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

2024-08-08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通用9篇)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 篇1

本文通过写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父母的生日,使学生懂得关心为自己付出爱的父母。新课伊始,我没有让学生翻开书学习课文,而是模仿课文中的情节,问学生:父母知道你们的生日么?学生说知道。我又问他们父母怎样给他们过的生日,学生兴致勃勃的畅所欲言。在学生激烈的发言以后,我问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父母的生日,请举手。

(按照课文中的情节,有少数人举手,多数学生因为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感到惭愧,所以教室安静下来。)

我班有四名学生举起手来,但教室里却一点也不安静,他们依然笑容满面的谈论着,这个问:“你知道不?”那个说:“我不知道”,还有人抢着说:“我也不知道”„„

本篇文章条理清楚,故事情节生动,也是发生在三年级小学生课堂上的一件事,所以,我想把课文中的情节演一遍。演示的前半部分和我想象的一样,也就是与课文内容一样。后半部分课文中是教室里出现了可贵的沉默,而我班的教室里却依然充满欢声笑语,没有安静下来。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如今的独生子女成为了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一家子围着一个人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使得现在的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和父母顶嘴。这些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当然不懂得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不关心父母的表现,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教室里没有出现课文中那“可贵的沉默”。经常从一些家长的口中听到:“我们的孩子,只有老师的话他听,我们讲的他从来不听。”对待家长的无奈,我们老师也感到遗憾,试问:“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关心和尊重的人,何来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呢?”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不再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公主”、“小皇帝”,长大成为一个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人,我给他们讲“花木兰代父从军 ”这个感人的故事,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应该关心父母,懂得回报亲人对自己的爱。从而来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作了如下归纳。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课堂学习为核心,主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总之,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 篇2

一、比较品味法

我在上《秋天》这一首诗时, 要求学生品读最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最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我适时地提出疑问:“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呢?”学生纷纷以这句中的“幽”字为依据, 认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我顺势追问:“‘伐木声’毕竟只能听到而不能看到, 你觉得用‘飘’合理吗?”这时学生心领神会:这正是诗的语言——把听觉视觉化, 产生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 表现了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 使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构成了一幅清冷润泽的秋声图。学生通过比较品赏, 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思, 而且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韵味。

二、情境体悟法

在《珍珠鸟》教学过程中, 由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教师扮演作者, 学生扮演小鸟, 文中出现的表示“我”“珍珠鸟”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 在教师朗读时一律换成“我”“你”, 学生朗读时一律换成“你”“我“。

原文:渐渐它胆子大了, 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 见我不去伤害它, 便一点一点挨近, 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

角色朗读:

师:渐渐你胆子大了, 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生:我先是离你较远, 见你不去伤害我, 便一点一点挨近, 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 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你的反应。你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 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你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

一下子, 学生被带入老师所创设的宽容和爱的美好情境中。教师的这一创造性设计, 激活了文本内容,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的情境, 让学生和作者、小珍珠鸟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 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三、生活体验法

我校教师上《桥之美》, 讲到第4段中的“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 真是密不透风, 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 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 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时, 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教师就问:“你们有过潜水的经历吗?让我们闭上眼睛做—次深呼吸, 体验一下当时的感受, 好吗?”一做完, 好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爽!”这时教师接过话茬道:“其实, 苇丛不会‘发闷’, 也不会做‘深呼吸’, 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 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说完, 学生豁然开朗。这样的语言品味, 拉近了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使教学内容“趋于生活化”, 使学生确信“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篇3

学会“提出问题”对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和作用,或者说它的教育价值,正愈来愈引起广大师生和专家的重视。首先“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其次,“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探索兴趣的重要途径。其三,“提出问题”也是探索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发展较为薄弱的。怎样去发现问题,去提出问题,虽然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但仍有一定的自身的规律。

一、从观察探究中提出问题

一是从数学概念、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中有意创设探索情境,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如初三代数课本中在研究正比例函数y=kx之后,继续学习二次函数y=ax2图象和性质时,当学生对自己所画的图象产生意外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创设探索情景。“你对这一结果感到意外呢,还是想了解其内在的规律?”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经过改变a的数值后的多次画图,大部分学生都会提出如下问题:“它的图象可能经过原点,开口与a可能有关。”下面授新课就水到渠成了。细心观察这类素材是很多的。

