门是顺乎民心的,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峡两岸一定会实现统一。
在讲“八·一”南昌起义时,我先满怀激情地说了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话:“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和‘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汪精卫提出‘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一人漏网。”一时间,共产党人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但敌人的白色恐怖并没有把共产党人所吓倒、所征服,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高举红旗,又继续战斗了。八月一日深夜,他们在江西南昌,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下面请看‘八·一南昌起义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局如何。这
种开头,生动形象地渲染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的那种紧张肃穆的气氛,共产党人那种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能紧扣同学们的心弦,迫使他们急不可待地想知道“八·一”南昌起义的情况,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新颖性
由于青少年的思维往往与声音、形象、色彩、感觉等连在一起,历史包罗万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要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适应青少年思维的特点、历史教学在教法上应灵活新颖,教学手段应先进科学,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史后论,或先论后史;或先原因后结果,或先结果后原因。也可目标教学,也可图示教学,也可电化教学,也可多媒体教学,总而言之,根据内容的需要,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好是多种方法和手段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使他们高效地
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如讲鸦片战争我先总后分,浓墨重彩地说了一段开场白:提起鸦片战争,中国人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正是这场罪恶的战争,开始了帝国主义血腥侵略中国的历史,开始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开始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解放中国,复兴中华的历史。正是这场罪恶的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开始当牛做马,受奴役、受鞭挞。中华民族饱受了百年的磨难,百年的耻辱和欺压。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从这段苦难的历史开头讲起吧!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篇4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点。经过这次会议,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作了初步的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这条正确道路的主要的理论要点。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较全面地概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这一理论概括为十二个基本观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以当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同年3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为基础,对邓小平理论从九个主要方面作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并提出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中国跨世纪的目标、纲领等作了深入论述,从多方面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理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开始实现两大历史性转变——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乃至于人类历史上的崭新实践。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邓小平集中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的具体含义。第一,邓小平理论不仅体现在他本人的著作、文章和讲话中,而且按照邓小平同志的基本思想观点所制定的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实际上也都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因此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邓小平理论本身也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它必然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发展,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因为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来自于党和人民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首先分国内与国外,再分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国外经济与政治格局变化:
1经济全球华
2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国内经济与政治格局变化:
1中国的改革开放
2文革的结束,各种平反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⑵、1957-1977年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⑶、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⑷、对当今世界特征和主题的观察、分析、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①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后半期,时代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时代主题的变化,及时正确地回应了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理论首先与他对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有关。
②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所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积极理论成果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在探索中的错误所提供的教训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也是在总结苏联模式的弊端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③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同时改革开放的实践也需要新的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正是在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所提供的新鲜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并把它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论证了它的历史前提,阐明了它的基本特征及其长期性,揭示了它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途径,并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篇5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们对这种必然逐步认识并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保障的真正内涵及其社会经济功能,也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国在创立和发展社会保障过程中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教训。
生、老、病、死、残、失业以及各种天灾人祸,是人类不能规避的风险。当这些风险的一种或几种降临到个人头上的时候,怎样设法维持正常生活,减轻乃至消除身心遭受的痛苦,是人类久远的梦想,也是古代思想家们设想的理想社会应当具备的重要职能。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先贤渴望建立“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这一美好梦想一直只是梦想,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现实。人们在遭遇各种人生风险时,只能依靠家庭提供保障。但是家庭保障不仅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非常有限,而且很不可靠,受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责任心与亲情感的制约。
直到欧洲产业革命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变,尤其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得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让位于以工厂、农场、商场等为单位的商品经济。这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变化:(1)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人类第一次有可能积累一笔数额庞大的资金,用于救助那些因遭遇各种不幸而陷贫困的人们;(2)家庭的社会经济职能极大削弱,人们不再被束缚在家庭这一狭小范围里,不再什么都依靠家庭,而是纷纷涌进工厂、矿场、农场等社会化生产经营组织,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家庭向人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3)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将过去高度分散的众多个人风险聚集了起来,使其无数倍地扩大,就像无数的小水滴汇聚成了万顷波涛,变成了一股巨大的破坏性力量;(4)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收入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这股力量随时都可能爆发,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对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威胁。因此,由社会提供一种保障,使人们在遭遇各种风险时基本生活能够得到维持,就不仅仅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愿望,而且也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客观需要,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是在经济急剧动荡以后才得以建立和迅猛发展,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这种历史必然性。
【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推荐阅读:
自主管理的前提和策略09-07
情绪管理是前提论文07-07
公共基础世界历史常识07-24
公共基础知识世界历史06-10
公共管理的价值07-04
公共管理的主体08-01
公共管理的功能10-16
山西公共基础历史知识点总结08-29
高校公共机房的管理11-02
区域公共管理的实现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