二是从解题过程创设探索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初三代数中一习题,“求二次函数y=x2-x-6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学生基本上没有困难,但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引导的:(1)同时给出三个二次函数y=x2-x-6,y=x2-2x+1,y=x2-x+2,分别求它们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2)引导学生思考现象,有的有两个交点,有的有一个交点,而有的却没好像不存在交点;(3)进而引出如下话题,怎样的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有交点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境,探究分析的方法、难度适中,综合性强,思维多样,大部分同学首先尝试直观分析,似乎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Δ有关,并且提出了“当Δ>0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Δ=0时,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Δ<0时,与x轴无交点。”这样一个初步结论,这时教者可进一步加以点拨,由此优化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层次,培养了能力。

二、从质疑反思中提出问题

反思,即为反省性思维,它所思维的不是客观对象的属性,而是自己在认识解决问题中的所作所为是否合理,是否优越。通过反思,将产生高一层次的思维成果。合理性是一切科学研究所要追求的目标。例如这样一道题目:a为何值时,方程3(x-1)(x- a)=(7a-a2)x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很多同学都会将方程化为一般式,然后利用x1+x2=0(韦达定理)解得a1=-2,a2=5,于是我让学生将两个值代入到Δ中去看看,发现当a2=5时,Δ<0,意味着方程无解,与题目有两个根产生了矛盾。这时教者可加以引导,告诉他们若两根互为相反数,则x1+x2=0与x1x2≤0必须同时成立。因此还须考虑x1x2≤0,即a1≤0,故a2=-2。上述情境的创设和教师的引导对同学们的质疑和反思能力的发展有明显帮助。

三、从特殊到一般中提出问题

事物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数学教学中落实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初一《几何》中计算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这是典型的由特殊到一般的应用题型,可以先给出这样几个问题:(1)时针走1小时转了多少度?分针走1分钟转多少度?(2)时针走1小时,分针转多少度?(3)时针走半小时呢?一刻钟呢?由此让学生猜想时针走1。分针走多少度(时针走1度,分针走12度)?这样的情景创设和教师恰当的引导效果较好,因为特殊情形中隐含一般的规律,由特殊到一般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四、从数学实验中提出问题

过去我国数学教育有注意数学严密推理和解题技巧的传统,但对学生动手体验数学有所忽视。动手体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对数学的亲近感。比如用《几何画板》制作两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只要用鼠标一点,就可以看到两圆有哪些位置关系,自然提出两圆的位置关系影响着圆心距等等的一系列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胜过教师多次的讲解。

总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但归根结底目的是一样的,让学生轻松的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 篇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及所学的数学学科知识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活动课程,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在当前基础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一学期几个研究性课题是不够的。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和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落实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课堂教学应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只要占据了这个主阵地,研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则要求教师或其他成人不要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认为关键是要转变目前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方式,引导学生从以接受为主转变为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开发和张扬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为研究活动的主体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会逐渐丧失。显然,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以知识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激发诱导下,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它关注的不是“懂不懂”而是“能不能”,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导学生沿着前人探索的路子去思维,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渗透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堂。1、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情景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学习质量也高;主动参与面广,教学效果就好。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强烈需求。如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一课时,我首先安排这样一个活动:每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数,移动一下小数点使它变成另一个数,看看能写出几个?在原数的左右按一定规律排成一排。由于活动情景是学生有兴趣参与的,任务又完全能胜任的,他们马上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继而主动研究小数点变化的规律。2、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入手,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对什么样的问题存在疑惑,想去研究。其次,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探究的目标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上,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选择研究的内容,自己提出学习目标,自己实现学习目标。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提出很多需解决的问题:“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它的什么有关?”“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什么地方要用到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要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不计算能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然后讨论确定研究重点。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目标的导引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研究活动中,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获得了研究问题的经验,在主动参与中酝酿了创造的契机。3、让学生享受参与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尤为强烈。面对一个未知领域,孩子充满了强烈的好奇,非常希望去尝试一番。而对自己亲自实践得到的知识,会理解的更加深刻。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这种需求,让学生品尝参与的乐趣,强化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几何初步知识整理和复习》时,我要求同学们为学校一块长40米,宽24 米的空地设计一个花坛,花坛面积是空地的一半。学生踊跃参与,拿出了许多很有创意的方案。通过设计花坛,充分感受到了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要用智慧和知识为学校设计出既美观又经济的花坛,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同时在设计、计算中,系统的复习、应用了所学知识,体验了主动参与的快乐,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感情经历。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研究的方法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共同研究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时代赋予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性学习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大力提倡在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这种学习形式符合小学生“好合群”的心理特点,在愉快的合作交流中互通信息,互相学习、模仿,取长补短,从而扩大眼界,打开思路,产生一个人难以想到的新想法、新主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萌发。为了保证合作交流在课堂研究学习中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1、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现代社会,创新已成为一种群体活动,但仍需每一个人为共同的目标付出艰辛的努力。研究性学习提倡合作交流,但并不排斥学生的独立思考。群体交流前的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合作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现象,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这样他就有话可说,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提高合作交流的效率。不至于因从众心理,由个别学生的误导性发言而人云亦云,造成群体的认知偏差。所以,交流之前的独立思考正是个体思维的.高潮期。然后通过全体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活跃思维,达到完成共同的研究任务的目的。一般来说,学生能独立完成可不进行合作,个人难以独立完成或有些知识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时,才进行合作交流,使人人有事可干,人人有意见发表。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静态物体的数据收集我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会数据收集、整理的意义和方法。然后播放“某路口五分钟车辆通过情况”的录象,要求学生统计出每一种车各有几辆。面对毫无规律的车流,学生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统计出各类车的辆数,纷纷要求进行小组合作,每人统计一种车型,这样才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因此,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有分有合,确保全体成员的智能提高,使每个学生走上成功研究的桥梁。2、交流与倾听的关系数学之所以在信息社会广泛应用,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的、精确的表达和交流思想。培养学生学会数学的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之一。在研究性学习中,交流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使观点与观点交锋,智慧与智慧碰撞,促进创新火花的闪现。正如一位名家所言:“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仍是一个苹果。而一种想法与另一种想法交流,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但得到两种思想的前提是必须学会倾听。我们经常见到课堂上小手如林,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全然不顾是否重复了别人的发言或与他人截然不同。倾听不但是对别人的尊重,还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注意吸收合理成分,把别人的想法与自己联系起来,对自己进行反思。教师还需帮助学生学会不赞同别人意见时不是批评而应提问,让他在解释研究成果时,不得不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修正结果。如研究“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纸比较。交流时,一学生说:“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和8份,每份分别是1/4和1/8。剪下后一比,可以看出1/4大于1/8。经过研究我认为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马上有学生提问:“我这张正方形纸的1/4比你那张纸的1/8小多了,是不是有时候1/4小于1/8?”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他学生也加入了讨论,在思辩中弄清了分数是对于一个整体而言的,指的是占有的份数。交流和倾听使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融洽的协作学习,一起排除疑点,正确对待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会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考虑得更周到,由此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肃性。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研究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和实质是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养成时时想发现、事事想探究的认知习惯。应该说小学生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本质上是相同的。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将研究性学习引进数学教学中,使数学学习方式从重视获得知识结论向自主探究转变,实施的途径是:1、运用发现法优化教学过程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接受式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无法经历“满怀欲望、痛苦、茫然、激励、充实和喜悦的探究过程”,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渐渐的其自主性、创造力被扼杀得荡然无存。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发现,使新知的学习过程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在无人指路的时候也能找到通往知识之路”的本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学习第八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各类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出示一些分数,请学生分类:1/4、3/5、1/10、2/5、1/8、1/100、4/6、6/12,学生按分子分母的情况分成了三类: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接下来我让学生自主研究:先选取其中一类分数,用课前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纸、线、尺、格子图等材料,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与同学交流后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自己研究,在容易出现偏差之处做些点拨。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发现了每一类分数大小的秘密,喜悦之情不言而语。这堂课,如果只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只需半节课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但由于不知其所以然会导致死记硬背和简单的模仿,这样会阻碍数学思想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提高。让学生通过研究自己去发现,充分暴露了思维过程,不但学会了怎样“发现”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2、构建“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套用,必须经过思考、探索、研究、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因此“问题解决”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模式,实际上是把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相比较,认为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有相似之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实施程序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感知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寻找解决策略;回归生活,应用数学问题。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养成勤思、善想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我先出示北京申奥时第二轮各城市得票情况条形统计图,从图上看出北京得票数遥遥领先,接着迅速把生活情景转化成数学情景,引导学生抓住“遥遥领先”提出问题: “北京的得票数分别比多伦多、巴黎、伊斯坦布尔多多少?”“比其他三个城市的总数多多少?”“北京的得票率是多少?”我先让学生用百分数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应用已学的百分数知识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北京的得票数比多伦多多154.5%,那么多伦多得票数是不是比北京少154.5%?”自然的引出学生容易犯的直觉错误,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使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方式,帮助他们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研究能力,掌握研究的方法,还能使学生体验研究过程中失败的痛苦、成功的欢乐,有助于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使每个

[1] [2] 下一页

学生的个性、创造潜力得以更充分发挥,也能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性 篇5

摘要:[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全面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并通过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本论文主要针对探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找到解决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师学生课堂主体性新基础教育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1.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就是通过建构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语文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每一个学生不是带着空白的脑子走进课堂的,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因此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之上进行启发和迁移。

2.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施加的思想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和应用才能内化,转化自己的东西。[2]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更新、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求知、求异的探索态度,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操作能力。

3.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鼓励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创新思维,在学生的自由交流和对话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课堂生成超越课前预设。而缺乏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课堂是呆板的,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生机。我在上《普罗米修斯》时,整堂课看似很顺畅,各个环节也都显得很完整,但上完课后发现,这样的课无法给学生和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精彩的课堂生成。究其原因,这堂课缺少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回答都在我的预设范围之内,没有出彩的地方,每个环节和课堂思路都是由老师“牵”下来的,学生成了配合课堂配合老师设计的配角,没有主动创新、探究创造的余地。

二、造成问题的原因

1.课堂教学内容过多,担心时间不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某老师在上四年级略读课文《文成公主进藏》时,从文成公公主进藏前,进藏途中,进藏后三个部分都进行

了具体分析,样样都讲,样样有不深入,整堂课就像是“一盘散沙”,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抓住教学重难点,备课抓的点太多,太详,面面俱到,反而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并深入重点,交流并参与课堂。

2.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结构认知的因素,上课发言不积极,教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导致学生课上缺少热情,失去参与课堂的兴趣。

3.教师观念没有更新,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己尽可能把更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造成了传统的接受学习。而缺乏启发式教学,忽略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三、解决问题方案

(一)聚焦重点 为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1.聚焦重点段,重点突出。提升自身处理和整合教材的能力,实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备课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能抓住不同文章的特点和特色,进行精讲。如语言优美可以抓语言,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美;如二年级的《找春天》、五年级《桂花雨》等等,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美;如果结构和写作手法有特色,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结构的特色和技巧,也可适当模仿写作;如二年级上册的《黄山奇石》、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大兴安岭》、六年级上册的《索溪峪的“野”》等等,都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段,可把“总分结构” 阅读理解或习作的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同样对于过渡段、过渡句很有特色的课文,可以把过渡段或过渡句的教学作为重点,围绕“过渡段或过渡句”的教学来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领会中心。如果文章思想内容深刻,也可通过自品自悟,在思想方面得以提升„„

2.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①时间上要有宽度。因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情感的勃发,需要时间的保证。所以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能对课堂的重点知识有所思考和准备,那么在课堂上开展自主活动时,学生就能积极参与活动,展现自己。②活动上要有广度。可提倡全班内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体会到了公平和信任,他们学习也越来越主动了。③内容上要有深度,问题有梯度。教学内容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教师的问题要经过精心设计,保证有深度,也能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具体建议:一是表达要清楚,指向要明确;二是对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回答要有一定的启发性;三是要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表达习惯的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只有提问少了、精了,教学才能集中,主题才能鲜明,课文也才会有“整体感”。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系统连贯地理解和把握,多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学生一旦养成了连贯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好习惯,就基本具备了有效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改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在课堂教学中,改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个人意识会比较强,自尊心也会很强。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尽量营造轻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允许提出不同的见解,有思想的碰撞,才能激起课堂的火花。只有教师关心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带着一种良好的心境,来提高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持师生之间的和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充分发扬民主。

2.组织课堂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语文课堂上,其实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比如通过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可以朗读多样化,通过男女读、指生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提高学生的参交与度。还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读自悟,相互评价,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3]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全神贯注》一课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分组读、比赛读,师生竞赛读。分组读,怎么读,都是在学生互帮的过程中完成。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整个读书过程都体现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如:开始指名读得不好的同学读,通过大家的带、助,让其读好(暗中带动了其余读得不好的)又如:小组长辅导小组读。又如:每次老师的示范读都是在学生困难之处。满足了不同层次朗读水平的同学。结合我的课堂——《普罗米修斯》,其实最缺少的就是个性化朗读。整堂课都是通过齐读来表现,使得课堂失去了活力。其实课文中也有很典型的对话,在火神和普罗米修斯对话这部分,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来体现,请生表演读,深入其人物性格。另外,也可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鼓励创设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根据课堂信息反馈,进行恰当评价。教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很有激励作用,到位的、精辟的评价很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不妨,在课堂上多谢鼓励,多谢包容,多些尊重。窦桂梅老师在每一堂课上都有非常精彩的课堂评价。[4]在执教《再见了,亲人》时,真实妙语连珠啊!“祝贺你,对你爱在细节。你用的成语无微不至来形容爱。眼神里已经透露这个爱了。”不但肯定了学生,还提示通过眼神表达情感。“向你祝贺。你善于读生活中的书,这也是一种学习。”“就像她这样讲,抓重点句子„„你看呢,这样语言就有色彩了,说服

力就够大了„„”,这又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渗透,用这样精彩的评价语,不但激起了学生的课堂表现欲,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营造这种民主氛围,让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小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原有认知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时时关注着学科发展的动态学习先进的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及时适应课堂中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课堂氛围。[5]真正落实好新基础教育的“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一堂真正的好课,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6]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爱听不爱听,听得懂听不懂,反正从头到尾讲下来,不顾实际地讲课,这种“填鸭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要注重学法,教师不但要把学生领入知识的殿堂,更要把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师教导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诱导,学生边听边想,使教师的讲引起学生的联想、回忆、判断、推理,讲要讲得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学生觉得余音未绝。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机整体,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第1版

[2]“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1)

[3]于永正《全神贯注》课堂实录

[4]窦桂梅《再见了,亲人》课堂实录

[5] 叶澜“新基础教育:为学生夯实发展基础 ” 《文汇报》2004年4月

[6]《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出版)

[7]

中学生在课堂上吵架检讨书 篇6

您好!

我是xxx,我今天写这个检讨书就是为我在您的课堂上公然跟同学吵架的事情向您道歉以及检讨,大家都是一个十几岁的人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还做这样幼稚的事情来,确实该被教训。

今天在您课堂吵架就是因为跟同桌发生了一点小矛盾,后面被放大了,因此就两个人就大吵起来了,把课堂当成了菜市场,两个人不顾老师和其他同学,就当场吵架了。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归根就是我们两人没有认真上课,没有把心思放在课上。我们两个人在下面讨论哪个明星好看,讨论着讨论着就发生了不同的观点,就因为这个两个人有一点小矛盾,进而后面谁也不服谁,直接就吵起来了,都以自己喜欢的明星去针对对方的,结果就发生了在课堂上我们另个当着全班人的面大吵。

如果不是您直接下来阻止,可能我们就仅仅是吵架了,可能会打起来,也幸亏老师看见我们这样很生气,因此让我们熄了火。所谓吵架伤和气,就是说的我们,要是我们上课认真去听,不在下面做这些小动作,把心思多放在课堂上,应该就不会伤了两个人的感情,也就不会在上课的时间吵架,把全班人的时间都耽误了,更甚至是影响到了整节课的气氛,影响到老师的上课,更是不尊重您的课堂。都是初二的学生,做事就应该要考虑后果,更要去三思,而不是顺着自己的心情去做事。课堂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做无关的事情,讨论明星这种事是下课闲暇的时间才去做的,是不影响自己学习才做的。像今天我在课上跟同桌发生的事情,对同学也是一种不好的示范,对老师也是一种极度不尊重,对学校的规定更是一种违反。

今天我经过了这件事情,我明白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不能这么不懂事,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要去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更要把心思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而不是去做一些跟学习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情,这样做带给自己的只有害处,带给他人的也没有好处。我今后会努力去让自己认真听课,遇到矛盾也不会在这样去跟人家吵架,我会努力去接受他人读的观点,因为每个人对一件事的看法和观点都不一样,那就不能去强迫他人跟自己一样。希望老师对此次我在课堂上跟人吵架的事情予以原谅。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x

引导学生思考 提高课堂效率 篇7

一、学前思为数学课“掌好舵”

如果说教师的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必要, 那么学生的课前思考将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为教师的备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思。学生课前思考、学习的过程会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上课时重点探索的内容, 哪些需要和同伴解决, 哪些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学生会做到初步的“心中有数”。如在学习六年级“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时, 课前我让学生去尝试做一做圆柱、圆锥, 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初步了解了圆柱、圆锥的组成部分, 对后续的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以及相关的计算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也想到做的过程对于好学生来说比较容易, 中等生得花费一段时间研究后才能做成功, 这样也很符合“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吃”的学习策略。学困生需要在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 因为我曾听到家长反应圆锥的制作过程太难了, 这也是我的欣慰之处, 课前制作让学困生的家长也参与到和孩子共同的学习中来, 是意外的收获。学生做过之后, 虽然也有做得不太准确的, 比如, 底面稍大或稍小的。但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已是莫大的收获, 课堂上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 圆柱、圆锥的组成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就连学困生经过自己的探索都会求圆柱的侧面积了, 我的课前引导既解放了学生, 又解放了自己。这个做的过程让我不仅仅收获了成功, 更收获了希望。

二、学中思为数学课“开好船”

在一些公开课上, 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教师的问题一抛出, 话音未落, 学生齐刷刷举手回答, 一堂课热热闹闹下来了, 可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有几个, 思考的时间有多少,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把学生思考的空间当作课堂上的“冷场”。但是我觉得, 这种冷场必不可少, 处理好这种冷场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记得有一次, 我上公开课“一千米有多长”时, 学生认识了1千米=1000米, 课中我让学生提问题, 一个学生问:“1千米是多少厘米?”学生懵了, 我也有点不知道怎么解释, 但我还是先肯定了他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我没有急于讲解, 而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帮他解决, 这样有很多学生就会算出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这一步了, 可是他们连10000这样的大数都没学过, 只是在练习本上写出来了, 更别说100000厘米了, 可是我也不急, 我让一个中等生板书了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 并夸他们已经很了不起了, 又留了1分钟时间让他们再试一试, 这样又有学生举手了, 写出了100000厘米这个数, 我带领全班学生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 在这个过程中, 我看到提问的学生和帮助解决问题的学生眼神里都有了惊喜之情, 虽然他们仅仅是写出了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这样两个他们不认识的数, 但是他们灵活应用了相邻长度单位之间进率是十这一规律, 他们思考了, 他们进步了。如果数学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机会, 再加上一些具体场景, 会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神经, 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会让我们的课堂教会学生思考和学习, 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 提高他们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高效课堂。

三、学后思为数学课“扬起帆”

教学中我们通常重视自己的教学反思, 却淡化了学生课后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课后的再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延续。教师要先要求, 后引导, 让学生在课后花5—10分钟的时间去巩固复习, 课后的巩固学习当然很有弹性, 可长可短,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如在教完四年级上册“数一数”后,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学会了大数的读写后, 搜集生活中的三个大数, 探究自己身份证号码的读法,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搜集鲜活的大数实例, 感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是快乐的。第二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学习源于生活, 又回归于生活。身份证号码的读法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 但只要乐学的学生会寻求同伴、家长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或者可以借助网络来解决这一有趣的问题。两个开放性题目的设计, 让学生有能力也有兴趣去尝试解决, 3—5分钟的课后学习带来的不仅仅是3—5分钟的效果, 学生可能会去寻找更多大数的知识, 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已有知识, 又给学生的后备学习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相信他们的后续学习一定会更主动, 这个过程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 但是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他们会更自信, 从而有勇气面对更大的学习困难。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 篇8

关键词:引导 独立 培养 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学时必须讲究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动口、动脑,突出主体性教学,使学生提高创造能力。那么课堂教学中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通过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究:

一、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要珍惜他们的好奇心,要努力把学生的想象振奋起来,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大大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增长,培养创造能力。如我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假如小女孩没有死,她来到了我们的中间,手中捧着一把火柴叫卖着。让同学们试想一下,我们会怎么做?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创造能力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追求新的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创造的萌芽,应给予正确指导、耐心解释,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如我教学《林海》一文时,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为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前面对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了解,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因为大兴安岭上的“岭”、“林”、“花”不仅美丽,而且是那里的千般宝,每种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树木,更是建设事业所必需的良材,所以说:“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有的说:大兴安岭的美不只是一种表面的景色美,只供人们观赏,更是因为它为人们所利用,为人们创造着财富,它美得有内容、有价值,因此说:“它美得并不空洞”。这样,即使学生说得不完整,理解得不全面,我也让他们说一说,鼓励他们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不应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形式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如学习了《鸟的天堂》一文后,我让学生画一画那棵少见的大榕树,再加上几只活灵活现的小鸟,来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兴趣盎然,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鼓励、激励学生不囿于现成答案,要不断探索,正确引导,循循善诱,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断培养和发展。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 篇9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也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他们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根据很多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乐意学。只要乐意学就会有主动性,就能不怕困难地把它学好。兴趣对于学习英语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英语学习需要记忆的量大,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能理解记忆所学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能把英语与汉语在语法、句型等多方面进行对比掌握,灵活运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小学或者七年级英语成绩都还不错,可是后来到了八年级、九年级成绩就掉了下来,我认为这主要是学生在初学阶段对英语有一种新鲜感,一时的好奇心涌现出一定的学习兴趣。后来由于知识量的增加,要记忆的东西增多,难度的加大,又没有运用语言的环境,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觉得英语单调枯燥无味,再加之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时常留意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发展变化,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由于一时的困难而丧失信心,不能继续保持下去。因此,要激发并继续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更加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培养学习的间接兴趣。

培养学习的间接兴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点。学习的间接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意识到学习任务的重大,对学习的结果发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间接兴趣,教师首先要经常通过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现实意义,把学习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其次,教师还可结合实例,帮助学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从亲身体验中看到身边处处有英语,认识到学习英语确实有很大的用处,从而对英语产生兴趣。再次,教师还要帮助英语学习差的学生增强信心。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创造取得成绩的情景,是刺激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因此,对学习差的学生绝不能歧视,要耐心给予辅导补课,善于发现、捕捉"闪光点",鼓励他们微小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由有趣、乐趣发展到志趣,让兴趣之花深深扎在学习与理想结合的土壤之中,稳定持久地完成学习任务。

笔者班上曾经有这样两个案例。两个都是男生。一个严重偏科,理科特别强,英语却连满分的一半都考不到,几乎从七年级下半学年就开始放弃英语。但是在我看来,理科那么强的男生肯定不笨,只是在英语学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于是我多次找他谈话,给他分析学好英语和放弃英语会产生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前景,告诉他“木桶原理”――一个由十块木板钉成的木桶,如果其中有一块木板的长度只有其它木板的一半,那么桶里面水的高度是由这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偏科的道理也是一样,你的中考总体水平是由你最差的那门学科决定。多次谈话之后,这个男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了一定的积极性,表现为在基础的听写、背诵或一些简单练习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只要他有一点好的表现,我就马上就课上课下表扬他。但是过多的表扬也会造成心理疲倦,学习开始停滞不前,于是我又开始有意识得慢慢引导他向更高难度的英语学习挑战,一边让他产生小小的挫败感,一边又不断鼓励,就这样,到八年级结束的时候,这个男生的英语成绩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基本上能进入班里英语学习成绩的“第一梯队”。而另一个男生则是截然相反的情况,各科平平,但是各科老师都觉得他只用了自己最多70%的精力来学习,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于是,作为他的英语老师,我先从他的英语学习下手。巧的是,第一次找他谈话,他就告诉我,他的理想是做一名能言善辩的律师,我抓住这一点,告诉他有一种律师叫做涉外律师,并用浅显的语言给他解释了涉外律师是干什么的。看着学生对憧憬的眼神,我知道他开始有了动力的源泉。

由此可见,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不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不怕出错,上课敢于开口讲英语,下课有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积极性,这样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让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尝到学英语的乐趣。

二、培养学习的直接兴趣。

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根本。直接兴趣是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的动力。

下面我结合自己就八年级上册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Period One)的一些教学内容的处理来具体谈谈激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几个技巧。(1)巧妙地导入新课,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开端。

导入新课技巧很多: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导入新课,学生觉得直观、形象;通过形象、生动的简笔画导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其次,新旧知识联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根据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学生们需要掌握八个家务活的词组,我以《灰姑娘》的动画片段作为导入,画面中灰姑娘扫地,然后擦地板,与本课的主题—做家务正好符合,一方面,八年级的学生其实对童话、卡通还是有很大兴趣的,这样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可以让有预习的学生来用英语说一说灰姑娘正在做什么,并进一步让大家思考,还会哪些表述家务的词组,提出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耐人寻味的情景交际。

充分利用现行教材的特点,创设交际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把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东西,把枯燥无味的东西变成有趣的东西。

在这一课中学生们还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句型是Could you please do„„?这个句型应该说不难,关键还是对表述家务的词组的运用。然而对词组的学习,如果只是一味的领读、朗读,耗费过多的课堂时间,会让学生觉得很乏味,因此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上的:让学生在课前作适当的道具准备,两个人一组,表演一个非常简短的情景对话。比如:fold the clothes 这个词组,一个学生拎着几件衣服散乱得放在讲堂上,问另一个学生:“Could you please fold the clothes?”另一个学生作出相应的肯定或否定回答,然后交换角色。

为了避免出现课堂上“热闹好看,知识不学”的情况,再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让全体同学就所学的问句进行练习,让几个可能掌握不太好的同学单独回答答句。这样的做法,将书本知识具体化,让同学们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增强了语言的真实性,使学生易于接受。

(3)有趣生动的游戏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课堂中适当引入游戏活动,可以塑造一个妙气横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到知识。本课中,我引入了游戏——亮眼睛来强化重点词汇的学习。八个词汇对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轻的学习任务。通过生动的导入,字图结合的感性认识,对发音和拼写的理性学习之后,学生可能又开始有点厌倦了,这时,给他们一个活跃大脑的机会是再适当不过了的。亮眼睛这个游戏,就是利用“闪卡”,让图片快速地闪过大屏幕,学生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说出图片所对应的词组。做这部分练习时,我认为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同学们尽情的猜,可以各抒己见,猜对即可。做游戏可以作为学习的调味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4)激烈的竞争意识。

竞争能使人聪明,能催人上进。没有竞争,人的知识就会停止不前。特别是初中生就象一只好斗的公鸡,争强好胜。针对这一年龄特征,只要教师正面引导把学生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中,那这力量将是无穷无尽的。在我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建立了英语学习小组的竞争机制,主要在知识竞赛、课堂回答提问、考试三个方面展开竞争。最重大的一项活动是每周一次的英语知识竞赛。八年级的英语,应该说是初中三年当中语法点最密集的一年,而语法的学习相对又是比较枯燥的,因此我们开展了这样的知识竞赛,每次竞赛40个题左右,每道题根据难度有不同的分值,分为抢答部分和必答部分,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同学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而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同学则答对加分,答错加分。这个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也极大地鼓励了原来英语不是那么好的同学踊跃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5)真实的角色扮演。

在八年级下册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经过多次反复的书面练习,学生们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是经常会出现比较简单的错误,比如忘记人称的转换。根据这一现象,我当时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排练一个英语小品,小品的大概情境是这样的:你在学校里的时候,和你的好朋友说好了,她会来你家写作业,但是到时间了他却没来,然后你就打电话去他家询问,结果他不在家,你和他的父母说明了打电话的来意。我要求学生以这个情景为主线,自己编写剧本,可以适当扩展,但是要注意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正确运用,两个星期之后我们开一堂汇报表演课。汇报表演课比我想象得要精彩,学生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道具,演爸爸的穿起了西装、打起了领带,因为我们设定了评委,要评出各个奖项,有的组还煞费苦心,精心编写剧本,插入巧妙的剧情,趁机给评委和观众散发糖果,惹得大家好不开心。虽然几乎每个组的剧本都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上,因为有了具体的人物和情节,学生们几乎没犯错误,这让我觉得很欣喜,在后来的练习和考试中,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的运用,因为有了这样的切身体会,错误也大大减少了。

上一篇:图书编辑是做什么的下一篇:小高层项目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财务负责人负责)有哪些?